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27期
Posted 孔子
篇首语: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27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 夢 鞭鼓生 國內外大街小巷中,有許許多多的精品店,櫥窗內華麗亮眼的擺設,加上輝煌的燈光,路 人總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留連欣賞。是啊!美麗的人,美好的東西,美妙的故事,總是 令世人的感官滿足而舒暢。更往深處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世間不正有許許多多 的人,窮其一生,在追逐天邊的彩虹嗎? 唉!想想自己何嘗不是也身陷精品與彩虹的魅影中!筆者曾有個精美的荷花骨瓷掛飾,掛 飾下擺著一面不小的雙面湘繡,湘繡上兩朵栩栩如生的蓮花,十分亮眼。旁邊還有一個仿 古瓷花瓶,放在仿明古董高角茶几上。每天進出家門,看到小屋一角,自己學雅士的擺設 ,心中難免沾沾自喜。 那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物也有成住壞空。這些心愛的雅物,在九二一大地震 的那一夜,荷花骨瓷掛飾從牆上摔了下來,摔下時撞壞了雙面湘繡,湘繡壓倒仿古花瓶, 花瓶也破成碎片,古董茶几被掛飾、雙面繡、仿古花瓶撞得遍體麟傷,尤其桌角,原木被 撞掉了一大片。 雅物隨著震毀的瓶瓶罐罐,早已掩埋在垃圾山的一角。惟獨古董茶几,棄之可惜,留之傷 感。每天看到它,總有股隱隱的痛,裸露損傷的原木桌面,就像白衣服沾到黑墨水一樣, 衣服還可穿,穿起來卻有瑕疵。桌子還可用,但已不再光鮮亮麗。唉!如果不是無常的威 力,追逐彩虹的夢想,怎會失落而傷感呢? 想想人的一生,無不在追逐夢想中奔馳,追著、追著,或許美夢會成真,可是,美夢就像 鼓得滿滿的汽球,很快的,球會破,夢會醒,好不令人愕然神傷!雪公說:「世事茫茫大 夢中,幾個人清醒?你獃笑,他狂哭,競競爭爭總是神經病。又似痴蠅,飛西又飛東,說 什麼富貴窮通?保持永恆?那了解大地山河也要成住壞空。問眾生,何來何去?宇宙人生 真情形,有幾人能究竟?這些事快向大覺世尊討個分明!」現在令人驚夢的九月二十一日 又將到來,駐足在櫥窗前的你我,還要繼續夢遊嗎? 讀易散記:否卦六爻 自 明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荀慈明注:「拔茅茹,取其相連。彙者類也。合體同包。謂坤三爻同類相連,欲在下也。 貞者正也。謂正居其所,則吉也。」 泰初九爻辭:「拔茅茹,以其彙。征吉。」虞氏依雜卦傳「否泰反其類」之例,即以否卦 中的互體巽解釋。今說否卦初六。荀注:「拔茅茹,取其相連。」者。否三互體為巽。虞 氏逸象:「巽為草木。」彼注:「巽剛爻為木,柔爻為草。」否三柔爻,為茅。初二三皆 是陰爻,相連象茅。茹,虞注為根。植物,根在地下。惠氏說,茹,即指初爻。所以,荀 注: 「拔茅茹,取其相連。」荀注又說:「彙者類也。合體同包。謂坤三爻同類相連,欲在下 也。」此就爻辭「以其彙」解釋茅茹同類之意。合體,是說合內卦坤體。同包,是說二三 同包。坤三爻皆陰,故云同類相連。泰卦三陽同志向外,故說征吉。否卦三陰沒有征外之 意,故云:「欲在下也。」爻辭貞吉,注依師卦彖傳將貞字作正字講。初六,位不正,變 其爻,則正其位,即是正居其所而不征。故吉。 以上皆依李疏之意解釋。李氏又說:「愚案。泰否初爻,皆取象于茅。其初難知,聖人不 肯遽疑其異。但,九為陽剛,君子之象也。故稱其共進則吉。六為陰柔,小人之象也。故 戒以守正則吉。且否初言亨者,初動成剛,反泰之始。泰者通也,故獨言亨。與泰卦吉亨 同辭。」 王輔嗣注:「居否之初,處順之始,為類之首者也。順,非健也。何可以征。居否之時, 動則入邪。三陰同道,皆不可進。故茅茹以類,貞而不諂,則吉亨。」 孔氏正義:「動則入邪,不敢前進,三陰皆然。猶若拔茅,牽連其根,相如也。己若不進 ,餘皆從之。故云拔茅茹也。以其彙者,以其同類,共皆如此。貞吉亨者,守正而居,志 在於居,乃得吉而亨通。」 程子易傳:「初六能與其類貞固其節,則處否之吉,而其道之亨也。當否而能進者小人也 。君子則伸道免禍而已。君子進退未嘗不與其類同也。」 象傳說:「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九家易注:「陰志在下,欲承君也。」 李氏纂疏:「初應四,四變應初,體坎,故為志。乾為君卦,五為君位。坤性承乾。初應 四,是承乾君也。二承五,初與三以其陰類在下,同承五君。故曰志在君也。」初與四相 應。否初陰爻居陽位,四陽爻居陰位,皆失位,須變之正。初變應四,四亦變而應初。四 變,即是變為陰爻。四變陰後,則四五兩爻即成為半坎之象,叫做「坎象半見。」故云: 「四變應初,體坎。」虞氏逸象:「坎為志。」故此半象坎即是象傳「志在君」的志字注 解。 李氏鼎祚:「案。初六巽爻。巽為草木。陽爻為木,陰爻為草。初六陰爻,草茅之象也。 」 據惠徵君引鄭氏易例,坤初為巽爻。所以此注:「初六巽爻。」李氏疏說,消息卦以陰消 陽,自巽開始、如消乾初之陽為陰,即為姤卦。姤卦內體就是巽,故以初六為巽爻。 程子易傳:「君子固守其節以處下者,非樂於不進獨善也。以其道方否,不可進,故安之 耳。心固未嘗不在天下也。﹁其志常在得君而進,以康濟天下。故曰志在君也。」 「拔茅貞吉。」其意是拔茅以貞為吉。貞所以為吉,乃因其「志在君。」貞,據師卦彖傳 作正字講。初六位不正,變為陽爻,則正其位。虞氏逸象:「乾為聖人,為積善。坤為小 人,為積惡。」初六變正,即是由坤初變為乾初,也就是由積惡變為積善。其與二三爻共 同守正,則不但獨善其身,而且兼善同類。象傳「志在君」即指初六變正以後,與四相應 ,而承乾五之君。乾五是德位具備的聖人。既有聖人之德,又有天子之位,固能轉否世為 泰世。雖然有德而無位,亦能以道濟天下。所以中國傳統的讀書人,也就是士人,必以學 為聖人為志願。志學聖人,必從積善開始。否卦時代,天地閉隔,賢人隱藏。初六在否世 之初,即以學為聖人為自處之道,所以獲吉。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荀慈明注:「二與四同功,為四所包,故曰包承也。小人,二也。謂一爻獨居,閒象相承 ,得繫于陽,故吉也。大人,謂五。乾坤分體,天地否隔,故曰大人否也。二五相應,否 義得通,故曰否亨矣。」 「二與四同功。」是繫辭下傳文。二與四皆是陰位,故說同功。二與四同功,故四承五, 而二為四所包,故曰包承。陰本小人,二居否時,位雖得正,亦象小人。否二這一爻獨居 正位,閒隔三爻,與四爻相承于九五。此即荀注云:「閒象相承。」相承于九五,即是二 得繫于陽,與五為陰陽正應,故吉。九是陽爻,五是天子之位,所以注云:「大人謂五。 」上體乾,為陽,下體坤,為陰,分陰分陽,故云:「乾坤分體。」天地不交,故云否隔 。五為卦主,故云:「大人否也。」二居內卦之中,五居外卦之中,二五皆居中,又為陰 陽正應,故否義得通,通則雖否亦亨。 以上依李氏纂疏,解釋荀注大意。李疏又有案語:「愚案。二正承五,為五所包,故包承 。小人道長,故小人則吉。君子道消,故大人則否。然得正應五,為五所包,故雖否亦亨 也。」 李氏二為五所包之說,同惠徵君之注,異荀氏二為四所包之注。惠徵君說:「二正承五, 為五所苞,故曰包承。二得位,故二承五。五苞桑,故為五所苞也。苞二承五,故曰苞承 。」 爻辭包承。包,是包容。承,是承受。二五陰陽正應,六二承受九五包容。此說可從。 象傳說:「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虞仲翔注:「否,不也。物三稱群。謂坤三陰亂弒君。大人不從。故不亂群也。」 李氏纂疏:「否,不也。說文文。詩小雅:或群或友。毛傳:獸三稱群。故云物三稱群。 坤三爻,故稱群。坤陰為亂,有弒君之象。時雖否隔,大人居五,以中正感之,不為群陰 所亂。故曰不亂群也。」 「或群或友」詩句,在毛詩小雅吉日篇中。內卦坤三爻皆陰,是小人成群之象。否時小人 道長,賴九五大人居中得正,見其為亂之幾,及早辨之,以中正之道否之,是為不亂群。 唯識三十頌研究(八十七) 智 果 ◎生死相續難 (甲)外人問難 「雖有內識,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即外人責問:汝唯識家雖然主張唯有內識 之心,卻以為離開心識之外,決無實我實法可得!既無實我實法可得,那麼一切有情之生 死,依何建立?生死由何而來?生死又如何相續不斷耶?此一外人之責難,謂之「若無心 外緣,生死不續難。」 (乙)論主回答 (子)舉本頌答 頌曰:「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上二句「答生死相續所由」,下二句「正答生死相續」。 古德解釋此頌,凡有四家: 第一家約業取相續釋。 第二家約習氣相續釋。 第三家約障支相續釋。 第四家約染淨相續釋。 蕅祖心要卷八云:「四釋俱有義理,而第四家尤長,然亦不得廢前三釋也。」今且約第四 家所說,句解如下: 故龍舒淨土文卷三云:「人初未嘗死,而死之名,乃自身體上得之。何則?以神(即第八 異熟識)之來而託於此,其形由是而長,故謂之『生』;以神之去而離於此,其形由是而 壞,故謂之『死』。是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來,故舍有成壞。然則生者 非生也,以『神』之來而『形』成耳;死者非死也,以『神』之去而『形』壞耳!世之人 ,不識其神,徒見其形,乃悅生而惡死,可不為悲乎!」 又云:「且神之來也,何自而來哉?蓋隨業緣而來;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蓋隨業緣而 去。業緣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間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人間;所作者天上之業,神則隨之 而生於天上;若作阿修羅之業,神則隨之生於阿修羅;若作三惡道之業,神則隨之生於三 惡道。是輪迴六趣,無有出期。然則神者,自無始以來,投胎易殼,不得久留於一所,所 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業,非久而不盡者(案:「業習氣」受果有盡故),故神之舍於 業也,業盡則形壞,形壞則神無所舍,又隨吾今所造之業而往矣! 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飲食,必享其味。 故造如是業,必受如是之報,蓋自然之理也。然則吾今世所為,豈可以不慎哉!欲直脫輪 迴,永離苦惱者,無如西方淨土,故不可以不修也。」 以「業緣」招感有情之生死較為顯著,故上文中只說「諸業」,未說「二取」,此點不可 不知也。 (丑)以論釋成 (一)釋染法(有漏法)相續 ◎總解頌文 成唯識論卷八云:「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謂有情生死之所以相 續不斷,乃由心內之因緣而生,不必依賴心外之法,故說生死相續唯識所現也。 ◎正解二死 △先出生死之因 論卷八云:「因謂有漏、無漏二業,正感生死,故說為因」謂正感生死之因,即是有漏業 、無漏業。 何謂有漏業?即指不離煩惱過非之諸善、不善業。若詳言之,則是俱舍論卷十六所言「黑 白等四業」中之 1、黑黑業 2、白白業 3、黑白黑白業三種,即皆屬有漏業。今略釋之: 1、黑黑業─上「黑」是因,下「黑」是果。指欲界諸不善業,以其性染污(黑),能招苦 果(黑),因果俱黑,故重說為「黑黑業。」 2、白白業─上「白」是因,下「白」是果。指色界所有善業,以其性鮮淨,離無慚及瞋恚 故(白),能招樂果(白),因果俱白,故重說為「白白業」。 3、黑白黑白業─上「黑白」是因,下「黑白」是果。指欲界所有善業,其性雖白而非黑, 但有時為惡業之所羼雜(黑白),以其善惡交參故,能招苦樂間雜之果(黑白),因果俱 黑白,故重說為「黑白黑白業」。 總之:有漏業,即指欲界不善業(黑黑業)、色界善業(白白業)及欲界善業(黑白黑白 業),彼等能招三界六道生死流轉之果報故。 復次,何謂無漏業?即俱舍論卷十六所言之「非黑非白業」,「非黑」是因,「非白」是 果。即指佛法中所言之無漏清淨之戒定慧等,其性不染污故(非黑),不能招感界內樂果 故(非白),故名為「非黑非白業」。大智度論卷九十四云:「有漏業,黑白相待;無漏 業,離待,故名非黑非白。」此亦相當於四聖諦中之道諦,與空、無相、無作相應,而能 證得涅槃寂靜之果報故。 上來出「生死之因」已竟。 △次出生死之緣 論卷八云:「緣謂煩惱、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故說為緣。」謂幫助前二業,招感生死之 緣,即是煩惱障、所知障。 何謂煩惱障?煩惱障,由我執(即「人我見」─執著五蘊、四大積聚而成之生命個體為實 我,所謂「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為本而生之根、隨煩惱也,以 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發業潤生,擾亂惱害有情之身心,使在三界六道之 中生死流轉,能障寂靜之涅槃,故稱為「煩惱障」。(煩惱即障,持業釋也) 何謂所知障?所知障,由法執(法我見─執著眾緣積聚而成之萬有為實法,所謂「妄執色 、不相應行、無為法,離心、心所,別有自性」)為本而生之根、隨煩惱也,以貪瞋癡等 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能障四智菩提,使不達有為、無為諸法之事相與實理,故稱 為「所知障」。(此從所障,以立障名,所之知障,依主釋也) 又勝鬘經說「五住地惑」,謂有五種惑,能為一切煩惱之所依(住),能生一切煩惱(地 )。今依大乘義章卷五,略釋其名義,然後再辨別其與「二障」相攝之情形。 (1)見一處住地─推求名「見」,即指身見等三界之見惑,入見道時,併斷於一處,故名 「見一處」。又此惑為根本,為枝末所依(住),能生於枝末(地),故名「見一處住地 『惑』」。 (2)欲愛住地─即指欲界煩惱中。除無明、見,而染著於外之五欲(色、聲、香、味、觸 )之煩惱,名為「欲愛」。「住地」之義同前。 (3)色愛住地─即指色界煩惱中,除無明、見,雖已捨離外之五欲,卻染著於一己之色身 ,此等煩惱名為「色愛」。「住地」之義同前。 (4)有愛住地─即指無色界煩惱中,除無明、見,雖已捨離色身之染著,卻猶染著己心, 此等煩惱名為「有愛」。「住地」之義同前。 或問:此惑若從彼所愛立名,應名「心愛」;若就簡別前二立名,應名「無色愛」;今何 以名為「有愛」? 答曰:今就破患故,名為「有愛」。何以故?因外道多取「四無色定」,以為寂靜涅槃, 妄生染著之念,妄求生於無色界故,今佛法為滅離「心愛」,亦為對破彼外道「邪見」, 故說名為「有愛」,謂染著此「無色定」,仍有生死,仍屬有漏,仍有煩惱,仍未解脫也 。 (5)無明住地─即指根本無明惑也,乃一切煩惱之根本也。無明者,為癡闇之心,無有慧 明,聲聞、緣覺,未了此惑而沉滯真空;大乘菩薩,方能除斷之。 上來略釋「五住地惑」名義已竟。 五住地惑,唯識家主張:前四種住地惑為「煩惱障」,後一種為「所知障」。天台則以「 見一處住地」為「見惑」,二、三、四住地為「思惑」,總稱為「界內見思惑」,二乘人 斷之而出三界。第五之「無明住地」,則是界外之惑,就此立四十二品之別,歷四十二階 位(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覺、妙覺)斷盡之,離二種生死,得證大涅槃果。 五住地惑,與三惑(見、思、無明)、二障(煩惱、所知)相攝情形,茲列簡表於下: 上來出「生死之緣」已竟。(未完待續) 念佛三緣 觀無量壽經 念佛有三種因緣力量: 一、親緣:眾生口常稱佛名,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三業與佛的三業不相捨離。 二、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而現至目前。 三、增上緣:眾生稱念佛,則念念除多劫的罪障。故命終時,佛與聖眾皆來迎,不為種種 邪業繫縛。 念佛一心必知-民國六十一年慎齋堂元旦講話 雪廬老人 人生在世,總有種種痛苦、不自由,而這些苦厄,世人又往往無法解脫。比如今日世界戰 事紛迭,洋人都有毀滅力甚強的原子彈,只要一被引爆,後果不堪設想。此種苦難,世人 皆束手無策,只有佛有辦法。什麼辦法呢?佛家講因果,教人從內心自我省察,只要深信 ,就能轉變心理、離苦得樂。 其次,吾人有現在,也有將來,將來死後往何處去?知道的人恐怕萬人之中找不出一個。 大多數人都說「隨他便」,可是這樣可不得了,因為百分之九十九會墮入三惡道,極少能 再得人身。如此一來,該怎麼辦呢?有兩句話─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眾生由於無始 以來造業太多,所以在六道中輪迴不停。其實,從前的惑業就像一粒種子,雖然已經種下 地,但是只要遇不到機緣(如日光、空氣、水等),就不會生芽、不會結果。因此,要消舊 業,就必須從斷緣下手。意即日用平常間,不論順境逆境,我們得時時警覺,不讓貪瞋癡 作祟;若能控制住,即是斷緣。只要沒了緣,自然就不受苦果了。 吾人當知,業力雖大,但眾生的心力亦不可思議。學佛就是在擴展吾人的心力,讓善性發 展;雖然心力愈強,魔力愈高,但若不著力,魔就作主了。有人會問:「若精進修持,仍 然不敵魔力,該怎麼辦呢?」可請救兵。即以本身心力,聯合佛力,二力結合,即可滅魔 。 不過,請佛幫忙,要先捫心自問:是真心要與佛合作?還是一時興起?若是真合作,就不 能三心二意,必得一心一意,淨業方能克成。 淨土念佛法門是二力法門,吾人念佛就必得求一心。茲就修行持名念佛之要點,分述如 下: (甲)念法正謬 念佛的方法有正有謬,平素必須留意、警覺。一者「外念」,如平日數珠念佛即是。此種 念法,聲音或高或低均可,只是切忌「有口無心」。如果口誦佛號,心中卻落入二種煩惱 (即散亂、昏沈)當中,這樣就沒用處了,只是種種善根,增添福報而已。二者「內念」, 即念佛時,內心要明記佛名、佛相、佛之功德而不忘。世人總是不忘飲食,念佛若能像這 般念茲在茲,成就決定可期。再者,念佛除了當下明記不忘之外,如果能再加上憶念的工 夫,則效果更佳。因為若能憶念不斷,就能時時照顧念頭,如此一來,即無昏沈、散亂, 這是念佛的妙訣。不過,話雖如此,照顧當前一念畢竟不易,故勸諸位內外合行,口出聲 加心內念,互相調劑,如此輪替,自得淨念相繼。 念佛的目的,是要求生極樂、了生脫死,但是必得伏惑,往生才有把握。雖然無量壽經上 說,聽聞彌陀名號,即使稱念十聲亦得往生,不過彌陀經也說,必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行。 由此可知,兩經要對照著看才能明白箇中真義,否則斷章取義就成了魔說。至於「一心不 亂」,有兩層涵義:工夫若深,即能斷惑;工夫若淺,則是伏惑。 (乙)三慧成就 學佛必須求開慧,佛法講「三慧成就」,「三慧」即「聞思修」,聞後研理,如實修行, 智慧自然開顯。淨土宗不言「聞思修」,而說「信願行」,但二者不相違背。 淨宗之「聞」,特重「信」字,一聞即信。信而願,有信願就能開慧,就不會退轉。信後 研究求解即為「思」,「思」即明記不忘、憶念不斷,可就事理兩方面探討,意即念佛有 「事念」、「理念」之別。若不懂佛理,但信西方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便「如母憶子 」,一心念去,此即「事念」。若知極樂、彌陀為自心所造,念彌陀即念自性,生極樂即 生自心,此即「理念」。知「事念」,便可得「事一心」,雖然見思未斷,然能伏住,帶 業往生。 能「理念」,便可得「理一心」,不為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的二邊之見所亂。由於心開見 本性,所以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皆是心影,無物可亂,一切皆是阿彌陀佛。 (丙)不亂薰習 能「理念」者,乃上根之人,因不為二邊所亂,故能斷惑。至於中根者,雖未悟理,但佛 號提起,即能伏惑。若是「口念彌陀心散亂」者,即屬下根之人,雖然妄想如流沙,但若 能念至口熟,以口薰心,日久天長,亦能奏效。總之,不論上中下根,若想得結果,要訣 就在一個「誠」字。君不聞「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世間法要成就尚得如此,出世法要 成就更須強調。 以上略述念佛得一心必知的事項,若覺所言均辦不到,仍有方便法,即「深信因果,諸惡 莫作,眾善奉行」,能老實奉行者,亦可免受墮落三途之苦。 世間最大功德 印祖說: 「所言教育者,兒童從初開知識時,即與彼說因果報應,及做人之道理。必使心有畏惡報 而慕善報,則不致犯上不肯依教而行。小時如是,習以成性,養成良善天姿,是名為育。 育者,養也。若不知此,則養成凶惡性質,輕則忤逆不孝,重則殺父殺母。溯其本源,皆 由其父母,小時不教所致。吾常曰,世間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善教兒女。世間最大的罪過 ,莫過於不教兒女。人人善教兒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不教兒女,天下決定喪亂。故曰 :天下不治,匹夫有責。」 (見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復張佩芬慕蘭居士書) 蓮池餘馨之二─弘一大師 智 展 農曆九月二十日,是弘一大師一百一十七歲冥誕。這位民國初年的才子,出家後成了對弘 揚律學不遺餘力的高僧,一生的故事可說充滿了傳奇;老人家為法忘軀、嚴以律己的修行 風範,更不知感動了多少海內外的佛弟子們。 綜觀大師全集,其中絕大多數都和佛門律典相關(或講述、或校閱、或為經注作序題跋) ,然論及實修之處,則不離「持戒念佛」四字。這位近代律學泰斗,為何在行門上普勸大 眾持佛名號、求生極樂呢?茲將大師棲心淨土的行誼、開示約略整理如下,讀者或能於其 中窺知大師用心: 最服膺印光大師 弘一大師一生最服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他曾在一封寫給王心湛居士的信上 ,讚歎印祖的盛德:「折攝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二百年來,一人而已。」一九二四 年,大師前往普陀山朝禮印祖,並在法雨寺正式拜印祖為師。弘老發現印祖自行化他具有 四大特徵:「注重惜福」、「力行習勞」、「深信因果」、「專弘淨土」,從此便引以為 榜樣,治學精勤,修道不懈。(案:詳參明倫月刊二五二期〈印光大師與弘一大師的法緣 〉一文) 弘一大師在受到印光大師開導後,便導歸淨土,專意修行念佛三昧。他老雖被奉為當代南 山律宗的祖師,但卻仍拜印祖為師,遵從印祖的德行,以念佛求生西方為職志,這對後世 的佛弟子們有著莫大的啟示。 念佛是簡易修持法 一九三九年四月,弘老接受永春普濟寺的啟請,在寺中桃源殿為大眾開示「佛教之簡易修 持法」。弘老說有三點:一為「深信因果」,此為佛法入門初步,但至關緊要。二是「發 菩提心」,即發起成佛之心,隨修一切善行而不著我相,並以「四弘誓願」時時自我鞭策 、剔勵。三即「專修淨土」,專持彌陀洪名,依佛大慈悲之力,往生極樂世界,速成正覺 。 大師云:「佛所說的法門很多,深淺難易,種種不同。若修持的法門與根器不相契合的, 用力多而收效少。倘與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這末法之時,大多數眾生的根 器,和哪一種法門最相契合呢?說起來只有淨土宗。因為泛泛修其他法門的,在這五濁惡 世,無佛應現之時,很是困難。若果專修淨土法門,則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極樂世界 ,見佛聞法,速證菩提,比較容易得多。」 大師最後更舉龍樹菩薩所說的「難行道」和「易行道」,來說明「通途法門」和「淨土法 門」間的優劣、利害,前者如陸路步行,後者如水道乘船,行者要做何抉擇,已經昭然若 揭了。 弘一大師一生的佛學思想體系,是以《華嚴經》為境,以《四分律》為行,以導歸淨土為 果。為接引淨土初機,老人家特別敷演宋朝元照律師所著的《阿彌陀經義疏》,並別輯《 義疏擷錄》一卷,希望淨土教義能普遍弘揚於世間。另外,又撰有〈淨宗問辨〉一文,設 問自答,無非是盼望學人對於此一不可思議法門能信受、趨入。大師生前不但於此法門奉 行不渝,臨終之前,更寫信給友人李芳遠,透露自己即將往生極樂的訊息。看看大師臨終 的自在灑脫,其必定往生西方而無疑,老人家以自己作示範,明明白白為後人指出一條當 生解脫的大道,吾人若仍視而不見,只能怪自己業重福薄,辜負祖師的一片苦心了。 表面功夫 三 省 汝等當取實義,於實義中,當勤方便,莫為文字莊嚴(摘自大威德陀羅尼經) 佛法經藏浩瀚,是今日學術界熱衷研究的對象。常可見佛學研討會一場接著一場地開,佛 學論文一篇接著一篇地發表,可見,說佛學為時下之「顯學」,實不為過。 這麼多人投入佛學研究的行列,自是美事一樁,然而若只停留在文字的分別,而不知用來 對治煩惱習氣,終結生死輪迴,那就和佛意大相逕庭了。故佛在大威德陀羅尼經上告誡吾 人,應當求取諸經當中的真實義,並善巧方便地拿來反照日用平常的起心動念、種種作為 ,這樣才能受用到佛法的好處,千萬不要只是在文字上作表面工夫啊! 深奧的道理人人會說,可是老實修行卻不一定每個人都做得到。著作等身或許能搏得學界 的推崇和景慕,但生死關頭工夫如何,就如「寒天飲冰水」,冷暖自知了。 發現雲棲(下) 希 蓮 又隨青嶂入雲棲 又三十七歲那年,蓮祖回到杭州養病,還一連參加了五個法會,精進不懈。有一天,在杭 州附近的梵村扥缽乞食,見古雲棲舊址山水景色極為幽靜,就在這裡一個人結茅安居下來 ,準備息影此地,作終老的打算。蓮祖有詩曰:「幾年魂繞浙城西,十里荷花漾錦陂;踏 遍兩峰三竺路,又隨青嶂入雲棲。」道出結茅於此的因緣。曾絕糧七日,每日孤坐在寒巖 危壁上,胸前掛著一塊鐵牌,上面書寫著八個大字:「鐵若開花,方與人說」,決志遣妄 修真。 雲棲塢經常有老虎出入,山林周圍四十里,受害者眾多,成為當地村民的一個大患,令人 苦惱不堪。蓮祖大發悲願,為亡者誦經施食念佛回向,解冤解結;果然精誠所至,此後老 虎就不再為患傷人了。有一年大旱不雨,居民請蓮祖祈雨,笑答說:「貧僧只知誦經念佛 ,並沒有其他的妙法。」禁不住眾人一再誠懇的請求,只得請大家先沐浴齋戒,然後手持 木魚,引領大眾循著田埂,虔誠繞行一心唱念佛名,果然沿著蓮祖腳步所到之處,甘霖普 降,旱象頓時解除。梵村居民為酬恩報德,發心為蓮祖擴建禪堂、法堂,在禪堂前又增建 了雲棲院,在法堂後又建了華藏堂和藏經堂,兩邊各建東西廂房,成為一個三大院、兩堂室 、兩廂房的四合院式格局。通往雲棲寺的小徑取名為天竺路,路的兩旁又建有歇腳茅亭, 取名三聖亭。從此,雲棲寺便莊嚴的屹立在瑞雲盤佈的雲棲塢中,四方僧人也日漸湧 來親 近歸附,不久竟成了一座叢林。 雲棲既無崇高的寺門,也無大殿,唯有禪堂以住僧眾,法堂以奉經律而已。今日的雲棲是 清代改建,沒有崇高宏偉的大寺格局,簡樸質實,絲毫不覺華麗奪目,僧眾住的東西廂房 設施都是視需要而搭建的,應驗了蓮祖建立叢林的初衷:「予興復雲棲,事事皆出勢所自 迫而後動作,曾不強為。」 蓮祖一生嚴以律己,慈悲濟物,管理寺廟十分周密,量入為出,安排妥貼,即使是一粒米 、一根菜莖,也絕不浪費。對僧眾關懷備至,養老病,供僧眾,以致海內僧人擔囊負笈而 來,寺內每天食齋者達數百人之多,稍有盈餘,蓮祖便將資財施捨給其他寺廟和附近的居 民,自己卻十分節儉,終身穿普通的布衣,一床麻布蚊帳還是母親留下的遺物;平日除非 身體欠安,一切內務,都自己動手,連溺器都不讓弟子傾倒,蓮祖以為:「無病,使人出 溺器,不祥。」 禪淨合一歸淨土 雲棲的宗風以淨土法門為主,冬季坐禪,平時兼講經論,每日有規定的必修課程,每月訂 定嚴格的獎懲考核辦法,每年定期列表公佈,建立了良好的僧團制度,以拯救末法修學的 弊病。 蓮祖著作三十餘種,有「雲棲法彙」傳世。著十餘萬言的阿彌陀經疏鈔,融會事理,統攝 上中下三種根器的眾生,內容極為淵博深奧,為宏揚淨土的不朽名著。 蓮祖對華嚴和禪學有極深的造詣,但他思想的歸趣淨土,始終堅守著持名念佛,求生淨土 的信念,一生「解在華嚴,行在彌陀」,近人太虛大師云:「由賢教修淨土,須至雲棲祩 宏,始卓然為一代大師。雲棲法彙百餘卷,皆教宗賢首,行專淨土,而融通禪律,集各家 教義之至文。不惟明季以來,淨土宗風之暢盛得力於師,亦為淨土宗上下千古最圓純的一 人。」 蓮祖和紫柏、憨山、蕅益,並稱為明末四大高僧。他們的思想及其實踐,奠定了近代佛教 的具體形態,確定了他們在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明代中葉,佛教衰微已極,因四大高僧 的積極推動,由此振臂一呼,四方風從,佛教大有迴光返照的現象。 念佛安然生西方 八十一歲時,蓮祖自感因緣已盡,往生半個月前,進入城內向弟子們及故舊朋友辭別,只 說:「我將要去一個特別的地方!」回到雲棲山後,以茶會向大眾話別,大家都不明瞭他 真正的用意。中元佛歡喜日設盂蘭盆會,蓮祖又說:「今年我將不能參與盛會了。」有記 事本秘密寫著幾行字:「請雲棲寺直院僧,代為堂上蓮池和尚追薦沈氏宗親」,可見得蓮 祖早已預知時至了。 到了七月初一晚上,蓮祖在法堂上囑咐僧眾說:「明日我就要走了!我的話大家不聽,非 得等到跌跌撞撞後,才肯信我。而我猶如風中之燭,已經燈盡油乾了,明天我要遠行了。 這『三可惜』、『十可歎』,是我給大家最後的交代話,大家傳著看吧!」話一說完,第 二天晚上,進入方丈室,示現些微的疾病,閉目靜坐,不再進食。等到城中弟子們都到齊 的時候,又睜開眼睛說:「你們各位都要老實念佛,不可搗亂作怪,壞了我的規矩!」一 代大師,萬曆四十三年七月四日午時,就在弟子們的念佛聲中,面向西方安然而往生。雲 棲周圍數十里內,聽到大師圓寂消息,無論僧俗,老少男女,如喪考妣,號哭之聲,震響 山林。七七日後,奉全身塔於五雲山麓,被尊為淨土宗第八代祖師。 蓮祖俗家夫人湯氏,後來也出家,法名祩錦,住持孝義庵,戒行潔白,庵規森嚴,深獲居 民的信仰。夫人與蓮祖本閨中佛友,塵緣既盡,各事佛門,偶有相聚,談禪念佛而已。其 後安詳念佛而往生,八十高齡的蓮祖親自為其送行,並建骨塔於雲棲寺外西麓,與蓮祖塔 墓隔溪相望,實現了同修同證的心願,為千古留下了一段菩提眷屬同生極樂的佳話。 池裡青蓮無古今 蓮祖是由宋明佛教過渡到近代佛教的重要人物。蕅益大師稱譽說:「專修淨土,教尚戒律 。不拈機緣,不稱方丈。不崇殿閣,不侈衣食。平易老實,力挽浮風。凡警策大眾,開示 出生死事,未嘗不聲淚俱下。放生結緣,施食作福,不計其數。」憨山大師在「蓮池大師 塔銘」,讚歎蓮祖為佛門中的周孔,是永明大師以來的第一人,推崇備至。 雲棲勝景依舊,靈塔猶存,但願不久,這竹節萬竿的雲棲,能如乾隆當日所見:「一心念 六字真言,衣缽何曾傳子孫;監院歲除依例換,蓮池家法喜猶存。」祖師德風重現於世, 還給雲棲本來面目。(完) 孫 良 呂富枝 孫良,宋朝錢塘(今浙江省杭縣)人,學識廣博,但不願做官,自己隱居閱讀大藏經,尤 其深入通達華嚴經奧妙的宗旨。 曾經依止大智律師,受在家菩薩戒,修持淨土念佛法門,每天自定功課念佛一萬聲,經歷 二十年,從來不曾一天間斷。 後來有一天,孫良忽然命他的家人說:「快去請僧人來念佛,助我往生西方淨土。」僧人 集合一齊念佛,才經過半天的時間,孫良就望著空中合掌說:「阿彌陀佛以及菩薩眾已經 降臨了。」說完就退後端坐合掌,安然往生了。 蓮池大師贊語說:華嚴合論面說:「求生西方淨土的菩薩,尚未通達唯一成佛的佛乘圓 頓妙法的道理。」孫良老居士,既然通達華嚴經的奧妙宗旨,為什麼還要求願往生西方淨 土呢?華嚴合論說,是為還有一分執著取相的凡夫,為了破除他的執著見解,針對得「事 淨土」,未得「理淨土」人說的。而這位孫良老居士,對事理淨土已經圓通,了知華嚴世 界與西方蓮池,是一不是二,正當求生西方淨土,那有什麼可懷疑的呢?評論淨土的人, 應當根據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為主,而以華嚴合論所說做參考。 韓愈酬贈僧侶詩平議(三) 希 仁 (三)官場失意,找尋慰藉,求諸方外,人情之常。 韓愈出身貧寒,而稟賦聰穎,好古敏求,夙負青雲之志,銳意科名仕進之志業,頗有用世 之熱忱;然世途屯邅,命運乖舛,且由生性鯁直,嫉惡如仇,以致一生官場生涯,屢遭挫 折,並不順利。 觀其從貞元二年(七八六),韓愈十九歲,自宣城赴長安,初入京師,應進士舉始;至長 慶四年(八二四),韓愈五十七歲,因病告假,而免吏部侍郎之職止;前後三十八載中, 曾經由四度應進士舉,三次應博學鴻儒試,直至貞元十二年(七九六),即二十七歲時, 方初任汴州觀察推官;而此後之二十七載之仕官生涯,卻連續更易二十餘種職務之多;每 任官職,長或三年,短則數月,黜陟頻繁,洵為宦海浮沉;尤以聖賢道統自居,忠君愛國 為志,卻慘遭兩度遠貶廣東,雖其操持堅毅一意重視仕途,終其一生,直至晚年始見退隱 之志(注);但其間感慨激憤,愁憂悵惘之餘,心情難免陷入低潮;所謂「天命難諶」,此 時尋求心靈慰藉,求助時尚之解脫佛法,而與方外僧侶往返,固自然之事,與其平素所持 之學術立場,應無衝突。 綜觀韓愈全集中,其與僧侶酬贈之詩文,概多見於官場失意之時。 如〈送僧澄觀〉,為貞元十六年(八OO)秋,居洛所作,時愈在徐州刺史張建封下,擔 任節度推官;彼秉其耿直個性,時有諫諍,卻不受賞識;曾作〈忽忽〉一首,以攄其憤悶 之懷。 〈送惠師〉、〈送靈師〉,同為貞元二十年(八O四)所作,此時愈由於前一年奏請朝廷 徵京兆府稅錢及田租,遂為王叔文黨所陷,遠謫連州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此為其入 仕以來,遭遇最大之挫折,居蠻夷之邦,瘴癘之區,可謂愁憂填胸,惶惶不可終日;有〈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十二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一長詩,寫其「孤臣孽 子,操心也危」之心情為佐證。 〈別盈上人〉,為永貞元年(八O五),時愈竄逐嶺南兩年,方遇順宗大赦,離陽山北過 衡山,途中參謁衡嶽廟,居衡山中院所作;同時亦有〈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中 云:「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纔足甘長終。」可見其怊悵之情。 又,〈和歸工部送僧約〉、〈送文暢師北遊〉與〈嘲鼾睡二首〉,分別為元和元年(八O 六)與元和二年(八O七)所作,時愈雖已奉召自江陵返長安,入為權知國子博士,但為 避謗讒之禍,自請分司洛陽,直至元和三年(八O八)纔獲得真除,此時心情,相當不舒 暢;有〈東都遇春〉詩云:「少年氣真狂,有意與春競。……心腸一變化,羞見時節盛。 ……深居疑避仇,默臥如當暝。」可見一斑。 〈聽穎師彈琴〉,寫於元和十一年(八一六),是年二月愈從中書舍人降為太子右庶子, 難免感慨生平。 〈題秀禪師房〉,寫於元和十五年(八二O),更是在前一年遠貶潮州後,遇大赦,量移 袁州刺史,過其地而留題也。 其中,較特別者,即〈送無本師歸范陽〉與〈廣宣上人頻見過〉二首:一作於元和六年( 八一一),愈終於入朝,且居職方員外郎之要職;一作於元和九年(八一四),愈以考功 郎中兼史館修撰。此皆是韓愈宦海生涯中,較為稱意之時,後人或將疑其何以仍與僧侶往 來?不知斯二人,乃主動來見愈,不同於其他諸詩,是愈求見於僧侶;且無本師,即賈島 是也,初曾為浮屠,後從愈學,已還俗應舉;是年秋,公遷職方,島或隨入京,即十一月 告歸范陽,愈作此詩送之,固無關乎「尋找慰藉,求諸方外」也。至於廣宣者,蜀僧也, 素有詩名,時居長安,上特詔許居安國寺紅樓院,以詩供奉;故知彼為詩來,頻頻叨擾, 是以愈自抒感懷,譏其終日不歸,實不同一般酬贈僧侶詩也。 (四)興觀群怨,或稱或譏,視其交情,固多參差。 孔子云:「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 之名。」蓋詩教講究溫柔敦厚,既可引譬連類,以感發志意;亦可考見得失,觀風俗之盛 衰;亦可朋友群居,互相切磋;甚至可以怨刺上政,發發牢騷。是以人倫之道,詩無不備 。可見,詩之為用,大矣哉!而總要合乎人情,是以「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也。 韓愈由於官場失意尋找精神慰藉,而與多位僧侶交遊過往,其間自有淺深不同之交情;交 情淺者,或稱譽之,而未必有其實而真欲與之交;交情厚者,或譏諷之,但求責備于賢者 ,而其實並無排斥之意。如《論語》原壤夷俟章載:「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 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古來均依宋儒講法,認為原壤,老氏之流, 自放於禮法之外者,孔子既責之,而因以所曳之杖擊其脛,使勿蹲踞,似乎孔子真不要此 朋友了。而不知「原壤者,孔子之故人,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參《禮記.檀弓》) 可見孔子雖明知學術思想不同,而不妨彼此往來,其「以杖叩其脛」,正見其交情洵非泛 泛,所謂「親者毋失其為親,故者毋失其為故」也。若如此理解,則聖人半親暱半戲謔對 待故人之真情,躍然紙上,豈真斥之耶? 然則,韓愈由於官場失意,既主動求交於僧侶,其酬贈僧侶詩,或興觀、或群怨、或稱譽 、或譏毀、或忠告、或善道,當視其交情,而有參差,斯朋友之義也。固不可一味以崇儒 斥佛、自讚毀他之意解之;否則,將置自幼飽讀詩書,長而鍊達人情之韓愈於何地也?( 待續) 註:穆宗長慶三年(八二三)六月,韓愈由吏部侍郎遷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因未依往例臺 參,為御史中丞李紳彈劾,十月遂罷為兵部侍郎,又改吏部侍郎。韓愈經此事件,乃對仕 途乏味。其〈示爽〉詩云:「吾老世味薄,因循致流連。……臨分不汝誑,有路即歸田。 」次年(八二四)五月,即因病告假。 楞嚴經圓瑛法師講義經文 勘誤表及說明(中) 藏 頭 三、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民國八十五年)大乘精舍版經文勘誤表 「大佛頂首楞嚴經圓瑛法師講義」大乘精舍版經文勘誤說明: 大乘精舍,於民國八十五年,重排印行講義,精裝,一厚冊,計一七○三頁,一千六百一 十四部。 六十年版,改用新標點,但經文點在字旁,今本則點在中間。錯字也增加,故須另編勘誤 。 「仍存原文」的經文: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 ,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 旨。」 「大乘」版排成與前後經文字體相同,殊非所宜。 初版,此段「仍存原文」的經文,字體同講義。 民國六十年版,(即是改用新標點的初版)。「仍存原文」的經文,字體也和經文不同。 (一)大乘版116、117頁第一行的「為與眼對?為不眼對」「為不眼對」應是「為不對眼」 。 1951年的初版,正確。六十年版開始錯誤。 (二)129頁第二行「內無所見,外非不相知」的「非」字,是小註,與經文字體相同,誤。 初版原本的「非」,字體比經文小。六十年版本的「非」,亦比經文字體小。 (三)133頁第四行「此心之體」,應是「此之心體﹛u心」「之」顛倒,從初版開始錯誤, 直至今日,不見改正。初版原文作「此心之體」。 (四)257頁第十行「 」字不清。六十年版作「鬱還塵」。 (五)384頁第十一行,「迷」下,「生死」上,脫一「悟」字。 六十年版作「迷悟生死」。 (六)418頁第十一行末,「名」下,「聞」上,脫一「」字。 民七十年的「大乘」版,作「名聞性」。 (七)420頁末行「鼻人」的人,誤,是「入」。 (八)423頁,漏掉「若從空出」一行20字,及注一行。 七十年版:經文「若從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注「此破不從空生 ,三無所從來竟。」 (九)423頁第九行「舌人」人誤,應作「入」。 七十年版作「舌入虛妄」。 (十)424頁第一行「若冷勢多」,勢,誤作劫。 七十年版作「若冷勢多」。 (十一)554頁第十行,「然」下,「周」上,脫一「」字。 七十年版作「妙覺湛然,周法界」。 (十二)652頁第四行「訶」下,「三」上,多一「非」字。 初版亦作「非三耶三菩」,因此,所有版本皆有此「非」。 七十年版「非阿羅訶非三耶三菩」,有「非」。但大正藏無此「非」字。 大正藏,「非阿羅訶三耶三菩」為一句,無「非」字。以此為正。 楞嚴文句同作「非阿羅訶(應供)三耶三菩」 (十三)733頁,意的經文「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無不包 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誤作註解小字。 大乘精舍七十年版,意的經文字體,同前後經文。 (十四)772頁末行,「汝今聲不」的「汝」,諸本皆作「爾今聲不」。 楞嚴文句、易解疏皆作「爾今聲不」。 (十五)815頁第五行「此結無存」的「無」,誤,是「若」。 上海初版,是「此結若存」。六十年版才誤作「無」。此後,所有版本皆同此誤。但七十 年本卻有改正。 (十六)819頁第五行「偏牽其左」,應是「偏掣其左」,「牽」誤。初版原本:「偏掣其左 」。 (十七)843、844頁末一行「以紫金光塗佛形像」,應作「紫光金」,諸本同此誤 大正藏作 「以紫光金塗佛形像」。 (十八)1039頁第十行「聲無即無滅」,「即」,誤,是「既」。 初版本作「聲無既無滅」,六十年版作「聲無即無滅﹂。六十年版開始錯誤,延續至今。 (十九)1120頁第二行「阿門」,門,誤,是。 七十年版作「彌勒阿彌陀」。 (二十)1154頁第二行「攝授」,應作「攝受」。 大正藏作「能於十方攝受親因。」 (二十一)1184頁最後一行,脫「風師」二字,看初版原文可知。 上海初版作「日月天子。風師。雨師」。六十年版脫「風師」二字,延續至今。 (二十二)1451頁第八行「再來賃倚」,「賃」,誤,是「」,「再來倚」。 七十年版作「再來倚」。 (二十三)1455頁第三行「仔細分別」的「仔」,初版作「子」,六十年版開始作「仔」。 上海初版作「子細分別」。六十年版作「仔細分別」,注中引用正脈,但正脈原文亦作, 「子」字,初版本亦是「子」,此本刻意改用「仔」,未知何意?正脈、大正藏皆作「子 細分別」。 (二十四)1460頁第五行「心精通胎」,「胎」,誤。應作「」。 大正藏作「心精通」。 (二十五)1490頁第九行「觀見蚊蟲」,「蟲」,誤,應作「」,「觀見蚊」。 六十年版作「觀見蚊」。 (二十六)1496頁第三行「則眾憶魔」,「眾」,誤,是「有」,「則有憶魔」。 上海初版作「則有憶魔」。六十年版作「則眾憶魔」。六十年版開始錯誤,延續至今。 (二十七)1528頁第五行「心愛 沼」,「沼」,誤,是「」。 七十年版作「心愛 」。 (二十八)1537頁第六行「其人原不」的「原」,大正作「元」。 大正藏、科會本、楞嚴文句皆作「其人元不」。 (二十九)1546頁第一行「十方賢聖」,藏作十方聖賢。 (三十)1549頁第三行「越牖透牆」,「牆」,誤,應作「垣」。 大正藏作「越牖透垣」。 (三十一)1562頁第十一行「佛破律儀」,誤,應作「破佛律儀」。 (三十二)1655頁第九行「微妙開示」,「妙」,誤,是「細」,「微細開示」。 大正藏、楞嚴文句皆作「微細開示」。 (三十三)1657頁第六行「非留生死」,應作「非留死生」。 大正藏、楞嚴文句皆作「非留死生」。 (三十四)(三十五)1658頁第五行有二誤: 一、「妙明真精」,倒作「精真」。 二、演若多,作演若達多,多一「達」字。 大正藏、楞嚴文句皆作「妙明真精」、「演若多」。 (三十六)1681頁末行「佛土充滿」,「滿」,誤,是「」,佛土充。 大正藏作「佛土充遍」。(待續) ※有意索取「大佛頂首楞嚴經圓瑛法師講義經文勘誤表及說明」一書者,歡迎來函索取, 並請隨函附上十元郵票。 木雕師與畫師 企 西 從前,在北天竺國有一位技藝非常精巧的木雕師,有一天,他心血來潮,雕刻了一個木製 姑娘。這個姑娘栩栩如生、相貌端正,穿著打扮非常美麗,尤其特別的是,她能和真人一樣行 走、活動,能招呼客人、倒酒端菜,只是沒辦法說話而已。 當時,在南天竺國也有一位繪畫技藝十分高超的畫師,木雕師久聞大名,有一天,他準備 了一桌豐盛的酒菜,邀請了畫師來家裡作客。 當天,木雕師讓木製姑娘在一旁幫忙倒酒、端菜,一整天下來,畫師都沒有發覺姑娘是木 頭製成,以為是一般的姑娘,看見她的姿色十分美麗,心中便淫念熾盛,眼光不斷在姑娘 身上打轉。木雕師在一旁看到這情形,心中有數,卻也不動聲色。 傍晚時,木雕師挽留畫師在家中住上一晚,並讓木製姑娘站在一旁服侍他,然後悄悄地對 畫師說:「我故意留下這位姑娘,你晚上可以和她一起休息。」然後就離開了。 這時木製姑娘站在燈旁,畫師便出聲叫她過來,誰知姑娘竟不從,畫師便過去牽她的手, 一碰之下,立刻恍然大悟,原來這栩栩如生的姑娘竟然是木製的,當下畫師對自己滿心的 淫念感到羞愧萬分,便想:「木雕師騙我,害我上當,我也要還以顏色!」 於是畫師便著手在牆壁畫上自己的畫像,連衣著也和自己一模一樣,但卻畫成自己上吊自 盡的樣子。將圖完成之後,便關上房門,躲入床底下。 隔天一大早,木雕師醒來後,看見畫師房門未開,便從窗戶看看他醒來沒有。結果往房內 一瞧,卻赫然發現畫師上吊自殺。木雕師十分緊張、害怕,以為畫師真的死了,便立刻破 門而入,想衝進去救人。 就在此時,畫師笑嬉嬉地從床底下出來,木雕師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心中想到自己也欺 騙了畫師,便覺得十分不好意思。畫師說:「你的本事騙得了我,我的本事也騙得了你! 你我各上當受騙一次,這下可兩不相欠了!」 經由這件事,兩人省悟到自己的內心充滿了污穢濁惡,往往為了名聞利養,在言語或行為 上自欺欺人,很少以誠心對待別人。兩人由於宿世善根成熟的緣故,便看破紅塵俗事,出 家修行去了。 (出自雜譬喻經第四卷) 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上) 三學/如實 前 言 臺中蓮社國學啟蒙班是遵照雪公「蒙以養正」的訓示,以正行格言來培養童蒙。家長把孩 子送來啟蒙班,就是希望能以經典的正當道理來啟蒙。俗云:三歲看大。從小施予正規教 導,將來可為正人君子。 孩子從小讀的經、背的詩,不可謂不多。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親若是重視國學,身體力 行,而且持續有規律複習讀過的經典,孩子背誦的經典詩文就能在心中發酵,成為端正的 君子。但是也有令人憂心的一面,有些孩子雖然從小背誦很多經典,卻疏於複誦,慢慢淡 忘,長大後自以為這些經典老早背過了,對經典反而輕忽生厭!本來期望孩子從小「讀經 植德本」,來日做個正人君子,到頭卻事與願違。 提倡讀經,功德無量,無庸置疑,卻也有檢討之處。在讀經過程中,是否掌握了讀經的根 本宗趣?讀經需要貪多圖快嗎?古今中外先賢有很多寶貴的讀誦經驗,值得好樂讀經的人 來擷取學習。 讀誦的意義 學習經典有很多方式,中國自古強調讀誦。對著經文看讀,叫讀。不看經文,背念經文, 叫誦。所以讀誦就是口熟其文,心解其義也。啟蒙班很多教師在上課之前一定先帶著孩子 讀誦,也有人認為:一堂四十五分鐘的課,讀誦花去五到十分鐘的時間,教師講解的時間 不就少了嗎?其實讀誦就是在進行經典教育了,解說不過是激發孩子學習經典的興趣而已 。 讀誦從古到今都是重要的學習方法,荀子勸學篇說:「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 乎誦經,終乎讀禮。」求學要從熟誦經典開始。禮記學記云:「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從政的人,要熟誦詩經小雅:「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詩,這三篇都是君臣宴樂互 相安撫勞苦的詩,為官者必先學習。可見,不論從事那一行業,基本的經典都得熟誦,立 身處事方有根據。英國早期的語文教育,兒童上英語課,教師選一篇經典之作,兒童大聲 地跟著老師誦讀,老師也不做太多的解釋。這樣訓練下來,單字也會了,文法也會了,成 語也會了,文章的文氣也會了。所以中外先賢都注重讀誦,從古到今有智慧的教育家都不 會忽略了讀誦。 讀誦的目的是什麼?孔子在易經大畜卦的大象傳說:「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 往行,以畜其德。」大畜卦,上面是山,底下是天,天藏在山中。孔子觀察大畜卦,認為 這是象徵天代表的光明,日月昭昭藏在山中,越積越光輝,一個君子如能多熟記古聖先賢 的前言往行,可以涵畜光明德性。 想從讀誦中獲得處事待人的智慧,必須「多識」,多多熟誦,牢記不忘,涵藏在心中,才 能夠轉換成真知灼見的智慧。 學習的層次 從學習獲得的智慧,可分三個層次:聞慧、思慧、修慧。透過聽聞閱讀獲得聞慧,而聞慧 不如思惟後得到的智慧,思慧又不如篤行後得到的智慧,具足三慧,才是完整的學習流程 。要如何聞呢?中庸說要博學、審問。廣博的聽聞閱讀,有疑問要審問清楚,如此就有「 聞慧」。學習不是只停留在這一階段,還要進入「慎思,明辨」思惟分析的層次。聽聞讀 誦之後,要藏在心中,番番涵泳,才能發酵醞釀成思慧。 慎思者,能將所學的內容從頭至尾作整體思惟,如古人研究易經,在註解時可以引前注後 ,援後證前。若讀書不能熟誦不忘,往往讀到後面忘了前面,無法進行慎思的功夫,所以 先賢讀經,從頭到尾熟誦在心中,自然能慎思、明辨,明辨就是加以組織歸納,分析揀擇 。慎思、明辨之後才能掌握明確的實行綱領,篤行不退。所以要將讀誦的經典轉化成篤行 的根據,必得經過思維,而思維非熟誦不可。 熟誦的典範 熟誦為什麼這麼重要?謹以論語為佐證,孔子是至聖先師,他的教學經驗值得我們效法。 以學習者的角度來看,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時習就是學得了一種教材, 要像小鳥學飛,數數練習。大多數的人只注意「學」,以為聽到了、看到了、背過了就算 數,其實這只是學了一半,還要時時複習。多久複習一遍?可以每天複習一遍,也可以每 個月複習一遍,如孔子的學生子夏說:「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陽貨篇)每天學新的進度,每個月要把學過的複習不忘。熟誦以後,心裡自然歡喜,孔 子的經驗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開始讀誦時會有挫折感,怎麼讀不熟呢?但是 「時習」的功夫用得深,內心充實,喜悅就汩汨流出。 有人認為已經讀過了,何需複誦「炒冷飯」?這是不明學習的三階段:要篤行必得慎思、 明辨,而讀過的經典在心中不能熟記如何「一思便得」?人有記性,也有忘性,時習複誦 ,經典就能發揮鑑照提醒的作用。 再以老師方面來說,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 不習乎?」曾子當老師時,天天反省:今天要把所學的東西教給學生,自己有沒有複習過 ?如果沒有複習就講,就是不負責任。雪公平日講經,有的經一講再講,但他老人家不管 講多熟的東西,一定要事先再準備,這就是「傳而能習」。「習」的最簡單方式就是讀誦 ,把所教過的東西定期複誦。 從論語教學例子中,足見「學而時習之」的熟誦方法,是孔門成功的教學經驗。所以孔子 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泰伯篇)勤於學習,好像怕趕不上;學得之後,像得了一 件寶物,唯恐遺失,必須常溫習。 (上) 聖 人 作 易 吉 光 聖人作易經,說的是人事道理,不在大談玄妙的天道。易經是為一般民眾解惑,不是為成 聖的人說。聖人從心所欲不踰矩,本無疑惑,何必靠占卜決疑?凡夫因為昧於事情的初始 動機,每每兩頭狐疑,不能決定,所以聖人才以陰陽的消長,顯示在人事上的應進應退, 讓人們知道如何趨吉,如何避凶。(出自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因果─烹凡煉聖的大冶洪爐 藏 密 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間聖人,烹凡煉聖之大冶洪爐。(印祖) 難信能信 有明顯節奏的事情,漸次發展,最後一齣結局出現時,人人都認為是理所當然,沒人會感 意外。人從出生而成長,從青年邁入盛年,由中年漸次進入衰老,然後老死以終,從因到 果的變化軌跡明顯可數,這種結果人們都能接受。 如果一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中途卻橫死夭折,這樣的結果就令人難以置信。作史記的 司馬遷就很難相信「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作善因必有善果的事實。伯夷、叔齊兩兄弟 是古代讓國的聖賢,結果餓死首陽山。而孔門唯一稱得上「好學」的顏淵,一生簞食瓢飲 ,結果短命而死。可是,天天殺人,食人心肝的盜蹠,結果是安享天年壽終正寢。那些操 行不良,好犯上、好作亂之輩,卻安逸享樂過一生,富貴綿延好幾代。「余甚惑焉,儻所 謂天道,是邪非邪?」真有「天道」嗎?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真有必然關係嗎?對此 ,司馬遷很是疑惑。 自「因」種下開始,漸次發展到結果,中間有數不清的變數,最後結的果實,往往是意想 不到的形態。因演變到果,存在著千頭萬緒曲曲折折的軌跡,粗心凡夫如何能細細數來, 一絲不爽,一毫不缺?對於因果天命的所以然,在未知之前,唯有「難信能信」。畢竟「 天命」及「因果」的事實,出自聖人經典之口,凡夫能以「因果」安然接受種種出其不意 的事件,咬緊牙根,忍住懷疑,勉強接受。要擺脫凡夫的無知妄作,就得在因果大冶洪爐 中番番烹煉,難信能信,才有浴火重生的一天。 難知能知 始因演變到結果,冥冥中有一條軌跡,過程極其複雜難知。孔子歷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脩齊治平的世間學問牢牢在握,過了四十歲仍無緣可仕,無處可一展長才。不是孔子求 學不努力,更不是孔子無德無能,孔子五十歲時知是「天命」使然。內而孔子自身之命, 外而魯國之命,相互交錯結成一張命運共同網。過了五十歲,孔子便進入從政的「命」, 從魯國中都宰,調升為大司寇,不久就代季氏攝行相事。五十五歲後,又無緣為政了。 每個人一生的因果變化,雖然微細難知,卻總離不開「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 的三大原則。順著過去的善惡行為而得的果報,佛法叫「異熟」。為什麼以「異熟」稱呼 「結果」呢?因為最後成熟的結果,大大不同於初因的性質。因到果這三種變化,唯識述 記說: 「言異熟者,或異時而熟,或變異而熟,或異類而熟。」 因演變而成熟結果,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快則這一生就能嘗到果實,慢則要下一輩子才有 結果,遠的甚至要數生之後,才會有結局。結果的時間有長有短,叫做「異時而熟」。許 多人以為眼前做的不會立結果實,堅持不信因果。有一個從事教職的家庭,太太信佛,先 生不信佛,先生撕了太太平日課誦的佛書,邊撕邊嚷著說:「你看一點也沒事啊!」因要 結成果,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加料醞釀,善惡行為的當下,或許一點事也沒發生,但日久 天長之後,便有出其不意的結果。這位自負的教書先生,多年後突然一病不起,果從何來 呢?若知因果的異時而熟,心裡就有數了。 從「遠因」結成眼前的「果報」,在成熟前已歷經許多輾轉變化,有時添入加速結果的緣 分,有時則加入減緩成熟的因素,從因到果有種種因素緣分,輾轉成熟結果,叫作「變異 而熟」。當有人用功念佛,卻發生不如意事,這因果如何看待呢?印祖常以「後報轉現報 ,重報轉輕報」教人如何看待生命中的意外。有一位居士患了重病,聽從印光祖師的教誨 ,日日念佛精進,不久來信說,病是癒了,卻因不善用心,念佛急進,導致中氣極虛。印 祖以「汝精進念佛之故,遂轉後報為現報,轉重報為輕報。即此一病,不知消幾何劫數三 途惡道之罪。」若懂得因果之間有「變異而熟」的情況,那眼前的一切結果,何嘗不是業 障消除的好現象? 人們從行為、言語、心念三方面造下遠因,以後這些業因會以什麼形態成熟結果呢?若先 前造了善惡遠因,後來結出不善不惡的「無記果」,就是「異類而熟」。因有善惡,果唯 無記,因與果的類別不同。據宣驗記說,三國時代,吳王孫皓殘暴不信正法,作事不近人 情,和婇衣舞女觀看園丁整理花園,在土裡掘得一尊金色佛像,佛像輪廓分明而莊嚴。孫 皓把佛像放在廁所旁,讓佛像拿著廁所拭糞的竹片。到了四月八日佛誕節,孫皓尿溺在像 頭上,開玩笑說:「今天是四月八日,我為佛灌頂沐浴。」不久,孫皓全身發腫,下體劇 痛,經過虔誠燒香懺悔,叩首自陳罪狀,才得以舒解。孫皓造了惡業行為,結果是由身體 來承擔,正如永嘉大師證道歌說的:「作在心,殃在身。不須冤訴,更尤人。」善惡業因 ,報在無記的身體,叫做「異類而熟」。 聖人知因果之所以然,深信因與果有絲毫不爽的關係,故行事謹慎畏因,不敢昧因種下未 來苦果。印祖說:「古之聖賢,無不戰戰兢兢以自操持,故其心不隨富貴窮通所轉。窮則 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聖人深知「如是因必有如是果」的原理,在因果大冶洪爐的 烈火鍛煉下,終能結出精金美玉的人品。 難得能得 趨吉避凶,好果善報,人人夢寐以求。好果報須從好因緣來,不從因緣用心,只圖好結果 ,那是心存僥倖。昧於因果的人,有的「常作惡因,欲免惡果。」譬如已經站在大太陽下 ,卻想避開影子,不管如何奔走都是徒勞無功。有的「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 便謂作善獲殃,無有因果。」(印祖語)好果善報,難得能得,只要取之有道,就有落實的 一天。 凡夫深信因果,聖人深知因果,無不懼懍因果天命,懍於因果的聖人凡夫「勢必改惡向善 ,希聖希賢。雖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對佛天。」(印祖語)心存因果觀念的人,無處不 有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行事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唯恐素行有虧,種了惡因 。因果就像一座全天候的監視器,它無時不記,無處不錄,置身在這座大冶洪爐中,上智 者因此證得本有佛性,下愚者因此不相关参考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