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

Posted 西林

篇首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橫逆來磨 鞭鼓生 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 。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 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而已。」是啊!當財色來誘惑,我們把持住了嗎?當橫 逆來磨難,我們又是如何自處? 暫且不論財色的煩惱,談談橫逆吧!這次臺灣Sars的疫情,就是橫逆。瘟疫的病毒,很無 情地威脅著每一個人,干擾著每一個人的情緒與生活,讓人陷於緊張與憂慮,抗疫成了當 前國家社會最棘手的問題。你可曾思維到,在這波戰疫中,自己也有可能會被傳染到,因 而一命嗚呼?你可曾意識到,從發病到死亡到火化的快速進行,令助念也成為不可能?當 「政府無力應變」,而「個人的私益又強於公益」的時候,疫情就會像決堤般的氾濫成災 ,十四世紀歐洲的黑死病(鼠疫),不就如此重創了整個歐洲! 病菌與病毒在一夕之間,造成大規模人口銳減的史實,古今中外都有,其毀滅性,更甚於 傳統戰爭。而在人與病毒角力之間,假使被打敗了,或親人得病死亡了,當中又夾雜著人 為的疏失,人性的醜陋,或世間失去了公理與溫情,這樣的打擊要如何以對? 印祖說:「至於橫逆一端,須生憐憫心。憫彼無知,不與計較。又做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 ,今因此故,遂還一宿債,生歡喜心,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然上來所說,乃俯順初機。 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悉化大光明藏。譬如刀以磨利,金以煉純。蓮因淤 泥滋培,方得清淨光潔。」 「生憐憫心」,「生歡喜心」,憐憫惱人的病毒與腐化的人性,歡喜今世的冤家與宿世的 債主,不報復,無煩惱,而這還只是撫順初機。切莫小看祖師這撫順初機的引導,道在躬 行,能切實履行,才能進而「化橫逆」「了我空」「轉煩惱為菩提」,這是修行人抗煞的 獨門妙方啊 ! 生死猶如臂屈伸 情鍾我輩一酸辛 樂天不是蓬萊客 憑仗西方作主人 (弔天竺寶月大師 蘇東坡) 生死無常迅速,就好像在手臂屈伸的一瞬間一樣。像我等這種感情厚重的人,一生更是充 滿了辛酸滋味。唐朝的樂天居士白居易先生是個模範,他不是蓬萊修仙客,而是憑仗著淨 土法門,往生西方,花開見佛,乃至圓滿菩提作了本性的主人! 讀易散記:大有彖辭 自明 乾下 離上 大有。元亨。 虞仲翔注:「與比旁通。柔得尊位大中。應天而時行。故元亨也。」 姚規注:「互體有兌,兌為澤,位在秋也。乾則施生,澤則流潤,離則長茂,秋則成收, 大富有也。大有,則元亨矣。」 鄭康成注:「六五體離,處乾之上。猶大臣有聖明之德,代君為政,處其位,有其事而理 之也。元亨者,又能長群臣以善使,嘉會禮通。若周公攝政,朝諸侯于明堂是也。」 以上各注,依李氏纂疏解釋如下: 虞注。「與比旁通」者,取消息卦例,由比卦初六變為初九,即由比變為屯。此為陽氣初 動,也就是初息。由此繼續往上息,息至上爻,即成大有。大有與比卦旁通。故云:「與 比旁通。」成就大有一卦之主,即在六五。虞氏即引下面彖傳文「柔得尊位大中,應天而 時行。」以明六五之義。 姚注。三至五是互體兌。說卦傳:「兌為澤。」又:「兌正秋也。」兌卦方位與正秋八月 皆指西方而言。故云:「位在秋。」內卦乾陽,主於施生。互體兌澤,主於流潤。外卦離 ,是南方之卦,時為正夏,主於萬物長茂。兌秋,則主於收成。秋收,故為大而富有之象 。唯其大而富有,是以元亨。 鄭注。這也是就六五爻解釋卦義。六是陰爻,五是君位。陰為臣象。故云猶如大臣。外卦 離,六五在離中。故云六五體離。說卦傳:「離,明也。」故云有聖明之德。離處於內卦 乾之上,故云代君為政。六處五位,則當執行君主之事。故云處其位有其事而理之也。乾 文言傳說:「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故云,長群臣以善使,嘉會禮通。禮記明 堂位記載:「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 是周公攝政之事。 彖傳說::「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 時行。是以元亨。」 「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 王輔嗣注:「處尊以柔,居中以大。禮二陰以分其應。上下應之,靡 不納。大有之義也 。」 此以六五解釋卦名大有之義。孔氏正義:「謂六五處大以中。柔處尊位,是其大也。居上 卦之內,是其中也。」 李氏疏說。處尊以柔,居中以大。即指六五而言。五在此卦是唯一的陰爻,而眾陽皆與五 應。故云?二陰以分其應。五與九二正應,而又上承上九,下乘九四。三與五同功。亦有應 義。唯初九在應外,但亦比於二以應五。故云,上下應之,?所不納。上應則天道助信,下 應則人道助順。故曰大有。助信助順之義,見後面上九爻辭虞氏之注。 「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虞仲翔注:「謂五以日應乾,而行于天也。時,謂四時也。大有亨比,初動成震為春,至 二兌為秋,至三離為夏,坎為冬。故曰時行。以乾亨坤,是以元亨。」 爻辭「其德剛健而文明。」張編修說:「剛健,乾。文明,離。」又解釋「應乎天而時行 。」說:「象曰,火在天上。應天時行,唯日耳。」 李氏疏說。乾德剛健,離德文明。五本乾陽,天位。動變為陰而成離。離為日。故云五以 日應乾,而行于天也。應天而四時常行者,唯為離日,故云,時謂四時也。「大有亨比」 者,亨作通字講,即是大有旁通于比之意。下文「以乾亨通」亦然。比初六動變為初九, 則成為震。震是東方之卦,其時為春。陽動為息。息至二,成兌,兌是正秋。息至三,出 現互體離,離是南方之卦,其時為夏。比卦上體坎,是北方之卦,其時為冬。此為四時常 行之象,故曰時行。乾為元,亨為通。故云以乾通坤,是以元亨。 王輔嗣注:「德應於天,則行不失時矣。剛健不滯。文明不犯。應天則大。時行無違。是 以元亨。」孔氏正義:「剛健,謂乾也。文明,謂離也。應乎天而時行者,褚氏莊氏云, 六五應乾九二,亦與五為體,故云應乎天也。德應於天,則行不失時。與時無違,雖萬物 皆得亨通。故云,是以元亨。剛健,則物不擁滯也。文則明粲,而不犯於物也。能應於天 ,則盛大也。以時而行,物?違也。以有此諸事,故大通而元亨也。」 大有六五為此卦之主,得上下五陽之應,具內卦乾德剛健,與外卦離德文明,由此應天而 時行,是以元亨。應天的天字,來氏知德、何氏楷,皆作天理講。天理就是天然本有的真 理。應天而時行,即是應乎天理,而行得其時。孟子說:「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所 以超乎諸聖,就是所行皆得其時。能行得其時,自能發揮剛健文明之德,普澤天下蒼生, 是以大有元亨。 象傳說:「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火在天上,大有。」 荀慈明注:「謂夏,火王在天,萬物並生,故曰大有也。」 李氏纂疏:「離位南方,故謂夏。離為火,在乾上,故云火王在天。夏正萬物並生之時, 故曰大有。不曰日,而曰火者,日中則離,陰陽相就,陽氣盛行,萬物畢納,故曰大有。 日中則盛如火,故曰火在天上。」五行由於相生之義,依春夏秋冬之序,更相為王。詳見 白虎通五行篇。五行更王,夏則為火王。說卦傳:「離為火,南方之卦。」大有下乾上離 。故云:「夏火王在天。」 「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虞仲翔注:「遏,絕。揚,舉也。乾為揚善,坤為遏惡,為順。以乾滅坤,體夬。揚于王 庭,故遏惡揚善。乾為天休,二變時,巽為命,故順天休命。」 據李氏疏解說。乾陽為善,陽升為揚善。旁通比坤,坤陰為惡。陰凝為遏惡。坤又為順。 大有初至五爻體夬,即五畫連互體為夬。夬是坤宮五世卦,由坤初變以至五變而來,本 來是坤。五變至夬,坤體已滅。故云以乾滅坤。滅坤,即是遏絕陰惡之意。夬卦辭說:「 揚于王庭。」即是揚善之意。乾文言傳:「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故乾為美利。休,即 是美。故為天休。二失位,變正時,互體為巽。巽彖傳說:「重巽以申命。」故為命。內 卦伏坤,為順。故曰:「順天休命。」 王輔嗣注:「大有,包容之象也。故遏惡揚善,成物之性。順天休命,順物之命。」 象說火天大有。火表光明智慧,高居在天,無所不照。鄭康成以此比喻周公攝政。周公制 禮作樂,以禮樂治天下,以禮樂教化天下人。禮樂施於政教,皆須以明智辨別善惡,遏惡 揚善由此順天休命。天命,就是中庸「天命之謂性」的天命。此卦王輔嗣注為:「成物之 性,順物之命。」來氏何氏解釋為天理。皆指人人天然而有的性德而言。順是順從,休作 美字講,亦作善字講,是形容辭。順天休命,就是順從此天然而有既美又善的性命,也就 是率性之意。周公禮樂,無論施於政治、教育,皆是以此為本。學易的君子必須以此推己 及人,斷惡行善,以資順乎本有的性德,以為學聖之階。 唯識三十頌研究(九十五) 智 果 ○釋三性不成難 ── 二性一異 ※前 言 上來第二十、二十一兩頌,釋三性(遍計、依他、圓成)不離識已訖,今當續說第二十二 首頌之初三句「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此即說明「二性(依他、圓成 )一異」也。 然世親及無性菩薩之攝論釋卷四,皆對三性明一異,彼論文中自有詳說,需者祈往見之, 茲僅舉「蛇繩麻喻」,略述三性不即不離,非一非異之義: 譬如闇中有一繩,愚人以為蛇,種種恐怖,依此而起。爾時覺者教之令悟,迷亂深故,輒 難覺悟,數數思維,漸漸醒悟,遂除其迷,知彼蛇空!如是知已,但見有繩,夫彼繩之相 貌,極似蛇形,是故愚人迷以為蛇,今既覺彼非蛇,可謂是一重覺。 然彼愚人,猶執是繩謂為真實。更數思維,又知繩空,其性即麻,更無實繩。繩相但是眾 緣所生,如幻假有,非有非無,此麻即是非有非無之繩之實性。彼實蛇相及實繩相,於此 麻中,一向遠離。 如是即以蛇、繩、麻三種,比喻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由遍計所執,當情所 現之實我實法之相,猶如見繩為蛇之妄覺;觀依他起,依緣生滅,無常無我,而除去我法 二執,猶如知繩而遣蛇之妄覺;見圓成實而悟依他起如幻假有,猶如知繩由麻所成,更除 繩為實有之錯覺也。故前頌云:圓成實性者即於彼依他起性之上,常遠離前之遍計所執性 也。此即三性對望,不即不離,非一非異之義。 今成唯識論卷八則唯對二性辨明一異,何以故?以三性之中,依圓二性是有體之法故,有 望於有,方可對辨一異。若遍計所執則是無體之法,如龜毛兔角,無可對辨故。 故述記第九本云:「此中但對依他起者,以此二性有法相對,非計所執,以無體故。彼( 攝論)約性對,故三皆對;此(本論)約體對,彼(遍計執)無體故,但對二。」文易可 知。 (甲)句解頌文 (乙)廣解頌文 (子)法 ─ 廣解初二句 論卷八云:「由前理故,此圓成實與彼依他起,非異非不異。異,應真如非彼實性;不異 ,此性應是無常。」由前文所說,依圓二性不即不離之理,即可推之:此圓成實性與彼依 他起性,非異非一,何以故? 前文曾云:「真如是諸法之實性」,今若言定異,則真如應當不是彼依他起諸法之實性矣 ! 前文又曾云:「真如理體,常住不滅」,今若言定一,則此真如性,應當同彼依他起諸法 ,皆是無常生滅之法矣! 論卷八又云:「彼此俱應淨、非淨境,則本、後智,用應無別。」此文乃另解依圓二性非 不異也。其義云何? 前文曾云:「依他起通於染淨,圓成實唯淨。」今若言二性定不異,則依圓二性俱應通於 染淨矣! 又瑜伽七十四卷云:「圓成實,唯聖智境所行;依他起,凡聖二智所行。」 佛地經論七卷亦云:「圓成實性,唯聖智境;依他起性,亦凡智境,亦聖智境。」 「聖智」者,指見道位(初生無漏智,體會真如之階位)以上聖人之智也。 「凡智」者,指見道位以下凡夫未見真理之智也。 今若言二性定不異,則依圓二性俱通於凡聖二智之境矣!既然如此,則二種「聖智」:「 根本智」(直證二空所顯真如之智)與「後得智」(了知依他如幻之智)照鑒之妙用,應 無別體,何以故?述記第九本云:「根本智本緣真如,亦緣依他;後得智緣依他,亦緣真 如故。」豈有此理耶?可見:依圓二性非不異也。 上來廣解初二句頌「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已訖。 (丑)喻 ─ 廣解第三句 論卷八云:「云何二性非異非一?如彼無常、無我等性;無常等性與行等法:異,應彼法 非無常等;不異,此應非彼共相。」何以說依圓二性非異非一?譬如那無常、無我、苦、 空等「總性」(見大智度論卷三十一)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有為法之關係一樣 ,唯識心要卷八分析如下: 譬如:五蘊法中之「色」無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十二處中之眼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色無常,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十八界中之眼界無常,乃至意識界亦復如是。 既無常,則「無我」(不得自在),無我故「空」(無有實體)、「苦」惱(逼迫身心) 、「不淨」(污穢齷齪)等。 是故蘊、處、界等一切有為法,各有法體,名為「自相」;無常、無我、苦、空、不淨等 ,遍於諸法,名為「共相」。彼自相,與此共相,不一不異,何以故? 若言定異,則彼蘊處界等諸有為法,不應無常、無我等。 若言定一,且如「色」與「無常」既一,則受想行識與「色」異故,應非無常(即此「無 常」應非彼蘊處界等諸有為法之「共相」矣!此說非理也。)餘可例知。 故無常等性(共相)與彼諸行(一一有為法,即「自相」也)非異非不異也。 (寅)合 論卷八云:「由斯喻顯此圓成實,與彼依他,非一非異。法與法性,理必應然,勝義、世 俗,相對待故。」由上述之譬喻,即可顯示此圓成性與彼依他起性,非一非異,何以故? 蓋依他起之法,與圓成實之法性,在道理上說,必然當該如此,以圓成實性是「勝義諦」 (真諦),依他起性是「世俗諦」(俗諦),二諦相待而立故。 窺基大師法苑義林章卷二載: 問:此二諦為同為異? 答:亦同亦異。 第一世俗,有名無體,俗中極劣,無可過勝,假名安立,唯俗非真,是名為異。 第四勝義,體妙離言,不可施設,真中極勝,超過一切,唯真非俗,是名為異。 餘可為同。由此二諦,四句分別: (1)有俗非真 ── 謂第一俗。 (2)有真非俗 ── 謂第四真。 (3)有真亦俗 ── 謂真前三,俗後三諦。 (4)有非真俗 ── 謂除前相(即除第三句之表義,其遮義即為第四句,如龜毛兔角等 無有本質,不從因緣生者,即是「非真亦非俗」也)《見法苑義鏡卷三》 述記第九本亦云:「若有俗理必有真,若無真時,待何為俗?非龜毛望兔角,可說異一, 以體無故。若有真時,理必有俗,若無俗者,待何為真?由斯道理故,前三真亦名為俗, 真家俗故;後三俗亦名為真,俗家真故,如斯勝理故,彼二性,非異非一。」文易可知。 上來釋「二性一異」已訖。 定步觀瞻 蕅益大師 發一言,不足自利利他,勿言也。 舉一步,不足自利利他,勿舉也。 作一念,不足自利利他,勿念也。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錄(五) 徐醒民 講述 慧安、宜倫 整理 各位大德、各位同修︰請翻開經本二百零九頁,第一行「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 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今天是農曆新年之後開始與各位研究這部經,在此恭 祝各位在新年之後萬事如意、法喜充滿。 念佛圓通章 方才念這一段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的一段經文。這圓通章在二十五圓通裡非常重要 ,為什麼呢?我們這裡是淨土宗的念佛道場,這二十五圓通本來是每一個圓通都能成就的 ,那些大菩薩各人講他們自己是從那一方面得到成就,但是,在這些之中,最好的、最適 合修持的方法,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圓通章的好處在那裡呢?它講念佛的方法,講得非常詳細,這對於我們修念佛法門特別重 要!因此,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特別把這章經書列為淨土宗的一部經。本來 淨土宗有三經: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小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這是「淨土三經」。 印光祖師加入這一章(念佛圓通章),及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成為「淨土五經」。由此可以 想見這章經是多麼重要,所以我們就要多花一些時間來研究。 經文分成以下幾段。從「大勢至法王子」開始到「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是第一段。這是 用「作禮」這一段作為這一章經文的開始。第二段是從「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 到「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這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說他過去修行的歷 史。從「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一直到「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是 第三段。從「若眾生心,憶佛念佛」開始,到「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是第四段。最後從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一直到「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是第五段。 念佛譬喻 今天開始就接著上回講的第三段,這是講比喻。要記住,這章經講的是超日月光佛教大勢 至菩薩念佛三昧,是講「正定」。不論那一宗,都要修「正定」。就這部經來講,叫「楞 嚴大定」,也就是要修楞嚴三昧。 念佛三昧是指得了「定」,得到果了。換句話說,要得到這個正定,前此提到的二十三個 圓通都各有方法,而大勢至菩薩從超日月光佛得修正定的方法,是由念佛入手的。也就是 說,他是從念佛得到了三昧。 譬如上回講的一段:比如有兩個人,以甲、乙為代表,當兩個人分開沒有在一起的時候, 甲專門想乙,而乙卻專門忘記。提到「忘記」,就要注意了,這說明乙和甲是有密切關係 的人,如果沒有關係的話,乙怎麼會忘記呢?乙之所以會忘記,可見他們原來就認識,因 為若不認識就談不上忘記。要知道這個「忘」跟「記」是相對的,普通人對於一椿事情, 有時候會忘記,有時候會想起來,經上講「一人專忘」,「專忘」就是一直沒有想起來。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若,作「好像」講。逢,是遇見。不逢,其實未遇 見。這兩個人中,甲一直在想念著乙,想著想著,就出現相了,好像就看到乙了,而實際 上並沒有遇見乙。如果我們研究一個人的心理,當他對某一個人時常在想念時,想著想著, 好像想的那個人就出現了,這叫「若逢」。實際上是「不逢」。也就是根本沒有遇到。這 說明了甲是「專憶」,專門在想,而且想得那麼懇切。至於「或見非見」的「見」跟下面 那句的「逢」是不一樣的,「逢」是想出來的,是想像的,而「見」則是有時候真的見到 了,但是卻又「非見」!為什麼真見到卻又「非見」?甲看到了乙,但是乙卻沒有見到甲 ,這兩者當面錯過了,叫做「非見」。上回講到這裡為止。 二人相憶 今天開始講「二人相憶,二憶念深」。這跟上回那一段情況就不同了,怎麼說呢?前面講 一個人專門在想念,另一個被想念的,就專門忘記,這是一個憶、一個不憶。現在這個「 二人相憶」就不同了。甲乙兩個人,甲想念乙,乙也想念甲,互相想念。「二憶念深」兩 個人不但互相想念,而且念得非常深沈,不只是膚淺地在想而已,而是一有了念頭,就相 互想到對方,這樣彼此就能夠見得到。而前面經文說到一個憶,一個不憶,這樣是碰不到 面的;「或逢不逢」那是甲一個人想出來的;「或見非見」,那是甲真想到也見到乙了, 但乙還不認得,所以那樣的狀況,還是沒能見到。而這「二憶念深」,是說就能見到面了 。這個「念」字,是指只要甲乙兩者互相憶念的話,一念之中就能見面的。 這裡還只是講比喻而已,到後面講到就會知道了。經文講的「如是」指的是「二憶念深」 。這兩個人只要彼此都想念得很深刻的話,不但現在能夠見到面,而且「從生至生」從這 一生到來生,以至於再來生,生生世世都「同於形影」。形,指我們的身體、形狀。影, 指的是什麼呢?譬如我們站在這裡,日光或燈光把身體一照,就有一個影子變出來了,而 這影子與身體是不能分的,所以說「如同形影」。 不相乖異 「不相乖異」是說這兩個人只要互相都能夠想念的話,從這一生到來生,生生世世就像一 個人的身體跟他的影子一樣,不相乖離,是分不開的。「乖異」是「分離」的意思。為什 麼這樣呢?世俗人不也常常講「三生有幸」嗎?三生是指過去、現在、未來,若三生都能 夠在一起就是很幸運了。但講歸講,普通人並不明瞭是什麼道理。就佛法來說,「三生有 幸」就是三世都有緣分。 一個人和他的家人、朋友以及一切人相處,都是緣分啊!尤其是家族、家庭關係,就中國 文化來講是天倫,就佛法來講是最親密的一種緣分啊!不管是好的緣分,是不好的緣分, 總而言之,緣分就是在這裡!從這一點看的話,世間很多「冤家」總是碰到一起,好的緣 分也碰在一起,總之都是一個「緣」字。 這一段經文所說的情境跟前面那一段不同。前面一段是不見的,這一段是能夠見了。而所 以能見就是因為能夠相互的憶念。要知道「憶」就是「想念」。想,是思想。我們修持名 念佛的,對這個要注意了!這非常重要。怎麼說呢?一般而言,我們念佛,是用口念出聲 音來,然而除了口念之外,心裡也要念啊!心要用在上頭啊!若只是口念,沒有心在那裡 思想的話,念的就不實在。以「念」字來說,中國人造這個字,根據說文解字:「念,常 思也」。「常」是經常的常,不間斷地。「思」就是思念、思想。要知道,「思」就不是 用口,而是用這個思想,即一般人所說的用「腦力」,以佛法來講,就是用「第六識」。 思想在起作用,在思維,這才是「念」啊!對這一層,我們念佛人要特別注意!假如我們 只注重口出聲念佛才叫念,口不念佛的時候就是不念的話,那我們一天能念多少佛啊?必 得要懂得這個「念」字,心裡要時常掛著、想著。所以祖師就開示︰「佛號必得要從心裡 起來,口裡念出聲音來,然後再聽回心裡去。」這個意思就是教我們要用心,不用心的話 ,念佛的功德不知要減多少!所以,念佛要得「一心不亂」,要得「一心三昧」的話,必 得要用心。 (待續) 因指見月 三 省 勤求多聞,常無厭足。於所聞法,不著文字。 (摘自大般若經) 娑婆眾生,耳根最利,因此釋迦佛便廣說八萬四千法門,令聽聞者咸得解脫。吾人今生若 欲在菩提道上有所成就,自必憑藉多多聞法熏習,不疲不厭,如此善根方得增長,道業方 得成辦。 然而,佛陀說法乃觀機而說,故教法有大小偏圓、頓漸權實之別,又為了適應當時的環境 、人心,因此講說上亦必有權宜、方便之處。因此,吾人聽經聞法,必得善聽善學、深入 體會,若是望文生義、死在句下,便離覺道遠矣。 語言文字是我們進入佛法堂奧的重要媒介,佛經上將之比喻為「標月指」,意即指引我們 得見明月的那根手指。既然賞月之人的關注焦點是在明月,就不應該捨棄明月不賞,而死 執那根指引的手指。所以,在我們因聽經研教而深感佛法浩瀚的同時,也別忘了篤行實證 、親身踐履,如果只是在文字上打轉,而不知「依義不依語」的話,那便是佛法的大冤家 了。 疫不入境 印祖云:「有福有慧,便能自利利人。念觀音,不獨邀淨友念,當於村中及近村宣告,無 論老幼男女,通皆吃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大家各人在各人家裡,一路做事一路念。於 行住坐臥中常念,決定可以不遭瘟疫。……甘肅甘谷何鴻吉居士提倡念佛,凡念佛處,疫 不入境。汝邀淨友念,是小辦法。教全村中老幼男女念,是大辦法。頂好吃淨素,如其不 能,亦須少吃。即未吃素,亦要念。當此凶險之時,唯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為能救護。」 (復穆宗淨居士書二) 蓮池餘馨之十 ─ 律航法師 智 展 律航法師(一八八七 ── 一九六O),是臺灣第一位中將和尚。未出家前,曾歷任軍中 要職,參與過北伐、剿匪、抗日諸役,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將官。 律老之所以得聞佛法,乃因五十一歲時患了眼疾,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不能視物,身為病痛 所苦,心又不得寧靜之下,由溫彥賦將軍引介,才得入佛門。法師自從皈依佛教後,不但 受在家菩薩戒,發願終身茹素,而且還遍參僧俗善知識,希望能徹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由 於了生死之心日切,終於在民國三十七年到臺灣時,於慈航法師座下薙度出家,從此做法 門龍象。 律老未出家前,即專修淨土,而出家之後,無論僧俗,凡來請教者,皆勸人發願念佛,求 生西方。淨土念佛法門之殊勝處何在?何以律老如此殷勤勸修?玆將其重要開示彙整如下 ,普願見聞者,專精深入,共霑法益。 為什麼修淨土法門 律老曰:「佛說法門大別為教、律、禪、密、淨五宗,然若教觀、若戒律、若參禪、若密 宗,皆仗自己力量,或大開圓解、或精嚴戒行、或明心見性、或三密相應,悉皆全靠自力 斷惑證真圓成佛道。惟淨土法門,除自己信願持名外,全仗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來攝受, 感應道交,呼應同時。若行人念力和彌陀願力打成一片,則臨命終時萬緣俱寂,心佛顯現 而往生義成。所謂教內別傳不可與其他仗自力的一切法門相提並論者此也。」 為什麼念佛 律老曰:「凡人不能一息無念,一彈指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大概粗的念頭 ,容或覺知,細的念頭,多不知道。無始以來,剎那相續,為生死的根本。這個念頭雖然 紛紛起落,總不出乎十法界。不念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便念六凡(地獄、餓 鬼、畜生、修羅、人、天)。不念人天,便念三塗(地獄、餓鬼、畜生)。凡夫境界,一 念貪愛,便種餓鬼的因;一念瞋怒,便種地獄的因;一念愚癡,便種畜生的因。你看可怕 不可怕呢?所以釋迦牟尼佛徹底悲心,勸一切眾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了生脫死,永出輪 迴。因為阿彌陀佛曾發四十八願,有一願云:若有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乃至十念 ,必可得生,若不生者,誓不成佛。阿彌陀佛既發此誓願力,我輩眾生又具本有佛性力, 果然念到一心不亂,即得了念佛三昧力。這三個力量,好比三股繩子,合為大索,重者先 牽,所以經上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淨土不可入禪機 律老云:「近人好言禪淨雙修,每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為口頭禪;殊不知此係祖師 恐人高推聖境,不向自己心性去體驗,特舉此語,以見所謂:淨土彌陀者,人人俱有,個 個不無,不必向外馳求耳!然後人反誤會其意,以為但淨其心,極樂不離當處,何必求生 西方?但了自性,彌陀原非別人,無須更念彌陀,說土說佛,統屬寓言。則差之毫釐,謬 以千里,遂令釋迦之悲心,彌陀之大願,竟撥無置何有之鄉,詎非大法魔殃耶! 蓮池、蕅益諸大師痛斥其非,余曾會通其意,在拙作〈持名念佛四大要領〉中加以說明: 阿彌陀佛,為正報教主之號,實有其人,絕非權現的幻化人。乃至行人須從這裡信入,方 肯腳踏實地,老實念佛。倘有人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見告者,當下應即體會,淨土 雖為唯心之淨土,但卻有可到之地;彌陀雖為自性之彌陀,但實有能見之人。蓋唯心自性 云云,原指吾人之圓覺真心橫遍豎窮,十方世界、三世諸佛皆悉真心中所現物,又何僅極 樂彌陀,當然不在心外,然而決非六塵的緣影與虛妄的業識所可假冒也。故古德謂:『參 禪必不可無淨土』,為防退墮,寧不寒心;『淨土必不可入禪機』,意見稍乖,二門俱破 。此實為剖肝瀝膽之忠言,念佛行人,幸三思之。」 律航法師半生戎馬、官拜中將,然而卻能透視宇宙人生真相,放下塵緣、出家修行,這若 非具有勇武的大丈夫氣魄,常人孰能為之?再者,法師雖為晚年出家,但卻能於淨土一門 深造自得,臨終自在無礙往生,更足為淨業行人之模範、表率。 根據廣化法師的記載,律老往生當天與平時毫無異狀,仍獨自步行去沐浴。沐浴後,還面 西而坐,對大眾開示:「佛教修行的法門多得很,而以念佛法門最為方便,最圓頓殊勝。 你們看我念佛念了二十多年,到現在臨命終時,一心不亂,求生西方,我這就是現實最好 的證明。」下午五點三十四分,律老就在大眾的助念聲中,安詳往生;幾日後荼毘,還留 下數百顆希有的五彩舍利,激發了大眾對念佛法門的強烈信心。 欲將生死大事於今生做個了斷的善男子、善女人,快快循著律老的步履踏實行去,相信努 力「栽蓮」的人,必定功不唐捐。 西林寺今昔 淨 業 西林的寺塔,曾是無數高僧、詩家駐留忘返之地,在此遙望廬山勝景,「縱皆不盡廬山真 境,要不失各各親見廬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題 西林壁」詩是蘇東坡居士四十九歲遊廬山,在西林寺壁題寫的詩。先有西林,後有東林, 兩寺原是廬山的千年古剎。自從慧遠祖師在東林寺弘開淨土宗之後,東林的光輝便長照污 ,歷久不衰,而西林寺的餘暉卻逐步暗消,以至寺宇全無,唯留一塔,孤零零地站在廬山 煙雨之中。如今的西林,寺名改作「西琳」,塔寺煥然一新,與東林合璧,成為「東林二 堂」。 德感捨宅為寺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東晉南遷,北方僧眾也紛紛往南方移動,慧遠祖師的同學──慧永 大師來到潯陽(今九江縣)。當時有一位刺史名陶範,陶範是潯陽當地人,他是陶侃的兒子 、陶淵明的叔祖父。陶範非常仰慕慧永大師的道風,彷彿是宿世的故舊知己,懇請慧永大 師留在潯陽的廬山修行,並把自己的住宅施捨出來作為寺院。慧遠大師建立東林寺後,便 把這寺院名為「西林」。 慧永大師與慧遠祖師,兩人都是道安法師的弟子。永公從北方來到潯陽,因為陶範的請求 ,便在廬山安止下來,以陶刺史施捨的宅院為修行之地。為了能安心修行,永公又在後山 嶺頭建立一間房舍,修定念佛。房子四周散發香氣,因此名為「香谷」。慧遠祖師初來廬 山,因徒眾漸多,房舍不足,也曾受邀來香谷用功。 西林寺建後不久,慧遠祖師因永公關係,轉輾也來到了廬山。慧遠祖師徒眾先在西林寺安 止修行,後因西林寺不敷使用,才在西林寺不遠處另立東林寺。西林寺建於東晉太元二年( 三七七年),東林寺則建於東晉太元十一年(三八六年),兩寺興建,前後不過九年。 慧永大師為人真誠自然,持戒不懈,好樂經典,善於講說佛法,講話常帶笑容,不曾說出 傷人的言語。每次禮佛必定至誠恭敬,一心專修淨土法門。慧遠祖師等一百二十三人在東 林寺創立「白蓮社」,永公也隨喜入社,僧眾居士中有十八位德學尊崇者,人稱「白蓮社 十八賢」,永公是其中之一。 慧遠祖師駐錫東林寺三十年,立下「影不出山,跡不入俗」的誓約,永公在西林寺也是這 樣自我規範。八十三歲那一年,永公生病,有一天忽然從床上起來,整衣合掌,要找鞋子 ,好像看見什麼。眾人驚奇詢問,永公說:「佛來迎我。」說完就自在往生了。 寺塔歷盡風霜 經過了南北朝、隋代,到了唐朝,西林寺後方多了一座千佛塔,這是由唐玄宗敕令修建的 。塔高七層,呈六角形,各面均有佛龕。清朝道光年間曾裂開,經當地百姓誠心祈禱,千 佛塔又復合起來。這座歷盡世態風霜的西林古塔,千百年來一直巍然屹立。 西林的寺塔,曾是無數高僧、詩家駐留忘返之地,在此遙望廬山勝景,「縱皆不盡廬山真 境,要不失各各親見廬山」(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序)。自晉至唐,西林寺一直處於鼎盛時期 ,元朝毀於兵火,明代加以修復,清朝咸豐四年再毀,十一年重建,又毀。到了二十世紀 的六十年代,這裡經歷一場文革浩劫,西林殿宇化成一片田野,獨留孤塔一座,有人記下 當時的景況: 「過陶淵明墓,往東走二十里,就是建於東晉太元二年的西林寺,應該說就是西林寺的遺 址。大名鼎鼎的西林寺,連半堵殘垣都沒能留下。文革初期就拆掉了。問了幾個人,都不 知道是為什麼。剩下的,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西林塔。這座建于唐代的六角七層的磚塔,下 面幾層的木梯也被拆掉了,上不去。磚縫嵌著綠苔;塔頂長滿茅草,成了烏鴉窠。看著周 圍正在抽芽滿是生命力的青翠的水稻,覺得這座灰糊糊的破塔好淒涼。」(見散宜生「文革中 的廬山五大名寺」文) 西林重現廬山 八十年代,果一老和尚發心重建東林寺,覺海比丘尼襄助甚多。覺海尼師祖籍江西修水人( 注),是中国來臺人士,略有貲財。來臺多年後得悉家中高堂健在,即輾轉從美國回到江西 修水。老母親見了女兒一面,怕女兒留下來受苦,要她速速離境,誓言:「一日不走,一 日不食。」適逢果一老和尚正為復興淨土宗祖庭奔走,為此因緣而留在廬山,協助海外勸 募。在臺中佛教蓮社未改建前的舊蓮社,雪廬老人為培訓弘法人才,曾挑選數名師姑學講 經典,當時還是在家居士的覺海尼師一度有緣參與。 東林寺重建完成後,經不住各方的敦促,覺海尼師一肩扛起復興西林寺的重任。為了節省 經費,所有殿宇的設計規畫,都是他一手包辦,並以「西琳」為寺名,祈求諸佛菩薩、龍 天護法加被,西琳昌盛,佛日增輝。現在的西琳寺,入寺不須門票,覺海尼師說:「寺院 就是為了利益窮人!」,寺裡不隨便為人剃度,平日住眾功課以淨土念佛為主。 一行人來西林寺參訪前,覺海尼師正為寺裡一 筆為數不少的錢遭竊而煩惱,聽說臺灣蓮友 要來的訊息,心頭懊惱頓時一掃而空,親自到西林塔前招呼大家。一行人身在廬山之中, 仰望高聳的千佛古塔,在西林的大殿前圍坐,享用師父施給的茶水果品,聆聽師父訴說西 林、東林的前塵往事,不覺日已西移。 注:明倫月刊二O八期,黃永樞居士的「朝覲廬山東林寺慧遠祖師紀實」一文,對覺海尼師 生平及西林寺的重建過程,多有描述,意者請自行查閱。 消除時疫根本之道 焦國寶 最近SARS在中国、臺灣甚為猖獗,以致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究其根本原因,應係兩地人 民殺業太重,所獲惡報之故。或有未之信者,而吾人知道,今日科學昌明,所謂「能力不 滅」,已得到科學上之確證。在佛學上,更說明「靈魂永存」,靈魂即人之心識,依其業 力,在六道中輪迴變現,時而人天,時而畜生、餓鬼等。 試想,僅以細小之針尖戳刺吾人之膚,便頓覺疼痛難忍,何況用刀斧等兇器,戮殺啖食同 為有情眾生之身命,其所感疼痛之烈,吾人應可想見。「痛入骨髓」,「痛徹心肺」,恐 都難形容於萬一。慘遭被殺被食之輩如何能容忍得下?諒必怒氣沖天,怨深似海。似此深 仇大恨,莫白之怨,又焉能不隨時伺機尋求報復?此次疫癘之災,或許就是渠等尋求大肆 報復之一途。 於此,亦請勿以迷信視此說。我國古典所載「銜環結草」等史實,亦應為吾人所能耳熟能 詳之者。常言:「有恩報恩,有怨報怨」、「欠錢債者還錢,欠命債者償命」,物之情也 。亞聖孟子亦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殺人者 亦當人恆殺之。是以此時,吾人實應真誠懺悔,業由自作,罪在己躬。自今日起,不再傷 害物命,而慈悲戒殺,發心茹素,並恭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 何以言此?依據因果法則,吾人前生所造者為業因,今生所造者為業緣。因緣具足,而果 報生焉。以此,倘吾人今生不造殺啖之業,緣既不具,其因雖在,而果便無由以生矣。如 置豆瓶中,不觸土水,縱時經千載,瓶中豆亦不會發芽結果,其理至明。 且慈悲戒殺,行大仁也;恭念佛菩薩名號,親聖德也。嘗聞「一念善心生,其命當即隨之 而轉善矣」,行大仁,親聖德,此善之至大者也,命再險惡,亦必當即隨而逢凶化吉,轉 危為安。況且行大仁、親聖德之舉,僅一念之間事耳,輕而易行,勿需勞苦,勿需成本, 便能深獲大利,而護身保命,而國泰民安,何樂而不為!茍世人能自今日始,日日時時而 為之,則此等災難,便可永絕於世間。若其不然,則此等災難,亦必每隔一段年月,次次 重演,而為禍害,豈可不憂不懼? 而今各方在防治疫情上,雖都盡心盡力,傾其所能,如同作戰然,令人敬佩。但審而視之 ,其所急而為之者,亦只是勸導:勤洗手、通空氣、戴口罩、穿防護衣、消毒淨空、強制 隔離而已。此不過都是些消極作法,或有些許防預之用,終非根本之圖,難有積極究竟之 功。甚者,尚有不明事理之輩,心懷政治意識型態,乘此疫情氾濫,難以控制之情,大打 口水戰,指責攻擊,將所有責任,都歸諸政敵,尤無謂也。 當此疫情肆虐感染死亡,不知何時又將捲土重來之際,余心不免有戚戚焉。乃不揣淺陋, 撰此拙稿詩偈,期能於疫情之遏止化解,有所助益。詩偈曰: 應念疫癘諸災難,悉由吾人業所感。 萬勿畏懼與恐慌,但須至誠將心懺。 真存好心做好事,好和有情結善緣。 愛護眾生心常樂,戒殺茹素解宿怨。 觀音立誓拔我苦,彌陀且有度我願。 勤念彌陀觀音名,自然身健家平安。 是以,至誠懇祈大家,速發慈悲心,愛護物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日日戒殺茹素,時 時恭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音菩薩。此乃拔本塞原之圖,消除疫災,根本之道也。誠能 恭勤為之,不但「煞斯」疫災,即使一切種種災難,其未生者,自不生,其已生者,亦將 迅速除滅。 常言:「人在做,天在看」,又云:「人心即天心,人心善,天心自善。」更何況「天有 好生之德」,吾人既然誠心行善,天又如何能反行其惡,而為禍害於吾人?所謂「果能心 懷善念,連毒蛇猛獸都會速速遠離而去,不欲毒害於人。」何況像廣大靈感,尋聲救苦之 觀世音菩薩,發四十八大願,普度眾生之阿彌陀佛,又豈能不立即相應,時時慈悲護念, 使令平安度日?其情若此,吾人尚復何憂何懼! 隨喜布施福無量 坤 德 從前有位居士,他在參訪佛寺後,深深被佛寺的莊嚴所震懾,因而動了建造的念頭。可是 ,他回頭一想,自己不過是一介平民,那有多餘的錢財來蓋寺建塔呢?他百般思索,終於 想到一個辦法:「有人說深海中有稀世珍寶,我何不潛入海中尋求珍寶,來蓋國中第一大 寺呢?」不久,居士果然如願以償,獲得珍稀寶物而歸。可是,他又反覆思量:「蓋寺廟 畢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定要有人齊力合作才行。該找誰呢?」居士想到,曾聽人說過國 王希望蓋寺建塔,卻未能如願,因此,他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來到皇宮,並將珍寶獻給 國王。 國王撫摸著珍寶,非常高興地說:「你是從那兒得到這樣珍奇、罕見的寶物呢?」居士回 答說:「我因為有『三利功德』,才能得此珍寶。」國王好奇地問:「怎麼說呢?」居士 說:「我曾發願建蓋佛寺,因錢財不足而無法如願,因此獨自入海尋求珍寶,如今平安歸 來,這是第一利。入海之後,能順利取得珍寶,沒有空手而返,這是第二利。又,我得寶 以來,從未起貪著之心,只求興立佛寺,這是第三利。如今,雖然達成得寶的心願,但因 欠缺人力蓋寺,所以前來向國王求助。」國王聽了之後說:「我也可以稱得上擁有『三利 功德』:第一,我身為一國之尊,為人民崇敬。第二,我擁有豐饒的財寶和兵力,威勢顯 赫。第三,國內所有人都聽從我的命令,不敢違抗。憑這『三利功德』,我自當與你一同 興建佛寺。」 國王得到寶物之後,想把它送給后妃們,後宮佳麗聽到這個消息後,紛紛將自己打扮得明 艷動人,希望能得到國王的眷顧。唯獨大夫人絲毫不在意,打扮得和平日完全一樣。國王 好奇地問大夫人:「妳怎麼沒有刻意打扮呢?難道妳不想要這個寶物嗎?」大夫人回答說 :「陛下,我身為王后,已具備了『三利』:一來,我受到後宮所有人的敬重;二來,我 生的兒子能成為太子;三來,我不好享樂,只愛聽經聞法,並發願布施,建蓋佛寺。正因 如此,對於寶物沒有貪戀。」國王聽了之後,非常敬佩大夫人的德行,便將珍寶賜給大夫 人,而大夫人則捐出千兩黃金,贊助國王和居士的義舉。 不久之後,三人的願望果然達成,建造了一座莊嚴、巍峨的佛寺。國王不以此沾沾自喜, 反而說:「全國上上下下,難道只有三個人有福氣來建蓋佛寺嗎?應該讓其他國人都能隨 喜功德才是。」於是他下令,如果有人願意捐獻,一律接受布施。國中的人非常高興有這 個機會,紛紛捐出金錢來贊助、隨喜。有一個以乞食為生的貧窮女孩,聽到這個消息後, 非常自責地說:「唉!我就是過去生太貪慳,從來不願意布施,所以今生才這麼窮困潦倒 。」她解下身上的布裙,趁著國王使者經過她的破舊茅屋時,向屋外拋出,並大聲說道: 「大人!我非常希望能出一分力量,幫助國王莊嚴佛寺,可是我身無分文,只有一件布裙 ,希望您能成全我的隨喜之心。」使者非常驚訝地拾起布裙說:「姑娘,可以出來說清楚 嗎?」女孩慚愧地說:「我身上只有這件布裙,除此之外,就沒有衣服可以穿出門了。」 使者將這件事向國王稟告,國王聽了,對女孩的善心既訝異又感動,便命後宮五百夫人, 每人捐出一件衣物送給女孩,並命令使者將女孩接來王宮相見。國王與女孩談話之後,深 深被她善良、真誠的心意感動,便封女孩為第二夫人,希望後宮嬪妃能揚棄只重外表的想 法,轉而學習她的美好德行。 (出自譬喻經) 善住法師 呂富枝 善住法師,字無住,號雲屋,元朝蘇州(今江蘇省吳縣)人。天性清高,潔身自愛,不近 聲色財利,擅長作詩,又能撰寫文章。居住在蘇州城內的報恩寺。 曾經關閉在一間屋內,每天晝三時 ── 晨朝、日中、日沒,夜三時 ── 初夜、中夜、 後夜,精勤念佛,讀誦大乘經典,及禮拜懺悔,雖然身體久病在身,仍然精進念佛,始終 沒有改變他的心志。 當時蘇州城,修持淨土念佛的出家僧眾當中,以善住法師的道心道行,最為高深,很多 出家在家信眾,都以善住法師做模範,向他效法學習。 到了臨命終時,整個屋內充滿微妙香氣,法師就安詳自在往生了。生平著有「安養傳」和 「谷響集」,流通於世。 尋孔顏樂處 吳孟謙 近代以來,西方科學家始終抱持著一個信念:「科技能為全人類謀求幸福」。但是在兩次 的世界大戰後,已開始出現反省的聲音;直至今日,現代工商社會的物質享受確實已非前 人可堪比擬,然而愈先進的國家,憂鬱症之比例卻愈高,自殺事件更屢見不鮮。人們彷彿 徘徊在華廈廣幢之中,找不到一方安身之地;踟躕於盛饌珍饈之間,覓不得一個下箸之處 。於是他們將迷惑的問道:「快樂究竟在哪裡?」這是個對於科學家而言極諷刺的問題, 或許也同時是科學家驀然回首時的疑惑。 提升人類智慧 廿一世紀的資訊革命,乃至生物科技的發展、基因的研究等等,已經到了人類收攝不住的 地步,當人類的智慧不能同科技並駕齊驅、甚至超越之,就會轉而被科技所牽制,而科技 發展的方向本是人類賦予的,既然人類喪失決定權而一任發展,也將把自己帶往未可知之 處,並且這個未可知,極有可能是一處超乎想像的深淵。想要挽救危亡,唯有提升人類的 智慧,也唯有當人類的智慧提升了,才能夠真正體會生命的意義,追回與我們漸行漸遠的 快樂! 中國儒家文化的理想,一言蔽之是所謂「內聖外王」,也即是令人人都尋得自己安身立命 的所在,進一步將小我提升至大我,達到天下一家、大同世界的終極目標。今日暫且不論 大同世界有否實現的可能,《大學》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天 下平的基礎,應在於人人皆能夠修養自身。為何修養?孟子曰:「人之與禽獸相去者幾希 矣!」人與禽獸相去不遠,之所以有別於禽獸,在於一點靈明之心,擁有人之所以為人的 智慧,而明白如何為人,也才能享受人的快樂。 現代人何以在進步的物質條件中尋索不到這分快樂?因為他們用以追求的是耳目口體,而 非那一顆靈明之心,因此所獲得的,也只能是生理的「快感」、而不是心靈的「快樂」。 迷霧中的燭火 走什麼樣的路,就會通往什麼樣的目的地,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但是人們被自己欲望的 大霧所遮蔽了視線,只在快感這條路上原地打轉,不知何去何從。尤其可哀的是,中國文 化自西化運動以後不再被國人重視,一提及傳統,便謂之僵腐、封建,殊不知智慧無古今 之分,前儒智慧正有以啟發現代人的智慧。如果自己身在迷霧之中,又拒絕他人的燭火, 那麼想要尋得人生真樂,必將遙遙無期。 遠在北宋時期,大儒周濂溪就曾提示二程子(即程顥、程頤兄弟):「尋顏子、仲尼樂處, 所樂何事。」當時這個問題實是發前人所未發,宋明理學家其後為儒學心性修養的層面開 闢了一個新天地,濂溪這段話可說是一發端。我們既不知如何求快樂,不妨探本溯源,看 看聖賢的快樂是從何而來。《論語》中孔子自云:「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 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又讚美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 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兩章表現出同一個特點,孔子、顏回都 在一種樸實甚至簡陋的生活中自得其樂,快樂的原因並沒有明白點出,但自然不是因陋劣 的生活條件而快樂,而是因為有更深刻豐盈的東西超乎其上,一旦在這上頭有所得,心靈 就獲得自由,不會因外在環境的遷移有所改變。那麼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子曰:「士志 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又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 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而顏回,孔子曾稱美他「其心三月不違仁」, 又讚以「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實踐仁心的生活 綜合起來看,顯然孔、顏所好、所重視、所追求者即是「仁道」,再對照孟子所說:「仁 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為什麼孔、顏重視人?正因為仁心是人所以異於禽獸之 處,人能夠反求諸己,持守住此仁心而不放失,即是所謂道。心能夠合於道,不惑於私欲 ,就不再執著於感官享受、人我得失,而能以澄明的智慧去應對進退、安身立命。凡此都 不是口耳之學,而是徹徹底底的生活實踐。 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或許懂得比古人多,在譏笑古人迂闊的同時,我們並未自覺到,自 己這些知識才真正是僵死的,因它僅止於資料性地建檔在我們腦海中;儒家的學問,每一 章卻都是生命的學問,「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又聞」,體認的背後,必帶有篤行的 功夫,知行一分,就長一分智慧、得一分受用,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愈加明瞭。孔子 曾經自述平生,從十五至七十,境界層層翻昇,到最後能夠「從心所欲,不踰矩」,亦即 《中庸》所說的「無入而不自得」、「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這豈不是一種最大的快樂 嗎? 志於道不憂不懼 現代人常說「跟著感覺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卻不知自己並沒有孔子從 心所欲不踰矩的修養,沒有洞達世事的智慧,盲目的衝撞,只有讓自己頭破血流而已。這 就是何以儒家教我們「志於道」之因,心中有道,就有標準、有依託,就能步步踏實、不 憂不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我們慢慢修養,就可從認知此道 、欣仰此道,進至於道我渾融、樂在其中了! 當代學者許倬雲曾說:「我們必須著手重建文化,重建一個民族之靈魂。文化不是表演藝 術,不是獎狀獎章,也不是大學課程,文化是生活」。探尋孔、顏之樂處,正是向古聖先 賢擷取文化的精神,而這分精神並不空疏玄遠,沒有時代隔閡,而是平平實實地存在於我 們日用之間,端看我們願不願意求、願不願意用而已。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 快樂、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怎能不迷途知返、發憤以求呢? 驪歌聲中的叮嚀 吳省常 述 常惺/慧玲 整理 唧唧的蟬鳴,怒放的鳳凰花,又是一批莘莘學子要步出校園的季節了。畢業不是學習的結 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此時,師長的叮嚀尤為珍貴。 吳省常老師,去年自台中女中退休,在學生的畢業典禮上,代表全校師長致詞。詞中對學 生所流露的殷切期許,不但可為學子立身處世之指南,更可作為邁向成功彼岸的津梁。本 刊特將吳老師的演講詞加以謄錄、整理,願所有不斷追求「成長」的人,都能得到裨益。 各位親愛的同學:今天是你們的畢業典禮,也是我退休要離開學校的時刻。記得剛來的時 候,正誼樓才建好不久,但是現在放眼望去,最老的建築卻是它。它跟我一樣,最初還是 中堅分子,現在也變成長老級了。在服務學校的漫長歲月中,經歷過的一切,都將成為我 生命中的一部分,緊緊相隨,這就是成長,而伴隨成長而來的,便是積累在心中的些許感 想。在教職結束之前,非常樂意把一點點心得貢獻給各位。 柔軟的心 首先,就是希望大家擁有一顆「柔軟的心」。現在的時代,競爭非常激烈,在這當中,常 會看到弱肉強食的情況。我們女中的孩子都很優越,但要小心的是,挾帶著這種優越,很 可能落入要凌壓過人的狀況,當這時候,那顆柔軟的心就會消失。而我們為人處世,基本 的存心卻是要給別人留餘地。各位回憶一下:論語中記載,有回子貢請教孔子:「有一言 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答道:「其恕乎。」就一個「恕」字!意思就是說,我過得去 ,對方也要過得去。 漢朝,有一位名叫劉寬的人,他當到了尚書令,個人事務非常繁忙,不過,雖然繁忙,卻 總是很從容,而且不會生氣。有一回,他夫人想試試他到底有沒有脾氣,就在某一天的早 上,指使他的婢女,端了一碗肉羹,故意失手打翻,把湯汁濺到他的朝服上。各位設身處 地想想,就要上朝了,朝服卻給弄髒了,換作你,你會不會氣急敗壞?而劉寬的第一句話 竟是:「妳有沒有燙傷啊?」他夫人從此真的是服了他。 另外,清朝康熙年間的進士,後來當到文華殿大學士的張英,由於他官高勢大,很害怕自 己的子弟仗著高官的威勢欺凌人,所以常常告誡子弟要謙讓。鄰居知道這個情形,便惡意 侵犯,故意在築牆的時候越過界。家裡的子弟很難過,寫了一封信,向父親報告這個狀況 ,張英卻只是淡淡地說:「千里傳書只為牆,讓他幾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 年秦始皇」。張英處在最優勢的地位,但他卻能用一顆柔軟的心來對待鄰居,在如今這個 什麼都講究競爭的時代,這種美德實在需要極力提倡,希望大家存心要「溫柔敦厚」。 宏闊的眼 第二,要跟大家談的是「宏闊的眼」。大家都知道,現在不論文化、經濟、政治等等都在 講「全球化」,意即整個世界就是地球村,我們必得要跟著時代的脈動,才不會變成井底 之蛙。各位都知道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吧!曾經有人訪問他,問他最近看些什麼有趣的書 ,張忠謀回答,他比較關注經濟全球化的問題,正在讀的是William Brada的大勢所趨。可 是張忠謀並不是只讀這個,他也在讀有關美國建國時期歷史的書。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 他為什麼不讀中華民國的,而要讀美國的呢?其實我們不必這麼狹隘,成功的經驗往往相 通啊!其次,在文學方面,他經常閱讀莎士比亞的戲劇、蕭伯納的戲劇、海明威的短篇小 說,前陣子還讀了徐志摩的詩集。由張忠謀先生閱讀範圍的寬廣,我們可以知道,一個有 成就的人,必需要有開闊的眼界。 明朝有位大思想家王陽明,他在年輕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看法:「山高月遠覺月小,便道此 山大於月」,因為山在眼前,而月在遙遠的天邊,就覺得山比較大,月比較小。可是「若 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闊」,這眼界就不一樣了。 殷切的願 眼界很寬,看得很多,也有見地了,接下來,對於自己的心願,就要誠誠懇懇地去完成, 也就是要有「殷切的願」。大家都知道「武訓興學」的故事,武訓身為一個乞丐,他怎麼 以一個乞丐的身分來興學呢?就是靠他殷切的願。各位未來假使立志,一定要有「春蠶到 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精神,對於願望,要有很懇切要去完成的那顆心。可是退 回來說,假使是空腹高心,那也不行,所以下面第四個要提出來的是「踏實的腳」。 踏實的腳 腳踏實地,是成功的基礎。我發現,你們這一代,由於生活非常優渥,因此並不知道創業 的艱辛。我看同學做事的時候,有一些情況,其實滿擔心的,就是踏實度不夠。比如說掃 地,總是掃把拿起來揮幾下就算掃過了;拖地,也是一個拖把這頭拖到那頭,整個教室一 個拖把擰一次水就算拖完了,像在畫畫。你說這是清潔工作,可是事實上它也和你的做事 態度有關,假使馬馬虎虎,抱著「有做就好」的心態,事情就不會成功。未來你們競爭的 對象很多,你要靠什麼﹖就是腳踏實地,真的有內涵。各位都知道老虎•伍茲,他的成就 源頭,就在於勤奮。他說他在比賽擊出的每一個漂亮的球,在練習的時候,已經練過千百 回了。各位同學,你們再過半個月就要考試了,想要有好成績,就要憑藉平常千百回的練 習、思惟去應考。「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只有肯下苦功,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剛毅的骨 第五,跟大家談的是「剛毅的骨」。要貫徹一件事,靠的就是它!明朝永樂年間,有一位 進士名叫于謙,他在十九歲的時候,寫了一首〈石灰吟〉。他說:「千錘百琢出深山」, 石灰從深山中採出後,要經過千百次的錘鍊。「烈火焚燒若等閒」,還要經過烈火的燒製 ,才能去蕪存菁,可是石灰卻不把火焰當一回事。「粉骨碎身渾不怕」,粉身碎骨我(石 灰)完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因為石灰是越燒越白,所以用「清白」形容。「清 白」是一語雙關,意思是願望的貫徹。有一次,我做事覺得好辛苦的時候,對我的老師說 我想辭職,他告訴我,蓮花種在水裡,這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一種蓮叫做「火中蓮」,是 由鍛烤而生的。我聽了以後,心力就增強百倍。所以,想要有成就,就要堅持到最後一秒 鐘,這便是「剛毅的骨」。 此外,請各位再記住兩點,就是要有「團隊意識」,及成就之後的「虛懷若谷」。我在媒 體上聽過一段訪談,記者問受訪者:「你要投資的公司是不是企劃案要非常好?」他說: 「不,企劃人人會作,而且可以作一大本,我要看的是這個公司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好 的話,經營起來就會好;企劃是用『作』的,團隊精神才是真正去執行的。」所以,各位 除了前面那五點之外,再記住這個團隊精神,對大家未來在辦事上,會有很好的加分效果 。至於保有虛懷若谷的心,相信大家應當都能體會,時間不多,我就不再贅言了。" 最後,祝各位貴賓、家長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祝各位同學金榜題名,如願以償。 心 病 弘 毅 從前唐太宗親征高麗的時候,有天晚上他在營區附近取水坑裡的水來喝,結果天亮的時候 ,才發現水坑的水非常骯髒,水面還漂浮著小蟲。從此以後,太宗便覺得自己全身有病, 肚子裡好像有什麼怪東西。回朝之後,他召來宮中的太醫們為他看病、診治,可是大家都 說太宗健康無病,不須服藥治療。太宗大怒,認為這班太醫全都昏庸無能,把他們都喝斥 了回去。 幾天以後,太宗聽說民間有位名叫孫思邈的大夫,醫術十分高明,於是便下召請他到宮中 來看病。孫思邈在詢問病況,並詳細診斷之後,說:「皇上的確有病,我拿一些藥丸給您 服用,過幾天就會比較舒服了。」結果,太宗在吃了藥丸之後,腹痛如絞,如廁的時候, 果然在排泄物中發現一些小蟲。這時,太宗龍心大悅,便立刻要賜官給孫思邈,孫思邈辭 不肯就,太宗只好親自送他出宮。其實,孫思邈給太宗服的藥丸,並不是什麼祖傳秘方的 特效藥,只是將一些小蟲裹在瀉藥裡而已。他知道太宗患的是心病,所以才用了這帖「良 方」,沒想到,果真藥到病除呢! 說到「病」,近月以來,人人可說是聞「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色變;病毒不 但對人命造成威脅,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疏離、冷漠。且看這段期間,有多少「疑 似」染病而在家隔離的人,在確定健康無虞而走出家門後,卻遭到鄰居、親朋的厭離和歧 視;有多少遭謠言惡意中傷的人,因被傳為染病患者,而受到街頭巷尾的議論紛紛。此時 ,令人畏懼的恐怕不是病毒,而是昏亂暗昧、三毒熾盛的人心。隨著感染高峰期的過去, 人類可以很快發明對抗病毒的良藥,可是,生了重病的人心,我們是不是也該好好想想如 何去療治呢? 勉 強 瑜 揚 在日文當中,你知道用來形容「讀書」的漢字是什麼嗎?答案是「勉強」二字。對素來使 用漢字的吾人而言,這兩組字的字義似乎沒有什麼關連,但若仔細玩味,卻又會為其運用 的傳神而不禁會心一笑。學問要有所成,必得在萬卷書中鑽研、深究,日久天長,方能讀 出味道和心得。這樣的過程不似漫不經心的遊戲,不容許「一天捕魚,三天曬網」,若沒 有凝定的心神、過人的毅力,是無法擁有顯著成效的。這樣看來,讀書求學也是一段和自 己懈怠、懶散的習氣對抗的歷程,面對貪戀閒適的毛病,學問又要日益精進,誰說不需要 一點「勉強」呢? 生活若沒有絲毫壓力,外在環境又沒有督促的力量,人想要憑藉一己之力日新又新、超越 顛峰,是難如登天的。因為人最容易厚待、寬恕自己,對於「自我鞭策」這件事,總是執 行得不夠徹底,甚至相當吝惜。因此,在學問乃至事業上,若想出類拔萃,擁有不凡的成 就,和自己的不良習性反其道而行,讓阻礙自己進步但卻已形影不離的弊病受點委屈,似 乎是必要的。只有勉強自己停止隨性、錯亂的步伐,

相关参考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佛教 明倫月刊322期

再談實修●鞭鼓生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依什麼標準修正呢?佛教徒就是依佛陀所立的戒法來修正。能夠依教實修,了生脫死才有希望。或者有人會問:「法華經不是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