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慈濟月刊204期

Posted 功德

篇首语: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慈濟月刊204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宣揚「順眾生」的真義 「順眾生」一語,出自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一。本來的意義,是 主張順著眾生的根性,以各種善巧的方便,化導一切眾生,使他們擺脫輪迴,永離生死苦 海。 可是,有人錯會了這個意旨,卻當做盲目迎合眾生的好惡,順欲而流,隨俗打混;甚至成 為同流合污的藉口,這樣一來,是苦海同沉,共赴生死輪迴,豈是菩薩行願、諸佛本懷。 經上說得明明白白,焉可斷章取義而死於句下?經上說:「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 生、胎生、濕生、化生……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 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做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 路,於闇夜中,為做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從這段 經文體會,可知順應是方法,化度是目的。用心是利他,決不是求自利的。 而「順眾生」,也就是追隨不捨的意思。即平等饒益一切眾生,鍥而不捨。這才是菩薩 的發心,才是菩薩的行願。蓋初發心菩薩,大須用心,更千萬含糊不得。所以,稍一錯會 經旨,醍醐就會變成鴆毒,誤人害己,必定終無了期。 順,是對治惱害的妙方。眾生因貪、嗔、痴三毒攻心,我執太甚,總喜惱害他人,以求 滿足自己的欲望。有的殺毒生靈,以充口腹;有的虐待禽獸,以為嬉戲;有的以釣魚射獵 為雅事;有的殘害同類,以逞權威。今世歪風所至,連父母師長,也形同仇敵了。自私自 利,有己無人,可說已到了不堪收拾的地步。為了自己的欲念,往往無時無地不在有意無 意的惱害眾生。 在如此邪惡的風氣中,宣揚「順眾生」的真義,深信對於改善風氣,導致祥和,都是非 常有用有效的正確法門。倘能勸一人回頭,就不知有多少生靈可蒙恩,倘能勸千萬人回頭 ,則世界必可漸漸走向寧靜,不但血腥的戰亂可免,化娑婆為極樂,也並非絕不可能。 「順眾生」,說難雖難,說易卻也不易。說難是我執難除,有了我執,就必然是順我則 喜,逆我就怨;利我則近,逆我則遠;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若說易,卻也很簡單, 只要悲心懇切,隨順就會極為自然,無須用心做意,自必合乎這個法門。一切順逆現前, 決不會心存好惡,亦不必強做忘我,我執終可自除。再自理邊說,難易實在亦只在一念之 間而已。 佛法是救世之光 佛為救護我們而來 ◎印順導師 今天是釋尊的聖誕日,大家受佛的恩德感召,熱烈地來參加慶祝世尊的聖誕,虔誠表示著 內心的歡喜。我想,在這慶祝佛誕的法會中,說到我們應如何感謝佛的恩典。今天諸位, 還不是為了感激佛陀的恩典而來嗎?佛在二千多年前,誕生到這五濁的苦惱世界,目的即 為拯救我們這些苦惱眾生,能說佛對我們沒有恩嗎? 約佛的本身說:發心修菩薩行,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積集無邊的清淨功德,應到清淨的 國土成佛,得到最圓滿的果報。可是,為了拯救眾生,他還是在五濁的娑婆世界成佛了。 換句話說,釋尊是為救渡我們而來的,所以佛出現人間,與我們關係太深,我們怎能忘掉 佛給我們的恩典呢?佛在修學菩薩道時,固不斷精進的去自利利他,即完成了佛果,也還 是念念不捨世間的苦惱眾生。從佛時時拯救眾生的行動上,表現了無比殷重的悲心。人間 ,如污穢不堪臭氣充滿的糞坑,我們如沉溺在這污穢的糞坑中,誰願意跳進這污穢的糞坑 把我們拯救出來?唯有悲心殷重的佛陀,才肯到這苦難的人間來。所以佛在二千多年前的 今天,誕生到人間,出家修行,成道說法,若使沒有我們苦惱眾生,他已了脫生死,證悟 了諸法實相,還來這苦惱世界做什麼!佛對我們的恩德,深重無比,信奉佛教的群眾,應 加強報謝佛恩的觀念。否則,大家不能體諒佛心,不學佛的慈悲,不求大乘佛法的廣大功 德,這實在不夠做佛陀的忠實弟子。 佛誕生人間,對人間究竟有何好處?拯救眾生的方法是什麼?一、釋尊誕生到這個黑暗的 世界,為眾生帶來了光明。不要以為太陽大,電燈亮,就是光明我們現在所住的世界,到 處表演著鬥爭,欺凌的醜劇;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恐怖與黑暗,顯然的人間失去了真理的 光明,這是人類心中最大的缺陷。人類的一切動作,好像有理想,有計劃,有目的,但仔 細一看,糊里糊塗的動作,一切做不得主。這個世界的眾生,終日生活在在愚痴黑暗中 ,苦惱糊塗的過一生。舍利弗說:佛未出世,我猶如盲人。舍利弗在佛的弟子中,智慧第 一。想想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還說自己如盲,況其他一切眾生?所以,佛出現人間, 帶給我們真理的光明,為我們指出了解脫苦痛的正確之道,人間才有真智慧,佛對我們的 恩德,能說不深重嗎? 二、佛生人間,又帶給了我們溫暖。溫暖是從光明同時而來的,如太陽出來,有光,也有 暖。世間家庭的夫妻、兄弟、兒女的恩愛,親戚朋友的誠摰友誼,社會與國家的幫助,都 是人類的溫暖。可是,世間人的恩愛、友誼,一旦破裂,即成怨家,會冷得比什麼都冷酷 。但佛的光明,佛的慈悲護念,一切時不捨眾生。一次,佛到僧伽的住宿處看看,見一出 家病人,衣服臥處染滿了糞尿。佛問他說:「你的同參道友呢」?「跑了」!他痛悔的又 說:「過去人有病時,我沒有照應人,故今日我有病,也無人照應我」。佛慈悲的安慰他 說:「你不要難過,我會照應你的」。於是佛把他的糞尿洗淨,給他湯藥。別人雖然遺棄 了他,可是佛對他一樣的關懷、護念。又如經中記載周利槃陀伽的故事說:周利槃陀伽是 個極笨的人,他與他的哥哥一同出家,住在一起。一次,他哥哥把他趕出了山門,他可憐的 站在山門外哭。佛走近他的身邊,非常愛憐的問他說:「周利槃陀伽!你為什麼哭呢」? 「我哥哥說我太笨,不能修學佛法,從此再不要我出家了」!他說完這兩句話,哭得更厲 害了。佛對他說:「佛法是我的,你不要怕,跟我去學」。哥哥雖然冷酷地遺棄了弟弟, 但佛仍親切的把他帶回來,留在身邊,耐心的教他學習佛法。這種不捨眾生的偉大精神, 只有佛的廣大慈悲才能做到。所以佛的慈悲,才是人間的真正溫暖。 三、佛出現人間,為我們的皈敬處,給我們非常的力量。我們皈依了佛陀,心中即增長了 力量。這是佛給我們的一種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如過去所不能做的事,學佛後能勇敢的去 做;未學佛時,身心中充滿了苦痛,學佛後就感到無比的愉快。如佛弟子出門,身邊沒有 照顧的人,心生驚怖,這只要自己憶念佛的功德、相好,自能減除心中的怖畏。比如軍人 只要見到自己的軍旗,屹立在戰場上,他就會發生強大的力量,克服敵人。學佛人,前途 充滿了光明與希望,即最後命終時,仍在佛力的加護中,這還有什麼失望與恐懼的苦痛呢?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廣的慈悲心,救護一切眾生,所以他雖然離開了人間二千多 年,我們仍在熱烈的紀念他;佛陀還是時刻活躍在我們的心。說老實話,若佛對我們沒 有深重的恩典,今天還有誰來舉行這隆重的慶祝法會呢?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慈是給予眾生的快樂,悲是拔除眾生的痛苦。慈悲雖則有淺深, 但拔苦與樂的原則是一樣。有人說佛教的慈悲,與孔子的仁愛,基督教的博愛,沒有什麼 差別。其實,仁愛或博愛,與佛教所說的慈悲,是有很大差別的。 一、佛的慈悲,不受階級的限制:有人這樣問:「佛教都說人類的苦痛深重,極為可憐, 是不是一學佛就不可憐呢」?其實佛教說可憐,連自己在內,因為我們皆在深重的煩惱苦 痛中,怎能說自己不可憐?真正說,唯有證悟法性了脫生死的佛陀,才是萬德圓具的幸福 者。眾生如不求智慧,不斷煩惱,誰也不能說自己不可憐。事實是如此,凡是沈淪生死的 一切眾生,時時在極重的悲哀痛苦中,當然他們是佛陀慈悲護念極堪可憐的一群。但我們 如好好地做--精進地斷煩惱,求智慧,一樣可以達到究竟的正覺,脫離人間的苦痛。佛 對一切眾生,都予以平等的地位,予以平等的救護。慈悲並非神的特權,我們也並非永遠 是被可憐的。我們要虔誠地接受佛的慈悲救護,同時也要有慈悲救護心去慈念眾生,才能 離苦得樂,達到與佛一樣的大慈悲。 (待續)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 ◆孽錢食報 浙江省嘉興縣,有一老婦人,其子以捕蟹為業,每次捕獲即用草索繫縛成串,然後帶往市 場出售得款,隨即買回柴米奉養母親,經年累月,所捕蟹命,不可計數,其母安然享受, 不以為非。 有一天,老婦人身染重病,自己將草索一束一束吞入腹中,吞納完畢,又將草索一節一節 抽出,抽完又納,納完又抽,腸肺間的血水和黏液,一一從口中牽出,並自言自語說:「 我接受我兒孽錢供養,因而受此惡報。」老婦人若不抽納,反而覺得難受,鄰里村人,前 來圍觀,都驚駭感歎,如此折磨了數天才死。 ◆慈移定數 浙江會稽人士,陶石梁、張芝亭,兩人同遊大善寺,遇見漁夫捕獲數萬鱔魚售賣,陶石梁 對張芝亭說:「我不忍數萬無辜生命將遭烹殺,想全部買來放生,怎奈能力不足,但願兄 台共同倡導,勸化捐資,以成善舉,不知意下如何?」張芝亭也慨然贊成,自己先出一兩 銀,勸募大眾湊成八兩,將數萬鱔魚買來放生江中。 到了秋季,有一夜,陶石梁夢見神告訴他說:「你命中本來不該得中,只因放生功德甚大 ,得早一科中試。」陶石梁心想:放生善舉有賴張芝亭贊成,奈何功德獨歸於我?數天後 ,南京送來中試名錄,張陶兩人果然同時金榜題名。 ◆掃螺種福 禮部侍郎韓世能,江蘇長洲人,世代居住墓邊平地。家境貧困,祖父韓永樁,喜好放生, 但因家中無錢,每天早起,就持掃帚到河邊,將兩岸螺獅掃入水中,以免被人捕捉,有時 忍著飢餓掃數十里,如此不疲不厭四十多年,從不間斷。 到了明穆宗隆慶丁卯年,韓世能夢見金甲神明告訴他說:「你祖父放生,有大功德,從此 子孫世代貴顯,當先使你榮享一品官位。」 後來,韓世能官至禮部侍郎,奉命出使朝鮮,蒙皇上賞賜一品朝服,韓家子孫,果然累代 貴顯。 ◆放生昌後 梁敬叔先生勸戒錄上記載:齋青太守的祖先退庵先生,居家樂於行善,常以醫藥濟人,生 平戒殺放生,每當祭祀或宴客,所用肉類,都是市場買來的現成淨肉。 有一天,朋友送退庵先生兩籃活蟹,一對霜螫,又肥又大,旁觀者都很羨慕想嚐鮮味。這 時,退庵坐在水閣中,將兩籃蟹倒入河中放生。在坐有位湖州客,稱讚他說:「先生的作 風,類似我家鄉張封翁,就是張蘭渚侍郎的父親,張家戒殺放生,已有數代,張侍郎的兄 弟,都登科甲,承受顯赫官位,先生能如此,不久諸子弟,必將如張氏一般貴顯。」 經過一年,齋青果然以二甲第一人,入翰林院,經殿試後,派任高州太守。 按張蘭渚侍郎鎮撫福建時,家父(勸戒錄作者梁敬叔自稱),曾在他幕府任事,起初不知 他戒殺,居住將滿一月,餐廳內不見殺生,偶逢宴客,必蒸板鴨肉請客,詢問才知張侍郎 全家戒殺,只吃不為己殺的淨肉,府內部屬受其教化,也都奉行不敢違逆。 張侍郎生活清儉,每逢初一、十五出署巡察暗訪,只買大餅油條充飢而已。 佛堂講話 在台中靈山寺講 ◎道源老法師講╱許寬成居士記 六、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講幾句話打打閒岔。昨天講大勢至菩薩在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我們也應念佛求生西方,再回娑婆來渡眾生,今天接講經文: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這三句經文。其意義分三段來講: 1、此土濁惡不宜辦道 這三句經文的意思,是大勢至菩薩自述他念佛成功以後,現今在娑婆世界,攝持念佛的人 們,歸到淨土去。然而大勢至菩薩,就在此土領導我們念佛修行不好嗎?為甚麼要攝歸淨 土呢?因為此土有五種濁惡,稱為五濁惡世,不宜辦道的緣故。五濁的名稱是:劫濁、見 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分釋如下: 一、劫濁──劫。是時分、時間,俗語也說年頭、年月。濁,是不清。譬如說:這年頭不 好,這年月太亂;就是說的劫濁。 二、見濁──是知見不清,以五利使為體,見惑熾盛之相。簡述如下:1.身見:眾生執 著四大和合虛妄不實之身為我。為我故,造作一切惡業。我,實為造業之本源。2.邊見 :眾生執有執空,不起「中道見」。執有者認為生生世世,永不變,是名「常見」。執 空者認為死了完事一切空無所有,是名「斷見」。執有、執空、執常、執斷,皆非中道, 而偏於一邊,故名邊見。3.邪見:撥無因果,貽誤眾生。不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 盲引盲,墮坑落塹。4.見取見:此類人對於道理,曾有所見,執其所見之一點道理,認 為至高無上,而以偏概全。由其所「見」之偏理,而「取」著不捨,因之引生一種不正之 知「見」,故名「見取見」。這是「非果計果」的不正見。5.戒禁取見:邪魔外道認為 他們的戒禁至高無上。如耶教也有十誡,他們禁吃眾生血而不禁吃肉;還要編出一套理由 ,硬說是他們的上帝賜給他們的。又如回教戒吃豬肉,可是拼命的吃牛吃羊。邪教如一貫 道,也持不食肉戒,但蛋類在所不忌。這都是「非因計因」的不正見。三、煩惱濁:以五 鈍使為體,煩惑增盛之相。簡釋如下:1.貪心:於順境上,起諸貪愛,不能擺脫。2. 瞋心:於逆境上,起諸瞋恨,不能含忍。3.癡心:於平常境上,起諸妄想,不能覺察。 4.慢心:於諸眾生,心起傲慢,不能謙和。5.疑心:於人於法,心起疑惑,不能決斷 。以上五種妄心,名「五鈍使」,煩動惱亂,攪擾自性,不得清淨,故名煩惱濁。四、眾 生濁──凡夫以見濁煩惱濁為因,造有漏業為緣:以此因緣,招感五陰和合,蓋覆真性。 因此這一報的生命,即渾濁不清,以致心鈍體弱,苦多福少,而不能自度。五、命濁── 眾生以見煩二濁為因,以眾生濁為果。因果皆濁,故壽命短促,是為命濁,五濁的體相, 已簡單的說明了。再講五濁的因果關係:劫,本身無濁,由於見等四濁聚會於此一時間, 故構成劫濁。見濁以五利使為體,煩惱濁以五鈍使為體,已如上述。眾生被此「十根本煩 惱」驅使,絲毫不得自由;以致苦多福少,壽命短促。古人云:「人生七十古來稀」,縱 或七十不死,亦為老病糾纏,智暗體衰,不得自在。再講五濁發生的時節。此世界亦有非 濁惡的時期。從人壽促至十歲起,人心向善開始增壽;每百年遞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 。人們從此捨福不修了,其壽命亦從此遞減,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兩萬歲時,濁惡開始興 起。人壽在兩萬歲以上時,是不濁不惡的。在五濁初起時,尚屬輕微;到了五濁熾盛時期 ,眾生可就苦了!我們看看現在時代,把五濁現象分析一下:劫濁越來越重;第一次世界 大戰結束後,人們還沒有得到喘息,第二次大戰接著爆發了。第二次大戰結束至今,全世 界那得到一天的清淨;第三次大戰的恐怖,卻一天比一天加重;再說見濁、邪見、不正 見充塞宇宙,那還有人講求正知見;你要講正知見,大家認為你頑固,落伍,還要打倒 你咧!再講煩惱濁,先講貪心,凡夫在生活上必需衣食住行之資,固然非有不可。但現時 一般人,在物質方面,除生活必需的範圍以外,仍是貪求無厭;在精神方面,則放縱無度 。有了生活,還要娛樂,正當娛樂,已不能滿足其慾望了;還要節外生枝,花樣百出,新 名詞叫做「找刺激」。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這種心理是太危險了!大家都不能滿足慾望 ,都去找刺激,這就是無盡無休的貪心哪!貪心不能滿足,必然引起瞋恨心。瞋恨心以此 時最為熾盛,大家天天看報,請看社會新聞版,傷害兇殺案件,無日無之。如為報仇雪恨 而殺人,雖然犯法,倒還有點原因可說。你看那些拿刀亂砍開槍亂打的,不是他仇恨的對 象,甚至素昧生平的人,也不免做他刀槍的祭品。這種瞋恨已到了瘋狂的程度,把人性都 喪失了。社會怎能不大亂呢!由於見、煩二濁,引生眾生濁,不知佛法的人不肯學佛,見 思二惑展轉增盛,智慧隨之愈益暗鈍,苦愈多而福愈少了。壽命本即短促,年輕時未聞佛 法,無從修學,老來方知修學,而時不我予,修亦難得成功了!依上述種種理由,皆是說 明五濁惡世不宜辦道。再就我們自身所處的五濁環境,說明不易修證實況;劫濁如寒暑, 兵燹、饑饉、癘疫種種不清淨。見濁如家親眷屬的知見不正,社會上邪說的誘惑嫉妒,種 種障礙。煩惱濁如家庭、社會、經濟、人事諸種煎迫刺激。心神不得清淨。眾生濁如智鈍 體弱,事與願違。命濁如歲月如流,絕不稍待;尚未修好,已屆報盡命終了。尤以核子武 器之威脅,更不容許常時靜修。總而言之,娑婆世界是苦海不宜辦道。所以大勢至菩薩, 大慈大悲。把我們攝歸淨土去。我們要趕快念佛求生西方,說不定馬上來個原子彈,想念 也念不成了。 2、西方清淨正好用功 上節把大勢至菩薩攝持我們歸到淨土去的原因說明了。西方纔是清淨世界哩!說明如下: 一、劫清淨-劫本無濁,被見等四濁染汙纔濁的。西方沒有見等四濁,且四季溫和,無狂 風暴雨。無戰爭,無三惡道,是故劫清淨。 二、見清淨-眾生都是蓮華化生,故無身見;佛子們修持的都是中道,故無邊見;皆是明 因識果的善人,故無邪見;沒有邪教外道,故無見取見及戒禁取見;是故見清淨。 三、煩惱清淨-依報都是七寶合成,物質豐美,故無貪;伴侶都是上善人,以道相尚,故 無瞋;有智慧的人纔能生西,故無愚癡;風聲鳥語,無非法音,眾生常念三寶,故無慢; 生西者皆淨信之士,故無疑;是故煩惱清淨。 四、眾生清淨-心敏體強,「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善根福德俱多。是故眾生清淨。 五、命清淨-西方眾生的壽命,無量無邊,是故命清淨。 五濁惡世,以見濁煩惱濁之因,引生眾生濁命濁之果;四濁交識,而成劫濁。西方世界, 以知見清淨煩惱清淨之故,而眾生而壽命悉皆清淨。以上四法,既皆清淨,劫即無從染汙 。恰與此土五濁相反,故名淨土,亦稱極樂。 見煩二濁,即見思二惑,亦名界內惑。念佛須念到一心不亂,纔能生西。一心不亂,即能 降服二惑。功力再深一點,即能斷除界內惑了。西方眾生,都是伏斷二惑的清淨身。何況 連界外的無明惑塵沙惑都斷除了佛菩薩。所以西方世界是清淨世界;清淨世界纔好用功修 行。 阿彌陀佛以廣大誓願,經遇無量阿僧祇劫,修聚無量功德,才成就了極樂世界,接引我們 念佛人去修行。極樂世界。就是念佛人的大道埸,大寺院,並沒有甚麼神秘。 譬如社會上一般家庭,多不適於修行,如生活的繁累,孩子吵鬧,親朋酬酢,狗吠雞鳴種 種煩擾;且親朋多半拉你吃喝玩樂,使你不能安心修行;這樣的家庭社會,就等於娑婆世 界。寺院比較寧靜,沒有家庭裹那些煩擾,容易安心辦道,就等於西方淨土。但是每一座 寺院,都是經過很長的時間,很多的功德纔能成就的。這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沒有甚麼神 秘。 娑婆眾生-人,終日被衣食住行四大問題纏縛著,不得自在。極樂世界,乃彌陀大願成就 的,任運自然,衣食隨念即至;七寶樓閣,黃金為地;神通具足,任意所至;衣食住行, 都無須罣心,多好修行啊! 有人懷疑:阿彌陀經說的那麼多的功德莊嚴,是真的嗎?這不必懷疑,實際上比經上說的 還要好些!第一,佛是不說妄語的。第二。阿彌陀佛願大功深,積劫累行纔成就的!並非 無因的憑空冒出一個極樂世界來!以海會寺作比喻來講,今天大家看海會寺是一座莊嚴道 埸,到這來念佛。大家該記得十年前還是一片荒山哩!在這十年間,費了許多人的心力 、體力、財力。物力,纔有今天的成果。若繼續增進,再過十年,一定比今天還要好的多 。假使你來這出家,衣食住不用你自己操心;如遇佛事外出,常住自然供你交通旅雜等 費用,衣食住行生活四大要素,都不用你自己煩心籌措,比起在家修行,真有天淵之別! 試想我們薄地凡夫,尚能建設一座供大家修行的道埸哩,何況阿彌陀佛那麼無量無邊的福 德智慧,又經過無量阿僧衹劫的培養,成就了莊嚴的極樂世界,是應無疑義的。又如你到 寺裡來修行,有法師說法開導,有道侶陪伴用功,絕沒人拉你去吃喝玩樂,道心自然增長 ;何況極樂世界呢!你若生到極樂世界去,所見的都是「不退轉」的淨侶,或是「一生補 處」的大菩薩。並且天天見佛聞法,那你還會墮落嗎?總之,此土濁惡不易修行,西方清 淨纔好用功。彌陀勢至都在那裡等著接引我們哩!但是須要我們至心念佛,否則,即使佛 菩薩來接你,你也不會去呀! 3、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前兩節就大勢至菩薩,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一段經文,說明此土濁惡,難修難證,西方清淨 ,易行易成的道理。現在再講大勢至菩薩為何要來此土攝化眾生?彌陀淨土是大乘佛法, 佛菩薩是以普度眾生為懷。大勢至因發菩提心念佛,纔證等覺菩薩位;來娑婆度生,是他 的根本心願。 念佛人必須發菩提心,纔能往生西方速證無生法忍,求得度生的智力,回入娑婆,「廣度 眾生,滿菩提願」。大勢至菩薩也是這樣,證入無生法忍以後,正好來娑婆世界,廣度眾 生以滿其菩提之願了。講到這裡,再會歸自心:我們念佛,已發菩提心了!即在此土度生 如何?可以的,並且是很理想的。本來隨時隨地隨緣隨分度化眾生,是每一個佛弟子的責 任;但是所度不廣,這有兩種障難:一,身不自在-我們凡夫,既不能分身,又不能變化 。比丘是佛弟子中第一眾,說法度生,是他的基本任務。但是部份信徒,不敢或不願親近 比丘,而比丘則不能現居士身或婦女身而度化之。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必須證無生法忍的大菩薩纔行。二、心不自在-我們凡夫,智慧辯才都有限,更談不到神 通妙用了。以我道源來講,學法說法數十年,大體上只能與一般人結結普通法緣。對於福 報大而惑障深,才智高而我慢重的眾生,即不能應機折攝。這和醫生治病一樣,大菩薩譬 如名醫,一望一聞,即知病根所在;一藥一方,沈?立愈,我們是普通醫師,如遇疑難大症 ,即無起死回生的把握。此即能見機不能見機的分別。我在台灣各地講經,大家還都稱說 不錯,使我更加慚愧。即以台灣為例,現有一千多萬人。我們究竟纔度了幾個人呢?我們 空有廣度之願,苦無廣度之資,真是焦急萬分!然而身不能變化,智不能觀機,急有什麼 用?以上講的因智慧不夠,致使身心不得自在。還有福報不夠,亦使他身心不得自在。海 會寺成立之初,即打算辦一所佛學院;得以經費無著,至今不能滿願。這是福報不夠,身 心不得自在的又一事實。道源個人如此,在座各位還不都是這樣的嗎?所以要趕快念佛、 生西、見佛、聞法、證入無生法忍後,再來行化,纔能滿願哩! 或問:西方證無生法忍的菩薩,一定很多;何以不見他們在此世界度濟眾生呢?菩薩天天 在此度生,我們障眼看不見罷了!前幾天不是講說:「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嗎?就是這 個道理。 有人說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緣某居士夢中得知大勢至菩薩在上海說法。他認為非 同常夢,於是急忙赴滬;比至則印師正在主佛七講開示哩!雖然印師否認他是菩薩再來, 但是佛菩薩化身度眾之史實,則屢見不鮮,是無容置疑的。又有人說:佛菩薩既然天天在 度眾生,為什麼眾生還是這樣多呢?這也不必懷疑,實在佛比眾生多,只是我們凡夫的眼 ,但看見眾生,卻看不見佛而已。我先前也有這種疑問,某年在北平拜萬佛懺時,拜至中 間,疑團忽釋,深信佛比眾生為多。這是我的一點經驗,提供大家參考。 大勢至菩薩自述從發心、修行、證果以至自利利他的經過,在此已和盤托出了!我們要照 他老人家樣子學,發心,念佛,生西,證果;再來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話說多了打閒岔,好好念佛吧! 人生(42) ◎慈航法師遺著 【菩提心影】 (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為什麼會你爭我奪?為什麼會你不喜歡我,我不喜歡你?你 不喜歡他,他又不喜歡你呢?詳細研究這個病根,是在有「我」。例如說:這是我的房子 ,這是我的妻子,這是我的國家等等,這些我所有的,在佛經上叫做「我所」。我的東西 ,雖一花一草之微被人拿走了,就要起爭。何況是我的國家呢?所以世界上擾亂不堪,其 病根就在此。要對治這個病症,還是要修彌勒菩薩的唯識觀才能收效。要知道他一方面教 化眾生,一方面自己修行,用唯識來觀察一切東西,都是心識所變的。既然是識所變的, 自然就無「我」,「我」既無,也就無有「我所」了。既無「我」、無「我所」,那還 有什麼爭呢?現在以科學的方法,來淺淺的說明這唯識的道理。譬如今年遇見了殺父冤家 ,我起了瞋心,就要殺死他來報仇。明年遇見那殺父冤家救我出水,我就把它當做恩人。 又如:一個男人獨坐在房子,一個女人剛跑進來,見了是單獨的男人,她必定退回去; 後來得朋友的介紹,訂為夫婦,談起從前事,自然說當時彼此尚不認識。結婚不久,夫婦 反睦,吵鬧離婚,又經朋友調解,和好如初。可見人是一個,念頭是兩個、三個,乃至於 無量無邊。究竟是冤,還是親?這都是唯識所變。明白了這個道理,不但心外無冤親,就 是山河大地--心外之物,皆了不可得。那會你爭我奪呢?這是定名為彌勒內院的第二 個意義。 (三)兜率陀天的內院,是彌勒菩薩住在面,教化眾生無「我」、無「我所」、萬法唯 識的道理的。現在要把彌勒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及無我,無我所的唯識道理,由台灣傳 佈到中國中国,由中国傳佈到全世界,使人人都能夠信受奉行。這是定名為彌勒內院的第 三個意義。 (四)在佛經上講,每一個世界,一定有個佛在那說法教化眾生。釋尊的教法:正法五 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現在是末法時期,還有八千年,那時經典也就沒有了! 彌勒菩薩就來此世界龍華三會說法。可以說彌勒菩薩是候補釋迦牟尼佛之職位而傳行教化 的,現在要預備龍華三會,普渡眾生。這是定名為彌勒內院的第四個意義。 (五)有人問我修什麼宗?我答:人家說我修什麼宗,就是修什麼宗。具體的說:我修的 是菩提宗;因為,十宗都是菩提。科學是注重系統法的,例如:原子電子等。唯識的教理 ,也是注重系統法和分析法。不過科學製造飛機洋船等,有利也有弊:飛機洋船乘人載貨 是有利的,而打仗殺人就有弊了。唯識的教理是有科學之利,而無科學之弊的;我們要以 唯識學來補救科學之不足。這是定名為彌勒內院的第五個意義。 (六)每一個宗派都有他的傳承,唯識宗是由釋迦世尊傳彌勒菩薩,由彌勒菩薩傳無著菩 薩,由無著菩薩傳世親菩薩,由世親菩薩傳護法菩薩,由護法菩薩傳戒賢論師,由戒賢論 師傳玄奘法師,由玄奘法師傳窺基法師,由窺基法師流傳到現在太虛大師。本人三十歲以 前,從度厄法師是修淨土的,後來又入禪宗,迄今就研究唯識,得益於太虛大師的地方很 多。我常說:「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我只希望生生世世講經說法,不問生在 那一方,盡虛空、遍法界,我都可以的。地藏菩薩發願:『地獄已空,我也不成佛;眾生 度盡,我也不證菩提』。其實人人現在就是佛,為什麼要另外成一個甚麼佛呢?佛說:「 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不過被妄想所迷,自己不認識自己而已」!所謂 :「識得眾生,方成佛界」。我不想昇天,不想做阿羅漢,不想證辟支佛,只要講經說法 ;成佛不成佛,我是不問的。講經是用唇喉,難道念阿彌陀佛可以被接引到西方,而講經 說法反不被接引到西方嗎?決無此理。老實說:講經說法的,恐怕要生西方上品。為什麼 呢?因為念佛要一心不亂,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打妄想,怎能生在西方的上品呢?講 經的宣揚佛法,同阿彌陀佛宣傳勸人家念佛,他自然會接引講經的到西方的上品;好像天 天說到美國去,而沒有盤費,怎樣能夠去呢?講經的,福慧雙修,通身都是盤費,要到西 方就到西方。所以,講經就是念佛。念佛可以到西方,講經也可以到西方;講唯識就等於 修淨土。本院供的佛,是釋世尊、彌勒菩薩、太虛大師,是表示三位一體;本人即在這彌 勒內院代表二位闡揚唯識教理。這是定名為彌勒內院的第六個意義。 彌勒內院又是菩薩學處,又是太虛大師的紀念堂。今天舉行落成典禮了,這個功德要謝謝 靜修院的達心和玄光兩位住持。這院是一所法師公共寮,從明天起宣講太虛大師全書,學 生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不另外招生,太虛大師全書有百餘種,現在已出版至十三冊,此 外尚有大師年譜兩冊。我們在院內講唯識,在外院勸人念阿彌陀佛,這是希大家『不可以 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今天承蒙諸位大德居士的光臨,非常的感激,希望諸位多指教 ,以期大發菩薩心,來菩薩學處,學做菩薩。將來佛法以宏揚世界,才不辜負這彌勒內院 的成立,和彌勒菩薩陞座舉行紀念的意義(慈引記)。 慈恩細語 ◎慈恩 ◆兒童有福 無量壽圖書館曾辦有:兒童念佛班,月有二次課外聚會活動,有獎品及故事書等精神鼓勵 贈送,這完全是我們佛教開始為兒童謀福利的構想,一種半與兒童結緣的方式。 參加的兒童很認真,也非常踴躍,教小朋友唱三寶歌,有風琴伴奏;人人天長夜……,一 點也不含糊,個個天真活潑,嘴巴又甜又美,教他們拜佛、唱佛、繞佛,此種新鮮的聚會 ,就是他們就讀的學校那會有的節目? 還有,小朋友對任何節目都喜歡似的,特別興趣是聽講故事,殊不知他們都是電視節目的 老聽眾,所以個個都是老資格,有時讓他們猜猜看,下一段故事主要的內容又是怎樣的? 有時也讓他們表達論評的機會,是非與善惡……等智商測驗。 從教刊透露,鳳山蓮社好像去年辦有:兒童念佛七,今年佛光山台北別院辦有:兒童夏令 營……。這都是好現像,這些好的開始,毋寧說是為我們佛教兒童爭取福利哩。前此佛教 所有活動事對成年人,卻忽略兒童的接引播種工作,豈非失策?今似已改變過去錯誤的做 法,亦是中國佛教兒童有厚福的開始吧;同道們努力! ◆煮熟的便好吃 十二月廿五日這天是假日,慧萍捧來一大盆麵糊,說是他親手調烹的(對此,他想露一手 ),據說其太太及二個小弟趁假期之便,都外出旅遊探親去了,家中祇剩下他一個人。余 是持午的,未十一點已吃過,誰知他一定要余嘗一嘗麵糊的味道?順其意一嘗香噴噴的, 色香味俱佳(材料很棒,香菇、木耳、豆皮等)隨口讚說:100分,他聞之好高興笑哈 哈!這才打道回府午餐去。 曾多次勸他說:三餐馬虎一點好了,別給太太添麻煩,講求四菜一湯什麼的。不論怎樣的 ,她煮什麼,你就吃什麼,何況你倆都有工作忙著。 有關廚房這檔事兒,確是不簡單,學者似不必為吃忙得團團轉,卻將正經事都停擺了,豈 是上策?祇要肚子填飽就好了,余一向認為清菜豆腐煮熟的便是好好吃。 貪吃原是凡夫的通病,如吃眾生肉,便一無是處。許多學者之所以持素,下定決心不饞嘴 ,其目的無非就是為要長養大悲心,斷惡行善,把佛法運用到吾人日常生活美的一面,建 立極真善的人生觀,表達生命的光輝。 ◆莫走冤枉路 慧貴、慧光、慧妹他們三人,在未皈依前,卻花了不少時間,走了許多冤枉路,也曾在佛 門外徘徊,又徊徘希求在人生旅途中,遇好機緣給以正確引導,精神安頓,究竟歸宿,作 了重大的決定……。 他們三人於六佳國中教書。慧光、慧妹是一對才貌雙全青年夫婦檔,慧貴已是二個小孩的 爸爸,近中年的邊緣,是人中的佼佼者。 某星期日,慧光和慧貴各騎摩托車來住處訪問,余一向對青年人的來訪亟重視,本來似撲 克牌老K的臉孔,此時也會突現春陽般的微笑,加以親切接待,不然給人的印象,如冬天 身入冷藏庫之感,所以,我們待人接物亦要表現不離佛法,好將佛法介紹一般青年哩,讓 中國現代年青的一代,或多或少知曉一些佛法,它是世界文化的中心,人類智慧的明燈, 它是人生向上的指針,不是很好的嗎? 他們曾經閱讀不少外道的書籍,茫然不能滿意。當他們接觸了佛法時,產生何止是萬分興 奮!他們如身入寶山,滿山滿谷盡是耀目的寶物,又不知什麼樣寶物最受用,噢!這就對 了。余順說明一些意見供其參考: 我們之能晤談,這是非常難得的。佛法難逢不可錯過機會,尤不可再走冤枉路,老在那兒 兜圈子,不可因循遷延,生命短暫,青春易過,白髮催人,最好先發心皈依三寶,佛法深 奧而廣博,以後慢慢深入研究。 佛有二個要訣:自利與利他。它必須具有無畏精神,建立新觀念,轉慳貪心行布施心,轉 瞋恨心行慈悲心,轉愚昧心行智慧,勇猛精進,漸離五欲為患,才能真正獲得佛法的大受 用。人生多苦惱,無上法藥用以克服,使我們心身安樂,解脫自在。 現在先給你們幾本佛書閱讀,宜先對佛法有了初步扼要的認識,它是今日人類真正能夠獲 得和平幸福的指標,開拓智慧,現實經驗,理性思辦,表現道德,直覺領悟,投向康莊光 明大道深信必能達到我們底願望。 今後不論什麼時候,只要你們請授皈依的要求,隨即為舉行皈依三寶儀式,青年的正信佛 教,參與我們救世工作,亦即佛教的大眾化作略,與社會打成一片的具體行動,以實踐佛 陀在世間的慈悲偉業,像你們這樣人才將會受到佛教熱烈歡迎,余將深為之愉悅不已。 慈濟委員聯誼會中的講話 ◎會長.釋證嚴法師講╱靜淇記 地點:慈濟功德會本會──靜思精舍 時間: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廿四日(農曆六月十五日) 各位委員、諸位會員大德: 今天已經是七月廿四日,農曆六月十五日,一年中已過了一半,日子實在過得真快,六月 天的氣候,暑氣迫人實難消受!但我覺得全省委員,常常能保持這股的大愛心與大慈悲心 ,在這麼大熱的天氣中以無畏的勇氣,迢迢遠途趕回本會,真所謂:「慈悲心是清涼劑! 」這次高雄、台南就來了兩部遊覽車,為的是使南部的會員能更了解本會,當地的委員都 希望會員們能多了解之後就可增加一股力量,於是在這麼燠熱的天氣之下趕來參加此次慈 濟聯誼,實令人感動。 這次埔里是由徐居士代表,台中是蔡居士負責,高雄是陳居士、靜傑負責參加開會,台東 、玉里、瑞穗、花蓮……等每個地方的委員愛心與熱心,實在很難能可貴。所以常常說慈 濟的這股力量是來自全省,甚至海內外人士的無量大慈悲心所集成的,這是一股推動的熱 能,給我信心,也因為有這股熱能,這股信心所以能發揮慈濟的效率。 鐵雖是很硬的東西,但卻熔於火,所以說只要我們能抱著這股「熱」誠,相信慈濟工作一 定成功。昨天我聽到有颱風警報,想到高雄、台南、台中遠地的委員迢迢趕來,實在擔心 。但想到你們是為了慈濟工作不辭辛勞,不畏風雨的趕來;古人曾說過:一念善生,十災 除。我們全省各地的所有委員都有這念善心,相信可以破除風雨災害。 當今天下各地,到處多災難,月初我曾在廣播中聽到南半球旱災,已經整整七年不下雨了 ,記得嗎?年前我講法華經時曾說過,佛陀說:「天下有大小各三災」,小三災的其中一 項就是七年不降雨的旱災,地上寸草不生,眾生飢餓,飲食難求,……那時有人還以為是 經典上如此說說而已,而現在人間真的遇到七年的旱災了,當地人們已無法生存,紛紛離 開那個地方,由於沒水、渴死、餓死的人很多,據說該地──南美?旱象仍未解除哪!這 只不過是地球上一個角落的旱災而已,佛陀所說的是全球的旱災呢!佛陀出現在人間為的 是防止諸種大小災難,災難如何防止呢?就是要眾生發善心。一念善心起,諸事皆吉祥, 一念惡心起,種種災難生,所以在佛陀的本生經中也有這麼一段公案: ◆大犧 佛陀在過去生中,初在因地修行時,身為國王,這個國家人民和樂,天下太平,當時國內 的人民唯一的信念就是仁王統理天下,一定是百事吉祥的。國王愛民逾恆,幾十年都是風 調雨順,國泰民安,然而世間原本四相遷變,災害難免。有一年災難終於發生了-就是天 不降雨,地上的草木都已枯萎,井水也乾涸了,眾生已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當時他們認 為觸怒天神,所以天才不降雨,必須殺生來祭天神。那時國王召集大臣來討論,先是自我 檢討,國王說:「究竟是我做錯了什麼事?還是人民觸怒了天神?」大臣們說:「國王統 理國家幾十年來愛民及物,但從沒有以牲靈齋天,可能因此觸怒了天神,所以我們必須做 一次牲靈大祭典。」國王認為太沒道理了,人乃是萬物之靈,應有愛護萬物之心,如果因 此而大開殺戒,殺害牲靈來取悅天神,求己活命,這豈是天道之理?但是大臣們認為除了 大祭典之外是不會降雨的,國王無可奈何的說:「好吧!為了要求天降雨,我來做一次大 犧生,但是為了要求人的平安,也唯有用人來做犧牲品,不該用無辜的畜生來犧牲,但我 更不忍以善良的人民作犧牲祭品,你們去集合全國犯罪不守規則的人來作犧牲祭品。」大 臣說:「王啊!如此人心會恐慌啊!用殺人來祭典,不但天不高興,反而會引起人民的惶 恐。國王說:「你們依我的意思去做。」大臣們只好召集人們到國王面前,國王就向全國 的人民宣佈:「天不降雨,可能是我國之內民心善念不足,違了天理,故天時不順,風雨 不調,大臣們認為需要祭天求雨,我決定以犯五戒,不守規則,提不出愛心的人,來當為 祭天的犧牲品,我自今日下這道命令,要全國的大臣、全國的人民互相監視,大家要好好 守規戒,互愛相助,有違犯者,就做為祭天的犧牲品。」從此後,全國人民不管出門在外 、在家內,都能謹言慎行,不到四個月,全國一片祥和,人民完全戒殺,人人都能提出愛 心,互助幫助。此時天空祥雲密布,國王即召集大眾來說:「你們看吧!天上人間到處一 片和祥,你們的愛心就像法雨一樣滋潤地上的生物,你們抬頭看看天上已有一片烏雲,相 信你們這片愛心,一定可以感動上天下雨。」當時國王就把皇冠、龍袍脫下,身上披著鹿 皮跪在祭壇前說:「天神啊!您看我們國家的人民如此的善良,合乎天心人道,神一定會 憐愛垂護,如果真的一定要殺生才能降雨的話,那就犧牲我吧!設若上天愍我不違仁政統 理天下,而全國百姓都能互相發揮愛心,那就請上天降雨吧!一切的罪由我來擔,從今天 開始,我身不著龍袍,頭不戴皇冠,與人民同等,苦人民之先,樂人民之後,願天為我證 ,降一場甘露吧!」當時真的天降甘霖了,從此以後,這個國家的人民深深受到國王的感 動,國王就趁機向人民說:這就是善!就是愛啊!因為諸位的愛心,大家善的表現才可破 除這場大災難,假如當初我們以殺生來求雨,不但得不到雨,反而造下了更大的罪業,這 位國王引導人民向善,戒掉了互相嫉妒的惡念,從此天下一片和氣。 ◆有志一同 傳佈愛心 我常常覺得目前天下不是旱災就是水災,報紙上報導了中國中国長江氾濫成災,而南半球 卻已七年乾旱成災。這是眾生嗔恚與貪慾強盛造成共業,報受種種天時不調災害! 今天雖然有颱風警報,但我想可能會偏向,則陸地不受影響,台灣地區也平安了。這是十 數年來無數的善心集合,相信能感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十數年來,使我最感動的是:全省慈濟委員同仁,不但能自律互勉,且能以身作則,於以 勸導別人,啟人良知,發人良能,輔以社會淨化人心……。昨晚埔里委員徐居士向台南的 委員說了一句話,我很感動,他說做委員不光只勸募、救貧而已,最重要的還要以身作則 ,觀機佈教。徐居士又說:到任何會員家去收善資時,就以佛教的規矩,佛教的戒律來向 他們勸說,借機會引導人向善。所以他說做慈濟除了可以救人之外,還可以盡一份佈教的 力量。諸位你們如能抱著這種精神,我相信社會上的人心必定淨化,慈濟需要用你們的愛 心來結集更多的力量。 台南的幾位熱心人士一再向我表示:說他們的種子播種的太晚了,也做的太慢了,我向他 們說:「不慢啊!現在做的正是時候,就像是一場及時雨,因為要建醫院正需要多人的力 量,這項工作是千秋百世的工作,才剛開始起步,因此你們做的不晚。」所以我希望你們 要盡力把愛心散播給更多有志一同的人知道,來增加我們的力量。如此不但我們造福,也 給眾生造福。佛教的精神是散佈愛心,不為自己。 建院工作需要諸位更加勞力。這個月建院基金的收入才四百多萬元,那天李主席也說:「 要快點動工啊!動了工,力量就會來。」這幾天我們要開始鑽探,打算在十月動工,義賣 活動在近期將籌備舉行,除了要動工也要義賣,因此我覺得心頭的負擔很重,一切事情千 頭萬緒,師父千希望,萬希望就只希望你們能與我有共同的心,如此才能造成一股氣候出 來。 ◆結語 這個月貧戶又增加四十多戶,我們救濟的範圍廣,就是發現的個案多,個案多也就表示委 員的熱忱,盡到了慈濟的職責,慈悲需要用智慧來判斷,該做的花再多的錢我們也要做, 不該做的即使是象徵性的做法亦不可為。我們應做的很誠、很公正,今天我很感激各地方 的委員不辭炎熱的趕來開會,為了救助貧困的眾生奔波,所付出的時間、愛心是非常可貴 的,我常說政府要找好人好事表揚,我敢說慈濟委員每個人都可代表全國的好人好事,但 我們的精神並不注重在表揚,而是注重在力量的伸張,新曆十月我們有很多的工作要展開 ,本地委員除了認真勸募之外,更要把我們的精神宣佈到全縣的每一角落,讓大家的力量 集中。除此之外更要偏勞男眾居士,很多事情都必需靠你們來做,不過付出一分的勞力, 就有一分的收穫,你們的辛苦絕不會白費,如前次你們辛勞的整地,如今更換得一塊更好 的土地,要不是當初你們很努力的去整地,要不是用了那麼多勞力下去,也不會感動到佛 菩薩護法龍天的支持,所以我說你們的勞力絕沒白費,現在我們已決定動工,三年之後醫 院即可完成,到那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在我們的勞力之下,一一的解決 所完成的。這也即耕耘者的大豐收! 有一天有一位關心慈濟的人士問我,蓋這座醫院需要多少錢?我說單是醫療大樓就需要八 億萬元,他說:「這麼龐大的經費,師父是否有向委員們規定每人要勸募多少?」我說: 「沒有,因為全省的委員都已全心全力的為慈濟醫院盡力了,我如果要硬性規定一個人要 勸募幾百萬,那只是徒增他們的精神負擔而已,我不忍心把這些負擔加諸在他們的身上, 我相信每位委員都盡了全力了。」 我們現在需要很多人的力量,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人想做好事,卻又不知好事在那,該 從何做起,所以我們應該把慈濟精神介紹傳播給大家知道,讓大家有機會做好事,好事有 好人來做。希望各地的委員能負起建院基金勸募的責任,因為花蓮地區的經濟力較薄弱, 而西部人口多,生活水準較高,經濟也較充裕,想做好事的人可能也會較多。而本地的委 員更要負起諸多的任務,除勸募基金外,又需分擔勞作責任。外地的委員也負起經濟及精 神力量支持的責任。 總之,建院工作動工在即,諸事待理,確是千頭萬緒,盼望諸位分工合作,心力一致,即 無難事。那天演培法師來也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方案,等我整理出一個頭緒出來,我會再向 各位報告。以後我們要走的路很長,要做的事也很多,每次看到大家精誠相處,心裡實在 感到無限的溫暖,精神上也受到極大的鼓勵,這一切都是盡靠諸位的合作與努力。 現請諸位報告各地會務。謝謝!並祝福諸位福慧俱增,功德無量。 慈濟委員小傳 靜奕委員 每月本委員開會前,於精舍中,常可看到修長的身形,整潔的短髮,逢人只是一份淡淡的 淺笑,或於廚房中幫忙洗菜、揀菜,或協助師兄們縫製海青,僧衣等,沈默寡言,只是埋 頭專注於手上的工作,如入禪定。這就是認識慈濟,加入滋濟方一年有餘,已把慈濟,精 舍當成了生活上的一部份,成功鎮的靜奕委員(曹金鳳女士)。 當筆者與靜奕聊到他加入功德會的緣起。靜奕掩口笑答:「實在是偷聽來的。」時光回溯 到去年初的某日,靜奕由台東乘坐叫客的計程車擬回成功鎮。於車上,耳聞後座三位女士 侃侃而談起花蓮慈濟功德會之種種善行。末了敘述者還贊嘆的強調著:這是一個真正在做 的佛教團體。一句句均崁入心中的靜奕,心中自忖: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功德會是什麼樣 子。 去年四月間,偕同胞姐到花蓮來探問定居於此的外甥,是夜外甥熱忱的欲招待其花蓮四處 走走。靜奕聯想到計程車上耳聞的功德會,外甥當即載之走訪精舍,適逢本會每月委員會 的前夕,精舍中全省各分會代表委員雲集一堂,宛若大家族之熱鬧。常住師兄們更如兄長 般對起居、飲食,親切的頻頻招呼。經師兄介紹台東靜觀委員,客地遇鄉親,格外親熱, 台東師姐們即將慈濟之緣起、宗旨、組織一一略為介紹,並邀請留宿參加次日的委員會。 繼而靜觀委員又邀之同來參觀本會每月廿四的贈發貧民工作。 耳聞全省委員代表們於討論會上一家家貧戶生活窘迫之敘述及會長將一個個個案公正公平 之裁定。又目睹貧民發放時,委員對老弱婦孺之扶攜呵護。「無緣大慈」之真情自然流露 於言行間經會長及台東委們誠懇的引導其出來為自己的鄰誾-成功鎮的地方福利,獻一己 之力。自此至今,慈濟行列與靜奕結上了不解之深緣。每月不僅開會期間必來住上幾天。 平時,心血來潮,亦小行囊一提,即回來住上幾天,像女兒回娘家之來去自在。 靜奕自幼生長在佛教家庭中,從小常隨母親出入寺院禮佛、誦經。至長大成人服務於成功 鎮公所,仍時常偕同媽媽輩的同事、親友共修於鄰近的新靈寺。 當一臉安詳的靜奕,淡淡的敘述著他那充滿和偕、溫馨的家庭。三十多年前經媒妁之合與 任職成功分局刑事巡佐的謝培福先生結為連理。謝巡佐警界服務三十多年來,不僅是同事 間的好上司於鄰里間如有細微案件,謝巡佐總是循循善導,於他的崗位上默默引導人們向 善、從善。謝巡佐常言:人都是有理性,有自尊的,有話好好講,沒什麼講不通的。以他 這份處事原則,幾十年來常押解人犯,甚至死刑犯,從不用手扣,亦未曾出過紕漏,而歷 年來經他解送入監的人犯,因感於他押解途間的親切照顧及精神鼓勵,出獄後,登門道謝 者不勝枚舉。二年前謝巡佐無疾而終,亦不啻他一生默默的渡化助人之現世福報。 靜奕夫妻倆,相敬如賓,互依互恃,那份如雲似水淡泊而細膩的感情,一如他已往生亦虔 誠的佛教徒的婆婆於生前常對鄰人表示:我的兒媳定是牛郎織女或金童玉女再世,數十年 的婚姻生活,從沒看過或聽到他們的拌嘴或不愉快。 靜奕的一子五女們,除么女於外地工作外,其餘俱成家立業。服務於成功客運公司的子媳 謝武評夫妻,及居住鄰近的大女兒女婿,平日侍親至孝,無微不至。不僅極力贊同母親從 事慈濟工作,並時常乘工作之便,或業餘時間,陪同母親走訪貧戶,或為遠居山區行動不 便或交通不便的貧戶,送達救濟金及白米。如今在靜奕委員這一點的延伸,以及先夫謝培 福巡佐生前的德望,加上靜奕委員平日的隨和、親切;成功延海忠孝、樟元、三間……等 警局及成功客運的工作人員都連接成本會會務聯絡,推展甚至貧戶救濟金,白米的傳送合 作無間的菩薩網。而靜奕委員這一點的接引亦為每一參與者種下了無量的隨喜功德。 每天夜裡,於成功鎮的新靈寺,不但常看到手持小木魚於繞佛行列中恭謹修持的靜奕委員 ,亦常可看到身著奶奶親手縫製的小海青,靜奕五歲的小長孫-謝小弟弟,尾隨於各位婆 婆奶奶身後,合掌、放掌、梵唄唱唸,如法如儀。 會長常開示弟子們:「學佛者,志在修心,了脫煩惱,對境不生二心。時時抱持一份安詳 的平常心,以靜制動,外緣之種種,如過眼雲煙,如水上書字,終究歸於無痕,只有真如 本性之闡發,方是學佛之本懷。」 靜奕委員對周遭百態處世之淡然,對子女們以身示教,以及學佛之精進,道心之嚴謹、虔 誠。甚至對丈夫撒手先歸,亦只歸於因緣幻滅之超脫心境,實乃晚學後輩者之借鏡與楷模 。 靜性委員 會長常言:慈濟委員們,能攜手同行於慈濟行列的菩薩大道,乃是一份累生累世的深緣。 並常開示委員們不僅今生今世,即使來生來世都應珍惜這份深緣。 居住於板橋的靜性委員,早在民國六十年間即開始於鄰近道埸共修學佛,佛理之浩瀚深遠 ,使靜性更有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而欲一探究竟。適逢共修蓮友靜祥乃慈濟委員之一, 經一再誠懇推介慈濟工作,以及為佛教,為眾生之宗旨。 秉性淡泊的靜性,持著觀看的心理,於六十九年間首次在三重靜銘委員處謁見會長法顏。 耳聞目睹會長為在座會員、委員、寒喧、釋疑、開示佛法,於明淨空靈的雙眸中充滿智慧 與慈悲。 辭別時,當即告訴靜祥「慈濟行列是一條如此平坦的慈航善道,希望有時間能追隨會長參 加慈濟行列。」 返家後,即與丈夫吳天福先生談起所見所聞慈濟工作之種種,而先生則表示等家庭擔子鬆 懈再談。她即轉述平時學佛之心得,婉勸先生莫讓時日空過,人生無常,應即時行善。 此後,每逢會長北上時,靜性即把握時間,於一旁恭聆法論,並隨緣將會長開示轉述家人 ,二子二女在母親諄諄善導之下,亦發心加入長期會員,而靜性則隨靜祥參加慈濟之勸募 工作。 七十一年三月間,靜性回本會參加佛七共修。於寮房中,與台東某共修蓮友談起對師父之 敬仰,又自慚於本身才疏學淺,不敢冒然請求皈依,恰巧台東靜觀委員進來,乍聞之下, 當即勸導人生在世,明師難求,有此大智慧明師當前,理當追隨,豈可錯失,一語換醒猶 豫中的靜性,即於佛七圓滿日昄依於會長座下。 靜性有個和協簡單的家,丈夫經營小貨車生意,秉性忠厚,常得僱主之信賴及照顧,長子 外地工作,次子隨父親照顧家中生意,小女已婚,長女翠玉服務於合作金庫,常利用假期 返回精舍幫忙功德會中會務抄寫,隨時為本會獻上一份心力。 當筆者問及:「你作慈濟工作,有何感想!」靜性肯定的眼神表示:作慈濟是這輩子最正 確的一條路徑了。這不正是十多年來所有慈濟工作者的共同心聲嗎? 隨師行記 ◎小妮子 《行程報導》 72.8.14 下午 搭一點零五分火車北上。訪真華法師。夜宿濟南路台北連絡處。 72.8.15 上午 訪中壢元化院善超法師。訪中壢劉家饒居士。訪中壢大悲精舍。 午餐 濟南路台北連絡處。 下午 中央青商會長陳登財先生來訪。召開建築委員會。夜宿濟南路台北連絡處。 72.8.16 上午 中央青商會長陳登財先生偕同黃聰敏先生來訪。姜慧嵐小姐偕同歐陽鯤先生來訪。 下午 陳雨鑫夫婦來訪。夜宿濟南路台北連絡處。 72.8.17 搭乘下午一點二十五分火車返花。 隨行人員:德恩師兄、妙櫻。 【八月十四日】 下午搭一點五分火車北上,適坐在車上冷氣孔,相當冷,側身看師父單薄身形,近年來為 慈濟醫院,多方奔波,於炎夏,於寒風,只為盡如來本份,慈濟慧命延續於永遠。 當火車接近月台時,一眼即看到台北師姐們身著慈濟藍色洋裝制服,恭候於月台了。慈濟 制服素得佛教界人士之讚揚稱許,整齊又高雅。兩師姐們於慈濟之任何活動聚會,總有一 份默契,時常不約而同的全部都穿制服來,據師姐們表示:穿制服諸多好處,不但整齊, 在集體活動或調查貧民時,如落單了,遠遠即可認出自己人之所在。 出了月台,一行人即坐上靜憪師姐、靜聞師姐開來之座車,直接前往香光精舍拜訪真華法 師。 頂禮法師後,師父即報告建院新配置及建地上鑽探施工現況。如今建地已逐漸就緒。師即 請示法師慈院護院會之籌備細節。法師誠懇的表示:下回有空將陪師拜訪台北之諸山長老 併同往台中請示師公此護院會之籌備。 向法師告駕前,師囑紹恩師兄電話依道法師,約好相見地點。下樓後,師由師兄隨同前往 約定地方接駕其餘人先行返回濟南路。 回到濟南路時,輪值的委員師姐們早已熱絡的裡外張羅了。一會,依道法師、慧潤師伯與 師母同來。依道法師談到其病中的堂兄劉家饒居士,願發心捐出座落於中壢的房子。 晚餐後,法師起身告辭,並約好明日一同前往中壢。 【八月十五日】 晨,七點多,師姐們即陸續到來。靜聞師姐的先生-林先生亦開來中型旅行車,一行人分 兩部車,先往南京東路接師伯們,一同前往中壢元化院。 元化院位於中壢市區,佔地寬敞-朱紅的牌樓,漆金的元化院字樣,於陽光照耀下透著古 色古香。 住持善超法師乃依道法師之同胞手足,一看到師父率眾到達,盛情的招呼。師率眾上樓禮 佛,大殿莊嚴巍峨。善超法師對本會建院大業非常熱心護持,時常贊助建院,主持法師與 師親切寒喧上茶、水果。師坐定後即向法師報告建地及鑽探近況,並懇請法師支持。而善 超法師也表示佛教事業應盡力支持。 大家坐坐聊聊,依道法師即帶師父往訪劉家饒居士。劉居士世居中壢,畢生護持道場,修 持精進,精通佛理,元化院即由他一手策劃興建,今更大發菩提心,願以自身名下座落於 市區公寓式一樓的新房子,捐獻給慈濟,贊助建院大業。 病中的劉居士說話音弱氣微,一見面即緊問:手續如何辦?師答之:手續不急,身體比東 西更重要。並鼓勵他養好身體,於醫院動工之際能一本護教衛教之精神,為建院大業挺身 出力提供建築方面之經驗知識。同行的慧潤師伯一旁鼓勵:發個大願,也許病情將會好轉 。劉居士表示:有時情緒很痛苦。師開示:學佛者即要能看破放下,把心情放開,為佛教 為眾生多作些該做應做的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又談到當初醫院換地時各政界首 長鼎力支持,多方奔走協調,實乃三寶不可思議之加持。 劉居士提出土地所有權狀等有關證件,並表示一切依師父的意見,此房子願供功德會作任 何處理。隨即劉居士引領大家驅車去參觀此幢房子,此房子劉居士曾打算自己居住,面 隔間裝璜相當雅緻。師讚嘆:如修行亦是個好地方。回到元化院,大悲精舍的余秋英居士 早已等候多時了。 ◆訪大悲精舍 中壢地區一群善根具足的女眾,為學佛共修之方便,創立一共修道場,命名大悲精舍。除 每日晨昏課誦之外,並定期延請佛門大德前來開示佛法,增長智慧,經慈雲雜誌社樂崇輝 居士介紹本會之種種善行,又見時報週刊對本會之報導。余居士於月前曾親自蒞臨本會, 並表示願於中壢地區,加入慈濟工作行列。 當師父率眾抵達大悲精舍,禮佛畢。共修於此的居士大德們,頂禮師父後,即懇請師父開 示要如何著手從事慈濟工作。師言: 慈濟工作乃彌補政府社會福利忽略的死角。 常言:「廣結善緣」,目前慈濟全省長期貧戶約三千多人,不論會員每月捐獻多少,皆可 與全省三千多貧戶結一份善緣。 慈濟功德會成立之初,乃由製娃娃童鞋,作衣服等開始,因此我常說慈濟乃由一針一線的 作起來的。 當初功德會剛開始,有人聞之發心參加,有人聞之報來貧戶個案,慈濟即由此一點一滴的 成長起來。經驗累積及會務所擴展而到目前之組織。 慈濟行列以誠,正為會務推展之宗旨。「誠」為自己由衷之發心,人人有一誠懇之心念。 毫無名利代價心任勞任怨義無傍貸,故此團體即和諧融洽。「正」乃對救濟而言,跨出人 為私心備向,不受親朋戚友之攀繫,只是以貧困苦難之現狀而斟酌討論,每個個案均做到 公平、公正,因此要有委員分組的組織,每個貧戶除了前一組調查,下一組還要再複查。 至於急難貧戶、病患,則以本會為連絡中心,全省各地委員接送工作互相調配之。末了, 師希望他們先與台北分會的委員見習見習會務之工作方式。並邀請一同北上與台北的委員 們認識,認識。陳玉蘭大德等多人即開車隨行之。 回到濟南路時,會員、委員早已將客廳擠得一片熱鬧非常。中央青商會會長陳登財先生聞 言本會擬將籌辦義賣會,特來拜訪師父,並捐出一副牛角的裝飾品擬參加義賣,贊助建院 。 午餐後,師對大眾報告慈濟建院現況,其間一服務聯勤的李先生。獨資製造大量「唵嘛咪 叭咪哞」銀環,響應義賣。 夜,建築委員會由師父主持召開,每位委員均列席參加,菩提樹雜誌總編輯朱斐居士特由 台中趕來參加,剛加入慈濟勸募行列統一電腦公司總經理陳雨鑫先生特前來列席旁聽。 九點多,靜憪師姐風塵僕僕的趕到,台大副院長杜詩綿博士笑言:一日之內跑遍全省了。 原來,今日,上午花蓮縣政府陳秘書接到內政部林部長電話催促,明日一定要把慈濟醫院 建地申請文件,送到內政部,因土地變更的會議兩個月開一次,明日正值開會日。陳秘書 獨悉之後即四處電話尋找靜憪的行蹤,當靜憪騎摩托車到縣政府時,陳秘書當即叫他馬上 到機場,上台北,連身份證都沒帶,而由縣府出具證明,到機場的交通工具都是臨時請市 公所調來,靜憪手抱一大疊剛印好的市區藍圖,在機場邊走邊整理,一到台北下了飛機, 包計程車直奔台中中興新村,於車內才一邊加黏更正的圖,車身小,圖張又大,加上精神 緊張,事後靜憪輕描淡述:幾次頭昏得差點反胃。 一到省府,主席當即派專人承辦此公文,時值下班時間,上級及靜憪頻頻叮嚀請有關單位 的職員,留下加班趕辦此案。等到全部辦好出了省府已六點多了。原車又回台北,趕來參 加建築委員會。此次公文乃由內政部催促下來,省府多人表示乃中國開國以來,第一件史 無前例之案件。 建築委員討論會上,各委員以醫院內部之配置隔間,一一提出意見互相研討,至十一點多 方結束散會。朱斐居士坐夜

相关参考

佛教 慈濟月刊291期

反觀自照 明心見性◎證嚴上人有些人整日忙忙碌碌,想求明心見性,其實人人本具佛性,並非向外求得;可是許多人都不覺察自己內在的本來人,仍然向外尋找,結果徒勞往返,浪費了寶貴的人生與所有的心力。人世間有許多

佛教 慈濟月刊203期

任何人都知道:種瓜必定得瓜,種豆亦必定得豆。絕對不會種瓜而得豆,更絕對不會種豆而得瓜。這是因果報應的最簡單註解,理雖淺,而含意卻極深。我們佛門講業,業為梵語羯磨的翻譯,其義為造作,也即因:引伸為業緣。

佛教 明倫月刊352期

純善人鞭鼓生憨山大師說:「十一(善)法者,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此十一法全具,為純善人。但少一法,即為缺德。汝等但能依教持此善法,各各究明,時時觀察提撕,於何法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