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47期

Posted 孔子

篇首语:苦不苦,想想学霸九十五!累不累,想想学霸还没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47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靈的雕塑師 鞭鼓生 雕塑身材的廣告,從平面媒體到影音媒體,炙手可熱,隨處可見。原來人的外表,是可以 經過整形、按摩、運動而重新雕塑的。而內心呢? 藝術家說,他們是心靈的雕塑師。藝術家用音樂、美術、文學、書法等藝術來提昇人類的 性靈。雪公老師在世時,除了講經說法外,也在臺中蓮社講授唐詩,老人家說,詩教可以 使人溫柔敦厚,也可以啟發靈性。同時也在蓮社提倡樂教,老人家說,樂教可以使人心地 中正平和。原來心地功夫是可以透過音符、文字、圖像等教化來雕塑的。 常在路上看到許多自我放逐的流浪漢,他們不論男女,一概衣衫襤褸,污穢不堪,三餐不 繼,隨處臥躺。他們或許人生失意,無力自拔。或許感情受挫,精神恍惚。總之,流浪漢 無法正常作息,融不入社會的價值軌道。反觀我等眾生,經上云:「此法身過於恆沙無邊 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看到無法自我整 飾的流浪漢,我們會掩鼻走避。想想自己是多生多劫浪跡生死,迷本自心,縱貪瞋癡,染 穢三業的頑冥凡夫,那又差到哪裡呢? 說到心靈雕塑師,佛陀是最高明的心靈雕塑師,佛弟子要有一股奮起的力量,讓那數生累 劫一層又一層的污垢,用法水來滌蕩剝除。流浪漢當久了,會習慣無拘無束的生活模式。 修行人改惡習的歷程,就好比吸毒的人,到勒戒所戒毒一般,痛苦是難以言喻的。祖師說 ,要像打鐵一樣,燒燒捶捶,去了些渣,就去了些習氣,慢慢磨練,勉強受持,時久自然 邪不勝正。 唉!不論雕塑師的功力有多神勇,世人要雕塑成何等模樣,還在當事人自己。世間的種種 塑身,我們不深入。佛菩薩則是大慈大悲,不捨一人地耕耘眾生的心田。只怕我們自己不 慈悲自己,沒有動力邁向香光莊嚴。 歷盡寒酸無片實, 由來悲喜空縈腸。 蓮華叢清魂逸, 消盡人間炎與涼。 (蕅益大師〈西窗自喻步寂音韻三首〉之一) 歷盡人間的嚴寒和辛酸,深深體驗到沒有半點真實。向來的悲傷與歡喜,只是在心腸之間 迴蕩的一場空夢。倒不如在蓮華叢老實念佛,討個心神清淨安逸,足以讓人間的炎涼世 態銷融殆盡。 讀易散記:豫卦六爻 自 明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 ,隸書作盍。王注本作盍簪。《釋文》:「盍,胡服反,合也。簪,徐側林反,子夏《傳 》同,疾也。王肅又祖感反。古文作貸。京作。馬作臧。荀作宗。虞作。,叢合也。」 侯果注:「為豫之主,眾陰所宗,莫不由之,以得其豫。體剛心直,志不懷疑,故得群物 依歸,朋從大合。以簪篸之固括也。」 虞仲翔注:「由,自從也。據有五陰,坤以眾順,故大有得。得群陰也。坎為疑。故勿疑 。小畜兌為朋。,合也。坤為。,聚會也。坎為聚。坤為眾。眾陰應。故朋。,舊讀作作 宗也。」 依李氏《疏》解說。 侯注。豫卦一陽五陰,成就豫卦,就在九四這一陽。故九四為豫卦之主,而為眾陰所宗。 是以莫不由之,以得其逸豫。九四在互體坎中,《說卦傳》:「坎為心。」九為乾陽。陽 體剛。《繫辭上傳》:「乾,其動也直。」所以注云:「體剛心直。」《說卦傳》:「坎 為心,為加憂。」故為心志,為懷疑。但以體剛心直,故志不懷疑。九四不疑眾陰,眾陰 亦不疑九四,故謂九四「得群物依歸,朋從大合。若以簪篸之固括也。」簪,《說文》作 。作笄字講。劉氏《釋名》:「簪,也,連冠于髮也。」《儀禮》〈士喪禮〉:「簪裳于 衣。」鄭注:「簪,連也。」即連髮之義。篸,《集韻》音義同鍼針,《篇海》讀簪去聲 ,義為以針篸物。固括之括作結字講。「若以簪篸之固括也。」此句的意思,是說豫卦一 陽篸綴五陰,猶若用簪篸髮,使固其結。 虞注。「由,自從也。」據《爾雅》〈釋詁文〉解釋。豫卦以一陽居五陰之間,故云:「 據有五陰。」內卦坤,坤為眾為順,故云:「坤以眾順。」九四是陽爻,故稱大。一陽據 有五陰,是謂得群陰,故為「大有得。」離乾合而為大有,豫與小畜旁通,四在小畜互體 ,亦是離乾合而為大有。惠氏謂小畜與豫旁通,而兼及兩象易。故曰:「由豫大有得。」 豫四坎為心,失位,故疑,但因剛而得眾,故勿疑。旁通小畜有互體兌,兌〈象傳〉說: 「君子以朋友講習。」故云:「小畜兌為朋。」《爾雅》〈釋詁〉:「盍,合也。」盍是 古今字,盍與闔同。《繫辭上傳》:「闔戶謂之坤。」故此注云:「坤為。」坤,故云: 「,聚會也。」《九家易》《說卦》《逸象》:「坎為叢棘。」虞氏引作藂棘。藂同叢, 其義為聚。故云:「坎為聚。」坤廣故為眾。眾陰應于一陽,故曰:「朋。」同埴。古音 試,又音熾,今讀為職。《說文》,埴,黏土也。《集韻》亦解釋為黏土。例如《尚書n〈禹貢〉:「厥土赤埴墳。」鄭本〈禹貢〉則是「厥土赤墳。」孔氏穎達《疏》:「埴 音義同。〈考工記〉用土為瓦,謂之摶埴之工。是埴謂黏土。故土黏曰埴。」摶埴之摶音 團,亦作搏,音博。今從搏埴講,讀為博職。搏埴,是以水合土之義。豫內卦坤為土,互 體坎為水。九四在坎中,一陽提倡,而眾陰應和,猶若水土那樣互相黏著。故云:「朋。 」,京房作,荀爽作宗,王弼作簪。侯氏解釋為固冠之簪。但古時只有笄,至秦漢時始有 簪。《說文》簪是的俗體字。段玉裁說:「《易》豫九四朋簪,鄭云速也,實寁之假借字 。」故以虞氏作為是。 王輔嗣注:「處豫之時,居動之始,獨體陽爻,眾陰所從,莫不由之,以得其豫。故曰由 豫大有得也。夫不信於物,物亦疑焉。故勿疑則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 孔氏《正義》:「大有得者,眾陰皆歸,是大有所得。勿疑朋盍簪者。盍,合也。簪,疾 也。若能不疑於物,以信待之,則眾陰群朋合聚而疾來也。」 程伊川說:「四,大臣之位,六五之君順從之。以陽剛而任上之事,豫之所由也。故云由 豫大有得。言得大行其志,以致天下之豫也。勿疑朋盍簪,四居大臣之位,承柔弱之君, 而當天下之任,危疑之地也。獨當上之倚任,而下?同德之助,所以疑也。唯當盡其至誠, 勿有疑慮,則何患乎其?助也。簪,聚也。簪之名簪,取聚髮也。」 〈象傳〉說:「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崔景注:「以一陽而眾陰從己。合簪交歡。故其志大行也。」 依李氏《疏》說。四以一陽統理五陰,而眾陰皆順從之,是合簪交歡之象。四在互體坎中 ,坎心為志,陽稱大,上體震,《說卦傳》:「震為足。」足能行。故曰「志大行。」〈 彖傳〉說:「豫剛應而志行。」即是此義。 孔氏穎達《疏》:「釋由豫大有之意。眾陰既由之而豫,大有所得,是志意大同也。」 〈象傳〉說志大行,即是〈彖傳〉所說的剛應而志行。四在坎中,體剛心直。剛?貪欲,直 ?偏私,是為坎之心志。此志誠於中,乃得五陰朋來應之,剛柔相應,如水土交融。行之於 事,則如天?私覆,地?私載,天下蒼生同得豫樂,是大有得。是故為志大行。 嚴淨六事 雪廬老人 在家居士念佛共修,宜特別嚴淨制伏六事: (貪)一切愛欲  (瞋)一切厭惡 (癡)一切雜念  (慢)勝壓他人 (疑)不真實信  (見)自以為是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七) 智 果 ◎釋資糧位(續四) ── 轉釋二障 ※前 言 上回料簡「所知障」,《成唯識論》卷九舉出五點辨別之, 今即依次研究之。 (三)二障辨異 ▲二障體用 前曾引《唯識開蒙》(執障二義)章云:「二障頭數,同是根、隨二十六惑。」 或問:「二障既皆以見、疑、無明等為體,云何『聖道』斷二隨眠,說有前後?」(按「 聖道」者,即「無漏道」,又名「出世道」,相當於四諦中之道諦,乃滅除煩惱,趨向涅 槃之正道也。) 答曰 1、二障體雖無異,而用有別(即執我生煩惱障,有障「涅槃」用;執法生所知障, 有障「菩提」用。)   2、故二隨眠(即二障種子),隨聖道之用,有勝有劣,而斷惑有前有後。如「法空觀道」 用勝,能斷二障;「生空觀道」用劣,但斷煩惱(《心要》卷九語)。上文中「觀道」者 ,以觀為入悟境之道,故名「觀道」也。 《述記》第九末云:「此中二障,隨三乘聖道,有勝有劣,斷或前後」,如下所示: (1)或有先斷「煩惱障」,不斷「所知障」── 如二乘等,求涅槃故。(按:「所知障 」,望二乘為「無覆」,不覆二乘所證之生空涅槃故,二乘不斷之。) (2)或有先斷「所知障」,不斷「煩惱障」── 如住、出初地等十地菩薩(按:菩薩本 欲得菩提果,故但欲斷「所知障」,其對於「煩惱障」種,則以其不足障智,又不障十地 ,故留「煩惱障」種,而不斷之。直待將成佛時,方為頓斷。此與二乘不同之處也。) (3)或有亦斷煩惱、所知二障 ──   1、入初地菩薩,分別二障種子,於「極喜地」真見道位斷之。   2、金剛心菩薩,俱生二障種子,於「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 (4)或有俱非 ── 謂諸異生,不斷粗重種子故(《論》九云:「二障種子,立『粗重』 名,性無堪任,違細輕故」。世親《攝論釋》卷七亦云:「謂煩惱障及所知障,無始時來 ,熏習種子,說名『粗重。』」 上來「二障辨異」已釋訖。 (四)對四無記 ── 即「所知障」與四種「無覆無記」相對而論也。 ▲先傍論「四無記」 《略述法相義》卷上云:「其性非染,亦非善惡,故名無覆無記,此中有四,所謂:異熟 、威儀、工巧、變化心是也。」茲略釋如下: (1)異熟無記 ── 指「異熟生心」,又作「報生心」,即依前世業因所招感得之果報心 ,亦即對「十二處」(及六根、六塵也,此十二處,即可攝盡一切諸法)任運而緣之心也 。 (2)威儀無記 ── 又作「威儀路無記」,行住坐臥,取捨屈伸,名為威儀。即引起行住 坐臥之威儀動作或緣此等動作之心也。 (3)工巧無記 ── 又作「工巧處無記」,刻鏤等名「身工巧」;歌詠等名「語工巧」。 即引起身語工巧處,或緣此身語工巧處之心也。 按:「威儀」多於道路施設;「工巧」多於處所施設,故一名「路」,一名「處」也。( 見《相宗綱要》「無覆無記章」) (4)變化無記 ── 又作「通果無記」,能於定中變化宮殿等之心。 《瑜伽》五十五云:「異熟生,一向無記;二三可得;一有二種。」此義云何? 以上四者,均唯取其「無記」者言,所以名曰「四無記」耳。上來傍論「四無記」已訖。 (1)對四無記,簡非餘三 《論》卷九云:「此(所知障)於(四種)無覆無記性中,是異熟生,非餘三種。彼威儀 等(三無記),勢用薄弱,非覆所知(之理),障菩提(之智)故。」由此可知威儀等三 無記,非「所知障」所攝。 《述記》第九末云:「若異熟生,勢力強厚,通作意生,計度所起,能覆所知(之理)障 菩提(之智)故。」由此可知唯「異熟生」無記,是「所知障」所攝。 (2)約大小乘,簡覆無覆 《論》卷九又云:「此(所知障)名無覆,(但是)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是有覆。」 此義云何? 以「所知障」,屬「不染污無知」(見《起信論》慧遠《義疏》卷下之上)不覆二乘「轉 依果」故(即不覆二乘所證之「生空涅槃」),二乘無學唯斷「煩惱障」種,不斷「所知 障」種故,說「所知障」為「無覆」。 然此「所知障」,若望菩薩,亦是有覆,以其能覆所知境(即二空所顯真如),能障菩提 妙智故。 上來「所知障」對「四無記」已釋訖。 (五)問答釋妨 ── 解釋「五住地惑」中之「無明住地」即「所知障」之問難也。 ▲先明五住地惑 茲先將五住地惑,與天臺之三惑(見、思、無明)及相宗之二障(煩惱、所知)相攝情形 , 此「五住地惑」出自《勝鬘經》之一乘章(求那跋陀羅三藏譯) 《樞要》卷下末云:「住及起二煩惱者,『住』謂種子,『起』是現行,或所依生處為『 住地』,『起』謂現惑,正生起故。」此即解釋《勝鬘經》云:「煩惱有二種,謂住地煩 惱及起煩惱」意即「住地煩惱」指煩惱種子,「起煩惱」指煩惱現行也。 故唯識家主張:前四地住惑依「煩惱障」種立,後一住地惑依「所知障」種立。 若天臺則以「見一處住地」為「見惑」,二、三、四住地為「思惑」。總稱為「界內見思 惑」,二乘斷之,而出離三界,了分段生死,證得「生空所顯真如」,即此真如,立名為 「有餘依」或「無餘依」涅槃。 至於第五之「無明住地」,則是界外之惑,就此立四十二品之別,大乘菩薩歷四十二階位 (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覺、妙覺)而斷之,了脫二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 )證得「二空所顯真如」,即此真如,立名為大菩提果、大涅槃果。 ▲正釋妨難 外人難云:「若所知障,除無明外,尚有見、疑等煩惱,如何《勝鬘經》唯說所知障種為 無明住地耶?」 △直答 (1)總答 ── 「無明增故,總名無明,非無見等。」謂無明力增盛故,所以唯識家於「 所知障」種,總名為「無明住地」,並非「所知障」無見、疑等煩惱也。 (2)徵釋 ── 何謂「無明」力增盛耶?《述記》第九末云:   1、體增 ── 所知障中,其餘之煩惱,或俱或不俱,但「無明」皆有,如二乘無學,斷煩 惱障已,非必有其餘之煩惱俱起,但「無明」必俱故。   2、用增 ── 「無明」能迷一切境,能障一切智,能令眾生,不得佛果,非如餘煩惱故。   3、難斷增 ── 「無明」翳乎法性,要上上道,方能斷故,即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 唯如來菩提妙智方能斷故。 如上三義,故曰「無明力增盛」,故契經唯說「所知障」種為「無明住地」。 △例明 ── 例如於「煩惱障」種,安立四住地,即: 「見一處」及「欲愛」「色愛」「有愛」,共成四住地名。 初唯說「見」,以見所斷中,見力偏增故,分別之首故,豈分別中,更無貪等煩惱耶? 後三唯說「愛」,以修所斷中,愛力偏增,潤生惑故,豈修道之中,更無瞋等煩惱耶? △結語 煩惱障中,見愛力偏增,故於煩惱障種,立見愛四住地。 所知障中,無明力偏增,故於所知障種,立無明住地。 初唯見道所斷煩惱障,次三為修道所斷煩惱障,後一為見修所斷所知障。 上來料簡「所知障」已訖。 遠離習染 三 省   一切眾生無始時來,習善時少,造惡時多。是故善法雖遇強緣,亦難生長。惡法雖遇少小 外緣,則便熾盛。 (摘自《十住毘婆沙論》) 無始劫以來,由於眾生修習善法的時候少,造惡業的時候多,所以種在八識田中的善種子 ,縱使遭逢強大的助緣,也很難生根、茁壯。然而,惡種子卻只要少許、零星的助力,便 能像野火燎原般,迅速發揮作用。 眾生之所以長劫淪於凡品,陷溺在生死輪迴中不得出離,飽嘗種種憂悲苦惱的滋味,由前 文的敘述,便可明瞭大致的原因。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以此來自我省察,會發現這確實 是自己當下的現況。遇有行善培福、修定修慧的大好機會,總可以找得到各種理由加以推 託。但若一有放縱身心、安逸享樂的事,不用旁人三催四請,自己便主動排除萬難、熱烈 參與。這樣疏於長養福慧、善根,而習慣性地造作和貪、瞋、癡相應的業因,後果當然是 不斷地隨俗流轉,終致無法從濁惡中自拔。 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在於無法打破「習善少,造惡多」的「慣性」,要突破這樣的窘境 ,眼前最實際的下手處,就是要多留意熏習的環境。惡習重是凡夫的通病,要全靠己力加 以革除,恐怕不易得利。若能時時提醒自己親近善知識、善環境,遠離惡知識、惡環境, 便能在耳濡目染中,漸漸向解脫之道邁進。 在臺中蓮社傳授在家菩薩戒開示(上) 斌宗法師 民國四十四年四月一日,臺中蓮社草創初期,禮請天臺宗高僧斌宗老和尚傳授菩薩戒,前 後得戒者數百人。斌宗老和尚,臺灣鹿港人,日據時期曾赴浙江寧波觀宗寺及天臺國清寺 學習天臺教法,而後回臺大弘佛法,係近代佛門不可多得通宗通教的尊宿。此篇文字是法 師在臺中佛教蓮社傳授菩薩戒時的開示,全文結構嚴謹,契理契機,有助於認識佛法性命 、佛教靈魂 ── 「戒」的內容。 前 言 這次貴社社長德欽法師,暨李炳南老居士等,發心舉行傳授在家菩薩戒會,可說是一件具 有深重意義而值得讚歎的因緣!時際末法之世,佛教衰敗,正法淪亡,有心為興佛教,維 持正法者,當先從倡興戒律做起,佛子若重視戒律,遵守戒律,則佛教自會興隆,正法自 然昌明。反之戒律淪亡,佛教也就毀滅。經云:「戒在則正法住,戒亡則正法滅」。何以 故?因為佛法是建立在戒上面的,戒是佛教的主要精神。換句話說,戒是佛教的性命,如 沒性命的佛教,要希望它光大起來,絕對沒有這回事的;這好像失去了靈魂的死人,還有 希望他活動的可能嗎?沒戒律的佛教,要希望它興盛,亦復如是。 佛教能超出其他各宗教之上,也就是有了這神聖尊嚴的戒律──它是佛教不可無的一大 重要基本條件,沒有它,則失去佛教的價值。所以不分出家在家,只要你是佛教徒,就有 遵守戒律的必要,否則違背學佛宗旨。因此我們學佛人,不能一味求取知識──了解道理 ,就算滿足,沒有實踐體驗──受持戒行,是得不到佛教的真實利益。學佛是要解行並臻 ,方能獲得圓滿成就。行──就是戒律的作用。世尊說法四十九年,究其教化眾生的一大 綱領,不出「戒、定、慧」三無漏學。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斷惑證真。首列戒學者 ,正為表示其重要。 《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 《涅樂經》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持淨戒」。 《大薩遮尼乾子受記經》云:「欲離諸生死,安穩到涅槃,一切如來說,持戒最第一」。 《月燈三昧經》云:「雖處卑下少見聞,能持淨戒名勝士」。 其他讚歎戒學的經論很多,不能一一引述。就看世尊在將要入涅槃的時候,曾諄囑眾弟子 們說:我滅度後,你們當「以戒為師」,據此則戒的重要,不說可知。 戒是生善滅惡的工具,超凡入聖的南針,成佛作祖的階梯,具有無量功德,能利樂一切有 情,一切有情皆依之而離苦得樂,了脫生死,究竟成佛。戒既然這麼重要和寶貴,那麼你 們這次能發心來此求受菩薩大戒,可謂希有難遭遇的勝緣,真是幸福極了。這也是你們多 生所植的善種,當為你們大大的慶祝!恭喜!希望大家當發至誠懇切心,來接受這無上寶 貴的清淨戒。今天是戒會開始的第一日,你們請我講開示,就把受戒的十大要義,來對你 們略為說明一下。那十要義?一、戒的意義。二、受戒何為。三、受戒功德。四、失戒罪 苦。五、正解深信。六、當發大願。七、至誠稟受。八、精明戒法。九、護持懺悔。十、 處處是戒。現在先來說明第一義: 一、戒的意義 受戒當先明白戒的意義,什麼叫做戒?梵語尸羅,此云戒,即防禁的意思。謂能防禁身心 一切過犯。要之,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能禁防一切非法,制止一切惡業而不作。亦名清 涼,眾生三業煩惱,如火熾然,焚燒身心,佛制淨戒能息滅之,使其滅熱惱而得清涼,故 名清涼。 戒──它的種類,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僧二百五十戒,尼三百四十八戒),六 重二十八輕戒、十重四十八輕戒、三聚淨戒等。其內容分為:在家、出家、大乘、小乘。 五戒、八戒為在家戒,十戒、具足戒為出家戒,此為小乘戒之四級。三聚淨戒為菩薩戒, 這是大乘戒之通稱。又菩薩戒為通戒,道俗通行──在家出家均可受之,故云通。具足戒 為別戒,唯限出家二眾受之,故云別。又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之四科。 戒法:即佛所制定之種種規戒,以嚴禁諸弟子之行為是為戒法,即上面所說五戒八戒等是 。戒體:謂受戒者於受戒白羯摩時(初審三問),取得防非止惡之功能,是為戒體。戒行 :謂依所受戒法,隨順戒體發現於身口意三業之如法動作者,是為戒行。戒相:謂持戒者 ,戒行莊嚴,其美德外顯,足為他人之模範,是為戒相。一切諸戒都具有這四科的。如佛 制定之「戒法」,受之者即於自身得無作「戒體」,隨順戒體現於三業之動作,而「戒行 」立,由持戒之美德而現於外表之威儀,即「戒相」也。受戒者當具此四者,缺一不成。 二、受戒何為 戒的意義已經明白,然而我們為什麼要受戒?因為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諸貪等煩惱, 造作一切惡業,依業受報,沉淪六道輪迴,墮落三途受苦,無由解脫。諸佛如來哀愍我等 業苦眾生,欲令其離苦得樂,了脫生死,成就佛果。所以制立各種禁戒,使之依戒修持, 不造惡業,修諸善行。當知惡為苦因,不造惡則苦因滅,而苦果自亡,故能離苦。善為樂 因,能修善則樂因成,而樂果自得,故云能得樂。所謂惑起而貪愛具,是有情輪迴之苦因 ;戒淨而定慧生,乃佛法修證之正道。你們要不要離苦得樂?要不要了脫生死?要不要求 成佛道?如要的話,那麼,大家就當趕快來受戒了。 三、受戒功德 受戒的意義,已經明白,現在要來說明受戒功德。我先引兩段經文來證明。《善生經》云 :「若人受五戒,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舉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受五戒 者其福過彼不可稱計」。又《校量功德經》云:「四大洲中滿二乘果,盡形供養,乃至起 塔,不如男子女人受持五戒,功德不可思議」。你看受戒功德大不大?單持五戒就有這麼 殊勝功能,況菩薩戒呢!現在單引《瓔珞經》來說,文云:「能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 ,是法師功德勝於造八萬四千寶塔……其福果不可稱量」。 要而言之,受持淨戒的人們是會受世人所尊敬,龍天所衛護,諸佛所讚歎,能調伏一切煩 惱,消滅一切惡業,長養一切善根,成就一切功德,莊嚴一切道果,不墮惡道,常生善趣 ,乃至永了生死,究竟成佛,此為持戒之功德也。 (待續) 從政者的日課 印祖說: 「林文忠公則徐,其學問、智識,志節、忠義,為前清一代所僅見。雖政事冗繁,而修持 淨業,不稍間斷。以學佛,乃學問、志節、忠義之根本。此本既得,則泛應曲當,舉措咸 宜,此古大人高出流輩之所由來也。 一日文忠公曾孫翔,字璧予者,以公親書之《彌陀》、《金剛》、《心經》、《大悲》、 《往生》各經咒之梵冊課本見示。其卷面題曰:『淨土資糧』。其匣面題曰:『行輿日課 』。足知公潛修淨土法門,雖出入往還,猶不肯廢。 為備行輿持誦,故其經本只四寸多長,三寸多寬。其字恭楷,一筆不苟。足見其恭敬至誠 ,不敢稍涉疏忽也。」(〈林文忠公行輿日課發隱〉) 典型夙昔之八── 虛雲老和尚 智 展 虛雲老和尚(一八四O── 一九五九),是近代中國禪宗的代表人物。他老一生橫跨兩 個世紀,壽高德崇,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般人提及雲公和尚時, 總圍繞著老人家幾則傳奇般的事蹟打轉,鮮少將這位高僧感人的行誼加以集中呈現。其實 ,老和尚在宗門下厚培的定慧之力,就如實地展現在日常的言行動靜之中。以下,便藉由 老人眾弟子們的追思之文,來瞻仰這位令近世佛弟子欽敬、尊崇的佛門耆老。 待人接物 和藹慈祥 許多人對老和尚的印象,多從老人家所經歷的「十難四十八奇」而來,殊不知這位近乎「 傳說」中的高僧,其實平凡、慈祥,一如近鄰老者。持松居士在民國四十一年乞請老和尚 到上海主持世界和平祝願法會時,就對老人的慈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師雖壽逾期頤 (按:時年一百一十三歲),然精神矍鑠,和藹慈祥,對於世間法,尤嚴肅端謹。人向之 作禮,必反拜。請益者興辭,必送之門外,執其手,若不忍釋者。諸方住持或監院來見者 ,輒殷勤垂詢常住近況、生活光景,懇切關懷,有若家人。有素曾親近者向之述往事,歷 歷記憶,不爽絲毫,於此簡易平淡之處,即可測知其深遠精邃之操守。至於平生熱誠為教 ,四方奔走,興復道場,席不暇煖,隨處闡化,又足以喻其識之博。與人接談,不喜客套 ,直顯本色。有諛之者,當下鉗鎚,毫無假借,其質直淳正為何如哉﹗宜乎其享修齡葆太 和也。」由此可見,高僧並非與人「高高在上」之感,而是溫煦如陽,平等恭敬。 與眾同受 不求特殊 老和尚年高德劭,弟子們多想方設法要盡心服侍,但老人從不因此而安享特殊待遇,反而 力求跟僧眾一致。朱鏡宙居士對老人此等風範,便留有深刻印象:「光復初期,路則到處 坑陷,汽車燃料,惟有木柴。由韶關至乳源八十華里,須四至五個鐘頭始達。途間時有劫 車之事,惟對老和尚,則敬禮有加,不敢稍犯,予至是始明白老和尚伴送之意。車頭司機 臺,顛簸較弱,票價比普通亦稍昂,但老和尚每次往來,必與眾僧雜坐車廂中,眾雖苦勸 ,不聽。老和尚軀幹高昂,車敝路壞,頭頂時與車頂相撞,致血流被面,勿顧。」 又謂:「一日晨,予與數僧,侍老和尚同去馬壩候車至韶關。將發,臨時以肩輿畀予行。 遍覓老和尚不得。問之侍者,言已先行有時矣。予急乘輿前進,行至三里許,見老和尚以 洋傘貫包袱,肩負而行。予急下輿,拜於道左,請老和尚登輿。答曰:我腳力尚健,汝係 病後,宜多節勞。予曰:老和尚徒步,弟子乘輿,天地間安有此理?師曰:我行腳已慣, 汝不可與我比。彼此謙讓移時,無法解決,最後我請將包袱放在轎內,師亦不許。」面對 弟子們真摯的恭敬心,老和尚不因此安享其樂,反而設身處地,希望弟子節勞。高僧的心 地功夫,於此可見一斑。 為法忘軀 不求己安 老和尚一生「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奉獻精神,徹底表現在修建梵剎、護 持佛法,但卻絕不擔任住持的作為上。朱鏡宙居士說:「老和尚所到之處,皆以興修祖庭 為職志。若雞足山的祝聖寺、曲江的南華寺、乳源的雲門寺,與夫最近雲居山的真如寺等 是。然當修好一寺,即急急覓人住持,然後肩負一袱,仍自行腳去也。故終其一生,未嘗 有一椽之私築。」 關於老人「為法忘軀」的行誼,知定法師也曾有深刻印象:「我在南華做水陸法事至將供 下堂時,據雲門來人告,老人搬一籮物從樓上跌下,傷勢未知。我聽聞之下,五中耿耿, 急欲往視。修圓法師見我去,心亦動,遂同行。漏夜至曲江,向第六戰區長官部借一車, 並蒙余長官漢謀介紹名跌打醫生陳漢麟同往。至雲門時,見老人正在督促工人建築工程。 老人一見我便問:水陸法會圓滿乎?我不敢隱瞞,只得直陳來意。老人聞言,面帶嚴肅之 容曰:汝不顧無數餓鬼等汝法食,反來看我究為何事?快點回去做佛事﹗吾無事,毋罣懷 。我只好唯唯而退。」 菩薩的精神為何?老和尚的行止正是最佳的體現。 雖宗禪門 心無門戶 老和尚雖被譽為「中國禪宗史上最後一位押陣大將」,但卻沒有世人對於修行法門的門戶 之見,只要對眾生有益,悉皆平等接納,甚至弘揚。朱鏡宙居士就曾說道:「老和尚語予 ,老年人參禪不宜,最好還是念佛。雲門每晚皆有坐香,亦殷殷以念佛相勖。其尤難能可 貴者,南華重建工程落成,求一繼任住持,久不可得,言下時以才難為歎。予曰:有清定 師,黃埔軍校畢業,隨軍入川,始行剃度。從能海大師學密,為入室弟子,現方宏法上海 ,戒行均可。老和尚急曰:汝可約之來?予曰:恐定師不能捨其所學。答曰:無妨,南華 偏殿甚多,只要不在主殿作密法即可。予曰:不得能大師許可,清師仍不能來。嗣得清師 復函,固以未得海大師命,未有結果。從這二件事來看,老和尚虛懷若谷,只要與宏法利 生有益,絕無世人門戶之見,其人格偉大處類如是。」 虛雲老和尚住世一百二十年,為護教弘法,歷經種種磨難。在臨終前,弟子請老人作最後 開示,老和尚只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隔日,老人將侍者喚來,對他們說: 「你等侍我有年,辛勞可感,從前的事不必說了。我近十年來,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 中,受謗受屈,我都甘心,只想為國內保存佛祖道場,為寺院守祖德清規,為一般出家人 保存此一領大衣。………你們此後如有把茅蓋頭,或應住四方,須堅持保守此一領大衣, 但如何能夠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這不僅是老和尚對入室弟子們的交代, 也是對所有佛弟子的叮嚀。老和尚說完這些話以後,便作吉祥臥,安然示寂。雖然他的形 軀已朽,但樹立的道風卻如金剛不壞,永遠堅定著芸芸眾生的向道之心。 堅固心和長遠心 懷 德 世風日下,淨業行人每每感嘆環境不利學佛修行。其實,道業能否成就,環境固然重要, 但是,關鍵之處仍在於自己是否能堅持到底。 民初高僧虛雲老和尚曾如是開示:「修行一法,易則實易,難則實難。易者,只要你放得 下,信得實,發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成功。難者,就是你我怕吃苦,要圖安樂,不知世 界上的一切有為法,尚且要經過一番學習才能成功,何況我們要學聖賢,要成佛作祖,豈 能馬馬虎虎就可成功?所以第一要有堅固心。修行辦道的人,總是免不了魔障,就是色聲 香味觸法等塵勞業境,這些業境就是你我的生死冤家;每每有許多講經法師,也在這些世 界中站不住腳,這就是道心不堅固的原因。其次要發長遠心。我們人生在世,造業無邊, 一旦要來修行,想了生脫死,豈能把習氣一時放得下嗎?古來的祖師,如長慶禪師坐破蒲 團七個,趙州八十歲還在外面行腳,四十年看一『無』字,不雜用心,後來大徹大悟,燕 王和趙王非常崇拜他,以種種供養。清朝雍正皇帝看他的語錄高超,封他做古佛;這都是 一生苦行而成功的。」 現代人外緣太多,修行常常朝三暮四、一暴十寒;再者,由於講求效率和速成,學佛也總 是初發心猛,之後便無以為繼。雲公老和尚的一番提撕,可說正中時人修行的要害,堅固 心和長遠心,確實是安定道業的兩帖良方。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的禪理與禪趣(下) 張清泉 (四)寂照雙融、動靜合一 結聯「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謂此時一切聲籟全部歸於寂靜,卻在此覷寂之際傳來 陣陣鐘磬梵音,靜中有動,動靜合一。上句的「寂」字不只是描寫現實地境的寂靜而已, 更是一語雙關﹔蓋「寂」乃謂真如之妙體,離過絕非,寂然不動者也﹔與「照」相對,照 ,謂真如之妙用照十方;妙用之當相為寂體,稱為照寂;寂體之當處為妙用,稱為寂照, 故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大乘無生方便門》卷一云: 體用分明,離念名體,見聞覺知是用。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即用即寂,離相名寂。寂照 照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者,攝相歸性。 結聯上句直接以「寂」字雙關,一說禪院之寂,一喻真如本體之寂﹔下句則以「鐘磬」等 佛門法器梵音代表「照」之用,蓋「見聞覺知」皆是真如本體之用。佛陀濟度眾生,或以 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飯、衣服、臥具等,總稱為佛事。而在吾人所處的娑婆世界中, 不依他種方法,獨以音聲為說法,稱為音聲佛事。而鐘磬乃佛門最具代表性之法器,寺院 中朝暮擊鐘一百零八下,乃象徵破除百八煩惱,故稱百八鐘。據《敕修百丈清規》卷八〈 法器章〉載,晨曉鳴鐘以破除長夜而警覺睡眠,晚暮鳴鐘以喚醒世人之昏闇迷惑。磬則有 大磬、圓磬、匾磬、小手磬等,於法會、課誦時由維那師以木棒擊鳴之法器。李炳南先生 《詩階述唐•詩惑研討隨筆》云: 結聯「此俱寂」謂後院幽靜,此字為全體詩眼,堪稱一字千金,此字指時而言,乃映起句 之「初日」,高處雖明,下界尚暗,故萬籟仍俱寂也。又暗襯托《華嚴》之高境,「此」 若作「處」解,不但神韻全失,且前後亦無關矣。鐘磬音反映前殿莊嚴,正是全寺早課行 色,節次謹嚴,神韻悠遠,尤為詠寺詩之冠。 全詩以「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作結,又呼應起聯《華嚴》日照之高境,並以「寂照 雙融,動靜一如」和脛聯的「空有相即」同闡妙諦,如此的詠寺之作,既不流於膚淺俗套 ,又不落入枯禪說理,於自然質樸的尋常文字裡,蘊藏豐富的禪機禪趣,真可謂「不著一 字,盡得風流」,於題寺詩中,堪稱冠絕古今! (全文完) 陳氏 周婆 呂富枝 陳 氏 陳氏,宋朝時吳興(今浙江省吳興縣)人,守持戒律,受持長齋,平日以禪坐念佛,讀誦 佛經,自得其樂,法喜充滿。 陳氏誦讀《法華經》,總共五千部,《金剛經》、《阿彌陀經》各五千四十八部。並且精 進持念阿彌陀佛聖號,長達三十年之久。 後來有一天,陳氏突然不飲食,她的家人關心問她什麼緣故不想吃東西呢?陳氏回答說: 「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求見阿彌陀佛了。」說話完之後,就右側吉祥臥,安然往生了。 周 婆 周婆,元朝時,鄞縣寶幢市(今浙江省鄞縣)人,精進修持淨土念佛法門。每年的正月初 一,周婆就開始守持禁語戒,同時晝夜打坐用功念佛,一直到正月結束才停止,這樣精進 修持,整整一個月。 每年到了炎熱的夏天,就布施茶水,供應來來往往的人飲用,這樣經歷多年,一直都沒有 改變,沒有停止。 後來有一天晚上,周婆夢見一片廣大的蓮花葉,遍覆整個寶幢市,自己手拿著念珠,在 蓮花葉上經行念佛。 經過不久之後,周婆身上患了輕微的小病。她的鄰居,有一天夜,看見幢幡寶蓋,從空 中而來,進入周婆的家。第二天早上,到她家中觀看究竟,見到周婆已經合掌念佛往生 了。 訟期無訟(下) 士 倫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論語》〈顏淵篇〉) 親親相隱 犯法的動機有很多,有時為了保護親人而不惜犯法,儒者審理這種案情,又有一番出人意 料的聽訟斷獄。孔子說:「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人有犯過的事實, 聽訟後發現是為了保護至親而犯法。待親人厚,對陌生人疏,確實是犯了對人不平等的過 錯,可是卻蘊含著濃濃的仁厚風俗,怎可不從輕量刑?古代法律有規定,親屬互相告發, 無論犯罪事實是否存在,告發者必須受到懲罰。《論語》〈子路篇〉記載,一位偷人家羊 的父親,兒子怕父親坐牢受苦,而曲意隱瞞,這是發自親情天性,何罪之有?所以孔子說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父子相隱,正是天性的直接發露。 儒家兼顧情理的聽訟,後代律法深受影響,例如《漢書》〈本紀〉第八卷,漢宣帝下詔說 : 「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雖有禍患,猶蒙死而存之。誠愛結于心,仁厚之至也, 豈能違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 父子血緣親情,夫婦有情有義,這是人的天性,即使犯罪惹禍,還是會冒著生命危險保護 親人。這是內心的真實感情,自然發生的仁慈厚愛,國家怎能違背呢?從今以後,除了顛 覆國家的大逆罪之外,凡是為人「父母、丈夫、祖父母」首謀犯法,兒子、妻子、孫子隱 匿不報者,不必定罪處罰。 這「親親相隱」的律法,影響極為深遠,到了《唐律》更將「隱」的範圍擴大,《舊唐書 》〈刑法志〉規定「大功(即服喪九月)已上,一切勿論」,《宋史》〈刑法志〉稱為「有 罪相容隱」,《明史》〈刑法志〉訂為「親屬相容隱」,《清史稿》〈刑法志〉叫作「親 屬容隱」。現今的《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規定,親屬間(配偶、五親等內血親、三親等 內姻親),犯「藏匿犯人」及「湮滅證據」罪,得減輕或免除其刑。依相關訴訟法也規定 ,有五親等內血親、三親等內姻親關係,可以拒絕作證。法律不外人情,人情正是人性至 理的體現。 指歸無訟 人心不平而有訴訟,若不幸又遇到一位聽訟不明的法官,滿腔怨氣無處可告訴,一發便不 可收拾。孔子勉勵弟子學而優則仕,出仕就要善於斷獄,如子路以「隻字片語」就能斷得 兩造心服口服,深獲夫子的稱歎。 孔子自信「聽訟,吾猶人也」,他的聽訟本領不下於常人,但是「聽訟」無論如何公正都 不能熄滅人世間「爭」的火種,「無訟」才是孔聖修齊治平的一片初心。試看《論語》二 十篇,近五百章的經文,那一章不是遙指「無訟」── 那有禮無爭的境界? (全文完) 注:據駱承烈先生所編《石頭上的儒家文獻》,清光緒三十年二月,孔令貽書《忍訟歌》 刻石,原存曲阜城內。前文只引部分,全文還有幾句,謹錄於下: 唆人爭訟罪滔天,神也憎嫌,人也憎嫌。 善人自有天照看,害也徒然,告也徒然。 況且人心是一般,他也求安,我也求安。 何不人人息訟端,此也休纏,彼也休纏。 食王水土報恩難,糧也早完,稅也早完。 天地親師德無邊,朝也念焉,暮也念焉。 手足情深 一 凡 同氣連枝各自榮,些須言語莫傷情。 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唐 法昭禪師) 陳世恩,夏邑縣人氏(今河南省夏邑縣),於明朝萬曆十七年考中進士。家中兄弟三人, 長兄名為孝廉,陳世恩排行老二,還有一個弟弟。 三弟年少的時候,整日嬉戲玩樂,常常是大清早就出門,天色很晚了才回家。孝廉每每嚴 厲訶斥,要他改正行為,但是三弟依然故我不曾悔改。陳世恩見此景就勸大哥說:「大哥 ,您這是何苦呢?白白傷害了兄弟之情,卻於事無補啊!」 從這天起,陳世恩便每天晚上親自守候在大門外,等三弟一回來,再將門給鎖上。還殷勤 噓寒問暖,關心他吃過飯沒有?因為他這樣地真誠對待,久而久之,三弟終於起了後悔之 心,決意改掉過去的種種惡行,再也不曾晚歸了。 後來陳世恩中了進士,成了地位崇高的達官貴人,然而大哥孝廉來不及看到他的成就,就 已經先過世了。有一位名叫吳三的人,是孝廉姨太太的胞弟,有一天他到家裡來探望他的 姊姊。陳世恩見他穿著一身破舊的衣裳,心起憐憫,於是邀請他一同用餐。 這時候三弟從外邊回來,看到這情形,就問二哥陳世恩說:「給他吃頓飯就很不錯了,為 何還要把他當客人一樣親自招待呢?」陳世恩回答說:「我們這一位可憐的庶嫂,膝下沒 有一男半女,年紀輕輕的就為我們大哥守寡,守制(註二)多年不曾改嫁,情操之高令我 非常感動而敬佩啊!我只是將這種感念之情,轉而對待他的胞弟而已。雖然他只是一介布 衣平民,然而我招待他一起吃頓飯,這又有什麼傷害呢?」 聽了二哥這一番有情有義的話,三弟當下拱手讚歎而佩服:「二哥說的極是,小弟領教於 心。」 陳世恩育有二子,人品學問也都承襲了父親的溫謙風範,所參加的各種科舉考試,連連都 能以高分上榜,後來更一起考中了進士。 讀過這篇故事,我們作何感想呢?《讀書錄》中有一首唐代法昭禪師〈珍族弟〉的偈:「 同氣連枝各自榮,些須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詞意是多麼地 懇切和悅呀!何妨就此閉目涵詠沉澱一番,看看是否足以融化我們內心深處,那座因日久 堆積霜雪而成的假冰山呢? 「兄弟」之情,在「五倫」中屬於「天倫」,是人的一生,五種人際關係當中,相處時日 最久的對象,就因為關係深遠,所以喻為「手足」。只相差幾歲,從小一起長大,一直到 鬢髮斑白,時間長的甚至可能要相處七、八十年。如果平日不能互相包容體恤,而經常相 互猜忌,這樣怎能期望彼此和樂呢?有時我們會聽聞到某某兄弟之間產生嫌隙,彼此不相 往來,就算在道路上相遇了,也不互相問訊。甚至為了一點利益互打官司,反而是認了其 他人作拜把兄弟,錯把攪亂親兄弟情誼的人當作上賓款待,其行徑正猶如「引狼入室」而 不自知啊! 孔子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論語.子路篇》)。子夏曰:「四海之內,皆兄 弟也。」(《顏淵篇》)都是有道名言。但世人都忘了要追本溯源,忽略了為人之本應是「 入則孝,出則弟」,然後「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才能在四海之內,感招到一群有 情有義,如同手足的兄弟們,一起奮鬥。反而只取其末,所以誤認了一群酒肉兄弟,甚至 危害自己及其家人。像這樣的顛倒作為,真可說是人世間一大悲哀啊! (註一)夏邑,夏代屬虞地,秦置栗縣,漢改為下邑,金改下邑為夏邑,延續至今。夏邑 是孔子先人之故里,孔子曾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禮。 (註二)舊例居父母或承重祖父母之喪,須謝絕應酬,不得任官、應考、嫁娶等,以二十 七月為期滿,稱為「守制」。 秋 思 瑜 揚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 皎潔的月光映照著中庭,地上彷彿鋪上了一層白雪。鴉雀都已進入夢鄉了,在樹上靜靜地 棲息著。夜漸深沉,寒涼的露水正一寸寸濡濕園中的桂花。抬頭仰望,人們應該都看見了 高掛在天空的一輪明月吧﹗這景色不知是否引起了某個人的相思之情? 四季之中,寧謐的秋季似乎最易引起人的思緒,因為萬物的闃靜,反襯出人們內心世界的 紛然。王建的這首詩,首二句描摹出一幅秋夜之景,「中庭栖鴉」、「冷露桂花」,讀來 令人如入其境,表現的雖是靜態之美,卻有震懾、收攝的力量。第三句將視角拉高,呈現 出這首詩的主景─十五的滿月;第四句則傳達藉由望月所欲寄託的相思之情。望著夜空中 的圓月,詩人明明興起濃郁的相思,但卻不說自己正在懷想遠方的故人,反而以問句詰問 「秋思落誰家」?唐詩在表達情感上的含蓄蘊藉,由此可見。在情感表達上,正因為詩人 採取不露骨的方式,所以,在秋夜獨特景致的襯托下,對遠方故人的那分思念,就更加深 摯、悠長,耐人尋味了。 仰望十五的滿月,的確容易引起許多對於人世經歷的慨嘆和聯想,尤其中秋佳節,因為是 團圓之日,自然憑添更多情愫。高懸在天際的「白玉盤」,對應的是一個缺憾而不圓滿的 人間,所以詩人在對月抒懷時,傳達的往往就是對於「愛別離苦」的感傷和無奈。如杜甫 〈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 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又如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或寫戰時與家人離散,不得相聚;或寫與故人久別,無法晤面言歡。人世間的殘缺,都在 明月見證下,一幕幕上演。即使灑脫不羈如蘇東坡,在與胞弟相隔兩地的中秋夜,因為不 得聚首,也不禁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字字句句依然充滿了感慨。 倘若我們是明月,看盡紅塵眾生在別離之苦當中掙扎,在彼此的相思之中憔悴,將會為此 心折?或是悲傷憐憫?世間的聚散既然決定於因緣,頑固地執著除了加添煩惱,似乎無濟 於事。當人生中的不完美引領我們陷入感傷的漩渦時,仰望明月不應該只是將悲哀延展的 動作而已。學學明月的自然和超越吧!陰晴圓缺、緣起緣滅是自然,所以要「放下」;放 下了,就能從情緒的流轉中超越,如明月身處星海,而光輝不為繁星掩蔽。在蕭瑟秋風中 ,當檯頭仰望月兒時,這或許才是我們應該好好深思的。 兒童讀經教育淺談 鶴 之 有鑑於社會風氣一天比一天敗壞,子孫的倫理道德一代不如一代,社會上有些公益團體, 風起雲湧的開始提倡兒童讀經教育,這是一樁可喜可賀的事。但是據筆者觀察,雖然有這 麼多人、這麼多單位在努力的付出和實踐,卻沒有非常顯著的成效,為什麼呢?………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所接觸的教育,大致上有三方面: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 教育。 失去方向的教育 先從社會教育方面談起。人類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演變到現今的科技e世代,步調 瞬息萬變。人類的生活觀以及價值觀,變得無所適從,反映在行為上也變調走樣了。如: 「牛」郎「織」女、自殺、情殺、縱火頻傳、詐騙奇譚等等。e世代青少年在兒童成長過 程中,所接收的教育,大部分來自電視,而電視上的好節目他們看不下去,所看的大部分 是有刺激的、充滿暴力的社會片;所談的是變調的戀曲情愛片,不是一個愛好幾個就是好 幾個愛一個,愛到入骨,當愛不到時不是情殺,就是自殺殉情。所以現今的年輕人已經不 知道愛的真諦是什麼。憑一時的衝動而結婚,造成高離婚率,及比比皆是的單親家庭。 如果e世代的年輕人知道夫婦的真諦,那麼很多錯誤就不會發生。兩姓聯姻的真諦是犧牲 、奉獻、忍耐,是歷久彌堅而不是見異思遷。所以從社會教育方面,對於兒童的影響負面 多過於正面。 學校教育方面,教育當局對於學生的教學大多著重於技藝、謀職,而對學生的人格思想、 道德倫理、中華文化思想的篇幅愈來愈少,所以現今e世代年輕人遇到事情的抗壓性愈來 愈低。 家庭教育方面,現在的人講的是愛的教育,所以現在的家庭教育大部分是放縱式的。大人 只顧賺錢、交際應酬,兒童的成長過程任憑他自行發揮,只要學校的成績好,做什麼都沒 關係,看電視、打電玩,只要不過分都沒關係。去年的社會新聞報導,一位父親告三名當 博士的兒子棄養,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可見成績功課好的兒女不代表會孝順。 再看看現今社會,獨居老人、安養中心的流行,可以看出父母被兒女棄養的情形非常嚴重 ,為什麼會這樣?總歸一句話,兒女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時段,兒童教育被自己忽略了 。 黃金歲月的教養 道德人格養成的黃金時段是什麼時候呢?應該是在十三歲之前的兒童時代。《三字經》開 經第一句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大家的本性 都很相近,由於後天學習的情形和環境不一樣,所以相去愈來愈遠。一個孩子剛出生時, 他的意識田中,像白紙一張,如果在十三歲之前,能在空白的意識田中種下好的種子,長 大以後他就往好的方向、發展。如果種下壞的種子,長大以後他就往壞的方向隨波逐流。 兒童讀經教育主要的經典是四書五經,都是中華文化智慧的結晶。當孩子在十三歲之前就 把重要的經典古籍熟背起來,這些聖賢智慧、思想哲學烙印在孩子的意識田中,成長之後 ,不難造就出一位健全人格的人才。此人對於社會的污染自然有免疫力,進而能救濟、影 響週遭的人,父母有這樣的教育就算是成功了。 現代讀經的缺口 對於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我們無能為力做大幅度的轉變,但是家庭教育卻作得了主。 歷史上有許多有成就的家庭教育,「孟母三遷」便是一例。孟母為了孟子的教育,尋找優 良的環境而搬家三次,孟子因而成為亞聖,家庭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兒童讀經教育最早發起的人應是臺中蓮社李炳南老師,他的名稱不叫「兒童讀經」,而是 「國學啟蒙」,約有四、五十年的歷史了。有鑑於社會風氣一天比一天敗壞,子孫的倫理 道德一代不如一代,社會上有些公益團體,風起雲湧的開始提倡兒童讀經教育,這是一樁 可喜可賀的事。 但是據筆者觀察,雖然有這麼多人、這麼多單位在努力的付出和實踐,卻沒有非常顯著的 成效,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小朋友的家長過分倚賴社會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大部分的 家長把孩子送到辦理讀經教育的團體,孩子回到家裡就不過問關懷。 這個現象除了現代人的生活太忙碌之外,問題多出在家長不知道孩子讀經的重要性,也不 曉得孩子在十三歲之前要把那些重要的古籍經典熟背起來,用心的家長都必須正視這個問 題。如果專靠讀經教育團體,因為讀經的時間有限,無法深刻的影響孩子們,奉勸家長們 把時間撥一些給孩子,多注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現在電腦的普及率幾乎跟每個家庭的電視機一樣,一部電腦若要運作,必須先輸入那一件 工作的指令和程式,如果輸入的指令愈多,他所運作的工作也愈多。今天孩子的頭腦也一 樣,輸入愈多的經典智慧,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及人生旅程,揮灑的空間也就愈廣大。建議 家長們把小朋友看電視、打電玩的時間挪些出來,選一兩本古聖先賢的經典,耐心熟誦吧 ! 許個美好的未來 光復初期的四、五十年代,物質缺乏,電視機還沒有誕生,處在生命黃金期的孩子,日常 遊戲就只有扮家家酒、躲貓貓以及在田野上玩童稚的遊戲,非常純真沒有社會污染。那時 候的河水、溪水用手捧起來喝也不會生病拉肚子,人文環境、自然環境都很乾淨。 到了六十年代,電視機漸漸普及,開始進入工業社會,物質生活改善了,人們的欲望也撐 開了,成人只顧賺錢,孩子的教育則任其自然發展。貪婪欲望、社會污染也就漸漸形成。 到了現今e世代,科技資訊給人類帶來方便,也使社會污染更加快速,例如每個小朋友都 會用電腦上網,網路上多的是藏污納垢,如色情網站、網路聊天遇到大野狼等等不勝枚舉 。如果孩子在成長的童稚時期,純白的意識田中,種下了污染源,當污染種子發芽成熟之 後,後果真不堪想像。 中國人講求養兒防老,因為老年人問題很多,老、病、死、老人癡呆症、骨質疏鬆症等, 如果沒有子女悉心的照料,實在很難活下去。時下有些年輕人以為錢是萬能,只要有錢, 即使年老也不用靠子女,不妨請教家中長輩,當年老體衰力不從心時,再多的錢有什麼用 呢?這就是傳統文化中為什麼要提倡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原因了。 因此當子女在人生的重要時刻──胎教到十三歲之前的黃金時期,家長懂得以中華文化的 經典栽培孩子,當您漸漸雞皮鶴髮時,他斷不會棄之而不顧。 兒童讀經教育的推動,如果能掌握「學而時習」的訣竅,普遍而落實,家長也能體認「蒙 以養正」對孩子的重要性,老師、孩子、雙親三方面協力無間,小心避開「有讀經之名而 無讀經之實」的弊端,國家民族未來的展望將無限美好。 論語簡說(五十四) 子 圓 八佾第三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 禮也。」   魯國太廟演禮時,孔子進入觀禮,每件事都問得清清楚楚。有人知道了,就說:「誰說鄹 邑大夫的兒子知道禮呢?為何入到太廟觀禮,每件事都要請問呢!」孔子聽到這樣的批評 ,就回答說:「每件事都請問清楚,這正是合乎禮呀!」 「子入太廟」,古代一直到了清朝,都是一立國就先建立太廟,祭祀始祖;平常人家建立 家業也先安立祖先牌位,這是不忘本呀!本章經文記錄孔子進入的太廟,正是魯國的周公 廟。祭祀是有一定的時間,平時沒有祭典,廟門就關著。 「每事問」每一件事都問,包 括使用的禮器。經文記載孔子每一件事都問,後人註解說孔 子每一件事都知道,這樣的講法和經文似乎有矛盾。正式祭祀時,講究莊嚴肅敬,不許閒 人在場,即使擔任職務,也不能隨意移動。孔子「每事問」,正式祭祀豈容發問?唯有在 平素演練祭禮時,孔子在旁觀禮才有機會「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或」,說話的是某個人,沒有 特定對象。「鄹人」是指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他被封為大夫,封地在鄹邑,所以「鄹人之 子」就是指孔子。因為孔子 是名人,為了避諱,不便直稱孔子的名字。當時孔子以「知 禮」名聞天下,對禮應該非常通達,何必「入太廟,每事問。」難道是明知故問,或者知 禮的名聲是虛有其表呢? 「子聞之曰:『是禮也。』」為什麼孔子說「每事問」就是禮呀?平素演禮就是練習,和 祭祀儀式一樣,只是容貌沒有那麼莊嚴肅敬。孔子此時前往觀禮,在旁遇有不清楚就問, 如此勤問學禮,才不致荒廢而疏漏於禮,這正是合禮的呀!這也才合乎孔子「學而時習之 」及「傳不習乎」的教導。孔子這番話,不卑不亢,很有修養,值得效法學習。 勤敬和睦 治 煩 凡家庭間能守得幾分勤敬,未有不興,能守得幾分和睦,未有不發。若不勤不和之家,未 有不敗者也。爾昔在侯官,將此四字於族戚人家驗之,必以吾言為有證也。爾性懶,書案 上詩文亂堆,不好收拾潔淨,此事敗家氣象。嗣後務宜痛改,細心收拾,即一紙一縷,皆 宜檢拾伶俐,已為弟輩之榜。 (林則徐家書 訓子汝舟) 凡是能守住勤勞與恭敬的家庭,家境通常都能日漸振興。家庭裡能守住和氣不爭,這個家 一定能發達。若家庭成員不懂得勤勞,事事爭奪不和,那家道沒有不敗落的。 你小時候住過福建的侯官鄉里,試著把「勤、敬、和、睦」這四個字觀察親戚家族間的情 形,就能夠驗證我所說的話。 你的個性疏懶不夠勤快,書籍雜物經常堆放在書桌上,不喜歡收拾整齊,保持清潔,這樣 的生活態度,實在有敗壞家門的跡象。期望你能痛改前非,仔細收歛身心,即使一張紙片 ,一縷絲線,都必須機靈收拾,如此才能做為弟妹們的榜樣。 蛇鑽竹筒 學教者須通宗,學宗者須通教。古人云:「通教不通宗,如蛇鑽竹筒。」蛇鑽竹筒,鑽通 了一節,第二節又不通了。相似學教之人,于不懂得的字句,請教人破字消文,換一個地 方,又不懂了。所以學教必須通宗,通宗必須學教。 (慈舟大師〈真參實學〉) 詩書有眼 美濃有句諺語:「如果不讀詩書,即使長眼睛也沒有用」。客家人重視教育,崇尚知識, 除了反應在子女教育上,具體的代表就屬「敬字亭」及「學堂」上了。清末時期,美濃庄 富農皆設有家塾,延師教授「唐書」。 (見《高雄縣豐富之旅》網頁) 不與不取 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紙去,請弘一法師寫佛號。宣紙多了些,他就來信問我,餘多的宣紙如 何處置?又有一次,我寄回件郵票去,多了幾分。他把多的幾分寄還我。以後我寄紙或郵 票,就預先聲明:餘多的送與法師。 (豐子愷〈懷李叔同先生〉) 剛毅木訥 雪公云,剛毅木訥四字,都與仁相近,在社會做事,選有這四者就好。凡好說話而有決斷 、不變者少,做事要找剛毅木訥的人,這種人可靠。剛毅木訥,有一個字就行。婚姻,找 漂亮、會說話的對象,那是找倒楣。 寬雅跌宕──「王弘墓誌」 隋大業十一年(615)五月刻。正書,二十一行,行二十三字。 本誌典型的反映了北方粗獷豪放與南方溫柔綺麗書法風格的結合。字體峻拔而整飭,不脫 北碑險峭之風,線條健麗宕逸,不失樸拙之美。 細看之下,點畫震動,涵蘊著極為豐富的內在節奏,充分的表現出線條的運動感,跌宕的 筆勢十分動人。其中捺畫修長而各具姿態,更增加了結字的藝術魅力。 結體扁方,寬博端雅,通篇風神疏朗,安詳清和,無疑的是學習楷書的優良範本。 素三彩三多盤 ─ 清 古來人們常從自然界之花鳥、禽獸、植物中取其形相,再配合語言的各種諧音,運用象徵 、會意等手法,藉由圖案蘊涵吉慶寓意,形成十分特別、具有民族色彩的「吉祥圖案」, 「三多」圖即是常見紋飾。其中「福」音近「佛」,所以佛手表多福;「壽桃」相傳食後 可以長生,所以用來象徵長壽;「石榴」取其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之意,用來祝賀子孫眾 多。此器盤底滿佈三多祥圖,便是典型的吉祥器物。 三多盤製作方法以「素三彩」為主,高四•三公分,口徑為二五公分,始於明朝正德年間 。色調以黃、綠、紫為主,因少用或不用紅色而稱「素」,「三」則代表多色之意。盤紋 以墨筆勾線再填釉上彩,設色淡雅、圖飾複雜不流俗,為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物。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 大家來讀經板 - 共同深入經藏, 以期智慧如海 BudaDigest ◆ 修改: 05/09/25 2:54:24 <218.162.58.242> ◆ 修改: 05/09/25 22:54:39 <220.140.88.45>

相关参考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