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淨土宗判教史略要

Posted 凡夫

篇首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淨土宗判教史略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 言 釋迦如來一生說法四十九年,旨在導人真實修行,了生脫死,其原本無宗派之分。佛法傳 至中國後,歷代祖師隨眾生之根性、志願而各自立宗,以期人人能一門深入,就路還家, 成就無上菩提。每一宗派各自依據所宗的經典進行修學,並對一代時教進行分判,確立自 宗的地位。如天臺宗依《法華經》判一代時教為五時八教,賢首宗依《華嚴經》判一代時 教為五教十門,真言宗判一代時教為顯、密二教等。祖師判教之目的,純為修學指南,欲 使行者明瞭自宗修學要訣,而如實修行,以成就佛道。為守護行人信心,令一心專修,多 視自宗最高,他宗為下。祖師之言,偏於慈悲攝受,非贊自毀他、妄論是非。明瞭此意, 使不至在宗派之間妄起紛諍,自是非他。但各隨己緣,任修自宗,互不防礙,則眾生有福 、佛法興盛、國道昌隆也。今略述淨土祖師對一代時教之教判,以明瞭淨土宗之修學方向。 淨土宗之判教,有別于他宗,他宗多偏於‘法’之屬性作大小、權實之判,淨土宗不止於 ‘法’之高下明辨,更深入一層就‘機’之堪與不堪論而辨‘行’之‘難、易’。在至善 平等法中,選擇易行之道,以能否應時、應機,是修學最要一關故。所謂‘法無高下,應 機者妙;藥無貴賤,對症者良’也。故淨土諸師判教以‘機法相應’為立足點,以‘往生 淨土、即生了脫’為目的。‘機’則以下劣凡夫為本位(以下攝上),種種判釋,即欲為 最下之人選擇可行之道,以暢如來出世本懷。 淨土判教有‘教判’與‘行判’二門,教判之目的,在為導歸真實之行,以達成往生素懷 。一為原理,一為方法,相資相成。 教判可分‘聖淨二門’判與‘要弘二門’判;聖淨二門是難易判,要弘二門是真假判。聖 淨二門之雛形為‘難易二道’判,純在法義上明辨修行之‘難、易’,從中探出其根源在 ‘自、他’二力有別故,以此而總結一代時代教為‘聖、淨’二門,從中決出‘淨土門’ 。淨土門中有‘要、弘’二門,一為方便,一為真實;而於此中,決出‘弘願門’。此即 教判之指歸。 行判即‘正雜二行’判,含有二義:一、正雜二行;二、正助二業。於‘正、雜’二行中 ,決出‘正行’;於‘正、助’二業中,決出‘正定業’。此即行判之指歸。 一、難易二道 (一)難易二道 淨土判教,始于龍樹菩薩。釋迦如來一生說法雖多,龍樹菩薩歸結為‘難易二道’。其《 易行品》言: 問曰:“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 爾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說,…是故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致地方便 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言,是佇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若人發願,欲 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生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 如助道中說,…行大乘者,如佛所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 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 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 憶念。 觀此文義,知龍樹菩薩判教緣起是因有‘佇弱怯劣、無有大心’之人知難行不堪而欲求易 行之道,故特為此等下劣之機開顯易行之法。龍樹菩薩言此等人‘非是丈夫志幹之言’, 似乎在責其無有大心,當‘不惜生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然成佛豈易哉,是法甚難 ,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須行諸難行,久乃可得,而且有墮於小乘自利等大衰患。如此難 事,自非下劣凡夫所能堪。為此等之機,若不別開易行之道,便永無出離之日,淨土一法 應運而開。此即龍樹菩薩首彰‘淨土一法,本為凡夫’之旨。 龍樹菩薩將難行道之‘難’歸結為‘諸、久、墮’三種原因,此如陸道步行則苦。易行道 則無以上諸難,但以信為方便,易行而疾至。 所謂‘以信為方便’者,即信‘阿彌陀佛本願: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所謂‘易行而疾至’者,即無論何人,但稱彌陀佛名,自然乘彌陀本願力,往生淨土,疾 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船過海,直達彼岸。以仗佛力故,無退墮之險,無步行 之苦,如乘船之樂。 與難行道相對,易行道則有‘一、速、必’三特點。‘一’者一行:但稱名號,不須修諸 難行。‘速’者快速:此生即得往生成佛,不經多生多劫。‘必’者必定:稱名必定往生 ,往生必定成佛。易行疾至之理,一目了然。 所謂‘阿彌陀佛本願如是:稱名自歸,即入必定。’此即龍樹菩薩詮釋彌陀第十八願義, 顯示易行道之根源即彌陀第十八願。本願之王,藉龍樹菩薩開顯而首次明朗。‘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即總彰往生之果,即第十一、二十二願。(此義藉曇鸞祖師開顯而明瞭 。) 釋迦本師雖早就說出淨土三經,且諸經所贊,亦多在彌陀。然於佛法昌隆、根機猛利之正 法時代,難行道雖難,尚有堪行之機,故多依自力修行,鮮有人注意淨土法門,此即淨土 一法于正法時代隱而不彰之緣故。(其密行淨土,則非凡所測。如經中所言舍利弗等聖者 ,皆往生淨土,《大經》則言大小菩薩往生者,不計其數。)待根機日下、法道漸衰之像 法時期,龍樹菩薩應運而生,辨修行之難易,決出‘難易二道’,淨土一門始初露頭角。 如日初升,微吐白光。 龍樹菩薩後,弘揚淨土之祖師以天親菩薩為首,其《往生論》則是淨土正依之論。天親菩 薩闡揚淨土,純在義理上發揮,未在判教上細辨。故其大義只彰易行之道,未涉難行之法 。可謂直入堂奧,無有枝葉。其所言: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1] 即是其心要,徹彰淨土心髓。‘觀佛本願力’彰淨土之源、往生之因;‘遇無空過者’顯 攝機之普、易行之至;‘能令速滿足’彰淨土之快速、超勝;‘功德大寶海’顯淨土之無 上佛果。而所言:‘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及‘我作論 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2]則以身示法,攝眾機歸於淨土。良 由其文約義豐,旨歸幽遠,故多難明其旨,以至塵封寶庫,罕有流通。曇鸞祖師為其所注 的《往生論注》,則大彰其義,使其幽遠之旨得以明瞭。如印光大師言:‘曇鸞法師撰注 詳釋,直將彌陀誓願,天親衷懷,徹底圓彰,和盤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無礙辨,何克 臻此!’[3]又於《淨土十要》序中言:‘天親菩薩《往生論》,淨宗之要典也,世罕流 通。曇鸞法師之《注》,文暢達而義深邃,洵足開人正智,起人正信,乃淨業學人之大導 師,惜中國久已失傳。清末楊仁山居士請于東瀛,刻以流通。’ 今就曇鸞祖師之思想述判教之演化,藉此亦可明瞭天親菩薩之衷懷。 曇鸞祖師繼承龍樹菩薩‘難易二道’之判,並大彰其義,使難行之‘難’,更加明朗;易 行之‘易’,尤為突出。其《往生論注》言: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雲: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于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 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 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 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 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曇鸞祖師對‘難行道’之‘難’,闡釋周詳,層層深入,一一簡別,使人一目了知。雖只 略舉三五,卻將自力修行之緊要處一一點破,使其義理清晰明瞭。略申其義。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菩薩法以上求下化為本,以無染無著為要。福慧雙修,定慧等持。既廣攝世出世一切善法 ,又無‘人、我、法’之執,純是清淨無為無漏解脫之道,極智慧而成就。外道雖亦似求 解脫,行世善,修苦行等,但執於‘人、法’,錯認因果,有為有漏,非真實解脫之道。 然其貌似佛法,使無有智慧之士,難辨真偽。經言:‘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河沙。 ’此即對末法眾生無智的預示。可知外道佛法,其難辨之甚。此是修行入門第一難。此即 內外簡別。 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縱有智慧,能明辨外道與佛法之異,而歸依佛門。然入得佛門,有大小乘之別;欲成佛道 ,則須行大乘菩薩道,發大悲心,利益群生。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舍能舍。六度齊修 ,萬行總攝。如此大心,豈是凡夫所能?如舍利弗之聖者,尚經不起天人考驗而退失菩提 心,何況凡夫?故經言:‘自未得度,欲度人者,無有是處。’縱有利他之心,若無利他 之力、利他之行,則菩薩道但成一空言耳。凡夫所發悲心,多如畫水,瞬間即逝,必墮自 利小行中。一墮於此,則障大慈悲,佛道無由得成矣。此由行菩薩道之內因不具,故難。 此是第二難。此即大小簡別。 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 或有上根利智,有心行菩薩道,而處此娑婆五濁惡世,逆緣障道,處處皆是。未證無生忍 、登不退地者,多是欲行不能行,欲忍不能忍,欲舍不能舍。雖有大悲心願,卻無順緣保 任此德,令其成就,多被種種惡人、惡緣、惡業之所破壞。如小樹未成,被暴雨所折。此 即彰五濁惡世行菩薩道之外緣障道甚多,故難。此是第三難。此即順逆簡別。 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縱能修諸難行,不被惡緣所破,若自身煩惱未斷,無明未破,勝德未成,此生成就,則無 有望。所起諸行,但得人天福報而已。一旦墮入福樂果報中,多入五欲六塵而不能自拔。 欲生生不退、世世修行者,恐萬中無一;多是隨業流轉去,一世不如一世。所謂‘三世佛 怨’,蓋即指此。久乃可得,亦成可望而不可及,今世之梵行,則被來世果報所破壞。 前三種就‘因’中論難,此第四就‘果’中論難。以此世之‘果’,即後世之‘因’,顯 生生世世皆難出輪回矣。此即果中簡別。 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以上四難已辨明菩薩道修行之難的眾多原因,古德判第一為智障,第二為悲障,第三、四 為方便善巧障。有此諸障,故菩薩道難成。而究其根源則在‘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即 總總修行難關,皆須憑真實智慧功德力一一突破,方能成就佛道。若無真實智慧選擇力, 過不了第一難;若無大悲菩提心力,過不了第二難;若無摧伏邪魔外道破壞力,過不了第 三難。若無隔世不迷、入塵不染之大三昧力,過不了第四難。此四難不過,欲成佛道者, 未之有也。一言以蔽之,唯仗自力,不仗他力,則末世眾生,於五濁之世,無佛之時,難 成菩薩道。此是二力簡別。 曇鸞祖師之判,極盡理性彰難行之義,可謂深妙至極。此乃時機之必須,以眾生根機日趨 下劣,若不詳陳自力修行之難,則芸芸眾生,難以安心淨土;唯深知其甚難,知‘諸、久 、墮’之弊,方肯死盡偷心,舍難入易。 反之,易行道之所以‘易’,則因有‘他力攝持’故。‘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 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種種諸難,皆迎刃而解。以易行道不涉他種行業,不須智慧 明辨他法之真偽,但信佛願,稱彼佛名,求願往生即足。無論有智無智,皆可尊此一行, 故無有第一難。 凡夫因中雖無力成就菩提心,但願往生,則可入無為涅槃界,成就大乘極果,自能自利自 他,所謂‘自利即能普利一切’[4]也,故無第二難。 稱名一法,易行易往,無有能破。時處諸緣無礙,時節久近無礙,罪福多少無礙,所謂‘ 諸邪業系,無能礙者’[5],故無第三難。 生於淨土,見生之火,自然而滅。永出輪回,梵行成就,不墮人天福樂中,故無第四難。 此四易皆由彌陀願力所成就,但能信受奉行,則稱名自歸,疾速圓滿功德大寶。此即他力 攝持之不可思議處!誠如龍樹菩薩所彰:‘一、速、必’也。 餘門學道,似蟻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如風帆揚于順水。力用懸殊,自可明瞭曇鸞祖師 勸舍難行道歸易行道之用意。 (二)自他二力 曇鸞祖師于‘難易二道’判中,特別揭示出其根源在‘自、他’二力,使修學宗旨日益明 朗。其難行之辨甚詳,以法顯機,彰自力之無力;于易行之道則直陳其要。為深顯其心要 ,曇鸞祖師尤加深究,明辨自他二力之別。並在龍樹菩薩偏彰往生因(第十八願)的基礎 上,更細探往生之果。其《往生論注》最後引用彌陀第十一、十八、二十二願,顯彰此義 。與‘難易二道’首尾呼應,極顯‘易行、疾至’之妙義。其文言: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 利’。今將談‘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當知此意也!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 ,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 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 除五逆,誹謗正法。’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 。一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回復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 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 諸佛如來,開化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 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 三證也。 以斯而推: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當複引例,示‘自力’、‘他力’相: 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禪定。以禪定故,修習神通。以神通故,能 遊四天下。如是等名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遊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 ’。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曇鸞祖師于四十八願中選出三願作為的證,彰顯他力、他利之不可思議功德。顯凡夫往生 、成佛,皆是彌陀願力所成。以第十八願彰往生之‘因’,以第十一願、二十二願,彰往 生之‘果’,明確了淨土‘念佛成佛’之無上因果。 三願以第十八願為根本,以有因自有果,無因則無果矣。其所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即潛通於果。曇鸞祖師彰第十八願義甚為簡要明瞭:‘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也。此即他力之根源,仗他力故,十念即生。何為‘十念’?曇鸞祖師釋言: 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6] 此即彰眾生往生之功德,已由彌陀願行所成就,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不在數之多少。從 此釋中,可知‘十念’乃‘業事成辦’之義,非固定之數,故經雲‘乃至十念’。善導大 師將此義開顯為‘上盡一形、下至一聲’。 第十一、二十二願即顯往生之果: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 普賢之德。即使是下品生者,雖不知無生之理;一得往生,見生之火,自然而滅。曇鸞祖 師依二十二願意言: 案此經推,彼國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于閻浮提一應化 道耳。他方淨土,何必如此?五種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若言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 ,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7] 經中雖言有三輩九品之別(他宗行人,便依此而定極樂之品位高低)。然《大經》又言: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鹹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 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曇鸞祖師別具隻眼,通觀經意,了知極樂實無品位、真實平等之義。其《贊阿彌陀佛偈》言 : 極樂聲聞菩薩眾,人天智慧咸洞達; 身相莊嚴無殊異,但順他方故列名。 顏容端正無可比,精微妙軀非人天; 虛無之身無極體,是故頂禮平等力。 極樂果報‘平等一味、隨意顯化’之狀以此開顯而明朗,此是曇鸞祖師首先隱彰凡夫往生 報土之宗義,因果分明,一目了然。其《往生論注》言‘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 一二之殊,亦如淄澠一味,焉可思議!’(此義藉善導大師開顯而更清晰明瞭。) 第十八願顯因中仗他力往生之義,第十一、二十二願彰往生證果亦仗他力。故曇鸞祖師言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因果皆仗他力 ,此即淨土‘易行、疾至’的甚深微妙義,即是佛力之‘利他’不可思議功德,亦是此法 難信之所以然。 曇鸞祖師欲顯淨土‘易行疾至’之超勝,並以‘自、他’二力對比:自力行者,須戒定慧 成就,方能遊四天下。他力行者,雖是劣夫,跨驢不上,乘轉輪王力,便可遊四天下。此 即喻無有戒定慧學之凡夫,但乘佛願,則可成就佛道。他力之不可思議,以此得以徹彰無 遺。故曇鸞祖師于《往生論注》中極彰‘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之義,並贊此法言: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8] ‘煩惱成就之凡夫,不斷煩惱得涅槃’,此即他力之難思議處,而此他力全彰于名號功德 中,其《論注》言:‘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但 能生信無疑,稱彼名號,即與彌陀願心相應,即是如實之修行。以彼光明名號是‘實相身 ’,是‘為物身’,自能止一切惡,生一切善,滿一切願故。其最後之結言:‘愚哉!後 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則是其判教之指歸,導人一心歸命、稱 彼名號、乘願往生也。 二、聖淨二門 中國淨土宗以慧遠大師為初祖,其結集百余高人共修,首開蓮社之風,影響頗盛,可謂一 響百從。然慧遠大師之思想偏於觀想念佛,並融會般若、禪定之聖道理念,未能開顯出淨 土易行疾至之理。其著述多是他宗理論,對淨土之釋不甚周詳。其《念佛三昧詩序》言: ‘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 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於此可見其淨土思想之一斑。因 其偏于自力修證,仍屬難行道之行,故攝機未普,至唐宋後即少有人提倡。而其結集蓮社 共修之風尚及‘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之首倡,則對淨土之普及有深遠影響。 慧遠大師融合玄學、儒學,倡導中觀思想,極大地推動了佛法在中國的弘傳。而其淨土思 想則未形成體系,於判教亦無闡釋。中土最早深入、全面闡釋淨土理論,彰易修易往之道 者,即曇鸞祖師。其《往生論注》可謂極盡義理導觀想念佛歸持名念佛,攝自力回向歸他 力本願,使淨土心要得以明瞭,淨土宗‘易行、普被’之特別宗旨得以彰顯。(善導大師 將觀想與持名等義,明判為‘要弘二門’,使其分際得以顯明。)其‘難易二道’、‘自 他二力’判,為中國淨土宗判教之始,確立了淨土宗有別他宗之特有獨立的地位,為淨土 宗之形成與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後之弘揚淨土者,多以此為指南而闡揚其義。或彰難行 道之‘難’而導歸淨土,或顯易行道之‘易’而直指心要。千開萬閉,皆不離於此。誠如 印光大師所贊言:‘《往生論注》文義顯豁、直捷,真能上繼匡廬,下啟天臺、西河、長 安等,宜細看之。’[9] 繼承並發展曇鸞祖師判教思想者,首即西河道綽禪師。道綽禪師私承其法脈,依‘難易二 道’判之大義,將一代時教歸結為‘聖道門’與‘淨土門’,在理論體系上確立了淨土宗 的地位。其《安樂集》言: 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回生死,不出火宅 ?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 道’,一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 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雲:‘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是故《大經》雲:‘若有眾生 ,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複一切眾生,都不自量。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若論小乘:修入 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10],無問道、俗,未有其分。縱有人天果報, 皆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希。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是以諸佛大慈, 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系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 道綽禪師將他宗所言之一切大、小、權、實諸教,總判為‘聖道門’,念佛往生判為‘淨 土門’。此是對‘難易二道’的歸納、總結。彰一代時教,不出此兩種聖法。於此二門中 ,極彰‘難、易’之心要。其言雖簡,然意義甚深。 曇鸞祖師釋‘難’之由已甚詳備,道綽禪師則擇其綱要,結示聖道門之‘難’有二由、一 證。二由即:一、去大聖遙遠,二、理深解微。一證即:《大集經》證。略申其義: 一、去大聖遙遠:此即彰末法時代,善知識希少,幾近於無,所謂‘億億人修道,未有一 人得者’也。既無人得道,則無緣親近如正法時代之聖者,‘智為能度’之聖道一門,自 然無由得入。此彰無外緣成就菩薩道,是以故難。 二、理深解微:此有二義:一彰聖道之法義甚深,二顯眾生根機陋劣。末法雖有經論住世 ,攝受行人。但智慧淺薄之機,無有擇法眼,不能自辨佛法之修學津要。於甚深之法,但 有微解而已。‘解’尚甚微,‘行’自無由起,‘證’更無容論。此即彰內因不具,是以 故難。 以上二義,攝盡內外一切因、緣。因緣不具,曇鸞祖師所言第一難尚不能過,後之三難則 不言自明。道綽禪師已敏銳地感受到此時眾生於‘信、解、行、證’四門中,但具信門, 解門已希,行門則已由‘難行’而至‘無行’矣。一無大乘之行,二無小乘之行。若論大 乘,則于‘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若論小乘,則于‘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 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甚至於能持五戒十善者亦甚希少矣,而 ‘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道綽禪師引《大集月藏經》所說‘末法時中,億億眾生, 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之佛言以作此證,彰末世凡夫之無力,可謂一針見血。其《安 樂集》引經說明末法時代‘白法隱滯,多有諍訟,微有善法得堅固’之理甚詳,文繁不錄 。 道綽禪師出家(一四歲),正遇上北周武廢佛(五七四年),耳聞目睹末法之種種跡象, 故特別留心當時流傳教內的末法思想,審時度世,尋求即生了脫之道。直至四十多歲,尚 無結果,可謂漸漸雞皮鶴發,無常逼在眼前。然生死尤未了,內心的不安、焦慮,可想而 知。幸有緣得見曇鸞祖師的碑文,從中瞭解到淨土法門是自身出離生死之要道,有如黑暗 中見到光明,心中憂慮頓時消失。從此,私淑曇鸞,絕意名利,專弘淨土,重重屢講淨土 三經,為末法眾生決擇即生了脫之法。開啟專修專弘之先風,留美於世,為諸師所尊崇。 誠如印光大師所贊言:‘道綽禪師,一生專弘淨土,講淨土三經近二百遍,可知一年之中 當講四五遍。不以繁重為忌,唯期人各悉知。今人則必不肯如是重重屢講也。古人以利人 為本,今人以求名為本。若專講淨土,人或輕之,所以不肯專精致力於此一法也。’[11] 道綽禪師以其切身的經歷,感受到自力修行的艱難,深知無始以來的業力實非自力所能化 解。雖欲以凡夫之心,效法菩薩之行,但有如無力之人走在淤泥深潭中而不能自拔。然未 遇他力之緣,亦只有空疲于自力無謂的掙扎。當有緣得睹彌陀的無礙光明,看到了一切眾 生解脫的希望,從內心深處發出了‘一切眾生,都不自量’的呼喊,欲使仍在泥潭中掙扎 的行人,當歸他力攝取,入淨土一門。 經典與現實的映照,使道綽禪師深深感受到下劣之機,生是五濁惡世,處此末法時代,若 不別依淨土,無有出離之緣。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唯依念佛,可頓超生死。此是釋 迦本師懸為末法眾生指明修學之方向,藉道綽禪師開顯而明瞭。 機法相應,是修學最要一關。道綽禪師深深體會到此義,並將此心要和盤托出,言:‘若 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12]故道綽禪師深究時代與根機而選擇 教法,在其《安樂集》中引用大量經證,為末法眾生選出唯一可行之道,即是持名念佛。 其言‘縱使一生造惡之機,臨終十聲稱佛,亦得往生’即徹彰此義。此是道綽禪師借《觀 經》下品下生的極下之機,顯彌陀本願不可思議最勝之法,別彰第十八願義。其用意在以 ‘下至十聲’,攝‘上盡一行’(善導大師將此義顯明),彰‘乃至十念,莫不皆往。’ 第十八願義,因此而清晰明瞭。彌陀本願,得以徹彰。此是道綽禪師為萬世凡夫大開往生 之門、成佛之道。透徹佛心,極暢佛懷。 道綽禪師以‘聖淨二門’攝一代時教,自有舍聖道歸淨土之意。其言‘罕一得者’,即彰 末法時代,聖道已只有其法,而無堪行之機。而所言‘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及‘何 不思量,都無去心也。’則是攝歸淨土之良導。誠如法然上人所言:‘立聖道、淨土二門 之意者,為令舍聖道入淨土門也。’[13]此即聖淨二門判之真實內函。故‘淨土宗學者, 先須知此旨,設雖先學聖道,若於淨土一門有其志者,須棄聖道,歸於淨土。’[14](參 見附表一) 三、淨土集成 淨土之判教經不斷孕育、發展,藉道綽禪師從聖淨二門中決出淨土門,易行之道即脫穎而 出。機法相應之教法、教義基本確立,宗旨亦日趨明朗。淨土一法,如日騰空,光茫萬丈 。蒙受光澤者,不可計數。然淨土教相猶未系統、完善,亦有幽隱之處未盡彰,仍待時機 開顯。善導大師,乘願而來,集淨土大成,使淨土教門行門、教相教義、宗旨意趣、方便 真實及正依經典皆一一明確;一切幽隱之處,亦無不明瞭。無盡寶藏,一旦盡開,宛如宮 殿矗立,巍然莊嚴。淨土宗得以登上歷史舞臺,廣攝末代群萌。 (一)要弘二門 由曇鸞祖師、道綽禪師身體力行之弘揚,淨土法門得以盛行,諸宗亦日漸歸於淨土,修學 淨土者可謂風起雲湧。然一入淨土門,若無明眼善知識引導,多於淨土修學宗旨難以明瞭 。曇鸞祖師、道綽禪師對易行道之闡釋,直指第十八願,唯顯真實之義,全遮方便之攝受 。可謂頓舍聖道,直入淨土。而修學聖道之機歸於淨土,若自力心未舍,則難以明瞭他力 攝受之真實內函。于此易行難信之法,自難以全體承當。同時,淨土三經內容甚廣,單從 文字義理看,亦涉聖道之理,且粗看三經文義,亦似乎各別。若無擇法眼,則難知其旨趣 ,難明一向專稱之義,自難捨棄一切,而專稱佛名。縱雖修淨土,卻難免依自力修因證果 之義理解、修學淨土,淨土宗義自然有隱而不彰之憾。善導大師有鑒於此,特別就淨土一 門,明細簡別,深究三經義理,揭示出往生之道有‘要弘二門’,使方便與真實之義得以 盡顯。其《觀經疏》言: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 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 上緣。’ 此‘要、弘’二門,是善導大師對淨土門的細判。以自力修諸功德,回向求往,是為‘要 門’;乘彌陀本願力往生,則為‘弘願門’。‘要門’略言則指《觀經》所言十三觀之定 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廣言則四攝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法門、一代時教,皆無不攝之。‘ 弘願門’則別指彌陀四十八願。 ‘要、弘’二門,攝盡淨土種種行業,三經義理,無一不攝。要門即本師為攝聖道自力行 者歸於淨土所開之方便,因韋提希夫人之請,故廣開淨土之要門,攝歸淨土。然其行業猶 難,攝機未普,‘雖可回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未顯彌陀超世悲願,未暢如來度生本 懷,故釋迦如來於《觀經》中,藉此要門,顯彰別意之弘願。于‘流通文’中,則舍方便 要門,獨付囑持名(弘願)一行。其文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此即《觀經》之眼目、心要,一部《觀經》內容雖廣,而指歸即在於此。如千里來龍,在 此結穴。善導大師教眼洞徹,深通佛心,彰其旨言: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15] 此‘要、弘’廢立之文,即將一部《觀經》宗旨完全揭示出來,彰顯《觀經》目的不在十 三定觀、三福九品,而是在‘持無量壽佛名’的弘願念佛。此‘一向專稱’之義,即是善 導大師對‘弘願門’所言‘善惡凡夫、乘佛願力’之結示、指歸,彰‘一向專稱’即是‘ 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善導大師以此指歸第十八願‘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其文雖短,卻徹彰淨宗心要,極暢如來本懷。可謂筆力萬鈞,朗徹大千;淨土宗義,如 拔雲見日,朗然獨耀。 於‘要弘二門’判中,顯明淨土三經以《大經》為根本,此是‘弘願門’的依據;‘要門 ’之義則多顯於《觀經》中,即定散二善。 所謂諸行雖可回向得生,實非憑此等行業往生。顯意是自力之行,實則隱彰佛力接引。以 極樂為報土,小聖尚難依自力往生,定散二善,尤為三界有漏之業,更無從得入無漏佛土 。然釋迦本師為攝眾機巧入進土,故廣開要門,勸以種種世出世善,回向求往,使其冥順 佛願(第十九、二十願),自亦感得彌陀接引。亦即不能直入十八願之機,則引導其先入 十九願、二十願,最後導歸第十八願。為彰淨土易行易往之真實義,故《觀經》流通文中 特別彰持名一行而歸第十八願。《彌陀經》則續《觀經》隱彰之意,全舍方便攝機之要門 ,唯顯真實之弘願。貶諸少善根少福德皆不得往生,唯依稱名得往。其所言‘聞說阿彌陀 佛,執持名號。’即顯彰往生淨土,全憑佛力,唯依稱名。善導大師于《法事贊》彰此義 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複專。 又其《往生禮贊》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此即淨土真實義,弘願一門,徹彰無遺。明瞭此義,則三經義旨,可洞若觀火;一向專稱 之義,朗然獨耀。《大經》所倡‘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之宗旨,得以徹底開顯出來。 要弘二門判,將淨土方便與真實之義揭示出來,使三經義理得以疏通。而未入淨土者,亦 可藉要門而回歸淨土;已修淨土者,則完全導歸真實弘願——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此即本 師廣開要門,顯彰弘願之意趣。所謂‘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16]也。而要 門的引導,使聖道與淨土之間猶如有了一條聯結的紐帶,使不能頓歸他力之行者,亦可藉 定散回向而歸於淨土。一代時教,萬善之機,皆得以統攝無餘;同時更細微地簡別出淨土 門中自力與他力之異。此是善導大師在曇鸞祖師、道綽禪師獨彰真實義(弘願門)之基礎 上,建立起了淨土宗的完整體系。(參見附表二) (二)正雜二行 善導大師基於‘要弘二門’之義,將其意義明彰於往生行業中,使教門與行門完全融為一 體,藉行儀彰教義,為淨宗明確了修學方向。其行門判,首大判為‘正行’與‘雜行’; 然後將‘正行’細判為‘助業’與‘正定業’。一一簡別,決出‘正定業’。‘正雜二行 ’之判,明確了‘聖淨二門’及‘要弘二門’判的意義、歸宿。其《觀經疏》言: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複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業,順彼 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回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一代時教甚廣,涉及行門亦多,而善導大師判‘行’的標準是以‘往生經行’為指南,由 此而決出‘正、雜’二行:順往生之行則為‘正行’,不順往生之行則為‘雜行’(與正 行比較而言)。此即于一代時教中決出淨土經典,(亦如聖淨二門之分判,決出淨土門一 樣,)專依往生經(淨土經典)行行者,則是正行;不依往生經行行者,則是雜行。此是 ‘正、雜’之分際,故善導大師所判五正行中,皆不離淨土經典,不離依正莊嚴,不離阿 彌陀佛。以國土及佛名攝持眾生之三業,此即‘無間之業’,心常親近,故為正行。其餘 眾行,則為‘疏雜之行’,心常間斷,故為雜行。正行則純為弘願一門,雜行則偏於要門 。(此分判的立足點在順往生與否;若不歸淨土、單修聖道者,則所謂雜行是其正行。當 善知此義。) 正雜二行相較,則知其二行有五種得失,如左: 正行五得:與彌陀親、近、無間、不用回向、純。 雜行五失:與彌陀疏、遠、有間、必用回向、雜。 善導大師言: 餘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16] 此即是對‘正雜二行’得失的明示,其‘五得’者,必定往生也,即‘專意作者,十即十 生’。‘五失’者,往生不定也,即‘修雜不至心,千中無一’。二行得失相較,自然導 歸‘十即十生’之正行——專依往生經行行也。 淨土門中,往生經甚多,論往生之行亦廣,善導大師從眾多往生經中別選出三經而確立正 行標準(明確了正依經典,容後再論),以三經中已攝盡種種行業故(以《觀經》為代表 ),並將正行分為‘正定業’與‘助業’。 所謂‘正定業’,即決定往生之業。於一切往生行中,唯有稱名是決定往生之業,以‘順 彼佛願’故,‘願行具足’故,必得往生。其餘一切則為助業,善導大師將助業歸為‘讀 誦、觀察、禮拜、讚歎’四種。 所謂‘助業’,即助成正定之業,非指往生須憑此‘助業’。往生之業唯一無二,即乘佛 願力(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佛願);而順佛願之行唯有念佛,其餘讀誦、觀察 等業,本非往生之業(不順佛願故),但入淨土門,須藉此助業。如通過讀誦、觀察等了 知極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依正莊嚴,而生欣慕;了知‘唯有念佛蒙光攝’之本願 ,而歸於稱名之‘正定業’。此即由助業達成正定業之目的(如指指月),故‘世尊說法 時將了,殷勤付囑彌陀名。’善導大師言:‘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又言‘一心專念彌陀名號’,此即是五正行之指歸處。若歸於一向專稱之正定業,助業 亦自然攝於其中,三業自專,如善導大師于‘親緣’中所言:‘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 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 相舍離。’如是即專修之相,常與彌陀願心相應。 善導大師判稱名為正定業,源於彌陀第十八願。此願唯以‘乃至十念’為往生之行,故獨 有稱名‘順彼佛願’,與彌陀‘親、近’。自餘眾行,則非本願行,不順佛願故,與彌陀 ‘疏、遠’。故善導大師《般舟贊》言: 萬行具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回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此是直導歸正定業的最要開示,即勸舍雜行,歸於正行。此與要門導歸弘願之義緊密相聯 ,以彰一向專稱之義。 隋唐之際,攝論宗師等,以聖道理念詮釋淨土。認為《觀經》下品下生之機,臨終十聲稱 佛,未得往生,但種遠因而已(別時意趣)。以此等行人一生造惡,有‘願’無‘行’故 。善導大師為決此疑,別釋‘六字名號’,彰顯‘稱名全是他力之行,願行具足,必得往 生’。其《觀經疏》言: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雲何具足?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觀此,知念佛之人是以佛行為行,全憑佛力、名號功德而往生,非憑行者自力修證而達成 往生。此即是往生經所彰顯之‘往生行’也,故歸命念佛之人,自然乘‘本願力’而往生 。如乘船過海,全是船力,非自己道力。即如《大經》所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善導大師‘六字名號釋’,既是對‘有願無行’之邪見的楷定,亦是大師對正定業的詮釋 ,彰念佛必生之原由,誠是念佛之肝要。于此可知聖淨修學之根本區別:一為自力之行( 修因證果),一為他力之行(以果覺為因心)。凡夫無修無證,能稱名往生,即因‘阿彌 陀佛即是其行’故。即龍樹菩薩所言‘易行道’,曇鸞祖師謂之‘他力’。後之弘淨土者 ,以蕅益大師將此義開顯到極處,言‘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16](容 後別論) 此他力之行,不憑機之行證,即不論善惡,不論淨穢,不論罪福,只要信心稱念,即無不 攝取。《觀經》謂之‘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此法難思難議,作為生死凡夫,唯有信受 奉行而已。善導大師為守護淨業行人之信心,言:“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 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17] 此正雜二行判乃就行立信,即依往生正行成就‘必定往生’之信心。正行雖有五,唯稱名 是順本願之行,是決定往生之業。所謂就‘行’立信,即依此稱名一行,確立必生之信心 ,如善導大師所言:‘作得生想’。其餘助業,則為助成此一信心也。如此立名于行,成 義於信。信行互攝,彰信行一體不離之旨。故真信者,自然一向稱名;一向稱名,思必定 往生者,則信即彰於其中。反之,若疑念佛往生不定者,即是不如實之修行,曇鸞祖師謂 之‘信心不淳。’而讀誦等助業,即為決疑生信,令知念佛必生也。如《彌陀經》所言: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善導大師對正雜二行、正助二業之細辨,是對往生行業之指南,將往生正因(佛願)正行 (稱名),緊密地聯繫起來,可謂用意深遠。至此,淨土之教門、行門,如目足並運,相 資而成。一向專稱之他力易行道,如水落石出,使無力明辨淨宗心要的凡夫眾生,輕鬆自 如地看到了彌陀的無礙光明。(參見附表三) (三)淨土思想 善導大師得蒙道綽禪師泄瓶之教,光闡淨土,一一楷定。明判‘要、弘’二門,‘正、雜 ’二行,使淨宗心要,徹彰無遺,淨土宗之判教至此而臻完美。時節因緣成熟,使淨土思 想得以完整、體系化。現將其淨土思想之大義歸結如下: 1.報佛報土 凡夫入報 自古以來,對極樂國土之判法各有不同,或判為報土,或判為化土,或判為報、化二土( 聖人生報土,凡夫生化土),或判為四土,依其斷惑深淺而顯品位高下。曇鸞隱彰‘報佛 報土’及‘凡夫入報’之義,但未作明細分判,以此時尚未有他宗異議故。至道綽禪師的 時代,諸宗漸起,各宗諸師競相注釋淨土經典,他宗行者,多依聖道理念、自宗教義權判 淨土,異說不一,使淨土宗旨不明,教義不彰。故道綽禪師依《大乘同性經》之經證判‘ 彌陀是報佛、極樂寶莊嚴國是報土’[18],力辨他宗之非,首先明確‘佛、土’屬性。雖 力主凡夫往生,然未明言‘凡夫入報’之義。至唐朝之際,他宗認為,若是報土,凡夫何 由得生高妙報土?此疑未決,異論紛起,故多依他宗教義破‘報土’之說。善導大師乘勢 廣依三經文證,力主‘報佛報土’說,明確‘凡夫乘願,直入報土’之義。諸宗異議,始 乃消沉;淨土宗旨,了無餘礙。其《觀經疏》言: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雲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 《無量壽經》雲: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 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 ,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 ’,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凡 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今彼彌陀,現是‘報’ 也。 按教理講,諸佛皆有法、報、化三身。若論法身,則諸佛同體,無二無別,自無須言。而 報身顯於淨土,化身則多示現於穢土。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雖三身圓成,而報身示 居淨土,故是報佛。此就事證。若就‘酬因感果’之理言,彌陀自是‘因圓果滿’之‘報 佛’。善導大師舉出三經證明‘是報非化’,首依通途《大乘同性經》為證,後別依淨土 《大經》、《觀經》明‘報佛報土’之義。《大經》‘四十八願,一一願言’彰彌陀成佛 之因:今已成佛十劫,則是酬因之果,故為‘報佛’。《觀經》報佛與化佛共來接引,則 是果上事證。理事具備,因果分明,‘報佛報土’之義得以明瞭。 極樂既是報佛報土,然高妙報土,小聖尚難往生,凡夫如何得去?此是他宗存疑之處,善 導大師特別釋此疑言: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雲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19] 所謂‘報法高妙’,即指彌陀願力所成就的報土是法性身土,全體是阿彌陀佛自身的境界 ,大小聖人以自力尚且不能進入,煩惱熾盛、業障深重的垢障凡夫,何以能往生?前之幾 位祖師已明言甚多,然因時代的隔礙,眾生無由明瞭其義,疑雲叢生。善導大師應時應機 再作此辨,破無明暗,顯光明藏。由於乘托彌陀本願力故(因),致使五乘(人、天、聲 聞、緣覺、菩薩)之機,同生報土(果)。大師此釋,揭示出垢障凡夫能入報土之因在全 托佛願,‘凡夫入報’之義得以明瞭。龍樹菩薩所說‘乘船’喻,及曇鸞祖師所言‘從轉 輪王行,遊四天下’,今藉善導大師開顯而朗然明瞭。其所言‘五乘齊入’即顯淨土法門 是‘萬機普益’之法:‘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20] 若依通論,諸佛報土皆是勝妙淨土,然凡夫、二乘乃至菩薩也無法入佛的報土。如《仁王 經》言:‘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此是聖道自力修證之因果,三賢十聖雖 有修有證,但智行未圓,只能感得相應之果報,而無法入佛之報土。此即是‘唯是自力, 無他力持’之局礙。他宗行者即多依此義而通判一切淨土,此由未明彌陀報土是酬報第十 八願‘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成就的‘國 土第一、而無等雙’之淨土故。善導大師言:‘超諸佛?最為精。’極樂淨土既是高妙報 土,同時又是十方眾生都能往生的無比無倫的報土。此是彌陀本願力的特別殊勝之處,故 別稱‘超世悲願’。是故諸經所贊,多在彌陀;千經萬論,處處指歸。 2.淨土一法 本為凡夫 從龍樹菩薩至道綽禪師,開顯淨土,皆本著‘機法相應’的立場選擇教法。然八萬四千法 門中,能應下凡之機者,唯淨土一法、持名一行;藉龍樹、曇鸞的開顯,已日益明瞭。道 綽禪師首先明確了‘教赴時機’的理念,彰顯淨土之教是‘赴時’(濁世末時)、‘赴機 ’(下劣之機)之法。善導大師則更深究經旨,明確了‘淨土一法,本為凡夫’之義。其 《觀經疏》引用十處證文,極彰‘彌陀超世本願為凡夫、釋迦說此亦為凡夫’之義。並釋 ‘三輩九品’行人皆為凡夫: 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 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 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21 ] 古來多有視三輩九品行者為大小聖人,凡夫絕分。善導大師引諸經論,一一辨析,顯‘淨 土一法,本為凡夫,不幹大小聖也。’[22]文繁不錄,今就其精神、要義,略彰此義。大 師言: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憫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 者,何用濟為![23] 此釋即彰諸佛悲心偏於苦惱群萌,如沉溺水中即將沒頂之人,急須他人救拔也。彌陀超世 悲願如此,釋迦應化世間、指歸淨土如此,諸佛證贊勸信亦如此。此是諸佛同體之大悲,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24]。佛佛道同,光光無礙。誠 如《大經》所言:‘一一花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萬億佛。一 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此是彌陀、釋迦、諸佛大悲之極顯。由 此悲心中,自然流露出三經華文,詳闡淨土無上妙義,以攝歸淨土。 彌陀超發弘誓願,本為平等救度一切眾生,然為成就此一目的,自必以極下凡夫為本,故 特為無力解脫者尋求解脫之道,最後選出持名一行普攝有情,而得以暢其本懷。諸佛如來 ,‘慈悲哀湣,特留此經,止住百歲;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即是本為流轉生死凡夫之 真實寫照。(本為凡夫,非不攝聖人;此有‘舉凡攝聖,舉下攝上’之意。如元曉禪師所 言:‘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此‘本為凡夫’之意,極彰彌陀攝機的深度,如《大經 》言:‘地獄鬼畜生,亦生我?中。’若從廣度而言,則佛以下之九界有情皆是彌陀所要 救度之機,如《大經》言:‘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善導大師言‘五乘齊入 ’,即彰此義。實則深廣無礙,共彰攝機之普耳。而善會‘本為凡夫’之旨,則更易知佛 、祖‘大悲於苦者’之悲心,實乃為發起如吾等下劣之機的無上信心也!感悅徹髓,無以 言表。故當善知‘本為凡夫’之義。) 彌陀佛名是五劫思維的結晶,是無量功德的濃縮,可消凡夫無量罪業,可滿眾生一切志願 。縱然地獄現前,稱彼佛名,亦能化為清涼風,乘寶蓮花,而得往生。《觀經》極顯此義 ,言:‘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然《大經》第十八願言‘唯除五逆,誹謗正 法’。兩經意義似乎有違,如何理會?此義不決,則彌陀本願難彰。道綽禪師已將其意蘊 揭示出來,善導大師則更深入探究佛意,以絕眾疑。其《觀經疏》言: 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 生若造,直入阿鼻,曆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 亦不是不攝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 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觀善導大師之釋,知《大經》、《觀經》言異義同。未造者,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已 造者,仍攝取不舍。此即深顯彌陀呵護有加,而又悲心無盡之聖心。始知第十八願,正以 凡夫為本位。彌陀為救度十方眾生而發超世悲願,然十方眾生中,大小聖人固然能謹守佛 之通誡,而下劣凡夫雖有心而無力,多被無始業力所困。如《地藏經》言:‘閻浮提眾生 ,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此等眾生‘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謂眾生厚重煩 惱。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 嗔恚,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25]彌陀悲湣此等 被十方諸佛所放舍之眾生,故別發超世弘願,救度五逆十惡之極重惡人;但能回心,莫不 皆往。如巨石置於船上,即得不墮。故善導大師言: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回心皆往。[26] 彌陀本願,以此得彰。印光大師贊言: 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 非是混濫無簡擇,憐彼是佛尚未成。[27]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疑為其障。然凡夫無有智慧明辨佛所說一代教法之真實意義,如佛 所言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乃至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等之理念,實非凡智所能證 知,唯有仰信而已(蕅益大師基於此,別開出‘信自、信他’二義),以佛是智行圓滿之 大覺聖人,從其清淨意業中,自然流露出清淨語業——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 語者、不異語者,故當仰教生信也。 聖淨二門雖同以信為能入,然聖道門偏於對真如、實相等理念之信仰。其信依于解,解深 則信深,解微則信淺。藉信解而行證,方能達成目的,此即自力修行之通則。若真如實相 之理不能如實證悟,則所信之理亦只成畫餅,不能充饑。故淨土之信,不滯於通途之理念 ,更深入尋求能易得真實受用之捷徑,最後探得源頭——托佛願以作強緣。只要乘彼願力 ,歸於淨土,即可還我本家,識自心源。所謂‘自是不歸歸便得’也。如此將所信全彰於 佛力中,可謂深達信仰之極。淨土諸師極陳難易,即為攝歸淨土,成就此一能得真實受用 之信仰,以達成現身解脫之目的;非為破壞聖道行者之信心,實乃是智慧與悲心的流露: 一者明辨自力修學之難,讓人清晰看到建立在聖道理念上的信心,終將化為泡影。所謂‘ 如入寶山,空手而歸’也。以此折伏行者自力之執,而勸歸淨土,成就淨土之信心。 二者極彰淨土成佛之易,使人從絕望中看到希望,從黑暗中看到光明,從而攝歸淨土,安 住於佛力攝取中。 龍樹菩薩、曇鸞祖師明辨難易,猶有回護聖道之意,以像法之時猶有少許大力量人,于難 行道尚能堪行,執而難舍,故有守護其信心之意。但更多行者,已無力堪行難行之道。故 於回護的同時,暗彰折攝之義,以勸歸易行之道。至道綽禪師的時代,難行道已無一能堪 ,但有人天少善而已;而能持此少善者已甚稀少,況解脫道乎?故道綽禪師徹底舍難取易 ,折伏一切空疲于自力之行者,令其歸心於淨土,可謂苦口婆心。至善導大師之時代,難 行之理已勿須詳辨,以根機日益下劣,於甚深之法,已無法深知其義,所謂‘理深解微’ 也。善導大師言:‘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28]而難行 之根源在‘機’的堪與不堪,故善導大師不止于‘法’上論其難,而將眼光轉向‘機’之 一邊。以其甚深的智慧,看到凡夫心中的無明,揮之不去。無論外在如何精進勇猛,總是 心有餘力不足,無能達到清淨解脫之目的。然無智凡夫,不識病根,好高務勝,即如道綽 禪師所言‘都不自量’。雖修學淨土,因聖、淨不明,妄以聖道之理修淨土一法,而自又 無力,外賢內愚,機法相背,難修難入,多是不如實修行。此是淨土行者難以解決之病根 ,善導大師慧眼洞徹凡夫之虛假造作,故言:‘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嗔邪偽 ,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 之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灸頭燃者,眾 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29]此是善導大師對不 如實修行的針貶。有鑒於此,善導大師提出了機法‘兩種深信’,明確了淨土信仰的根本: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30] 此兩種深信,攝‘機、法’於一體,簡潔明瞭,直契淨宗根源;機法相應之教徹底彰顯, 可謂直指人心。 能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則知難行道非自己所堪,偷心自死,不妄行染指他法 ,而選擇易行之道,安心於淨土。 能深信‘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則從無明的黑暗中看到光明的前途。疑慮自將冰消,信 心自然開發。 具此兩種深信,自然不會被他宗之‘異見、異解、別解、別行’等之所破壞,而自安心不 動,正念直來也。 此二深信,攝護著遊移不定之凡夫,安心踏上願力之白道,渡過水火二河之種種險難。亦 如兩道屏障,天衣無縫的保護著多障之凡夫直向西方。善導大師于此兩種深信基礎上,更 深入地解決入信之途徑,使修學淨土者能順利、無礙地進入淨土之大門。大師將入信之道 歸結為二:一、就人立信,二、就行立信。 一、就‘人’立信:‘人’即指大悲滿足、智行圓滿之‘佛’。通指十方諸佛,別指阿彌 陀佛。 就人立信,即深信彌陀誓願不虛,深信釋迦誠語無妄,深信諸佛證誠不謬。信順釋迦之發 遣(願生彼國),及彌陀悲心的招喚(欲生我國),不顧煩惱厚重,不顧罪福多少,正念 直來(一向專稱)。自蒙諸佛護念,彌陀攝受,而不被群賊所害,不墮水火二河之中。 為成就此信心,善導大師言:縱聞十方諸大羅漢、菩薩乃至報佛化佛,言不得生者,亦不 生疑退之心,唯增長成就自己清淨信心、上上信心,深信‘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以佛 願無虛故,佛語是真實決了義故。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若真是菩薩者,則必不違佛言 也。 二、就‘行’立信:即以佛所說‘往生之行’而建立信心,即深信‘稱佛名號,決定往生 。’此是正定之業,是順於彌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本願行,是釋迦、 諸佛親口所說、所證誠;人可信,則所說之法自可信矣。(‘正雜二行判’之文即‘就行 立信’,見前文。) ‘就人立信’與‘就行立信’二而不二。善導大師言:‘當知本誓,重願不虛’即‘就人 立信’之根本,‘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就行立信’之根本。雖有兩種立信,而其歸 宿則為‘就行立信’。此是機法相應之體現,使本為凡夫之法,得以落實於‘一向專稱’ 之正定業中,自然、巧妙地達成眾生之往生。 由‘兩種深信’至‘就人立信’,由‘就人立信’至‘就行立信’,使一切教義行業完全 歸極于稱名一行中,淨土‘至簡至易’之義得以徹底明瞭,‘暗合道妙、潛通佛智’之底 蘊坦露無遺。至此,難信之‘法’,得以平易、樸實、真切地展現在吾人面前。淨業行人 自可無疑無慮,安心念佛矣。 3.念佛為宗 往生為體 從善導大師‘要弘二門判’中,可窺知淨土宗旨在‘弘願門’,此義全彰於《大經》中。 然隋唐之際,諸宗行人多依《觀經》修學淨土,執於定善散善,不明其根本宗旨。故道綽 、善導皆依《觀經》明辨淨土宗旨。道綽禪師首先明確了‘觀佛三昧’為宗的觀念,言: ‘今此《觀經》,以‘觀佛三昧’為宗。若論所觀,不過依正二報。’[31]此是道綽禪師 判《觀經》宗旨,其‘觀’通指十六觀,含攝‘觀、念’二義,即十三定觀,與持名念佛 。若論其指歸,則偏指‘持名念佛’。其文中明確指出:‘計今時眾生,應稱佛名號時者 ’,此是貫穿一部《安樂集》的根本宗旨。明此義,則知所言‘觀佛三昧’,實隱彰‘持 名念佛’之‘念佛三昧’,此義藉善導大師開顯得以明瞭。善導大師將《觀經》大義判為 ‘要弘二門’,明辨出‘觀佛’與‘持名’之別。善導大師依此義判一經二宗,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32] 其所言‘觀佛三昧’即指‘要門’,‘念佛三昧’即‘弘願門’。顯看似有二宗,然而‘ 觀佛’仍是自力難行之道,既非彌陀本願,也非釋尊本懷,更非十方眾生所能;唯‘念佛 ’是他力易行之道,是彌陀本願、釋尊本懷、十方眾生所能。因此,釋尊於《觀經》流通 分中不付囑‘觀佛’之‘要門’,而付囑‘持名念佛’之‘弘願門’,此即釋尊‘廢觀立 念’(廢要門、立弘願)之義。善導大師體悟此意言:‘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 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從中突顯出《觀經》真實宗旨在‘念佛三昧’,兩 宗歸於一宗,故善導大師言:‘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33]《觀經》如此 ,《大經》、《彌陀經》亦無不如此。大師判三經‘唯明專念名號得生’,即彰淨土宗三 經一致宗旨(其文見後)。 善導大師在確立淨土宗旨的同時,指出了念佛之純、正目的:‘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 ’以此明確了念佛之根本意趣在求願往生,而非為現世之消災、免難,或一心、開悟等。 ‘念佛為宗,往生為體’之宗旨,得以明朗。(此義後來演化成‘信願持名為宗’,言異 義同。) 念佛宗旨、目的一旦明瞭,即攝使眾生在念佛求現世利益之基礎上,昇華為速求解脫成佛 之菩薩道,同時亦簡別出淨土‘往生成佛’與他宗‘此土求證’之不同。 4.淨土頓教 菩薩藏攝 一代佛法,有大、小之別

相关参考

佛教 纲目什么意思

纲,与网通。天台以顿、渐、祕密、不定之化仪四教为此宗判教之大纲,而以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为释义之纲目。法华文句记卷一中(大三四‧一六○上):「顿等是此宗判教之大纲,藏等是一家释义之纲目。」亦有作网

佛教 纲目什么意思

纲,与网通。天台以顿、渐、祕密、不定之化仪四教为此宗判教之大纲,而以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为释义之纲目。法华文句记卷一中(大三四‧一六○上):「顿等是此宗判教之大纲,藏等是一家释义之纲目。」亦有作网

佛教 善導淨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淨土宗作為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在歷史上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到了封建社會後期即宋元明清時期,它與禪宗成為中國佛教兩大主流宗派。善導(613-681年)作為淨土宗的實際創始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自然

佛教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的淨土學說

摘自李孝本《中國淨土宗史》曇鸞之他力本願說曇鸞是安樂集六大德之一,注解菩提流支譯之"往生論",唱他力本願說,發揮淨土教本來之實義,而留其偉大之感化於後世。曇鸞,山西雁門人,十余歲時登五臺山,具見靈蹤心

佛教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以及淨土三大流

摘自深福《淨土源流中國淨土宗的成立及其弘傳》至北魏宣武帝的時候,菩提流支(508年至洛陽)譯出…“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接著曇鸞為之注解,兼依“十住毗婆沙論”的難行道與易行道的說法,而主張他力的本

佛教 淨土宗相關文獻目錄

淨土宗大典目錄(一)般舟三昧經三卷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阿?佛國經三卷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大阿彌陀經二卷吳支謙譯佛說阿彌陀經二卷吳支謙譯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一卷曹魏康僧

佛教 佛教各宗大意四輯第二種

—淨土宗大意黃懺華居士編述第一篇緒論此宗以願求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為宗旨故,約其所期,名淨土宗。佛典稱釋迦牟尼佛在耆闍崛山說無量壽經,在王舍城說觀無量壽經,在祇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宣示彌陀因位之願行

佛教 网目什么意思

 (譬喻)网之细目也。天台之判教,以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比诸大纲,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比诸网目。法华玄义十曰:「法门网目。」同文句记一曰:「顿等是此宗判教之大纲,藏等是一家释义之网目。」

佛教 网目什么意思

 (譬喻)网之细目也。天台之判教,以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比诸大纲,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比诸网目。法华玄义十曰:「法门网目。」同文句记一曰:「顿等是此宗判教之大纲,藏等是一家释义之网目。」

佛教 真假什么意思

真,即真实、不虚、究竟之实义;假,乃未为究竟之义,权假方便、暂用还废之法门。真实与权假,此相对之二词多为各宗判教所用,例如法相宗所立之三乘真实与一乘方便,华严宗、天台宗所说之一乘真实与三乘方便,均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