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45期

Posted 所知

篇首语: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45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修行人的臉 鞭鼓生 修行人的臉,該是怎麼樣的呢?偈云「臉上無瞋是供養」,「口中無瞋出妙香」。那臉上 的表情,言語的內容,全都是內心意的表現,我們在舒顏開口的同時,就已經在為自己 畫上文飾,因此有修沒修智者一望便知。 菩薩與夜叉的故事,令人聞之心驚肉跳。它的大意是:古印度時,人們很崇敬文殊菩薩, 想塑造菩薩的聖像,好做禮拜供養。但是菩薩的容貌如何呢?於是便找來一位全國長相最 莊嚴的青年來作像模,塑成後果然相好莊嚴,人人望而心生法喜。幾年過去了,人們又想 塑造夜叉的形象,於是便向監獄中,尋找一位形貌最醜陋的罪犯來塑像。完工後,例有賞 金,而這犯人卻痛哭流涕地不敢領賞。探問之下,才知原來這位犯人,竟是以前那位被選 來當作菩薩像模,全國最莊嚴的青年。只因賞金得來容易,鎮日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等 到財物花用完畢,揮霍的習慣卻已養成,忍不住慾望的牽引,竟然進行偷竊,因而失風被 捕,現在獄中受刑。而他的形貌,也由最莊嚴俊美變而為最邋蹋醜陋了。 「相由心生」,正是這個道理。每天每一個剎那,我們都在描繪自己的形貌,心中充滿慈 悲、寬大,言語平和、誠懇,動作謹慎、和諧,菩薩的相貌就一筆一筆地勾勒成形。反之 ,每天嘴角緊繃,肌肉僵硬,稍不如意就生氣、罵人,眼露兇光,行為驕矜無禮。夜叉的 形貌,也就點點滴滴地雕塑而成。 古德言:「一切眾生,無邊的生死,但依一念而繫之也。」也說:「舜蹠之分,只在一念 之轉移。」在這緊張、忙碌、充滿壓力的時代,每個人都在接受莫大的考驗,修行人更是 不能倖免。那就讓我們從揚眉瞬目,從開口言動,從行為舉止,把自己形塑成香光莊嚴的 菩薩吧!(註:蹠乃古之大盜) 一念便能嚴四土, 十聲誰肯易千金。 春來柳葉初含笑, 把手同遊解脫林。 (蕅益大師〈贈魏國徐燕超居士〉) 現前一念清淨心,便能莊嚴四種佛淨土。如果懂得這個道理,誰肯用十聲阿彌陀聖號來換 取千兩黃金呢?眼看春日來到,柳葉剛剛抽芽含笑,大地一片生意盎然,何不讓我們把手 共修淨業,同遊一番清靜安樂的解脫林呢! 讀易散記:豫掛彖辭(下) 自 明 坤下 豫。利建侯行師。 震上 (接上期) 「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虞仲翔注:「清,猶明也。動初至四,兌,為刑。至坎,為罰。坎兌體正,故刑罰清。坤 為民。乾為清。以乾乘坤,故民服。案。帝出震,聖人也。坎為法律,刑罰也。坤為眾, 順而民服也。」 李氏《疏》說。虞注。《說文》:「清,朗也。」《釋言》:「明,朗也。」清明義同, 故云:「清猶明也。」《說卦傳》:「兌,正秋也。」秋為刑官,秋在西方,有肅殺之氣 ,故兌為刑。《國語》〈晉語〉二,以刑神「蓐收」為天之刑人。亦是此義。坎水平,為 法。罰者,施法之罪名,故為罰。初爻動變至四爻,體兌,為刑。至五,體坎,為罰。坎 兌剛柔得正,故刑罰清。《國語》〈楚語〉下說:「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故坤為民。 《易緯乾鑿度》說:「輕清者上為天。」故乾為清。豫下體坤,初息至三,成乾。是以乾 乘坤。 坤為民,故民服。案。帝出震。本《說卦傳》文。《乾鑿度》:「孔子曰,坤變初六復, 曰,正陽在下,為聖人。」復初,即是震。故云:「帝出震,聖人也。」復初即為聖人, 乾息為復初,故曰:「聖人以順動。」體坎,為法律。故為刑罰。坤為眾。是《說卦傳》 文。坤,又為順。故坤為眾順,而民服。 「豫之時義大矣哉。」 虞仲翔注:「順動天地,使日月四時皆不過差。刑罰清,而民服。故義大也。」 《繫辭上傳》說:「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惠氏李氏皆先舉此《繫辭傳》文,然後 解釋說:「今天地順動矣,日月不過矣,四時不忒矣,聖人以順動,刑罰清,而民服矣。 事之大者,莫備于豫之時,故曰義大也。」 彖傳之文,據孔氏穎達《疏》,分為四節。「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兩句,釋豫卦 之理。「豫順以動」三句,釋利建侯行師。「天地以順動」至「而民服」,廣明天地聖人 順動之功。「豫之時義大矣哉。」歎美為豫之善。豫卦之理,即在順動二字。孔《疏》以 上下二象解釋:「坤在下,是順也。震在上,是動也。以順而動,故豫也。」來矣鮮說: 「內順外動,所以成其豫也。故名豫。凡事合乎天理則順,背乎天理則逆。順以動,則一 念一事皆天理矣。」何氏楷說:「內卦坤順,外卦震動,順理以動,所以成豫。」古注之 理,以及天理,皆是中庸天性之義,順理而動,即是率性而動。天地人物,無一念而不動 ,動不順理則亂,亂則召凶。所以聖人就豫卦之理教人順以動。順以動者,天地人物一切 皆如外震之動,而吾心中念念皆如內坤之順乎理性,則外境之動,自然順乎吾心而不亂。 所以天地聖人皆以順動而遂其事功。 〈象傳〉說:「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雷出地奮豫。」 崔憬注:「震在坤上,故言雷出地。雷,陽氣,亦謂龍也。夏至後,陽氣極,而一陰生。 陰陽相擊,而成雷聲。雷聲之疾,有龍奮迅豫躍之象。故曰奮豫。」 李氏《疏》說。《說卦傳》:「震為雷,為龍。」「坤為地。」虞氏《逸象》:「震為出 。」豫卦下體坤,上體震。是震雷出在坤地之上。故云:「雷出地。」雷本於震初之一陽 ,龍亦是震初一陽,是以崔注:「雷陽氣,亦謂龍也。」十二月消息卦,陽氣息至四月成 乾。但至五月夏至後,陽氣盛極,而一陰爻生,則成姤卦。《淮南子》〈天文訓〉說:「 陰陽相薄,感而為雷。」是以崔注:「陰陽相擊。而成雷聲。」《說卦傳》:「動萬物者 ,莫疾乎雷。」是故此注云:「雷聲之疾。」《易緯》〈通卦驗〉說:「立夏清風至,而 龍昇天。」是故此注云:「有龍奮迅豫躍之象。故曰奮豫。」雷與龍皆象震。故曰奮豫。 「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鄭康成注:「奮,動也。雷動于地上,而萬物乃豫也。以者,取其喜佚動搖。猶人至樂, 則手欲鼓之,足欲舞之也。崇,充也。殷,盛也。薦,進也。上帝,天帝也。王者功成作 樂。以文得之者,作籥舞。以武得之者,作萬舞。各充其德而為制。祀天帝以配祖考者, 使與天同饗其功也。故《孝經》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也 。」 李氏《疏》說。《說卦傳》:「震,動也。」震有振奮之義,故云奮動。雷動于地上,養 長華實,發揚隱伏,萬物皆受此盛陽之德,故云:「萬物乃豫也。」注云:「以者,取其 喜佚動搖。猶人至樂,則手欲鼓之,足欲舞之也。」引自《孟子》〈離婁〉上篇。互體艮 ,故稱手。上體震,故稱足。崇,依《爾雅》〈釋詁〉,作充字講。《說文》:「殷,作 樂之盛稱。」故云:「殷,盛也。」,《周禮》〈天官〉庖人:「與其薦羞之物。」鄭氏 彼注云:「薦,亦進也。」此處殷薦,是薦盛樂,不是薦羞物。注謂上帝為天帝者,鄭氏 注《孝經》說:「上帝者,天之別名也。」又《禮記》〈禮運篇〉說:「祭帝于郊,所以 定天位也。」〈禮器篇〉說:「祀帝于郊。」故知上帝即指天帝而言。「王者功成作樂。 」是《禮記》〈樂記〉文。《周禮》〈春官〉:「籥人掌教國子舞羽籥。」注謂羽籥是文 舞,由籥師掌之。武舞則由司干掌之。《毛詩》〈邶風簡兮〉篇:「方將萬舞。」〈夏小 正〉說:「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謂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以 文得之者作籥舞。」即《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所稱南籥。為文王之舞。「以武得之者作萬 舞。」即《禮記》〈樂記〉所稱總干。為武王之舞。「各崇其德而為制。」蓋充其文武之 德,而各為之制作。《禮記》〈郊特牲〉說:「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 。」故云:「祀天地以配祖考者,使與天同饗其功也。」鄭氏引《孝經》:「郊祀后稷以 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禘郊祖宗,皆是配天之祭。郊于南郊。禘祖宗皆于明 堂。此禮始于虞,夏、商、周三代因之。〈象傳〉所說的先王蓋指稱夏、商之王。 李氏《疏》又加案語說。案。復乾,故曰先王。震聲,故為樂。震義為起,作亦訓為起, 故曰作樂。乾為德,初息至三,成乾,故曰崇德。震為帝,在乾天上,故稱上帝。虞氏《 逸象》:「坤為鬼。」納甲以乾盈于甲,復初體震故為乾。小畜亦故乾。乾為父,復乾為 祖。四下初,亦為震,體復。故「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又小畜離為南,乾為郊,南 郊之象。離,嚮明而治,明堂之象。消息卦,復初在十一月,是郊祭之時。小畜在卦氣, 為四月,是禘祭之時。故知配上帝,而配天在其中。言宗祀,而郊祀在其中。 來氏知德說:「奮者,奮發而成聲也。作,乃制禮作樂之作。作樂以崇德,故聞樂知德。 殷盛也。作樂乃朝廷邦國之當然,各有所主,其樂不同。惟萬物本乎天,故有郊。人本乎 祖,故有廟。是其用樂之大者,故曰殷薦。故冬至祀上帝于圜丘,而配之以祖,必以是樂 薦之。季秋祀上帝于明堂,而配之以考,必以是樂薦之也。中爻坎為樂,律樂之象。五陰 而崇一陽德,崇德之象。帝出于震,上帝之象。中爻艮為門闕,坎為隱伏,宗廟祖宗之象 。」 〈彖傳〉說順動,是順乎理性而動。 〈象傳〉以作樂崇德,殷薦上帝,以配祖考,是為報本,即是順性而動。 (下)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五) 智 果 ◎釋資糧位(續二) ── 轉釋二障 ※前 言 《三十頌》之第二十六頌,釋資糧位菩薩,謂彼「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頌》文 中「二取」者,《論》九釋曰:「此二取言,顯二取取,執取能取、所取性故。」謂此位 菩薩,以止觀力微劣故,尚執取能、所二取為實有,猶未能了能取之見分,及所取之相分 ,其性本空之義趣也。 故《心要》卷九釋云:「心王、心所,由現緣力,變似能取、所取相現,本是依他起性, 非實我實法,愚者不達,遂執取之,執為實我,成煩惱障;執為實法,成所知障。」 (一) 釋煩惱障 總說 △總說 《論》九云:「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 等流諸隨煩惱。」除此之外,《佛地經論》卷七更云:「若所發業、若所得果,皆攝在中 ,皆以煩惱為根本故。」 此上二論,皆先說煩惱障之根本,次說其品類,茲分述如下: △別明 (1)煩惱障根本 ── 執實我薩迦耶見 何謂「薩迦耶見」?《論》六云:「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即有漏五蘊),執我、我所 。」謂一切眾生對此有漏之五蘊身,生起迷情,不知此身是五蘊和合之假法,無常無我, 今卻計度之,作常一想,執為實我,是為「我見」;又妄執五蘊之法,為我所有,如謂「 色屬我」,乃至「識屬我」,由我之自在力而轉,是為「我所見」,合此「我見」及「我 所見」,即名「薩迦耶見」。 《俱舍論》十九亦云:「執我及我所,是薩迦耶見。『壞』故名『薩』,『聚』謂『迦耶 』,即是無常和合蘊義,『迦耶』即『薩』,名薩迦耶。」 「薩迦耶見」之名義,因大小乘諸宗,對「薩」字之見解不同,故有諸多異說,茲依《述 記》六末所載, 今唯識家採第三說,故《述記》九末云:「梵云薩迦耶,此云『不實移轉身見』。」即推 度此心上所現,眾緣所生之似我之相,若依所執,可言「虛偽」;若依所變相,是依他起 性,成「所緣緣」故,則可言為「有」。此既不同於有部之「定實」,亦有別於經部之「 定偽」,故名「移轉身見」也(「移轉」者,乃有無不定,非有似有之義也)。 《述記》九末云:「以薩迦耶見為首,我執為根,生諸煩惱,若不執我,無煩惱故,證無 我理,我見便除,由根斷故,枝條亦盡。」 由上引述可知:執實我薩迦耶見(即執「積聚」為實我之妄見),實為煩惱障之根本也。 (2)煩惱障品類 即由我執所生之煩惱障之品類也, 《略述法相義》「煩惱所知」章,云:「所謂百二十八者何也?見所斷惑,有其十種,謂 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各障欲界四諦之理,都有 一百一十二。更加修道十六種,一百二十八也。何為十六?謂欲界六,及上二界各五也。 貪、瞋、癡、慢、身、邊二見,謂之欲六,上界無瞋,故各有五;等流隨惑即二十種。此 唯自性,若據眷屬,餘心、心所及五蘊亦是也。」 上來說明「煩惱障」之品類已訖。 ▲釋名 《論》九云:「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此上所說之根、隨煩惱,皆 能擾動、惱亂眾生身心,皆能發業潤生,結生相續,令生死不斷,因而障蔽涅槃,令不趣 證,故名煩惱障。 《述記》一本云:「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 《百法直解》云:「煩躁擾動,惱亂身心,故名煩惱。」 《述記》九末云:「煩惱障,煩惱即障,當體彰名,持業釋也。」即「煩惱」為體,「障 」為其用,用能顯體,體能持業,故名「持業釋」也。 上來釋「煩惱障」已訖。 (二)釋所知障 △總說 《論》九云:「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 、慢等(等取「隨惑」。)」除此之外,《佛地經論》卷七更云:「及所發業,並所得果 ,皆攝在中,皆以法執及無明等為根本故。」 此上二《論》,皆先說所知障之根本,次說其品類,茲分述如下: △別明 (1)所知障根本 ── 執實法薩迦耶見 何謂執實法薩迦耶見?《心要》九云:「謂執積聚為實法也。妄執色、不相應及無為法, 離心、心所,別有自性,皆此『法見』所攝,由此『法見』(即『法執』),復起疑、癡 、貪、恚、慢等,及諸隨惑。」 《述記》一本亦云:「所知障中,類亦非一,法執為本,餘障得生,證法空時,法執便斷 ,以根斷故,莖葉亦除。」 由上引述可知:執實法薩迦耶見(即妄執因緣所生一切諸法, 實有其自性),實為所知障之根本也。 (2)所知障品類 即由法執所生之所知障之品類也。 《述記》九末云:「此之頭數,亦與煩惱障同,若煩惱障俱,必有所知障故。」 《開蒙》〈執障二義〉章亦載: 問:二障頭數,是同?是別? 答:同是根、隨二十六惑。 問:既同根、隨,何稱二障? 答:由貪上有擾惱用,名「煩惱障」;有覆蓋用,名「所知障」。 上來略說「所知障」之品類已訖。 ▲釋名 《論》九云:「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述》曰:「所知境者,謂有為、無為。無顛倒性,謂真如理。」即此上所說之根、隨煩 惱,能覆蓋所應了知之一切有為無為諸法及遠離無常、苦、無我、不淨四種顛倒之真如實 性,由此能障礙菩提妙智之生起,故名為「所知障」。 《述記》一本亦云:「由法執類,覆所知境,令智不生,名所知障。此從所障,以立障名 ,所知之障,依主釋也。」 或問:此障之體,亦是所知,何非持業? 答曰:漏、無漏法,皆是所知,若「持業」者(即若謂「所知」即「障」),豈無漏法, 亦名障耶?由此有過,故從「依主」,非「持業」也。(見《演秘》一本) 上來正釋「所知障」訖。(全文未完待續) 念佛功德 雪廬老人 息災(去除災難) 增益(增進壽命福德) 降伏(降伏惡人惡心) 攝受(敬愛)(獲得佛菩薩之愛護,而令親友眾人互相生起慈愛心) 記靈山佛七(上)──民國四十一年靈山寺佛七講話 雪廬老人 第一日 諸位老師!諸位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且將佛七的規矩,稍為說一說: 凡是啟建一個道場的規矩,第一天以前先要淨壇,用經咒等方法驅除邪魔,以及一切不吉 祥、不潔淨等。正式佛七的規矩也極嚴,參加的人事前亦必須沐浴換衣,七中出入廁所均 須另換衣鞋。佛七期中主重在念佛,除了開示以外,不許多說話,因為講話容易亂心。但 像我們這靈山寺道場卻不必淨壇,為什麼呢?第一,這裡本來就是清淨佛寺;第二,當家 師以下諸師均係修淨土的清淨之眾;第三,這裡原是一個淨土道場;所以不必淨壇。其他 的地方,若是不斷酒肉,或是羼雜外道,或有男女等同居不清淨事,就必須先淨壇為妥善 。 道場在七天內,必須有主七師隨時注意同修的修行經過,糾正錯誤。就是講解開示,亦必 須懂淨土法門之人,要說與人得利益之語,不可談玄說妙,否則反而有誤,不如埋頭念佛 為佳。學人受本寺當家師之命,濫竽充數而已,不敢說開示。 至於入壇同修 最好都要齋戒沐浴,否則很是不好,平素我不敢向同仁勸戒,但今日為了道 場的莊嚴,同仁的利益起見,不得不講幾句。 此七天中既然諸位發心來參加佛七,應先注意四事:一、因多數都住在外面,能來七天, 就必須斷葷酒、男女之事七天。即使能來一天,也最好斷一天,自有好處。這是屬於形式 上的。二、要緊的還有內心的,心必有所戒慎,打佛七是什麼意思?本來在家中也是念佛 ,何必多此一舉?因《彌陀經》上有七日得一心不亂的話,所以結七要希望得到一心不亂 ;若要得一心不亂,則必須三業清淨,得不到清淨就不能成就;蓋心能一就是佛性,現業 清淨,就是佛土清淨。三、入道場念佛,必須放下萬緣,就是家裡的事、外面的事,暫且 不要想它,一句佛號以外,什麼都不要想,若不如此,就恐沒有相應,即使喊破喉嚨,也 是徒然;古人語:「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徒然」。四、還有要注意的,就是入道 場念佛不可再存著貪、瞋、癡、慢、疑、邪見的念頭,若起這些心都是妄念,一起妄念, 就是昏沉,若昏沉發展下去,則口雖念彌陀,亦要出毛病的。現有一偈如下: 「地淨法淨,身淨意淨, 是云清淨,於作相應。」 所謂意淨就是上面所說的除貪、瞋、癡、慢、疑,否則力不勝魔。如能作到此四條,現在 不就是極樂世界嗎?如是則與阿彌陀佛之心、極樂世界之土相應。第一天先要做到此四點 ,萬法唯心,此道場得結果的好壞,全在我人心造出來的。 同修們,放下萬緣,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 第二日 諸位老師!諸位同修! 我人為何要念佛?現在學佛的習尚多知為世間謀利益,偏重在人間佛教,佛法固然離不開 現實,但僅如此便非佛法圓義!不能因著迎合時潮便不講出世法;蓋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 於世,此大事即為生死大事。如將此事徹底解決,則天下自然太平。尤其結七念佛,更是 為的解決此事。生死有何大處?大即指受苦,一生一死,這便是苦中最大的,無論地位、 財產怎樣高貴,對死之一事,即毫無辦法,人人既是怕死,便要追究其來源,因為有生才 有死,就是死由生來,人但知死苦,卻疏忽了生苦。實在一生便帶來一切苦。再要追求生 從何來?這問題不是簡單可以講清楚的,好在大家正聽《大乘起信論》,曉得本性平等不 動,因一念成迷,展轉而有此身,身是苦本,越苦越迷,一念起迷,便越迷越起念,越念 越迷。我人自多劫以來,一直迷到現在,若問迷的什麼?就是內起貪瞋癡慢疑,外緣財色 名食睡,迷即由這些東西將內外皆迷住了。假若念善,便是人天二道,念惡則墮三途。但 不問善惡,終不能跳出輪迴。要知善報盡時,縱在人天,亦仍需再墮三途受苦報的。 其他宗教並非不好,但只懂世間法、不能徹究本性;佛教獨得之妙,即是此「性」字,講 的無欠無餘,以上說過,性者,平等不動,起念即動即迷,即入輪迴。假若不起念頭,即 能成佛跳出輪迴。試問諸位誰能不起念頭?能一天不起念頭嗎?或一時一分或一秒間不起 念頭嗎?況念頭有三細六粗,沒說細念,連粗念我們尚且不覺,所以是迷。縱然了覺自己 起妄念,要去斷它大非易事,那麼怎麼辦呢?因為斷念不易,所以叫諸位念阿彌陀佛,因 為不能斷,所以不叫斷而叫念,這念不是念貪瞋癡,也不是念財色名食睡,而是念阿彌陀 佛。因為除了念六字,以外均係污穢念頭,一概把它排去!此六字稱為萬德洪名,包括著 三藏十二部的妙義,念念則具萬德。但在七中念佛不比平素,為的是剋期求證,所以要萬 緣放下,如心亂不能放下,則僅得福報種善而已。 不叫斷、只叫念的意思,是把佛號來代替雜念;但如雜念不能去時則如何?當用心想清楚 ,口念清楚,耳聽清楚,三輪一體,週而復始,自然可以打掉雜念。雜念去時,不要放鬆 ,要追頂念去,則為淨念相繼,甚好的境界。這樣,則內心之貪瞋癡等被六字洪名壓住了 ,外面之財色名等亦被六字擋斷了。此時與三途人天等均不相應,既與六道不相應,即已 跳出六道而超凡入聖。是成了羅漢嗎?辟支佛、菩薩嗎?不是,比羅漢、辟支佛、菩薩等 都高,這就是佛的境界。一念十法界,念地獄畜生即是地獄畜生,念佛當然即是佛。如在 此打佛七,萬緣放下、淨念相繼的時候,心即是阿彌陀佛,心即作佛,自己還不是阿彌陀 佛嗎?此一段尚是自力,更要知阿彌陀佛的法身,充滿虛空,我們的心量也充滿虛空,但 能念佛,便能感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況且彼佛曾發四十八願,其 中的十八、十九、二十等願,大意就是:十方眾生聞我名字,至心發願繫念我名,乃至十 念以壽終時,即現其人之前接引往生,此是他力。 自力易解,他力難明。且說一喻:眾生心如地上的江河,彌陀如天上的明月。江河若起波 浪,天上的月雖來照,也印不清楚,這波浪如眾生心起妄念,向外攀緣。佛雖慈悲,你自 不求感,也無法來應。假如水不起波,天上的月自然印入水裡,這就是說心不外馳,一意 念佛,如水澄清,佛自來應。更不可疑多人念佛,佛何能遍知。也有一喻,佛智如大海, 盡虛空的森羅萬象,無不印在海內,此名海印三昧。 放下萬緣,提起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 (待續) 盡分與往生 印祖云: 念佛之人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輔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 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 能於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 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 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黨,不能盡分,則心與 佛背,便難往生。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一函遍復》 上道下源老法師助念開示 宜玲敬記 譽為「講經第一」的道源長老,一生專修淨土法門。道老生前曾為一位臨終者助念,助念 前諄諄慰導,辭意懇切,引人入勝,助念大眾為之動容。本刊謹將這篇「助念法語」披露 刊出,供做日後助念慰導的依據,不僅砥礪臨行,更是鞭策自己。文中標題係編者所加。 編者謹識 大德,我現在要向你講幾句佛法,希望你靜下心來聽著。釋迦佛說末法時代的眾生要想超 出苦海、脫出輪迴、了脫生死,必須相信淨土法門,要發願往生西方,一心持念阿彌陀佛 的名號,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在命終之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娑婆苦空 淨土極樂 大德,你想想看,人生在世有什麼快樂?為了生活奔波不停,勞心勞力受苦無量,所以我 們這個世界叫做苦海,你想超出這個苦海,只有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才可以啊!大德,你忙碌了一生對你自己有什麼利益?你老了,別人能代替你老嗎?你病 了,別人能代替你病嗎?而且苦勞一生到頭來仍然免不了一死啊!為什麼人都怕死呢?因 為死的時候太苦囉!你想死的時候不受痛苦,只有一心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求阿彌陀佛 來接引你,你就會歡歡喜喜的生到西方去的。 為什麼要生到西方去呢?因為西方極樂世界具足一切的快樂,沒有一點兒苦惱。我們這 受生為人,一定要懷胎十個月,母親肚子都是血水,我們投胎住在母親肚子,等於血 火地獄;母親肚子都是大便、小便,我們就等於躲在糞尿地獄;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 化生,真是清淨極了。我們這免不了衰老,一到老的時候,眼睛看東西也看不明了,耳 朵聽聲音也聽不清了,甚至走路也走不動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長生不老的,就沒有 這些衰老的痛苦。 我們這或者飲食不調,想吃想睡,或者氣候不適,受寒受熱就要生病了,害起病來才真 是受苦哪!西方極樂世界飲食皆清潔柔軟,氣候皆不冷不熱,所以不會生病。我們這的 人壽命很短,活不了幾十年就要死了,死的時候等於那活生生的烏龜把甲殼給它解下來那 樣子的痛苦,可是人人皆免不了一死啊!也就是人人皆有解殼的痛苦。西方極樂世界就沒 有這種死的痛苦,因為極樂世界不但是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無邊,就是生到那去的人民 壽命亦然。 我們這個世界善人很少、惡人很多,所以常有怨家對頭。極樂世界都是引導我們修行用功 的利益,絕對沒有怨仇相害的苦惱。大德,你天天忙忙碌碌的不是為的吃飯、穿衣、住屋 嗎?可是你忙了一生,也不見得稱心滿意吧!死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些衣、食、住 的問題就用不著自己操心了,阿彌陀佛替我們準備好的,有上等的飲食、有天人的衣服、 有七寶莊嚴的樓房,真是般般如意、種種現成,再也沒有為生活的苦惱了。 娑婆難修 淨土易行 再講到修行用功方面,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實在不容易進步:第一不容易見到佛菩薩;第 二不容易聽到講經說法。不見佛、不聞法怎麼修行用功呢?第三是我們自己的生命太短促 ,剛剛發心要修行了,不幸壽命已經活到時候了,所以在這個苦惱世界很難修行啊!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容易修行了,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我們可以常常親近佛,諸大菩薩 都與我們作道友,我們可以常常親近菩薩,不但是佛菩薩常常說法,就是風的聲音、鳥的 聲音也都是在說法,而且我們生到西方之後,壽命也是無量的,所以只須一生即可修行成 佛了。 捨得放下 一心生西 大德,你就趕緊放下一切來念佛吧!你想想看,在這個世界上多活一天就多受一天苦,還 有什麼可貪婪的?而且一個人到了臨命終的時候,連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了,還有什麼可 貪婪呢?到這個時候你的眷屬、有情有愛的人,不得不與你離別,再加上害病的難受、臨 死的恐懼,倘若放不下,那真是苦上加苦囉! 你再想想看,你命終時候,你那可愛的人能跟你去嗎?這不是一切皆空嗎?還有什麼放不 下呢?大德,不但身外之物要放下,連你自己的身體也要放下,你要知道身體是眾苦的根 本,一切痛苦皆由身體生出來的,你想想看,假如沒有身體還會害病嗎?假如沒有身體還 會死嗎?所以說這個身體實在是罪惡之物,應該趕快把它捨掉,這個臭皮囊不久就要爛壞 的,還有什麼值得掛念的呢? 你再想想看,假如不能往生西方,要是墮在地獄那怎麼辦呢?寒冰地獄、火湯地獄……… 。地獄面的痛苦真是千倍萬倍於人間的痛苦啊!要想免除地獄的痛苦,只有一心念佛往 生西方才可以。大德,縱令你來生還能夠得人身,想想看,今生為人已經受盡苦惱了,來 生再為人還有什麼意思?這樣的死了再生,生了再死,叫做輪迴之苦,又叫做生死之苦, 要想免除輪迴生死之苦,只有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才可以啊! 發菩提心 求佛接引 大德,還有幾句最要緊的話,你要注意聽著,你念佛要發菩提心念,發菩提心就是發道心 ,就是發度眾生的心,須要知道娑婆世界苦海之內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在受苦哪!我們現 在既沒有智慧也沒有神通,想要度他們可是度不了,所以要發菩提心念佛。往生西方之後 ,見到阿彌陀佛聽聞佛說的妙法,當下大徹大悟,這時候既有了智慧也有了神通,立即回 到娑婆世界來,普度一切眾生同生極樂世界,你的菩提大願也就圓滿了,這叫做發菩提心 念佛。 大德,我講的話你要留心聽著,生命只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便結束了一生的生命,趁 著這口氣還在,你就放下一切趕快念佛吧!口念著阿彌陀佛的名號,心必須想著阿彌 陀佛拿座蓮花臺,同著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來迎接你,你坐在蓮花臺上,一彈指的時 間便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大德,我現在幫助你念佛,我大聲念,你可以小聲念,但是你心必須至誠懇切,求佛接 你到西方去,來!來!跟著我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消歸自己 三 省 讀經看教語言,皆須宛轉歸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祇明如今鑒覺自性。(百丈懷海禪師 法語) 研讀經教,所有在語言文字上所下的工夫,都必須善巧地用來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只 因為佛的一切言教,都是為了開發眾生本具的光明覺性。 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後人所結集而成的經典,卷帙浩繁,令人 嘆為觀止。吾人發心讀誦、研究之時,必得深明佛的本意在引導眾生開顯本有的「如來智 慧德相」,因此,唯有自身如實遵循、修持,拭去覆蓋在朗朗大覺上的塵埃,方能得真實 益,暢佛本懷。如果僅在文字相上揀別,不將道理落實在實際修行上,則佛說永遠是佛說 ,絕不可能與自己的覺性契合的。 古代的禪師曾這麼說:「木中有火,不鑽不出。沙中有金,不淘不得。心中有道,不覺不 悟。」既然由佛的言教中,明白自己有成佛的潛能,就該依憑佛的指引,切實地在一期生 命中,努力去挖掘、激發,不能光是紙上談兵、說食數寶。如果誦經研教不能消歸自己, 在凡夫心地上進行一場「質變」,那麼,所累積的名相、知識,終究「英雄無用武之地」 啊! 典型夙昔之六──倓虛大師 智 展 倓虛大師(一八七四──一九六三),是近代中國佛教「三虛」大德之一(按:另兩位為 虛雲老和尚及太虛大師)。在民初佛法凋敝的中國北方,倓老曾以無上的宏願和悲心,將 菩提種子遍灑在廣漠的土地上。他積極建設叢林道場,培育佛門龍象,不但使法雨得以普 霑人心,更使佛門芳範得以燈燈相傳。在當時,北方佛教界能出現和南方相提並論的中興 氣象,倓老可謂居功厥偉。 倓老中年出家,曾於諦閑大師創辦的「觀宗學社」研習天臺教觀,並依循諦老的教示,棲 心彌陀淨土。他一生種種的因緣、事蹟,詳載於口述自傳《影塵回憶錄》中,讀者可自行 參閱。本文謹依其弟子的追思文章,摘錄幾則他老令人感佩的行誼,願能將倓老的道風描 摹個大概,使來者得以師法、仿效。 平凡中的不平凡 一位對後人影響深遠的人,不在他的頭角崢嶸、標新立異,而是他從平凡中流露的不凡。 祖印法師在述說倓老初出家的情形時曾說道:「老法師是中年出家的,他出家那年已是四 十三歲了。………他未出家前,在沒有人指點,沒有註解疏導之下,連一些普通佛學名詞 都不懂,他竟能憑著一點幹勁,對著一本句子生澀的《楞嚴經》讀了八年之久,看了一遍 ,不明白又重看一遍,大有不明白誓不釋手之勢。單是他這一點百折不回的求學精神,便 夠吾人一輩子學習的了。出家後,在天津靜修院做一位年逾不惑的小和尚,他雖然在家時 已有了很好的儒學和佛學的基礎,但他並不以此而自滿自傲。他很虔誠地學習出家的威儀 軌則,舉凡打鼓撞鐘、收拾佛堂、打掃院子,什麼都學,什麼都做。老法師在《影塵回憶 錄》中說:『撞鐘的時候,我還記得緊七慢八平二十,早晨下四板,晚上下二板,早起晚 睡………。遇到有掛單的來,就接過擔子或包袱,送他到屋子裡,先打洗臉水,後打洗腳 水,種種的伺候完了,再頂一個禮………』。這些威儀細行,你不要以為微不足道,就是 這些平凡之極的行徑,不是有許多人做不到嗎?要知道一位大德高僧從不會標奇立異去顯 其偉大的,只有在平凡中顯出其不平凡處,這才是真正的偉大。」 慈悲接物 倓虛大師素有「最愛學生」之名,許多門下弟子對老人家的慈悲都深深感銘。定因法師回 憶道:「華南學佛院,每天下午習止觀一堂,時間一句鐘,由他老領導。有一次,正當他 老領導我們全體師生習止觀,在大家功夫得力的當兒,其中有一位同學,可能用神太過, 因此坐起腿子就睡著。因為腿子不熟,坐得不穩,忽然磅隆一聲,從凳子上掉落地下,把 全體驚得心往上跳。若按學院的規矩,這位同學是要受罰的,因為驚動大眾,打岔用功。 可是到了開靜後,老法師不但不罰他,反說著:『看經不要太過度,該休息就要休息,現 在有沒有跌傷?』從這話的表面看,好似他老是姑息他。其實不然﹗他老不責罰他,反對 他說出這話,就是要讓他自己改正,養成自愛的心理啊﹗」 妙智法師亦回憶道:「老人家對出家僧眾的病苦特別關懷,也因他老在外當參學時,見到 很多大叢林主事,對待一般普通僧人病苦很少關心,一些貧苦僧人一有了病,不但沒有錢 請醫生,藥費更是大問題,老人親身也曾嘗過其中滋味。故老人發願,每創一寺,必購各 種藥材,診症皆親手診斷,從不因事忙或他請,而耽誤學僧的病症。這是老人以世藥而治 身病,以法藥而治無明之病的表現。」 看破 放下 自在 倓老在世時,最常以「看破、放下、自在」六字示人,這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口號,而是 他切實篤行的心得。由老人家臨終前的種種言行,即能看出他修持工夫的深厚。 根據大光法師的記載,在倓老晚年病情嚴重時,他曾經前往探視,並對倓老說:「老法師 ﹗你老的病情似乎很嚴重,我們作弟子的都希望你老久住於世,萬一不能的話,將來你老 走的時候,要怎樣走法?有沒什麼話吩咐?對以後的事,有沒什麼安排?」倓老說:「人 死還要個什麼樣?生不就是生嗎?死不就是死嗎?你還要個什麼樣?難道沒有個樣就不許 死?………一般來說,在臨死之前,寫一個遺囑,作一首偈,如果不這樣,是不是就不許 死啦﹗」大光師又接著問:「你老一生建設了許多地方,臨走有沒話吩咐?有沒什麼安排 ?」倓老閉上了眼睛,沉思了一會兒說:「幾年來,佛菩薩利用這個色殼子,也建立起幾 處地方,我的宗旨在建起這些地方來宏揚佛法,至於這些地方將來是誰的不是誰的,誰管 理不誰管理,那是後人的事,現在我已快死的人,管不了這麼許多了。」 民國五十二年農曆六月二十二日上午十點半,在病榻上的倓老對侍者說:「把我扶起來坐 好,我要走了。」侍者扶老人坐起,問:「老法師這樣坐舒服嗎?」答:「舒服。」大眾 誠懇念佛,給老人助念。下午二時許,有人說老法師坐著吃力,不如請他老躺著舒服,侍 者扶老人躺下。不久,老人用兩手表示,還要坐起來,遂又將老人扶起,正身趺坐,手結 彌陀印,一心念佛,如入禪定。至下午六時十五分,在大眾念佛聲中,捨報圓寂,與眾永 別。其灑脫自在類如此。(此段敘述出於誠祥法師〈追憶前塵痛悼師尊〉一文) 閱讀過《影塵回憶錄》的讀者,相信一定對倓虛大師言談的慈藹、風趣印象深刻。他一生 秉持著「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信念,建設道場、創辦佛學院、講經說法 ,不曾有片刻稍歇。如此的兢兢業業,撐起了佛法在中國北方的一片天。大師晚年駐錫香 港,弘法和培育僧才的工作仍持續進行,不疲不厭的悲心,也造就了港人學佛、念佛的榮 景。這樣一個為佛門鞠躬盡瘁的高僧,雖然已神歸安養,但相信他老在常寂光中,將永遠 攝受苦難眾生,念念不捨。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的禪理與禪趣(上) 張清泉 一、前 言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與中土文化產生了互動,其中對於中國文學方面的影響可說是既深且 遠。而歷來從事「佛學與文學」的研究方面,有關詩與禪的交涉問題,更是廣受注目。 關於「詩禪交涉」的課題,大底不外「以禪入詩」及「以禪喻詩」兩大項,前者為創作方 面,後者為批評方面﹔「以禪喻詩」的批評論大盛於宋代以後,而「以禪入詩」的創作方 法卻是在唐代便已流傳,這類詩作便被稱為「禪詩」。本文所要探討的是常建的〈題破山 寺後禪院〉一詩,歷來雖也被歸於「禪詩」之類,然大多是簡略的分析其「禪趣」,未能 深入地探究此詩,其實,此詩尚有更多的「禪境」、「禪喻」與「禪理」,有待吾人進一 步去探究,筆者乃不揣淺陋,試作一番分析。 二、〈題破山寺後禪院〉詩的禪理禪趣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此詩屬五律首句不入韻式,押侵韻。為題壁詩之屬,詩題中的破山在今江蘇常熟,寺廟原 名興福寺,又名破山寺。據宋朱長文《吳郡網經續記.寺院》所載,此寺為南齊時郴州刺 史倪德光施捨宅園改建的。自南齊至中唐,相距已有兩百餘年之久,常建題詩於此古寺, 此詩又廣受後人肯定與讚揚,諒必非是一般應酬題壁,當有其殊勝之處,尤其是與佛學相 關部分;然觀歷來各本說解,對此著墨並不多,本文特逐聯分析以探其賾,分述於後。 (一)「初日、高林」之喻 首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描寫作者於清晨時刻來到這座兩百餘年的古寺,此時 正是旭日東昇之際,旭光照耀在高林之上﹔此乃字面之意,至於所託寓的佛學義涵,根據 雪廬老人李炳南先生《詩階述唐•詩惑研討隨筆》云: 首句為賦體,言時言地,以入字為詩眼,初進寺內自是前廷。次句求簡改用比體,因下三 聯皆詠寺後院故,語采梵典,人多忽之而已。按《華嚴》旨奧卷繁,有經王之稱,非大器 不能解,寓旭日先照峰巔,其下仍在暗中,句取此喻而兼頌也。比擬前廷諸端,殿閣像設 ,課誦傳經,盡以莊嚴教義代之,然亦有數字明點。高林非為廷前柯木,凡寺皆有禪林叢 林等名,古寺與高林,實為一事,不過實寫與稱頌有別耳。 炳南先生認為「初日照高林」一句,乃取《華嚴經》「三照」之喻,而兼讚頌此古寺為「 高林」。按佛教天臺宗有「五時」之說,將釋迦牟尼佛所演述的教法分為五個時期,即「 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及法華涅槃時」,各個不同的時期演述不同的經典與 教法。《華嚴經》乃釋迦牟尼初成道時首先開演的至高無上妙法,故《華嚴》向有經中之 王的美稱。據舊譯《華嚴經》卷三十四〈寶王如來性起品〉所載: 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但 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成就無量無邊法界智慧日輪,常 放無量無礙智慧光明,先照菩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 眾生,隨應受化,然後悉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為作未來饒益因緣。 此處以旭日東昇順序照耀高山、幽谷和平地,來比喻佛陀教化眾生之順序次第,依次為菩 薩摩訶薩、緣覺、聲聞、決定善根之眾生、一切眾生乃至邪定之眾生。隋代智者大師在《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一中並將之配合「五時」之說加以闡述,此即「三照」之說,謂照高 山為「華嚴時」,照幽谷為「阿含時」,照平地則分為三時,依序為:「方等時、般若時 、法華涅槃時」等。因此,「初日照高林」在此乃寓有佛陀說法之意,且說的是至為高深 的《華嚴》妙法,意即稱揚寺中有高僧駐錫,宏揚莊嚴教義。其次,佛教寺廟古來又有「 叢林」、「禪林」等異稱,《大智度論》卷三云: 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 此乃取寺院中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猶如樹木聚集之叢林,故以之為喻。因此,此處的「 高林」實有稱頌之意,與上句的「古寺」相呼應。總之,「初日照高林」一句意謂,此寺 不只具有歷史悠久足以稱為「古寺」的「硬體」建築而已,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闡揚深妙 《華嚴》教義──「軟體」的功能,不似某些「古寺」徒留遺跡而無高僧闡教弘道者可比 也,是其難能可貴之處。 (二)「幽、深」之象徵 頷聯(或稱頸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此二句頗得歐陽修讚賞,並稱「欲效其 語,久不可得」,一般之所以欣賞此二句者,或是在於詩句所呈現的是一幅曲折小徑通向 幽隱之處,陪襯著兩旁濃蔭花木,而禪房就座落在花木幽深之處,顯示出無限的清幽雅趣 。然而吾人何嘗不可將之解讀為對佛法修持的一種「象徵」意義,試析如下。 首先,就「曲徑通幽處」句析之,可將「曲徑」解讀為象徵佛法修行過程之曲折繁複,而 「幽處」則象徵佛法幽妙高深之境界。按佛教出世法之修行,概分為小乘、中乘、大乘, 即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各修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等法﹔又須斷 除見思惑、塵沙惑、根本無明惑等,其歷程總共需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無上菩提 ,故以「曲徑」作為象徵也。至於「幽處」,在佛教的修行成就上,若親近善人,得聞正 法,則具四功德處。《成實論》卷二〈四法品〉云: 又聞此論則具四德處:慧德處,實德處,捨德處,寂滅德處。聞法生慧是慧德處,以是智 慧見真諦空名實德處,見真空故得離煩惱名捨德處,煩惱盡故心得寂滅是寂滅德處。 因聞正法而生大智慧,名慧德處﹔由大智慧而見諸法之實理,名實德處;見真空之理而捨 除煩惱,名捨德處;由離盡煩惱而心得寂滅,名寂滅德處。 其次,就「禪房花木深」句析之,依詩題「後禪院」所示,此「禪房」應即是詩題所指者 。按禪房即禪堂或僧堂,指禪林中僧眾日常修禪起臥之堂舍。一所寺院之完成,須具備七 種建築物,包括有塔、金堂(佛殿)、講堂、鐘樓、藏經樓、僧房(即禪房,僧眾起居之 所在)和食堂(齋堂)等,而禪房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常建此詩雖名為「題後禪院」, 然重點應不在於讚詠禪房所處周圍花木之繁美,正如首聯除讚其為古寺高林之餘,所宏教 義之高妙更是其所讚重點。故此句似應以禪房內之僧眾為其詠讚之主旨,關鍵詞為「花、 深」二字。蓋「花」(華)在佛教中乃具有多重的象徵意義,如《華嚴經疏》卷三云: 釋華十義者,一含實義,表於法界含性德故。二光淨義,本智明顯故。三微妙義,一一諸 行同法界故。四適悅義,順物機故。五引果義,行為生因起正覺故。六端正義,行與願俱 無所缺故。七無染義,一一行門三昧俱故。八巧成義,所修德業善巧成故。九芬馥義,故 。十開敷義,故。 故此句「花木」之象徵意義,當有「所修德業善巧成」的巧成義,與「眾德住持流馨彌遠 」的芬馥義,及「眾行敷榮令心開覺」的開敷義等諸多義涵,以此眾義讚頌僧眾之德行。 至於「深」字,似有象徵其禪定功行之意味,即所謂「深禪定」者。所謂「深禪定」原有 二意,一指四禪中之第三禪為離喜妙樂,即離初禪、二禪之喜樂,為正念正知,住於自地 之妙樂;因其身心共為純一妙樂,乃屬禪定樂之最,故謂此禪定之樂受為「深禪定樂」。 其二,係指諸種淺深不同之禪定中,上地之禪勝於下地之禪,故上地對於下地之禪定,稱 為深禪定。綜此二意,亦可顯示「深」字在此詩句中當亦別有一番象徵意義乎! (待續) 阿彌陀魚 一 凡 在距離師子國西南方很遠的地方,有一座孤島。島上居屋錯落,大約有五百多戶,島民全 部以捕鳥為生,從來就沒有機會聽聞佛法。 有一天,突然從海上的小洲游來數千條大魚,說著人話,齊聲唱道:「南無阿彌陀佛」。 島民們聽見了,雖不知道大魚在唱什麼,但是就跟著唱和起來了,並且取名為「阿彌陀魚 」。因為有人唱著「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大魚就游得更靠近海岸了。島民邊唱邊捕魚, 很奇異的是,雖然已經有魚被殺,但是其他的魚並沒有因此驚嚇而游走。魚肉的滋味非常 美好,只要是「南無阿彌陀佛」唱得越久的人,他所捕到的魚,肉質便鮮美無比;唱得少 的人,他所捕到的魚,肉質就比較辛辣且帶苦味。島上的捕魚人因為非常喜歡吃魚肉,所 以就整天不停地唱著「南無阿彌陀佛」。 後來,有一個島民因為老衰而過世,在他命終三個月之後,有一天,突然乘著放光的紫色 祥雲來到海邊,告訴島民們說:「我就是島上最老的捕魚人,命終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所捕食的那些大魚,正是阿彌陀佛慈悲變化所作,阿彌陀佛因為哀愍我們不知戒殺 護生的愚癡,於是變作大魚身,來勸誘我們修行『念佛三昧』。如果聽我所說的話還不信 的人,就會見到所有吃剩的魚骨頭都變成蓮花。」島民們聽了都非常歡喜,因為他們真的 看見所捨棄的魚骨頭,全都變成了朵朵蓮花! 每一位見到這不思議景象的人,都因為感動而生起了覺悟之心,完全斷了殺生的念頭,發 願要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後來,島上的人果然都在命終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了,而這座島嶼也從此成了荒島。這個真實的故事,一直到師子國的師子賢大阿羅漢,乘 著神通力來到這座荒島上,才傳說開來。 (見《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一》) 古大臣風 治 煩 宋代哲宗時,司馬光深得人心,位居尚書相位,兼任門下省事務,與門下部屬韓維是舊交 情,公務之餘常相往來。韓維字持國,擔任侍郎職務,司馬光為避父親的名諱,於是稱韓 持國為秉國。 曾經有一位武人,到了門下省向司馬光陳情訴狀,由於言辭激切,態度頗失禮法。韓維便 大聲呵斥這位武人:「大臣在此,不得無禮!」司馬光聽到這句話,神情緊張,急忙向韓 維說:「我們因為受到朝廷的信任而忝任大臣重職,經常憂慮是否把國家大事辦壞了,一 旦誤了國家大事,將要下獄為囚,怎敢以大臣自居呢?秉國您說這話有失分寸,並不符合 我對自己的期望要求。」 聽到司馬光這麼說,韓維非常慚愧,久久不能安心。並從這件事情,見識到司馬光為人謙 恭平實而不浮誇。(出自宋代 王明清《揮麈錄》) 爭來的名望,傳不久;求來的頭銜,行不遠。《中庸》說:「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 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有德的人為什麼必得其名?《易經》謙卦云:「謙尊而光」,尊 者正因謙虛而光大,愈不敢以「大臣」自居,人們愈樂於稱頌。 兄弟怡怡 三 學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論語.子路篇》) 親族談了好幾年,終於決定購買一塊山坡地,建置先人的納骨塔,好給兒孫坐擁一方風水 。正當要買地繳交預付款時,有一族的兄弟為了誰該繳多繳少,爭執不下,最後鬧到翻臉 不認人,一樁美事被抹上陰影,全部計畫也就僵住動彈不得了。 《詩經.小雅.常棣》說:「兄弟鬩於牆,外禦其務」。平時兄弟相互爭訟,遇到外侮時 ,便放下一切恩怨一起連心抵禦。平時要如何避免兄弟鬩牆的事發生呢? 雁行感動 兄弟姐妹是天倫,流著同一血脈,終其一生無法分割,這手足深情如何綿延不斷?「長幼 有序」和「兄弟怡怡」是可行的好辦法。 南國的春天,仰頭驚見一群群的鴻雁,由南往北飛去。雁群排成「人」字形,群集同飛, 最年長的在前頭領航,然後長幼有序地跟在後頭,所以《禮記.王制》云:「兄之齒,雁 行」,兄弟長幼有序如鴻雁飛行。若有一兩隻雁被風吹散,離了隊,殿後的大雁馬上去帶 回來,脫隊雁子也能順從歸隊。望著天上的雁群,大的顧著小的,小的跟著大的,群策群 力,長幼有序地為一致的目標而飛去,誰不會感動!地上的人兒,若不懂得長幼有序,還 有什麼資格稱為人呢? 手足怡怡 除了兄良弟悌、長幼有序,手足之間更要掌握「兄弟怡怡」的訣竅。「怡怡」是融洽和諧 的意思。成家後有了另一半的加入,手足關係難免生變,若想到是一母所生,一父所養, 自然不會因為些些言語而傷了手足融洽。 孔子與兄長孟皮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兩人怡怡融洽過一生。孟皮的女兒到了待嫁年齡, 身為叔叔的孔子從眾弟子中挑了南容給他做夫婿。南容是一位君子,邦有道時能一展長才, 邦無道時懂得危行言遜,不會招來殺身之禍。人們心目中的真孝子 ── 閔子騫,因個人 的努力經營,感化一家人,與同父異母的兄弟相處得怡然融洽,外人說不上一句閒話,找不 著一點空隙可以批評。 骨肉從容 見到朋友有錯,理應「切切偲偲」,勤勤相勉,不使為非,番番告誡像竹子有一節一節, 適可而止。兄弟是天倫,朋友是人倫,若兄弟犯了錯,那該如何辦呢? 《詩經.小雅.常棣傳》:「兄弟尚恩,熙熙然。朋友以義,切切節節然。」朋友以道義 相交,可以切責改過。兄弟血濃於水,恩情是一生一世,不可急切相責,只能用熙熙怡怡 、和和順順的方式包容體諒,如此才不至於傷了同根生的同胞兄弟。 清初的史搢臣說:「處兄弟骨肉之變,宜從容,不宜激烈。」兄弟骨肉之間發生爭執時, 應該要從容緩和處理,保留緩衝的空間,不宜有過激的動作,以免恩斷情絕,留下一生一 世的缺憾。 當兄弟之間發生利益磨擦,或是理念不一時,要如何維護兄弟情誼呢?孔子的學生司馬牛 ,他生長在宋國的貴族家庭,總共有五個兄弟,司馬牛年紀最小,上頭四位兄長都在宋國 為官。以二哥司馬桓魋為主導,企圖篡奪宋國君位,司馬牛則選擇了跟孔子學習聖人之道 。 兄弟預謀造反,司馬牛十分憂心,經常請教週遭的同學師友。孔子要他「其言也訒」,對 外人少說兄弟難堪的處境。自己只要「內省不疚」,自身反省並無罪過,就沒有什麼好恐 懼的了。同學子夏則引用一段話慰勉司馬牛,子夏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 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兄弟造反後,司馬一族是否家破人亡,財 富地位能不能保得住,自有天命安排。司馬牛只要對人謹守「敬而無失,恭而有禮」,不 愁交不到有情有義的異姓兄弟。 孔門對司馬牛的建言,有幾點啟示:兄弟為某些事情起衝突,首先要「其言也訒」,不要 把兄弟紛爭向外宣傳,好給對方一個轉圜的餘地。再者是「內省不疚」,即使兄弟犯下過 錯,自身也絕不能同流合污,重蹈兄弟的覆轍,如此就不必害怕會受到牽連了。對人如兄 如弟,敬重不怠慢,恭順而有禮,四海之內何患沒有情同手足的知交? 孤雁念群 總統大選期間,對候選人各有好惡,桃園就有一家三兄弟,為了支持不同的黨派,選後反 目成仇,三十多年的親情竟不敵一時的選情。利益理念和兄弟親情,孰輕?孰重?若能領 略「兄弟怡怡」的韻味,心裡就有數了,天大的利益理念也換不回手足深情。 看看那離群的孤雁,單飛鳴叫,像在哭訴:「人皆有兄弟,我獨亡?」聲聲念著相失在萬 重雲中的雁行,人若不想雁行折翼,那就該學著「兄弟怡怡」! 幽靜的長夏 瑜 揚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 杜甫〈江村〉 一彎清澈的江水,環抱著村莊緩緩地流動。在飽經戰亂的流離之後,今夏能在這臨江的小 村子裡度過,事事都覺得在幽靜中充滿了情趣。樑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來來去去;江上的 白鷗像在嬉戲一般,彼此相伴相隨。妻子在紙上畫圖,說是可以就圖下棋,消磨時光;孩 子們則天真地敲打著針,準備以此作為釣鉤。能享受這片刻的寧靜和幸福,都是因為幾位 老朋友不吝資助米糧的緣故。在漫天戰火中能存活下來,又能擁有悠閒安適之樂,我還有 什麼好奢求的呢? 根據考證,杜甫這首詩作於定居成都郊外浣花溪草堂期間,在此之前,因為安史之亂的烽 火,他和家人經歷了四年居無定所的逃難生活,倍嘗生離死別之苦。若對詩人寫作此詩的 背景毫無所知,僅就字面領會他所抒發的情致,可能覺得平淡無味。但在理解了平淡背後 曾經遭受的磨難和艱辛以後,跟詩人的雙眼一同望去,「樑上燕」、「水中鷗」、「老妻 」、「稚子」都覺得分外可親可愛了。那一年的夏天,杜甫一家人在僻靜的成都郊外落腳 ,暫時躲過了戰爭的傷害和荼毒。看著遠離煙囂,被江水圍繞的靜謐村莊,杜甫長久繃緊 的神經頓時鬆懈下來,眼裡所見,盡是一幅幅標記著自在和幸福的圖畫。詩中描摹的人事 物雖然不顯眼,但是詩句中的每個字所承載的心情,卻是那麼複雜、沉重。當燕子、白鷗 來去飛翔的時候,當妻子、兒女帶著笑聲親暱地呼喊詩人的時候,杜甫心中恐怕仍殘存著 浩劫餘生的驚懼吧?曾經那樣接近死亡,如今卻能和家人一同擁抱山水,共享閒情,這「 幽靜的長夏」對詩人的意義,已超越文字所能形容。 對於身處太平盛世的人而言,蟬聲唧唧的夏季,可能是燠熱、冗長、令人厭煩的。不過, 對於在戰火中顛沛流離的人來說,夏日裡的片刻寧靜,卻是那麼珍貴,彷彿每個畫面都深 具永恆的價值。其實,只要懂得知足,就會發現幸福含藏在周遭平凡無奇的事物中。我們 無法深刻體會,可能在於我們早已擁有,但卻將它看得太過等閒。透過詩人歷經滄桑的雙 眼,我們在平凡的事物中看到了內蘊的光輝,對於承平歲月中的一切,似乎也有了寶惜的 心情。 所以,幽靜的長夏是難得的,無事掛心頭是可貴的,和眾多仍在苦難中掙扎的靈魂相較, 我們沒有牢騷和抱怨的理由。 論語簡說(五十二) 子 圓 八佾第三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 。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 衛國大夫王孫賈請問孔子:「與其到住宅西南角的奧處,討好尊貴的中霤神,還不如到灶 處,討好主管日常飲食,有實權的灶神,比較有用處。這句話不知是什麼意思?」孔子回 答說:「不是這樣的!得罪了上天,就沒有何方神祇可以禱告了。」 「王孫賈問曰」,王孫賈是衛國大夫,擅長鑽營巴結,國君衛靈公非常聽信他的建議,許 多施政都出自王孫賈。他藉著俗語,想說動孔子向他討好巴結。 「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這是俗語。「奧」是 住宅的西南角,古時家中最隱密幽深的地方。家中如要祭祀主管全家居處的中霤神,就把 祭品擺在奧處。奧神的地位比灶神尊貴。「灶」是炊煮食物的器具,設在廚房。灶神主管 每天三餐,在眾神中,祂的地位最低,但是灶神和我們日常生活最密切,擁有實權。所以 王孫賈引用這句俗話作隱喻,「奧」猶如深居內宮的國君夫人南子,地位尊貴;「灶」則 指自己,得到國君的寵愛,握有權柄。當時孔子迫於無奈去拜見南子,王孫賈以為孔子想 巴結南子得到官職。所以他藉著問話,想說服孔子,來巴結自己還比巴結南子有用。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上天是諸神的總管,假使自己所行不正,得罪上 天,向任何神祇禱告都沒有用!孔子用「不然!」二字,堅決否定王孫賈問話含意。更表 明個人行止,豈可逢迎巴結!必須正道而行,不作非分貪求,否則造惡而獲罪,一定難逃 天譴! 東漢時期的楊震,奉公守法、操守廉潔,有名的「四知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表 明了楊震的志向。而他的隨從們都為他的子孫叫屈,認為楊震當官多年,未曾替子孫留下 一點產業,自己刻苦不說,子孫一年到頭吃不到魚肉,出門也沒有馬車可以代步,希望楊 震大人能為子孫著想。楊震卻說:「我給子孫留下『清白』二字,這比任何金銀財寶都要 來得珍貴!」楊震守住良知,替古今知識分子留下榜樣,正是為「天地立心」的楷模! 先人的辛勤 吉 光 「惟念產微息薄,非儉難敷。各須慎守儒風,省嗇用度,並須知此等薄業購置甚難,凡我 子孫皆當念韓文公所云:『辛勤有此,無迷厥初』之語,倘因破蕩敗業,即非我之子孫矣 !」 (林則徐) 清代林則徐(諡文忠公)居官在外三十年,致力於公務,無暇經營田產。六十三歲時,立了 一張「分書」,將僅有的一點家財分成三等分,三個兒子各得一分,讓他們自行去經營。 在「分書」上,林文忠公告誡他們: 「你們應時時念著自家產業微薄,不節儉便難以應付。每個人都要謹慎遵守儒者的風範, 節省各種費用。並且暸解這微薄的產業,全靠祖父母捨不得花費子女供養的費用,而省下 來買的這一點薄田,得來十分不容易。 凡是我的子孫都應當牢記唐朝韓文公所說的:『因為先人辛勞勤奮所以擁有這些,後世子 孫別忘了先人起初的努力。』假使因為破壞放蕩而敗了家業,就不是我林氏的子孫了。」 惡 三 品 十惡業,指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欲、瞋恚、邪見,可分上、 中、下三品。作惡時,在「欲作、正作、作已」三階段,心毫無悔改者,稱為上品。在「 作已」作完了十惡而能悔改者,稱為中品。「正作」正在作時就能悔改者,稱為下品。餓 鬼業就屬於下品十惡。 (見《成實論》〈六業品〉) 正 體 字 中国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表示,中国年輕一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與尊重,有時還不如 臺灣的年輕一代。中国應開始教授繁體字(正體字),經過幾年的運用後,看那一種文字更 適用就採用。今年七十四歲的茅于軾是知名經濟學家,四十六歲才開始學習經濟學,因對 社會底層的人文關懷和對真理的追求,被稱為「經濟學界的魯迅」。 (2003/09/17聯合報) 善 居 室 南朝劉裕自立為王,史稱劉宋。皇宮「玉燭殿」建成後,與群臣一同參觀。貴為天子的劉 裕,寢室床頭立一面土牆,壁上掛個葛布糊的燈籠,趕蚊蠅的拂子也是用麻繩作的。臣子 盛讚皇帝有節儉樸素的德風,劉裕沒有馬上回答。私下時說︰老農夫有這些就夠了。所以 他能擁有天下,完成大業。 (見《南史》) 書 同 文 雪公說:雖然群書經秦火焚毀,但是現今的《十三經》之中有很多韻文,這些經書都能配 上琴瑟,家絃戶誦,所以能留傳下來。那古人不會說白話嗎?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臺中與臺北說的言語就不同。若是文言文,則「書同文,車同軌」,所以凡公事都用文言 ,不可以用土話,講土話則各各分裂。所以要滅人的國家,先滅他的文字。 寬和淳美的 ──「姚太暨妻袁氏墓誌並蓋」 隋大業十年(614)八月刻。正書,十五行,行十五字。 本誌古質樸美,楷法森嚴,上承南北朝楷書,下啟唐人風氣。 書家對漢

相关参考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