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畢業典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有感
Posted 菩提
篇首语: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畢業典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有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畢業典禮,又見貴賓致詞:「希望祝各位,鵬程萬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有感而發,請各位深思: 一根竹竿有百尺長,我爬到最高點,再進一步會如何? 下文求教:師大體育系恩師文章,求教各位有緣人. 劉老師鈞鑒 憶昔日在老師門下受學,對於老師教學中身、口、意行之展現印象深刻,因欣賞也以老師當作 典範要求自己。課堂「武藝中的禪」對於老師談禪的三種境界由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再進 入見山是山三種境界,那時您眼光閃耀的光芒至今記憶猶新,因有緣學習佛法故依體驗對其詮 釋如下還望老師指正。 《壇經》:「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惠能曰:『人雖有南 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壇經》「祖一日喚諸門人總 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 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 為第六代祖。…… 神秀作偈偈曰:「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壇經》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 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壇經》 「祖,三更喚秀入堂,……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 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 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 自性也。 上文,顯示出神秀只是在生滅無常的色陰以及虛妄的六識上來用心,他時時注意自己,不要被 外境所迷而生起貪、瞋等等煩惱,此為「見山是山」。五祖知道這是神秀寫的偈子,找來神 秀,告知:「你作這個偈,顯示還沒有見到本性,只到了門外,但還沒有進入到佛法的殿堂 內,像這樣的見解,想找到無上菩提,是了不可得的!所謂無上菩提,必須要在言下能夠識自 本心、見自本性;這個本心是真實而如如、本不生滅的,如果能找到這個出生萬法的本心,則 一真一切真,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而無有凝滯;如果能找到這樣的心,這才是無上菩提 的自性啊!」 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 此偈顯示六祖這個時候雖然也還沒有找到真如自性,但是他所說的偈子,已顯示出他是有菩提 根性的,已經能夠跳開世俗五陰,知道不應該在虛妄的五陰六識上來用心「見山不是山」。由 以上經文顯示可知未證悟第八識如來藏前,神秀大師與六祖惠能,此時猶如古印度即現今未證 悟者的空、有之爭。 不過自古以來,誤會佛法,跳不開五陰六識而總是在意識心的種種變相上來用心的人,一直都 是很多的。在《景德傳燈錄》當中就有記載:在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出來弘法以後,有一位臥輪 禪師也很自豪他自己能夠壓伏妄念,保持意識的靈明覺了,所以就自以為已經證悟菩提心了, 也認為像他這樣的修持,菩提就會日日增長;所以,他就寫了一個偈子說:「臥輪有伎倆,能 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六祖大師聽到此偈即說:作這個偈子的人並沒有證悟 明心,如果依照他所說的方式來修行的話,不但不得解脫,繫縛反而會更為加重!六祖大師因 此很慈悲地作了一個相對的偈子,他說:「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 長?」 慧能大師的意思是說,找到真心自性、具有般若智慧的人,他時時可以觀照到:真心看 來好像呆呆傻傻地,什麼都不會!祂從來不起念——從來不曾對六塵境界起心動念過,無論意識 心如何思想,對境時怎麼起心動念,而他自己的菩提自性卻仍然是本來、寂靜、自在,能生萬 法;祂也是從來不增不減的,哪來菩提增長的事呢? 《壇經》五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 自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 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六祖惠能悟後「見山是山」(能現觀空有—— 世出世間法)即能現觀如來藏五種體性「本自清淨、 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此與《心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 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與傅大士詩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 四時凋。」皆與經教正義是相契相合。與近代廣欽老和尚「沒來沒去、沒代誌。」法同一味。 佛法的修行最主要的是要找到真心本性來,才能夠產生般若智慧;如果只是在虛妄無常的意識 心上用心,就將會永遠在佛法的殿堂外打轉,是無法進入到佛法的內門中的。如來藏是可證可 知,經教是在教導學人真修實證之驗證,唯是真悟禪宗行者能如是說、如是了達。反之若不識 本心,只能在外們廣修六度萬行,無法進入真正佛門殿堂。相关参考
(杂语)喻极高也。传灯录招贤大师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谓已造其极,更须增添功夫,向上进一步也。
(杂语)喻极高也。传灯录招贤大师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谓已造其极,更须增添功夫,向上进一步也。
(杂语)喻极高也。传灯录招贤大师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谓已造其极,更须增添功夫,向上进一步也。
禅宗公案名。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意。此语出自无门关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二九八下):「石霜和尚云:『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又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力世界现全身。
禅宗公案名。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意。此语出自无门关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二九八下):「石霜和尚云:『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又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力世界现全身。
禅宗公案名。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意。此语出自无门关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二九八下):「石霜和尚云:『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又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力世界现全身。
禅宗公案名。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意。此语出自无门关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二九八下):「石霜和尚云:『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又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力世界现全身。
西藏密教研究綜述許得存一、歷史的回顧西藏密教,相對於「東密」而言,簡稱「藏密」或「西密」。它既非是對印度密教的簡單移植和全盤接受,也不同於「東密」,而是在繼承印度密教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並進一步完善後,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十一講八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上次討論到第五十三頁。現在,五十三頁第六行寫著──大師宣佈說,我們要進一步學新的練習了。這之前的
2004.7.29 淨蓮法師講於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主題:廣論中士道--深信業果 十惡業之一──殺生我們今天從第十九頁開始。昨天談到了業的四個特質,那今天進一步我們就要了解,業的內容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