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選擇本願念佛集

Posted 行者

篇首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選擇本願念佛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法然上人 南無阿彌陀佛 往生之業 念佛為先 第一章 二門章——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舍聖道正歸淨土 《安樂集》上云: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 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 ,二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一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 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 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是故《大經》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救 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複一切眾生,都不自量,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若論小乘,修入 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 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希: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是以諸佛大慈,勸歸 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系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 思量,都無去心也! 私云:竊計夫立教多少,隨宗不同。且如「有相宗」立三時教,而判一代聖教,所謂有、 空、中是也。如「無相宗」立二藏教,以判一代聖教,所謂菩薩藏、聲聞藏是也。如「華 嚴宗」立五教,而攝一切佛教,所謂小乘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是也。如「法華宗 」立四教五味,以攝一切佛教,四教者,所謂藏、通、別、圓是也;五味者,所謂乳、酪 、生、熟、醍醐是也。如「真言宗」立二教,而攝一切,所謂顯教、密教是也。今此「淨 土宗」者,若依道綽禪師意,立二門而攝一切,所謂聖道門、淨土門是也。 問曰:夫立宗名,本在華嚴天臺等八宗九宗,未聞於淨土之家,立其宗名。然今號一淨土 宗,有何證據也? 答曰:淨土宗名,其證非一,元曉《游心安樂道》云:「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 人。』」又慈恩《西方要決》云:依此一宗。」又迦才《淨土論》云:「此之一宗,竊為 要路。」其證如此,不足疑端。但諸宗立教,非今正意。且就淨土宗,略明二門者,一者 聖道門,二者淨土門。 初「聖道門」者,就此有二:一者大乘,二者小乘。就大乘中,雖有顯密權實等不同,今 此集意,唯存顯大,及以權大,故當曆劫迂回之行。准是思之,應存密大,及以實大。然 則今真言、佛心、天臺、華嚴、三論、法相、地論、攝論,此等八家之意,正在此也,應 知。次小乘者,總是小乘經律論之中,所明聲聞、緣覺,斷惑證理,入聖得果之道也;准 上思之,亦可攝俱舍、成實諸部律宗而已。凡此聖道門大意者,不論大乘及以小乘,於此 娑婆世界之中,修四乘道,得四乘果也。四乘者三乘之外加佛乘也。 次「往生淨土門」者,就此有二:一者正明往生淨土之教,二者傍明往生淨土之教。 初「正明往生淨土之教」者,謂「三經一論」是也。三經者。《無量壽經》、二《觀無量 壽經》、三《阿彌陀經》也。一論者:天親《往生論》是也,或指此三經號「淨土三部經 」。 問曰:三部經名,亦有其例乎?答曰:三部經名,其例非一:一者法華三部,謂《無量義 經》、《法華經》、《普賢觀經》是也。二者大日三部,謂《大日經》、《金剛頂經》、 《蘇悉地經》是也。三者鎮國家三部,謂《法華經》、《仁王經》、《金光明經》是也。 四者彌勒三部,謂《上生經》、《下生經》、《成佛經》是也。今者唯是彌陀三部,故名 淨土三部經也。彌陀三部者是淨土正依經也。 次「傍明往生淨土之教」者,《華嚴》、《法華》、《隨求》、《尊勝》等明諸往生淨土 之行之諸經是也。又《起信論》、《寶性論》、《十住毗婆沙論》、《攝大乘論》等明諸 往生淨土之行之諸論是也。 凡此集中,「立聖道、淨土二門意者,為令舍聖道入淨土門」也。就此有二由:一由「去 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此宗之中,立二門者,非獨道綽,曇鸞、天臺、迦才、 慈恩等諸師皆有此意;且曇鸞法師《往生論注》云: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 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 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 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 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此中難行道者,即是「聖道門」也;易行道者,即是「淨土門」也。難行易行、聖道淨土 ,其言雖異,其意是同。天臺、迦才同之,應知。又《西方要決》云: 「仰惟釋迦啟運,弘益有緣,教闡隨方,並沾法潤,親逢聖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疏,勸 歸淨土。作此業者,專念彌陀,一切善根,回生彼國。彌陀本願,誓度娑婆,上盡現生一 形,下至臨終十念,俱能決定,皆得往生。」又同後序雲:「夫以生居像季,去聖斯遙; 道預三乘,無方契悟;人天兩位,躁動不安,智博情弘,能堪久處。若也識癡行淺,恐溺梮謘F必須遠跡娑婆,棲心淨域。」 此中三乘者即是聖道門意也;淨土者即是淨土門意也。三乘淨土、聖道淨土,其名雖異, 其意亦同。淨土宗學者,先須知此旨,設雖先學聖道門人,若於淨土門有其志者,「須棄 聖道,歸於淨土」。例如彼曇鸞法師,舍四論講說,一向歸淨土;道綽禪師,擱涅槃廣業 ,偏弘西方行。上古賢哲,猶以如此,末代愚魯,寧不遵之哉! 問曰:聖道家諸宗,各有師資相承,謂如天臺宗者慧文、南嶽、天臺、章安、智威、玄朗 、湛然,次第相承。如真言宗者大日如來、金剛薩、龍樹、龍智、金智、不空,次第相承 。自余諸宗,又各有相承血脈,而今所言淨土宗,有師資相承血脈譜乎? 答曰:如聖道血脈,淨土宗亦有血脈,但於淨土一宗,諸家不同:所謂廬山慧遠法師、慈 湣三藏、道綽、善導等是也。今且依道綽、善導之一家,論師資相承血脈者。此亦有兩說 :一者菩提流支三藏、慧寵、道場法師、曇鸞法師、大海禪師、法上禪師。二者菩提流支 三藏、曇鸞法師、道綽禪師、善導禪師、懷感法師、少康法師。 第二章 二行章——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而舍雜行歸正行 《觀經疏》第四云: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誦此《觀經》、《彌陀 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 又就此正中,複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 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 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回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私云:就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初明「往生行相」者:依 善導和尚意,往生之行雖多,大分為二:一正行,二雜行。初「正行」者,就此有開合二 義:初開為五種,後合為二種。初開為五種:一讀誦正行,二觀察正行,三禮拜正行,四 稱名正行,五讚歎供養正行也。 第一讀誦正行者:專讀誦《觀經》等也:即文云:「一心專讀頌此《觀經》、《彌陀經》 、《無量壽經》等」是也。第二觀察正行者:專觀察彼國依正二報也:即文云:「一心專 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是也。第三禮拜正行者:專禮彌陀也「若禮即一心專 禮彼佛」是也。第四稱名正行者:專稱彌陀名號也:即文云:「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是也。第五讚歎供養正行者:專讚歎供養彌陀也:即文云:「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 養,是名為正」是也。今依合義,故云:五種。 次合為二種:一者正業,二者助業。 初「正業」者,以上五種之中第四稱名為「正定之業」:即文云:「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之業,順彼佛願故」是也。 次「助業」者,除第四口稱之外,以讀誦等四種而為助業;即文云:「若依禮誦等,即名 為助業」是也。 問曰:何故五種之中,獨以稱名念佛為正定業乎?答曰:順彼佛願故。意云:「稱名念佛 是彼佛本願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願,必得往生也。其本願義,至下可知。 次「雜行」者,即文云:「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是也;意云:雜行 無量,不遑具述也。但今且翻對五種正行,以明五種雜行也:一讀誦雜行,二觀察雜行, 三禮拜雜行,四稱名雜行,五讚歎供養雜行也。 第一讀誦雜行者:除上《觀經》等,往生淨土經以外,於大小乘,顯密諸經,受持讀誦, 悉名讀誦雜行。第二觀察雜行者:除上極樂依正以外,大小顯密事理觀行,皆悉名觀察雜 行。第三禮拜雜行者:除上禮拜彌陀以外,於一切諸余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禮拜恭敬, 悉名禮拜雜行。第四稱名雜行者:除上稱彌陀名號以外,稱自餘一切佛菩薩等,及諸世天 等名號,悉名稱名雜行。第五讚歎供養雜行者:除上彌陀佛以外,於一切諸佛余佛菩薩等 ,及諸世天等讚歎供養,悉名讚歎供養雜行。此外亦有佈施、持戒等無量之行,皆可攝盡 雜雜行之言。 次判「二行得失」者:「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 行,即心常間斷,雖可回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即其文也。案此文意,就正雜二行, 有五番相對:一親疏對,二近遠對,三有間無間對,四不回向回向對,五純雜對也。 第一親疏對者:先「親」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彌陀佛甚為「親昵」。故《疏》上 文云:「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舍離。」故名「親緣」也。次「疏」者 ,「雜行」也,眾生口不稱,佛即不聞之;身不禮佛,佛即不見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 之。眾生不憶念佛者,佛不憶念眾生;彼此三業常相舍離,故名「疏行」也。 第二近遠對者:先「近」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彌陀佛甚為「鄰近」。故《疏》上文云 :「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次「遠」者,「雜行」也。 眾生不願見佛,佛即不應念,不現目前,故名遠也。但親近義,雖似是一,善導之意,分 而為二,其旨見於《疏》文,故今所引釋也。 第三無間有間對者:先「無間」者,修正助二行者,於彌陀佛憶念不間斷,故云「名為無 間」是也。次「有間」者,修雜行者,於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故云「心常間斷」是也。 第四不回向回向者:修正助二行者,縱令不別用回向,自然成往生業。故《疏》上文云: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 』,亦是『發願回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次回向者,修雜行者,必用回向之時,成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之時不成往生之因。故 云:「雖可回向得生」是也。 第五純雜對者:先「純」者,修正助二行者,是純極樂之行也。次「雜」者,是非純極樂 之行,通於人天及以三乘,亦通於十方淨土故云雜也。然者西方行者,須「舍雜行修正行 」也。 問曰:此純雜義於經論中有其證據乎? 答曰:於大小乘,經律論之中,立純雜二門,其例非一,大乘即於八藏之中而立雜藏,當 知七藏是純,一藏是雜。小乘即於四含之中而立雜含,當知三含是純,一含是雜。律即立 二十犍度以明戒行,其中前十九是純,後一是雜犍度也。論則立八犍度明諸法性相,前七 犍度是純,後一是雜犍度是也。賢聖集中唐、宋傳立十科法,明高僧行德,其中前九是純 ,後一是雜科也。 乃至《大乘義章》,有五聚法門,前四聚是純,後一是雜聚也。亦非啻顯教,密教之中有 純雜法,謂山家《佛法血脈譜》云:一胎藏界曼陀羅血脈譜一首,二金剛界曼陀羅血脈譜 一首,三雜曼陀羅血脈譜一首,前二首是純,後一首是雜。 純雜之例雖多,今略舉小分而已。當知純雜之義,隨法不定,因茲今善導和尚意,且於淨 土行,論純雜也。亦此純雜名,不局內典,外典之中,其例甚多,恐繁不出矣。但於往生 行,而分二行,不限善導一師, 若依道綽禪師意者,往生之行雖多,束而為二:一謂「念佛往生」,二謂「萬行往生」。 若依懷感禪師意,往生之行雖多,束而為二:一謂「念佛往生」,二謂「諸行往生」 如是三師,各立二行,攝往生行,甚得其旨,自餘諸師不然,行者應思之。 《往生禮贊》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 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舍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五三。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 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殷重真 實故;貪嗔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心故;又不相續念佛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 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 行故。 何以故?餘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 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 臥,必須勵心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 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非快哉!應知。 私云:見此文彌須「捨雜修專」,豈舍百即百生專修正行,而堅執千中無一雜修雜行乎! 行者能思量之。 第三章 本願章——彌陀如來不以餘行為往生本願,唯以念佛為往生本願 《無量壽經》上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觀念法門》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 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往生禮贊》同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 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私云:一切諸佛各有總別二種之願;總者,四弘誓願是也;別者,如釋迦五百大願,藥師 十二上願等是也。今此四十八願者,是彌陀別願也。 問曰:彌陀如來,於何時何佛所,而發此願乎? 答曰:《壽經》云:「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 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乃取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處世,如 此諸佛皆悉已過,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 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詣世自在王如來 所。乃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 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時彼比丘「三個鹿」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超發無上 ,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 國清淨之行。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時法藏比丘, 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 又《大阿彌陀經》云:「其佛即選擇二百一十億佛國土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 ,為選擇心中所欣願。樓夷亙羅佛說經畢,曇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徹視,悉自見二百 一十億,諸佛國土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即選擇心中所願,便結得是二十四 願經。」 此中「選擇」者,即是「取捨」義也。謂於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之中,舍人天之惡,而取 人天之善,而取國土之好。《大阿彌陀經》選擇義如此,《雙卷經》意亦有選擇義,謂云 :「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是也。選擇與攝取,其言雖異,其意是同。 然則,舍不清淨行,而取清淨之行也,上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其義亦然,准是應知 。 大約四十八願,一往各論選擇選擇攝取之義者: 第一「無三惡趣願」者:即於所睹見之二百一十億土中,或有有三惡趣之國土,或有無三 惡趣之國土,即選舍其有三惡趣粗惡國土,選取其無惡趣善妙國土,故云選擇也。 第二「不更惡趣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雖國中無三惡道,其國人天壽終之,從其國 去,複更三惡趣之土。或有不更惡道之土,即選舍其更惡道粗惡國土,選取其不更惡道善 妙國土,故云選擇也。 第三「悉皆金色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一土之中,有黃白二類人天之國土,或有純 黃金色之國土,即選舍黃白二類粗惡國土,選取黃金一色善妙國土,故云選擇也。 第四「無有好醜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人天形色好醜不同之國土,或有形色一類無 有好醜之國土,即選舍好醜不同粗惡國土,選取無有好醜善妙國土,故云選擇也。 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以佈施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戒為 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忍辱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精進為往生行之士,或有以禪定為往生行 之土,或有以般若為往生之土,或有以菩提心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六念為往生行之土, 或有以持經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咒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起立塔像飯食沙門,及以孝 養父母,奉事師長等種種之行,各為往生行之國土等,或有專稱其國佛名為往生行之土, 如此以一行配一佛土者,且是一往之義也。 再往論之其義不定,或有一佛土中,以多行為往生行之土,或有多佛土後,以一行通為往 生行之土,如是往生之行,種種不同,不可具述也。即今選舍前佈施持戒乃至孝養父母等 諸行,而「選取專稱佛號」,故云選擇也;且約五願,略論選擇,其義如是,自余諸願, 准是應知。 問曰:普約諸願,選舍粗惡,而選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願,選捨一切諸行,唯 偏選取念佛一行,為往生本願乎? 答曰:聖意難測,不能輒解,雖然今試以二義解之,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 初「勝劣」者:念佛是勝,餘行是劣,所以者何?名號者是萬德之所歸也。然則彌陀一佛 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 德,皆悉攝在阿彌陀佛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德最為勝也。餘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為劣 也;譬如世間屋舍名字之中攝棟樑椽柱等一切傢俱,而棟樑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攝一切,以 是應知。然則佛名功德,勝余一切功德,故「舍劣取勝」以為本願歟! 次「難易」義者:念佛易修,諸行難修,是故《往生禮贊》云: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難觀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 ,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又《往生要集》: 一切善業,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 答曰:今勸念佛,非是遮餘種種妙行,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 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諸行難故,不通諸機。然則為令一切眾生「平等往生」,「舍 難取易」以為本願歟?! 若夫以「造像起塔」而為本願,則貧窮困乏之類定絕往生望;然富貴者少,貧賤者甚多。 若以「智慧高才」而為本願,則愚鈍下智者定絕往生望;然多聞者少,少聞者甚多。 若以「多聞多見」而為本願,則少聞少見輩定絕往生望;然多聞者少,少聞者甚多。 若以「持戒持律」而為本願,則破戒無戒人定絕往生望;然持戒者少,破戒者甚多。自余 諸行,准是應知。當知以上諸行等而為本願,則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 然者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為普攝於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諸行為往生 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也。故法照禪師《五會法事贊》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問曰:一切菩薩雖立其願,或有已成就,亦有未成就,未審法藏菩薩四十八願,為已成就 ,將為未成就也? 答曰:法藏誓願一一成就,何者?極樂界中既無三惡趣,當知是則成就無三惡趣之願也。 何以得知?即願成就文云:「亦無地獄、餓鬼、畜牲諸難之趣」是也。又彼國人天壽終之 後無更三惡趣,當知是則成就不更惡趣之願也。何以得知?即願成就文云:「又彼菩薩乃 至成佛不更惡趣」是也。又極樂人天無有一人不具三十二相,當知是則成就具三十二相願 也。何以得知? 即願成就文云:「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是也。如是初自無三惡趣願,終至得三法 忍願,一一誓願皆悉成就。第十八念佛往生願豈獨不成就乎?然則,念佛之人皆當往生, 何以得知? 即念佛往生願成就文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 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是也。凡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閣無非願力,何於其中 獨可疑惑念佛往生願乎! 加之一一願終云:「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而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成佛之 誓,既以成就,當知一一之願,不可虛設。故善導雲:「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 ,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問曰:《經》云:「十念」,《釋》云:「十聲」,「念聲」之義如何? 答曰:「念聲是一」,何以得知?《觀經》下品下生云:「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 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聲即念,念即是聲 ,其意明矣!加之《大集月藏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感師釋云:「大念 者大聲念佛,小念者小聲念佛」,故知念即是唱也。 問曰:《經》云:「乃至」,《釋》云「下至」,其意如何? 答曰:乃至與下至,其意是一。《經》云:「乃至」者「從多向少」之言也;多者上至一 形也,少者下至十聲一聲等也。《釋》云:「下至」者:「下者對上」之言;「下者」下 至十聲一聲等也,「上者」上盡一形也,上下相對之文,其例惟多。宿命通願雲:「設我 得佛,國中人天,不識宿命,『下至』不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如是五 神通,及以光明壽命等願中,一一置「下至」之言,是則「從多至少」「以下對上」之義 也。例上八種之願,今此願「乃至」者即是「下至」也,是故今善導所引釋「下至」之言 ,其意不相違。但善導與諸師,其意不同,諸師之釋別雲:「十念往生願」。善導獨總雲 :「念佛往生願」。諸師別雲十念往生願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 一念故也。善導總言「念佛往生願」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 也。 第四章 三輩章——三輩念佛往生 《無量壽經》下云: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 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生, 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 佛語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 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 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回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 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 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佛告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 ,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 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私問曰:上輩文中,念佛之外,亦有舍家棄欲等餘行;中輩文中,亦有起立塔像等餘行; 下輩文中,亦有菩提心等餘行,何故唯云念佛? 答曰:善導和尚《觀念法門》云:「又此經下卷初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 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依此釋意,三輩俱雲念佛往生也。 問曰:此釋未遮前難,何棄餘行,唯云念佛乎? 答曰:此有三意,一為廢諸行歸於念佛而說諸行也,二為助成念佛而說諸行也,三約念佛 諸行二門各為立三品而說諸行也。 一「為廢諸行歸於念佛」而說諸行者:准云善導《觀經疏》中:「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釋意且解之者。上輩之中雖說菩提心等 餘行,望上本願意,唯在眾生,專稱彌陀名,而本願中更無餘行。三輩俱依上本願,故云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也;一向者對二向、三向等之言也。例如彼五竺有三種寺,一者一 向大乘寺,此寺之中無學小乘;二者一向小乖寺,此寺之中無學大乘;三者大小兼行寺, 此寺之中大小兼學,故云兼行寺。當知大小兩寺有一向之言,兼行之寺無一向之言,今此 經中一向亦然,若念佛外亦加餘行即非一向若准寺者可云兼行。既云一向,不兼餘明矣。 雖先說餘行,後云「一向專念」,明知廢諸行,唯用念佛,故云一向,若不然者,一向之 言,最以叵消歟! 二「為助成念佛」說此諸行者;此亦有二意:一以同類善根助成念佛,二以異類善根助成 念佛。初「同類助成」者,善導和尚《觀經疏》中,舉五種助行,助成念佛一行是也;具 如上正雜二行之中說。次「異類助成」者,先就上輩而論正助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者是正行也,亦是所助也。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等者是助行也,亦是能助也。 謂「往生之業,念佛為本」,故為一向修念佛,舍家棄欲而作沙門,又發菩提心等也。就 中出發心等者,且指初出及以初發,念佛是長時不退之行,甯容妨礙念佛也;中輩之中亦 有起立塔像、懸繒、燃燈、散華、燒香等諸行,是則助成念佛也;其旨見於《往生要集》 ,謂助念方法中,方處供具等是。下輩之中亦有發心,亦有念佛,助正之義,准前可知。 三「約念佛諸行各為立三品」而說諸行者;先約念佛立三品者,謂此三輩中通皆云:「一 向專念無量壽佛」,是則約念佛門立其三品也。故《往生要集》「念佛證據門」云:「《 雙卷經》三輩之業雖有淺深,然通皆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次約諸行門立三品者 ,謂此三輩中通皆有菩提心等諸行,是則約諸行立其三品也。故《往生要集》「諸行往生 門」云:「《雙卷經》三輩亦不出此。」 凡如此三義,雖有不同,俱是所以為「一向念佛」也。初義即是「為廢立而說」,謂諸行 為廢而說,念佛為立而說;次義即是「為助正而說」,謂為助念佛之正業,而說諸行之助 業;後義即是「為傍正而說」,謂雖說念佛諸行二門,以念佛而為正,以諸行而為傍。故 云:「三輩通皆念佛」也。 但此等三義,殿最難知,請諸學者,取捨在心。今若依善,以初為正耳。 問曰:「三輩之業,皆云念佛」,其義可然。但《觀經》九品與《壽經》三輩,本是開合 異也,若爾者何《壽經》三輩之中皆云念佛?至《觀經》九品,上中二品不說念佛,而至 下品始說念佛也? 答曰:此有二義: 一如問端云:《雙卷》三輩,《觀經》九品,開合異者,以此應知。九品之中,皆可有念 佛,雲何得知?三輩之中皆有念佛,九品之中無念佛乎!故《往生要集》云:「問:念佛 之行,於九品中,是何品攝?答:若如說行,理當上上,如是隨其勝劣,應分九品。然經 所說,九品行業,是示一端,理實無量。」故知念佛亦可通九品。 二《觀經》之意:初廣說定散之行,普逗眾機;後廢定散二善,歸念佛一行;所謂「汝好 持是語」等之文是也。其義如下具述,故知「九品之行,唯在念佛」矣。 第五章 利 益 章——念佛利益 《無量壽經》下云:佛語彌勒: 其有得聞 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 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 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 無上功德 善導《禮贊》云: 其有得聞彼 彌陀佛名號 歡喜至一念 皆當得生彼 私問曰:准上三輩文,念佛之外舉菩提心等功德,何不歎彼等功德,唯獨贊念佛功德乎? 答曰:聖意難測,定有深意,且依善導一意而謂之者,原夫佛意雖唯欲正直說念佛之行, 而一往隨機說菩提心等諸行,分別三輩淺深不同。然今於諸行者既舍而不歎,置而不可論 者也。唯就念佛一行,既選而讚歎,思而容分別者也。若約念佛分別三輩,此有二意:一 隨「觀念深淺」而分別之,二以「念佛多少」而分別之。 「淺深」者如上所引:「若如說行,理當上上」是也。 次「多少」者,下輩文中既有十念乃至一念之數,上、中兩輩,准此隨增。《觀念法門》 云:「日別念一萬遍佛,亦須依時禮贊淨土莊嚴事。大須精進,或得三萬六萬十萬者,皆 是上品上生人。」當知三萬以上,是上品上生業;三萬已去,是上品已下業。既隨念佛數 多少,分別品位是明矣。 今此言「一念」者,是指上念佛願成就之中所言「一念」,與下輩之中所明「一念」。願 成就文中雖云一念,未說功德大利;又下輩文中雖雲一念,亦不說功德大利;至此一念說 為「大利」,歎為「無上」,當知是指上一念也。 此「大利」者是對小利之言也,然則以菩提心等諸行而為小利,以乃至一念而為大利也。 又「無上功德」者是對有上之言也,以餘行而為有上,以念佛而為無上也。既以一念為一 無上,當知以十念為十無上,又以百念為百無上,又以千念為千無上,如是輾轉,從少至 多,念佛沙,無上功德,複應沙,如是應知。然則諸願求往生之人,何廢無上大利念 佛,強修有上小利餘行乎! 第六章 特留章——末法萬年後,餘行悉滅,特留念佛 《無量壽經》下卷云: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湣,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 所願,皆可得度。 私問曰:經唯云:「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全不雲:「特留念佛」,止住百歲,然今何 云特留念佛哉? 答曰:此經所詮,全在念佛,其旨見前,不能再出,善導,懷感、專心等意,亦複如是。 然則「此經止住」者,即「念佛止住」也。所以然者,此經雖有菩提心之言,未說菩提心 之行相。又雖有持戒之言,未說持戒之行相。說菩提心行相者,廣在菩提心經等,彼經先 滅,菩提心之言,何因修之;又說持戒行相者,廣在大小戒律,彼戒律先滅,持戒之行, 何因修之。自余諸行,准是應知。故善導和尚《往生禮贊》釋此文云: 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 又釋此文,略有四意:一者聖道、淨土二教,住滅前後;二者十方、西方二教,住滅前後 ;三者兜率、西方二教,住滅前後;四者念佛、諸行二行,住滅前後也。 一、聖道、淨土二教,住滅前後者:謂聖道門諸經先滅,故云經道滅盡;淨土門此經特留 ,故云止住百歲也。當知聖道機緣淺薄,淨土機緣深厚也。 二、十方、西方二教,住滅前後者:謂十方淨土往生諸教先滅,故雲經道滅盡;西方淨土 往生,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歲也。當知十方淨土,機緣淺薄;西方淨土,機緣深厚也。 三、兜率、西方二教,住滅前後者:謂《上生》《心地》等上生兜率諸教先滅,故雲經道 滅盡;往生西方,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歲也。當知兜率,雖近緣淺;極樂雖遠緣深也。 四、念佛、諸行二行,住滅前後者;謂諸行往生,諸教先滅,故雲經道滅盡;念佛往生, 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歲也。 當知諸行往生,機緣最淺;念佛往生,機緣甚深也。加之諸行往生緣少,念佛往生緣多; 又諸行往生,近局末法萬年之時;念佛往生,遠沾法滅百歲之代也。 問曰:既雲「我以慈悲哀湣,特留此經,止住百歲。」若爾者釋尊以慈悲而留經教,何經 何教而不留也?而不留餘經,唯留此經乎? 答曰:縱令留何經,別指一經,則亦不避此難,但特留此經,有甚深意歟!若依善導和尚 意者,此經之中,已說彌陀如來念佛往生本願,釋迦慈悲,為留念佛,特留此經。餘經之 中,未說彌陀如來念佛往生本願,故釋尊慈悲而不留之也。凡四十八願皆雖本願,殊以「 念佛為往生規」。故善導釋云: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故知四十八願中,既以念佛往生願而為「本願中王」也。是以釋迦慈悲,特以此經止住百 歲也。例如彼《觀無量壽經》中,不付囑定散之行,唯獨付囑念佛之行;是即順彼佛,故 付囑念佛之行也。 問曰:百歲之間,特留念佛,其理可然。此念佛行,唯為被彼時機,將為通於正、像、末 法之機也。 答曰:可廣通於正、像、末法,舉後勸今,其義應知。 第七章 攝取章——彌陀光明不照餘行者,唯攝取念佛行者。 《觀無量壽經》云: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複 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同經《疏》云:從無量壽佛,下至攝取不舍以來。正明觀身別相,光益有緣,即有其五: 一明相多少,二明相好多少,三明光多少,四明光照遠近,五明光所及處,偏蒙攝益。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 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舍離,故名親緣也。 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二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系,無能 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贊,念佛功能,如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 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沙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例 非一也。廣顯念佛三昧竟。 《觀念法門》云:又如前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 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總不論照攝余雜業行者。 私問曰:佛光明「唯照念佛」者,「不照餘行」者,有何意乎? 答曰:解有二義,一者親緣等三義如文。二者「本願義」:謂餘行非本願,故不照攝之, 念佛是本願,故照攝之。故善導和尚《六時禮贊》云: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又所引文中言:「自餘眾善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者,意云是約淨土門諸行 而所以比論也。念佛是既二百一十億中所選取妙行也,諸行是既二百一十億中所選捨粗行 也,故云全非比校也;又念佛是本願行,諸行非本願,故云全非比校也。 第八章 三心章——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 《觀無量壽經》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同經《疏》云:《經》云: 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心 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嗔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 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 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 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那,三 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 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 一者真實心中,制舍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舍諸惡,我亦如是也。 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 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 ,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 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 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 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舍,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暗,皆須真 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 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贊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 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 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 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諸佛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若 不可佛意,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 ,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智。若多若少,眾不 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 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 以為疑礙,抱憾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 執之所退失傾動也。 問曰:凡夫智淺,惑障處深,若逢解行不同之人,多引經論來相 妨難證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雲何對治彼難,成就信心,決定直進,不生怯退 也? 答曰:若有人多引經論證雲不生者,行者即報雲:仁者雖將經論來證導不生,如我意者決 定不受汝破。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諸經論,盡皆仰信;然佛說彼經時,處別、時別 、對機別、利益別。又說彼經時,即非說《觀經》、《彌陀經》等時。然佛說備機,時亦 不同,彼即通說人天菩薩之解行,今說《觀經》定散二善,唯為韋提,是佛滅後,五濁五 苦等,一切凡夫,證言得生。為此因緣,我今一心,依此佛教,決定奉行。縱使汝等百千 萬億導不生者,唯增長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又行者更向言說,仁者善聽,我今為汝更說決定信相,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若 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清淨信心 。何以故?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 又行者善聽,縱使初地以上十地以來,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異口同聲,皆雲釋迦佛指 贊彌陀,毀砦三界六道,勸勵眾生專心念佛及修余善,畢此一身,後必定生彼國者此必虛 妄,不可依信也。我雖聞此等所說,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何以 故?乃由佛語真實決了義故。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為 一切菩薩,異見異解之所以破壞,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 又置此事,行者當知,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 ,一一說言,釋迦所說相贊,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又修餘善回願,得生彼淨土者, 此虛妄定無此事也。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說,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國也。何 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是故一佛所制 ,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隨順 六度之義,若有後佛出世,豈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惡也! 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言行不相違失,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 捨命以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同贊、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 ,即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又勸 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次下文雲: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 佛,同贊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贊彌 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是其證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滿三千世界, 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贊、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 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是 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 此名就人立信也,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云云如前二行之中 所引,恐繁不載,見人得意。) 三者回向發願心:言「回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 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回向 願生彼國土,故名回向發願心也。又回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回向願作得生 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 ,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回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雜人等來相惑亂,或說種種疑難導不得往生,或雲汝等眾生,曠 劫已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 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系屬三界惡道,雲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 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位也。 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 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 ,千差萬別,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 一門者,即入一解脫門智慧門也。為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 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 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 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 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河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 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 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 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 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回,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 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複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恐,不復可 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 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有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 ,若住即死。」又西岸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生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 ,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回來,此道險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噁心相向」。此 人雖聞喚聲,亦不回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 樂無已。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言「東岸」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 、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言「無人空迥澤」,即喻常 隨惡友,不值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嗔憎如火也。中間「白 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嗔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瞠強故即喻如水火, 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汙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 」者,即喻嗔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諸行業直向西 方也。「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 即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回」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 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 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沉生死,曠劫輪回,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 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 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間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發願 心。 又言回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回向也。 三心即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又此三心亦通攝定散之義。應知。 《往生禮贊》云:問曰:今欲勸人往生者,未知若為安心、起行、作業,定得往生彼國土 也? 答曰:必欲生彼國土者,如《觀經》說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必 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 深心。 三者回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願往生,故名回向發願心。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觀經》具說應知。 私云:所引「三心」者,是行者至要也,所以者何?《經》則雲:「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明知具三,必應得生。《釋》則云:「若少一心,即不得生」;明知一少,是更不可 。因茲欲生極樂之人,可全具足三心也。 其中「至誠心者」是真實心也,其相如彼文。但「外現賢善精進相,內懷虛假」者,外者 對內之辭也,謂外相與內心不調之意,即是外智內愚也;賢者對愚之辭也,謂外是賢內即 愚也;善者對惡之辭也,謂外是善內即惡也;精進者對懈怠之辭也,謂外示精進相,內即 懷懈怠心也。若夫翻外蓄內者,祗應備出要。「內懷虛假」等者,內者對外之辭也,謂內 心與外相不調之意,即是內虛外實也。虛者對實之辭也,謂內虛外實者也;假者對真之辭 也,謂內假外真也;假者對真之辭也,謂內假外真也。若夫翻內播外者,亦可足出要。 次「深心」者謂深信之心,當知: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涅磐之城,以信為能入。 故今建立二種信心,決定九品往生者也。又此中言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等者,是 指聖道門解、行、學、見也,其餘即是淨土門意,在文可見。明知善導之意,亦不出此二 門也。 「回向發願心」之義不可俟別釋,行者應知。 此三心者,總而言之,通諸行法,別而言之,在往生行。今舉通攝別,意即周矣。行者能 用心,敢勿忽緒。 第九章 四修章——念佛行者,可行用四修法 善導《往生禮贊》云:又勸行四修法,何者為四? 一者「恭敬修」:所謂恭敬禮拜彼佛,及彼一切聖眾等,故名恭敬修。畢命為期,誓不中 止,即是「長時修」。 二者「無餘修」:所謂專稱彼佛名,專念、專想、專禮、專贊彼佛及一切聖眾等,不雜餘 業,故名無餘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三者「無間修」:所謂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讚歎,憶念觀察,回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 餘業來間,故名無間修;又不以貪瞠煩惱來間,隨犯隨懺,不令隔念、隔時、隔日,常使 清淨,亦名無間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西方要訣》云:但修四修以為正業: 一者「長時修」:從初發心,乃至菩提,作淨因,終無退轉。 二者「恭敬修」:此複有五: 一敬有緣聖人:謂行住坐臥,不背西方,涕唾便痢,不向西方也 二敬有緣像教:謂造西方彌陀像變,不能廣作,但作一佛二菩薩亦得;教者《彌陀經》等 ,五色袋盛,自讀教他,此之經像,安置室中,六時禮懺,香華供養,特生尊重。 三敬有緣善知識:謂宣淨土教者,若千由旬、十由旬以來,並須敬重親近供養,別學之者 總起敬心,與已不同但知深敬也;若生輕慢得罪無窮,故須總敬,即除行障。 四敬同緣伴:謂同修業者,自雖障重,獨業不成,要藉良朋,方能作行。扶危救厄,助力 相資,同伴善緣,深相保重。 五敬三寶:同體別相,併合深敬,不能具錄,為淺行者,不果依修,住持三寶者,與今淺 識,作大因緣。今粗料簡言:「佛寶」者,謂雕檀、繡綺、素質、金容、鏤玉、圖繒、磨 石、削土,此之靈像,特可尊承。暫爾觀形,罪消增福;若生少慢,長惡善亡;但想尊容 ,當見真佛。言「法寶」者,三乘教旨,法界所流,名句所詮,能生解緣,故須珍仰,以 發慧基。抄寫尊經,安淨室。箱篋盛貯,併合嚴敬。讀誦之時,身手清潔。言「僧寶」 者,聖僧菩薩,破戒之流,等心起敬,勿生慢想。 三者「無間修」:謂常念佛,作往生心,於一切時,心想巧。譬若有人,被他抄掠,身 為下賤,備受艱辛,忽思父母,欲赴歸國,行裝未辦,由在他鄉,日夜思稚,苦不堪忍, 無時暫舍,不念爺娘。為計既成,便歸得達,親近父母,縱任歡娛,行者亦然,往因煩惱 ,壞亂善心,福智珍財,並皆散失,久流生死,制不自由;與魔王,而作僕使,驅馳六 道,苦切身心,今遇善緣,忽聞彌陀慈父,不違弘願,濟拔群生,日夜驚忙,發心願生。 所以精勤不倦,當念佛恩,報盡為期,心計念。 四者「無餘修」:謂專求極樂,禮念彌陀;但諸餘業行,不令雜起,所作之業,日別須修 ,念佛誦經,不留餘課耳。 私雲:四修之文可見,恐繁而不解,但前文中,既雲四修,唯有三修,若脫其文,若有其 意也;更非脫文,有其深意也。何以得知?四修者:一長時修,二殷重修,三無餘修,四 無間修也。而以初長時,只是通用後三修也;謂殷重,若退殷重之行即不成;無餘,若退 無餘之行即不可成;無間,若退無間之行即不可成。為使成就此三修行,皆以長時,屬於 三修,所令通修也。故三修之下皆結雲:「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是也;例 如彼精進通於餘五度而。 第十章 化贊章——彌陀化佛來迎,不讚歎聞經之善,唯讚歎念佛之行。 《觀無量壽經》云: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眾惡, 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 千劫極重惡業。智者複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 罪消滅,我來迎汝。 同經《疏》雲:所聞化贊,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 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 益也。應知。 私雲:聞經之善非是本願,雜業故化佛不贊。念佛之行是本願,正業故化佛讚歎;加之聞 經與念佛,滅罪多少不同也。《觀經疏》云: 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 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複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第十一章 讚歎念佛章——約對雜善讚歎念佛 《觀無量壽經》云: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同經《疏》云:從若念佛者,下至生諸佛家以來,正顯念佛三味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比 類,即有其五: 一明專念彌陀佛名。 二明指贊能念之人。 三明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稀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為喻。言「芬陀利」 者,名人中「好華」,亦名「稀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 華相傳名蔡華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 ,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四明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 五明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彼長時聞法,曆事供養,因圓果 滿,道場之座豈賒。 私問曰:《經》云:「若念佛者,當知此人」等,雖約念佛者而讚歎之,釋家何有雲:「 實非雜善,得為比類」,相對雜善,獨歎念佛乎? 答曰:文中雖隱,義意是明。所以知者,此經既說,定散諸善,並念佛行;而於其中,獨 標念佛,喻芬陀利。非待雜善,雲何能顯念佛功超余善諸行,然則「念佛者,即是人中好 人」者,是待惡而所美也。言「人中妙好人者」,是待粗惡而所稱也。言「人中上上人」 者,是待下下而所贊也。言「人中稀有人」者,是待常有而所歎也。言「人中最勝人」者 ,是待最劣而所褒也。 問曰:既以念佛名「上上者」,何故不說於上上品中,至下下品而說念佛乎? 答曰:豈前不云:「念佛之行,廣亙九品」,即前所引《往生要集》云:「隨其勝劣,應 分九品」是也。加之下品下生是五逆重罪之人也,而能除滅逆罪,餘行所不堪;唯有念佛 之力,堪能滅於重罪,故為極惡最下之人,而說極善最上之法。 例如彼無明淵源之病,非中道府藏之藥即不能治;今此五逆重病淵源,亦此念佛靈藥府藏 ,非此藥者,何治此病。 故弘法大師《二教論》引《六波羅蜜經》云:「第三法寶者,所謂過去,無量諸佛,所說 正法,及我今所說,所謂八萬四千,諸妙法蘊,乃至調伏,純熟有緣眾生,而令阿難陀等 ,諸大弟子,一聞於耳,皆悉憶持,攝為五分:一素咀纜,二毗奈耶,三阿毗達磨,四般 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此五種藏,教化有情,隨所應度,而為說之。若彼有情,樂處 山林,常居閑寂,修靜慮者,而為彼說素咀纜藏。若彼有情,樂習威儀,護持正法,一味 和合,令得久住,而為彼說毗奈耶藏。若彼有情,樂說正法,分別性通,迴圈研核,究竟 甚深,而為彼說阿毗達磨藏。若彼有情,樂習大乘,真實智慧,離於我法,執著分別,而 為彼說般若波羅密多藏。 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經、調伏、對法、般若,或複有情造諸惡業,四重、八重、五無間 罪、謗方等經、一闡提等,種種重罪,使得銷滅,速疾解脫,頓悟涅般,而為彼說諸陀羅 尼藏。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經如乳,調伏如酪,對法教者 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猶如熟酥,總持門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 能除諸病,令諸有情,身心安樂。總持門者,契經等中,最為第一。能除重罪,令諸眾生 ,解脫生死,速證涅槃,安樂法身。」此中五無間罪者,是五逆罪也,即非醍醐妙藥者, 五無間病,甚為難療。念佛亦然,往生教中,念佛三昧,是如總持,亦如醍醐,若非念佛 三昧醍醐之藥者,五逆深重病,甚為難治。應知。 問曰:若爾者,下品上生,是十惡輕罪之人,何故說念佛乎? 答曰:念佛三昧,重罪尚滅,何況輕罪哉!餘行不然,或有滅輕而不滅重,或有消一而不 消二。念佛不然,輕重兼滅,一切遍治;譬如阿伽陀藥,遍治一切病,故以念佛為王三昧 。凡九品配當是一往義。五逆回心,通於上上;讀誦妙行,亦通下下;十惡輕罪,破戒次 罪,各通上下;解第一義,發菩提心,亦通上下。一法各有九品,若約品即九九八十一品 也。加之迦才雲:「眾生起行,即有千殊,往生見土,亦有萬別也。」莫見一往文而起封 執。 其中念佛,是即勝行。故引芬陀利,以為其喻,譬意應知。加之念佛行者,觀音勢至,如 影與形,暫不舍離,餘行不爾。 又念佛者,捨命已後,決定往生

相关参考

佛教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的淨土學說

摘自李孝本《中國淨土宗史》曇鸞之他力本願說曇鸞是安樂集六大德之一,注解菩提流支譯之"往生論",唱他力本願說,發揮淨土教本來之實義,而留其偉大之感化於後世。曇鸞,山西雁門人,十余歲時登五臺山,具見靈蹤心

佛教 选择本愿念佛集什么意思

全一卷。日僧源空着。略称选择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于建久九年(1198),应关白九条兼实之请,以汉文撰成。内容分为十六章,阐明往生业因以念佛为本之义旨,并于各章中引文释之。然因其中专修念佛一项颇受

佛教 选择本愿念佛集什么意思

全一卷。日僧源空着。略称选择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于建久九年(1198),应关白九条兼实之请,以汉文撰成。内容分为十六章,阐明往生业因以念佛为本之义旨,并于各章中引文释之。然因其中专修念佛一项颇受

佛教 选择本愿念佛集什么意思

 (书名)二卷,日本源空着。净土宗之典也。

佛教 选择本愿念佛集什么意思

 (书名)二卷,日本源空着。净土宗之典也。

佛教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什么意思

凡三卷。今残存上卷。唐代慧日撰集。又作净土慈悲集、往生净土集、慈愍三藏文集、慈悲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援引诸经论赞西方净土之文,以劝说念佛往生。据卷上归敬偈所载,系为怜愍一切众生,无明覆心迷于净

佛教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什么意思

凡三卷。今残存上卷。唐代慧日撰集。又作净土慈悲集、往生净土集、慈愍三藏文集、慈悲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援引诸经论赞西方净土之文,以劝说念佛往生。据卷上归敬偈所载,系为怜愍一切众生,无明覆心迷于净

佛教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什么意思

凡三卷。今残存上卷。唐代慧日撰集。又作净土慈悲集、往生净土集、慈愍三藏文集、慈悲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援引诸经论赞西方净土之文,以劝说念佛往生。据卷上归敬偈所载,系为怜愍一切众生,无明覆心迷于净

佛教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什么意思

凡三卷。今残存上卷。唐代慧日撰集。又作净土慈悲集、往生净土集、慈愍三藏文集、慈悲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援引诸经论赞西方净土之文,以劝说念佛往生。据卷上归敬偈所载,系为怜愍一切众生,无明覆心迷于净

佛教 念佛为先什么意思

 (术语)谓念佛为胜于一切余行之净土往生业因也。乐邦文类二曰:「功高易进,念佛为先。」选择集曰:「往生之业,念佛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