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40期
Posted 孔子
篇首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40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講經之地例禁募捐 鞭鼓生 雪公在臺中佛教蓮社的講經堂上,立了一條社規:「講經之地例禁募捐。」斗大的字,長 期孤挺挺地矗立在講堂邊。錢財是世人所追求的,即便作公益事業也是需要財力來推動, 雪公何以立此社規來捆綁工作人員呢?老菩薩要弟子們以怎樣的心境來力行佛道呢?在經 濟掛帥的工商社會,沒勸募要如何立足呢? 有道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拿施主的錢財,就要做利人益眾的功德,然後將此功德 回向給施主,絕不是拿來個人花用的。有一首偈:「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 道,披毛帶角還。」施主的道糧,是用來了道的,不可以隨意糟蹋,箇中是有因果需要酬 償的。 雪公在世時,一再地告誡弟子:「自己的錢可以丟在河裡,眾生的錢一分要當十分用。」 又說:「嘴裡念著阿彌陀佛,心中卻盤算著如何營聚謀利,全身沾滿了臭銅氣,道根如何 增長呢?念佛人,要緊的是,長存解脫心,不需要萬貫纏身,只要『求道如求食』,自登 九品蓮。」 修行人,身處世間,總要隨緣隨分盡我悲心,然而名利令人昏惑,稍不謹慎,雖只是順手 接過施主的功德金,那微細的貢高我慢心,就於茲生焉,好不令人生畏!雪公在社規的背 後則另立一條「響應救濟災難代收樂捐」,社會發生了災變,需要大眾伸出援手,這時才 可代收樂捐專款專用,而且事後必須具文徵信。那麼公益事業如何推動呢?雪公則常說: 「有錢作有錢的功德,沒錢一樣可以行善做功德。」君不聞達摩祖師東來,見梁武帝,梁 武帝問:「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祖師言:「實無功德。」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何等恢宏的氣象!梁武帝熱騰騰的心,竟被祖師潑了一盆 冷水。原來架子場面等功夫,都不算功德。身處高功利時代的修行人,能不戒之哉! 龍樹菩薩 匡持像運著勳庸 說偈婆沙大論中 願共眾生生彼國 普令具縛脫樊籠 (淨土詠史 西湖居士李濟) 龍樹菩薩匡正護持像法時期的法運,可謂功勳顯著,他曾在【十住毘婆沙論】和【大智度 論】中說偈,發願和十方眾生一起往生極樂國,普遍使得具足煩惱的眾生,都能脫離生死 的樊籬、牢籠。 讀易散記:謙卦彖辭(下) 自 明 艮下 坤上 謙亨。君子有終。 「鬼神害盈而福謙」 虞仲翔注:「鬼謂四,神謂三。坤為鬼害,乾為神福。故鬼神害盈而福謙也。」 崔憬注:「朱門之家,鬼闞其室。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是其義也。」 虞注。謙卦在八宮卦中,為兌宮五世卦。兌卦自初爻變,為一世,變至五爻為五世,即為 謙卦,上爻不變,四反回,為遊魂,下體皆復為歸魂。四反在四爻,下體復以三為主。京 房易傳謂遊魂歸魂為鬼易。兌宮遊魂在四爻,歸魂在三爻。謙四,陰消,為詘,三為陽息 ,為信。故注云:「鬼謂四,神謂三。」繫辭上傳:「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虞注:「 魂,陽物,謂乾神也。變,謂坤鬼。乾純粹精,故主為物。乾流坤體,變成萬物。故遊魂 為變也。」淮南子說山訓魄問于魂。注云,坤魂亦乾也。故此處四三皆是乾之精。「坤為 鬼害,乾為神福。」者。盈則詘坤而為鬼,謙則信乾而為神,是以鬼神害盈而福謙。以上 依張編修以及李氏疏解釋。 崔注。李氏疏解釋。「朱門之家,鬼闞其室。」本於揚雄解嘲。以釋鬼害盈之義。「黍稷 非馨,明德惟馨。」是尚書君陳篇文。以釋神福謙之義。故云是其義也。 「人道惡盈而好謙」 虞仲翔注:「乾為好為人。坤為惡也。故人道惡盈。從上之三,故好謙矣。」 崔憬注:「滿招損,謙受益,人之道也。」 依李氏疏解釋。 虞注。虞氏逸象:「乾為人,為好。坤為惡。」注:「賈逵曰:好生于陽。惡生于陰。」 人得陽以生,故為人。乾為好,坤為惡,乾盈則就坤,故人惡盈。從上之三,是乾來而成 謙,故曰好謙。 崔注。「滿招損,謙受益。」引自尚書大禹謨。滿則溢,溢則損。故人道惡盈。謙則虛, 虛則益。故人道好謙。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虞仲翔注:「天道遠,故尊光。三位賤,故卑。坎水就下,險弱難勝,故不可踰。」 李氏疏說。左傳昭公十八年:「子產曰,天道遠。」虞氏引來此處,解釋謙尊而光。 謙九三自上九來,上為遠天,故為尊。謙三為互體坎,息履則為互體離。離火為光,故為 尊而光。三與上對比,則三位賤,故為卑,是由尊位來居卑位之義。三體坎,坎為水。水 向下流。坎又為險。尸子:「水弱而難勝。」水流向下,險弱而難勝。難勝,故不可踰。 「君子之終也」 孔氏穎達注:「尊者有謙,而更光明盛大。卑者有謙,而不踰越。是君子之終也。言君子 能終其謙之善,而又獲謙之福,故曰君子有終也。」 李氏道平疏:「尊者能謙,則人仰光明。卑者能謙,則物難踰越。艮始終萬物。艮之君子 ,始終不易。故曰君子之終也。使始能謙,而終不能謙,不可謂之有終。今能終其謙之善 ,又能獲謙之福。故曰君子有終。」 卦辭「謙亨」含義廣泛,總義謙是原因,亨是結果。因為謙卑,乃得亨通。彖傳首以天地 之道解釋謙亨因果之義。天道下濟,是天道之謙,而光明即是天道之亨。地道卑,是地道 之謙,而上行即是地道之亨。次以天地鬼神人道的事情,解釋謙亨之義。君子學謙,應當 了解,謙是天地自然法則,謙為鬼神所福,為人所好,不謙便是盈,則為鬼神所害,為人 所惡。明了此義,則能誠意學謙,能亨通事理而無障礙,即是君子所得之終。彖傳所說的 義理,其所依據的象數,如以上各注。 象傳說:「地中有山,謙。君子以捊多益寡,稱物平施。」 「地中有山謙」 劉表注:「地中有山,以高下下,故曰謙。謙之為道,降己升人。山本地上,今居地中, 亦降體之義。故為謙象也。」 李氏疏說。謙卦之象,即是艮山居坤地之中,是艮山從其高處下居其下的平地,故名為謙 。謙的道理,就是降低自己,提升他人。這就是禮記曲禮篇所說的「禮者,自卑而尊人」 之意。山本在地上,今居地中。合乎貴而能降之義。故其象為謙。李疏又說:「愚案,禮 有定分,分不可干,故上天下澤則為履。禮有內心,心不可亢,故地中有山則為謙。」 「君子以捊多益寡,稱物平施。」(王注本捊作裒) 虞仲翔注:「君子謂三。捊,取也。艮為多,坤為寡。乾為物為施。坎為平。謙乾盈益謙 ,故以捊多益寡,稱物平施。」 侯果注:「裒,聚也。彖云,天道益謙。則謙之大者,天益之以大福。謙之小者,天益之 以小福。故君子則之,以大益施大德,以小益施小德。是稱物平施也。」 依據李氏疏解釋。 虞注。說文:「捊,引取也。」故以捊作取字講。說卦傳:「艮為堅多節。」故艮為多。 坤陰小,故為寡。精氣為物,乾純粹精,故乾為物。天主施,故乾為施。坎為水,水性平 ,尚書大傳說:「非水無以準萬里之平。」故坎為平。以乾之上九益謙,故云乾盈益謙。 取艮之多,以益坤寡,故云捊多益寡。量乾之物,以平乾施,故曰稱物平施。李氏疏又說 :「愚案,乾陽大,有主長,為多。坤陰小,有主消,為寡。艮為手,為捊。互震動,伏 巽,是益動而巽。又損上益下為益。故曰捊多益寡。說卦,巽稱而隱。伏巽為稱。巽稱乾 物,而坎平乾施。故曰稱物平施。」 侯注。彖傳說明,天道益謙。但謙有大小,福亦有大小。天之道,蓋稱量其物以益。 君子則法天道,以德之大小而益之,大小因仍之,是為稱物平施。 象傳以謙卦上下兩體,解釋謙之義理。艮山不自為高,而能下於平地,這是謙象。君子學 謙,即是捊多益寡,以自己之多,益人之少。君子學謙,必須由象入理。多寡是物象,只 見物象,而不得物之體,所學的謙,仍是形而下者。必得物之自體,方是形而上者。例如 山與地高下之象不同,而山與地皆不離土,山之土,與地之土,便無不同。山地之象有多 下,造成其象之土,則是平等。此即稱物平施之理。稱物是稱量萬物,不離萬物。即是不 離千差萬別之象,而見平等的理體。見得理體,則能不為萬物所礙,無往而不亨通,是為 君子有終。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 智 果 ◎釋唯識實性(續) ▲會歸「真如」(即釋頌文第二、三兩句) (一)正會歸 論卷九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此一切諸法之圓成實勝義無性,決非指前三種勝 義,而是第四之「勝義勝義」,為恐與前三種勝義相濫故,今更云「亦即是真如」句。 何謂「真如」?論卷九云:「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真實 不虛妄,如常不變易之宇宙萬法本體也。 「真如」二字,各有所簡: 「真」字1、簡去「有漏法」,以「有漏法」乃虛妄不實之法,如夢幻泡影,與「真」義相 違,故簡之。2、又簡去「遍計所執性」,以其乃是能遍計心於非我法上妄執為我法故,如 繩蛇空華,亦與「真」義相違,故簡之。 「如」字1、簡去「無漏有為」(有為而通於無漏之法),彼屬「修德」(指世出世間一切 善法),雖與「性德」相應(「性德」指無始以來自性中本具之善功德),所謂「修德有 功,性德方顯」,然而卻屬於「緣生法」,以無漏清淨心,心所為緣而生故,有生即有滅 ,既有生滅變易,便與「如」義相違,故簡之。2、又簡去「依他起性」可知。 論卷九又云:「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 唯識心要卷九釋云:「一切位者,聖凡、因果、世出世間諸分位也。由真如不變隨緣,故 云『於一切位』;由真如隨緣不變,故『一切位常如其性』。湛然(安靜貌)即『如』字 之義,『不虛妄』即『真』字之義。所謂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處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 非淨,如水與冰,同一濕性,豈凝然(心神專注貌)死定(如槁木死灰)之謂哉!」 (二)釋「亦」言 唯識心要卷九云:「頌中『亦』之一言,顯此勝義,復有多名,謂名『法界』及『實際』 等。」 按雜集論(亦名對法論)卷二載,有七種名: (1)真如── 體恆無我,即是「真」義;無有改轉,即是「如」義。 (2)無我性── 離二我故。 (3)空性── 一切雜染所不行故,所以者何?由緣此故,能令一切諸雜染事,悉皆空寂 由「無分別智」,證彼「真如」,令彼煩惱,悉皆空寂)。 (4)無相── 色、受乃至菩提,諸所戲論,真如性中,彼相寂滅故。 (5)實際── 「實」者,謂無顛倒;此處究竟,故名為「際」,真實究竟之境地,更無 過此可緣求法故。 (6)勝義── 最勝聖智所行處故。 (7)法界── 三乘妙法所依相故。 上來「會歸真如」,即釋頌文第二、三句已訖。 (丑)會「圓成」即「唯識實性」(即釋 頌文第四句) 論卷九云:「此性即是唯識實性。」謂此「圓成實勝義無性」即是唯識之實性也。為何要 加上「實」字耶? 凡解釋「唯識性」,約有二種相對: 一、真實虛妄相對。 二、勝義世俗相對。 茲先說「真實虛妄相對」。論卷九云:「唯識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遍計所執(即 「依他起」上之「遍計執」);二者真實,謂圓成實性(即「依他起」上所顯之「圓成實 」);為簡虛妄,說『實性』言。」此即顯示「遍計」與「圓成」二性,皆不離「依他起 」,但於「依他起」上,簡去虛妄之「遍計執」,即能顯出真實之「圓成實」。今為簡「 虛妄唯識性」(遍計執),故加一「實」字,說「圓成實」為「真實唯識性」或「唯識實 性」,此即「遣虛存實」之義也。 次說「勝義世俗相對」。論卷九云:「復有二性:一者世俗,謂依他起;二者勝義,謂圓 成實;為簡世俗,故說實性。」此乃遣除遍計執之無體法,而於有體法上,作依圓相對。 今為簡「世俗唯識性」(即「依他起」)而顯勝義之「圓成實」,故,加一「實」字,說 「圓成實」為「真實唯識性」或「唯識實性」,此即「遣相證性」之義也。 又此中「唯識實性」唯取「圓成實」(即真如)者,但依「常無常門」說(常住不變,為 「圓成實」;無常生滅,為「依他起」),不依「漏無漏門」說(「無漏有為」,為圓成 實;「有漏有為」為依他起),何以故?若依「漏無漏門」說,則「淨分依他」亦得稱為 「圓成實」故。 上來釋頌文第四已訖。 ※結示勸信 論卷九云:「三頌總顯諸契經中『無性』言,非極了義,誡有智者,不應依之,總撥諸法 都無自性。」上來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三首頌,總而言之,皆在顯示一切經中所說「 一切法無性」者,乃是佛密意說,並非究竟了義之言也!告誡一切有智慧之人,不應依據 彼不了義經,而全全然否定一切法,當知:「初一性無,後二定有」(述記語),如此方 為唯識中道了義之教也。 上來總共二十五頌,明「唯識相性」(即「唯識境」),今已略釋訖。 戒如樹根 雪廬老人 念佛求一心,一心即定,定必由戒生。儒家亦主知止,止即戒。念佛無戒,如樹無根。 樹無根則不能安立,如無戒則未曾入道。 樹無根則不能禁風,如無戒則難破魔障。 樹無根則不能生發,如無戒則覺芽難長。 樹無根則不能結果,如無戒則恐難成就。 七十三年元旦講話之二── 修淨須知 雪廬老人 「世間解」是佛的十個名號之一,唯有佛一人才有資格稱為「世間解」。什麼叫「世間」 ? 「世間」分二種:「有情世間」與「器世間」。十法界(四聖六凡)叫「有情世間」;「 器世間」則指山河大地。「世間」有大小,大到盡虛空、遍法界,小至一粒塵沙也叫「世 間」。吾人對「世間」是一知半解,光自己的眼睫毛有幾根都不知道,毛巾是什麼東西合 成的,我們也說不上來,科學家也講不明白,唯有佛才清楚。淨土法門完全是世間解,因 為它講「十界眾生,四土安養」,這除佛以外,沒有人懂,故是世間解的法門。 講「世間」,不說遠處。我們都在三界內,什麼叫「三界」?一為「欲界」,有六層天, 都有男女、飲食之欲。二為「色界」,有十八層天,又叫「四禪天」;此界眾生因有世間 禪的功夫,所以沒有男女飲食,但還有身相。三為「無色界」,此界已沒有色相,只有神 識(第六、七、八識);小乘人不知第八識為何物,便不能稱為「世間解」。 三界二十八層天又分為九地。六欲天屬於第一地,前五識仍起現行。前五識生起作用,乃 因所依之根(淨色根)接觸外塵所致,若根塵一離,即不生識。淨色根吾人看不見,根識 的關係羅漢亦不知,學人當然也不懂,只是依祖師語作錄音帶而已。色界四禪天即分為四 地。初禪天,鼻舌二識不生;至二禪天,眼耳身三識亦全無。但色界天仍有身相,此為「 意想身」,與夢中之身、中陰身為一類。到了無色界四空天,連意想身也沒了,只有六、 七、八三識。說三界必得說八識,如上所述,三界心識的運作皆不相同。 阿賴耶識(第八識)有三相: (一)自相:是第八識的現相,即「能藏」、「所藏」、「執藏」。 (二)果相: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異熟果。落在第八識中的種子(印象),過一段時間即 起現行。所謂「異熟」,即指種子種下須經一段複雜的時間才結果,故云「異熟果」。 (三)因相: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散失。種子有內有外,內種子不動,而外種子因妄念不 斷,故千劫萬劫以來皆落進第八識中,保存不壞。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誰往生?是第八識帶業往生,當中含惡業也含善業。八識規矩頌中 有一句「去後來先做主公」,吾人無始劫來受生受死,即是識心作祟,而在六道裡輪迴不 已的,就是第八識。投胎時,第八識先來和父精母血三和合;死時,則是第八識最後走。 它在斷氣後二十四小時內都可能還沒離開色身,所以不宜太早入殮。 往生西方是三藏經典中特別的法門,唯佛一人究竟明白,所以稱佛為「世間解」。明白「 世間解」這三個字,就不可妄作聰明,我們一品惑都沒斷,眼前的事都不清楚,如何能知 道無量無邊世界的事情呢? 持法人 三 省 所謂持法者,不必多誦習。若少有所聞,具足法身行,是謂持法人。 (摘自出曜經) 能以佛法作為終身行持準則的人,不在他讀誦了多少經典。如果讀誦的經典不多,但卻能 時時以聖言量來要身、要心,洗滌煩惱塵垢,開顯自性的寶藏,這樣就可以稱得上是「以 法自持」的人。 佛典當中能夠作為修行座右銘的嘉言俯拾皆是,然而我們往往卻只在讀誦的當下深覺有理 ,一旦對境的時候,就「冥冥隨物去」了。比如開車上路,或許一開始還意識到要「憶佛 念佛」,可是若遭遇大塞車,或有人車速太慢擋在自己前頭,瞋怒之火就不自覺地在胸臆 之間燃燒起來。這時候,什麼「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火能燒功德林」之類的 話,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像這樣「看得破,忍不過」,表示「覺悟」的力量在我們內 心仍然十分微弱,要和佛法打成一片,距離還相當遙遠。 因此,學佛不能只學名相,只懂得在自家佛堂用工夫,必須練到「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 蓮」,行住坐臥、食衣住行都和佛菩薩的智慧相應,方可名為「持法」之人。 謙往和來 印祖云:「有德色,人雖受惠,感恩之心,便輕微矣。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注), 此處家庭之妙訣也。我以謙往,彼必以和來,大率家庭不和,都因不關緊要之小事校量而 起。能放下人我心,自可不和而和矣。」(復周伯遒居士書三) 注:論語泰伯篇,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內裡真有,外表好似沒有,叫「有若無」。內裡充實,外表看 來似是虛的,叫「實若虛」。人來冒犯,不與回報,叫「犯而不校」。 《觀經妙宗鈔》的淨土思想(二)── 十六觀判歸圓三觀論 吳希仁 觀想與持名 淨土法門的要義,重在念佛求生西方;而念佛方法多種,古德將之歸納為四,曰持名、觀 像、觀想、實相(注)。然觀像為觀想之前方便,又若能達理,則即事修而成理修,亦皆可 名實相念佛;是以四種念佛,又可歸約為兩種,曰觀想與持名而已。故淨土三經中,除大 本《佛說無量壽經》重在介紹阿彌陀佛因地的願行功德與果地的正依二報莊嚴外,小本《 佛說阿彌陀經》即重在倡導持名念佛,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則主在推介觀想念佛之法 。 在《觀經》經文正宗分中,即詳細說明十六種觀想的內容,今先依次略述其要點於下: (一)日觀:即觀想西邊剛要下山的落日,狀如懸鼓,用眼觀心想,使分明在前。其用意 在於先標送想之方,使能繫心定想,趣於彌陀所居之西方。 (二)水觀:先觀想澄清之水,次變水成冰,次變冰為琉璃,最後再觀想琉璃成大地,地 下有金剛寶幢,地上有樓閣華幢,種種莊嚴。此是作為下面第三「地觀」,實際觀想極樂 寶地的前方便。 (三)地觀:先由漸想,而粗見彼地;迨證得三昧,則實際觀見彼土。此觀成就,即可滅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四)樹觀:觀想極樂國土上之寶樹,以及莖葉花果,種種莊嚴。此漸次進入極樂世界之 細相觀想。 (五)池觀:觀想極樂世界上蓮華池中之八功德水,以及水聲說法,光明化鳥讚歎三寶之 種種莊嚴。此與只是作為「地觀」前方便之第二「水觀」,自是不同。 (六)總觀:觀想極樂國土上之寶樓。由於此想成就時,即能總見包括寶地、寶樹、寶池 、寶樓等所有極樂依報莊嚴,故名總觀。此觀成就,可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較前 第三觀更加勝進。 (七)華座觀:觀想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所坐之蓮華座,包 括華色數量、華間珠光、華臺寶網寶幢等莊嚴。此是作為觀想西方三聖之正報身的前前方 便,可滅「五萬億劫」生死之罪。 (八)佛菩薩像觀:觀想一佛二菩薩之身像,像類真身,此是作為觀想真身的前方便。古 德即依此建立「觀像念佛」,其實不離「觀想念佛」。在此觀中,經文特提示「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之十六觀觀想的原理原則。此想觀成,能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現身證 入念佛三昧,較前又更勝進。 (九)佛身觀:即觀想阿彌陀佛之真身,此則包括觀其身色、身量、身光,及相好等。且 由觀佛身故,亦見佛心(無緣大慈)。此想觀成,由見無量壽佛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名念佛三昧,當蒙諸佛現前授記。 (十)觀音觀:即觀想觀世音菩薩之真身,包括其身量、身色、肉髻、項光、身光、天冠 、面色、毫相、臂相、手相、足相等。大致與阿彌陀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 (肉髻是相,無見頂是隨形好,合稱無見頂相),不如佛耳。 (十一)勢至觀:即觀想大勢至菩薩之真身,其身量、身相一如觀世音;唯頂上觀世音為 「化佛」、大勢至為「寶瓶」二種有異,餘相皆同。 (十二)普往生觀:即觀想自身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蓮華中,結跏跌坐,作蓮華開合想 ,而見佛聞法。由於從第一至第十一觀,已將極樂國土依報、正報觀想成功,今乃觀想生 彼普見普聞依正諸相,故名普往生觀。 (十三)雜想觀:即觀想阿彌陀佛之丈六像,以及大小變現自在,而二菩薩身同眾生,普 化一切。立此雜觀,有二用意:一者為前觀勝相不成者,令捨大而觀丈六;二者為前觀勝 相已成者,使更觀勝劣化用遍十方界,令品位增進。 (十四)上品生觀:即觀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等三種人之往生因緣、往生情 形及生後利益。 (十五)中品生觀:即觀想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等三種人之往生因緣、往生情 形及生後利益。 (十六)下品生觀:即觀想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等三種人之往生因緣、往生情 形及生後利益。 以上十六觀的內容,可加以歸納成三大部分:即初六觀(第一至第六)是觀想極樂世界的 依報莊嚴,先漸想,後實觀;次七觀(第七至第十三)是觀想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先像 想,後真身,且先主而後伴;末三觀(第十四至第十六)則是觀明三輩往生,先上輩、次 中輩、後下輩。其所以立觀往生之由,乃為增進觀行,或使位在中下者,進修勝觀,登於 上品;或使前觀依正成就,已證八、九信者,進而能窮深事理,而登十信。 十六種觀皆圓教妙觀 此十六種觀,事有前後,觀有淺深;然知禮大師《妙宗鈔》稟承智者大師撰《疏》之旨, 卻將十六觀統判歸於於圓教之不思議妙觀。其於〈鈔序〉即標云: 觀者,總舉能觀,即十六觀也。無量壽佛者,舉所觀要,攝十五境也。……能觀皆是一心 三觀,所觀皆是三諦一境……是故今觀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 ,是則名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觀唯境。故釋「觀」字,用一心三觀;釋「無量壽」 ,用一體三身。體、宗、力用,義並從圓,判教屬頓。 接著又云: 五重玄義,本是經中所詮觀法,大師(智顗)預取解釋經題,欲令行者用此觀法入十六門 而為修證;故於序文,以主包眾,以正收依。觀佛既即三身,觀餘豈非三諦? 可見五重玄義,不論釋名、顯體、明宗、論用、判教皆判屬圓頓,而此十六門亦皆以「三 諦三觀」而為修證,故是天臺之圓教不思議妙觀。然此十六觀法,既不同《大品般若》( 《摩訶止觀》準此)之直觀一念陰識妄心為不思議境,亦不同《金光明》之直觀三道而顯 三德;而是緣西方淨土之依正而修一心三觀,是以經稱「勝異方便」,古德又名「特別法 門」。 (待續) (注):淨土教門,分四種念佛,始自唐•宗密大師(780─841)《普賢行願品疏鈔》第四 中倡之,其後明•袾宏大師(1535─1615)《阿彌陀經疏鈔》卷三承其說而楷定之。見《 續》33、223c。 知玄(悟達)法師 呂富枝 唐朝知玄法師,字後覺,俗姓陳,眉州洪雅(今四川省眉山縣)人。七歲時在寧夷寺聽講 涅槃經,就覺得好像以前曾經學過了。那天晚上他夢見佛用手摩他的頭頂。 十一歲時就向他祖父請求出家修行,出家後師父教授他的經典註疏,其中精深奧妙的義理 ,都能徹悟通達。 到了十三歲時,就能升堂講經說法,當時出家在家四眾弟子,聞名前來聽講的,每天多達 上萬人,座中聽眾都全神注意聽講,沒有不驚奇讚歎他的智慧不凡,尊稱他為陳菩薩。 唐宣宗時,召請知玄法師入京,宣宗賜給他紫色袈裟,知玄法師奏請重建天下所有被破壞 的寺院。不久,又奏請回歸隱居在他原來居住的山林寺院。 唐僖宗時,賜號為悟達國師,並賜名貴的沉香寶座,受到無比優渥的禮遇,知玄法師不覺 心中生起一念貢高我慢之心,就在這時,他的膝蓋上,忽然生出人面瘡,痛苦不堪,遍召 國內名醫診治,都束手無策,忽然想起以前在京城某寺,曾經遇到一位身患迦摩羅病(癩 病)的僧人,這位僧人當時全身長滿惡瘡,又臭又穢,別人都不敢與他接近,只有知玄不 但不避臭穢,而且特別殷勤慰問,照顧備至,一直到疾病全愈。臨行之際,僧人感謝知玄 的風度義氣,就特別叮嚀說:「以後你將會碰到一個很大的磨難,如果束手無策時,就到 四川九隴山來找我,那地方有兩棵大松樹作為標誌,我就住在松樹後面的寺中。切記!切 記!」 由於過去這段因緣,於是知玄法師便前往四川彭州的九隴山來拜訪那位僧人,向他請求醫 治人面瘡的方法。那位僧人命一童子引路,帶他到一個清泉地處,用泉水洗人面瘡,這時 人面瘡忽然出聲說:「你知道漢朝時『袁盎殺晁錯』的故事嗎?你就是當時的袁盎,我就 是晁錯,當時由於你的一句話,使我無辜被腰斬於東市,這個冤仇之深,當可想見,我累 世以來,迫切想要報這個仇恨,然而你十世以來都是高僧,守戒精嚴,冥冥中有戒神守護 ,使我一直沒有下手的機會,而今你受到皇上優厚的恩寵,我慢心生起,陰德有損,所以 我有機會進入你的體內來報怨,現在承蒙迦諾迦尊者,出面調解宿生冤仇,以『三昧水』 來洗我,使你我都得解脫,我現在可以超脫離去,從今以後,不再與你為怨了,為了讓你 有所警惕,所以告訴你事情的前因後果……。」悟達國師聽了以後,心中不覺凜然,感悟 因果可畏,洗了「三昧水」之後,人面瘡隨即消滅痊愈。 知玄(悟達國師),平日生活少欲知足,過午不食,晝夜六時精進行道,屢次得到明顯的 感應。有一天,忽然聽到空中傳來聲音說:「必生淨土。」知玄詢問說:「是誰在說話? 」空中應聲說:「佛也!」知玄又看到一位菩薩從空中降到庭院前,叮嚀讚歎囑咐知玄, 忽然又消失不見。 知玄法師臨命終時,囑咐眾弟子,將他的屍體捨棄野外及大海,以飼魚鳥野獸,然後說: 「我很久以來就與西方極樂淨土有約,今天就是赴約的時候了。」話說完,右脅吉祥而臥 ,面向西方就安詳往生了,世壽七十三歲,僧臘(受比丘戒以後的年齡)五十四歲。 淨土法門簡易不草草 唯 西 現在是e世代,也就是多媒體的商業時代。這個時代的人,有兩個特色,第一、大家都很 忙碌,沒有時間修行,但卻有不少時間可以看電視、看電影、上網、渡假。第二、標新立 異、似是而非的言談,層出不窮,卻分不出誰對、誰錯。針對這兩個特色,學佛的人,該 如何因應、看待呢? 兩件秘密武器 第一、選擇下手最容易、最省力而成功高、效果快的方法。第二、善聽過來人的話,按著 祖師大德的足跡走,絕對不會錯的。為了解決第一個問題,我們找來找去,只有淨土持名 念佛法門,這一個秘密武器是符合第一項要求的。 當我們要認真的念佛時,就會出現一些不修淨土法門或外道的人,無理的批評,認為淨土 念佛法門,過於簡易、草率,若照著修持,將是愚不可及的行為。這就要拿出第二個秘密 武器,摧毀這種謬見,那就是遵從過來人的見地,遣除邪見,堅定正念。在此,特別引用 念佛有成的過來人,淨土宗第九代祖師蕅益大師的一段開示文,給我們現身說法。 苦海的救生圈 蕅益祖師在〈修淨土懺並放生社〉的序文中說: 淨土宗的持名念佛法門,方法雖然簡單,容易實行,但卻不是草率、簡陋了事的法門。 因為持名念佛法門,原來是為了迷失本性的眾生,因為不知道心性是恆常寂靜光明的道理 而施設的。六道眾生輪迴生死,從來沒有休息停止過,只有憑藉著阿彌陀佛殊勝的願力, 作為往生淨土的增上力量,脫離痛苦的輪迴,才是最穩當的。為什麼呢? 因為阿彌陀佛建設的淨土有──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淨土、方便有餘淨土和凡聖同居淨 土,四種淨土的程度各有差別,而上面三種淨土的標準比較高,沒有斷除見思、塵沙、無 明等迷惑,絕對不可能生到那裡去,這和依靠自己力量而逐漸出離六道輪迴的方法,有什 麼不同? 所以我們這個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教我們一個特別簡易的法子,來幫助我們了 脫生死。世尊教我們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乘著彌陀的願力,先往生到極樂國的凡聖同居淨 土,然後再向上三土看齊,精勤修行,達到究竟圓滿的常寂光土。 淨土法門,不但使利根的人可以藉著名號的功德,快速地斷除各種惑業,達到往生四種淨 土的標準以至於圓滿佛果。鈍根的人也可以依靠著彌陀的願力,往生到凡聖同居土,擺脫 生死輪迴不停的痛苦。 邁過伏惑門檻 雖然持名念佛的方法很簡單,容易實行,但決不是草率馬虎的法門。佛說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信願持佛名號,是成菩提的善根正因。六度萬行, 是福德助緣。深信、切願,至誠懇切的持守阿彌陀佛的名號,一日乃至七日而得到了一心 不亂的境界,臨命終時就一定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淨土行人縱使達不到一心不亂 的工夫,無法斷除惑業,又怎麼可以不暫時伏住煩惱惑業呢? 面對娑婆世界的種種事業,如果處處牽腸掛肚,繫心不捨,例如在遇到財、色、名、食、 睡等五欲境界時,就如漆似膠緊粘不放,一碰上違逆的境界,立刻新仇舊恨糾結在一塊兒 ,不是怨天就是尤人,這樣的淨業行者想要在臨終時,蒙阿彌陀佛來接引,那是絕對不可 能有這等氣數的! 臨終最難把握 又觀無量壽佛經說,罪大惡極如五逆十惡的人,臨終時只要能夠信願念十口氣佛號,一定 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臨終的人還能夠念十口氣佛號,必定是曾經種下很深的善根才有可能 。身心健朗的時候,遇到違逆或順心的境界外緣,便提不起正念繼續念佛,何況是在臨終 的時候? 臨命終時,正是各種苦境顯現前的時候,多半要靠善友的提醒,往生正念才不致於被顛倒 。現在正是青天白日,身心無恙,意識清楚的狀況,尚且不能夠於明師益友的真實教誨, 信受奉行,等到臨命終時,誰敢保證明師善友,剛好會出現呢?既使很幸運地明師善友出 現了,這時的神識卻早已陷入昏迷、不省人事的狀態了,在生死交關的時刻,妄想一下子 就深信了解開示的內容,這又是絕對不可能有的好運數! 經過蕅祖的分析,可見淨土法門雖然簡易可行,卻少不得「伏惑」的工夫,絕對不是草率 的法門。 決定有分可得 究實而論,淨土法門是經過阿彌陀佛精心設計的「阿伽陀藥」,它的功效是能幫助眾生當 生解決六道輪迴的痛苦,進而早日圓成佛道。尤其對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更是特效藥,而 吃藥的對象無分男、女、老、少、貴、賤、賢、愚,上、中、下三根的人都可以服用,而 開給我們這帖藥方的醫生,正是娑婆世界的大醫王釋迦牟尼佛,並且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背書保證。如此殊勝不可思議的法門,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歎為:「九界眾生離 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誤會掃盡之後,對修學淨土法門的信念,自可勇往直前,萬牛莫挽,他日往生淨土,擠身 蓮池海會,與諸聖眾同一鼻孔出氣,保證是「決定可得之數」。 典型夙昔之一 ─ 廣欽老和尚 智 展 前 言 在學佛修行這條漫漫長路上,許多祖師大德的行儀、風範,一直是我們學習、效法的對象 。他們宛如在暗夜裡燃亮的一盞盞明燈,讓我們在生死的曠野中,不致因為種種煎熬和苦 難而迷途。循著他們的足跡,我們懂得如何立定腳跟,實實在在地去經營出離生死的事業 。從這一期開始,明倫將陸續整理、刊出一系列近代佛門大德的日常行止,期盼能由他們 不凡的言行舉措,堅定吾人永續道業的信心。首先,就從臺灣近代的幾位高僧開始……… …… 廣欽老和尚(一八九二── 一九八六),是臺灣近代家喻戶曉的一位高僧。他之所以能夠 攝受海內外千千萬萬的佛弟子,不是因為那些不可思議的神通事蹟,也不是由於學富五車 的知識、辯才,而是那樸實無華、決志苦修、一心念佛的出世風範。展閱廣老開示錄,沒 有艱深的教理、名相,但卻字字句句針對眾生習氣、煩惱,說明降伏、對治之方,令人真 實受用。以下,略錄幾則廣老應世的小故事,且讓我們由他的珠璣話語中,去領會那凜凜 道風。 事境已過須放下 某日清晨,有一位打扮光鮮的女士來到老和尚駐錫的承天禪寺參訪。一走進大殿,她看到 一位出家師父,便向他詢問洗手間的所在處。師父用手指了指方向,可這位女士卻不以理 會,直接對師父說:「帶我去。」等方便回來,正好在大殿遇到老和尚,就對老和尚說: 「你就是廣欽?」老和尚點點頭。 「我遠遠一看,就知道你是廣欽。聽說你會看相,你看我是誰?」 「我不知道,我不會看相,你會看相?你看我是誰?」老和尚反問。 「我看你是高僧活佛的臉。」 「噢!寫在臉上!」 「你看我像什麼?我的命好不好?」女士問。 「你像有錢人的太太。」 「憑什麼知道的?我的臉,還是我的氣質?」女士又問 「從你的衣著。」老和尚答。 「衣服是外在的東西,怎麼可以作為依據?如果你也穿這套衣服,不就也成了有錢人的太 太?」 「出家人不穿俗家衣服。」 「為什麼你不說我是有錢人家的女兒,而是太太?」 「我看你不像。結過婚沒?」 「我是學生,在德國念書。」 「你不像學生,學生應該像他那樣。」老和尚手指著在會客室中看書的學生。 「好!不過,老和尚,佛法中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說法 ,而空中還有一個妙有。」女士說完話,即起座,逕自向門外走去。 「噢!妳也談心經,喂!空即妙有,空是………」不等老和尚說完,來客已無影無蹤。 在旁隨侍的弟子見此情狀,都為來客的踞傲而忿忿不平,老和尚馬上以手制止說:「事情 來時,我們依當時的情況,斟酌情勢,當面應對。而事境已過,便須放下,若再提起,論 是論非,批評好壞,便是造口業,就是自己的過失。別人好壞是別人的事,我們不必把它 帶到心裡來煩惱。」 逆境現前 正好修行 某日傍晚,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有一位年輕人上山來,向老和尚閒聊了些他家庭中的事 。年輕人走後,老和尚便藉機對身邊的弟子說:「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人,終究長不大, 而那些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奔波的人,反而能鍊成大人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 ,有時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立跳躍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 最困苦、最不好的環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環境。」 又有一日,某法師帶了十多位在家居士來到承天寺請老和尚開示。在大殿外,一行人向老 和尚頂禮後,某法師問老和尚說:「出家以來,我一直深受種種人事上的刺激打擊和精神 上的挫折磨難,不知是我沒有修行,還是業障特別重?」老和尚回答:「越是在修行的人 ,那些無始來的罪業越是會現行,幻化成種種境界來折磨你,使你受苦。不過,像身體的 疾病或精神上的打擊,卻能使你體悟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離,所以,你必須越過這些 障礙,越過人生的種種劫難,才能得到清淨安樂,成就淨業。」 在前述幾則小故事中,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忍辱」,這正是廣老開示錄中的一個重點 。老和尚將之視為「持戒」第一要務,並常對弟子諄諄訓勉:「能忍辱的人,福報最大, 因為能增加定力、消除業障、開啟智慧。」又說:「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對於在娑婆業海浮沉的吾人而言,這幾句話就宛如一根浮木,使我們有所依憑,不至 於在酬業中自怨自艾,忘失了求解脫的決心。 老和尚不談玄說妙,只在平實的話語中,要我們看清自身的現狀,隨時發起菩提心,那心 地的光潔遠勝形式的華美,正是深深撼動所有海內外佛弟子的原因。廣老雖已神歸安養, 但「典型在夙昔」,那平凡中流露出的智慧,卻永遠激勵著佛弟子的求道之心。 修學,如何避免務虛少實 海 眾 引 言 印光祖師告誡人不要學虛套,不要學大派頭,老實做人、老實念佛。雪廬老人也叮嚀:說 話要有結論,做事要有結果,凡事實實在在,寧可不為人知,做地下工作!我們在修學過 程中,如何避免「務虛少實」? 回 應 【回應一】做事之前,最好要思考每件事的目的,及付諸執行後的可能後果。如準備考試 ,必需花費時間在考試的科目上,雖然未必一次考上,總比只想好成績而不努力以赴者來 的踏實,且已種下將來再考的基礎,也打好其他種類考試的良好基礎,畢竟功不唐捐。又 就業或工作,是為了色身及養家活口而努力,只要滿足了就該慶幸,但是我們通常卻希望 更為豐厚的生活,這是人之所欲,卻也容易使人忘卻道業,落入娑婆的漩渦。 認識佛法後,學佛是為了生死,如今佛法的弘揚,表面看來是這麼昌盛興旺,但是在提倡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餘,卻似乎少了真正目的「了生脫死」的歸趣,以及如何「當 生成就」的方法。 以上是個人反省時所察覺的缺失,所幸得遇淨土法門,又常常有機會與學長一起在道業上 研討共修,蒙師長們不吝提攜勉勵,才能察覺自己的諸多缺失。所以要避免「務虛少實」 ,時時親近善知識為一基本的途徑。 【回應二】印祖曾說:「光自民六年漸忙,忙得不了;只為別人忙,自己工夫荒廢了。倘 阿彌陀佛垂慈接引,千足萬足。至於作傳、作銘、讚、誄、聯者,教他們千萬不要斂大糞 向光頭上堆,則受賜多矣!」 雪公也說:「大家默默的幹,但求真心誠意,不耍大派頭,不作虛場面,凡事不要急急忙 忙,要冷靜,不要讓道場變質。」又說:「辦好事不須宣傳,不說出去最好,俗語云:『 有麝自然香,不必當風揚』,不宣傳,有陰德,德更大。」 蓮池大師出家後,到處參訪,曾到京師祈求當時著名的辯融禪師開示,師曰:『你可守本 分,不要去貪逐名利,不要去攀緣,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這幾句話,蓮祖是再三 跪求得來的開示,同行者卻大笑,以為不遠千里而來,只得了這幾句話,真是不值半文錢 。蓮祖如獲珍寶,盡其一生,信受奉行,將它奉作真正的心地功夫,絕不在架子場面上作 假,因此在修行上得到了莫大的成就。 古叢林為何以「無事」為興盛?修道最怕熱鬧,心在道上,就是風和日麗;修淨而心不淨 ,名利是非從此生,只得「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了。 【回應三】心能造作,外境為所造作。境緣好醜,則是各人因緣差別。而能作的心,是否 清淨,才是真正需要注意的。凡夫的心,專注於外境,常為一己之得失成敗而起落,也好 於觀察別人的成敗作為,樂於評斷他人是非,卻忽略了多觀察己心,是否和三毒相應。於 是先迷於外境,後迷失自心。 我們自小到大的教育,常常以成敗論英雄,卻也因此而執著於外。若能常迴心觀察,常和 「淨」相應,不和「不淨」相應,即是捨自心穢而取自心淨,捨此娑婆而取彼淨土。境緣 雖有好醜而不失平常心,這或許就是「老實」義吧! 【回應四】最近讀皇侃的論語集解義疏,皇侃先生認為:「此不務實而專務求名者,故虛 譽雖隆而實德則病矣。」 宋儒程子也說:「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為名而學 ,則是偽也。今之學者,大抵為名。為名與為利雖清濁不同,然其利心則一也。」 學佛不務實,不得真實益。一著手就為求虛名,會讓人掉入「不誠不信」的陷阱,不誠則 無物,徒增罪業而已。 i回應五】印祖《復高邵麟居士書四》云:「接手書,知居士近來修持親切,自訟、寡過, 希聖希賢,非徒博一修行之虛名而已,欣喜無量!夫欲學佛祖了生死,須從慚愧、懺悔、 止惡、修善而來,持齋警策,意甚真切,但須腳踏實地,盡力做去。否則便成妄語中妄語 ,知之匪艱,行之維艱。世間多少聰明人,皆以唯說不行,了此一生。徒入寶山,空手而 歸,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修行處事,若一味走「少實務虛」的路線,那真是如祖師說的入寶山,空手而回了。 【回應六】試看雪公「務實少虛」的作風:兩年只講半部論語,每期的「論語講習班」都 以論語為教材,半年只講禮記的一篇月令。開講華嚴經,十八年後只講到第九回向品。來 臺則始終專弘淨土,只教人持名念佛。不貪多,不圖快,不求好看,一切只求與人有實際 好處! 哲人日已遠,風範在人間。 編者案:明倫月刊為增加讀者之間的互動學習,成立「明倫海會」網路交流。感謝中山大 學提供快捷便利的「思摩特」(sct.edu)網頁,明倫得以「明倫海會」工作 坊的名義,在「思摩特」網頁既有的平台上,公告修學消息、分享閱讀明倫月刊的心得、 討論各種修學問題,並提供符合明倫宗旨的各種網站、文章資源。 「明倫海會」另闢有「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論語、阿彌陀經要解」三個專案研討區,有固 定的研討範圍,提供有興趣者參與研討。在「明倫海會」討論區,針對某一修學問題,坊 員提出各種心得看法,其中不背離佛法知見,於修學有拾遺補闕者,擬選幾則在「明倫海 會選粹」專欄刊出,讓不習慣用電腦的讀者,有緣饗用「明倫海會」的清淨點心。 目前申請參加「明倫海會」的坊員有五十四人,平時到「明倫海會」參觀的非坊員網友則 不在其數。誠摯歡迎您進入「明倫月刊資訊網」,循著網頁中「明倫海會」提示的途徑, 先加入「思摩特」會員,再成為「明倫海會」坊員,共同耕耘,豐富心靈。 〈蓮池餘馨〉迴響 ── 毛凌雲居士簡介 德 川 欣見《明倫月刊》三三八期智展居士〈蓮池餘馨〉一文介紹毛凌雲居士,特補充毛居士部 分資料供作參考。 毛凌雲居士,號惕園,始祖正泗公由江西省吉水縣,遷湖北省通城縣,自此便落地生根, 歷代耕讀相傳,不臣異族而奉佛敬神,尊祖考親,備極虔誠,積善成德,以遺子孫。 民國三十九年來臺,因歷經世事滄桑,更加精進學佛,專修淨業,誓求生西。曾隱居臺北 市郊淨蓮別墅,精研教典,纂述《念佛法要》,受持在家菩薩戒,續選《淨土十要》,賡 錄《淨土聖賢錄》第四編,新編《觀音靈感錄》。其中最為人所稱道者,乃於民國六十一 年協助臺灣印經處道安法師、陳子平居士等,編纂《淨土叢書》精裝二十巨冊,曾獲李公 炳南老居士作序,讚為「有史以來,震旦第一之創舉」。 晚年時,更增訂《念佛法要》,將廣欽老和尚、雪廬老人等近代往生高僧大德之法語增錄 之,並纂述《佛說阿彌陀經今譯淺解》、《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今譯淺解》、《太上感應篇 淺解》、《文昌帝君陰騭文淺解》、《關聖帝君覺世真經淺解》(此三聖經淺解由揚善雜 誌社印行),可謂裨世良深。 毛居士於民國八十九年夏曆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安詳念佛歸西,享年九十 一歲,尚有子嗣二人,孫輩多人。其生平事略,詳見《淨土叢書》第二十冊末所附錄之〈 苦海夢〉一文。謹此竭誠恭祝毛老居士,蓮品高增,早日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阿彌陀佛。 素 菜 譜 李炳南 一、蘿蔔絲湯 (材料)蘿蔔半斤、山東細粉二兩、薑三片、花椒、胡椒粉、醋、醬油、鹽、油 (預備)蘿蔔帶皮切成細絲,細粉滾水泡開。 (作法)油滾後先將花椒、薑片、鹽一撮同下,然後再將蘿蔔絲傾入炒五分鐘,即將水 加足,此時放入細粉並加醬油、醋入內,二三滾即可食,喜辣者後加胡椒粉。 二、涼拌蘿蔔絲 (材料)蘿蔔一斤、薑、細鹽、花椒、芝麻醬、醋 (預備)蘿蔔帶皮切成細絲,薑揉成細末。 (作法)蘿蔔絲先用細鹽、花椒拌勻,用碗蓋悶廿分鐘,將淹出之水濾淨,用芝麻醬、 薑末、醋拌勻,醬須多,醋要少,清脆可餐。 三、五香菜乾 (材料)芥菜帶葉數十支、五香末、鹽、紹酒、花椒 (預備)磁缸一個,芥頭從旁開二三刀使如豬心有竅的樣子。 (作法)將五香末、鹽、酒塞入芥頭竅內,放磁缸中每一排須將花椒、鹽撒入,蓋二三 日俟葉軟後纏於芥頭上,每逢晴天開缸曝曬,更要常常翻身,使皆受到日光,二年可食。 此菜雲南最有名,實則比山東作者尚遜千里。 四、芥菜炒筍 (材料)芥菜帶嫩梗、花椒鹽、薑片、冬筍、油 (預備)先將芥葉及梗切寸段,用椒鹽醃一日,用時切碎末,筍切薄片,先用滾水一穿 ,去其辣味。 (作法)油滾後先炒筍片,半熟傾入薑、鹽,將熟加入芥葉末炒勻,翠玉鮮潔。(附 ) 豆腐切成小方丁用芥葉末、麻油拌亦殊佳。 說 明 蘿蔔芥菜作法很多,此不過各舉出兩種吃法,作個介紹罷了。因著這兩種菜,價錢最低, 味道又美,吃了且能消食,甚合衛生,人反不注意他,真是可惜!宋朝時候的大詩人蘇東 坡,對這兩種菜,頗為欣賞。曾作了一首詩,單誇揚這兩種菜。錄在下面,請大家看看。 詩曰: 「秋來霜露滿東園,蘿蔔生兒芥有孫。 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我自讀了這首詩,看到蘿蔔芥菜就想吃,吃的時候,腦海中就有這首詩的音韻演奏。覺得 吃這菜,人格反清高了幾倍,詩性也濃了幾層;臺灣的同胞,素有詩癖,我勸大家少吃魚 肉,多吃幾盤「詩人菜」,你的詩興,定會沖入雲霄。 這首詩,前兩句是說園畦到秋天一來,霜露既降,蘿蔔與芥菜格外繁殖;第三句是說的一 個古人,這人名叫何曾,在晉朝時候作官,性極奢侈,每天飯菜費皆是萬錢的開消,料想 這樣貴重的菜,當然是山珍海錯,不是普通的味道。到了吃的時候,還是發愁,拿著筷子 放不到碗盤裡去,都嫌這些菜不可口。蘇東坡卻大吃其蘿蔔芥菜。這意思是說何曾日食萬 錢,我只吃蘿蔔芥菜,也不過是同一飽腹而已;第四句何苦二字,含的意思甚多,是說一 般人好吃動物的肉,直是不智,第一浪費金錢;第二貪圖口腹,殺生害命,傷天害理,殺 因殺果,釀成刀兵;第三肉類之內,皆有毒菌,往往引起疾病;有這些害處,何苦偏要吃 他?貪圖口腹,殺生害命,且不必說,吃肉的多病,這卻是眼前的事。恐君不信,試看下 頁那幅畫子便知其詳。 五、豆腐簡單吃法 豆腐的滋養料,同牛乳是一樣。但是價錢可便宜多了。吃法有數百種之多,如北京的「鍋 塌豆腐」,濟南的「松子豆腐」,這都是全國最出名的菜,未免有一點貴族化。四川省的 豆花最簡單,也最省錢,人人想吃都辦得到。 豆花的作法,不是凝結體的方塊,也不是破碎的豆腦,是這兩者折衷的固體,但是必須自 己作,如嫌麻煩,買幾塊現成的嫩豆腐備用,也是一樣。 (作法)嫩豆腐二斤,用花椒一兩,加水同煮,時間愈久愈佳。 (食法)吃時人各備一空碟,內放上等醬油、麻油、細鹽、薑末、辣椒醬(食葷的有加韭 花及青蒜末者)以著夾豆腐蘸食,頗饒風味。此食有五字要訣:熱、嫩、麻、辣、鹹。 一般人只愛吃魚吃肉,不知肉類內部都藏著很多毒菌及小蟲,吃了往往傳染疾病。據醫學 家考驗,吃肉的人所生的疾病,實比食素的人加多,得了病也不如素食的恢復的快。 再舉個證據,各寺廟的大方丈,他們皆是吃素,差不多皆是肥胖康健,請看這幅畫,幾個 骨瘦如柴的病夫,吃了不少的魚肉,不是今天瀉肚,就是明天胃痛!終究也得不到康健。 忽然看見寺廟裡的方丈,又胖又壯,各各都豎起大拇指來,喝了一聲采,接著就問,法師 這樣胖壯,是吃了什麼龍肝鳳髓,養得這樣好看?說話之時,正值侍者與法師送上飯來, 這位法師卻哈哈一笑,又用手向碗中一指,說列位請看,這就是我的好營養品,大家伸頭 一看,只見熱氣騰騰,一大碗豆花而已,大家又復一齊說道:這是什麼稀 奇的東西。法師點點頭笑說:他的好處大家不知!這就是他的稀奇。說到這裡,對這幅畫 ,有首偈子作個結束,偈曰: 「菌蟲魚肉日充腸, 百病纏身苦臥床。 借問法師何胖健? 碗中笑指豆花香。」 (原載民國四十一年二月覺生月刊) 供養三寶 轉貧為富 坤 德 舍衛國的須達長者(案:即「給孤獨長者」),因為過去生曾造惡業,今生遭受了七次貧 窮的果報,而且一次比一次悲慘,其中以最後一次所面對的貧窮處境最為不堪。 有一天,須達長者在糞堆中揀拾到一個栴檀香木作成的木斗,非常高興地到市場上販售, 因而換得了四斗的米。難得吃到一頓米飯的他連忙趕回家,將米交給夫人說:「你先煮飯 ,我再到外面向人家乞討一些配菜回來。」正在夫人煮好飯的同時,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前 來乞食,夫人非常歡喜地將飯全都放入舍利弗的缽中,轉身再另外炊煮一斗米。就在飯煮 好的時候,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帶著缽出現在夫人的面前,夫人又再將全數的飯供養了目犍 連。之後,迦葉尊者微笑地取走了第三鍋飯。就在最後一斗米熟了,飯香滿溢室中時,佛 陀親自現身了!夫人滿心喜悅地想著:「平常難得乞食到米糧,今天有了這麼多米,竟然 可以遇到佛陀親自前來,讓我有供養的機會,這是多麼殊勝的因緣啊!」佛陀接受了夫人 的供養,並親口宣說:「罪已盡,福將生。」 一會兒,須達長者回來問夫人說:「飯煮好了嗎?我乞討到一些可以佐飯的配菜。」夫人 害怕被責難,便試探性地詢問須達長者說:「我是聽了你的話,煮好了飯,可是遇到了佛 陀和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這些尊貴的聖者前來托缽,我能供養他們嗎?」須達長者毫不 猶豫地回答說:「怎麼不能?種福田的機會可是很難得的,你把米飯都供養給他們了嗎? 」夫人鬆了口氣,笑著說:「是啊!我已經把所有的米飯都供養給佛陀和尊者們了。」 就在須達長者和夫人開心地吃著鍋底殘留的飯汁和乞來的剩菜時,家突然出現了許多的 寶物和米糧,將本來空空如也的屋子堆得滿滿的,就好像過去富貴時的景像。須達長者在 訝異、歡喜之餘,知道這是佛陀哀愍護念的緣故,於是將所得到的奇寶珍物,拿去興辦法 會,供養佛陀及僧寶,並請佛說法,使大眾同獲法益。 (出自雜譬喻經) 許多人誤以為佛講因果是宿命論,讓人安於現狀的一帖安慰劑,或是勸人為善的方便說法 。殊不知了解「如是因,如是果」的因果法則,可以讓我們學會擔起責任,面對果報,遇 境逢緣時能不怨天、不尤人;若更進一步認識「緣」有增上損益的能力,則能學會如何讓 惡法不起,讓善法充盈我們的生命。處在是非不明、價值混淆的時代中,深信因果法則實 在是吾人處世的智慧尺規啊! 燒 香 雪廬漫談 雪廬漫錄中國古無燒香之事。尚書:「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柴望大告武成」。 禮記:「燔柴於泰壇」。周禮:「升煙燔牲首」。這都是求神降臨,用燒柴升煙,以作信 號的意思。後來漸漸的改成燒香。 有人說是起於佛、道兩家,引證十六國時襄國城塹的水源忽然斷絕,石勒問佛圖澄,澄說 今當使龍取水,遂燒安息香,持咒若干遍,源水果然大至。又引三國志孫策說張津戴著絳 帕頭,燒香讀道書,其實這都是後話。 說起來燒香自是起於佛家,按漢武故事,昆邪王殺休屠王來降,得金人之神(即佛像)祭 祀的時候,不用牛羊,只燒香禮拜。這是中國燒香之始。再查佛經頭,明載燒香的事, 隨處可見,這燒香是佛家的創始,是無可疑惑的。 (見陔餘叢考) 鄉 人 儺 三 學 五月初,臺北萬華一帶,疫情嚴重,廟宇神壇紛紛請出供奉的神祇,繞境一周,寄望諸神 施展人類所不及的神通道力,驅逐疫鬼,合境平安。情況確實很吃緊,不管信與不信,大 家都樂觀其成,不敢當作一般的廟會趕香。 依禮記月令記載,一年有「三時難」,三個時節最容易發生疫情。季春時節,冬天的陰寒 若還不止,必將害人。仲秋時分,陽暑依然高溫不衰,也會害及人類生畜。季冬時候,陰 氣不減,厲鬼將隨彊陰出來害人。遇到這種陰陽節氣不調的時候,官府就會派出「方相氏 」出來驅疫,周禮夏官說: 「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以索室敺疫。」 執掌驅疫的方相氏,披上熊皮,戴著四隻金黃色的眼睛,全身黑衣紅裳,一手執戈,一手 揮盾,形貌恐怖,帥領百隸,口裡發出「儺!儺!」的聲音,到各各房子裡搜疫驅逐。 這種驅疫風俗就叫做「儺」,有大儺、國儺、鄉人儺等,後來發展成每年特定的民俗活動 。 論語鄉黨篇,曾記載孔子參與「儺」的活動。經文說: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遇見鄉人舉行驅疫「儺」的活動,孔子穿著正式的朝服,站在祖先廟的東階,這有什麼用 意呢?古人注解,孔子怕「儺」驚動了祖先,所以穿上朝服站在東階,給祖先有個依靠。 雪廬老人則解釋成「孔子與民同樂」,例如清朝的元宵玩燈,即可窺其一斑。民眾聯合幾 個村莊,向政府登記,推舉一位燈官,扮演政府官員,或扮成宰相,帥眾拜訪當地巡撫, 巡撫也派員接見,或扮演縣官問案等等,由此可見古時官民同樂的遺風。因此,鄉人儺是 記孔子作魯司寇時與民同樂的狀況。 後來的「儺」,的確是演變成君臣百姓同樂的節目。漢書禮儀志記載的「宮中儺」,由十 一二歲的男童為儺,扮成黃金四眼的方相氏,在每年臘月入冬之日,朝臣雲集,皇帝乘車 到前殿,這時黃門上奏:「攤子備,請逐疫。」於是參加逐疫的人,一唱百和。然後繞行 宮內外三次,再把火炬送出宮外。在宮殿正門有人守候,將火炬傳出,再由將士傳遞火炬 ,最後丟棄於水中,算是驅疫成功了。一般的鄉人儺,也是全鄉參與,宋朝陸游《歲暮》 詩云:「太息兒童癡過我,鄉儺雖陋亦爭看。」不分老幼,人人都來爭看鄉人儺,大家一 起同樂助興。 鄉人儺,與民同樂,孔子卻慎重其事地穿上朝服,站在東階接待,為了什麼?這一身朝服 朝冠,恭迎儺的來臨,流露出孔子的戒慎恭敬。災禍瘟疫,有的是「天作孽」,大自然界 造成的災害。更多的是「自作孽」,從人類貪欲、忿懥而釀成的禍害。大地突然響起的一 聲雷,或是無緣無故刮起的一陣強風,常人往往看作是自然現象,不以為意。孔子則認為 是自然界捎來的警訊,要「迅雷風烈必變」,雖在夜間,也要戴冠穿衣,端身正坐,以恭 敬謙虛之心來應付這未知的變化。 孔子心目中有修養的君子,應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面對不明所以的遭 遇,應想作是冥冥中的天命,要誠惶誠恐的欣然接受。遇見執掌國家行政的官員,應恭敬 謹慎,尊重他們的職位,以安定社會。個人的行事作風,都要以聖人所說的尺度謹慎衡量 ,作出正確判斷。當天冷疫情復活的時刻,挪出一點心靈空間,學學孔子參與「鄉人儺」 的祈禳活動,祝禱一切災疫永不再來。 ㄚ髻山的頭炷香 一 凡 編者案:時逢末法,世風日下,人欲橫流,殺盜淫妄,暴戾欺詐,天天都是電視報紙的報 導重點。傳統文化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種優質德性,人們漸形淡忘,甚 至到了不敢啟齒的地步。無德自然無行,一切跟著感覺走,一家一國任由情緒感覺放肆, 何以為國?何以為家?處在漠視品德、不重懿行的環境,人人自危,非得爾虞我詐才能度 日,現代人的壓力往往源自於此。相信,人有良知良能,只要有緣啟而發之,優質的八德 仍有找回來的一天。有鑑於此,明倫將陸續刊載明、清以來近人的懿德美行,期望德風草 偃,人人以擁有「好品德」為榮。 明朝燕京城裡有一個以賣花維生的老伯伯,已經病了很久了,他有一個女兒對他非常地孝 順。日日夜夜都在惦念著父親生病的苦痛,恨不得能自己代替父親生病。 有一天,恰巧鄰居有一位老婦人和幾位婦女相約,要前往ㄚ髻山(注)去上香。這女孩請問 老婦人:「向神明上香能不能醫好父親的病?」 老婦人回答說:「只要誠心祈求神明,必定會得到感應的。」 女孩兒又問:「這裡距離山上有幾里路呢?」 老婦人回答說:「有一百里路。」 女孩兒又問:「一里有多遠呢?」 老婦人答道:「大約是走二百五十步的距離。」 於是這女孩牢牢地把老婦人的話記在心理。每天晚上她等父親入睡以後,就會點一炷香恭 敬的用雙手持著,一邊走一邊計算走了幾步等於多少里路,就這樣繞著桌子邊走邊叩頭, 默默的秉告神明:「因為自己是女兒之身,父親又需要人侍奉,所以不方便去朝山上香, 祈求神明保佑父親能早日脫離病苦。」一連好幾天她都像這樣子作。 ㄚ髻山,向來都是供奉祭拜碧霞元君,每年農曆四月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大官和地方上的 富貴人家來上香,為的是能一大清早到廟裡燒上第一炷香,稱為燒「頭香」,藉此來表示 對神明的虔誠,並且希望能得到一整年的好運。當時有一位太監張公公他就是專程來燒頭 香的,可是大殿的門才剛剛打開,卻已經有人先燒了一炷頭香在香爐裡了,張公公發怒非 常不高興,大大地責怪掌管寺廟的官員。 廟官回話說:「大殿門都還沒打開,不曉得這是誰怎麼能進得來燒頭香呢?」 張公公說:「好了,好了,過去就算了,我也不追究了,明天我再來燒頭香,你一定要等 候我!知道嗎?」 廟官恭敬的拱手作揖說:「是,是,下官一定起早恭候公公的大駕蒞臨!」 第二天才打四更,雞都還沒叫呢,張公公就來到了大殿,可是香爐中仍然已燒了一炷頭香 ,而且看那香煙繚繞的模樣,是已經燒了一會兒了。這時候好像有一名女子,正在神明前 禮敬跪拜,然後突然之間就不見了人影! 張公公說:「豈有此理!這裡是神聖之地,難道還有鬼怪這相关参考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