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還有多少力道 鞭鼓生 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 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 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的,更是不勝枚舉。 有在感情世界受傷的人說:「我已經耗盡所有的元氣,再也沒有一絲絲的力氣可以再談感 情了。」在商場失利的人說:「我賠上了祖產、青春,還拖累了父母、兄弟、好友、孩子 ,現在還負債累累。」為家庭子女犧牲奉獻的人則說:「孩子都成家立業了,忙的忙,累 的累。剩下老頭子、老太婆,病的病,倒的倒。反正人生酬業,就是這樣。」 京劇有齣「販馬記」,開頭有段哭監,老生李奇身陷獄中哭道:「我李奇幼年喪父,中年 剋妻,老來喪子,這是我李奇三不幸也。」這樣艱苦的人生,假使是你我,想想還有多少 力氣可以邁開步履,走下去?幸好這無常的世間是苦樂參半,個人隨著業力的輕重,受福 酬報。「全福」與「全苦」的人畢竟是比較少,少的姑且不論,論多的吧!在苦樂中升升 沉沉的你,還有多少力道與精神,能為自己打拼? 「打拼什麼?」 「拼內功啊!」 人一輩子,身在世網,事務紛繁。求富貴功名,求魚水夫妻,求桂子蘭孫,求家舍田園。 想想大限一到,那一樣可以帶得走?那個人可以繼續相隨左右?唉!不但帶不走,還「 求不得」哪!能求的也只有增強自己的內功。印祖云:「縱壽百年,彈指即過。一息尚存 ,當求出路。毋使臨終,悔之無及。」這增強內功即是求出路,是個人毅力、忍力的大考 驗。 印祖云:「多方幫忙各善舉,乃外功。一心念佛,乃內功。外功為助行,內功為正行。正 助合行,利益甚大。然人至半百,來日無多,固宜偏重內功,少作外功。庶不至被善舉所 轉,終至仍在娑婆也。」 我們要窮盡生命中的力道,「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為終日常修無間之功課。以如來萬德洪 名,薰自己之業識心。」真正為自己鋪造通往西方的坦途。 平生準擬西行計 老著人間此何意 他年佛會見頭陀 知是當年老居士 (「別圓澄禪師」宋朝 陳師道) 或許您想問我:平生既已下定做往生西方的打算,老來卻還執著人間塵勞,這是什麼用意 ?請相信,此地一別,絕非耽著塵世。不信等待他年蓮池佛會上再相見,當您看到一位苦 修成就的頭陀,就知道是當年我這個老居士了。 ●寄東/譯 ●崇忍/圖 讀易散記:大有六爻 自 明 初九。?交害。匪咎。艱則?咎。 虞仲翔注:「害,謂四。四,離火,為惡人。故?交害。初動震,為交。比坤為害。匪, 非也。艱,難。謂陽動比初,成屯。屯,難也。變得位。艱則?咎。」 依李氏疏及姚氏配中之說解釋。初與四,非陰陽相應,而是兩陽敵應。故有害。其害在四 。故云:「害,謂四。」外卦離,離火在四。離卦九四爻辭說:「焚如死如。」故此九四 為惡人。初四敵應,不可以交。故初九 交於九四,而不受其害。此即爻辭「?交害」之 義。就六爻相應之義而言,初宜應四。此因敵應而?交,所以?應。?應則疑有咎。但因四是 惡人,以遠離為宜,故不為咎。是為爻辭「匪咎」之義。初與四雖是敵應,虞氏則以旁通 變爻使其相應。即大有旁通比。比初六動,變為震。震,即是以陽交陰。故云:「初動震 為交。」比卦下體坤。坤陰慝,為害。故云:「比坤為害。」但以比初六動變為初九,而 為水雷屯。於是大有九四則從旁通比變為六四。即是四變得位,下應初九,而得陰陽正應 。故得?咎。屯為艱難。故爻辭云:「艱則?咎。」意為由旁通比變為屯,則為?咎。 孔氏正義據王注解釋。「以夫剛健為大有之始,不能履中謙退,雖?交切之害,久必有凶。 其欲匪咎,能自艱難其志,則得?咎。」 來氏知德說:「害者,害我之大有也。離為戈兵。應爻戈兵在前。惡人傷害之象也。以凡 民而大有,家肥屋潤,人豈?害之理。離火剋乾金,其受害也必矣。?交害者,去離尚遠, 未交離之境也。匪咎者,人來害我,非我之咎也。艱者,艱難以保其大有。」 初四敵應,其害在四。初不應四,非初之咎。初九以陽爻居於陽位,其位正當,自須艱持 其志,不失其正,則得?咎。然而世無不變之惡,最惡之人得其適當啟發,亦能改為善人。 故以變通之道,亦能使敵應變為相應。但講變通,必須自己堅持正道,方能改善惡人惡世 。如此始得「窮則變,變則通」之理。 象傳說:「大有初九,?交害也。」 虞仲翔注:「害,謂四。」象傳顯指,是大有初九?交於九四。 九二。大車(李氏纂疏據虞氏注作轝。蜀才本作輿。)以載。有攸往。?咎。 虞仲翔注:「比、坤為大轝。乾來積上。故大轝以載。往,謂之五。二失位,變得正,應 五。故有攸往?咎矣。」 依惠徵君及李氏疏解釋。旁通比坤,說卦傳:「坤為大輿。」故云:「比,坤為大轝。」 轝同輿,當車字講。如前彖傳虞氏注,比初動成震,至二成兌,至三成乾。故云:「乾來 積上。」乾來積在坤上,為坤所載。故云:「大轝以載。」自內卦到外卦稱往,二與五應 ,故云:「往,謂之五。」九二以陽爻居陰位,是為失位,宜有咎,變為陰爻,得正其位 ,往上應五。五亦發動,變為陽爻,以與二陰陽正應。故有攸往,?咎。 象傳說:「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盧氏注:「乾為大車。故曰大車以載。體剛履中。可以任重。有應于五。故所積皆中,而 不敗也。」 惠徵君注:「中,謂二。車僨曰敗。」僨讀奮音。春秋隱公三年左氏傳:「鄭伯之車僨于 濟。」杜預注:「僨,仆也。」車僨是覆車之意,故可作敗字講。 據李氏疏解釋。「乾為大車。」漢書王莽傳有此說。說卦傳:「乾為圜。」圜象運轉之輪 ,故可說乾為大車。九二,九為剛陽,二居下卦之中,故云:「體剛履中。」此有任重之 德,故云:「可以任重。」九二與六五,陰陽正應,二五位皆在中。故云:「所積皆中而 不敗也。」李氏案:「伏坤為轝。積乾為載。息自二始,故曰積中。僖十五年左傳:涉河 ,侯車敗。隱三年傳曰:鄭伯之車僨于濟。是車僨為敗也。五降二,坤厚載物。故不敗也 。」 李案以內卦伏坤為大車,五降二,即是積乾,由伏坤承載。二在內卦之中,是為積中不敗 。此與盧氏注以乾為大車不同。積中,是說大車所載之物,積聚既多,聚置之地位又能適 中,而由如坤地之大車承載,所以不致覆敗。以喻人事,當學九二用中之道,坤厚載物之 德,自可成己成物。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亨,音義通享。) 虞仲翔注:「天子,謂五。三,公位也。小人,謂四。二變得位,體鼎象。故公用亨于天 子。四折鼎足,覆公餗。故小人不克也。」 依惠徵君及李氏疏解釋。乾鑿度所說六爻之位,初為元士,二為大夫,三為三公,四為諸 侯,五為天子,上為宗廟。所以虞氏此注:「天子謂五。三,公位也。」四,原為諸侯, 但此九四失位,乃為小人。所以注云:「小人,謂四。」九二亦失位,變陰,得正其位, 體有鼎象。即下互連外體,而為火風鼎。故云:「二變得位,體鼎象。」鼎彖傳說:「大 亨以養聖賢。」三為賢人。二變體鼎,是養賢之象。故云:「公用亨于天子。」如僖公二 十五年春秋左氏傳,晉侯欲納周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 。戰克而王饗,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為澤,以當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這 是狐偃為晉侯解說此卦之辭。虞注上九,謂五「履信思順,又以尚賢。」所以,降心逆公 ,即是五亨三之意。三與上相應,上為宗廟。天子亨諸侯,必于祖廟。 惠學士說:「大有九三有功,而王饗,故有此象。」 「小人弗克」者,鼎九四爻辭:「鼎折足,覆公餗。」虞注說:四變時,上互為震,震為 足。下互為兌,兌為毀折。震折入兌,故折鼎足,則公餗覆。故知小人不克當天子之享。 孔氏正義解釋王氏注說:「公用亨于天子者,九三處大有之時,居下體之極,乘剛健之上 ,履得其位,與五同功。五為王位。三既與之同功,則威權之盛,莫盛於此。乃得通乎天 子之道。故云,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者,小人德劣,不能勝其位,必致禍害。故云小 人不克也。」王輔嗣注:「公用亨」的亨字作通字講。音哼。 象傳說:「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虞仲翔注:「小人,謂四也。」李氏纂疏:「小人謂四,四不正也。伏坤,陰慝,故為害 。案,通比三匪人,是伏有小人。故曰小人害也。」 大臣有功,天子享之,如左傳所說,知是九五享九三,理所當然。九四,既為失位的小人 ,自然無功可言。無功不能受祿,受則必有禍害。一茶一飯,皆非偶得,因果不爽,豈能 不懼。 唯識三十頌研究(九十六) 智 果 ◎釋三性不成難─二性證見先後 ※前 言 唯識三十頌中解釋外人之「若唯識無境,則三性不成」之問難,共有三首頌(即二十、二 十一及二十二等三頌),科判初二兩科,前已釋訖,今當釋第三科「二性證見先後」,二 性者,依他起與圓成實也,頌文曰:「非不見此彼」。 (甲)句解頌文 (乙)廣解頌文 (一)先消文(消者,釋也) 成唯識論卷八云:「非不證見此圓成實,而能見彼依他起性。」意即:並非未證見此圓成 實性真理,就能了達(徹底理解)依他起俗事。 述記第九本云:「非不『見』此,而能『見』彼。即一『見』言,義通二性,密合巧言」 意即:此句頌文結構,甚為善巧周密,只一「見」字之義,就貫通二性(圓成與依他)。 述記又云:「今言『見』者,非謂眼見,意識比見,但是無漏親證見也。」意即:「見」 有能緣、推度、證見等義,今頌文中之「見」字,不是指凡夫眼識能緣色塵之見,也不是 指意識能推度一切法之見,而是指無漏聖智能如實證見了達之義也。 或問:怎麼瑜伽七十四說「依他起」亦凡智境耶? 答曰:瑜伽七十四說「依他起,亦『凡智』境,亦『聖智』境」意即:依他起諸法是見分 之親所緣緣,凡夫雖不了達,但親所取。如世有人,雖親見一物,然不能識,故云「依他 起」是「凡智」境。 若論了達(徹底了知),則唯無漏聖智方能,故今頌說「依他起」是「聖智」境也。 (二)出所以── 顯示其原因 1、反 顯 論卷八云:「未達遍計所執性空,不如實知依他有故。」意即:行者在登地以前之凡夫位 ,其六七二識,被無始無明覆蓋故,不達識變之理,因此於依他起上,橫執實有我法,不 達於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實我實法,其體本來空無,因此,一切凡夫無論如何,終究不能如 實了知依他起諸法,非有似有也。 故論卷八亦云:「雖無始來,心、心所法,已能緣自相、見分等(1、「見分」緣自「相分 」2、「自證分」緣自「見分」,亦緣自「證自證分」3、「證自證分」亦緣自「自證分」 )而我法執恆俱行故,不如實知眾緣所引,自心、心所虛妄變現,猶如幻事等」意即:一 切凡夫由於第七識之我法二執,恆時與善、惡、無記三性之心、心所法俱行故,「凡智」 終究不能如實了知眾緣所生之依他起諸法,是自心、心所之所虛妄變現,猶如幻巾為馬、 幻草為人等,皆由幻覺所成,虛幻不實!此段文,述記謂之「卻解」,卻者,反轉也,謂 由此文與前文,交相反映,可使前文之義更加顯明,故唯識義蘊(唐道邑述)云:「前文 正解,要達真理,方了依他;此云未達遍計空,不了依他有,未達望已達為『卻解』也。 」  2、順釋前段論文既云:一切凡夫,以我法二執故,不能如實了知依他起如幻假有,今若能 破二執,則依他起如幻假有之理即自然顯現。 然欲破二執,顯現依他如幻之理者,必須開發三智,三智者何? 一者「加行智」── 行者於凡夫位,由聞思所成慧為性,緣於諸佛菩薩所示之正法教理, 依教修習,漸遣遍計所執我法相,則漸能引發「根本智」,故名「加行智」(準備階段之 智也)。 二者「根本智」── 由前之加行智故,遣我法相既盡,發起根本智,智體無漏,實證真如 ,由此能起「後得智」,故名「根本智」。 三者「後得智」── 依於「根本智」後所得,故名「後得智」,智體無漏,而有分別,能 了達世俗依他起之森羅萬象,悉皆如幻假有故。 故成唯識論卷八云:「無分別智(即「根本智」)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 性,如幻事等」文易可知。 又上述三智,「加行智」,只能伏惑,不能斷惑;「根本」、「後得」二智,既能伏惑, 又能斷惑。(詳見成唯識論卷十可知) 此段文謂之「順釋」,順理而釋也,謂行者必先以根本智證見「圓成實」(即真如理)已 ,而後以「後得智」方能如實了知依他起之俗事也。 然述記第九本云:「非初見位,一時雙見,第五地後及佛能爾。」意即:並非初地見道位 之菩薩,一剎那即能以根本智證見真如妙理,隨即又以後得智了達依他如幻!若欲「一時 雙見」,必得登上第五「難勝地」後乃至成佛,方能辦到。 何以特指第五地耶?無性攝論釋卷七云:「何故五地名極難勝?極難勝者,最難可勝,謂 真諦智是無分別;世間書(圖書)、印(印璽)、工(工巧技藝)、論(種種諸論如言論 、尚論、諍論、毀謗論、順正論、教導論等,類非一故,詳見瑜伽卷十五)等智是有分別 ,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難可引發,令其相應,此能和合,令不相違,故極難勝 。」 又仁王護國般若經卷下(不空三藏譯)亦云: 「如實知諸諦,世間諸技藝,種種利群生,名為難勝地。」由此可知:「一時雙見」即根 本智(真智)既證見圓成實(真諦)已,後得智(俗智)又了達依他起(俗諦),二諦和 合圓融,通曉世間技藝,利樂一切眾生者,唯第五地後乃至成佛方能爾。 (丑)釋妨(即釋疑也) 或問:若必證見真如,方了依他起性,則初心修觀,即應便觀真如,何故大乘止觀(南朝 陳代慧思講述)卷三乃令先觀遍計,次觀依他,後觀圓成耶? 答曰:真如不在依他性外,初心若觀真如,必將妄計一個無名無相,曠若虛空者,以為真 如,便成遍計所執,此情最不可救!以不達諸法當體無性,墮「惡取空」(否定因果道理 ,不知緣生無性之理而謬解空義,執著於斷見、空見)不知所觀空理,正是第六識之相分 。假使一切時中,空境現前,而又不破戒律,不撥萬行,一(「」通「祇」,僅也。)可 升無色天中;若因見此空故,破戒破見,直墮阿鼻大地獄矣! 所以一切大乘法門,皆令眾生,即於現前諸法,強觀無實,既知無實,便解如幻,既解如 幻,便悟實性,既悟實性,方能從體起用。 夫強觀無實者,觀遍計也;解如幻者,觀依他也;悟實性者,根本智也;從體起用者,後 得智也。譬如以麻作繩,愚人無知,妄計為蛇,若不即從所計之蛇,如實觀察,何由得知 蛇本非有?故須蛇計既息,然後知繩即麻。知即麻者,喻根本智;知麻可作種種大小諸繩 ,一一諸繩,皆無實性,隨意所作,喻後得智。 故大乘止觀法門,成唯識論,觀心妙訣,曾無兩途!(此番問答,錄自唯識心要卷八) (寅)引 證 故成唯識論卷八引厚嚴經頌曰:「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者,雖有而非真。 」意即:並非不證見真如,就能了達「諸行」(指一切有為法),都如夢幻泡影然,雖有 卻是似有,而非真有。 本頌「非不見此彼」一句與此四句偈義全同也。 上來釋「二性證見先後」已訖。 淨土指要 印光祖師 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 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繼之前導。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錄(六) 徐醒民 講述 慧安、宜倫 整理 如母憶子 下面經文接著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 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前面經文把比喻講過了,現在就要講事實了!「十方如 來」指十方世界的佛。「憐念眾生」,「憐」就是憐憫。「念」,是我們念佛,佛也念我 們眾生。這叫做「二力法門」。 為什麼「念」這個方法好呢?要知道其他的那些圓通,必得是用工夫的人,自己非常的精 進,而且學習的能力非常好,才能夠證得那些圓通啊!為什麼呢?因為那些都是「自力」 ,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才得到圓通。而這個「念」是「二力」,除了自力外,另一個力指的 是十方如來,十方如來憐憫我們,憶念我們這些眾生啊!這就是前面經文所講的「一人專 憶」。而十方如來「憐念眾生」,憐念到什麼程度呢?「如母憶子」,就如母親想念他的 孩子那麼樣地深刻!這個比喻就重要了! 講到十方如來,必得要先瞭解一個事實。我們現在念佛,所念的佛是阿彌陀佛,是發願要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經文這裡卻講「十方如來」,這是什麼道理呢? 前面經文一開頭就講,大勢至菩薩在恆河沙數那麼多的劫數以前,有一尊佛名無量光,他 與阿彌陀佛同名。共計有十二位如來相繼在一劫裡出世。其中最後一尊,名超日月光佛來 教他念佛三昧。要知道在那個時候,西方極樂世界還沒有造就成功,換句話說,他修念佛 法門,是跟超日月光佛學來的,所以他念的是十方佛,跟我們現在不一樣,我們現在念的 是阿彌陀佛。這兩種念佛方法,那一個最容易呢?那一個最難呢?難的是念十方佛,最容 易的是念一尊阿彌陀佛。為什麼?這一層我們要瞭解。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說: 「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從阿彌陀佛成佛到釋迦牟尼佛講阿彌陀經那個時候,有 十大劫。但十大劫還有個數目字可數,而恆河沙數那麼多劫,那是無數劫的。由此可知大 勢至菩薩學念佛法門是在阿彌陀佛之前。 如來憐念眾生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為什麼十方如來都憐念所有的眾生呢?先講什麼叫「成佛」。 「成佛」就是把我執、法執,這些凡夫的虛妄執著通通破除了。就唯識學來講,所謂「萬 法唯識」,有「識」在的話,就不能開智慧,不能明心見性的。這部經講如來藏,如來藏 是「真妄和合」的。「真」是真如本性;「妄」是由無明形成的。唯識學講「轉識成智」 ,把識一轉,就成智慧。眾生有八個識,轉八個識成四種智慧。而根本智慧在那裡?就是 第八識所轉成的「大圓鏡智」。所謂大圓鏡智的「圓」,並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像 圓球那樣的圓。大圓鏡智是比喻的話,這種智慧是無所不在的,十方世界任何一尊佛的大 圓鏡智都可遍至任何一個世界。 了解這個理,我們就知道,阿彌陀是無量光,阿彌陀佛的光是可以照遍十方世界任何一個 世界的。就佛的法身來講,這法身是遍一切處,是無所不在的。這部經前面曾講到,佛問 阿難尊者︰「你的心在那裡啊?」心不在內,也不在外,也不是在中間,然而,那裡都是 ,無處不是這個心,也就是無處不是法身。華嚴經菩薩問明品說:「一切諸佛身,唯是一 法身。」已經成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身沒有兩樣,唯是一 法身。了解這個道理,就了解十方如來為什麼憐念眾生了。 「如來」這兩個字,在金剛經,同一部經裡,有時候講「佛」,有時候講「世尊」,有時 候講「如來」,它是有分別的。講如來就是指法身。十方如來的法身跟十方世界的凡夫眾 生是同一個法身,既是同一個法身,他自己是已經證到佛果,成佛的人,已得了大自在、 大成就,而看到那些眾生還在六道三途生死不斷,他就特別的關懷他們,來憐憫他們。為 什麼呢?因為同一個體啊!就如同父母子女的關係,為什麼父母對子女那麼關心呢?一體 的啊! 現在人不懂的。子女生了下來,雖然家裡非常貧窮,沒有能力養活他,但是要知道,父母 生下他,恩德是不能否定的。沒有父母,何來兒女的身體呢?這身體就是父母給你的,所 以是一體的。因此,就父母來講,他的子女好,當然他心裡是歡喜了。若子女不好、不孝 ,甚至壞到極處,這父母還是憐念他。子女離開的時候,父母還是掛在心裡,還是放不下 。為什麼呢?因為一體的啊!十方如來跟眾生,就像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一樣。凡夫父母 子女的關係,在生理上、情感上是一體的;而十方如來跟眾生是法身一體的。 有這個理,所以舉這個比喻說:「如母憶子」。這比喻佛有法身,凡夫眾生也有法身,法 身是完全的。佛的法身非常清淨莊嚴,而我們凡夫眾生現在的法身,既不清淨,又不莊嚴 ,被污染得連一點光明都透不出來。為什麼會發生這些污染呢?世間一切眾生皆因一念不 覺,而有無明,時時刻刻都在那兒起惑,對於任何事情,看不到真理,得不到真相,於是 把假的身體當作我,一切都是以假當真,而且為這個假我來造業,造了種種的惡業,一切 都是損人利己,造了惡業後必得要受苦報。於是生生世世就在那兒起惑、造業、受苦,輪 轉不停,在六道裡生死不斷。 以上是說「如母憶子」。十方如來就如同那個老母親看這些凡夫眾生。 若子逃逝 經文接著說︰「若子逃逝」,我們凡夫眾生為什麼逃逝?就是被這個惑、業、苦所障礙。 起惑的時候固然認不得自己的法身,造業的時候更認不得,受苦報的時候還是認不得!就 像很多犯罪的人,他自己造了惡業受了苦,還在怨天尤人,一點都不知道反省。而且十方 佛來關懷(念)他,他卻認不得十方佛,也認不得自己的法身了。這樣的情況,就是「若子 逃逝」。 凡夫眾生要逃逝,不認得十方佛的話,「雖憶何為」?「何為」,是說有什麼用處啊?無 能為力啊!我們念佛的人對這就要特別注意了!前面講「憶」,什麼叫「憶」呢?「憶」 就是「明記不忘」。明明白白地記在心裡,而不遺忘。「念」是什麼呢?念是「念茲在茲 」,你心就在那裡。「明記不忘」也是心在那裡,不過念的時候加上口念,不論你是口念 還是心想,都要用心,才能跟佛感應。如果只是十方諸佛在那邊掛念我們,我們卻一點都 不想念佛的話,佛雖然憶念我們,那有什麼用處呢?這是「雖憶何為」。假使我們只是有 口無心地在念佛,想想看,這樣要到幾時才能念到一心不亂?幾時才能夠跟阿彌陀佛相應 啊? 所以我們念佛時,不只用心念,還要明這個理。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善知識教我們念佛時 要「放下萬緣,一心老實念佛」,就是要「放下萬緣,把心放在佛號上不要亂跑」。心與 佛號打成一片,才能夠將心與佛結合在一起,這才是「一念相應」。 經文所說的「逃逝」,是指我們平常不念佛,心裡亂想,想這個想那個,這固然是逃逝。 還有那些沒有學佛的人,不必說,當然也是逃逝。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違背自己的良知、 良能。而良知、良能就是出於自己的本性啊!違背自己的本性就是逃逝,而且越逃越遠。 佛就像是老母親在那兒呼喚著:「孩子!回來啊!」雖然母親叫他回來,可是他卻跑得遠 遠的。怎麼個遠法呢?不但在別人家那兒,而且還墮入三途裡去。就像我們念佛時,念著 念著,念頭跑了,這就是所謂的:「口裡念佛心散亂」,心一散亂,心也逃逝了。所以佛 雖然在那裡念我們,但卻像老母親在那裡找不到他的兒女一樣,「雖憶為何」?這裡講的 就是那麼重要啊!我們念佛的人,必得要了解這個道理。 這一段就是照應前面那一段「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非逢,或 見非見」。下面一段「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就跟前面第二段「二 人相憶,二憶念深」照應起來了! 子若憶母 「子若憶母」這句話,是說逃逝的這個兒子覺悟了。怎麼覺呢?他想到︰「哦!我現在離 開家,離開母親。」他想到他的媽媽,就開始覺悟了!這是「憶母」。以前怎麼不能夠覺 悟呢?如果你跑到街上去問人說:「你覺悟了沒有啊?」而對方連「覺悟」這兩個字都不 知道,怎麼覺悟啊?這非得聞法、研究佛法不可!不聞法怎麼覺悟? 「覺」這個字有「本覺」、有「始覺」。「本覺」指的就是我們的「法身」。「法身」本 是大覺,無所不知的。我們雖然有本覺,但是我們都不知道,都迷了!比如在正法道場裡 ,你聽佛法也好,自己私下研究佛法也好,這就是「聞法」。聞了法,你知道了,瞭解自 己有「法身」了,然後如法修行,就是開始覺悟。這就等於知道、認識自己有母親,也知 道想念母親了。 禪家教人參究,參什麼?參「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這就是問你知不知道你的法身。 禪宗是不許講的,他只教你參。我們研究教理的人,憑佛講的教法,了解這個理了,這是 「始覺」。始覺之後就開始要「憶」了,要時時刻刻想著:「唉呀!我為什麼還是凡夫, 還是在六道裡生死不斷?」、「我應該歸家了。」回什麼家?回到自己本性上去啊!把自 己一些跟人爭名奪利的一切都放下,世間再好的東西、寶物都要放下,你才可以找到回家 的路。 從一開始覺悟到最後整個學到究竟處時,就把「本覺」全部開發出來,這就成功了! 經文講的「子若憶母」,就是告訴我們要開始覺悟,一開始覺悟你就要知道「憶」,時時 刻刻就要想到佛。並不是早晚做功課的時候才會念佛,不做功課時,就將佛號放一邊,還 是照樣起惑,那怎麼行啊?那就是我們雪公老恩師在世時講的:「一邊掃地,一邊撒灰」 你用右手拿掃把在掃地,左手又再抓一把灰在那兒撒,你幾時才能把地掃乾淨啊?所以一 開始覺悟時,心就要時時刻刻地想到佛,心就在佛號上。 如母憶時 「子若憶母」── 我們凡夫眾生想到要「憶佛」時,要怎麼憶法呢?就要「如母憶時」, 要倒過來講。母親想念他兒子,是無時無地不在想啊!你這個做兒子的,只要用母親想兒 子的那種想法來想母親,就一定成功。能夠這麼做的話,就是「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母子歷生」是照應前文的「從生至死」,無論那一生都「不相違遠」!「違」是分開來 ,「不相違遠」是不但不分開來,而且離得並不遠,生生世世都是在一起的。這點必須要 講清楚,不然各位後來會起疑惑的。怎麼說呢?我們念佛法門是當生成就,那裡還要生生 世世「不相違遠」呢?生生世世都在人世間嗎? 這點前文已講過,因為大勢至菩薩念的佛是十方如來,是本性佛。而那時候阿彌陀佛還沒 有成就極樂世界,所以從恆河沙數劫以前一直到後來,生生世世地學,他就這樣學成功的 。而我們現在學的不是念十方如來,是念阿彌陀佛,而且要發願到極樂世界去。我們比大 勢至菩薩學的容易得多,而且幸運多了,因為我們一生就能成就。如果各位在外面遇到別 人,要講的話,這點必得要講清楚。 (待續) 由戒生定 三 省 無物能將此定來,必由淨戒之所起。 (摘自月燈三昧經) 修行無非就是要止息虛妄分別的心,停止對五欲六塵的攀緣,此種工夫即是「定」,亦即 梵語所謂「三昧」。然而要注意的是,佛家所云的「定」,是與「戒」相提並論的,此即 意謂,若要入「正定」而發慧,必得先清淨身口意三業,使之不與惡法相應。如果不先由 持戒入手,只是一味修定,則所修之定必為「邪定」,決定不與出世間的善法相應,不能 出輪迴、了生死。 現代人生活環境複雜,身心常處在混亂、失序當中,因此,尋覓安頓身心的良方,就成了 許多人的重要課題。坊間常常有所謂「靜坐」或「禪修」的活動,往往打著學佛修行的名 義,實際上重點卻在「養生」,等而下之者,則以修練神通為最終目的。具正知見的佛教 徒應當知道,息心修定的前提必先講求持戒,以此收攝身心,如此一來,所修的定才為「 無漏」,才能開發性地妙慧。倘若不講戒律,只是盲修瞎練,在色身上打轉,或執著一個 自認為的寂滅境界,那便不是佛法了。 不改方針 印祖云:「民十幾年(忘其年)光到寧波,黃涵之請到道尹衙外念佛社說開示。一某大老 官坐轎來,時光已演說。後說到敦倫盡分,父慈子孝等處,其人乘轎而去。然光素抱此志 ,不以人不喜聞而改方針。況此次是護國息災,念誦尚是枝末,敦盡乃屬根本。無論人願 聽不願聽,我仍以是為宗旨。」(復屈文六居士書二) 蓮池餘馨之十一 ─ 李圓淨居士 智 展 李圓淨居士,是民初的佛教學者,也是《印光法師嘉言錄》的編著者。他對於教理的研究 十分投入,曾為《起信論》、《楞嚴經》、《圓覺經》作過疏解。印光大師見他對研教這 般好樂,曾提醒他說:「青年人宜先著實用念佛功夫,待其業消智朗、障盡福崇時再行發 揮,自可闡明佛意,宣傳宇宙。」但他當時不以為然,仍一意行之,直到因為用心過度, 導致形神日衰,才拳拳服膺大師之語。 圓淨居士後來皈依印光大師,便一心修持淨土念佛法門,且將當時流傳甚廣的大師《文鈔 》摘錄其要義,分門別類,編成一冊(即《嘉言錄》),對民初淨土法門的弘揚有很大的 裨益。居士另著有《佛法導論》一書,其中特立一章專論淨土,茲將其重要內容整理如下 ,願見聞者能增強持佛名號、求生極樂的信願心。 淨土法門的兩個特別處 淨土法門歷來被稱為如來一代時教的「特別法門」,之所以特別,比其他法門殊勝,圓淨 居士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點,大乘法門固然法法圓妙,但因機有生熟,緣有深淺,所 以小法則大根不須修,大法則小根不能修。只有淨土一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且 看《華嚴》一經,是如來初成正覺時,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性直談的一乘妙法,誰不知 是諸經之王。此經末後善財遍參知識,證齊諸佛之後,普賢菩薩為他說十大願王,普令善 財和華藏海眾,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再看《觀無量壽佛經》,說到下 品下生,雖具諸不善,但宿植善根的,當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他即 受教稱念佛名,未滿十聲,便見化佛授手,接引往生。又《大集經》說:『末法億億人修 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這樣看來,念佛一法實在是上自等覺菩薩不能超 出其外,下至逆惡凡夫亦可預入其中,豈非上聖下凡共修之道,或智或愚通行之法嗎? 第二點,一切法門都要仗自力斷惑證真,才能了生脫死,只有這念佛法門,是自力和他力 兩皆具足。所以已斷惑的,便可速證法身。即具足惑業的,也能帶業往生。其法極其平常 ,雖愚夫愚婦,也能得益。卻又極其玄妙,就使等覺菩薩,也不能出其範圍。故無一人不 應修,亦無一人不能修。真是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了。」 最契理契機之法門 再者,圓淨居士又引善導大師語(案:善導大師云:「若欲學解,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 切諸法無不當學。若欲學行,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專精致力,方能速得實益,否則經 劫至劫,尚難出離。」),謂淨土法門即最為契理契機之法門,何以故?他說:「按通途 教義,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是千聖的定理。所以教乘必要大開圓解,宗門必要 直透重關,才配說『見道』兩個字,才得再論『修道』。不然的話,便是盲修瞎煉,保不 住撞牆磕壁,免不了墮坑落塹。這淨土一門就特別了,一切經教中,只有一部《阿彌陀經 》,是釋尊無問自說的。他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 ,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發願持名,即得往生。這是佛心佛眼親知親見的境界,那 裡是二乘聖賢所能知見的。只要你死心踏地的深信佛言,依此發願持名,即是以佛的知見 為知見,更不必別求悟門。 按通途教義,依法修習的順序,是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因慧斷惑,其間須有個一定的程 式。所發的慧,有勝有劣,所斷的惑,有深有淺,始可與論退或不退。這淨土一門就特別 了,因仗他力,為阿彌陀佛大願所攝持,故帶業亦得往生。 按通途教義,見思煩惱分毫未盡,便不能出離同居國土。這淨土一門就特別了,修淨業的, 是橫出三界,不必斷除煩惱,便能從此同居生彼同居。(餘門學道,名豎出三界,念佛往 生,名橫出三界,如蟲鑽竹。豎則歷劫難通,橫則一時透脫,一遲一速,難相比擬。)一 生彼土,那生死根株便永遠斷盡。 究竟說來,這淨土一門可不求悟門,不待發慧,不斷煩惱,豈非至極省要,至極直捷的嗎 ?我且和諸位老實商量,我們既沒有立地成佛的資格,又沒有斷見惑任運不造惡業的實證 。倘不專修淨業,仗佛慈力,帶業往生,難保盡未來際,還在三途六道中討生活。……… …要知修行用功,原是為的了脫生死,倘用功而生死不能了,又不肯依能了的做去,豈非 擔麻棄金,自取其咎嗎?」 印光大師在《佛法導論》中,為李圓淨居士作序云:「淨土法門,普被三根,於在家人, 更為要緊。以在家人,各有職業,不易參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為契理契機。」 圓淨居士身為在家修行人,能稟承佛語、祖語,以至誠心,懇切念佛,了辦生死大事,吾 人實應師法其芳範,道業方有可成之日。 文 彥 博 呂富枝 文彥博,字寬夫,宋朝介休(今山西省介休縣)人,宋仁宗時進士,平居待人接物,謙和 卑遜,敬重德行,愛好行善,唯恐不及。文武全才,一生經歷宋朝仁宗、英宗、神宗、哲 宗四個皇朝,出將入相,有五十多年,官位做到太師(三公中最高的官職),又曾兼任翻 譯經典的潤文使,受封為潞國公,當時世人都尊稱他為賢相。 文彥博信奉佛法,皈依佛門,當他留守洛陽時,曾經到龍安寺齋僧禮佛,當他進入大殿, 瞻禮聖像時,忽然見到損壞的佛像,掉落在地上,他略微不加恭敬,只是抬頭睜眼看著就 走出來了。 旁邊有位僧人就問他說:「為什麼不禮拜佛呢?」文彥博說:「佛像已經損壞了,要禮拜 什麼佛呢?」僧人說:「古德說:譬如官路上的泥土,有人把泥土挖來塑成像,有智慧的 人知道這塑像原來是路上的泥土,而凡夫就認為生出了塑像,後來官員要巡行,於是又把 塑像拿去填補官路,塑像本來就不生不滅的,而官路也無所謂新造的官路或舊的官路啊! 」文彥博聽了,忽然有所領悟,於是恭敬作禮而退出。 文彥博從此更加敬慕佛道,精勤修行,他修持淨土法門,專心持念阿彌陀佛,志求往生西 方極樂淨土,他早晨燒香禮佛,晚上靜坐念佛,平時行住坐臥,都不曾間斷懈怠。常發願 說:「願我常精進,勤修一切善;願我了心宗,廣度諸含識。」 意思是說:願我能夠時時刻刻精進不懈,勤懇修持一切善法;願我了達心性之法,悟佛心 宗,以廣度一切眾生了脫生死,離苦得樂。 文彥博不管見到任何人,便勸導人念佛。他和淨嚴法師在京城,集合十萬人,成立淨土法 會,誓願廣結十萬人念佛,發願求生淨土,當時許多士大夫,都受他感化而發心念佛。如 如居士寫了一首偈頌,稱讚他說: 「知公膽氣大如天,願結西方十萬緣;不為一身求活計,大家齊上渡頭船。」 意思是說:知道潞公的膽量氣魄,像天那般大,誓願廣結十萬人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殊勝 因緣;一生不只為自己求解脫生死,且願大家一起踏上渡頭船,一同渡到西方極樂淨土的 清淨彼岸。 文彥博到了九十二歲臨命終時,身體無病,安然念佛而往生。 漫談長壽之道 松 弘 在諸多佛教的經論中時常看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句警語。人類為世上萬物之靈, 六道眾生能於輪迴果報中生為人身,殊屬不易。而凡具有生靈之物者,莫不珍惜其生命; 尤其生為人身的我們,無不希冀得享健康、長壽。 際此科技發達、醫療進步的時代,人類的壽命的確延長許多。但是,其中短命多病者,也 所在多有。佛弟子相信因果,對於為何造成壽命長短的原因,自有深入探討的必要。 後天四大調和 亙古以來,世人為求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無不想盡各種方法,尋找各種途徑,希望揭露 長壽之秘,達到長壽的目的。依據最新的醫學研究報導,目前科學家發現並證實構成長壽 的關鍵在於基因之良窳。基因在當生中不能改造,這是屬於先天遺傳的賦予。 但,光具有優質的基因,還需配合後天的良好條件,才能建構完美的長壽旅程。就先天的 遺傳賦予而言,這是屬於人類優生學研究的範疇。世人若有選擇的機緣,自然會積極追求 ,不會放棄。於此,我們要探討的是,如何在後天的條件上,力求契合先天的賦予而求得 長壽? 依佛教經典的論述,宇宙萬物大略可分為兩大類:一為有情世間,另一為無情世間。緣起 與緣滅形成宇宙生、住、異、滅永無休止的變遷。因此,世人應了知生命總有終止的一天 ,絕無可能永生不死。我們也明白,含有生靈的有情眾生,包括人類,其色身質體由地、 水、風、火等四大原素組成。任何有情眾生,在其壽終命盡,神識出離後,四大假合即開 始崩離分散,最後永歸塵土。後天的養生長壽之道,就是要求如何調適四大要素,使其達 到最佳的均衡點。 身安而後道隆 我們必須認知,健康的色身是修行成功的基本條件。釋尊在出家修行之初,曾嘗試苦行多 年,爾後體認到苦行非良策而放棄。因此,我輩佛弟子,在菩提道上的修行,也應善自珍 攝色身,勿忘在勞其筋骨、苦其心志之餘,維護色身健康,方能身安而後道隆。 就醫學上的定義,健康的色身應包括身心兩方面的健全。人有七情六欲,每日追求的,無 非是財、色、名、食、睡。如何適當的保持與節制,不濫情,不縱欲,才是合乎長壽之道 。換言之,一位修行者,若能清心寡欲,淡泊無爭,則身心自然康泰了。 不外因果法則 佛教講因果,這的確是佛教在教義上最為殊勝、偉大而異於其他宗教之處。世人得享長壽 與否,絕對有因果關係。欲求己身壽命之延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絕不可殘害其他生命 來滿足自己口腹之欲。俗云:「上天有好生之德。」殘忍不仁之人,縱然今世僥倖命長, 來世若還能投胎為人,必是短命多病。原因何在?因果報應也。 有句古諺:「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雖不儘然是短命多病的絕對原因,但從身、口、意 三業的內涵觀之,也八、九不離十了。試想殺生、偷盜、邪淫的身業,妄語、綺語、兩舌 、惡口的口業與貪欲、瞋恚、邪見的意業,任何一項的作為皆足以招來災殃。因此,我們 在修行養生,欲求長壽之際,應慎思如何保持三業清淨,不可違犯。 無白吃的午餐 其實,擁有健康的色身,自然得享長壽。除非是遭遇意外,或有先天的惡疾,又無機緣得 遇良醫,或有中途早逝的意外。否則,在今日食物營養與醫療品質俱佳的環境下,要擁有 健康的色身,並非太難。家母今年已屆百歲高齡,耳聰目明,持杖漫步一、二公里,仍無 倦態。老人家健康的身心,其來有自,探討其長壽之因,約略可歸納為下列諸項: (一)勞動筋骨:自幼即養成勤勞節儉的習性,為貧困家庭生計,終日操勞,自然而然鍛鍊 了健康的體魄。 (二)不沾煙酒:粗茶淡飯,常吃青菜,保持消化系統與排泄系統的順暢無礙。 (三)有話直說:心情不鬱悶,不壓抑,她總能煩惱三分鐘後,便睡得酣暢夢周公了。 (四)蒙佛加被:上年紀後,有幸遇到有緣人引入佛門,每日誠心念佛。她深信念佛一定會 蒙佛菩薩護佑。 人人都希望長壽,然而,長壽的品質也應釐清。若得享長壽,卻在暮年之時,長臥病榻, 茍延殘喘,生不如死,如此長壽有何意義?所以,對於那些生平心存善念,行有善舉,日 子過得心安理得,又能信願念佛的長壽者,才是值得欽慕的對象。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相信因果,仁慈愛物,不造惡因,自得善 果。服膺斯言,長壽何難! 陳正煌老居士學佛往生事略 德明同修會 一、生平簡歷   陳正煌老居士,臺中市人,生於民國二十九年十一月二日,卒於民國九十二年六月十一日 ,享年六十四歲。自幼好學不倦,求知求真精神頗受嘉許。步入社會後,曾任職於臺中市 第五信用合作社,後來轉任正豐化學公司財務課長、正信投資公司經理。陳公一生為人處 事,耿直認真,忠於職守,直到八十年離職,此後乃專心學佛修淨。 二、幼秉善緣,中年學佛 陳公的學佛因緣應可溯及自幼的家族淵源。外祖母長齋奉佛多年,母親也是早齋奉佛,並 常親近善光寺聞法。而親家母(二姐的婆婆)更與蓮社林看治師姑相熟,看治師姑並曾親 自到過家中探訪。諸多善緣薰習下,終於在民國七十九年(五十一歲)七月六日,因緣成 熟,於嘉義義德寺皈依懺公法師,頂禮座下,法名淨煌,正式成為一位虔誠的佛弟子。陳 公從此對於佛法的精進修持是積極而真誠的,八十年三、四月間,在閱讀了弘一大師傳之 後,深受感動,更加堅定學佛的信念,於是發心茹素,從此以後,早晚課念佛皆精勤不輟 。 次年即以五十多歲的年齡,參加蓮因寺「齋戒學會」,體驗解行並進的齋戒生活。經過這 次深刻的體驗,更加強了陳公對佛法妙義的追求。隔年,又報名參加蓮因寺的佛七,精進 持名,專修淨業。就在佛七圓滿日的朝山禮拜時,陳公以至誠懇切的真心,感召諸佛菩薩 的慈悲哀憫攝受,一時悲欣交集,淚流滿面,左右同參,聞者莫不惻然。陳公的學佛信念 ,到此可說已奠定深固的根基。 三、病魔襲擊,道心益堅 就在陳公發起菩提弘願,堅定持名念佛專修淨業之時,佛菩薩的考驗,卻也隨之悄悄降臨 。稍早,陳公常常感覺脊椎部分時有隱隱作痛情況發生,疼痛程度且與日俱增,甚至有過 終夜無法就寢,只能伏於桌上稍事休息﹔乃至也曾經歷苦坐一日夜不得臥眠之艱辛。然而 陳公悉皆以超乎常人之毅力,與堅定依仰佛菩薩的信念,一一克服了病魔的摧殘。八十四 年元旦後,適逢德苑社區落成,陳公舉家遷入德苑定居。三月,為瞭解疼痛病因,便至澄 清醫院作核磁共振檢查,不料竟發現疑似腫瘤﹔為進一步釐清病情,復往榮總進行切片穿 刺,醫師終於宣佈所罹患的是「多發性骨髓瘤」。陳公聞訊,內心卻無惶恐,復蒙精舍法 師開示:「歡喜還!歡喜受!」即不再接受化療,全心付託諸佛菩薩。每日清晨依舊四、 五點便起床作課,專志持名念佛,縱使寒流來襲亦不稍輟﹔平時更以持誦金剛經及彌陀經 二部作為休閒所好,案頭經卷幾至韋編三絕。除此之外,皆是深居簡出,一以持名念誦為 其功課。白天偶爾亦隨喜至德苑念佛堂用功,有時只見其獨自一人,靜靜坐於角落,專心 一志全力念佛,見者無不讚嘆其乃真修行者! 又德苑社區每週六下午均有德明班講座活動,內容雖係針對一般而開設,陳公卻也欣然參 與,樂當影響眾。五、六年間除非痛至難以支撐,否則絕不缺席。無論討論發言、祖師文 鈔法語輪講等,皆秉其從事金融事業嚴謹不茍之精神,認真投入專注探討,遇有疑義必一 探究竟乃已,偶有異見,經過疏解,亦能從善如流。其精進不懈的向學精神,確為公認之 表率。若逢蓮社春秋二季祭祖,陳公亦忍痛參加,常見其避坐一隅,專志念佛,神情自在 ,看不出是一個患有重症的病人。 凡此總總,均可看出陳公在病魔侵襲之下,竟能秉持堅定不撓之道心,克服羸弱病軀之煎 熬,履行種種難忍苦行,若無心中堅定信念,伴此一句洪名以為支撐,又怎能渡過九年多 之艱辛歲月?而此背後,賢內助淑美女士的默默護持,無怨無悔的一路伴隨扶持,更是功 不可沒! 四、正念分明,自在往生 九十二年新春,病況原本如常,然三月之後病體愈顯不支。陳公自從發病以來,早已看破 生死,至此,更加放下一切,遂於四月十八日立下「臨終交代事項」,明示「人生來時未 知來處,去時未知去處,生命本似過客。迷茫之間,西方在望,佛土莊嚴,一心歸依。此 為最大之願望。」並一一交代臨終助念種種事項,並稱「所有喪葬儀式一切從簡,以念佛 為主。」顯見陳公已徹底放下,了無罣礙。至五月下旬,病況加劇,蓮友聞訊於五月二十 六日晚間登門探訪,陳公此時骨質已被侵襲得脆弱如灰,稍作翻轉立即劇痛如割,然卻依 然面帶春風、怡然自在,只告訴蓮友:「佛菩薩的考驗,可說已超過極限了!」蓮友擬將 每晚八點的家庭念佛晚課移至陳府,但陳公客氣不願太勞師動眾,只表示「三次即可」。 因而蓮友便決定於五月二十八日及六月四日前往家中念佛二次。八日,黃德川居士與諸蓮 友來探視,陪陳公懺悔、念佛、回向,並勸陳公依印光祖師所示,發願速求往生,勿再求 癒,公亦欣然承允。 不意十日(星期二)深夜十時病情急轉直下,眷屬立即聯絡醫師商量緊急應變措施,陳公 此刻則神智清楚,正念分明,手持分機同聽,意欲了解通話內容,堅持不要急救。稍後, 或吉祥臥,或面西而臥,一切皆安詳自若。眷屬等則於旁邊陪伴念佛,公則隨著呼吸,一 直「用力念佛」,直到十一日凌晨二時四十分許,隨著呼吸念出最後一句佛號,隨即安詳 往生,這是何等灑脫!何等自在!蓮友聞訊紛紛前來助念,依公所囑,助念二十四小時至 週四凌晨,果然應驗其「三次」之言。入殮時,全身乾爽,四肢柔軟,容貌安詳莊嚴,令 人歎為殊勝稀有!至十二日晚七時許,長女自英國奔返,瞻仰遺容,卻見臉部更加紅潤, 容貌更為莊嚴慈祥,蓮友聞訊莫不贊歎! 綜觀陳公一生,雖五十之後方始皈依,然一聞正法便即一往直前,精進不懈,終能戰勝病 魔,自在往生,榮登聖域。其不畏病苦,堅固道心,灑脫自在,歸心西方,更足為蓮友效 法,永垂典範! 離愛得道 坤 德 當佛在舍衛國祇園精舍講經的時候,有一天,突然來了一位懷抱著兒子屍體的母親,她跪 著向佛哭求:「世尊啊!我的兒子突然死了!我聽人家說您有藥方,能夠使人忘記憂傷, 免除災患,請您救救我的兒子吧!」佛對這位哀慟欲絕的母親說:「是的,我有藥方,可 是得有一副藥引子才行。你到城尋找一戶從來沒有死過人的家庭,向他借一把火回來, 我就把藥方給你。」 悲傷的母親聽了之後,非常開心地離開,並在城到處向人詢問:「你家中是否從來沒有 死過人?」一家問過一家,一戶問過一戶,每個人都向她搖搖頭說:「怎麼會有人家沒 有死過人呢?」佛看到這位母親垂頭喪氣地空手回來,便對她說:「找不到嗎?你別傷心 。在這世間,有四種因緣無法長保不散:第一,看似恆常的事物,必然會散壞。第二,目 前富貴的人,必然走向貧窮。第三,現在合會在一起的,未來一定會分離。第四,眼前身 強體壯的人,終究會有死亡之日。你與其費盡心思想救兒子,不如擔憂自己的生命是否也 會走向終點。你應當及時精進持戒、修習佛法啊!」母親抱著兒子的屍體,痛哭著說:「 我愛我的孩子入骨徹髓,我的性命一點都不足惜,我現在只想救我的兒子,那會想到自 己的未來呢?」 佛為了讓這位母親能體悟人生無常的道理,便在她的周圍化現四口烈焰狂燒的大火坑。當 她被猛火逼得受不了時,就不由自主地拿兒子的屍體作屏障,企圖抵擋一點火氣。佛便對 她說:「你剛剛不是說寧死也要換回兒子的性命嗎?怎麼現在拿兒子的身體來作屏障呢? 這逼得你受不了的人間火氣,比起那畜生餓鬼之苦、無間地獄之火,還算是微不足道的。 你如果開始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等大菩薩行,未來就不會墮入三惡道,而能感得人天福 報,乃至進一步出離三界輪迴,成就佛道。這就是我的藥方。」 這位母親從佛變現的猛火中走了出來,也走出了喪子的椎心之痛,終於體悟了人生無常、 所受皆苦的道理。從此以後,她聽從世尊的教法,如實修行,後來證得了須陀洹果。 (出自賢愚經) 仁者無敵 三 學 前幾年走了一趟神州之旅,旅程的第一站是到山東曲阜參禮孔廟,再上北京參觀紫禁城。 前者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後者則是中國政權的樞杻。孔廟兩千多年來一直奉祀孔子,而紫 禁城早已改朝換姓好幾回了。兩個地方,彷彿兩個世界。 不毀的聖殿 曲阜孔廟,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人們尊敬崇仰,文革時雖有號稱十萬人來毀孔廟,但浩劫之 後,為政者深怕那一段無理性的批孔醜行,讓世人多瞧見一眼,孔廟被迅速的修復。在孔 廟被大肆破壞時,一塊一塊記載歷代尊孔歷史的石碑,曲阜民眾冒著生命危險漏夜搶救, 偷偷藏起來,浩劫之後,又重立於孔廟原址,斷痕猶在,風華不減。 孔廟後面有一座「聖跡殿」,以石刻連環畫的形式記載了孔子的事跡,有一則宋代書法大 家米芾讚嘆孔子的小篆: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無孔子,孔子以後,更無孔子。孔子,孔子!大 哉孔子!」 一介平民的孔子,之所以偉大無匹,在於他「道冠古今」,以文化大道利益蒼生,不論地 域,不分族群,一視同仁。孔子弘道,固然有「親親為大」的親疏次第,但是在孔子心目 中的蒼生,卻是天覆地載之下的全人類。魯國可行,則為魯用;中原可行,則為各國所用 ;邊陲九夷肯學聖人文化,孔子也願前往居之。海外若行得通,孔子也願乘坐簡陋的木桴 小船,浮海一試。即使有爭議的臣子來邀,只要他一心為公,仁厚子民,孔子也「欲往」 襄助。 無敵的胸懷 孔子超然於地域、政權之上,他對各個族群、政治人物,著眼分判之處在那裡?論語里仁 篇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無適、無莫,鄭玄做「無 敵、無慕」,孔子以為有德有學的仁人君子,應該對一切人都是無敵──「無偏主親,無 偏定疏」,不偏坦、不排斥特定的對象,一切惟「道義」是從。只要他所作所為合乎道義 ──宅心仁厚而不懷恨仇視,行事正義而不昧理偏私,就可以「義之與比」,這樣的人就 值得親近護持,何須論族群、論國界? 孔子為天之木鐸,以道德、事功、語言文字,普利群生,他的鐸聲是歷代執政者的警訓, 提醒為政者「以民為主」,不在「政權」,行政以「仁民」為念,不應在政權的患得患失 !孔子視人如親,厚以待之的仁者無敵思想,是普世所推崇的價值,故後人願以虔敬的心 奉孔子為萬世師表。 高牆的恐懼 紫禁城,城頭又高又大,城牆又堅又厚,一般人極難踰越。整個紫禁城的地上,鋪上一層 又一層的石磚,共有七層,為的是防止有人挖地洞來行刺。為何如此設防?元、明、清三 代都是馬上爭得天下,住在紫禁城裡的皇帝,看著城裡城外的人,對他的大位都是虎視眈 眈,視人如寇讎一般,處處設防,時時擔心,唯恐拼命爭來的政權為人所奪。這與孔子的 「仁者無敵」,視人如親,厚以待之的心情,絕然不同。在不同心情下營造的建築,也大 異其趣。紫禁城裡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座的殿宇,極盡人為之能事,但是從最南的午門參觀 到最北的神武門,一城看盡,卻嗅不到一點令人欣羨的興味,為什麼? 四、五百年來,紫禁城裡的主人每天動的念頭,不外乎論語陽貨篇孔子所云:「其未得之 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握有權柄的皇帝在勤於政務之 餘,也難免會唯恐失之,一旦患得患失,必定造下許多無所不至的勾當。進入「午門」, 過了「金水橋」,不禁令人毛骨聳然, 心為之寒。 永恆的春風 曲阜孔廟,散發仁者風範,沐浴其中,如坐春風。紫禁城裡,充滿執政者的心機,置身其 中,秋氣凜凜。千古以來,孔廟始終姓孔,而紫禁大位則更換多少次了。因為孔子念念不 忘的是亙古不變的文化,唯恐天下不蒙其利,與人無爭,無人可以取代。紫禁城裡的主人 卻是私心淊淊,想的是自家政權如何鞏固,城裡城外不乏「彼可取而代之」的覬覦者,所 以經常上演取代輪替的戲碼。 歷代住在紫禁城的帝王,拉下前一位紫禁城主人後,便是千里擺駕來到曲阜孔廟,走一回 專為皇帝而開的「重光門」,然後登上「大成殿」上香祭孔,再為孔子及孔門弟子封爵一 番。帝王祭孔的傳統,漢朝以來一向如此,其中蘊含什麼意義呢?值得為政者想一想。 孔廟象徵仁者親厚的文化,它是永恆的清流;紫禁城則是圖謀權勢的標記,暫時的泡沫漚 合而已。陽光下的泡沫,艷麗可愛,卻永遠不及清流的滋潤有益。 語譯歷史感應統紀因緣 呂富枝 回憶當年,在 雪公李老恩師門下,霑沐教誨,恩師經常勉勵眾學子,對於闡揚聖賢教化, 有益世道人心的好書,要多多研讀,要推廣傳揚,不只幫助自己修身進德,也能輔助淑世 化俗。 恩師憫念,世道衰微,人心陷溺,舉世滔滔,恣恃縱欲,任意造業,無所忌憚,以致天災 人禍,頻見降作,世間的亂象,人類的苦難,日趨嚴重。究其根本原因,皆由現代人,不 明聖賢道理,不知因果報應所致,所以當今之世,唯有極力倡導闡揚善惡因緣果報的道理 和事實,才能挽救劫運。 當時恩師極為推崇讚揚許止淨居士所編輯的歷史感應統紀一書,指定列為門下學子自修必 讀的好書之一。因為此書所收集的感應事蹟,皆是歷史真人真事,班班可考,具體事實證 明:「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惠吉逆凶」、「福善禍淫」,以及「積善之家,必有 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乃至「造作善惡之業因,必定感召善惡之果報」等等, 這些世出世間警世的道理,的確真實不虛,昭昭不爽。對世道人心,有警醒惕勵的作用, 對倫常道德,有教化淳厚的功效,值得推廣弘傳於天下後世,以供世人引以為借鏡,使世 人有所師法,知所鑑戒。然而此書為文言文,文理精深,現代人往往不習慣閱讀,或不易 看懂領會,因而不能普及受益於各階層次的人,豈不可惜? 當時適逢明倫月刊即將創刊, 恩師從歷史感應統紀中,擇取其中善惡因果報應,特別昭 彰顯著,特別發人深省的真實故事,命富枝譯為語體文,使人人易解易讀,更囑江師兄逸 子擇要繪圖,江師兄畫藝卓越,構思精妙,描繪歷史感應統紀,深刻傳神,躍然紙上,不 但能引人興起閱讀興趣,尤能使閱者深入領會文中旨趣。在翻譯上,恩師特別指示,以「 翻義不翻語」的原則,將感應事實,前因後果,敘述出來。富枝謹遵慈命,於是不揣淺陋 ,參考有關資料,融會整理翻譯,自民國五十九年十月,明倫零刊號,至民國八十一年十 月,明倫二二八期,依序分期刊載。 在這期間,承蒙 恩師多方指導與鼓勵,早期所譯故事,皆以人名為題,其後 恩師指示, 可就每則故事的要旨標題,也可適時表達讀後感想,增加閱讀效益,將來可以推廣流通, 期盼能使更多人真實受益── 見到修善因,召感福報,有所敬慕而奮勉效法;見到造惡 因,召感惡果,知所警惕而改過向善。更願見聞者,展轉傳揚勸化,使世人都知因果不爽 ,懂得趨吉避凶,從此致力於斷惡修善,敦倫盡分。人人如此,人心日漸淳善,世道歸向 敦厚,天災人禍,自然消弭。人民幸甚!天下幸甚!謹誌因緣於此。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歲次壬午仲夏呂富枝敬述 欲索取「歷史感應統紀語譯」(注音版)者,請附回郵五十五元寄明倫月刊,每人限請一 冊,贈完為止。 《潛水鐘與蝴蝶》評介 智 彥 生命有開始,就必定有結束,人生是個趨向死亡的過程,這是千萬年來不曾改變的現實。 但是我們在平日的生活中,能夠常常生起這樣的警覺嗎? 《潛水鐘與蝴蝶》一書的作者鮑比,是法國時尚雜誌ELLE的總編輯,他因為中風而成為「 準植物人」,身體無法自由行動,也無法用語言和他人溝通,除了還能眨動左眼之外,鮑 比和植物人相較之下,已沒有什麼兩樣。但就憑藉著這個小小的動作,他請別人指字母, 指對了他就以眨眼睛的方式,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寫出這本書。從篇幅來說,全書共只 有一二七頁,但正因這是作者在生命走向終點前的最後遺著,因此情感的深厚、生命的慨 歎,卻不是薄薄的幾張紙就可以道盡的。 每次隨著文字進入本書的情境,感受作者的心情,必定都會有種強烈的慶幸感:「能夠擁 有健康的身心來面對生活,是多麼幸福的事情!」但是健康的身心能夠一輩子永遠保有嗎 ?身心健康了就必定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嗎?那可不見得。鮑比在書中曾多次提及他在病中 的居住環境──貝爾克海軍醫院,人們來來去去、川流不息,在這兒養生送死,遍嘗生離 死別、憂悲苦惱的滋味,在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的時候,人們何曾留意到這才是生命的現 實呢? 從書中的描述裡,還看見了我們凡夫眾生的愚癡無明,作者多次表達出希望病好之後,可 以重溫健康時期的諸多享受,如喝酒、吃肉、賭馬、抽煙等,其實,這些不都是製造更多 業障的煩惱嗎?假若我們不曾學佛,隨順著世俗的觀念過生活,那麼這一切的生活享受也 就變得非常理所當然,在起惑造業之後,自會隨順著業力去受苦受報,但是因為不知眾苦 的根源就在於自心的煩惱,所以就在惑業苦的輪轉中,生生死死,不知該如何超脫。而如 今我們有幸學了佛,是否自心中的俗見已經能逐漸滌除了?或者依然是隨順著過去的習性 ,得過且過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個會活動的鮑比?差別只在於鮑比已經是直接承受到病苦, 而我們則雖然明知人生無常、觀受是苦,只是尚未直接面臨病苦而已,但說到人生的一切 業報與生死煩惱,則是人皆有之,沒有多大差別的。我們是要當第四等馬(注),等到自己 親嘗業報之苦時才來發憤學佛,還是要當上知之人,見人受苦,都能視作佛菩薩的示現, 以之自我警惕呢?讀過這本書,不能不對生命的現實有所感觸。 注:佛經以四種馬比喻四種人學佛。第一等馬,僅須顧視鞭影,便知奔馳而去。比喻聽到 他方有人生老病死苦而學佛。第二等馬,若以鞭杖觸其毛尾,就知飛馳而去。比喻親眼見 他方有人生老病死苦而學佛。第三等馬,須以鞭杖稍侵皮肉,才能警覺起來快走。比喻眼 見親人受老病死苦而學佛。第四等馬,要以鐵錐刺身傷及膚骨,然後驚覺上路。比喻自身 親受老病死苦後,才肯學佛。 (見雜阿含經) 本來面目 瑜 揚 學佛修行,目的便是要除盡三毒的習染,回歸自性清淨的本覺,此即「還我本來面目」之 謂。然而,吾人長劫以來在六道生死中輪轉,總與諸多煩惱相互為伴,早已對戴著一層又 一層的面具習以為常。在貪瞋

相关参考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

佛教 明倫月刊322期

再談實修●鞭鼓生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依什麼標準修正呢?佛教徒就是依佛陀所立的戒法來修正。能夠依教實修,了生脫死才有希望。或者有人會問:「法華經不是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