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輪月刊325期

Posted 孔子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輪月刊325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操 持 力 ●鞭鼓生 印祖云:「被境所轉,係操持力淺,則喜怒動於中,好惡行於面。操持者,即涵養之謂也 。 若正念重,則餘一切皆輕矣。是以真修行人,於塵勞中煉磨,煩惱習氣必使漸漸消滅,方 為實在功夫。斷不可起煩心,怨天尤人。」 操持力,即平日心中所堅守、確信不移的操守信念,也是內在的精神力量。操持力愈堅固 ,面對五慾六塵的勾引,八風的撩撥,愈不會動搖。反之,操持力淺,心中毫無定見,猶 如空中之飛羽,隨風飄蕩,遇境逢緣,則隨興攀緣造業。 操持力的深淺,實關乎個人內驅力的強弱。唐朝,裴休居士有首「示子出家偈」:「含悲 送子入空門,朝夕應當種善根。身眼莫隨財色轉,道心須向歲寒存。看經念佛依師教,苦 志明心報四恩。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間天上獨爾尊。」字字句句,道盡了為人父的期許與 祝福。人類品格、見地,操守的深淺,無法遺傳或贈與,每個人都要重頭來過,否則歷史 怎會一再重演?佛陀怎須化身八千次呢?「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像滿桌的佳餚 ,不嚐怎知其味呢? 唐太宗的諫臣魏徵逝世時,皇上十分哀傷,告訴侍臣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 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歿,朕亡一鏡矣。」唐朝的興盛,得之 於聽信諍言後的沉澱反思,得之於對人才的器重與包容。中國號稱世界文明古國,從軒轅 黃帝算起,到清末宣統為止,共有四百二十四位統治者,而有幾位真能「以古」「以人」 為鏡呢?每位皇帝雖然黃袍加身,江山在握,為政之德,卻都要從頭學起。 是啊!人生世間,有形的物質可以繼承,可以贈與,像金錢,房屋,土地,股票,乃至於 技術秘方,都可以父傳子,子傳孫,或傳繼承人。而無形的智慧、學養、修行、精神,人 格等卻無法遺傳或繼承。爸爸很有操持力,兒子不見得也很有操持力。老師也無法將滿腹 的學問、道德、智慧贈與給學生。形而上的東西,點點滴滴後人必須一步一腳印地靠自己 去充實,去付諸實踐,去自我體證。 讀易散記:泰卦六爻 自 明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九家易注:「五者,帝位。象震,稱乙。是為帝乙。六五,以陰處尊位,帝者之姊妹。 五在震後,明其為妹也。五應于二,當下嫁二。婦人謂嫁曰歸,故言帝乙歸妹。謂下居二 ,以中和相承,故元吉也。」 虞仲翔注:「震為帝,坤為乙。帝乙,紂父。歸,嫁也。震為兄,兌妹,故嫁妹。祉,福 也。謂五變體離,離為大腹,則妹嫁而孕。得位正中,故以祉元吉也。」 九家注。乾鑿度以五位為天子,故五為帝位。說卦傳,震東方。二十四方位,乙位在東, 故震象稱乙。互震居五,是為帝乙。陰爻居于尊位,不稱為帝,但為帝之姊妹。九三為互 震之初,六五在互震後,由此知六五為妹。六五與九二為陰陽正應,故五當下嫁于二。春 秋隱公二年公羊傳說:「婦人謂嫁曰歸。」故說歸妹為嫁。五下居二,得中得正,故云中 和相承。與坤六五黃裳元吉同占。 虞注。說卦傳:「帝出乎震。」故震為帝。以納甲說,坤納乙,故坤為乙。虞氏以帝乙為 紂王之父者,尚書多士篇說:「自成湯至于帝乙。」又春秋哀公九年左氏傳,晉趙鞅筮得 此爻,其言曰:「微子啟,帝乙之元子也。」此皆以帝乙為紂父。但據子夏傳說:「帝乙 歸妹,湯之嫁妹也。」劉向所著世本說:「湯名天乙,故稱帝乙。」京房章句載湯嫁妹之 辭,亦以帝乙為湯。又後漢書荀爽傳說:「湯以娶禮,歸其妹于諸侯也。」上舉先儒皆以 帝乙為湯。爻辭帝乙,究竟是指成湯王,抑指為紂王之父,難考,只好並存其說。自二至 五,有二互體,一為震,震為長男,故為兄。一為兌,兌為少女,故為妹。坤為妻道,五 當降于二,故為嫁妹。祉,福也。此據爾雅釋詁文解釋。六五變,則三至五為互體離。說 卦傳:「離為大腹。」是妹嫁後懷孕之象。五降二,得位,故正中。正中故以祉元吉。李 疏案:「三四為天地之交,易位則體歸妹。於五言之者,五為卦主也。」地天泰三四兩爻 易位,則變為雷澤歸妹。 以上皆依李氏纂疏解釋虞注及九家易注。 惠徵君綜合虞注及九家注說:「五下嫁二,上承乾福,故以祉元吉。」又說:「六,陰爻 。五,貴位。陰之貴者莫如帝妹,貴而當降者亦莫如帝妹。坤,妻道也,臣道也。故六居 五必降。」又說:「五下嫁二,二上升五,以陰承陽。故云上承乾福。與坤黃裳元吉同義 也。」 象傳說:「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九家易注:「五下于二,而得中正。故言中以行願也。」 李氏纂疏:「五陰下居于二,中而且正。互震,足,為行。坎,心,為願。是得中以行其 願。故曰,中以行願也。」 惠徵君說:「中,下中。五降下,故中謂下中。震為行,故中以行願。」 象傳「中以行願」的中字,諸儒依虞氏及九家注,解釋為得中。即是六五降居于二,得位 居中之義。得中,以行其志願,故得元吉之福。此爻元吉,惠氏李氏皆說,與坤六五黃裳 元吉同義。坤六五象傳說:「文在中也。」干氏注:「文德在中。」此爻象傳的中字亦應 有此義。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城復于隍。」 虞仲翔注:「否、艮為城,故稱城。坤為積土。隍,城下溝。無水稱隍。有水稱池。今泰 反否,乾壞為土,艮城不見,而體復象。故城復于隍也。」 據張編修及李疏解釋。泰卦上爻,即是否卦三爻。泰卦三爻,本是否卦四爻。故取否艮為 城。艮為門闕。又陽在外以固內,故稱艮為城。坤為地,故為積土。爾雅釋言:「隍,壑 也。」說文:「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虞氏依此,所以注云:「隍,城下 溝。無水稱隍,有水稱池。」上六是泰卦的終爻,終則反為否,故云:「今泰反否。」泰 反為否,則乾壞而為坤土,艮城不見,而復體半形,故曰城復于隍。上六宜體坎,坎則有 水,而不為隍。但二五未易位,既濟未成,上體未成坎,故溝 水而為隍。 「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虞仲翔注:「謂二動時,體師。陰皆乘陽,行不順故勿用師。坤為自邑,震為言,兌為口 ,否巽為命。今逆陵陽,故自邑告命。命逆不順,陰道先迷,失實遠應,故貞吝。」 二動時體師者,九二變陰,則二三四互體為坎,再與外體坤連互,便是地水師。泰卦雖是 天地交,但以坤三陰乘乾三陽,是為行逆不順。故勿用師。坤身為自,眾為邑。故坤為自 邑。此指上六。互震聲為言,互兌為口,皆指九三。巽彖傳說:「重巽以申命。」故否三 互巽為命。今逆行陵陽,而告於坤。故為自邑告命。否巽行于上,故為命逆不順。陰道先 迷,是據坤卦辭「先迷」而言。上體未成坎,陽,而下應三命。故為失實遠應。上六以陰 爻居陰位,是為得位,雖正亦吝。故曰貞吝。 以上是據李疏解說。李疏又說:「愚案。上極則泰反為否,乾毀坤成,故城復于隍。坤眾 為師,乾成坤壞。故勿用師。自坤邑告命于否巽,三上雖為正應,但否時震毀,告命不行 。雖貞亦吝也。」 王輔嗣注:「居泰上極,各反所應,泰道將滅,上下不交,卑不上承,尊不下施,是故城 復于隍,卑道崩也。勿用師,不煩攻也。自邑告命貞吝,否道已成,命不行也。」 象傳說:「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九家易注:「乾當來上,不可用師而拒之也。自邑者,謂從坤性而降也。告命者,謂下為 巽,宣布君之命令也。三陰自相告語,俱下服順承乾也。城復于隍,國政崩也。坤為亂, 否巽為命,交在泰上,故其命亂也。」 李疏之意。此說否時,在下體的乾應當來上,非坤眾所能拒絕。坤為邑,陰性為降。故說 「自邑」是從坤性而降。否巽為命,故說告命謂下為巽。其應在乾上,乾為君,故為宣布 君之命令。否三互巽為命,坤身為自,故云三陰自相告語。上陰降,則四五俱降,故云俱 下,服順承乾。坤陰,為亂。而互否巽三,交于上。故曰其命亂也。既濟彖辭說:「初吉 終亂。」彖傳說:「終止則亂,其道窮也。」即是命亂之意。 孔氏正義:「其命亂者,釋城復于隍之義。若教命不亂,臣當輔君,猶土當扶城。由其命 錯亂,下不奉上,猶土不陪城,使復于隍。故云其命亂也。」 姚氏配中說:「坤土在上,為城。泰反成否,上反於下,故城復于隍。泰反成否,故命亂 。言天命去之也。」 上六是泰卦終極之爻,終極則反為否。雖然這是否泰反其類的道理,但否時未嘗不可使其 速去,泰時未嘗不可使其延續。不然,學易何為?象傳以城復于隍,是由命亂而然,即是 教人盡人事以續泰運,不致泰極而反為否。命字含義甚廣。國家政教,個人言行,都可以 包含在內,一切都須有倫序,然後可以立命,可保常泰。虞氏易例,以二五易位,則成水 火既濟,值得學易者思之。 唯識三十頌研究(八十五) ◎分別由何難(續二) 《牒前生後》 上回解釋第十八首頌文中「展轉力」,略謂染淨八識現行,及彼相應心所、見相分等,展 轉相望,為緣助力故,即能生起染淨分別,不假外緣也。科判如下: 如表可知:染八識現行展轉相望為緣生染分別,又分五科,上回已說前三,今當續說後二 。 (4)約同聚異體展轉相望為緣 成唯識論卷八云:「同聚異體展轉相望,唯有增上,諸相應法,所仗質同,不相緣故。 」上文中「同聚異體」者,指心與心所,俱時而起,和合似一,故名「同聚」,然其相用 各別,故名「異體」。在此同聚異體,即心與心所彼此之間,展轉相望,唯有「增上緣」 義(不相障礙故),無有「所緣緣」義,何以故?因為俱時心、心所所仗託以現起影像之 本質,同為第八識所變之相分境故,各各見分,決不互緣。若許同時「見分」相緣,則總 有二失 「不同一所緣」之過!有「心自緣」之妨,如「刀自割」之失。 論又云:「依相分說,有相緣義,謂諸相分,互為質起。」即若依俱時心、心所所緣之相 分來說,則心、心所,展轉相望,容具二緣,即除「增上緣」外,另有「所緣緣」義。何 以故?因為一切相分,都是互為本質,方得生起故。例如:心王、心所,緣青境時,彼此 各各變其青境之相分,各現於彼彼見分之前,但以諸心所所變之相分,乃互以心王之相分 (青境)為本質而生起故,極為相似。譬如畫家之師傅與弟子,師傅既作模型(本質)訖 ,諸位弟子各個就在模型填上彩色,方能完成美好之作品。故云:俱時心、心所所變之相 分,有「相緣」 義也。 (5)約同體四分一一展轉相望為緣 又分三點說明,分述如下。 一者同體見相二分展轉相望: 論云:「同體相分,為見二緣;見分於彼,但有增上。」 所謂「同體」,是指諸心、心所,雖各有四分,但唯一識之所變,故名「同體」。同體 見相二分展轉相望:  1、相分於見分─能為二緣,即「所緣緣」(見分能緣相分故)與「增上緣」(「相分」於 「見分」有與力或不障之功能故)。  2、見分於相分─但有「增上緣」。何以缺「所緣緣」?以「相分」理無能緣用故。 或問:「種子」也是屬於「相分」(第八識之相分),今何以不論及「見分」與「種子 相分」相望耶? 論曰:「此中不依種相分說,但說現起互為緣故。」即在此門之中,不依「種子」為「相 分」來論述,只是就「現行」與「現行」展轉相望為緣而立說故。換言之:「種子」望「 現行」為緣而生分別,上來已論述訖,今者只論述「現行」與「現行」相望為緣而生分別 故。 二者同體見分與自證分展轉相望:  1、見分於自證分─能作二緣,即「所緣緣」(自證分能緣見分故)與增上緣(可知) 。  2、自證分於見分─但有「增上緣」。何以缺「所緣緣」?以「見分」通於三量,不內緣 故。 三者同體內二分展轉相望: 論云:「餘二展轉,俱作二緣。」謂同體「自證分」及「證自證分」(此二乃「見分」之 餘故,名為「餘二」。)展轉相望,都有「所緣緣」及「增上緣」,何以故?以「自證分 」及「證自證分」皆「現量」攝,得互相緣故。上來「染現展轉生染分別」已釋竟。 (四)淨現展轉生淨分別 論云:「淨八識聚,自他展轉,皆有所緣,能遍緣故。」 淨八識聚,指無漏清淨之八個識,各與二十一心所相應,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和 合似一,故名「淨八識聚」。 第八淨識聚,又名「大圓鏡智」相應心品,照一切法,無不盡故。 第七淨識聚,又名「平等性智」相應心品,達二無我平等性故。 第六淨識聚,又名「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善了諸法自共相等,遍知一切眾生機故。 前五淨識聚,又名「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能起三輪不思議化,成就利樂眾生事故(「 事」者,如「八相成道」是也) 上來四智心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盡!又前三智品,皆具「根本智」與「後得智」, 唯成作智品屬「後得智」攝。根本實智,但緣真如;後得權智,遍緣假實、色心、有漏無 漏、有為無為、過現未來一切諸法。是故淨八識聚,若自若他、自類前後,異體同體,展 轉相望,皆得有「所緣緣」義,今唯識心要卷七且約同體四分相望,說有十二重: (1)見分緣相分,以現量證故,即是「變帶」(即能緣心變起相分而緣) (5)自證分緣相分,以從自體所現故,亦是「變帶」;若約性宗,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 何於中,有是、非是?亦是「挾帶」。 (9)證自證分緣相分,即心之相故  屬「變帶」 論又云:「唯除見分,非相分所緣,相分理無能緣用故。」謂唯有「相分」終不能緣「 見分」,何以故?以既名為「相分」,則是心所變影,決定無有能緣之用故。若謂「相分 」能緣,不應理故。夫至佛果位中,「相分」尚無能緣之用,況染位哉! 上來論淨八識聚現行,展轉相望,皆有「所緣緣」義已竟。至增上緣、等無間緣二義,准 思可得。 總由上述可知:「種子」望「現行」,容作三緣(因緣、所緣緣、增上緣)及「現行」望 「現行」,亦容作三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如是種現和合,四緣具足,即能現 起分別,何必假藉外緣耶? (待續) 淨法解脫要義(下) 雪廬老人 要斷惑證阿羅果甚難,怎麼辦?有巧妙方法,叫「四加行」,上來修「四尋思」:名、義 、自性、差別。先觀察萬法的名相,法相宗云萬法名相都不實。次為「義」,即諸法所詮 釋的道理,亦不實。第三「自性」,萬法的本體,也無自性。第四「差別」,一些對待比 較之事,也是差別假立。此四法所取之境與能取之識,皆由自己的內心所變,假有不實, 在加行位時,先修四尋思觀。 四尋思皆明白了,能發禪定,第一叫「明得定」,比喻為「煖」位,火好比是所修的道, 漸有暖氣表示接近火了,意謂近道了,這才得了「善根」。再進一步發「明增定」,光 明更加大,叫「頂」位,如初四、初五的月光。過了「煖、頂」二位,漸開智慧,叫「如 實智」,如實了知諸法之「名、義、自性、差別」。再問自己如何找出此理,分別出來, 能印可隨順,此得「印順定」,這叫「忍」位。再進一位得「無間定」,叫「世第一」位 。利根者依此法斷惑,一生就直證阿羅漢果,不必如鈍根者須經七番生死,才斷惑證果, 但是見惑很難斷。四加行的說法,在小乘緣生論、唯識宗,說法皆不同。 念阿彌陀佛為淨土宗,但禪宗及他宗也有念阿彌陀佛者,何以故?利根者依四加行,當生 可成就,但不容易,須得四種定,能否入四種定,還成問題,故有人加念阿彌陀佛,淨土 宗的一句阿彌陀佛,即代表了四加行法。 有人會起疑問:「他宗念佛可以斷惑,吾人日日念佛,而不斷惑,豈非矛盾?」其實在彌 陀要解、圓中鈔,皆有說到斷惑。但是淨土宗是三根普被,上根念佛能斷惑固然好,中下 根人不照此法斷惑,就必須「淨念相繼」,如此則無閒功夫起見思惑了。若不能淨念相繼 打成一片,便起迷惑,好比還有汽油,遇火就燃燒起來。斷惑甚難,必須依法自己斷,佛 只說斷惑的方法,斷不斷全在自己。修學佛法者,離此別無二法。這一百九十三品的見思 惑,(注)要一品一品斷,縱使斷了一百九十二品,還有一品惑未斷,仍入六道輪迴。 伏惑即能感佛接引 淨土宗特別處在那裡?不斷惑也能了生死。此種方法無人相信,故稱為「難信之法」。淨 土宗雖不斷惑,但必須伏惑,如以石壓草,臨命終時,惑被「阿彌陀佛」壓著,阿彌陀佛 即來接引往生。如果佛號正念壓不住惑,佛便不來接。這方法他宗沒有,是淨土宗的特別 處。有人說:「淨念相繼,在家人辦不到,怎麼辦?」有方便法,只要天天觀自己的起心 動念,心念一動即以佛號壓伏。起貪念時,佛號念到不貪;起瞋心時,佛號念到不瞋,如 此就成功了。 已知此特別法門,必得自己實行。昨日臺北有蓮友請來靈巖寺所供的三聖像結緣,正如西 方三聖降臨,大家勿辜負了三寶的加被。 (全文完) 淨宗八事 徹悟大師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 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 七、以一心不亂,為淨行歸宿。 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此八種事,各宜痛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 諸佛互讚 勸念彌陀(上) 常 隨 末法時代,正是法弱魔強,加上眾生的根機淺薄,修行環境的惡劣,想依通途法門了生脫 死,一萬人當中恐怕找不出一、二個。經上講:「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可見,於此正法極衰的時節,只有在淨土念佛法門上痛下工夫,修行才容易 成就。 古德云,淨土持名念佛法門「至直捷、至圓頓」,又「至簡易、至穩當」,所以「千經萬 論處處指歸,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而在三藏經典中,阿彌陀經即專弘此法,勸人發願往 生。以下就循著此經的線索,來闡發極樂淨土的殊勝及修行念佛法門的原因。 (甲)「阿彌陀經」─ 一部佛佛互讚之經 修學淨土念佛法門,最重要的一部經就是佛說阿彌陀經。從古至今,無論哪一個宗 派的寺廟道場,作晚課時多恭誦此經,由此可見其重要性。阿彌陀經的文字雖然看似簡單 ,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卻很深。雪廬老人以前常說,他講經十幾年,最怕就是講這部經, 因為經中的每個字雖然都認得,但真實義卻都不甚了了。雪公的話一點都沒錯,因為彌陀 經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的一部經。所以在當時法會上,雖然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 有文殊師利菩薩,但是他們在法會當中,卻一句話都沒有說,因為不知如何啟請,也不知 如何提問。所以,這部彌陀經的主角,純粹是佛。 再者,還有一件特別的事,就是這部經從頭到尾,都是佛佛互讚。我們翻開經本,對照經 文來看,首先從「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開始,到六方佛出來勸信之前,是釋迦牟尼佛讚 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其次,從「東方亦有阿 鞞佛……」六方佛出來勸信開始,到 六方佛勸信結束為止,則是諸佛讚歎阿彌陀佛。接著,從「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到「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為止,是釋迦佛讚歎諸佛。最後,從「彼諸佛等亦 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到「是為甚難」為止,則是諸佛讚歎釋迦佛。為什麼諸佛要這樣互 相讚嘆呢?這其中一定有不可思議的大功德和大因緣。 (乙)釋迦讚彌陀 釋迦牟尼佛稱讚阿彌陀佛,在彌陀經的經文中佔了一大部分。阿彌陀佛功德的無量無 邊,可歸納為四點來說明: (一)依報正報 說法莊嚴 「依報」是指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極樂世界種種清淨莊嚴的環境。極樂世界的環境,經 文上說: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樓閣,還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寶池中並 有四色蓮花,大如車輪,而且每一朵都是微妙香潔。此外,極樂世界還常作天樂、黃金為 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花。在那的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 十萬億佛,供養完畢,再回到本國,飯食經行。在極樂世界這樣殊勝的環境中,能讓眾生 在受用時就自然增進道業。例如在八功德水中沐浴,就能伏滅煩惱、增加善根。又如看到 四色蓮花,就能自然入定,在定中修觀開智慧。而每天早晨「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就是 在修行普賢行願品所說的「廣修供養」,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的「侍多千億佛,發大 清淨願」。我們在娑婆世界,想要親近佛、供養佛,不知要經多少千萬劫才有機會,但是 在西方極樂世界,卻在一頓飯的時間內就能達成,所以在那要成佛就十分快速了。 至於「正報」,是指阿彌陀佛以及極樂世界眾生的正報身。經文上說,阿彌陀佛的正報就 是「無量光」、「無量壽」。在「無量光」方面,十方諸佛雖然都有光明,但有的照一由 旬,有的照十由旬;有的照一個世界,有的照百千個世界。唯有阿彌陀佛身上的光明,是 照遍十方一切世界,無所障礙。這光明有什麼好處?無量壽經上說,若被阿彌陀佛的光明 照到身體,眾生的身心當下就能柔軟。這可在「助念」當中獲得徵驗。試看平時信願堅固 ,精進修持念佛法門的人,他往生的瑞相之一便是身體柔軟。為什麼呢?因為阿彌陀佛光 明照射的緣故。再者,阿彌陀佛又是「無量壽」。在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壽命無量, 所以只要一往生,隨時都可以聽佛講經說法,不會有「佛前佛後」,或者末法、滅法之災 。以上所述,是阿彌陀佛的正報莊嚴。至於極樂眾生的正報,也和佛一樣,生身散發光明 ,並具足三十二相,而且也同樣無量壽命。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當生就能成就 佛果。這就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極樂世界正報莊嚴。 再者,為什麼說極樂的依正二報「說法莊嚴」呢?因為極樂世界不但有佛說法,而且六根 所接觸的六塵也無時不在說法。在娑婆世界要聽聞佛法很不容易,例如要聽經,就必須先 將家庭安頓好,好不容易到了講堂,夏天的時候熱得流汗,冬天時卻又冷得發抖,而且聽 著、聽著,有時還會精神渙散,打起瞌睡。極樂世界就不同了,眾鳥隨時出和雅音,演暢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眾生一聽到鳥鳴,就自然懂得念佛、念法、念僧。而 且微風吹動時,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聽聞的眾生自 然就能斷惑,生出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由此可見,有情的眾鳥、無情的風樹無時不在 演法,在那聞法、修行、斷惑都很自然,一點都不勉強。這依正說法的莊嚴都是阿彌陀 佛大願大行所成就,也是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讚歎阿彌陀佛的原因。 (二)上善俱會 生皆不退 吾人所居的娑婆世界,惡人、惡事層出不窮,每天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殺父、殺 母、殺子女的新聞幾乎未曾終止,真是名符其實的「五濁惡世」。 在觀無量壽經中記載,摩竭陀國的阿闍世太子為了搶奪王位,在惡知識的唆使下, 將父王(頻婆娑羅王)關進監牢,準備將他活活餓死。他的母親韋提希夫人怕兒子將父親 害死,就利用探視的機會,偷偷帶食物進監牢給頻婆娑羅王吃,又請佛陀為他開示,結果 關了很久,精神卻愈來愈好。後來阿闍世太子發現了這個秘密,非常生氣,也將母親關起 來,最後真的餓死了父親。韋提希夫人知道後十分傷心,她遠遠向釋迦牟尼佛禮拜,釋迦 牟尼佛便顯神通現身在監牢內。韋提希夫人向佛祈求,希望佛能讓她到一個「不聞惡聲, 不見惡人」的地方。釋迦佛慈悲,將十方世界顯現在她眼前,當她看到極樂世界時,便決 定要求生到那裡,因為極樂世界最為清淨、莊嚴。 由此可知,極樂世界是個「不聞惡聲,不見惡人」的淨土,不但如此,還是「諸上善人聚 會一處」。 「諸上善人」是指何人呢?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這些等覺 菩薩啊!試想,如果有這些大菩薩在我們身邊,我們便能隨時向他們請益、學習,俗話說 :「叢林之中無曲木」,日日見賢思齊的結果,即使是駑鈍的凡夫,也很快就能斷惑證真 ,和菩薩同補佛位,這就是「上善聚會」的好處。 其次,極樂世界還有一個殊勝之處,就是「生皆不退」,即一往生就圓證三種不退(位不 退、行不退、念不退)。在學佛修行的菩提道上,「退轉」是我們的一大障礙,即便是佛 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未成就前也不免落此窠臼。一般說來,修行若要不退轉, 必須已經分破無明的八地菩薩才有此能耐。但極樂世界不同,往生到那裡的眾生,即使是 下下品往生,在殊勝的環境中,也能當下得三種不退,和等覺菩薩乃至佛同一受用。 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力用,同樣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所成就,而釋迦佛讚歎阿彌陀佛的 原因亦在於此。(上) 我慢山高 三 省 若人憍心自高,則法不入。若人恭敬善師,則功德歸之。 (摘自大智度論) 求學問道,最怕仗恃己能、目空一切,因為若無一顆謙下之心,則勢必不能涵容深廣 的學問。同理,修習出世間的佛法,亦最忌妄自尊大,因為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的心態一 起,再怎麼有智慧的言語,也無法流入心田了。所以,唯有虛懷若谷、謙沖自牧之人,才 能在佛門中得真實利益,這是由於他知道「一山還比一山高」,對善知識恭敬有禮,不敢 輕慢的緣故啊!天降大雨,雨水不會匯積在山頂上,只會往山下奔流,聚集在山腳下。這 是大地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只有放下身段,始終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地方不足的人,心 地才有無限寬廣的空間,去領納、受用佛菩薩的聖言量。 念佛一法 印祖云:「今夏婺源江灣地方旱,易園勸大家念佛求雨,不七日,即得大雨。一方之民, 踴躍歡喜。易園遂起佛光社,教一切男女老幼皆念佛,亦拉光為會長。可知念佛一法,隨 在何事,皆可成就。但不可念佛求作惡事成就。若欲作惡事念佛求成就,當被雷擊。恐愚 人不知,故為表明。」(復馮不疚居士書) 被接與接引 唐 風 跳級學習 現在的學生可以跳級學習,跳級學習正式名稱應為「縮短修業年限」。資賦優異的學生, 如果他的智能評量平均數,在正二個標準差以上,或百分等級九十七以上,而社會適應行 為與適齡的兒童相當,學生自身也有意願,就可以申請跳級就讀,例如讀完二年級之後, 直升四年級;或者,讀完五年級之後直升國中。佛度化眾生,視眾生根機程度,也有類似 的跳級修學,如通教的被接,與淨土宗的接引橫超,就是「勝進超入」的實例。 通教按位接 天臺宗的化法四教,通教或別教的修行者中,資質能力優越的利根者,依據佛陀點示指引 ,得以引發過去的「宿習」,而悟證中道的道理,至此就直接進入更殊勝的別教或圓教的 階段。通教中的三根被接,就被接來講又有「按位接」和「勝進接﹂二種。 按位接者,按本位接過去,接過去以後還是這個階位,這就是按位接。在通教的本位是斷 見思惑的階位,那他在被接入別教、圓教時,也是同樣的入到別教、圓教中斷見思惑相等 的階位。這得斷見思惑的階位,在別教是十迴向,在圓教是十信位中七信、八信以下,還 沒有破無明、證法身,屬於相似即的階位。要接通教斷見思惑的人,就用別十向、圓十信 的教法來被覆他、接引他,所接的人按他的位置接過來就成為別十向、圓十信位中的人。 有人或許會說:「既然被接的人在通教當中本來就是斷見思惑的階位,被接入別教、圓教 以後,還是入到別教、圓教那個斷見思惑相等的階位,既然都是相等,那被接又有什麼意 義?」其實,二者相等的是斷惑,而觀慧則迥然不同。通教的觀慧只是真諦空理,只見空 ,不見不空,不空即是中道。而別教、圓教則是自始至終都講中道,別教講「但中」,圓 教講「圓中」,所以他一旦入到別教、圓教以後,其觀慧迥非通教能比。 通教勝進接 再者勝進接,勝進接是接過去以後入更高的位,不是「相似即位」,而是「分證即位」。 分證即位,已經分破無明,分證法身的階位。以破無明的深位來接斷見思惑的淺位,也就 是說佛以別初地、圓初住的教法來被而覆之,把通教斷見思惑的人接過去,接過去以後就 隨其勝進而成為別初地、圓初住以上的人,這就是勝進接。 按教理講,通教當中斷見思惑的人,佛為他點示別圓教法,他接受了別教、圓教的道理以 後,所入的應該也是別、圓當中斷見思惑的淺位,怎麼會變成破無明的深位?這就是教典 當中所說的「聞教能超」的緣故。聞教能超就是利根的人,現在雖然只是斷見思惑,但是 他一聽到佛為他點示別圓教法的時候,他能夠隨聞隨證,勝進超入。隨著聽聞的同時,就 分破無明惑,所以勝進、超出他的本位,再向前推進一大段,由「相似即位」進入「分證 即位」,故云勝進。 淨土宗接法 或問:淨土法門也有講到「接」,這種接應當是屬於那一種接呢?通教與淨宗兩者「接」 的意義,基本上並不一樣,通教所說的「接」,是三乘人起初都是稟同一教,到了見空發 宿習以後,看他所發的是「別習」或「圓習」,然後佛就以別教、圓教的教法來為他點示 接入,被接者隨著他根機的利鈍而論按位、勝進。而淨土法門所說的「接」,是從此土接 到彼土,不同於此教接入彼教。 但是二者也有相似之處,淨土法門也是以修證程度的深淺,論接入極樂四土當中的那一土 。蕅祖在彌陀要解有說: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 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不為見思亂故 ,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 。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 、寂光二種極樂世界。」接下來又說:「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 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上上根不能踰其閫,下下根亦能 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 依這一段要解文,可見持名念佛就是因為有不可思議功德的緣故,所以其所感佛,所見土 ,往往是勝進,而不是按位。縱使是修其餘法門而按位往生者,也不是通途的「按位接」 。以極樂同居土來論,阿彌陀佛把信願求生而沒有斷惑的眾生,從娑婆世界接到極樂世界 同居土,生到極樂同居土以後,都得到三種不退,一生就可補佛位,在同居土就圓具上三 土的力用了。所謂「同居圓具四土,凡夫例登補處」,像這樣勝異超絕的力用,豈是通途 「按位接」可比擬於萬一的呢? 依通途教法來說,像通教按位接的菩薩,他們斷了見思惑都還屬於鈍根,佛為他點示接入 別教、圓教的時候,也只有按照他的斷證,接入別十向、圓十信相等的階位。看了通教的 被接,再來檢討自己,是屬於那一種根性,是利根呢?還是鈍根呢?若一品惑也沒有斷, 連鈍根也夠不上。但是依靠阿彌陀佛本願力的緣故,不必斷惑就可以「橫超」三界,往生 極樂之後,又可「橫超」四土。一法當中就具有二種橫超,這樣的法門是十方剎土所不能 例,十方教網所不能收,只有極樂同居獨擅!為何有此殊勝特別?蕅益大師說:「若非心 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哉?」 寶此一行 今生有幸遇上淨土這樣殊勝的法門,乃宿世勤植的淨土圓頓種子已然成熟了。若還不知珍 惜、惕警,奮然發起真信切願,死盡偷心,寶此一行,更待何生度此身?此生當面錯過, 一失則成永失,再回頭已不知淪落何身了,不但上負佛恩,也愧對己靈,何止是千古遺恨 啊! 韓愈酬贈僧侶詩平議(一) 希 仁 一、前 言 自古以來,世人對於一生既以繼承孔孟道統,排拒釋老自任的韓愈,私下卻又和僧侶 交往頻繁,互酬詩文,每每無法理解;以致對於韓愈全集十二首酬贈僧侶詩,遂各本其學 術意識立場,而有正反二極之說。其站在擁護儒家正統立場者,則一味冠以「嘲侮戲謔」 、「惜才闢佛」,乃至勸引「棄佛從儒」之意;若其在護持佛教立場者,則譏之以「知石 不知玉」、「踐道不純」,乃至懷疑其學術立場與人格操持者。 事實上,人生世上,誰能免於有政治或學術立場不同之親友;而在「鞠躬如也,踧踖如也 」,嚴肅公務之餘,誰又能免於「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嘻笑怒罵之休閒生活;若是一味 泛「學術化」泛「公事化」以解析其詩,則恐不得其情實,且失其詩之所以為詩的趣味。 故本文擬根據相關文獻,盡量貼近其身世背景與社會脈動,先釐清韓愈與僧侶往來之糾葛 關係,試還原其本來面目,復以平常心賞析其詩作,庶幾少偏頗之失。 二、韓愈酬贈僧侶詩背景因素分析 (一)隋唐佛教,鼎盛時期,僧侶交游,士人習尚。 中國佛教,根據史載,自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梵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經進駐洛陽 為濫觴;歷經魏晉時期,大量佛典之譯傳與判釋;寖至於隋唐之代,諸宗並興,名德高僧 輩出,是為中土佛教最為鼎盛時代。 尤以有唐初葉,主政者之有力提倡,不論譯經義學,均達顛峰,當時上智之士,多入於佛 乘。其義學方面,舉犖犖著者,如玄朗、湛然,闡揚天臺;法朗、吉藏,宏通三論;智首 、道宣,開啟律宗;玄奘、窺基,演弘法相;法藏、澄觀,妙興華嚴;神秀、慧能,盛啟 禪門;道綽、善導,大弘淨土;乃至無畏、不空,廣宣密教。可謂八宗並備,百花競放。 至於譯經方面,如玄奘所譯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二十五卷;義淨所譯凡六十一部,二百 三十九卷,此皆我唐僧留印歸來傳述之業績。若西土大德來華傳譯,如實叉難陀、菩提流 志、地婆訶羅、善無畏、不空等數十人,所出經典,幾即千卷。此外章疏論文之著述,更 呈空前盛況。蓋中土佛教文化之盛,未有盛於此時者也。 當時佛學思想盛況如此,以是思想界之豪哲,多捨儒而歸佛;其天下詩文俊秀之士,亦多 出入其間。故宋儒周必大曰:「自唐以來,禪學日盛,才智之士,往往出乎其間。」尤其 到中唐時期,寺院到處都有,而文人學士以及達官貴人,喜與僧侶交往,已成一種最盛行 之習尚;因此,韓愈之與僧侶交游,而酬贈詩文,乃當時尋常之事,不足為怪。 綜觀韓愈全集中,曾酬贈詩文之僧侶共十四人;其中贈詩者十一人,分別是:澄觀(洛中 住持臨淮開元寺之澄觀,非清涼國師也。)、惠師、如靈、誡盈、僧約、文暢、澹然、無 本、廣宣、穎師、秀師;贈文者四輩,分別是高閑、文暢、令縱、大顛。(文暢一人,兼 受贈詩文。)不但韓愈如此,即同為當時崇儒排佛,視韓愈為師友的李翱,亦常出入佛門 之間。高觀如在唐代儒家與佛學中云:「唐代以來,佛學發展之結果,積學之士,多與方 外人士相往還。而習之有關佛教之事跡尤多。如西堂智藏、鵝湖大義、藥山惟儼、紫玉通 道諸師,皆習之之禪師禪友也。」而此流風所及,以至於有宋,其學韓愈闢佛之代表人物 歐陽脩,與僧人之交往,集中贈僧侶詩文者,亦有十一人之多。(註)可為佐證。 (待續) 註:歐集中贈僧人詩者七人,依次為餘杭僧慧勤、(居士集卷二)學詩僧惟晤、(居士集 卷四)夷陵僧知白、天臺僧蟾上人、(外集卷三)淨慧大師、(外集卷六)淨照大師、廬 山居訥;(外集卷七)贈文者三:鑒事、(居士集卷四十一)惟儼和秘演,(居士集卷四 十三)及為太原僧明因作塔記。共十一人。 馮 王民 呂富枝 馮王民 ,宋朝上虞(今浙江省上虞縣)人,年少時曾經到處雲遊射獵。 後來在家鄉地方,有一條巨蛇常常出現為害鄉民。有一天馮 想要為民除去禍害,於是就手 持一把長矛,奮勇前去,當時他看到那條巨蛇,在岩石下面,正和一隻黃牡牛互相對立, 相持抗禦,於是馮王民 N用力推動那大石頭,那條巨蛇竟然當場被壓死在大石下。 事後馮王民每次想到當時殺死那條巨蛇的情景,心中總是非常憂慮擔心,因為蛇瞋心很重 ,深怕會來找他尋仇報怨。於是他就虔誠歸心佛法,祈求佛力加持,解怨釋結,並且一心 一意志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又經常修行懺法,稱念阿彌陀佛聖號,這樣用功經過了十年 。 有一天晚上,馮王民請幾位同修淨業的社友,前來幫助一起誦念阿彌陀經及唱念阿彌陀佛 聖號,然後再誦「普賢懺罪偈」及「發願往生偈」,誦念完畢,馮王民就端坐合掌往生了 。 學佛路上(下) 譚希賢 六、五臺山上聖境多 五臺山東西南北中共有五個臺,宛若文殊菩薩乘坐的大蓮華繞著蓮芯分布在臺懷鎮的周圍 。聽說山道很難走,想在一天朝拜五個臺,只能乘車前往。 北臺最高,海拔三千多米。這真是清涼世界,大六月了,有的地方冰還沒化。從車窗望 去,遠處的山巒都變矮了似的。又大又紅的太陽就在頭頂上,近得好像伸手就能托住。 天上飄著幾朵白雲,太陽將它們的影子清清楚楚地描在了對面的山坡上。 去北臺的路特不好走,山高路險九轉十八彎,滿道都是坑坑凹凹的,吉普車顛得厲害,人 從座上彈起來。有人在修路。路旁立著《北臺靈應寺吉祥路功德碑》,上面用大紅字寫著 :「精心養公路,揮汗寫春秋。」車經過時,修路人讓到一邊,扯起身上的衣衫扇風。我 雙手合十向他們表示敬意。這樣艱苦的地方,沒有人煙,沒有機械,連喝口水都成問題, 憑著鎬頭鐵鍬,拼力氣、出大汗,這不就是普度眾生的菩薩行嗎?多少年前,天蒼蒼野茫 茫,這沒有路沒有車,祖師大德們憑著一心向道的決心,手搬肩扛,硬是將寺廟修到高 高的山頂上,這不就是普度眾生的大悲心嗎?文殊菩薩贊偈中有一句:「常住寂光應眾感 ,萬川一月影顯彰。」他們就是佛菩薩的隨類化身,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啊! 靈應寺,我拜倒在佛菩薩跟前不能自已。老法師擎著一尊西方三聖接引眾生的佛像,對 我說:「這尊佛像在北臺供養一年多了,今天送給你,回家好好念佛吧!」看到佛菩薩寶 像莊嚴,我的眼淚又流下來。謝過法師,不知道何時能再來此地,我回過頭對老法師說: 「咱們西方極樂世界見吧!」 中、西臺之間的竹林嶺,亦名「獅子窩」。這曾是五臺山有名的大道埸。相傳文殊菩薩 從印度乘獅東來,行至五臺山竹林嶺,獅子駐足不前,吼聲震天。佛說法喻為獅子吼,文 殊菩薩知此處必是弘法聖地,遂建道埸,名為「獅子窩」。 明朝萬曆年間「獅子窩」由皇家重建。李娘娘尋夢中之景恰在此地,遂建造十三層琉璃寶 塔,內外共塑佛像一萬尊,賜名《琉璃萬佛大寶塔》。一代名僧智光、淨立等五十三人曾 在此結社,後又有僧侶數百人亦來此修道,成為當時五臺山有名的淨土寺院。明代高僧鎮 澄法師就是在「獅子窩」撰寫了著名的《清涼山志》。其後乾隆皇帝又賜名獅子窩為《大 護國文殊寺》,一時間朝拜者絡繹不絕。而今歲月風化,寶塔失修,塔頂已長出丈把高的 大樹,似在呼喚善男信女共同發心,重新修建,共振昔日雄風。 七、岱螺頂上好風光 佛法傳入五臺山始于漢朝永平年間。西域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五臺山。發現「在大 塔左側,有釋迦佛所遺足跡。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幅輪相,十指皆現。」又見五臺 山氣象不凡,猶如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靈鷲山,遂在此建靈鷲寺。漢明帝時又賜名為「大孚 靈鷲寺」,這就是現在大顯通寺的前身,與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院。隋朝時, 又在五臺山五個臺頂各建一座寺廟。東臺望海峰望海寺供奉聰明文殊。南臺錦秀峰普濟寺 供奉智慧文殊。西臺掛月峰法雷寺供奉獅子文殊。北臺葉鬥峰靈應寺供奉無垢文殊。中臺 翠岩峰演教寺供奉孺童文殊。從此以後,凡到五臺山朝拜的,都要到五臺頂各寺廟去禮拜 五方文殊菩薩,叫做大朝臺。臺懷鎮東的清水河邊有座山峰高高地聳立,與對面的菩薩頂 相遙望,這就是五臺山有名的「岱螺頂」。岱螺頂上仿照五臺,建有五方文殊菩薩像,凡 到此禮敬者叫做小朝臺。 去小朝臺登岱螺頂有兩條路。一條是空中纜車,長六八零米,全程不過十分鐘。另一條是 沿著一千多級臺階的「大智路」,一級一級地往上攀登,十分辛苦,可那分虔誠與恭敬卻 沒法相比。我打量了一下,在大青石階上一步一叩首的多是些老人家,在空中坐著纜車東 張張西望望又說又笑的多是些年輕人,對他們來說,感悟佛法尚需要生命的歷程。 行至岱螺頂半山坡,見一寺廟,門前有副醒目的楹聯「修行唯有念佛妙,一句彌陀最方便 。」這就是有名的善財洞。這有順治皇帝的一幅大照片,相貌非常莊嚴,威風威嚴中透 著慈悲。眼睛又大又亮,急盼盼地看著,似乎想要說些什麼。由於他不同凡響的身分,吸 引了眾多朝拜者在其跟前久久佇立,互相凝視著,彼此的感覺似乎盡在不言中了……。據 說順治皇帝當年出家就在這善財洞修行。留下一首歸山詞:「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 帝王家。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兔走鳥 飛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如今印在潔白的方巾 上,成了通向岱螺頂的智慧路上小商小販們招攬生意的好招牌。 帶著順治皇帝的感歎,乾隆曾於五十一年來岱螺頂朝拜文殊菩薩,曾作詩曰:「巒回谷抱 自重重,螺頂左鄰據別峰。雲棧屈盤歷霄漢,花宮獨湧現鞭蓉。窗間東海初升日,階下千 年不老松。供養五臺曼殊像,闍黎疑末識真宗。」如今,「東海初升日」依然燦爛,「階 下不老松」卻歷盡滄桑。這真是:物換星移歲月依舊,幾代帝王空風流。 禮佛虔誠莫過於步步叩首者了。通向岱螺頂五方文殊殿的一千多級石階上,從早到晚總印 著他們的腳印。太陽剛探出山頭,有位老大姐,兩手合十,目不旁視,上一步臺階,雙膝 跪下,磕頭,起來。再登一階,跪下,磕頭,再起來。一絲不苟,步步莊嚴。就這樣一步 一拜她登上一千零八十石階的岱螺頂。朝拜了五方文殊殿,老大姐十分歡喜,她說她來自 大同煤礦,今早來拜岱螺頂從四點鐘就開始了。迎著太陽,她汗流滿面,臉上閃著紅光, 眼睛格外亮,一看就知道法喜充滿。有位年青的佛子帶著幾位老同修,亦從山下一階一階 地一路拜上山來。山頂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他只管低眉垂目,旁若無人,一心自在 另一番境界中。 世尊感歎末法時期「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尊卑 、貧富、少長、男女,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 有一少一,思欲等齊。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 者。當勤精進,生安樂國。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 (無量壽經會集本)釋迦牟尼佛真是大覺者,幾千年前就把現在的世界看得透透的。 佛陀大慈大悲,留下了無盡的佛法寶藏,為我們指引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淨土的金光大道 。然而世人卻被名聞利養遮住了心,能看破的少,能放下的更是少之又少。年輕的佛子有 智慧,「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放棄名利,續佛慧命,濟世度生,當然被人們所敬 重。過往的行人停住了腳步,閃在道旁,行注目禮般地給法師讓路。法師朝眾人點點頭說 :「有緣咱們蓮池海會再相見。」仿佛了菩提甘露似的,香客們相視露出會心的微笑。一 時間,岱螺頂上的無限風光都化作了學佛同修的心願: 「彌陀如來大願王,攝受眾生入蓮邦。法界有情皆得度,同入諸佛常寂光!」(全文完) 切莫將經容易看 智 展 見月律師,明末清初人。曾為道士,後來罷道為僧。出家之後,就開始在四方行腳、遊化 。 有一回,他老來到一處名叫止水庵的寺院掛單,住持師父知道他從遠地來,就留他在寺中 過冬。一日,兩人在室內吃茶,見月律師看到住持案上有一部法華知音,頓覺喜出望外, 因為從前自己的老師曾對這本注解讚歎有加。住持見他愛不釋手,便大方地借給他抄寫。 住持的師弟知道他沒有紙筆,也幫他備妥了文房四寶。於是,在大雪紛飛的嚴冬,見月律 師匍匐案前,奮力地抄寫。雖然徹骨的寒風不斷灌進屋內,身上又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衣裳 ,而且手指都凍得破皮,筆墨也幾乎凝固、僵硬了,但他不願稍歇片刻,求道、求法之心 依然熾烈。 古代印刷不發達,有心之人想閱讀經典,多必須輾轉商借、抄錄。正因如此,恭敬心便油 然而生,誠懇之下自然容易得利。當今雖然印刷昌明,資料也因為電腦科技而變得唾手可 得,但也養成了現代人對經典的輕忽褻慢,輕慢之下自然離道遠矣。因此,手捧經典應生 珍重心,切莫將經容易看啊! 末利夫人 企 西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時,國王及所有大臣都對佛崇敬有加,順服佛陀的教導。 當時有一位名叫波利的商人,跟另外五百位商人出海找尋寶物。結果海神現身,問波利說 :「海水多呢?還是我手掌捧起來的水多?」 波利說:「手掌捧起來的水多。因為海水雖然多,卻不能讓人解除飢渴。一捧水雖然少, 卻能救濟飢渴匱乏的眾生,令人生生世世獲得福報,沒有限量。」海神聽了很歡喜,就解 下身上所配戴的八種香瓔,配上七種寶物,獻給波利。波利回國後,把這些香瓔獻給波斯 匿王。波斯匿王覺得很珍貴、神奇,就把所有的后妃請出來,想找一位最美的夫人,把這 些寶物送給她。 國王的六萬名夫人為了得到珍寶,各個都慎重打扮出席,只有末利夫人沒有出現。 國王問起,末利夫人的侍女回答:「今天是十五,夫人按佛的教導持齋,只穿樸素的衣服 ,沒有裝飾。」國王說:「難道因為持齋,就可以違背國王的命令嗎?」國王這樣責備了 三次之後,末利夫人只好穿著樸素的衣裳出席,但在所有的嬪妃之中,卻如日月般亮眼, 比平時更加莊嚴。國王不禁肅然起敬,恭敬地問道:「是什麼樣的修養,讓你這般耀眼非 凡?」夫人向國王稟告說:「末利認為自己福報微薄,此生才會生為女人,身心不淨,日 日夜夜累積著許多的污穢。人命很短促,末利害怕墮落惡道,所以才定期奉持佛陀所教導 的齋戒,割捨心中的貪念,順從正道,這樣才能生生世世蒙受福報。」 國王聽了很歡喜,就決定把香瓔送給夫人。但夫人卻婉拒說:「末利今天持齋,不應該戴 這些飾品,大王就送給其他人吧!」國王說:「我本來就打算送給今天選美獲勝的人,你 今天是優勝者,又奉持佛教導的齋戒,道心很高,所以我才將這些寶物送給你。你如果不 肯接受,叫我該如何是好?」夫人回答說:「大王您不要掛心,末利啟請您一起去參訪佛 陀,把這些香瓔獻給佛,同時聽佛說法,您覺得如何?」國王點頭表示同意。 一行人來到佛的住所。國王稟告佛說: 「這些香瓔是商人波利從海神那兒所得,所有的嬪妃都很想要,只有末利夫人奉持您所教 導的齋戒,心中沒有貪欲,拒不肯受。現在我恭敬地獻給您,希望您能慈悲接受。世尊啊 !您的弟子眾多,大家的存心一定很難一致,像末利這樣的至誠信受、沒有懷疑的善女人 ,應該會有無量的福德吧?」 佛陀接受了香瓔,並且吟出偈頌: 打造寶花朵朵,編織美麗髮飾,不如處處積德,讓人福報轉好。 珍奇美麗花草,不耐風吹雨打,不如親近正道,全身散發德香。 檀香木青蓮花,香氣多麼迷人,香氣雖然不假,還是不如戒香。 花的香氣微弱,不能稱為真香,持戒香氣殊勝,天香也難比擬。 成就你的戒法,行為不要放逸,守住清淨念頭,永遠了脫魔道。 (出自法句譬喻經) 孔顏師生父子 士 倫 仲尼,天地也。顏子,和風慶雲也。(宋代 程明道) 誰來續焰 孔子在外奔波十四年後,於六十八歲返回魯國,立即著手詩書典籍的整理。週遊列國隨侍 在側的顏淵,雖年近四十,卻不汲汲於求仕作官,一心鑽研孔子宣揚的大道。顏淵在簞食 瓢飲的清貧日子裡,竭盡心思,全力研究,可喜的是終能達到「三月不違仁」的境界了! 孔子樂見後繼有人,可以繼明相續,斯文不墜。孔門弟子也慶幸顏淵能傳夫子之道,一門 和風綿延無盡。 不知是造化弄人,還是蒼生之命,在孔子七十二歲垂暮之年,顏淵竟不幸短命死矣。孔子 慟哭不已,向天吶喊「天喪予!天喪予!」天要大道在人間喪亡了嗎?天要大道在人間喪 亡了嗎?為什麼讓將來能弘道的人短命呢?顏淵的死,彷彿暗夜裡的一盞孤燈被人偷偷捏 熄了,孔門的心情是千般不甘,萬般不捨。尤其是顏淵的父親顏路,痛失愛子,有意厚葬 顏淵。孔子痛失傳人,心中之痛遠非外人所能想像,卻能克己復禮,理性面對,反對厚葬 顏淵,不能因厚愛某人而行違禮之葬。 結果,門人依喪家顏路的意思,厚葬了顏淵。事後,孔子感慨地說:「回也視予猶父也, 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顏回看待我像父親,我卻不能把他當兒子看待 ,為他作主,顏回的厚葬,不是我的意思,都是你們同學決定的啊!其實都是顏路的主意 ,孔子不責顏路而怪門人,這是聖人說話溫厚。孔子這段話,及顏淵的死,出自論語先進 篇,另有多章經文記載。 從門人厚葬顏淵引起孔子的感慨,透露了孔子與顏淵師生父子的關係,孔子在顏淵的心目 中,像父親一般。若以「回也視予猶父也」的角度,學習論語有關顏淵的經文,恍惚別有 洞天。 隨侍在側 孔子與弟子週遊到匡地,遭匡人誤會而團團圍住,行動受到限制。經過幾番辛苦,一行人 脫困後,卻不見顏淵。當眾人望穿秋水,顏淵終於歸來了,孔子喜出望外地說:「吾以汝 為死矣!」孔子以非常慶幸的語氣說,我還以為你遭難了。顏淵回答:「子在,回何敢死 !」夫子您還活著,回怎麼敢輕易死! 劉寶楠論語正義說:「顏子事夫子猶父,故曰:『子在,回何敢死!』則同於父母在,不 許友以死之義也。」父母健在時,為人子女不可為了朋友道義而喪生,使得父母親傷心痛 絕。顏淵視孔子如父,深信孔子的德能必能解除匡人的圍困,所以善加保護自身安全,免 得如父之師掛念傷心。這段論語先進篇的經文,體現了顏淵「視夫子如父」的心情,為人 子女就應如此善體親心。 不違庭訓 孔子經常和弟子們講論聖人言教,跟顏淵談話,孔子的感受是:「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 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我和顏回談話,他一整天都像愚人一般,都沒 有發問反應,像是愚癡。退席後,我觀察他私下和同學的聚會研討,也能充分發揮箇中道 理。可見言談間沒發問的顏回,並不是愚癡。 顏回有「聞一知十」的天資,聽孔子的言教,一聞即悟,了無疑惑。若從「回也視予猶父 也」的關係來讀這章經文,又會有一番感受。顏淵聽孔子談話,就像兒子接受父親庭訓, 溫和恭敬,不敢插嘴反問,像是一個愚癡木頭人。正如孔子在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 者」在親戚父老前面,後生晚輩只有恭聞庭訓的分了,怎敢便便多言? 至親和樂 顏淵聽孔子談話,孔子說:「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先進篇),無論孔 子是闡述古聖名言、先王之道、時勢人物、或是言性與天道,顏淵聽了無不歡喜信受。連 帶地使講者也興致昂然,孔子說:「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篇)孔子和人談論 ,愈談愈起勁,不覺疲乏,那大概只有顏回吧!孔子樂講,顏淵樂聽,這樣的真心交談, 除了知心朋友能連床共話到不知東方既白外,大概只有子女孺慕父母,深情流露,才能如 此和樂融融。顏淵視孔子猶父也,在至親膝下跟前,親聞人間至理,豈非一大樂事! 孝經云:「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 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顏淵進入孔子的教化門庭,門人同學彼此更加親近,也 帶給孔子內心無比的喜樂,「養則致其樂」一端,顏淵應是無欠無餘了。 化育深恩 顏淵因為父親顏路的關係,從小在父親師事孔子的環境中長大。隨著學習功夫的進步成長 ,顏淵對孔子的尊敬仰慕更是與日俱增。論語子罕篇,將顏淵的學習心得有記載下來,顏 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 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顏淵很慶幸地深深歎服說,學習夫子所教的大道,愈學愈覺得高不見頂,愈鑽研愈感到堅 不可穿。遠看好似快趕上前頭了,忽然又遠遠地落到後頭。所幸夫子很有次第地引導我, 先以典籍廣博我的見識,又以禮節教我約束行為。愈學愈有興趣,想停下來都辦不到,自 己是竭心盡力地學習。現在學得似乎能立住根本了。雖然如此,自己仍願跟著夫子學下去 ,因為前頭還有無盡的路要努力。 這章經文,有顏淵對大道的仰信,有顏淵感念孔子的化育深恩,有顏淵的精進用功,有顏 淵自己的學習評量,還有顏淵對未來的學習展望。全章文簡而義豐,字字都是孔子亦師亦 父的化育深恩,每回讀來都令人動容,久久難已! 家人一卦 顏淵視孔子猶父,故孔子的一言一行,顏淵都奉為家書庭訓,拜讀領受,牢記在心,並且 向夫子立誓保證「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自己雖不夠聰明,卻願終身奉行夫子的教誨 。孔子的言教,顏淵拳拳服膺,言有物而行有恆,說孝就實能孝,說弟就實能弟,說「請 事斯語」就實能「克己復禮」,這正是易經「家人」一卦的象徵! 茍得與不茍得之間 李子琦 筆者目前在教日語,在課堂進行教學過程中,因須扮演「經師」和「人師」的雙層腳色 ,經常透過課文內容與學生們針對處世哲學與人生態度,進行一場熱烈討論。從雙方不同 的感觸、理念、看法及心得等,歸納出一個結論,做為師生共同勉勵及努力實踐的標的, 即使做不到也應該心嚮往之。 日前授完「貧窮青年學子與大豪商的聚會」(日本名歷史作家童門冬二著)一課,師生對 貧窮學子新井白石與大豪商河村瑞賢兩人的「茍得與不茍得之間」問題,引發有趣而熱烈 的回響與討論。首先介紹該課文內容於后。 河村係日本十七世紀後半,江戶(現今之東京)時代著名的大豪商。他原是一名人力車夫 ,後轉而從商。有一年,因江戶發生大火災,機敏的他捷足先登地趕到木曾山大肆蒐購木 材,藉此獲得暴利,並以此為契機,成了德川幕府(註一)的御用商人。不久,他斥鉅資 開闢「北前航路」,西繞日本海,打開新的航道,快捷又方便,造福海路運輸,從此使他 成了日本首富。   但是,愈富豪愈使他繫念一樁歉疚的往事,久久難以釋懷,甚至夜不能寐。那就是─他今 日之所以發跡,晉身為大富豪,乃當年利用江戶大火災而發大財。雖說當年他並非以非法 手段和管道蒐購木材,藉囤積或哄抬價格出售,而牟得暴利,只是他認為「這是老天賜下 的福運機會」,以「先吾著鞭」搶先購得木材。但他總覺有著「不該得之,卻茍得之」的 遺憾在心中作祟。 河村的好友知悉他的苦惱後,建議他不妨拿一大筆錢資助很有名望的窮困青年漢學家新井 白石,藉此善舉以消除心中的歉疚塊壘。剛好河村有一位又漂亮又賢淑的孫女,而新井仍 是個獨身漢;於是決心要把孫女嫁給新井。為此,有一天他單獨造訪新井。 河村對新井說:「若你能娶我的孫女為妻,我願意給你蓋一棟很大的房舍,並送給你很多 生活費及研究費。」當年二十二歲的新井回答河村說:「感謝你的好意,雖說這是個天掉 下來的福運,但我不能接受。」一臉疑惑和吃驚的河村急   極敗壞地問說:「究竟為了什麼?」這麼優厚的條件為何要拒絕?使他感到不可思議。 新井微笑著說:「容我打個比喻,有一條小蛇受傷,俟其長大成為大蛇時,那個小傷疤痕 就變成顯眼惹目的大疤痕。同理,如今我既無名氣又窮,猶如那條小蛇;假若接受您的好 意,對我而言無異受了小傷,等到將來長大就變成大傷痕。況且接受您的金援,對您也未 必有益,或許有人會因此對您做不利的批判。如此一來,造成更多的傷害,是故您的美意 恕難接受。」聽完上述這些話,豪商深受感動,覺得這位窮書生很有骨氣,而他自己卻感 到慚愧。 後來河村為彌補上述不該茍得而茍得的自責歉疚,眾善奉行,諸如改善日本國內河川、修 橋鋪路、博施濟眾等,使他聲名大噪。至於婉拒「天掉下來福運」的新井,後來成了第六 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的資政。 平心而論,河村當年並非以卑鄙手段獨佔木曾山的木材,而是他有靈活的生意頭腦,比別 人搶先一步蒐購木材賺了大錢,可謂老天有意賜給他的好福氣,並非來路不明的不義之財 ,無所謂「茍得與不茍得」,充其量只是背負「投機」的毀名而已。但放眼中外今古所有 商賈,誰不藉「投機」賺錢?何況他發跡以後做盡善事回饋社會,其為人不但不應受訾議 ,而且是一位值得敬仰的人。 至於新井婉拒天掉下來的福運,乃遵循「君子臨財不茍得」的中國古訓,以當年新井的條 件大可接受福運,但他堅持他自己的理念,擇善固執。彼等二人同是玉潔冰清、心地光明 的君子,在舉世滔滔,洵不多見,令人心嚮往之。 註一:德川家康建立的武人政治。按日本的幕府前後以時代次序為:室町幕府,鎌倉幕府 ,德川幕府。 不可思議的業因果報力用 顏 顒 盡虛空遍法界,存在著一種因果定律,即業因果報的道理;有如是因,決定有如是果,絲 毫不爽,是非分明,公平公正。業因果報力的作用,不可思議,能通達前世、今世、來世 ,三者密不可分。故佛教說:「欲知前世因,今世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世作者是。」 現例舉典型事實說明之。  一念善之果報 人的潛意識或身體和外界接觸時,所發動出清靜、正大、無我一念之善,激起心的思慮, 促使身體造作有利於萬事或萬物之業績,而得到美善之成果,謂之一念善之果報。 艾森豪.威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歐洲同盟國軍隊最高統帥。一九四四年六月六 日,指揮盟軍在法國諾曼第登陸成功,迫使納粹德國的軍隊節節敗

相关参考

佛教 明輪月刊第354期

退轉容易發心難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心

佛教 明倫月刊352期

純善人鞭鼓生憨山大師說:「十一(善)法者,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此十一法全具,為純善人。但少一法,即為缺德。汝等但能依教持此善法,各各究明,時時觀察提撕,於何法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慈濟月刊294期

朝聞道,夕死可矣!◎證嚴上人「學道悟之為難」,求道者要真正體會道理的精義,並且全心全意恪守真理,實在難啊!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聽聞一句真理,深加體悟,而且心行合一,則即使晚上已撒手塵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