佛教 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什么意思
Posted 一下吧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页云: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何以故?彼处作意、与出世间圣智作意、不同分故;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诸定所摄受故。相关参考
智与慧四句分别发智论七卷四页云:诸智是慧耶?答:诸智皆是慧;有慧非智。谓无漏忍。见摄智,智摄见耶?答:应作四句。有见非智摄。谓眼根、及无漏忍。有智非见摄。谓五识相应慧;尽无生智;除五见及世俗正见,余意
识趣识智皆无所有瑜伽八十七卷八十五页云:又由三缘,识趣、识住、皆无所有。一、由自然非染污故。二、由所余不染污故。三、由余识助伴无故。
灭尽等至五蕴论六页云:云何灭尽等至?谓已离无所有处贪,从第一有、更求胜进;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不恒现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法灭为性。
灭尽等至五蕴论六页云:云何灭尽等至?谓已离无所有处贪,从第一有、更求胜进;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不恒现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法灭为性。
共解脱瑜伽九十七卷十七页云:当知此中若为对治欲杂染故,修对治道,渐次乃至能入第一有定;若为对治后有杂染,修对治道,渐次乃至能入第一有定;如是二种,名共解脱。由诸圣者,非圣异生,皆可容有。是故此解脱,不
共解脱瑜伽九十七卷十七页云:当知此中若为对治欲杂染故,修对治道,渐次乃至能入第一有定;若为对治后有杂染,修对治道,渐次乃至能入第一有定;如是二种,名共解脱。由诸圣者,非圣异生,皆可容有。是故此解脱,不
住圣所住瑜伽二十卷二十五页云:若于如是十种过失,永不相应;唯有最后身所任持,第二余身,毕竟不起。于最寂静涅槃界中,究竟安住。一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于彼一切所有有情,得为最胜。是故说名住圣所住。
住圣所住瑜伽二十卷二十五页云:若于如是十种过失,永不相应;唯有最后身所任持,第二余身,毕竟不起。于最寂静涅槃界中,究竟安住。一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于彼一切所有有情,得为最胜。是故说名住圣所住。
远离乐有三种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一页云:此远离乐、复有三种。一者、劣乐,二者、中乐,三者、胜乐。劣乐者:谓无所有处已下。中乐者:谓第一有。胜乐者:谓想受灭。既有是理;乐受亦得说为寂静。谓在初二三静虑中。非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如八解脱中说。二解 显扬四卷三页云:为欲证得最第一有住自在故,又为解脱彼障故;复作非想非非想意解思惟。故名第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三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九页云: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