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Posted 夫人

篇首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善導大師集記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法性真如海。報化等諸佛 一一菩薩身。眷屬等無量。莊嚴及變化。十地三賢海 時劫滿未滿。智行圓未圓。正使盡未盡。習氣亡未亡 功用無功用。證智未證智。妙覺及等覺。正受金剛心 相應一念後。果德涅槃者。我等咸歸命。三佛菩提尊 無礙神通力。冥加願攝受。我等咸歸命。三乘等賢聖 學佛大悲心。長時無退者。請願遙加備。念念見諸佛 我等愚癡身。曠劫來流轉。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跡 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定散等迴向。速證無生身 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說偈歸三寶。與佛心相應 十方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此觀經一部之內。先作七門料簡。然後依文釋義。 第一先標序題。 第二次釋其名。 第三依文釋義並辨宗旨不同教之大小。 第四正顯說人差別。 第五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 第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 第一先標序題者。竊以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真如之體量 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無邊邊體則元來不動。無塵法界凡聖齊圓。兩垢如如則普該於含 識。沙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故使大悲隱於西化。驚入火宅之 門灑甘露潤於群萌。輝智炬則朗重昏於永夜。三檀等備。四攝齊收。開示長劫之苦因。悟 入永生之樂果。不謂群迷性隔樂欲不同。雖無一實之機。等有五乘之用。致使布慈雲於三 界。注法雨於大悲。莫不等洽塵勞。普沾未聞之益。菩提種子藉此以抽心。正覺之芽念念 因茲增長。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然眾生 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 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 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 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 增上緣也。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闚。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 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 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此即略標序題竟 第二次釋名者。經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他 覺行窮滿。名之為佛。言自覺者。簡異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悲故。言 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不著有無也。 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名為佛。言說者。口音 陳唱故名為說。又如來對機說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有異。或六根通說。相好亦然 。應念隨緣。皆蒙證益也。言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 音。又南者是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 壽覺。此乃梵漢相對其義如此。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 又言人法者是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者正報。 就依報中即有其三。一者地下莊嚴。即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等是。二者地上莊嚴。即一 切寶地池林寶樓宮閣等是。三者虛空莊嚴。即一切變化寶宮華網寶雲化鳥風光動發聲樂等 是。如前雖有三種差別。皆是彌陀淨國無漏真實之勝相。此即總結成依報莊嚴也。又言依 報者。從日觀下至華座觀已來總明依報。就此依報中即有通有別。言別者。華座一觀是其 別依。唯屬彌陀佛也。餘上六觀是其通依。即屬法界之凡聖。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 也。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見 境相故。言真依者。即從琉璃地下至寶樓觀已來是其真依。由是彼國真實無漏可見境相故 。 二就正報中亦有其二。一者主莊嚴。即阿彌陀佛是。二者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 界同生者是。又就此正報中亦有通有別。言別者。即阿彌陀佛是也。即此別中亦有真有假 。言假正報者。即第八像觀是也。觀音勢至等亦如是。此由眾生障重染惑處深。佛恐乍想 真容無由顯現。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證境故言假正報也。言真正報者。即第 九真身觀是也。此由前假正。漸以息於亂想心眼得開。粗見彼方清淨二報種種莊嚴以除昏 惑。由除障故得見彼真實之境相也。言通正報者。即觀音聖眾等已下是也。向來所言通別 真假者。正明依正二報也。言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言經者經也。經能持緯。得成匹丈有其丈用。經能持法理事相應。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 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既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 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虛空。能招此益故曰為經。言一卷者。此觀經一部雖言兩會正說。總 成斯一故名一卷。故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此即釋其名義竟 三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為宗。此例非 一。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言教之大 小者。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四辯說人差別者。凡諸經起說不過五種。一者佛說。二者聖弟子說。三者天仙說。四者鬼 神說。五者變化說。今此觀經是佛自說。問曰。佛在何處說。為何人說。答曰。佛在王宮 為韋提等說 五料簡定散兩門即有其六。一明能初言即是韋提。二明所請者即是世尊。三明能說者即是 如來。四明所說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觀門。五明能為即是如來。六明所為即韋提等是也。問 曰。定散二善因誰致請。答曰。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問曰。未審。定 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虛。何機得受。答曰。解有二義。一者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 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碩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除斯已外一心信 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機得受義竟。二出在何 文者即有通有別。言通者即有三義不同。何者。一從韋提白佛唯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者。 即是韋提標心自為通請所求。二從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者。即是韋提自為通請去行 。三從世尊光臺現國。即是酬前通請為我廣說之言。雖有三義不同。答前通竟。言別者則 有二義。一從韋提白佛我今樂生極樂世界彌陀佛所者。即是韋提自為別選所求。二從唯願 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韋提自為請修別行。雖有二義不同。答上別竟。 從此已下次答定散兩門之義。問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從日觀下至十三觀 已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出在何文。答曰。出何文 者。經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謂正受。言思惟 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地觀文中說言。如此想者。名為粗見 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即 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定散雖有二義不同。總 答上問竟。 又向來解者與諸師不同。諸師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觀 以為定善。如斯解者將謂不然。何者。如華嚴經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名。與此地 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於散善。又向來韋提上請但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次下又請言 教我思惟正受。雖有二請。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無請處。但是佛自開。次下散善緣中 說云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已下即是其文。 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者。就此門中即有其六。一先就諸法師解九品之義。 二即以道理來破之。三重舉九品返對破之。四出文來證定為凡夫不為聖人。五會通別時之 意。六會通二乘種不生之義。 初言諸師解者。先舉上輩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 無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無生忍故。上下 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 乘聖人生位。次舉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羅漢故。 中中者是內凡。何以得知。由到彼得須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厭苦求生。何以得知 。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羅漢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人等也。下輩三人者是大乘始學凡夫 隨過輕重分為三品。共同一位求願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 第二即以道理來破者。上言初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如華嚴經說。初地已上七地已來。即 是法性生身變易生身。斯等曾無分段之苦。論其功用。已經二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人法 兩空。並是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轉變無方。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說法。悲化十方須臾遍滿。 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以斯文證。諸師所說豈非錯也。答上二竟。上 下者。上言從種性至初地已來者。未必然也。如經說。此等菩薩名為不退。身居生死。不 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在水水不能濕。如大品經說。此位中菩薩由得二種真善知識守護故不 退。何者。一是十方諸佛二是十方諸大菩薩。常以三業外加於諸善法無有退失。故名不退 位也。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教化眾生。論其功行。已經一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等既有 斯勝德。更憂何事乃藉韋提請求生也。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還成錯也。此責上輩竟。 次責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塗永絕四趣不生。現在雖造罪業。 必定不招來報。如佛說言。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脫床。既有斯功力。更復何憂乃藉韋提請 求生路。然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 。岸上之者何用濟為。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錯也。以下可知 第三重舉九品返對破者。諸師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三種 眾生當得往生。何者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三者 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 續不斷。各迴所作之業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如彈 指頃即生彼國。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同 上聖也。然四地七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也 。此即返對上上竟。 次對上中者。諸師云是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 或讀不讀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善根迴願往生。 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 凡夫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說。乃是不可 思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返對上中竟。 次對上下者。諸師云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亦信因果。云何亦信。或 信不信故名為亦。又言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迴斯一行求 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證。唯是佛去 世後。一切發大乘心眾生行業不強。致使去時迎候有異。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淨土 隨意往生。豈藉韋提為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返對上下竟。 即此三品去時有異。云何異。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上中去時。佛與千化佛 一時授手。上下去時。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直是業有強弱。致使有斯差別耳。 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觀經云。若有眾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 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眾放光說法來現其前。此人見已 即得往生。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持小乘戒凡夫。何小聖也。 中中者。諸師云見道已前內凡者。何故觀經云。受持一日一夜戒迴願往生。命欲終時。見 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證。豈得言是內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後無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 其小戒。迴願往生。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于 聖也。 中下者。諸師云小乘內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離者。何故觀經云。若有眾生孝養父 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願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以 此文證。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直是臨終遇善勸令往生。此人因 勸迴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為出離故行孝道也。 次對下輩三人者。諸師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 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何者。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以得知。如 下上文說。但不作五逆謗法。自餘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 說大乘。教令稱佛一聲。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惡人觸目 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塗未可出也。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毀破。又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乃至無有 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即遇善知識為說彼佛 國土功德勸令往生。此人聞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 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命欲 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沈 。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 。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 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 自失誤他。為害茲甚。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 願力悉得生也。 第四出文顯證者。問曰。上來返對之義云何得知。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者。未審。直以 人情準義為當。亦有聖教來證。答曰。眾生垢重智慧淺近。聖意弘深。豈寧自輒。今者一 一悉取佛說以為明證。就此證中即有其十句。何者。 第一如觀經云。佛告韋提。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 極樂國土者。是其一證也。二言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者 。是其二證也。三言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者。是其三證 也。四言韋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 當見彼佛國土者。是其四證也。五如日觀初云。佛告韋提汝及眾生專念已下乃至一切眾生 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已來者。是其五證也。六如地觀中說言。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 未來世一切眾生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者。是其六證也。七如華座觀中說言。韋提白佛。我 因佛力得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云何得見者。是其七證也。八次下答請中說言。 佛告韋提。汝及眾生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者。是其八證也。九如像觀中說言。佛告韋提。 諸佛如來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者。是其九證也。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說言 為諸眾生者。是其十證也。 上來雖有十句不同。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于大小聖也。以斯文證。豈 是謬哉 第五會通別時意者。即有其二。一論云。如人念多寶佛。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者。凡言 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 成者。無有是處。雖言未證。萬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華嚴經說。功德雲比丘語 善財言。我於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謂念佛三昧。以此文證。豈非一行也。雖是一行 。於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沒。故名不墮。問曰。若爾者。法華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 佛道。亦應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別。答曰。論中稱佛唯欲自成佛果。經中稱佛為簡 異九十五種外道。然外道之中都無稱佛之人。但使稱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攝。故言已竟。 二論中說云。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久來通論之家不會論意。錯引下品下生十聲稱佛 。與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錢得成千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聲稱佛亦復 如是。但與遠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佛直為當來凡夫。欲令捨惡稱佛。誑言□生。實 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何故阿彌陀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 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次 下十方各如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 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言護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佛之名也。今既有斯聖教以為 明證。未審。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諸佛誠言返將妄語。苦哉奈劇能 出如此不忍之言。雖然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善自思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論 以為指南。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也。 問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論中但 言發願不論有行。問曰。何故不論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問曰。願行之義 有何差別。答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 願行相扶所為皆剋。是故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 實也。問曰。願意云何乃言不生。答曰。聞他說言西方快樂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 。導此語已更不相續。故名願也。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 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又來論中稱多寶佛為求佛果即是正報。下唯發願求生淨土即是依報。一正一依。豈得相似 。然正報難期。一行雖精未剋。依報易求。所以一願之心未入。雖然。譬如邊方投化即易 為主即難。今時願往生者並是一切投化眾生。豈非易也。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 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斯乃不可以言定義。取信之者懷疑。要引聖教來明。欲使聞之者 方能遣惑 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 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 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 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然報 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 因故名為報。又三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辨 立三身。除斯已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剋體而論。眾歸化攝。今彼彌陀現 是報也。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 義若為通釋。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闚。豈況小凡輒能知也。 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為明證。何者。如大品經涅槃非化品中說云。佛告須菩提。 於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頗有實事不空者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須菩 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切種智即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間法 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 分.三解脫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并諸法果.及賢聖人.所謂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 告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於是法中有聲聞法變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化。有 諸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因緣法變化。以是因緣故。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須 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 佛道.斷諸煩惱習。皆是變化不。佛告須菩提。若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須菩提言。世 尊。何等法非變化。佛言。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化。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非變化。 佛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世尊。如佛自說。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 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非聲聞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 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 滅者不如化耶。今既以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 知。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論眾生垢 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問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何故 天親淨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今彼國中現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為消釋。答曰。子 但誦其文不闚理。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啟悟。今引佛教以為明證。卻汝疑情。何者。即觀 經下輩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眾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命 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阿彌陀佛。當稱佛時。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光華蓋 迎還彼土。華開已後觀音為說大乘。此人聞已即發無上道心。問曰。種之與心有何差別。 答曰。但以取便而言。義無差別。當華開之時。此人身器清淨正堪聞法。亦不簡大小。但 使得聞即便生信。是以觀音不為說小。先為說大。聞大歡喜即發無上道心。即名大乘種生 。亦名大乘心生。又當華開時。觀音先為說小乘者。聞小生信。即名二乘種生。亦名二乘 心生。此品既爾。下二亦然。此三品人俱在彼發心。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 所以二乘種不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上來解二乘種不生義竟。 女人及根缺義者。彼無故可知。又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礙悉得往生。但 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向大。一轉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種不生。前解 就不定之始。後解就小果之終也。應知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者。問曰。韋提既言得忍。未審。何時得忍。出在何文。 答曰。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經云。佛告韋提。佛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說是語時 。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侍立左右。時韋提應時得見。接足作禮。歡喜讚歎即得無 生法忍。何以得知。如下利益分中說言。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廓然 大悟得無生忍。非是光臺中見國時得也。問曰。上文中說言。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 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此之一義云何通釋。答曰。如此義者但是世尊酬前別請舉勸利益方 便之由序。何以得知。次下文中說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次下日想水想冰想乃 至十三觀已來盡名異方便也。欲使眾生於此觀門一一得成。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生。 斯乃直是如來慈哀末代舉勸勵修。欲令積學之者無遺聖力冥加現益故也 證曰。掌握機糸十有三結。條條順理以應玄門訖。此義周三呈前證者矣。上來雖有七段不 同。總是文前玄義。料簡經論相違妨難。一一引教證明。欲使信者無疑求者無滯。應知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觀經序分義卷第二 △從此以下就文料簡。略作五門明義。 一從如是我聞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已來明其序分。 二從日觀初句佛告韋提汝及眾生下至下品下生已來明正宗分。 三從說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已來正明得益分。 四從阿難白佛下至韋提等歡喜已來明流通分。此之四義佛在王宮一會正說。 五從阿難為耆闍大眾傳說復是一會。亦有三分。一從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已來明 其序分。二從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已來明正宗分。三從一切大眾歡喜奉行已來明流通分。 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興正陳所說。次明正宗。為說既周。欲以所說傳持末代歎 勝勸學。後明流通。上來雖有五義不同。略料簡序正流通義竟 △又就前序中復分為二。一從如是我聞一句名為證信序。二從一時下至云何見極樂世界已 來正明發起序。 【如是我聞】 初言證信者即有二義。一謂如是二字即總標教主。能說之人。二謂我聞兩字即別指阿難。 能聽之人。故言如是我聞。此即雙釋二意也。 又言如是者即指法定散兩門也。是即定辭。機行必益。此明如來所說言無錯謬故名如是。 又言如者如眾生意也。隨心所樂佛即度之。機教相應復稱為是。故言如是。 又言如是者。欲明如來所說。說漸如漸。說頓如頓。說相如相。說空如空。說人法如人法 。說天法如天法。說小如小。說大如大。說凡如凡。說聖如聖。說因如因。說果如果。說 苦如苦。說樂如樂。說遠如遠。說近如近。說同如同。說別如別。說淨如淨。說穢如穢。 說一切諸法千差萬別。如來觀知歷歷了然。隨心起行。各益不同。業果法然眾無錯失。又 稱為是。故言如是。 言我聞者。欲明阿難是佛侍者。常隨佛後多聞廣識。身臨座下能聽能持教旨親承。表無傳 說之錯。故曰我聞也。又言證信者。欲明阿難稟承佛教傳持末代。為對眾生故如是觀法我 從佛聞。證誠可信。故名證信序。此就阿難解也 △二就發起序中細分為七。 初從一時佛在下至法王子而為上首已來明化前序。 二從王舍大城下至顏色和悅已來正明發起序禁父之緣。 三從時阿闍世下至不令復出已來明禁母緣。 四從時韋提希被幽閉下至共為眷屬已來明厭苦緣。 五從唯願為我廣說下至教我正受已來明其欣淨緣。 六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淨業正因已來明散善顯行緣。 七從佛告阿難等諦聽下至云何得見極樂國土已來正明定善示觀緣。 上來雖有七段不同。廣料簡發起序竟。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 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初解化前序者。就此序中即有其四。初言一時者正明起化之時。佛將說法。先託於時處。 但以眾生開悟必藉因緣。化主臨機待於時處。又言一時者。或就日夜十二時。年月四時等 。此皆是如來應機攝化時也。 言處者隨彼所宜如來說法。或在山林處。或在王宮聚落處。或在曠野塚間處。或在多少人 天處。或在聲聞菩薩處。或在八部人天王等處。或在純凡若多一二處。或在純聖若多一二 處。隨其時處如來觀知不增不減。隨緣授法各益所資。斯乃洪鐘雖響必待扣而方鳴。大聖 垂慈必待請而當說。故名一時也。 又一時者。阿闍世正起逆時。佛在何處。當此一時。如來獨與二眾在彼耆闍。此即以下形 上意也。故曰一時。又言一時者。佛與二眾於一時中在彼耆闍。即聞阿闍世起此惡逆因緣 。此即以上形下意也。故曰一時。 二言佛者。此即標定化主。簡異餘佛獨顯釋迦意也。三從在王舍城已下正明如來遊化之處 。即有其二。一遊王城聚落。為化在俗之眾。二遊耆山等處。為化出家之眾。又在家者。 貪求五欲相續是常。縱發清心猶如畫水。但以隨緣普益不捨大悲。道俗形殊無由共住。此 名境界住也。又出家者。亡身捨命斷欲歸真。心若金剛等同圓鏡。悕求佛地即弘益自他。 若非絕離囂塵。此德無由可證。此名依止住也。 四從與大比丘眾下至而為上首已來明佛徒眾。就此眾中即分為二。一者聲聞眾。二者菩薩 眾。就聲聞眾中即有其九。初言與者。佛身兼眾故名為與。二者總大。三者相大。四者眾 大。五者耆年大。六者數大。七者尊宿大。八者內有實德大。九者果證大。 問曰。一切經首皆有此等聲聞以為猶置。有何所以。答曰。此有別意。云何別意。此等聲 聞多是外道。如賢愚經說。優樓頻羸迦葉領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 修事邪法。那提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總有一千。皆受佛化得羅漢道。其二百五 十者。即是舍利目連弟子。共領一處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此等四眾合為一處。 故有千二百五十人也。 問曰。此眾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總標。答曰。如經中說。此諸外道常隨世尊不相捨離。 然結集之家簡取外德。故有異名。是外道者多。非者少。 又問曰。未審。此等外道常隨佛後。有何意也。答曰。解有二義。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 。就佛解者。此諸外道邪風久扇。非是一生。雖入真門氣習由在。故使如來知覺不令外化 。畏損眾生正見根芽。惡業增長此世後生不收果實。為此因緣攝令自近不聽外益。此即就 佛解竟。次就外道解者。迦葉等意自唯曠劫久沈生死。修還六道。苦不可言。愚癡惡見封 執邪風。不值明師永流於苦海。但以宿緣有遇得會慈尊。法澤無私我曹蒙潤。尋思佛之恩 德。碎身之極惘然。致使親事靈儀無由暫替。此即就外道解竟。 又問曰。此等尊宿云何名眾所知識。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聖知彼內德過人 。識其外相殊異。故名眾所知識。上來雖有九句不同。解聲聞眾竟。 次解菩薩眾。就此眾中即有其七。一者標相。二者標數。三者標位。四者標果。五者標德 。六者別顯文殊高德之位。七者總結。又此等菩薩具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遊步 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於無量世界化成等覺。光明顯曜普照十方。無量佛土 六種震動。隨緣開示即轉法輪。扣法鼓執法劍。震法雷雨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摑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愍傷眾生未曾 慢恣。得平等法具足無量百千三昧。於一念頃無不周遍。荷負群生愛之如子。一切善本皆 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開朗不可思議。雖有七句不同。解菩薩眾訖。 上來雖有二眾不同。廣明化前序竟。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 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麥 少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蒲萄漿,密以上王。爾時大王食麥少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 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 八戒』。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 為王說法。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麥少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二就禁父緣中即有其七。一從爾時王舍大城以下總明起化處。此明往古百姓但城中造舍。 即為天火所燒。若是王家舍宅悉無火近。後時百姓共奏於王。臣等造宅數為天火所燒。但 是王舍悉無火近。不知有何所以。王告奏人。自今以後卿等造宅之時。但言我今為王造舍 。奏人等各奉王敕。歸還造舍更不被燒。因此相傳故名王舍。言大城者。此城極大居民九 億。故□王舍大城也。言起化處者即有其二。一謂闍王起惡。即有禁父母之緣。因禁則厭 此娑婆。願託無憂之世界。二則如來赴請。光變為臺影現靈儀。夫人即求生安樂。又傾心 請行。佛開三福之因。正觀即是定門。更顯九章之益。為此因緣。故名起化處也。 二從有一太子下至惡友之教已來正明闍王怳忽之間信受惡人所誤。言太子者彰其位也。言 阿闍世者顯其名也。又阿闍世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地往翻名未生怨亦名折指。問曰。何故 名未生怨及名折指也。答曰。此皆舉昔日因緣故有此名。言因緣者。元本父王。無有子息 。處處求神竟不能得。忽有相師而奏王言。臣知山中有一仙人。不久捨壽。命終已後必當 與王作子。王聞歡喜。此人何時捨命。相師答王。更經三年始可命終。王言。我今年老。 國無繼祀。更滿三年何由可待。王即遣使入山往請仙人曰。大王無子。闕無紹繼。處處求 神困不能得。乃有相師瞻見大仙。不久捨命與王作子。請願大仙垂恩早赴。使人受教入山 。到仙人所具說王請因緣。仙人報使者言。我更經三年始可命終。王敕即赴者是事不可。 使奉仙教還報大王具述仙意。王曰。我是一國之主。所有人物皆歸屬我。今故以禮相屈。 乃不承我意。王更敕使者。卿往重請。請若不得。當即殺之。既命終已。可不與我作子也 。使人受敕至仙人所。具□王意。仙人雖聞使說。意亦不受。使人奉敕即欲殺之。仙人曰 。卿當語王。我命未盡。王以心口遣人殺我。我若與王作兒者。還以心口遣人殺王。仙人 □此語已即受死既死已即託王宮受生。當其日夜夫人即覺有身。王聞歡喜。天明即喚相師 以觀夫人。是男是女。相師觀已而報王言。是兒非女。此兒於王有損。王曰。我之國土皆 捨屬之縱有所損。吾亦無畏。王聞此語憂喜交懷。王白夫人言。吾共夫人私自平章。相師 □兒於吾有損。夫人待生之日。在高樓上。當天井中生之。勿令人承接。落在於地。豈容 不死也。吾亦無憂。聲亦不露。夫人即可王之計。及其生時一如前法。生已墮地。命便不 斷。唯損手小指。因即外人同唱言折指太子也。 言未生怨者。此因提婆達多起惡妒之心故。對彼太子顯發昔日惡緣。云何妒心而起惡緣。 提婆惡性為人匈猛。雖復出家常妒佛名聞利養。然父王是佛檀越。於一時中多將供養奉 上如來。謂金銀七寶。名衣上服。百味果食等。一一色色皆五百車。香華伎樂。百千萬眾 讚歎圍遶。送向佛會施佛及僧。時調達見已妒心更盛。即向舍利弗所求學身通。尊者語言 。人者且學四念處。不須學身通也。既請不遂心。更向餘尊者邊求。乃至五百弟子等悉無 人教。皆遣學四念處。請不得已。遂向阿難邊學。語阿難言。汝是我弟。我欲學通。一一 次第教我。 然阿難雖得初果未證他心。不知阿兄私密學通欲於佛所起於惡計。阿難遂即喚向靜處次第 教之。跏趺正坐先教將心舉身似動想。去地一分一寸想。一尺一丈想。至舍作空無礙想。 直過上空中想。還攝心下至本坐處想。次將身舉心。初時去地一分一寸等亦如前法。以身 舉心。以心舉身。亦隨既至上空已。還攝取身下至本坐處。次想身心合舉。還同前法一分 一寸等周而復始。次想身心入一切質礙色境中。作不質礙想。次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入自 身中。如空無礙不見色相。次想自身或大遍滿虛空。坐臥自在。或坐或臥。以手捉動日月 。或作小身入微塵中。一切皆作無礙想。阿難如是次第教已。時調達既受得法已。即別向 靜處。七日七夜一心專注即得身通。一切自在皆得成就。既得通已。即向太子殿前。在於 空中現大神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左邊出水右邊出火。或現大身或現小身。或坐臥空 中。隨意自在。太子見已問左右曰。此是何人。左右答太子言。此是尊者提婆。太子聞已 心大歡喜。遂即舉手喚言。尊者何不下來。 提婆既見喚已。即化作嬰兒直向太子膝上。太子即抱鳴口弄之。又唾口中。嬰兒遂咽之。 須臾還復本身。太子既見提婆種種神變。轉加敬重。既見太子心敬重已即說父王供養因緣 。色別五百乘車載向佛所奉佛及僧。太子聞已即語尊者。弟子亦能備具色各五百車。供養 尊者及施眾僧。可不如彼也。提婆言。太子此意大善。自此已後大得供養心轉高慢。譬如 以杖打惡狗鼻轉增狗惡。此亦如是。太子今將利養之杖打提婆貪心狗鼻。轉加惡盛。因此 破僧。改佛法戒教戒不同。待佛普為凡聖大眾說法之時即來會中。從佛索於徒眾。并諸法 藏盡付屬我。世尊年將老邁。宜可就靜內自將養。一切大眾聞提婆此語。愕爾迭互相看甚 生驚怪。 爾時世尊即對大眾語提婆言。舍利目連等即大法將我尚不將佛法付屬。況汝癡人食唾者乎 。時提婆聞佛對眾毀辱。由如毒箭入心。更發癡狂之意。藉此因緣即向太子所。共論惡計 。太子既見尊者敬心承問言。尊者今日顏色憔悴不同往昔。提婆答曰。我今憔悴正為太子 也。太子敬問。尊者為我有何意也。提婆即答云。太子知不。世尊年老無所堪任。當可除 之我自作佛。父王年老亦可除之太子自坐正位。新王新佛治化。豈不樂乎。太子聞之極大 瞋怒。勿作是說。又言。太子莫瞋。父王於太子全無恩德。初欲生太子時。父王即遣夫人 在百尺樓上當天井中生即望墮地令死。正以太子福力故命根不斷。但損小指。若不信者自 看小指。足以為驗。太子既聞此語。更重審言。實爾已不。提婆答言。此若不實。我可故 來作漫語也。因此語已遂即信用提婆惡見之計。故□隨順調達惡友之教也。 三從收執父王下至一不得往已來正明父王為子幽禁。此明闍世取提婆之惡計頓捨父子之情 。非直失於罔極之恩。逆響因茲滿路。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捨曰執。故名收執也。言父 者別顯親之極也。王者彰其位也。頻婆者彰其名也。言幽閉七重室內者。所為既重。事亦 非輕。不可淺禁人間全無守護。但以王之宮閤理絕外人。唯有群臣則久來承奉。若不嚴制 恐有情通。故使內外絕交。閉在七重之內也。 四從國大夫人下至密以上王已來正明夫人密奉王食。言國大夫人者此明最大也。言夫人者 標其位也。言韋提者彰其名也。言恭敬大王者。此明夫人既見王身被禁。門戶極難音信不 通。恐絕王身命。遂即香湯滲浴令身清淨。即取酥蜜先塗其身。後取乾□始安酥蜜之上。 即著淨衣覆之在外衣上始著瓔珞。如常服法。令外人不怪。又取瓔珞孔一頭以蠟塞之。一 頭孔中盛蒲桃漿。滿已還塞。但是瓔珞。悉皆如此。莊嚴既竟。徐步入宮與王相見。 問曰。諸臣奉敕不許見王。未審。夫人門家不制放令得入者有何意也。答曰。諸臣身異復 是外人。恐有情通。致使嚴加重制。又夫人者身是女人。心無異計。與王宿緣業重久近夫 妻。別體同心。致使人無外慮。是以得入與王相見。 五從爾時大王食□下至授我八戒已來正明父王因禁請法。此明夫人既見王已。即刮取身上 酥□。團授與王。王得即食。食□既竟。即於宮內夫人求得淨水。與王漱口。淨口已竟。 不可虛引時。朝心無所寄。是以虔恭合掌。迴面向於耆闍。致敬如來。請求加護。此明身 業敬。亦通有意業也。而作是言已下正明口業請。亦通有意業也。 言大目連是吾親友者。有其二意。但目連在俗是王別親。既得出家即是門師。往來宮閤都 無障礙。然在俗為親。出家名友。故名親友也。言願興慈悲授我八戒者。此明父王敬法情 深。重人過己。若未逢幽難。奉請佛僧不足為難。今既被囚。無由致屈。是以但請目連受 於八戒也。 問曰。父王遙敬先禮世尊。及其受戒即請目連。有何意也。答曰。凡聖極尊無過於佛。傾 心發願即先禮大師。戒是小緣。是以唯請目連來授。然王意者貴存得戒。即是義周。何勞 迂屈世尊也。 問曰。如來戒法乃有無量。父王唯請八戒。不請餘也。答曰。餘戒稍寬。時節長遠。恐畏 中間失念流轉生死。其八戒者如餘佛經說。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持心極細極急。何意然 者。但時節稍促唯限一日一夜作法即捨。云何知此戒用心行細。如戒文中具顯云。佛子。 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殺生。能持不。答言。能持。第二又云。佛子。從今旦 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偷盜。不行婬。不妄語。不飲酒。不得脂粉塗身。不得歌舞唱 伎及往觀聽。不得上高廣大床。此上八是戒非齋。不得過中食。此一是齋非戒。此等諸戒 皆引諸佛為證。何以故。唯佛與佛正習俱盡。除佛已還惡習等由在。是故不引為證也。是 以得知此戒用心起行極是細急。又此戒佛說有八種勝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 德超過人天二乘境界。如經廣說。有斯益故致使父王日日受之。 六從時大目連下至為王說法已來明其父王因請得蒙聖法。此明目連得他心智遙知父王請意 。即發神通。如彈指頃到於王所。又恐人不識神通之相故引快鷹為喻。然目連通力一念之 頃遶四天下百千之匝。豈得與鷹為類也。如是比校乃有眾多。不可具引。如賢愚經具說。 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者。此明父王延命致使目連數來受戒。 問曰。八戒既言勝者。一受即足。何須日日受之。答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刀不厭利 。日不厭明。人不厭善。罪不厭除。賢不厭德。佛不厭聖。然王意者既被囚禁更不蒙進止 。念念之中畏人喚殺。為此晝夜傾心仰憑八戒。望欲積善增高擬資來業。言世尊亦遣富樓 那為王說法者。此明世尊慈悲意重。愍念王身。忽遇囚勞恐生憂悴。然富樓那者於聖弟子 中最能說法。善有方便開發人心。為此因緣如來發遣為王說法。以除憂惱。七從如是時間 下至顏色和悅已來正明父王因食聞法多日不死。此正明夫人多時奉食以除飢渴。二聖又以 戒法內資善開王意。食能延命。戒法養神。失苦亡憂致使顏容和悅也。上來雖有七句不同 。廣明禁父緣竟。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麥 少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時 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 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 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已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 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汗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 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郤行而退。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 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 害母。勒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三就禁母緣中即有其八。一從時阿闍世下至由存在耶已來正明問父音信。此明闍王禁父日 數既多。人交總絕水食不通。二七有餘命應終也。作是念已即致宮門問守門者。父王今者 猶存在耶。問曰。若人食一□之飯限至七日即死。父王以經三七。計合命斷無疑。闍王何 以不直問曰門家父王今者死竟耶。云何致疑而問猶存在者有何意也。答曰。此是闍王意密 問也。但以萬基之主舉動不可隨宜。父王既是天性情親。無容言問死。恐失在當時以成譏 過但以內心標死口問在者。為欲息永惡逆之聲也。 二從時守門人白言下至不可禁制已來正明門家以事具答。此明闍世前問父王在者。今次門 家奉答。白言大王國大夫人已下正明夫人密奉王食。王既得食食能延命。雖經多日父命猶 存。此乃夫人之意。非是門家之過。問曰。夫人奉食身上塗□。衣下密覆出入往還。無人 得見。何故門家具顯夫人奉食之事。答曰。一切私密不可久行。縱巧牢藏。事還彰露。父 王既禁在宮內。夫人日日往還。若不密持□食。王命無由得活。今言密者。望門家述夫人 意也。夫人謂密外人不知。不其門家盡以覺之。今既事窮無由相隱。是以一一具向王說。 言沙門目連已下正明二聖騰空來去不由門路。日日往還為王說法。大王當知。夫人進食先 不奉王教。所以不敢遮約。二聖乘空此亦不猶門制也。 三從時阿闍世聞此語下至欲害其母已來正明世王瞋怒。此明闍王既聞門家分疏已。即於夫 人心起惡怒口陳惡辭。又起三業逆三業惡。罵父母為賊名口業逆。罵沙門者名口業惡。執 劍殺母名身業逆。身口所為以心為主。即名意業逆。又復前方便為惡。後正行為逆。言我 母是賊已下正明口出惡辭。云何罵母為賊。賊之伴也。但闍王元心致怨於父。恨不早終。 母乃私為進糧故令不死。是故罵言我母是賊賊之伴也。言沙門惡人已下此明闍世瞋母進食 。復聞沙門與王來去。致使更發瞋心。故云有何咒術而令惡王多日不死。言即執利劍已下 此明世王瞋盛。逆及於母。何其痛哉。撮頭擬劍。身命頓在須臾。慈母合掌曲身低頭就兒 之手。夫人爾時熱汗遍流心神悶絕。嗚呼哀哉。怳忽之間逢斯苦難。 四從時有一臣名曰月光下至卻行而退已來正明二臣切諫不聽。此明二臣乃是國之輔相。立 政之綱紀。望得萬國揚名八方昉習。忽見闍王起於勃逆執劍欲殺其母。不忍見斯惡事。遂 與耆婆犯顏設諫也。言時者當闍王欲殺母時也。言有一大臣者彰其位也。言月光者彰其名 也。言聰明多智者彰其德也。言及與耆婆。者。耆婆亦是父王之子。柰女之兒。忽見家兄 於母起逆。遂與月光同諫。言為王作禮者。凡欲諮諫大人之法。要須設拜以表身敬。今此 二臣亦爾。先設身敬覺動王心。斂手曲躬方陳本意也。又白言大王者。此明月光正欲陳辭 。望得闍王開心聽攬。為此因緣故須先白。言臣聞毘陀論經說者。此明廣引古今書史歷帝 之文記。古人云。言不關典君子所慚。今既諫事不輕。豈可虛言妄說。言劫初已來者彰其 時也。言有諸惡王者。此明總標非禮暴逆之人也。言貪國位故者。此明非意所貪奪父坐處 也。言殺害其父者。此明既於父起惡不可久留。故須斷命也。言一萬八千者。此明王今殺 父與彼類同也。言未曾聞有無道害母者。此明自古至今。害父取位史籍良談。貪國殺母都 無記處。若論劫初已來。惡王貪國但殺其父不加慈母。此則引古異今。大王今者貪國殺父 。父則有位可貪。可使類同於古。母即無位可求。橫加逆害。是以將今異昔也。言王今為 此殺母者污剎利種也。言剎利者乃是四姓高元。王者之種。代代相承。豈同凡碎。言臣不 忍聞者。見王起惡。損辱宗親惡聲流布。我之性望恥慚無地。言是旃陀羅者。乃是四姓之 下流也。此乃性懷匈惡不閑仁義。雖著人皮行同禽獸。王居上族押臨萬基之主。今既起惡 加恩。與彼下流何異也。言不宜住此者即有二義。一者王今造惡不存風禮。京邑神州豈遣 旃陀羅為主也。此即擯出宮城意也。二者王雖在國損我宗親。不如遠擯他方。永絕無聞之 地。故云不宜住此也。 言時二大臣說此語已下此明二臣直諫切語極麤。廣引古今望得王心開悟。言以手按劍者。 臣自按手中劍也。問曰。諫辭麤惡。不避犯顏。君臣之義既乖。何以不迴身直去。乃言卻 行而退也。答曰。麤言雖逆王。望息害母之心。又恐瞋毒未除繫劍危己。是以按劍自防。 卻行而退。 五從時阿闍世驚怖下至汝不為我耶已來正明世王生怖。此明闍世既見二臣諫辭麤切。又睹 按劍而去。恐臣背我向彼父王更生異計。致使情地不安故稱惶懼彼既捨我。不知為誰。心 疑不決遂即口問審之。故云耆婆汝不為我也。言耆婆者是王之弟也。古人云。家有衰禍非 親不救。汝既是我弟者豈同月光也。 六從耆婆白言下至慎莫害母已來明二臣重諫。此明耆婆實答大王。若欲得我等為相者。願 勿害母也。此直諫竟。 七從王聞此語下至止不害母已來正明闍王受諫放母殘命。此明世王既得耆婆諫已心生悔恨 。愧前所造即向二臣求哀乞命。因即放母脫於死難。手中之劍還歸本匣。 八從敕語內官下至不令復出已來明其世王餘瞋禁母。此明世王雖受臣諫放母。猶有餘瞋不 令在外。敕語內官閉置深宮。更莫令出與父王相見。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禁母緣竟。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 昔之時,?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 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 所念,即勒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時韋提希禮已,舉 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 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 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四就厭苦緣中即有其四。一從時韋提希下至憔悴已來正明夫人為子幽禁。此明夫人雖勉死 難。更閉在深宮。守當極牢無由得出。唯有念念懷憂。自然憔悴。傷歎曰。禍哉今日苦。 遇值闍王喚利刃中間結。復置深宮難。問曰。夫人既得勉死入宮。宜應訝樂。何因反更愁 憂也。答曰。即有三義不同。一明夫人既自被閉。更無人進食與王。王又聞我在難轉更愁 憂。今既無食加憂者。王之身命定應不久。二明夫人既被囚難。何時更見如來之面及諸弟 子。三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宮。內官守當水泄不通。旦夕之間唯愁死路。有斯三義切逼身心 。得無憔悴也。 二從遙向耆闍崛山下至未舉頭頃已來正明夫人因禁請佛。意有所陳。此明夫人既在囚禁。 自身無由得到佛邊。唯有單心面向耆闍。遙禮世尊。願佛慈悲表知弟子愁憂之意。言如來 在昔之時已下此有二義。一明父王未被禁時。或可王及我身親到佛邊。或可如來及諸弟子 親受王請。然我及王身俱在囚禁。因緣斷絕。彼此情乖。二明父王在禁已來。數蒙世尊遣 阿難來慰問我。云何慰問。以見父王囚禁。佛恐夫人憂惱。以是因緣故遣慰問也。言世尊 威重無由得見者。此明夫人內自卑謙歸尊於佛弟子。穢質女身福因渺薄。佛德威高無由輕 觸。願遣目連等與我相見。 問曰。如來即是化主。應不失時宜。夫人何以不三加致請乃喚目連等。有何意也。答曰。 佛德尊嚴。小緣不敢輒請。但見阿難欲傳語往白世尊。佛知我意。復便阿難傳佛之語指授 於我。以斯義故願見阿難。言作是語已者。總說前意竟也。言悲泣雨淚者。此明夫人自唯 罪重。請佛加哀。致敬情深悲淚滿目。但以渴仰靈儀。復加遙禮。叩頂跱踰。須臾未舉。 三從爾時世尊下至天華持用供養。已來正明世尊自來赴請。此明世尊雖在耆闍。已知夫人 心念之意。言敕大目連等從空而來者。此明應夫人請也。言佛從耆山沒者。此明夫人宮內 禁約極難。佛若現身來赴。恐畏闍世知聞更生留難。以是因緣故須此沒彼出也。言時韋提 禮已舉頭者此明夫人致敬之時也。言見佛世尊者。此明世尊宮中已出。致使夫人舉頭即見 。言釋迦牟尼佛者。簡異餘佛。但諸佛名通身相不異。今故標定釋迦使無疑也。言身紫金 色者。顯定其相也。言坐百寶華者。簡異餘座也。言目連侍左等者。此明更無餘眾唯有二 僧。言釋梵護世者。此明天王眾等見佛世尊隱顯王宮。必說希奇之法。我等天人因韋提故 得聽未聞之益。各乘本念普住臨空。天耳遙□雨華供養。又言釋者即是天帝也。言梵者即 是色界梵王等也。言護世者即是四天王也。言諸天者即是色欲界等天眾。既見天王來向佛 邊。彼諸天眾亦從王來聞法供養。 四從時韋提希見世尊下至與提婆共為眷屬已來正明夫人舉頭見佛。口言傷歎。怨結情深也 。言自絕瓔珞者。此明夫人身莊瓔珞猶愛未除。忽見如來羞慚自絕。問曰。云何自絕也。 答曰。夫人乃是貴中之貴。尊中之尊。身四威儀。多人供給。所著衣服皆使傍人今既見佛 恥愧情深。不依鉤帶頓自掣卻故云自絕也。言舉身投地者。此明夫人內心感結怨苦難堪。 是以從坐踊身而立。從立踊身投地。此乃歎恨處深。更不事禮拜威儀也。言號泣向佛者。 此明夫人婉轉佛前悶絕號哭。言白佛已下此明夫人婉轉涕哭量久少惺。始正身威儀。合掌 白佛。我自一生已來未曾造其大罪。未審。宿業因緣有何殃咎而與此兒共為母子。此明夫 人既自障深不識宿因。今被兒害謂是橫來。願佛慈悲示我徑路。言世尊復有何等因緣已下 此明夫人向佛陳訴。我是凡夫罪惑不盡有斯惡報。是事甘心。世尊曠劫行道正習俱亡。眾 智朗然果圓號佛。未審。有何因緣乃與提婆共為眷屬。此意有二。一明夫人致怨於子。忽 於父母狂起逆心。二明又恨提婆教我闍世造斯惡計。若不因提婆者。我兒終無此意也。為 此因緣故致斯問。又夫人問佛云與提婆眷屬者即有其二。一者在家眷屬。二者出家眷屬。 言在家者佛之伯叔有其四人。佛者即是白淨王兒。金毘者白飯王兒。提婆者斛飯王兒。釋 魔男者是甘露飯王兒。此名在家外眷屬也。言出家眷屬者。與佛作弟子故名內眷屬也。上 來雖有四句不同。廣明厭苦緣竟。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世,地獄餓鬼 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 唯願佛力教我,觀於清淨業處。』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 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 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 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 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 受。』】 五就欣淨緣中即有其八。一從唯願世尊為我廣說下至濁惡世也已來正明夫人通請所求。別 標苦界。此明夫人遇自身苦覺世非常。六道同然。無有安心之地。此聞佛說淨土無生。願 捨穢身證彼無為之樂。 二從此濁惡處下至不見惡人已來正明夫人舉出所厭之境。此明閻浮總惡未有一處可貪。但 以幻惑愚夫。飲斯長苦。言此濁惡處者正明苦界也。又明器世間。亦是眾生依報處。亦名 眾生所依處也。言地獄等已下三品惡果最重也。言盈滿者。此三苦聚非直獨指閻浮。娑婆 亦皆遍有故言盈滿。言多不善聚者。此明三界六道不同種類沙。隨心差別。經云。業能 莊識。世世處處各趣隨緣受果報。對面不相知。言願我未來已下此明夫人真心徹到厭苦娑 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 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勉斯長歎。然願我未來不聞惡聲惡人者。此明 如闍王調達殺父破僧及惡聲等。願亦不聞不見。但闍王既是親生之子。上於父母起於殺心 。何況疏人而不相害。是故夫人不簡親疏。總皆頓捨。 三從今向世尊下至懺悔已來正明夫人淨土妙處非善不生。恐有餘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 須懺悔。 四從唯願佛日下至清淨業處已來正明夫人通請去行。此明夫人上即通請生處。今亦通請得 生之行。言佛日者法喻雙標也。譬如日出眾闇盡除。佛智輝光無明之夜日朗。言教我觀於 清淨已下正明既能厭穢欣淨。若為安心注想得生清淨處也。 五從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下至令韋提見已來正明世尊廣現淨土酬前通請。此明世尊以見夫人 廣求淨土。如來即放眉間光照十方國。以光攝國。還來頂上化作金臺。如須彌山。如之言 似。似須彌山。此山腰細上闊。所有佛國並於中現。種種不同莊嚴有異。佛神力故了了分 明。加備韋提盡皆得見。 問曰。韋提上請為我廣說無憂之處。佛今何故不為廣說。乃為金臺普現者有何意也。答曰 。此彰如來意密也。然韋提發言致請。即是廣開淨土之門。若為之總說。恐彼不見心猶致 惑。是以一一顯現對彼眼前。信彼所須隨心自選。 六從時韋提白佛下至皆有光明已來正明夫人總領所現感荷佛恩。此明夫人總見十方佛國。 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故云我今樂生安樂國也。 問曰。十方諸佛斷惑無殊。行畢果圓亦應無二。何以一種淨土即有斯優劣也。答曰。佛是 法王。神通自在。優之與劣非凡惑所知。隱顯隨機望存化益。或可故隱彼為優獨顯西方為 勝。 七從我今樂生彌陀已下正明夫人別選所求。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 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 。顯開智慧之門。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即廣開甘露。因茲法潤普攝群生也。諸 餘經典勸處彌多。眾聖齊心皆同指讚。有此因緣。致使如來密遣夫人別選也。 八從唯願世尊已下正明夫人請求別行。此明韋提既選得生處。還修別行勵己注心。必望往 益。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言教我正受者。此 明因前思想漸漸微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與前境合名為正受。此中略已料簡。至下觀門更 當廣辯。應知。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欣淨緣竟。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 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 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 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 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 『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六就散善顯行緣中即有其五。一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成那含已來正明光益父王。此明 如來以見夫人願生極樂。更請得生之行。稱佛本心。又顯彌陀願意因斯二請。廣開淨土之 門。非直韋提得去。有識聞之皆往。有斯

相关参考

佛教 淨土宗相關文獻目錄

淨土宗大典目錄(一)般舟三昧經三卷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阿?佛國經三卷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大阿彌陀經二卷吳支謙譯佛說阿彌陀經二卷吳支謙譯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一卷曹魏康僧

佛教 往生論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婆藪頗頭(世親)菩薩造元魏菩提留支譯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正道

佛教 往生論註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婆藪槃頭菩薩造(并)註沙門曇鸞註解卷上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云。菩薩求阿毘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毘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

佛教 讚阿彌陀佛偈

曇鸞法師作南無阿彌陀佛(釋名無量壽傍經奉讚亦曰安養)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現在西方去此界  十萬億剎安樂土  佛世尊號阿彌陀  我願往生歸命禮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佛教 往生淨土懺願儀

(沙門遵式輒采大本無量壽經。及稱讚淨土等諸大乘經。集此方法流布諸後。普結淨緣)原其諸佛憫物迷盲。設多方便而引取之。但誰安養淨業捷直可修。諸大乘經皆啟斯要。十方諸佛無不稱美者也。若比丘四眾及善男女。諸根

佛教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以及淨土三大流

摘自深福《淨土源流中國淨土宗的成立及其弘傳》至北魏宣武帝的時候,菩提流支(508年至洛陽)譯出…“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接著曇鸞為之注解,兼依“十住毗婆沙論”的難行道與易行道的說法,而主張他力的本

佛教 我對佛說...

同學是一位在職的中醫師,她轉寄這篇給大家,我post上來與大家分享!>>>>>>>>>>>>>>>>&g

佛教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解每部經有別名及通名。別名,是一個特別獨有的名字。通名,是普通共有的名字。何謂別名?如「佛說阿彌陀」即是,這是獨有的,只有這一部經稱此名,其他經則無。「經」字則

佛教 佛說阿彌陀經講要

太虛大師講燈霞記──錄自佛教日報廿五年十一月至廿六年一月份──懸論一釋名題佛說阿彌陀經,合能說之佛與所說之佛而立名。上面的佛字,是本經的能說者──釋迦牟尼佛。故在講經之前,在會大眾須志心誠意的合掌稱念

佛教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

斌宗法師著序文白聖吾人自無始以至今生,迷真認妄,背覺合塵,起諸煩惱,造作惡業,沉淪生死,枉入諸趣,輪迴六道,無有了期,所幸大覺釋尊,垂無緣慈,示同體悲,應現世間,成無上覺,五十說法,化導迷情,從迷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