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50期
Posted 居士
篇首语: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50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法輪 鞭鼓生 佛陀的教法,謂之法輪。法是破迷啟悟的方法,因為修行的關鍵,全在個人心地上迷悟之 轉。而法好比車輪一樣,佛菩薩將它推入眾生的心中,摧碾眾生心頭亂七八糟的煩惱與妄 想。眾生自性本覺,只因煩妄遮障,迷了本心,現在因佛教法而去凡情,改毛病,進而淨 三業,復本性,才叫做真正的解脫。 古德有云:「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起休。」又云:「佛在靈山 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去靈山塔下修。」詩偈是這麼淺顯順口, 所指的卻是最關鍵處。常聽到很多人說,在求道修行的過程中,走了很多冤枉路,浪費了 很多光陰。這是因為不識得路頭,或不在重點上用功。如果經常涵詠這兩首詩偈,也許可 以讓自己凝神猛省。 話說回來,修行要在自己心頭的靈山塔下修,字裡行間感覺非常灑脫自然,但是真要落實 ,卻須要莫大的覺悟與毅力。我們都知道,魚會吞餌上勾,蠶會作繭自縛,蛆會逐糞而肥 ,蛾會撲火自焚,人會掉入慾望的淵藪,難以自拔。眾生輪迴在無邊的生死海上,可說是 「漫天漫地霧茫茫」,就像魚蠶蛆蛾一樣,明明白白死路一條,卻生生世世,急急忙忙苦 追求。想想自己就像逐糞的蛆,奮不顧身地往糞堆裡鑽,何等地委屈悲涼!而要從糞堆裡 抽身,卻要莫大的智慧與勇氣啊! 校園歌曲有云:「每個人心裡有一畝,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 種春風。……」我們心裡的這畝田,先別說栽種什麼?先看它需不需要整理整理。古德說 :「貪名貪利,同趨鬼類,逐愛逐憎,同入火坑。」這餓鬼火坑種,多生多劫來,不知栽 了多少!現在,就讓法輪先徹徹底底在心田上,來回碾轉一番吧!碾去煩惱塵垢,碾去妄 想執著。那麼,從本以來的清淨種子,自然在靈山心頭上欣欣向榮。印祖也說:「佛由心 作,獄由心造,心之力用,最為勝妙!既能做佛,何可造獄?」 學道如植苗, 不芸雜荒草, 助長致枯焦。 ──明 蕅益大師〈學道偈〉 修學道法下手處,如同種植秧苗的道理一樣。如果不時時去除雜草,努力灌溉施肥,結果 只會助長雜草叢生,導致秧苗枯槁焦黃而死。所以說「修」道,要先「修正」自身不好的 習氣,才能讓佛法正道增長。 讀易散記:隨掛彖辭(下) 自 明 震下 兌上隨。元亨利貞。?咎。 《象傳》說:「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澤中有雷,隨。」 《九家易》注:「兌澤震雷,八月之時。雷藏于澤,則天下隨時之象也。」 李氏《纂疏》:「《說卦》曰,兌為澤,震為雷。八月之時,仲秋也。〈月令〉曰,雷始 收聲。今澤中有雷,是雷藏于澤,而將收聲矣。故有合于天下隨時之象也。」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翟元注:「晦者,冥也。雷者陽氣,春夏用事。今在澤中,秋冬時也。故君子象之,日出 視事,其將晦冥,退入宴寢,而休息也。」 侯果注:「坤為晦,乾之上九來入坤初,嚮晦者也。坤初升兌,兌為休息,入宴者也。欲 君民者,晦德息物,動說黎庶,則萬方歸隨也。」 依李氏《疏》說。 翟注。春秋僖公十五年《公羊傳》:「晦者何,冥也。」故翟氏注云「晦者冥也。」 《說文》冥,段《注》引《詩》小雅〈斯干〉鄭箋:「冥,夜也。」雷者陽氣,春夏用事 ,故《禮記月令》說:「仲春之月,雷乃發聲。」今在澤中,秋冬時也,故〈月令〉說: 「仲秋之月,雷始收聲。」君子,是指否乾上之初而成震者,故象雷之在澤。《禮記》〈 玉藻〉:「君日出而視朝,退適路寢聽政,使人視大夫,大夫退,然後適小寢釋服。」鄭 彼注云:「路寢所以治事,小寢以時燕息焉。」所以翟氏依此注云:「日出視事,其將晦 冥,退入宴寢而休息也。」李《疏》案:否坤為「晦」。又安土為「安」。故為「宴」。 巽為入,艮為止,故為「息」。乾上來入于坤,故「以嚮晦入宴息。」 侯注。注「坤為晦」者,納甲坤直晦,月滅于坤三十日,故云坤為晦。《爾雅》〈釋言〉 :「晦,冥也。」否乾上來入坤初為晦,是為「嚮晦」。否坤初已升為上六,上體成兌, 否乾上復于初為復。復二「休復」,即是休息,是「入宴」之義。「欲君民者」即是欲作 人君之人,是《象傳》所稱的君子。此初九,即為乾卦之初,是有龍德而隱者。隱即是晦 ,故云晦德。二爻為復卦六二,是休復而下仁者。休即是息,故云「息物」。隨內卦震為 動,外卦兌為悅。否內卦坤為民為眾。坤土為方,眾為萬。是以注云:「動說黎庶,則萬 方歸隨也。」李《疏》案:「澤中有雷,陰隨陽息也。否坤為晦,又為宴安。陽生為息, 震初是也。乾三終日,則嚮晦矣。由上入坤,是向晦入安息,養夜氣之義也。」 卦名為隨,隨是順從之義。凡合於元亨利貞之事,皆須隨順而為,乃能使天下人相隨而?咎 。但一切隨順之事,必須得時而為之。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息不違其時,行藏有序 ,萬物皆得歸從。《象傳》嚮晦入宴息,是息得其時。然後有嚮明而作,是作得其時。《 易》之理體,?時可言。由體起用,攝用歸體,皆不離時。是以《彖傳》說天下隨時,《 象傳》說嚮晦入宴息,可見隨時義大。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一○) 智 果 ◎加行位(續一)── 位所修法 ※前 言 《成唯識論述記》第九末,以十門說明「加行位」 上來已略釋前二門訖,今當續釋第三門「位所修法」,即加行位菩薩所修之觀法也。 (三)位所修法 即菩薩於資糧位第十回向之終,為求住於真唯識性,必須再經歷四個位次,所謂「煖、頂 、忍、世第一」,對於諸法之名、義、自性、差別等四者,修四尋思觀與四如實智觀,以 作為契入「見道」無漏善之根本,故「加行位」亦名「四善根位」也。 (1)總標 《論》九:「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謂煖等四法,依「四尋思觀 」,而立初之「煖」、「頂」二位;又依「四如實智觀」,而立後之「忍」、「世第一」 二位。 問:加行四位,智行(上求菩提之行)是同,依何有別? 答:依下尋思,立為煖法; 依上尋思,立為頂法; 依下如實智,立為忍法; 依上如實智,立為世第一法。 總一「見道」之前方便智,但由於「觀行」(觀法行相)有明昧淺深之不同,故立四 名,而分四位。 (2)別明 1、四尋思觀─乃以「萬法唯識」之觀點,觀察名、義、自性、差別等四法,為「假有實無 」之觀法也。故《論》九云:「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尋思 ,就是尋求、思察之義。 名尋思,即尋求思察一切能詮之「名言」(名字,言句或名目,言說)。 義尋思,即尋求思察一切名言所詮之「事」,「事」即「義」也,故亦名「事尋思」。 自體假立尋思,即尋求思察能詮之「名言」及所詮之「事物」之自體。 差別假立尋思,即尋求思察能詮之「名言」及所詮之「事物」上種種差別相。 茲更詳釋之: a、名尋思觀──《雜集論》十一云:「推求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實』( 按:即『不真實』也。),由名身等是假有故,觀彼自相,皆不成實。」此即說明「名因 」(文、文身、多文身及聲等)及「名果」(句、名身、多名身、句身、多句身等),完 全都是假施設,而無真實性。 《瑜伽》七十二云:「何等為名?謂即於相所有增語」,「增」是增上、殊勝之義;「語 」,是音聲。即殊勝而有詮釋作用之音聲謂之「增語」。所謂「名」者,即於相分境上所 安立之一切有詮釋作用之音聲也。 「名」又從何而起?《俱舍論》十云:「第六意觸,說名『增語』,『增語』為『名』。 」謂「名」由第六意識相應之「觸心所」所生,即第六意識之觸心所(簡稱為「意觸」) 能令心、心所觸境,並於境取像,而後於此境上施設種種名言,例如: 或於五蘊積聚之一合相上安立「有情」之名;或於棟樑牆垣之上安立「屋宅」之名;或於 直線之上安立「長短」之名;或於物體之上安立「大小」之名……。 由此可知:一切諸法,本無名言,名言乃由意觸所生。菩薩尋求思察:由意觸所生之名言 ,並不能恰如其分,適如其量地與諸法之自體相副合,如說火不能燒,說水不能溺等。古 德有云:「名無得物之功」謂名言者,只是客體而已,並非事物之本身,故名言並無成就 事物自體之功能。故曰:「名」唯「意言」(意觸所生之名言),乃依識假立,非真實有 ,不必為「名」而動心,起執著、生煩惱也,是為「名尋思觀」。 b、義尋思觀──推求一切名言所詮之事,皆悉不實,是為「義尋思觀」。所以者何?《心 要》九云:「物無當名之實,故『義』但是假有。」上文中「義」即「事」也,謂所詮之 事物,與能詮之名言,並非真實,恆相和合,一成不變者。譬如今日稱「鹿」為「鹿」者 ,茍當初稱「鹿」為「馬」,則今日人人豈不皆稱「鹿」為「馬」耶?以「名」乃「約定 俗成」故。 又如眾生五蘊和合之生命個體,若以宏觀立場觀之:某人今生投生張家,排行第三,名為 張三;來生投生李家,排行第四,名為李四。此人為誰?張三乎?李四乎?乃至王五、趙 六乎?總之:在無始無終之時間長流中,某人之名稱,或名為「天」或名為「人」,或名 為「鬼」、「畜」,曾無一定,但依因緣所生,唯識所變耳! 故《雜集論》十一云:「事尋思者,為推求諸法蘊、界、處相,皆不成實,由諸蘊等,如 『名身』等(單一名稱為『名』、二名以上聯合,謂之『名身』),所宣說事,皆不成實 ,是故觀彼相不成實。」文易可知。 無性《攝論釋》六亦云:「尋思依名所表外事,唯意言性,思惟此義,似外相轉,實唯在 內。」謂迷惑顛倒之凡夫,無不依名言,去推求其真實義,由此遂生起非外似外之境相而 為其所束縛。菩薩則不爾,能尋求思察一切事相,亦唯「意言」性,而不被其外表假相所 困惑,是為「義尋思觀」。 c、自體假立尋思觀 ── 即尋求思察能詮之名言、所詮之事物共立相應中之各個自體, 皆是假立,皆悉不實,是為自體假立尋思。 故《集論》卷六云:「云何自體假立尋思?謂於諸法,能詮、所詮相應中,推求自體,唯 是假立,名言因性。」文中「相應」者,相等和合之義。譬如:善名言者,但聞「能詮」 ,由憶念門,便於「所詮」,得生「領解」(領會、了解或領悟也);或但得「所詮」, 由憶念門,便於「能詮」,得生領解,如是謂之「相應」。於此能詮、所詮相應所共立之 各個自體中,唯是假有實無。譬如: 眼耳等自體,但於肉團等「名言因」中,建立眼耳等名言故。 有情等自體,但於五蘊等「名言因」中,建立有情等名言故。 我法等自體,亦復如是,但於色心等「名言因」中之所建立,皆悉假有無實,是為「自體 假立尋思觀」。 d、差別假立尋思觀 ── 即尋求思察能詮之名言、所詮之事物共立相應中之種種差別相, 如常無常、有上無上、有色無色、有見無見等,皆是假立,名言因性。故《心要》卷九亦 云:「名義自性,既非實有,則名義差別,亦豈實有?」謂諸法自體尚且無有,何有諸法 之差別相耶?是為「差別假立尋思觀」。以上「四尋思觀」已略釋訖。 2、四如實智觀──即加行位菩薩,由名、義、自性、差別等四尋思觀,所引發之四種正 智也。 無性《攝論釋》卷六云:「謂推求『名』,唯是假立,實不可得,說『名尋思』,若即於 『果智』生時,決定了知,假有實無,名『如實智』。如是於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 ,推求決定,說亦應爾。」即「四尋思觀」是初修之階段,若修觀成就,即得「四如實智 」。 故《雜集論》卷十一云:「復次,於法正勤,修尋思已,必於諸法,得『如實智』,云何 而起『如實智』耶?謂起四如實智: 一、名尋思所引如實智 ── 如實知名不可得智。 二、事尋思所引如實智 ── 如實知事相亦不可得智。 三、自體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 如實知實有自性不可得智。 四、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 如實知實有差別不可得智。」 由此可知:若不修「四尋思觀」,則不能得「四如實智」;不得「四如實智」,則不能入 「唯識實性」。此四觀、四智,實為證入「唯識實性」之前方便也。 前四尋思觀,但觀所取四境皆空,今四如實智,則遍觀所取四境及能取心識皆空;此等正 智,恰如真如實性,故名「如實智」也。 上來略釋「四如實智觀」已訖。 加行位第三門「位所修法」亦已釋訖。 蓮臺票 雪廬老人 回憶逃難來臺,輪船飛機票之艱難,不能逃出之危險。 連想往生極樂,蓮臺票購到否?無票亦恐陷落此地。 淨學知要(上) 雪廬老人 民國六十一年三月五日,「臺北蓮友念佛團」蒞臨臺中參訪,雪廬老人李炳南老居士以「 淨學知要」為題,釐清修淨土宗容易犯的錯誤見解,提示正確的修淨知見。當時雪公編有 一張表解,今為配合文字內容,謹將五段表解分別置入各段前頭,俾便讀者閱覽。 (編者 謹案) 佛法有徹底者,有不徹底者,有所謂了義法、不了義法。學佛要學徹底,學不徹底,只是 求福報而已,如生天享福是三世冤,不能徹底解脫。如何能徹底了脫生死?《法華經》云 :「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大事是生死大事,小乘證羅漢果,就能了生死。生死由 何而來?迷惑的緣故。惑有多少?說一個容易記的數,惑有一百二十八品,全部斷盡,證 羅漢果,能自由,不迷糊顛倒。這需要在人天之間七番生死,成佛則要三大阿僧祇劫,相 當困難。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若契機皆能斷惑。若不契機,無用。歸納起來,有偏重研究教理, 有偏重實行方法。偏重實行的有禪、淨、密、律,這四法又有難易之別。正法時期「律 成就」,像法時期「禪成就」,末法時期是「淨土成就」,何以故?末法眾生根器不行, 被見思惑蓋得很厚。淨土法門與別的法門不同,是八萬四千法門外的特別法,如何特別? 有三點:首先,修淨土宗沒老師而看經典,文理講得通就行。再者,不斷惑能了生死,是 為難信之法。三者,當生成就,如此便宜,又叫人不信。既然如此,為什麼修淨土者不少 ,成就者不多?這不是佛經欺騙人,也不是佛法欺騙人,而是誤解佛經及祖師的話,若不 誤解,人人可得成就。題目叫「淨學知要」,意思是:修淨土宗者有幾條要點必須知道的 。 (甲)信願行三資糧 初學淨土者,對此「信願行」三字有些誤解。經典所說的教理得相信,信了才有力量。信 後,教理要解。解了教理,得實驗,就是修行,修了才證果。修淨土宗者若認為只有行, 不必解,如此便是誤解,故不成功。「修淨不求解」,有何根據?講淨土三經,講就是解 ,所以並非不求解。唯一不同的是淨土宗解可行,不解也可行。 淨土法門,惟佛與佛乃能究竟,《法華》、《華嚴》講到最後沒了門,就收歸這不可思議 的淨土法門。佛與佛談淨土才算知己。若教人先解了淨土的教理然後實行,人活百歲,講 百年也不懂萬萬分之一,如此怎能修行? 但是淨土宗並不是叫人不解,只要解就可破無明,學佛在破迷啟悟,而「取漸隨分」,即 漸漸解,隨分斷惑,並非解一下就斷盡無明。 諸位每日除做功課外,要定時看三經注解,註解宜選古注,《彌陀經》有蕅益大師注,《 觀經》有《妙宗鈔》。下面再說第二種誤解「萬修萬去」。 (乙)萬修萬去 修淨土宗者不只萬人,若說萬修萬去,沒這回事。學佛要聞思修,請問:你有沒有實修? 若說有修,那持珠念佛不是修嗎?不算是。自己沒修卻說有修,故不說「萬去」。為何不 說「萬證」?萬去和萬證有差別。修淨土去那?極樂有人天二道,往生者未證果,故說 「去」,去了就可證果。若說菩薩,則是證果的。淨土三根普被,上根七日念佛便斷惑, 但是別誤會,這不是現今的佛七可做到。若真修,七天可兌現,這是指可斷惑者。中、下 根不能斷惑,不能斷惑就不是證果,只要真修,就可以萬修萬人去,「去」淨土。 若「昏沈散亂唱誦」,「昏沉」,一念佛就打瞌睡,不打瞌睡心模模糊糊,就是昏沉,如 此如何能成功?第二是「散亂」,口念佛,心亂跑,這只是「唱誦」而己。念佛是當前一 念,不用口念也行。念佛是內功,還有外功,就是拜佛,拜佛也必得拜時什麼心也沒有, 一心定在佛上而拜。 禪、淨、密、律是正修,而有道就有魔,有魔障怎麼辦?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可以破 魔障。所以必得正助雙修。 「信願持名」,願力甚大,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照應我們,必得自己修行念佛才與佛 感應。持名,名是代表阿彌陀佛萬德萬能,念他想他。吾人能如此念佛就感應,終日念佛 想佛則見佛,只是人人見的佛不同,視心量大小而定。 念佛是正功,還得有「三福五善」作助功。三福,一是世間福,如孝順父母、尊重師長、 行十善。二是戒福,持三歸五戒乃至具足戒,佛教徒必得遵守憲法。(謹案:老人的意思 是說,雖然身為佛教徒,國家的憲法也不能不遵守。)三是出世間福,發菩提心,自覺覺 他。這是三福。五善如《無量壽經》所說,「殺、盜、婬、妄、酒」五條不犯。如此正助 雙修,臨終就有希望萬修萬人去。 (上) 雞蛋問答 印祖云:「雞卵之食否,聚訟已久。然明理之人,決不以食為是。好食者,巧為辯論,實 則自彰其愚。何以故?有謂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無雄之卵,不會生雛可食。若如所說 ,則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種邪見,聰明人多會起,不知皆是為口腹而 炫己智,致明理之人所憐憫也。 晉支道林博學善辯,與其師論雞卵之可食否?彼以善辯,其師不能屈。其師沒後,現形於 前,手持雞卵,擲地雛出。道林慚謝,師與卵雛俱滅。此晉時所決斷者(注)。(〈復真淨居 士書〉) 典型夙昔之十一── 慈航法師 智 展 慈航法師(一八九三──一九五四),福建省建寧縣人,民國三十七年來到臺灣,是島內 著名的「肉身菩薩」(按:往生後,肉身不壞)。正因「肉身菩薩」的聲名昭昭,所以一 般人對法師的認識大概僅止於此,對其生前諸多事蹟、行誼,大多印象模糊。 展閱諸篇介紹法師的文章,深為其真誠、耿直的人格所感動,發現這位令後人崇敬的法師 ,不只是那尊被供奉、膜拜的「金身」(按:法師肉身最後被弟子裝金,並安座供養), 「塑像」背後所承載的種種修行歷程,實有令吾人借鏡、效法之處。玆將法師生前行誼彙 整如下,普願見聞者,於解脫道,發無上心。 早年失學 勤奮不倦 法師在十餘歲時,家中父母相繼去世,由於必須謀食自活,因此中斷學業,專心跟隨舅父 學習裁縫。正因為在年幼之際失去讀書學習的契機,導致後來出家之後,在研讀經典上產 生相當大的障礙。他在三十三歲就讀閩南佛學院(按:太虛大師創辦)期間,曾遭到如此 奚落:「看你外表長得魁偉,像個人,年齡也已經三十多歲了,為何對文字還一竅不通呢 ?」對於這樣的羞辱,法師深深感到慚愧,然而他並不氣餒,仍自修、用功不輟。 民國十八年,法師在因緣際會下接下安慶(按:於今安徽省)迎江寺住持一職,由於和道 源法師共同創立佛學研究部,因此對於自己的佛學涵養更加擔慮、憂心。法師將此事視為 「逆增上緣」,於佛典研解上更加精進、勤奮,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敘述此事經過:「民國 十八年,任安慶迎江寺方丈時,仍無法看懂佛學書籍,身為一寺之主,四眾的領袖,不能 剝開深微佛學的哲理,心中非常急愧!……正在此時,法舫法師與唐大圓居士,在武昌辦 佛學函授班,歡喜之餘,立即匯款、報名,參加函授班,繳壹元伍角銀洋學費,換得一本 看不懂的《唯識講義》。講義雖然儘管看不懂,但無論如何,不願就此灰心丟掉它,同時 更加上不服氣的心理,以為別人能寫能教能賣錢,我連看也看不懂,這是多麼可恥的一回 事。……因為不服氣,所以人到那裡,也就把這分講義帶到那裡,在心內總不能白白地把 它忘掉!後來一直帶到香港,帶到緬甸,帶到新加坡,不論是船上、車上,差不多每日或 隔幾天,必須看看它,結果,在星洲時,終於完全瞭解了。我的唯識學,就從此下了根基 。」 當初因為「文字障」而被譏刺的慈航法師,後來四處弘法、講學,深獲好評,往生後,還 有一百二十萬言的《全集》傳世,這都是肇因於他孜孜矻矻的勤學精神。 耿直坦率 勇於認錯 前文提及,慈航法師早年曾在太虛大師創辦的閩南佛學院就讀,從那時候起,他便和太虛 大師結下不解之緣。民國十九年,法師伴隨太虛大師前往香港弘法;民國二十九年又隨大 師至南洋訪問。正因他以太虛大師為師,所以一般都將他視為大師的門下弟子。不過,民 國三十五年,兩人卻因為「僧服改革」問題,發生誤會、摩擦。 《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對此事有詳細記載:「抗戰勝利後,太虛大師主持『中國佛教 整理委員會』,一九四六年夏天,在焦山定慧寺開辦『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訓練班』,由 太虛大師門下的芝峰法師任主任。太虛大師在上海,設計了一套訓練班學員的便服,寄給 芝峰法師,讓學員試穿以為倡導。以此緣故,雜誌上刊載了一些討論改革僧裝的文章,慈 航遠在南洋,不明其中經過,以為太虛大師要將傳統僧服,改為類似俗家的服裝。他撰文 反對,主張採用南傳佛教的黃色服裝,並寫信給太虛大師,措辭激憤,聲言大師如不採用 他所建議的服式,他將反對到底,並將退出大師的『新僧籍』。太虛大師為這封信啼笑皆 非,先後兩次覆信給慈航,兩封信洋洋千言,為他解釋僧服的沿革,及為訓練班試設一種 便服的用意。 慈航耿直坦率,勇於認錯。他將太虛大師的信札,以及他自己寫給大師的信,一字不易的 刊登在《中國佛學》月刊上,並刊登啟事,宣稱以後改名『可恥』,用來紀念太虛大師的 教誨,果然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寫文章都署名『可恥』。」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看到了慈航法師坦白、敢言的真性情,也看到了他「知恥近乎勇」的 人格操持,能在大眾面前發露自己的過失,懺悔自己的罪咎,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安頓中国來臺僧人 民國三十七年,中壢圓光寺的妙果老和尚成立臺灣光復後第一所佛學院,並邀請當時在南 洋的慈航法師來主持。法師帶著希望為中國佛教培育人才的心情來到臺灣,而許多在中国 的年輕僧侶聽說法師在臺灣,也紛紛前來依止、受教。不過,當時臺灣寺院普遍貧窮,佛 學院很快就出現經濟上的困難,但面對陸續來臺的中国僧侶,法師只好想方設法,一一讓 他們有安身、修行的處所。如果這個道場容納不下了,法師便帶著部分弟子離開,另覓棲 身之所。由於輾轉遷徙多次,便形成弟子散居各地的情形。 當時,中国國共戰爭方殷,來臺的中国僧侶多受到國民政府情治單位的監視。民國三十八 年,慈航法師和弟子們竟以「疑似匪諜」的罪名,在新竹靈隱寺被情治人員逮捕。後來多 虧佛教緇素奔走營救,向當局多方解釋,才脫離牢獄之災。出獄後的慈航法師,心中牽掛 的仍是散居在各地的弟子們,所以他不畏時局險惡,依然四處講經。有弟子看法師這樣顛 沛流離,又怕他再次受到無妄之災,因此就寫信勸他回南洋。法師回信這樣說道:「謝謝 您的善意!我是不會離開臺灣的,更不會離開您們。為了佛教,我要和您們同甘共苦,努 力奮鬥,替您們開建一所幸福的樂園。您們是未來佛教的主人,偉大的鬥士;而今我已老 了,死也不足可惜,但我不忍心一人跑走,而讓您們受苦流浪!我在臺灣一天,您們會寄 一個希望在我身上,我走了,您們的希望永遠破滅,甚至意志消沈、墮落!我已經對您們 說過了,我是沒有身體的,您們僧青年是我身上的血液和靈魂,也是我的化身。請您放心 吧!我是願意為佛教做事,更樂意為您們僧青年受苦,只要予您們有益,使您們能夠安心 為法努力,即使再有人陷害我,乃至遭遇不幸,我會含笑了此殘軀的!」 即使身處艱困、惡劣的環境,慈航法師對於青年僧侶的關照卻始終如一。這種為佛教培育 人才,不為自己安危著想的舉動,讀來令人動容。 慈航法師晚年駐錫於汐止秀峰山的彌勒內院,由於講經、弘法不輟,因此成為戰後初期臺 灣的佛學中心。許多後來在臺灣弘化一方的學僧,都曾親炙慈航法師座下,因此法師對於 佛教在臺灣的弘傳,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地位。 民國四十二年除夕,法師對弟子們說:「我的舊舍已壞,要換新舍,我明年二、三月不走 ,最遲三、四月就要走。」這是法師預知時至的示警。果然,隔年四月初四,便以腦溢血 示寂。關於法師坐缸而化,乃至後來肉身裝金的過程,《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有如下 記載:「他(慈航法師)寂後坐缸,面目如生,儼然老僧入定,封缸後,安葬在後山基塔 。五年之後,弟子們開缸檢視,發現他肉身不壞,袈裟完好,面呈紫色,眼睛發亮,耳鼻 口俱全,唇尚軟,並長出稀疏的頭髮和髭鬚,眉毛亦長了許多。後來經裝金後,迎歸於彌 勒內院安座供養 ── 成為臺灣第一尊肉身菩薩。」 滅後留下完整肉身,是慈航法師一生精進修持的成果。由前文他的諸多行誼看來,他在菩 提道上的成就,其實也奠基在磊落坦蕩、至誠無私的人品之上。展閱法師事蹟,雖然有「 哲人日已遠」之嘆,但相信他老人家的修行典範,將繼續引領佛弟子,往光明、解脫的方 向前進。 印祖與高鶴年居士書(一) 高鶴年與印祖文鈔 高鶴年居士,這位民國初年的佛學旅行家,他和《印祖文鈔》大有淵源。宣統三年,維新 變法失敗的激進派,到上海出刊《佛學叢報》,高鶴年每期都寄給普陀山法雨寺閉關的印 光大師。印祖見有幾期《佛學叢報》,側重政治議題,恐人譏誚佛法,曾寫信給報館,請 秉公立論。民國元年,高鶴年到普陀山拜見印祖,請印祖把現成的幾篇文稿送給他。這幾 篇署名「常慚」的文稿,高鶴年就登在《佛學叢報》,從此開啟《印祖文鈔》度眾的大門 。 民國十四年,《文鈔正編》完整問世。二十八年,印祖在靈巖山將《文鈔續編》親校刊行 。印祖歸西之後,弘化月刊向海內外徵求印祖遺稿,題名為「文鈔第三編」。《文鈔三編 》在民國三十九年完成了,之後存在蘇州靈巖寺藏經樓清刻龍藏櫃內,直到民國六十九年 修復靈巖寺,才由明學老和尚發現,民國七十八年交由福建莆田廣化寺印行。 最近,有讀者在中国出版的《方外來鴻》一書,獲得印祖與高鶴年居士十一封書信,寄給 本刊。其中有七封書信,未曾刊過。事隔六十多年,欣見隱沒的祖師文鈔,重現於世,印 祖德風光照寰宇,雖隻字片語,猶如希有至寶,謹將七封書信連載刊登,供讀者大眾同霑 法益,阿彌陀佛! 編者敬啟 鶴年高居士慧鑒: 閣下去冬來山,令作緣起碑記。光以正在打七,不願屬思,故約於四月間,寄至陝西。今 於正月初五,接其手書,知尚在南方,故即集千五百餘字,以塞其責。所惜學業膚淺,不 能發揮至極耳。 又菩薩示跡之記,係光於光緒十一年,住大頂時,每念大士開山,千數百年,了無碑記可 考,實為第一憾事。一日至劉村,散步西寺中,見有數碑,皆臺山碑,然所說皆不關緊要 ,不須記錄。中有一碑,係一塊石板,了無一字。光試取磚磨之,乃元至元七年所立之緣 起碑記,以歲經六百餘年,被水垢封蔽淨盡。遂喜不自勝,錄而存之。又告會首劉四,令 立碑山上。次年北上紅螺,後復南至普陀,每憶此事。至民國三年,定慧師來山,囑彼抄 而寄來,一則欲登《佛報》,一則欲修《普陀誌》時,敘其事於中,以示大士尋聲救苦之 一端。今臺殿重新,祈居士印《淨土緣起記》時,一併印之,以開發信心。 至山,當白修工首人,令其刻碑山上,俾大士一番慈佑,不至久而湮滅。又光所作讚,及 讚前小序,一併刻之。茅蓬碑,及此碑,俱宜字跡粗大,庶易閱,而復能垂久。倘用高大 石料,不但費錢,兼難抬運,似宜用兩塊碑,合在一處,則石料省錢,抬運便當。但取聖 跡昭著,不計樣子好看,宜以光意,告與首人。又印時,必須仔細校對,勿令錯訛增減。 又須圈明句讀,以便觀覽,否則學業膚淺者,便難領會矣。印出,須寄幾張于光,以作紀 念。並候禪安! 不備。 《無門洞決疑》,《攝身岩辨訛》,另書一紙。 弟 印光頓首 (民國七年)正月初九日 真 多 聞 三 省 若能除婬怒癡,是多聞。餘者,非多聞。 (摘自《三法度論》) 「婬怒癡」即「貪瞋癡」,名為「三毒」,是眾生煩惱的代表。吾人學佛,研教修行,若 能制伏、消滅這「三毒」,才真正是習得佛法精髓,堪稱「多聞」。倘若學佛的目的不在 伏滅煩惱、了生脫死,而是與名聞利養種種染緣牽纏不捨,縱然滿腹佛理,仍無法稱為「多 聞」。 學佛講究「解行並進」,研究教理和如法修行同樣重要,不可偏廢。然而,若欲獲得佛法 的真實利益,如實修行似乎比研教解理更加要緊。因為,佛陀出現於世,說法度化眾生, 畢竟是希望眾生依教奉行,徹底了結生死大事,如果不將習得的教理做為修行的助力,對 治煩惱習氣,滅絕生死苦因,那麼,所解的理就算再如何深妙,又有何用呢? 佛弟子中被譽為「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於結集佛典之際,因未斷見思惑而被迦葉尊者 拒於七葉窟外,直到日以繼夜加功用行,頓斷見思,才能參與結集盛會。這對吾人而言, 乃是最好的示現,說明佛言句句流入心田,仍非「多聞」;唯有老老實實,依教斷惑證真 ,才堪稱真正「多聞」。 智廉法師 智深法師 呂富枝 智廉法師 智廉法師宋朝人,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上虞縣的化度寺,天性厚道,為人樸實, 是非好壞,從來不會掛在他的口中。 早年遍往各地參訪禪宗道場,到了晚年時,一心一意修持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淨土。 宋寧宗慶元元年,秋天八月,身體如常沒有病苦,忽然向大眾告別說:「我在夢中見到阿 彌陀佛,身高七八尺,身紫金色,相好莊嚴,放白毫光,大家圍繞在佛身邊,阿彌陀佛向 大眾開示說:『諸位善人,大家應當生起大信心,修學一切善法,當須專心修持淨業,發 願求生我國極樂世界。』 話說完,就隱沒不見了。我既然已經見到了阿彌陀佛的殊勝相好,必然將要往生極樂淨土 了。」 智廉法師於是書寫了一首偈頌說:「雁過長空,影沉寒水;無滅無生,蓮花國裡。」 書寫完畢後,轉身面向西方,雙手結印就安詳往生了。當時世壽八十二歲。 智深法師 智深法師別號慈行,宋朝嘉禾(今福建省建陽縣)人,俗姓沈。最初出家依止海月辯公, 修學天臺教觀,學成之後,回到家鄉嘉禾的崇福西寺,建立光明懺法會(依《金光明經》 而修行的懺悔法),歷經二十年如一日,這樣精進修行,他的道業道行,傳聞到了朝廷, 皇上因而特別賜號為「慈行」。 智深法師晚年專志修行念佛法門,同時以淨土念佛法門,勸化世人持念阿彌陀佛聖號,求 生西方淨土,開設長堂,供給大眾專志念佛修行,凡是遵從他教化用功修行的信眾,得到 明顯瑞相感應而往生的人很多。 宋徽宗政和五年六月,智深法師忽然示現疾病,客人來訪問安,仍然像平日一樣地接待談 論,當客人離開剛走出門,智深法師就坐化往生了。 往生時,人們都看到紫色的雲彩,向西方飄去,然後漸漸消失。火化那一天,陣陣異香遍 及整個火化場,火化後,得舍利子不計其數。 音聲佛事 聖 蓮 佛事者,佛濟度眾生的事業。佛濟度眾生,或以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飯,或以衣服臥 具等,在此娑婆世界不依其他方法,獨以音聲為說法,故云「音聲佛事」。 佛門人士有個禮節,打開佛經讀誦之前,先念四句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 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是唐代女皇武則天為實叉難陀所譯《華嚴經 》題的一首偈子,文筆精簡順暢,意義深奧,後人用來做為「開經偈」。這首偈子歷經千 百年而不衰,至今仍傳誦不絕,近代諦閑大師譽為「千古不泯之妙嚴」。 娑婆現象 許多人誦起「開經偈」,便不自禁流下淚來,感慨能令眾生「破迷啟悟、離苦得樂」的佛 法,竟然如此「難聞」,經過百千萬劫也不一定有聽聞佛法的緣分。 在娑婆世界,吃盡苦頭的人苦得「無心」聞法,太過享樂的人又樂得「無暇」聽經,喜歡 聞法的人,卻遇不見佛法,例如住在佛法不興的國度。真遇上了,又多是貌似佛法的外道 。極少數有幸遇見正法的人,多少人肯實心去解、去信呢?這是娑婆世界聞法修學艱難的 現象。 極樂佛事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佛在印度的「祇樹給孤獨園」演說《阿彌陀經》時,就深切瞭解娑 婆「聞法」的困難,所以在廣陳極樂世界正報依報時,特別「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專就 淨土眾生以耳根聞法的方便來說。透過釋迦佛在《阿彌陀經》的介紹,得知極樂世界教主 阿彌陀佛,欲令佛法普遍流通,使極樂人民隨時隨地都能聆聽法音,不必費心費力就得以 聽聞佛法,而且每聽一回就能步步趣入佛法智慧。彌陀以他的佛身化作兩種聲音,一是有 情聲,使眾鳥演法;二是無情聲,使風吹寶樹。《阿彌陀經》云: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 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 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 。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因此極樂人民在林間、池畔、樓閣………,隨時隨地都可以聽聞法音,都能得到念佛、念 法、念僧的功德,個個證得無生法忍的智慧。 言教樂教 阿彌陀佛變化這兩種音聲有什麼差異呢?只化作鳥音,或是只化作風樹音,會有什麼不足 ?謹試著從鳥音與風樹音分析其中異同,以窺佛意的微妙難測。 先看兩者的共同處。不論有情聲或無情聲,都是彌陀的三身四德變化所作,同以音聲做佛 事。極樂的有情、無情音聲佛事,不分晝夜六時,隨所欲聞就能聽聞。凡是佛聲入耳,眾 生無不念佛、念法、念僧。至於有情與無情聲的差異 眾鳥演法 山河大地無非清淨身,都可以出廣長舌演說佛法,憑佛的能力,那一種東西不能化為演說 佛法的工具?但是眾生根機不同,鳥音易於吸引眾生的注意力,所以佛化作白鶴、孔雀、 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等無數美好音聲的鳥兒,鼓動簧舌發出不暴、不麤的「和雅 音」。在一定的區域內,以言教方式演說三十七道品等佛法。眾生對於顯而易聞的鳥音, 心生歡喜而樂於聽聞法音,因此「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為什麼聽聞眾鳥演法後就知道要 念三寶呢?雪廬老人在《佛說阿彌陀經義蘊》說: 「三七道品,即為闡發三寶德相之雷音。賴由震破無明,指出覺路,知念三寶,顯彰性德 ,直趨菩提,超凡入聖。」 因為三十七道品就在闡發佛、法、僧的希有難得,眾生藉此震破無明迷惑,見到了通往圓 滿覺悟的大道,原來人人本來就具足覺性。要圓滿成就佛果,捨三寶別無他途,所以「皆 悉念佛念法念僧」。雪公在《彌陀經表解》,認為這是往生淨土的「初功,能伏煩惱,如 泥沈水澄。」毫不費力的聞得眾鳥演法,就獲得成佛的初步功夫,伏住煩惱,有如混濁的 泥水漸漸澄淨了。至於眠伏在心中的根本煩惱,如水底下的泥滓,要如何徹底除淨呢?要 靠「風樹演法」的無情聲。 風樹演法 極樂世界自然而起的細微輕風,吹動七重行樹,以及天上的珍寶羅網,奏出微妙難以思議 的樂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同時擊出的樂音,遍滿十方,美好的樂音「說種種法」 (見奘師譯本)。極樂人民沐浴在微妙樂音之中,佛的無量法門不知不覺就浸潤到心地裡, 因此「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聞眾鳥演法時,眾生「皆悉念三寶」,那只是初伏煩惱而已。聽到風樹演法以後,則是「 自然念三寶」,雪公喻為「如泥去水存」,去除了煩惱污泥,留下清淨的智慧法水。《無 量壽經》說:「珍妙寶網羅覆其上,一切莊嚴隨應而現。微風徐動,出妙法音,普流十方 一切佛國。其聞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受到風樹法音的薰習,眾生已 經進斷煩惱,證得無生法忍,安住在真如理體。 證深法忍 經過「眾鳥演法」和「風樹法音」的彌陀巧妙教化,極樂人民飽餐法味之後,人人伏斷煩 惱,證得無生法忍,《大智度論》卷七十三說:「得無生法忍菩薩,是名阿鞞跋致。」為 什麼帶業眾生往生到極樂皆是阿鞞跋致,證得「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原來是得力 於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的兩種「音聲佛事」。 兩個世界 宋代慈雲大師曾就娑婆、極樂做一比較,娑婆有十種苦,極樂有十種樂。娑婆眾生活在「 不聞法」的痛苦糊塗,極樂人民卻是晝夜六時都在享受「常聞法」的快樂福報。有人渴望 佛法,卻遺憾佛法難聞,非歷經百千萬劫難以遭遇,這些心聲一一傳入釋迦牟尼佛的耳裡 了。 極樂世界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那一塵不能化為佛事呢?《彌陀要解》云: 「其實極樂攝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出生一切法門也。」可是釋迦佛卻特約阿彌陀佛的 「音聲佛事」來說,因為此方眾生耳根最利,音聲佛事最為契機。我佛釋迦的悲心,彌陀 慈父的境教,身在娑婆的我們怎能辜負呢? 勞自我筋骨 修清淨心行── 胡遠志老居士往生見聞記 式 貞 胡遠志老居士,四川省蓬溪縣人,三十八年隨國軍來臺,駐防於臺中市太平路附近。老居 士同蔣伯興、張營林二位先生,都在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橡膠組工作。當時二十多歲的 胡老居士,下班後常與好友蔣伯興先生到附近散步走走。 引進佛門 在民國四十年左右,有一天,兩人走到寺廟附近,看見有位老菩薩在寺內講經,一時好奇 ,就進去隨著聽。當時雪廬老人李炳南老居士正在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應以何身 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那一段。初聽時不甚了解,聽完後與大家討論,雪公老師還 親切的留他們下來談話。並對他們說:「你們二位對佛法有興趣嗎?」他們笑著回答:「 是有點兒道理。」雪公便告訴他們:「現在靈山寺正開講《阿彌陀經》,你們可以去聽聽 。」於是,數日後便到靈山寺去,正好遇到寺內打佛七。正在納悶不解的時候,雪公老師 走出來慈悲的攝受他們,還留他們下來吃齋念佛。就這樣,開始聽聞佛法,與佛法終生結 緣,成為雪公老師的門生。 共學受教 民國四十年初,蓮社初創,胡老居士便與蔣伯興一起加入籌建蓮社的行列。蓮社成立後, 雪公老師為弘法之便,先設「國文補習班」,充實弟子們的國學知識,並於民國四十二、 三年左右成立了文藝班、中慧班等不同的班別。文藝班的成員是臺中蓮社附設國文補習班 中的男學員,經雪公老師調教組成的一班念佛班。 文藝班除每月固定念佛共修外,當時大家白天工作,晚上讀書,業餘還組織天樂班,凡有 道場要開講,或新春講演、佛誕講演、佛誕遊行等,同學們就去吹奏三寶歌、佛曲等,效 果非常好。每年新春講演,都由雪公老師訓練文藝班同學講演術,上臺練習弘法,同時也 對外參加比賽。蓮社有大小活動,大家都前來幫忙,很多師兄也都參加弘法行列。 默默護持 凡雪公建立的事業、道場,都可以看到胡老居士的身影,他利用公餘時間護持道場,出錢 出力,默默奉獻。當年文藝班的班員都稱他為「胡老闆」,因為來到蓮社,任何有需要的 工具用品,他都可以幫忙張羅解決,包君滿意,有如開著一間公司、行號的頭家。每年的 佛誕節或有弘法經筵,事前胡老居士便發揮他的才藝製作壁報,請雪公鑑定之後,再送到 各街頭展示,例如臺中火車站候車大廳、車站圓環、彰化銀行,或是蓮友開的店門口,凡 是人多的場所,都可以見到胡老居士的精心傑作。 佛誕節當天,胡老居士則帶頭撐起「天樂隊」的旗幟,率領蓮社的管樂隊,一路吹奏莊嚴 的佛曲,吸引市民的注意力,使菩提善根落入眾生心識田中。當雪公創立全臺第一所佛教 圖書館落成時,胡老居士率文藝班員用竹子編了一個兩邊相合的大彩球,裡頭裝著放生用 的麻雀、鴿子。開幕時,拉開彩球,剎那間,眾鳥自由自在的飛向天際,壯觀的情景,令 與會大眾個個法喜充滿。 後來經義母周慧德老居士的介紹,與中慧班彭松枝小姐在蓮社舉行佛化婚禮,共組幸福美 滿的家庭。婚後育有一子一女。民國五十八年,夫人因糖尿病去世,臨終前遺言交代居士 :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兩個孩子栽培到大學畢業。自此居士便父代母職,含辛茹苦的將子女 撫養長大,讓他們完成大學學業。 民國六十九年老居士自軍中退役,乃全心投入佛教事業,擔任終身義工。舉凡講經會場的 桌椅布置與歸位、經書的整理與發放、佛誕節遊行的旗幟準備等前置作業與善後收拾、以 及為往生蓮友助念等,只要是蓮社的事他一定義不容辭幫忙到底。 他曾表示:臺中蓮社就像自己的家一樣。自十多歲起就離開四川老家,從此無親無故,一 直到二十多歲遇到雪公老師,是他老人家教了自己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及了生脫死的方 法。自己還在蓮友的促成下成家,當妻子及岳母往生時,也都蒙蓮友助念,祖宗蓮位也都 安在蓮社,平素偶而回到蓮社打掃打掃,就像打掃個人家中祠堂一樣,沒什麼。 只求付出 居士晚年更以菩提仁愛之家為服務範圍,每天早上背起工作袋,頭上戴著自製的安全帽, 在大太陽下騎著老古董腳踏車到院內為老人修理損壞的桌椅器物,整理庭園、遍植草木等 。仁愛之家董事會念其服務熱心,敦聘居士為幹事,但居士數辭不就,並聲明不受職位、 不佔編制、不領薪水等三不政策,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風範由此可見。老居士將雪公的 教化,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稱得上是「勞自我筋骨,修清淨心行」的老實行 者。 當他得知義母周慧德老居士於民國八十六年入院進住仁愛之家後,胡居士每週必定前往探 望,關心其生活起居以及健康狀況後才繼續他義工的工作。 往生大業 居士於家中四樓設有佛堂,每天清晨四時早起念佛,夜間九點以後做晚課,早晚二課不曾 間斷,即使在病中也是一心念佛未嘗懈怠。十年前預立遺囑,交待子女: 「臨終時,家中大小人們不准啼哭,大家齊聲念佛。念滿八小時、十小時、十二小時後, 你們才去商量分頭辦事。棺材用普通的,好的不好的,火一燒通通沒了。但棺木下面用我 的睡巾和舊衣作墊,免用衛生紙和冥幣等,這些事情,我要你們做的絕對正確,別人愛說 不必管他。自往生之日起,就得晝夜念佛不可停頓,可以用念佛機幫忙,一直念滿七七之 期。做七不必請人幫忙,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忙,你們是親屬做七念經,念要真誠自然會感 應,但是要注意念經念佛時間,最好在晚上八時至十時前,千萬不可擾鬧鄰居安寧。」 他常告誡子女:「要多念佛,為已逝的親人消災解厄。尤其女孩子業障很重,更要潛心念 佛,消除業障。」 民國九十三年七月十四日居士進住仁愛之家,自覺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殷殷告誡子女臨終 往生的重要性,並且表示這是凡人必經之路,切記不可悲傷不捨。他希望自己能在佛號聲 中安詳往生極樂世界,晚輩們所須做的事就是為他念佛。 圓滿句點 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一日,因心律不整住進臺中榮民總醫院。三日下午,仁愛之家院民前 去探望,老居士雖然氣虛說不出話來,但是那分想往生的信願,和念佛的意志,讓人為之 動容。當晚十一點多,老居士俗緣將了,家屬遵循遺囑送回菩提仁愛之家。回到仁愛之家 ,蓮友以雪公平時的信願念佛開示,提醒老居士放下萬緣,一心求生淨土。老居士兩眼闔 著聆聽,半小時後便不痛不喘的捨報無礙,享年八十三歲。在家屬及蓮友助念聲中,老居 士一生智慧經營的願望,從此落下了圓滿的句點。 一意不亂 海 眾 有些人在音樂上下工夫,每日在琴藝上琢磨,日久也能一音不亂,隨音入觀,淋漓盡致。 有些人在美術上下工夫,每日在畫藝上精益求精,沉潛其中,陶然忘我,日久也能一筆不 亂,胸有成竹。只要堅持走下去,一定能到達終點。怕的是一開始便定錯了方向,就算到 了終點,或許就此沉浸於靡靡之音,或者以畫惑亂人志。練得愈勤,所造惡業也愈深。因 此慎選「心的方向」非常重要!志向能合於光明正理,才能遨翔於海闊天空。 雪廬老人學佛作詩,深知作詩之苦,不鼓勵人作詩。因為有作詩經驗的人,深知為了一句 詩,推敲數日、數月、甚至數年,「捻斷數根鬚」還是小意思,雪公說這叫「詩心不亂」 。一落到詩心不亂,念佛時便不知不覺又會跑去苦思某一詩句了,這對念佛工夫傷害不淺 。 心頭除了「一意念佛」,不忘彌陀之外,其餘的事若不知取捨,於念佛一法自生障礙。雪 公早年佛七開示,一再勸人念佛要求一心,後來見念佛人雖多而往生者少,問題多是出在 「雖知念佛而不知伏惑」,在最後關頭往往自我顛倒、自我障礙。所以雪公往生前十幾年 ,苦口婆心要人念佛之餘,必得伏住惑。遇境逢緣生起貪、瞋、癡習氣,必得設法伏住, 否則就像一邊掃地一邊丟垃圾,如何成就「淨業」! 真能深信切願「一意念佛」的人,便能「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恩愛不牽,怨 讎不憎」,一心唯求往生而已,這分堅定的往生意願,不就是「一心」嗎? 惡犬生善心 坤 德 「汪!汪!」一陣陣的狂吠聲。只見一名乞丐狼狽的從一道華麗的大門連滾帶爬的跑出來 ,後面跟著一隻面露凶光的大狗,咬著一塊看似從乞丐身上硬扯下來的碎布,得意洋洋的 踞守在門口。 「你是外地來的吧!」有人扶著乞丐說:「這長者家雖然很富有,可是他們家的狗,實在 太可怕,一般人很難進得了門的。」乞丐悻悻然的走了。 一天,一名比丘經過大富長者家,正是乞食的時間,便走了進去。路人看到這個情況,紛 紛竊竊私語: 「又是一個外地人,這門可是進不得的!」 「咦?怎麼沒有慘叫聲?」 「原來那猛狗正在午睡呢!嘿嘿,待會可好看了……」一陣陣的香氣傳來,狗鼻子嗅來嗅 去,大狗從瞇瞇眼中瞧來瞧去。 「汪!汪!汪」大狗氣憤的狂叫一番,蹲踞在大門口。 聰慧的沙門具有他心通,知道大狗心正這麼想: 「哼!哪來可惡的人,竟然趁著我熟睡的時候闖進來,現在既然進來,也不能拿他如何, 待會他出去時,分我一杯羹就算了,如果他敢自己一個人大塊朵頤,我就撲上前去,咬得 他肚破腸流。」 沙門看著露出凶光的大狗,便將手上的食物分作二分,將其中一分放到了大狗前,大狗收 起了凶光,心中生起了善念,一邊吃著食物,一邊想:「這人跟其他人可真大大不同呢! 別人看到我又驚又怕,從來也不會給我食物,這人真好。」一邊舔著前腳,一邊就躺臥在 大門口。 一天。 「可惡的狗,看劍!」 一名前幾天才被大狗狠狠咬了一口的惡少,拿著一把長劍,硬生生的將大狗的頭砍下。大 狗一命嗚呼後,因為與長者夫人的因緣,便投生為長者子。不料,出生沒多久後,卻又短 命而早夭。而後,又投生到其他的長者家中,十幾歲時,看到了沙門,心中感到無比的熟 悉與歡欣,便向父母稟告,希望拜沙門為師。獲得父母應允後,供養三寶,精勤修持,日 夜不懈。除此之外,更度化家中大小一同誦經持戒,一直等到父母百年之後,便剃髮出家 ,專心學道。 (出自《譬喻經》) 一念善念,讓凶猛的狗有了得度的契機,脫離惡道。而我們是累積了多少生以來的善念與 善因緣,才能聽聞佛法。人身已得,佛法已聞,大善知識已遇,此身若不向今生度,更待 何生度此身呢? 光輝的人性 陳木村 從小我們所受的教育就反覆的教導我們每一個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真誠的關愛別人,幫 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但是,我的內心卻經常懷疑,真的每個人都能做到「助人為快樂之 本」嗎? 年輕時代的我,對於這個答案是否定的。中國有一句俗諺:「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 瓦上霜。」對中國人而言,這真是莫大的諷刺。在國外,他們的倫理觀念較為淡薄,所以 ,個人主義極為濃厚,他們對任何人都擺明一副「親兄弟,明算帳」的態度,就連至親也 不例外。他們認為只要本身過得舒適愉快,別人是死是活就與他無關了。過去,外國人非 常推崇我們,稱讚中國人情味濃厚,是一個禮義之邦,但曾幾何時,中國人也感染異國的 習俗,「奉獻犧牲」、「助人為快樂之本」已即將變成歷史名詞了。 為什麼今天的人情味變得如此淡薄呢?這全是由於「利欲心」作祟,許多人要求付出必須 與回報等量齊觀,如果回報超過他付出的,那麼恐怕許多人就會趨之若鶩了。另外,還有 少數不肖之徒利用人性的弱點──「惻隱之心」來進行敲詐勒索,這樣一來,就難怪有人 在遇到該伸手援助他人的時候,遲疑而裹足不前了。 現代人自私重利,現實萬分,中國人數千年來的助人美德已不復存在,尤其是都市中的居 民,身居於高樓大廈之內,把自己侷限在自己的天地中,或許在他四周住的那些人都一無 所知,更別談什麼守望相助了。對人性的卑劣我有過深刻的體認,直到有一次,居家附近 發生火災之後,才整個扭轉我對人性的看法,產生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思想。 事情是這樣的:住家附近的王家半夜失火,喧鬧的人聲羼雜著消防車刺耳的笛聲,把我從 夢中驚醒。走到外面一看,這時火舌已由王家屋頂沖出,將天地染成一片紅艷。一條條白 色水柱由消防車上的水龍頭送出,正極力制住火勢。王太太被好幾人架住,正呼天搶地的 哭喊著:「誰去救救我可憐的孩子啊!你們別拉我,讓我進去!天啊!為什麼我如此歹命 !」原來王太太的兩個孩子困在樓上房內,火勢這麼兇猛,誰敢跟自己生命開玩笑而進去 救人呢?話雖是這麼說,但畢竟這個世上肯捨身救人的人還是有的,只見一位消防人員衝 入王家,幾分鐘之後,他再出來時,雙手抱著一團濕棉被,裡面則是王家的兩個小孩,同 時現場也響起如雷的掌聲與歡呼聲,大家都被如此感人的畫面,深深的震懾住了。 這親身經歷令我十分感動的事件,改變了我原本認為人性是卑劣的看法,反而認為人性本 善!世上肯濟弱扶貧、捨身救人的還是大有人在,這正是我國五千年來固有的傳統,這些 人已能了解生命的意義是在於奉獻所有去幫助別人,把愛心散播到每個角落。 曾經有一個人,不幸車禍受重傷,舉目無親之下,由一位陌生人輸血給他而挽回生命。當 他要出院的時候,他向醫師詢問救命恩人的姓名,以便將來回報,醫師告訴他輸血者寧願 默默行善,不欲人知,於是他一言不發的離開了醫院。從此以後,在另一家醫院裡有一位 神秘的人,每隔兩個月就來捐一次血,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也絕不留下姓名。好奇 的醫師終於得到答案,那個人說:「有人曾經為我默默地做了這件事,我也同樣要用這種 方式默默奉獻出我的血去救人。」 人性的光輝至此表露無疑,別以為人都是自私的,別問別人給了我們多少,應該先問自己 為別人付出了多少。當我們深切體認奉獻與助人之樂,就會發現「施比受更有福」。有時 候,我們受到恩惠而急欲回報,但我們卻忽略了施恩的人倒並不一定想得到你的回報,假 如能將感恩之心轉送給社會上許多需要幫助的人,世界豈不是充滿溫情! 人生有了目標,心靈便能獲得自由,那麼生命便不會腐敗,甚至在落難中──監獄,都不 能使它敗壞。一盞燈的火焰,可以點燃無數盞燈;一位偉大的奉獻者,可以喚醒無數沉睡 的人心。自古以來,宇宙中無限蓬勃的生氣,就這樣一直散發著永恆的光輝,照亮著生命 ;這宇宙的人性之燈,在將來必然更為強烈。 舞雩歸詠春風香 士 倫 山光照檻水繞廊, 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 ──宋末遺民 翁森〈四時讀書樂〉 曲阜城南邊三里的沂河北邊,有一座高大的土臺,原為周朝時魯國求晴禱雨的祭壇,叫做 「雩臺」。雩是什麼? 《周禮》〈司巫〉曰:「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 鄭玄注:「雩,籲也,嗟而求雨。」 當國內發生旱災水災,國君就領著巫師到雩臺,能通天人之際的巫師跳著求雨的舞蹈,口 裡呼籲懇求上天降下甘霖。今天的舞雩臺,東西長一百二十米、南北寬一百二十五米,殘 高七米,四周種有桃、杏、楊柳等樹木百餘株。 遊於舞雩 孔子住在曲阜的闕里,舞雩臺離曲阜城不遠,孔子教化時常帶弟子們來此遊觀學習,利用 舞雩臺寬廣的空間,茂盛的樹木,以及從沂水吹來的涼風,指導弟子們學習禮樂。《論語 》〈顏淵篇〉云: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樊遲跟隨孔夫子來到舞雩臺,樊遲向孔子請教說:「敢問『崇德、修慝、辨惑』的意義? 」 來到舞雩臺,樊遲為什麼突然問起這六個字呢?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說:「此當是雩 禱之詞。以德、慝、惑為韻。」「德、慝、惑」都是入聲字,押「德」韻,應該是古代禱 雨求晴疏文中的詞句,所以樊遲才會隨機而問。 明德,要如何修得崇高?藏在心中的惡,要如何修治除去?心頭的迷惑,應該怎麼辨明而 不惑?這是向上天祝禱求雨的重點。中國的聖王都有「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的觀念,當 大地久旱不雨,或澇雨成災,主政者就會自省有那些不足之處,因此召感風不調而雨不順 ,例如商湯時,大旱七年,天氣熱得「煎沙爛石」,商湯親自向上蒼祝禱,以六件事向老 天反省: 「政不節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讒夫昌耶?宮室營耶?女謁盛耶?」(《說苑》〈君 道篇〉) 我辦的政務沒有節制嗎?太過勞動人民嗎?政府賄賂盛行嗎?讒媚小人太猖獗嗎?營建太 多宮室嗎?聽信寵幸嬪妃的話嗎?求晴禱雨的國君,誠心向上天懺悔,真心改過修善,德 性一天天光明崇高,過惡一天天修除減少,當忿怒生起時能辨別清楚,不做迷惑的奴隸, 這是真正懂得禱雨求晴大旨的國君。樊遲問到求雨的大本了,所以孔子稱讚他是「善哉問 」。 《顏淵篇》另外還有一章: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 ,又欲其死,是惑也!」 這一章雖然沒有載明子張是否在舞雩臺的發問,但是依《論語正義》引吳佳賓的說法:「 克己復禮,崇德辨惑,皆古之言也。古訓多協韻,以便蒙誦。」可見子張問的「崇德、辨 惑」也是古時候常用的成語,與舞雩臺的禱詞不無關連。 聖賢樂趣 見到舞雩臺,必然會和孔子的弟子曾皙聯想到一塊兒。曾皙家就住在魯國「高門」外,春 秋時魯僖公把魯國南門增高擴大,所以南門又稱做「高門」,沂水從南邊流過,臨近舞雩 臺。當孔子週遊列國回來,閒居在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一同來陪侍孔子,孔子 要大家談談平生抱負。當子路、冉有、公西華陸續說出個人想要有的一番作為時,曾皙正 在一旁彈瑟,等三位弟子談完了,孔子才要曾皙談談理想。曾皙聽到夫子提到他,瑟聲便 漸漸停下來,然後放下瑟,說出他的心聲: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 然歎曰:「吾與點也。」(《論語》〈先進篇〉) 春天的最後一個月,春服已經做好了,把皮衣換成單袷。二十歲以上的成人有五、六人, 十五歲以上的成童有六、七人,一同到魯國城南的沂水邊遊歷,在舞雩壇上,吹風乘涼, 然後歌詠著詩篇回去。孔子聽完曾皙的心聲,深深歎息說:「吾與點也」,我和曾點有一 樣的心情! 正因孔子常與弟子來舞雩臺演禮遊歷,所以後人在臺上題有「聖賢樂趣」的碑刻,如今已 不存在了。 鳳翔千仞 清朝乾隆年間,曲阜知縣潘相也常來舞雩臺,他在《曲阜縣志》的〈古蹟類〉說:「余嘗 於春秋佳日,攜壺觴偕勝友登臺而望沂,想像風浴詠歸處,慨然如見鳳凰翔於千仞之概。 臺上斷碑有四大字云:鳳翔千仞。殆先得我心者歟?」 在春秋二季的美好時光,和好友登上舞雩臺,遠望沂水,想像當年曾皙等先賢們在這一帶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情景。深深感歎,好像這兒曾有鳳凰神鳥遨遊於千仞高 岡一般。果然在舞雩臺上有一塊斷裂的石碑,撫摹殘碑,看見四個大字:「鳳翔千仞」, 前人真是先得我心了! 孔聖道冠古今,先賢德標萬世,七十二位賢哲同列聖人門牆,這幅盛況,千古以下幾時得 見?想想當年的舞雩臺,有孔子、有顏淵、有子貢、有子路等聖賢在此歌詠吟唱,彷彿千 年一見的鳳凰群聚在此。 吉祥的鳳凰出現世間,人稱「鳳凰來儀」,鳳凰神鳥隨著人心的善或惡而隱而顯,《淮南 子》〈繆稱訓〉云:「昔二皇,鳳皇至於庭,三代至乎門,周室至乎澤,德彌麤,所至彌 遠;德彌精,所至彌近。」在堯天舜日那個好時代,鳳凰無拘無束的在大庭廣眾面前出現 。夏、商、周三代,在城門上還看得見鳳凰。周朝衰微後,鳳凰只停在遠遠的山林水澤。 人們的道德低落時,鳳凰就離人愈遠;當人們的品德高尚時,鳳凰便愈接近人群。 舞雩臺上,何時可以再見到當年聖賢齊聚的蹤跡呢? 勝境重現 現在的舞雩臺,草木叢生,僅剩一個土堆,孔子有知,看見這幅景像,會不會感慨:「鳳 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人心是環境的主宰,雖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眼前似乎少了「鳳凰來儀」的時機, 但是只要有更多的人好樂孔聖大道,學得「惟精惟一」的人愈多,相信不久的春天,「風 浴詠歸」的勝境,必將重現於舞雩臺上。 坐在春風裡 三 學 現代人幾乎離不開電腦,一臺電腦就可以坐擁無窮相关参考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