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44期
Posted 功德
篇首语: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44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鐵眼藏 鞭鼓生 在十七世紀日本幕府時代,山城州宇治郡,有位十三歲就出家的道光禪師,字鐵眼。他在 二十六歲時,參訪了由福建到日本弘法的隱元隆琦禪師。隱元禪師去日本時,曾攜有一部 萬曆版的大藏經(即徑山藏)。鐵眼鑑於日本大藏經的不足,佛法無法普及,於是發願以 徑山藏為藍本,用平假名、片假名的日文形式翻刻大藏經,以便將佛法介紹給日本平民大 眾。 鐵眼禪師為了籌募刻經的費用,不辭艱苦沿門扥缽,經過十年寒暑,才籌足了資金,正準 備開雕時,豈料宇治川河水氾濫,當地發生嚴重的水災,人民無以為生,鐵眼不忍見災民 流離失所、饑餓困頓的慘狀,便將印經的所有資金,全部用來賑災。數以萬計的人,終於 從餓死的邊緣被拯救了回來。 爾後,禪師又一步一腳印地挨家挨戶化緣,其間備嘗艱辛,好不容易經費再度募齊,偏偏 又逢上了日本大瘟疫,禪師看到百姓慘受病苦煎熬,便又慨然捐出款項,為民紓難解困, 於是印經資財,又付諸一空。 但是禪師並未因此放棄刻藏的信念,他繼續四處奔走,努力募集經費,因而歷時十餘年, 翻刻的工作才告完成。當第一版日文大藏經印成時,離禪師發願刻經的時間已整整二十年 。這就是聞名於世的「鐵眼藏」。「鐵眼藏」共六百九十五卷,當時印的數量頗多,遍佈 日本各地,對日本佛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禪師完成心願沒幾年,於五十三歲 便示寂了,日本天皇敕諡「寶藏國師」。 「鐵眼藏」之所以輝煌傳世,正因為含蘊著鐵眼禪師關懷眾生的慈悲心。日本人都認為, 鐵眼禪師其實不僅完成一部寶貴的大藏經,而是三部。其前兩套雖然無形無相,卻正是 藏經的真實體現,比第三套更加令人感動。 盡道少年難念佛。 我云年少正相當。 看他八歲龍王女。 掌上神珠放寶光。 (中峰禪師 懷淨土詩) 世人盡說少年人難念佛,我卻要說年少念佛正相宜。君不見,法華經中那年方八歲的龍王 女,精進修道,示現一生圓滿成佛;就像她持以供佛的掌上神珠綻放出璀璨寶光一般。 讀易散記:豫掛彖辭(上) 自 明 坤下 豫。利建侯行師。 震上 鄭康成注:「坤,順也。震,動也。順其性而動者,莫不得其所。故謂之豫。豫,喜逸說 樂之貌也。震又為雷,諸侯之象。坤又為眾,師役之象。故利建侯行師矣。」 虞仲翔注:「復初之四。與小畜旁通。坤為邦國。震為諸侯。初至五,體比象。四利復初 ,故利建侯。三至上,體師象,故行師。」 依李氏疏解釋。 鄭注。「坤,順也。震,動也。」是《說卦傳》文。凡物順其性而動者,莫不樂得其所。 此卦坤震兩體,即是順性而動之義。故樂得其所,名之為豫。豫,就是樂的意思。例如《 國語》〈晉語〉記載,司空季子解此經說:「豫,樂也。」揚雄《太玄經》即準豫以為樂 。所以鄭氏此注:「豫,喜逸悅樂之貌也。」「震為雷。坤為眾。」皆是《說卦傳》文。 震為長子,主宗廟之器,故有諸侯之象。坤為眾,師者眾也,故有師役之象。上體震,與 屯初體震同,故利建侯。下體坤與師外體坤同,故利行師。 虞注。「復初之四」者,復初,即是乾元。以消息卦說,坤盡於夬卦上爻,而入於乾。乾 元索坤之四,即是雷地豫。故云復初之四。豫四下至坤初為復。息成小畜,故與小畜旁通 。內卦坤,為地,為土,故為邦國。震為諸侯者,震為長子,主祭器,故為諸侯。初至五 ,是互體比象。比卦〈象傳〉說:「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二欲四下,為復卦初爻, 自得復二之吉。四下復初為震,虞氏注屯卦說:「震為侯,初剛難拔,故利以建侯。老子 曰,善建者,不拔也。」四必下初者,張編修說:「震在初體,潛龍,確乎不拔,乃建侯 也。」三至上,師體半見,是互體師,有行師象。又震為足,四震下行。故利行師。 李《疏》又加案語:「案,卦之取義于豫者,有三焉。《漢書》〈五行志〉曰:雷以二月 出,其卦曰豫。言萬物隨雷出地,皆逸豫。一也。取象制樂。樂者樂也。薦之神祇祖考, 與天地同。二也。震上坤下,母老子彊,居樂出威。三也。」 孔氏穎達《疏》:「謂之豫者,取逸豫之義。以和順而動,動不違眾,眾皆說豫,故謂之 豫也。動而眾說,故可利建侯也。以順而動,不加?罪,故可以行師也。」 來氏知德說:「震,長子主器。震驚百里。建侯之象。中爻坎陷,一陽統眾陰,行師之象 也。屯,有震?坤,則言建侯。謙,有坤?震,則言行師。此震坤合,故兼言也。」 〈彖傳〉說:「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 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 「豫,剛應而志行。」 侯果注:「四為卦主,五陰應之,剛志大行。故曰,剛應而志行。」 李氏《疏》說。此卦唯有一陽。王輔嗣《周易略例》說:「一卦五陽而一陰,則一陰為之 主矣。五陰而一陽,則一陽為之主矣。」故知九四為卦主。上下皆樂,故云五陰應之。陽 為剛為大,坎為志,震為行,故云剛志大行。九四〈象傳〉說:「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故曰剛應而志行。 「順以動豫。」 崔憬注:「坤下震上,順以動也。」 李氏《疏》說。坤,順。震,動。九四本為復初,動乎順而成豫,故曰順以動豫。 孔氏穎達:「順以動。坤在下,是順也。震在上,是動也。以順而動,故豫也。此以上下 二象明豫義也。」 「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 虞仲翔注:「小畜乾為天。坤為地。如之者,謂天地亦動,以成四時,而況建侯行師。言 其皆應而豫也。」 李氏《疏》說。豫與小畜旁通,小畜乾為天。豫坤為地。如之者,謂天地亦動,以成四時 。如下文所云。建侯行師,群陰皆應而說樂。故云皆應而豫。 孔氏穎達:「此釋利建侯行師也。若聖人和順而動,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聖人而為之 也。若建侯能順動,則人從之。行師能順,則眾從之。」 「而況建侯行師乎。」 《九家易》注:「震為建侯,坤為行師。建侯所以興利,行師所以除害。利興害除,民所 豫樂也。天地有生殺,萬物有始終。王者盛衰,亦有迭更。猶武王承亂而應天地。建侯行 師,奉辭除害,民得豫說,君得安樂也。」 李氏《疏》說。象震以建侯,作人之君,作人之師,以興民利。象坤以行師,鋤奸誅暴, 為民眾除害。民利能興,民害能除。所以民眾由此豫樂。《說卦傳》說,震是東方之卦, 兌為西方之卦。東方春天,萬物發生,西方秋天,有肅殺之氣。上體震,東方,為生。互 體艮,下伏兌,西方,為死。所以天地有生殺。《說卦傳》:「艮,萬物之所成終,而所 成始。」互體艮,終萬物,始萬物。所以注云:「萬物有始終。」體艮伏兌,艮兌是山澤 損卦。體震伏巽,即是風雷益卦。損益是盛衰之始。故云王者盛衰亦有更迭。周武王承殷 紂王之亂,順應天地,取法於震以建侯,取法於坤以行師,奉天之辭命以除民害。所以民 得豫悅,君得安樂。〈大武〉之樂由此而作。《禮記》〈樂記〉稱讚〈大武〉說:「周道 四達,禮樂交通,則夫武之遲久,不亦宜夫。」遲之又久,即豫順以動。《尚書》〈武成 篇〉說:「告于皇天后土。」即天地如之。豫義為樂,而名以〈大武〉,建侯行師之意, 即寓其中。 「天地以順動。」 虞仲翔注:「豫變通小畜。坤為地。動初至三,成乾。故天地以順動也。」 李氏《疏》說。豫與小畜旁通。小畜上體巽,豫上體震。依虞氏「卦變」之例,震雷巽風 ,皆無形質,震變成巽,或巽變成震,皆是三爻俱變,與其他卦變之例不同,是謂震巽特 變。所以此處豫變成小畜。虞注故云:「豫變通小畜。」豫下體坤,為地。變從初爻開始 。從初息至三,下體成乾。乾為天。故天地以順動。 「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 虞仲翔注:「過,謂失度。忒,差迭也。謂變初至需,離為日,坎為月,皆得其正,故日 月不過。動初時震為春,至四兌為秋,至五坎為冬,離為夏。四時位正,故四時不忒。通 變之謂事。蓋此之類。」 李氏《疏》說。《續漢書》〈律曆志〉說:「兩儀既定,日月始離。初行生分,積分成度 。」又說:「察日月俱發度端,日行十九周,月行二百五十四周,復會于端,無失度之事 。」故過謂失度。《禮記》〈月令〉孟春:「宿離不貸。」鄭康成注:「離,讀如儷偶之 儷。宿儷,謂相與宿偶,當審候伺,不得過差。」故云:忒,差迭也。變初至五,變成需 卦。需離為日,豫坎為月。日月皆得其正。故日月不過。初爻動,下體為震,震為春。動 至二爻,即是兌。注云「至四兌為秋」者,二不正,四兌位定,對下文「刑罰清」而言。 變至五爻,體坎。坎為冬,離為夏。體分四時,爻皆得正。故四時不忒。「通變之謂事。 」是《繫辭上傳》文。虞注彼文說:「事,謂變通趨時,以盡利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也。 」不過,不忒,皆以時間而言。故云「蓋此之類。」 (待續)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四) 智 果 ◎釋資糧位(續一) ※ 釋 言 唯識修道五位之初「資糧位」,頌文四句,上回已引論釋上二句「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 性」,說明「資糧位」之始終分齊,即於發心以後,加行以前,於其中間,有三十階位, 所謂:十住、十行、十回向,皆屬初階位也。 今當續引論釋頌文下二句「於二取隨眠,猶 未能伏滅」也。 (二)明 惑 (1)略 釋 ▲依四勝力 △正 釋 論卷九云:「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 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謂此資糧位菩薩之修行,具足四依: 1、依多聞熏習,如來所說法界等流之無漏教法,以為「因力」。 2、依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以為「緣力」。 3、依一向決定勝解大乘無漏教法,非諸惡友所能動壞,以為「作意力」。 4、依已善積集諸善根,善修福智資糧,以為「資糧力」。 此位菩薩,依此四勝力,對於萬法唯識之義趣,雖已深生信解(「信」者,聞而不疑;「 解」者,領悟於心),然而,尚未通達依識自體所變之見、相二分(即能、所二取)皆空 之道理,尚未能伏六七二識中之微細俱生我執,遂令所修布施、持戒等六度萬行,多依事 相,不能稱理;多著有相,不能三輪體空,此即名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但不說彼 菩薩「唯住外門」也。 唯識心要卷九云:「多住外門者,理觀名『內』,事相名『外』,雖亦修習理觀,而理觀 力微,未能稱理,修行六度,故多依事相也。」 △會通 述記第九末,引晉譯六十華嚴第九卷〈初發心菩薩功德品〉,解「初發心住」菩薩,餘住 亦爾。頌云: 「清淨妙法身,應現種種形。猶如大幻師,所樂無不現。或處為眾生,究竟菩薩行。或復 現初生,出家行學道。或於樹王下,自然成正覺。或處為眾生,示現入泥洹。」 因此或問云:華嚴十住菩薩(按:屬『資糧位』),能現八相等,豈非定力,何以唯識論 說此位菩薩,多住外門,修菩薩行耶? 答曰:論既云:「多住外門」,即知少能入定(有漏定),即依此定,能現八相,度脫有 情也。 華嚴經十住品云:十住之初發心住中,分得如來「十力」(「是處非處智力」等十種智力 ),為求勝位,學於「十法」: 1、勤供養佛 ── 財、法二供。 2、樂住生死──大悲為首,智了其空,無所懼故。乃至為苦眾生,作歸依處──常為物依 ,諸所施為,皆為眾生。 即此住已去,彼諸菩薩,展轉增勝,大悲增上,能行「八相」(1、 降兜率相託胎相乃至 8、涅槃相),然多起散行(散心修菩薩行),少能入定,作真如觀,名「多住外門」,但 不說彼菩薩「唯住外門」故,華嚴與唯識之說,並不相違也。 ▲伏滅多少 △正釋 「伏」,謂伏惑,制伏所起之惑,使之一時不起現行也。 「滅」,謂斷惑,斷滅惑種,使之畢竟不生也。 或問:此位菩薩,伏滅多少染惑? 答曰:論卷九載「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上文中「隨 眠」者,係指煩惱之「種子」而言,此煩惱種子,隨逐眾生,眠伏潛藏於阿賴耶識中,故 名「隨眠」。即此位菩薩,於分別、俱生二執現行,所引生之種子,仍未有制伏、斷滅之 功夫力用,令其不再生起分別、俱生二執之現行。 此上總說也,若詳說之: 論卷九又云:「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粗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 ,未能伏滅。」上文中, 「二粗現行」,係指分別所起之我法二執現行也,又分二:邪教、邪師所起之煩惱自分別 所生之煩惱。 又「細現行」,係指任運俱生起之我法二執現行。 又「二隨眠」,係指若粗(分別起)若細(俱生起)之二執種子。 由此可知,此資糧位菩薩,伏滅煩惱多少如下: 1、因邪師、邪教所引起二執現行,以是粗惑故,由勝解力,即能制伏。 2、因自分別所起之二執現行,以堅固故,未能伏盡(於下「四善根」中,由四尋思、四如 實觀,方能伏盡)。 故瑜伽四十七卷說「勝解行住」菩薩(依勝解而修行,未證真如,相當於「資糧位」菩薩 也),於三處有忘失念,猶起煩惱,三處者何? 一者於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忘失正念。 二者於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 三者於所受、所持諸法,久作久說,或於一時,有所忘失。 又此菩薩,所說諸法,或時虛棄,或不虛棄,如闇中射,或中不中。(原文甚長,僅摘錄 如上) 「故此位中,自分別煩惱未盡」(述記語) △會通 或問:晉譯華嚴經(初發心菩薩功德品)載,十住菩薩「除滅諸煩惱,永盡無有餘」,云 何此言「未伏二取」(「粗」者有伏,「細」者未伏)? 答曰:1、彼華嚴依伏「因邪師、邪教所起之煩惱」說「永盡無有餘」(故八十華嚴譯為「 一切疑惑皆除滅」可知),然並非永盡一切「自分別」生之煩惱及「俱生煩惱」也。 2、或說佛法功力,能滅一切煩惱,非十住位,已能滅一切煩惱也。 3、此唯識論說「未伏二取」者,但總說此位菩薩「多分未能」,名為「未伏」。非「少分 」亦未能伏也。 上來略釋頌文「明惑」一科已竟。 △簡別 論卷九云:「此『二取』言,顯『二取取』,執取能取、所取性故。」謂「二取」有「執 」與「非執」之別,今頌文中所說之「二取」,不指「非執」之二取也。「非執」之二取 ,係依心王、心所之自體,由現緣力,所變似之見、相二分。 見分,名為「能取」,能取相分故。 相分,名為「所取」,見分之所取故。 此「非執」之見相二分所熏成種,豈此位菩薩所伏滅耶?非也。此位菩薩所伏滅者,乃是 執取「二取」為實有之煩惱也,故名「二取取」。頌文中之「二取」即指「二取取」也。 試更詳言之:由心王、心所自體,所變似之見、相二分,本是依他起性,如幻假有,非實 我實法,可憐愚者不達,遂執取之,執為實我,成煩惱障;執為實法,成所知障,故「二 取取」者,即是我法二執,亦即是煩惱、所知二障也。 上來簡別「二取」已竟。 △正釋二取隨眠 論卷九云:「二取習氣,名彼隨眠」由二取現行(即二執或二障現行),所熏成之習氣, 即名為「二取隨眠」。述曰:「二取之種,名彼二取隨眠」(按:「習氣」、「種子」, 名異義同,「習氣」約熏習時說;「種子」對現行立名)。 心要卷九亦云:「由執取彼二取現行,復熏成彼二取種子。」即名為「二取隨眠」。 「隨眠」有二義(見述記九末): 一、當性彰名──「隨」逐有情,常在生死,「眠」伏藏識,不現餘處,故名「隨眠」。 二、從喻為目──如人嗜眠,眠滋多故,則心識昏昧,無力省察,增長過失。故佛呵阿那 律陀尊者云:「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今此「二取種子 」亦復如是,隨逐有情,纏縛身心,能障礙大涅槃,能覆蓋大菩提,過失甚重,如「睡眠 蓋」,故名「隨眠」。 總之:「二取隨眠」亦即煩惱、所知二障種子也。 上來廣釋「二取隨眠」已竟。 (全文未完待續) 煩 惱 病 宋 孤山智圓大師 念佛如醫王, 念法如良醫, 念僧如瞻視人, 三者既備,煩惱病可治愈。 念阿彌陀佛的大利益(下) 常 隨 (丙)諸佛功德 或問:「往生不退是將來好處,但我現今各種魔障、災難很多,身體欠安,運氣又差!念 阿彌陀佛是否也可以解決問題﹖」 當知念阿彌陀佛,非但將來往生,現在更可消災免難,增福增慧,因為念阿彌陀佛,不但 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連十方諸佛都會現前護念,怎麼不能消災免難呢﹖經上說:「聞是 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可知念阿彌陀佛,一切諸佛都來護念 。「護」就是保護、照顧;「念」就是心中想著你。阿彌陀佛心中想著,最近某人如何﹖ 是否健康﹖是否遇災難?佛心中掛念著,時時攝受著,不使我們誤入歧途。縱使是宿世罪 業必須受報,也會重罪輕報,如印光祖師所說:念佛之人,雖然宿世業障而生病苦,然而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慈力加持,不會讓念佛的人太痛苦而無法忍受。 念一佛能感應一切佛來護念,實在特殊不可思議!因為諸佛太慈悲,深知阿彌陀佛發了四 十八大願,眾生不需斷惑就可以了生死,真正「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所以十方諸佛也發 願,只要眾生信願念佛,佛都會來護念他。這是十方諸佛的願,所以這部阿彌陀經又稱作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由此可知念阿彌陀佛,能令彌陀、釋迦及十方佛都滿心歡喜。 關於諸佛護念的情形,雪公老師又以四點進一步闡釋: (一)持則能感,一心加被易 念阿彌陀佛要到什麼程度,佛才護念呢﹖雪公老師說:「持則能感,一心加被易」。佛大 慈大悲,只要眾生念佛,不管有心無心,專心或散亂心,佛都會來護念,只是感應的程度 深淺而已。就如同講電話,旁邊若很吵,電話聲就比較聽不清楚,若旁邊不吵,電話就很 清楚。所以散亂心念佛,也能得佛的功德;若是一心不亂,得到加被就更容易了!如果得 到佛加持,就可以除魔障,所以專修淨土念佛不會著魔,參禪持咒若對教理不了解,心粗 境細,一認錯路就容易著魔。專修念佛因為諸佛護念,所以可以除魔,這是諸佛護念的利 益。 (二)生佛交感,穢即轉淨 念阿彌陀佛,諸佛感應,諸佛的心就影響我們的心,雪公老師說:念佛時,佛聲就是佛光 ,我們念佛就進入阿彌陀佛的心中,而阿彌陀佛也進入我們的心中,這就是「交感」。我 們本來污穢的心,也因為佛光而洗滌清淨,心淨則罪業自然消除。所謂「清珠投於濁水, 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生佛交感,穢即轉淨,業就能消。 因此,念佛就是懺悔業障最好的方法,「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業罪是從 心所起,要從心來懺除,污穢的心一除,罪業自然沒有。而念佛最易洗滌心垢,也是消除 罪業最好的方法,所以念佛就是真正的懺悔。 (三)即是供養恆沙諸佛 念阿彌陀佛,十方佛現前,並不是理論而是事實。如果以清淨心念佛,等於供養十方恆沙 諸佛。能供養一尊羅漢,一位菩薩,功德已不可思議,何況是供養恆沙諸佛?所以為何往 生極樂世界,很快就可以成佛?因為經上說:「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 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極樂眾生常以妙華供養十萬億佛,所以福報無量,很快就成佛。如 今我們雖然尚未往生,但在娑婆世界也能供佛,因為至誠恭敬地念佛,十方佛現前,就是 在供養十方佛。 念一尊佛卻能供養恆沙諸佛,這是佛大慈大悲到了極點,十方佛將所有功德拿出來了,只 要我們接受,就可以得到十方佛的功德。這是雪公老師所說,老師如是教導,弟子如是相 信! (四)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 念阿彌陀佛諸佛護念,不必另外念藥師、彌勒等其他佛名。 雖然念阿彌陀佛再加念觀音,並無不可。但卻不可以認為,念阿彌陀佛的力量不夠,要加 念觀音力量才夠!如此不信佛力,又如何能夠往生?縱使沒念觀音,也沒有關係,全身靠 倒,專心念阿彌陀佛那更殊勝!雪公引蕅祖的話:「不異持一切佛名」,不必再另外持其 他佛名,因為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含藏一切法界功德智慧。雪公老師曾舉比喻:其他佛 菩薩就如同院長、部長,院長來了,總統未必出現,但是總統來了,院長、部長都會出現 。阿彌陀佛就像是宇宙的大總統,阿彌陀佛來了,觀音菩薩以及其他菩薩就都來了!不只 觀世音菩薩,十方佛也都來了!因為這是十方佛所發的願。 諸佛護念,所以念佛時,前面有佛,後面有佛,左右上下都是佛,我們怎麼敢隨便打妄想 ?因為妄念向東,東方有阿?鞞佛;向西,西方也有無量壽佛;上面下面都有佛,於是內 心專注不敢打妄想。所以六方佛現前,也可以幫助我們得到一心不亂。 (丁)持名功德 念阿彌陀佛有什麼不可思議功德?念阿彌陀佛的功德訴說不盡,歸納可就兩方面講:第一 、可以得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第二、可以得到一切諸佛的功德。因此憑著念阿彌陀 佛的功德,當生一定可以轉五濁、出乾坤! (一)全攝彌陀及諸佛功德 彌陀要解說:「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信願念佛,完全「攝」,「攝」就是 拿過來,將佛的功德完全拿過來,當作自己的功德。拿什麼佛的功德呢?拿阿彌陀佛的功 德,拿十方佛的功德。如果能攝得阿彌陀佛的功德,平時得到一心不亂,臨終能夠往生西 方;攝得諸佛的功德,現世就能消災增福,臨終可以心不顛倒。 或問:臨終為什麼會顛倒?因為福薄德少業障現前,所以起顛倒。如何才能不顛倒?推究 顛倒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沒斷惑,斷惑就不會顛倒。為何許多念佛的人未斷惑,臨終卻不 顛倒?因為他信願念佛、至誠懇切、不起妄念,所以感佛來護持,否則誰能不顛倒? 總而言之,念阿彌陀佛有何殊勝利益?能全攝彌陀及諸佛的功德:「現前消災」、「臨終 往生」、「將來成佛」,這就是念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二)六字出乾坤 幾年前,臺灣發生了百年來的大災難 ── 九二一大地震,不知有多少人喪失了寶貴的生 命,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大家都承受了很大的恐怖與驚嚇!試想地震只是地殼小小的變動 ,它的力量竟然如此大!大地的變動是因為眾生的共業所感,我們的心念,起惑造業一直 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力量強大,業報便現前,大家就要共同受報了! 要如何平息災難?必須轉業!如何轉業?要藉最大力量的人來轉!誰的力量最大?阿彌陀 佛的力量最大!經上說:「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一切都沒有比佛的力量 更偉大!念阿彌陀佛有彌陀大願攝持,又有十方諸佛護念,所以阿彌陀佛的力量最偉大! 然而關鍵就在如何感應佛力?唯有深信切願、至誠懇切,不能欺騙佛。例如早晚課念佛打 妄想,就是向阿彌陀佛騙功課;又如口念回向文:「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但欣求 極樂的願不真,厭離娑婆的心也不切。這樣心口不一,也是欺騙阿彌陀佛。但試想,我們 騙得了阿彌陀佛嗎? 古德說:「假使劫火燒千界,不動吾家聖道行。」縱使劫火燒遍三千大千世界,也不能撼 動吾人信願念佛的聖道行。不管業障災難如何紛至沓來,也不管現在感應與否,深信「持 則能感,一心加被易」,至誠懇切,必定能感應佛力。地震的力量雖然大,眾生的業力固 然深,但怎能比得上阿彌陀佛的力量呢?佛力不可思議!就憑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 可以一句轉五濁,六字出乾坤了! (戊)結 語 世上災難多,人命呼吸間,西方資糧要早準備!趁天還未下雨,雨傘應備妥;在時序還未 入冬,冬服宜早辦。臨崖勒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雪公老師說:「萬劫難逢無上寶,眼前滅罪除煩惱,他年功滿到蓮池,與佛長生同不老。 」這念阿彌陀佛的無邊利益,將要付與有心之人!往聖前賢已經宏範在先,印祖、雪公仍 然足跡未遠。「彼既丈夫我亦爾」!怎可自甘劣弱不知奮飛?應當死盡偷心,珍惜這持名 的妙寶,奮力衝出五濁的重圍,直趨西方的樂土,才不辜負祖師及雪公老師的諄諄教誨! 轉變由心 印祖云: 「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轉變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惡業,當永墮地獄,長劫受苦。其 人後來生大慚愧,發大菩提心,改惡修善。誦經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 現生或被人輕賤,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貧窮,與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墮地獄長劫受 苦之業,即便消滅,尚復能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金剛經》所謂若有人受持此經,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 ,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轉變由心之義也。(與衛錦州居士 書) 典型夙昔之五── 慈舟大師 智 展 慈舟大師(一八七七 ── 一九五七),湖北隨縣人,是中國近代教研賢首(華嚴)、行 在律淨的高僧。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所主持的專修淨土道場──蘇州靈巖山寺, 其規矩、方針便是由慈老所訂定(案:民國二十五年,印祖正在閉生死關,遂委託慈老代 為訂立)。後來靈巖山寺能成為中國淨土道場的典型,慈老的苦心擘畫功不可沒。 慈老在解門上雖偏重華嚴,但在行門方面卻大力弘揚淨土。此外,對於戒律的堅持和講究 ,更是民初除了弘一大師以外的另一個代表人物。由於他老人家崇高德行的感召,在往生 之後,佛教界曾一度欲推舉他為「淨土宗第十四代祖師」。究竟慈老對於後世淨業行人的 教化和影響何在?透過幾則他老的小故事,或許能略窺一二。 持戒嚴謹 一絲不茍 臺灣近代被譽為「說法第一」的道源老法師,年經時曾在慈舟大師創辦的僧學院中修學佛 法,他對慈老持戒的嚴謹印象極深,作過如下敘述:「上人在漢口佛教正信會講大乘起信 論時,不知是誰把鬧鐘的快慢針撥到快的角度上了;因之,外面的時鐘剛到十一點,而上 人房內這個鬧鐘已跑過十二點了!飯開來了,上人不吃!雖然經人一再解釋,上人終究未 吃這頓午飯!又如上人在北平淨蓮寺,有一天傷了風,信徒們特往『同仁堂』買來兩丸藥 ,囑上人在睡前服之,過一夜病就好了。次日晨,我問上人的病好些嗎?上人說:『未見 好。』我說:『居士送來的丸藥,說是很有效,怎麼無效呢?』上人說:『丸藥未用。』 我驚奇地問:『為什麼不用呢?』上人說:『先是未記得服藥,到臨睡時想起來要服藥, 可是你們都睡了,沒有人給我『授』,所以也就沒有服用。』噫!這種苦藥,縱然不加『 口授』,又有誰能說是犯了戒呢?!然而上人以為『大律』如是說(案:乃指「過午不食 」),即應如是持。其持戒之精嚴真誠,有如是者。」 道宣老法師對於慈老持戒的精嚴也十分敬仰,曾回憶道:「上人持戒精嚴,非常人所能及 !在泰寧天王寺講普門品時,有一天,通意師作飯誤時,將飯送至房間,上人見時鐘已過 十二時,竟不食!又有一次,上人勉勵學僧們必須嚴持淨戒,『寧願持戒死,不願破戒生 !』上人說:『這兩句話,乃是在北平時所發的願。當時曾生重病,肩背間爛一大洞!在 外面治不好,乃入醫院動手術。經過數日,醫生見我過午不食,即勸說:此病甚重,又年 長體弱,過午不食,實在營養不足,最好請吃一些晚飯。不然,這種重病,恐不易痊癒! 』上人聞此語,亦深感謝醫生之好意;但是自己隨發大願:『我今已是快到七十歲的人了 ,此病好與不好,皆聽因緣。寧願持戒死,不願破戒生!』遂不接受醫生的勸告,仍然過 午不食!只是堅定信願,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然而,不久病即痊癒了。又有一次,上人 開示持戒的法要:『比丘若能持淨戒,雖然現生不能了生死,亦不致墮落三塗,何以故? 以不破戒,無罪故。無罪,故不墮落,常生人天,繼續修行。世尊如是說,我們應如是持 』。此是上人持戒之精嚴。」 臨危不亂 專志念佛 關於念佛的工夫,道源老法師對於慈老的修持曾如是描述:「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宋哲元 的軍隊與日本兵開戰。打了幾天,勝負未分,這一天晚上,忽然報館發行『號外』說是: 『中央的陸軍、空軍都開到了,立即加入戰鬥,日軍在節節敗退中』,我們雖然是方外人 ,但誰都有一個愛國心,得著這個消息,真是歡喜若狂!詎知天尚未明,賣豆腐的來報信 說:『宋哲元的軍隊都開走了!城門也開了!警察也不見了』!這真是一個晴天霹靂!把 大家驚得面面相覷,手足無措!天將發亮,日本的一大群飛機低空飛過,轟隆之聲,幾乎 把門窗玻璃震破!大家對於這種『境界』都沒有經驗過,立時感覺到大難臨頭了!有的渾 身發抖,面如土色!有的牙齒打顫,語不成聲!我趕快到上人房間看看,見上人閉目端 坐,如入禪定!我慰問說:『上人受驚嗎?』上人微開雙目,呵斥說:『越是到了性命交 關之時,越要『放下』!這一句佛號,不要打失了!快去靜坐念佛!驚個什麼?!』噫! 遇到驚慌的境界,能若無其事,足見上人的定力堅固了。」 道宣老法師對於慈老的「定力」也有深刻的印象:「上人從閩北乘船回福州,船行至下洋 地方,忽見對面來一大船,直向我們的船撞來!只聽轟隆一聲!我們的船已被撞破!水手 們急忙將船靠岸,學僧們急忙將上人攙扶上岸。而上人方在念佛,尚不知為何事登岸。我 們剛剛離開船,而船中的水已滿了!真是危險!是時眾人無不驚怖!唯獨上人如如不動! 」又說道:「時局日非,人心不安,同住諸師,常以『避難』為話題,聚訟紛紜,莫衷一 是。上人乃集諸大眾,而開示曰:『五濁惡世,到處皆不清淨。有的說到香港好,有的說 到臺灣好,無非妄想攀緣。吾等須深信因果,路上死也好,水死也好,萬事隨緣了。但 提正念,一心念佛,切勿自擾!』若非定力堅固,何能作如是語?聞說匪人離城百餘里, 今夜要來福州,城內的軍隊全退走了!上人聞此消息,即對大眾說:『愈遇急難臨前,愈 要專心一志念佛!萬不可生怖畏,忘失正念!吾等一生修持,只在急難之中,要作得主宰 !一句彌陀,念念無間,雖有性命之厄,亦無妨礙』!此是上人定力之卓絕。」 慈舟大師一生闡揚華嚴大教、南山律學,但卻始終以念佛法門為依歸。在一次對大眾的開 示中,他老曾確切地說:「真為了生死者,必修淨土法門!何以故?一者,彌陀慈悲願力 攝受,二者,行人信心願力念佛,念至一心不亂,臨終即得往生故。一旦住生,圓證三不 退,登一生補處位。故曰修淨土法門,了生死最易。倘若行者,棄捨淨土,而曰:『我欲 了生死,我欲度眾生』,真是自欺欺人!自己現生既不能了生死,亦不能度他人現生了生 死,非自欺欺人而何?故古時大德,通宗通教者,多勸人修淨土。我自己真為了生死,亦 欲令眾生真為了生死,故將淨土法門,自度度他。吾等當學古人,勿學時人。眾生在生死 海中,必仗佛力,乃得解脫。」 關於大師晚年及臨終前的狀況,道源老法師有如下紀錄:「四十五年,五月間,病重!類 似中風,不能言語,但神智頗清。或師預知時至,不願再說話,以便專心念佛!送入醫院 ,治療數月,病勢已大見輕,乃遷回精舍療養。四十六年,歲次丁酉,十一月十七日,早 七時,師自睹接引佛像!於大眾助念聲中,微合雙目,安詳捨報!七日後火化,送龕者數 百人。獲舍利數千粒,五色繽紛。」慈老一生如實修行,能有如此殊勝果報,實乃水到渠 成。老人雖已神歸安養,但吾人應時時循著他所留下來的足跡,繼續這趟解脫之旅。縱使 菩提路遙,相信只要心中長存「典型」,如是效法,必定功不唐捐。 分 別 心 弘 毅 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 (唐 法融禪師法語) 吾人所逢遇的境界,沒有「好」或「不好」可言;「好」與「不好」的認知,純粹是分別 心在作祟。如果能將躁動的分別心止息,不在遇境逢緣上強自安立種種名目,那麼,喜、 怒、哀、樂等情緒要從何生起,並進而宰制我們呢? 凡夫眾生由於煩惱熾盛,所以當根塵遇合時,虛妄的識心便開始在攀緣的境界上大作文章 。稱合己意的,就貼上「好」的標籤,並對之生起貪愛、染著;拂逆己意的,就貼上「不 好」的標籤,並對之生起瞋恨、憎惡。結果,在七情的驅使下,種種與生死相應的造作就 此展開,吾人也就自縛在輪迴中不得出離了。 學佛修行既然是為了出三界、了生死,吾人就勢必得練習降伏分別心,使其無法「胡作非 為」。而在起步之時,「強觀唯識」是很好的入手方法。不論遭遇任何境界,只要我們能 觀照它是「唯識所變,虛幻不實」,就不會陷在其中而被種種妄情左右,不被妄情左右, 正念(佛號)自然就能提起,正念提起了,當下就能和佛境界相應。屆時,雖身處娑婆泥 沼中,而心實已在極樂蓮池裡了。 小 考 據 雪 廬 一、佛教入中國各說 佛教入中國,見於史者,人皆知為始自東漢明帝,然散見他書者,似漢前已有之。茲錄數 則備考。 許觀東齋紀事,謂明帝以前已有之,而引劉向列仙傳序,得仙者一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 人已見于佛經,則西漢已有佛經矣。 翻譯名義集,周穆王時,文殊、目連來化,穆王從之,即列子所謂化人者也。 魚豢魏略西域傳曰,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傳休屠經。 論衡,記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井泉溢,宮殿震,夜恆星不見,太使蘇繇占西 方有聖人生,今履祥引之修入通鑑前編。 隋書經籍志云,其書久已流布,遭秦湮沒。 漢武故事,昆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來降,得其金人之神,皆長丈餘,其祭不用牛羊,惟 燒香禮拜,帝命依其國俗祀之。 據上所說,佛教之入中國,不但不主後漢,更上主周、秦時矣。其載縱謂難徵,而漢武帝 時霍去病破匈奴,獲休屠祭天金人,是佛像入中國遠在西漢,可無疑矣。 二、中國人為僧尼之始 晉明帝時聽民劉峻出家,又聽洛陽婦女阿潘等為尼,此則中土人為僧尼之見於史者也。 隋志謂黃初中國人始依佛戒剃髮為僧,蓋其時民間已私有此風,而其後遂著為令耳。 三、各經的字數 妙法蓮華經六萬九千五百五字。維摩結經三萬七千九十二字。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五千二百 八十七字。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三千二十字。阿彌陀經一千八百五十七字。觀音普賢菩薩法 行經六千九百九十字。實相法密經三千一百五字。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二百五十八字。 鳥音法利 聖 蓮 目前全世界為人所知的鳥類一共有九千多種,為何彌陀經獨獨舉出白鶴、孔雀、鸚鵡、舍 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等幾種鳥呢? 春天到了,大地一片鳥語花香,誰解得枝頭小鳥演說什麼文章? 每年五月中旬,杜鵑科的 布穀鳥會由北飛來,六月下旬就飛往南方。聽見布穀鳥的叫聲,意味著豐收的季節快到來 了。人們聽到布穀鳥優美的叫聲,喜歡用諧音學鳥叫「麥黃快割」。 鳥能演法 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一心發願早日成佛證得菩提,成佛要靠佛法,必得常聞佛法。阿 彌陀佛深知眾生在娑婆世界聞法的大不易,願極樂眾生能隨時隨處得聞佛法。在七重樓閣 裡有阿彌陀佛隨時說法,出了樓閣來到七寶行樹經行遊觀,要如何得聞佛法呢?阿彌陀佛 善解人意,變化種種奇妙雜色之鳥,出和雅音,演說佛法,所以阿彌陀經云: 「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 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 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化禽希奇 有人會疑惑,阿彌陀佛可以廣變佛身說法,眾生親眼目睹佛的相好莊嚴就會發無上心,聽 聞佛的清淨梵音就可以悟道了,何必要變化成禽鳥演說佛法?唐朝窺基大師在彌陀經通贊 疏云: 「化身為佛未是希奇,乃現靈禽令生罕遇,發難遭之勝想,生殊特之信心,化現多途何足 為難?」 佛變化佛身不稀奇,能變化成靈巧的禽鳥那才少見。眾生見鳥會說法,自然發起「難遭遇 」想的感動,生起殊勝特別的信心,要佛變化其他道的眾生那何有困難? 獨鍾鳥類 世間的動物這麼多,佛為何只變化鳥類呢?明朝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云: 「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 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阿彌陀佛變化眾鳥演法,有四種意思來成就眾生。凡夫多有喜歡鳥兒的情感,佛順著凡情 變化鳥類,眾生心生歡喜發願往生極樂。凡夫見到鳥兒都能說法,自然見賢思齊,發起正 信,增長善根。鳥尚且能說法,誰敢瞧不起這些白鶴、孔雀、鸚鵡?能對治內心的傲慢。 等到瞭解這些會說法的鳥兒就是彌陀的化身,就能悟得法身的究竟平等。雪廬老人在彌陀 經表解列出七點彌陀化身鳥音的理由,其中四項即蕅祖所列的四悉檀,另外還有三點理由 是: (一)帶業往生,道心未堅,聞法易惰,乃施權巧,令遊林間,聞鳥和鳴,乃生道法。 (二)往生國籍不一,生類不一,聽鳥鳴可心會神通。 (三)此是圓音,隨類得解,如異地不通言,樂則皆可悅。 剛往生極樂的眾生,惑業未斷,道心還不夠堅固,聞法容易倦惰,所以阿彌陀佛變化眾鳥 ,即便在林間遊憩也能聽聞眾鳥的和雅音,心生種種教道佛法。再者,往生極樂的十方佛 土眾生,國籍、六趣都不一樣,言語自然千差萬別,聽了彌陀語業不可思議變化的鳥鳴圓 音,自然心領神會,歡喜信受。 眾鳥表法 目前全世界為人所知的鳥類一共有九千多種,為何彌陀經獨獨舉出白鶴、孔雀、鸚鵡、舍 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等幾種鳥呢?有什麼特別的表法?近代高僧斌宗法師,曾赴浙江 天臺山研究天臺教理,後來回臺宏法,撰有阿彌陀經要釋,書中說道: 「六種化鳥,表六字洪名。白鶴,表法身清淨無諸垢染。孔雀,表報身相好莊嚴。餘四, 表應身種種化現。」 歷代注經祖師常以「表法」闡釋經典,智者大師方等懺法云:「以正觀心歷眾事,一一緣 中皆表勝法。」祖師認為經典的某一事相,寓有深意,表示某種意義,名為「表法」。所 以印光法師與泰順林枝芬居士書云:「凡讀古人文字,貴得其意,否則糟粕而已。夫華嚴 乃如來自證之法,所有諸度、諸位,皆是實事,皆可表法。」表法既是解經之法,則隨解 經者之悟證而各有所得,故祖師勸研經者當以有悟證的古德注解為準,古德注解「縱皆不 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蕅祖彌陀要解序)。 彌陀經的六種鳥,各表示什麼法呢?斌宗法師認為六鳥表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而白鶴的高潔出塵,代表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孔雀開屏的華麗,代表彌陀相好莊嚴的果 報身;至於其他四種鳥則代表阿彌陀佛的種種應化身。 隨機各益 「一心念佛心轉境,十方世界皆彌陀」,慈舟大師在解釋這個道理時,曾引到一則明太祖 與劉基的公案。明太祖朱元璋和劉伯溫在行軍途中,聽到杜鵑鳥叫聲: 「這鳥在說什麼?」明太祖問精通星象學的劉基。 「此鳥對主公說『獨掌山河』。」劉基回答。 「此鳥對劉卿說什麼?」太祖問。 「此鳥對基說『輔弼山河』。」劉基答。 「作田農夫聽得什麼?」太祖問。 「農夫聽得『麥黃快割』。」劉基答。 朱元璋一心為江山,鳥語似對他說唯陛下能獨掌山河。劉基全心輔助太祖,聽見的鳥語是 輔佐陛下肅清山河。農夫念念不忘的是辛苦後的豐收,所以杜鵑鳥好像在提醒農夫們,麥 子黃了,快快收割吧! 極樂的眾鳥演法,也隨著根機不同而受益有別。圓教利根者聽鳥音說圓融、圓頓、圓妙的 教法,別教根機者聽的是隔別不融的別教法,至於以小乘根機往生者,佛化鳥音暫時為說 小乘教。故彌陀要解云:「隨所欲聞,無不演暢」。 現代人用「隨身聽」聽新聞、學語言、聽音樂,走到那裡學到那裡,無處不是學習情境。 電腦的網際網路,最新的上網方式叫「無線上網」,不必插線就可無限漫遊。世間的科技 始終來自於人性的需求,力求方便和快捷,阿彌陀佛建構的極樂世界也不違背眾生的意願 ,化作眾鳥處處演法,隨身可聽,隨處可學,置身其中何有退轉之虞! 龔氏及妾于氏 胡淨安 呂富枝 龔氏,宋朝錢塘(今浙江省杭縣)人,是孫忭居士的母親。龔氏平日持誦阿彌陀經,並且 持念阿彌陀佛聖號,念念不離心。 後來有一天她偶然生病,請清照律師來開示,清照律師對她宣講西方極樂淨土種種勝妙莊 嚴的境界,並且指示她應當如何懇切發願往生,清照律師尚未說完,龔氏就已經端坐往生 了。 她家中有一位老妾于氏,平日也經常用功念佛,非常精進。後來有一天晚上,于氏夢見龔 氏來告訴她說:「我已往生到西方極樂淨土了,七天以後妳也將會往生到西方淨土的。」 七天之後,于氏果然也安然往生了。 胡淨安 胡淨安,宋朝會稽(今浙江紹興縣)人,專心修持淨土念佛法門。曾經恭敬頂禮阿彌陀佛 的八萬四千相好,每一相好頂禮一拜,這樣禮敬共拜了四遍,也就是恭敬頂禮阿彌陀佛, 總共拜了三十三萬六千拜。 後來胡淨安突然生了輕微的小病,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於是胡淨安就安然坐化往生了。 當時路過她家門口的人,都聽到空中優雅的天樂聲,漸漸地向西方傳去。 學佛為何不能從心所欲離苦得樂呢 海 眾 明倫月刊為增加讀者之間的互動學習,透過中山大學「思摩特」(sct.edu) 網站,成立「明倫海會」工作坊。坊員可提出修學相關議題,並回應各種心得看法。本期 謹將「學佛為何不能從心所欲離苦得樂呢?」的討論內容整理如下,供讀者參考。您如有 意成為〈明倫海會〉坊員,歡迎您循著〈明倫月刊資訊網〉提示的途徑申請加入。 【引 言】 佛經既說一切唯心造,何以眾生不能從心所欲的離苦得樂呢?這當中,修行人須掌握什麼 重要關鍵呢? 【回應一】 這個論題太好了!說到廣大眾生的心坎裡。一切唯心造,一切境不離心,卻不能隨心所欲 的離苦境得樂境,末學淺見觀察有二: 一是執迷不悟者,死執境界為實,一絲一毫也不覺是自心所現,自心所變。所以凡事求境 不求心,苦苦追求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的心頭虛境,真追到了,不免悵然若失的說: 「為什麼是這個結果?」悔不當初,錯用心了。 這是觀念上完全沒跟佛法打過交道者的「見惑」,見解上就是一個大錯誤,大笑話,誤以 為有個心外法可獲得。至於第二種原因,且待其他坊員提出高見後,末學再略抒一二。 【回應二】 末學聽自公老師講《圓覺經》提到許多本性實相圓覺,或許可從這裡切入理解並修行。《 圓覺經》云:「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眾生雖本有圓覺妙心,卻 因不覺無明生起種種妄相,眾生迷而不能從心所欲的離苦得樂。這些妄相都是無性,若覺 則能反轉。首先要知一切實相,依悟而除現業流識,如止觀以智觀察,唯識則把阿賴耶識 轉為大圓鏡智,淨土要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念茲在茲,最後回歸圓覺清靜本心。 所以關鍵就在眾生的心,是真心還是妄心?所感的境界自然不同,若能悟修自身清淨,故 見一切眾生清淨本性,多身清淨,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回應三】 學佛明知一切唯心造,就是無法隨心所欲離苦得樂,第一是「見惑」錯誤觀念使然,第二 個原因,末學認為是「習氣」所致。 明知一切唯心,卻不捨塵欲妄境。 明知一切唯心,仍憎惡苦惡妄境。 明知一切唯心,依舊否定因果律。 明知一切唯心,也 伏不了我慢心。 這都是「思惑」作祟,凡夫習氣勝過理性真相,看得破,忍不過。 其他因素,請其他坊員不吝提出,並祈慈悲提供解藥! 【回應四】 一切唯心造,然而眾生總是從心所欲地心造苦因,卻不能從心所欲地心造樂因,因此無法 離苦得樂。 又為何不能造離苦得樂之因呢?誠如【回應一】之意:一者看不破;二者忍不過。想想這 「看不破、忍不過」不也是個人的寫照嗎?日暮鄉關何處是?歲月空過使人愁! 【回應五】 沉浮眾生莫不是因「執空」或「執有」而輾轉受苦不休、無奈輪迴不已。 執空:不信真有因果報應,認為是某某瞎編的話。以為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所以恣意 造作各種惡業,錯當無上的享受與自由。 執有:以為自己就是一切的主宰,人定勝天,錯解萬物之靈,所以萬物都歸我所有。執著 所有「我的」東西,不惜與人抗爭與戰鬥。 就因為這兩種執著,眾生心有如一潭渾水,無法真正止靜、照鑑萬物,因而無從離苦得樂 。 【回應六】 未接觸佛學者,就像正在作夢的人,若無人指點,那能知道醒夢的方法!這就必須靠佛弟 子的宏傳及推廣!若已聽聞了正法的佛弟子,並且已知快速醒夢的方法,卻未能醒夢,那 就是自己的問題了。畢竟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補不足,損有餘。訂定每個階段的目 標,下死功夫,確實完成。就像考生參加考試般的戰戰兢兢,把它當一回事去做,一定可 以成功!所以,方法最重要,接著就是依著方法,逐步去實踐,以至於完成。絕對沒有坐 享其成、一步登天的道理! 【回應七】 眾生又分兩種:一種是無緣接觸佛法的,而另一種則是已接觸了佛法,但仍處處執著己見 的。號稱學佛,卻不放棄原有的想法,連人格都快立不住了,更沒有心心念念懷抱佛的思 想,當然依舊是生死凡夫、六道輪迴,苦不堪言啊!學佛人實應常自反省:「我真學佛了 嗎?」 【回應八】 自從跪受三皈依那一天起,一切觀念行為都應以佛為終極依歸。卻因輪迴日久,眾生習氣 很難一下擺脫,例如假日閒暇,有心在佛法上用功,偏偏難擋欲望享受的誘惑,匆匆地從 蒲團上下來,轉到電視機前,一坐就是幾個鐘頭。有時想好好用功念一場佛,坐定後不是 妄念紛飛,就是昏沈無力,或者急急念完,爭先恐後地投入吃喝玩樂的行列。這就是眾生 相啊! 今日有幸學佛,想用一番功夫,冀望早日離苦得樂,那必得讓「道心」佔上風才行。一向 吃敗仗的「道心」如何佔得上風?甚至能「從心所欲」,把手便行?蕅益大師有一句偈好 極了,所謂「若要熟處漸生,先須生處漸熟。」五欲六塵是眾生的故舊知交,學佛道業則 是若即若離的新朋友,要和五欲六塵絕交,「生處轉熟」是可行的方法。和道業新朋友打 交道的時間漸漸多了,五欲六塵酒肉朋友就漸行漸遠,那一天遠到如同陌路,道業便成了 唯一的選擇! 內言不出 士 倫 骨肉恩重,人倫緣深,剪不斷理還亂,非當事人不能體念個中甘苦。盤根錯節的家務事, 又如何對人開得了口? 俗話說:「利刀割體痕易合,惡口傷人恨難消。」面對密切的五倫人際 ── 夫婦、父子 、兄弟、朋友、上司屬下,說話更要小心謹慎。前三倫是天倫,血脈糾葛難分難捨,若因 些些言語傷了和氣,那將是一輩子撫不平的痛苦烙印。遭到言語抵觸時,則須有「勿以小 嫌疏至親」的涵養包容。朋友、上司屬下則是人倫,因為緣分際遇,結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也視同親人,常常因為一句絕話,多年的感情就摧毀殆盡,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 司馬牛的難言之隱 孔子有一位貴族弟子叫司馬牛,姓向,屬於春秋宋桓公的後代,故又姓桓,世世代代在宋 國任職司馬,掌管軍務,故人們習慣以「司馬」的官名相稱。司馬牛在孔子門下學習,其 他兄弟則在宋國,兄長司馬桓魋最得宋景公寵幸,公元前四八一年,桓魋轉入曹地反叛宋 國,後來投奔到齊國,擔任齊國的次卿。正當桓魋等四位兄長密謀反叛的時刻,在孔門修 學的司馬牛憂心不已,如果兄長篡位成功,宋國定將大亂,如若不成則司馬一家有滅族之 禍。司馬牛幫忙手足對付國君是不義,不幫助兄長又顯得無情,在進退維谷時,司馬牛只 好來請教孔子。論語顏淵篇記載: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 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司馬牛請問孔子,怎麼對人親厚?孔子告訴他:待人親厚的仁者,說話是遲緩不利的。司 馬牛不解,再提問說:說話遲緩不利,就算得上是仁人嗎?孔子以反問的方式答覆說:一 樁很難辦的事情,對人訴說時能夠不吞吞吐吐嗎? 什麼事情窒礙難辦?莫過於清官也難斷的家務事了!骨肉恩重,人倫緣深,剪不斷理還亂 ,非當事人不能體念個中甘苦。盤根錯節的家務事,又如何對人開得了口?又何忍把不能 解決的燙手山芋丟給別人?能想到這層的人,說起話來不免欲言又止了,其中就有「己所 不欲,勿施於人」的仁恕厚道。 舜的智慧抉擇 父母有過錯,子女應「有隱而無犯」,委婉相勸。子路篇云:「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 在其中矣。」孔子認為這是親子相處之道。兒女犯過,父母也應護念子女的尊嚴,不廣為 宣揚。父子相隱,唯恐親人受到傷害,原來就是人情天性,合乎自然的直接反應。 有人跟孟子提出:「舜為天子,他的父親瞽叟殺人,舜該如何處理?」的難題,孟子答說 :「舜把捨棄天下大位,看作是丟掉一雙破鞋子,他會背著父親瞽叟逃走,跑到海濱無人 之處,終身歡喜伴隨老父親,享受天倫之樂,至於天下大位的尊榮,早忘得無影無蹤。」 大舜求仁得仁,了無遺憾。這雖是孟子虛擬假設的結局,卻頗為符合孔夫子「父為子隱, 子為父隱」的理念。 兩句話挽救一個家 孔子親口讚歎為「孝哉」的閔子騫,因為母親早逝,父親再娶後母來照顧他,家裡因此又 添了兩個弟弟。一天,閔父有事外出,為人子弟的閔子騫幫忙駕御馬車,當時天寒地凍, 閔子騫雙手凍僵控制不住馬車,閔父大怒,用馬鞭抽打閔子騫,結果閔子騫外袍的內絮飛 了出來,裡頭是不保暖的蘆花。閔父這時才知道後母如此虐待兒子,盛怒之下就想休去妻 子。受虐的閔子騫卻委婉哀求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兩句話勸住父親 ,打消休妻的念頭,也挽救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後人讚歎閔子騫的善言語,說是:「 一言其母還,再言三子溫。」 閔子騫雖受不平的待遇,卻不向父親訴說後母的不是,更視兩個弟弟如手足,後母深受感 化,兄弟三人和樂怡怡。閔子騫平時「不言」話很少,遇到事情一開口則「言必有中」論 點精闢,終其一生都不肯從政,老老實實地在「齊家」上費心盡力,所以外人對閔子騫一 家人沒有半句閒言閒語。 內言不出於閫 雪廬老人在常禮舉要〈處世類〉云:「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這是根據禮記曲禮的 「內言不出於閫」,內言是指女人的職責,例如織布縫衣類的家事,男子不得隨便干預, 引申為家庭內發生的事,不要輕易向外人宣傳。不足為外人道的家務事,若守不住「其言 也訒」的原則,毫不留情,一逞口舌之快對外人傾洩,小心家醜外揚,家人將無顏立足於 鄉里;再者家中財物、隱情一旦曝光,連身家性命都恐不保。 孔子謹守「其言也訒」,例如魯昭公違背常禮,娶了吳國的同姓女子,孔子在外人面前, 仍是理直氣壯地說:「昭公知禮」,為什麼孔子要曲意維護魯昭公?依於禮,孔子曾任魯 大夫,在下位不能貶損上位,順乎情,則故國的家醜何忍外揚!縱使五倫家人有不是之處 ,對人談起來也是吞吞吐吐,其言也訒。這分「愛護五倫,給人留情」的不忍,裡頭就含 著一顆親厚的仁心! 文化的「基本功」 懷 德 由林懷民先生所創辦的「雲門舞集」,不但在臺灣名聞遐邇,在國際上更是聲譽卓著。對 於三十年來「雲門」的傑出成就,有人問林懷民是怎麼辦到的?他說:「不過就是每天工 作而已。」 林懷民的「務實」態度,表現在他對當前臺灣文化政策的觀感上。他說:「這幾年來,我 們不斷聽到『創意』,談『突破』,可是我們沒聽到『基本功』、『社會的文化基礎』。 ………談文化的話,我很在意的是,各地的圖書館、文化中心發揮功能了沒?談文化,老 百姓沒有質變是沒有辦法的。」 正因為臺灣在文化紮根上流於短線操作,沒有厚培根基,所以在時代的前進當中,人們內 心往往只有資本主義的商業刻痕,而沒有真正的藝術沉澱和累積。林懷民說:「最近我參 加一個活動的評審,他們喜歡的音樂、書,幾乎都是過去十年在市場上炒作的,村上春樹 、卡爾維諾,這裡沒有魯迅、紅樓夢、沈從文、陳映真、托爾斯泰。這不是年輕人的問題 ,而是資訊太多了,大家都疲於奔命。」 關於臺灣文化界急就章的現象,林懷民提出針砭:「我想,培基固本還是最重要的。…… …種東西,要注意澆水;種的是小樹,要想辦法把它變成大樹,不要老搬大樹來種。」文 化,是國民精神和意志的整體呈現,而一個國家的獨特性也由此展現。今日臺灣的媒體亂 象和政治人物的荒誕言行,病因都來自於貧瘠和薄弱的文化土壤。一個進步的社會,需要 更多人對文化投以務實的關懷,且讓我們拋開「速成」的心態,一起灌溉這棵將來足以庇 蔭子孫精神生命的樹苗。 知 音 瑜 揚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髮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夏日裡,山邊的夕陽不一會兒就沉落下去了,只見明月緩緩出現在東方,形影還映照在池 子裡。我披散著頭髮在亭子裡乘涼,打開窗子,身體斜躺著,享受這分悠閒安適。輕柔的 晚風,時時送來荷花的清香;竹子上的水珠滴到池子裡,也發出了清脆的響聲。這天籟般 的自然樂音,讓我興起了想要彈琴的念頭,可惜,身邊沒有知音的人可以聆賞,因此只好 作罷。這時候,突然分外懷念遠方的老友;對於現實中無法圓滿的,只好留待睡夢中去實 現了。 孟浩然的這首詩,相當具有「消暑」效果,不論「散髮乘涼」、「開軒閑臥」、「荷風香 氣」或「竹露清響」,都給人暢快淋漓的清涼感受。尤其五、六句,透過嗅覺和聽覺的描 寫,更讓人深刻體驗了夏夜的寧謐和舒適,彷彿那方映著明月的池塘,此刻就在左近一般 。從第七句起,詩人由景入情,因為環境觸動心靈的緣故,使他忽然思念起遠方的故人。 是啊!值此良宵,若有知心朋友在旁,定能為這如水的月夜增色。可嘆的是,天不從人願 ,陪伴自己的,只有天上的月光,和周遭的一片寂靜。雖然全詩至此留下些許遺憾,但卻 使內心的空寂與眼前的景物交融在一起,於沉靜之中,流露了縷縷幽思。 人生在世,真的非常需要朋友的陪伴,因為彼此的互相分享和分擔,沉寂的黑夜才不覺得 漫長。只是,朋友易交,知音難逢,要得遇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人,需要何等深厚的緣分 啊!這或許正是鍾子期死後,伯牙從此不再彈琴的原因吧!因為心有靈犀的知己,真是可 遇不可求。其實,不僅知音難遭難遇,能在道業上不斷與我們切磋琢磨的善知識更是難得 。付法藏經云:「善知識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緣。」意即善知識在吾人成佛道的過程中, 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在菩提路上,若捨離善知識而欲圓滿佛果,絕對是一件「不可能的 任務」。因此,在這火宅一般的三界,除了尋覓知音之外,更要以「善友」為依靠,因為 只有親近福慧雙修之人,自己的慧命才有安頓之處,而「人天長夜」也才會有拂面的清涼 。 伴你成長(續)自序 陳文卿 伴你一路走來,唯「修身」一途別無他路; 成長尚待延續,盼「因果」二字謹記在心。 在這個多元的社會裡,每一種價值觀都可搬上檯面,自由宣說,如同熱鬧喧嘩的遊樂園中 ,每一樣設施正裝扮出最討喜的面容,努力招喚著每一個路過的遊客。面對如此紛擾多變 的人世,什麼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抉擇? 還記得第一次撰寫《伴你成長》前的戰戰兢兢,以及完稿後的歡喜心情,不覺已過了六、 七寒暑,多年來不揣鄙陋,敢堅持寫下去的動力,無非是相信一句話──「孩子的心是春 天的泥土,種什麼就結什麼!」也許作品不是那麼亮麗動人,卻渴望能在孩子肥沃的心田 裡滋生發芽,期待群聚無數仁厚善良的心念,能結出讓世界更美麗的花,不管鋪陳多少的 故事,引述多少警語,無非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孩子們可別忘記。 曾經在一次熱鬧隆重的豐年祭典中,主祭者要每戶人家捐出一壺酒,倒在一個大桶子裡, 等祭祀完後與大家一起共享。只看到每一戶都慎重其事地倒下家中最好的佳釀,很快地就 集滿了一大桶。在慶典接近尾聲時,大家興高采烈地拔掉木塞,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拿杯 子去盛了滿滿的一杯酒,當大夥兒一飲而盡時,哇!怎麼清清如水呢?原來人人都以為在 那麼多酒中,自己的一壺清水一定不會被察覺,沒想到再怎麼取巧,仍逃不過「自作自受 」的循環天理。所以人人可以有追求幸福快樂的權利,但別忘了先要給別人美好的感受, 就像在寒冷的冬夜,想要得到溫暖,就得先往火爐添加柴火一般,暖暖的感覺才會四 處洋溢,因為學會付出才會有收穫啊! 其實宇宙人生說穿了不外「因果」二字,看得透想得通的就能歡喜自在,無入而不自得。 我們的痛苦常來自無知妄作所種的因,我們的煩惱也只是認不清果從何來而已,所以想要 擁有智慧圓滿的人生,就從修身做起吧!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句說出口的話;甚至一舉 手一投足,都是幸福磚、快樂泥,它正一點一滴構築希望的城堡,而我們就是這個偉大城 堡的主人。 從下筆的第一篇「真正的長大」,一直到「不恥問」畫下休止符為止,多年來這個單元一 直不忘在「儒家盡本分、待人厚的忠恕之心」上多所著墨,更沒忘了極力彰顯「佛法中自 利利他的菩薩精神」,因為有了儒佛的薰染奠基,我們的未來才有光明的願景可期,畢竟 種下良善的種子才能期待有美好的收成呀! 《晚晴集》中收錄飛錫法師的智慧法語:「鼻有墨點,對鏡惡墨,但揩於鏡,其可得耶相关参考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