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31期

Posted 孔子

篇首语: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31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佛光 鞭鼓生 古往今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一個共通的現象,就是以光相來彰顯聖人或偉人的神 妙,並表示尊崇。佛教也不例外,舉凡莊嚴安坐在各寺廟大殿上的佛菩薩,或畫家恭繪在 紙上的諸佛聖眾,還有歷史古蹟,雕刻在窟洞岩壁上的佛像等,佛光是少不了的表徵。凡 夫眾生,熟悉大自然日月星辰的光,也熟悉人為的電光、燭光、火光,乃至於小螢火蟲閃 爍的螢光。而對於佛身發放的光明,則是無知與陌生的。 正因為無知與陌生,看到或聽到「佛菩薩放光」,大家一定深感神秘及不可思議。其實依 佛法言:光分內外,發自佛身,肉眼可以見到的光明,這是佛光中的色光,也稱身光。釋 迦牟尼佛在世時,當世的弟子們日常就可以見到佛身有一由旬的常光,即屬於這類。另外 有特別因緣時,如世尊在說法華經之前,放眉間的白毫相光;正在說楞嚴經時,從胸中卍 字,湧出百寶光,這就是放光,是佛應身的光明,乃隨機感而顯現,都是外光。另一種光 是內光,是佛智所發出來的光,又稱心光,或智慧光。這智慧光,有破眾生無明昏闇的作 用。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光明涵蓋內外,包括身光、放光、心光。一一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無所障礙」則能徹山透壁、通幽達冥,消業障,破無明,是超 越日月星光之極限的。這樣的光,果真神奇,果真不可思議,但不神秘。 蓮池大師說:「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瞋癡,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 罪垢,無量無邊。」啊!憑這等身心,如何親睹佛光?諸君請勿驚疑,以佛慈悲,佛光其 實未曾捨離眾生。古德言:「佛聲所到之處,便是佛光所到之處。」只要肯念佛,阿彌陀 佛的心光,自當攝護不捨,常照念佛行者。念佛人獨蒙彌陀光明攝取照護的利益,真是百 千萬劫難遭遇!而今既已聽聞佛聲,能不精進受持,翹首頂禮,求阿彌陀佛哀愍加被,放 光接引嗎? 暮鼓晨雞不住催 逡巡容貌變衰頹 莫言白髮渾閑事 總是無常信息來 ── 北山 可旻法師 讀易散記:同人彖辭(下) 自 明 離下 乾上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 何妥注:「離為文明,乾為剛健。健非尚武,乃以文明。應不以邪,乃以中正。故曰利君 子貞也。」 李氏疏說:下體離,虞氏逸象:「離為明。」離之中畫自坤來,說卦傳:「坤為文。」 故云:「離為文明。」乾文言傳說:「剛健中正。」故云:「乾為剛健。」以柔濟剛,故 云:「健非尚武,乃以文明。」二五相應,六二與九五皆是得中得正,故云「應不以邪, 乃以中正。」九五以陽爻得位,為君子,下有六二為正應,故曰「利君子貞也。」 孔氏正義:「此釋君子貞也。此以二象明之。故云文明以健,中正而應。謂六二九五皆居 中得正,而又相應。是君子之正道也。若以威武而為健,邪僻而相應,則非君子之正也。 」 「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虞仲翔注:「唯,獨也。四變,成坎。坎為通為志,故能通天下之志。謂五以類族辯 炕A聖人作而萬物。」 崔憬注:「君子,謂九五,能舍己同人,以通天下之志。若九三、九四,以其人臣,則不 當矣,故爻辭不言同人也。」 虞注。上九與九四,皆以陽爻居陰位,皆不得正,變正,則上體成坎。說卦傳:「坎為通 。」虞氏逸象:「坎為志。」故曰:「能通天下之志。」此指九五而言,即象傳「以類族 辯物」之義,也就是乾文言謂乾九五「聖人作而萬物」之義。坎為通為志,能通天下之志, 則在九五。 崔注。九五本為乾陽,又為卦主,故謂君子為九五。五能舍棄自己而同人,故通天下之志 。三為三公,四為諸侯,皆是人臣之位,不足當同人之任,故九三九四爻辭皆不言同人。 以上皆依李疏解釋虞、崔二注。李疏又案:「明則私不能淆,健則欲不能屈,中正則足以 有敬,應則天下皆通。論語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是其義也。」 孔氏正義:「此更贊明君子貞正之義。唯君子之人,於同人之時,能以正道通達天下之志 ,故利君子之貞。」 卦名同人,虞氏取震夫巽婦二人同心之義。由此推廣,則為卦辭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 子貞。中庸記孔子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可以參觀。彖 傳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實由「文明以健,中正而應」而然。文明中正,上下同心,乃 能通達天下人物之心志。 象傳說:「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辯物。」 「天與火同人。」 荀慈明注:「乾舍于離,相與同居,故曰同人也。」 同人下體離,上體乾,是乾居離上之象。舍作居字講。故云乾舍于離。乾在上,乾文言: 「本乎天者親上。」離雖在下,但離火炎上,是天與火同居之義。故云:「相與同居,故 同人也。」 孔氏正義:「天體在上,火又炎上。取其性同,故云天與火同人。」 「君子以類族辯物。」 虞仲翔注:「君子,謂乾。師,坤為類。乾為族。辯,別也。乾,陽物。坤,陰物。體姤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以乾照坤。故以類族辯物。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孔子曰,君 子和而不同。故于同人家見以類族辯物也。」 據李氏疏說。君子謂乾,是謂乾五。旁通師坤,伏在乾下。坤為方道,方以類聚,故云坤 為類。尚書堯典:「以親九族。」族有九。惠徵君說:「九者乾陽之數。」故云乾為族。 繫辭下傳云:「乾陽物也,坤陰物也。」故云乾陽物坤陰物。陽物以族辯三,陰物以類辯 四。自六二至上九,下互連外體,為天風姤,是謂體姤。天地相遇,品物咸章。是姤卦彖 傳文。天地遇而品物章,是六二與九五相應之義。上體乾,伏體坤,下體離為照,故云以 乾照坤。照則?一物而不明。故以乾坤類族,辨別其陰物陽物。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是繫 辭上傳文。又禮記樂記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則性命不同矣。」故引之,以明類族 辯物之意。君子和而不同。引自論語子路篇孔子之言。和,是中和之義,指二五相應而言 。不同,是指類族辯物而言。在同人家,講類族辯物,則統于同,而辯異在其中。 象傳指出同人一卦的要義,即是同異二字。天與火同人,是說同。君子以類族辨物,是說 異。同是性。萬物之性平等,而無差別。異是象。萬物之象無一相同。以同觀異,以異會 同,則能事理亨通,而無障礙,所以否卦之後,繼之以同人。(下) 佛土成熟的因緣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 得生淨土,須具因緣,因緣具足,淨土果熟。 一、由善根。不修善根,佛土無因。 二、由大願。不發大願,佛土無緣。 唯識三十頌研究(九十一) 智 果 ○釋三性不成難(續一) ※前 言 上來已廣解第二十首頌釋「計所執性」四句中之首句「由彼彼計」,顯「能計心」已竟 ,今當續說其第二句「計種種物」(周計度種種諸法),此句在顯示「所計境」也。 ▲所計(釋頌次句) 問:「所計」之自性云何? 答:世親及無性菩薩所造之攝論釋卷四皆云:「依他起性,名所計」。 若真諦及笈多三藏之異譯本則云:「依他起,是所分別。」 成唯識論卷八則云:「依他起,計心等(之)所緣緣。」 由此可知:六七二識所計之種種物者,即指依他眾緣所生之蘊、處、界諸法也。易言之 :依他眾緣所生之諸法,即是能計心之「所緣緣」也。 問:「圓成實性,寧非彼境?」諸法所依之「圓成實性」,難道不是能計心之「所緣緣」 耶? 答:諸法所依之「圓成實性」,具有圓滿、成就、真實三義故,並非虛妄執著之能計心之 「親所緣緣」;然而,若就間接義說,「圓成實性」亦可是能計心之「所緣緣」也。 此即成唯識論卷八所言:「真非妄執所緣境故;依展轉說,亦所計。」展轉,即間接義。 玄談第五卷亦云:「其所計,正唯依他為親所緣;依展轉說,亦通圓成為所緣。」 會玄第十亦云:「以圓成與依他為所依故,親緣依他時,亦緣圓成也。」 或問:計所執,既是計心等之境,云何不名「所緣緣」耶? 答云:計所執,雖是計心等之境,卻無「所緣緣」義,故非「所計」也。 欲了此義,須先明何謂「所緣緣」。 △傍論所緣緣 世親菩薩所造之俱舍論卷七云: 「所緣緣性(性者,種類義),即一切法,望心、心所,隨其所應,謂如: 眼識及相應法,以一切色(相分色)為所緣緣; 如是耳識及相應法,以一切聲(相分聲); 鼻識相應,以一切香(相分香); 舌識相應,以一切味(相分味); 身識相應,以一切觸(相分觸); 意識相應,以一切法(過、現、未一切諸法)為所緣緣。」 即「所緣緣」為「識自境」,此境不但為自識之「所緣」,而且又能為自識生起之「緣」 故。 陳那菩薩所造之觀所緣緣論云:「所緣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及有實體,令能緣識, 托彼而生。」即「所緣緣」具二義,一是「帶彼相」義,二是「能生識」義。茲更略釋之 : (一)帶彼相─能緣之心識,在緣慮一境時,能帶起此一境之相。此中「帶」與「相」 (二)能生識 ── 指上述之所緣境乃是「有體實法」,方能令緣慮此法之心識,依托此 有體實法而生。 總之:所緣緣者,須具「帶彼相」義(即「所緣」或「所慮」義)及「能生識」義(即「 緣」或「所托」義),二義隨缺,則不可立為「所緣緣」也。  1、若有但能為「所慮」,而不能為「所托」者,則只可名為「所緣」,而不可名為「緣」 。譬如:第六識緣空華,雖有「所慮」義,卻缺「所托」義,以空華無體,無力牽生心識 故,空華非第六識之「所緣緣」也。  2、若有但能為「所托」,而不能為「所慮」者,則只可名為「緣」而不可名為「所緣」, 譬如:五淨色根及種子,雖有「所托」義,能生心識故,卻缺「所慮」義,以心識不能帶 彼相起故。五淨色根及種子,非五識見分之「所緣緣」也。 又如鏡照人,於鏡面上雖然親挾人之影像,但此唯有「所托」義,而無「所慮」義,以人 影或鏡外之人,皆非鏡之所慮故,皆不得名為「所緣緣」也。 由是應以四句分別之:  1、有「所慮」非「所托」── 即計妄執我法等是,以無體故,但為「所慮」,不為「所 托」故。  2、有「所托」非「所慮」── 即鏡水所照人等,此但有「所托」,而無「所慮」,以鏡 水等,非能慮故。  3、俱句─即一切所緣緣「實相分」是也。  4、俱非─即除鏡水等所照之人等外,餘不緣者是也。 上來略述「所緣緣」之義已竟。 然此「所緣緣」之自體,有親二種,茲分述如下: (一)親所緣緣: 論卷八云:「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所托,應知彼是親所緣緣。」據此文 則知: (1)親 ── 若相分與能緣之見分等(等取自證分、第四分并「本智」緣「如」等)親 近逼附,體不相離,中間更無間隔。 (2)所緣緣 ── 是見分等內所慮,所托者,應知此法即是「親所緣緣」。 述記第七末說:「親所緣緣」 又宗鏡錄卷七十云:親所緣緣,都有四類: (1)有親所緣緣,從「質」及「心」而變起─即五識見分所緣之五塵境相分是也。此相分 雖亦帶似彼本質境之體相,然就此「相分」一邊而言,其與能緣之見分,毫無間隔,故名 「親所緣緣」。 (2)有親所緣緣,但從「心」變,不仗「質」起─即第八識見分所緣之三境(種子、根身 、器界),但是自變自緣,不假外質也。 (3)有親所緣緣,不由「心」變,亦不由「質」起─即根本智所證真如,如鉗取物,似日 舒光,親照親持,體不相離也。 (4)有親所緣緣而非相分 ── 即內二分互相緣者是。 (二)所緣緣 宗鏡錄卷七十云:「所緣緣者,與能緣心相離法是,謂他識所變及自身中別識所變,仗為 本質者是。」据此文則知: (1)─本質境與能緣見分,中間隔一層似本質境之影像。 (2)所緣緣─能緣見分依此本質境,變帶生起內所慮所托之影像相分。 ※結 判: (1)親所緣緣 ── 只要是能緣之心,決定皆有,因為離卻內所慮、所托之所緣相分( 即「自心內法」),能緣之心,必不生故。諸能緣心,必由四緣起故。(四緣者,親因緣 、增上緣、所緣緣及等無間緣也)。 (2)所緣緣 ── 能緣之心,或有或無(以「所緣緣」者,是「自心外法」故),不假 本質,心亦得生,如愚夫計所執實我實法,雖無本質,彼計心亦得生起;又如緣過、未等 境,離卻外質,能緣心亦得生故。 △結歸本頌 傍論已了,應辯正論。 三性之中,計所執我法相者,此惟迷心之前有之耳,猶如空華,非真有者也,以無實性故 ,但是「所緣」,以不能生心故,不成「緣」義,非「所緣緣」,故非「所計」境也。 又如人昏冥,執繩為蛇,繩體不無,今於繩上,妄增益故,執之為蛇,其體全無,但為計 心之「所緣」,以不能生心故,不成「緣」義,非「所緣緣」,亦即無體之法,非「所計 」境也。故成唯識論卷八云:「計所執,雖是彼境,而非所緣緣,故非『所計』。」 總之:六七二識能計心之「所計」境,正指「依他起」(親所緣緣),依展轉說,亦通「 圓成實」(所緣緣),以二者皆是有體實法故。(「依他起」,由實種所生,有實體用故 ;「圓成實」,勝義所攝故,唯是實有。) 上來廣解頌文次句「計種種物」已竟。 真 破 戒 三 省 勿自恃持戒,輕毀犯戒者。恃戒陵於人,是名真破戒。 (摘自大寶積經) 持戒是佛弟子應有的修持,它能幫助我們止息妄想分別,入定開發智慧。不過,吾人必須 明白,持戒重在規範、約束自我的身口意,若以自己的謹守戒律,而輕視侮慢那些不明戒 法甚而加以毀犯的人,四處橫生口舌是非之議,那就扭曲了佛欲吾人持戒的真意,成了真 正的破戒之人了。 持戒能降伏無明煩惱,使八識田中的惡種子不起現行,讓眾生得身心清涼自在的利益。 若以這把尺來度量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自然能日日趨向菩提覺果。但如果本末倒 置,處處以這把尺丈量別人的作為,拿戒條來抓別人的小辮子,並生起傲慢、鄙夷之心, 這樣不但與持戒本意背道而馳,而且還和無明煩惱相應,生死解脫不了,反倒成了魔羅眷 屬。 因此,我們應該把指責別人的那根手指,反回來要求、鞭策自己,若真能做到印光大師所 云:「看人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那就真正是持戒的內行人了。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錄(一) 徐醒民 講述 慧安、宜倫 整理 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先將經文念一段: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現在念的這段是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段經文在這部經裡非常重要,為什麼 呢?楞嚴經前面用了很長的時間,教我們眾生明心見性,將如來藏的理,說明白了。說明 白後,便須依理修行。雖然修任何一法都能成就,但是要選擇。先將諸法簡化為二十五門 ,即二十五圓通。 在這二十五圓通中,前面已講完二十三圓通,現在是第二十四圓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 章。在這二十五圓通中,本來每一門都是能得到圓通的,但是,只有這個圓通特別。它對 於我們所修的淨土念佛法門,非常重要。念佛,是怎麼念法?這裡說得非常詳細。同時在 這裡也要特別瞭解,其餘那些法門,都是通途之法,佛拿來做比較,叫我們選擇。只有念 佛圓通這一章,最適合我們修行。因此我們研究這章的時候,要多花一點時間來了解。 念佛三昧 上回講到大勢至菩薩起身之後,頂禮佛足,然後稟告釋迦牟尼佛說:「我回憶往昔,恆河 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在那樣長遠劫前,有佛出世,名為無量光。十二尊佛,在 一劫裡相繼出世。「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可見那個時候,是很長 久的。 那尊超日月光佛教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梵文「三昧」,翻成中文叫做「正定」。佛法 無論那一宗,都要修定功。修成功了,得了正定,都叫做三昧。而在這裡是講念佛法門, 所以叫做「念佛三昧」。修「念佛三昧」,是如何念佛呢?怎麼樣修才能得「三昧」?這 裡就必須多花點時間來研究了。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現在一般念佛的人都知道,念佛說很容易就很容易,只要肯照這 個方法念,當然很容易。但是說不容易就非常不容易,為什麼呢?要是這麼容易的話,大 勢至菩薩經過那麼長遠的時間,為什麼還要超日月光佛教他念佛三昧啊?可見念佛當然不 容易!談到三昧,任何一宗要把心定下來,都很不容易的!在這個圓通之前,就是唯識講 的,彌勒菩薩祂所學的「唯心識定」─從唯識修得圓通。修唯識觀也要講三昧的,那多麼 難啊! 但是你能念佛,就能得到三昧! 事念理念 現在講念佛三昧。講表上講「念佛四法」,念佛有四種方法。先看念佛這兩個字。 古注念佛有「事念」、「理念」。 事念。就是從事實來說,有能念的心,有所念的佛。能念的心,就是念佛的人自己的心。 所念的佛,就淨土宗而言,指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有「能」有「所」。事實上 ,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經過十萬億佛土,在西邊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那個世界 ,也確實有那一尊佛。我們念的就是那尊佛。我們能念的心就要心心念念的不離開我們所 念的那個佛號,那叫「事念」。 理念。這就要懂得佛性本來就是靈明覺知的真我,但凡夫眾生對此真我皆是迷而不覺。 現在你自己有佛性,也就是真如本性。能念佛就是開始覺悟了。覺悟什麼?覺悟自己心中有 佛,本心就是佛。你開始覺悟就叫「始覺」,那個在自己心中的佛本來就是大覺,就叫「 本覺」。用開始覺悟的智慧,念本覺的理體,念成功了,就是「始本合一」。那叫「理念 」。 這兩種念法,「事念」,不論任何人,只要念得如法,都能成功。「理念」,只限於上等 根器的人,中下等根器都不會念。而且理念必須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發生西之 願,就不是特別法門,而是普通法門了。今日之下,有很多人說:「念自性彌陀,生唯心 淨土。」這就是指「理念」。如果純粹講理念,而不發願往生極樂,就不是我們淨土宗的 念法。 觀像念佛 念佛有好幾種方法,後來定為四種:第一「持名念佛」,第二「觀像念佛」,第三「觀想 念佛」,第四「實相念佛」。這四種,在表上所列的是持名在前面,但為了研究方便,先 從觀像說起。 什麼叫「觀像念佛」?就是建立一尊佛像,同時必須明白只能就此一尊佛像來觀。例如: 西方有「三聖像」,你只能觀阿彌陀佛像,不能同時觀觀音、勢至二位大士。若一起觀, 那心就亂了。而且觀的時候,是有一定次序的。比如說,觀阿彌陀佛,先從兩眉中間的白 毫觀起,觀成功了,再從其他一部分一部分地觀,這是不能亂的。觀像的目的也是要得一 心不亂。觀像的方法在觀經上講得很清楚,因為我們學的、修的不是這個方法,這裡就不 必細講了。 觀想念佛 接著講「觀想念佛」。觀想就是用自己的心來想佛。古注說,以我心眼觀想彼佛。觀經說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觀想念佛,就是依照觀經所說的方法,一 心去想你所想的佛。一心想佛,就要注意了!想佛,心就不能跑到別處,也就是不能亂攀 緣,必得成天地想。在不做事時,一有時間就想到佛。在我們中國文化裡,講修道行道, 也與此法相似。孔子曾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周公是聖人,孔子欲 行周公之道,所以想周公,也像是觀想。白天觀想,夜間睡眠時就夢到周公。在夜間有作 過夢的人就知道,白天用心,在夜間睡眠時,那個心還在起作用,於是就作夢了。所謂: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功夫還帶到夢裡去。孔子早年一入夢就夢到周公,到了晚 年,夢少了,很久都夢不到周公了!自己感嘆「吾衰也」!可見他是平時常常觀想周公的 啊! 佛法上講的,用觀想的念佛法,就是要用觀經所說:「想彼佛者,先當想像。」去想佛。 必須心無二用,心不能攀緣到別處去。(待續) 念佛第一要訣 藏 密 毛惕園居士,湖北通城人,曾任國家安全局副主任及委員等職。抗日戰爭時,從事鋤奸擊 惡的地下工作。來臺後,一心信願念佛,致力編輯如念佛法要、續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 四編、淨土叢書等淨土書籍。 居士曾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譯淺解一書,書後附有印光祖師的「都攝六根」方法, 及自身的實習經驗,於念佛一法,頗有心得,值得誓證一心者的參考。毛惕園居士云: 吾以妄念難制,即焚香繞佛,或經行念佛,用十念記數之法,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 至十,作三氣念。 用鼻吸氣,即攝鼻根。口須念得清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楚,即攝耳根。四步一聲佛 號,陀字須落在左腳,不得錯亂,即攝身根。心須記得清楚,數得清楚,即攝意根。眼須 垂簾,注視前方,即攝眼根。六根都攝,妄念自息,偶起妄念,覺即便無。雖不能全無妄 念,較以前不攝之時,心中果然清淨得多了。 或靜坐念佛,用口默念,攝耳靜聽,即了了分明,不散不昏,心自清淨。漸用心念心聽, 即已六根都攝,淨念常現。若至神念神聽,必定淨念相繼,速得三昧。確為持名念佛第一 要訣。 佛事念佛 印祖說: 「前年江君夫人死,欲作佛事,寄洋一百元,祈光為作佛事。於是在普陀法雨寺打一佛七 ,圓滿之夜,頗有靈感。然江君本來對於念佛心甚切,其全家被他感化,念佛亦甚切實, 因於喪事中全家念佛。不特此也,江君於家鄉頗著名望,其對鄉人也平時皆勸其念佛。一 方之人,皆受其感化。凡鄉間送奠儀者,悉皆卻之。告人言,凡來弔喪者,念佛一枝香, 勝於送奠儀多多矣。自是鄉人分作數班,一日來一班念佛,念至數日方了。 由有此種原因,江君的兒子,名叫有朋,於法雨佛七圓滿之夕,夢見來許多信。就中取一 封上樓上佛堂看之。佛堂之燈,明逾電光。打開信封,係一圖畫,即極樂世界之境象也。 」(出自淨業社開示法語) 蓮池餘馨之六 ─ 太虛大師 智 展 臘月十八日,是太虛大師一百一十三歲冥誕。這位近代佛教界的泰斗,為了改革中國傳統 佛教的弊端,使其符合釋迦牟尼佛的精神,並因應現代中國的環境,終身都在為佛教革新 運動而奔走。大師所掀起的改革巨浪,對民國以後中國佛教的發展,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其次,大師也被譽為近代中國佛學的集大成者,他「融貫教理,統攝諸宗」的風格,為佛 學研究再創新局,尤其在「法相唯識」的部分,更是成績斐然,被稱為近代中興唯識宗的 大家。 大師著作等身,今有全集流通於世,當中不乏弘揚淨土法門之文。以下茲將大師對於淨土 的開示約略整理如下,且讓吾人看看這位「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菩薩瑜伽戒本」的一 代高僧,如何闡發不可思議法門: 唯識之淨土 大師乃近代精通唯識教之大家,即以唯識教義會通念佛往生極樂淨土之理。其於上海世界 佛教居士林演講(民國十五年)時云:「念佛人求生西方,先依經教信有西方依正莊嚴, 即此為佛菩薩無漏識上所現本質淨土,復托之變為自心上所緣相分淨土,互為增上,乃現 所了極樂世界。依佛菩薩悲願力所現依正莊嚴為增上緣,起自心清淨心而變起自心淨土。 此自心淨土與彌陀淨土,清淨相應,成為共變淨土,故得往生極樂淨土中。攝持於彌陀願 力故,即得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念佛往生 成就不退 民國二十四年,太虛大師於上海雪竇寺佛七中開示道:「佛法中何故要有念佛法門?諸經 論說明甚多,且如大乘起信論末後所云,蓋吾人處此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既感人生之無 常,復有種種惡緣之纏繞,雖聞大乘而起信心,如未能隨願自在,則壽命盡時,罪福業報 或墮惡道,或生人天,轉世都忘。故世間凡夫,或以現在惡緣退信心,或以轉世忘失退信 心。為保持信心,得免如此退墮危險,於是佛說有念佛往生淨土法門。」 「由念佛得往生淨土,所以能護持信心不退者,以淨土與人世不同,無難捨難離惡緣逼迫 ,有無量無邊善因增上緣,可於中勤加精進,永遠修行,有進無退。況佛願言:聞阿彌陀 佛名號而念阿彌陀佛,『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而念佛方法,尤貴專一,最少每晨能專意懇切念佛十口 氣者,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而念佛七即在七日期內 實習專念阿彌陀佛,所以應念念無間以達專一。」 念阿彌陀佛為學佛之必修法門 大師於雪竇寺佛七中又云:「念阿彌陀佛得往生極樂淨土之法門,布在經論,種類甚多: 若華嚴中,有普賢十大願導歸極樂;法華經中亦有往生極樂淨土之說。他若鼓音王經、般 舟三昧經、悲華經等,均講到阿彌陀佛;而楞嚴經大勢至菩薩,亦明以念佛法門來此土度 人往生極樂。且眾經而外,各種之論,除大乘起信論、往生淨土論,尚有十住毘婆沙論明 易難二道,以念阿彌陀佛為易行道。又若攝大乘論等,亦曾論及念阿彌陀佛生極樂之事。 」 「又若中國之蓮宗祖師,自初祖至十一祖,故皆為弘修彌陀淨土行者,而天臺宗之智者大 師,慈恩宗之窺基大師,律宗之靈芝律師,皆廣事闡揚;至禪宗之永明,且兼為淨土宗之 六祖,均以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為不退轉法。經論既稱頌讚歎,列祖亦弘揚修持,無不以 念阿彌陀佛為學佛之遍行必修法門,故釋迦牟尼佛雖為此土之教主,而普通人竟有不知其 名者;而於阿彌陀佛,則無人不知!足見阿彌陀佛之普及中國,幾可為佛教代表。由此, 淨宗大德乃說十方諸佛無此念阿彌陀佛法,不能成普度十方眾生,無此念阿彌陀佛法,不 能究竟成佛。從五逆凡夫至等覺菩薩,三根普被,萬類齊收,佛以此法度眾生,眾生以此 法成佛,因此我等當專心勤念南無阿彌陀佛。」 「末法時期淨成就」,在諸經論中明明白白揭示著,但不能起信的人,總以為這是淨土行 者的「自吹自擂」,殊不知是自己閱藏不多、教理不透,而招致了迷惑、懷疑。深研經教 如太虛大師,對於念佛法門尚且廣為宣揚,我輩無大師融貫統攝一代時教的功力,亦無半 點行門修持上的成就,實在不應妄生毀謗。 在這個環境濁惡,善知識又難逢的世界,念佛人到底要如何堅固自己的信願,不為邪說流 言動搖呢?大師說:「若知世界一切唯心所造,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現前以即佛之心, 念即心之彌陀,命終亦以即土之心,生即心之極樂,則念佛求生淨土之信心,可以益加堅 固。」吾人今生得聞此當生成就法門,若能遵循經教的誨諭,謹記祖師大德們的叮嚀,必 能得大自在、大解脫,究竟圓滿無上正等正覺。 善道法師 呂富枝 善道法師,唐朝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人。曾經進入藏經樓,隨意伸手探取經卷,拿到 觀無量壽佛經,從此便專心念佛,修習觀無量壽佛經的十六種清淨妙觀。 後來前往廬山,參觀慧遠大師廬山蓮社─淨土道場的遺跡,心中深深感慨不得值遇這樣殊 勝的法會,對西方淨土,更加欣慕嚮往。 後來法師隱藏形跡在終南山,用功修行般舟三昧多年,親見極樂世界的七寶樓閣以及七寶 蓮池,清淨莊嚴,清楚呈現在眼前,如同親臨其境一樣。 後來又到了晉陽,追隨綽禪師修學,綽禪師教授他無量壽經。有一次善道法師入定七天, 綽禪師請善道法師為他觀察將來往生的去處,善道法師出定後,報告綽禪師說:「師父應 當懺悔三項罪過,才能往生西方淨土。師父曾經安放佛像在屋簷的窗戶下,而自己住在安 穩的深房內,這是第一項罪過,應當在佛前懺悔。又曾經使喚出家人,做勞苦工作,這是 第二項罪過,應當在四方僧眾前懺悔。又曾經因為建造房屋,傷了許多小動物的生命,這 是第三項罪過,應當在一切眾生前懺悔。」綽禪師聽後,靜靜地思維過去的過失,一一至 誠懇切,洗心懺悔謝罪。 過了一段時間後,有一次善道法師入定,當他出定後,告訴綽禪師說:「師父的罪過已經 消滅了,將來有白光照臨的時候,就是師父要往生西方淨土的瑞相了。」 善道法師在京城施行教化,各地前來歸向依止修學的信眾,多得像市集的人潮一樣。有一 天,法師身體忽然得了小病,就把房門關上,自己在屋內和悅安詳地念佛而往生。這時有 一陣陣微妙的香氣,和優雅的天樂聲,向西方漸漸而去。 今現在說法 聖 蓮 馬年的三月,珍藏在陝西法門寺的佛指舍利,恭迎來臺,供人膜拜。瞻仰頂禮舍利之前, 會場都會有「請舍利」的儀式,當維那唱起「佛在世時我沈淪,今得人身佛滅度。懊惱自 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深深地撼動了佛子的心弦,場內許多人都不禁潸然淚下 。學佛卻不能見佛聞法,真是生不逢時啊! 今得人身佛滅度 人身難得今已得,卻不幸生於「佛前佛後」的空窗期,釋迦佛已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入滅了 ,未來的彌勒佛還得等上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才下生。佛入滅後,雖有三藏經典留下來,可 是佛親證的法,畢竟由佛來說,才能圓說無礙。華嚴經勝慧菩薩形容的好:「譬如闇中寶 ,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的房子裡,有那些寶 物?放在那裡?只能靠猜測、摸索。心性中有多少寶藏?如何取得?即使聰明多慧的眾生 ,也難得究竟,若蒙佛親自說法指點,得來絕對不費工夫。 見佛聞法須因緣 早年有一位蓮友,請問雪公:「佛在世時,如聲聞,聞佛說法就開悟而證果位,緣覺遇緣 亦開悟,而修行證果,現在人聽老師講經十多年,未聞有證果位,是為何分別?」雪公答 說:「佛乃無上正等覺之果,具足十力一切不共之法,一語音圓而多辯,一法理周而眾契 ,故小扣小鳴得小證,大扣大鳴得大證,必有證果之師,方有證果之弟。而得遇佛者,亦 係多劫善根,福德因緣,加以精進,器在砧錘,成就也易。區區博地凡夫,毫釐之惑未斷 ,雖則講經,不過依注道聽途說,自未成就,何會成就他人。原則如是,亦有不儘然者, 記有幾句俗語,舉以奉告,可做攻玉之石。『雖有狀元學生,並非皆出狀元老師。』『師 父領進門,成就在個人。』況飛花落葉,山色水聲,無情說法,尚可悟道,又似是道重自 求,師為助緣。」 證得圓滿果位的佛,擁有十種力量,以一音說法,眾生就可隨類各得解,既契理又契機。 這必得多劫善根成熟,才有幸蒙佛說法。處在佛前佛後者,只有依靠良師引領我們走上學 佛之道,至於能不能抵達終點,就全靠自己的努力了。 現在那裡有佛說法 現在,在那裡有佛說法呢?釋迦已滅,彌勒未來,除非有「東土小釋迦」智者大師的定力 ,就能「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智者大師深入法華三昧,親見釋迦佛至今仍在靈鷲 山暢談法華,這是慧眼見到的不思議境界。現在到印度靈鷲山朝聖,肉眼凡夫滿眼所見除 了山石樹木,還有什麼?現在到那裡才能見到佛說法呢?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佛在阿彌 陀經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 說法。」 釋迦佛親自介紹,從娑婆世界的西邊算過去,過了十萬億個佛土,有一個世界名叫「極樂 」,那個世界有一尊「阿彌陀」佛,如今正在宣說佛法。這段經文出自兩千五百多年前釋 迦牟尼佛的金口。 有人疑惑:「過了兩千五百多年,釋迦佛早已入滅,這『今現在說法』,該是歷史故事了 吧?」依唯識教理,時間是由心王、心所、色法決定的,時間會隨著心理、境界的改變而 有不同,例如痛苦難當時,一日如隔三秋;而天上與人間的時差尤其大。蕅益大師在四十 二章經解說:「人間一百年,不過忉利天一晝夜。娑婆一大劫,不過極樂世界一晝夜。」 娑婆一大劫是兩百六十八億八千萬年,相當於極樂世界的一天。人間過了兩千五百年,在 極樂世界不過是彈指頃的時間而已,而阿彌陀佛壽命無量,成佛以來不過十劫,所以生在 釋迦佛兩千五百年後的現代人,只要現在能往生極樂淨土,正好遇上阿彌陀佛說法。 得來全不費工夫 娑婆眾生難得聞法,修法更是困難,在極樂世界聞法修法,是否也這麼困難?釋迦佛深知 娑婆的學佛因緣,困難重重,所以極力勸眾生轉到極樂去聞修佛法,因為阿彌陀佛深知他 方世界聞修佛法大不容易,所以將極樂設計成「寓修於樂」的淨土。 在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正報身說法,依報環境也會說法,而依、正二報也可以同時說法 ,無量壽經說:「彼國蓮華出無量光,光中出無量佛,一一諸佛,皆說妙法。」蓮花生出 無量光,光中化佛說法。 在極樂七重行樹樓閣之間,隨時可聞彌陀宣說佛法。寶池裡的功德水,沐浴飲用後,身心 便分分無垢。行走在黃金鋪的柔軟地,天上飄下舒適的曼陀羅花,花落身上,塵垢隨即片 片脫落。飯食之後,林間經行,眾鳥鳴叫,傳進耳裡的正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的解脫法。 當微風吹動諸寶行樹,有如百千種樂同時響起,演的是圓融妙法,聞者自然就會念佛、念 法、念僧,念念流入佛的一切智慧海。全程都是在「正定聚」中進行,不受煩惱顛倒,念 念都往菩提佛果邁進,絕無退轉的可能。這樣的聞法何其方便!修法何其容易!佛果何愁 不成! 令人心動的訊息 釋迦佛在娑婆世界完成兩件最難的事,一是證得難證的圓滿佛果,一是宣說難信的淨土法 門。就因釋迦佛嘗盡在娑婆學佛的艱難,見到極樂世界聞修佛法毫不費力,而阿彌陀佛現 今正在說法,故特勸想學佛成佛的眾生,如舍利弗等千二百五十五位常隨弟子、文殊、阿 逸多、常精進等與佛只差一位的等覺菩薩,以及諸天人眾,個個都應求往生以發願。 俗話說:「曾為浪子偏憐客」在外流浪闖蕩過的人,遇見旅居異鄉的遊子,偏能憐惜照料 。釋迦佛在娑婆受盡成佛說法的苦難,偏憐娑婆學佛人,所以不等人問就自動透露:「從 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的訊息 。對渴望蒙佛說法、早成佛果的眾生,這是最令人心動的訊息。 感念地藏 祥 雲 那年我從白馬寺請回地藏菩薩本願經,天天早上讀一段,然後再去上班。原先為工作、為 生活許多不如意的沮喪,漸漸地消失了,人也精神起來。地藏菩薩本願經佛告地藏菩薩: 「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眾,付囑於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 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復 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 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 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爾時世尊而說偈言:『現在未來天人 眾,吾今殷勤付囑汝。以大神力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胡跪 合掌,而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不以為慮。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 ,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何況聞諸善事,念念修行 ,自然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地藏菩薩如此大願大力,令我非常嚮往─何時能去朝拜地藏菩薩的道場? 春風吹綠江南岸的季節,我來到了九華山。 走近這仰慕已久的芙蓉佛國,一種不可名狀的敬畏之情生起在心頭。我恭敬地扶一下背包 ,面裝著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節選,那是臨來時在家用電腦列印的─我想讓前來瞻仰地 藏者都知道持讀地藏經的殊勝。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我心默念著佛 號,虔誠地將「經」供奉在天臺禪寺地藏王菩薩的聖像前。殿裡年輕的佛子,為我的禮敬 ,敲響了鐘磬,感激的淚水頓時模糊了我的雙眼─只有身心沐浴過佛恩的人,才能體會那 發自內心感念的轟鳴…… 我是母親的女兒、兒子的媽、公婆的兒媳、丈夫的妻、公家的幹部、同事眼的女強人, 眾多的角色由我一個人來扮演,各種高度的標竿得我自己去超越。有了難處沒人說,心 的委屈只能往自己的肚咽。多少個夜晚,瞪著眼睛盼天亮。多少個白天,巴望天黑走進 夢鄉。挺著柔弱的雙肩,挑起沈甸甸的生活重擔,我像千萬個凡夫一樣「如履泥塗,負于 重石,漸困漸重……」在這娑婆世界,簡直看不到亮光,不知道活著到底有什麼滋味? 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救我走出了迷津。 我自幼生長在善良之家。我的老爺爺,買賣興隆,勤儉持家,賒藥濟貧。我的老父親,在 家是個孝子,在外行醫從不要錢,地上的螞蟻不准踩,見到丟棄的字紙一定要恭恭敬敬地 拾起來。老父親一輩子信佛念經,從不間斷。我受家庭影響,敬佛信佛,發自內心對佛教 有一種自然樸素、樂於親近的情感。然而真正讀到大乘經典,真正體會到佛力的殊勝,還 是自讀到地藏菩薩本願經開始。方才明白「地藏」,乃我們自己心地本有的真如藏性。一 心念佛,隨緣隨順,心地清靜了,自然就解脫自在。這就是迢迢幾千里,我定要到九華山 禮拜地藏菩薩的緣由。 我曾走過大江南北。峨嵋山、普陀山,嵩山、泰山,每到一地我必去佛教寺院禮拜供養, 縱然明白佛在心中,仍不敢忘時時處處熏陶自己的心智。九華山之行,不是出差,不是旅 遊,只為一種信念,為對佛菩薩的感恩。對我來說,到九華山就是一種神聖的使命。 在九華山頂峰的天臺禪寺,一位眉清目秀的佛子特地起身,恭敬地向遠來的香客雙手合十 頷首致禮,令我如聞佛的慈悲。那位撰寫碑文的長者,聽說我為八十六歲的老母、為年近 六十的大姐、為我年輕的兒子,啟建天臺正頂大雄寶殿隨喜,特意在蓋有「地藏玉印」蓮 花蕊上有「佛」的方巾上簽字,他簽的不是自己的名字。真正的佛弟子,心中無私無我。 這一樁樁的啟迪和感念,令人時時難忘。 走近天臺禪寺的大香爐,我點燃一柱心香,高高地舉過頭:祝願天下的父母健康長壽,祝 福天下的兒女茁壯成長!至誠祈禱:先亡獲超升,現世得安樂,法界諸含識,同生極樂國 !人太多,香很旺。我的手在青銅香爐壁上擦過,半面手掌烙成了紫紅色。我沒去理會。 我顧不得那許多。我只有一個心願,禮敬地藏王菩薩「于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 早令解脫」。巴不得再多長出兩隻眼,將九華山地藏菩薩的足跡全印進心底。 眼看太陽就要下山了,我人還在半山腰打轉。心掛著要去地藏菩薩的「肉身寶殿」,卻 不知路該怎麼走。正著急時,空曠的山林,不知從哪冒出一位年輕的當地人,領我走了幾 里路,循循善誘向我述說九華山的殊勝,一直把我送到。抬頭瞻仰夕陽金碧輝煌的「肉 身寶殿」,我感慨萬千,待要轉身謝謝那位年輕人時,卻不見了他的蹤影。「肉身寶殿」 ,我匍伏在地藏菩薩的金像前,禁不住淚流滿面……… 當九華山悠揚的晨鐘蕩起矇矓的晨曦,我上路了。說不清是種怎樣的心情,說不出是種什 麼樣的感動。車明明是在離開,我卻感覺又去了九華山………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還佛宿命通 企 西 從前,有一個王子很想擁有宿命通,希望能夠預知自己以後的人生會是如何,於是便向佛 陀詢問此事。佛陀知道他的想法後,便告訴他說:「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能夠相信因果 ,好好修行,沒有必要預先知道日後的事,以免徒增煩惱啊!」王子聽不進佛陀的勸告, 仍是一心渴望擁有宿命通,因此便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佛陀懇求。佛陀見他執意如此,便 授與他宿命通,讓他真的能夠預知自己未來的種種。 王子擁有宿命通後,便運用神通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知道自己壽命很短,十五歲那一 年就會死去。自從知道自己活不過十五歲後,王子天天都愁容滿面。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 去,到了十五歲那一年,王子果然死了,王室家族傷心地舉行了王子的葬禮,並且在王子 的墓地旁種下柏樹。 時光飛逝,幾年後,柏樹的根深入了王子的墓穴中,生長的方向正好對著王子臟腑的中心 位置。王子的神識,見到柏樹的根貫穿了他的心,於是便順著柏樹的根,依附在柏樹的枝 葉間。一日,他見到有羊靠過來,想吃柏樹的葉子,深怕將會傷了自己,於是便在羊吃柏 樹葉子時,讓自己的神識順勢進入羊腹中,又依附在羊屎上,順著羊屎排出來。這時,墓 園的園丁前來蒐集羊屎,用糞屎來為韭菜施肥,於是王子的神識,便因此轉而依附在韭菜 的菜葉之間。 一日,皇后突然很想吃韭菜,便吩咐御廚準備,墓園園丁就奉命收割。當王子見到園丁拿 著刀子要來收割韭菜時,害怕刀子會傷害到自己,心中十分驚恐害怕。園丁割完韭菜後, 便送到皇宮中。這時,王子的神識,正好依附在這把韭菜之上,廚師拿到了韭菜,便加以 料理一番,將它呈給皇后品嘗。這回,王子的神識便又隨著韭菜被皇后吃進嘴裡,之後, 神識就投胎成為皇后之子。經過十月懷胎,王子再次降生在王室中,並逐漸成長。 王子因為具有宿命通,長大後能預知自己日後的事,便又來求見佛陀說:「我不想再擁有 宿命通了,具備這種神通,只是讓我憂愁恐懼罷了,請求佛陀將它收回吧!」佛陀聽了王 子的話便說:「這就是為何當初我一直遲遲不肯答應讓你擁有宿命通的原因啊!如今你幡 然悔悟,這是最好不過了!」 現代社會上,有許多人標榜自己擁有神通,也有不少人一心想擁有神通,對神通趨之若鶩 ,殊不知隨時檢點自己的修行工夫如何,才是最重要的事。修行是根本,神通只是枝末, 就如同一株植物,根本穩固,自然枝繁葉茂,修行的境界到了,神通力不假外求,自然得 之;反之,若是不從根本上著力,徒然想在枝末上得到速成,這樣不但無法得到修行的利 益,反而會有無窮的禍害啊! (出自雜譬喻經) 吉祥平安 士倫 根據「兩千零二年臺灣地區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高達百分之三十七的受訪 者感到自己生命沒有價值,現代人的精神健康普遍不甚理想。尤其在失業、貧窮、重病…… ,一籌莫展時,揮之不去的無力感,如處隆冬酷寒,嗅不著一絲春天的氣息。 幼年無父,早年喪母,晚年喪子、失高徒,一生困頓不順,這是常人見到的孔子寫照。而 教化三千,得賢七十二,四科十哲,道冠古今,這是孔子一生卓越的成績,至今還沒有人 能夠超越。在生命的寒冬裡,孔子如何見得春天的希望? 西元前四九七年,孔子以五十五歲的垂暮之年,離開魯國故里,開始十四年的國外奔波生 涯。這一年的十月,孔子一行離開衛國,要前往陳國,途經匡地(今河南省長垣縣),遇 上第一遭難題。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七年前,魯定公率軍侵 鄭時,魯國家臣陽虎帶兵通過匡地,曾迫害匡人。孔子面貌同陽虎又有一些相像,匡人見 到孔子一行人便誤以為是陽虎再來,糾集群眾把孔門師生圍禁起來,長達五天之久。孔子 如何面對這場凶險困境?論語子罕篇記載: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 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一行被團團圍困,仇恨的匡人會有什麼不測之舉,很難預料。這時候,孔子怎麼辦? 他看著隨身的典籍,說:「弘傳古聖文化的周文王已經過世了,這古聖經典不就在這裡嗎 ?如果上天要讓這些古聖文化喪亡,我這個晚輩就沒機會遇上這些典籍了。上天如果不願 意讓這古聖經典喪失,匡人能對我怎麼樣呢?」 經文裡,散發出孔子面對困境的信心與勇氣。這分信心勇氣,從何而生?從「天命、經典 、孔子」三者構築成一個生命共同體。 孔子十五歲成童,立志學習古聖經典裡「修己安人」的智慧,到了三十歲得以紮根安住, 四十歲就有了不惑的智慧,年入五十而了知天命之所以然。從周文王以來,能這樣「信而 好古」又「敏以求之」的人,除了孔子以外,還有誰呢?古聖經典與孔子,已成了不可分 割的關係。孔子週遊列國時,有形的古聖經典隨身不離,經典彷彿成了孔子的護身符。更 重要的,經典中的無形智慧,早已存在孔子心中了,這才是真正的安全保證! 五十五歲的孔子,離鄉背井,所為何事?為了「斯文」不喪,做天之木鐸,以經典智慧警 醒世人!孔子將古聖的智慧,在魯國實行了將近五年之久。魯國不用,則到中原各國。中 原不用,則寄望於夷狄。神州中国行不通,搭乘簡陋木筏浮於海外,也願意冒險一試。即 使天地間都行不通了,也要把古聖經典藏諸後世,待時而動。這分使命任務,從周文王以 來,舍孔子其誰! 如果上天真想讓「斯文」消失,使天下人無福享用古聖智慧,孔子就該無緣遇上古聖「斯 文」。可是,給孔子遇上了。足證上天要孔子將「斯文」弘於四方,傳諸萬代。天命如此 ,匡人其如命何? 孔子信「斯文」,學「斯文」,從經典中獲得天命訊息,因知命而安身。知命安身,情緒 自然穩定,這麼一位和氣如春的吉人,何事不祥?化險為夷是意料中的事! 多少冤仇一筆勾 李坤海 人與人之間難免因人事上之傾軋,彼此間之利害衝突、誤會,而引發糾紛,構冤成仇。對此 冤仇,小人汲汲於「一報還一報」以逞快,君子焉者,則一笑泯冤仇。 江湖上有句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否則,冤冤相報何時了。至於如何解仇?且看當 事者的涵養氣度及智慧如何了。漢朝的季布本仕項羽,劉邦險遭他殺害。後來劉邦滅了項 羽,季布遭遇通緝而逃亡至山東,到朱家當幫傭。朱家看穿他的身分,不但不害他,反而 推薦給劉邦,劉邦不計前嫌,重用季布。不記仇的劉邦,有容乃大,在群雄之中,唯有他 能一統天下。 根據日本名作家菊池寬所撰寫的一本叫超越恩仇境界的小說中,有如下感人至深的解冤釋 仇故事: 約在德川幕府中期時代,與主人中川三郎兵衛之愛妾阿弓有染的下級武士市九郎,在一夜 弒主後,與阿弓雙雙逃離江戶(現今之東京),迢迢千里,越過京都,跑到信濃山與木曾 山交界的鳥居嶺定居。白天他們經營一家小茶水店供旅人歇息,夜晚則當起鴛鴦大盜。 三年後的有一天,市九郎見一對豪農夫婦來店休憩,他先行至并列樹山道埋伏,等豪農夫 婦一到,便躍身而出殺掉他們,然後將細軟及其行囊悉數搶奪。市九郎回到茶水店後,阿 弓責備他為何沒有把插在女人頭上的玉梳子及玉簪帶回來?阿弓說完,自己就飛奔到現場 去搶玉梳玉簪。市九郎看到阿弓如此貪得無厭又卑鄙,一絲幡然悔悟念頭,抽冷子掠過心 中,旋即他像發瘋似地向外狂奔,跑了約廿餘公里後,竟跪倒在一座佛寺─淨願寺。他要 求住持收他為弟子,並賜法號為了海。 潛心修行佛法一年的了海,經住持允許,出外雲遊四海,試圖救世人、行大善,一則以洗 除本性上的無明煩惱,發揚本來具有之德能光輝,以期還我本來面目,達於覺者「佛」的 境界,二來為過去的罪業懺悔贖罪。 有一天,他行旅到四日市山國河,行走於溪谷時,見村人圍著溺斃的屍體七嘴八舌地談論 。原來在前面有一處高百餘公尺的懸崖峭壁,阻擋去路,村民為越過陡峭的山,必須沿著 峭壁小心翼翼地爬行,為此每年約有十幾位村民不慎跌落溺死。唯一的方法是在長約四百 公尺的峭壁鑿洞開道。了海和尚發心立功贖罪,淨除惡業,決心憑一把鐵鎚和鑿子,單身 挑戰大峭壁。 了海天天勤奮不懈地鑿洞;起初村民們嘲笑他的愚行,經過了四年,村民的嘲笑一變為同 情。進入第九年,了海已掘進近五十公尺。村民見狀,開始相信開山洞有希望了,就催請 石工協助了海。因施工困難度高,遲遲不進,村民一個個溜之大吉,只剩下了海單獨施工 。十八年後,掘進了峭壁的一半,村民們又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全村居民都投入施工行列 。 就在此時,十九歲就立誓 報仇的中川之子實之助,花了九年時間終於找到本名市九郎的了海。當他見到了海,不禁 啞然無語。因為眼前的了海,與其說是人,倒不如說是一副殘骸。因為將近廿年之久,了 海一直坐在黑漆洞穴內用力揮鎚敲鑿,使得兩腳屈身難以自如,眼袋鬆垂而眼神無光,滿 臉憔悴,瘦骨嶙峋。實之助面對猶如半死人的老僧,一股冤仇之火頓然消退。了海和村民 們請求實之助,等隧道開通後,才讓他一償報仇的宿願,實之助允諾大家的要求。在往後 持續的施工中,實之助見了海和村民們的艱辛施工,深受感動,他也拿起鎚子和鑿子幫忙 挖隧道。 施工進入第廿一年,也就是實之助找到了海後一年半的時候,隧道終於開通了。了海按照 約定,走到實之助前,跪坐伸長脖子說:「抱歉,讓你久等了,趕快斬首報仇雪恨!」實 之助趨前拉著了海的雙手,倆人同時不禁淚眼滂沱,久久說不出話來。原諒仇人,不計舊 恨,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屋簷水點點滴 濯 生 孔子贊周易,在坤卦的文言傳,說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現世造的善與不善,當生獲得善惡酬報,到了後世,還有餘慶餘殃。 現世的善與不善,何以後世還有餘慶餘殃?就儒家而言,是子孫享餘慶、受餘殃。由於多 生恩恩怨怨,有緣結成一家人,故本人積善與不善,家人子孫也同受餘慶餘殃。 依實際而論,有餘慶餘殃,必有本慶本殃。民國二十五年印光祖師作物猶如此序說:「正 慶正殃,乃積善積不善之本人,受於來生後世,比餘慶餘殃,當超過百千萬億倍焉。」子 孫受餘慶餘殃,而本人受的本慶本殃,更超過餘慶餘殃百千萬倍。況且這受餘慶餘殃的子 孫,又何嘗不是本人去輪迴投生的? 五臺山清涼山誌記載彌陀庵兩位僧人的經歷。話說隋朝代州一地,有位趙良相的富豪,育 有兩個兒子,老大叫趙孟,老二叫趙盈,從小孟弱而盈強。年長分家後,弟弟趙盈強佔哥 哥趙孟的家財,使趙孟只得為人幫傭過日。趙盈死後,隨即投生到趙孟家作兒子,名叫趙 環,受盡貧苦災殃。趙孟死後,也投胎作了趙盈的孫子,叫趙先,從小享受富貴生活。趙 環為貧所迫,不得已作了趙先的僕人。主僕二人在朝五臺山時,趙環便想伺機殺了趙先, 一償兩代怨仇。在追逃之間,二人奔入一間僧寮,經得道高僧點示,方識自己前身,所謂 「怨家怨家,當怨自家」,能怨得誰!趙環為何受貧苦餘殃?全是自己前生不善,強佔兄 長的家業。 趙先何以能享富貴?因他前生不與弟弟爭奪家財,而得了餘慶。 俗諺:「屋簷水點點滴,滴到窩窩不差一。」自作還自受,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沒有 僥倖的意外,一切盡在因緣果報中。 書評:《病床邊的溫柔》 圓 中 范丹伯(J.H.van den Berg.M.D)著、石世明譯的《病床邊的溫柔》,是一本探討生病心 理的著作(註)。如同作者所言,這本書是一般性的敘述,用現象學式的心理學敘述病患 面對死亡威脅的一般性心理結構。本書所談的病患是指長期的、一病不起的病患,他們較 一般人更為清晰明確的感受到死亡的真實性與逼近。這樣的病患心理是什麼?家屬、訪客 、醫護人員在與這樣的病患互動時,若對病患的心理一無所知,往往徒勞無功甚至適得其 反。 生病是什麼?作者捨棄生理或解剖的觀點,而從病人受到病痛的打擊,生命必須面臨忽然 的改變來敘述其心理、認知與價值觀。 身體健康的一般人,多數狀態是活在未來的計畫與許諾中;在心理上,存在的未來性不斷 被有意無意的提醒。於是,死亡 ── 這個無法明確許諾未來的事件 ── 就成為健康領 域的拒絕往來戶。現代的社會習俗與普遍的拒絕死亡心態互相幫襯著對死亡的排拒,從醫 院、安養機構、墓園的型態到無形的死亡禁忌,都反映著現代理性對死亡因束手無策而產 生的逃避態度。存在最根本的真實 ── 生命的必朽 ── 在健康的現代人認知中被隱藏 起來,疾病與死亡不再是生命的必然,而成為災變。當這樣的人突然遭逢有明顯死亡威脅 的不治之症時,他的心理絕非普遍健康人以本位出發所能揣測。一個人因為缺乏將死亡視 為必然的心理準備,所以在看見疾病與死亡到來時,多少都有驚愕的成分。隨著疾病的駐 進,病患也讀到一個訊息 ── 死亡已經進入他的生活,所以「每個重病的開始都是一個 句點。正常的生活抵達了終點,另一個完全未知的生活才要啟程」。因為死亡的真實性已 經被病患所認知,所以他關心的層次與向度就不同以往。生病造成了充滿未來性的常態生 活的缺席,強迫與自願半參的將生命拉到受限的當下。病床上的病人無可避免的思考存在 必朽的事實,面臨存在終極課題的逼近,他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死問題與當下感受,病人嚴 肅又認真想要討論病情、痛苦或「還有多少時間」時,家屬、訪客虛與委蛇的輕率樂觀、 醫護人員有保留的告知與機械式的寬慰,與病人形成無意義的互動。 在討論病患的心理時,作者問道:「什麼才是重要的?」是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內涵 ?死亡是生命的症狀,引用尤金•閔可夫斯基(Eugene Minkowski)《一生的時光》的觀 點,在人生路途中,隨著最後一個里程碑 ── 死亡 ── 在我們心中的遠近感受不同, 我們會用不同的姿態行走;我們從未停止與死亡的互動,死亡認知決定我們的生活方式。 既然是最後一程,生命的完滿就不能缺乏死亡,「拒絕讓一個人思索如何接近死亡,實際 上是拒絕把他的生命看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對病患而言,期待了解病情與所剩時日,是 一種對存在求真的渴望;認真面對死亡的真實性是成就完整生命的機會,在充滿死亡認知 下有意義的調整與昇華人生態度,可以避免在完全忽略的狀況下乍逢人生終點。對病人的 生命內涵而言,病患、醫護、家屬訪客共同編織的自我欺瞞,與由病人的求真渴望所形成 的真摯告知相比,顯然後者富於前者。 在一般性的敘述生病心理後,作者以病人心理為基準,為訪客作了番建議:舉止如何合宜 ?座位、距離如何拿捏?最重要的是互動態度:給病人機會說心理的感受、不避談病情的 嚴重性、不避諱病人對痛苦與沮喪的表達、不避談病人以前的生活方式、不視病人為正常 生活的局外人。都是基於一般性的生病心理所作的原則性建議,實際的細膩操作還需取決 於當下情境。 最後,作者由病人的心理需求與醫生的專業要求觀察醫病關係,為醫病關係詭譎的兼具了 最大的信任感與最小的熟悉感提供了解釋。至於傳統而普遍的醫生專業訓練與病人心理需 求的衝突應如何取捨,例如病情告知與否、生命長度與生命內涵的醫學迷思,都已在敘述 生病心理時提出個人觀點,提供醫界不同的視野。 在這本饒富哲理的小冊中,作者由病人的立場敘述病人因為生病所引起的心理調適問題。 通過對死亡的逼近感,病人會有健康的常人所沒有的關懷重心與感受;在這裡,讀者可以 反省到以健康的自己為本位的粗暴,不論我們身分是長時陪伴的家屬或偶一為之的訪客, 甚至是最具醫療專業的醫護工作者。本書點出了問題的核心─死亡的真實感發生在病人身 上,健康的常人卻大多陌生。對這問題的回應,原則說來就是要認識病人經過死亡反省的 心理;但是如何落實?勢必自己也要有相當程度的死亡反省。本書花了部分篇幅談到死亡 的真實性與它在生命中的定位,但都止於原則性的淺談。讀者若要對死亡的真實性有真摯 的承認,或許要透過反覆的思維提醒,或許要專業的宗教學、哲學的引領,或許要像托爾 斯泰筆下的伊凡•伊里奇一樣罹患絕症才能認識,但這已不是本書的範疇。 不過,本書既然是以生病心理的一般性結構為認知核心,對於生病心理的複雜性並未從理 論出發給予結構完備的論述,只是透過對死亡的反省,以觀察、歸納的方式書寫生病心理 現象。所以,在描述病人心理時,本書同時包含了驚愕災變與昇華價值、排斥疾病與接受 死亡、不甘心放棄健康生活的未來性與認清事實活在當下……等在邏輯上無法同時成立的 態度。這些不同的生病心理,在生病心理學中應如何定位?其實是需要有系統的理論架構 收攝與解釋這些心理現象。對應著許多性質不同但都可能在不同時候出現的心理現象,訪 客與醫護的操作若無理論系統的認知,則只能憑著經驗的累積做出合宜的互動。或許范丹 伯有一套能統攝其觀點的理論基礎,但本書的寫作看不到依循一套嚴謹理論系統的跡象, 所以系統嚴謹度不足,同時形成了其觀點說服力的難題。 雖然有系統性不足的缺憾,但是從生病心理的本位出發,提醒健康的訪客與醫護人員所疏 忽的焦點,喚起以生病者心理需求為主體的慈悲與溫柔,並學習思考完整生命的意義,確 實是發人深省,無損於此書在引導新視野的價值。 (註:心靈工坊所出版的封面標舉為「探討生病心理學」,筆者認為本書所探討的只是生病 心理,生病心理學是生病心理的後設研究,探討生病心理學又是生病心理學的後設研究。) 似水年華 瑜 揚 才剛賞過中秋的圓月,沒想到又要忙著迎接新年的到來了。時光的消逝,就如東流的江水 ,總在驀然回首的當兒,給人一種深沉的無力感。面對命光的消減,你是有種該趕緊去掌握 一些什麼的驚覺,或是事不關己地繼續走馬看花的旅程呢? 孩提時代,最期待新年的來臨了,因為滿腦子想的,都是吃吃喝喝的放縱與歡樂。等到年 齡漸逼「而立」大關,看著週遭的同儕一個接著一個「升格」為父親、母親,才似乎懂得 杜甫詩(贈衛八處士)中所云:「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的心情。這「忽」字,從前 只是滑口而過,如今觸及,才真正是別有一番滋味。想像杜甫看著久未謀面的友人,試著 要在記憶中尋找他的模樣,好不容易拼湊出他年輕的影像,可是當和眼前這位被兒女環繞 的人一對照時,一種物換星移的感慨便開始在心底交纏。當時,大詩人那握著酒杯的手, 恐怕是微顫的吧?杜甫寫作此詩,年紀早已過了三十,且跟友人上次的聚首,也是二十年 前的事了。 二十年間,不但

相关参考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