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倫月刊320期
Posted 智者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倫月刊320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晏 子 諫 ●鞭鼓生 春秋時,齊景公外出打獵,在搜尋獵物之際,爬到了山上,未料竟看見了老虎。下山到了 水澤邊,也沒想到又瞧見了蛇。景公悶悶不樂地回到朝廷,並且召見宰相晏子,問晏子說 : 「唉!今天寡人出去打獵,上到山上看見了老虎,下到水澤地,又看見了蛇,真是所 謂的『不吉祥』啊!」 晏子回答道:「國家有三種不祥,是不應當有的。那三種呢?國內有賢才而不知道 ,這是第一種不祥;知道了卻不任用他,這是第二種不祥。至於第三種不呢,雖然任用了 ,但是所委任的職位,卻不能讓賢才盡其所長。所謂的不祥,是指像這三種情況啊!今天 君王上山看到了老虎,山上原本就是老虎的住所。下到水澤邊看見了蛇,水澤也是蛇的居 處。君王你去到了老虎活動的地方,也到了蛇出沒的所在,瞧見了牠們,是理所當然的事 ,那有什麼不祥啊。」 晏子是齊國的賢相,以節儉力行,受重於齊國。有關晏子的種種故事,很多人都耳熟 能詳。以上是晏子對君王的諫說,晏子很有智慧地化解齊景公對不祥的心結,進而指引君 王治國召祥的方法。故事內容是那麼地淺顯,存心卻是十分地深遠。 想想在君主威權時代,臣子要有多大的道德勇氣,才敢犯顏直諫,因為稍稍不順君耳 ,便會召來殺身之禍。現今是個民主自由的時代,己少有人因言論不當而遭殺身。然而存 心不正的口過,卻是招致不祥後果的主因。 蓮池大師在警策法彙中,曾語之諄諄地告誡出家人,三十二條不祥之事。當然條條都 是在壓服修行人貪瞋癡的習氣。其中如:「在佛前、清晨或吃飯時,罵人不祥。」「人以 至誠待我,我以巧詐對之,不祥。」「好談他人過失,及隱微事,不祥。」「出言動輒麤 重,令人難當受,不祥。」「病中瞋怒服事人,不祥。」「逢水旱等怨恨天地,不祥。」 「未語先笑,不祥。」「麤通教理,妄議古人,藐視時人,不祥。」都是列舉由口業引起 的不祥。 大師又云:「凡有此行為,都將遭到折福、折壽、多招殃的報應,修行人必得戒慎。 」啊!古德誨人,無不從因上提撕,吾等當知,在此口過輕發的時代,與不惜身家性命 ,諤諤犯顏直諫的時代,發語者的存心,與因果的酬償,祥與不祥是絕對不同的。 讀易散記:履卦六爻 ●自 明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釋文:「愬愬,山革反。子夏傳云,恐懼貌。何休注公羊傳云,驚愕也。馬本作虩 虩,音許逆反,云恐懼也。說文同。」 虞仲翔注:「體與下絕。四多懼。故愬愬。變體坎。得位,承五,應初。故終吉。象 曰,志行也。」 據李氏疏說,四體乾,乾與下卦兌異體,故云體與下絕。「四多懼」是繫辭下傳文。 四變,互體為震,震為恐懼,故曰愬愬。「變體坎」者,伏坎也。九四變為陰爻,得正其 位,上承九五,下應初九,其志既行,所以終吉。「志行」之義見象傳注。 王輔嗣注:「逼近至尊,以陽承陽,處多懼之地,故曰履虎尾,愬愬也。然以陽居陰 ,以謙為本,雖處危懼,終獲其志,故終吉也。」 象傳說:「愬愬終吉,志行也。」 侯果注:「愬愬,恐懼也。履乎兌主,履虎尾也。逼近至尊,故恐懼。以其恐懼, 故終吉也。執乎樞密,故志行也。」 李疏之意,「愬愬,恐懼。」此據子夏傳解說。兌主,四也。上近乎四,故以履乎兌 主為履虎尾也。至尊,是指稱九五,上近于五,所以恐懼。震卦彖傳說:「震來虩虩,恐 致福也。」故恐懼則終吉。即敬勝則吉之義。伏坎為志,一變則互震為行。志在樞密,下 應乎初,故云「志行也。」 孔氏正義:「志行者,釋愬愬終吉。初雖愬愬,終得其吉,以謙志得行,故終吉也。 」 九四失位,處多懼之地,但能知懼變正,得行其志,所以象傳說:「愬愬終吉,志 行也。」使處多懼而不知懼,或雖知懼而不能變正,那就難言學易之道了。 九五。夬履貞厲。 虞仲翔注:「謂三上已變,體夬象,故夬履。四變,五在坎中也。為上所乘,故貞厲。 象曰,位正當也。」 三上已變,即是三上易位。六三與上九兩爻易位之後,則六三變為陽爻,上五變為陰 爻,上兌下乾,兩體則象夬,故曰夬履。夬履是兩象易。一卦上下兩體,稱為兩象,上下 兩象相易,是為「兩象易。」如此履卦,上乾下兌為履,兩象相易,則為上兌下乾,而為 夬卦。故此履卦三上易位,其體象夬。此處三上既然易位,四又變陰,上體為坎,五在坎 中,坎為疾為災。五在其中,又為上爻所乘,所以貞厲。意為雖貞亦厲。惠氏棟,李氏道 平,皆說,以乾履兌,五在乾體,有中正之德,而又常存危厲之心,此所以彖傳說「履帝 位而不疚。」 象傳說:「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干令升注:「夬,決也。居中履正。為履。貴主萬方。所履一決於前。恐決失正, 恆懼危厲。故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李疏之意。「夬,決也。」此據夬卦彖傳文解釋。五居中,剛履正,故為履。履帝 位,故云貴主萬方。凡所踐履,一決于前。恐過夬而失其正,是以恆懼危厲。然則夬履貞 厲者,以位雖正,而亦厲所當厲也。 孔氏正義:「位正當者,釋夬履貞厲之義。所以夬履貞厲者,以其位正當。處在九五 之位,不得不決斷其理,不得不有其貞厲,以位居此地故也。」 九五,位高,決理萬幾。居於此位,當以履危自警,不可剛愎自用,則剛決可為明決 。 上九。視履考詳,其旋元吉。 考詳,王注本作考祥,釋文:「本亦作詳。」詳祥古通用。 虞仲翔注:「應在三,三先視上,故上亦視三。故曰視履考詳矣。考,稽。詳,善也 。乾為積善。故考詳。三上易位。故其旋元吉。象曰,大有慶也。」 據李氏疏說。六爻相應之義,三與上相應。注云:「應在三」即是上九之應在六三。 前六三眇能視,是三先視上。此上九視履,是故上亦視三。六三互體離,離目為視。上九 居於天位,天視自我民視,故上九亦說為視。上天視人所履以降祥,故曰:「視履考詳矣 。」考,據小爾雅,作稽字講。詳通祥,說文:「祥,善也。」坤文言傳:「積善之家。 」由復初以至乾,故云,乾為積善。旋,反也。六三以陰爻居陽位,是不當位,故視履皆 非。上九以陽爻居陰位,亦是失位。三上兩爻相易,各反于正,如此皆吉。故曰:「其旋 元吉。」三上易位,二四兩爻不正,亦已變正,於是六爻皆正,如同既濟六爻之位皆定, 是謂「成既濟定。」故象傳說:「大有慶也。」 象傳說:「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盧氏注:「王者履禮于上,則萬方有慶于下。」 孔氏正義:「上九處履之極,下應兌悅,高而不危。是其不墜於履,而能旋反行之, 履道大成,故元吉也。大有慶者,解元吉在上之義。既以元吉而在上九,是大有福慶也。 「元吉在上。」至上九乃得元吉,是履道大成之義。究其元吉之由,就在「其旋」 的旋字。凡是不正之爻,皆使其旋歸於正,有撥亂反正之功,有反妄歸真之理。故曰:「 大有慶也。」 三 不 信 宋代的楊傑居士說:世間有些心地善良的人,因為發起三種不信的心理,所以不願求生淨 土,這最令人惋惜!哪三種錯誤的信心呢? 一、誤以為「吾當超佛越祖,淨土不足生也。」 二、誤以為「處處皆淨土,西方不必生也。」 三、誤以為「極樂聖域,我輩凡夫不能生也。」 唯識三十頌研究(八十) 智 果 ◎夢覺相違難(唯識九難之七) (甲)釋 題 夢─指夢境,乃睡眠時,心、心所呈現出往昔所緣之境也。古諺云:「日有所思,夜 形諸夢。」「所思」即作夢之緣也。 覺─指寤境 ,乃覺醒時,心、心所見聞覺知之境也。 相違─夢境與寤境,一虛一實。 難─外人責難唯識家以「夢境」例「寤境」也。 (乙)外人問難 上回研究「現量違宗難」時,曾舉唯識論主之主張為:眼等五識現量所緣之色等五 境,約真諦言之,則皆如夢如幻,了無真實可言,切不可執著色等五境是實外色也,如此 方符合唯識宗「唯識無境」「心外無法」之宗旨也。 然而外人對此如夢之比喻,卻提出質疑: 外人問曰:「若覺時色,皆如夢境,不離識者,如從夢覺,知彼唯心,何故覺時, 於自色境,不知唯識?」意即:假若如汝唯識家所言,覺醒時之色境,都如同夢境一般, 不離於心識之外,但是如果有人從睡夢中覺醒過來時,則知夢境,是夢昧力所生,唯識所 變!然而,何以此人覺醒之時,卻不知自己所緣之色境,亦是唯識所變耶?汝唯識家,豈 可以「夢境」來比照「寤境」,謂「寤境」亦是唯識耶? (丙)論主回答 (一)先舉極成(舉喻) 成唯識論卷七云:「如夢未覺,不能自知,要至覺時,方能追覺。」意即:譬如有人 ,正處睡夢之中,尚未覺醒之時,則不能自知「夢境」是虛幻不實,一直要到他覺醒時, 才能從追憶之中,了知夢境是夢心所變,虛妄不實。 (二)後釋先難(法合) 成唯識論卷七云:「覺時境色,應知亦爾!未真覺位,不能自知,至真覺時,亦能追 覺。未得真覺,恆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識。」 意即:唯識家認為一個未證得「無漏真覺果位」者(蕅祖心要卷七云:「真覺有二 :(1)分真覺─即初地以上。(2)究竟覺─即妙覺極果。」以其有別於菩薩之相似覺、觀行 覺,故稱為「真覺」)尚且不能了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理,何況是一般生死凡夫 !一旦證得「無漏真覺果位」時,他也能從追憶中,覺知未得「無漏真覺果位」之前,恆 處無明大夢之中,所緣諸法,皆唯識所變,虛妄不實!如證道歌云:「夢裡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也。 因此,佛常說:「生死長夜」意即:一切眾生,自曠劫以來,沉溺於生死苦海之中 ,昏昧無知,迷惑顛倒,如處在漫長暗夜之中,廣作無明大夢,未曾覺悟!夢中人處身於 夢境之中,如何能了知當前所緣色等諸境,是唯識所變,虛妄不實耶? 唯識二十論(世親菩薩造,玄奘大師譯)亦云:「如未覺位,不知夢境,非外實有 ,覺時乃知。如是世間虛妄分別串習(累積多數習慣,謂之「串習」)惛熟,如在夢中, 諸有所見,皆非實有。未得真覺(即真如智覺),不能自知。若時得彼出世對治無分別智 (即修出世治道,得無分別智),乃名真覺,此後所得世間淨智(即「後得智」),現在 前位,如實了知,彼境非實,其義平等(如是義者,與夢不異)。」意即: 世間生死凡夫,自無始以來,恆被虛妄顛倒分別心,數數熏習故,而陷入重度昏迷之 中!因此,可憐凡夫,夢時固是妄心,即其醒時,亦全是妄心,故其所謂覺醒,依然是在 夢中,一切見聞覺知,皆非實有也。必待攬教觀心,依教奉行,斷除無明煩惱,證得「根 本無分別智」已,方名為「真覺」位之聖人!由此「根本無分別智」所引生之「後得智」 現前時,即能如理了知世間六種塵境,猶如夢幻泡影,皆非實有,與夢心所變夢境一般, 皆不離心識也。 故厚嚴經中有一首偈頌言:「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 」意即:行者必證見真如已,方能如實了知諸法唯識所現,皆如夢幻泡影,假而無實! (丁)引 證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又稱大品般若經)卷一以十喻說明一切諸法,皆悉虛妄不實, 其中第七喻即「如夢喻」。大智度論卷六解釋如下云:「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 已知無,而還自笑;人亦如是,諸結使眠中(結使者,煩惱之異稱。諸煩惱纏縛眾生,不 令出離生死,故稱「結」;又能驅役惱亂眾生,故稱「使」),實無而著(著,執著、貪 著也),得道覺時,乃知無實,亦復自笑。以是故言『如夢』復次,夢者,眠力故,無 法而見! 人亦如是,無明眠力故,種種無而見有,所謂我、我所、男女等。復次,如夢中,無喜事 而喜,無瞋事而瞋,無怖事而怖;三界眾生,亦如是,無明眠力故,不應瞋而瞋,不應喜 而喜,不應怖而怖。復次,夢有五種:(1)若身中不調,若熱氣多,則多夢見火、見黃、 見赤。(2)若冷氣多,則多見水、見白。(3)若風氣多,則多見飛、見黑。(4)所聞見 事,多思惟念故,則夢中復現。(5)或天與夢,欲令知未來之事。是五種夢,皆無實事而 妄見。人亦如是,五道眾生,身見力因緣故,見四種我:(1)色陰是我(2)色是我所(3 )我中色(4)色中我。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四五二十。得道實智慧覺已,知無實。」 (戊)結 論 (一)成唯識論卷八之中,為顯示依他起諸法,非有似有,舉八喻說明之:(1) 幻事(2)陽燄(3)夢境(4)鏡像(5)光影(6)谷響(7)水月(8)變化。譬喻雖多, 其旨則一,無非為顯示「唯識無境」、「心外無法」之理耳。唯識論主之用意,乃在警告 凡夫,切莫以虛為實,以破其分別執著,引令出迷耳。又,夢境之喻,是貫徹到底的,不 僅為凡夫言也,二乘若知度生如夢,了不可得,便不致沉空滯寂;一類菩薩,若知上求下 化如夢,了不可得,便可成佛作祖。故如夢喻者,正是照破我法二執之寶鏡,度入大寂滅 海之慈航也。 (二)徹悟大師語錄卷上載: 有禪者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如夢,娑婆固夢也,極樂亦夢也,既同是一夢,修之 何益?」 余曰:「不然!七地以前,夢中修道,無明大夢,雖等覺猶眠!唯佛一人,始稱大覺。當 夢眼未開之時,苦樂宛然!與其夢受娑婆之極苦,何若夢受極樂之妙樂!況娑婆之夢,從 夢入夢,夢之又夢,展轉沉迷者也。極樂之夢,從夢入覺,覺之又覺,漸至於大覺者也。 夢雖同,所以夢者,未嘗同也,可概論乎?」淨土行者,對經論中之如夢喻者,當作如是 解也。 上來略釋「夢覺相違難」已竟。 印祖一生教化三十二字箴(上)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 印光大師一生對弟子教化的言語很多,他的大弟子德森法師把它歸納成八句三十二個 字。這八句箴言不但是大師教化眾生的重點,他老人家本身也同樣依此行持。所以,如果 能夠把握這三十二個字,就算對印祖的教化有所了解了。 在尚未入文之前,先簡單介紹印光大師生平。大師是陜西省郃陽縣人,出生在一個家 教十分嚴格的家庭。由於陜西在中国上屬於偏僻地區,一般人民生活較刻苦,因此大師從 小就養成勤勞儉樸的習慣。根據印祖傳記記載,有一次一位弟子在找他,全寺上下都找遍 了卻不見蹤影。最後發現,老人家原來在天井內洗衣服。當時印祖已經八十高齡,可是洗 衣服卻依舊不假手他人,可見他勤勞的美德。這是從小受長輩教化的影響。 後來出家因緣成熟,就主動發心出家。在出家期間,大師的德行可以簡單列舉兩點。 第一是「吃苦耐勞」。在佛門有飯頭、水頭、菜頭等等,做的是撿菜、燒水一類的工作。 這些苦行他都很認真地做,為大眾服務,不辭辛苦。第二是「深明因果」。大師在佛門當 庫頭(案:即負責全寺的財務,包含食衣住行等)時,從中得到很大的感觸,知道佛家說的 因果一點都不能錯失。 之後,他在南海普陀山閉關修行長達三十多年,對外沒有任何往來,一心閱藏,從中 增進信心。早期受龍舒淨土文啟發的淨土思想,此時則用來潛修,認真受持。大師之名後 來之所以為世人所知,是因為有位高鶴年居士將他所寫的文章公開刊出,大家才明白有這 樣一位高僧。所以,七十歲以後在蘇州的十年間,就成了大師教化眾生最忙碌的時期。 綜觀大師一生,自始至終都純粹以淨土持名念佛法門來影響大眾。到底如何影響? 以下就依照這八句三十二字箴言,來做個簡單說明。 ●總 說 在這八句當中,前四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教我們做人的 道理。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地基十分重要,做人做得好,就是學佛良好的基礎 。至於後四句「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講的是出世間法。因為人 即使做得很好,最高也只能投生到天道;天道還在六道輪迴中,不究竟,終究還是會墮落 ,好比向天射箭,射得很高,但還是會掉下來。所以,出世法也必須講求,這樣才能解決 六道的輪迴生死,才能安身立命,達到究竟。這八句其實是有根據的。前四句的後兩句是 根據涅槃經中的偈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而來。而後四句則 是清朝徹悟禪師(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的開示。 ●別 明 (一)敦倫盡分 首句「敦倫盡分」。「倫」即倫理,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敦者,親厚也,意即 要讓人與人間的關係好上加好。倫理關係中,最基本的是家庭倫理,另外像鄰居間的相處 ,以及出社會後與人的交往,這些都包括在內。彼此間既然有關係存在,就要讓這些關係 加親加厚,此即所謂「敦倫」。至於如何下手呢?關鍵在「盡分」二字。我們每個人的身 分都不只一種,在上有長輩、下有後嗣的情況下,可能當子女,也同時當父母,或是當兄 長等等。當我們處在任何一種角色時,都必須做得稱職,這樣一來,彼此間的關係就會漸 漸好起來。關係要良好,必得雙方都能盡其本分,這點十分重要。 中國人講求「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若依社會群體的發展來說, 是從「夫婦」這倫開始,才有「父子」、「兄弟」等等其他關係的。至於要如何推動,才 能使「五倫」和諧、親厚呢?印光大師說,要點只有一個「孝」字。孝道非常重要,像現 在臺灣南部還有些地方,把祖先牌位奉祀在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正廳,就是一種重視孝道的 表現。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不忘本」。我們今天能立足社會,跟隨善知識學佛,這個我 從何而來?是由父輩來的。如果我們重視孝道,就表示仍有一分感恩的心,有這分感恩的 心,事情就好辦。因為有孝思的話,一個家庭就會平安吉祥,對鄰居、社區、乃至整個國 家,都會有良好的影響。正因如此,祖師才一再強調孝道的重要。現今大家多會感慨社會 人心不古,其實社會上的好人還是佔大多數,因為如果壞人較多,我們就不可能有機會坐 在此地。然而,壞人雖僅佔少數,但確實令人頭痛。所以,要靠大家將孝道發揚光大,來 影響不好的人,使整個社會都能走向光明。這是第一點「敦倫盡分」,是我們做人、學佛 很重要的一個基礎。 (二)閑邪存誠 「閑邪存誠」。「閑」,在此當「防止」、「預防」解釋。「邪」,則是指對心理有負面 影響者。就當今社會發展來看,有很多事情都對人的身心有非常不好的影響。所以身為學 佛人,對壞的事要有所隄防;尤其,對往生有障礙的事,都要小心、注意。我們都是凡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性、脾氣,因此,要確實說哪樣不對、不好很難。不過,有個大原 則,就是只要某人或某事會對我將來往生造成妨礙的,就要注意隄防。這是大原則,細節 就不論了。 接著說「存誠」。「存」者,保存也。「誠」則可以就三方面來解釋。第一,當「實 在」、「老實」講。好比說我們學佛了,就知道宇宙天地間有許多的佛菩薩和鬼神,所以 我們凡是在大眾當中怎麼做的,私底下也該如是做,也就是要「表裡一致」。第二,作「 誠懇」、「懇切」解釋。像我們平日在佛堂拜佛、問訊、頂禮時,內心要虔誠、恭敬;印 光大師說:「有一分恭敬就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得十分利益」。第三,「誠」還可 以解釋為「平實」、「樸素」。民國二十九年,印光大師八十歲。老人家在圓寂前幾天說 ,靈巖寺沒住持不妥當,要立一位住持。當時,他心目中的人選是任監院的上妙下真法師 。由於寺內上上下下對妙真法師都很有好感,覺得他辦事勤快、修持又好,因此就無異議 通過了。印光大師往生前,勉勵妙真法師要平實領導道場,不要講排場派頭,因為排場派 頭對了生死一點幫助都沒有,都是虛套。這雖然是大師對出家眾的開示,但這點對在家弟 子卻更為重要。例如為長輩送終,我們處理上就不要鋪張、講大排場,因為對長輩的往生 沒有絲毫幫助。如做這種熱鬧的虛套可以讓亡者往生,我們即使再窮也要借錢來辦。但正 因為毫無助益,所以只要樸實地做即可。以上是「誠」的第三種解釋(平實),舉了幾個例 子,其他日常生活上的事,吾人可以舉一反三。(待續) 獅子身中蟲 三 省 若受持戒者,可得名為人。一切破戒者,則如狗不異。 (摘自正法念處經) 近年來,宗教醜聞頻傳,每次在媒體上大肆張揚時,總是令人膽戰心驚。在這個風雨 飄搖的末法時代,宗教可說是人類道德良心的最後防線,若連宣教者自身行為都無法檢點 ,真不曉得芸芸眾生的未來要往哪兒去。 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預見人心將隨著他的入滅而日趨墮落,故晚年宣講涅槃經時 ,便極力「扶律」,叮嚀弟子「以戒為師」。在正法念處經中,佛更說了重話:若有人明 知故犯,存心破戒,就連畜生都不如了。 仁王護國經疏上說:「敗壞三寶、搗毀佛門的,其實不是那些惡意挑釁的外道。能夠 啃蝕獅子血肉的,是那些依附在獅子身上的小蟲。」持戒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修行最大的 助力,吾人實應日日以戒為鏡、反躬自省,切莫淪為齧食佛家骨本的害蟲啊! 最 上 一 著 印祖說:「現今世道人心,陷溺致於極點。又加國用空乏,賦稅比前重得數倍。諸物昂貴 ,民不聊生。天災人禍,頻頻降作。值此時際,欲宏法道,只可普與來者,指其學佛要義 。於父言慈,於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倡婦隨。各盡己分,以立基址。由是加以主敬存誠 ,克己復禮。明因識果,期免輪迴。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天姿縱 高,亦當依此而行。於有餘力時,不妨研究一切經論。令其在己家庭,隨分修持。則不須 廣建屋宇,備立人員。彼此往來,曠職費日。此誠現今宏法,將計就計之最上一著也。」( 復王與楫居士書) 邂逅欣逢淨土門 三途萬劫苦難論 邂逅欣逢淨土門 若把此機空錯過 泥犁再去度黃昏 ─雪廬老人 人生的際遇千差萬別,有人順流順風,一路直上青雲,有人則是坎坷顛簸,滿腔的壯 志難伸。不論走上了什麼樣的路,在這個五濁充滿、無常變異的世界裡,終究還是困縛在 苦輪之中,不得出離。因此,修行人最感到快慰的,便是踏上了覺悟解脫的佛道。尤其, 在這正法泯滅、邪說橫行的末法時期,能值遇三根普被、當生成就的淨土念佛法門,若非 累劫勤懇地積聚福慧,此生是無法直下承當這「難信之法」的。在吾人深感慶幸之餘,且 讓我們來看看祖師們是如何與淨土法門邂逅的。 承遠大師 承遠大師是淨土宗第三代祖師,不過,他老人家並非一開始就由淨土入門。最初, 大師是在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再傳弟子─處寂禪師門下帶髮修行,雖然日日從事粗重的勞 役,但他卻不以為苦。正因他堅毅卓絕的性格,處寂禪師視他為法器,常常給予指導,所 以大師得以一窺佛法奧旨,密悟如來一代時教的真實義。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承遠大師到了荊州玉泉寺(案︰此為隋朝智者大師所創立之道場 ,於今湖北省當陽縣。)在惠真法師座下剃髮出家。這段期間,他得以博覽佛典,因此,於 經律論三藏靡不通達。由此可知,老人家在未專修淨土之前,已在宗門、教下各下過一番 苦功。 大師之所以和淨土法門結下深厚的因緣,是因為後來到廣州參學時,慧日法師(人稱慈 愍三藏)的一席話。慧日法師說︰「 如來將佛法咐囑僧眾,便是要吾人加以弘揚,並普利 群生。如果佛法只有出家人能得受用,那麼佛便不能稱為『能仁』了。以今日時節來說, 若要讓眾生遍霑法益,唯有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才能迅速圓滿佛果,真正做到自利 利他。」 慧日法師的一番開示,使承遠大師有如夢初醒之感。從此,便止息種種的思慮攀緣, 一心深入淨土法門,念念以西方極樂為歸。往後,在南嶽衡山,雖然物質條件曾經貧乏到 必須以食野草泥土維生,但大師依舊修持念佛三昧不輟。其德行之高,感得十方僧俗各各 欣求淨土,衡山居民人人口稱彌陀,教化之功可謂大矣! 十 目 所 視 ●慈 瑛 昔沙門於山中行道,衣解墮地,便左右顧視,徐牽衣衣之。山神出謂道人:「此間 亦無人民,衣墮地,何為匍匐著衣?」沙門言:「山神見我,我亦復自見,上日月諸天見 我,於義不可身露,無有慚愧,非佛弟子也。」 (譬喻經) 從前有一位佛門僧人,在深山修行,更衣時不小心讓內衣掉落地上,便忙著看看四 下有沒有人,然後慢慢穿起衣服。山的神祇現形,問修行人說:「在這深山沒有人跡, 衣服掉落地上,為何要傴僂著身子穿衣服呢?」修行人說道:「山神您看見我了,我也看 得見自己,還有天上的日月諸神都看得見我,何況根據佛門儀軌,僧人是不可暴露身體的 。如果沒有慚愧羞恥心,就不是佛門弟子了。」 曾子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不管身處多麼隱蔽的地方,似有十個 人在監視著,能夠不嚴肅敬畏嗎?有佛法常識的人都知天有天眼,佛有佛眼,天人見物, 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皆悉能見,佛眼更能照見萬物,無所不見,故修道人懂得慎獨 ,不敢須臾離道! 引滿能招業力牽 藏 密 宋代宗杲禪師語錄說:「寧可破戒如須彌山,不可被邪師熏一邪念,如芥子許在情 識中,如油入麵,永不可出。」 資訊處理過一生 現在是電子世代了!日用生活都少不了電腦,有人感慨說:「人生就是在每天吸收資 訊,處理資訊!」的確,人們每天吸收親情、友情、學識、工作、宗教、社會、世界等等 的大大小小資訊,然後再運用不同手腕去處理。處理林林總總的資訊,有人四兩撥千,有 人遊刃有餘,有人剪不斷,理還亂。在一收一放中,不知不覺就造了許多善惡業。一生造 的業力,有的輕,有的重,發揮的威力也有輕重之別。重的可以左右下一生的去處,輕的 也能決定下一生的美醜夭壽富貴貧賤。 引業與滿業 當生命終結後,下一期生命何去何從?依佛法唯識學說,端看他這一生的引業如何。轉世 投胎時,有人投馬腹,有人鑽驢胎,這事閻羅老子做不了主,玉皇大帝也插不了手,全憑 個人的引業來決定「神識」何去何從。 起心動念是意識造的業,說好話、打妄語是口舌之業,助人、害人是身體四肢造的業 ,一天當中身口意造了無以數計的業力,有的是引業,有的是滿業。引業者,牽引眾生到 五趣的強勝業,是決定投生那一道的「總報業」。投生到那一道後,在那一道中的長相美 醜、家庭貴賤、受教高低,乃至一切享受,則是由前一生的滿業來負責填滿補實。古德以 捏陶上色為喻,老師父用陶土先做個模子,然後再由徒弟繪上七彩顏色,引業如師作模, 滿業就像徒弟繪彩。 樓氏及女周妙聰 呂富枝 樓氏,名慧靜,宋朝人,是寺簿官(掌管文狀簿書的官吏)周元卿的妻子。樓氏早年 曾經閱讀禪宗傳燈錄(記錄釋迦世尊以來,代代祖師的法脈及法語),對這本書下過功夫 ,仔細體悟其中的義趣,因而確立了見地。 後來歸向淨土念佛法門,便求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每天以持名念佛,做為自己真正 用功修持的功課,不曾間斷、懈怠。 到了晚年,有一次身體生了病,忽然見到紫色的蓮花臺現前,及無數的化佛來接引, 而且整個屋內充滿了特異的香氣。當時,樓氏立即命家人一起念佛,在佛號聲中,她很快 就安詳往生了。 樓氏有一個女兒叫周妙聰,因為看到母親臨終時,蓮花現前、異香滿室等種種祥瑞之 相,於是也發心誦經念佛,堅定志願,一心一意求願往生極樂淨土。 後來周妙聰生了重病,臨命終時,便請僧人代為拜懺;她躺臥在床上,恍惚中看見自 己穿著清淨的新衣,登上七寶樓閣,恭敬地繞佛、禮佛、念佛。 這時,妙聰告訴家人說:「由於我平日勤修淨業,如今西方極樂淨土的境界已經現前 了。希望大家要精進用功,我會在西方極樂世界等待你們。」話一說完,就面向西方,右 側吉祥而臥,安詳往生了。 天臺巡禮(上) 洗 心 印象裡的天臺山,一花一葉都是如來世界,山色溪聲,盡是清淨身、廣長舌,這座 八峰環繞成蓮的天臺山,一直是千百年來修行者心目中的選佛場。 中國佛教有八個宗派,研究教理的有「天臺、賢首、唯識、三論」四家,其中又以天 臺一宗,判釋教理最為周備,想深入經藏,就離不開天臺教理,故天臺九祖傳贊說:「舍 天臺之學,而欲識佛法意者,未足與議也。」修學淨土宗隨分隨力研解時,發現有許多淨 土教典都是出自天臺宗尊宿,例如觀無量壽經疏、淨土十疑論是出自於隋朝的智者大師, 宋代知禮大師進一步作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而近代的諦閑、靜權等大師更是「教在天臺 ,行在淨土」,可以說若不識天臺教理,便無法一窺淨土奧義。一行人服膺這一分信念, 轉輾來到了天臺山。 國清講寺 在浙江的群山萬壑中,彎繞一下午,黃昏雨歇時分,抵達天臺山腳下。步行經過有一千多 年歷史,六面九級的「隋塔」,不久就見到一座「豐干橋」,橋後矗立一道「隋代古剎」 的照壁,橋旁有一塊「一行到此水西流」的牌子,訴說著唐代一行和尚來此的故事。照壁 後,藏著一座千年古剎國清講寺,為何叫「藏」呢?因寺前樹木成林,高聳入雲,彷彿一 座綠色屏風,人在照壁前,渾然不覺後面竟有一座廣達一萬六千多平方公尺,有六百多間 屋宇的宏偉古剎。 智者大師早在南朝陳後主時就進入天臺山修行了;晚年回天臺,臨終時他「標杙山下 ,以擬殿堂。畫作圖形,以為模式。」選好寺址,畫好了藍圖,預計圓寂後,在天臺山建 造一所規模巨大的寺院。大師圓寂後,弟子將建寺計畫稟告護持有加的江南總管楊廣,楊 廣即後來的隋煬帝,他特派司馬王弘到天臺,依智者大師生前所畫圖樣建造。寺院落成時 ,恰好隋文帝一統天下,海晏河清,就以「國清」稱寺。 中国寺院屬於國有,下午五點一到便關門下班,寺裡僧眾也正在上晚課,一行人便 匆匆巡禮而過。在寺內壁上見到王羲之的「鵝字碑」,王羲之在天臺華頂學道,至今還有 寫黃庭經的墨池遺跡;「鵝字碑」原在華頂寺,後來碑文被毀,剩下一半,清代有一位曹 掄選居士花了七年時間,苦學王羲之的筆法,將原來只剩半邊的「鵝」字補全,從華頂寺 移到國清寺,曹氏因此出家為僧。 在寺裡後頭,參禮彌陀、文殊、普賢化身的豐干、寒山、拾得像。在大雄寶殿左側, 見到老梅一株,蒼老挺拔,人稱「隋梅」。國清寺在清朝雍正年間翻修過,這棵古梅卻是 章安尊者親手栽植的,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了。章安尊者在南北朝時,在天臺山的修禪寺 謁見智者大師,承習天臺教觀,此後隨侍智者大師。大師示寂後,章安尊者將大師臨終手 書四十六字,略云:「蓮華香爐、犀角如意,是王所施,今以仰別,願德香遠聞,長保如 意也。」以及造寺圖式,呈給楊廣,楊廣一見大師寫給他的遺書,感動不已,於是發願建 造國清講寺。 章安尊者智慧辯才絕倫,能領持智者大師的遺教,如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 等百餘卷的天臺教典,能留傳後世,多賴尊者隨侍時的細心記錄,天臺九祖傳讚歎說: 「章右以一遍記之才,筆為論疏,垂之將來,殆與慶喜結集,同功而比德也。微章安 ,吾恐智者之道,將絕聞於今日矣。」章安尊者為智者大師侍者,得以隨侍聽講,又善於 筆記,是「一遍記」之才,能將智者大師一生言教記錄成集,流傳後世,使智者大師的教 化千古不墜,幾乎可以比美於結集佛陀言教的阿難尊者了,故被尊為天臺宗第五祖。 華頂講寺 天臺一地,本來是預定一天的旅程,只因國清一寺未能細訪,看得匆忙,臨時決定第 二天再上天臺山最高峰華頂山。華頂山,現在是國家公園的範圍,有一千一百多公尺高, 上到山頂,暑氣全消。在華頂山上,一行人最想參禮「華頂講寺」及「智者大師拜經台」 。 華頂講寺是五代時期德韶大師所建,德韶大師仰慕智者大師,入天臺山尋訪大師的遺 跡,在華頂附近有智者大師拜經台,及降魔的地方,德韶大師便在此興建華頂講寺。淨土 宗六祖永明大師,曾在此依止德韶大師,深得禪定旨趣,曾作一偈:「渴飲半掬水,飢餐 一口松。胸中無一事,長日對華峰。」華峰說的就是華頂山。 中国文革時期,華頂講寺雖地處天臺山顛,也不能倖免於難,古代精緻的山門,被破 壞得只剩斷垣殘壁,靜靜的躺臥在舊寺門前,任人憑弔。 世 間 眼 滅 進 蓮 佛陀入涅槃後,繼承佛陀衣缽的是長老大迦葉尊者。二十年後,迦葉尊者以一百多歲高齡 ,於雞足山入定。此時,阿難尊者和阿闍世王來到雞足山,燒香散華,讚嘆、供養迦葉尊 者。此後,阿難尊者以八十多歲高齡繼承法統,一切就像果樹開花結果一樣自然,這也是 佛陀當初對阿難尊者的寄望。 阿闍世王對阿難尊者說:「佛陀及迦葉尊者,我都無緣親見他們最後一面,希望尊者 將來要入涅槃時,能慈悲告訴我,使我有緣得以瞻仰。」阿難尊者說:「好的。」自從迦 葉尊者入定之後,親近過佛陀的大弟子,幾乎只剩下阿難一人。阿難尊者稟承佛陀的教誨 ,在阿闍世王的外護下,宣暢佛法,隨緣度眾,正法因此得以弘傳。 在阿難尊者一百二十歲的那一年,有一天他來到一片竹林之中,聽到一位比丘正在 誦一首偈子: 「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 阿難一聽這首佛陀的偈子被傳誦得如此錯誤,不禁面色慘然,心中長嘆道:「佛 陀的正法竟被毀壞得如此之快!眾生的煩惱、惡業甚難斷除,每日所言、所行,往往違反 聖教,與煩惱相應;每日所思,又往往是自生妄想,不但沒有智慧,反與愚癡相應。我恐 怕眾生將永遠流轉生死,世世為生、老、病、死四大苦所逼惱啊!」一念及此,阿難尊者 便慈悲地告訴那位比丘說:「你所誦念的這首偈子並非真正佛語,萬不可依此修行。你應 當知道這世上有兩種人會謗佛:一種是廣學多聞卻不信佛語,反生邪見的人;另一種則是 不了解佛法的深義,便顛倒妄說的人。這兩種人不但會誤了自身的慧命,也無法助人究竟 脫離三惡道之苦啊!你現在應當仔細諦聽我演說正確的佛偈: 『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那位比丘聽後,便把阿難尊者的話告訴他的師父,沒想到他的師父竟然說:「阿難已經老 朽,記憶力及智慧都已衰退,他講的話多半是錯的,不可信,你還是要照我之前教你的來 誦念。」 阿難尊者後來又常常聽到那位比丘在竹林中誦念原先那首錯誤的偈子,便過去問他原 因。比丘說:「尊者,我的老師告訴我,您已老朽,言語多屬虛妄,要我還是依他所教的 來誦念。」經過這件事,阿難不禁悲嘆:「我親自為他們宣說正法,但是他們卻寧可相信 邪知邪見!﹂心下不勝唏噓,便立刻入定,思維佛法真意。不過,一想到世間正法竟消逝 得如此之快,就不禁痛惜起來:「世間萬法無常,佛陀早已入滅,而諸位賢聖亦復如是, 如今只剩下我一人長處世間黑暗怖畏之中。眼見如今邪見熾盛,眾生愚癡毀謗如來、斷絕 正教,未來將永遠沈沒生死、墮入三途,於無量劫受種種苦惱。唉!這世間的一切眾生, 怎不令人哀憫呢!然而,我又要向誰宣說,告訴他們這世間唯有眾苦煎迫,萬不可留戀呢 ?即使現在享受種種恩愛、安穩、快樂,可是一旦無常到來,一切都將灰飛煙滅啊?這世 間眾苦匯聚,甚難久居,我現在宜入涅槃,不當長住。」 阿難尊者想到了自己與阿闍世王的約定,便來到摩竭陀國,想把自己即將入滅之事告 訴他。到了王宮門外,將來意告訴守門的侍衛後,便請他轉告阿闍世王,不料侍衛竟說: 「大王已經就寢,如果我打擾他,他恐怕會怪罪於我。」於是阿難尊者便說:「如果大王 醒了,請你把我的來意告訴他。」說也奇怪,阿闍世王此時突然從睡夢中驚醒,侍衛便將 阿難尊者來訪之事稟告他,阿闍世王一聽,當場昏倒在地,侍者以冷水灑其臉面,過了很 久才甦醒。醒後,他頓時嚎啕大哭,搥胸頓足,心中生起大憂苦,痛哭道:「可悲啊!這 世間具有大智慧,足以啟迪眾生慧命的一切聖賢,轉眼都要入滅,離我們而去了,今後又 有誰能度脫三界眾生,免於生死苦惱的煎迫呢?昔日世尊慈悲深厚,作眾生的依靠,自從 世尊入滅後,我們就如同世間孤兒。後來幸得大迦葉尊者傳佛衣缽,演法教化;等到迦葉 尊者入定後,佛法又轉衰。如今,一切眾生的慧命均仰仗阿難尊者的教化,尊者的智慧光 明,如同日月普照世間,如果連尊者都要入涅槃,眾生豈不是要惶惶無依了嗎?將來又有 誰來宣說佛法,饒益一切,以清淨法水洗滌眾生的身心塵勞呢?」 於是,阿闍世王在四處打聽阿難尊者的下落後,便立刻前往恆河邊的毘舍離國。只見 阿難尊者坐在恆河中流的一艘小船上,阿闍世王見狀,立刻五體投地,大聲向尊者喊道: 「三界明燈的佛陀已離我們而去,尊者您是我們如今唯一的依靠了,懇請您不要入滅啊! 」阿難尊者默然不語,只搖了搖頭。此時大地出現六種震動,阿難尊者往空中一躍,就在 虛空中入師子奮迅三昧,進入涅槃。入滅後,舍利分為四分,分別在忉利天釋提桓因處、 大海娑伽龍王處、毘舍離國處、及阿闍世王處。四處均起寶塔,燒香散華,虔誠供養阿難 尊者的舍利。 世間的一切都不離因緣,緣聚則有,緣滅則無。眾生彼此間的相聚、離散如此,佛陀 及一切尊者與眾生間的因緣也是一樣。此事無法強求,沒有例外,重要的是,當因緣還具 足時,我們是否懂得珍惜呢?時值末法,吾人應當珍惜這難遭遇的正信佛法,及身旁的同 參道友,同時,更要把握難得的人身及當生成就的淨土念佛法門,好好執持這一句佛號。 畢竟在這亂世,怎樣奇怪、恐怖的天災人禍都可能發生;身為淨宗行人的我們,要分外精 進,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作為終身的依止啊! (出自付法藏因緣傳卷二 樂記選講(三) ●徐自民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 ,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 矣。」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這是重複前文。為了 解說音樂和政治的相關性,所以再把前文所云「音樂生於人心」的道理重提一遍。意思是 說,一個國家的音樂,是隨著人情來動的。人心歡樂,音樂就歡樂;人心哀怨,音樂也哀 怨了。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治世」,即太平盛世。老百姓在太平盛世安居 樂業,因為安樂心的召感,所以樂的聲音也是「安以樂」。故知,「安以樂」的聲音,是 來自於政治的和諧、美好啊!「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在亂世,因為在位的君臣 辦政治沒有章法,做事全憑自己的好惡、喜怒,所以老百姓就無法適應了。無法適應,必 然出怒聲;若怒到極處,在故鄉待不下去了,就會移民他國。歷史上,北宋王安石變法,攪 得民不聊生。當時有人畫了「流民圖」,來訴說老百姓的慘況。明明是變法,怎麼會弄到 這步田地呢?這都是由於主事者不考慮後果,沒有廣泛地為百姓設想的緣故。到頭來,「 其政乖」,政治乖張,使得百姓既怨又怒,這樣發出來的聲音哪有好的呢?「亡國之音, 哀以思,其民困」。而當一個國家快滅亡時,出現的音樂不但悲哀,而且還有綿綿不斷的 「思」想(生存無以為繼,死亡又不能了斷)在裡面。此乃肇因於老百姓對腐敗的政治無法 承受,生活太困苦,所以才發出了這樣的聲音。當國家有了這樣的音樂,就知道人民內心 陷於水深火熱之感,這就必須歸咎在位的君主了。 「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所以,為政之人必須了解百姓的聲音(心聲),因為它能反應 真正的民意。真正內聖外王的人,只要聽聽老百姓說的話、唱的歌謠,他就明白了。雪公 老恩師於抗戰勝利後的第二年,由重慶遷到南京。當時,他聽到民間傳唱著「漁光曲」(描 寫漁夫家一貧如洗,無衣無食,寒冬難過的歌曲)。老師一聽,深覺不妙,因為這是「亡國 之音」啊!果然,兩年之後,在南京的國民政府就播遷來臺了。以上,是說明為政者若要 真正瞭解民心,改善政治,就必須從人民的心聲觀察起。下面,則詳細指出,如何由構成 中國音樂最基本的「五音」中,去看出國亂的端倪。 (待續) 從黑暗學習光明 ●陳琦萍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我們今天在任何一個地方,一定也可以看到如孔子一樣具有忠信的人,卻極難找到像「孔 子式的好學」者。 「孔子式的好學」加上引號,主要在提醒讀者,如今一般人說的好學,是指看書。從宋真 宗在《勸學篇》中的「…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 中車馬多如簇…。」到現在約一千年時間,所謂好學,多半都掉落在那個框框跳不出來 ,變成看書歸看書,人生歸人生,各不相涉,兩條永不交集的平行線。曾見過一些人讀了 一生的書,也獲有高學歷,而他待人處事的能力,有時卻不及普通人。所以,當今的所謂 好學,已與「孔子式的好學」相差甚遠。「孔子式的好學」含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從黑暗學習光明。如果把人的榮華富貴當作人生生活的光明面,那麼貧窮低賤則 是人生生活的黑暗面。長期生長在光明面的人,由於其眼睛受光亮的影響,以及因環境而 帶來的自負,是很難看到黑暗面的真實景況,除非他具有很高的智慧。而生長在黑暗面的 人,他不但能夠看清自己的卑賤處境,也能對光明面一目了然,猶如暗中觀火,黑夜賞月 ,格外清晰。一生被榮華富貴籠罩的晉惠帝,碰到全國連年水患,人民求一粒米而不可得 ,群臣奏請發糧賑災時,他竟以「何不食肉糜」以對!人處在太光明的地方,反而喪失了 了解黑暗真相的能力,甚至易犯光明暈眩症,「為富不仁」就是在這種自高自大的光圈裡 ,由無知進而不仁的。 孔子就是從黑暗角落長大的「賤人」,好學、深思,使他在黑暗中找到人、事、物 的上下、高低、前後、貧富、貴賤、明暗等不平衡的對立緣由,並且讓這些對立達到和諧 ,不因少數人的無知而使社會演變成對立衝突,甚至因鬥爭而毀滅。如他在《禮運大同篇 》的政治主張,在《中庸》所持的不偏不倚立場,以及《論語》的「貧而樂,富而好禮 」等思想,就是他長期生活在黑暗中所悟出的道理。 (二)任何人、事、物,都是他學習的對象,書簡只是他學習的極小部分。關於人,他 曾向老子問禮;關於事,「子入太廟,每事問」。關於物,他曾向水學習,「逝者如斯夫 ,不捨晝夜」。所以子貢形容「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三)不恥下問。學與問,如人的手足,缺一不可。學,是意念的起步;問是意念的完 成。孔子不僅「不恥下問」,還能做到善問,如: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 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 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由此可見,孔子的「問」都含有子貢說的五種德行,使他的每一疑念,都在他的善問 中得到最好的答案。 人生的真實 ●瑜 揚 你曾經在同一天當中,參加喜氣洋洋的婚禮,又參加場面哀戚的告別式嗎?那真是一 種雜揉著悲喜,無法言喻的矛盾心情。早上,在亡者家屬的淚眼婆娑中,還踩著沈重的步 伐,跟著送葬隊伍走了一小段路;晚上,卻在裝潢、佈置都很華麗的餐廳裡,向一對新人 舉杯慶賀。究竟,哪一種情境才貼近真實呢?走出衣香鬢影的喜宴會場,我不禁迷惑起來 。 人生的劇本,雖然明明刻畫著歡笑、淚水兩種面容,可是我們似乎比較習慣記取賞心 樂事,而把灰黑、蒼涼的悲哀,埋藏在隱微難見之處。然而,不提及、不碰觸、不正視, 並不代表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許多懾人心魄,令人痛徹心扉的情節,依然如地雷般 ,潛伏在我們行經的道途,只要踏上了,必定帶來一陣轟然。這絕非誇大其辭,也不是聳 人聽聞,因為只要走過歲月的人,一定心有戚戚。 有人常說,我們應該拋開煩惱、忘卻憂傷,這樣才能積極地開拓嶄新的人生。這話乍 聽之下,好像頗有道理。只是,換個角度思考,煩惱、憂傷並沒有因為我們的「拋開」、 「忘卻」,就徹底被瓦解,消失於天地之間。因為,生命不是單純的童話故事,許多難題 、瓶頸,仍然伺機而動,準備揭開一場又一場的混戰。所以,自我安慰的鴕鳥心態,絕不 是最佳的解決之道;承認苦痛的存在,並且學習如何在劫難後收拾殘局,重新拼貼一幅生 命的遠景,如此前方才有光明可期。 人總是喜歡嘗甜頭的,這不是什麼罪惡,也沒有對錯可言。可惜的是,人往往會因為 一時的順心,而模糊是非、執迷耽溺。在飄飄欲仙的當兒,如果生命猛然颳起暴風,將一 切建構的秩序全都打亂,又將生活的列車吹離原本行駛的軌道,有人恐怕就要瀕臨崩潰了 。臺灣近年來大環境的轉變,不正是最好的例子嗎?全球經濟、景氣的衰微、頹靡,讓一 向出手闊綽、揮金如土的國人,也嘗到了阮囊羞澀的滋味。有人鎮日對著慘綠的股市咒罵 ;有人則學會看緊荷包、節約消費,過清淡的日子。誰不愛太平盛世、富貴榮景?只是, 我們怎能癡心妄想地認為,人生將永遠一帆風順,沒有驚駭的險灘呢?行過春天的桃紅柳 綠,我們除了洋溢歡欣之外,實在不該就此貪懶、戀著,因為別忘了,嚴冬刺骨的寒風霜 雪,也是四季的一景。 離開喜宴會場,已近午夜時分。人車寥落,北風呼呼,已經有濃濃的冬意了。我想, 不論順境逆境、苦樂憂喜,只要保持覺醒,不在歡笑或傷痛中迷失,就能躍升、超拔,看 見人生的真實。 失落的島國 弘 毅 根據媒體報導,位在南太平洋(夏威夷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島國圖瓦魯,將於五十年後 完全在地球表面上消失! 由於自然環境屢遭人類破壞,使得地球氣候異常;溫室效應的後果,將使今年的海平 面上升二十到九十厘米(往後仍將繼續升高)。位於低海拔的圖瓦魯,因為海水侵蝕海岸及 陸地,對農業造成嚴重威脅,加上過度頻繁的熱帶旋風,讓這個擁有一萬多人的島嶼漸漸 不適於人居。在紐西蘭政府的協助下,圖國人民將從二OO二年開始,有計劃地遷往紐國 ,預計在二O五O年遷徙完畢,而這個素有「南太平洋珍珠」美譽的島國,亦將沒入海底 ,成為陳跡。 八大人覺經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眼前此例即是明證。「成住壞空」雖然是 萬事萬物生滅的週期,不過,因為人類的無知,卻往往加速悲劇的發生。在新的世紀,這 則消息算是一個警訊,表示在長期的工業化以後,人類勢必要走向回歸之路,重視人與自 然的調和,否則再壯盛的文明,也抵擋不了大地的反撲。再者,島嶼的失落,對佛弟子亦 是一記當頭棒喝,警醒吾人痛念生死逼惱,早預極樂蓮池。 不 嫉 妒 慧 文 成人之美心最美 見人之賢當思齊 孩子們: 你一定認識登陸月球的阿姆斯壯,他那句家喻戶曉的名言:「我個人的一小步,是 全人類的一大步」,至今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不過,第一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人其實共有兩 位,還有一位是奧德倫先生。在慶祝登陸月球成功的記者會上,有一個記者突然問奧德倫 一個很特別的問題:「由阿姆斯壯先下去,成為登陸月球的第一人,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 他身上,你會不會覺得有點遺憾?」在全場有點尷尬的注目下,奧德倫很有風度地回答: 「各位,千萬別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艙的。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來到地 球的第一個人。」霎時,會場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大家都對奧德倫的機智與幽默,以及 他寬大的胸懷欽佩不已。 「團體的成功,就是個人的成就」,沒有彼此的支援與協助,是無法完成這樣艱鉅 的任務,所以榮耀的光環應該是屬於大家所共有。奧德倫能夠欣賞友伴的優點,成人之美 ,樂與人為善,這不僅是一種修養,更是一項難能可貴的美德,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我國歷史上也有個「大樹將軍」的典範,正可以和奧德倫的存心相互輝映。後漢書 記載馮異協助劉秀打天下,每當率兵作戰,部隊紮營休息之時,諸將軍們都並坐論功,大 家各個競說神通、爭相邀功,唯恐比輸他人。只有馮異獨自屏靠在大樹下,默默地坐著, 看天、看地、看雲、看花,絕不介入任何戰功的爭逐和要求任何的封賞,由於這樣的舉動 極為獨特罕有,因此軍中上下給他取了「大樹將軍」的外號,以此彰顯馮異「謙退不爭」 的襟懷。」 「見不得人好,討厭別人比我強」,是人的通病,大家總喜歡樣樣第一、事事爭先 ,一有人追過我便心生憤懟,嫉妒不已。於是爭名奪利、搶功諉過,萬般惡狀猶如千尺浪 ,陡地升起,淹沒了良知,也淹沒了理性。一把妒火,無情地燒毀他人,卻也燒傷自己, 這是何等的愚癡啊!試問我們是否時常陷入這種嫉妒的思緒? 學著欣賞大家的長處吧!誠心讚美周遭的每一件好事,久而久之,嫉妒之心便會慢慢 止息,讓我們從身口意三業做起: 一、口當讚嘆:聽到他人的善行,或看到別人有優異的表現時,要不吝惜的給予掌聲, 進一步還要宣揚讚嘆,這不僅給當事人莫大的鼓舞,讓他感到光榮而更樂於向善,也使得 美好的種子散播到眾人的心裡。不費力氣,不花半毛錢,就能以口行善積福,何樂不為? 其實言語具有極大的能量,當你傳送祝福的聲音時,反射回來的自然也是溫馨動人的愛語 ,有了愛,人間處處無障礙。有一間小雜貨店的對面新開了一家連鎖超商,顧客一個個都 被它搶走了,雜貨店老闆心中充滿了憤恨與嫉妒。有一天,他來到寺廟跟師父訴苦,師父 交代他:「每天早上站在門前,祝福你的商店生意興隆,然後轉過身去,也同樣祝福那家 連鎖超商。」老闆氣忿的說:「為什麼要祝福我的敵人?」師父微微一笑:「你的任何祝 福都會變成福氣,送出去以後,最後仍然回歸於你。如果因為嫉妒而不停的詛咒,同樣的 也會將你自己導向失敗。」一段時間後,正如這人所擔心的,他的雜貨店真的關門了,但 他卻受聘成了那家連鎖店的經理人,而且收入比以前更好。 二、身須利行:只要對社會大眾有利的美事,我們都要盡一己之力,促其早日完成。或 許功不在我,也沒什麼利可圖,卻是成人之美的大好機會。切莫嫉人賢德、妒人才智,唯 恐他人凌駕一己之上而恣意破壞,這樣的惡心腸,總有曝光的一日,因果簿上也不會善罷 甘休啊!歷史上因為妒賢為惡、禍國殃民的大有人在,李斯、秦檜、李林甫,哪一個有好 下場?我們都該以史為鑑才是。 三、心常隨喜:有個小女孩提了一籃雞蛋要到市場去賣,在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雞 蛋全打破了,小女孩楞在一旁不知所措,眼中的淚水滴溜溜的轉。來來往往的人很多,有 人覺得可憐,有人幸災樂禍,也有人冷眼看熱鬧。這時候,一個婦人從人群中走出來,說 :「我出五塊錢買蛋」,她的行為感動了其他人,紛紛拿出一些錢來湊足了數,小女孩又 可以再去批一籃雞蛋來賣,原本傷心的場面,終於有了圓滿的結局。如果你在現場,會有 哪一種想法呢?就算沒辦法拿出錢來幫忙,起碼對女孩的憐惜,流露出一些善意;或者對 婦人善行的支持而全心歡喜,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有心,很多人可以因你而得到鼓舞 ,可千萬別小看它。 弟子規云:「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不如人是表示自己努力不夠,嫉 妒只會讓人更痛苦,甚至失去理智而做出愚癡的傻事。不如換個角度想想:「別人付出的 勤奮,我做到多少?別人的長處,我要怎麼學起來?」當你站在欣賞的角度真誠地讚美, 成功的種子就已散播開來,因為你已擊敗心中的敵人,還有什麼難關過不了。 孩子們,俗話說:「好事多磨」,多少嫉妒爭功之心,害得好事無法成就,賢良之人 不得出頭,眾人的利益,就這樣被犧牲了,真是罪過!何不讓我們心中的高牆倒下,用更 寬廣的心成就他人的善行,那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啊!我們一定得努力培養這樣的胸懷。 論語簡說(二十九) 子 圓 為 政 第 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說:「遇到事情總是考量全體,為公設想;而品德學問欠缺的小人卻偏袒徇私,喪失 了公正。」 這一章經文,孔子以「周、比」區分君子和小人。周、比二字,都有「周密結合」的意思 ,差別在那裡呢?「周」是以忠信道義和合,「比」卻是為利益私心結合。 「君子周而不比」,君子辦事大公無私,即使在親兄弟與怨家之間,若怨家在理上站得住 腳,也會秉公處治,不偏袒自家兄弟。 「小人比而不周」,小人內心曲曲折折,缺乏正直。待人處世徇私舞弊,人格漸次破損 而無法察覺。 楊震先生是東漢時代的人,擔任東萊太守時,有位從前舉薦的茂才王密,已升任昌邑的縣 長,卻趁著夜黑,帶著十斤黃金要來賄賂楊震。楊震表示:「我了解你的能力才舉薦你, 但是你反而不知道我的為人,竟然還拿黃金來賄賂我?」 王密說:「我趁著黑夜來,非常小心,沒人會知道的,您就收下吧!」 楊震聽完,義正詞嚴地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沒人知道呢!」 王密聽後羞愧不已,趕緊離開。楊震希望一切都是攤在陽光下,秉公處理,不因王密 是自己舉薦的人,而刻意偏坦縱容他,這便是「周而不比」的君子。楊震為官,堅持清廉 無私,所以子孫們的生活過得極為清苦,許多故舊長輩紛紛勸他置產開業,改善家裡的經 濟,楊震卻堅持當一位清官,他說:「如果後人稱我的子孫是清官的後代,這樣的尊重 ,正是我留給子孫最有價值的遺產啊!」 後來,楊震的子孫接連三世都擔任相當今日五院院長三公的職位,權重朝廷,受到當時人 的尊敬,可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試問:周而不比、公而忘私的君子,上天的眷 顧,豈會錯過? 以德化人 進 蓮 比鄰沈氏世讎予家,吾家有桃一株,生出牆外,沈輒鋸之。予兄弟見之,奔告吾母,母曰 :「是宜然,吾家之桃豈可僭彼家之地?」沈家亦有棗生過予牆,棗初生,母呼吾弟兄, 誡曰:「鄰家之棗,慎勿撲取一枚。」並誡諸僕為守護。及棗熟,請沈女使至家,面摘之 ,以盒送還。 (見庭幃雜錄) 鄰居沈氏,數代一直仇視我們家。我們家的庭院裡種有一棵桃子樹,有一次桃樹的枝幹長 出圍牆外,伸到沈家的庭院去,他們竟然把桃樹枝幹鋸掉,我們兄弟趕緊去告訴母親,母 親卻說:「他們這樣做並沒有錯啊!既然桃樹是我們家的,怎麼可以越權生長到他們家去 呢?難怪他們會把它鋸掉啊!」沈家也有棗樹長到我們家來,剛長出棗子時,母親便告誡 家人說:「鄰居的棗子,千萬不可私自摘取,一顆棗子也不可以。」還要家中僕役好好守 護。棗子成熟時,母親請沈家的女佣來,當面把那些棗子摘下來,用盒子將一顆顆棗子裝 盛好,送還給他們 。 後來沈家男主人生了重病,父親為他看病,送藥給他們。母親看沈家日漸貧困,便請 鄰居一起出錢幫忙他們度過難關。因此,沈家非常感念父母親,化解了數代的仇恨。至今 兩家世代結親,互相往來。古人說:「天底下沒有不可感化的人。」說得一點也沒錯啊! 羅 漢 骨 佛與名醫耆婆到一荒郊,連舉枯骨,問其在生善惡、男女夭壽,乃至死歸何處?耆婆毫無 錯答。佛遙向他山取一骨,耆婆再三彈聽,茫然不知。佛云:「此羅漢骨,已忘我相,已 斷後有,非三世所攝,三界所繫,汝不能知也。」(見靈峰宗論卷三) 電子郵件 國際著名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說,一八八○年代電話尚未問世前,郵差一天要收八次郵 件,現在一天一次。有些人認為,目前的電子郵件不就恢復到過去寫信的情況嗎?他說: 「我談的是藝術寫作,電子郵件充其量只是打字而已。」 背詩兩千首 豐新枝說:「當我背出了兩千多首詩詞,有了一定基礎後,父親常和我一起做詩詞遊戲。 由一人先吟一句詩,然後另一人用該詩句最後一個字作為第一個字,續吟另一詩句,接二 連三,直至不能接續下去,則罰。」(摘自懷念先父豐子愷) 道在那裡 雪公說:「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故道未斷。聖人之道,今但存在臺灣,吾人要維持 ?還是拋棄?若只喊口號,道能維持嗎?中國孔子提倡的孝弟忠信,最符合人道。如非洲 有一地方,等到父母年老後,便殺了讓大家共食,以為盡孝,這是什麼孝?」 拜楞嚴經台 在華頂山最高處,有「拜經台」,曾是智者大師拜楞嚴經的地方,終年多雲,奇幻 詭譎,是觀日出的好地方,西元兩千年元旦曾聚集人群來此觀望千禧年第一道曙光。歷代講 楞嚴經,都會提到「智者大師,遙禮楞嚴」的故事。宋代的林間錄記載:「天臺聞西天有首 楞嚴,以世主祕嚴不肯傳布,天臺常遙禮願,早至此土。」智者大師根據法華經經義,建立 「三觀」學說,當時有一位梵僧說:「三觀之說,與佛在印度說的楞嚴教義頗為相似。」智 者大師聞後,很希望楞嚴一經能早日傳到中國,印證所悟,於是在天臺山華頂峰上築了一座 拜經台,向西方禮拜求感應,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智者大師是否天天在此拜經呢?印光祖 師的看法是:「拜經之事,蓋有之矣。若云日日拜,拜多年之說,則後人附會之詞耳。」一 百多年後,在唐中宗時,天竺沙門般剌密諦終於在廣州道場譯出楞嚴經。 從華頂講寺到「拜經台」,一路都是雲錦杜鵑花,這種千年杜鵑花生命力最強,它 把根深深地紮入岩石之中,當五月花期盛開時,滿山漾溢杜鵑花香,落花鋪綴整個山徑。一 行人在山腰的「歸雲洞」歇腳,俯看華頂講寺,細數天臺八峰,果然是一方風水妙境。再往 上走約一刻鐘,便到寒意襲人的峰頂,在雲霧深處正是是智者大師的「拜經台」。現在的拜 經台,已經成為中共海軍航空兵的雷達站,有幾十名士兵在守衛,豎著禁止通行的牌子,地 陪明知不相关参考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走出戲樣人生鞭鼓生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從有了電視,人們也終日看戲,從古裝到時裝,從連續劇到單元劇,從國片到洋片、加上日劇、韓劇、港劇,古今中外,應有盡有。老一輩的人常說:「戲棚下有什
還有多少力道鞭鼓生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
橫逆來磨鞭鼓生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修行人平日勤於守戒護法,養德植節,這是本分工夫。至於功力深淺,若沒有煩惱境界發生,則完全無法論斷。印祖云:「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