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淨土教思想信仰的特徵

Posted 凡夫

篇首语:只愿我永远在爱里,不断地学习,即使悲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淨土教思想信仰的特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藤堂恭俊 引言——發言的意圖 淨土教對於日中雙方的佛教來說是共通的思想信仰的素材,而且都將阿彌陀佛及其極樂淨 土作為信仰的對象。十二世紀後半葉,繼承了中國淨土教之中由曇鸞(476——542)道綽 (562——645)善導(613——681)所創建的阿彌陀佛本願念佛淨土教的日本法然上人, 以此為基礎而開創了日本淨土一宗。法然的淨土教由於受到其傳承的基盤、接受過程之中 的歷史背景及國民性等等的影響,形成了其自己獨特的思想與信仰的內容。因此與中國佛 教徒對淨土教思想的理解及實際上的信仰狀況相比,其旨趣多少招致了一些分歧。這樣說 是不過分的。 為了得到中國佛教徒諸位的理解,現在在此,關於日本的淨土教,打算介紹一下法然淨土 教的內容。我們日中雙方的佛教徒,通過相互介紹各自國家現行淨土教的思相信仰的內容 ,來增進對方國家佛教徒的理解,這對加深相互之間的理解,是件有意義的事情。也是為 堅持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早就提出的黃金紐帶,而在日中雙方佛教徒的面前開闢 道路的事情。 淨土教的思想信仰,是通過作為救主的阿彌陀佛和作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的願生者——凡 夫、及佛凡雙方之間所展開的人格上的呼應這樣一種對應關係,而實現往生淨土的目的。 阿彌陀佛是教主 此中,從既成的三身說的角度上來理解阿彌陀佛,很早便開始於淨影寺慧遠(523——592 ),此後,這種理解,在中國佛教界便固定下來,但在這中間,道綽與善導,針對先行 的阿彌陀佛是化身之說,正如, 一切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亦應無二(《往生禮贊偈》前序) 所說那樣,是將阿彌陀佛作為與諸佛一樣的具足法報化三身的如來來理解的。同時,又根 據《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因位五劫思維而建立的四十八願,通過修行兆載永劫而成就的所 願,因而是“酬因之身” 《觀經疏)玄義分),所以將其作為報身來理解的。關於“報”,則規定為,“雲報者, 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在此之上,更加以“報身兼化”,從而將 阿彌陀佛作為離稱名願生者最近的接引佛來理解。這樣的酬因感果身的阿彌陀佛觀,本發 端於不關心三身說的曇鸞。總之,這便賦予了阿彌陀佛這樣的特色,即阿彌陀佛是以本願 成就之身、光明攝取之身、來迎接引之身而來與願生者發生積極而深刻的關係,從而拯救 願生者的救主。 願生者都是凡夫 關於人,佛教認為眾生、有情是五性各別,或認為是悉有佛性;而淨土教則是站在後者的 立場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與其說是指佛性的全面顯現,不如說是指現在實際上 是處於未顯現的狀態,所以,應當將佛性理解為一種將會顯現的東西。就是說,人類先天 地具有將會顯現出來的佛性。 然而,淨土教雖然是站在悉有佛性的立場上,但並不向顯現佛性的方向前進,而是從主體 、實際的立場出發,重視現實的狀態,特別是正如善導所說的那樣,“不知身中有如來性 ”(〈〈法事贊〉〉卷上),“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現”(〈〈觀經疏〉〉玄義分), 因而省察到了無法期待自己身中佛性的顯現。這就不得不說是,悉有佛性說乃是立足於當 為,而與此相對,”玄義分”的省察則是立足于客觀的現實。這就意味著,善導所注目的 是隱覆佛性的煩惱。煩惱是人類的本性,人一生下來便有煩惱。正因為如此,淨土教才不 把佛道的實踐向著顯現佛性的方向推進。 這樣,重視現實之中的客觀的自己的善導,更進一步,建立了九品皆凡說(上品三生是遇 大凡夫,中品三生是遇小凡夫,下品三生是遇惡凡夫。——(觀經疏)玄義分),認為所 有的人都是“常沒眾生”,“自易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 緣”(〈〈觀經疏〉〉散善義)。這所說的凡夫,不是象聖道家所說的內凡(十住十行 十回向)、外凡(十信)底下凡夫那樣被列出了等次的凡夫,而是說,從一生下來,只要 肉體尚存,煩惱就如影隨形,不相舍離,具足如是煩惱之人是“凡夫”是“煩惱具足的凡 夫”。就是說,人終身以煩惱為人的本性,在貪欲、恚、愚癡三大煩惱結使的纏縛之中度 日,時而溺於不知厭足的貪欲,時而被瞋憤之火焚燒,時而因為不明道理而東跌西倒,廣 造罪業。可以說,這個現實之中的客觀的自己——煩惱具足的凡夫,才是阿彌陀佛所要度 化的眾生。關於這一點,善導道出了阿彌陀佛大悲本願的聖意:“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 湣念,常沒眾生。 ” 佛凡人格的呼應關係 視常沒眾生為度化的對象而不舍、欲一人不漏地皆悉度盡以本願的阿彌陀佛,與深信阿彌 陀佛本願成就的業力而將全副身心都投向阿彌陀佛以求得救的常沒眾生,雙方通過稱念阿 彌陀佛名號一事而在人格上相互呼應,於是便有了對應的關係。 此中,將佛凡之間的宗教關係理解為“我與汝”(〈〈觀無量壽經〉〉這樣一種人格的對 應,不僅從經文之中可以找到,從善導的“三緣義” 中也可以找到。他的釋文之中是這樣說的: 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 者,佛亦憶念眾生。彼引三業不相舍離,故名親緣。(《觀經疏》定善義) 這樣,常沒眾生對阿彌陀一佛,以歸命願生之心,通過自己身口意三業所實踐的禮拜稱名 憶念,阿彌陀佛便在自己的三業之上確確實實地見聞覺知。這意味著佛凡雙方皆具有身口 意三業具足的人格,同時通過這一人格上的對應,就象天上的月亮影現下方的萬水一樣, 佛凡之隔絕雖然依舊,卻能相互接觸,結成親密的關係。 進一步說,佛凡之間的呼應關係是,阿彌陀佛將自己拯救的意志托於可傳與眾生的聲音來 呼喚,對此,常沒眾生則將仰求阿彌陀佛拯救之心托於聲音來呼喚。佛凡雙方對此呼喚的 聲音直相互回應,稱為佛凡之間的呼應關係。此即善導所指出的阿彌陀佛因位所立誓願中 說: 發四十八願,—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今現成就。(〈〈觀經疏〉〉玄義分)” 據此,可以認為,阿彌陀佛向他所要度化的物件常沒眾生不停地召喚:“可稱我名號,若 然則迎往我國!”常沒眾生發聲稱佛名號:“南無阿彌陀佛!”來回答阿彌陀佛的召喚。 此稱名之聲是回應阿彌陀佛的召喚,不是鸚鵡學舌。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關於念“南 無阿彌陀佛”,稱佛名號,善導是這樣指出的: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言阿言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據此,則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乃是向阿彌陀佛尋求心靈的支撐與依靠,在憑靠阿彌陀 佛這樣一種歸命的心情之下,將深厚的願生之心寄託於“南無阿彌陀佛”之聲。這樣來看 ,常沒眾生把一切都交給阿彌陀佛、一切都依靠阿彌陀佛這樣一種心情之下,將“希望得 救、希望到阿彌陀佛那去、希望往生極樂淨土”這樣一種殷切的期望,寄託在稱念“南 無阿彌陀佛”的聲音之中,來呼喚阿彌陀佛,所以,決不單單是鸚鵡學舌一樣的稱名。阿 彌陀佛聽到充滿常沒眾生之心願的稱名之聲,則報以尋聲而伸出攝取之手。 總之,佛凡之間人格上的呼應關係之中,有以阿彌陀佛為起點的呼喚,和以眾生為起點的 呼喚,及佛凡雙方對此呼喚的相互回應。因此,這一點不同的兩個人格上的呼應,可以說 是通過稱名而形成的佛凡之間的對應。 名號觀 佛凡之間人格上的呼應關係,是通過不折不扣地實踐救主阿彌陀佛向常沒眾生所召喚的“ 稱我名號”(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之稱名而成立的。然而,記載第十八願的《無量壽經》 之中,是這樣記載“十念”的: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力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而並非記載為“稱我名號”。那么,願文的“十念”是經過了怎樣一個過程之後才被理解 為“稱我名號”的呢? 那就是,曇鸞在《無量壽經論注)之中是從《觀無量壽經)的“今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 阿彌陀佛”(下下品)的角度來理解原文的“十念”的。繼承了此說的道綽在《安樂集》 第四大門上之中,則明確表示: 大經雲,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進而將“乃至十念”理解為“上盡一形,下至十念”(第九大門)。 由於善導繼承了這一師說,此後,“稱我名號”便作為“十念”的具體內容而被確立了下 來。 名號雖非阿彌陀佛本身,但名號可使阿彌陀佛深入度化物件的眾生之心,因而具有令拯救 眾生之本願成就力的清淨功德發出無限效力的作用。就是說,稱念名號,乃是稱名的行者 自己將一人不漏地盡度一切眾生的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就力引入自己的心中,使其住於自己 的心中,以受其淨化。 這樣,阿彌陀佛的名號雖非阿彌陀佛本身,但可使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就之力的功效在稱名 之人的身上發揮效用。本來,佛與其名號雖有別異,但不可能有離了佛的名號,所以,名 體不離,如影之隨形。 表示出這樣的觀點的曇鸞。即,他在《無量經鸞論注)之中是這樣指出的: 諸法萬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異法。名即法者,諸佛菩薩名號般若波羅蜜陀羅尼 章句禁咒音辭等是也。(讚歎門釋) 曇鸞並這樣具體地指出“名即法”之名體不離說,來明確名號觀: 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卷上、在緣義) 此中,“真實清淨”,即是指阿彌陀佛所具有的自內證的功德:“方便莊嚴”即是指阿彌 陀佛所具有的外用功德。這樣看來,可以說,阿彌陀佛的名號乃是把使法藏菩薩成為阿彌 陀佛的佛果之中所具足的內證與外用兩方面的無量功德,包含在“阿彌陀佛”四字之中。 這樣,阿彌陀佛使自己的本願——拯救的意志——最大限度地接近所要度化的流浪生死的 眾生、井使其以眾生可以理解的形式而表現出來的便是阿彌陀佛的名號。 通過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因),以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就之力為增上緣(緣),方可果逐往 生淨土的宿願(果),這便是淨土教的特徵。這樣來看,因為不是去斷自己的煩惱以得菩 提。所以,既非自力,也非難行,乃是他力易行。而目,正如曇鸞所強調的那樣,淨土教 乃是“得生彼淨土,三界系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盤分”(清淨功德偈釋)。 所以,必須說,作為“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的法門,淨土教在頓教之中,特別具有橫超的 性格。 本文選自《淨土》雜誌1997年紀念中日友好專集

相关参考

佛教 道綽、善導與唐代淨土宗

一、道綽及其生平思想道綽生平安樂集的淨土思想在中國的佛教宗派中,淨土宗是最富有民間信仰特色的宗派。淨土宗的教義通俗易懂,很少晦澀難以理解的哲學思辨成分,因而在社會各個階層擁有眾多的信徒。但從佛教史書有

佛教 淨土思想之考察

聖嚴法師的著作chibs.edu/publication/bj/bj076_1

佛教 善導淨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淨土宗作為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在歷史上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到了封建社會後期即宋元明清時期,它與禪宗成為中國佛教兩大主流宗派。善導(613-681年)作為淨土宗的實際創始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自然

佛教 略論安樂淨土義

釋曇鸞撰問曰。安樂國於三界中何界所攝答曰。如釋論言。如斯淨土非三界所攝。何以故。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無色界。經曰。阿彌陀佛本行菩薩道時。作比丘。名曰法藏。於世自在王佛所。請問諸佛淨土

佛教 往生淨土懺願儀

(沙門遵式輒采大本無量壽經。及稱讚淨土等諸大乘經。集此方法流布諸後。普結淨緣)原其諸佛憫物迷盲。設多方便而引取之。但誰安養淨業捷直可修。諸大乘經皆啟斯要。十方諸佛無不稱美者也。若比丘四眾及善男女。諸根

佛教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的淨土學說

摘自李孝本《中國淨土宗史》曇鸞之他力本願說曇鸞是安樂集六大德之一,注解菩提流支譯之"往生論",唱他力本願說,發揮淨土教本來之實義,而留其偉大之感化於後世。曇鸞,山西雁門人,十余歲時登五臺山,具見靈蹤心

佛教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以及淨土三大流

摘自深福《淨土源流中國淨土宗的成立及其弘傳》至北魏宣武帝的時候,菩提流支(508年至洛陽)譯出…“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接著曇鸞為之注解,兼依“十住毗婆沙論”的難行道與易行道的說法,而主張他力的本

佛教 淨土宗相關文獻目錄

淨土宗大典目錄(一)般舟三昧經三卷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阿?佛國經三卷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大阿彌陀經二卷吳支謙譯佛說阿彌陀經二卷吳支謙譯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一卷曹魏康僧

传统文化 试析拜上帝会的宗教思想与民间信仰

 试析拜上帝会的宗教思想与民间信仰  文/王小明  论文关键词:拜上帝会 洪秀全 基督教 民间信仰  论文摘要:有学者认为,拜上帝会是中国化了的基督教,实际上,这夸大了基督教色彩。拜上帝会与

传统文化 试析拜上帝会的宗教思想与民间信仰

 试析拜上帝会的宗教思想与民间信仰  文/王小明  论文关键词:拜上帝会 洪秀全 基督教 民间信仰  论文摘要:有学者认为,拜上帝会是中国化了的基督教,实际上,这夸大了基督教色彩。拜上帝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