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28期

Posted 佛教

篇首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28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望 道 鞭鼓生 二十年前,雪公曾語重心長的向學生們說:「大家學佛,前途不抱樂觀。殺盜淫這些事, 以前是壓著,現在殺盜淫是公開著。過去琉璃王滅釋迦種,佛說這是因果,目犍連不以為 然,強以神通力將三千人置於缽中,送上天去。事後目犍連將缽取下,竟成一缽血水。這 事連釋迦牟尼佛都辦不了。」 又說:「我志在給你們指出目標,淨土宗的秘訣─『帶業往生』,你懂了,這就不上當。 你雖未「見道」,已「望道」矣,目標對了,就不走岔路。學佛,無論誰有什麼能力,都 只是助緣。我只是給你開路,成就全在你自己。個人生死個人了,個人吃飯個人飽。今日 能夠『望道』,此後功夫,還在你個人修行。總而言之,修行原則,都在身、口、意上。 你只要好樂這神通、那神通,你就誤入了歧途!」 二十年後,展讀師訓,字字句句是那麼淺顯易懂,用心卻那麼懇切深遠!老人家說:「我 講經、講課,都是為著大家,你馬虎聽,我送禮就送不出去。你用心聽,心裡有底,遇到 邪魔外道,就不為所惑!」想想老人家對社會大搧殺、盜、淫邪風的感慨,與因果業力難 逃的明示,真如醍醐灌頂!今日身處惡環境的佛弟子,那一位不困在染緣中,灰頭土臉, 無力自拔。 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造業也是個人要酬償。世人之所以有殺盜淫的行為,都是被財色名 利沖昏頭。「望道」之後的長路,迢迢漫漫,雖是不樂觀的學佛環境,還是可以求個共中 不共。我們可別自亂陣腳,隨名聞利養,婆娑起舞。更別因曲高和寡,無人唱和而心生退 轉,改弦更張。弘一大師說:「末世善知識,多無剛骨,同流合污,猶謂善巧方便,慈悲 順俗,以自文飾。」路再難行也得行,個人生死個人了。明明白白一條路,千千萬萬如是 修。 讀易散記:否卦六爻 自 明 六三,包羞。 惠氏棟周易述:「注。否成於三。坤恥,為羞。今以不正,為上所苞。故曰苞羞。疏。 陰消至三,成否。故云否成於三。坤為恥,虞義也。廣雅曰,羞,恥也。故坤恥為羞。三 不正,為上所苞,以陽苞陰,是苞羞也。孟子曰,無羞惡之心,非人也。故彖以三為匪人 。」 李氏光地觀彖:「陰柔不中正,處不交之時,承媚茍合,包蓄其羞而已。」 象傳說:「包羞,位不當也。」 荀慈明注:「卦性為否,其義否隔。今以不正,與陽相承,為四所包。違義失正,而可羞 者,以位不當故也。」 李疏之意,卦性本有否隔之義,而否是以陰消陽,消至三而成否,所以否卦實成于三。 六三,陰爻居于陽位,其位不正,以不正之陰,與四相承,為四所包。既違泰義,又失正 陰。可羞孰甚。其為可羞者,因其所居之位不中不正,是為不當。 李氏又說:「陰消至三,否象始成。位既不正,為上所包。以陽包陰,是包羞也。三與上 應,皆不得正,故曰位不當也。」 惠氏說:「上包三,二爻皆失位。故云位不當也。」 孔氏穎達解釋王注說:「包羞者,言群陰俱用小人之道,包承於上以失位,不當所包承之 事,唯羞辱已。」 程伊川說:「陰柔居否,而不中不正。所為可羞者,處不當故也。處不當位,所為不以道 也。」 李氏光地說:「以不正之德,當不交之時。」位不當,是指以不當之位,行不當之事。否 時小人竊位亂行,即是此義,是以可恥。 九四。有命,?咎。疇離祉。 九家易注:「巽為命。謂受五之命,以據三陰,故?咎。?命而據,則有咎也。疇者,類也 。謂四應初,據三,與二同功,故陰類皆離祉也。離,附。祉,福也。陰皆附之,故曰有 福。謂下三陰離受五四之福也。」 據李氏疏說。三至五是互體巽,據巽彖傳說,巽為命。四近承五,是謂受五之命。四受命 以據三陰,所以?咎。如?受命而據三,則是有咎。因為九四爻不當位,故不能不受九五之 命而據三。疇作類字講。離,據離彖傳,作麗字講,離麗二字皆是附著之義。祉義為福。 繫辭下傳說:「二與四同功。」由于九四遠應初六,近據六三,又與六二同功,所以下卦 三爻同以陰類與上卦乾陽為正應。陰附于陽,故皆有福。此由九四承受九五之王命而然, 所以荀注:「謂下三陰離受五四之福也。」 象傳說:「有命?咎,志行也。」 荀慈明注:「謂志行于群陰也。」 李氏纂疏:「四承五命,下據三陰,而陰類皆離其福。是四之志得行于群陰也。」 何氏楷說:「命謂天命。否泰反復,天運之常。故濟否之志於此得行。為九四者,不可不 自勉也。」 何氏以命為天命,以志行寄望於九四。此說可取。 唯識三十頌研究(八十八) 智 果 ◎生死相續難(續一) ※前 言 上來已略說有情生死相續之因、緣,今當續說由因、緣所感得之生死果報身(即生死之體 )。 △後出生死之體 或人問:為何說正感生死之因為有漏、無漏二業,助感生死之緣為煩惱、所知二障耶? 論主答:以生死有二種故。何等為二? 一者分段生死。 二者不思議變易生死。茲分釋如下: (1)分段生死 1、出 體 成唯識論卷八云:「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粗異熟果。」 謂分段生死之體,乃是以前面說之有漏善、不善業為正感生死果報之因,又以前面所說之 發業潤生煩惱為助緣,由此因緣和合所感得之三界粗異熟果也。 或問:「粗」字何義耶? 答曰:謂此分段生死之體,以五蘊為性故,易可見故,有定限故(身命短長有一定限度也 ),易了知故,二乘、世間共知有故,名之為「粗」。 總之:此分段生死果報身,乃是指三界六道眾生五蘊和合之身也(即大智度論七十四卷所 言之「生死肉身」也)。  2、釋 名 問:三界六道五蘊和合之身,何以名為「分段」耶? 答:論卷八云:「身命長短,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謂此三界六道五蘊和合 之身,隨宿世招感生死之因緣勢力,「身」則有長有短,或數公分乃至或過五百由旬等; 「命」則有壽有夭,或朝生暮死乃至八萬大劫等,皆有一定限度,不能前後改轉,故名為 「分段」。 「分」謂齊限(限制也),即謂命根(有情之壽命也)。 「段」謂差別,即五蘊體,捨此受餘(投胎易殼,變形易貌)有差別故。 此差別「身」,「命」有齊限,故名「分段」。(詳見了義燈第六末) 總之:三界六道眾生,每一期生命之業報身,壽命皆有一定限度(分),形體亦各有差別 (段),故名為「分段身」。此「分段身」在三界六道中生死流轉不停,則名為「分段生 死」。 (2)不思議變易生死 1、出 體 成唯識論卷八云:「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 何謂無漏有分別業?唯識心要卷八言,即是「有為無漏業」謂有為而通於無漏之業也,亦 四諦中之道諦也,「道」者能通之義。行者修諸道法,略者戒定慧,廣則三十七道品,依 之實修,能令行者通至了生死、成佛道之境界。是故佛法中所說各種修行法門,皆是「有 為無漏業」,亦即「無漏有分別業」也。 又「無漏有分別業」,述記第八末則稱之為「無漏後得有分別業」,而「無漏後得有分別 」者,即指「後得智」也,此智乃「根本智」所引生,能了達俗諦森羅萬象之智,此智體 是無漏,而有正分別,能上觀佛法,契印(法印)無乖;能下教有情,如理(真諦理)不 謬,又能遍習五明,起大悲願,利樂有情,故名「無漏有分別業」也。 案:「五明」者,古印度之學術分類法也。 謂此不思議變易生死之體,乃是以前面所說之「無漏有分別業」為正感生死果報之因,又 以前面所說之「所知障」(即執上有菩提可證,執下有眾生可度,大悲願力,由此而生, 念念欲拔眾生生死大苦,心心欲求無上菩提大果)為助感生死果報之緣,由此因緣和合所 感得之殊勝細異熟果也。 或問:「殊勝」及「細」為何義耶? 答曰:謂此不思議變易生死之體,仍以五蘊為性,於「五果」中(即異熟、等流、離繫、 士用、增上)屬「異熟果」攝。故會玄第九卷云:「即以無漏業、所知障,欲色二界異熟 五蘊而為體性。」 然此異熟果,望分段生死之體,轉淨妙故,轉微細故,轉光潔故,無定限故,非彼世間及 非「迴心二乘」境故(迴心二乘,指迴轉小乘心,趨入大乘者),名為「殊勝」。 又此異熟果,唯妙唯細,唯是菩薩及其自身並佛之境界,故名為「細」。 故總名此「不思議變易生死」之體為「殊勝細異熟果」也。 或問:何故「分段生死」之體,論言三界果,今「不思議變異生死」之體,論卻不言何界 果? 答曰:分段生死之體,乃隨宿世有漏善、不善業所招感,隨業繫地(隨業繩繫縛於三界九 地中),故論言「三界果」(有漏果)。 而今不思議變易生死之體,乃隨無漏業所招感故,或在色界後,或在欲界後,即由有漏, 引生無漏,出過三界九地,故論不言何界果也。(詳見成唯識論卷七,論及第八引生無漏 之界地可知)  2、釋名(兼辨得人) ▲釋第一名─不思議變易身   問:此殊勝細異熟果報身,何以名為「不思議變易身」耶? 答:論卷八云:「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 妙用難測,名『不思議』。」 述記第八末云:「『變』是改義,『易』是轉義。」謂諸聖者(指迴心二乘及已得自在菩 薩),以悲智修心:有悲故,欲下化眾生;有智故,擬上求佛果。念斯分段(即凡夫輪迴 於六道之身),短促無堪,不能長時遠征大劫,修其勝行(即菩薩所修之十種勝行,十波 羅蜜也),遂以所知障為緣(即執上有菩提可證,執下有眾生可度),無漏業為因(即悲 願力也。悲者,下化有情也;願者,上求菩提也),冥資「故業」(「故業」者,即現身 之因也。聖者不造新業,所以資助「故業」也)「故業」被資助已,便能熏「識」等五支 種子,既被感已,生現功能,而復殊勝,功能既勝,所生現行「身」之與「命」而有改轉 ,由是改粗身為細質,易短壽為長年,然後能廣修勝行,趣無上覺,是故得有「變易」身 也。 又此變易身,乃由無漏定願,正所資生,正所感得,妙用難測,非凡夫、二乘所能計度故 ,名「不思議」(非謂菩薩、佛不知,名「不思議」也。) 或問:既改粗身為細質,易短壽作長年,何名生死? 答曰:覺知勢盡名為「死」,入定還資謂之「生」。 今試舉一「不思議變易身」之實例:即傳佛心印之西天初祖摩訶迦葉尊者。 根據奘公大唐西域記卷九記載: 如來化緣斯畢,垂將涅槃,告迦葉波(即摩訶迦葉)曰:我於曠劫,勤修苦行,為諸眾生 ,求無上法,昔所願期,今已果滿,我今將欲入大涅槃,以諸法藏,囑累於汝,住持宣布 ,勿有失墜。姨母(即釋迦佛之姨母大愛道比丘尼)所獻金縷袈裟(又作「金襴袈裟」) 慈氏(即彌勒菩薩)成佛,留以傳付。 又根據景德傳燈錄卷一記載: 迦葉尊者將正法付囑於阿難尊者之後,乃持「僧伽梨」衣(又稱「大衣」,為比丘外出及 其他莊嚴儀式時著之),入雞足山(位於中印度摩竭陀國),俟慈氏下生。 又付法藏因緣傳卷一亦云:「摩訶迦葉,以定住身,待於彌勒。」並云:當時阿闍世王獲 悉摩訶迦葉入滅之消息,悲痛逾恆,曾與阿難尊者,同往雞足山瞻仰尊者遺容,王既到已 ,山自開闢,迦葉尊者在中,端然入定,全身不散,曼陀羅華,覆蓋其上,莊嚴無比。 總之:迦葉尊者承釋尊之命,現在雞足山中入定,待彌勒佛下生人間,將金襴袈裟傳給彌 勒佛,方完責任也。 或問:彌勒菩薩何時下生人間成佛? 答曰:其說不一,今僅依中阿含經卷十三說本經之記載說之。彼載佛言:「彌勒於未來久 遠人壽八萬歲時成佛。」 又依佛祖統記卷三十亦云:「住劫中第十小劫之減劫,人壽減至八萬歲時,賢劫第五彌勒 佛出世。」據此則彌勒菩薩降生之年數,可分作三段計算之: (1)住劫中第九小劫,人壽減至一百歲時,賢劫第四釋迦佛出世。每百年減一歲,減 至十歲時,第九小劫盡,則其所經歷年數為:(100-10)×100=9000 (2)進入第十小劫之增劫,每百年增一歲,由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則其所經歷年數 為:(84000-10)×100=8399000 (3)進入第十小劫之減劫,每百年減一歲,由八萬四千歲,減至八萬歲,彌勒佛出世,其 所經歷年數為:(84000-80000)×100400000將上來三段數字相加,共為八百八十萬八千 年,此即從釋尊出世後,至彌勒菩薩降生之年數也。 而今日之下,距釋尊出世,僅約三千年耳,故知迦葉尊者今必尚在雞足山入定,由悲願力 ,冥資故業,改轉身命,無定齊限,不可思議,藉以完成釋尊所付託之任務。則今尊者殊 勝之形體,豈非即「不思議變易身」乎? (未完待續) 佛法不壞世法 蕅益大師 佛法中行佛法,非難也。 世法中行佛法,乃為難事。 又佛法,仍不壞世法,名難中之難。(如佛抬父棺) 已聞佛法不可空過-六十一年元旦慎齋堂講話 雪廬老人 雪公在世,每年元旦都會應中部大專院校同學的啟請,在臺中市模範街慎齋堂舊址,開演 佛法。在兩小時法筵上,雪公針對時弊,契合修學,為眾宣說法要,消融修淨疑惑。民國 六十一年,距雪公來臺弘化已有二十年,部分聽經大眾漸生懈怠,於是雪公在元旦一連三 天,宣講學佛念佛的根本信念,藉此砥礪大眾道心,在菩提道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編者謹案) 慎齋堂每年元旦三天都會講些東西,因近年在慈光圖書館講華嚴經有很深妙理,每週聽一 次;在善果林講無量壽經,漢文古奧,講聽均不容易。佛法聽的當下就得益,但講大經是 否契機呢?講經必須按規矩講,因此有人得益,有人未必得益。 本人在臺中講了二十多年的經,大家普遍均有點懈怠,這是很不好的現象。聞經重要在行 解,光解不能行,毫無利益。在各道場講解種種法門,講得很高深,然行在念佛,二十年 來,有幾人念佛得一心?思惑不說,見惑斷了幾品?如此徒增知見,說食數寶而已,得益 不大。平素在講經之外,很難講解其他義理,今天藉此為諸位講修行法,皆家常談話,不 談玄說妙,文字講去一目了然。 題目是「已聞佛法,不可空過」,正對吾人學佛者講。吾人學了二十多年佛法,有否得益 ,現在即可看出。眼前現象不好,到臨終如何會有好現象?臨終能遇特殊機緣,或可有之 ,但甚難稀有,仍以現在腳踏實地用功比較保險。何謂空過?十年前不空過,近十年似有 空過現象,則現因不好,要得良好結果不容易。今人福報亦大有問題,現今局勢大亂,能 安穩修行即大福報。生命在呼吸間,今日毫無成就,即是空過,在大亂之際,能得共中不 共即是大福報,否則學佛二十年即是空過。 假若諸位今日能省察自己所修所為,修行一天,就有一天不同的心理,若覺此心理在共業 中能倖免大難,將來或可往生。今天求諸位要起一番大警惕,一息尚存仍未晚,若到臘月 三十臨命終時,為時已晚。 (甲)佛法─破迷啟悟 離苦得樂 「佛法」的好處,在能使眾生「破迷啟悟,離苦得樂」。「破迷啟悟」,凡眾生皆迷,破 一品惑始悟一分真理,吾人見思惑一品未斷,故在迷中,辦事無不錯誤。「離苦得樂」, 今諸同修家境頗佳,均較十年前好,此是以前種的福,若不再接再勵,後來即將危險;因 迷而不悟,不悟則造業,造業則受苦,故佛法教人破迷,破迷即啟悟,啟悟不為惡,自然 離苦得樂,此有因果聯帶關係。佛為醫王,眾生服藥始得癒病,因果不信,還談什麼佛經 ! 講念佛方法,就在講因果,念佛重在一心,何以不得一心?即因心在財、色、名、食、睡 ,貪、瞋、癡、慢、疑競相起來擾亂心地。煩惱多,故念佛時魔障起來,如何能得一心? 善根、福德是生淨土的正因與助緣,正助雙修,如鳥兩翼,缺一不可;諸位的善根縱使很 強,而福德太弱,如鳥一翼不振如何高飛?只要不造業,不起貪、瞋、癡、慢、疑,即能 得一心不亂。 「難逢難聞」,華嚴經云:「如來不出世,不見一切法。」佛不出現於世,無一人得解脫 ,出現於世,亦不能人人皆得解脫,但看因緣如何,故云佛法難聞。佛法難聞,有的人聽 不懂,或是聽了不記得、錯過了,八識田上只種種子,就是空過。學佛者多,成就者少, 經論有說:「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很多菩薩發大心、 魚一次下很多卵、菴摩羅樹花開很多,但是最後能結果的很少,都錯過了!只要不錯過, 抓住不放手,未有不得利益者。 「雖聞難解」,智者大師三個月講一「妙」字,故知佛法雖聞難解。聞而不解,則不知其 大用,如何得利益?比如給人一隻錶,對方不知其用處,便毫無利益。念佛是金剛種子, 念佛一聲就永不退轉於菩提心,若種子未入地,種子雖佳也無用處。 「雖解難悟」,若能理解佛法,能否往生?也無把握,臺中學人在外講經者甚多,然講經 不能了生死,解後必須繼之以悟。解不同於悟,悟者,解後心理忽然轉變境界,得法喜, 世間是非可置之度外,如此變了心理,即得法喜。悟得法喜,即不得了,此點小境界,吾 人均未做到。 「雖悟難修」,佛法體悟,不僅僅是上述的悟,縱使是禪宗的大徹大悟,仍未斷生死,到 了徹悟才是真知正見的修行,未悟以前談不到修行。悟後,如見雲中之月,尚未真見。見 道後才修道,雖悟了理,但修行仍甚難,修行就是在去惑,去了惑,往生才有把握。金剛 經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此即悟理後的持戒修福。所以無論何宗,皆 須福慧雙修。修不成,則惑未去,仍在迷中。念佛斷不了惑,須伏惑,此為淨宗的特別法 ,他宗必須斷惑。伏惑怎麼講?惑斷不了,則壓伏住,屢次的壓伏使惑起不來,到臨命終 時,八識田中種子起現行,若阿彌陀佛淨念種子在上,見思煩惱在下,迷惑搖不出來,即 可往生。但不可念一層佛號,又壓上一層煩惱,或十層二十層煩惱,如此舊惑未去,又增 加新惑,臨終如何能帶業往生?淨宗念佛如以石壓草,惡念壓於下,淨念加於上,才有往 生希望。 「雖修難證」,他宗雖修而難證。修是因,證是果,見思惑斷盡即是證,才不入輪迴,但 斷一品惑,如截四十里瀑流,故須七番生死,才證羅漢果。修菩薩法,要證到佛果更難。 淨土宗的伏惑,當生即能辦得到,若用功加行,七日亦能辦到,只可說證得一半。諸位從 今日起,時時念佛伏惑,不再做壞事,多做善事,如此就可穩穩當當成功。 (乙)障礙之因 為何難聞、難解、難悟、難修、難證?須找出病源。 「難聞在少福」,福報少,遇不到佛法,聽到了也不接受。諸位都有福報,大家雖修了福 但未修慧,慧是去煩惱,貪、瞋、癡、慢、疑為根本煩惱,大家難悟難證,即隨煩惱作祟 的關係。 大家要去除煩惱,都感到困難,但為了脫生死,光是坐著不行,必須去做,現在中國文化 被打倒,尤其困難。斷惑、守戒,有兩大問題,一是愛、二是惡,愛惡為一切煩惱的總根 本,去此二字,自然有戒,即證平等性智。儒家講七情  喜、怒、哀、懼、愛、惡、欲 ,人之大欲即男女飲食,大惡即死亡貧苦,人皆愛其所愛,惡其所惡,則天下大亂,故古 人講究「懲忿窒欲」,控制愛惡,發乎情,止乎禮,吾人無此工夫,故戒不易守,惑更難 斷。 「難解在散亂」,不能理解佛法,因心識散亂,不能專注。眼看一物,心就起愛惡,挑挑 剔剔。 「難悟在昏沈」,心思昏沈,不能深心體悟佛法。聽了佛法,提不起興趣,無歡喜心,聽 了等於不聽。 「難修在放逸」,何謂放逸?今日不肯修,等明天才修,機會來了輕輕放過。 「難證在懈怠」,不能精進,故不能證果。精進即不懈怠,不畏任何障礙,不斷見思、不 成佛果,誓不停止。 以上所說「難聞、難解、難悟、難修、難證」,就是學佛的五層障礙。 (丙)應發警覺 「劫在惡濁,命在呼吸」,吾人在五濁惡世,今再加上原子彈更可怕,命在呼吸間。若再 一下生,「三途壽長,易入難出」,不斷思惑,死後還有隔陰之迷,投入畜生道,如投胎 為豬,多生多世為豬身,若投生螞蟻,七佛出世仍是蟻身,相續長壽,易入而難出。「當 時失念,隔陰之迷」,失念即是隨煩惱,投胎時落入陰境之中,忘記佛號,隔生則盡忘前 世之事,此即是隔陰之迷。 「欲求解脫,機在今身」,錯此機會,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故欲解脫就在當今此身,信 願念佛,當生成就,往生極樂。這是淨土宗「不用三祇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的特別 辦法,大家且莫空過。 一 心 三 省 若一心深信,則供養經卷勝。若不一心,雖受持而不如。 (摘自大智度論) 對於佛經尊重恭敬、燒香供養,與讀誦受持、領解其義,何者較為殊勝呢?不待言,當然 是後者。不過,大智度論上說,如果讀誦受持佛經,但卻以散亂心為之,對聖言量沒有抱 持恭謹、敬慎的心態,那麼,所獲致的功德,反倒不如一心皈命佛陀,視佛典如見佛面, 而供養、禮拜之人了。 學佛本就是要來調伏、收攝我們朝三暮四的妄心,妄心被調理得妥貼了,定功才能深入, 本具的智慧也才能開顯。倘若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一味說要學佛,縱然閱遍三藏十二部 ,也依舊是個平庸凡夫,無法悟入佛知見。佛法是心法,不同於一般泛泛的世間學問,學 人必得先放下世俗成見,用專一的心去領會聖言量,如此才能銷融凡情,於佛法中得利益 。如果進佛堂是一套,出佛堂又是一套,縱使對佛言如數家珍,也不如一位語默動靜皆是 一句阿彌陀佛的老太婆了。 念佛三昧 印祖云: 念佛時能攝耳諦聽,即都攝六根之法。以心念屬意根,口念屬舌根。耳聽則眼不他視,鼻 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攝六根而念,則雜念漸息,以至於無,故名淨 念。淨念能常相繼不間斷,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異名。吾人隨分隨力念, 雖未能即得三昧,當與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則或致起諸魔事。得念佛 三昧者,現生已入聖位之人也。故須自量。(印祖文鈔三編復徐志一居士書) 蓮池餘馨之三─慈舟大師 智 展 慈舟大師,是民國初年專研賢首宗的大家。他一生著力於弘揚華嚴經和大乘起信論,而且 對於提倡戒律亦不遺餘力。八十卷的華嚴,慈老駐錫在北京的時候,就至少講過三遍;而 當時中國南北各地寺廟多遵行「安居」、「持齋」之制,則是慈老大力呼籲的關係。這位 民初的高僧,雖然「教研賢首」,但卻「行在淨土」,總以持名念佛作為自行化他的指歸 。農曆九月十九日,是大師一百二十六歲冥誕,且將他老對於淨土念佛法門的重要開示整 理如下,供養讀者諸君: 一句彌陀 具足普賢行願 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以十大行願導歸極樂,勸進善財童子發願求生彌陀淨土 ,速成正覺。慈舟大師說:「念普賢行願品,即是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即具足十大 行願。何以證明?十大願中,『一者禮敬諸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二字即是皈依 投順,既皈依投順,豈不禮敬。『二者稱讚如來』。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無量光, 念阿彌陀佛,即是稱讚佛的無量光、壽。『三者廣修供養』。供養有法供養、財供養,念 南無阿彌陀佛時,讚佛無量光、壽就是法供養。既然念佛為法供養,豈無一香一花為財供 養。『四者懺悔業障』。五停心觀中所提的多障眾生念佛觀,故知念佛即是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念佛法門,係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我們依教奉行念阿彌陀佛,就是隨 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念佛就是請佛說法,求見相好,求見光明。能念得感應道交 ,就得見佛,就能聞法,念佛時豈不是請轉法輪嗎?『七者請佛住世』。一念念佛一念生 ,念念念佛念念生。眾生心若能依佛而生,佛即依眾生心住,念佛豈不就是請佛住世嗎? 『八者常隨佛學』。一切佛皆以普賢行為因,故普賢行為諸佛普因。又十地菩薩皆不離念 佛之因而得成佛,念佛豈不是常隨佛學嗎?『九者恆順眾生』。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 恆順眾生性,何以故?人人都具有自性彌陀,故自性彌陀者即法身佛是也。同一無量壽, 同一無量光,上至諸佛,下至蠕動含靈皆具佛性,豈不是念佛即是恆順眾生嗎?『十者普 皆回向』。普賢行願品中說:『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有情,速 往無量光佛剎』。普賢行具足無量福德,故云殊勝。六道眾生沉溺分段生死中,三乘聖人 沉溺變易生死中,惟佛超登究竟彼岸,以殊勝行,普為眾生回向生無量光佛淨土。所以說 念佛具足十大行願。」 希望大家念「南無阿彌陀佛」 慈舟大師云:「念佛要至誠懇切一心念,能一心則忘記一切,只有佛現前。如此用功,用 的上是自己的善根為『因』,功夫為『緣』。用不上是自己業障強,則道力不勝業力,正 念打不過妄念。怎麼辦?還要再打,此則名為用功。若妄念打不掉,即停住不打,念佛念 不上,即停著不念,當下即是妄想舊家風。俗話說:『要得功夫深,杵頭磨成繡花針』。 雖說正念與妄念互起,如一人與萬人敵,可是正念是究竟打不死的,妄念是究竟打得死的 !何以故?正念打不死,才說眾生能成佛;妄念打得死,才說諸佛已成佛。『打得妄想死 ,救得法身活』,我等就怕用功不切,切則總有一天打死妄想得成佛的。希望大家念『南 無阿彌陀佛』!」 慈舟大師三十四歲出家後,半生精力幾乎都投注在弘揚賢首教義及佛家戒律上,然而在行 門修持方面,卻總勸人專念彌陀、求生極樂。解門功夫精深如大師,尚且依止念佛法門, 以此自行化他,在戒教講求上俱缺的吾人,怎能隨意輕蔑、鄙視,譏之為「老太婆法門」 呢? 往生無礙 濯 生 從前有兩位居士,平時以道相交,視為生死蓮友,互約往生之日,彼此通知,二人同去。 後有一位,不告而行。另一位,到第二天才聽他的兒子通知說:「我父昨日無病歸西了。 」該居士聽了,當下就說:「這老漢不告而行,我只須片刻之功,就可以追上。」遂即沐 浴,更衣端坐念佛而逝。 另有一位高僧,更為稀奇,臨往生時說道:「我歸西方,欲帶一侍者,誰願同我去?」眾 人都不敢回應。傍有小孩答說:「我願隨和尚去。」和尚說:「你先回家去辭別母親。」 小孩拜別母親,他母親以為戲言,豈有此事?乃隨口答應。不料小孩返回寺裡後,立刻念 佛坐化。和尚摩其頂說:「小子!怎能先我一步呢?」和尚也合掌念佛而逝。 有一位懷西居士,臨終無病,告訴家人說:「我要往歸西方了。」家人應道:「等燒香湯 ,沐浴後吧!」他答說:「我早已香湯沐浴了。」最後談笑而逝。 觀此五人,臨終全無業障阻撓,解脫自由。 更有一位僧人念佛時,遇見一隻雉鳥從外飛入,欲啄僧人。傍有金甲神,執杖逐去說:「 大師應當生西,豈可還汝命債?」觀此可知,真得念佛利益,定業也可免,何況是不定業 ? 這幾則瀟灑無礙的往生風範,是了然法師在淨土法門古今異同一文提到的實例,願淨土念 佛人讀後心嚮往之。 聖賢百二廬山峰 淨 業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一行人從黃山下來,偏向廬山直奔而去。 黃山高峻險陡,歷來少有修行人在此結廬而居。現在的黃山,除了光明頂、雲谷寺還有些 微的佛法氣氛外,盡是「別有天地非人間」的自然風光。  廬山真面目 廬山則不然,她秀麗絕塵卻平易近人。當雲霧生起,碰觸四週山壁,忽忽作響。天將下雨 ,先在嶺頭形成環形白氣,彷彿掛了一條纓絡。天上雨水不向下落,卻往上飛去。雖然廬 山有這許多奇特難測的現象,卻不像黃山只能遠觀,難以親近。自古有無數高僧駐錫山中 ,文人雅士船行九江,往往泊船入山,遊歷停宿。抗戰勝利,雪公從四川沿江回京,船到 九江,礙於時程限制,只能以一首「將發九江望匡廬」詩,遙想鑪峰瀑。除了高僧、文人 雅士想上廬山外,連揮兵出師的將帥,只要軍行九江,也要「依例」上山,瞧瞧匡廬瀑布 ,順便參訪山中高僧,探一探未來的運勢。  東林送客處 一行人嚮往的廬山,不是為見廬山真面目,也不是要一睹詩人筆下的香爐瀑布,更不在乎 三十年代中外高官的廬山避暑別墅,而是淨土宗祖庭「東林寺」。 車行過了九江,背著長江直往南山而去,四十分鐘後便抵達東林寺門口。一行人走過慧遠 大師送客界限的「虎溪」,虎溪距東林寺山門不到八十公尺。當年慧遠祖師在襄陽告別道 安大師後,和數十位弟子沿著長江來到九江廬山,在慧永師兄主持的西林寺棲身。因西林 寺中人口漸多,慧遠大師就在離西林寺不遠的廬山山麓,覓得建寺土地。因地處西林之東 ,故名「東林」。寺成之後,慧遠祖師立下「影不出山,跡不入俗」的誓願,虎溪是遠公 送客的極限。  禮敬種蓮人 一行人在寺前整隊念佛,蒙師父慈悲導引,大家從寺旁車道進入東林寺。繞過謝靈運發心 出資開鑿的荷花池,在刻有「淨土」兩個大字的大雄寶殿禮佛,然後趨步進入遠公祖堂, 在「南無遠公菩薩」聲中繞念三匝,一心禮敬「東林開淨宗」的遠公初祖。 時已過午,寺中師父正在過堂,一行人趁此細細觀察寺院古蹟,看到一方水塘名曰「出木 池」。晉武帝太元六年,遠公覓得東林寺址,一夜山神托夢說:「此處幽靜足以棲」。半 夜時,隱隱傳來雷雨聲,震動山谷。隔天清晨,只見平地冒出一口水池,各種良木從池中 源源湧出。遠公用這些木材建大殿,因得自神力運送,故名「神運殿」。寺旁有一棵遠公 手植的羅漢松,因祖堂前有一幅對聯:「蓮花獨尋千載後,松柏猶香六朝前。」,人稱「 六朝松」。 待寺裡師父過堂後,一行人不分老幼,一一進入東林寺齋堂。過堂之前,導遊一再交待: 「東林寺嚴守叢林清規,過堂時:不可出聲交談,不可翹腳支頤,不可東張西望。」齋堂 坐定,一人兩個大碗,一碗菜一碗飯,有專人巡堂送飯菜。隨行領隊唯恐大家吃不飽,拿 出從臺灣帶來的小菜,想分給大家食用,此舉立刻遭到巡堂師父禁止,不得流俗作人情。 一行人多沒有過堂經驗,個個吃得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深怕一不小心洩露習 氣,壞了淨宗祖庭芳規。這頓飯吃來格外有味。 白蓮社舊址 飯後,蒙師父慈允,讓一行人在「白蓮社舊址」的念佛堂共修。當年劉遺民等十八位高賢 ,仰慕遠公道風,紛紛辭官絕俗來到廬山,依止遠公修行淨土法門,誓證念佛三昧,一心 求生極樂淨土。 太元十五年,在遠公號召下,劉遺民等一百二十三人於東林寺旁結社念佛,因正值東林寺 前大池內白蓮盛開,便取名「白蓮社」,劉遺民還為此作了一篇「白蓮社發願文」。隨著 淨土宗的盛行,東林「蓮社」的瓣瓣蓮花在各地紛紛開敷。民國三十八年,雪廬老人渡海 來臺,將一瓣蓮花分植臺中,創立「臺中市佛教蓮社」,今日一行人有幸來到蓮耦荷根, 緣歸於此。 現在「白蓮社舊址」的念佛堂,靠牆四周的座墊,坐的光潔 發亮,足見東林住眾平日的念佛功課,從未停歇,在午休時刻,仍有老僧在此安坐念佛。 一行人在「白蓮社念佛堂」,遙想一千六百多年前,這裡有百二聖賢齊聚共修,臨終個個 蒙佛接引,當生成就,一行人能在如此殊勝之地念佛,何其有幸!為了提撕大眾道心,念 佛前先恭讀「白蓮社誓願文」,期許「先進之與後升,勉思彙征之道。」不論初機久修, 大家有志一同,為前進西方淨土而努力。一切唯心,萬法唯識,置身祖庭,佛號提起,果 然洶湧有力。  高山安可仰 東林寺屹立在匡廬山下,經過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歲月,物換星移,屢廢屢興,這裡的一 草一木是淨宗子孫認祖歸宗的憑據。雖然神運殿、譯經臺、聰明泉、虎溪等古蹟都已改形 易貌,但是在此發生的一切莊嚴勝事,依然令人心嚮往之。 凡夫雖然沒有聖人「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的親切體會,只要識取廬山聖賢們「棄世榮, 慕西方」的結社初心,信願持名如法行去,未來也定能「臨三塗而緬謝,傲天宮而長辭」 ,斷不會有白居易「最慚僧壁留名處,十八人中少一人」的遺憾! 菩薩所應學事 蓮 亮 觀自在菩薩對佛稟告說:「世尊,您是因為什麼因緣,而把菩薩所應該要學習的事情,歸 納為這六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慧到彼岸)呢?」 佛告訴觀自在菩薩說:「善男子,這有兩個因緣。第一,為了要利益所有的有情眾生。 第二,為了對治菩薩自身的各種煩惱。要知道:六度中的前三項就是為了利益有情眾生, 而後三項則是為了對治所有的煩惱。 菩薩修行布施度,以各種生活上的資源和器具來攝受、利益有情眾生。藉著修行持戒度的 緣故,不會作出任何損害、逼迫、激怒,或擾亂眾生的事情;以這樣的方式來利益有情眾 生。又因修行忍辱度,所以對那些損害、逼迫、激怒、擾亂自己的事情,都能夠一一忍受 。 菩薩以這樣的方式來利益有情眾生。 菩薩們又因為修行精進度,雖然修行還沒到永遠降伏一切煩惱的境界,也還不能把煩惱種 子斷乾淨;但藉著勇猛修習各種善法,所以這個階段的修行,不受任何煩惱的撼動。再加 上行靜慮度的緣故,便能永遠伏住煩惱。行般若度時,則將煩惱種子永遠斷除。」(出自解 深密經卷四) 雪公來臺十年的新春,也曾為文砥礪蓮友,名為「新春敬為臺中蓮友進一言」,共有六則 ,雪公如是說: 一、朝暮二課,若忙到萬分,晝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課不可不做,若做即要萬緣放下, 一心繫念。 二、抱定弘誓,自行化他,逢人談話,即勸其學佛,若不如此,即是失去悲心。 三、凡有助於正法宏揚,或利益眾生等事,皆隨分去做,須遵不疲不厭之經訓。 四、見人有善,不嫉妒,要隨喜。見人有惡,不攻擊,要勸導,或守默。見人錯事,不指 責,要協助。 五、不借佛法求名聞利養,不在社團中播弄是非,不破和合眾。 六、無根謠言,意外毀謗,一切非理,皆要隱忍,寧捨身命,不退菩提行願。 頭一則,雪公要蓮友決志專修淨業,當生成就,得生極樂,早日斷除自身煩惱。其餘五則 ,雪公告誡大家,往生淨土前,菩薩所應學事,仍須隨分隨力地「布施、持戒、忍辱、精 進」利益有情,這是幫助朝暮二課得以一心繫念佛號,不可少的助工夫。 果真循著菩薩所應學事,依從 雪公的新春進言,往生不可少的善根和福德,於焉足矣。 韓愈酬贈僧侶詩平議(四) 希 仁 三、韓愈酬贈僧侶詩分章略釋 綜合以上四點酬贈僧侶詩之背景因素,則知隋唐時代,佛學鼎盛,士人習與方外交,韓愈 固不能自外於潮流;然其對國家學術思想之大方向,則主儒而排佛,一向堅持,從未改變 ;而個人私交,不妨親近僧侶,請益切磋,其間或稱讚、或嘲謔,總不離乎人情事故。今 試持此觀點,謹擇二首其酬贈僧侶詩析釋如下: (一)〈別盈上人〉一首 山僧愛山出無期,俗士牽俗來何時? 祝融峰下一迴首,即是此生長別離。 此首七言絕句,為韓愈竄逐嶺南兩年,於順宗永貞元年,遇大赦,由陽山返赴衡湘,遂上 謁衡嶽廟,曾宿次嶽寺,(有〈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邂逅盈師所作也。盈上人, 即誡盈律師,時居衡山中院;根據柳宗元〈衡山中院大律師塔銘〉云:「誡盈,蓋衡山中 院大律師希操之弟子也。」夫佛門號律師者,率以輕重等持,守戒精嚴著稱;則由此詩, 可證古來評韓愈「其所稱浮屠者,皆彼法之所戒」與「愛僧闢佛之意」之非。 上聯敘盈上人與自己山上聚會。初句先寫主人盈師,長期住山;次句寫客人韓愈,短暫來 山。一僧一俗,其相聚何其不易! 下聯寫自己與盈上人山下別離。二句用流水格,上句言山下送別,下句言離別之情。謂「 即是此生長別離」,似乎今日一別,已永不復能見,其怊悵愁憂之真情流露,何等感人? 若如程學恂評云「竟不似闢佛人語」,其大傷場景為何如也? (二)〈和歸工部送僧約〉一首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學因循到白頭。 汝既出家還擾擾,何人更得死前休。 此首七言絕句,當作於憲宗元和元年六月後,時韓愈從江陵奉召至長安,權知國子博士, 宦途固非得意也。歸工部,即歸登,順宗時累遷工部尚書,曾與孟簡等受詔,同翻譯《大 乘本生心地觀經》,乃深究於禪悅者。僧約者,即文約禪師,根據劉禹錫〈贈別約師引〉 云:「荊州人文約,市井生而雲鶴性,故去葷為浮圖,生寤而證。入興南,抵六祖始生之 墟,得遺教甚悉。」可見為一有真修實證之高僧,非粥飯僧之流也;否則,當難獲歸登、 劉禹錫、柳宗元之過訪也。 詩之上聯,先讚其悟性早發。夫塵世如網,吾人俯仰其間,爭名逐利,莫不作繭自縛;故 古有詩云:「世網嬰吾身」,又云:「形隨世網嬰」;縱有一二覺悟者,亦多隨俗因循, 鮮能超拔。今文約上人,能「早知」拘囚,又能「不學」因循,誠難能可貴者也。 詩之下聯,既傷文約,亦自傷也。言「汝自出家還擾擾」前四字承上二句,「出家」正是 「早知」「不學」作略;後三字啟下一句,此在文約或歸登詩中,必先有感慨俗務紛擾之 言,所謂「袈裟未著言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夫出家人本可超塵遺世,卻仍難免酬酢 之苦,則還有誰能不為世網纏縛耶?若不狹解作「闢佛諷僧」之詞,則愈之此詩,寧非即 為普天下人作悲慨之言,其境界寬廣為何如耶? 以上二首,對韓愈酬贈僧侶詩之析釋,均跳脫古來一向冠以「崇儒闢佛」、「嘲侮戲謔」 之既定立場;而還原其身為宦途中之士人,處佛教鼎盛,習尚與方外交之時代中,彼與僧 侶間人情上之酬酢往來,給予「平常」、「正常」之詮釋,似乎更為文從字順,而章法愈 顯嚴謹。另有十首,如貞元十六年之〈送僧澄觀〉、貞元二十年〈送惠師〉、〈送靈師〉 、乃至永貞元年之〈送文暢師北遊〉、元和十五年之〈題秀禪師房〉,莫不皆然。恐文長 詞費,姑且從略,須者可自行往檢。 四、結 論 綜合上來對韓愈酬贈僧侶詩之背景因素分析,與酬贈詩作之析釋驗證,可以獲得兩點結論 : (一)者,韓愈公開學術立場,儼然崇儒闢佛;私下交游情誼,不妨其溫婉服佛譽僧。前者 如〈原道〉云:「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 之舜……孔子傳之孟軻。」後者如〈與大顛書〉云:「愈弊劣無謂,坐事貶官到此;久聞 道德,切思見顏。」、「所云廣大深迴,非造次可諭。」又如〈送僧澄觀〉云:「……道 人澄觀名籍籍……公才吏用當今無」等之例。 (二)者,韓愈基於衛道經濟因素,固然反佛譏僧;但由於個人精神慰藉需求,無礙羨佛憐 僧。前者如〈諫迎佛骨表〉云:「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言先 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 諸水火,永絕根本。」又如〈送靈師〉詩云:「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齊民逃賦役, 高士著幽禪。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後者如〈與孟尚書 書〉云:「實能外形骸以理自勝,不為事物侵亂。……要自胸中無滯礙,以為難得。」又 如〈送惠師〉詩云:「…憐子狂且醇;……憐子愚且醇。」又如〈送靈師〉詩云:「材調 真可惜,朱丹在磨研;方將斂之道,且欲冠其顛」等之例。 事實上,詩有歧義性,一詩本可含多義,此正其所以為詩,是故吾人在賞翫韓愈酬贈僧侶 詩時,不妨在傳統之詮釋方法外,開闢另一方向的思考空間,或許更能貼近韓詩之原意與 趣味。 (全文完) 如 湛 法 師 呂富枝 宋朝如湛法師俗姓焦,永嘉(今浙江省)人,他的母親夢見寶塔後,如湛法師就誕生了。 幼年時參加法華經的考試而得度出家,最初跟隨車溪擇卿法師修學佛法,後來又到橫山參 訪慧覺玉法師,日夜精進體會參究,終於完全通達天臺教觀的道理。 最初如湛法師主持車溪的壽聖寺,每天講經之餘,就課誦法華經一部,念阿彌陀佛兩萬聲 。 當如湛法師擔任住持的時候,曾經有人來要求給他管理寺內的職務,但是如湛法師沒有採 用他,那人因而懷恨在心,暗中挾帶一把鋒利的刀刃,進入如湛法師室內,企圖行刺報復 ,卻看到室內達官貴人滿座,因此惶恐驚懼而退出。第二天夜晚,又進入室內,卻四面昏 暗,找不到路可走。有一天晚上,再度進入,竟然看到如湛法師化為十多身,都是一個形 體相狀,那人看到這種情況,非常驚懼害怕,趕緊逃走。 後來這個人,私下將這件事告訴他人,大家聽了,都認為如湛法師道行功夫,神異不可測 度。 如湛法師很少睡眠,每當到了夏天時,常常坐在草叢,口中誦念法華經,袒露身體布施 給蚊子咬。弟子們認為法師年事已高,應當稍微休息才好,如湛法師說:「這些飛行之類 的小動物,那能聽到不可思議的一乘佛法呢?我希望讓牠們吸我的血,聽聞我誦經,以 結下往生淨土出世間的清淨因緣。」後來的人,將這個地方標名叫「餵蚊臺」。 晚年法師辭去寺院一切事務,閒居在小庵,每天熏修念佛淨業。宋高宗紹興十年九月, 如湛法師跟平常一樣念佛,忽然端坐而化去。火化後獲得五色舍利子。生平著有「淨業記 」、「釋觀經疏」等書,留傳於世。 楞嚴經圓瑛法師講義經文 勘誤表及說明(下) 藏 頭 四、佛曆二五三四年(中華民國七十九年)高雄隆峰寺印行的大佛頂首楞嚴經國語注音本經 文 大佛頂首楞嚴經國語注音本經文勘誤說明: 看「大佛頂首楞嚴經國語注音本」版本經文,可知是依講義的經文排印的,因「爾時世尊 」至「伏受慈旨」的六十四字,是圓瑛法師最先移來(第一卷二二頁)此段的。大約是依六 十年版的經文,其錯誤之字,亦與六十年版同,不過,此中有部分已改正耳。 五、瑞成版科會經文勘誤 臺中瑞成書局印行此本,不標年月,但其科判是依圓公講義,而「爾時世尊」等六十四字 既移於前面,但「仍存原文」處又同樣字體,八十五年大乘精舍版同此,或是據此經文排 印? 六、另有摺本,一函十卷的「大佛頂首楞嚴經」,其錯字情況,大同六十年版本,但有部 分已改正 結 語 「大佛頂首楞嚴經」圓瑛法師講義,五十年來印行知多少? 一、民國四十年(辛卯),上海初版,據功德錄,約二千一百五十部(平裝五冊)。 二、民國五十二年(癸卯),香港據初版影印一千二百部(平裝五冊)。 三、民國六十年,臺北十普寺印行一千二百部(亦平裝五冊)。用新標點排印。此後多據 此本影印。 四、民國七十年,大乘精舍印八百部,平裝,分上下二冊。 五、世樺印刷出版部,印刷部數不詳,作一厚冊,頁數與大乘版(七十年本)全同,不標 年月。 六、彰化三慧學處,一九九三年(民八十二)印三千六百部,一九九九年(民八十八)印 三千部,放大為十六開。 以上四、五、六之頁碼,全同六十年版(一五八二頁),勘誤,查六十年版可知。 七、民國八十五年,大乘精舍重排印行,為一厚冊,一七○三頁,印一千六百一十四部。 經文錯字增加,所以另編勘誤表。 除世樺版部數不詳外,統計印行有一萬三千五百六十四部之多!且有依講義的經文印經流 通者,如上之瑞成本等,若不校勘,久之則會變成以誤為正,以非為是。惟冀此經之正常 流通,筆者雖老眼昏花(二○○二年,七十五歲),仍勉強作此勘誤。如有遺失,祈為指 教。 (完) ※有意索取「大佛頂首楞嚴經圓瑛法師講義經文勘誤表及說明」一書者,歡迎來函索取, 並請隨函附上十元郵票。 施恩莫望報 德 馨 從前,有一個國王身染重病,十二年來雖然看遍天下名醫,可是卻都治不好。後來,他聽 說偏遠的藩屬國,有一位醫術很高明的醫生,於是便立刻請他來為自己治病。果然,國王 的病體不久之後便逐漸康復了。 國王內心十分感激,想報答醫師的這分恩情,便派遣使者到醫師的祖國去,向他們的國王 宣佈說:「貴國的醫師醫術高明,治好了我們國王的病,我們國王為了酬謝他,將把象車 、馬車、牛群、羊群、田地、豪宅、奴僕、婢女,以及種種珍珠財寶,都賞賜給他。」 由於都沒有人告訴醫師國王賞賜的事,醫師心裡便想:「我治好了國王的病,大有功勞, 不知道國王是否會獎賞我?」過了幾天,國王的病已完全治癒,醫師便向國王表明想回國 的意思,國王欣然同意,便給他一匹瘦弱的馬及破舊的馬具,醫師不禁冷笑,內心氣憤難 平。他認為自己治好了國王的病,居功厥偉,而國王竟不知感恩,不給他任何賞賜,讓他 空手而回。回程途中,醫師便沿途哀聲嘆氣,埋怨國王的忘恩負義。 回到家鄉,醫師見到路旁有一群大象,心中十分訝異,便詢問路人說:「這是誰家的象呢 ?」路人回答:「這是某醫師家的象。」醫師一聽是自己家的象,內心詫異萬分,忙再問 道:「某醫師家怎麼會有象群呢?」路人說:「某醫師因為治好了國王的病,所以這是國 王賞賜他的。」又走沒多久,他見到馬、牛、羊群,便再問說:「這是誰家的呢?」旁人 回答:「某醫師的。」醫師連忙快步飛奔回家,到了家門口,看到自己的家變得富麗堂皇 ,庭臺樓閣,氣派非凡,簡直不敢置信,便跑去問守門人說:「這到底是誰家?」守門人 說:「這是某醫師的家。」他一聽連忙進去,見到一名婦女十分美麗,身著華貴服飾,笑 臉相迎,覺得奇怪,便問說:「這是誰的夫人呢?」一旁服侍的奴僕說:「這是您的夫人 啊!」醫師至此終於明白,原來國王為了感謝自己治病的功勞,早就賞賜他如此多的財物 啊!自己竟然還誤會、埋怨國王。一想到這兒,他不禁羞愧起來。和自己醫治國王的病所 花費的一點精神相比,國王的賞賜實在太多了啊! 金剛經云:「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 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俗話也說:「施恩莫望報。」可見我 們幫助他人時,應生「三輪體空」想,實在不應存有想要他人回報的念頭。志在了生死、 成佛道的您,這分執著之心可曾減少過一絲絲呢? (出自雜譬喻經卷四) 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下) 三學/如實 熟誦的教材 讀過的教材要「時習之」,一般人勢必難以統統「時習」,所以要精選值得複誦的教材。 現代人面對各種資訊,尤須精選熟誦的教材,才不至於徒勞無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莫利 遜教授提出「熟練理論」,他認為「單元教育」要熟誦,值得熟誦的單元教育,須具備兩 個重點: (一)涵義豐富:單元涵義廣博,足為解釋許多事物之根據。例如在簡短的經文中,但包含 的事物非常的多,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內而外的智慧都包括在裡面,這種經 典就值得熟誦。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人普林斯頓大學的崔琦教授,他非常推崇 大學一經,因為大學的文字簡短,涵義豐富,他建議研究生以大學為範本,作出涵義豐富 的論文。 文心雕龍說:「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五經、四書等經典,所講的道理 都是永恆不變的,不論在那一時空之下都用得上。經典涵義豐富,正是讀誦的最好選擇, 值得一輩子重複讀誦。幽夢影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 書如臺上望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先生二十 九歲時,在雲南玉龍山下調查少數民族的語言,工作之餘,拿論語來讀;晚年退休後,用 毛筆將每一章經文恭敬的抄錄成卡片,做各種的排列組合;他認為一部論語就值得一輩子 來讀,因為涵義豐富。 (二)關係重要:單元在普通教育領域中佔有極重要之地位,或對學生人格能引起重要變化 。經典熟誦之後,能起覺照反省,在人生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能夠端正人格。宋朝黃庭 堅居士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 。」三天不讀書,沒有聖人的義理在胸中,一肚子草包,照鏡子都臉上無光,跟人說話則 言語乏味。熟誦經典則可以轉變人格品味,明朝吳麟徵說:「多讀書則氣清,氣清則神正 ,神正則吉祥出焉,自天祐之。少讀書則身暇,身暇則邪閒,邪閒則過惡作焉,憂患及之 。」讀書使人氣清,氣清則精神端正,神正就吉祥,上天就會來護佑他。 熟誦「涵義豐富、關係重要」的經典,人格、言語、氣質跟著悄悄轉變。雪公有一幅春聯 說:「經書涵養心如鏡,福德薰陶語似蘭」,常把經書涵養在心中,可以磨除心中的貪欲 、瞋恨等污垢,言語也有味道。 熟誦的必要 很多人不會否定讀誦經典的重要性,卻很少人注意熟誦的必要性。讀經不要求熟誦,多年 前讀過的經典詩文,試問:那部經、那些詩還能記憶猶新,一喚便來?背過的經典不算少 ,可惜能記得的卻寥寥無幾,多令人遺憾! 熟誦有何必要性呢?舉古今學者三人為例。 (一)張載說:「不記則思不起,潛心玩索必須離開書本,要離開書本,必須精讀。」經典 熟誦,遇到境界當下就派得上用場,如果記不住就無法當下抉擇。清朝謝金鑾先生曾說, 一個人遇到身事、家事、世事,每有進退不得處,偶記得一句四書,就可以立地解脫,沛 然行之。古人常在夏天夜晚沐浴後,坐在庭院,沒有燈光,卻可以在漆黑的夜晚,把學過 的經典拿來複習,這一定要熟誦才能如此。 (二)朱熹云:「熟讀了自精熟,精熟後理自見得,一喚便在目前。」朱熹認為熟讀了才能 一喚便在目前。唯有精熟,才能在遇到事情時一叫經典便出來了。若記不住,或等想起來 ,已事過境遷。讀經不熟如囫圇吞棗的吃花生,完全感受不到花生的滋味,必得慢慢咀嚼 回味,才能品嘗花生的香味。 (三)盧的格說:「任何一部分教材,無論範圍大小,只要學到純熟時,能使學生對於人生 一方面獲得一種理解、欣賞或控制力量。」盧的格是一位外國的教育家,他認為教材讀誦 純熟,可得三種能力:一理解力,二欣賞力,三自我控制能力。 熟誦的例證 宋朝儒者將經典落實在日用生活,首開其例是胡瑗先生。他先在民間教學,主張把仁義禮 樂學起來,在社會上就能明體大用,辦出一番利益眾生的事業。他把這個理念用在教學上 面,他要學生「早晨為經書,每次講完,讀五百遍。飯後為史書,講完讀一百遍。夜間為 子書,講完讀三百遍。」一章經、一首詩,念上六十遍,就不容易忘,若念上五百遍就深 深烙印在心中。 古人云:「書讀千遍,其義自現。」有人頗不以為然,以為是天方夜譚!其實如果能一天 讀十遍,十天下來,就有百遍,假以時日,千遍何難之有!曾請教一位教笛子的老師,請 問老師一首曲子在演奏之前,要練幾遍?老師說一首曲子起碼練三千遍,天天練就累積下 來了。孔子練習「文王操」就是如此,要練到「得其曲,得其數,得其志,得其人。」一首 曲子經三千遍的練習,神理就出來了,故云「曲演萬遍神理現」。 結 語 宋代書畫家米元章說:「學書須是專一於是,更無餘好,方能有成。而予聞古之善琴者, 亦謂:『專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書法彈琴等才藝,唯有精熟,才能得其妙趣,成聖 成賢何嘗不是如此? 學習聖賢,捨經典別無他途,經典不能精熟如何希聖希賢?宋代大儒陸象山云:「優遊涵 泳,久自得力。若如此讀書三五卷,勝讀三萬卷。」各經義理同一歸趣,一經通經經通, 一篇通篇篇通,幾卷經文常年熟誦優悠,日久自得經典力量,養得一片光輝。 (下) 入 寺 禮 佛 企 西 日本學者竹添光鴻作論語會箋一書,在註解論語雍也篇「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 鬼神而遠之。」這一句時,註解說,有智慧的為政者,應教導民眾盡到個人應盡的義務, 如夫義、婦聽、父慈、子孝、兄良、弟弟、長惠、幼順、君仁、臣忠等十義。為政者對於 鬼神要恭敬,不可輕慢褻瀆。 文中引用一則明代初年文人方孝孺進入佛寺不禮佛的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明初時,有一天,方孝孺跟隨他的老師宋濂,經過一間佛寺,宋濂便進去參拜佛像,態度 十分恭敬。方孝孺在一旁見了,卻不參拜佛像,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認為老師或許是有 什麼事要乞求佛,所以才禮佛吧!宋濂說:「後生未至老夫田地故耳。」後生晚輩,還沒 活到老夫這般田地,不能體會老夫的心境! 竹添光鴻認為方孝孺態度高傲,不禮敬佛像,乍看之下似乎是他有與眾不同的見識,其實 是「客氣」用事,因一時衝動而產生的氣焰,還不能洞察禮儀的根本道理!禮之本,毋不 敬,對任何人都應恭敬,不得怠慢。宋濂認為他還不明白自己禮佛的一番道理,話說得一 點也沒錯! 竹氏更深入析論這段故事。不論是不是佛教徒,如果未進入佛寺就罷了,既然有機緣進入 佛寺,在禮儀上就有參拜佛像的必要。就像普通人到人家裡作客,即使主人身分如何低下 卑賤,來訪的客人仍應維持基本禮儀,怎能不以禮拜見呢?這種交際常禮,不容許一日或 缺的!更何況佛教的教義,能讓人懂得行善的重要,避免為惡,對世道人心大有助益,怎 可意氣用事,儼然要與佛相抗衡,且態度傲慢,輕視佛像呢?這不是一個內心修養中正和 平者應有的行為! 竹氏再從歷史的角度來比較,方孝孺的一生有著很多美好敦厚的行誼,遠非他的老師宋濂 所能及的,但是針對他不參拜佛像這一點來說,他是遠不如他的老師了!明朝初年發生「 靖難」之變,當明成祖取得帝位後,原想重用方孝孺,命他起草登上帝位的詔書,方孝孺 堅持不肯以臣子之禮侍奉明成祖,當著明成祖的面,破口大罵,明知道這是誅滅九族之罪 ,也在所不惜,結果牽連十族,父母妻兒朋友師生全部罹難。 竹氏感歎這場災難,起因於方孝孺平素行事太過嚴峻,難免矯枉過正,流於激忿的缺失。 竹氏歸根究柢,說道:「蓋其學其德猶未熟,其端已見於入佛寺之日矣。」發生「靖難」 十族殉難的慘事,在於他的學問德行不夠成熟圓融,這場禍兆早在他入佛寺不禮佛時,就 可以看出端倪了! 方孝孺,六歲能文,人們以「小韓子」稱讚他。他為人舉止端正,學問淵博,深獲朱元璋 的喜愛,盼望日後他能輔佐明室子孫。惠帝即位,尊方孝孺為師,遇到書中、國事不能裁 決處,就請方孝孺代為解惑、批答。明成祖朱棣造反篡位,方孝孺拒絕合作,朱棣以殺九 族威脅他就範,方孝孺補上一句說:「便十族奈我何?」結果,十族八百七十三人,一個 一個在他面前遭到處決。方孝儒強忍悲痛,始終不屈。 這場腥風血雨的來龍去脈,凡夫不易知道,僅從「入寺禮佛」一窺整個事件,也難得全豹 。不過,禮佛一事,豈只是向佛乞求什麼?又豈是入寺跟佛打個招呼禮貌而已?站在莊嚴 的佛像前,五體投地,禮拜巍巍高坐的佛陀,感念佛陀以無量法門拔除眾生無量煩惱,更 是禮敬自心本具佛性。俯仰之間,折伏累劫的貢高我慢,領受無數的功德智慧,所謂「禮 佛一拜,罪滅河沙」。未到禮佛田地,而妄自輕慢,造罪多少?肯定難思難量! 媒體清道夫 弘 毅 「如果想要圖個清靜,讓生活的品質和格調提升些許,該如何著手呢?」關掉家裡的電視 機吧!尤其是令人不敢領教的電視新聞和新聞評論節目,最好「敬謝不敏」。 「看新聞就是關心國家大事,我們怎能關在象牙塔裡,對時事充耳不聞呢?」殊不知,時 下新聞媒體已經嚴重模糊「國家大事」的定義,在「綜藝化」、「戲劇化」的傾向下,關 注的焦點往往是名人隱私或某某人驚世駭俗的「異舉」,這些垃圾一般的訊息,有什麼值 得我們費心去討論、思量的呢?媒體是「公器」,不該淪為製造是非和散播謠言的幫兇, 這對國家社會的「元氣」,只會有無窮的損害,對民智的進化,也將是一顆最大的絆腳石 。生活週遭值得關心的議題何其多,我們怎能成天在無關痛養的事件上打轉,卻將攸關公 眾利益或安危的正事拋到九霄雲外呢?失業的勞工、搖頭的青年、搖擺的教改………,有 好多好多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大事」都迫在眉睫,如果我們還抱著看連續劇的心態,留意 今天誰吐誰口水,那麼,「向下沉淪」的毀滅力,將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從今天起,我們也來當「媒體的清道夫」吧!抵制羶色腥,不聽沒有營養的流言蜚語,終 止「歹戲拖棚」,讓媒體的關注議題真正搔到癢處。 生命不可承受的負荷 瑜 揚 一株小草,我們在平常似乎感受不到它的力量,可是,當狂風驟雨急至時,它的堅韌卻超 乎我們的想像,一點也不遜於參天巨木。人似乎也是如此,太平無事的時候,誰能夠探知 自己潛能的深度和廣度?必得在遭逢考驗和挑戰的當下,性地裡雄厚的資本才會露出鋒芒 。而當鋒芒乍現之時,那種震撼也往往是在意料之外的。 大多數人都喜歡安定,尤其是在擁有一些成就之後,因為在那個辛苦構築起來的範圍裡, 一切彷彿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而且也比較容易在其中獲得肯定和滿足。對於既得的所有 ,全心全力地加以守護,當然沒有什麼錯,但是如果畫地自限,認定自己的能力僅止於此 ,並且驕矜自負,帶著睥睨的眼神,輕視框框外的世界,這樣就等於自斷前景,原本固有 的,也會因為長期處於「密閉」狀態,而在歲月裡逐漸失去生機。因此,我們不要斷然拒 絕命運遞來的挑戰書,雖然它看來似乎帶有一種摧折、毀滅的氣勢,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這卻也是一次探究自己到底具備多少能耐的好機會。在和困境碰撞的火光中,我們將會 看到一個更「強壯」的自己。 一個在父母呵護中成長的男孩,若不是因為成年後必須離家,到外頭和世界搏抗,他可能 永遠不知道自己擁有一雙強有力的臂膀。一個在父母嬌養下成長的女孩,若不是因為嫁作 人婦後,也成了另一個小生命的母親,她可能不知道自己竟可以那麼堅毅、勇敢。當自己 所熟悉、習慣的一切,面臨空前而關鍵的轉變時,自然都是覺得手足無措、孤立無援的。 此時,我們若選擇「承擔」,不去排斥轉變之中所帶來的壓力、恐懼和不可知,原本看似 要吞噬我們的困境,反而會化為一股助力,引領我們的生命走向昇華。「

相关参考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