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Posted 舍利

篇首语: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問 罪 ●鞭鼓生 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 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 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在街上看看俊男美女,有什麼 罪?」 「既然舉心動念都是罪,究竟要到何時才可以脫罪?」 看著氣血充足、肌膚潤澤的年輕學子,一臉無辜的表情,聽著他們頭頭是道、鏗鏘有 力的疑情,一股悲涼之感不覺由心中升起。年少輕狂啊!卻不道流年暗轉,光陰代謝,還 有多少年月日時,可以這般瀟灑飛揚? 世間一般動物生活的主軸,是以覓食和繁衍終其一生。餓了就吃,吃了就長,長大了 ,就交配,小的出來了,老的就凋零死亡。不同物種的動物會弱肉強食,同物種的也會為 了吃、為了繁衍而強取豪奪。生命就在食與色中流轉不息。南閻浮提就是娑婆穢土,住在 這裡的芸芸眾生,即便是萬物之靈的人類,生命的流演,不也是一樣在吃喝拉撒、男歡女 愛這兩大原始本能中生滅嗎?舉心動念終日在貪著、愛染中起起落落,在佛家來說,這就 是業,這就是罪啊! 當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國家的法律上,罪的定義多以侵犯到他人的生命、財產 、權益等行為而論。佛家則不只侵犯到他人有罪,殺傷到有生命的飛禽走獸也有罪,所以 殺、盜、淫、妄等性戒是根本大戒。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則是佛法的 重心,是每位佛子都要奉持的修行法則。罪業的有無,則看個人修持的功夫和懺悔的深淺 。在街上看美女,雖無行動的侵犯,意念上的想入非非,在佛家也是罪。舉凡以貪瞋癡慢 疑,攀染財色名食睡,由身口意起惑造業的,都是業,都是罪。 聽說在水中悠游自在的魚,牠的眼看不到陸地上的世界,陸地是魚兒不存在的第三度 空間。人類如果也只自限於動物本能的食色空間,看不到可以超脫的另一空間,活著當然 只有隨波浮沉,生生死死。若能在此生得到法眼,瞥見靈光,進到了解脫罪業的第三度空 間,那超昇自然可期,脫罪自然有望。南無阿彌陀佛。 讀易散記:泰卦六爻 ●自 明 九三。?平不陂。?往不復。艱貞?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平不陂。?往不復。」 虞仲翔注:「陂,傾。謂否上也。平,謂三。天地分,故平。天成地平。謂危者使平 ,易者使傾。往,謂消外。復,謂息內。從三至上,體復象。終日乾乾,反復道。故?平 不陂。?往不復。」 據惠氏與李氏解釋。鄭康成注禮記樂記:「陂,傾也。」虞氏依此,故注云:「陂, 傾。謂否上也。」三與上相應,上者,泰之極,而為否之始。故「謂否上。」注說「平謂 三」者,是指泰卦九三。泰卦內乾為天,外坤為地,天地自三爻而分,故稱三為平。自三 至五為互體震。震為大塗。故稱為平。自二至四為互體兌。兌為澤。故稱為陂。尚書大禹 謨:「地平天成。」此注引之,故云:「天成地平。」注:「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引 自繫辭下傳文。平易,指泰三而言。危傾,指否上而言。泰盈於三,則消外而為否傾,是 為「易者使傾。」否窮於上,則復初而為泰平,是為「危者使平。」注云:「往謂消外」 者,坤為消,即是消外卦坤之意。「復謂息內」者,乾為息,即是息內卦乾之意。「從三 至上體復象」是復體半見之象。「終日乾乾,反復道。」引自乾九三象傳文。此意是說, 否反成泰,至九三而盈,盈則有否傾之虞,應當反乎復道,乃可不陂。故曰:「?平不陂。 ?往不復。」 「艱貞?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虞仲翔注:「艱,險。貞,正。恤,憂。孚,信也。二之五,得正。在坎中,故艱貞 。坎為憂,故勿恤。陽在五孚險。坎為孚,故有孚。體噬嗑,食也。二上之五據四。則三 乘二。故于食有福也。」 爻辭艱貞,虞氏訓艱為險,訓貞為正。惠徵君說:「艱,難也。險,亦難也。故云艱 險。」李疏:「貞,正。見師彖傳。」「恤,憂。孚,信。」引自爾雅釋詁文。虞注:「 二之五,得正。在坎中,故艱貞。」是說九二之五為九五,得正其位,六五則易為六二。 二五易位之後,九三即在互體坎中。坎彖傳訓艱為險。險亦是難。故此九三在坎中,即在 險難之中。雖然險難,但因得正其位,所以?咎。 注云:「坎為憂,故勿恤。」說卦傳:「坎為加憂。」三體坎,為憂,即是為恤。得 位,故勿恤。即是勿憂之意。注云:「陽在五,孚險。坎為孚,故有孚。」意為九五孚于 坎險,九三互體坎,又為孚,故云有孚。此釋爻解「其孚。」意為九三得九五之孚。姚氏 配中說:「其孚,言五信任之也。」惠徵君說:「三體坎,故為艱,為恤。得位承上,故 言貞,言?咎,言有孚。」 注云:「體噬嗑,食也。」二五易位,泰變為既濟,初至五有噬嗑象。即上互體離, 初二震象半見,而為火雷噬嗑。雜卦傳:「噬嗑,食也。」此注引之。 注云:「二上之五據四,則三乘二,故于食有福也。」九二上之于五,以五陽據四陰 ,二即變為六二,則九三之陽即可乘六二之陰。張編修、李氏皆說:「乘陰和,則有福, 故于食有福。」 李疏又加案語:「愚案。二之五,成既濟。三體坎。坎險,故艱。得正承上,故?咎。 坎雖為憂,得正則勿恤。坎為孚,三坎與五坎相孚,故曰其孚。」又說:「五坎,既濟九 五也,九五乾陽為實,故曰實受其福。三坎孚之,故曰于食有福。言處極盛之時,而以艱 貞之道,持盈保泰,則可長享其福也。」 王輔嗣注:「乾本上也,坤本下也,而得泰者,降與升也。而三處天地之際,將復其 所處。復其所處,則上守其尊,下守其卑,是故?往而不復也,?平而不陂也。處天地之將 閉,平路之將陂,時將大變,世將大革,而居不失其正,動不失其應,艱而能貞,不失其 義,故?咎也。信義誠著,故不恤其孚,而自明也。故曰,勿恤其孚,于食有福也。」 孔氏正義:「信義誠著者,以九三居不失正,動不失應,是信義誠著也。故不恤其孚 ,而自明者,解于食有福。以信義自明,故飲食有福。」 象傳說:「?平不陂,天地際也。」 宋衷注:「位在乾極,應在坤極,天地之際也。地平極則險陂。天行極則還復。故曰? 平不陂,?往不復也。」 九三,其位在三,與上六相應。三是內卦乾的極處,上是外卦坤的極處。故云:「位 在乾極,應在坤極。」惠氏李氏皆引小爾雅:「際,接也。」解說天地之際,即是坤與乾 接,或猶泰與否接。李疏:「地以形言,故云平極則險陂。天以氣言,故云行極則還復。 乾盡坤接,則平必陂,往必復。故曰,?平不陂,?往不復也。」 爻辭?平不陂,?往不復。彖傳但舉一句,其義則含兩句。程伊川易傳說:「三居泰之 中,在諸陽之上,泰之盛也。物理如循環,在下者必升,居上者必降。泰久而必否。故於 泰之盛,與陽之將進,而為之戒曰,?常安平而不險陂者,謂?常泰也。?常往而不返者, 謂陰當復也。平者陂,往者復,則為否矣。」 乾坤消息,往來於否泰二卦。否泰?常,天地人物一切皆?常。於一切?常中,欲其常 泰,必須九三守正不移。象傳特於此爻示以「天地際也。」學易者當知慎守正常之道耳。 三 囚 眾生在三界生死輪迴,如牢獄中囚,囚有三種: 第一種囚:自認決無活命可能,就在牢中安逸過日。如不知來生有輪迴者,於是力爭功名 富貴,自我娛樂,全不關心生死出路。 第二種囚:自認是富貴人家,不惜金錢,上下打點。如具有宿根的人,肯造寺供僧,卻插 足世網,為名利套牢,不得自由。 第三種囚:生性崛強,不耐束縛,趁守衛不留神,即掙脫枷鎖。如志在解脫的人,不求生 富貴,但下死功夫,乃真能求出生死者。 唯識三十頌研究(八十三) 智 果 ◎分別由何難 (甲)前 言 欲續研究第十八首頌之前,應再敘明全文脈落: 全文三十首頌中,分為三大科,初二十四頌「明唯識相」;次一首頌「明唯識性」;後五 首頌「明唯識位」。 今僅就初二十四頌「明唯識相」,科判如下: 由上表可知:上來已將第十七頌「正解識變」研究訖,今起有七首頌 「廣釋外難」,今先釋第一首頌「釋分別由何難」。 (乙)外人問難 「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別?」(成唯識論卷七)即外人問:「假若如汝 唯識家所言,唯有內識之心,心識之外,皆無實我法可得,請問:種種的虛妄分別(指八 識心王、心所及其所變之見相二分等)由何而生?」宗鏡錄六十三亦載小乘責難云:「若 唯識無外境者,由何而得種種心生?既若無境牽生心,即妄心由何而起?未有無心境,曾 無無境心!」即外人問難云:不但未有無心之境,而且亦從未有無境而生心也。上來即是 外人之「外境既成無,妄應不起難」也。 (丙)論主回答 (子)舉本頌答 頌曰:「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第四句顯分別。 茲先句解如下: 上來正解頌中所言:「染種現生染分別」已竟,然而「淨種現生淨分別」亦可例知,即: 由依附本識中之一切淨種(無漏種),得增上緣等助力故,由生轉熟,又以現行淨法(無 漏識及相見分等)為緣助力故,彼彼淨法,而亦得生,何假外緣,方得生起?上來略解頌 文訖。 (丑)廣解頌文 外人問:「所說種現緣生分別,云何應知此緣生相?」即前面頌文中,所謂種子和現行為 緣而生八識心王、心所等分別之法,應當如何去了知此等緣生分別之義相耶? 論主即解釋「緣生相」,科判如下: 茲分述如下: (一)染種生染分別 成唯識論卷七云:「本識中種,容作三緣,生現分別,除等無間。」論主總標第八根本識 中之種子,容許作為三緣,因而生起現行「分別」(包括心王、心所之自體及見相二分等 ) 三緣者何? 一者因緣─本識中能親辦自果之種子,即是因緣。故本識中八個識各個親種,即可作為生 起彼八個識現行及見相等法之因緣。 二者所緣緣─只要是能緣慮本識中種子之心、心所法,此種子即為彼心、心所之所緣緣。 然而:  1、八個識之自證分及相分,不能緣慮種子。  2、前五及第七識之見分,亦不能緣慮種子。  3、第六識見分,亦非一切時緣慮種子。 上來諸法,皆須簡除之,唯第八識見分,於一切時,能緣慮之,故本識中之種子唯作為生 起第八識見分之所緣緣。 三者增上緣─本識中:   1、若有種子對於現行諸法,能助與力者,如「根種」對於「識種」,或「作意種」對 於「諸識之現行」,皆有助力。  2、又如異類種子,望異類現行,雖無助力,卻不障礙之。如上所言之「本識中種」, 皆可作為生起八個識現行及見相等法之增上緣。 又四緣之中,所以除去「等無間緣」者,以「等無間緣」,唯以心、心所及見相二分,前 後相望,方立為緣故,今乃辯明種生現故,不立為緣! 綜上所述可知:本識中種,以容作三種緣故,即能生起現行分別也。上來本識中「染種生 染分別」已釋竟。 (二)淨種生淨分別 成唯識論卷七云:「生淨現行,應知亦爾。」即本識中,清淨無漏種子,亦可作為三緣( 因緣、所緣緣、增上緣)而生起清淨無漏之八識心王、心所及見相二分等法。然有一點與 染種不同者,即本識中之淨種,通與一切淨識之自證分、見分為所緣緣,何以故?以佛果 地上之無垢清淨識能通緣一切法故。 總之:本識中染、淨種子,本身皆容作三緣故,而能生起染、淨現行分別,何必假藉外緣 ,方能生起? 上來辯「種生現」一科已釋竟。 (全文未完待續) 辛亥年靈山寺佛七講話(之二) 雪廬老人 昏散應知業未消,求生恐有萬年遙。 彌陀時被貪瞋蓋,自己修橋自拆橋。 ─雪廬老人 各位老師,諸位同修,今天是第四天了。一年才得打一次佛七,不能把它看得輕了, 這是萬年難遇的事情。臺灣各處佛教團體很多,眾生未必能入佛門,若沒有學佛的緣,在 廟門口走多少次,也未必進去。有學佛的緣,偶而進去三次、五次、十次、八次,也沒有 用處。臺中靈山寺道場,是實實在在修淨土的道場,諸位在這打佛七差不多二十多年了 ,來此道場年年未斷,這太不容易了。人在好的時候不知好,沒病的時候不知沒病的好, 病了才知沒病的好處。大家要是沒有多生多劫的善根,就不能在這年年參加。可是,機 緣遇到了,輕輕地把它放過去,這可不得了,再遇到可得千年萬年了。 怎麼叫放過去呢?試問:「你來打佛七是幹什麼?」打佛七是叫你剋期成就。在這七 天,功夫成就了,往生西方就有了希望!千劫萬生在六道中,要得個人身,不過是千分 之一、二的機會,在三惡道中者,千分之九百九十多。過去的事,有隔陰之迷,大家不曉 得了。這一回佛七,成功了就不空來,要是不成功,還得上三惡道,只有像修羅漢的四果 ,初斷了見惑,才不上三惡道。吾人一品惑也未斷,必須上三惡道。諸位想想,何以佛說 「人身難得」?此時此刻,正是往上走、往下墮的一個樞紐啊! 大家修淨土,不來打佛七,不也是在家念佛嗎?在這也是念佛,不是都一樣嗎?何 必打佛七呢?打佛七有打佛七的意義,幹什麼有幹什麼的規矩,打佛七必須念到一心不亂 ,來這不求一心,佛七就是空過了。打佛七不求一心,念了幾萬、一百萬也沒用處。打 佛七專叫你得一心,這是佛立的規矩,佛為救我們眾生離開六道輪迴,不聽佛的話,那怎 麼行呢? 念佛一心秘訣 那一樁事都有秘訣,秘訣說開了,聽的人相信,相信了照辦,就沒有秘密了。念佛求 一心有秘訣,好比人人都要吃的飯,煮的差個一分、二分火候,就不能熟透,不熟的飯能 吃嗎?又如這有一塊布,拿一面放大鏡,鏡上無火,布上也無火,可是太陽透過鏡子對著 布上的焦點,就會著火燒了。若拿了鏡子搖搖動動,拿到明年,布也不著火,必得對準了 日光,日光還得集中,集中了即時著火。火從那來呢?只要太陽光集中了就行。我們要 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必須得一心,一心就是要得定。 佛法三藏十二部,千言萬語就是教人得定。開頭是戒,戒是把外頭的事情打消,有了 戒,然後才得定,得了定以後,才開慧,重要在這個「定」字!什麼叫定?我們不懂,所 以佛說方便話,只要念佛得一心就好。念佛一心,其他什麼心也沒有了,這就是得了定。 得了定,與阿彌陀佛才能感應道交,才能與阿彌陀佛的光明接得上,不能感應即接不上, 怎麼往生西方?四天來,諸位有沒有得一心?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入了定,鳥在他頭上造 巢,孵出小鳥,佛連動都不動,我們連個蚊子在身上停一停都不行,這是得了定嗎?在佛 七是求一心的,不在乎念得多念得少,要是念完了就算數,那沒用處。佛七中是否得一心 ,不必問別人。其實我學人也能看個大概,不過,不如自己看得明白。 不得一心毛病 諸位念一句阿彌陀佛,念著念著心起了別的念頭,想起錢財寶物來,不論什麼念頭 都是打岔。甚至起了好的念頭,忽然想起了一句金剛經、楞嚴經,或那一句佛經,這也是 打岔。念佛時,連一句經都不許要,經外的俗事更不必說了,這是不得一心的毛病之一。 再者,在道場中你念你的佛,誰在咳嗽、誰在動彈、眼看這、耳聽那,六根攀緣六塵 ,這是心散亂,不得一心。再者,念著念著,一點精神也提不起來,不曉得自己幹什麼事 情,這叫昏沉,昏沉不是睡覺,是心不清楚,這與一心無關。再者,念著的功夫,口雖 在念彌陀,心卻無彌陀,這更不行。再者,念著念著,念完了一支香就出去,正式佛七 是不許出去的;或者在這念久了打瞌睡,皆不得一心。昏沉、散亂、打岔、咳嗽,口念 心不念,這些毛病與一心一點關係都沒有。一心是定,定就是寂照雙融,寂是安安靜靜、 清清楚楚。不得一心的毛病還有很多,這是先說說求一心容易犯的毛病。 念頭念佛醫亂心 這些不得一心的毛病,諸位若聽清楚,聽明白了,就有用處。自己要是不曉得什麼病 ,有病而不知,這叫迷惑,迷惑就顛倒。假若那位能知道自己有什麼毛病,這等功夫就很 不得了,這就是覺悟。悟有很多種,知道自己的毛病,也算是一種開悟了。如果知道錯了 ,妄念來打岔了,卻不管它,隨它去,它就相續,那知道了又有什麼用處?散亂了還是散 亂,昏沉了還是昏沉,往下接續,接續就不得了,接續就是退轉!退轉就一點成功也沒有 ,這是我們的大病。知道自己的病,得自己治。 怎麼治不得一心的毛病?念佛起了妄想念頭,念頭就是大夫。大夫用什麼藥?大夫用 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這是阿伽陀藥,萬病皆治。念有妄念、正念,「南無阿 彌陀佛」六個字從念頭中出來,沒有念頭就沒有這六個字,這就是正念;念頭裡要不是這 六個字,就是妄念。有人說念佛有功夫,就是無念而念,無念是很高的境界,祖師說的「 無念」是沒有妄念,並不是沒有正念,正念沒有了是失了正念。現在,大夫有了,藥也有 了,怎麼用法? 口不斷內不斷 念佛時發生的毛病,別管它,只要聽大夫用藥就行了。念這六個字,頭尾接著念,念 「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佛」字,趕緊頂著「南」字,不叫它斷,這是口不斷,就是一 了。第二念頭,一彈指短短時間就有幾百念頭,念頭別叫它斷,心別忘了「南無阿彌陀 佛」這六個字。只有這六個字接著,這叫「內不斷」。內不斷、外不斷,念佛功夫很好了 ,還有什麼呢?念的時候,還得用這個方法,心發出「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從嘴 念出,用耳朵再聽進去,想得清清楚楚,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再由心出來 ,三處接續不斷。只要三處不斷,也不必管毛病,只管斷不斷,這就是很好的法子。念佛 的時候,維那師領著大家念,到了止靜,止靜是口止靜。禪七、淨七不一樣,禪七有它的 辦法,淨七有淨七的辦法,若拿來亂用,是用錯了藥。止靜的時候,要是再念就擾亂大家 ,止靜時是心不叫你斷,心還是南無阿彌陀佛,還是這樣不斷念。 從前修淨土者,嘗問祖師,我念佛已不少,不知有否得一心不亂?祖師說,只要念得 風吹不動,雨打不透,就是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不斷,沒有間隙,風雨怎 羼得進去,念佛一句接一句不斷,妄念無從生起,要緊在不間斷,則妄念無隙可入,如此 易得一心。 場內場外不斷 這裡是方便佛七,自己得管自己,把這七天當正式佛七,正式佛七是七天皆不許打妄 想。來到道場打佛七,不得一心,皆是外邊環境的過錯,若平素功夫不好,一來念佛場子 怎會得一心呢?佛七期間,若離開了靈山寺,行住坐臥還是跟在寺內一樣,在家無論做 什麼,心還是一句阿彌陀佛,做飯、掃地,幹什麼,別斷了,吃飯、穿衣也是如此,甚 至早晨大小便心也是阿彌陀佛,沒淨沒穢,不斷就好,只要心淨,一切污穢都變成清淨 的境界。甚至睡覺、作夢也念阿彌陀佛,那就更好了,這七天的功夫就算不錯了。七天當 中,一切一切不離這個,行也阿彌陀佛,坐也阿彌陀佛。要是忙了,有了痛苦,心就離開 佛號,這念佛功夫就不行了。最忙最痛苦就是臨命終的時候,那個時候太忙、太痛苦了, 你說等你好了再念,誰能叫你好啊!?即使原子彈就在頭上落下來了,我也是念佛,保了 險了!或是念著念著忽然間靈山寺著火了,它著它的火,我念我的佛,天塌地旋,我也是 念佛,這就成功。況且這七天也不著火,也不天塌地旋,也無原子彈,如此清淨,不用操 心。能做到這樣,就可打破環境的障礙,心就可立刻淨下來,念佛功德就快成功了。 正助雙修如鳥雙翼 打妄想,不得一心,是什麼原因?有魔障的緣故。有道則有魔,只要是來娑婆世界都 有魔,五欲六塵皆是魔。人下生之前,多少生造多少罪業,一下生就帶著多生的魔一起來 ,不讓你做好事。學佛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而魔就叫我們不修戒定慧,起貪瞋癡 。 臺中這二十年來,前十年的同修還不錯,後十年不行了,道場成了是非場,各處都如 此,那我也不敢去了,是非場還是淨土嗎?心淨則土淨,心盡是些是是非非,那還 有淨土啊!學佛還造是非,還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不是造謠言是什麼? 在道場中,念佛能成功是很好的事,若不成功要大懺悔,這七天不再做那些是非事, 那就還有希望,否則罪上加罪,越積越厚,一定入三途。諸位在家念佛,一天念兩點鐘, 其餘盡皆是是非非,造貪瞋癡慢疑,盡造罪業,惡如須彌山,善良種子少,惡緣就帶你入 三途,所以只要惡緣不生,善緣就成熟。 西方去不了,為著不得一心;不得一心,為著有妄念;妄念從那兒來?為著有魔障。 要求往生西方,必須得一心;要得一心,必須去妄念;要去妄念,得去魔障;欲去魔障, 必須從此諸惡莫作,深信因果。淨土法門是正助雙修,光念佛不作善,如鳥只有一翅不能 飛,正助雙修才能行。最後說一偈結束: 昏散應知業未消,求生恐有萬年遙。 彌陀時被貪瞋蓋,自己修橋自拆橋。 念佛時昏沉、散亂,就是多生多劫的罪業未消,有昏沉、散亂、打岔的毛病,要想往 生西方極樂世界,怕萬年也辦不到。若能去除昏沈、散亂,當時就辦到。不除昏散,萬年 也辦不到,為什麼?念阿彌陀佛很好,可是念完了出去外面又是是非非,貪瞋癡慢疑把阿 彌陀佛都蓋住了。譬如有條大河,有水過不去,要修一座橋,自己修了橋又拆橋;念阿彌 陀佛如修橋,在外面幹是是非非、不信因果的事,辦一些害人的壞事,就是拆橋,自己修 橋又自己拆橋,怨誰啊? 恢復元氣 印祖說:現在世道人心,壞至極點。欲令國家漸復元氣,非以家庭培植不可。壞亂世道 之人,皆賦有異質。而家庭失教,遂將此輩異人之姿質,作狂妄縱任邪闢之用。使此種人 有善教,則窮則獨善,達則兼善矣。以故光極力提倡教子教女,以期天下太平,人民安樂 也。其要在令其知生死輪迴,因果報應。(復李吉人居士書) 從《大學直指》管窺 蕅益大師演教的風格與特色(下) 吳聰敏 四、綱目的釐正 三諦三觀、六即佛義、 轉識成智 蕅祖註解《大學》的旨趣,既與世儒迥異,內容文字的分析,自是大相逕庭;其 中對章節文法的判定,與格物致知的詮釋,尤為特色。 首先,關於章節的認定,蕅祖反對朱熹的經傳之說與三綱八目的分法;他採取陽 明的講法,認為全本均是經文,也無錯簡。他說: 《中庸》《大學》,皆子思所作。子思先作《中庸》戴禮列為第三十一;後作《 大學》,戴禮列為第四十二;所以章首「在明明德」,承前章(指《中庸》)末「予懷明德 」而言。本非一經十傳,舊本亦無錯簡。 過去普遍認為朱熹所提的「明明德」「親民」「止至善」三綱,蕅祖認為只是一 綱,即「明明德」。蓋大學之道,不外「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而上「明」字是始覺之 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覺之性;因此「只一『在明明德』,便說盡大學之道。」至於 「親民」與「止至善」,是「明明德」的拓展與提昇,仍是明明德中事,並不離明明德也 。因此《直指》(《大學直指》略稱,下同)中云: 度自性之眾生,名為親民;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親民、止至善,只是明明 德之極致;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說為三綱領也。 在這裡,蕅祖運用圓教的教觀三諦三觀,及圓教的修證階位來詮釋三者之間的關 係,甚為巧妙!《直指》文云: 此中,明德、民、至善即一境三諦;明、親、止,即一心三觀。明明德即自覺, 親民即覺他,止至善即覺滿。……從名字覺,起觀行覺;從觀行覺,得相似覺;從相似覺 ,階分證覺;從分證覺,歸究竟覺。故名大學之道。 既然三諦三觀不離一心,因此「家國天下」皆是心中所現之物,而「修齊治平」 亦皆是心中所具之事;至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更不離一心了。蕅祖認為因「 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國天下,名之為物。」若其「返迷歸悟之功,名之為事」,亦即格 致誠正修齊治平。其間的關係,作者運用《唯識論》中「轉識成智」的道理加以詮釋,亦 是甚為巧妙!《直指》文云: 正其心者,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也;誠其意者,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 者,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識觀,了知天下國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 中所現之物,心外無別物也。 其中轉識成智的關鍵,即在於修唯心識觀,起二空觀智,而破我法二執;其先後 次序為:「物格」我法二執破而物自格也,「知至」二空妙觀無有間斷也,「意誠」由第 六識入二空觀,則第七識不復執第八識之見分為內自我法也。「心正」,由六七識無我法 二執故,第八識捨賴耶異熟名,而轉成大圓鏡智也。「身修」,第八識既成無漏,則一切 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皆成無漏也。「家齊國治天下平」、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乃 至十方三世圓滿清淨也。如此,依照唯識道理配合對照詮釋,卻也天衣無縫! 五、格物的確解─唯心識觀、無實我法、悟證真如 其次,有關「格物」一詞的解釋,自古以來,紛爭最多,同時也是學問分歧的樞 紐。朱子《大學章句》的內容,主要就在其〈格物補傳〉,而朱子之學,即重在格物窮理 ;其後,陽明既疑之,是以主張恢復《大學》古本,其〈大學問〉之作,則重在致知誠意 。此為朱、王兩家異同的大關節處。蕅祖於〈儒釋宗傳竊議〉中,雖許陽明而斥紫陽,然 對「格物」的詮釋,仍不同於陽明。他在〈致知格物解〉中云: 物者,迷此知體,而幻現之身心家國天下,如水所結之冰也;格者,推究此身心 家國天下皆如幻影,並非實我實法,如以煖氣銷堅冰也。……了知五位百法,皆無實我實 法為物格。 那麼,如何下手用功呢?《直指》云: 格物者,作唯心識觀,了知天下國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現物,心外別無 他物也。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觀所緣緣;若知外所緣緣(指根身、家、國、天下)非有, 方知內所緣緣(指自心)不無。若知內所緣緣不無,方能力去內心之惡,力行內心之善, 方名自慊,方名慎獨。 可見,蕅祖將「格」作推究解,似同於朱子;但朱子向外即物窮理,重求知識; 蕅祖往內作唯識觀,重開智慧,此則反類陽明。將「物」直指本文所列「根身、家、國、 天下」,有別於修、齊、治、平之「事」;既不同於朱子心外的「事物」,亦有異於陽明 「意所在之事」,其「事」與「物」不混淆也。 由於以「明明德」之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作為統攝全書之義理機杼,而以「格 物」之修二觀、破二執作為修證之下手方便;因此,全篇之文義,獲得條貫與匯歸。或點 示「定、靜、安、慮、得」之從妙悟、經妙修、後妙證之修證次第;或鋪陳「格、致、誠 、正、修、齊、治、平」其轉八識成四智之先後層次;或的示身為家國天下之本,然則格 物,須從本格,是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意義;或詳示誠意,必 先致知之道,其於意中我法二執之惡,必須「如惡惡臭」而力斷之,其於良知之二空妙觀 之善,必須「如好好色」而力修之,然後意誠、心正,而明德明,而自具賢親樂利、沒世 不忘的效驗。乃至後文,在「心身合釋」「身家合釋」「家國合釋」「國與天下合釋」段 中,運用唯識種現相熏,天臺觀心釋的教義,詳細指示在日用尋常中如何觀、破我法執, 而悟證真如佛性的下手方便。統觀全文,深深符合他平生注重實踐修證,演教主張和會之 作為。 六、結 論 由上文之論述,我們可以發現蕅祖可謂以其一生的生命來註解本書。由於他參禪開 始,所以以開悟圓解為急務;彼詮釋本經的因緣,即因其門人徹因「律學頗諳,禪觀未了 ,屢策發之,終隔一膜。」而「須藉四書,助顯第一義諦」也。又由於學教過程中,曾遇 「性相不許和會」之訛傳,以致學成後演教專重諸宗和會之說,或主張禪、教、律三學一 源,或從事天臺、賢首、唯識融合詮釋諸經,乃至由於修學先儒入佛,致末後貫通儒釋; 此從對本書的撰述,已足獲管窺之佐證了。 至其竟然能將人天的世法,上推至直指第一義諦,這固然有其依據;即《華嚴》 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與法華所謂「一色一香,莫非中道」;而蕅祖既秉法華開 顯之旨,以圓頓教理,釋治世語言,則洵如蕅祖自云:「若得法華開顯之旨,治世語言、 資生產業,乃至戲笑怒罵、豔曲情詞,尚順實相正法」,更何況《大學》是一部世間暢談 理性的寶典?可是,我們難免會奇怪:義理自然可以圓解,何以文理章段也能配合得如此 天衣無縫?是蕅祖上乘文字般若之權智的關係呢?還是世間的聖人真的都是再來的菩薩! (全文完) 袁 氏 鍾 婆 呂富枝 袁 氏 袁氏,宋朝錢塘(今浙江省杭縣)人,自從到靈芝律師那受菩薩戒之後,就不再吃葷腥 之類的食物,也不再飲酒了,而且從此堅定志願,精勤修持淨土念佛法門,經歷了二十年 ,始終不變更她的志願,全家人都受到她的感化。 後來有一天,她生了病,於是啟請圓淨律師來為她說法,正在說法時,袁氏忽然見到佛菩 薩聖眾,現前來接引,於是她就端坐而往生了。 鍾 婆 鍾婆,宋朝嘉禾(今福建省建陽縣)人,每天持誦十卷阿彌陀經,其餘時間,經常稱念阿 彌陀佛聖號,日常功課都是這樣用功,經歷了二十年,從來不曾懈怠。 有一天,鍾婆告訴她兒子說:「我看見西方極樂世界的佛菩薩聖眾遍滿虛空,許多大白蓮 花光明普照,西方聖境現前,我要往生了。」話說完,鍾婆就端身正坐,雙手合掌,安詳 往生了。 佛指舍利 藏 密 新聞背景 歷代供養於中國中国陝西扶風法門寺地下宮殿的佛指舍利,在二○○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抵 達臺灣,臺灣佛教界有數百人隨行前往中国迎請。佛指舍利在臺停留三十七天,期間,佛 指舍利巡迴臺北、臺中、南投和高雄等地,提供佛教僧俗二眾和社會各界瞻仰禮拜。佛指 舍利在三月二十九日接受本地各界的恭送之後,於三月三十一日啟程還駕法門寺。 歷史現場 有唐一代,遵循每三十年一次迎佛骨的歷史定制,太宗、高宗、武則天、中宗、肅宗、德 宗、憲宗、懿宗、僖宗九位皇帝八次開啟塔基,供養舍利。 最後一次恭迎佛指舍利,歷史記載最為詳細,司馬光在資治通鑑的唐紀描述說: 唐懿宗十四年,春天三月,下詔迎佛骨,群臣以憲宗迎佛骨不久駕崩為由,試圖勸阻。 懿宗說:「朕生得見之,死亦無恨!」於是廣造浮圖、寶帳、香轝、幡花、幢蓋,以迎請 佛指舍利。從京城到法門寺三百里間,道路車馬,晝夜不絕。夏天四月的壬寅日,佛指舍 利迎請到了京師長安,由天子禁衛軍做前導,沿路有公家和民眾奏樂恭迎。道路兩旁,富 有人家搭建彩樓,設立無遮大會,布施錢財給貧苦民眾。懿宗登上皇城外的安福門,待佛 指舍利到了安福門,便親自下樓來,向佛指舍利頂禮膜拜,涕淚交流,滿懷感動,恭迎到 宮廷供奉。三天後,遷迎到崇化寺供奉。宰相以下各級官吏,爭相供養金銀布帛。貫休和 尚恭逢其盛,作了一首「聞迎真身」的七言律詩,讚歎說: (佛指舍利) 四海無波八表臣,恭聞今歲禮真身。 七重鎖未開金鑰,五色光先入紫宸。 丹鳳樓臺飄瑞雪,岐陽草木亞香塵。 可憐優缽羅花樹,三十年來一度春。 這場空前的法會,直到那一年的十二月,才將佛指舍利恭送回法門寺。待到次年的正月初 四日,歸安于塔下的石室。從此,這座地宮便無人開啟過。 一千多年後,在一九八七年春季,中共決定重修寶塔,清理塔基時,發現了自唐懿宗咸通 十五年封閉的唐代地宮,喜獲釋迦如來真身舍利及上千件法物寶器,當天適逢四月初八佛 誕日。 修學觀點 佛指舍利蒞臨寶島,眾生與佛近在咫尺,何其有幸!大悲經云:「爾時世尊復告阿難,我 滅度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在家若出家,乃至供養我之舍利如芥子等,恭敬尊重謙下 供養。我說是人以此善根一切皆當得涅槃果盡涅槃際。」瞻仰佛指,如佛親臨,以「恭敬 、尊重、謙下」的心,頂禮供養,是未來得證極果的親因善緣! 佛陀教化,眾生各得其益,有人得「歡喜益」,有人得「生善益」,有人得「斷惡益」, 有人得「究竟益」。千年前的唐代,或生逢於今日,凡是曾禮拜佛指舍利的人,感受各有 不同。有人慶幸難得,深信佛指舍利出現於世,歲豐人安,人天歡喜。有人認為一睹舍利 ,心生善念。有人面對已有二千五百年歷史的佛陀遺物,不禁悲從中來,感慨「佛在世時 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起了懺悔慚愧心。也有 人因此勝緣,而悟得實相妙理。」 彌陀要解說:「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 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禮拜供養佛指舍利,誰說不是往生淨土的助行?淨土行人禮 拜佛指舍利時,能睹物思人,想到佛骨主人釋迦牟尼佛最期盼前來禮拜者做什麼?唯有「 如法修行」,才不負佛心!釋迦如來講阿彌陀經,曾殷勤三勸:「諸善男子、善女人,若 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頂禮釋尊佛指的當下,能老實遵循此三番教誨,一心發 願往生極樂,相信佛指有靈,必當歡喜無量。 佛事門中不捨一法 治 煩 問:佛已經滅度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供佛獻福呢? 答:「漢代丁蘭事親至孝,父母過世後,用木頭雕刻雙親的像,依然敬事供奉,如雙親還 活著一般。歷來史冊多有記載,也為他的孝行立廟褒揚,至今仍傳頌不已。 佛陀在世時,身如金山,光彩煥發,威儀莊嚴,顯耀易見,如能親睹佛陀世尊,誰不發心 求道?自然就生起虔誠心以香花供佛。 佛入滅後,好比明月隱跡在重重山谷裡,大地昏暗無光。當時,佛弟子並未刻佛像供奉, 僅以貝葉書寫佛陀的言教,流傳於後世。人們見聞佛教經典,因此發心求道,奉獻香花, 有這般心志就難能可貴,值得嘉勉贊歎了。 涅槃經云:『乃至獻一華,則生不動國。』只要有人燃一柱香、供一朵華、點一盞燈、奏 一曲音樂,乃至奉上飲食果品,誠心供養十方三世諸佛,都是往生淨土的妙因,成佛的本 源。所以,供佛獻福一事怎能輕忽怠慢,不肯遵行呢? 若不依經教,誤信無稽之談,以為供心華、燃心燈、焚心香、拜心佛就夠了,何必供有形 的物品!若妄想以此成就佛果,那與猿猴取月,望梅止渴,有何差別呢?」(出自念佛三昧 寶王論) 學佛路上(上) 譚希賢 一、走近五臺山 我走過大江南北。九華山、峨嵋山、普陀山,中國的佛教聖地如熠熠生輝的瑰寶,始 終在我的心頭閃亮。 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據《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講,釋迦牟尼佛曾告訴金 剛密跡主菩薩,在瞻部洲(即我們現在所住的世界)東北方,有一個叫大振 那的國家。國中有一座大山,山有五峰,稱為五頂山。後來文殊菩薩化身童子遊行于此, 為眾生宣說佛法,故而成了中外聞名的佛教聖地。「文殊菩薩德難量,久成龍種上法王。 為憐眾生迷自性,特輔釋迦振玄綱。為七佛師體莫測,作菩薩母用無方。常住寂光應眾感 ,萬川一月影顯彰。」一路稱念著文殊菩薩贊偈,心懷著無比的崇敬,我為朝拜五臺上路 了。 中國真大,山東、山西是隔壁,火車跑了十來個鐘頭才到太原,離五臺山還得一大截 ,遂又轉乘大巴士。公路兩旁的麥子已經金黃,還沒開鐮。春苞米已經人高了。鋤地的老 農脖子上掛著羊肚手巾,不時地扯下來擦把汗。河塘邊的稻田,插秧者站在水,低頭彎 腰背朝天,兩隻手不停地遞苗插苗、遞苗插苗,一步步地向後退著。「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箇中的禪味,勞作者卻難以領 會了。他們的心情被汗水打濕,他們說現在的城人已經很少體會「誰知盤中飧,粒粒皆 辛苦」的滋味了。 山路盤旋,車行環繞。回頭一望,走過的公路像潔白的絹紗飄落在半山腰。從高處眺 望,五臺山像一朵盛開的蓮華,台懷鎮就像安放在蓮芯的仔,安安穩穩的。綠樹掩映的 眾多寺廟,如散落在山間的珍寶,琉璃瓦映著陽光,分外耀眼。 走進台懷鎮,就看到街上走著身穿染色衣的漢族僧尼,大紅藏袍的藏族喇嘛,為此處 的民俗文化增添了許多神秘和莊嚴。 塔院寺,阿育王當年安藏佛舍利的大白塔,是台懷鎮最醒目的標誌,大老遠就看到 了。抵達五臺山的當晚,我就安歇在大白塔跟下的旅店,連睡夢都巴著天亮,好早早出 去看看。  二、殊勝的佛緣 一覺醒來,天剛濛濛亮。樹上的鳥兒比我起的還早,立在高高的杈枝上婉轉啾鳴,在 寂靜的清晨更顯得清脆悅耳。遠處山頭上有一彎新月,金黃的月芽兒,寶藍的天空,影影 綽綽的山巒,像一幅清秀的國畫掛在天邊,恰為當年李白的妙手偶得吟唱:雁引愁心去, 山銜好月來…… 我草草吃了幾口速食麵,就去了五臺山最負勝名的大顯通寺。 顯通寺是五臺山最古老、也是規模最大的寺廟,始建于東漢永平年間,初名靈鷲寺。 北魏孝文帝時叫花園寺。唐太宗重新修建。武則天更名為大華嚴寺。明太祖又重修,並賜 額大顯通寺。明萬曆年間又更名永明寺。到了清朝康熙又改為顯通寺。時光猶如東流水, 轉眼即逝。帝王們往日的風采亦如過眼的雲煙隨風消散,唯有輝煌的佛教文化,萬變不離 其宗,至今依然燦爛。 大清早顯通寺格外敞亮,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梁殿,千缽殿,香煙嫋嫋,寶像莊 嚴。我不知怎麼轉到了僻靜處,只見一位法師正在為一些盆盆罐罐拍照。我好奇地走上前 去,法師抬頭看看我,指著一彩色瓷盒說:「能海老法師你知道吧?這就是他用過的菜缽 ,現在來看他留下的遺物已經不多了,我準備收集起來拍成照片保存好。」誰不知道能海 老法師,那是佛教界學識高深、學風嚴謹的高僧大德啊!文革前,他頭戴大紅僧帽,身披 絳色袈裟,手拄著拐杖,為弘法利生而奔波。他身為五臺山吉祥寺的住持、中國佛協會 副會長,曾與和平代表團出席過世界、亞洲和平會議,於一九六七年圓寂。 現時五臺山塔院寺的寂度老和尚,就是當年能海老法師的傳法弟子。寂度老和尚如今 已是九十歲的高齡,滿口牙都掉光了,臉上卻依然滿面紅光,神采奕奕。老和尚提筆寫下 「佛日增輝」送給我。好殊勝的佛緣! 三、菩薩頂上菩薩心 菩薩頂是五臺山風景區的最高點,在顯通寺北面的靈鷲峰上,文殊菩薩曾在此居住, 故又名真容院。靈鷲峰南坡有一零八級石階直達菩薩頂上的梵宇佛宮。都說一零八級石階 暗喻世間的一零八種煩惱,爬上梵宇佛宮也就將人間的煩惱甩在身後,踩到腳下。那天我 也登上了靈鷲峰,「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晴朗朗的天空,晴朗朗的心情, 果真是「人在佛光,山在雲天外」,什麼煩惱不煩惱的,全都拋到了九霄雲外─佛教聖 地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菩薩頂始建於北魏,其格局均為皇宮式,富麗堂皇,頗具特色。明永樂年後,有藏教 喇嘛在此修行,遂成了喇嘛廟。這的大文殊殿前有幅楹聯:靈鷲鷲靈靈鷲靈。真容容真 真容真。橫聯是:佛光普照。讀來頗耐人尋味。我是第一次瞻仰黃廟,只顧四處張望了, 忽覺一陣涼風吹來,豆大的雨點就打了下來。前來拜佛的香客們趕緊躲到菩薩頂的大殿前 。起先我沒在意,以為不過是過路雨,剛才天還晴嘛,不會有什麼大雨。哪知剛走出幾步 ,一陣電閃雷鳴,雨聲大作,一時間竟把我們留在了「靈峰勝境」的牌坊下,回又回不去 ,下又下不來,雨太大了。 五臺山是清涼山,常年氣溫低下,我穿的本來就不多,加上雨一淋渾身打哆嗦。大雨 嘩嘩嘩地下著,好像一時半刻停不下來。「這可怎麼辦!」我心正嘀咕,只見對面也在 躲雨的一位姑娘看了看我,轉身沖進雨幕,「啊呀!」人群為她發出一陣驚叫。眨眼 功夫她又從菩薩頂上跑下來,手擎著一把借來的雨傘遞給我和先生,緊接著又鑽進雨 跑了回去,一把傘不能遮三人,她把方便給了我們。等我和先生就著雨傘返回菩薩頂,才 看清送傘的姑娘已被大雨澆了個透心涼,渾身濕淋淋的,衣服全都貼在身上了,雨珠順著 她的髮絲一串串往下直淌。我感動得連聲道謝,遞過手絹讓她擦擦,姑娘連連擺手說:「 沒關係,沒關係!」我問她姓名,她只是笑,旁邊的一群姑娘嘰嘰喳喳地爭著說,「她姓 蔣,她是台懷鎮一家店的老闆。」是哪家店?在哪條街上?還沒等我問清楚,說話間已 天開雲散雨也停了,姑娘們嘻嘻哈哈地擁簇著下山了。 鷲嶺雲開空界自成清淨色,龍潭月皓圓光常顯妙明心。佛教不是迷信,佛法就在世間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忘卻自己,常為別人著想,就是菩薩行,就是「常顯妙明心」啊 ! 我與姑娘素不相識,想起那天她雨中送傘,就覺得心中多了一位楷模。(上) 貧窮眾生 進 蓮 觀世音菩薩問佛陀說:「世尊,如果一切菩薩都具足一切無盡的財寶,用來資助眾生,成 就他們的悲心,那麼為何世間仍然有貧窮的眾生呢?」 佛陀告訴觀世音菩薩說:「善男子,這是眾生自己本身的業力使然啊!如果不是這樣的話 ,一切菩薩都是懷著饒益一切眾生的心,又具有無盡的財寶,如果眾生不是因為自己本身 的業力障礙福報的話,世間怎會有貧窮眾生呢?這種情形就像餓鬼道眾生,受極大熱渴苦 惱的逼迫,即使他們見到大海水,才一張開口,整個大海水都乾涸枯竭了,這並非大海的 過錯,而是餓鬼道眾生自己業力不可思議的緣故啊!所以十方世界菩薩所布施的財寶,猶 如大海般無窮無盡,菩薩的悲心,也無半點分別,是眾生自己本身業力之故,才會有貧窮 眾生啊!如同餓鬼道眾生,因自己惡業業力招感,才無水可飲啊!」 (解深密經卷四) 慈悲喜捨度群倫 三 學 「淨土宗勸人修淨求往生,這不是鼓勵人捨棄娑婆的五倫有緣人嗎?」因此有人主張世世 做娑婆人,以不離家親眷屬。淨土念佛人,真是捨棄群倫的無情漢嗎?只要檢視古來念佛 往生的傳記,便能證明念佛人有情有義,有安群生、度群倫的熱血情義。 父子同登極樂 明朝「三袁」的袁宏道,剛完成西方合論,就有五個人發心持戒念佛,大哥宗道、小弟中 道也一起發願,回向淨土。宗道先生有一個兒子名叫袁登,年齡只有十二歲,腹內生了硬 塊,病的很重,盼著宏道說:「姪兒快死了,叔父有什麼方法可以救我?」 宏道說:「登兒!你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佛國,這裡是五濁惡世,不值得留戀。」 袁登就合掌稱念阿彌陀佛,家中眷屬也一起念佛,幫助他提起正念。過了不久,袁登臉上 露出微笑說:「我看見一朵蓮花,花色微微有一點紅。」過一會兒,又說:「蓮花漸漸變 大了,紅色也變得好鮮明,很少蓮花有這麼美的。」再一下子,又說:「啊!佛來了,相 好光明充滿整個房間。」說完話,袁登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宏道就告訴他:「登兒!你 只要稱一個『佛』字就可以了。」袁登照著叔父的話,單念一個「佛」字,念了幾聲,便 合掌往生了。 袁登往生的現象,父親袁宗道一一記載在自己的白蘇齋集,多年後,父親及兩位叔叔也都 安詳往生。 兄弟同生西方 袁宏道最初跟當代大學問家李卓吾先生學禪,解理精通,好於辯論,後來自我反省說:「 這些都是空談,不是實際的功夫。」於是歸心淨土法門,早晚課誦念佛,兼持佛制的戒律 。他眼見當時狂禪狂慧「著空破有,執理廢事」的弊病,終日造「談空破戒」的地獄因, 悲憫不忍,便採集佛菩薩及歷代祖師之言,作成西方合論。晚年,以病為理由,辭官回到 湖北荊州城,在一所寺廟安詳往生。 袁宏道完成西方合論一書之後,兄長宗道、弟弟中道等袁氏一門,都心向淨土。中道老年 辭官在家後,勤於禮誦。在萬曆四十二年某月的十五日,課誦完畢剛要下座時,忽然入定 ,神識被二位童子引導到極樂世界,見到了往生的二哥宏道先生,宏道帶著中道暢遊清淨 莊嚴的極樂國土,遊後勸中道: 「歸五濁,趁強健,實悟實修,兼持淨願,勤行方便,憐憫一切,不久當相晤。」 應趁著身體強健,實悟實修,發願往生淨土,勤修種種方便,救渡苦難眾生,兄弟二人不 久便能在極樂把手言歡。這段奇遇,袁中道記載在他的珂雪齋集。 上下同赴蓮池 宋哲宗叔父荊王,妻子受封為「越國夫人」,夫人雖在侯門卻不貪人間富貴,一心一意歸 依無量壽佛,願生西方,領導荊王其他侍妾勤修淨業。有一侍妾懈怠傲慢,不肯精進念佛 ,越國夫人說:「我盡室皆勤,唯爾怠墮,不從人告,幻惑在會,恐失道心,不可在吾左 右也。」全家上下都精進念佛,唯有你一人懈怠墮落,不肯聽別人勸告,這樣必擾亂與會 大眾,會打失向道之心,不能讓你留在身邊。侍妾遭到夫人嚴厲的斥責,十分恐懼後悔, 夫人見侍妾真心悔過,便允許她留下來同大家一起繼續用功。侍妾從此精進專心,淨念相 繼,有一天跟大家道別說:「我將走了!」果然無疾而終,那一晚滿室生香。 不久,往生的侍妾託夢給越國夫人,引導夫人參觀極樂蓮池,只見池中有的蓮花欣欣 向榮,有的則是憔悴枯萎,夫人問說:「何以如此?」往生侍妾說:「這都是世間修淨土 人的感應,在世間只要發願往生淨土,極樂蓮池便相對生出一朵蓮花。然後隨著各人念佛 用功不同程度,精進念佛的人,蓮花就鮮豔榮耀,念佛斷斷續續的人,他的蓮花就枯萎了 無生趣。」 侍妾領著夫人來到一座金蓮花臺,原來是夫人未來上品上生的金臺。後來,越國夫人 在壽宴上,站起來望著一座觀音閣,在眾人忙著前來獻壽時,發現她已經站著往生了。 上位者仁厚,下位者敬事,共同為著有道有義的事業打拼努力,上司屬下除了合力完 成世間事業之外,彼此還能為對方做什麼呢?越國夫人與侍妾之間,能相互提攜修學淨土 法門,圓成一樁有道有義的殊勝成就,為君臣上下一倫,憑添千古佳話。 朋友相約往生 宋朝若愚法師和道潛、則章兩位僧人,交情很深,道潛善於作詩,接近名聲,若愚和則章 ,則專心修持淨業,求願往生淨土。則章更是密行普賢行願,兩人約定在宋徽宗政和到宣 和年間往生西方淨土。後來則章法師往生後,若愚法師夢見神人告訴他說:「你的同學則 章得到普賢三昧,已經往生西方淨土了,他正等待著你啊!」於是若愚法師沐浴更換衣服 ,命眾人誦念無量壽經,法師端坐默默地聽,誦念完畢,若愚法師忽然說:「西方極樂淨 土的境界已經現前了,我要往生了。」 易經兌卦大象傳云:「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兩座水澤併連一塊,可以相互資益, 彼此潤澤,朋友以道相交,貴在以友輔仁。若愚、則章為同修道友,相約往生,如此深厚 的友誼交情,只能以杜甫的詩「便與先生應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來讚歎了! 夫妻唱隨修淨 蓮池大師未出家前,二十九歲喪妻,不願續絃,因獨子夭亡,奉母命與湯氏商量婚事, 因為湯氏說:「予喜道合」我喜歡為道結合,於是毅然答應再婚。婚後一年,母親過世, 蓮池大師感慨人事無常,發奮出家,親屬聞訊勸湯氏阻止,湯氏說:「我常聽他提起生死 事大,怎能阻撓他呢?」,不僅沒有戀戀牽纏,還以鼓勵的語氣說:「唱隨之義,已熟籌 之。君先往,吾徐行耳。」夫唱婦隨的道理,早己耳熟能詳,夫君先走一步,我隨後慢慢 就會跟上來。 蓮池大師出家後,法名祩宏,字佛慧,別號蓮池,立志往生西方。經過多年的辛苦參 學,最後駐錫在西湖邊的雲棲山,致力於「教宏華巖,行在淨土」的事業。附近居民感念 蓮池大師幫他們降伏了傷人的老虎,又以念佛解除旱災,於是合力建造「雲棲寺」叢林。 湯氏四十七歲出家,法名祩錦,學者稱太素師,五十九歲孝義庵落成,蓮池大師為孝 義庵訂立二十九條規約,囑附太素師及庵內尼眾,切記切記「痛思生死,一心念佛求生淨 土。」太素師六十七歲,早蓮池大師一年先往生,往生前一個月粒米不食,形枯骨立,一 息尚存時,忽然向侍者說:「經上說十念往生,亟扶我起。」侍者扶起來後,便端坐念佛 往生。 蓮池大師與太素尼師唱隨修道,同修淨業,後人讚嘆二人「法輪交參推輓,以為蓮宗 長也。」太素補大師之孝於方內,蓮祖扶庵主之義於方外,太素尼師由後推進,蓮池大師 由前牽引,兩位都是淨土宗的尊宿大德。在西湖外十景的「雲棲竹徑」,兩位淨土宗長的 舍利塔正分立在雲棲寺外的東麓與西麓。一段人間因緣,結成千古道情,遙相輝映!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自行化他,專修淨業。」這是印光祖師一生教化的總綱領, 祖師教誡淨土行人在世間必得「敦倫盡分」,善盡為人夫妻、父母、兄弟、子女、君臣、 朋友的本分,行有餘力則「專修淨業」,自行化他,以此外盡人倫,內消情慮,恢復本有 真心,方能一圖究竟,永為菩提眷屬。雖說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但在孤身 長往西方之餘,何妨隨分隨力學一學阿彌陀佛的「慈悲喜捨度群倫」! 慎始畏因 吉 光 佛在世時,毘羅然國的阿耆達王敬仰佛陀,發心供養僧眾三個月,於是佛陀及五百比丘應 邀來到彼國。天魔聞訊,便以寶飾、女樂、衣食、榮利、色欲五事迷惑阿耆達王,讓他深 居宮中享樂,並下令「三月之內不問尊卑,不得稟報大小諸事」,發心供佛一事,如石沈 大海,毫無消息。 因為毘羅然國中沒有精舍,佛陀及僧眾只好在城北樹林安單,佛告諸比丘說: 「此地窮困,人民多不信佛,乞食不易。大家若不願在此安住,可以隨意離去。」只 有舍利弗獨自離去,其他比丘都隨佛安住下來。 眾比丘白天出外乞食,受盡苦楚,也難得一食。剛好有一群信佛的牧人來此牧馬, 見眾人餓的難受,好心說道: 「我這裡正好有五百匹馬吃的麥子,大家願意分一點充飢嗎?」 佛說:「馬屬於看馬的人,他們都是以好草鹽水餵馬,此麥自在應受。」 佛的侍者阿難,便拿了佛吃的馬麥,走到村落,見到一位女子,先讚歎佛的功德, 再請女子幫佛的馬麥作成乾飯,女子說:「我家事多,沒空為佛作飯。」 傍邊有一位女子聽到,自動向阿難說: 「你拿馬麥來,我幫佛作飯,我也願意幫其他行善持戒有智慧的比丘作飯。」 女子作好飯後,阿難回到樹林,阿難敬佛情深,想到佛陀本是王族,平常不乏菜餚 膳食,今天卻要吃這不能滋益身體的馬麥粗食,又見佛配水食用,不禁悲泣哽咽,心頭難 過異常。佛陀知道阿難的感受,要阿難嘗一嘗,阿難嘗後覺得滋味非常,原來馬麥中已有 諸天加入美味了。阿難便將作飯的經過稟告佛陀,佛陀說: 「早先那位女子若作飯,以後便是轉輪王第一夫人。後來那一位不請自作的女子, 未來獲得的福報無可限量。」 佛及比丘餓吃馬麥,而舍利弗獨自離去,當中有著「因同果異,果同因異」的複雜 業因,目連尊者一度想用神通取忉利天食供佛僧眾,佛以「諸比丘惡行報熟,不可移轉」 為由,甘受馬麥之報。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確有道理。村女為佛作飯,肯與不肯,果報 自是不同;而被動與自願之間,未來的果報竟差之千里,這一點初發心豈容輕忽?菩薩畏 因,智者慎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五更早起 洗 心 「琅琅鐘聲,敲破了殘夢,看半林月影,點點疏星,這時候大地真清淨,一爐香蒲團穩坐 定,百八牟尼微撥動,彌陀誠心誦,忽放大光明,十方佛遍滿虛空,齊與我摩頂。……… …」 這首名為「朝誦」的歌曲,由雪廬老人編詞,郭芝苑大德填曲,辭意生動,旋律簡潔,將 念佛人的早課心情,表露無遺。當月影斜掛,點點疏星時分,這時候沒有人語聲、電視聲 ,大地真清淨,正是一天最好用功時節。 客家諺語教訓子弟說:「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連續三天早起,抵得上一 天的光陰,連續三年早起可以多出一年有用的時間。從古至今,叢林寺院的早課,一向是 僧眾一天修行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有些寺院方丈,只要見到掛單的臨時客未起來早課, 便親往寮房,詢問所以然,如有生病則另當別論,若是貪睡懶床不能起來早課,往往一頓 呵斥有加。 省庵大師語錄提及一個故事。有一位老人,在死生之際,非常泰然,有一天備了茶酒 ,會集諸親友。在聚會尾聲時,老人奄奄一息,似將大去。眾人請老人留下遺言。老人說 :「最好是第一五更起!」眾人面面相覷,會不過意。老人接著說:「只有五更早起,可 以勾當自家事,自家事就是『死的時候要往那兒去』這件事。如果我平日都僅管添財置產 ,衣食勞碌,到今天我要去了,又有什麼可以帶得走的呢?」眾人頓然有所領悟。 白天忙到晚,為誰辛苦為誰忙?想想都是為他人忙。但是,五更早起,昨日之事已逝, 今日之事未來,在這一天難得的空檔裡,點上一爐香,穩坐蒲團,微微撥動百八念珠,彌 陀誠心念,做得纔是「自家的事」。 辱莫大於不知恥 李子琦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常唱在年輕人口中的這首流行歌不知誤導多少年輕人。諒 必是受此歌的影響,時下許多少年們的表現,令人不敢苟同,也做出不少不該做的「見笑 」事,不禁令人扼腕、感嘆和失望。 譬如說,在火車站的月臺,火車車廂出入口附近,常見年輕的男女在眾目睽睽下摟摟抱 抱,表演一場「你儂我儂」的熱烈愛情劇。又,在公車上年輕人蠻不在乎地霸坐在「博愛 座」上,見到老人一上車,大家不約而同地一齊開始假裝打盹。前者的不成體統有失檢點 ,把肉麻當有趣簡直是「教歹囡仔大細」(給小孩子不良示範之臺灣諺語),而後者既不 體恤老人,更不會替別人著想。看在眼,心頭不禁衝動起來,真想衝著他們大喝一聲, 糾正他們。 年輕人在公車上,不讓坐老人一事,勾起筆者一段印象深刻的回憶。 若干年前赴日觀光時,搭乘擁擠的「中央線」電車上,有兩名好像高中女生並坐一起, 饒舌個沒完似地交談。這時突然鄰坐的一位中年婦女高吭的嚷叫說: 「喂!妳們好意思嗎?讓老人家一直站著,這樣對嗎?年紀輕輕的又受過教育,竟然不 知恥?」 她以大義凜然的表情,瞪著這兩位女學生。想來是被對方突如其來兇巴巴氣勢所吞噬, 兩名少女連忙低聲說:「對不起!」趕忙站立一旁,讓出座位,直到她倆要下車的站為止 ,兩個少女始終低下頭不吭氣。 對於這位中年婦女的喝斥聲,其他乘客無人異議,反而臉上展開一絲笑容;大概是在心中 讚揚這位「雞婆」的歐巴桑,她能發揮良性的隨機教育和無畏於得罪人的勇氣。 我們臺灣人,因講究人情味,又不願得罪人,濃濃的鄉愿氣息下,使得社會上脫序的現 象處處可見。諸如於公共場所任意喧嘩,縱容寵物吠叫、隨地便溺,車上明文規定不可打 手機,卻照打不誤,飆車、吸毒、酗酒、性氾濫,參加幫派等極盡「見笑」為能事的不肖 行為,以青少年佔大多數,反映出時下有許多青少年不自愛,恬不知恥,令人感嘆。放眼 現在的臺灣,比起二、三十年前,「知恥」的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消失許多,無恥的行徑已 氾濫到各個階層。 特別是在標榜「賺錢第一」的現實社會中,似乎已無「恥」字的存在了,「知恥」的人 也成了落伍、反社會的老古板。尤其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個人為贏得勝利,往往不擇手段 達成目的,哪有時間考量到「恥」的存在?甚至肩負教化下一代重任的教育界,原本是社 會的清淨主流,可惜少數人也被不知恥的風氣影響、扭曲,成了齷齪的泥淖狀態。是誰讓 天真的孩子陷入不知恥的泥濘呢?忘恥的大人卸不了責! 為了大家能幸福的活下去,人人不能不對別人多設想,心中更得有知恥這回事,丟了這 兩樁事,我們還能安穩地在地球上活下去嗎? 末路狂徒 瑜 揚 陸九淵的「心學」,在南宋的思想界曾經颳起一陣旋風。他主張「心即理」,認為宇宙萬 事萬物都不離人心,所以強調讀書人的修養方法應從「認識」、「存養」自心著手。這門 學問到了明代,王陽明加以繼承並發揚光大。他進一步提出「致良知」的學說,要人在「 正意」(將內心一切不正的意念革除)上下工夫。他認為,如能正一己之意,則與心相接 的一切事物、事理就能趨於「正」,而大學所謂「修齊治平」之道便能達成。 不過,明朝末年時,這兩位思想家的論點卻被嚴重扭曲,產生了許多流弊。有人以 為,既然一切事理均不離自心,那何必讀書?於是就把聖賢經典束之高閣,成天空談心性 之理。又有人以為,既然「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那麼「滿街都是聖人」,沾染酒色財 氣對成聖成賢又有何妨礙呢?結果,此風一長,當時的學術界沒有「滿街聖人」的景況, 倒是造就了滿坑滿谷無德無學、狂妄至極的士人,這不但讓明末的學風嚴重空疏化,也對 士風造成了無可彌補的傷害。末流如此這般下劣乖辟,恐怕是陸王二人始料未及的吧? 反觀今日社會的學風,似乎也有嚴重「末流化」的趨勢。常常聽到有人說:「請注 意我在專業上的表現,個人私德與此無關。」這種論調,無疑已將道德修養自學問領域中 剔除,似乎「學識」多寡是唯一評判一個人是否堪稱學者的標準,「學養」高低則不在考 量範圍。無怪乎大學生成了毒品的製造、販賣者,研究生成了色情網站的經營人,老師、 教育首長以修改學生成績向家長索費召妓……。高級知識分子怎麼會有如此離譜的脫軌演 出呢?如果用上述的論點來看待這些事,答案就了然於心了。 讀書求學本就是為了讓知識見聞與道德涵養同步提升,只可惜在這個「速食」的時 代裡,大眾只拼命在成效顯而易見的記問之學上講求,對於隱微但卻是根本的心智成長反 而嚴重輕忽了。一個人的學識豐富與否,是會影響他在社會地位上的排名沒錯,但是,這 種影響並不全面,因為後人在對前人進行評價的時候,道德、人品、風骨仍然會是著墨最 多之處。不信的話,請問您會想了解那位爆出醜聞的教育首長曾經做出什麼貢獻嗎?大多 數的人都只會為他荒唐的行徑而咋舌吧?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讀書人總是給予較高的寄望

相关参考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明倫月刊338期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佛教 明倫月刊336期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佛教 明倫月刊335期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

佛教 明倫月刊322期

再談實修●鞭鼓生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依什麼標準修正呢?佛教徒就是依佛陀所立的戒法來修正。能夠依教實修,了生脫死才有希望。或者有人會問:「法華經不是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