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Posted 管仲
篇首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退轉容易發 鞭鼓生 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 ,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 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心血,馬上會化為烏有。看看世間大樓爆破的影片,一剎 那間,磚石瓦礫,灰飛煙滅,一切回歸到原點。 再談「退轉容易發心難」吧!生在娑婆世界,誰能不退轉?我們身處一個充滿聲光誘惑, 八風亂舞的社會,剛發冒的善根,往往在轉瞬間就被挫折、困難摧殘掉了。發無上菩提之 心難,發長遠心更是不易。雪公常對學生說:「你們的發心只有五分鐘。」五分鐘,三百 秒,何其短暫啊!雪公又說:「人沒有經過憂愁患難,就不容易發心與悟道。」誰喜歡憂 愁患難啊?偏偏憂愁與患難可以磨練人的心志,強化耐苦的毅力,體會生命的本質,提昇 崇高的性靈。 正如「為學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求道亦然。道心不往前精進就是退轉。印祖以「 死」字掛在關房門口,並書「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則道業自成。」雪公也以:「警 覺命在呼吸之間,一息不來,三途六道,千劫萬生。得意時,想到生命;失意時,想到生 命;見五欲時,想到生命;動七情時,想到生命;一切一切時,想到生命;對於念佛,便 不懈怠矣!」來勉勵後學精勤念佛。還說:「凡事看得破,忍得過,放得下。是精進象徵 。行住坐臥不離這個,亦是精進象徵。」 眾生心念的升沉,就在煩惱與菩提、退轉與發心中拉鋸。而修行人在宿生累劫中漂泊沉淪 ,今生得遇佛法,豈可任由懈怠盤據心頭而又空過此生?所以,在拉鋸中加入精進的元素 ,護住了菩提,堅持著初心,則脫離苦海,直達彼岸,難云乎哉? 昔同南嶽睹毫光 一誦蓮經悟藥王 論釋十疑垂萬代 唱經況復示西方 ── 元代 李濟 隋代的智者大師,由於過去生隨同南嶽慧思大師在靈鷲山聽聞佛說法,親睹毫光蒙佛教化 的因緣,此生一誦《妙法蓮華經》到《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便 身心豁然大悟,寂然入定,照了《法華》妙義,通達一切法相。像他這樣道德崇高的天臺 宗祖師,後來作《觀經疏》、《淨土十疑論》專門讚揚淨土,永垂萬代,利益眾生。而臨 終捨壽的時候,專心稱念阿彌陀佛,唱《無量壽經》及《觀經》經題,並指示弟子修淨土 生西方的要義。只以西方淨土為歸向,其中意旨,便可想而知了。 誰不知念佛 清 妙空大師 儒中人擯佛為異端而不肯念 出家人以念佛為故套而不知所以念 狂慧者知有佛而不屑念 愚癡者不知佛而不能念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一四) 智 果 ◎加行位(續五)── 明所觀境 ※前 言 唐慈恩大師於《述記》九末,以十門分別「加行位」,前已略說六門,今續釋第七門「明 所觀境」,即指此位菩薩以勝妙智慧所觀之「理境」也。《成唯識論》九,以三點說明其 所觀之理境, (一)明所觀諦 《論》九云:「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謂此加行位菩薩,無論對 安立諦、或非安立諦,都修學觀察之。何謂安立諦、非安立諦? 《瑜伽》七十二云:「諦有二種:一安立諦──謂四聖諦。二非安立諦──謂真如。」 先說「安立諦」: 《心要》九云:「安立諦者,於苦等諸法中,安立苦等四諦理也。」 《述記》九末云:「有差別、名言者,名『安立』。『安立』者,施設義。」 由上述可知:所謂「安立諦」即是方便施設種種名相、言語,來顯示苦等四諦,染淨因果 等差別道理,普令行者,斷惡修善,而證入涅槃也。故亦名「方便安立諦」也(四種世俗 諦之一)。 次說「非安立諦」: 《心要》九云:「非安立諦者,三無性所顯二空真如。此諦通一切法,無有差別,故名『 非安立』;離顛倒、無變易,故名為『諦』。」 《述記》九末云:「無差別、離名言者,非安立。」 由上述可知:所謂「非安立諦」即指「一真法界」,「一」即無二,「真」即不妄,交徹 融攝,故稱「法界」。此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無內無外 ,體妙離言,迥超眾法,唯一真實,不可思議,乃聖者之根本無分別智所證悟者,故亦名 「廢詮談旨諦」(廢捨言詮而直指其理,亦即四種勝義諦之「勝義勝義諦」也。) 上來「明所觀諦」已略釋訖。 (二)觀諦功能 《論》九云:「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謂此加行位菩薩,為引發將來 「真見道」(「根本智」證真諦理)與「相見道」(「真見道」之後,起「後得智」,重 慮緣真),及伏除由「分別」所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種子之故(即由邪師、邪教、邪思維 三緣所起之惑種),所以此位菩薩,對於安立、非安立諦,都要修學觀察。 故《心要》九云:「學觀非安立諦,引『真見道』;學觀安立諦,引『相見道』。學觀非 安立諦,伏分別所知障種;學觀安立諦,伏分別煩惱障種。」 《述記》九末云:「此位菩薩,若加行,不作二種觀者,不能引『真』、『相』見二種生 故,亦不能伏二乘者故。」意即:若不修學二種觀者,尚且不能伏斷二乘之煩惱障,遑論 大乘之所知障? 上來「觀諦功能」已略釋訖。 (三)三乘旁正 《論》九:「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即大乘加行位菩薩正觀「非 安立諦」,旁觀「安立諦」(旁者,輔也),若是二乘則唯觀「安立諦」。 故《述記》九云:「(菩薩)為入二空觀真如理,正觀『非安立』;為起『遊觀』(遊履 觀察重緣諦理),起『勝進道』(於「解脫道」後,為更進一步斷除餘品煩惱而繼續向上 進修,乘此可通往涅槃城故),成熟佛法,降伏二乘,亦觀『安立』。」 又《瑜伽》六十四亦以問答方式,辨明建立二諦之所以然。 問:若是「安立諦」,已立為諦,何故復說「非安立諦」? 答:若唯說「安立」,離「非安立」,二種解脫(即於「二縛」解脫),不應理故(即不 合道理也)。所以者何?若有行於諸「安立諦」,行皆有相故,於諸「相縛」,不得解脫 !於諸「相縛」不解脫故,於「麤重縛」亦不解脫,若有行於「非安立諦」,不行於相, 不行相故,於諸「相縛」便得解脫,「相縛」脫故,於「麤重縛」亦得解脫。 問:若唯由彼「非安立諦」,於一切縛解脫清淨,何須復說「安立諦」耶? 答:為令「資糧」及「方便道」(「方便道」即指唯識五位之第二「加行位」)得清淨故 ,有所厭捨,有所修習,有所進趣,有所了知,故立「安立」。 然准《心要》九載,此加行位菩薩,亦觀「安立諦」者,須約界外四諦言之,即: 苦諦──變易生死;集諦──根本無明及無漏有為;滅諦──性淨涅槃、無依(即無餘依 涅槃)、無住(即無住處涅槃);道諦──中道正智,無作道品。 上來「明所觀境」一門已略釋訖。 夢 裡 故 事 治 煩 山中有一座精舍,建有禪房供各方遊僧掛單。其中有一間禪房經常出現鬼魅,驚擾僧眾的 清修,眾人因而移住其他禪房。久而久之,這間禪房一直空無人住。有一天,一位雲水僧 來掛單投宿,掌管內務的維那僧,分配給他這間空房,同時提醒他空房裡常有鬼魅擾人的 事情,如有能耐則可安住。雲水僧自信平時持戒嚴謹,聽聞後便說:「荒野小鬼,有何可 懼?待我將他降伏,使他不再作怪擾人。」隨即進住禪房。 夜晚時,另有一位雲水僧來此投宿,維那僧仍分配給他這間禪房,並同樣告訴他關於鬼魅 擾人之事。晚來的雲水僧也不以為意,與前一位僧人一般,自認為有能力壓制鬼魅。 前一位僧人進住禪房後,便閉鎖門窗,端身正座,嚴陣以待。晚來的僧人,到了禪房,見 房門閉鎖,於是輕敲房門,請房內僧人為他開門,房內僧人誤以為鬼魅來擾,堅持不開門 。在房外的僧人眼見天色愈暗,心急之下,敲門力道愈加猛烈,房內僧人以身體極力抵擋 房門。不久,門外的僧人力勝一籌,衝開門進到房內,房內的僧人不問青紅皂白,向闖進 來的僧人揮拳過去,而進來的僧人也予以反擊。二人激烈地扭打,直到破曉時分。眾僧聽 聞扭打聲而聚集在禪房外,此時天色逐漸明亮,兩人見了面,同聲驚呼,竟然是以前的學 道同窗,兩人滿臉通紅,羞愧不已。眾人見狀,哄然大笑。(見《宗鏡錄》第五十八卷) 萬法心造,兩人本以為對方是鬼魅,不疑有他,因此發生了這件有趣的插曲。世間一切萬 法都是「情有理無」,無不是遍計所執性的虛妄分別。當那一天大夢初醒了,才恍然大悟 ,原來「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眼前的憂悲苦惱,全是自變自緣。 雪廬老人往生十九周年獻言民國九十四年國曆四月十三日(夏曆三月初五日) 徐自民講述 黃德川敬記 各位蓮友大德: 今天是導師──雪廬老人,往生西方十九周年紀念日,各位在此齊聚一堂,共修念佛以此 紀念,非常有意義。 雪公當年慈悲教化,傳授我們大家修學淨土念佛法門,在臺中道場,成就了很多蓮友大德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直到現在,仍有眾多之菩薩蓮友大德,繼續用功,老實念佛,相 信雪公在西方極樂世界,亦深感安慰。 雪公一到臺中,所講之佛法,非常純粹。一開始就教導我們修持念佛法門,尤其是「持名 念佛」。 ◎應修淨業三福 我們淨土宗念佛法門,所修持之行為就是「淨業」。《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記載──釋 迦牟尼佛告訴韋提希夫人:「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 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我們修學淨土宗,欲成就淨業,須修此三福,福慧雙修,福慧修到圓滿,稱為「二足尊」 ,就成佛了。 釋迦牟尼佛在講完淨業三福之後,又說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 業正因。三世諸佛,成就佛果,皆須修此三福,因此三福乃是「淨業正因」。 此淨業三福,過去蓮友大德在蓮社聽經,亦共同研究過《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今不重述 ,僅就三福中之「奉事師長」,提出來和諸位互相共勉。 ◎如何奉事師長 「奉事師長」,師長即指「老師」,一般學生求學皆有老師,但佛經中所言之師長,除了 平常求學的學生對師長必然要尊敬之外。就學佛者而言,最高之師長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固然必須尊敬,其他如菩薩、羅漢,乃至各宗的祖師、高僧、大德等,皆是師長,因其 乃教導我們出六道、了生死,乃至成佛道之出世間法,尤其必須特別的尊敬奉事。 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應當知道淨土五經等淨土經論,乃佛親口所說,爾後由歷代祖師 大德宏揚,一直到佛法傳至中國,自廬山慧遠祖師首創蓮社,為我國淨土宗之初祖,由遠 公祖師一直傳下來,至民國印光祖師乃十三代祖師,印公祖師所教之弟子甚多,雪公乃直 接自印公祖師學得淨土念佛法門,再傳到臺中,再教導我們大家。 淨業三福之「奉事師長」,我們當知雪公乃直接教導我們修淨土念佛法門之師長,我們如 何來「奉事師長」呢?那就應當遵照雪公老恩師之開示,以及維持其所開辦之道場,所創 立之弘法利生事業之精神與悲願,依教奉行,方為真正的「奉事師長」。 ◎雪公講明夷艮卦 雪公在往生前二年,預知時至,特別向諸弟子講解《易經》中之二個卦──一為「明夷」 卦,二為「艮」卦。雪公解釋「明夷」之卦象,上面是大地,下面是火光,火光被大地蓋 住,光無法顯露,大地一片黑暗,亦即一般有智慧、有光明者,被埋沒住,無法出來發揮 所長。此亦即表示無論是學佛者辦道業,或是一般人辦事業,在此時代皆如火光被大地覆 蓋住,大地一片黑暗,環境非常不好。 雪公自民國七十五年夏曆三月初五日往生後,從世間法到出世間法各道場之現象,很明顯 的一天天的壞下去,一直到現在,還是繼續的惡化,有心人同感憂慮,深覺中華文化所講 究的「孝道」,以及佛法中所重視的淨業三福之第一福「孝養父母」已漸淡薄,反觀在今 日之社會,卻經常出現弒父弒母之墮落現象,此皆是墮入無間地獄之罪業行為。我們雖然 未造此業,然而經常見聞到這些墮落亂象之報導,心中即落入印象,久而久之認為很自然 ,此印象就變成自己心中之罪業種子,這是非常危險之現象。所以雪公教導我們大家一定 要「放下萬緣,老實念佛」,決定要成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道業。若不往生,決墮三惡 道。因為我們每天生活在這樣的亂象中,一見聞到這些造業的現象,八識田中落入殺、盜 、淫、妄等的種子,到臨終時,若自己念佛功夫不好,這些三惡道的種子就起現形,則必 墮地獄、餓鬼、畜生三途。 雪公明示我們,處在黑暗之時代,如何成就往生西方之道業? 雪公又教導我們《易經》 上的「艮卦」,艮卦之卦象,乃兩座大山堆積起來,山是靜態的,毫不動搖,我們處在黑 暗之時代,千萬不要動搖自己修道之信心,要堅持自己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之道。由此「 艮卦」推廣學習,進而言之,雪公慈悲教導我們修學「持名念佛」之淨土法門,我們必須 很堅固的守住修持此法門,無論外面提及其他一般通途法門如何的殊勝,我們要永遠堅守 住雪公所教的持名念佛法門,永不更改。 ◎必須正助雙修 雪公教我們修學持名念佛法門,必須「正助雙修」, 雪公在每次佛七講話時,到最後都 會提醒大家:「放下萬緣,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我們雖然每天看到社會一些造罪業 之亂象,但看過後就要立刻放下,隨時看見、隨時放下。亂象如毒素,隨時看到,隨時就 要消毒,如何消毒?就用「阿彌陀佛」的佛號來消之,此即「放下萬緣」。平日我們在家 中固然必須用功念佛,但一見到這些社會亂象亦須馬上用佛號來消除之,如此才能做到「 放下萬緣」。 ◎遵循雪公師訓 除此之外,雪公在臺中所建立之道場,首先是蓮社,接著聯體機構相繼成立。雪公在往生 前二年,即向道場之辦事人員交代,若其往生後,辦事人員一方面修道,一方面辦事,有 關其所創辦之道業,若要再求發展已經很困難,能夠維持住原來創辦之精神不變,就很好 了。 雪公所創辦之道業,就蓮社而言,以「講經」、「念佛」二大重點為主,雪公生前在臺中 長期講經說法,往生後,由周老師聖遊和我學人以及幾位年輕弟子續講,雪公雖已經往生 十九年周年,然而就以周老師及我學人而言,所續講之經,皆是以雪公恩師生前所講授者 為依據,不敢有所變更。 在「念佛」方面,各位蓮友大德,長年在蓮社參加念佛班會之共修念佛及研討佛法,長年 不斷,沒有變更,此實難能可貴,亦即將雪公之道風維持不變。雪公生前成立許多念佛班 ,每一班皆有其歷史及意義,由班長到班員,雪公皆希望能夠永久維持念佛班的精神,老 實念佛,永不變更。 維持雪公道風有很多種,今日學人僅舉出此兩點與諸位先進長者、大德蓮友,大家互相共 勉,如此才足以告慰 雪公於常寂光中。 最後恭祝各位:福慧雙修、光壽無量。 助念多久為宜 印祖云: 「觀令夫人之臨終景相,則往生西方,可以無疑。至於扶乩所說,究不出理事判斷之外, 可以無須疑豫。唯亡後只念半小時佛,即舉哀,放倒揩身,尚覺太早。光《文鈔》中,順 人情,令過二小時後再舉行,尚屬太早。以恐人情耐不得,實則宜四五時方好。尚有經一日 者,為尤好。 閣下上有老母,當與兒女輩預講此義。臨終聞佛聲,心清淨,亦可隨念。聞哭聲,心悲痛 ,正念便失。孝子事親,當在實際上致力,不當在世俗派調上襲行。」【〈復章緣淨居士 書三〉】 印祖十念記數念佛法及與其他攝心念佛法的比較(中) 火 蓮 四、十念記數念佛法與其他攝心念佛方法的比較 印光祖師在《文鈔三編》卷一〈復丁福保居士書四〉中說:對於朗聲念、小聲念、金剛念 、默念,以及散持和攝心淨念等問題「於此數則,曾頗費研窮。」可見,祖師在發明十念 記數念佛法之前,對各種念佛方法,如寶王隨息念佛法、掐珠念佛法、晨朝十念法進行過 仔細研究和比較。下面摘錄大師有關開示,以見各種攝心念佛方法的利弊和十念記數念佛 法的殊勝。 1、攝心念佛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攝心念佛的基本要求,本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祖師對 此作了廣泛的開示。〈圓通章〉的基本要求是各種攝心念佛方法都要遵守的。《文鈔續編 》卷上〈復吳希道居士書〉: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念佛最妙之法。」 文鈔《續編》卷上〈復修淨師書〉云: 「欲攝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 念得清清楚楚,口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念 ,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的聲,仍然明明了了。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 ,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 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 攝六根。 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汙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繼。 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 故云,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 無之一日。」 文鈔《續編》卷上〈與張靜江居士書〉云: 「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當念佛時,攝耳諦聽,即是攝六根之下手處。能志心諦聽, 與不聽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懸殊。此法無論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無弊,宜 令一切人皆依此修。」 《三編》卷一〈復明性大師書〉云:「都攝六根,入手在聽。無論大聲念,小聲念,不開 口心中默念,均須字字句句聽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訣也。信願行三,為淨土綱要。都攝六 根,為念佛秘訣。知此二者,更不須再問人矣。」 總之,攝心念佛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就是隨念隨聽、自念自聽,念清楚,聽清楚。 2、十念記數念佛法與寶王隨息念佛法 在《增廣》卷一〈與諦閑法師書〉中,印光祖師曾向諦閑法師推薦寶王隨息念佛法,原文 為: 「至寶王隨息法門,試用此法,遂覺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湧瀾翻。想久而久之,當必有霧散 雲消徹見天日之時。又查《文類》、《聖賢錄》,皆錄此一段。因悟慈雲十念,謂藉氣束 心,當本乎此。而《蓮宗寶鑒》亦載此法。足見古人懸知末世機宜,非此莫入,而預設其 法。 然古人不多以此教人者,以人根尚利,一發肯心,自得一心。而今人若光之障重根鈍者, 恐畢生不能得一念不亂也。故述其己私,請益高明。當與不當,明以告我。 光又謂只此一法,具攝五停心觀。若能隨息念佛,即攝數息、念佛二觀。而攝心念佛,染 心漸可斷絕,瞋恚必不熾盛,昏散一去,智慧現前,而愚癡可破矣。又即勢至都攝六根法 門。 愚謂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記數,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 法,決定難成三昧。法師乘願利人,自雖不用,當為後學試之,以教來哲。若是利根,一 七、二七定得一心。縱光之昏鈍魯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亂矣。」 信首有「光自出家以來,即信淨土一法。但以業障所遮,二十年來,悠悠虛度。」印光祖 師一八八一年出家,因此該信大約寫於一九0一年,比提出十念記數念佛法的民國六年約 早了六年。 寶王隨息念佛法的原文,在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所撰的《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此 生他生一念十念門」第九: 「夫含齒戴髮,死生交際,未有無出入息焉。又一息不還,即屬後世者。亦誠如所問,世 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 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一息不還,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今昏寐 ,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中,得見彼佛。如鑽燧煙飛,火之前相,夢之不已,三昧 成焉。面睹玉毫,親蒙授記,則萬無一失也。子宜勉之。」 關於隨息念佛的具體方法,印光祖師在《三編》卷四〈答幻修學人問〉開示: 「問:隨息一法,尊鈔頗極提倡,但未說明如何念法。《寶王論》云,此法大有恃怙,亦 只云稱佛名號,隨之於息,仍未詳如何念法。惟《飭終津梁》云,隨息念佛,用呼不用吸 ,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學人疑吸息不念,豈非間斷?每每試練一呼一句,頗覺吃 力,且念得不甚清楚。惟有隨吸時,念阿彌,隨呼時,念陀佛,既不間斷,且能清楚,又 不吃力,不知如此念法,可否。抑或吸時,不能用否。 答:吸息不念,此中何可云間斷?一呼念一句,吸則不念。呼吸俱念,必傷氣。若只念二 字,則一呼一吸念佛一句,則無礙。」 十念記數念佛法與寶王隨息念佛法的共同點:兩者都是攝心念佛妙法。自唐飛錫法師提出 寶王隨息念佛法後,歷代傳承不絕。如《淨土聖賢錄》上冊唐飛錫條、《樂邦文類》〈寶 王論〉揀示往生義都有記載。 另外,《蓮宗寶鑒》攝心念佛三昧調息法門云: 「凡修禪定,即入靜室,正身端坐數出入息。從一數至十,從十數至百,百數至千萬。此 身兀然,此心寂然,與虛空等不煩禁止。如是久之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時覺此息,從毛孔 中八萬四千雲蒸霧起,無始已來諸病自除,諸障自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爾 時見徹不用尋人指路也。 今此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凡欲坐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 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 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禪定,息念兩忘,即此身心 與虛空等。久久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 講的也是隨息念佛,但是印祖認為前面談數息時把「從一數至十」訛作「從一數至十。 從十數至百。百數至千萬。」 十念記數念佛法與寶王隨息念佛法的區別是:隨息念佛法是借氣束心,借呼吸幫助攝心念 佛,而十念記數念佛法是借數佛幫助攝心念佛,與呼吸無關。印光祖師對此也有開示,《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五〉云: 「十念記數,不是數息。以其從一至十,同於數息。又以《蓮宗寶鑑》訛作至百千萬,恐 受其病,引為證明。目為數息持名,斷斷不可。」 《續編》卷下〈答曲天翔居士問二十七則〉民二十一年): 「問,記數念佛,吸念六句,呼念四句,如何?心既記數,又念佛,又須想佛乎?答:念 佛記數,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何定呼吸?汝系學煉丹運氣之人,故稍見一二 字相似於彼,即謂是彼之功夫。念佛記數,為妄心難制者設。能如是念,如是記,如是聽 ,決定心漸調伏,此處誰令汝加一想佛二字乎。此系隨便念,何論呼之與吸。呼吸若使之 長久,則傷氣受病,不可不知。」 關於隨息念佛,大師還開示:「念佛以志誠為主。若志誠,則不會大散。當用隨念隨聽之 法。掐珠不過為防懈怠,掐之有礙,則不必掐。隨念隨聽,比隨息好。當云隨息,不可云 數息。光《文鈔》隨念隨聽之法,恐汝不善用。則但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即已。 」(《三編》卷二〈復周壽超居士書〉)。 印祖的念佛辦法,以志誠為主,再輔以隨念隨聽的十念記數。(中) 觀 空 雪廬老人 觀空《華嚴》〈明法品〉,答正成行相,「知一切法,皆如虛空。」《疏》云:「加行觀 空,方能不息。」 按:有相皆妄,妄由念生,念由習起,習由緣引。正念相繼曰不息,正念提起,則諸妄無 由生矣,故必須知空。。 清明禮俗探秘 邱明川 清明時節雨紛紛,家家戶戶掃墓祭祖。掃墓時,有些人會在墳頭將水煮蛋滾動、敲殼、剝 殼,把蛋殼覆蓋在墓上,以及食蛋,卻很少人能解釋其中的生命禮俗意義。除了脫殼以去 除厄運的說法外,其實還有更深更豐富的社教功用。 首先將水煮蛋在墳頭或墓碑上滾動,象徵「科甲袞袞」。蛋殼為甲殼,代表科甲;滾動的 諧音為袞袞。科甲袞袞,期許子孫功名連續而盛大,不是為了蛋殼好剝而在墳頭滾動。 接著是敲蛋殼,象徵「一甲一名」。敲蛋殼會發出清脆「鳴」聲,諧音為「名」。因此以 一顆蛋敲殼發出一生鳴聲,代表一甲一名。古時殿試放榜,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故一甲 一名是期望子孫不但科甲袞袞,最好還能獨占鰲頭出狀元。所以一人取一顆蛋只敲一聲, 若拿很多顆或敲很多下,便弄巧成拙,不知是第幾甲第幾名,搞不好名落孫山了。 敲蛋後是剝殼並將蛋殼拋覆在墓上,象徵「由剝而復」。覆的諧音為「復」,剝殼後覆殼 ,代表由剝而復。願子孫之中運勢較差的,雖不能科甲袞袞、一甲一名,至少也要振作, 才能由剝而復、否極泰來。也由於復運是開運,因此要將蛋殼拋覆於自家祖墳上,而不是 隨便亂扔,以免浪費好運。 最後的食蛋之舉,象徵「生化不息」。世人認為蛋是孕育生命而代表生命力的東西,食蛋 是汲取生命力,達到生化不息的目的。蛋也代表男子,因此食蛋也象徵子嗣的祈求。 生命禮俗具有宗教成分,有心身治療的功能。從諧音產生相似聯想;例如「甲」、「袞」 、「名」「復」,都是順勢療法運用相似律產生交感作用。食蛋以汲取生命力,則很明顯 是接觸療法,運用接觸律產生直接交感作用。 很多宗教儀式變得神秘、迷信乃至失真,十分可惜。現代人若願意學習正信的宗教,藉由 生命禮俗的解析,瞭解正面的社教功能,其實每個人都可以主導自己的命運。 信 三 學 人言為信,人無信不立,「誠信」是人生在世的無價資產。 個人為了維繫信譽,不惜傾家蕩產,留得誠信在人間。心存公道的公司行號為了維護商業 信譽,產品一旦被人檢舉有瑕疵,所有販售的商品不惜全數下架。多年前,某公司生產的 飲料遭人下毒勒索,雖然只是某一區商店的幾罐飲料被注入毒物而已,但是商家為了取信 顧客,全數收回銷毀。當時的損失超過一億元,但是信譽永在,至今仍穩居飲料商品界的 龍頭寶座。 一生打造的信用 信有什麼大用呢?《左傳》魯哀公十四年記載一段故事,話說春秋時代,有一個名小邾的 諸侯國,據考古學家考證,小邾國是在現今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的東江村一帶。魯哀公十 四年,小邾國名叫射的大夫來投奔魯國,願意把小邾國叫句繹的土地納入魯國領域。他開 的條件是:「讓子路來跟我約定,我不須要跟魯君設壇結盟。」魯國於是指派子路去和射 大夫約定,子路拒絕了。掌握魯國大權的季康子要冉有去說服子路。 冉有說:「射大夫不接受千乘之國的諸侯盟誓,卻相信您說的承諾,您有什麼可恥辱的呢 ?」 子路說:「魯國對小邾國有戰事,我不敢問是什麼原因,要我去作戰死在城下,我可以答 應。但是這位大夫背叛他的國家,如果我去跟他約定承諾,那是讓他的背叛行為變成合義 正當,我仲由不能答應。」 子路一生「無宿諾」(《論語》〈顏淵篇〉),不預先輕率的答應人家,只要答應了必定不 會失信。子路的守信,贏得世人的尊敬與信服,做官判案,隻字片語就讓原告、被告兩造 心服口服。子路謹守信用,讓他在世間站得住腳,處處行得通,不愧是頂天立地的孔門賢 哲。 因為「信」,使得人與人之間結合得更緊密,沒有芥蒂嫌隙,可以減少無謂的隔閡和猜忌 。有人研究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發現這四個地區的企業主與員工比較能上下和諧,勞 資關係遠較歐美良好,沒有長期的罷工風潮,原因是什麼?因為這些地區奉行儒家思想, 「信」的價值存在人們的心中,因為「講信」所以上下同事之間,奠定了「互信互諒」的 基礎,縮短了溝通的距離。研究人員還發現,僱主與其學歐美企業常辦雞尾酒會,以緩和 勞資緊張關係,還不如在「誠信」上自我磨礪,一點一滴累積出給員工的「信心」,自然 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信力」。 在子路身上凝聚的「信心」,它的威力遠遠勝過有形的盟約牽制。 信要緊靠著正義 信要如何用得有智慧,才不會落到「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的反效果呢?信固然是連結 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但是一味喜好守信,不知信的根本在「義」,這種「信」適足以害人 害己。《論語》〈學而篇〉有子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誠信要緊靠著正義,一旦 發現信守的諾言會損傷正義時,就可以收回原有的承諾。所以修養德學的君子要學「貞而 不諒」(《論語》〈衛靈公篇〉),堅守端正的立場,而不要固執有害正義的小信。 去年長庚大學一位學生跟同學打賭,賭「今年美國NBA籃球隊那一隊會贏?」輸的一方 答應要裸奔,後來輸的同學為了信守諾言,他也真的去裸奔了。學校認為有損校譽,記以 兩大過兩小過、留校察看的懲處。有些學生不服校方的處罰,紛紛聲援這位「能信守諾言 」的同學。理由是,學校不是教人要立足誠信做事嗎?怎麼可以違反教育原則呢? 裸奔的輕狂舉動,為世所不容,先前有欠思慮的承諾,事後思惟發現於義不合,大可覺今 是而昨非,不必信守違反「禮俗校規」的諾言,如此反復,明理的人也不致於追究怪罪。 如果執意要實踐「不義之信」,雖然保住了一時的面子,但是這裸奔之舉卻將終身伴隨當 事人,永為笑柄,往後如何面對親人、子女、屬下? 「君子貞而不諒」,修養德學的君子要堅持的是大是大非端正的觀念,而不是固執有傷大 雅的小信。堅持處以重罰的長庚大學包姓校長,正是宋代包拯的後代,賞罰分明,毫不苟 且,真有青天之風。 重然諾而不輕諾 合義的信,有如一輛汽車的汽油,少了它,無論多高級的車種也寸步難行。有了它則能遠 能近,即使蠻陌之邦一樣通達無礙。因為「信」如此重要,所以古德教人要「不輕諾」, 尤其是喜怒當頭,感情重於理性,最忌有所承諾。 如果應允了,又不失正義,就得「重然諾」,全力以赴把諾言結結實實的填滿。累積一回 一回的信用,日久這一諾就有千金的分量了。 悔過還錢 吉 光 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的聯合報,報導了一則發生在週遭的感人故事。 少部分民眾搭臺鐵火車會逃漏票,但也有民眾事過多年後很後悔,寄錢補票。臺中火車站 日前就接到三名乘客「自動補票」,有兩名六十五歲的比丘尼,送上壹萬元補票,還紅了 眼眶不斷懺悔道歉。 火車站站長說:「臺中火車站日前連續有旅客在事隔多年或多月後,主動回到車站補票的 感人故事。第一次是本月十四日,有兩位出家的比丘尼到訪,她們表示,不知年齡要滿六 十五歲才能買半票的規定,於是按臺灣習俗,在近一年前虛歲六十五就開始買敬老半票, 直到日前才知道相關規定。」 站長表示,這兩名比丘尼知道自己「犯錯」後,馬上到車站,主動要補票,並向鐵路局致 歉,她們說:「已不記得搭乘過多少次火車,因此堅持多補一點,以免犯了戒律。」兩人 堅持各補票伍仟元,合計壹萬元。在談話中,兩名比丘尼紅著眼眶,不斷懺悔、道歉。 站長指出,無獨有偶的,本月十七日,又收到一封沒有屬名有住址的信,信的內容寫道: 「多年前還是學生時,曾經逃漏票,直到今日,深覺當時行為錯誤,甚感愧疚,於是主 動寄還貳仟元。」 《論語》〈子張篇〉,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 人皆仰之。」世上只有聖人可以無過,賢人君子也難免犯過。君子犯過,就像天上發生的 日蝕月蝕,人人都見得到,藏也藏不住。發現有過,痛悔之下把過改了,這個舉動也是有 目共睹,人人稱歎。 同氣連枝莫傷情 一 凡 張邦奇,字常甫,明世宗嘉靖年間人氏,鄞縣人(今浙江省境東),卒諡文定。自幼耳聰 目明又好學,年僅十五歲時就讀書有得,著作了《易解》及《釋國語》二書。成年後,拜 在他門下求學的人愈來愈多,他的教學精神是:「學不孔、顏,行不曾、閔,雖文如雄、 褒,吾且斥之。」而學生們也都能不負所望,精勤學習。 邦奇事奉母親至為孝順,若朝廷任官地點離家太遠,不便照顧母親時,他寧願辭官留在家 中,以便克盡孝養母親之子道。他的孝心早在武宗皇帝時代即被重視,武宗曾說:「提學 張邦奇器識,他日可為宰相。」雖然當宰相的這一條路,最後為人所阻,而改任其他職事 ,但是顯見為人正直與孝順,乃是立住人格的根本。 下面我們要說一個有關張邦奇與父親的故事,從這個故事,我們將能體會到,「家教」對 人格的養成,是有著多麼深遠的影響啊! 張翁洞雲,正是張文定公邦奇的父親。在邦奇當學憲任內時,官邸的廳堂很小,才僅僅兩 根柱子間的範圍,每當上級長官來巡視時,都甚感不方便。而屋旁緊連著的就是叔父的住 所,剛好叔父還積欠了一些稅款,願意將屋子轉賣給邦奇,以紓解金錢壓力。邦奇就以兩 倍的價錢向叔父購買了房屋,並且準備重建廳堂,於是向父親稟告此事。 父親知道兒子的所為之後,剛開始內心非常喜悅,但是不一會兒,忽然淚下如雨。邦奇非 常訝異,就問:「父親為何突然哭得如此傷心呢?」父親感嘆說:「一旦拆掉他們的房子 ,改建成我們的房子,他們夫婦將會怎麼捨得呢,真是情何以堪啊!」 邦奇瞭解了父親的憂慮後,非常悲傷地說:「父親大人,孩兒知道了,請您放心,孩兒馬 上去將房契還給叔父。」於是他準備轉身將房契拿出來,到叔父家去。 父親對他說:「我想他們拿到你給他的錢,大概已經隨手就拿去償還人家了!」 邦奇對父親說:「父親,孩兒把房契還給叔父,連先前給他的價款也不討回來了。」 父親聽了這話,顯得非常喜悅,慈祥地對兒子說:「你能這麼做,真是令我感到非常安慰 啊!」 邦奇目睹父親「兄弟怡怡」之身教、言教,日後對父母更是孝養有加。 父親過世後,他獨力撫養母親,對於白天所作所為,夜裡必定一一將之記下,日省功夫年 復一年,不曾中斷。每天夜裡他總要起身數次,見母親睡得安穩後,才悄然退下。他的母 親因為有了無微不至的照顧,非常長壽超過一百歲。更難得的是,他事奉寡嫂,也和事奉 母親一樣地殷勤。 邦奇享年六十一歲,朝廷追贈太子太保,謚文定。著作有《學庸傳》、《五經說》及文集 ,全部都是出於他那純粹專一、正直不阿的心所寫成的。(故事出自《德育古鑑》〈功過 案 和睦類〉) 不 染 心 瑜 揚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 ── 孟浩然〈題義公禪房〉 我的方外之交義公,為了修習甚深禪定,所以在這空幽的樹林中結廬而居。往禪房前門望 去,一座秀麗的山峰巍巍挺立著;臺階前,則是一片深不可測的山谷。每當下雨過後,夕 陽西下的時刻,天邊的暮色總因為蒼穹、山巒的明淨而更加絢爛、耀眼。空氣中飽含的水 氣,也隨著樹林的綠蔭,飄落到庭院中來。啊!能選擇在這遠離塵囂,如蓮花一般清淨的 山林之中修行,想必是因為義公擁有不為俗世染濁的高尚襟懷吧! 在盛唐時期,孟浩然以田園山水詩著稱於世,時人將之與王維相提並論,合稱「王孟」。 由此詩寫景技巧來看,遠山近樹、高山縱谷的排列,發揮了層次分明的效果;夕照的絢麗 搭配林蔭森森,亦可見顏色描摹之豐富。文字雖然樸實無華,但卻與脫俗的世外雅境形成 了完美的組合。由結聯二句可知,詩人寫作此詩並非純為描繪景色,而是在讚嘆優美風光 之外,對於得居寶地的友人(義公)的人品、修持,表達推崇、敬仰之意。義公能覓此佳 境結廬修行,可見其心清淨無染;因為唯有高遠、超凡的志向,方能與這蓮花一般的出塵 之境兩相契合。全詩至此,不但將寫作動機巧妙地點示出來,也讓其人、其景相互交融, 相映成趣。 細細品味此詩,任誰都會對那充滿靈秀之氣的美景心生嚮往,尤其念念希企「背塵合覺」 的修行人,誰不是朝思暮想,盼望能擺脫俗務的牽纏,隱居山林,發憤精進呢?然而,吾 人畢竟身在紅塵,放眼天下,又豈是人人都有此等福報的。因此,走在喧囂、擾攘的塵世 ,穿梭在無休無止的備忘行程中,我們似乎只能學習陶淵明,期許自己「心遠地自偏」( 註)了。孟浩然在詩中盛讚義公,因為心地清淨,故能感得蓮花一般的修行寶地;吾人居 塵學道,或許難以朝夕俯仰於山林之間,但若能時時息滅煩惱火,讓身心沐浴在清涼池中 ,則雖處鬧市,亦能如入禪房,享受那分寂靜、安然。 古德曾云,居士學佛,譬如火中栽蓮,於道業上要有所成就,本就要比出家眾付出更多的 努力,接受更多的試煉。從修行的環境來看,或許不能盡如人意,自在選擇,但我們卻擁 有將心安置於「染污」或「清淨」的決定權。只要自心與菩提覺法不相捨離,相信,境界 終會隨著心念而轉,遊走在娑婆,也能感覺極樂世界的寶樹、樓閣、風聲、鳥語如在目前 ,非在遙不可及的天邊。 註: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 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閱微草堂筆記》簡介 九 思 大清第一才子紀昀,字曉嵐,曾任四庫全書總纂。晚年將奇聞異事寫成的隨筆雜記──《 閱微草堂筆記》,包括《灤陽消夏錄》、《如是我聞》、《槐西雜志》、《姑妄聽之》、《 灤陽續錄》等五種二十四卷。 本書近四十萬言,收錄奇聞異事一千二百零八則,凡地方風情、考證之學、醫卜星相、軼 聞趣事、狐精鬼怪等,無所不包。閱微,取法古人「見微知著」之義,寫的不是經世濟民 ,從小故事談人生的大道理,而主旨卻在懲惡揚善,糾正人心的偏執,以期克念作聖,極 具啟發性。 據說當書脫稿之際,他曾遺憾的吟詠道:「平生心力坐銷磨,紙上煙雲過眼多。擬築書倉 今老矣,只應說鬼似東坡。」他何以甘冒「不語怪力亂神」的禁忌編錄這鬼神世界?實由 於異族高壓統治下,超脫世俗的鬼神文學,是一面最足以反應現實世界的照妖鏡,這絕非 出於消極的無奈,反而更能夠借古諷今,以陰譏陽,對社會的黑暗、吏治的腐敗、士大夫 的無恥、道學家的虛偽、小人的奸詐、豪門的不法等,給予犀利無情的剖白與鞭笞。在那 極端專制的時代,藉鬼神之口抨擊社會,是需要相當勇氣的! 全書實事實錄,著重於忠孝節義與因果報應思想的宣揚,沒有長篇大論的沈重說教,卻比 詩詞歌賦更能貼近庶民的生活與智慧。全書體例謹嚴,用字遣詞,極為簡鍊明暢,全無累 贅沉滯之病,偶於莊重中忽雜以冷諷雋語,一語點醒夢中人,餘韻無盡,堪稱「文以載道 」的筆記典範。乾隆皇帝也說:「此書比《四庫全書》更有大學問,比《四書五經》更有 益教化。」處在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今日,這一本床邊的故事書,無疑是暗夜裡的一盞 明燈! 雪廬老人曾要學子們學習經史子集,若是沒有閒暇讀盡集部所有文章,至少要讀《閱微草 堂筆記》。雪公教人讀這本書,要人留意作者如何精練的遣辭用句,如此可以鍛煉文字, 深入文章藝術。 我要飛上青天 慕 如 看到一個剛剛上大學的孩子,在BBS班版上留言道:「若是過度自由,到底還是得不到自由 的。」真是……令人欣喜萬分的十七個字啊!不禁令人踴躍喝采:這就是蓮社國學啟蒙班外 儒內佛熏習下,教化得力的無價至寶啊!阿彌陀佛! 一般的孩子,在沒有這麼幸運,能聽聞正知見的情況下,一進入大學,就想玩四年,在玩 樂中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自由」。早上睡到自然醒;天氣不好懶得出門;教授穿著沒品 味,不想看到;班上美女帥哥少,沒意思;完全聽不懂,不想浪費時間……,還不只這一 些,通通都能構成不去上課的理由。 然而這孩子卻不這麼想,她還說:「自己作了決定,就要自己負責。」您感受到這是一顆 內裡很實在、堅強的草莓了嗎?有時候會覺得,時下流傳七年級「草莓族,不堪一擊、不 想負責任」的集體特質,或許這是大人們一廂情願的看法,以堅強根深的老樹立場,去要 求一株剛發芽的幼苗「你要站直、不准彎腰」,真是多麼為難他們呀!有時就這麼傷了一 株株幼苗的心,努力的誠意頓時消失了。大人們,您可曾想過這是多麼不值得繼續存在的 成見啊! 我們何不敞開胸懷,樂觀其成並耐心等候呢?只要經過幾度春風的吹拂,幾場夏雨的滋潤 ,還有秋霜、冬雪的歷練,不要多久,稚嫩的幼苗也會成熟茁壯起來,成為英挺的大樹, 自己擔負起光合作用,和為行人遮陽擋雨的責任來的 每個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有許許多多的功課要作,如果一聞淨土法門把手便行,踏實認真 按部就班的一項項完成,就能夠當生成就;偷懶沒作完的,只好繼續留級在三界裡,直到 作完的那一天為止。 這一些功課當中,有「共同」與「不共同」的兩種,在共同的功課中,「認識自己」這一 門就非常重要,肯發心鑽研的就能拿高分,他們在社會上表現傑出,即所謂的IQ高EQ也高 。而不共同的功課中,有的人經過細細的觀察後,也能發現自己的毛病,比如得失心很強 ,就會努力地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太執著,一切外在的追逐終成夢幻泡影」,這也是了不 起的「自修」工夫,力圖把自己重新整修,充實內在;而不是表面塗裝,粉飾內心的雜亂 無章,其實是六神無主。可惜的是,後者往往覺得自己比較有效率,短期間就看得出成果 。更甚的是,許多無知狡詐的宣傳媒介,也會將此邪見炒作為正確見解,而大肆鼓吹這種 泡沫式的偽成功思想。 稍稍有智慧的人就會發現「這是一種弔詭」、「這是一個陷阱」! 海砂屋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因為想省時間、省錢、有效率而來的。結果呢?完全失去了一 棟房子該給人的安全保障,而這只是一棟房子該具備的基本條件而已;其他的裝潢、家飾 ,不過是在本有基礎上多添一點趣味而已。然而生活情趣卻不一定得靠這些物質才能建構 起來,最終還是得回到一個「存心」的問題上來探討。只要有了溫暖的誠意,還怕家庭會 不溫馨嗎?唯有「正視存心」才能追根究柢、正本清源。 朋友,不管您現在還年輕,或者已經過了半百,如果您想飛上青天,尋找自由,您千萬得 先思考這個孩子的話,有沒有一點道理?如果您不經思考,就貿然加入某些團體,企圖因 此獲得自由,那恐怕將是另一副「縛具」而已,更加令自己動彈不得。 因為真正的自由,只有「智者」與「覺者」才能得到! 請試著將「心靈之門」打開,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去瞭解、去包容一切,這範圍 涵蓋了我們所有以「不」字作為開頭的習慣:我不喜歡、我不想、我不要…。不斷誠懇的 修改;不斷的精進自我要求…,有一天,當氣質漸漸由「小氣」轉變為「大氣」的時候, 真正大自由的滋味才會漸漸透顯出來,這時不但自己著實受用,身旁的人也能感受到一股 謙卑自牧而凜然的道氣。 推究道路有多遠,並不是最重要,重要在於我們動身走去了沒有? 我們雖然都還只是凡夫,但是只要立定志向拋棄生死輪迴,對於光明大道「雖未至,而心 嚮往之。」鎖定目標勇往直前,右手提起「南無阿彌陀佛」、左手提起「三十七助道品」 ,一直走下去、念下去、堅持下去……終將真正的飛上青天,獲得世出世間真正的大解脫 、真自由! 飛往自由的蓮花班機,隨時都在升火待發,您準備好了嗎? 論語簡說(六十一) 子 圓 八佾第三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孔子說:「管仲的器量真小啊!」有人就認為說:「那麼管仲是不是節儉呢?」孔子卻說 :「管仲的住家就有三個處所,並且管理家中事務的官員,都是專職,不必兼攝多項事務 ,人事龐大,怎麼算得上節儉呢!」有人又問:「管仲如此的設施,是不是管仲知道禮制 ,依禮而行呢?」孔子接著說:「國君在門口樹立屏風,管仲也仿照國君樹立屏風;國君 為了兩國國君友好的聚會,設置反坫的土台,管仲也跟著設置反坫,這都不符合禮制。假 使認為管仲知禮,那麼還有誰不知禮呢!」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管仲,本名「夷吾」,字「仲」,齊桓公任為宰相,幫助 桓公成就霸業,被尊為「仲父」。孔子當時,雖然管仲已經去世,但是齊國仍然強盛,管 仲的名氣很大。很多人認為管仲有王佐之才,必定器量宏大,但是孔子卻說管仲小器而已 ! 「或曰:『管仲儉乎?』」有人聽孔子評論管仲器小、格局小,便以為管仲有節儉的美德 ,但是孔子不承認。 「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歸,是處所。攝,是兼差。禮制規定,諸侯府中事 情多,官職才能專任。而管仲雖為齊國宰相,但身分仍是大夫,家中事務兼攝辦理就可以 了,不可奢侈耗費人事。 「然則管仲知禮乎?」又有人以為管仲三歸之家,是國君所賞賜。《禮》云:「長者賜, 不敢辭。」齊國國君當然是長者,管仲不敢辭退三歸之家,應該算是知禮吧?但是孔子卻 不認為。 「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 不知禮?」孔子舉出兩個例子,導正提問人的誤會。塞門,就是屏風,諸侯在門外設立屏 風,分別內外。大夫也可設置屏風,但須規模小些。管仲卻和國君規模一樣。反坫,國君 在房屋兩楹之間,設置土台,安放兩國君聚會的酒器。而一般人酒器置放在桌上,這種設 施和個人貧富無關,和禮制有關係。管仲設置屏風及反坫,違反禮制。孔子卻反諷,管仲 僭越禮制,顯出驕慢及奢侈的態度,如果還算知禮的話,那麼還有誰不知禮呢? 不過,在另外的場合,孔子曾大大讚美管仲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假使沒有 管仲的貢獻,我們華夏民族早被外族統治,被迫和外族一樣,披著頭髮、穿著左邊鈕扣的 衣服,飽嘗亡國之痛了。如此看來,孔子說話是不是前後矛盾呢?其實孔子對於管仲的作 為,就事論事,有褒有貶,絕不人云亦云,含混不清。孔子要我們明辨是非,為善去惡, 正是為當時及後世,留下學習及警惕的活教材。 尊 重 拾 穗 「凡與賓客對坐,及往人家,見人得親戚書,切不可往觀及注目偷視。若屈膝並坐,目力 可及,歛身而退,候其收書,方復進以續前話。若其人置書几上,亦不可取觀,須俟其人 云:足下可觀。方可一看。若書中說事無大小,以至戲謔之語,皆不可于他處復說。」 ( 呂祖謙《辨志錄》) 凡是與賓客對坐,以及去人家中,見到別人接到親戚的書信,一定不要看,也不能注目偷 看。如果是屈膝並排坐著,視線可以達到的,就應收歛身體退後,等他收拾過書信後,才 能坐回原處續說前話。如果那人放書信在桌上,也不可取來觀看,必須等他說:「你可以 看的。」才可以看看。如果信中所談論的沒禮貌,甚至有開玩笑的話,都不能在別處再說 出去。 戒壇石 唐代黃檗禪師的清規,有一則說:「本山及諸山,凡稱黃檗法屬者,概不許葷酒入山門, 破佛重戒。」並附有一幅「石標」圖,石標高六.七尺,廣一尺二寸,上頭刻「不許葷酒 入山門」,立在山門外。現今日本黃檗、曹洞等禪院門前多立此碑,稱為「戒壇石」。 重根本 韓國最大電腦公司TriGem創辦人李龍兌,平時勤練書法,並且用漢文做詩。在兒子赴美攻 讀物理學博士前夕,李龍兌要求兒子熟背《論語》。到了出發的時間,李龍兌卻認為兒子 了解不夠深入,要求兒子延遲赴美行程。(摘自〈韓國的傳統與現代化教育巡禮〉) 學周易 邵雍青年時代,一心於科舉之學,曾在河南蘇門山的百源築廬用功,冬不燃爐,夏不揮扇 ,刻苦鑽研。後來隨李挺之學習周易,邵雍三年不設榻寢,晝夜端坐思惟。他把整部《周 易》寫貼在牆上,每天熟誦十遍,終能融會貫通,成為一代《易》學大師。 感動人 雪公云,禮在於敬,不是炫耀,用金盤玉碗招待來客有什麼用?普通的水邊蘋藻也可以薦 敬神祇,要在心誠。如今提倡文化,只貼標語不行,總之得做真事,做實在事。吾希望你 們學誠,辦事拿出真心來,不要欺騙人,至誠就能感動人。 形質兼備、生機盎然的──「杜夫人鄭善妃墓誌」 全稱《齊故華陽王長史杜府君夫人鄭氏墓誌銘》,隋大業十三年〈617〉十月刻,正書,二 十二行,行二十一字。 此誌筆法精良,點畫獨到。它的用筆結構除了魏體因素外,已經具備楷書的雛型。 碑刻中所特具的方筆和圓筆、轉角緊結的特點,堪稱是由魏碑過渡到楷書的典型之一。 被譽為「鐵畫銀鉤」的筆法,在這裡明顯的被運用:鋪筆直下,至轉筆處用力頓筆,再向 左上方帶出,顯得堅勁而有力度。 書家有深厚的創作能力,善於把眾多優良的因素統 合在一個整體中,用最生動的方式,把自己的書作變成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這正是隋朝 【杜夫人鄭善妃墓誌】大放異彩的原因。 鍍金仙鶴──清朝 丹頂鶴國人多以仙鶴稱之,平均壽命在三十到五十年之間,型態優美脫俗,翱翔舞動有如 天上神鳥。古來有仙人伴鶴乘雲升天的傳說,常成為長壽和吉祥的象徵。數年前在秦始皇 兵馬俑附近,考古學家發現了十三隻二二OO年前的青銅鶴,其中便有兩隻仙鶴,藉此反映 了秦皇升天的思想依據。而清朝文官一品官服也以仙鶴為紋,可說是中國人的吉祥仙鳥。 此器高約一五五、一五一公分,做成一對長喙昂首仙鶴。丹頂飾乳丁紋,長頸短尾而開展 雙翅,鶴身與雙足均披羽翎,釘立在方形座上。通體鍍金,現藏故宮博物院中。相关参考
純善人鞭鼓生憨山大師說:「十一(善)法者,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此十一法全具,為純善人。但少一法,即為缺德。汝等但能依教持此善法,各各究明,時時觀察提撕,於何法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