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

Posted 佛教

篇首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走出戲樣人生 鞭鼓生 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 ,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 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麼樣的人,戲棚上就有什麼樣的戲。」戲劇的張力要夠大, 也就是戲中人物要衝突矛盾愈大,這戲才會愈好看。 衝突矛盾什麼?劇中人的看法要分歧衝突,感情要掙扎矛盾,被害的要被折磨得很悲慘, 害人的要囂張得很跋扈。有人見財起貪念,有人見色癡迷不悟,有人一時氣憤,鑄成大錯 ,有人悔不當初,自責煎熬,有人踐踏生命,哀怨以終……..要這樣戲才會好看。然而這 樣的戲,這樣盪氣迴腸,賺人熱淚,扣人心絃的戲,是與貪、瞋、痴緊緊糾纏不清的戲。 說到「人生如戲」,我們要讓自己的人生,真的如戲那麼曲折多變嗎? 戲劇人生是又哭又笑的人生,如果我們的人生,終日身陷於物慾、情慾中,內心情緒無法 安定,與人總是衝突矛盾不斷。這場戲,注定要以悲劇收場。走在佛道上的修行人,雪公 勸勉道:「上宏下化的心,剎那不斷。名聞利養的心,抑制使滅。」又說:「熱心有餘, 學力不足,容易失腳。因為熱心有餘,就容易被感情衝動。學力不足,就會邪正不分。所 以要勤加修持,使得鎮定;多讀經典,使生正知正見。如此自然契合理智,不致再感情衝 動了。」 三寶殿堂中,修行人真要得佛法的實益,首要「改習氣」。習氣不改,就是沉淪中人,難 保不悲劇收場。離名聞利養遠些,貪瞋癡的束縛就鬆些。諺云:「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不修不得。」那就修吧!修成一個慈悲懇切的人,修成一個定慧勻稱的人。就這般傾盡全 力,讓波瀾起伏,戲樣的哭笑人生,得以回歸到風平浪靜,靈光獨耀的人生 天親菩薩 唯識論師曾說偈 彌陀樂國願超生 只因果報無諸苦 列聖宗歸道化行     (淨土詠史 西湖居士李濟) 唯識宗的論師天親菩薩曾經用偈子表明心志,說明了願意和一切眾生共同超越三界、往生 阿彌陀佛安樂國土。只因極樂國土的果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趨向, 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都在化導行人回歸極樂淨土。  ●寄東/譯 ●崇忍/圖 讀易散記:大有六爻 自 明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虞仲翔注:「孚,信也。發而孚二,故交如。乾稱威,發得位,故威如吉。」 依李氏疏說。六五,下有伏坎。或旁通坎亦可。坎卦彖辭:「有孚。」故此六五為厥孚。 厥,作其字講,是指稱詞。「孚,信也。」此據爾雅釋詁解釋。「發而孚二」者,發,變 動之義。二五皆失位。二變為陰以應五,五發動為陽,以孚信于二。是為「交如。」「 乾稱威」者,五變體乾。國語楚語說:「天事武。」韋昭注:「乾稱剛健,故武。」武義 為威,故稱威。五發動為陽,發而得位,故威如吉。書經呂刑篇:「德威惟畏。」荀子彊 國篇:「有道德之威。」此威如之威,本于道德,故吉。 象傳說:「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備也。」 侯果注:「其體文明,其德中順。信發乎志,以覃于物。物懷其德,以信應君。君物交信 ,厥孚交如也。為卦之主,有威不用,唯行簡易,?所防備。物感其德,翻更畏威。威如之 吉也。」 依李氏疏說。五體離,故文明。五以陰爻居上卦之中,陰為順,故其德中順。伏坎,坎為 孚,為志。孚有信義。故云信發乎志。覃,及義。五與二相應,即是五及于二之意。故云 以覃于物。二懷五德以應之,故云物懷其德,以信應君。二五正應,以信相交。故云:「 君物交信,厥孚交如也。」六五是此卦之主,爻是陰柔,位是陽剛,以柔濟剛,是「有威 不用」之意。五寓居于乾,繫辭傳說:「乾以易知。」五用易知之德,易於知險,是故有 所防備。不怒而威于鈇鉞,如尚書呂刑篇所說的:「德威惟畏。」故物感其德,翻更畏威 ,威如之吉,惟其孚也。準備,即是戰備之意。 又據惠徵君說。備為戰備。五體離,離為甲冑,為戈兵。故為備。準備,即是戰備。 爻辭威如,象傳防備,是用德威而不用戰備之意。如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左氏傳:「去備薄 威。」尉繚子攻權篇:「兵有去備徹威而勝者,以其有法故也。」故知備即是備戰。六五 之威,即是道德之威。鹽鐵論備胡篇:「德盛則備寡。」所以準備。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 象篇:「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玄武者,貌之最嚴有威者也。其象在後其服反居首。武 之至,而不用矣。夫執介冑,而後能拒敵者,非聖人之所貴也。君子顯之於服,而勇武者 消其志於貌也矣。」象傳:「威如之吉,易而?備。」亦是此義。 孔氏穎達正義:「信以發志者,釋厥孚交如之義。由己誠信,發起其志,故上下應之,與 之交接也。威如之吉,易而準備者,釋威如之吉之義。所以威如得吉者,以己不私於物, 唯行簡易,有所防備,物自畏之。故云易而準備也。」 信以發志者,說文:「信,誠也。誠,信也。」二字轉注。中庸記孔子對魯哀公說:「誠 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發志,即是發起心志。起心動念即是誠信 。以此與人交接,是學聖人待人接物之道,自然能得感應。易而準備者,易是乾卦易知之 德,備是防備。以此解釋威如吉,是尚德不尚力之義。以道德感化人,不以武力屈服人。 是王者之風,所以是威如吉。 上九。自天右之。吉。?不利。 虞仲翔注:「謂乾也。右,助也。大有通比,坤為自。乾為天,兌為右。故自天右之。比 、坤為順。乾為信。天之所助者順,人之所助者信。履信思順,又以尚賢。故自天右之, 吉?不利。」 王輔嗣注:「餘爻皆乘剛。己獨乘柔,順也。五為信德,而己履焉,履信者也。居豐富之 代,物不累心,高尚其志,尚賢者也。爻有三德,盡夫助道,故繫辭具焉也。」 據李氏疏解釋。 虞注。「謂乾也」者,此解釋爻辭「自天右之」的天字。說卦傳:「乾,天也。」坤五之 乾,而成大有。大有自乾來,本為乾體,故注云:「謂乾也。」「右,助也。」據繫辭上 傳文解釋。注於上九「謂乾」者,張編修說:「大有息乾已成,故上爻通取一卦之義。」 大有旁通比。比坤,為身,為自。大有體乾,為天。大有五為互體兌。「兌為右」者,虞 注繫辭說:「兌為口,口助稱右。」說文:「右,助也。口又。」段氏注:「又者手也。 手不足,以口助之。故曰助也。」故口助為右。一說,兌是西方之卦,方位在右,故亦為 右。 「故自天右之。」以上解釋爻辭「自天右之。」下文解釋吉?不利。說卦傳:「坤,順也。 」虞氏逸象:「乾為信。」故云:「比坤為順,乾為信。」自「天之所助者順。」至「吉 不利。」是繫辭上傳文,虞氏引釋此爻。虞注繫傳說:「大有五,以陰順上,故為天所助 者順也。信,謂二。乾為人為信。庸言之信也。大有五,應二而順上,故履信思順。比坤 為順,坎為思。乾為賢人,坤伏乾下,故有以尚賢者也。」 王注。自五以下,皆是乘剛。唯上九乘柔。柔指六五,是柔順之意。上九以剛乘柔,是為 思順。五下孚二,為信,五為信德,而上九履之,是為履信。上九雖處於大有豐富時代, 但因居於?位之地,故不以富有而累其心,其志高尚,有尚賢之行。上九有履信、思順、尚 賢三德,盡夫助道,自然得天之右。天尚且右之,則?物不右。所以繫辭具言三德。 象傳說:「大有上吉,自天右也。」 九家易注:「上九說五,以柔處尊,而自謙損。尚賢奉己。上下應之,為乾所右。故吉且 利也。」 李氏疏:「五互兌,為悅。上九悅五者,以五柔處尊位,而能自謙損。下尚賢,上奉己。 上下皆應于五。故為乾天所右,吉而且利也。」 程子易傳:「履信,謂履五。五虛中,信也。思順,謂謙退不居。尚賢,謂志從於五。上 九在上,履信,思順。故在上而得吉。蓋自天祐也。」 大有上九,所以為吉,是得自天右。天所以右,因其有履信、思順、尚賢之德而然。 唯識三十頌研究(九十八) 智 果 ◎釋三無性不成難(續) ※前 言 唯識三十頌之第二十三頌,論主總答外人,佛之所以建立「三無性」(相、生、勝義無性 )之所以然,上回已略釋訖。今續說第二十四頌,論主別答外人,佛所說之「三無性」乃 依三性建立,二者融為一片,無二無別。 (二)次頌別答 ▲徵問 「云何依此三性,而立彼三無性耶?」 ▲回答 ※正釋 (一)初性體無 依初「遍計所執性」,立「相無性」者,乃是因為「遍計所執性」,體相都無故。 成唯識論卷九云:「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空 中原無華,然因眼中有翳故,常於空中妄見幻化之華;此喻「遍計所執」相,本無實體, 由於妄見而起錯覺,以為實有,故於自身中妄見有一常住之我相,或於一切萬物中妄見有 不變之法相,此於迷心之前所妄現之我法相,名為「當前現相」,此若約真理言之,則體 相都無。以「情有理無」故,依之建立「相無性」。 又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載世尊云:「云何諸法『相無自性性』?謂諸法遍計所執相,何以 故?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是故說名『相無自性性』。」意即「相無性 」即是「遍計所執相」,何以故?因為諸法之「遍計所執相」,乃是由世俗之名言假說此 法如何如何,由此建立此法之相(此釋「相」),並非由此法本身如何如何,而建立此法 之相(此釋「無性」)。故云諸法之「遍計所執相」,乃「情有理無」之法,故名「相無 性」。 (二)後二密說 依次「依他起性」,立「生無性」;及依後「圓成實性」立「勝義無性」,乃是佛「密意 說」,即佛為遮遣「愚夫」(外道及二乘人)於依圓二性增益妄執為實有,佛才善巧方便 宣說後二為「無性」。 (1)釋依他無性 ──謂依他起法,從四緣生,譬如幻師所作幻事,託眾緣起,非如外道 妄執諸法是自然所生之自然性故。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末云:「依他起,無自然生者,自然有二:」 一、無因自然生 ── 如古印度「無因外道」,主張萬物係無因無緣,自然而生,如棘刺 之針,不待人作而自尖;孔雀無待人畫色而自然美;烏從來自然是黑,非是染造而黑;鵠 從來自然是白,非是洗成而白;又如火上、水下、風輕、地重等,並無有因,自然而生。 二、以自然為因生 ── 如古印度數論派將宇宙萬有區別為二十五種諦理,而以「冥性」 (亦名「自性」、「冥諦」、「冥初」等)為第一諦,為萬物之本源,諸法之始,故亦稱 「冥初」;又為諸法生滅變異之根本原因,即為諸法之實性,故又稱「自性」,此即以自 然為因而生之例。 為破除上述二種外道之「自然生性」,佛遂假說「依他無性」,但並非「依他起」性體全 無也。 故論卷九云:「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託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 性,非性全無。」 又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載世尊云:「云何諸法『生無自性性』?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 ?由此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意即:「生無性」即是「 依他起相」,何以故?因為諸法之「依他起相」,乃是由依他因緣之力而存在(此釋「生 」),並非自然無因而生,亦非以「自然」為因而生(此釋「無性」),故云諸法之「依 他起相」為「生無性」。 (2)釋勝義無性──謂圓成實,即是「勝義」(又作「第一義」,指勝於世間世俗義之最 勝真實道理)因為是遠離前面「遍計所執」實我實法故,假說「勝義無性」,但並非「圓 成實」性體全無也。 譬如太虛空,雖遍眾色,卻由眾色斷滅處之所顯現,今「勝義」亦然,雖遍依他起諸法, 且為依他起諸法所依之體,卻由依他起諸法上斷絕所執我法相之所顯現,故名「勝義無性 」。 故論卷九云:「依後圓成實,立勝義無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假說 無性,非性全無;如太虛空,雖遍眾色,而是眾色無性所顯。」 唯識心要卷九釋云:「如太虛空喻『勝義』也,眾色喻『依他』也;有眾色處,未嘗無空 ,可喻『真如』遍一切法,無所不在。眾色無處,太虛乃顯,可喻『真如』遠離『遍計所 執我法』。」 又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載世尊云:「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謂諸法圓成實相,何以 故?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名為勝義,亦得名為無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 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意即「勝義無性」即是「圓成實相」,何 以故?因為一切諸法之「法無我性」(諸法緣生,實無自性實體),稱為「勝義」(第一 義),亦可稱為「無自性」(無實有之自體),此義云何?「圓成實相」是一切諸法中之 深妙無上之真理故(此釋「勝義」),是遠離常住之實我相、不變之實法相所顯現之真理 故(此釋「無性」),名之為「勝義無性」。 上來正釋「三無性」乃依「三性」建立已訖。 茲再引顯揚論卷十六總說如下:「如是三種自性,當知由三無自性故,說三無性:」 一、相無性 ── 謂遍計所執自性,由此自性,體相無故。 二、生無性 ── 謂依他起自性,由此自性,緣力所生,非自然生故。 三、勝義無性 ── 為圓成實自性,由此自性,體是勝義,又是諸法無性故。 ※簡濫 或問:雖依他起,非第四「廢詮談旨」之勝義故(廢捨言詮而直指其理,所謂「一真法界 」,非言慮所能及,唯有聖智得以明其內證也),不得正名為「勝義無性」,然「淨分依 他」中,「四智菩提」(以是修德,名「淨依他」;以其稱性,復可名「圓成實」)隨在 何諦,皆以「勝法」而為所緣,亦以「勝」為「義」,故即前所云之「行勝義」也(指趣 向勝境之無漏智),是則「依他」雖不得正名為「勝義無性」,然據「淨分」邊,亦得說 為「勝義無性」,何不依「依他」立「勝義無性」耶? 釋曰:淨分依他,雖亦得名為「勝義無性」,然既依「圓成實」立為「勝義無性」,若更 立「依他」為「勝義無性」者,則濫同第二,依「圓成實」所立之「勝義無性」,故略而 不說。 述記第九末亦云:「若說依他為勝義無性,此圓成實即為第二勝義無性,今恐依他勝義無 性,濫第二圓成勝義無性,不說依他為勝義無性。」 由上述可知,「三性」與「三無性」之關係 上來第二十四頌別答「三無性」乃依「三性」建立,二者融為一片,無二無別,今已略釋 訖。 又外人之「三無性不成難」亦已辯訖。 修持三巧 雪廬老人 一、還債想:千人吃飯,一人還債。佛七念佛,只要有一人成就 一心,就可代眾還清佛七 花費。我們就要做那還債者,用心 念佛,誓求一心,代眾還債。 二、命終想:坐在佛堂,與大眾共修,要想自己已近命終,大眾 為我助念,作如是想,即 不昏沈、不散亂,可得一心。 三、落井想:設想陷入深井,如何出離絕境?唯有拼命大聲念 佛,喚人來救。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錄(八) 徐醒民 講述 慧安、宜倫 整理 如染香人 身有香氣 以下說比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猶如那個染香的人,身上熏 染香的氣味。本來我們人身上沒有什麼香氣,被香熏染了以後,就有一種香氣。這個意思 就是說:我們不憶佛、念佛的時候,我們的三業都是污染的,因為起惑、造業、受報都是 不清淨的啊!不清淨的話,怎麼能夠見到佛呢?所以憶佛、念佛才能夠見到佛,現在能夠 見到佛,將來命終時一定可以見到佛。這就如同身染香氣,名叫「香光莊嚴」。 對照看一下表裡「香光莊嚴」這一段。念佛是三根普被的,上等根器的念佛人,他一念佛 就能開佛心,就染上佛的心香。中等根器的念佛人,他就能夠接近佛身,熏染佛的身香。 而學習能力很低,下等根器的人,他稱念佛的名字,就染了佛名的香。以上所說,開發佛 心、接近佛身、念佛名字,這三種都是香光,都得到佛的香,都能開發我們的智慧,並以 智慧的光明來莊嚴我們的自性佛。 在此要特別注意的是:開佛心,是用什麼開佛心的?近佛身,是用什麼近佛身呢?念佛名 ,是怎麼念的?通通是持名念佛。同樣是持名念佛,下等根性人得到的熏染較淺,只是染 染佛名給他的香氣而已。中等根器呢?就進一層了。他除了得到染佛名的香外,也可以真 正得到佛身的香氣。上等根器,不但是得了佛身的香,還直接得到佛的心,也就是開佛心 ──「自得心開」了! 有一點請諸位不要誤會,說:「那我們念佛名的,都只是下根的?」不是這樣的!這三種 根器都同樣是持名念佛的,只是,如果你智慧程度高,跟上等根器一般的話,你持名念佛 就能開發佛心了。 以念佛心 入無生忍 下面經文從「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開始,一直到最後「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一大段,是這章經的第五段。大勢至菩薩講:「我本因地」,他講他自己過去學的念 佛法門,在因地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的,也就是用念佛心入了無生忍。什麼叫念佛心呢 ?這是大勢至菩薩他過去學的念佛法,從兩方面來講,一個方法是「寂」,一個是「照」 。「寂」、「照」這兩部分,以天臺宗的講法就是「止」、「觀」這兩個意義。 現在,這章經裡講的「寂照」是什麼呢?「寂」就是把萬緣都放下,心裡安安靜靜地靜止 在那裡,也就是不攀緣五欲六塵。我們眾生都有見思惑,而菩薩修菩薩道時,就不能像我 們凡夫眾生這樣攀緣五欲六塵,也不能起見思惑,也不能執著生死、涅槃這兩種觀念,這 一切都要放下,都要能止住,而直接修中道,這就是「寂」。而「照」呢?就是「觀照」 。在心裡觀照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佛的三身。一念佛,一用功夫,它就照到佛的這三 身了。 這是大勢至菩薩在因地還沒有證果的時候,所用的念佛方法。而這個工夫我們現在雖然不 能這麼做,還做不到,但必須要學著,當我們念佛的時候,要放下萬緣,就一句佛號一直 在那裡念。因為放下萬緣,妄心不起,真心就起作用,就能以真心(念佛心)來念這句佛號 ,來照顧這句佛號。我們要這樣學,才能夠有工夫。 「入無生忍」,就是入「無生法忍」。什麼叫「無生」呢?凡是「生」都是生生滅滅的法 ,「無生」就是無生滅法。凡有生,必有滅。而有生有滅,就不是實相,就沒有見到真如 本性。要知道,真心是如如不動的,是本來就不生的。「入無生忍」,忍什麼呢?「忍」 就是不要被那些外在因素來影響你,讓你亂動,不管怎樣的情況,都能像真如本性一樣的 守住,如如不動地安忍在那裡。這是以念佛心為因所得的果,「念佛心」是在因地的修持 方法;「無生忍」則是證了果位,證到了無生忍。「無生」是講無生的理,真理就是無生 。忍,就是證入了無生的理,就發出智慧了。心能安住在「無生」這個理上面,就是有智 慧、有定功,也就是證到了真如本性,得了「果位」了。以上是大勢至菩薩講他過去所得 的成就。 攝念佛人 歸於淨土 下面經文接著講:「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這是來度化眾生了。這章經文是 大勢至菩薩在釋迦牟尼佛的楞嚴法會上說的,所以「此界」指的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 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攝」是收攝,「歸」是歸向。他說:「我在此界,就用這個方 法,來接引念佛的人,歸向淨土。」 這個淨土指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這跟他過去的淨土是不同的。他過去所念的是十方如來 ,不是念阿彌陀佛。現在他來接引眾生要歸向西方極樂世界,念佛就要念阿彌陀佛了。為 什麼呢?如果像他過去那種念法,要念十方佛,那不容易啊!因為那不是一生就能成就的 。現在阿彌陀佛用他的願力造就極樂世界,眾生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念佛就念一尊阿 彌陀佛,這個比念十方佛容易。除此之外,大勢至菩薩那個時候念十方佛,必得要自己證 到果,完全是靠自己。現在大勢至菩薩引導我們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這是可以帶業 往生的,而大勢至菩薩那個時候可沒帶業的。所謂「帶業」就是沒有斷煩惱、沒有證果, 而帶著生死業到極樂世界去。帶業往生是很特別的,本來自己沒有能力去,臨終的時候見 佛,蒙佛接引就能去,所以現在我們比大勢至菩薩那個時候念佛容易多了。 現在看講表,與經文對一對就知道。表上說勢至念佛是念心。表上解說:「非六七識念, 更不屬口」。這個非常重要,要特別記住。大勢至菩薩純粹用心來念,即是以念佛心來念 的。表上又解說:「唯攝一精明,不令託根緣塵。」這是說他只將六七識攝歸一精明之體 。這「一精明」是什麼呢?交光正脈疏說,即是真如與無明和合所成的識精明元,其實就 是阿賴耶識。由真妄和合的阿賴耶識,在「真」的這一部分,就是一精明體。這一精明體 就分在我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門頭。我們凡夫迷昧不知,使成妄見。 大勢至菩薩念佛就是用這個一精明的性光,不靠六根,也不攀緣六塵,他就是用這個方法 來念佛的。 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 接下來講最後這一段經文:「淨念相繼,得三摩地」。什麼叫「三摩地」呢?表上說:「 眾念不生曰淨」。眾念,是往外攀緣的妄念。眾念都不起來,這叫做「淨」。「一心繫佛 曰念」,如果只是「淨」而沒有「念」也不行,必須一心繫念在佛號上,這叫「念」,亦 即淨念。淨宗善知識開示念佛的人,念佛的時候要「萬緣放下」,意思就是一切妄念都不 起來,這叫「淨」,一句佛號老實念,就是一心繫佛,這叫「淨念」。 淨念成功了,就得了三摩地。「三摩地」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是「等持」的意思,又 有「等至」之意。入了定再開智慧,則定與慧兩者平均、平等,任持不失,既離昏沈又離 掉舉。就等至之意說,由定慧平等而行,能至勝妙的定境。凡夫眾生,一念佛不是昏沈, 就是掉舉,而大勢至菩薩是定慧平均,「雙離昏沈掉舉」。經文說:「佛問圓通,我無選 擇。」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問圓通」,釋迦牟尼佛問大勢至菩薩是從那一法得了圓通 ?大勢至菩薩說,就我來說是「無選擇」,不選其他方法,只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把這六根都收攝起來,就只用一精明體淨念相繼。所謂「淨念相繼」,就是不起任何妄 念,一心觀照佛的心,心與佛合而為一,就是淨念相繼。 經文最後兩句:「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就他來說,由都攝六根,而使淨念相繼,以此 念佛方法,始得三摩地,證圓通,這是第一妙法。 最後必須注意,我們現在念佛,學「都攝六根」的方法很難。幸有印光祖師開示:用口念 出聲音來,耳朵聽回去,心裡再起來,這就能都攝六根。但最要緊的還是要用心啊!憶佛 固然是要心憶,念佛也是要用心念,心才是根本。如果你捨棄了這個根本,就是有口無心 ,如何能得一心? (全文完) 唯在乎誠 印光祖師七十歲的春天,移居蘇州報國寺閉關,之前在上海太平寺弘化,年屆七十有退隱 計畫,周伯遒居士祈求印祖退隱時賜函,印祖云: 「所言臨隱時賜一函,以為圭臬。然則一部文鈔,皆系閑言語乎?程子云:『遵所聞,行 所知,何必及門求吾哉?』今謂只此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為生 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八句,若能依而行之,為聖為賢,了生脫死,皆 有餘裕。佛法要妙,唯在乎誠。 汝能始終守之以誠,則更無可言矣。談玄說妙,弄口頭,求神通,宜置之東洋大海外,方 可親得實益耳。」(復周伯遒居士書十八) 蓮池餘馨之十三 ─ 毛凌雲居士 智 展 專修淨業的淨土行者,對於毛凌雲(號惕園)居士應當不陌生,他根據歷代淨宗祖師大德 的開示、行持所輯錄的《念佛法要》一書,早已是念佛人書架上的常見典籍。 毛凌雲居士,湖北通城人,民國初年期間,曾擔任國家安全局副主任;中日戰爭時,更從 事過打擊惡勢力的地下情報工作。三十八年隨政府遷臺後,便致力於念佛修行,且陸續編 輯了一系列的淨土書籍(如《念佛法要》、《淨土叢書》、《續淨土十要》等)。由於他 的淨土言論均不離佛典、祖語,且自身解行並進、老實修行,因此被譽為近代弘揚淨土法 門最有影響力的居士之一。 本文特將毛居士對淨土念佛法門的重要發言整理如下,願見聞者皆能共霑法益。 人生惟苦無樂 普勸念佛往生 毛居士云:「有生必死,乃人生不可避免之第一大事;了生脫死,為佛說不可思議之無上 妙法。所有其他各宗教,皆無如此殊勝之法門,或教人服氣煉形以求長生,或教人彌撒祈 禱以求永生,而幻質(案:指此四大五蘊假合之身)非堅,或反夭促,無常迅速,終皆死 亡。蓋物有成住壞空,人生生老病死,欲違反此自然之定律,豈非空費心力耶?古人云: 『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悔之晚矣!余故續云:『普勸 早念佛,帶業能往生,一生極樂國,佛道自圓成。』豈僅長生或永生耶?」 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 或問:「為了解決眾生生死大事,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通達解脫的彼岸,為何偏 讚淨土持名念佛法門呢?」 毛居士答曰:「若修其他法門,皆須消業往生,我輩業重凡夫,談何容易。當知無始以來 ,生生世世,所造罪業,無量無邊,假使罪業都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雖活百年 ,每一晝夜,念佛十萬,每一聲,皆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消罪業,如掌上土,未消 罪業,如大地土,還要多劫、多生、多年月,正助雙修,精進不懈,才能消盡罪業,十方 淨土,隨願往生。但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又隨業受 報,輪迴六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能保來生,仍得人身,聞法再修嗎?惟有這持名一 法,只要信願念佛,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不問消業多少,在這一生,決仗佛力接引 ,帶業往生,但得生淨土,何愁業不消呢?」 持名念佛法門的契機與殊特 或問:「禪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更為捷徑,何不捨淨參禪,而勸捨禪修淨呢?」毛居 士答曰:「禪重傳心,因今頓悟機緣難遇,又無禪師傳授,故參禪者多著魔發狂,得精神 病;或患腦溢血,半身不遂。若延壽、徹悟等禪師,捨禪修淨,皆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 祖。願即見賢思齊,切勿捨淨參禪,或禪淨雙修,致十人九蹉路,或鐵?並銅柱,悔之晚 矣。」 或問:「密宗三密相應,即身成佛,尤為捷徑,何不捨淨學密,而勸捨密修淨呢?」毛居 士答曰:「密宗的持咒,與淨宗的持名,皆以一念抵制萬念,使萬法歸一,異途同歸。惟 密宗重傳授,由西藏傳入中國的為藏密,由中國傳往日本的為東密。雖顯密皆佛說,同為 對機應病的法藥,但佛在大集經懸記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 生死。』故密宗多兼念佛,求生淨土。」 或問:「一心持名,往生可保,兼修妙觀,生品必高,何必勸捨觀想,而專修持名呢?」 毛居士引淨宗二祖善導大師之語(案:出自〈淨業專雜二修說〉)答曰:「眾生障重,境 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 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捨專念,修雜業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 四。何以故?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 念不相續故,心不相續念報佛恩故,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 生正行故。 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永 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 毛凌雲居士一生專修淨土,他自述從中国撤退來臺時,幾次遭逢劫難,都因一心繫念佛名 ,而能平安無恙、全身而退(詳見《念佛三要》)。故其竭誠普勸大眾:「對於這成佛捷 徑的無上圓頓法門,自應老實專修,勿視為難事而退卻,勿視為易行而懈怠,勿視為淺近 而藐視輕慢,勿視為高深而不敢承任。因所持的佛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的心性,也真 實不可思議,持一聲,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決蒙佛加被 ,使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災病全消,福壽綿延,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 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蓮萼光榮,金臺影現,均非娑婆界內之人矣。他日蓮池海會 ,把手共行,一生成佛,可為預賀!」 盛氏 裴氏女 呂富枝 盛 氏 盛氏,宋朝錢塘(今浙江省杭縣)人,每天課誦觀無量壽佛經,而且經常念佛,不懈怠, 不間斷。 後來突然生病,有一天,自己坐起來,命家人準備熱水,沐浴完畢後,便面向西方端坐, 問家人說:「你們有沒有聽到引磬的聲音呢?西方淨土的聖眾快要來了。」 不多時,盛氏雙手合掌,很歡喜地對家人說:「阿彌陀佛、菩薩聖眾已經降臨了,觀世音 菩薩手裡拿著金臺,阿彌陀佛接引我登上蓮花寶座,我要往生了。」 話說完,很快地就安然坐化往生了。 裴氏女 裴氏女,宋朝汾陽(今山西省汾陽縣)人,一生沒有婚嫁,自己清淨獨身居住。深信淨土 念佛法門,至誠懇切專志念佛,求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裴氏女平日念佛,用小豆來記念佛的數目,一共累積了十三石(一百三十斗)。 後來臨命終時,她自己取火燒香、拜佛,並說道:「阿彌陀佛手拿蓮花臺來迎接我,我現 在就要往生了。」不久,天華從空中飛落下來,裴氏女就安詳地坐化往生了。 不動道場 唯 西 相傳當這兩尊菩薩像的身軀埋沒看不見的時候,佛法就會消失殆盡,如今南邊的菩薩身軀 ,已經被土石埋沒至胸了。 從摩揭陀國故宮遺址往西南行,志堅意決的玄奘大師走了兩百八十里,抵達低羅磔迦寺。 這座寺裡有精通三藏的僧眾數十人,聽到玄奘法師到來,都出來迎接,引導入寺內。從低 羅磔迦寺再往南行百餘里,就到達了世尊成道的「菩提樹」處。樹的周圍是用磚頭堆砌而 成的高牆,非常堅固峻偉。此處東西較長,南北稍嫌狹窄,正門朝向東邊,正對著尼連禪 河。南門與大花池相連接,西邊一帶則較為險陡堅固,北門直接通到大菩提寺。圍牆內, 聖賢遺跡處處可見,或為修行者之精舍,或為佛院塔廟,這些都是虔信三寶的各國國王、 宮中大臣、大富人家、顯貴之人,因仰慕崇敬三寶,為紀念和表彰佛跡而建造的。 在圍牆的正中央,原來有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所坐的金剛座。此座在賢劫剛剛開始時與大地 一起生成,依托於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往下抵達金輪,往上與大地相接平齊,由金剛礦石 所構成,方圓可達百餘步。所謂金剛是取其堅固難以毀壞,卻能破壞一切萬物。 金剛座如果不依靠著金輪上的大地,則大地不能停止搖動;如果不以此金剛為座,則沒有 其他地方,能夠讓世尊發起成道的「金剛定」。如今世尊要降伏天魔「波旬」,成就佛道 ,必定得依於此地而入「金剛定」。如果在其他的地上,勢必承受不住而搖動傾斜毀壞, 因此現在賢劫中的一千尊佛全部都會在這金剛座上成道。又因為此處是世尊成就佛道的場 所,所以也叫「道場」,即使世界大地傾斜、震動,唯獨此金剛座不為動搖。 玄奘大師感歎說:「奈何眾生福報淺薄,一、二百年來,到菩提樹朝聖的人,都無緣見到 這金剛座。因此在佛入滅之後,各國國王就以兩尊觀自在菩薩像,分別立在南北兩邊的界 線,向東而坐,以作為『金剛座』的標誌。相傳當這兩尊菩薩像的身軀埋沒看不見的時候 ,佛法就會消失殆盡,如今南邊的菩薩身軀,已經被土石埋沒至胸了。」現今的金剛座係 後代模造,真正的金剛座早已埋沒在大塔之下了。 金剛座上有一棵菩提樹,佛在世時,樹原來高數百尺,後來因為常常被崇信外道邪師的惡 國王剷除砍伐,現今只剩下五丈多的高度了。這一棵樹因為佛坐在其下而成就無上菩提, 故稱為菩提樹。菩提樹的樹幹呈黃白色,枝葉青翠潤澤,秋冬不凋零,唯獨在夏曆二月十 五日佛入滅紀念日,葉子竟一時之間凋謝了,隔日又生出新葉片如原來的樣子。每到佛陀 寂滅的紀念日,各國國王和官員都會一同聚集在菩提樹下,以乳汁灌洗樹木並燃燈、散花 、供養,然後才收拾落葉而後離去。 玄奘大師抵達菩提樹及彌勒菩薩所作「成道時像」處,至誠禮拜瞻仰聖跡完畢後,又五體 投地,悲哀懊惱感嘆說:「佛成道的時候,自己不知道漂泊淪落在哪一道?現今正好是像 法的末期,才得以到如來的金剛座處,想想自己的業障,竟是如此深厚沉重!」大師說完 後,不禁悲從中來,淚流滿面。 此時,正逢僧眾結夏安居的結束日子,從遠而近聚集有數千位僧眾,見到大師流露出來的 道情,無不感同身受,悲傷哭泣而哽咽。 (取材自大唐西域記卷三) 覺悟之道 三 省 一切善法勝根本者,所謂覺法。一切法覺,要因聞法。若不聞法,於法不覺。(摘自正法 念處經) 一切善法中最殊勝的,就是能夠引人邁向覺悟的法。然而對於紛呈的宇宙萬法,若要轉迷 為悟,就必須憑藉長時聽聞、熏習佛法的力量。如果不聞佛法,心就容易隨煩惱而流轉, 就不能覺察到萬事萬物的真實面貌。 佛法乃由出世間的聖人所宣說,它提供了一個正確的視角,讓我們可以突破愚癡的障蔽, 認清生命的本質,獲得解脫生死的大樂,因此,佛學稱為「覺悟之學」,是一切善法中最 殊勝的。但是,要讓佛法成為生活的指導原則,在日用平常中發揮作用,除了本身恆常讀 誦經典、如法修行外,還得聽聞善知識的開示、導引,這樣才能產生力量。如果對於這覺 悟之學不積極勤求,對善知識的講說也充耳不聞,則眼目、心量將永遠是凡夫格局,無法 從無明、生死的重重陣仗中超脫。所以,有智慧的人應當發願「常隨佛學」,如此方能儘 早達成「覺行圓滿」的目標。 地理 天理 佛理 藏 密 最有權勢佔得頭號風水者,莫過於天子皇帝了。可是從漢代以後,國運都沒有超過四百年 ,皇帝大多短壽夭折。……… 最近不知是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或是社會充滿不安的現象,求神問卜到處充斥,有線電視 臺或收音機都有堪輿算命的「叩應」節目,更有些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以及在高位的人士 ,甚至佛教徒也相信風水、地理師等,寄望能幫助他們富貴亨通,步步高升。這般現象, 不禁令人要問:「必須求神問卜才能安樂賺大錢嗎?」 一位讀者以掛號函件傳來這分心聲,字裡行間有著百般無耐,深盼在是非混淆的時代裡, 能聽到正知正見的法音。陰陽風水堪輿之學,在中國由來已久,有它存在的理由,既是一 門學問,必得精通深入才有資格論定,外行人很難置喙評論,因此謹依佛門祖師大德的觀 點,羅列整理出來,提供參考。 沒有永遠的富貴 有一位住在雲南昆明的蕭長佑居士,請問印光祖師關於堪輿風水的事,印祖告訴他: 「堪輿家言,何可為準?若如所說,則富貴之人,永遠富貴,何以高門每出餓殍乎?世之 最有力能得好地好宅者,莫如皇帝,何皇帝每多壽短。自漢以來,無有過四百年者。貧人 眾苦交集,又欲得吉宅吉穴而不得,是欲免苦,而又自設法以令苦更深遠也。」(印光法師 文鈔續編〈復昆明蕭長佑居士書〉) 如果堪輿家所說的事事皆準,那富貴人就可永享富貴了。最有權勢佔得頭號風水者,莫過 於天子皇帝了。可是從漢代以後,國運都沒有超過四百年,皇帝大多短壽夭折。一般貧苦 人家,已經夠苦了,若還想找個吉穴福地來改運翻身,那不是憑添更多的痛苦嗎? 在心上求福田 貧窮人如何改運翻身呢?印祖教人的方法是: 「汝但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一心念佛,展轉勸人。依『一函遍復』為之勸化,當可 業障潛消,善根增長。……汝欲轉禍為福,當以此『一函遍復』之事,逢人即說,校彼另 修住宅,另移祖墳,為有益無損也。世人不在心上求福田,而在外境上求福田,每每喪天 良以謀人之吉宅吉地,弄至家敗人亡,子孫滅絕者,皆堪輿師所惑而致也。若堪輿師知禍 福皆由心造,亦由心轉,則便為有益於世之風鑒矣。」(同前) 循著印祖的「一函遍覆」,奠定正知正見,然後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一心念佛,勸 化親朋好友,這比看風水、修住宅、移祖墳,還真實有用。世間很多人不懂得在心地上用 功,儘是在外境上求福田,往往為貪謀別人家的吉宅吉地,弄得家破人亡。一般堪輿師若 瞭解「禍福由心造,亦由心轉」的道理,在幫人堪輿看風水之餘,能鼓勵人們存好心、說 好話、行好事,勸人念佛改心,對改善世道人心就大有功勞了。 靈峰宗論〈入法界序〉記載,當時有位精通堪輿的程季清居士,親近蕅益大師,學佛發了 菩提心,學習唯識教理,修「佛身觀」,為了護法弘道,引人學佛,常為人指示風水,判 決陰陽,導引大眾明白「風水陰陽則非邪因緣、無因緣」,風水地理不是無因無緣就可獲 得的,堪輿家能存此心就大有益於世風了。 信地理不如信佛理 堪輿風水在臺灣更是深植人心,普遍應用。婚喪喜慶要看日子,居家臥室要選方位,辦公 處所要挑面向,更別說造宅、修墳等大事了。雪廬老人來到臺灣,在弘揚佛法之餘,為學 佛人士解惑釋疑,就有許多人提出堪輿風水的問題,雪公均以佛法的觀點,一一解答。在 此謹舉出三則問答,提供讀者參考。 問:「佛法言萬法唯心,如某先生言我家右邊的房屋沒蓋好,而先蓋左邊的房屋,則大兒 子將敗,諸如此類之風水地理說,可信與否?」 答:「堪輿之學,由來已久,古今說者,有驗不驗,當有彼之理由非盡虛誕。然學佛者, 主說在心,心造萬法,吉凶禍福由之。學佛功力微弱,則堪輿之理,或有可憑,學佛功力 增勝,堪輿之理被轉矣。」(李炳南老居士全集佛學問答類編〈通問類〉) 問:「查我國古例,有種種不同的宗教,對於世俗人家每有喪喜事必須聘請輿師勘查地理 ,擇日,即選擇良時吉日,對於相生相克趨吉避凶等等。余係最近皈依三寶的佛教信徒, 對於佛理亦無研究,胸中十分疑慮,因此以上三點是否我們佛教徒亦須遵守?」 答:「堪輿擇日等,均屬占相吉凶,佛教徒業此者,名曰邪命,信此者名曰邪信。佛教徒 應依理智,於趨吉避凶之事,向因果中求,千準萬確,不必從俗也。」(同前) 問:「世俗都信地理風水,可是念佛人是否要信地理?常常疑惑。有人說:『吉星高照良 善士,地理原從積德門。』信地理不如信天理,我聽這話很對,請老師印證。」 答:「趨吉避凶,『地理』也;改惡向善,『天理』也。兩相比較,誠哉『地理』不如『 天理』。居士甯不知,破迷啟悟,自行化他,同超彼岸,一切解脫之『佛理』乎?余則曰 ,信『地理』固不如信『天理』,而信『天理』尤不如信『佛理』也。」(同前) 堪輿之學,其來有自,雪公也不否定。若從佛法智慧觀察,則世間禍福不離心,一切唯心 造,不出因果法則,未來是禍是福,全憑自己掌握。所以占星算命雖是由來已久的行業, 普通人操之,毋需評論。但是正信佛教徒,操此行業則稱為「邪命」,有違佛法的維生之 計。佛教徒既不可為此邪命,亦不可信此邪命。因為,既然皈依佛法還聽信堪輿風水之術 ,那如何算得上有佛法知見?故雪公提出:「信地理不如信天理,信天理不如信佛理。」 的觀念。 隨順佛法盡人事 學佛人遇到婚喪喜慶特別的日子,那該怎麼辦呢?印祖答覆卓智立居士的信上,提出合情 合理的辦法。 卓智立居士問:「地理學說甚繁,精通此術靡易,地理不精,擇地猶之未擇,精擇其地, 而不精擇其心,終至變吉為凶,雖得仍同未得,所謂若無心田,亦無福地也。世俗但講地 理,不講天理,只慮風水有傷,不慮報應不爽,事有拂意,便咎地理之不精,慮彼礙此, 無事生事,往往釀成惡劇,忘本逐末,比比皆是,較之不講天理,並不講地理者,為弊更 甚。奉佛之人,為防微杜漸,力矯俗弊計,如遇造墳建屋,是否隨緣相宜位置,但依佛理 ,存天理,不依俗理講地理?」 印祖說:「雖不力講,亦不宜完全不令地師一看,所謂先盡人事也。若長年養瞎眼之地師 ,皆是不依天理,不明地理之狂妄人。」皈依佛法後,日用行事自應隨順佛法,樹立良好 人格,深信發願念佛,就不必再像一般人這麼講究堪輿風水了。有婚喪喜慶特別的事情, 也不宜完全不擇日、不擇地,挑個安心的時間地理,也算是盡了人事努力。若長年信奉不 明事理的地理師,想靠他來趨吉避凶,這是「不依天理、不明地理」的狂妄之輩作為,有 智之士決不如此。 蓮花不著水 蓮 亮 凡夫俗子被情所困,跟著煩惱走。小乘人視煩惱為毒蛇猛獸,避之惟恐不及。明心見性的 菩薩,他們如何看待煩惱?如何運用煩惱?解深密經「地波羅密多品」,有一段菩薩與佛 的對話,見地不同凡響。 觀自在菩薩問佛說:「世尊,這些大菩薩們,在他們地上階位中所產生的煩惱,會是怎樣 的染污相狀?怎樣的過失?和怎樣的功德呢?」 佛告訴觀自在菩薩說:「善男子,地上菩薩的煩惱並沒有染污相狀。為什麼呢?這些菩薩 的修行一旦進入初地,就必定對一切法界都已經瞭解透徹;菩薩是在瞭解煩惱之後,為了 度眾生才特意生起煩惱,而不是真的迷惑顛倒;因此我說它『沒有染污相狀』。煩惱在菩 薩身上不會產生苦果,所以也就沒有過失可言。菩薩生起的煩惱,能夠幫助有情眾生解決 苦因,因此,菩薩的煩惱具有無量的功德。」 觀自在菩薩讚歎說:「這實在太奇妙了,世尊!發心求取無上菩提,竟有這麼大的功德利 益,使得菩薩們生起的煩惱,都還勝過一切有情眾生和聲聞、獨覺等小乘人所修的善根, 更何況菩薩其他的無量功德呢!」 貪瞋煩惱,可以惑亂眾生,作出種種殺、盜、淫、妄的苦因。菩薩卻能了知煩惱,運用煩 惱,廣度眾生。例如從前釋迦如來為仙豫王時,將誹謗大乘佛法的五百婆羅門殺了,婆羅 門命終之後,生到地獄,因而懺悔改過,於大乘佛法發心深信,即時生於「甘露鼓如來世 界」。又如為求善知識的善財童子,曾遇見一位國王,正對無量眾生殺縛鞭杖,善財看了 心中不忍,國王善知識告訴善財說:「這些眾生,愚癡遲鈍又充滿瞋恨兇狠,若不給予鞭 杖苦楚,終不受調伏。」善財聽了,方才瞭解,菩薩的「煩惱」也可利益眾生。凡夫一念 瞋心起,火燒功德林,文王卻是一怒而安天下,菩薩一怒而眾生免於災難,這煩惱之於凡 聖,何其不同啊! 我執深重的凡夫,以菩提為煩惱,而登上「歡喜地」的菩薩,開佛眼,成一切種智,煩惱 都成了菩提。菩薩縱起千般煩惱,既自利也利他,猶如爛泥裡的蓮花,掙脫一身爛泥污染 ,只留香潔在世間。 當生得見布施福 坤 德 從前,有一位婆羅門種姓的大富長者,他的兒子娶了一位篤信佛法的妻子。婚後,妻子不 僅如從前一樣守戒持齋,樂善好施,常常供養出家人,還進一步勸丈夫發心修行。悟性聰 明的丈夫聽了之後,立刻能領會妻子的用心,就轉而稟告父母,勸父母發心布施供養。大 富長者夫婦聽了非常震怒,破口大罵說:「可惡!這真是個敗壞家產的女人啊!」 從此以後,孝順的兒子與妻子不願與父母起衝突,卻也不肯放棄修行的念頭,便想了一個 得以繼續修行、布施的辦法。由妻子將金錢與絲絹交給丈夫,丈夫交給守閤樓的婢女,守 閤樓的婢女再交給守門奴僕,最後,守門奴僕再將物品、錢財送往佛寺,供養僧寶,同時 燒香燃燈,大作佛事。夫婦兩人在艱難中互相勉勵發誓說:「假如布施毫無福報可說,那 就罷了!倘若有福報,一定要讓天下的人有目共睹。」 後來,在三月三日那一天,依當地風俗,全民都會到河邊聽戲作樂。忽然,東南方出現了 一位莊嚴的天人,騎乘白馬,凌空而過。眾人仰頭問說:「您是哪一位神明啊?」天人回 答說:「問後面那一位吧!」不一會兒,天空中出現一座七寶裝飾的宮殿,宮殿下方由四 大天神以神力承接,飛行於天空中,殿中獨坐著一位玉女。面對眾人好奇的詢問,玉女說 :「問後來的吧!」 不久之後,天空中忽然大作天樂,出現一座由四部妓樂圍繞,十二天神共同承接的高廣宮 殿,有一對天人端坐殿中,眾人驚訝地問:「你們是作了什麼功德,感召這樣的果報啊? 」天人也同樣回答說:「問後來的吧!」不久之後,天空中出現兩個餓鬼,他們身長三丈 高,體態瘦黑,一臉的飢渴難耐,各自拿了根大棒,互相捶打咒罵。眾人不明究裡,問道 :「這是怎麼回事啊?怎麼前面來的都是天人玉女,你們卻是形貌醜陋的餓鬼呢?」餓鬼 回答說:「你們大家聽過舍衛城東大富婆羅門一家子嗎?前面騎白馬的,就是守門奴僕; 獨坐宮殿中的玉女是守閤女婢;高廣大殿中的天人是我的兒子和媳婦;而我們這兩個餓鬼 正是大富婆羅門夫婦,正因前世愚癡,不信因果,毀謗正法,所以現在遭受這樣的惡果。 真是悔不當初!悔不當初啊!」 撥無因果的人常常說:「你看!那些作惡多端的人不是活得好好的嗎?行善的人還常常遭 遇苦難呢!天底下哪有什麼因果!」如此憤慨的言語,是否也曾出現在你我的心中呢?殊 不知,那是因為我們凡夫的見地淺陋,無法通透三世因果的深理,所以才會發出井底之蛙 般的謬論。有智慧的人只要翻開史書,便知因果真實不虛,作不得假,因此,修行若要求 福慧,應當從眼前自己的作為和心地著手,而不是一味怨天尤人,或向邈不可知的神靈乞 求啊! (出自譬喻經) 朝九華山三首 淨 益 傳聞唐季之時,大詩人李太白乘船沿長江東下,過九華山而詩興大發,後留詩云:「昔在 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太白的詩篇,因遊九華而增色;而我 的壬午之夏,也因朝九華而清涼。 九華山峰巒疊出、靈秀縹緲,自然景觀的遊賞價值極為豐美可觀;然而對於佛弟子而言, 九華山所蘊含的人文與宗教情懷,更具有不凡的意義。史載李唐之初,新羅皇族金喬覺和 尚渡海至中土,向閔公募化「一袈裟之地」以修行,閔公以為甚小,未料其袈裟向空一拋 ,竟遍覆整座九華山。金喬覺遂在九華山苦修七十五年,圓寂後肉身不壞,瑞相與地藏菩 薩相仿,人皆稱「金地藏」,九華山因而成為地藏菩薩化跡示現的道場。明朝高僧無瑕和 尚也同樣肉身不壞,生前曾以血為墨,抄寫《華嚴經》一部,歷數十年而成。而蕅益祖師 自稱「地藏之孤臣」,曾親臨地藏塔前,發願破迷除障、化度有情。又駐錫於回香閣,寫 成重要論著──《梵網經玄義》。典型夙昔,而今歷歷皆在目前,仰而瞻之、俯而惟之, 令人不得不衷心感泣啊! 此行登天臺正頂、訪「地藏古洞」、見「聽經鵬石」、觀「天然睡佛」,又依次參訪肉身 殿、百歲宮與化城、祇園諸寺,驀然神契古大德於百代之上,憶其風骨之高搴,念其誓願 之深宏,不覺俗慮頓消、執情盡伏,所生起的法樂,沛然莫之能禦。朝山歸來,感動猶深 ,於是乃成以下三詩,願與大眾分享。  其一 喬公揚衲處,勝地九華開。 靉靉雲樓隱,嵎嵎竹徑迴。 靈雰安定慧,法露絕殃災。 仰止菩提願,虔誠叩道來。  其二 渡遠新羅境,東南豁窅冥。 悲緣賢聖至,願感鳳凰聆。 大士真身殿,神僧赤血經。 康乾文跡在,乞首歎寧馨。  其三 天臺封絕頂,古洞入平丘。 佛面青山臥,僧心野寺悠。 登臨須有道,遁去已無求。 素閣回香罷,心明罣礙休。 道倡倫常道 三 學 民國七十五年三月,雪廬老人往生,當時公祭會場的入口,樹立著孔德成先生題署的一幅 輓聯:「道倡倫常道,心為菩提心」,十個字寫盡 雪公一生的用心處。 天上雷霆雨露 朋友的母親,家教極好,日據時代讀到高校畢業。嫁入夫家之後,盡心盡力奉事公婆。婆 婆出身大家閨秀,治家甚嚴,每當客人來訪,婆婆便在廳堂和訪客談話,媳婦則恭立一邊 ,等候婆婆的吩咐。婆婆偶而一時心急,在孫子前面,也不免會高聲吆喝媳婦,孩子看到 母親這般待遇,心裡都很難受。事過之後,媳婦就會告誡自己的孩子說:「阿公、阿媽, 他們是天,我們晚輩是地,天要大發雷霆、要降雨露,地上的花草只有承受的分,我們怎 能怨歎!」長幼尊卑的觀念,從小深深烙印在朋友的心田。 自然邏輯觀念 中華文化講究的邏輯觀念是:「親疏遠近、長幼尊卑、男女上下、內外有別」,儘管今人 不認識經典,也不畏懼聖人之言,但不可否認的這「長幼尊卑」的邏輯觀念,的確是維持 安居樂業的不二法門。因為它是順乎自然的定理,誰違背它,就注定要過著「君不君,臣 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混亂不安的日子。 「長幼尊卑」的觀念,在周易一經講得最透徹了。周易是古代聖王仰觀宇宙,俯察地理, 獲得的究竟智慧。孔子反覆熟讀周易,把貫穿周易竹簡的牛皮帶子,磨斷了好幾回。聖人 讀聖人的經典,心得當然深邃豐富,無人可比。孔子在周易繫辭上傳的第一句話,就這麼 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地,代表宇宙間一切有形有氣的實體。乾坤是周易六十 四卦的頭兩卦,天地萬物,莫不由乾坤兩卦而生,乾坤含括了全部六十四卦之始終,而六 十四卦遍及一切人事環境變化。所以只要建立起尊卑觀念,整個大環境就安定下來。嘗過 喪亂災難的人,就能體會世間還有什麼比「安定」更可貴的? 細心留意週遭的環境,處處可見「長幼尊卑」的痕跡,就以臺灣民宅為例,最基本的形式 是「三開間」的「一條龍」式。中間為廳堂,是全棟建築的中心,供奉神佛祖先,依長幼 尊卑的禮制,左側居住大房,右側居住二房。而廳堂內的祖先牌位更是「長幼尊卑」的具 體縮影,中間是來臺始祖的名諱,左右再依昭穆次序,由內而外排開,一家人的長幼尊卑 ,在上頭列得清清楚楚。 盡分體諒對方 雖然一家人有長幼尊卑的差別,可都有各自要盡的本分,不是一面倒的無限壓搾,各自要 盡的本分是什麼?禮記禮運云: 「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 之人義。」 父母生養孩子,自應慈心善待孩子;子女自應孝養父母。 為人兄姊長輩,自應善加照顧弟妹,弟妹自應敬重兄姊。 結婚為人丈夫,自應對妻有情有義,妻子自應柔和聽從。 出外結交朋友,長者自應加惠幼者,幼者自應恭順學習。 共同經營事業,上司自應仁厚下屬,下屬自應忠心盡力。 十種身分,自有十種應盡的義務,這十義,不是有往才有來的「禮」,更不是法律條文規 定的責任,乃是長幼尊卑的倫常大道。有什麼身分,就應盡什麼義務,不問對方待我如何 ,只是但盡本分而已。細考儒家各種經典,就能發現十義裡頭蘊含著「己所不欲,勿施於 人」孔子的一貫恕道,禮記大學有很具體的分析,所謂: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 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 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 人的一生,有時位卑,有時位尊,此時當人子女,來日為人父母,認清「長幼尊卑」 不可改變的人倫道理者,自然會「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把責怪人的手指往內翻轉,善於要 求自己,體諒對方,活得心安理得,無怨無悔。 平衡的美感 孔子把「長幼尊卑」的觀念發揮得無微不至,例如上朝時「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 。雖違眾,吾從下。」(子罕篇)古時候的宮廷有堂上堂下,國君位居堂上,臣工一進宮廷 ,先在堂下禮拜,若國君有特別命令,要臣工登堂會商,則臣工登到堂上,再拜一次,這 是行之已久的古禮。春秋是一個君弱臣強的時代,臣子不顧「長幼尊卑」的倫理,都是上 堂後才向國君禮拜。孔子不願隨順惡質的流行趨勢,嚴守在堂下先向國君禮拜的古禮。 再以孔子居住在闕里時為例,「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黨篇)鄉里親族舉行宴 會,孔子也來參加,他何時起身離席呢?一定要等到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家拄著拐杖離席後 ,孔子才跟著出來。長幼尊卑的觀念,孔子體現在平時的待人接物,給人一幅「溫而厲, 威而不猛,恭而安」恰到好處的平衡美感。 自願不假外力 善好的行為,貴在發自內心的意願,所謂「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篇),內心存有 仁恕的人,對長幼尊卑的敬重厚待,那純粹是自動自發的行為,絲毫不假外力的催促逼迫 。像孔子的堅持拜下,等候老人離席,既不是國君規定,也不是鄉里老人有什麼要求,全 是孔子心中有「長幼尊卑」的處世邏輯。 因此孔門的曾子教人要學「君子思不出其位」(憲問篇),不論身處何位,心思就該放在應 盡的本分。如果有人不願意盡本分,會有什麼後果呢?「放於利而行,多怨」(里仁篇), 一味圖謀個人的利益方便,不顧別人的感受,難免「一家飽暖千家怨」,一旦身陷怨府, 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天底下的事就是這麼公平。 從含苞到綻放──給啟蒙學社法雨蓮同學的一封信 瑜 揚 同學們: 去年夏天,在你們展開新鮮的大學生活之前,我們在蓮社這個大家庭裡,共同培植了一朵 清淨的蓮花。看著你們興高采烈地慶祝屬於自己的研學團體的誕生,也著實分享了你們的 喜悅。時隔一年,再與你們相遇,你們脫去了稚氣,多了一分沉穩。明倫講座期間,看著 你們上課時的專注神態,和研討時的熱烈提問,我為著這樣的轉變而感到歡喜。 學佛修行終究是自己的事,相信你們在今年暑假的活動中,都有了這樣的體認。從前是在 父母的耳提面命下,進入佛門接受熏習,如今自己在進行深度思考和經歷一些人事的遷變 後,才深刻覺察到求覺悟和求解脫的必要性。這兩種面對佛法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 只會讓你覺得佛法和自己是兩條平行線,永遠無法產生交集;後者則會逐漸讓你的生命和 佛法合而為一,引領你的人生昇華到一個較有智慧的層次。你們不再是事事接受別人安排 的小孩,在活動期間若曾用心思惟,必然能發現自己視野的轉變。 說到學佛修行,我們都必須承認自己並非上上利根,無法「一聞便信,把得便行」。因此 ,走在菩提道上,就分外需要師友的鞭策和提撕,才能勉強地跨出一步。今日,你們的身 邊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善友可以互相砥礪、扶持,可見因緣的殊勝、難得。不過,團體的 力量雖是促使我們精進的動力,但也不能全然地依賴,要知道,「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 滅」,今日與我攜手並進的夥伴,來日未必能長相左右。因此,在慶幸能有同伴可以一起 共修、研學之餘,自己的求道之心也要時時照顧、打點,這樣一來,當獨自面對無常、生 死的時候,才能用智慧去觀照、去解決。大智度論上有所謂「法四依」,其中的「依法不 依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對於正處於人生黃金時期的你們而言,論求道、說生死好像都顯得過於沉重。我知道你們 的父母對你們都有很深切的期待,但我也知道,生命的經歷不能複製、速成,尤其對於佛 法的體悟,更需要歲月的一番淘洗。眼前你們帶著在蓮社求得的法寶走回各自的生活圈, 有時或許迷糊地忘失,有時或許又猛然憶起,但只要在凡聖交戰中,不輕易對煩惱、惡習 投降,我相信你們會逐漸明瞭如何在這場拔河中施力,如何從淤泥中讓清淨的蓮花盛開。 很榮幸陪著你們一起向覺悟的殿宇叩門,因為從你們熱切的眼瞳中,我看到了久違的修行 者的初發心,也重新檢視了自己的獲得與失去。不過,初發心的勇猛雖然令人驚豔,但也 無須驕矜,因為在漫漫的菩提路上,我們還有無限進步的空間。 須熟數篇緊要書 ──日課工夫 養 光 有一本書名為80╱20法則,根據經濟學者帕列托探討社會上的所得分配,發現百分之八十 的成果,都是來自於百分之二十發揮的功能。例如企業經營,有百分之八十的利潤,只是 來自於百分之二十的產品。而一本書百分之二十的精華,就包括了其餘百分之八十的內容 。以此法則,檢驗社會上各種行為,發現都不離80╱20的現象。所以作者主張一個人要在 幾樣事上卓越有成,不須事事精通。能熟讀一本書百分之二十的精華,就掌握了書中剩餘 百分之八十的內容。如果能將「80╱20法則」應用於事業、家庭、學習、讀誦中,將是最 省力的成功法。 經典浩如煙海,而人的生命也有涯際,要經經皆熟,談何容易。明代學者蔡文莊先生說: 「欲為一世經綸手,須熟數篇緊要書。」要在社會上通達無礙,必得要有幾部緊要的書熟 誦不忘。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關鍵時刻,誰能篤定不疑,當機立斷?如有經典聖言作為評 斷標準,當下豁然開朗,沛然行之。能夠適時解危的經典,多是集中在一兩部經典,往往 只佔讀過經典的百分之二十。這百分之二十的一兩部經典,如何一思便得呢?方法或許很 多,而「日課」可謂最省力又有效的辦法。孔子以詩經教弟子,引起弟子們溫柔敦厚的善 心。子路就對邶風雄雉這首詩特別用心,詩中的「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 之」,作為一生努力的目標。另外一位弟子南容則對大雅抑篇感受良深,詩篇中的「白圭 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四句,南容「三復」,「三」是常常多次,時 時復誦不忘,作為立身處世的憑據。孔子見南容「三復白圭」,肯定他是謹言慎行的年輕 人,很放心地把兄長的女兒許配給他。 作論語集解義疏的皇侃,他生長在南北朝時代,家住吳郡,為人至孝。他從年少就好學用 功,全副精力專注在幾部經典上。學海類編云:「皇侃性至孝,日限誦孝經二十篇,以擬 觀世音經。」當時學佛風氣十分普遍,很多學佛弟子以觀音普門品作為日課,皇侃起而效 之,每天日課孝經。皇侃因此精通三禮、孝經、論語,他的論語集解義疏完成後,很多學 者尊崇敬仰不已。 蘇東坡擁有宿世根機,十分聰明,其實他下過很多工夫。宋代陳鵠的耆舊

相关参考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

佛教 明倫月刊322期

再談實修●鞭鼓生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依什麼標準修正呢?佛教徒就是依佛陀所立的戒法來修正。能夠依教實修,了生脫死才有希望。或者有人會問:「法華經不是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