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52期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52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純善人 鞭鼓生 憨山大師說:「十一(善)法者,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 、行捨、不害,此十一法全具,為純善人。但少一法,即為缺德。汝等但能依教持此善法 ,各各究明,時時觀察提撕,於何法上有未純熟,更加切磋之功,務要全美而後已,如此 用心,是為真實善人。」 活在世間,我們要將自己雕塑成怎樣的人?祖師說,「十一法全具,為純善人。但少一法 ,即為缺德。」學了佛,總想自己應該稱得上是善人吧!然而以教法來審視,卻難免是一 位缺德之人。好錯愕啊!原來自己活在懵懵懂懂中,終日自以為是吃素學佛的大善人。 百法五十一心所有法中的十一善法,清清楚楚地告訴修行人,修行的路要往哪裡走,要怎 麼走,要以什麼樣的標準,來莊嚴身心,並衡量善的尺度。純善的人,信諸法的實體與三 寶的淨德,對世間出世間的善根,深住信樂,使心澄淨。純善的人,於身與心都精進。並 以慚、愧來自我反省。純善的人不貪,就是不染著於五欲之境。也不瞋,就是不使身心熱 惱,而起諸惡業。也不癡,就是心性不會闇昧,迷於事理。因為愚癡為父,貪愛為母,會 生出一切煩惱惡業。純善的人,遠離煩惱壓力,身心調暢安穩,斷惡修善,閑邪存誠,絕 不放逸。並且讓身心捨離執著差別,而住於平等正直的境界,自自然然地安住在道上。純 善的人不害,也就是不會做出損害眾生的事情。 祖師說:「衣食住,亦修道人所不能少。食得充飢,衣取禦寒遮羞,住屋能避風雨即成。 否則只講究衣食住,即無講究修行功夫。」十一善法,講究的正是修行功夫。吾等修行人 ,務要實實落落,耐心行去,不可自欺欺人。所謂心地功夫,豈不就是這般點滴切磋琢磨 觀照而成的? 學道如白月, 光頓照閻浮, 明乃漸皎潔。 ──明 蕅益大師〈學道偈〉 學道的過程,如同初一到十五皎潔月亮的變化。即使初始的一點覺悟,它的光明就像虧月 ,也能一下子遍照這個閻浮提世界。不過,隨著十五日的接近,光度逐漸的潔白明亮,直 到滿月才是最光明圓滿。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一二) 智 果 ◎加行位(續二)── 釋四位名(二) ※前 言 唯識修道五位之二「加行位」,謂加行位菩薩為求住於「真唯識性」,必須經過四個修學 歷程,所謂「煖、頂、忍、世第一」,上回已釋初二位,即煖位及頂位,今續釋後二位, 即忍位及世第一位。 以下即分別解釋之。 (三)忍位 (1)正釋 《論》九云:「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 謂依「印順定」發起「下品如實智」(契合真實道理之智之初位,故名為「下」)「印」 持決定前所取四法(名、義、自性、差別)是空,亦「順」樂忍可後能取心識之虛妄不實 ,如此「印前順後」之定,即稱為「印順定」。 (2)轉釋 問:何義順後能取之心識,亦非實有? 答:《論》九云:「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能取、所取,相待立故 。」謂既無所遍計之實境(即名、義等四法),豈有能遍計之心識?當知:能取之心與所 取之境,是互相對待,缺一不可也! (3)依行立位 《論》九云:「印順忍時,總立為忍。」謂「忍」是總名,通於二處,即「印忍」及「順 忍」。其修行次第如下: (一)下忍 ── 觀所取之境空無,而決定印持之。《述》九末云:「下品忍,名印忍, 印所取無故。」 (二)中忍 ── 觀能取之識空無,而順樂忍可之。《述》九末云:「中品忍,名樂順, 樂無能取,順修彼故。」 (三)上忍 ── 觀能取之識空無,而決定印持之。《述》九末云:「上忍起時,但名印順 ,印能取無,順觀彼故。」 故《心要》九亦云:「此忍自有三位差別: 印前,即下忍。 順後,即中忍。 忍識亦空,即上忍。」 《演秘》七本云:「初忍雖未修無能取,印『所取』無,即是順無『能取』義也,能所二 取相待立故。」謂於初忍位,雖未觀「無能取」,但在印持『無所取』之同時,即是順樂 「無能取」,何以故?能所二取,互相對待故。 南嶽慧思禪師之《大乘止觀法門》卷三云:「彊觀諸法(勤勉觀察諸法),唯是心相,虛 狀無實,猶如小兒,愛鏡中像,謂是實人。然此鏡像,體性無實,但由小兒,自謂實,謂 實之時,即無實也。我今亦爾,以迷妄故,非實謂實。設使意裡,確然執為實時,即是無 實,猶如想心(粗想之心)所見境界,無有實事也。復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但 以癡妄,謂有實念,道理即無實也。如是次第,以後念破前念,猶如夢中所有憶念、思量 之心,無有實念也。作此解故,執心(能取之識)止息。」以上所引,正同此中「四加行 觀」(四加行位之觀法也)。 (4)釋印順相 《論》九云:「印前順後,立印順名。」《述》曰:「印前『所取』無,順後『能取』無 ,及印『能取』無,立『印順』名。此釋三位別名。」 (5)釋忍義 《論》九云:「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述》曰:「忍境空、識空,故亦名忍。」即「下忍」先單印境空,「中忍」順後識空, 「上忍」單印識空。「中忍」雖不印可,順樂忍可,故亦名「忍」。即此中「正忍」(於 空理忍可決定)、「順忍」(於空理順樂忍可)皆名「忍」故。 《音義》九云:「『忍』即別鏡中『勝解』,有二義故。 一者,印持決定。 二者:順樂忍可。 今則『印』前無所取,『順』後無能取,二義皆具,故名曰『忍』」。 上來略釋「忍位」已訖。 (四)世第一位 (1)正釋 《論》九云:「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此定與初地「見道 」相鄰,不為餘心所隔,故名「無間定」,依此「無間定」,發起上品如實智(重發契合 真實道理之智,方前為優,故名為「上」)雙印能所二取皆空,故立此位為「世第一法」 。此義云何?今先略釋之: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云:「四加行位之第四,是為有漏智之最極,世俗法中之第 一,故名「世第一法」。」 《大乘義章》十一本(隋慧遠撰)云:「世第一者,顯勝之目,於世間中,此善最上,故 云第一。」 (2)轉釋 《論》九云:「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謂前忍位中,「下忍 」印所取空;「中忍」順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似屬次第,故總立「忍位」,今此 位乃雙印能所二空,非屬次第,故異於前,立「世第一」名。 (3)釋無間相 《論》九云:「從此無間,必入見道。」謂此後二空觀無有間斷,即入「真見道」,亦即 於「世第一法」之後念,生無漏之根本智,斷分別二障之位為「無間道」,於次一念正證 二空所顯之真理之位為「解脫道」,此二道即稱為「真見道」。 (4)釋「世第一」義 《論》九云:「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此義云何?前已略釋,今正釋之: 《攝論釋》八(世親釋,真諦譯)云:「菩薩以『地前』為世法,『登地』為出世法,此 『無間定』猶是世法,於世法中無等,故名『第一』。何以故?世間眾生,無有修行,能 等此法者。又此定雖是世法,能為菩薩出世道增上緣,餘世法則無此義,故名『第一』。 又唯一剎那,故名『第一』。」 《演秘》六本載,《論》云:「異生法中,此最勝故」者,唯凡趣聖,可如所言,聖者「 迴心」而歸於大,對此云何「異生」第一? 答曰:迴趣聖者,如佛世沓婆摩羅子,已證阿羅漢,具六神通,厭無常、生滅之身,發菩 提心,求菩薩道,即屬「俱句」收,即亦名「聖者」,亦名「異生」,何以故? 1、彼已得生空智,已斷「煩惱障」故,亦名「聖者」。 2、然未得法空智,未斷「所知障」故,亦名「異生」。 《相宗綱要》「頓漸二悟」章云:「二乘迴心之後,稍經劫數,而入『資糧』僧祇時分。 」如四果迴心者,須經二萬劫,方入菩薩十住之第一位「發心住」。當知:大乘行者,修 菩薩道,須至初地入心見道在前時,方斷大乘「異生性障」,證「遍行真如」,方可稱為 聖者。 由上述可知:今此四加行之第四位,雙印能所二空,從此無間,斷大乘異生性障(即分別 二障隨眠),必入初地見道位故,對此迴趣聖者,亦得名為「世第一」也。 上來略釋「世第一位」已訖。 ※總說加行四位 無著菩薩所造《攝大乘論本》卷二(奘公譯),引彌勒菩薩所說之《分別瑜伽論》頌云: 「菩薩於定位」── 加行位中,煖位菩薩,在「明得定」位之中。 「觀影唯是心」── 發起下品四尋思觀,觀所取之名、義、自性、差別,唯是自心所變現 之影像,假施設有,實不可得也。 「義相既滅除」── 遍計所執心外之境,義相(義理與相狀)既已滅除。 「審觀唯自想」── 頂位菩薩,在「明增定」位之中,發起上品四尋思觀,重新審觀所取 「名」等四法,唯自想心所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也。 「如是住內心」── 忍位菩薩,亦復如是,依「印順定」,發起下品四如實智,能收攝內 心安住於無義。 「知所取非有」── 於下忍位,了知所取「名」等四法,決定印持非有。 「次能取亦無」── 於中上忍位,順樂忍可,決定印持能取之心識亦了不可得。(合此上 三句,俱印能所二取皆空,即頌「世第一位」也) 「後觸無所得」── 從此之後,無有他念間隔,即觸證無所得之真如,入真見道位。 《述記》九末云:「初二句頌『煖位』;次二句頌『頂位』;又二句頌『下忍位』,第七 句頌『中上忍位』,合上三句,俱印二空,即頌『世第一位』以時少故,從『忍位』說; 第八句頌『見道位』。」 上來釋「加行四位」之名已訖。 念佛心如水 雪廬老人 風吹水動泥起。 風息水止泥沈。 都攝六根(使水隔風) 淨念相繼(洪名似礬) (案:風吹動水,攪動水底的泥沙。風一停,水平靜了,泥沙便沈下去。念佛能攝住眼耳 鼻舌身意六根,一心念佛,就像將水與風隔開,心就不擾動。而淨念相繼,一直記住六字 洪名,像是投入明礬,能讓心水更為清淨。) 淨土法門惟佛乃能究盡(上) 雪廬老人 案:民國七十二年一月二十三日,臺北淨廬念佛會舉辦放生活動,並參訪臺中佛教蓮社, 祈請雪廬老人開示修學法要。當時有美國華僑倡言「消業往生」,困惑許多久修淨土的蓮 友,雪公乃專究這一問題,將淨土殊勝特別之處娓娓道來,對於堅固淨土行人的信願知見 ,大有助益。 ───編者謹案 諸位大德,諸位同修: 今天諸位難得來到臺中,又辦放生活動,因緣殊勝,功德非常大。人是動物,畜生也是動 物,過去世也許都做過眷屬,都曾為一家人,所以動物彼此之間都有關係,眾生皆有佛性 皆能成佛,放生一方面是放過去世的眷屬,救這些眾生也是救未來的諸佛,功德非常的大 。 傅老師要我為各位開示,我不敢當。諸位學佛也懂得一些佛理,所謂開示是自己本身要知 道,才能告訴對方,譬如我們蓮社門關著,而有人要進來看,則要把門打開讓他看得見, 但他也還不知道裡面的擺設,你必須指導說明,但是你要先知道內容,才能向人說明,否 則門雖然開了,你也不知道內容,如何跟人介紹呢?你必須要內行,才不會說錯。明明白 白的交待清楚。而開示以後對方明白了,悟了,這才是開示。「開示悟入」有連帶關係, 眾生原來有佛性,但早就被無明迷惑了,迷到現在,對佛理還是不明白,否則早不在這裡 了,所以我不敢承擔開示這兩個字,只是談談話。談什麼話呢?把知道的說給諸位,不知 道的概不會說,譬如蓋蓮社,我不是工程師,我不會蓋房子,如何跟大家說蓋房子的事呢 ?外行人如何說門道事,所以不懂的事就不要說。 淨土惟佛能懂 早上看到諸位在合掌念佛,念佛做什麼?為什麼不去抽煙喝酒?念佛為什麼?這很重要, 諸位能答得出來嗎?這一句話很難答覆。要把這句話講明白要十年的功夫,其實十年還算 少。我學人口才不好,說一百年也說不明白。這是實在話,不是謙虛。誰可以說明白呢? 《阿彌陀經》裡舍利弗智慧第一,他說上一百年也說不明白。舍利弗是大阿羅漢,證了羅 漢果,而我們什麼也沒有。證了羅漢果懂什麼?懂得羅漢。羅漢以上還有菩薩,菩薩的境 界羅漢就不懂,到什麼地位懂什麼。菩薩就懂得了嗎?文殊師利菩薩懂得念佛嗎?他也不 懂得。也只一知半解,說不明白。這怎麼講呢?他是菩薩,只曉得菩薩的事,阿彌陀佛是 什麼情形他不懂得。這都是祖師註解說的話,本人才敢說,今天說的話沒有本人的話,本 人不會說話。除了祖師說的話本人都不敢說。 菩薩的階位有五十二個,第一級懂才懂第二級,如上梯子,《阿彌陀經》裡等覺菩薩尚且 不懂佛境界,我們如何懂?那誰懂呢?大家念《阿彌陀經》,經中有十方佛,他們懂得, 成了佛才懂得,不成佛不懂得。菩薩對念佛的道理外行,羅漢更是外行,我們凡夫就更看 不到了。說個譬喻:幼稚園的孩子懂得大學的功課嗎?小學生懂得研究所的功課嗎?更不 懂。高等者懂得初學者,初學者不懂得高等者。 感應從心念起 大家知道要念佛,念佛有何好處?有什麼用途呢?釋迦牟尼佛要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為 什麼不念其他的佛?街上的人誰不會念這句阿彌陀佛?你如何念呢?念是要從心中念,光 嘴裡念,有口無心不行,人人有心,心怎麼講,經上說:佛就是心,心就是佛。要緊的是 心,真從心中念佛,就會放光明,你一放光明就會與阿彌陀佛的光明相感應,一感應你的 光明就上了阿彌陀佛的光明那兒去了,光光相合,命終之後你的本性就上了西方極樂世界 ,外行話是靈魂,內行話是神識,也就是心,心即是性,性就是心,這要學禪才知道。 所謂西方接引,就是到阿彌陀佛那裡去,阿彌陀佛若不來接引我們,你認路嗎?你到臺北 都不認路,如何過十萬億佛土到極樂世界?其實你只要在家裡一心念佛,阿彌陀佛就會來 接引你。就如接電,只要電接通了就感應。人人雖然沒有開智慧,但人人皆有佛性,有佛 性,將心裡亂七八糟的事放下,你的心就會放光明,就會與阿彌陀佛佛光相合。或問,接 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呢? 永離生死輪迴 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先要知道這裡有什麼壞處。大家都知道三界公,三界是 :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在三界裡生了死,死了生,來回的生死。欲界有六道:三善 道和三惡道,三惡道是很苦的,其他宗教不講這個,只有佛教詳細的述說,若只說天堂地 獄,那是囫圇吞棗。六道輪迴來回的轉,互為父母眷屬,也許入地獄,也許上天堂,上天 堂也還會入地獄,並不是永遠在天上,這不就麻煩了?我們現在生為人,若死了,一萬人 也找不出幾個人再變為人了,下三途者為多,受苦無窮,永難出離,大家要知道這一層, 美國大總統現在不得了,但死了也要輪迴,咱們也是一樣,人生難得,學佛者一定要懂得 。所以苦不苦呢? 如何解決苦?三界不能待,要出三界,出三界上那裡去?你若成了佛,自己有淨土,不成 佛就沒辦法,只有上西方極樂世界,那裡沒有六道輪迴,永遠不生不滅,你可永遠享受極 樂世界的福報,這個很要緊,不明白這個,終日學佛,一點用處也沒有。即使做了功德生 天,壽命終了也要輪迴,這有什麼功德? (上) 元宰必讀書 印祖云:「提倡因果報應,莫善於教人受持《太上感應篇》,《文昌陰騭文》。以善惡類 書,一目瞭然,易於獲益。 彭定求(注)從小日誦此二書,至中狀元作尚書時,猶日日誦之。且得暇恭書送人,題為『 元宰必讀書』。跋曰:『非謂讀此可以作狀元宰相,而狀元宰相決不可不讀此書。』可知 此書之要矣。」《復朱仲華居士書》 注:《清史稿》第四百八十卷:「彭定求,字勤止,又字南畇,長洲人。………康熙二十 五年一甲一名進士,授翰林院修撰.歷官國子監司業、翰林院侍講,充日講起居注官,前 後在翰林才四年,即歸里不復出。」他三十歲考中狀元,康熙四十四年,南巡到蘇州,命 他出任《全唐詩》總裁。 典型夙昔之十三── 斌宗法師 智 展 斌宗法師(一九一一─一九五八),臺灣鹿港人。在日據時代,當臺灣佛教界還處在和鬼 神、外道合流局面的時候,法師便已看出當中的不如法之處,發心到中国參學。期間,曾 在淨宗耆宿圓瑛法師座下受具足戒,也曾在觀宗寺寶靜法師、天臺山靜權法師門下研習天 臺教觀,其精進用功之行持,均深得嘉勉和肯定。回臺之後,法師便開始積極進行弘法利 生的事業,其敷演教理時的條理分明、層次井然,為當時只作佛事,對經典不求甚解的佛 教界,樹立了良好的典範。在中国僧人尚未大規模來臺之前,法師可謂在「解行」上最具 「標竿」意義的「在地」代表。老人家住世時間雖不長,但對於正法在臺灣的流佈卻有相 當深遠的影響,本文特將其不凡的行誼集中呈現,願與大眾一同瞻仰這位高僧的修行風範 。 安貧樂道 不改其志 斌宗法師俗家的祖父是鹿港當地的巨富,父親又是地方上的名醫,因此家境十分優渥。不 過,在他十四歲出家之後,卻能安於物質生活的匱乏,專心一意求道。收錄在《斌宗法師 遺集》,一篇對於法師生平有較為「鳥瞰式」介紹的文章 ── 鄭焜仁居士〈斌宗大師略 傳〉──中,對法師「安貧樂道」的操持有如下記載:「十七歲的那年,因種種因緣,上 人決定結茅獨居於汴峰(臺中市郊頭汴坑)。每日授課學生以維持自給的生活,不願受友 人或信士的供養,也不接受饋贈。有時柴米皆盡,乃先向學生借用,及束修時照數退還。 那時有一信士金山夫人(即後來獅頭山海會庵第一代住持比丘尼達明師),曾以大量米糧 供養,上人不受而退還之。山居物資生活,往往不能維持最低限度的要求,但上人卻過著 樂道的生活。任何語辭難以說明此時的情況,但如以孔子讚美顏回的話 ── 『一簞食, 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比當年上人的汴峰生活,則是最 恰當不過的。」 一位富家少年,能感知「世間無常」之苦,發心出家修行,又能安忍物質生活的拮据,不 改初衷,在菩提道上勇往直前,其往後在道業上的成就,已可在此看出端倪。 學行卓越 不自驕矜 民國二十二年,法師因深感臺灣缺乏可以指導研學佛法的老師,於是決定隻身前往中国參 學。在寧波觀宗寺求學期間,由於刻苦好學、才情卓越,因此很得當時擔任學院主講的寶 靜法師的賞識。 關於斌宗法師在觀宗寺參學期間的表現,〈略傳〉中有如下記載:「是時寶靜法師當觀宗 寺主講,上人前往參學。時因貧窮無力購買參考資料,乃利用夜間同學已休息時,借其參 考書而讀之。但學院規矩,作息有一定的時間,有時不得不避開督學的巡視。上人極專心 ,進度甚速。一日寶法師出一問題,曰:『彌殺彌慈』,係取材自指鬘外道央掘摩羅的故 事。試問其道理何在?令諸學生申論之。諸學生均不得要領,無從下筆。上人曾著論文, 論其道理,同參將該文發表於『宏法月刊』,但沒署上人法號。寶法師讀該論文,驚嘆著 者學力,見地高超,深為讚美,後來寶老知為上人所作,嘉許讚美備至,且決定聘請上人 任副講法師。上人知道寶法師決定請他任副講,至為驚訝,於是乘夜整裝,黎明逃出觀宗 寺,事為寶老所發現,即令使者前往追回,使者追了六、七里,力陳寶老聘請至意,上人 則託使者,轉呈寶老說:『不遠千里前來中国,目的在於求學,絕無意講授。老法師慈意 至為感激,但無論如何,不能應命。』於是趕程入天臺山。」 在逐漸深入教理的階段,年輕的法師雖然有些許「勝解」,但卻能謹守「學生」的本分, 懂得不露鋒芒、不自驕矜的道理,善護純淨的道心,避免被「名」所害,這對在學佛上稍 有體會便急著炫燿、展示的修行人,有相當大的啟示。 日人拘禁 以德感人 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正式爆發之後,臺灣人在中国的處境日益艱險,因為不明究裡的人 ,常將臺灣人和日本人劃上等號。於是,原本計畫在中国參學十年的斌宗法師,不得不中 止這場求法之旅,在戰火中冒險返回臺灣。不過,在回臺灣的船上,日本特務卻因為懷疑 他是中國間諜而對他進行監視、盤問,結果,船抵基隆之時,法師就被不明不白地逮捕、 軟禁了。 關於法師遭到日人拘禁期間的情狀,〈略傳〉亦有詳細記述:「上人巍巍不動安然的態度 ,行住坐臥不離佛法的規制與閉在關房樣,無可煩惱,無所罣礙,也沒有痛苦。認為閉關 有時還要食住的煩惱,現在不必掛慮這些,且警察為侍者,安全地守護著。每日可以安心 地念佛、持咒、打坐,生活十分安定,對於個人全無罣礙,只是有時起了大悲想:何時才 能有機會實踐弘法的誓願與任務?在這時期,又有幾個不同的『偵探』人員前來『閒談』 ,所談的不外乎中国遊歷經過。這種偵詢的報告,一層一層地送到最高機構的森特務長( 日人)的地方。森氏讀了那些報告深受感動,並特訪上人說:『根據他們多次的報告,我 知道您的人格。我曾經將多次的報告一一核對,沒有一句差錯,人們有時就是所說的全為 事實,但多次的答案往往會忽略其一、二,或答錯了一兩句話。我從這些報告瞭解您,不 但是個學問道德修養極優,人格高尚的高僧,且可以證實您的定力功夫,我願作證您所說 的全是事實,確是僅是一個佛教傳教師,絕非不法分子』。」 法師面對突如其來的災禍,並沒有因此亂了方寸,雖然被禁於囚室,但他卻能作閉關想, 化橫逆為修行的增上緣,心心念念不離佛法。這種過人的定力,日人看在眼裡都不得不感 佩,而從這件事情上,我們也看到了有道之人的神采。 在脫離牢獄之災後,民國二十九年起,斌宗法師便開始一連串的弘法行程。當時,中日戰 爭正是最慘烈的時候,日本政府為了凝聚臺民的向心力,如火如荼在臺灣各地推行「皇民 化」運動,學校、機關團體一律禁用臺語。不過,法師在各地弘法時,為了接引更多民眾 學佛,還是用臺語講經說法,絲毫不畏懼殖民者的無理壓迫。隨著法師在臺灣開啟研經、 講經的風氣,臺灣的佛教徒開始漸漸明白佛法的內涵,修行上也有了轉變,〈略傳〉形容 是轉「應酬佛事」為「研究聖法」,這對臺灣佛教的啟蒙和發展,無疑是具有重大貢獻的 。 斌宗法師於民國四十七年四月往生,前年病中階段,就已向弟子預告了壽命將盡的訊息。 面對這位臺灣佛教拓荒的先行者,吾人不免對他短暫的一生感到惋惜,也為臺灣佛教界無 福承受他老人家多幾年的教導、指引感到扼腕。不過,從前文可知,法師住世的歲月雖不 長,但卻留下了諸多值得吾人遵循、效法的典範,相信只要吾人願意時時仰望,法師的精 神便永遠常在,繼續加被、庇蔭心心嚮往解脫的佛子。 自身作證 三 省 佛法應當自身作證,不但隨他。(摘自《成實論》) 修學佛法,不能只是一味聽別人講說,必得將聽聞的道理反覆思惟,並落實在日常生活當 中,如此方能獲得法益。 在學佛求道一段時日之後,我們常會覺得自己對佛法十分好樂,也充滿信心。可是,當遭 遇逆境阻撓,或有惡緣纏身時,那分自以為堅定的信心卻又岌岌可危了。有人開始隨俗流 轉,有人開始對所學生起種種疑竇,早先的勇猛精進慢慢降溫,最後竟變成停滯不前。為 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把對佛法的信心,完全建立在經典的字面闡述和別人的講說上, 並沒有內化到自己的生命裡,也沒有確實依聖言量起觀照,對治煩惱,所以當障礙現前時 ,脆弱的信心便冰消瓦解了。 佛陀曾對弟子云:「汝等莫但信我語,當自思惟,是法可行,是不可行。」由此可知,學 佛不能只是被動地吸收,必須主動去思索、去實踐,這樣才能獲得甚深法樂,對佛法也才 有真實信心。 念佛之道 用功之方── 江味農〈復毛敬泉書〉 江味農 前 言 江味農居士所撰的《金剛經講義》,博採眾長,淵廣圓徹,有如一部佛教百科全書。老居 士闡揚般若,又與淨土宗旨相互發明,高揭般若與淨土相輔相成的圓融善巧。而老居士在 〈復毛敬泉居士〉書信中,則勸人一心專修淨土,將一己的淨土修行經驗和盤托出。此文 在五十年前曾單張排印,因流布不廣,罕有人知,後蒙靈岩山德森老法師出示,附在《金 剛經講義節錄》之後。其中念佛的「四層八字」,實為老居士念佛實踐的甘苦談。本刊謹 將全文整理加上標題,疑有漏文之處則以問號存闕,以文章形式刊出,供作讀者淨土修行 的資糧。──編者謹案 全依一句佛號 (一)來函所述功德,有多無少矣。從來發勇猛心難,持久不變則尤難,非必自甘退惰也。 或為病魔所擾,或以精力不支,或猝遇不及料之外緣,致生障礙皆是也。弟意每日早晚《 彌陀經》各一卷,《往生咒》各二十一遍,或僅三遍,佛號各五千聲,觀世音、大勢至、 清淨大海眾聖號各二百聲,或各百聲足矣。如覺行有餘力,最好將佛號加多,愈多愈妙, 何則?臨命終時,所有經咒勢不能念,全依一句佛號,度我出苦。故平日用功,別項功課 ,可少即少,惟有彌陀萬德洪名則多多益善。古人有一切不念,終日只念佛,以十萬聲為 度。又不念六字,只念四字,大凡皆為臨終時計也。何以故?一心不亂,非執持名號,不 能成就故。試觀執持二字之義,即可知一句佛號,萬萬不可鬆動矣。因此之故,弟請兄將 經咒減少,而佛號則盡量加多,至囑至囑! (二)依上述理由,《金剛經》不念亦可。必欲念之,或早或晚誦一卷可矣。 (三)回向文由自己心中發出更好,不必定要文言。 (四)追薦先人,但求誠切,亦不必貪多。弟意《心經》七遍,觀世音菩薩聖號二千聲可耳 。此亦須在佛前發願,略謂弟子某為某持誦何經何咒,或聖號若干,求佛慈加被某人早出 苦輪,往生極樂,此其大略也。 一心念佛有四忌 (五)前函所云:「一心念佛時,急遽不得,疑畏不得,放鬆不得,矜喜不得」,此四句共 含八句,應分四層觀之,一層深一層也。茲為分別明之。 第一層,急者焦急,遽者匆遽。此初用功時也。博地凡夫無量劫來所造罪業,所有妄想, 不啻恆河沙數,談何容易便得消除。而不知上此義者,妄希速效,見效不速,遂生焦急。 焦急乃退悔之根也。實學道之大忌,故曰急不得。 又初發心人慕道切故,幾欲絕塵而奔,恨不將所有教理一旦全通,所有功德一朝做盡。今 日見此經,得未曾有,遽欲誦之。明日聞彼咒,不可思議,復遽欲持之,全不思精神來得 及否,與自己所修之法門不夾雜否,遂致終日忙忙,無從容自得之趣,頭緒紛歧,勞雖多 而效寡。又每當做功課之前,宜先靜坐片刻,將遊思打掃打掃,然後用功,此心較易乾淨 。若一事甫畢,即匆匆進佛堂作功課,則心頭之亂也決矣。故曰遽不得。 第二層,疑者憂疑,畏者怖畏。此用功漸進時也。未念佛之先,自覺心中無雜念。即念佛 之後,反覺妄想甚多。迨至用功久益勤,乃妄念竟隨之益增益長,不勝憂疑之至,曰此何 故耶?殊不知念佛用功時,妄念實多不勝數,特汝自不覺耳。今汝日覺其多,正是汝心漸 入寧靜之徵。譬如日處鬧市,雖車馬喧囂,不覺其鬧。夜深人靜,即蟲鳴鼠跳,亦嫌其擾 ,即此理也。誤起憂疑,妄念頗少,忽而明日妄念之多,竟百計排之而不肯去,此時不可 強抑。 惟有極力提起正念(即念佛之一念),或高聲念,或跪或拜念,久之彼力不敵,漸可退去 。 (案:此下,疑遺漏「故曰:疑不得。」五字) 有時念佛正好,妄想忽生,恍若天外飛來,甚至此念乃窮兇極惡之念,為生平所未有者切 不可恐怖。須知此是多生以前曾作此事,八識田中留下種子也。今幸佛力冥熏,將其逼出 ,此時宜向佛前痛切懺悔,哀求加護,俾前造罪業根本拔除,是為最要。若生畏怯,大礙 功行。又功夫加緊時,或忽覺眼前之山河大地,以及自己,空無所有,不必畏之。但極力 念佛,求佛攝受,空境之有無,置之度外可也。要緊要緊,故曰畏不得也。 第三層,放者放任,鬆者輕鬆。此用功漸純時也。念佛至純熟之候,一句佛號衝口即出, 本是佳事。然自以為已達無念而念之境,放開胸襟。任口念去。如俗所謂滑口讀過者,此 又成病矣。其病為何?則求佛攝受之心不切是也。此時必須聲聲著實,字字靠緊,謂當聚 精會神,一心悲仰,字字皆從心中懇切流出。然後生西心願,庶幾著實有憑耳。故曰放不 得(初念佛時生處要熟,至此熟處要生)。 功夫念到念純之時,心無渣滓,遍體輕快,異常安適,此佛經所言輕安是也。然切不可一 味悠游自在,必須緊緊著力,益加勇猛;否則不進則退,並此輕安而失之矣。夫欲逆生死 流而出輪迴,豈可片刻鬆勁乎?故曰鬆不得。 第四層,矜者矜張,喜者欣喜,此用功漸成時也。綿密用功,精勤不已,忽而妄念暫銷, 心光發露,得睹聖境,此時只可向真善知識密求印證,切忌逢人輒道,亦涉張揚。蓋此事 即張,則頌聲競起,自思幾經勤苦,今何幸而獲之。此心若起,即是自矜,矜心作而我慢 隨生,則前功墮矣。故曰矜不得。 既不矜張,仍復勤密用功,久之久之,自見己身趺坐大蓮華上,或睹三聖金容,或蒙彌陀 放光摩頂,或復己身儼列清淨海會,如此聖境,或經一日二日,乃至數月經年,現前不散 。此時切不可欣欣自喜。喜心若起,念佛之心即已不一,不一則亂,念佛三昧垂得而失。 故曰喜不得。 念佛的甘苦談 以上自第一層至第三層,歷述甘苦,以為兄告。憶前五年,弟在北京,一日正念佛次,忽 起大惡念,駭極,汗出如洗,竟有數日不敢作功課,嗣思生平絕無此想,何來此念,殆多 生業種乎?稍稍自釋。然究疑莫能決。 後叩諸諦老法師,諦公曰:「此多生種子,今為佛力熏逼而出,由此加功,即可拔去根株 。」當知八識中惡種藏積甚多,倘遇外緣引之,彼即出頭露角,不可收拾。所以佛法修心 之功,不可不用。功用得勤,惡根方可拔除,善根乃能增長耳。 弟因此亦知念佛之要。蓋一切法門,必將業種斷淨,方離生死,必歷三祇功行始克辦到。 惟修淨土者,依彌陀願力,慈悲攝受,遂得帶業往生。但得生西,便出輪迴,此之謂勝方 便,謂方便善巧勝過一切也。(帶業二字,的指未能除盡之種習而言,非謂現行惡業。或 曰:果爾,何以惡人臨終十念,亦得往生耶?須知惡人臨終地獄相現,幸遇善友開示,則 恐懼之情與求生之心,一時並急,勇猛念佛,有一往直前之慨。但大限已到,甫及十念, 遂已命終,非只發心十念也。試思當彼哀悔誠切,情急求生之際,此時之心,固已惡念全 清,善根開露,故蒙攝受耳。此中道理亟應細辨。) 弟修淨土,亦已十年,然至今尚因循於第二第三兩層之間,乍前乍後,絕無進步,至為慚 愧!若第四層功夫,特依據經教而陳述之,弟猶未能達此境也。又此四層亦依言說方便, 立此次第,實則或前後互起,或一時並現。亦有人念佛甚久,無甚出入;或念之未久,境 界甚佳者。此視根性之利鈍,業障之淺深,功行之勤怠,隨人而異。 總之,無論何人何時發現何境,必須審其利病,知所修治,乃為最要。所慮者自不審知, 所以宜常親近善知識也。更有進者,用功固應求證念佛三昧,但不可著急求之,功到自能 證得,非可強求。即令生前未能親證,但須真修切願,臨終必能蒙佛接引,不可自餒也。 至要至要。 請由此門而入 (六)《觀經四帖疏》、《無量壽義疏》、《往生論》、《淨土十要》各一部,五彩及不著 色三聖像各一幅。一併奉贈,即囑寄上。其《四帖疏》等書,如六謙先生有未見者,請與 共讀之可也。 (七)三業清淨之法,最好一心念佛。蓋一句洪名,無業不銷,無德不備故也。 (八)在家人應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也。兄今殺、酒已戒,而 盜等之戒,平素之立身行事,已立其基。今復致力防檢,更自易易。夫戒有止持、作持。 如堅持五戒,止而不為,是名止持。自己止之類(?),是名作持。 布施非必財施也,教人以佛法,曰法施;設種種方便,令人離恐怖,得安樂,曰無畏施。 持名而得一心不亂,即是定,非必坐禪也。兄能信入淨土法門,即是基(?)慧根。若於念 佛之暇,將淨土教義探討明白,大足啟發智慧。且因此己既增長道力,並得開發他人信心 ,益莫大焉。至於根本大智不可強求,果能一心不亂,則性光朗耀,徹體圓明矣。 右列八條,念佛之道,用功之方,一一備具,請由此門而入。以兄之至誠至勇,證道何難 哉?不勝欣盼之至! 朱 氏 張夫人 呂富枝 朱 氏 朱氏,宋朝霅川(今浙江吳興縣)人,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經歷三十年,並且經常誦念《 金剛經》,每當打開經本讀誦時,總是覺得諸佛菩薩聖眾,就在她面前,因而誦經時,她 不敢坐著誦念,也不敢絲毫怠慢,必定真心誠意,恭恭敬敬地讀誦。 後來朱氏忽然斷食,經過四十天都不進食物,每天只有飲水而已。 有一天朱氏夢見三位僧人,進入室內,每一位僧人,手裡都拿著蓮花,對朱氏說:「我以 前為妳栽種這朵蓮花,今日即將盛開,所以前來接引妳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朱氏醒來後 ,心中非常歡喜,於是請僧人前來為她助念,朱氏隨著僧人端坐念佛,在佛號助念聲中, 就安然作化往生了。 張夫人 張夫人,元朝人,不清楚她居住的地方。晚年時,持常齋念佛,到了年紀七十九歲高齡, 每天晚上,她把蠟燭熄滅,靜坐念佛,四面牆壁都放光明,出現瓔珞的形象。 張夫人臨終的時候,桌案香爐裡的香,焚燒出來的煙,形成篆字形狀,宛轉盤旋,漸漸形 成了佛的形相,一會兒這尊煙佛,變成了真金色,佛像的眉目就像繪畫那般清晰,佛的一 手下垂,好像接引眾生的樣子,當香的輕煙剛剛消失時,張夫人就即刻往生了。 和氣如春顧自青 三 學 冬天過去,春天來了,三陽開泰,天地之間陰陽平和,沒有秋冬的肅殺,也不是盛極而衰 的炎炎夏日。現在東風解凍了,草木萌動,正是萬物欣欣向榮的成長契機。古人說:「男 子悲秋,女子懷春」。男子每到秋天,格外感觸,一年看又過,四方之志何日才能實現? 不免怨天尤人,悲憤難平。女子春日凝妝上翠樓,無奈韶光易逝,年華漸老,只得閨中生 怨,癡癡地等下去。一開春,周遭也不平靜,有因車禍報復致死的,有漁船發生海難的, 有大學生遭親人撕票等等。怨聲戾氣瀰漫四周週,不僅揮之不去,稍有不慎便襲上心頭。 個人心頭埋藏怨恨,會使人喪失心志,做出不理性的舉動。一個怨氣充斥的社會,更是破 壞環境和諧的元凶。有人在教室裡擺了兩碗米飯,分兩批學生,一批學生天天對著一碗飯 說好話;而另一批正相反,天天說不好的。幾天下來,那些說好的米飯,只是發黃沒有怪 味,而說不好的米飯,已經發黑變味了。新正年頭,如何養得一團春意思,除盡怨氣,天 天過著「和氣如春」的日子,想來是每個人都有的新春願望。謹從《論語》經典,掘取可 以除怨平懷的智慧。 怨從何而來 經濟貧困是怨氣的溫床,孔子說:「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憲問篇〉)身邊財物 不敷生活所需,生存欲望難以滿足時,自然心生怨尤,怨老天不公,怪世人沒有眷顧。而 更多的怨恨,是來自於個人涵養功夫的缺乏,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 則不孫,遠之則怨。」(〈陽貨篇〉) 邢昺《疏》說:「女子與小人皆無正性,難畜養。」不謙順與怨恨,都是由於發乎情而不 能止乎禮。偏重情緒的女子與小人,太過情緒而疏於禮節,親近久了便不知尊重,稍有疏 遠則心生怨恨。如果情禮並重的,自然不屬於這章所討論的對象了。 貧困、疏遠都會讓人心生怨恨,所以孔子戒人不要只謀私利,孔子說:「放於利而行,多 怨。」(〈里仁篇〉)愈放縱私心圖取私利,就愈損人,召來人們的怨恨也愈多。所以有德 君子,一舉一動都要「喻於義」力求公心,不願「喻於利」只貪圖個人好處,讓人吃虧。 孔子在指導仲弓推行仁政時,說道:「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 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顏淵篇〉)主持大政者,對人能恭能敬,政務不違恕道, 如此可以減少邦家民眾的怨氣。大至國家、團體、機構,小到一個家,能遵循孔子這個辦 法,自然和氣無怨。和氣可以致祥,無怨便能生吉,誠如朱柏廬《治家格言》說的:「家 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家和不是因為家財富裕,貴在一門能否上和下順。 不怨的範例 怨氣積聚不散,傷心又傷身,有失中正和平的氣象,孔子一向不許。能夠「無怨」的人, 方為孔子所稱道。《論語》中有那些人可以「無怨」? 先看孤竹國的伯夷和叔齊兩兄弟,孔子說:「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 冶長篇〉)伯夷尊重父親的決定,把國家讓給弟弟叔齊,叔齊則堅持「長幼有序」,不敢承 繼大位。兩人互相禮讓,最後都來歸到西伯(周文王)的國土,當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時,兩 兄弟叩馬勸諫武王遵行「君臣有義」的倫理,兩人勸諫失敗後便隱到首陽山,過著飢餓的 日子。兩兄弟心中有怨氣嗎?孔子認為兩人「求仁得仁,又何怨?」(〈述而篇〉),伯夷 求孝得孝,叔齊求悌得悌,末了求忠也得忠,他們沒有念念不忘過去的恩怨,不計較誰的 過節,無怨無悔的過一生。 再看齊國大夫「伯氏」的例子,有人問起管仲這個人如何啊,孔子稱讚他是一位「仁人」 ,何以見得呢?孔子說:「(管仲)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憲問篇 〉)管仲當齊相時,富人伯氏犯罪,管仲將他的封地「駢邑」沒收充公,從此伯氏過著布衣 粗食的貧寒生活,伯氏到老掉牙了,對於剝奪他家財的管仲,始終沒有發出一句怨言。伯 氏相信管仲是一位仁者,他斷案公正,自己理該服罪。對人深信不疑,就不會因疑而生怨 。 還有一種人也能無怨,事親能盡孝者。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 不怨。」(〈里仁篇〉)善事父母的人,必然細心體察父母的身心狀況,一發現有所偏差跡 象,便委婉勸諫。父母未必肯接受,仍然保持恭敬,不忍撒手而去,再找個時機,試著勸 化。如此反反復復的勸諫,雖然勞苦,心中也沒有一點怨憤。親子天倫,流著同一血脈, 只有關懷憂心無有怨嗟,如《弟子規》所云:「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 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平怨的辦法 恩與怨如孿生兄弟,恩不平則生怨,唐詩的佳作中,有忠臣、后妃的怨氣,有邊塞、閨閣 的怨聲。忠臣、后妃不能邀恩寵幸,心中難免有怨。朝廷年年用兵,百姓不得安居,男兒 埋骨邊塞,而枯守閨中的女子則一輩子怨望難平。若集合各地的怨氣,不加排解,有一天 終將匯成掀天波浪,顛覆一切,不僅個人脩身有損,於國家社會的為害尤其不淺。應該如 何平去心中的怨恨呢? 除山中之賊易,去心中之賊難,平怨談何容易?所謂「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 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憲問篇〉)能去除心頭的怨氣,這是一樁難能可貴的懿行 。怨深似海固然難平,但是想到因怨而起的禍患更可怕,自當勉為其難伏平怨氣,在《論 語》中有的是降伏怨氣的良策。 (一)以直報怨 先從容易的著手,孔子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憲問篇〉)人於己有恩德,自當 以恩德相報。若是吃了人家的虧,或是遭受災殃禍害,平常人是以牙還牙,以怨報怨。聖 人孔子並不以報復的方式解決,而是「以直報怨」,用對一般人的正當直心看待怨家,該 用什麼禮節就用什麼禮節,不須格外的以德相報,也不必怨怨相報。 (二)詩可以怨 逢惡緣,遇逆境,要克制怨氣,單憑直心相待,說的容易做來難,沒有先平平懷、掃掃心 ,難以持久。所以聰明人懂得借別人的心聲澆一己之壘塊,而言志的詩是發洩怨氣的最佳 管道,藉著吟詠別人的詩來平怨釋懷。孔子要弟子們學《詩》,他老人家說:「小子!何 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陽貨篇〉)透過詩篇,將內 心對家國社會的不平怨氣,以溫柔敦厚的方式流露出來。這樣「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誡 」,怨氣有了宣洩的管道。想想古來如此之多的志士仁人,那一位不是困難重重,吃盡苦 頭?讀詩心有戚戚,便不覺寂寞了。 (三)有天知己 平怨最根本的辦法,莫過於深切相信瞭解「天命」之所以然。孔子說:「莫我知也夫!子 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 篇〉)當今天下,沒有一人瞭解孔子。子貢想:夫子座下弟子眾多,諸侯宰官請益者不絕, 世上怎會沒有人瞭解夫子您呢?孔子十五志於學,三十便卓然有成,一生據守道德未曾有 虧,大德如舜「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壽」,而孔子卻艱難一生,早年喪父,晚年 喪子,得意弟子顏淵早逝,不離左右的子路也慘死衛國;孔子一生行道,而道終究行不出 去。 面對接踵而至的橫逆惡境,孔子怨過誰?孔子說,我不埋怨老天,我不責怪任何人,仍然 下學人事,上達天道,能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吧!所謂「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天是孔子的知己。 志士莫怨嗟 人世間的吉凶禍福,其來有自,《左傳》云:「禍福無門,唯人所召」,各種處境都有跡 可尋,沒有一樁事情是無緣無故發生的。當下的心境,不該是整天坐困愁城,唉聲歎氣怨 天尤人,而是學孔子那般努力於「下學上達」,深信《書經》〈康誥〉:「惟命不于常」 ,道善則得,不善則失的定律,只要在本分事上盡心盡力,結果自有天命分曉。 一直沒有從政機會的孔子,是否鎮日怨歎命運的不濟?孔子絕不如此,他教學生「不患無 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里仁篇〉)不應憂愁沒有一席之位、無人 賞識,應該擔心沒有承擔席位、被人欣賞的本領。雖然孔子過著在家隱居的生活,卻沒有 絲毫的消沈苦悶,而是發憤忘食的學,誨人不倦的教,在家則致力於「孝乎惟孝,友于兄 弟」(〈為政篇〉),使家人和諧齊一,孔子說:「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在家這麼做, 就是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啊! 杜甫在〈古柏行〉詩,感歎諸葛孔明才大難為用,就像孔明廟前的老柏樹,歷經風霜寒雪 ,苦心經營,也難免螻蟻小蟲的鑽蛀,但是那「黛色參天二千尺」的柏香樹葉上,卻有鳳 凰來結巢棲宿,有德必有高鄰。杜工部勸道:「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材大之士,不為人用,平心思量︰何嘗不是其來有自?能不怨不慍,更顯德輝。 材短之人,難堪大用,捫心自問︰不是自己短綆而難以汲深嗎?可以小知,難以大受。 冷落失寵的忠臣宮人,但念世事無常,那鳥盡弓藏,秋扇見捐,不正是世間常情嗎? 細推富貴窮通的由來,大都「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何必苦苦追求不義的富與貴? 心中理平後,像是把崎嶇的山陵整成平地,正好栽種嘉禾的秧苗。知命的志士君子不怨不 嗟,終身死守善道,往更高更遠的德業上策勵奮進,深信這是打造美好未來的唯一之路。 孔子如此,「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席不暇煖,誨人不倦。諸葛亮如此,明知「運移漢 祚終難復」,也要「志決身殲軍務勞」(杜甫〈詠懷古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為 知命故能立命,所以值得。 一年之計在於春,調整好心情,平平和和的走過每一天,管他是夏是秋是冬,整年都可以 「和氣如春顧自青」。 早 春 瑜 揚 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纔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 ──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詩人們最愛的,就是這早春的清新景色了。看!那柳樹的新葉剛剛萌發,大半都還帶著嫩 黃的色澤呢。如果要等到整個京城(案:「上林」即「上林苑」,故址於今陜西西安市西 ,建於秦代,漢代時武帝加以擴充,為漢宮苑。此乃代指當時的京城長安。)都繁花似錦 ,進入芳春時節了,才懂得要欣賞春天的景緻,屆時恐怕遊人如織,到處都是附庸風雅的 看花人了。 春天最引人入勝的階段,應當是百花齊放、奼紫嫣紅的「芳春」時分,為何詩人鍾愛顏色 仍舊淺淡的「早春」呢?一來,它清新疏朗的氛圍,令人在寒冬蟄伏一段時日後,乍聞欣 欣向榮的生機。二來,正因為唯有心思細密、敏銳如詩人,才能察覺並欣賞這一分寧謐中 帶著希望的美感。所以,這隱而不顯的「勝景」,就成了詩人「秘密花園」的珍藏了。其 實,柳樹冒出的嫩葉,並非只為詩人吐露清新的氣息,為何這春天奏出的第一篇樂章,唯 有詩人獨享?眾人何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呢?原來,大家的神經都麻木、遲鈍了,非得 等到枝頭綻放濃豔的色彩,才覺得春天已經翩翩降臨。屆時,想赴一場「春的饗宴」,在 花海中徜徉,可外頭已如市集,處處都是「後知後覺」的賞花人了,那片萬頭鑽動的場面 ,多麼煞風景啊!表面上,詩人用芳春的喧鬧來反襯、突顯早春清景的獨特、可親,但反 覆讀誦之後,其中似乎還蘊含著些許絃外之音。 最「原汁原味」的春景是在早春,然而因為眾人不察,所以總是蹉跎。這就像我們生命當 中,其實有很多事一開始都充滿了希望、願景,可是因為我們懶散、輕忽,所以就一再和 契機擦身而過。「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詩句,雖然每個人都琅琅上口, 但試看,世間有幾人真正在起點便識得其中三昧呢?都是「事後諸葛」般地拿來「一唱三 嘆」的多吧!淡淡三月天,春的氣息正在擴散、瀰漫,匆忙的你是否察覺?小學生在這時 節,都會慎重地在作文簿上寫下「一年之計在於春」,此刻,你是否也聆聽到在春風中吹 送的,關於「慎始」的叮嚀?春天是四季之始,只要懂得把握這時節辛勤播種、耕耘,北 風侵襲時,就不會挨餓、受凍。同樣的,生命中逢遇的諸多殊勝因緣,只要一開始就能察 覺,並好好加以掌握,就不會一再和美好翩翩錯身。 栽 培 慕 如 作過晚課,母親照例在屋頂的花園裡整理花草,自己也小心地陪在一旁。 原本還沉默地看著,心裡卻不斷地被眼前精神的花草鼓舞著:「要說出來喔!」呵∼禁不 住這些可愛花草的催促,就湊近母親的耳朵說了一句:「這些花草長得真好耶!」母親微 笑著道:「也沒什麼訣竅啦!只要會帶孩子,就懂得怎樣照顧花草。」是嗎?母親笑得更 燦爛,點頭說:「是啊!」 「只要會帶孩子」聽起來似乎簡單,但是做起來可不是全不費工夫的。許多年輕的母親不 就是因為「唉!孩子實在帶不來」,而沮喪的回到職場上嗎?寧願面對事,而不願意面對 人,似乎是現代人面臨的生活壓力之一。 俗話說:「一理徹,萬理通。」說的正是這樣的意思吧! 有人說:「淨土法門,是老太婆法門。」這句話我們寧可用崇敬的語氣來說,因為這些老 太婆正是養兒育女,一路走來最有心得的一群人,正因為在養兒育女當中所培養出來的堅 毅、恆心與智慧,所謂「善養人之術」者;而且養兒方知父母恩,才更能體會不是我在念 佛,而是佛在念我。 或許是能善養子女之生機;方能善養草木之生機;兼能善養自身往生之生機啊! 臺灣話稱讚人會培養小孩,說是「會栽培」,真是說得好。 《家栽之人》是一部針對精神空虛貧乏的時代而創作的連環漫畫,看過無不極力推薦。在 物質愈趨富裕,精神愈趨貧瘠的當今社會,《家栽之人》所揭露的不只是日本的社會問題 ,其實也是臺灣社會目前的最佳寫照。漫畫的主角桑田義雄,喜愛植物也栽種許多各式各 樣的盆栽。他是一位判事(工作性質類似法官),在家庭裁判所服務,每天面對的是家庭糾 紛(離婚、遺產分配),和青少年犯罪問題。在桑田義雄的眼中,每一個孩子都像一棵珍貴 的植栽,需要人們的呵護與瞭解,才能順利成長。 桑田透過對植物的愛與關懷,來看待每個個案,他知道唯有明白植物的習性,才能給予最 好的照顧。同樣地他設法去瞭解少年人犯罪的原因、動機,再進一步設身處地去想,到底 什麼樣的判決對他最好,保護管束?送少年監獄?什麼方法才能讓他改變?不同的孩子, 用不同的方式,就像不同的植物,以不同的方法幫助它度過寒冬。 桑田判事審理案子的過程,和講求效率、以惡報惡的社會截然不同,當然會受到一些壓力 或阻力。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永遠站在孩子這一邊,相信孩子,也盡力為孩子找出 能改變現狀的方法。漸漸地周遭的同事也被他影響,開始喜愛種植花草,也不再以不良少 年的異樣眼光,看待那些等待判刑的孩子,而是以朋友的身分來幫助他們。 雖然這是一本以漫畫形式所表現的書,但是所闡明的道理卻不小,當作日常修行漫畫來看 ,亦無不可。我們的社會的確需要多一點,像這樣帶有仁心的作品出現,這些真實的小人 物就在你我的週遭生活著,他們默默真誠地付出著,雖然他不一定學過《論語》,但是這 博大的經典之理,已經深化到每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中了,從平凡的言語舉止中,所透出 來對真理的實踐,才是難能又可貴的。 雪公晚年提倡《論語》之學,恐怕也是為了期盼各人皆能收束、修正一己的小行小為,老 實挨著那依於仁的方向,杖持著老人家遺留的芳德,直直修去吧! 在《古文觀止》中,也有一篇〈種樹郭橐駝傳〉,是屬於寓言性質的傳記文章,藉著一問 一答之中揭明植物栽培之理,並繼而引申出施政治民的為官之道。 可見,只要是能通往光明大道的文章,不論古今中外,都能夠作為我們學習的材料。要緊 的是我們讀過以後,在心中存留下些什麼了嗎?如果能留存下光明大道的種子,哪怕只是 一丁點兒,我們都得要好好的栽培自己,有一天這長在心田中的聖花,將會勃然怒放! 戲曲界經驗── 熟練牢藏 養 光 許多人聽說讀經好處多,趕緊把小孩送去讀經班、讀經活動,心想家裡很快就有一位滿腹 經綸的讀書子了,寄予無限期望。開讀當頭,孩子回來詩書琅琅上口,羨煞多少旁人。過 一段時間,再來檢驗所讀過的書,絕大多數是付諸東流,不復記憶。 《禮記》〈學記〉,教人學習要「藏焉,脩焉,息焉,遊焉」──先把所學熟記牢藏心中 ,然後在日用生活中脩練演習,閒暇休息時再三咀嚼吟詠,即便在外旅遊也不忘將所學拿 來比對勘驗。若一上來就沒能熟記「藏住」所學,下一步如何脩焉、息焉、遊焉?這種讀 經情形,有如孟子「無本之水」的比喻,七八月間下一場豪雨,大溝小澮流得滿滿的水, 不需多久,立刻就乾涸了,因為沒有蓄藏的水源。如此讀經,孩子邊讀邊忘,徒然傷了孩 子讀經的信心,甚而養成無知的驕慢,讓督促讀經的教師空費心血,父母也白耗許多精神 。 孩子讀了經典,能否知書達禮,端正人格,發展的變數很多,恐怕不是一時之間可以預見 的,但是最早一步的「藏焉」工夫,卻是現在可以努力補強。雪公在世時,常說看京戲可 以讓現代人知禮,而戲曲演員的練功法也很值得借鏡。戲曲界,把舞臺表演的唱、念、做 、打,定為「四功」;演員形體動作的手、眼、身、法、步,稱作「五法」。這「四功五 法」是演出時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力,因此演員每日必練。有「一日不練手腳慢,兩日不練 減一半,三日不練門外漢,四日不練瞪眼看」的戲諺流傳。卓然有成的演員,無一不是「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甚至隨時隨地,見縫插針,利用一切時機苦練不輟。有一位專演 武大郎的演員,為了模彷武大郎走路,每天一出家門便以半蹲姿勢走到戲班子,天天如此 ,上臺演起武大郎,行走自然,絲毫看不出是蹲著走的,以後這個角色便非他莫屬了。 讀誦經典,學的是聖賢功夫,下的工夫遠非戲曲演員可比,所謂「學而時習之」、「終身 誦之」、「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等,經典絕不是讀過幾遍就完事了,那是要熟藏 在心,隨取隨得的。喜新厭久是一般人情,用在讀經上格外要避免,凡是「圖快、圖多、 圖博」的讀經態度,很容易陷入「有讀經之名而無讀經之實」的陷阱,難有實質受益。明 代呂坤的《呻吟語》說:「當需莫厭久,久時與得時相鄰。」讀經和處事待人一般,不要 日久生厭,只要用功時日久了,自有所得。 常見有人可以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但是一讀便終身不忘的例子極少見得,好學如孔子也 得「學而時習之」,聰慧如蘇東坡尚且鼓勵人「舊書不厭百回讀」,何況是一般資質的大 眾?讀誦過後而不定期復習者,鮮有不忘的!讀經守住「藏焉」訣竅,或天天學而時習, 或月無忘其所能,都能收到熟藏不忘的效果。有人以天天日課為苦,而一個月復習一遍, 又顯得時效不濟,《周易》復卦的「七日來復」或許比較取中適合。因為天時人事多以七 日為一個週期,人的記憶也不例外,七天之內還有印象,過了七天便漸漸褪色,所以讀經 若能在「不圖多、不圖快、不圖博」精緻的範圍內,七日復習一遍,三年五年熟練下來, 牢藏在心絕非不可能。 論語簡說(五十九) 子 圓 孔子說:「關雎這篇詩,真實且適切的表露情感,歡樂而不過於流蕩,哀思而不會造成損 傷。」 「關雎樂而不淫」,「關雎」是《詩經》國風〈周南〉的首篇,敘述周朝文王的夫人太姒 ,品德賢淑,足為典範。「關雎」一開始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停在河洲上的雎鳩,發出了「關關」和諧的共鳴聲。君子聽到便嚮往有貞敬賢淑的好女子 ,作為最佳匹 配的對象。「樂而不淫」,「淫」是超過了分寸。文王娶到了夫人太姒,心中快樂。樂在 夫人的賢德能夠內助,自然不會失於放逸。 「哀而不傷」說到文王還未娶得太姒前,日夜思念,以至於輾轉反側,睡不著覺,但不至 於傷害身體。文王擇偶重在品德,不求美色,雖思念殷切,卻也無傷於淳厚的風氣。 中國文化講究五倫社會,單身時,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稱為匹夫、匹婦。一旦結為 夫妻,白頭偕老,正是《易經》所說「乾坤定矣」。一「定」下來,就不再更改,這是五 倫居首的夫婦大倫!有了夫婦,生了孩子,然後家庭裡有父子、兄弟的天倫。更加上良好 的家庭教育,維繫家庭倫常。所以慎選有德的好女子是重要的大事。古代國君娶到了有德 的夫人,德化於上,風行草偃,正可教導國人,母儀天下,社會風氣必然丕變,漸趨淳厚 。 在中國歷史上,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國祚最久,其中有一項重要因素,就是得到「三太」 的輔助。「三太」就是太姜、太任、太姒,婆媳三代皆是儀表莊重、內心恭敬的賢淑女子 。太姒為文王的夫人,生下十個兒子,從小到大,都親自教導,養成端正的品格,武王、 周公就是其中兩位;太任是文王的母親,王季的夫人。懷胎文王時,眼睛不看惡色、耳朵 不聽惡聲、口中不出惡言,一切舉止規矩端莊,有好的胎教才生下仁德的文王;太姜乃是 古公的夫人,文王的祖母。生下泰伯、仲雍及王季,三兄弟謙讓國位,品德高尚,也是得 到母親太姜的教導。所以今日對婦人稱「太太」,正表達尊敬之意,並期許婦女向「三太 」看齊呀! 反觀時下,夫妻結合,偏重感情而忽略對方品德,使得傳統家庭中,長幼有序、和諧溫馨 的景象,再也很難得見到了。難怪社會各種亂象層出不窮,令人憂心。擇偶「重德輕色」 、婚後「夫敬婦順」,該是今日社會正本清源的大方針吧! 不 可 偷 拾 穗 「發人私書,拆人信物,深為不德,甚至遂至結為仇怨。余得人所附書物,雖親卑幼者, 未嘗輒留,必為附至。及人托于某處問訊干求,若事非順理,而己之力不及者,則可至誠 面卻之。若已諾之矣,則必達所欲言,至于聽與不聽,則在其人。」 (宋代 呂祖謙《辨志 錄》) 打開別人的私信,拆看別人的信物,是很不道德的,嚴重時就會結成仇怨。我為別人捎書 物,雖然是至親晚輩的,也從不拖延,一定給他捎到。至于別人託我從某處打聽消息,或 是代為請求,如果所託的事不合道理,自己的力量也達不到,可以誠懇地當面拒絕。如果 自己已經答應下來,就必須傳達別人的話,至于對方聽不聽,那是他的事情。 法喜為妻 聞法或味法而生歡喜,名為「法喜」。《法華經》〈寶塔品〉:「聞塔中所出音聲,皆得 法喜。」〈讚阿彌陀佛偈〉:「光所至處,得法喜。」蘇軾〈贈王仲素寺丞〉云:「雖無 孔方兄,顧有法喜妻。」佛門的維摩詰菩薩,一生以法喜為妻,以慈悲為女。 如水清白 范仲淹在越州知州任上,他在衙署附近「掘廢井而得泉」,泉水清白,夏如咀冰,冬如陽 溫;又修復了名為「清白」的涼堂,構亭於側,名曰「清白亭」,並親自撰寫了《清白堂 記》,表達了做官一定要清白廉潔,如井水供人享用,講究德義,有益於百姓的思想。 (〈 蘇州清官范仲淹〉) 無聲音樂 美國偶然音樂的代表人物約翰.凱奇,有一部奇特的無聲音樂作品《四分三十三秒》。這 部音樂作品演出時,只見鋼琴演奏家打開琴蓋,在鋼琴面前靜靜地坐了四分三十三秒,然 後起身鞠躬謝幕,表示演奏結束。 讀誦聲音 雪公云,讀誦要句讀分明,四聲清楚,抑揚頓挫,將其中的神情態度,都表現出來。聽誦 讀的聲音,便可知道是否懂了。所以文經王沔(宋朝齊州人,每在天子前讀參加進士考試 的人所作的辭賦,因誦讀音調明暢,經讀過的人多高中進士)一宣,多得登第。從誦讀的 聲音,就可以知道他懂不懂。 自然多姿、神采動人的──「牛方大墓誌」 全稱《隋故內史舍人牛府君墓記》。隋大業十二年〈616〉十一月刻,正書,十六行,行十 六字。 書法的美,貴在自然,恰到好處。此誌渾然一體,通篇富有節奏感。生動有力的點畫,美 麗多姿的結體,錯落有致的章法,奕奕動人的神采。 筆筆能相关参考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
再談實修●鞭鼓生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依什麼標準修正呢?佛教徒就是依佛陀所立的戒法來修正。能夠依教實修,了生脫死才有希望。或者有人會問:「法華經不是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