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Posted 孔子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宿世虛緣 鞭鼓生 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 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 ,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此外只管純一念佛,其念佛,要字字心上照過,歷歷分 明,時刻切心,不容些許妄想雜念。早晚禮佛時,懇苦發願,求生淨土。如此捱到臨命終 時,自然正念現前,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蓮花化生,永離諸苦。」 歲末隆冬,天氣驟冷,許多老蓮友因捱不過寒冷而發病往生。一樁樁告急的病危通知,一 件件緊急的助念電話,在匆忙慌亂中,亡者、眷屬、助念者,要如何跳脫出生離死別的悲 傷?而為往生淨土作萬全的準備呢? 最近菩提仁愛之家的主任發信給末學:「某某師姑係念佛班老班長,理應護持。惟先前在 臺中某某醫院加護病房,因病況緊急,被醫師插上呼吸內管之後,便一直靠呼吸器,拖延 月餘。其間,轉到某某醫院後,藥物點滴亦不曾間斷.以至於腎臟負荷過重,發生皮膚及 肺部水腫,最後必須接受洗腎治療。十二月十二日當天,接到醫院通知時,師姑已在呼吸 照護病房停止心跳。因為他老人家還有眷屬,所以有時候不好為他做主,其實師姑交代得 很清楚,然而遇到親人的感情作用,當決定是否拔掉呼吸器時,就不好辦了。幸好蓮社黃 、郭兩位主任,通知蓮友排班助念八小時,入殮時,容貌安祥,四肢柔軟。」 想想有多少念佛人,臨命終時,都是如此這般地,斷氣在種種現代急救的醫學儀器中。能 夠「正念分明」「自在往生」「及時又如法助念」的並不多見。如果念佛人,信不真,願 不切,加上老病苦折磨,臨命終時,心緒多端,顛倒妄想湧現,強者先牽,重處偏墬,那 又如何仗佛力,出三界,生淨土?在家修行人,都應深深體認「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 屬,俱是宿世虛緣」萬勿在「軟冤家」的情分上牽扯不清,否則念了數十年的佛,終究在 生死苦海上載浮載沉,也枉費了「佛法難聞今已聞」的大好出世因緣。 富貴之人宜念佛。 黃金滿庫穀盈倉。 世間受用無虧缺。 只欠臨終見願王。 (中峰禪師 懷淨土詩) 富貴的人,正應當好好念佛。因 為黃金充滿庫房,五穀豐盈糧倉,世間享用的沒有什麼欠 缺,就只欠臨命終時能往生極樂,面見彌陀大願王這件大事了。 讀易散記:謙卦六爻 自 明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荀慈明注:「初最在下,為謙。二陰承陽,亦為謙。故曰謙謙也。二陰一陽,相與成體。 故曰君子也。九三體坎。故用涉大川吉也。」 依李氏疏解釋。乾爻自上位降之三位,是為謙。初爻在最下位,則益謙。以二陰承三陽之 謙,是謙而又謙。故曰謙謙。以二陰承一陽,其體為艮,是君子之徒,故曰君子。九三為 互體坎,坎為水。故用涉大川吉。 李疏又說:「愚案。卦辭、爻辭,皆言君子,謂九三也。以三為謙主也。初六稱君子者。 三自上來,在上之君子,尊而光者也。初居艮下,在下之君子,卑而不可踰者也。四互 木為舟。坎水為川。又坤致役為用。初變之四,應正。故用涉大川吉也。」 依惠徵君解釋。荀氏以初在最下為謙。乾上爻由上之三,是為謙。初失位,變之正,而居 在下,又是謙。故曰謙謙。初正於陽位,故稱君子。三互體坎,為大川。初歷三應四,故 利涉大川吉。 王輔嗣注:「處謙之下,謙之謙者也。能體謙謙,其唯君子。用涉大難,物?害也。」 象傳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九家易注:「承陽卑謙,以陽自牧養也。」 依李氏疏說。初與二,上承三陽,以盡乎謙卑之道,蓋效法三之謙,以自牧養。說文:「 牧,養牛人也。」初體坤,為牛。故為牧。坤身為自,故為自牧。韓嬰說:「夫易有一道 焉,大足以治天下,中足以安國家,近足以守其身者,其唯謙德乎。」韓氏此說,即是卑 以自牧之義。 初爻稱為謙謙君子,因其具有謙謙之德。有此謙謙之德,便有智慧,可以修身、齊家、治 國、平天下。猶如有舟,可以涉大川。謙謙之德,不從外來,而是人人自心本有。所以象 傳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卑,就是學初爻,處在最下的地位。牧,作養字講。如此謙 卑,便能啟發自有的謙德。卑與高相反。高則傲慢背德,毫無智慧,是為小人。故欲成就 謙謙君子,必須卑以自牧。   六二。鳴謙。貞吉。 姚信注:「三體震,為善鳴。二親承之,故曰鳴謙。得正處中,故貞吉。」 依李氏疏說。夏小正:「雉震呴」傳:「震也者,鳴也。呴也者,鼓其翼也。」劉向洪範 五行傳論:「正月,雷微動,而雉呴。」所以此處三體互震為善鳴。六二親承互震,故曰 鳴謙。上六則以親乘互震,亦曰鳴謙。六二以陰爻居陰位,是為得正,位在下卦之中,是 為處中。得正故為貞,處中故為吉。 王輔嗣注:「鳴者,聲名。聞之謂也。得位居中,謙而正焉。」 象傳說:「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崔憬注:「言中正心,與謙相得。」 虞仲翔注:「中正謂二,坎為心也。」 李氏纂疏:「崔注。言二體中正,其心與謙相得,故曰中心得也。虞注。二,居中得正, 故中正謂二。二體坎。說卦,坎為亟心。故為心。」 孔氏正義:「中心得者,鳴聲中吉。以中和為心,而得其所。鳴謙得中,吉也。」 鳴謙,即是言語謙卑。此言出於居中得正之心,是為有道之言。言之者吉,聞之者吉。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荀慈明注:「體坎為勞。終下二陰。君子有終。故吉也。」 依李氏疏說。九三在互體坎,說卦傳:「勞乎坎。」是以坎為勞,而曰勞謙。內卦艮,以 一陽終下二陰。彖辭:「君子有終。」即指九三而言,故三曰君子有終。說卦傳,坎為正 北方之卦,艮為東北之卦。勞乎坎,即成乎艮。勞則有終。故吉。 王輔嗣注:「處下體之極。履得其位。上下?陽以分其民。眾陰所宗,尊莫先焉。居謙之世 ,何可安尊。上承下接,勞謙匪解。是以吉也。」孔氏正義:「上承下接,勞倦於謙也, 唯君子能終而得吉也。」 象傳說:「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荀慈明注:「陽當居五。自卑下眾,降居下體。君有下國之意也。眾陰皆欲撝陽,上居五 位。群陰順陽。故萬民服也。」 依李氏疏說。彖傳:「人道惡盈而好謙。」陽當居五,今自卑抑,下于坤眾,降居下體之 上。乾陽為君,坤眾為國。即是君有下國之意。繫辭下傳:「三與五同功。」眾陰皆欲揮 舉乾陽上居五位。繫辭下傳:「坤,天下之至順也。」虞氏逸象:「坤為民。」是為五陰 順陽。故萬民服。 孔氏正義:「萬民服者,釋所以勞謙之義。以上下群陰象萬民,皆來歸服,事須引接,故 疲勞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功勞,而又謙卑。故得萬民歸服。孔子既在彖傳中,稱其謙尊而光, 卑而不可踰。又在繫辭上傳裡說:「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 人者也。」勞而不自伐善,有功不自以為德,更能卑下於人,毫無人人皆有的傲慢之心。 勞謙之德,所以至厚。萬民歸服,理所當然。 五心聞法 雪廬老人 靜心(靜若止水) 虛心(謙虛聆納) 動心(有所感動) 轉心(轉迷成悟) 恆心(恆久不退)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一) 智 果 ◎明唯識位 (甲)牒前問後 成唯識論卷九云:「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此段論文即是「牒前問 後」也。 (一)牒前 論文初句乃牒前二十五頌之義,即初二十四頌,成立「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成立「唯 識性」。 前二十四頌,既已成立「唯識相」,則以下四義俱立:  1、遣虛存實 ── 遣「遍計」之虛,存「依圓」之實。  2、捨濫留純 ── 捨「相分」之濫,留「見分」之純。  3、攝末歸本 ── 攝「相見」之末,歸「自證」之本。  4、隱劣顯勝 ── 隱「心所」之劣,顯「心王」之勝。 又第二十五頌,既已成立「唯識性」,則:  5、遣相證性 ── 遣「唯識相」(「依他」,「世俗」),證「唯識性」(「圓成」,「 勝義」)之義亦立矣! (二)問後論文次句問後,為三問也。即如上所立「唯識相性」之義: 一問:誰人能悟入?(在五乘不同種性中,誰能悟入?) 二問:經過若干階位,多少時節悟入? 三問:以何種方便悟入? (乙)總標略答 論卷九云:「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此文中總有三答: 一答:能悟入人 ── 具有大乘二種種性之人。 二答:所經位次 ── 「十三住等」,略為「五位」,以大果難感故。 三答:悟入方便 ── 須一位一位漸次悟入,非頓方便即能入也,以萬行難修故。 (丙)別問別答 (子)能悟入人 論卷九云:「何謂大乘二種種性?」(述記第九末云:「性者,類也」) (一)本性住種性 ── 謂無始來,依附「本識」(阿賴耶識),法爾自然所成之大乘無 漏種,不從外得,不由今有,縱受六道四生之輪迴,仍於阿賴耶識中,持而不失。名為「 本性住種性」。 瑜伽論卷三十五云:「本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 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上文中「六處」者,指內六處中之「意根處」也。第 八識體即屬「意根處」所攝(「十二處」攝「百法」頌云:「八王意處收」可知)今言「 六處殊勝」即指第六「意根處」中,第八識體內,依附無漏勝種子,自無始以來,法爾而 有,展轉相續,窮未來際,無有間斷,種子引種子故,此即「本性住種性」也。 (二)習所成種性 ── 「習」謂熏習,指經由後天之修行、熏習而得之種子也。當知: 雖本具無漏種子,若無外緣新熏資發之力,令無漏舊種增長,亦不得悟入。故必假借「法 界等流法」(謂如來證法界已,從「後得智」流出語言文字,能詮法界妙理之法也),透 入耳門,由聞而思,由思而修,熏成種子,此即名為「習所成種性」。然而,非必新生, 方名為「成」,令無漏舊種增長,亦名為「成」(「習所成」也)。 上來略釋「大乘二種種性」已訖。 以下結示,論卷九云:「要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悟入唯識」上文中之「具」字,猶「有 」也,並非「俱」義也(見演秘第七本)意即須具有此二類大乘種子之人,方能依教修觀 ,漸次悟入「唯識相性」之義。 心要第九卷約此大乘二種性之有無,舉三類人為例: (1)現見有人,未聞教時,渾若不知;既聞教已,便速開悟者,是有「本性種子」,亦有 「熏習種子」故也。 (2)復見有人,未聞教時,茫然不知;既聞教已,雖不頓悟,深生渴仰者,但有「本性種 子」,未有「熏習種子」故也。(按:雖聞不思不修,與不聞等,不名聞慧,故無熏習所 成之大乘種子也。) (3)復見有人,未聞教時,茫然不知,既聞教已。與不聞同,絕不飧採,都無信樂,原無 「熏習種子」,又無「本性種子」故也。 上來三類根器,唯第一類根器,因力(大乘二種種性)具足,若再逢勝緣(如善友力等) ,則決定悟入唯識相性,乃至圓成無上佛果。若第二類根器,以因力不具(缺「習所成種 」),有性無修,恐難悟入唯識,遑論成佛!若第三類根器,因力全缺,決定不能成佛。 此義云何? 原來唯識家依入楞伽經卷二等,將眾生分為五類,不允許一切眾生悉皆悟入唯識,究竟成 佛。 (1)若定性聲聞、定性緣覺及不定性聲聞緣覺,以本識中法爾不具大乘無漏種子,縱令熏 習,亦不成種,故決定不能悟入唯識,不能成佛。 (2)若闡提性(指「無性」闡提),既無三乘無漏種子,唯具人天有漏種子故,唯有永墮 三界,畢竟不成佛。 (3)唯有定性菩薩之全分及不定性之半分(具可證佛果之無漏種子者),若因緣具足時, 必定悟入唯識相性,圓成無上佛果。上來略說「能悟入人」已竟。 (未完待續) 七十三年元旦講話之三──九界往生 雪廬老人 佛經自古以來都沒有問題,民國以來才有問題,今人不研究中國文化,經文看不懂,以至 於發生「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的爭執。「消業」是將業消除,然而是消善業還是消 惡業呢?經文明明講得很清楚,至心念一句佛即可往生,咱們是不至心,若至心念佛,就 可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生死重罪是善業或是惡業?當然是惡業。彌陀經云:「不可以 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有因緣 ── 善根和福德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有「帶 業」的意旨,何須我們在此言「消業」呢?「帶業」這二個字在經文中雖然沒有出現,但 我們要知道這二個字是「經義」。學佛的人都知道法華經的「四依法」,其中之一為「依 義不依語」,「帶業」這二個字經文中雖然沒有,但是經義當中有,諸位看經,看多了自 然會明白。 九界惑業具足 「惑」有很多講法,今舉出三個:無明、迷惑、煩惱。這三個名詞同義,但用在不同地方 有不同講法。「無明」就是一念不覺,心不光明,就迷惑顛倒,現前的事情就看不清楚了 。「煩惱」即表示令人處處不自由。「迷惑」則指障礙正見,除佛之外,沒人的見解是正 確的,佛的本性光明,故所作所為都是光明的事情。眾生有「惑」,所以就顛倒造作,造 作即「業」,便會召感生死之苦。 三界內有見思惑,見思惑共一百多品,依四諦法來說,證羅漢果才斷見思惑。羅漢雖斷見 思惑,出三界了分段生死,但還有塵沙惑,對真正佛的道理還看不明白,如塵沙遮住了, 要到了登地以上的菩薩才沒有塵沙惑。不過,登地的菩薩雖無塵沙惑,但還有根本無明惑 。根本無明是無始劫以來就有的,找不到起始,唯有佛才斷盡根本無明。由此可知,等覺 菩薩都還有業,這樣如何消業往生呢?若要消業,就別談往生了。 業有三類 界內有「三業」的名相,這不是指身口意三業,而是指善業、惡業、無記業。惡業有所謂 十惡業,即十善業的相反,這是小惡業,另有大惡業,就是「五逆」:殺父、殺母、殺阿 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善業有「有漏善」和「無漏善」。無記業則是不善不惡,但 又分二種:「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不善不惡但能遮住本性的,叫「有覆無記」; 分不出善惡,但不會遮蓋本性的,則叫「無覆無記」。以上都是三界以內的業,有業就會 召感生死苦果,三界內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何謂「分段生死」?「分」就是「限度 」,六道眾生壽命皆不一樣,但都有一定的限度,這就是「分」;「段」指的是此道與彼 道所受身相各不相同,如六道眾生中,人有人相,畜生有畜生相,走路姿勢、顏面等都不 相同。分段生死即是三界六道眾生所受之苦果。要知道,想免受分段生死苦,就必得斷見 思惑,見思惑共有一百多品,斷一品惑就如斷四十里瀑流,非常困難,可能一品惑未斷, 吾人的壽命就到了,若說等來生再來繼續斷,你有把握來生還為人嗎?斷見思惑如此不易 ,至於界外聖人的塵沙惑和根本無明惑,就更不簡單了。 伏惑帶業往生 在阿彌陀經中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要如何才能得一心不 亂呢?斷了惑就可以得一心。什麼人斷惑呢?有工夫的人才能斷惑。往生西方是九界往生 ,即使三惡道眾生也可以往生,但前面說過,斷惑如此之難,我們如何辦得到呢?別擔心 ,淨土宗還講「伏惑」,即「一念相應一念佛」。日用平常,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只要隨時察覺到妄念起來了,就要趕緊提起佛號,用佛號把妄念壓伏住,這就是「伏惑」 。這種工夫只要練到純熟,漸漸達到「淨念相繼」,臨終便有往生的把握。 彌陀經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往生到西方都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即 是一切皆不退轉之意。淨土宗對「阿鞞跋致」的講法是,九法界的眾生生到極樂世界都不 退轉,但並非生到那裡就即是第八地(不動地)的菩薩(依通途修證階位,不動地的菩薩 才真正不退轉),而是不再落入六道輪迴。 (全文完) 我戰則克 印祖云:「戰之一字,關係甚深,人欲、天理之際,若不以力戰,則理被欲蔽,俾理必隱 而欲必著矣。 孔子四十不惑,乃理勝而欲伏之時。七十所欲不踰矩,乃天下太平,了無戰事矣。孔子曰 ,我戰則克。孔子一生,未操兵權,何得說「我戰則克」之話乎?乃孔子教人克念作聖之 微旨也,故為取名德克。 聖人垂衣拱手而治天下,其要只是無欲,無欲則無戰。有欲則長戰,直至自他同歸於盡, 方肯死心。否則,必欲人亡而我獨存,決不肯念戰爭之慘而暫息也。」(復李德明居士書 二) 《觀經妙宗鈔》的淨土思想(三)──大乘三位配判九品及十六觀論 吳希仁 本來一宗教義的建構,至少必須具備義理系統(所謂教相)和實踐系統(所謂觀行),而 其間依教理修觀行,從因至果之詳細修證階位,更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否則,將降低其義 理系統之說服力,同時也會減少實踐系統之驅動力。是以,不論天臺、賢首、慈恩等莫不 各依經論建立其本身修證階位之體系。 淨土位階眾說紛紜 淨土專經,所謂「三經一論」中,明示修證之淺深次第最明顯者,莫如《觀經》中之十六 觀及三輩九品(《大本》雖粗分三輩,但未分品),是以古來注疏家鮮不依之判位,但莫 衷一是。如隋.淨影慧遠法師(523─592)《觀無量壽佛經義疏》依《仁王般若》之「五 忍」說,而判上上品為七地以來之生忍(無生法忍)菩薩、上中品為四地之順忍菩薩、上 下品為初地之信忍菩薩(注一)等;其後,唐.吉藏大師(549─623)《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依之。 概彼等專約往生以後所得之果,以判九品;且未達「無生法忍」,諸經論判位,上下有異( 注二)。故後唐.迦才大師(生卒?)《淨土論》破之曰:「觀果判人,位則太高」。其後 ,善導大師(613─681)承傳其意,而抑降之,乃準往生之因行業緣,而判上品三人是「 遇大(乘)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乘)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業)凡夫」。 其旨重在符應彌陀淨土法門立教之精神,欲使現世「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 佛願力,悉得生也。」(見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然終究未能詳判修證之位階。 妙宗鈔確定淨土位階 筆者認為有關淨土修證階位之判釋,必待至知禮大師《妙宗鈔》出,稟承智顗大師《觀經 疏》旨,以大乘三位(即圓教六即位中之「名字即」位、「觀行即」位、「相似即」位) 配判三輩九品及十六觀,而後楷定古今,其後有復論淨土修證位階者,無不從之矣。 此概由於中國盛傳之大乘八宗(天臺、賢首、三論、唯識、禪、淨、密、律),教義固各 有擅長,若論其判釋教網,則莫不共推天臺為第一。昔高麗.諦觀法師(生寂?)《天臺 四教儀》云:「天臺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罄無不盡。」近代學者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於此,則推許為「綜合的消化」,認為天臺對所有大小乘經論,真 正能給予客觀而公平之安排與判別,是中國佛教發展中「最後的消化」、「真正的圓教」 ,雖後出之賢首亦不能超過之。明末.蕅益大師(1599─1655)《法海觀瀾》卷二則記載 :「唐京兆大興善寺含光(不空三藏弟子,生寂?)至西土,有梵僧云:曾聞臺教定邪、 正,曉偏、圓,明止、觀,功推第一。」而民初提倡八宗通弘之太虛大師(1889─1947) 則於《教觀詮要》中,推崇天臺之判教云: 但古代判教諸大師,其受稟不同、其識見不同、其悟理不同,其所際之時代、所化之人根 ,種種不同,故其判之也,亦各有所出入,而莫或盡同者。然求其「精當而純全者」宜無 如(天臺)「五時八教」(之所判也)。 由於天臺一家對於判釋教網之「精當純全」無能出其右者,故今知禮大師《妙宗鈔》用之 以判釋《觀經》中之三輩九品及十六觀行,遂使淨土之修證階位忒明,而淨土之教義大備 ,其意義固為不凡而影響自亦深遠。 (待續) 注一:按,《仁王般若經》說菩薩階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賢位為伏忍,初、二、三 地為信忍,四、五、六地為柔順忍,七、八、九地為無生法忍,十地及如來地為寂滅忍。 淨影慧遠《觀經義疏》根據此說,判無生法忍為七地以上菩薩所得。 注二:懷感《釋淨土群疑論》卷六云:「所以諸師判此三品高下不同者,以無生法忍,《 經》《論》判位,或下或上;《仁王般若》說,無生法忍在七、八、九地;諸《論》之中 說,無生法忍在於初地,或在忍位;《菩薩本業瓔珞經》說,無生法忍在十住位;《華嚴 經》說,無生法忍在十信位;《占察經》說,無生法忍在十信前凡夫位。諸法師各據一位 得無生法忍,分上三品高下不同也。」 敗 壞 相 三 省 若無有志幹,好樂下劣法。身著名利養,其心不端直。吝護於他家,不信樂空法。但貴諸 言說,是名敗壞相。 (摘自十住毘婆沙論) 如果不能修集善法、除滅惡法,以致形貌、容顏失去威德,再者,又貪著、喜好一些壞人 心術的事物,心心念念向「名利」看齊,無法讓品德保持端正,而且對身陷苦難的眾生吝 於付出,不能信受「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道理,只會人云亦云,對邪師的見解盲 目崇拜。這樣便是心性受染污,顯現在眾生外表的敗壞之相。 吾人乃隨業酬報而來,由昏昧的心識所變現的依報環境,自然是引人向惡者多,引人趨善 者少。學佛修道之人若要避免在濁世中沉淪、迷失,除了「以戒為師」、善自要心之外, 更要以「善友為依」,用團體的力量來督促、鞭策自己。如此一來,好不容易蹦發的菩提 幼苗,才能持續向下紮根,枝葉也才得以日漸繁茂、茁壯,展現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生 機。 典型夙昔之二─道源老法師 智 展 道源老法師(一九00 ── 一九八八),河南商水人,年方弱冠,即批剃出家,早年曾 向慈舟大師、印光大師及太虛大師參學,終身以弘揚律、淨二門為職志。 老法師於教下栽培深厚,住世期間,總是風塵僕僕於弘法道途,講經說法、設壇傳戒,未 曾稍歇,故人稱臺灣出家眾中「說法第一」。 今依《道源老法師紀念集》,摘錄幾則道老的小故事,且讓吾人共同來領受老人家不朽的 修行風範。 刻苦修行 白聖長老回憶曾和道老一起閉關的經驗:「我記得,幾十年前我和他在洪山(於湖北武昌 )一起閉關,山中沒有什麼好菜可吃,天天吃冬瓜。有一天道源法師想要吃餃子,可是關 房裡沒有菜料。好不容易弄到一顆大白菜,又沒有菜刀來切,只得用剪刀來剪。然後把一 大塊麵粉,用手揉捏一番,攤成一個大餅,再把白菜包捲進去,用鍋煮熟了後,我們兩個 人就用手捧著去啃。那時候過著那樣的生活,我們還覺得滿足了。 還有一件事:道源法師他身體瘦弱怕冷,經常穿著一件小棉襖。那件小棉襖,穿來穿去, 穿了七、八年,早把『裡布』穿光了。所以他上半身總是黏著一層碎棉花。他在關房裡 兼修『拜佛』法門,拜來拜去,把褲腿(褲管)拜碎了、拜光了。手頭沒有錢,山裡也沒 有布,兩條腿又怕著涼,想來想去有辦法了,他把『被裡』拆下來,用剪刀剪一剪,就用 針縫起來了。大家都知道,道源法師是有名的三千度『近視眼』,把褲子縫得七扭八歪, 也只好將就穿了。可是他再蓋用那條『棉被』,因為沒有『裡布』,弄得他滿身都是棉花 。 各位法師居士!當時我們過著那樣的生活,道源法師還是意志高昂、勇猛精進!這都是仰 仗一念堅貞的道心,而得以維繫他一生的道業!後來他終於能夠弘教利生、大興法化,這 就是所謂的『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的榜樣!」 講經嚴謹 心會法師回憶於基隆海會寺能仁佛學院就讀期間,老法師準備講經的情形:「………眾所 皆知老和尚是高度近視的人,他看書是用眼睛直接靠近字面掃描,上課的經文或重點資 料講義,都必須由同學抄大字,大約八分見方。每次講課都要詳看註解科文,不敢馬虎; 雖然大部分都講過無數遍,老人家說講經要負責任,可以講深、講淺、講詳細、講簡單, 但不可講錯,否則瞎了眾生智慧眼。要依經解註,或依祖師大德註解,不懂的不可妄自揣 測、信口開河。也不可死背註解,變成背註解法師,囫圇吞棗一點沒消化,所謂儱侗佛性 、顢頇真如。也不可死在名言句下,要有揀擇慧眼,該用則用,能分辨是非邪正,把經講 活。 老人家常告誡,講經要扣著經文講,不可離題節外生枝,偏離經文不知所云,或自讚毀他 借題發揮,講古說笑嬉言俚語,說俗論野成為熱鬧雜會。必須前後連貫,不要講到後頭忘 了前頭,講前面要注意後面,段落清楚,層次分明。老人不愧是科班講經法師。」 病中不忘弘法利生 施旺坤居士回憶老法師晚年病重住院的情形:「師自住院後不久即拒飲食,每日僅進極少 流質東西,故法軀十分虛弱,但師總慈悲的在關懷別人,每次中午我去時,師即問吃飽了 沒有,若有出家師父去看他,師就說這裡沒有事,你們趕快回去用功夫去弘法吧!師在病 中仍不忘弘法利生,剛住院的第一個週末,仍要求要回蓮社(臺北中和淨宗蓮社)講開示 ,農曆春節要求要回海會寺(於基隆)接眾。師住院期間除囑咐要快將《佛說阿彌陀經講 錄》校對後,請《菩提樹雜誌》早日付印外,並口述自題:『老僧今年八十一,大好太陽 已落西。幸有些些餘暉在,不速弘法待何時?』之偈子列於書首。 我協助校對時,有若干疑義向師請示,師雖在病中,仍神智清晰,對於書中內容瞭若指掌 ,凡有疑問均詳為解釋,………師示現著病苦,其苦痛若是我們年輕人一刻也不能忍受, 而師面對著病苦,卻心平氣和地承受著,且在病中從不曾重言喝斥別人,師莊嚴的面容, 永遠流露著滿心田的慈悲,其行住坐臥之威儀風範仍不減平日,若無操履潛確的涵養功夫 ,何能如此安詳自在?」 道源老法師是臺灣近代難得的「講經師」,老人家的往生對於佛教界無非是一大損失。翻 閱著後人對道老住世間的種種紀錄,可以深刻感受到那「為法忘軀」的精神,尤其老人家 的大誓願 「凡我有生之年,皆我弘法之時」,更是令人動容、讚佩。雖然「哲人日已遠 」,不過,老法師所樹立的道風,卻永遠激勵著所有佛子,繼續在菩提道上不疲不厭、勇 往向前。 鵲華一瞥 淨 業 一行人從濟南機場出關,行經濟青高速公路,車子朝著濟南市急駛而去,一路梧桐行樹為 伴。 古書上常有「鳳棲梧桐」的句字,杜甫詩中也讀過「碧梧棲老鳳凰枝」的詩句,印象中的 梧桐是高貴喬木,鳳凰神鳥只在梧桐上停駐,而古琴也必得用梧桐樹彫製,才彈得出古雅 的韻味。其實梧桐還有很實用的一面,在南京、上海等地處處可見,熱天時梧桐大片的葉 子可以遮陽,冬天木葉落盡,不留殘雪,沒有積雪傷人之虞,所以梧桐素有「行道樹王」 的美譽。 行經華山 車子進入一望無際的麥田,四周點點人煙,就在濟南市東北郊外的一方平原上,只見一座 尖尖的山,拔地而立,一枝獨秀地刺向藍天,更遠處還有一座圓墩墩的小丘。有人隨口問 導遊:「請問那尖尖的是什麼山?」導遊答說:「是華山。」 當時金庸小說風行天下,誰都知道有什麼華山劍派、華山論劍等傳說故事,看眼前這座尖 尖不大的山,怎能聚集五湖四海的奇人異士,在此一爭長短?一車的人都以為導遊不過是 說笑吧!導遊也知道大家心裡嘀咕什麼,她說:「這是我們山東的名勝,尖尖的叫華不注 山,簡稱華山。圓圓矮矮的是鵲山。」 聽到「華不注山、鵲山」幾個字,許多人頓時眼睛亮了起來,記憶似乎也恢復了。因為在 《雪廬詩集》中,有七首之多的詩,都和「鵲山、華山」有關係,縱使沒見過這兩座山, 也不覺陌生。有些早年親近雪公的蓮友,在雪公寓所就曾目睹過「鵲華秋色圖」,現在聽 到「鵲、華」就在身旁,怎不感親切? 鵲華秋色 華不注山在濟南城北約二十里的地方,位於濟南市東北、黃河之南的平原地區,海拔一百 九十七公尺,是濟南名勝「齊煙九點」(注一)中最高的山。「華不注」為俗語「花骨朵」 的音轉,形容含苞待放的荷花(注二)。華不注山陡峻險絕,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都曾到此 ,並留下許多佳作名篇,至今被人吟誦不已。 如李白曾和杜甫同遊齊、魯,李白在〈古風〉詩中,就曾寫下: 「昔我遊齊都,登華不注峰。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 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曾任職「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對濟南的風景自然熟悉,濟南所在的 鵲、華兩座名山,少不得來此遊歷。一二九五年,趙孟頫回到浙江故鄉,為從未到過山東 的周密(原籍山東,卻在江南的吳興生長。)講述濟南的風光美景,還親繪一幅《鵲華秋色 》圖相贈,一解周密的思鄉情懷。目前這幅圖由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根據故宮博物院王 耀庭先生在〈典藏精選〉,對「鵲華秋色圖」有這麼一段解說: 「遼闊的沼澤地上,極目遠處,一望平闊,矗立著兩座山,右方尖峰突起,高峭的是華不 注山,左方圓平頂的是鵲山。兩山之間錯落著楊樹、小松及不知名的雜樹,遠處一排杉樹 ,固然一派滋潤,但也見有些樹木,葉已略脫,枝樹明明可見;葉子染紅染黃,這是秋的 信息。山羊五頭,散處在簡陋的茅草屋前嚙食。水邊扁舟數葉,舟上漁叟撐篙,岸邊一漁 夫持竹竿敲水趕魚,正待提網。」 至於趙孟頫的畫繪技巧,王耀庭先生有他專業的分析: 「此幅向是畫史上認定為文人畫風式的青綠設色山水。兩座主峰以花青雜以石青,呈深藍 色。這與洲渚的淺淡、樹葉的各種深淺不一的青色,成同色調的變化;斜坡、近水邊處, 染赭;屋頂、樹幹、樹葉又以紅、黃、赭。這些暖色系的顏色,與花青正形成彩學上補色 作用法。運用得非常恰當,青色系顯現透明的清秋涼,足以沁人心脾,但在補色作用下, 使人感到一片雅逸恬和,是中和寧靜而不是孤寂蕭索,這該是文人畫所推重的意境。畫主 山用『披麻皴』,洲渚的線條也是同一種筆調畫法。整卷筆墨色彩交融,對秋思中的名山 ,該是帶給觀賞者周密一幅遙遠的故鄉夢境。」 觀圖歸來 雪公早年在濟南,華不注山時有雪公足跡,《雪廬詩集》有「過華不注山聞有杏花林」一 詩,詩云:「孤秀插青天,何時近宅邊?不知杏花好,只誤愛秋煙。」一千多年來受到趙 孟頫「鵲華秋色」圖的呼喚,華不注山的秋景,仍是濟南人最鍾愛的季節。 雪公離開神州十三年後,在臺灣的故宮博物院見到這一幅「鵲華秋色圖」,心中悵然憂思 ,購得故宮的拓本,懸掛在臺中寓所,藉這幅圖「作歸來觀也」。每日望著圖中的華不注 山、鵲山,彷彿也有陶淵明歸去來,載欣載奔回到故鄉濟南的意思。還拈作兩首詩: 「秋思海上逐斜暉,淡淡齊煙入客幃。照眼雙峰青似舊,羈魂省得夢中歸。」 「漁舟農舍鵲湖濱,省識畫圖情也親。不必聞聲辨鄉語,料他皆是濟南人。」 雪公客居海外鯤島,正值秋天黃昏時分,思緒紛紛。望著寓所牆上的「鵲華秋色圖」,淡 淡的「齊煙九點」最高峰華不注山,似乎進了旅人客居的幃幕裡。圖中的華不注山、鵲山 ,看起來還是這麼的青翠鮮活,羈旅在外的遊人從此可以夢魂歸故鄉了。圖中鵲山湖濱, 點點的漁舟、散落的農舍,認得這都是故鄉的景物,更添一分親切的感情。不一定要聽見 圖中人物的交談聲,就能辨別講的一定是山東口音,料想他們都是我家濟南的老鄉。 雪公喜得「鵲華秋色圖」的拓本後,還購得多幅分贈友人。許多仰慕雪公德風的師長,也 紛紛見賢思齊購得一圖,央請雪公題詩惠賜墨寶。在《雪廬詩集》還能見到雪公作的四首 詩,謹錄於下: 劉子霜橋購鵲華秋色拓本錄予前作為題一絕 「兩點煙痕堆案青,為君題罷淚飄零。故園秋色餘清唱,多少齊人不忍聽。」 贈同鄉王鳳樓鵲華秋色圖 「艱難同作海天遊,何以遺君故國秋?只可深藏自怊悵,鄉人若見共生愁。」 同鄉趙天行購鵲華秋色圖索題 「君家秋興寫齊山,術數有無疑似間。九貢流人望喬木,鄉圖幾卷在臺灣。」 送劉梅生歸菲律賓以鵲華秋色圖贈之 「我家門對兩峰秋,中有清河湧碧流。別後相思看此畫,故人當去濟南遊。」 趙天行先生是雪公的山東同鄉,書法翰墨著稱於世,明倫月刊曾刊登趙老師「原孝、原悌 、原忠、原信、原過」等多篇文章。劉霜橋老師是雪公故舊,民國四十一年臺中蓮社舉辦 國文補習班,受聘為教席,劉老師講課有個習慣,下了講堂,必定檢討講席上所言得失, 這一點深獲雪公稱許。劉梅生居士,旅居菲律賓,畢生以教育為事業,常來臺灣弘揚佛法 ,得識於雪公,晚年圓頂現僧相。 夏日鵲華 一行人行經雪公故鄉的華不注山,正是夏日酷暑季節,只見窗外的平原輕煙瀰漫,山形恍 惚飄渺,少了那分秋色蒼茫,一行人也沒有雪公夢魂縈繞的秋思。大家聽見和雪公有關, 便紛紛張大眼睛想一瞧究竟,可惜車子高速經過,華不注山已被遠遠地拋在後面了,想再 多看一眼都是奢望,只有一路梧桐來相引,留在心頭的盡是雪公「鵲華秋色」的詩味。 注一:「齊煙九點」出自唐人李賀《夢天》詩「遙望齊州九點煙」句。登濟南千佛山的中 途,有一座牌坊,正面匾額上題著「齊煙九點」四個大字。站在千佛山上看得到濟南北邊 的九座小山:匡山、粟山、北馬鞍山、藥山、標山、鳳凰山、鵲山、華不注山、臥牛山。 注二:據明代楊慎《升庵詩話》:《左傳》:「成公二年,晉郤克戰於鞍,齊師敗績,逐 之,三周華不注。」相傳讀「不」字但作「蔔」音。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 『不音』『跗』,如《詩》『萼不韡韡』之『不』,謂花蒂也。言此山孤秀,如華跗之注 於水。」其說甚異而有徵。又按《水經注》云:「華不注山,單椒秀澤,孤峰刺天,青崖 翠發,望同點黛。」《九域志》云:「大明湖望華不注山,如在水中。」李太白詩:「昔 我游齊都,登華不注峰。茲山何峻秀,彩(綠)翠如芙蓉。」比之芙蓉,蓋因華不之名也。 以數說互證之,伏氏音「不」為「跗」,信矣。 錢象祖 呂富枝 宋朝錢象祖,字同伯,號止庵,臺州(今浙江省臨海縣)人,為人敦厚樸實,從小聰明過 人,愛好讀書,強記不忘,以擅長作詩聞名當時。中舉進士後,最初當太常丞(掌管宗廟 禮儀),宋寧宗開禧年間,升任參知政事(副丞相官職),和史彌遠共同謀劃,除去了奸 臣韓侘冑,從此為天下人民所仰賴。寧宗嘉定二年,官拜左丞相,不久之後,他就辭官回 鄉了。 錢象祖信奉佛法,最初問道於止庵元公,參究宗門心法大事,有所省悟,後來歸心西方極 樂淨土。當他駐守金陵時,真切修持淨土念佛法門,曾經在鄉州建立十所接待所,都以淨 土或極樂來命名,他又創建了止庵高僧寮,做為接待高僧大德談論佛法的處所。自從辭去 左丞相的官職,回鄉以後,更加精進修持淨業,常與高僧大德結社念佛,當時士大夫紛紛 跟從參加,形成念佛風氣。 嘉定四年,錢象祖忽覺身體些微不適,於是書寫偈頌說:「菡萏香從佛國來,琉璃地上絕 塵埃。我心清淨超於彼,今日遙知一朵開。」意思是說:「蓮花的香味從西方佛國飄來, 琉璃地上清清淨淨沒有一點塵埃。我心地清淨超過那琉璃地,今日遙知我那朵蓮花已經盛 開了。」 三天後,有僧人前來探病,問錢象祖平日生活起居時的心念如何?錢象祖說:「我既不貪 生,也不怕死,我不生天上,也不生人中,我只求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而已!」話說完,就 跏趺端坐而往生了。當時,整個屋內充滿了濃郁的異香,持續好多天才消失。 在錢象祖尚未往生前,他的兒子、姪子,以及同郡縣中的人,都夢見空中有聲音說:「錢 丞相必當往生西方淨土,當慈濟菩薩。」 讀「道證法師生平介紹」感想 李坤海 最近拜讀明倫月刊三百三十七期「道證法師生平」一文,悵然嗒喪之餘感觸良深,爰不揣 冒昧陳述一二。 四年前,筆者由臺北搬來臺中定居,從三子(曾任警察大學副教授,已於去年一月間往生 )口中首次聽聞,俗名郭惠珍的道證法師非凡殊勝行誼。當年他罹患淋巴癌進入第三年, (醫師曾宣布活不過兩年),有一天他拿道證法師口述的「毛毛蟲變蝴蝶」一盒錄音帶,并 借後人形容韓世忠的一句偈「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將還山不論兵」,央求筆者學佛、念佛 ,有關學佛念佛的益處,可從中獲得寶貴啟示。接著,媳婦從書櫃中翻找出道證法師口述 綴記的 學醫與學佛、傾聽恆河的歌唱、朝聖之旅等三本書供筆者閱讀,并針對道證法師勇 敢地與癌症搏鬥的經過做補充說明。 據媳婦說,道證法師自皈依佛教後,便改為茹素,每天五體投地拜佛數百次,誦念萬德洪 名阿彌陀佛至少數萬聲,並虔誠精進修持,如今病情好轉云云。對兒子和媳婦的說詞,筆 者起初半信半疑,但不旋踵間兩個意念掠過心頭,遂消除了疑惑。其一是曾教過筆者氣功 的老師,曾闡明拜佛動作基本上符合氣功原理,有自然療能,可加強免疫功能,能消除病 因。二是筆者於三十年前,在汐止慈航高中兼課多年時發現,從校長釋慧嶽到行政職員, 乃至比丘、比丘尼的學生們,因長年茹素,不但身體健壯,而且鮮有疾病。因為茹素對疾 病的療治、健康的增進和生命力的延續,均遠較肉食者高出甚多,慈航中學的出家師父便 是很好的證明。 筆者對三子的絕症本來滿懷憂懼,聽了道證法師的事蹟,頓時一掃而空。當場給三子打邊 鼓說:「應該向道證法師學習和請益」。於是父子相約,俟筆者皈佛後,找一天相偕去拜 謁道證法師,高攀結個善緣。但是筆者尚在輔大兼課,一週兩次往返於臺中與臺北之間, 加上兒子的癌症每況愈下,醫院數進數出直到病故為止,因而始終未能一償宿願,想去晉 見道證法師遂成緣慳一面的遺憾。 今年七月,從蓮友口中得悉道證師示寂的訊息,突聞「噩耗」,令筆者為之錯愕與納悶。 因為法師充其量不過四十五歲左右,正值芬芳馥郁的生命年華,何況她頗具開朗逸曠坦蕩 的個性,怎會遽爾離開人世?再者,筆者媳婦如上文所言「已有好轉」,情況怎麼會急轉 直下?在共修會上,親自南下嘉義,為道證師臨終助念及送終的資深蓮友,向大家詳細描 述那天各種情況,如由四方蜂湧而至的蓮友們,在莊嚴的阿彌陀佛聲中,法師這麼慈顏含 頤,笑容燦然灑脫地走了。荼毘時,大眾六字洪名響徹天空,久久未絕。種種現象,都是 為道證法師生前所嚮往的「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月」(註一)做了最好的注解,更 意味著西方三聖駕臨迎迓,「蓮池海會」又多了一尊菩薩。 講述法師往生經過的蓮友,邊說邊從透過眼鏡玻璃片上,返照出晶瑩閃爍的淚光,在場聆 聽者很多人黯然神傷,包括筆者在內都有泫然欲泣的衝動。大家對於多才多藝,溫婉柔情 ,懷具悲觀、慈觀的道證師,竟然英年凋謝,感到淒迷愴恍,有諸多惋惜與不捨。瑰奇磊 落的道證師,才氣十足,舉凡書法、繪圖、口才等均有脫穎而出的表現。從朝聖之旅一書 的插圖中,看到她擁有一手好書法,那些飄逸秀麗、渾厚蒼勁、端莊挺拔的字跡,真有一 派書法大家的氣概。又,一尊金璧輝煌的阿彌陀佛像,據說係遵循嚴正的尺寸規格一筆一 劃地鉤勒恭繪,畫得如此逼真傳神,嘆為觀止。 在學醫與學佛、朝聖之旅、傾聽恆河的歌唱三本書中,道證師的慈悲和虔誠,躍然紙上, 讀來感人肺腑。凡讀過這三本書者,即使鐵石心腸,也一定為之動容,這三本書說是一字 一淚綴成的,絕非誇大之詞。筆者先後重覆閱讀兩次,每讀過一次,心海澎湃,久久不能 自已。從前孔子著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為非作歹者讀過這三本書,也必定會改過遷善 。有人說:「讀諸葛亮的〈出師表〉不墮淚者,不忠;讀李密的〈陳情表〉而不墮淚者, 不孝。」筆者不揣冒昧再添一句:「讀道證師的演講詞不流淚者,不仁不義」! 往生者已矣,但她的為人誠篤厚重,善替別人設想、謙抑應世、寬恕待人、宅心仁厚…… 等,凝聚結成的光風霽月風範長存天地。如今她於淨土與諸菩薩俱會一處,但願如在生時 持續憐憫眾生苦,慈心不捨,哀憐攝受,慈航普度。 註一:為印度詩人泰戈爾一首詩,他是亞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人。 忿 思 難 三 學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 思難,見得思義。(論語 季氏篇) 近年來因生活大不易,人變得鬱悶難耐,稍不如意,便忿怒相向,釀成大禍。公共場合的 忿怒衝突,就無須贅言了,僅在家庭之間因忿怒而造成的人倫悲劇,就有好幾起新聞。 突如其來的「一朝之忿」,如暴發的山洪,一瀉千里,沛然難禦,留下一生啃食不盡的懊 悔。美國富蘭克林說:「忿怒起於愚昧,終於悔恨。」一時氣昏了頭,才會不加思索地口 出惡言,手執刀棍,做出糊塗之事。這「一朝之忿」如猛火暴虎一般,若不設法加以禁遏 ,那燎原傷人的可怕後果,恐怕就要苦吞一輩子了。 舞雩臺的省思 有一天,魯國人正在曲阜城外的「舞雩臺」舉行請雨(或求晴)的儀式,孔子與弟子們也來 到「舞雩臺」。在請禱儀式中出現了「崇德、脩慝、辨惑」六個字(注),意思是叫來此請 雨或求晴者,自我省察的警語。 在孔子一旁陪侍的樊遲不明其意,請教孔子。孔子很高興有弟子能這麼問,孔子說:「善 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 親,非惑與?」凡事先做,再求好處,德行自然日增。凡事責己不責人,缺點自然日消。 一時的忿怒,而忘了自家身分和親人處境,這不是心智迷惑的人嗎?除了向上天請雨求晴 ,更要以「崇德、脩慝、辨惑」自我脩省。 一朝之忿後 一朝之忿,帶來的遺憾,小則自作自受,大則亡國敗家。春秋時候,楚國向鄭靈公進獻一 隻黿。鄭靈公便令廚子烹煮作羹。正巧公子宋與公子歸生兩位執政大夫來到殿前。公子宋 食指大動,於是對公子歸生說:「我每次食指大動都能嘗到珍奇美味,這次君上一定有美 味分與大家。」入了殿,見廚師正在解割大黿,兩人便相視而笑。靈公很奇怪,追問兩人 ,公子歸生便據實相告。靈公聽了心裡極不悅,等到黿羹煮好後,靈公招來許多大夫,賜 給他們黿羹。最後靈公才召見公子宋,卻故意不賜給他黿羹。公子宋大怒,不顧一切的將 食指伸入鼎中,蘸食黿羹後,拂袖而去。靈公暴跳如雷,聲稱非殺掉公子宋不可。公子宋 回家後,聽說靈公要殺他,便和公子歸生策畫,先下手弒殺了靈公。靈公死後,鄭國經歷 一場大混亂,亂平之後,公子宋也由於謀殺國君而被誅。 公子宋忍不下一朝之忿,一錯再錯,竟然讓自己掉入犯上作亂的深淵。鄭靈公也敗在一朝 之忿,造成國破身亡。一朝之忿,讓人一時迷惑,引來無窮禍患,所以孔子要人在忿怒之 際,想想:因為自己的一時氣忿,壞了自己的身分名譽,甚至連累親人,糊塗迷惑莫過於 此了。 兩帖藥方 在霞外雜俎這本養生書籍中,有一帖專治「一朝之忿」的藥方: 方名:和氣湯。 專治:一切客氣(邪氣)、怒氣、怨氣、抑鬱不平之氣。 藥物:先用一個「忍」字,後用一個「忘」字。 服法:上二味和勻,用「不語唾」送下。此方先之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繼之以「 忘」,可無終身之憾也。 怒氣發作時,不惡言,不唾罵,服下「忍忘」藥,這一朝之忿就制伏下來了。這是道家的 養生之道。 孔子的藥法稍有不同,用的是「忿思難」致知的功夫。在怒不可遏時,想想這樣不顧一切 地大怒之後,會帶來那些患難苦果呢?自己因此身敗名裂,或是讓親人陷入無可挽回的大 錯。心裡如此覺照警覺,一腔沸騰怒氣就可降溫下來,畢竟世上不畏「苦果」的人,還是 屈指可數! 注:清人劉寶楠論語正義說:「時魯雩祭,樊遲從夫子往遊其下也。『崇德、修慝、辨惑 』者,此當是雩禱之辭。」 崇明老人 吉 光   三十年前的高中課本,錄有一篇清代王士禎《漁洋夜譚》的文章,記載崇明老人,由子媳輪 流奉養的故事,讀來發人深省。 清代江蘇省崇明縣,有一位吳姓老人,生了四個兒子,因為家中赤貧如洗,不得已把兒子 都賣掉,以求眼前的生活。那四個兒子都賣給富人家中當奴僕,長大以後,都贖身自立, 各人娶妻生子,四個兄弟大家同住在一起。 起初,他們奉養父母,是一月輪流一次。可是兒媳們說: 「一月一輪,必定經過三個月後,才有侍候父母的機會,這樣對父母太疏遠了,應當一天 一輪才好。」 後來覺得一天一輪,還是要經過三天以後,才能奉養父母,仍是太疏遠,應當一餐一輪更 好。從此以後,他們改為每餐輪流,譬如早餐輪到大兒子奉養父母,午餐就輪到二兒子奉 養,晚餐輪到老三,明天早餐就輪到最小的兒子老四奉養,這樣周而復始的輪流奉養父母 。每逢五日、十日,四個兒子共同設置美食在堂上,父母向南坐,四個兒子及孫子們東面 坐,四個媳婦及孫媳們西面坐,大家依次向吳老人夫婦敬食敬菜。 在老人食堂的後面,兒子們為老人安置一座木櫥,櫥中每家都放一串錢在面,當老人每 次吃飯完畢,就回頭在櫥中取錢一串,到街上去買水果糖餅吃。櫥中的錢,從來沒有匱乏 的時候,因為四個兒子每天源源不斷的把錢補進去。 老人空閒的時候,常到知己朋友家中去玩,有時候與朋友一同下棋,有時與朋友一同打牌 。他的兒子們知道老人家玩的地方,便暗暗地送幾百文錢給老人的朋友,請朋友故意把錢 輸給老人,老人贏了錢,洋洋得意,回家津津樂道的告訴孫兒們,或買玩具給孫兒娛樂, 老人自己並不知道贏得的錢,就是自己兒子的,因此整天樂而忘憂,全家洋溢著一團喜氣 。 當老人九十九歲的時候,老太太九十七歲,長子七十七歲,次子七十六歲,三子、四子 也都已鬚髮斑白,五世同堂,曾孫、玄孫繞膝,共約二十餘人。 崇明劉公兆給吳老人題一門聯:「百齡夫婦齊眉,五世兒孫繞膝。」這真是人生第一樂事 ,孝順善報的現實寫照。 凡是做兒子的人,都應當像吳老人的兒子一樣,竭力盡孝,及時奉養。大家不見世上失去 父母的人嗎?要孝養父親而無從盡孝了;大家不見世上喪母的人嗎?要孝養母親也無從盡 孝了。像吳老人兒媳們孝順的事蹟,真是值得世人效法的。(譯文參見王湘清居士《因果報 應錄》) 幾年前,媒體曾批露一則消息,中部地方有兄弟數人,為奉養父母親,合資建築一棟樓房 ,兄弟分層居住,輪流奉養父母,雙親從此省得每個月各處奔波。濃郁的古風,感人的事 蹟,一時傳為美談,於崇明老人的吳氏兄弟不遑多讓。 清醒的陀螺 瑜 揚 日曆一張、一張地撕,不知不覺又要換上新的一本。日子庸庸碌碌地過,沒想到又站在年 關面前。一年到頭,總像顆陀螺一樣地轉個不停,似乎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會回首凝望 一下曾經行過的足跡。這一年來,是悠悠忽忽,還是戰戰兢兢?目光焦點只在自己身上, 還是也看到了身邊的人?在外頭衝鋒陷陣的時候,是純粹為了獲得,還是也有些許付出? 在飛快的步伐裡,是覺得充實,還是隱隱帶著悵然若失的空虛?………在歲末年終,每個 人都該坐下來和自己談一談,把這些問題仔細想一想,只有理出頭緒了,新的一年才不會 又是一場空轉。 現代人或許真是太忙碌了,忙著賺錢養家,忙著餵飽自己的欲望,就連好不容易可以稍稍 喘口氣,也要「忙著」休息。如果一味地「忙」,確實帶來了幸福,也為人生帶來了崇高 的價值,自然無須再議。偏偏有越來越多人罹患憂鬱症,越來越多人選擇輕生,越來越多 人離婚,越來越多小孩覺得自己並不快樂………。我們好像在沙漠中追逐海市蜃樓的旅人 ,拼了命地往前跑,卻發現這只是老天開的一個玩笑。 人都有許多責任要扛,有許多理想要實現,除非離群索居,否則身處在這個時代,似乎都 免不了要扮演「陀螺」的角色。只是在轉得昏天暗地的時候,你感受到那「穩若泰山」的 重心了嗎?或者,只是不由自主,輕飄飄地隨著旋舞?既然「忙」是現代人無法逃脫的, 就該忙得有意義,忙得心甘情願才是。如果每天睜開眼睛,只覺得被壓迫、制約,如同傀 儡一般,完全失去主導權,就是該停下腳步,重新檢討、審視人生的時候了。因為只有把 自己調整好,身心都處於平衡狀態,才能進一步散播關懷,讓周圍的人與我們一同開創幸 福。所以,在跨越年關之前,先真誠地問問自己:對於生活,我是否甘之如飴、樂在其中 ? 當然,生活若只是排滿繁瑣、細碎的俗務,成天在其中翻滾、周旋,對一個修行人而言, 自然是難以忍受的。可是,居塵學道,本就得面對「逐塵」和「求道」的矛盾和兩難,該 如何在塵世之間安頓,又時時不乏法乳的潤澤,同樣需要一番調適。新的一年,以做「清 醒的陀螺」自許吧!雖然被業力的繩索捆縛,然後重重地拋擲出去,我們身不由己地在喜 怒哀樂、憂悲苦惱中反覆旋轉著,覺得疲於奔命、勞累不堪。但若能先認清處境,不自亂 陣腳、自暴自棄,積極尋求能將角色扮演好的最佳方式,陀螺即使轉得飛快,終究會進入 「從容的速度」當中,此即「隨緣消舊業」。在能依著重心旋轉之後,進一步,就要在這 快速的律動裡,讓「動靜合一」。凡塵俗事雖惹得我們分身乏術,但若能在造作之中仍不 忘以佛法的智慧覺照,煩惱、躁動當下即能止息,看似無法平靜的妄念、妄分別,就能逐 漸和涅槃的寂靜、清涼合一。此時,陀螺的旋轉就不再是無謂了。 新的一年,或許忙碌難免,或許還得面對更多理不清的糾葛是非,但若能記得自己發願要 做「清醒的陀螺」,就能在如實的旋轉中,安之若素,自在無憂。 論語簡說(四十八) 子 圓 八佾第三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 吾能徵之矣。」 孔子說:「夏朝的禮樂我可以說得出來,但是負責奉祀夏朝祖先的杞國,卻沒有辦法取得 足夠的證明。殷朝的禮樂我可以說得出來,但是負責奉祀殷朝祖先的宋國,卻沒有辦法取 得足夠的證明,這是文字典籍和了解禮樂的賢者不足。如果兩者足夠,我就可以進一步證 明。」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周武王分封夏禹王的後代在杞國,允許杞國繼續用夏朝 的禮樂來祭祀祖先,所以夏朝的禮樂應該完整地被保存 在杞國。孔子當時是東周時期,已經距離周武王好幾百年,而孔子到了杞國,卻找不到足 夠的證據,來證明夏禮。 「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殷朝也就是商朝,滅亡後,子孫被分封到宋國。同樣, 也無法找到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孔子所說的殷禮。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文」指的是文字典籍。「獻」就是懂禮的賢士大 夫,可以向他請教證實。因為杞、宋兩國典籍及懂禮的賢者不足,所以無法證明夏朝及殷 朝的禮樂。進一步推知,孔子必然懂得夏禮及殷禮,因為證據不足只能存疑,採取嚴謹的 態度。 我們應該知道,文獻和民族大有關係。如果讓文化典籍散失,不珍惜懂得文化的賢才,那 民族的存續就值得憂慮!四書五經乃中華文化的重要典籍,今日懂得經書的人已日漸稀少 ,再不重視及提倡,民族的命脈將岌岌可危!古人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 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著力於經典的研讀與力行,才是自救救人之道! 明倫堂掛《大學》治 煩 各府州縣明倫堂,寫《大學》一章,極有意思。蓋師儒懸此以為準,庶幾道德之一矣。教 者學者,實實講習,實有裨益。(見王陽明文鈔) 明代各地方政府學校講課的「明倫堂」,講堂牆面都會寫上《大學》一章,這是極有意義 的事。凡學習孔子儒家文化者,都應該懸掛《大學》,常以「誠意、正心」作為生活準則 ,漸漸就能和「道德」接近了。教師與學生,常在這上頭實在研究練習,必有真實益處。 體冤進道 菩提達磨開示修證佛道有四種行法,其中之一為「報冤行」。修行時若遇到苦難逆境,自 念:「這是自己過去所犯惡業的果報,今世雖然不犯,但是這都是宿世災殃惡業的果熟了 ,應甘心忍受,都無冤訴。」此心生起時,相應於理,能體察冤是舊業果熟,於道業大有 進步。 秦國田律 考古專家最近從湖北出土的秦簡中發現,秦代頒佈的《田律》規定:早春二月,不許到山 林中砍伐樹木;夏季七月前,不許燒草以及採取剛發芽的植物;不許捕捉幼鳥幼獸,不能 毒殺水生動物,也不能用陷阱或網捕捉野生動物及鳥類。 畫馬入馬腹 宋代李伯時,善於畫馬,有一天和黃庭堅參見法秀禪師,禪師呵斥他說:「你是士大夫, 卻以畫出名,況且又畫馬,期望人們誇你畫得妙。妙得入馬腹,真該畏懼啊!」李伯時聽 後就想絕筆不畫了,法秀禪師勸他畫觀音像,抵贖以往的過失。(見高僧傳〈東京法雲法秀 禪師傳〉) 夫婦天倫 雪公云:古代結婚有三原則:一者、身是父母給的,自己不作主,必由父母作主。二者、 媒妁之言,必須門戶相當,要所學相當。左傳鄭太子忽云:「齊大非耦」,不與齊家結婚 ,因門戶不相當,不可僅看眼前一時。三者、本人的意見。婚姻須六禮促成,最後才親迎 。禮部會發給證書。有孩子後,孩子各有父母一半的血統,故夫婦算是天倫。 繼往開來、疏朗利落的書法精品──「蕭瑒墓誌並蓋」 全名【隋故秘書監左光祿大夫陶丘簡侯蕭君墓誌銘並序】,隋大業八年(612)八月刻。正 書,二十四行,行二十四字。此誌年代,距離唐朝開國只有六年,書法風格已接近唐人; 而字形扁方,尚留存北魏的遺意。 通篇用筆頓挫有力,清爽利落,無一筆鬆懈;結體均衡,顯得格外和諧疏朗;章法茂密, 生機蓬勃,始終精神一貫。而刻工也十分精巧,一點一畫,起筆收鋒,毫不含糊,達到了 美侖美奐的境地。可說是承先啟後、融會漢唐的書法精品。 神農畫像石 ── 東漢 神農氏又稱「炎帝」、「烈山氏」,為中國遠古傳奇人物。根據綱鑑易知錄記載神農氏: 「初蓺(種植)五穀、嘗百草,製醫藥…因天時,相地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始教民 蓺五穀而農事興焉。」神農氏創造耕種工具,教導百姓種植稻、黍、稷、麥、豆五穀,使 人類由漁牧生活進入農業社會;且親嘗百草辨別藥性,開創了中醫源流。其功甚偉,迄今 仍為人所推崇。   此圖縱長一0五厘米,為東漢時期畫像石拓紋。左上方刻畫神農氏手牽大鳥執耒耜耕作,展 現教民耕作之功,旁有圓月玉兔相伴;下方則為長翅藥獸嘴啣百草,以表為民治病之德。 圖紋優美流暢,主題簡潔突出,充分表達對神農氏敬仰崇拜之意。現藏徐州博物館中。

相关参考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

佛教 明倫月刊322期

再談實修●鞭鼓生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依什麼標準修正呢?佛教徒就是依佛陀所立的戒法來修正。能夠依教實修,了生脫死才有希望。或者有人會問:「法華經不是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