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Posted 居士

篇首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者•蠢 鞭鼓生 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 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 ,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悚惕之心,如將見之。」 春,為萬物始生之時,寒氣自春轉溫,諸蟲久蟄得蘇,鳥飛蠕動,咸自春發,草木也蔓生 競長。樹梢抽出了新綠,大地也一片鮮嫩,陌上更是百花飄香。任何植物,要移植,要換 土的,也都趕在這時節行動。因為「春」是生長的季節。錯過了節氣,生長的機率將大大 降低,大地就是這麼奇妙! 反觀我們修行人的心,是不是也應該乘著春天的翅膀,努力振奮一番。春者,蠢也。也就 是說在春天的時候,大地萬物蠢然而生。想想修行人心中的念頭,一一蠢然而生,那是何 等景況啊? 春天的大地,生生不息,百花與雜草齊放。如果修行人,正念與妄念,善根與惡根都蠢蠢 欲動的話,就要像園丁修剪枝枒,去蕪存菁,厚培根柢,換土施肥一樣。藉著陽氣之德, 努力耕耘淨法,長養良田,拔除攀蔓於心中的惡習,勤行精進。 語云:「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華,無非般若。」雪公詩也云:「花開與木落,天 地自春秋。」世間四時的更替運轉,乃至飛花與落葉,都可以啟悟有心人的道心。而佛法 大無不包,細無不舉,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在範圍之中。讓我們藉著蠢然而生的春氣,給 自己的修功,作增上緣吧! 蓮社開端接後人 翕然緇素總來親 十年三睹莊嚴相 定作金臺上上身   ── 元代 李濟 晉朝的慧遠祖師在廬山創立蓮社,開啟了淨土宗的端倪,並接引後進學人;當時聚合了一 百二十三位傑出的出家僧眾與在家居士,前來親近修學。遠公在廬山結社潛修三十多年, 曾於前十一年當中三次在定中目睹阿彌陀佛的莊嚴聖相;這樣深厚踏實的念佛功夫,肯定 能作淨土金臺上的上品上生之身。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一三) 智 果 ◎加行位(續四)正釋頌文 斷二縛位 ※前 言 慈恩大師《述記》九末,以十門釋「加行位」前已略說四門:(一)顯位所由(二)釋位總名( 三)位所修行(四)釋四位名。今當續說(五)正釋頌文,及(六)斷二縛位,今即分別說明之。 (五)正釋頌文 即正釋第二十七首頌「加行位」之四句偈義。《頌》曰: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此義云何? 《論》九云:「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 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 方實安住。」以上論文初二句總明此偈頌義也,即加行位菩薩,在煖等四種修行階位中, 皆於能觀心上,帶「空有」二相,故未能證入唯識實性。此義云何?即菩薩於加行四位中 ,仍然在能觀心上變似真如相,且謂此即是「唯識真勝義性」(「真」者,「勝義」之異 名,簡前三勝義,專指第四勝義也);因為有「空有」二相可得故(即「空」所執相,「有 」依他相,名為「空有」二相。易言之,此菩薩猶觀「二取」為「空」,「識」及「性」 為「有」故)不能實在安住於真唯識理也,必須「空有」二相,悉皆滅盡之後,方能證入 真理。 《唯識自考》卷九亦云:「前二位(「煖」與「頂」位)境空識有;後二位(「忍」與「世第 一」位)能所俱空,空有二相未除故,帶相觀心(即「觀心」上帶「空有」二相),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心要》九載,問曰:「上根之人,直達空有皆不可得,當下安住唯識真勝義性,何須如 此次第修習?」 答曰:「汝今『空有皆不可得』六字,便是所取之名;妄謂『我能直達』,便是能取之識 。煖位止觀,尚未夢見,而言『安住唯識勝義』,夢語刀刀(出自北本《大般涅槃經》卷 八)此之謂也。汝若實證唯識性者,必應頓了唯識之相!如六祖雖不識字,然於性相宗旨, 無不通達,觀彼轉識成智八句偈義,何等透徹!(按:『轉識成智八句偈』者,指《六祖壇 經》〈機緣〉第七載六祖所說之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 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乃至《法華》、《涅槃》諸經,一入耳根,便達奧義,豈似今人,妄稱悟道,仍於教法粗 疏鹵莽者哉!(即對於三世諸佛所說破無明煩惱之聲、名、句、文,仍然粗率疏忽、莽撞 不謹慎也。)」 上來「正釋頌文」一門已略釋竟。 (六)斷二縛位 二縛,指「相縛」與「麤重縛」也。 「縛」者,拘礙其心也(見《瑜伽論記》卷九)。 《論》九云:「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麤重縛』,亦未能斷。」 此處「相縛」者,指空有二相之縛也;『麤重縛』者,指二障種子,謂此加行位菩薩,既 未遣除空有二相之「相縛」,當然對於二障種子之『麤重縛』亦未能斷滅也。亦可說「相 縛」為「有漏現行」,「麤重縛」為「有漏種子」,以「有漏相」尚未遣故,「有漏種」 當然亦未能斷也。 上來消文已訖,以下略釋「二縛」。 (1)相縛 《述記》九末云:「相縛者,謂相分縛見分等也。」亦即所緣之相分,拘礙(阻礙也)能緣 之見分,使不得自在,不了境界如幻,謂之「相縛」。 《論》五亦云:「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為彼)相分所拘, 不得自在,故名相縛。」 《述記》五末釋曰:「謂於境相,不能了知依他緣生,如幻事陽焰等,能緣見分,諸心心 所,為境相分之所拘礙,不得自在,體便麤重,無所明覺,起時硬澀(艱澀不流暢),有分 別相,相分縛心,名相縛也。」 《了義燈》五本云:「心為相所拘,名為相縛,相縛有三:一云,一切相分皆名『相縛』 。(此安慧論師說)二云,但有漏相,即名『相縛』(此護法論師說)三云,據行六度三輪之 相(如行布施等六度時,起自想、他想、施等想,即是「三輪相」存於意中,由此不能度 到彼岸)是為「相縛」。」 今此加行位菩薩,於能觀心上變似真如相,名為「少物」,以彼不能了知此為依他緣生, 猶如幻事,以有所得故,能緣見分,諸心、心所,為此「少物」之所拘礙,不得自在故, 謂此位菩薩,未遣「相縛」也。 (2)麤重縛 「縛」者,《瑜伽》八云:「令於善行,不隨所欲,故名為「縛」。」《雜集論》六喻云 :「猶如外縛,縛諸眾生,令於二事,不得自在,一者不得隨意遊行,二者於所住處,不 得隨意所作。」 何謂麤重縛?准《瑜伽》五十八文,「麤重縛」即一切有漏法,略有二種: 1、漏麤重──即見修惑種,阿羅漢等修道所斷。  2、有漏麤重──即是煩惱習氣,阿羅漢、獨覺所未能斷,唯有如來,能究竟斷。 《了義燈》七本云:「麤重不同,略有五種:1、二障種子。2、二障習氣。3、二障現行。 4、諸有漏種。5、一切有漏種及現行。又《清涼疏鈔》二十亦載:「麤重有三:1、現起 麤重──貪瞋癡等,令行者心無堪任故。2、種子麤重──煩惱種子,障諸智故。3、麤重 麤重──實非煩惱,似煩惱故,如身子(即舍利弗)瞋習,畢陵慢習等。」 雖然諸說不同,然以「二障種子」為麤重,則是常義。 故《心要》九云:「麤重縛者,分別二障種子也。」 上來略釋「二縛」已竟。 《瑜伽》五十九載,如世尊言:「相縛縛眾生,亦由麤重縛,善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 」謂由善修止觀,能斷煩惱,故諸「相縛」皆得解脫,「相縛」脫故,諸「麤重縛」,亦 得解脫也。 或問:此加行位菩薩,伏斷多少染惑? 答曰:《論》九載「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 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由上文可知:   1、全分伏者──由自分別所起之二障現行,以修四尋思、四如實觀故,能全分伏除之。( 以此分別二障之現行,能違「見道」故,今為入「見道」位,非先伏除之不可。)   2、少分伏者──俱生起之二障現行,未全伏除(以地前道力微劣,失念之時,則俱生煩惱 得起現行故。)   3、全未斷者──分別、俱生二障之隨眠種子,全未能滅(以此位菩薩,雖是世間有漏智之 至極,然仍未得無漏智故。) 上來「斷二縛位」一門已略釋竟。   淨土法門惟佛乃能究盡(下) 雪廬老人 萬般皆是業力 為什麼會輪迴?你所做的事情,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沒有種瓜得豆 之理,這就是業力,都是自己造的。能出離三界,成羅漢、成菩薩,這不干別人,都是自 己所造的善業,而在六道裡都是造惡業為多,善惡業混雜。上西方極樂世界是憑著業力, 成佛也是憑著業力,這句話大家記住。 什麼叫業力?你坐在那裡什麼事情也沒有不叫業力,只要有動作,行動就叫做業。諸位上 學有學業、畢業,孔聖人世間法也講業。佛家也講業。凡是學佛的人知道佛法大意:(1) 諸惡莫作。為什麼?我們惡業太多了,往昔所造諸惡業,無量無邊。(2)眾善奉行。善業 有十善業,諸位放生是善業還是惡業?這也是業。善業若細講很難懂,分有漏善、無漏善 和無記善。(3)自淨其意。這是淨業,諸位在念阿彌陀佛,淨業得淨果,要懂得這道理。 做善業若成無漏業,就變成道業,為成佛之因了。 諸位來一次不容易,跟大家談一次話也不容易,佛法講因緣,我學人誠心供養諸位。以下 講的內容若學過唯識或《大乘起信論》就容易明白,佛法裡有十二因緣,眾生迷惑造業受 苦,惑業苦有因果關係。惑是什麼,惑藏在八識田中,一起惑就造業,三細六麤都是業, 十二因緣的第一個是無明,次是行,無明緣行,行緣識………等等,一一有次第。懂或不 懂都要講出來讓大家知道,雖然還不是很了解,這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謗佛。 普通法門的修學次第是「信解行證」,淨土法門講「信願行」,不講「解」,也不講「證 果」,並不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馬上成佛,講這話的人是外行。淨土宗講「往生」,一般 而言,生是生滅法,不了生死,可知生極樂世界卻不一樣,到極樂世界那裡是上學聽法, 一步一步來,要先斷惑才成就,在娑婆世界裡不能成就,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才成就。「成 就」是了生死,先了生死,再說成佛。 帶業往生教義 往生西方是淨業,心淨則國土淨,我們凡夫求往生,連等覺菩薩都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普通法門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才成就,到西方極樂世界短短時間就成就了。我們修的淨業 成功了,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去。而在世間造的有漏善,有漏善只得福報,若福報用在世間 享福就不能到極樂世界去。或者所造的是殺盜淫,這些罪業怎麼辦呢?善惡業可以互相抵 銷嗎?這在佛教裡絕對說不通,絕對不合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怎麼會抵銷呢?做善 得善的福報,享完了,還有惡業的果報,惡的果報受完了,若還有善業,再享受善業的果 報。我們在六道輪迴之中出不去,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獄,就是善惡混雜,沒有抵銷的 道理,講不通的。先種下豆子,後來想不要豆子,旁邊再種瓜,但是豆種還是會長出豆子 ,瓜種也會長出瓜,不會因你不要豆子了,豆子就不長出來,而被瓜取代,所以善惡是沒 辦法抵銷的。 淨業在那裡呢?在你的本性裡。往生是你的本性。淨業是引業,引你上西方極樂世界去, 那你本性也還有許多善惡業那裡去了呢?還都在你的本性裡。那一個力量大,就跟什麼相 應,淨業力量大就跟阿彌陀佛相應,到極樂世界去,其餘的善惡業還都在本性裡,暫不起 作用,這叫帶業往生。經文上雖然沒這麼明白的寫,但教義上是非常的清楚,若看不懂又 有什麼法子!佛理上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 了義」,依義是依佛陀的教義,依識是依你自己的分別、自己的理想,所以帶業往生的道 理一定要明白。 唯佛業盡情空 大家要知道這層道理,非常的重要。若是消業往生,消了業再往生,消什麼業呢?把惡業 消了還有道理,善業也消了,十善業、五根、五力、八正道業等正業都消了,什麼都沒有 了,若是真能業盡情空,那只有佛。極樂世界有四土,其中第三實報莊嚴土,所謂實報, 可見還有業,有業才有報;第四常寂光淨土就沒有報了,除了常寂光淨土外都有報。《仁 王護國經》說:「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只有佛是在常寂光淨土。我們誰 懂得業,凡夫誰敢說懂得業,連大菩薩都不甚清楚,凡夫更難懂了。 大家要把《華嚴經》研究熟悉,《華嚴經》是圓教,經中的普賢菩薩到了第八真如回向以 後,進入第九回向有微妙智才懂得業,不到普賢菩薩的境界是不懂得業,第八回向以下的 菩薩都不懂,羅漢當然也不懂,何況凡夫更不懂,現在卻有人狂妄大肆放言消業往生,不 知而言,真是害人不淺啊! 本人沒學問,薄地凡夫,外號不通,只是根據祖師註解,當錄音帶轉述供養諸位,別忘了 這是當生成就的法門,祝各位都帶業往生,當生成就。 (下) 不受虛譽 印祖說: 光一生不肯虛譽人,亦甚惡人之虛譽我。 光已七十有九,再過三十二日,則八十矣。然朝不保夕,恐未必至八十而死。無論在生已 死,切不可用今人之惡派,妄為讚譽。 光《文鈔》中,于我父母師長均不提及者,蓋恐人疑為飾說,致成大辱耳。今人父母師長 去世,求名人題贊。光極不願隨順此惡派,而辱及其親與師也。 我死之後,當極力提倡淨土法門。令見聞者生為賢善,死生樂邦,此則唯功而無過。若妄 作贊誄,則是毀之於眾也。千祈勿襲此惡派。(復真淨居士書)》 典型夙昔之十四──章嘉大師 智 展 章嘉大師(一八九0──一九五七),生於青海省大通縣,是藏族人。在蒙藏地區,當地 人不稱他為「大師」,而尊他為「呼圖克圖」。「呼圖克圖」是蒙古語,譯為中文有「明 心見性」、「生死自在」之意。本文所介紹的章嘉大師,其實是章嘉呼圖克圖第十九世。 據說,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弟子名曰「尊達」,是證得阿羅漢果的聖人。由於尊達長者 發願度眾,因此壽命盡後,便隨緣示現,弘化十方。第一世到第三世都降生在印度,第四 世到第十二世則轉生到西藏,而從第十三世到第十九世則示跡於青海。章嘉大師即是蒙藏 諸多佛教信眾心目中的「再來人」,也是他們信仰的導師。 從清末到民國,章嘉大師均受到當政者的普遍推崇,八年抗戰期間,更因號召蒙藏人民加 入抗戰建國大計,而被封為「護國大師」(榮譽與達賴、班禪相等)。民國三十七年,受 聘為總統府資政;三十八年隨政府來臺後,於四十一年當選為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在臺八 年期間,大師對於戰後初期佛教在臺灣的弘傳、流佈,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其中最引 人矚目的成就,便是與日本政府交涉,將玄奘大師靈骨(頂骨)迎回臺灣供養(於今南投 日月潭玄奘寺)。 在那個佛教慘澹經營的年代,一位密宗高僧能受到國內緇素共同的景仰,其行誼必然有過 人之處。以下,本文將透過幾位大德對於大師的點滴描述,來窺探其不凡之所以然。 慈祥和藹 不驕不慢 陳志賡居士在〈懷念章嘉大師〉一文中,曾將大師之所以堪為修行者的典範,歸因於他具 備了如下特質:一、「生活儉樸」;二、「待人慈祥和藹」;三、「戒律行持極嚴」;四 、「博學勤修,精通漢滿回藏文字」。 關於章嘉大師的「慈祥和藹」,道源老法師曾留下深刻印象(見〈對於章嘉大師之認識〉 一文):「中國佛教會第二屆改選,(章嘉)大師聯任理事長,我則被選為理事。……… 在會場上,第一次得睹大師之面。看見大師之面貌莊嚴,態度雍容,舉止大方,談吐溫雅 ,適與我想像中之大師相反。蓋凡一般人,鮮有不被環境轉易者;如做官者則有做官者的 架子,為師者則有為師者的威嚴,是皆於不知不覺中養成的一種習氣。大師在蒙古,其地 位之高,無與比擬;在政府乃是總統府的資政,在他的環境中,一定會養成一種貢高我慢 的習氣的。而今則大不然,非有大善根大修養者,曷克如是?這是我對於大師見面之後的 認識。」 持戒極嚴 一絲不苟 至於章嘉大師的修持工夫,道源老法師對他在「持戒」上的嚴謹,亦推崇備至:「四十四 年夏天,中國佛教會組織一個弘法團,由(章嘉)大師領導,往中南部弘法。………於( 六月)六日下午,先到臺北十普寺。是日晚,由大師備辦素齋,與諸團員餞行。但是大師 自己不吃!我才知道大師是『過午不食』的!不但是『過午不食』,而且是『日中一食』 !這真是出乎意料之外了!在我的想像中,喇嘛是吃肉的!而大師不是普通的喇嘛,乃是 『特別的大喇嘛』,而且是『喇嘛官』!他的生活,一定是養尊處優,早已官僚化了,那 裡知道他能以『隨緣不變』,確守出家人的本分,而這樣精嚴戒律呢! ……… 出發之後,每到一個地方,皆有盛大的歡迎。大師坐在小汽車內,前面是音樂隊開道;音 樂是步行的,小汽車亦步行化了。兩邊的人群,還要爭著看活佛,於是小汽車被包圍得一 點風也沒有了。差不多像一個蒸籠!與大師同車的人,皆熱不可耐,亦下車去步行了。獨 大師處之泰然!且從來沒有看見大師出過汗!若無定力,曷克如此!? 此行最苦的事再莫過於『吃齋』了!上二十多樣菜,坐兩三個鐘頭,結果沒有飯吃。中午 沒有飯,大師固然沒有吃;可是下午有飯,大師也不吃了。一天如是,天天皆然;從來也 沒看見大師吃過什麼點心。不有定力,焉能如此!?」 重視禮制 中規中矩 章嘉大師雖為方外之人,但對於中國儒家所宣揚的「倫理」卻相當重視。林競居士在〈章 嘉大師和我的因緣〉一文中就曾說,他最欽佩大師的地方,就在於大師禮節的周到,以及 良好的禮教修養。 前文曾引道源老法師的文章,彰顯章嘉大師的不凡行誼,道老在文中所記述的一件事,似 乎也可以印證大師對於禮制的講求:「到了日月潭,住在龍湖閣樓上。南投縣議長蔡鐵龍 先生,請大師去看看準備修建『三藏塔寺』的基地。大家都在等著出發,而大師忽然不去 了!我去問大師,大師說:『他們叫我去『破土』,佛教會尚未決議,我如何能去破土呢 ?』我說:『沒有聽說請大師去破土呀!』大師說:『門口不是貼著很大的標語嗎?』我 出來一看,果然貼著大張紅紙,寫的是『請章嘉活佛舉行三藏塔寺破土典禮』。於是我問 蔡議長:『佛教會尚未決議,你們怎麼可以請大師舉行破土典禮呢?』蔡議長說:『這是 鄉公所隨便寫的。』於是由蔡議長負責,只是去看看地勢好不好,決不是去破土,大師才 起身出發。由是可見大師做事,是如何的細心,如何的認真,如何的尊重佛教會了。」 章嘉大師曾任菩提樹雜誌社名譽社長,與當時的社長李雪廬老居士,都致力於淨土法門的 弘揚。陳志賡居士在〈懷念章嘉大師〉文中歸納大師的修持與弘法精神時就曾提到:「大 師以不離娑婆而登極樂世界為修行之觀念,廣度眾生,使無地獄之苦,而有西方之樂。」 可見,大師雖為密宗導師,然值此末法時代,亦勸人發願生西,了生脫死,究竟圓滿佛果 。 大師於民國四十六年三月四日示寂入滅,享年六十九歲。因病(胃癌)赴日就醫期間(四 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四十六年一月十五日),即預留遺命,交辦後事。往生後,遺體於 北投進行荼毘,火化當中,有不可思議之瑞相出現。陳志賡居士文載:「靈龕在北投火化 時,正值陰雨濛黯,日輪無光。而火焰透上雲層,現蓮花狀,光彩奪目,異香飄聞十里外 。有粵籍林君見聞於士林鎮,言之鑿鑿。」火化後,撿出舍利數千顆,舍利花若干株,皆 為定慧熏修功深之明證。 綜合前文所述,可知「大師」之名絕非來自於崇隆的地位,或不可測的「聖人轉世」之說 ,而是奠基在踏實穩健的修行,和益世度眾的廣大悲心。章嘉大師雖已往生多年,然而展 讀其行誼、事蹟,依然為修行人留下了足堪效法的範式。 註:文中引文部分,參見菩提樹雜誌第五十三期。 上水行船 雪廬老人 搖槳(修眾) 掛帆(主七) 拉索(引念) 掌舵(開示) (案:共修念佛,如逆水行舟「上水行船」。同修大眾有如船裡搖漿的水手,主七大德, 則是如懂得何時要掛帆、收帆的老水手。引領大眾念佛的維那,恰似牽索拽船的船夫,而 開示的大德,正如掌握船行方向的舵手。共修像是逆水而行的船隻,必得具備這些眾緣, 才能迎風而上,稍有疏懶懈怠,就有翻船的危險。) 印祖十念記數念佛法及與其他攝心念佛法的比較(上) 火 蓮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在行方面,印光大師推崇《大佛頂佛首楞嚴經》〈大勢 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念佛方法,稱〈圓通章〉是念佛最妙開示 。〈圓通章〉的念佛方法,又稱為攝心念佛。而為了對治末世念佛人的妄想和散亂心,印 光大師比較各種念佛方法的利弊,又發明了一種具體的攝心念佛方法,即十念記數念佛法 。 一、大師發明十念記數念佛法的時間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復丁福保居士書四〉大師開示: 「十念一法,乃慈雲懺主為國王大臣政事多端,無暇專修者設。又欲令其淨心一心,故立 盡一口氣為一念之法。俾其心隨氣攝,無從散亂。其法之妙,非智莫知。然只可晨朝一用 ,或朝暮並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則傷氣受病。切不可謂此法最能攝心,令其常用,則 為害不小。 念佛聲默,須視其地其境何如耳。若朗念無礙者,宜於特行念佛儀軌時朗念。然只可聽其 自然,不可過為大聲。過為大聲,或致傷氣受病。倘所處之境地不宜朗念,則只可小聲念 ,及金剛持。其功德唯在專心致志,音聲猶屬小焉者耳。除特行念佛外,若終日常念,固 宜小聲念,金剛念,默念。以朗聲常念,必至於傷氣。未證法身,必須調停得中,方可唯 益無損耳。朗念費力,默持易昏。 散持雖亦功德難思,較之攝心淨念,何啻天淵。光于此數則,曾頗費研窮。去歲得一巧方 便法,書示知己,皆同讚歎。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片,及一切初機用之,皆無不 宜,唯益無損。閣下即無須此法,亦當為修淨宗不得其門者試之,以普告來哲云。其法在 《印光文鈔》,第四十五紙第八行下,祈檢之。」 該信落款時間寫「民六 六月廿三」,但根據大師〈《印光法師嘉言錄》題詞並序〉、〈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發刊序〉,《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徐蔚如原跋,最早的《印光法師 文鈔》是在民國七年出版。《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徐蔚如原跋中說,戊午春,以歷年搜訪 所得之文二十二篇,印于京師,是為初編。《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復丁福保居士書 三〉中,也介紹「彼遂遍詢友人,得其蕪稿若干篇,並佛報中所錄,排以刷印。今春三月 末,持三十本至山訪光,又將其餘蕪稿,一併要去。擬欲將已印未印一併編輯,刻諸棗梨 。」 據此可以考定三編〈復丁福保居士〉書一至書四所署時間「民六」,應是傳寫之誤,正確 時間為民國七年。這樣根據「去歲得一巧方便法」,可以推定大師發明十念記數念佛法的 時間,為民國六年。 根據大師「其法在《印光文鈔》第四十五紙第八行下」的指示,查閱民國七年徐蔚如居士 刻印的《印光法師文鈔》,在相應的位置確實有一段關於十念記數念佛的開示,其信就是 《增廣文鈔》卷一前面的〈復永嘉某居士書三〉,有關十念記數念佛的開示,這段開示在 一九一九年和一九二0的《印光法師文鈔》都保留著,但到《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則略去 了。 二、大師如何發明十念記數念佛法 慈舟法師在「大師教我念佛方法」一文(《印光大師全集》第七冊)中回憶道: 「舟因大師十周紀念,想起昔年大師送舟于靈岩為住持時,得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須在心 中記一句至十句數,十句再十句,十句再十句,常時如是,不用數珠,若以珠計百千萬則 可;舟即依教奉行,果然與前數十年,如一人與萬人敵之難,若有所釋,如是自覺可喜! 一人喻正念,萬人喻雜念。自後於蘇州報國寺見大師時,請問大師此十念法于淨土諸經及 聖賢錄未見出處,大師從何得之?大師笑云:『此借用五停心觀中數息觀以數佛耳。』」 以此可證明十念記數念佛確實為大師所創,是借用數息觀數佛,在念佛的同時還要數佛, 使妄想難以產生。 三、大師對十念記數念佛法的闡述 大師對十念記數念佛法的系統闡述,在民國七年《印光法師文鈔》〈與某居士昆季書三〉 中內容如下: 「光近來得一攝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片,此法實易為力。當念佛時 ,但用十念記數,從一至十,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又一句一句記得清 清楚楚。若能從一至十記得清楚,則妄念無從而起。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當以此為前方 便。但用心記,不可掐珠。從一至十,從一至十,不可二十、三十。須知若至二十、三十 ,則心力不堪,必致受病。如來所示數息之法,亦只從一至十而止。《蓮宗寶鑑》訛作從 一至十至百至千至萬,為害不小。又此十念與晨朝十念不同,彼以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 佛數多少。此以一句為一念。彼只可晨朝一用,常用則傷氣受病。此則從朝至暮,或聲或 默、或快或慢,用之無不相宜。但作務之時,便難記清,當驀直憶念,至作務竟,仍復十 念。若一直記覺費力,當從一至五,從六至十。或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隨自 心力,雖兩氣三氣,並不於中稍停,但心作如是記而已。」 在現在流通的《增廣印光法師文鈔》、《文鈔續編》和《三編》中,系統的開示則見於《 增廣文鈔》卷第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內容如下: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于至誠懇切。心不至誠 ,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 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 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 ,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 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 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 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 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 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 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 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 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 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 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 。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 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 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 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 印祖在此提出有系統的攝心辦法,先是「至誠懇切」,再不然就換「攝耳諦聽」,還不行 就得靠「十念記數」。(上) 言說的修行 三 省 凡所言說,但飾文辭。無有義趣,皆名為失。 (摘自《方便心論》) 一切的說話、言語,如果只是講究文辭的華麗動人,卻缺乏實質的內容和意義,便可以說 是一種過失。 說話,是吾人每天必有的動作,不論是自我表達或者與人溝通,似乎都離不開這種方式。 正因為它造作的機率頻繁,所以我們往往也就忽略了對它的監督,對於口沫橫飛的「談」 、天南地北的「說」,視若平常。佛家修行重視「攝心」,即使像「說話」這種生活細節 ,也絕不等閒視之。因為形於外的言說,代表的正是內心的狀態,如果說話的內容沒有重 點、沒有意義,徒具虛有其表的形式,那麼,自己內心的散亂無章、空洞無實,便暴露無 遺了。 現代人講究突顯自我特質,因此在說話上都力求標新立異,甚至驚世駭俗。其實,表面的 天花亂墜,或許能眩人耳目於一時,但是,對於明眼人而言,這種浮誇的言說,終究是不 屑一顧的。學佛修行,講究法度、規矩、次第,表現在說話上,應該有條理、有重心,力 戒虛浮。這雖然是不起眼之處,吾人卻應時時自我惕勵。 有德此有人 拾 穗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禮記》〈 大學〉) 地利不如人和,凡是有益人和的文化都值得吸收起來,滋養這塊土地。 臺灣文化中勤勤儉儉,野無閒地,充分利用空地種菜,四五十年前的純樸都值得發揚。至 於檳榔西施、好吃風味餐等的飲食男女習情,何可稱得引以為榮的文化? 外國有好的時尚風俗,如母親節等,可與人為善,隨喜慶祝。至於情人節、愚人節,著重 情欲、不信欺人之風,則與國情不合,可不用。 中国上溺女嬰、賤人命等惡習,自非高尚風俗。開放後的中国也有值得學習之處,僅舉張 家界的例子。各景點通常有的「禁止吸煙」、「亂扔垃圾罰款」的警告牌,如今的張家界 風景區一塊也沒見著,倒是常見導遊、景區管理員、在景區擺攤的商販們不時彎腰撿垃圾 ,提醒煙癮大的煙民滅掉煙頭。原來張家界實行了新規定:「廢除罰款,注重提醒,你扔 我撿,以德服人。」 正如一位管理員所說,遊客是來觀光遊覽,不是來讓你管教的。除少數搗亂者,沒人會喜 歡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在森林吸煙。偶有犯者,稍加提示,都會立即改正。然而以前 ,遊客即便道歉、改正都不行,只要讓管理員逮住了,不交罰款休想脫身,少則五元多則 五十元。為這種事,遊客與管理員沒少扯皮打架,雙方都覺著自己委屈。 現在好了,以德服人。你在前邊扔,我在後邊撿,邊撿還邊柔聲提醒,看你還好意思扔? 據說,廢除罰款後,遊客不是少了約束,扔得多了,而是在「你扔我撿」的影響下不亂扔 了。聽導遊說,曾有人不注意亂扔了一個礦泉水瓶,一管理員不聲不響上前撿起,那遊客 立刻羞紅了臉,主動掏出一百元認罰。管理員說,我們不罰款,只請您以後注意。在這樣 的德行面前還不改的人,一定為數不多。 至於傳統中國文化,純善的風俗文化,盡在經史子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父慈、子 孝、夫義、婦聽、兄良、弟悌、長惠、幼順、君仁、臣忠等五倫十義觀念風俗,不要因為 他是傳統文化而棄之如敝屣。如能視為傳家之寶,呵護珍惜,用作根本教育,則當前殺父 、殺母,殺幼弱子女、夫妻相殺,盜竊泛濫,淫欲泛濫,詐欺泛濫,這些惡業,當可遏止 。 各種文化差異性很大,只要能福國利民,有益世道人心,都值得包容護持。當每一族群的 固有文化受到尊重時,人心就能和,住在人和的土地上,既安穩又放心,遠遠勝過千軍萬 馬、固若金湯的國防武力。 象山家風 吉 光 南宋年間,江西撫州金溪的陸家,出了六位兄弟,都是一時俊傑。其中陸九齡(復齋)、陸 九韶(梭山)、陸九淵(象山)三位,人稱「金溪三陸」,最為人知。陸氏兄弟之間,時 常互相討論學問,和而不同。偶有閑暇便率領陸家子弟練習騎射,在家中則講習家禮,使 得兄友弟恭的風氣,影響鄉里村社,名聞天下。 當時的陸家,曾出現二百多人同?吃飯的盛況,陸家有嚴格規整的家法,用餐前,先擊鼓三 通,陸家六兄弟和眾子弟在父親陸賀率領下先祭拜祖先,然後一同唱著由陸九韶先生撰寫 的三段《家訓歌》: 聽聽聽聽聽聽聽 ── 勞我以生天理定,若還惰懶必饑寒,莫到饑寒方怨命,虛空自有神明聽。聽聽聽聽聽聽聽 ── 衣食生身天付定,酒肉貪多折人壽,經營太甚違天命,定定定定定定定。聽聽聽聽聽聽聽 ── 好將孝悌酬身命,更將勤儉答天心,莫把妄思損真性,定定定定定定定,早猛省! 最後,還有一人單獨唱到:「凡聞聲,須有省。照自身,察前境。若方馳鶩速回光,悟得 昨非由一頃。昔人五觀一時領。」唱完後,眾人纔能一起進餐。 這一篇出自民間的家訓用餐歌,呈現中國傳統家庭注重「敬畏天命、勤儉持家、修養心性 」的修身齊家文化。 陸家有一口造型奇特的水井,四周沒有井沿,陸家老祖宗見驛道往來的客人常常暑熱難當 ,便共同出資掘一口井,井內嵌有八卦圖。因為陸家的樂施好善,人們很感動,便稱這口 井為「義井」。八百多年來,它一直源源不斷地提供村民汲水生活。 送 春 瑜 揚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 唐•韓愈〈晚春〉 草樹們知道春天將要歸去,為了挽留住她,紛紛綻放最鮮豔的花朵,彼此爭奇鬥豔,將大 地妝點成一片萬紫千紅。而柳絮、榆莢因為沒有耀眼的色彩和迷人的香味,只能隨風飄散 幻化成飛雪,聊為晚春增添些許風情了。 韓愈的詩作自古以「奇險」著稱,因此其中的義蘊總是眾說紛紜。如這首〈晚春〉,有人 說,這是詩人勸人要愛惜光陰,及時向學,不要像「楊花榆莢」一樣,「等閒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也有人說,這是詩人用「楊花榆莢」來比喻那些沒有文才又愛「野人獻曝」 的人,其中含有嘲諷、揶揄的意味。有人更曲折地解釋,說韓愈在詩中透露欣賞「楊花榆 莢」的自信和勇氣的訊息,乃藉以讚揚當時(按:指唐憲宗元和年間)不為人所重視的詩 人孟郊和賈島。因為當時的詩壇是以平易、輕浮的詩風為主流,而孟、賈二人和韓愈一樣 ,詩作都以「奇僻瘦硬」為基調,所以在此詩當中,韓愈表面寫景,實則鼓勵當時與自己 志同道合的詩人,應該不畏流俗的譏諷,勇於創作。以上的種種註解,不管是正中詩人創 作的本意或是「過度詮釋」,總之「詩無達詁」,讀者都可隨自己的角度再讀出新意。不 過,我們倒寧可相信這只是詩人對於所見晚春景緻的單純描摹,因為這首詩的詩題又名〈 游城南晚春〉,遊歷中信手拈來的寫景詩,應該不需要賦予它那麼深沉的用意吧! 詩人想像力豐富,在春天即將離去的時刻,以大地的美景為素材,為它虛擬了一場熱鬧、 繽紛的歡送會。所有的花草樹木,不論顏色艷麗與否,都使出了「看家本領」,在春天臨 去回眸的時候,展現自己最得意的姿態。本來,一個美好季節的落幕,多少是讓人神傷的 ,但在這首詩中,我們卻依舊被一種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氣氛所感染,覺得仍有無限希 望。是啊!春天雖然將要離開,但是心中一些美好的願景,還是要繼續堅持,努力去實現 。「楊花榆莢」都懂得捉住春天的尾巴,為大地點綴一番了,有理想、有目標的人,怎能 失魂落魄,忘卻上進,輸給無情的草木呢? 蒙以養正須用體 智 彥 常聽人言:「現代的小孩越來越難教了」,果真如此嗎?既然「人之初,性本善」,則古 今人性,應當沒有古善而今劣之別。因此社會整體的教育趨勢,倘若真有學童越來越難教 的狀況,問題癥結也應非在學童本身,而在其他外加因素共同促成使然。今且不論社會環 境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如何,為人父母、師長者,不妨先捫心自問:「我是用什麼來要求 、教導孩子?我所教給孩子的,對於成就他幸福圓滿的人生,究竟能提供多少幫助?」 試觀當今各級學校,禮節教育幾乎已經不復存在,學生在校內不會主動向師長行禮,似乎 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莫說教育機關之內的禮節已經土崩瓦解,即便和孩童生活習 慣最息息相關的家庭教育,恐怕也少有家長認真看待禮節教育,並且有能力教導孩子面對 生活中各種場合的合宜禮節吧。如果連禮節這種最基本的立身處世之方都還無法立定腳跟 ,則即便知識如何廣博、技能如何精妙,依然無法成就完整的人格,甚至連冀望幸福的生 活都恐怕是緣木求魚。因為失去「禮」的節度,我們的言行舉止便會成為脫?野馬,不但 傷害他人,並且會反過來傷害自身,做得越多就錯得越多,幸福與安樂自是難以企求了。 因此「禮」便是保障社會安寧、生活幸福的重要防線,持之則家齊、國治可期,失之則不 但身不修,更遑論家齊、國治、天下平了。故而古人啟蒙教子,莫不由「禮」著手,以期 收蒙以養正之功,進而作為孩童日後通達天道、經世濟民的基礎。 宋儒程明道云:「講明正學,其道必本於人倫,明乎物理。其學自小學灑掃應對以往,修 其孝悌忠信,周旋禮樂,其所以誘掖激勵漸摩成就之道,皆有節序。其要在於擇善修身, 至於化成天下,自鄉人而可至於聖人之道,其學行皆中於是者為成德。」灑掃應對等禮節 看似小事,卻是上求聖人之道的階石,因此古人教子不務談玄說妙,而處處從生活中最平 凡的儀規落實,至簡易處亦是最穩當處,捨之則無由成就聖賢人格。 朱熹也說:「下學者事也,上達者理也,理只在事中。若真能盡得下學之事,則上達之理 便在此。」事、理本不相捨離,禮節便是上達天理的梯航,道理在此。 至於如何用禮來蒙以養正呢?程伊川云:「古人生子,能食能言而教之小學之法,以豫為 先。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便當以格言至論日陳於前,雖未曉知,且當薰聒,使盈耳 充腹,久自安習,若固有之,雖以他言惑之,不能入也。若為之不豫,及乎稍長,私意偏 好生於內,重口辯言鑠於外,欲其純完,不可得也。」足見教子以禮,並非待其智識漸開 ,能夠明白禮之所以為禮以後才教導,而就在「能食能言」的年紀便要令孩童熏習於禮儀 節度、聖賢經教之中。在孩童尚未遠離襁褓,已能初識人事之時,便要開始耳濡目染於禮 節、經典中,久之自能安習於禮而不以為難,否則年紀漸長,不良的習氣日漸滋長,要再 加以裁制便非常困難了。 如何讓孩童在充滿禮節熏習的氣氛中成長呢?自然是由父母、兄長本身做起,因此若要求 孩童學習禮節,必定先由父母本身的實踐禮節開始,上樑先正,方可求下樑不歪,其間本 末先後,為人父母者應當深自檢點與警省。 倘若養正不以禮,將會造成何種惡果呢?張載說:「古人於孩提時已教之禮,今世學不講 ,男女從幼便驕惰壞了,到長益凶狠,止為未嘗為子弟之事,則於其親已有物我,不肯屈 下,病根常在。」如果父母寵愛孩子,不能約之以禮,結果愛之適足以害之,只會讓孩子 養成「驕惰」、「凶狠」的習氣。諸位不妨深思:「我希望孩子成為驕惰、凶狠的無用之 人嗎?」如果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人才,或者至少足以成為一個「人」,請先從最基本 的日常生活禮節教起、做起吧!否則便如張栻所云:「古人教人,自灑掃應對進退、禮樂 射御之類,皆是栽培涵泳之類。若不下工,坐待有得,而後存養,是枵腹不食而求飽也。 」不從生活禮節來落實,而奢求孩子未來學有所成,恐怕只是說食數寶、妄圖空中樓閣而 已。 古聖先賢的智慧,早已指引我們啟蒙教育最根本的基礎,正在於「禮」,今日為人父母、 師長者,對於孩童的教育,當於此深思之! 若有志為孩子自小在禮節上打好基礎者,建議可先選擇清代秀才李毓秀所著《弟子規》作 為童蒙讀誦本。至於雪廬老人所編《常禮舉要》,除適合兒童讀誦、遵守外,並可同時指 導為人父母、師長者,在生活中具體落實禮節,畢竟身教更勝於言教,孔子云:「子帥以 正,孰敢不正?」蒙以養正須用禮,不也是該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嗎? 論語簡說(六十) 子 圓 八佾第三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人戰栗』。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魯哀公向宰我請教社主牌位的事情。宰我回答說:「夏朝用松木,殷商用柏木,周朝用栗 木。周朝用栗木就是使人民戰慄恐懼。」孔子聽到這件事後,說:「事情已成定局,就不 必再說了;已遂行之事,也無法改變,就不必再向哀公提出諫言了;宰我的話雖然不恰當 ,但是已經過去了,我也不再追咎了!」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名予,孔門中言語科傑出的學生。「社」是社主。立國之初 ,建有宗廟及社稷,而社稷露天,可得風霜雨露之氣。社稷壇上安放「社主」。魯哀公為 何問社呢?因為社稷壇遇到火災,社主被燒了。哀公此時問社主,其實另有所指,哀公及 宰我之間有默契,一般外人很難知道!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這是宰我回答哀公的話。「 戰栗」同戰慄,是恐懼的意思。夏后氏是夏朝,殷人、周人則是殷朝及周朝。「社主」就 用當地所出的樹木,三代分別用松、柏及栗來安置,不用貴重的木頭。而前兩句「夏后氏 以松,殷人以柏」只是陪襯的話,重要在第三句「周人以栗」。後面再加一句「使民戰栗 」,使百姓及臣下對國家產生恐懼,是怕哀公聽不明白,再加以說明的。哀公當時,魯國 國政早由三家所把持,哀公有意收回國政,此時藉問社,徵詢宰我的意見。宰我藉周朝社 主用栗木,隱喻使人民戰慄的諫言,希望哀公有所作為,削弱三家的權勢。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此事宰我並未和孔子商量,所以孔 子聽到了,很含蓄的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成事不說」,指哀公失政 ,三家僭越,局勢已成,難再改變,就不要再談論收回國政的話;「遂事不諫」,遂事指 三家掌控魯國國政,已遂行其事,勸哀公立權威懲處三家的諫言,無補於事;「既往不咎 」,這是孔子對自己說的話。「咎」是責備的意思。宰我替哀公出主意,不合時宜,雖然 有失言之過,已經過去了,就不再責備他。但這並不表示三家不必削弱,而是希望宰我做 到「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欲成大事必須謹慎,謀定而後動。否則舉事不成,害人害己 。 從本章經文看出孔子言語含蓄,處事謹慎的態度。使當事人知所警惕,又讓不成熟的舉動 ,消弭於無形,正是我們研讀本章應當用心的地方! 家庭氣氛 治 煩 仁者之家,父子愉愉如也;夫婦雍雍如也,兄弟伯伯如也,僮仆訢訢如也,一家之氣象融 融如也。義者之家,父子凜凜如也。夫婦嗃嗃如也,兄弟翼翼如也,僮仆肅肅如也,一家 之氣象栗栗如也。仁者以恩勝其流也,知和而和;義者以嚴勝其流也,疏而寡恩。故聖人 之居家也,仁以主之,義以輔之;洽其太和之情,但不潰其防斯已矣。(明 呂坤《呻吟語 》) 仁風濃厚的家庭,父執輩們神情和悅,晚輩的言語和順;夫妻之間態度溫和,相互尊重; 兄弟們互相關心禮讓;甚至僕傭們,也是一副歡喜的樣子,整個家裡充滿了溫馨祥和。 講求正義的家庭,長輩們的神情嚴肅,晚輩自然表現出敬畏的態度;夫妻之間態度冷峻, 言辭嚴厲,兄弟之間的言行則是小心謹慎,僕傭們畢恭畢敬,不敢言笑,整個家庭呈現嚴 肅靜穆的氣氛。 仁厚的人因為太重恩情,容易流於只知和氣而不知節制。正義感很重的人則太過於嚴謹, 骨肉之間往往流於疏離,而缺乏情誼。 所以聖人居家的態度,以仁厚為主,再配合正義,讓家人的情感融洽平和,又不致於敗壞 禮義。 天 使 《起世經》云:「有三天使在於世間,所謂老、病、死也。」佛說,眾生造作惡業,死後 墮落惡道,閻王見他來了,以悲愍的心訶斥他說:「從前你在人間,有沒有見到衰老、病 痛、死亡啊?這是上天派來警告你的三位使者,你怎麼還放逸不知警覺,放縱身口意,貪 愛各種染塵,不懂得布施持戒,自我調伏呢?」 健 康   信仰讓身體更健康。根據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每週至少參加一次宗教聚會的人免疫 系統蛋白質interleukin-6,比不參加的人少,可以減少罹患癌症和心臟病的機率。哈佛 大學醫學院教授指出,教友比較健康,可能因為社交活動及禱告,都可以讓身體放鬆,壓 力減輕。(美國《預防》雜誌)   反 省      宋朝的趙,用投豆來檢驗一天的得失。他的書房有三個盒子,每晚睡覺前,總結一天的言 行,如果有一件好事情或一個好念頭,就取一顆黃豆放進一個盒子,如果有一件壞事情或 一個壞念頭,就往另一個盒子放一顆黑豆。起初,黑豆比黃豆多,後來黃豆越來越多, 而黑豆越來越少,趙也終於成為高尚人士。 留 意 雪公云,吾講經、講書,聽的人很多,有生人、熟人,吾都知道,你心中有他,他心中才 有你。你看他是路人,他心中就沒有你。如果你都看不起人,人何故來親近你?以後有聚 會要學一舉一動都合禮,吾都會留意。大家希聖希賢,成佛都比吾高,吾也高興。 渾穆雄偉、深藏行意的──「薛子岫摩崖」 隋摩崖石刻〈581--618〉,無年月,榜正書,三行八字。《中國書法大辭典著錄》。 【薛子岫摩崖】刻字,用筆提按頓挫、藏露結合,行書意味濃厚,深有《瘞鶴銘》的形態 。例如「子」字,第一筆入筆重;第二筆下筆輕而鋒毫露出,下行作半弧狀,鋪毫挑鋒, 淳厚渾穆;第三筆又收起鋒芒,暗入暗出,氣勢雄偉,內涵豐富。「岫」字則左右緊密相 連,並與上面的「子」字相互穿插,兩字渾然一體。這不是單純的楷法所容易表現出來的 。    楷法興起以後,為了書寫的快速,漸漸出現了行書筆法。這種筆法講究神情的表現,用來 題寫摩崖,筆意渲染難到極處,此件石刻能達到這樣效果,實在不容易。 掐絲琺瑯赤壁圖扁壺──清朝 「赤壁」位於湖北省境內,究竟在何處有多種說法。或說在嘉魚縣東北方,時周瑜破曹之 處;或是黃崗縣城外,蘇軾遊覽而作前後《赤壁賦》之地……等,一是三國英雄稱霸偉蹟 ,一是千古名文描述地點,皆讓人不斷吟詠傳誦。    此壺高四五.八公分,腹寬三五.五公分,口徑為九.二公分,侈口直頸,器身圓而扁平 ,兩側有鍍金雲紋的雙板耳,造型勻稱而典雅。全器以掐絲琺瑯代替畫筆,運用高超技巧 表現《赤壁賦》的意象。腹面左上方為懸崖峭壁,紅綠秋林自岩壁長出,瀑水沖石水花四 濺。右上方一輪明月高掛天際,蓬舟泛於江上,蘇軾與客對飲暢談,就如賦文所寫:「月 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之江面景色,取意高而佈局精美,是難得一見的清朝珍寶。

相关参考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

佛教 明倫月刊322期

再談實修●鞭鼓生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依什麼標準修正呢?佛教徒就是依佛陀所立的戒法來修正。能夠依教實修,了生脫死才有希望。或者有人會問:「法華經不是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