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Posted 孔子
篇首语: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難逃鏡前影 鞭鼓生 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 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 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多年前,所發出的警語,對照近況,「天災人禍,相繼而 興」如出一轍。 在那曾是文明古國的伊拉克,無情的戰火才剛止息,跨洲越洋捉拿海珊的行動,卻還方興 未艾。而非典型肺炎 ── Sars的病毒,竟悄悄地在有華人的世界各地蔓延開來。臺灣民 眾面對摸不清的疫敵,「害怕被病毒感染」、「害怕無藥可醫」、「害怕因此斃命」…… 很原始的「害怕死亡」念頭,跟Sars糾結在一起,因而泛演開一連串抗爭、圍堵、揚言跳 樓……的脫序行為,而生氣、抱怨、恐慌、憂鬱……的負面情緒竟如怒濤排壑,滾滾而來 。 面對這相繼而興的人禍天災,我們該如何呢? 印祖又云:「天下不治,匹夫有責。使人人各秉誠心,各盡孝道,各行慈善,衿孤恤寡, 救難憐貧,戒殺放生,喫素念佛。則人以善感,天以福應。自然雨順風調,民康物阜, 決不至常降水旱瘟蝗,風吹地震等災。」祖師慈悲地告訴我們:「人以善感,天以福應。 」若以生氣惱怒、怨天尤人等惡法,想消彌天災人禍的惡果,豈不等於緣木求魚? 我們要深信「慈善相感」的因果道理。在生活中勇於實踐慈悲,我們具有的「慈悲力」是 無限的,絕不會因只具有固定分量,一旦用完,就再沒有多餘的了。慈悲會愈發愈多,所 帶動的回響也愈大。這心法的體證,應該有助於冷卻我們沸騰的負面情緒,勇敢地面對瘟 疫。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唯有先斷惡因。吾等佛徒,既畏共 業共感,則宜常修善因,以慈悲願力,化貪狠暴戾,縱是不能挽救大局,也還能求共中不 共,正本清源就在這。 昔為東掖垣中客 今作西方社裡人 手把楊枝臨水坐 閑思往事似前身 (東林寺臨水坐 白樂天) 當年在朝為官曾是中書省的過客,今日卻在這東林寺作了西方蓮社裡的修行人。手中拿著 楊枝,臨著水邊而坐,靜下心來想起那前塵往事,竟像是前輩子發生的事情一般,真令人 唏噓不已。 讀易散記:同人六爻 自 明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虞仲翔注:「應在二,巽為號咷,乾為先,故先號咷。師震在下,故後笑。震為笑也。乾 為大,同人反師,故大師。二至五體姤,遇也,故相遇。」 據李氏疏以及惠氏易述解釋。九五相應在六二。二至四是互體巽,旁通師震。震為雷,巽 為風,雷風同聲。震陽聲,為笑言。巽陰聲,為號咷。故巽為號咷。巽在乾家,乾陽主倡 ,為先。震彖傳說:「後有則也。」故震為後。又陽聲為笑,同人旁通師,師震在下,故 後笑。乾彖傳說:「大哉乾元。」故曰乾為大。與師旁通,故同人反師為大師。二至五體 為天風姤。姤彖傳說:「姤,遇也。」故相遇。李氏又說:「案:體互巽在先,故先號咷 。通師震在後,故後笑。旁通則大師相遇矣。三與上敵,四欲攻初。是在同人家而異德者也 。崔氏所云,九三九四不言同人。是已。故五用師克去三四,則五與二應。故相遇也。五遇 二,則天下之志通矣。」 象傳說:「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侯果注:「乾德中直,不私于物,欲天下大同,方始同二矣。三四失義,而近據之,未獲 同心,故先號咷也。時須同好,寇阻其途。以言相克,然後始相遇,故笑也。」九家易曰 :「乾為言。」 據李氏疏說。九五居上卦之中,而又體乾。九家易說卦傳:「乾為直。」故云:「乾德中 直。」中直,則不私于物,而欲天下大同。五與二相應,故始同二。三敵四攻,所處失義 ,而近據之,三四兩爻,不言同人。所以未獲同心,而先號咷。二五為正應,故云時須同 好。三四異德,故云寇阻其途。繫辭上傳解釋此爻說:「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是二五 同心,其言相合,故云以言相克。三四既克,然後五與二相遇,故笑。九家易說卦傳,有 「乾為言」之文。乾初息為震,再息為兌。震聲。兌口。故乾為言。 孔氏正義:「同人之先,以中直者,解先號咷之意。以其用中正剛直之道,物所未從,故 先號咷也。象略號咷之字,故直云,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者,釋相遇之義 ,所以必用大師,力能相遇也。以其用大師與三四相伐,而得克勝,乃與二相遇,故言相 克也。」 九五以中直之德,克服所有阻礙,得與六二相應,由此步入世界大同之境。繫辭上傳解釋 此爻:「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就上下兩卦而言,二五皆是人位 ,故稱二人。二人之心,同為中直。中是中道,而無偏私。直是正直,而無回邪。無私無 邪,不僅是二五所同之心,實為人人同有的良心。如此良心源於太極,但因人人蔽於世俗 習氣,雖同具有而不自知。雖不自知,亦不喪失。一旦由聖賢到世間來啟發,使人自知有 這大同之心,人皆可以為堯舜,到天下大同之境自可實現。 上九。同人于郊。?悔。 虞仲翔注:「乾為郊,失位,?應。與乾上九同義,當有悔。同心之家,故?悔。」 八卦二十四方位,乾位在西北之郊,故說乾為郊。以九居上,九為陽爻,上為陰位,故失 位。與九三非陰陽相應,而是敵應,故?應。九三陽剛,是為敵剛。既失位,又?應,故與 乾上九同義。乾上九亢龍有悔。與乾上九同義,故宜有悔。變之正,與九三陰陽相應,故 在同心之家?悔。以上據李疏解釋。惠徵君亦說:「虞氏謂與乾上九同義,當有悔也。變而 體坎,三得應上,利涉大川,在同心之家,故?悔也。」變而體坎,是指九四亦因失位,已 變為陰,今上九變正而為陰,則上體成坎。 張編修解釋:「天下志已通,上必變正,坎為悔,故當有悔。同心之家,體家人,未變, 故?悔。」張氏之意,坎為悔,九四已變,上變體坎,則有悔。今以九四已變,而上九未變 ,上體只變為巽,未變為坎。卦由天火同人變為風火家人。故?悔。此與惠氏李氏之說不同 。可以並存參考。 象傳說:「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王輔嗣注:「郊者,外之極也。處同人之時,最在於外,不獲同志,而遠於內爭。故雖悔 吝,亦未得其志。」 孔氏正義:「以遠內爭,故?悔吝。以在外郊,故未得志也。」 侯果注:「獨處于外,同人于郊也。不與內爭,?悔吝也。同人之時,唯同于郊,志未得也 。」 李氏纂疏:「上處外卦之外,故曰同人于郊。三正,上不正,故不與內爭。不爭,故?悔吝 。同人之時。初?悔。四吉。二雖吝、而五相遇。唯三伏戎,與上敵剛。而遠在外,故云唯 同于郊。三伏坎,為志,與上不相得,故曰志未得也。」 惠徵君說:「坎為志。上失位,不與三同志,故志未得也。」 以上各注,皆說上九失位,而未變正,不得與九三相應,只是獨處外郊,所以志未得。若 依虞氏說卦之例,失位之爻應當變正,則上九變,而應九三,便得其志。天下為公,世界 大同,是聖人志求實現之境。象傳說志未得,是勉人未得而求得之意。學此爻者可以省之 。 學佛必備 省庵大師 魔事之來,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覺察。 學佛如行千里遠路,「經教」就是地圖,「善友」如同嚮導,「覺察心」就好比曉得前頭 的路是通或不通。三樣齊備了,學佛就可免於錯誤! 唯識三十頌研究(九十四) 智 果 ○釋三性不成難── 圓成實性 ※前 言 上來已釋第二十一首頌之初二句「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訖,今當續說後二句「圓成 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此即釋「圓成實性」也。 (寅)釋圓成實性 一、句解頌文 二、廣解頌文 (一)先解初句─「圓成實於彼」 ◎初解「圓成實」 論卷八云:「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顯此遍、常、體非虛謬 ,簡自、共相、虛空、我等。」 上文中,「體」之一字,貫通三處,論文影略故(影略者,說明相關之法時,在文字上常 有省略,而由他處補充之),即「體」之一字,應三讀之,謂體遍、體常、體非虛謬。意 即「圓成實性」者,乃依二空門所顯之真如體,以其具有圓滿、成就、諸法實性三義故, 名「圓成實」。 (1)圓滿 ── 顯示真如體遍一切處,無處無故,此即是圓滿義。簡「自相」者,色心等 一切諸法自相,唯局法體,各各差別,不通於餘,以非圓滿故簡之。 (2)成就 ── 顯示真如體,常住不變,不生不滅,此即是成就義。簡「共相」者,諸法 無常、空、無我等,雖遍諸法,然而其體非是實有,非有實體,貫通諸法,唯有「觀心」 (能緣行解,謂之「觀心」,即心識之了別作用也),雖遍而非常住成就故簡之。 (3)諸法實性 ── 顯示真如體實有,非虛非謬。「非虛」簡異「虛空」,「非謬」簡異 「神我」等。(等衛世師之「大有」、「和合」;僧佉之「自性」) 按1、「虛空者」,乃指古印度外道口力論師主張「虛空」為萬物之生因,謂宇宙生成最初 為虛空,由虛空生風,由風生火,由火生暖,由暖生水,由水凍結作地,由地生種種藥草 ,種種藥草生五穀生命,其後還沒虛空。 2、「神我」者,或單稱為「我」,指個人之精神本體,乃古印度外道數論學派所立二十五 諦之第二十五,彼執「神我」為常住獨存、受用諸法之實體也。 唯識心要卷八云:「『虛空』,因色顯發,對有質礙而得其名;『我』非實有自性,依五 取蘊(有漏五蘊)施設假名,故皆虛謬。」 唯依二空門所顯之真如體,具此三義,故名「圓成實」。 問:若爾,「淨分依他」,體非常遍,何以前曾云彼亦是「圓成實」攝耶?(即約「漏無 漏門」言,淨分依他,如四智菩提、十力、無畏等,以是「無漏有為」故,能稱性故,復 可名「圓成實」,此義云何?) 答:「無漏有為」亦具三義: (1)離倒 ── 遠離虛妄顛倒,體非染故,此即是「實」義。 (2)究竟 ── 諸無漏法,體是無漏,能斷諸染,至極究竟故,此即是「成」義。( 若諸有漏法、加行善《謂於三藏教,要用功力,所生之善心也》等,則不能斷惑,非究竟 故。) (3)勝用週遍 ── 能遍斷諸染、遍緣諸境、遍緣真如,此即是「圓」義。 述記第九本云:「由具三義,與真如同,故淨依他,亦得稱為圓成實性。」 故新翻辯中邊論卷中(玄奘三藏譯)云: 此圓成實,總有二種: 無為總攝「真如」、「涅槃」,無變異故,名「圓成實」。有為總攝一切「聖道」(即無 漏智所行之正道,與「出世道」同義),於境無倒故,亦名「圓成實」。即辯中邊論設二 門解釋「圓成實」: (1)約常無常門釋 ── 常住不變,為「圓成實」;無常生滅,為「依他起」。 (2)約漏無漏門釋 ── 無漏有為,為「圓成實」;有漏有為,為「依他起」。雖淨分依 他(無漏有為),亦屬「圓成實」,然今頌中,唯說初「真如」名「圓成實」,非後「淨 分依他」也,何以故?述記第九本云:「淨分依他,一非所證,二非法性,故今頌中,說 初非後。」上來解「圓成實」已訖。 ◎次解「於彼」 論卷八云:「於彼言,顯圓成實與依他起,不即不離。」何以故?若「相即」者,則不應 言「彼此」;若「相離」者,則不應言「於彼」故。 又若「相即」者,則「真如」應有生滅,「依他」應「不生滅」;若「相離」者,則「真 如」應非彼「依他」之性,應離「依他」別有「如」性也。 總之:「於彼」二字,顯示「圓成實」與「依他起」,不即不離。故辯中邊論頌云:「此 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此虛妄分別心(依他起)之中,唯有二空所顯之真如理體;於 彼二空所顯之真如理體中,亦有此虛妄分別心(依他起)也。 上來廣解初句頌文已訖。 (二)後解次句「常遠離前性」 論卷八云:「此即於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遍計所執,二空所顯真如為性。」謂此「圓成 實」就在彼「依他起」諸法之上,於一切時恆無最初之「遍計所執」,二我既空(我法二 空也,即於有情個體之中並無常一主宰之實我存在,名為「我空」;由因緣所生之一切法 約真諦觀之,並無實體存在,名為「法空」)依此空門所顯之「真如」即為其自性也。 頌中「常遠離」三字,乃是顯示「遍計所執」之體相,全然虛妄不實!以於一切心、心所 之見相二分之上(「見分」名為「能取」,「相分」名為「所取」),虛妄執著我相、法 相,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所現之妄相,皆非暫時無,而是恆時無也。 問:既「常遠離」言,恆無遍計所執,何以頌中更置「前」之一字,有何用意耶? 答:頌中置「前」之一字,乃顯示「但空遍計、不空依他」也。何以故?要借「依他起」 破「遍計所執」故。故蕅祖百法直解云:「唯有遠離遍計所執、了達我法二空,乃能證會 本真本如之體」謂行者若欲體證本具之真如理體,其下手處,惟有以無漏智觀照依他起諸 法,一一皆當體即空,如夢幻泡影,了不可得,於一切時遠離遍計所執之妄相,即能證得 圓成實之妙理,出離生死輪迴之漩渦,契入涅槃寂靜安樂之殿堂也! 問:已空遍計所執,頌文中更言「性」者,有何用意耶? 答:論卷八云:「『性』顯二空,非圓成實,『真如』離有、離無性故。」謂「性」之一 字,乃是顯示「圓成實」是「二空」所顯之真如,而「二空」並非即是「圓成實」,何以 故?以「真如」乃離有相及無相所顯之實性故。 若眾生之病起於「空」,則立「真如」為「有性」(有之性,「有」為所由,「如體」方 顯故)。 然眾生之病多起於「有」,故立「真如」為「空性」(空之性,「空」為所由,「如體」 方顯故)。 梵音「舜若多」,此云「空性」,乃「真如」之異名也。謂行者修空觀,常遠離我法二執 處,真如實體即躍然顯現,此即依於空門而顯此「真如」實體也,非謂「真如」之體為「 空」也(梵音「舜若」,此云「空」或「空無」、「非有」)。故頌文致「性」之一字, 深為有用也。 上來廣解次句頌文已訖。 ※結 語 論卷八云:「依他起上,彼所妄執,我法俱空,此空所顯識等真性,名圓成實。」謂由此 空理所顯示之識及心所、一切相分等之「真性」(不妄不變之真實本性,即吾人本具之心 體也)即名為「圓成實性」。由此可知:「圓成實性」,如前之二性,亦不離心、心所法 (識)也。 上來釋「圓成實性」不離識訖。 欺 佛 三 省 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摘自十住毘婆沙論) 學佛修行,貴在能將聖言量內化,成為日常生活言語行動的指導原則。如果只是空有出三 界、了生死的願,卻沒有踏實地依佛所說的修行方法躬身踐履,那麼,對外不但是欺世盜 名的佛教徒,在佛門內也成了蒙蔽師尊的不肖弟子了。 大部分的人學佛,初發心總是非常猛利,常把大願大行掛在嘴邊,一副難行能行、難捨能 捨的氣概。可是時日一久,熱情降溫後,「一天捕魚,三天曬網」的習氣便又復萌,到最 後,什麼「了生死」、「度眾生」的志願,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如果精進道業只有一時 的衝勁,而不能綿綿密密、細水長流地如實行去,那麼,即使和佛教沾了點邊,也終究是 自欺欺人而已,無法獲得實益。 所以,在菩提路上大跨步之前,讓我們先學習「老實」,不彈高調、不賣弄玄虛,領受幾 分教義,就在身口意上加以落實,這樣,才是佛菩薩的好學生。 順天知命 衛錦洲居士因鄰火延燒,物屋一空,其妻驚駭病故,遂心神迷悶,如醉如狂。印祖教誨他說 : 「居士雖有好善之資,未明儒佛至理。以故一遇逆境,便發狂亂耳。今諭之曰,世間最博 厚高明者,莫過天地日月。而日中則昃,月盈則食。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滄海變桑田, 桑田成滄海。 古今最道高德備者,莫過孔子。而且絕糧於陳,被圍於匡。周游列國,卒無所遇。只有一 子,年纔五十,即便死亡。幸有一孫,得綿世系。降此而下,顏淵短命,冉伯牛亦短命。 子夏喪明,左邱明亦喪明。屈原沈江。(屈原盡忠被讒,後以懷王被秦所留,不勝懮憤, 而力無能,為五月五日,沈於汨羅江中。)子路作醢。(醢音海,肉醬也,子路仕衛,衛 蒯聵與其子輒爭國,子路死於其難,遂被敵兵斬作肉醬。) 天地日月,猶不能令其常然不變。大聖大賢,亦不能令其有順無逆。唯其樂天知命,故所 遇無不安樂也。而且千百世後,自天子以至庶人,無不景仰。以當時現境論之,似乎非福 。以道傳後世論之,則福孰有過於此者。」(見與衛錦洲居士書)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錄(四) 徐醒民 講述 慧安、宜倫 整理 理一心念佛 其次,講「理一心」念佛,這「理一心」就比較難解了。經文裡有祖師注解的,就用比喻 的話,如「寂照雙融」。講到這個「理」,「理」就是「本性」。本性又是怎麼樣的呢? 要怎麼樣瞭解自己的本性呢?本性在那裡呢?祖師就用「寂照」這兩個字。「寂」,指的 是如如不動的真如本性,它是一種靜態的。「照」是觀照,就是由靜態的本體發出的作用 。 雖然,「寂」是「體」,「照」是「用」,但這「寂」、「照」是雙融的,是一體的。 這就是本性。雖然它是最安靜的,但是要知道,這最安靜的體,卻是無所不在的。也就是 這部經裡講的:「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沒有一處不是在自己寂靜的本體中,不單是臺 灣,就是這個地球,也都涵蓋在我們的本體裡。別說整個地球,就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 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以至十方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世界,都包含在我們最寂靜的本體之中。 既然本體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一念佛,「照」的作用就發出來了。如此一照,便知從是 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以外的極樂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理一心念佛,必須了解這個理。 心佛見泯 我們本有的性體就是「寂」;從心性起清靜的念頭時就是「照」。所起的淨念,與這寂靜 的本體是雙融而不可分。講表上這「寂照雙融,心佛見泯」怎麼講呢?「寂」的時候同時 就有「照」;「照」的時候同時就有「寂」;寂照同時,沒有分開。 既然是同時,就融會一體,而「能念的心、所念的佛」這種能所分別的知見就泯除了。若 懂得這個理的時候,則「我念佛就跟念自己的心是一樣的」,「念心也就跟念佛是一樣的 」,心念、佛念的分別知見就不存在了。若有了分別知見,就沒有辦法明心見性,因為心 性是沒有分別知見的,所以要將心與佛的分別知見消除掉,這就是「泯」。 無念而念 消除分別知見後就能「無念而念」。講表上的無念而念,詳說,還要加一句「念而無念」 。怎麼叫「無念而念」?就是「寂而常照」。「寂」是無念,雖然是無念,卻又長時間有 「照」的作用,所以「寂而常照」就是「無念而念」。反過來講,「照而常寂」。「照」 是有念,「寂」就是無念,所以「照而常寂」就是「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的「無念」是就寂然不動的本體而講的。「念而無念」的「念」是就本體所 起「照」的作用而講的。此念不同於凡夫的妄念。凡夫不覺而有無明,使其本體不起照的 作用,因此起念皆是虛妄,皆是亂動。此念既是由體而起照的作用,則和寂靜的體是融會 的。所以,照的時候,是安靜的,沒有亂動,就是「照而常寂」。也就是不管你怎麼用, 都在大定之中,這就是「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這個「無念而念」就是「不動常住」啊! 那就入了「體」,就證了「真如本性」了! 由事而理 不過,講的時候,雖然是事、理分開來講,有事念,有理念,但用功夫的時候,不管是否 懂得這個理,通通要從「事」方面來念。這個理,說實在的,我們真是不懂,雖然祖師有 注解,我們只懂一點名相,真理實在是不懂。懂此理者,必定是大覺之人。 例如孔夫子,他是大菩薩再來的聖人,他就懂得這個理。當知這「寂照」二字就是孔夫子 講的。孔夫子在周易繫辭傳裡說:「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翻譯經典、注解經 典的人,就借用這幾個字來表示真如本性。孔子是東周時代的人,佛法尚未到中國來,他 就能講「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兩句話,令人覺悟太極,也就是令人覺悟真如本性。足 見孔子明了此理。 淨土學人了解寂照雙融之義,雖未真正明理,但從事念,即通理念。蕅益祖師在阿彌陀經 要解裡,解釋持名念佛,就有事持與理持二種念法。所以只要我們老實執持名號,從事持 下手,一但功夫到了,理就通了。 念佛譬喻 下面的經文就講念佛的比喻︰「譬如有人,一人專憶,一人專忘」。譬如有兩個人,這兩 個人中有一人專門在「憶」,「憶」就是想念。專心想念,無時或忘,這就叫「專憶」。 「一人專忘」,但是另外一個人並不想念,有時偶然想起,轉眼就忘記了。要知道,這兩 個人是有關係的,如果沒有關係,就談不上「憶」,也談不上「忘」了。現在就以代號作 比喻:比如甲、乙這兩個人吧!甲這個人專門想念乙,而乙呢?就專門忘記,他就是不想 念甲。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如是二人,這甲乙二人,甲專憶,乙專忘,因此, 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二句經文,昔日雪廬老人曾經列表解釋。 甲他終日在那裡想念乙。想就是因,有因則有果。因是什麼狀況,經曰:「若逢不逢」。 甲專心想著想著,就有現象了。比如說我們想念某一個人,日夜都在想,或許夜裡就夢見 了,或者是在白天,眼看花了,也遇見了,這就是想出來的現象。 現在把「若逢」這兩個字分開講,「若」是相似,「逢」是不期而遇。「若逢」── 好像 遇見了,如同在做夢,又如在日間出現了幻影,並不是真的遇見。「若逢不逢」講的是因 ,是講甲造的因。下面這一句「或見非見」是果。「或」是「或然」,講的是事實。甲想 念乙,隨時想見,或者是真見到了。「非見」又是指什麼呢?甲在遠處望見乙,遠遠地向 乙打招呼,但乙專忘,不想念甲,未見到甲。甲有心,乙無心,以致當面錯過。所以結果 還是「或見非見」。 若逢或見兩句中的「逢、見」二字意義不同,「逢」是假想所現幻象,「見」是事實所見 其人。所以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待續) 有佛的氣分 吉 光 清代初年的續法大師,為明末蓮池大師第五世法孫,他在杭州弘揚華嚴五十多年,著書二 十餘種,達六百餘卷。著作之多,可以比美於蕅益大師。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疏鈔中,大師以念佛一門,攝盡世出世法,所謂: (一)為五欲故,發心念佛,地獄界也。 (二)為名利故,發心念佛,餓鬼界也。 (三)為眷屬故,發心念佛,畜生界也。 (四)為勝他故,發心念佛,修羅界也。 (五)畏惡道故,發心念佛,人法界也。 (六)求天樂故,發心念佛,天法界也。 (七)欣涅槃故,發心念佛,聲聞界也。 (八)慕無生故,發心念佛,緣覺界也。 (九)欲度他故,發心念佛,菩薩界也。 (十)希成佛故,發心念佛,佛法界也。 續法大師告誡大眾:「極閑者,除六時外,應當時刻念佛無間。半閑半忙者,應當營事已 畢,即便念佛。極忙者,應當忙偷閒,十念念佛。」如此才不空虛度日。盡此一生用功 ,一日無有暫廢,則自念佛心口,當必成佛心口。正如經中所說的:「行與佛同,受佛氣 分,入如來種,親為佛子。」 蓮池餘馨之九─虛雲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一八四0 ── 一九五九),是民國以來中興禪宗的一代高僧,也被譽為中 國禪宗史上最後一位押陣大將。他從十九歲出家到五十六歲開悟,其間均著重於潛修密養 ,五十六歲之後,才開始興辦叢林,展開濟世度生的工作。六十年間,行腳遍及天下,手 興的大小梵剎數十,受教得益者不可勝數。老人家德高壽崇(一百二十歲往生),菩提道 上感人的事蹟甚多,其年譜中載之甚詳,意者可細細玩味。 虛老一生雖以復興宗門為職志,然對淨土念佛法門亦多所提倡,玆將其重要開示整理如下 ,願淨業行人能於其中獲得法益,增進求生極樂、背塵合覺的信願心: 參禪與念佛 虛老說:「參禪、念佛等等法門,本來都是釋迦佛親口所說,道本無二。不過以眾生的夙 因和根器各各不同,為應病與藥計,便方便說了許多法門來攝化群機。後來諸大師依教分 宗,亦不過按當世所趨,來對機說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來修持,則那一門都是入道妙 門,本沒有高下的分別,而且法法本來可以互通,圓融無礙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亂,何 嘗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忘,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禪者,淨中之禪。淨者,禪中之 淨。禪與淨,本相輔而行。奈何世人偏執,起門戶之見,自讚毀他,很像水火不相容,盡 違背佛祖分宗別教的深意,且無意中犯了毀謗佛法、危害佛門的重罪,不是一件極可哀可 愍的事嗎?」 禪淨不二 虛老又說:「今天參禪的人,多不瞭解禪淨不二的法門,每謗淨土為小乘,這是錯誤的。 禪淨工夫入門雖有不同,到家是一樣的。一般人只知道趙州禪師說的:『念佛一聲,漱口 三日』、『佛之一字,吾不喜聞』的前面幾句機鋒話,就拿來作為經常反對念佛的根據, 這是誤會的,要知道後面還有幾句話。就是有人問趙州禪師:『你的師是誰?』趙州說: 『十方諸佛。』又問:『十方諸佛之師是誰?』趙州說:『阿彌陀佛。』可見阿彌陀佛是 十方諸佛之師。今天參禪人不瞭解趙州禪師前面說的幾句機鋒話,同時又不瞭解趙州後面 說的幾句話,參禪的人以趙州的話來謗念佛法門,真是冤枉了趙州,假使今天遇到了趙州 ,一定要受到他的棒喝。各位佛弟子,請老老實實地從十方諸佛之師阿彌陀佛,至誠懇切 地念去吧!」 以西方淨土為終身大事 虛老於一九五二年上海佛教界紀念印光大師生西十二週年的聚會中開示道:「無論修何種 法門,都要信心堅固,把得住,行得深,方能得圓滿的利益。信心堅固,持咒可成,參禪 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樣。若信根不深,只憑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學智慧,或記得幾個 名相、幾則公案,便胡說亂道、談是論非,只是增長業習,到生死關頭,依舊循業流轉, 豈不可悲?各位是印光老法師的弟子,今天紀念他,便是紀念他的真實行持。他腳踏實地 的真修,實足追蹤古德。他體解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深理,依之起修,得念佛三昧, 依之宏揚淨土,利益眾生,數十年如一日,不辭勞瘁,在今日確實沒有。 真實修行的人,不起人我分別見,以一聲佛號為依持,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 ,二六時中,念念不忘,綿綿密密,工夫熟處,彌陀淨境現前,無邊利益,自可親得。 若今日張三,明日李四,聽人說參禪好,便廢了念佛的工夫去參禪,聽人說學教好,又廢 參學教,學教不成,又去持咒。頭頭不了,賬賬不清,不怨自己信心不定,卻說佛祖欺哄 眾生,謗佛謗法,造無間業。因此,我勸大眾要堅信淨土法門的利益,隨印光老法師學『 老實念佛』,立堅固志,發勇猛心,以西方淨土為終身大事。」 虛雲老和尚是近代中國佛教的傳奇人物,在動亂頻仍、佛法衰頹的時局中,金剛經講義的 作者江味農老居士謂:「近代能真參實悟、行解相應,不愧為人天眼目者,惟虛雲禪師足 以當之。」由前述虛老對於禪淨二門的開示、見地可知,江老居士的讚歎實非虛言。 虛老一生雖於禪門下精進深入,得真實利益,但對人說法卻總是契理契機,未有絲毫門戶 見解。如其駐錫於南華寺時,就在禪堂外別立念佛堂,此即欲令不契禪學之人,也能一門 深入,專修淨土。又老和尚在幫人受皈依時,其皈依帖的四圍也加印許多小圈,並註明念 佛一千聲則畫一點,每圈以不同顏色塗之,就表示念佛千萬。他曾對人說:「禪宗雖一超 直入,但非上根利智者不能修。末法眾生障深慧淺,惟依持名念佛法門,得了生死,往生 極樂國土。初入手與禪是二,及其成功,二而不二。惟念佛須攝心觀照,句句落堂;落堂 者,著實之謂也。句句落實,念念相應,久之自成一片,由事一心,而至理一心,能所雙 忘,自他不二,與參禪有何差別?」 今日宣揚佛法者,有如此圓融的解脫知見之人,已鮮少聽聞,不是閉門造車、自讚毀他, 便是偏離聖言、妄成一派。滔滔濁世中,還在生死輪迴裡迷茫、徘徊的吾人,該何去何從 呢?回頭再看看虛雲老和尚的一番懇切叮嚀,渾沌的前程或能露出一線曙光。 見疾病人 藏 密 新聞背景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三月十五日新公布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名稱,在這之前稱為 非典型肺炎。此事件開始於二00三年二月二十六日越南河內的一位美國商人發病就醫, 後來送香港治療後死亡。之後在香港、越南陸續出現非典型肺炎合併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的 案例。至於與去年十一月開始的廣東肺炎疫情是否具關聯性尚未釐清,目前為止懷疑是一 種尚未經証實之病毒感染引起。其特點為發生瀰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較過去所知病毒、 細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嚴重,因此取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衛生署新聞稿) 歷史現場 「萬曆戊子,歲大疫,日斃千人。太守余公良樞,請公詣靈芝寺禳之,疾遂止。」(雲棲蓮 池大師塔銘 憨山德清撰) 明神宗萬曆十六年四五月間,浙江一帶因大旱不雨,引起瘟疫流行,杭州府城及附近之地 ,每天有上千人死於瘟疫。杭州太守余良樞召集了全州醫生急救,都無法遏制疫癘流行, 不但處處屍陳,連醫生都一個個倒了下去,令官府束手無策。就在滿城哀號呻吟時,有人 獻策:「只有請雲棲寺的蓮池大師,用念佛誦經來禳除災凶了!」立刻有人附和:「是啊 !他曾以願力驅虎、求雨,都能實現,那麼,以願力禳疫,或許能救滿城生靈呢?」 於是余良樞太守誠心誠意齋戒沐浴,恭請蓮池大師移駕杭州靈芝寺,將一切苦境相陳。蓮 池大師聽說後,頷首道:「這是仁心仁術,心宏願大,疫癘是可以禳除的,因為誓願和修 行並作,在太守方面發誓願,在我個人方面作修行,兩種心力合而行之,自然可以成事! 」於是立刻搭蓋法壇,以蓮池大師為主壇,領導雲棲、靈芝兩寺法侶及許多善信,進行禳疫 袪癘的法會。 法會舉行不過片刻工夫,有人來報死而復甦的病人已有多起,一些輾轉床笫奄奄一息的人 ,忽然嘔瀉俱止。不數日而杭州府城疫癘全消,四境哭聲俱息。 修學觀點 活在劫濁時代,刀兵、饑饉、瘟疫,交相侵襲,有人倒下去,有人昂首挺立活下來。在全 球共業籠罩下,自己如何營造一番清淨別業,突圍而出呢? 韓國禪門曹溪宗第七十五祖 ── 雪峰圓悟禪師還未開悟時,有一天,經過一個小村落, 一片死寂,見不到一個人。他打開一間屋門時,面有五具屍體放在地上,再打開另一家 的門時,室內有更多已經腐爛的屍體放在地上。當他走在街道上,內心感到慌亂和恐懼, 只見一塊牌子寫著:「危險!這有霍亂,如果珍惜你的生命,快離開此地。」他想:「 我已通曉佛陀經教,為何還會這麼害怕?我雖然明白萬法無常,生和死都不離實相,對此 色身仍堅固執著。面對生死障礙,應何去何從?」 他決定遣散所有弟子,只留下一位侍者,整日打坐參禪,力參「驢事未去、馬事到來,為 何?」公案,並立誓:「如果不能超脫生死,誓不離開此室。」感到昏沈時,就用錐子刺 自己的大腿。 一日,侍者外出化緣,遇到禪師的故舊知交。他得知禪師的近況後,歎道:「如果他只吃 飯、參禪,死後會輪迴做牛。」 「何出此言?師父是一位大師,死後一定往生天界!」侍者不悅地說。 「你要說:『如果師父輪迴做牛,會做沒有鼻孔的牛。』」故舊說。 侍者返回寺院,將禪師故舊所言重述一番。禪師頓然開悟,寫下一首偈: 忽聞人語無鼻孔,頓覺三千是我家。 六月燕岩山下路,野人無事太平歌。 佛與眾生吾不識,年來宜作醉狂僧。 有時無事閑眺望,遠山雲外碧層層。 一點雪明等太虛,只因念起結生軀。 若能身心都放下,依舊情虛一物無。 禪師開悟後,便去參拜萬華禪師,萬華禪師傳法給他,法名鏡虛,意思是如虛空之鏡。 非典型肺炎爆發以來,人們的心靈受到外境影響,相互猜疑,彼此指摘,如鼻孔被扣上了 「怨恨」和「驚恐」的牛環,被綁上牛繩子牽著走,拉著人們去造「驚恐」和「怨恨」的 業力,扯去那裡便去那裡,身心不得自由。面對漫無邊際的病毒,除了做好防範措施之外 ,應善用逆境,轉成修行的增上緣,早日找回心靈裡的無鼻孔牛。 修學佛法,當該有「素行合乎神明」的自信,平時一舉一動對得起佛菩薩,現世自無長此 怪病的理由;萬一不幸罹患了,那也是宿世業力所感。畢竟世間的事情往往非人力所能為 也,與其驚恐無助,不如持誦佛號、禮佛懺悔,藉此業消智朗,身安道隆。 萬曆十六年那場杭州災疫,全賴緇素二眾同心協力,短時間內就控制住疫情。現今也應以 悲愍之心同心協力防止病毒擴散,放下一切疑慮,勤服這一帖萬病總持的阿伽陀藥── 持念阿彌陀佛,一同虔心祝禱:「瘵勞瘟疫,癰疽蠱脹,惡疾縈纏,一切人倫,當願早值 良醫,獲全性命。」(見蓮池大師水陸儀軌補) 朱 如 一 呂富枝 朱如一,宋朝明州(今浙江省鄞縣東)人,薛生的妻子,二十餘歲,就守持齋戒,穿著樸 素的衣服,很虔誠地修持淨土念佛法門。 朱如一曾經用黃色的絹布,請書法工整的人,書寫一部法華經,然後自己再用青綠色的絨 線來刺繡。她的刺繡工夫,智巧綿密,經文字體,一筆一畫,非常清晰顯明。這樣用心繡 了十年,一部法華經才告完成。在這十年當中,她一字一字唱念頂禮佛名,當她繡到化城 喻品時,針頭連續繡出了幾十粒舍利子,像粟米一般大。後來她又繡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 薩的聖像。 朱如一對法華經經文,一字一拜,拜了三遍,再拜經題八萬四千拜。她學習讀誦法華經, 經過三個月的時間,一部法華經就會背誦了。後來她又閱讀華嚴經、大般若經、楞嚴經及 圓覺經等大乘經典,都能通達其中的義理。 朱如一又用木版雕刻圖像,勸人念阿彌陀佛。接受她布施圖像的人,能夠念滿十萬聲佛號 ,朱如一就替他們回向往生西方。受她感化而念佛的人,多達二十萬。她在墳墓旁邊,蓋 了三間茅廬,其中一間房間供奉佛像,一間用來靜坐,一間用來寫經。服侍她的只有一個 婢女,主婢二人同甘共苦,一起修行。 宋光宗紹熙四年春天,她把嫁妝全部賣掉,用來做三天的無遮法會,齋供一千位比丘,大 家一同誦念阿彌陀佛聖號。又建造寶幢,將她所繡的法華經七個卷軸裝在面。並把參加 念佛勝會的人,名字都寫上,然後送到羅 羅道場僧堂去供養。 到了十二月,朱如一現出小病,將要命終時,她起身盤腿端坐。她的丈夫薛生說:「我們 薛家,沒有坐著往生這種規矩。」請她躺臥下來。朱如一於是右側吉祥而臥,就安詳而往 生了,世壽三十七歲。 「答淨土四十八問」摘要 果 澄 答淨土四十八問 作者:明代蓮池大師 來源:續藏第一百零八冊、雲棲法彙 淨土法門實為末法眾生離苦得樂之寶筏,上根眾生一聞便能即事契理,諦信不疑;而下智 眾生,亦能一聞便從;唯中根眾生,易生狐疑,志無定向。古德欲破此疑網者,如智者大 師著淨土十疑論,維則禪師著淨土或問等,苦口婆心,無奈眾生病情加重,明朝蓮池大師 乘德園居士代為設問,進而慈悲破斥世人對淨土的錯誤見解,蒐羅歸納成「答淨土四十八 問」一文。 答淨土四十八問,全書文繁義豐,謹摘錄與今人修淨土有切身關係者,略述大意如下。 問:極樂世界蓮華之榮枯,乃隨此方念佛人之勤惰。然彌陀何不廣開方便,移此華之榮枯 至行者前,以導人信之;若不爾者,豈彼佛不善權巧歟?(第二問) 答:貪名圖利乃現在人之特性,而念佛往生乃隔世之因果。縱使蓮華榮枯現於人前,而迷 者仍不覺耳!修行以淨心為善,穢心為惡。心淨則華榮,心穢則華枯,豈華之榮枯不現於 人前?況歷代諸祖皆親見彌陀聖像、極樂光景,誰言現世無徵驗呢? 問:西方去此方十萬億佛土,雖非舟車人力之所及,何不以目犍連為本師,而修神足即可 往矣?(第五問) 答:目犍連雖能循聲至一佛所,然欲回本土卻不可得。此乃仗佛神通力,而非彼聲聞力也 。今此界眾生欲生極樂,實則為佛之不可思議攝受力,與己不可思議之願力所致也。 問:世之求往生者,有人不想立刻往生,有人則急欲求往生,而自殘性命,不知佛肯相救 否?(第七問) 答:智者修行淨土,在生則自淨其心,報盡則任緣而生。至於輕慢者,則貪戀世間不欲往 生;而愚癡者,雖急欲往生,遂自殘身軀。如是之流,輕者著魔發狂,重者沈淪惡道。奈 何佛光雖普照,照不到以盆自覆的眾生,而莫能救爾。 問:設人前生念佛勤篤,種下念佛善根,今生懈怠未能當生成就,待一期報盡,中陰若突 萌佛念,念得十念,能否往生?(第八問) 答:前生雖勤篤而植因,今世由於怠墮,故而失果。假使臨終能念佛,此生或可生西。若 欲等待中陰萌念,難之又難!願諸君早做準備。 問:若人念佛勇猛,而得一心不亂,後若修習其他宗門教法,倘使皆未能成就,臨終得彌 陀接引否?設若念佛始勤中怠,甚至為惡,後來又悔改如初,臨終往生為入下品亦或生邊 地疑城?(第九問) 答:即念即佛,何非宗門?析空、體空、次第、一心而念,何非教下?如是往生固無疑惑 耳。恐心志不定,心掛於宗教二門,而無所成!學佛人若有過錯,倘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往生位次難以設限,豈只是下品或是邊地疑城? 問:居士一心念佛,或無他礙。然王臣軍旅政要忙於國事,是否妨礙往生? (第十問) 答:通徹心性之人,如明鏡照物,雖終日照而不覺勞苦,故日理萬機而不繁;然執境之流 ,即使是家緣,尚且感覺牽累。若能將國事與佛法打成一片,往生西方有何難事? 問:下品下生者,為夙緣成熟,然既夙緣所致,今世何以為惡?既為惡,臨終十念,應頓 消罪業,直登上品,何以仍為下品?又生邊地疑城者,未嘗造惡,只是對淨土一法稍疑耳 ,何以不登九品之位呢?(第十一問) 答:凡人在世雖為惡,然聽聞淨土一法而不生疑惑者,此乃善根深厚緣故,因此得遇明師 ,臨終助成十念,遂證此品。念佛一聲雖可消多劫罪業,然業海無邊,故不能業盡情空, 遂而不能通徹心性之理及淨土生因,是以雖能往生,然品位猶低。生邊地疑城者,乃勤修 淨業,心存疑情者所致。今人疑則不勤,勤則不疑,至於既疑且勤者,則少如鳳毛麟角! 問:放生時,為畜生類誦咒念佛願其往生,臨終能否得願?(第十二問) 答:業輕緣熟者乃得生,然業重緣疏者,只滅罪投生善趣。雖所放生之禽畜未必往生,然 放生誦念之人,必福不唐捐,來生必能度化之,如目犍連度化蜜蜂,足為明鏡。 問︰觀音、勢至二大士,乃極樂儲君,一稱其名,必得感應;然極樂水鳥樹林亦佛所化之 ,則平素念之則不異念佛,何必直呼彌陀名號?(第十七問) 答︰提綱者則眾目張,得遇千位宰輔,不若值遇一位明君,縱然庭下莊嚴無比,何如堂中 真主?今人欲摘葉者,則每失其根;一句洪名,罄而無盡!問︰何以念佛不見佛?果能使 念者皆見佛,何愁有闡提?(第十九問)答︰太陽雖日日當天,然面戴盆者則不覺,此何異 於念佛之人!良以眾生心水不清,佛月不現前,此乃眾生之咎,怎能怪佛! 問︰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於今成佛十劫。今仍積極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淨土,似乎猶未 滿願,既未滿願,何得作佛?(第二十二問) 答︰法藏乃因地之人,而彌陀乃居果之位,猶帶果行因。是以因地雖得願,而心如未得, 故不住佛邊,亦不同羅漢住涅槃邊,此為真佛耳! 問︰若人專修西方,而臨終兜率來迎;或誓取金臺,反得銀臺;則誓取西方淨土,反得東 方淨土?(第二十四問) 答︰生淨土乃以願力居先,善力助之,豈漫修可成!誓取上上品,僅得其中,然終必如其 願。若能純用一心,堅誠發願,生西必無疑,何必擔心會生東方? 問︰「彌陀」有多名,具在經中,隨取一名持之可否?(第二十五問)答︰如來名號確實很 多,但取眾生偏熟者,唯「彌陀」之號普遍十方,但教人稱念之。然「彌陀」乃梵語,「 無量壽」等為華語,實無差別。問︰念佛時應感十方佛來接引,何以獨西方三聖來迎接?( 第三十問) 答︰諸佛雖能遍知念佛者,然赴機接引仍不亂,縱使感得諸佛現前,仍有主伴之分,彌陀 獨顯,化佛雲從,此為專念而感應自符之因果法則。 問︰善財童子始參德雲比丘,知有念佛法門。及南過百城,經五十四參而見彌陀。何以文 殊不直接使見彌陀,而周歷百城?若準此,則今學人未參他方,便直取西方,恐太早了?( 第三十五問) 答︰此表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之義。如此說來,善才先南參而後西 返,怎算是過遲而還?吾人往生然後遍遊十方,又如何說是提早打算呢? 心德明可利天下 雪廬老人答 健康少病之道 問:如何學習佛法,能使身心健康,古人云山有玉石草木不凋,人有至道形貌不衰,又云 富潤屋德潤身,學佛之人,如多病衰頹,何能奮起精進,任重致遠乎?因請指示健康少病 之道。 答:病弱固屬秉賦與環境,然按佛理,亦與三世因果有關。明乎此,惟有至心懺悔,諸惡 莫作,以絕罪緣,眾善奉行,以培福因,使其夙業,無緣不生,造而能轉,此其一。進而 再深解佛理,應知「身見」,乃見惑之首,「我相」乃菩提之障,有此二者,不但為學佛 之礙,而於世法,終日惻惻戚戚,亦失寬和氣象,心不曠達,何由健康,此其二。 法力勝業力 問:常見病重者,極願代為祈禱求佛菩薩加被,令其消除病苦,並增正信,然又恐道力微 薄,未獲感應反令眾生疑惑佛菩薩之神力,不知平素修何法,存何心方遇事能得感應? 答:凡受病苦,皆屬夙孽,已熟之果,雖發懺悔,事已嫌遲,況自不悔耶?他人代懺,乃 是懺者慈悲之心,自有功德,惟懺者得多分,被懺者得少分耳。然尚須被懺者信心生愧, 否則少分亦不感應也。凡屬佛法,均有力量,不必分別。更應知佛法不可思議,業力亦不 可思議,法力勝業力,則業可消,業力勝法力,則業不消。(出自佛學問答通問篇) 小說中談論語 三 學 鏡花緣小說,清朝李汝珍作,全書共一百回。寫唐朝武則天時,百花獲天譴,降為才女, 百人會試一同上榜,以及秀才唐敖遨遊海外,歷經諸多異境而與諸女遭遇的故事。唐敖科 舉落第,心情沈鬱,隨妻弟林之洋泛海出遊,經舵工多九公嚮導,歷觀海外諸國異人異事 。書中的第十七回,唐敖來到了「黑齒國」,信步走到一間「女學塾」,遇上一位紫衣女 子,談起有關中國經典的問題,其中有談到論語幾段章節,中肯有趣,摘錄於下: 顏路請子之車 紫衣女子道:「婢子要請教的,並無深切奧妙,乃『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這句書,不 知怎講?」 多九公笑道:「古今各家注解,言顏淵死,顏路因家貧不能置,要求孔子把車賣了,以便 買。都是這樣說。才女有何見教?」 紫衣女子道:「先儒雖如此解,大賢可另有高見?」 多九公道:「據老夫之意,也不過如此,怎敢妄作聰明,亂發議論。」 紫衣女子道:「可惜婢子雖另有管見,恨未考據的確,原想質之高明,以釋此疑,不意大 賢也是如此,這就不必談了。」 唐敖道:「才女雖未考據精詳,何不略將大概說說呢?」 紫衣女子道:「婢子向於此書前後大旨細細參詳,顏路請車為,其中似有別的意思。若說 因貧不能買,自應求夫子資助,為何指名定要求賣孔子之車?難道他就料定孔子家中,除 車之外,就無他物可賣麼?即如今人求人資助,自有求助之話,豈有指名要他實物資助之 理!此世俗庸愚所不肯言,何況聖門賢者。及至夫子答他之話,言當日鯉死也是有棺無, 我不肯徒行,以為之。若照上文注解,又是賣車買之意。何以當日鯉死之時,孔子注意要 賣的在此一車;今日回死之際,顏路覬覦要賣的又在此一車?況非希世之寶,即使昂貴, 亦不過價倍於棺。顏路既能置棺,豈難置?且下章又有門人厚葬之說,何不即以厚葬之資 買,必定硬派孔子賣車,這是何意?若按『以為之』這個『為』字而論,倒像以車之木要 制為之意,其中並無買賣字義,若將『為』字為『買』,似有未協。但當年死者必要大夫 之車為,不知是何取義?婢子歷考諸書,不得其說。既無其說,是為無稽之談,只好存疑 ,以待能者。」 雪廬老人在世,講解論語此章,對於古來「賣車買」的說法,覺得不合情理,曾引論語稽 一書,舉出「賣車買有八不可解」,以示存疑。紫衣女子所提的幾個疑點,都不出「八不 可解」的範圍。 原文:顏淵死,顏路請子以車以為之。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 。吾不徒行以為之,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先進篇) 願車馬衣輕裘 多九公見他伶牙俐齒,一時要拿話駁他,竟無從下手。因見案上擺著一本書,取來一看, 是本論語。隨手翻了兩篇,忽然翻到「顏淵、季路侍」一章,只見「衣輕裘」之旁寫著 「衣,讀平聲。」看罷,暗暗喜道:「如今被我捉住錯處了!」因向唐敖道:「唐兄,老 夫記得『願車馬衣輕裘』之衣倒像應讀去聲,今此處讀作平聲,不知何意?」 紫衣女子道:「『子華使於齊,乘肥馬,衣輕裘』之『衣』自應該作去聲,蓋言子華所騎 的是肥馬,所穿的是輕裘。至此處『衣』字,按本文明明分著『車』、『馬』、『衣』、 『裘』四樣,如何讀作去聲?若將衣字講作穿的意思,不但與『願』字文氣不連,而且有 裘無衣,語氣文義,極覺不足。若談去聲,難道子路裘可與友共,衣就不可與友共麼?這 總因『裘』字上有『輕』字,所以如此;若無『輕』字,自然讀作『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 』了。或者『裘』字上既有『輕』字,『馬』字上再有『肥』字,後人讀時,自必以車與 肥馬為二,衣與輕裘為二,斷不讀作去聲。況『衣』字所包甚廣,『輕裘』二字可包藏其 內;故『輕裘』二字倒可不用,『衣』字卻不可少。今不用『衣』字,只用『輕裘』,那 個『衣』字何能包藏『輕裘』之內?」 雪公講解此章,主張子路所說的是「車、馬、衣、裘」四件事,衣是衣,裘是裘。依古來 考據,若干書中都無「輕」字。 原文: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 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公冶長篇) 清代學者注重訓詁漢學,一改宋儒主微言大義、不重訓詁的毛病。置身在訓詁學風中的李 汝珍,自不例外,想藉著小說鏡花緣,將滿腹學問公諸於世,也不失為另一種型式的學術 著作。 活在過程中 瑜 揚 時序入夏,又揭開了考季的序幕,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考試,都將在燠熱的天氣中陸續登 場。準備應考的過程,是相當煎熬而漫長的,在一場場的競爭當中,眾人比的不但是腦力 和智力,也考驗著毅力和耐心。如果能完全理解這是一段不甚輕鬆的上坡路,對於汗溼衣 襟、步履沉滯的艱辛就能安忍,心情自然也能平和。倘若面對陡坡,只恨不得快點橫越, 內心還不時夾帶抱怨和咒罵,那麼,不輕鬆的路不但不會變得比較好走,即使捱過了,也 將是一個不愉快、無意義的經驗。 記得中學時代,對於成天排山倒海的大小考試極為不耐,而面臨「一試定終身」的聯考, 更是視之如寇讎,巴不得快快考完,儘速擺脫這束縛人的緊箍咒。那時候,老師知道我們 的苦悶,有天便在課堂上說:「如果你們想在這段求學生涯結束後,得一個好的結果,現 在就應該活在過程中。」血氣方剛的年紀,對於老師的用心良苦不大能體會,仍然沉浸在 莫名的愁緒中,帶著鬱悶的心情過日子。一直到很久以後,個性的稜角被環境、歷練銼去 了些,才漸漸明白老師話中的深意。 每天睜開眼睛,積極的人總會盡力的要讓今天有點收穫,沒有浪擲、虛度的感覺。可是生 命的境遇有順有逆,我們怎能天真地以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都是從如意、順心的經 驗而來。順流順風、暢人心懷的情境,有心人當然能從其中吸取養料,藉以茁壯生命,但 真正有本事的人,卻是在身心受壓迫,處於困厄、局囿的狀態時,仍能安之若素、全心投 入,從一次次的衝擊中鍛鍊自己。這種體驗勝過不痛不癢的安逸度日百千萬倍;這種在逆 境中辛勤培育的果實,也比隨手採摘的要甜美。 人的一生不可能像求學過程那樣單純,只要跨過一個關卡,就能展開全新的階段。生命的 情節起起落落,必須橫越的難關豈止一個,況且,這些數不盡的挑戰,大部分都還是不能 預料,處於「埋伏」的態勢呢。面對人生路上的「晴時多雲偶陣雨」,抱怨也是徒然,擔 慮又似乎不必,總之,好好「活在過程中」就對了!風和日麗的時候,專心感受陽光的溫 暖,體會芳草的清新;陰霾欲雨的時候,不要對著老天乾瞪眼,趕快撐起手中的那把傘, 讓自己安穩地走過風雨。只要少一點瞻前顧後、怨天尤人,多一點正視的勇氣和全力以赴 的信心,生命就能因此而深刻、動人,留下一頁頁雋永的詩篇。我們怎能容許自己不斷地 「閃神」,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嘆息呢? 雖然人生如戲,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但不論擔任「紅花」,或是陪襯的「綠葉」,卻都 應該力求「稱職」。喜劇也好,悲劇也罷,畢竟都不可能「NG」(Not Good)重來,所以 ,吃苦的時候,就勇敢去品嘗,享福的時候,要懂得珍惜、感激。好好活過了,「下臺一 鞠躬」的時候,就沒什麼放不下的了。 百日念琦兒 李坤海 「黃梅未落青梅落;白髮人送黑髮人。」往常這些字眼映入眼簾時,筆者下意識地會為英 年早逝的亡者感到惋傷,更為其哀哀父母寄以無限同情。但無法從心底體會白髮人喪子之 痛的箇中況味,矜憐的心緒也會隨著日子逝去而煙消霧散,淡忘殆盡。當自身陷落上述字 眼境中時,才深刻地體會到其中痛楚,悲戚攝人,久久難以斂跡。 三子李子琦慟於九十二年一月九日上午十一時因淋巴癌而撒手塵寰,得年四十一歲。父子 情深,悲切之痛直到百日,每天低吟縈懷,長思不已。 甕牖人家出身的琦兒,經過一番淬勵奮發,卅一歲就獲頒博士學位,旋即在大專、警校絳 帳授徒。正當躊躇滿志,名尊位隆時,卻被病魔攫走,空留遺憾於人間,到此才深深覺得 :「能不留任何遺憾於人間,遠比做大官做大事更偉大!」 五年前,琦兒在警大升等為副教授後,意氣風發,全力投入電子材料及半導體領域,希望 在刑事鑑識系列派上用場。詎料於同年底,無意間發現脖子長一顆小瘤。在陸戰隊服役過 的他,曾通過陸戰隊魔鬼訓練,自詡為鐵漢,起初並不以為意,仗著健康的身體就疏忽過 去了。後來,逼著他去檢查,才知道已罹患淋巴癌。 據悉,所有癌症中以淋巴癌最難纏。在中西醫兼治下,一邊治療一邊授課,一年多後症狀 雖無好轉,也勉強維持與癌細胞的「和平共存」。他自信有強韌的生命力,勇敢地與癌症 搏鬥,期待奇蹟出現。然而事與願違,過了兩年後,癌細胞由和平共存而逐漸擴散,侵蝕 到各器官,不得已冒險做放射線治療,結果症狀雪上加霜,從此纏綿床笫達半年之久。這 段期間,大小醫院數進數出,始終喚不回原有的健康,鐵漢之身竟被折磨得全身枯槁,不 忍卒睹。九十二年一月九日,在蓮友「阿彌陀佛」助念聲中,他安詳地走了。 琦兒的走,筆者要負大半的責任。從小就逼迫他要讀好書,將來能拿個博士,督促他「兒 子要比爸爸更有成就」。種種要求,帶給他怔忡驚悸的壓力。孝順的琦兒為遵循老爸的叮 嚀,從小學一直到負笈美國,拿到碩士學位,再回到臺灣科技大學讀博士班,求學歷程猶 如「拼命三郎」,力拼苦讀獲得博士學位,終於滿了父親的心願。據醫界研究,人的壓力 往往是成癌的重要原因之一。若此話屬實,琦兒的早逝,該是身為父親的筆者促成的。從 小施以斯巴達式的嚴厲教育,給他嚴重的壓力,以致於淋巴癌暗中滋長,進而一發不可收 拾,含怨而走。古人云:「我雖不殺伯仁,但伯仁因我而死」,不就是這麼回事嗎? 皈依佛教的琦兒是一個難得的孝子,他生前一再請求對信仰宗教冥頑不靈的筆者學佛念佛 。未婚前,每月薪水自己只留下數千元,其餘悉數交給父親;婚後,每逢過年過節一定給 一筆可觀的孝敬費。為了不讓老父老母長期住在濕冷的臺北,辛苦兼差賺錢,在臺中購屋 供雙親頤養天年。當病情嚴重到痛苦呻吟時,即使半夜,他也不讓看護叫醒筆者,強忍著 肉體的痛苦,不敢哀嚎,為的是讓年邁父母有充足的睡眠。相較於一般癌症患者,不是憤 激嗟怨於老天不公,就是捶胸頓足於時運不濟,甚至自戕了斷,琦兒算得上是勇敢明理的 孩子,他坦然面對不治之症,英勇樂觀地與癌症搏鬥,這股剛毅的氣魄,讓親友故舊為之 動容。 琦兒走了,在四十九天之內,家人多次夢見他,住在新竹的女兒來電說,她夢見子琦從極 樂國來,琦兒真的往生極樂國了嗎?佛在觀經說,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念佛也得以往生。 琦兒遵行印光大師開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敦倫盡分………」,生前無不良嗜好, 對父母孝順,多行布施,樂以助人,早晚做功課,勤念佛號等,就憑這些有資格登上蓮池 彼岸嗎?筆者是肉眼凡夫,不知佛境界,就以明代蕅益祖師說的話為準吧!蕅祖說:「吾 輩生於末世,既無天眼,又無宿命智通,佛語不信,更信何語?」 子琦吾兒!爸媽早已心儀蓮池,嚮往極樂,希望你能向阿彌陀佛緩頰說項,屆時一定要來 接引我們倆老前赴淨土,讓我們一家人在蓮池海會團圓。 黃庭堅經驗 養 光 古來的經典之作,多如牛毛,孩子該背誦那些經典好呢?清代以前,幼童背誦三百千千 ──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現在,大都以四書、五經為讀誦範圍,有的孩子 連老、莊諸子也背誦起來。更有一些不知如何揀擇者,乾脆找以後考試會派上用場的文章 詩詞,要孩子夾七夾八地背,把讀經以涵養品德的宗旨,忘失殆盡。 許多心急的師長父母,巴不得孩子飽讀群經,多多益善,往往貪多嚼不濫,囫圇吞棗,消 化不良。孩子讀經的黃金歲月,只有短短幾年,如何選教材,不貪多,不圖快,乃是為人 師長父母不可輕忽的責任。宋代黃庭堅先生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黃庭堅在「與王子予 書」的信裡,說道: 「古人有言:『并敵一向,千里殺將。』要須心地收汗馬之功,讀書乃有味。棄書策而游 息,書味猶在胸中,久之乃見古人用心處。如此則盡心於一兩書,其餘如破竹節,皆迎刃 而解也。古人嘗喻植楊,蓋楊,天下易生之木也。倒植之而生,橫植之而生。一人植之, 一人拔之,雖千日之功皆棄,此最善喻。」(見豫章黃先生文集卷十九) 古代的孫子兵法書上說,兩軍打仗,要集中兵力,選定恰當的主攻方向,在千里之外奔襲 進攻,就能擒殺敵將。讀書如有集中火力破敵一般的功效,讀書才有味道。即使放下書本 ,遊觀景物、放鬆休息時,胸中仍有一股淳熟的書味在。如此久久,就見得到古人真正的 用心處。能這麼用功,那只要盡心熟讀一兩本書,以後再讀其餘的書,就勢如破竹,迎刃 而解了。古人曾以種植楊柳比喻讀書,楊柳是最容易生長的樹,倒著栽,橫者壓,都種得 活。如果一人種,一人拔,種上三年都活不成。以這個比喻「不肯盡心於一兩本書」者, 最恰當了。 栽植楊柳,一人種一人拔,來不及生根,就算最容易種活的樹,也長不成。一本經典還讀 不熟,便急著換一本,或換個人教就換一本教材,從來沒有一本書盡心熟讀,即使是記憶 的黃金時段,也難有一部經典深植心中。一旦遇到外境,如何能集中火力,千里破敵? 當讀誦的經典決定後,只要集中力量,盡心熟讀,日久生根。這時,心中的經典就透出智 慧德輝,照破黑暗,掃盡憂懼,心地自可立下汗馬功勞。 不 遷 怒 (二) 慧 文 怒火燎原,半點星火便可釀成禍。 甘霖遍灑,一顆慈心即是彌陀佛。 孩子們: 心的上面加一個「奴」字就是「怒」,也就是說心已被無明煩惱控制,成了瞋恨的奴隸, 這時就容易生無明火、亂發脾氣。大仲馬曾經說過:「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否則你的情 緒便控制了你。」當自己已被瞋恚所奴,根本做不得主,任由怒氣如江河氾濫,一發不可 收拾,必定會傷及無辜,遷怒其他的人,這種自他兩害的行徑,我們必得處處隄防、時時 警覺才行。 印光祖師云:「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可 見怒氣一生,傷身又傷神,更何況沒有人願意和一個滿臉寒霜、粗言惡語的人接近,如此 橫結惡緣,破壞人我和諧關係,實在是不智之舉。 有人會說:「都是別人惹我、欺我、對不起我,所以才會動怒,甚至遷怒他人,這不該全 是我的錯。」真的是這樣嗎?有一個人動不動就發脾氣,稍有不如意,周遭的人就個個遭 殃,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他仔細檢討原因,認為每次發怒都是別人所引起的,為了根本解 決這個問題,他一個人跑到深山隱居起來,打算好好修養自己。有一天他拿著陶罐要去河 邊打水,一個不小心把裝水的陶罐弄倒了,水全翻了出來,他只好再去汲水,但是走到一 半,水罐的水又灑了一地,連著三次都是這麼不順利,一氣之下,他把整個陶罐用力的摔 在地上,兀自在那兒氣惱著顫抖不已。 過了一會兒,看著滿地的碎片,他自責不已的說:「以前發怒,我總怪罪是別人惹我的, 怎麼現在只有我一個人,也能發這麼大的脾氣,可見它是從自己心中生出來的呀!」,如 果不把自己的心照顧好,沒穿上忍辱甲、精進衣,那麼瞋怒隨時都會找上你,躲到那裡都 沒用的。 要怎麼去除三毒中的瞋怒心呢? (一)去念:有個年輕的莊稼漢,每次碰到與人發生糾紛快要起衝突時,相关参考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
再談實修●鞭鼓生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依什麼標準修正呢?佛教徒就是依佛陀所立的戒法來修正。能夠依教實修,了生脫死才有希望。或者有人會問:「法華經不是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