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明輪月刊第354期

Posted 管仲

篇首语: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明輪月刊第354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退轉容易發心難 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 ,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 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心血,馬上會化為烏有。看看世間大樓爆破的影片,一剎 那間,磚石瓦礫,灰飛煙滅,一切回歸到原點。 再談「退轉容易發心難」吧!生在娑婆世界,誰能不退轉?我們身處一個充滿聲光誘 惑,八風亂舞的社會,剛發冒的善根,往往在轉瞬間就被挫折、困難摧殘掉了。發無上菩 提之心難,發長遠心更是不易。雪公常對學生說:「你們的發心只有五分鐘。」五分鐘, 三百秒,何其短暫啊!雪公又說:「人沒有經過憂愁患難,就不容易發心與悟道。」誰喜 歡憂愁患難啊?偏偏憂愁與患難可以磨練人的心志,強化耐苦的毅力,體會生命的本質, 提昇崇高的性靈。 正如「為學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求道亦然。道心不往前精進就是退轉。印祖 以「死」字掛在關房門口,並書「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則道業自成。」雪公也以: 「警覺命在呼吸之間,一息不來,三途六道,千劫萬生。得意時,想到生命;失意時,想 到生命;見五欲時,想到生命;動七情時,想到生命;一切一切時,想到生命;對於念佛 ,便不懈怠矣!」來勉勵後學精勤念佛。還說:「凡事看得破,忍得過,放得下。是精進 象徵。行住坐臥不離這個,亦是精進象徵。」 眾生心念的升沉,就在煩惱與菩提、退轉與發心中拉鋸。而修行人在宿生累劫中漂泊 沉淪,今生得遇佛法,豈可任由懈怠盤據心頭而又空過此生?所以,在拉鋸中加入精進的 元素,護住了菩提,堅持著初心,則脫離苦海,直達彼岸,難云乎哉? 昔同南嶽睹毫光 一誦蓮經悟藥王 論釋十疑垂萬代 唱經況復示西方 ── 元代 李濟 隋代的智者大師,由於過去生隨同南嶽慧思大師在靈鷲山聽聞佛說法,親睹毫光蒙 佛教化的因緣,此生一誦《妙法蓮華經》到《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便身心豁然大悟,寂然入定,照了《法華》妙義,通達一切法相。像他這樣道德崇高 的天臺宗祖師,後來作《觀經疏》、《淨土十疑論》專門讚揚淨土,永垂萬代,利益眾生 。而臨終捨壽的時候,專心稱念阿彌陀佛,唱《無量壽經》及《觀經》經題,並指示弟子 修淨土生西方的要義。只以西方淨土為歸向,其中意旨,便可想而知了。 誰不知念佛 ● 清 妙空大師 儒中人擯佛為異端而不肯念 出家人以念佛為故套而不知所以念 狂慧者知有佛而不屑念 愚癡者不知佛而不能念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一四) ●智 果 ◎加行位(續五)── 明所觀境 ※前 言 唐慈恩大師於《述記》九末,以十門分別「加行位」,前已略說六門,今續釋第七門 「明所觀境」,即指此位菩薩以勝妙智慧所觀之「理境」也。《成唯識論》九,以三點說 明其所觀之理境,如下表所示: (一)明所觀諦 《論》九云:「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謂此加行位菩薩,無袡鵀w立諦、或非安立諦,都修學觀察之。何謂安立諦、非安立諦? 《瑜伽》七十二云:「諦有二種:一安立諦 ── 謂四聖諦。二非安立諦 ── 謂真如 。」 先說「安立諦」: 《心要》九云:「安立諦者,於苦等諸法中,安立苦等四諦理也。」 《述記》九末云:「有差別、名言者,名『安立』。『安立』者,施設義。」 由上述可知:所謂「安立諦」即是方便施設種種名相、言語,來顯示苦等四諦,染淨 因果等差別道理,普令行者,斷惡修善,而證入涅槃也。故亦名「方便安立諦」也(四種 世俗諦之一)。 次說「非安立諦」: 《心要》九云:「非安立諦者,三無性所顯二空真如。此諦通一切法,無有差別,故名 『非安立』;離顛倒、無變易,故名為『諦』。」 《述記》九末云:「無差別、離名言者,非安立。」 由上述可知:所謂「非安立諦」即指「一真法界」,「一」即無二,「真」即不妄, 交徹融攝,故稱「法界」。此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無內 無外,體妙離言,迥超眾法,唯一真實,不可思議,乃聖者之根本無分別智所證悟者,故 亦名「廢詮談旨諦」(廢捨言詮而直指其理,亦即四種勝義諦之「勝義勝義諦」也。) 上來「明所觀諦」已略釋訖。 (二)觀諦功能 《論》九云:「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謂此加行位菩薩,為引發將 來「真見道」(「根本智」證真諦理)與「相見道」(「真見道」之後,起「後得智」, 重慮緣真),及伏除由「分別」所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種子之故(即由邪師、邪教、邪思 維三緣所起之惑種),所以此位菩薩,對於安立、非安立諦,都要修學觀察。 故《心要》九云:「學觀非安立諦,引『真見道』;學觀安立諦,引『相見道』。學 觀非安立諦,伏分別所知障種;學觀安立諦,伏分別煩惱障種。」 《述記》九末云:「此位菩薩,若加行,不作二種觀者,不能引『真』、『相』見二種 生故,亦不能伏二乘者故。」意即:若不修學二種觀者,尚且不能伏斷二乘之煩惱障,遑 論大乘之所知障? 上來「觀諦功能」已略釋訖。 (三)三乘旁正 《論》九:「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即大乘加行位菩薩正觀「 非安立諦」,旁觀「安立諦」(旁者,輔也),若是二乘則唯觀「安立諦」。 故《述記》九云:「(菩薩)為入二空觀真如理,正觀『非安立』;為起『遊觀』( 遊履觀察重緣諦理),起『勝進道』(於「解脫道」後,為更進一步斷除餘品煩惱而繼續 向上進修,乘此可通往涅槃城故),成熟佛法,降伏二乘,亦觀『安立』。」 又《瑜伽》六十四亦以問答方式,辨明建立二諦之所以然。 問:若是「安立諦」,已立為諦,何故復說「非安立諦」? 答:若唯說「安立」,離「非安立」,二種解脫(即於「二縛」解脫),不應理故( 即不合道理也)。所以者何?若有行於諸「安立諦」,行皆有相故,於諸「相縛」,不得 解脫!於諸「相縛」不解脫故,於「麤重縛」亦不解脫,若有行於「非安立諦」,不行於 相,不行相故,於諸「相縛」便得解脫,「相縛」脫故,於「麤重縛」亦得解脫。 問:若唯由彼「非安立諦」,於一切縛解脫清淨,何須復說「安立諦」耶? 答:為令「資糧」及「方便道」(「方便道」即指唯識五位之第二「加行位」)得清 淨故,有所厭捨,有所修習,有所進趣,有所了知,故立「安立」。 然准《心要》九載,此加行位菩薩,亦觀「安立諦」者,須約界外四諦言之,即: 苦諦 ── 變易生死;集諦 ── 根本無明及無漏有為;滅諦 性淨涅槃、無依(即 無餘依涅槃)、無住(即無住處涅槃);道諦 ── 中道正智,無作道品。 上來「明所觀境」一門已略釋訖。 夢 裡 故 事 ●治 煩 山中有一座精舍,建有禪房供各方遊僧掛單。其中有一間禪房經常出現鬼魅,驚擾僧 眾的清修,眾人因而移住其他禪房。久而久之,這間禪房一直空無人住。有一天,一位雲 水僧來掛單投宿,掌管內務的維那僧,分配給他這間空房,同時提醒他空房裡常有鬼魅擾 人的事情,如有能耐則可安住。雲水僧自信平時持戒嚴謹,聽聞後便說:「荒野小鬼,有 何可懼?待我將他降伏,使他不再作怪擾人。」隨即進住禪房。 夜晚時,另有一位雲水僧來此投宿,維那僧仍分配給他這間禪房,並同樣告訴他關於 鬼魅擾人之事。晚來的雲水僧也不以為意,與前一位僧人一般,自認為有能力壓制鬼魅。 前一位僧人進住禪房後,便閉鎖門窗,端身正座,嚴陣以待。晚來的僧人,到了禪房 ,見房門閉鎖,於是輕敲房門,請房內僧人為他開門,房內僧人誤以為鬼魅來擾,堅持不 開門。在房外的僧人眼見天色愈暗,心急之下,敲門力道愈加猛烈,房內僧人以身體極力 抵擋房門。不久,門外的僧人力勝一籌,衝開門進到房內,房內的僧人不問青紅皂白,向 闖進來的僧人揮拳過去,而進來的僧人也予以反擊。二人激烈地扭打,直到破曉時分。眾 僧聽聞扭打聲而聚集在禪房外,此時天色逐漸明亮,兩人見了面,同聲驚呼,竟然是以前 的學道同窗,兩人滿臉通紅,羞愧不已。眾人見狀,哄然大笑。(見《宗鏡錄》第五十八卷 ) 萬法心造,兩人本以為對方是鬼魅,不疑有他,因此發生了這件有趣的插曲。世間一 切萬法都是「情有理無」,無不是遍計所執性的虛妄分別。當那一天大夢初醒了,才恍然 大悟,原來「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眼前的憂悲苦惱,全是自變自緣。 雪廬老人往生十九周年獻言 民國九十四年國曆四月十三日(夏曆三月初五日) ●徐自民講述 ●黃德川敬記 各位蓮友大德: 今天是導師 ── 雪廬老人,往生西方十九周年紀念日,各位在此齊聚一堂,共修念 佛以此紀念,非常有意義。 雪公當年慈悲教化,傳授我們大家修學淨土念佛法門,在臺中道場,成就了很多蓮友 大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直到現在,仍有眾多之菩薩蓮友大德,繼續用功,老實念佛 ,相信 雪公在西方極樂世界,亦深感安慰。 雪公一到臺中,所講之佛法,非常純粹。一開始就教導我們修持念佛法門,尤其是「 持名念佛」。 ◎應修淨業三福 我們淨土宗念佛法門,所修持之行為就是「淨業」。《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記載 ─ ─ 釋迦牟尼佛告訴韋提希夫人:「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 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我們修學淨土宗,欲成就淨業,須修此三福,福慧雙修,福慧修到圓滿,稱為「二足 尊」,就成佛了。 釋迦牟尼佛在講完淨業三福之後,又說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 ,淨業正因。三世諸佛,成就佛果,皆須修此三福,因此三福乃是「淨業正因」。 此淨業三福,過去蓮友大德在蓮社聽經,亦共同研究過《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今不 重述,僅就三福中之「奉事師長」,提出來和諸位互相共勉。 ◎如何奉事師長 「奉事師長」,師長即指「老師」,一般學生求學皆有老師,但佛經中所言之師長, 除了平常求學的學生對師長必然要尊敬之外。就學佛者而言,最高之師長就是本師釋迦牟 尼佛,固然必須尊敬,其他如菩薩、羅漢,乃至各宗的祖師、高僧、大德等,皆是師長, 因其乃教導我們出六道、了生死,乃至成佛道之出世間法,尤其必須特別的尊敬奉事。 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應當知道淨土五經等淨土經論,乃佛親口所說,爾後由歷代 祖師大德宏揚,一直到佛法傳至中國,自廬山慧遠祖師首創蓮社,為我國淨土宗之初祖, 由遠公祖師一直傳下來,至民國印光祖師乃十三代祖師,印公祖師所教之弟子甚多, 雪 公乃直接自印公祖師學得淨土念佛法門,再傳到臺中,再教導我們大家。 淨業三福之「奉事師長」,我們當知 雪公乃直接教導我們修淨土念佛法門之師長, 我們如何來「奉事師長」呢?那就應當遵照 雪公老恩師之開示,以及維持其所開辦之道 場,所創立之弘法利生事業之精神與悲願,依教奉行,方為真正的「奉事師長」。 ◎雪公講明夷艮卦 雪公在往生前二年,預知時至,特別向諸弟子講解《易經》中之二個卦 ── 一為「 明夷」卦,二為「艮」卦。雪公解釋「明夷」之卦象,上面是大地,下面是火光,火光被 大氖住,光無法顯露,大地一片黑暗,亦即一般有智慧、有光明者,被埋沒住,無法出來 發揮所長。此亦即表示無論是學佛者辦道業,或是一般人辦事業,在此時代皆如火光被大 地覆蓋住,大地一片黑暗,環境非常不好。 雪公自民國七十五年夏曆三月初五日往生後,從世間法到出世間法各道場之現象,很 明顯的一天天的壞下去,一直到現在,還是繼續的惡化,有心人同感憂慮,深覺中華文化 所講究的「孝道」,以及佛法中所重視的淨業三福之第一福「孝養父母」已漸淡薄,反觀 在今日之社會,卻經常出現弒父弒母之墮落現象,此皆是墮入無間地獄之罪業行為。我們 雖然未造此業,然而經常見聞到這些墮落亂象之報導,心中即落入印象,久而久之認為很 自然,此印象就變成自己心中之罪業種子,這是非常危險之現象。所以 雪公教導我們大 家一定要「放下萬緣,老實念佛」,決定要成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道業。若不往生,決 墮三惡道。因為我們每天生活在這樣的亂象中,一見聞到這些造業的現象,八識田中落入 殺、盜、淫、妄等的種子,到臨終時,若自己念佛功夫不好,這些三惡道的種子就起現形 ,則必墮地獄、餓鬼、畜生三途。 雪公明示我們,處在黑暗之時代,如何成就往生西方之道業? 雪公又教導我們《易 經》上的「艮卦」,艮卦之卦象,乃兩座大山堆積起來,山是靜態的,毫不動搖,我們處 在黑暗之時代,千萬不要動搖自己修道之信心,要堅持自己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之道。由 此「艮卦」推廣學習,進而言之, 雪公慈悲教導我們修學「持名念佛」之淨土法門,我 們必須很堅固的守住修持此法門,無論外面提及其他一般通途法門如何的殊勝,我們要永 遠堅守住 雪公所教的持名念佛法門,永不更改。 助念多久為宜 印祖云: 「觀令夫人之臨終景相,則往生西方,可以無疑。至於扶乩所說,究不出理事判斷之 外,可以無須疑豫。唯亡後只念半小時佛,即舉哀,放倒揩身,尚覺太早。光《文鈔》中 ,順人情,令過二小時後再舉行,尚屬太早。以恐人情耐不得,實則宜四五時方好。尚有 經一日者,為尤好。 閣下上有老母,當與兒女輩預講此義。臨終聞佛聲,心清淨,亦可隨念。聞哭聲,心 悲痛,正念便失。孝子事親,當在實際上致力,不當在世俗派調上襲行。」【〈復章緣淨 居士書三〉】 印祖十念記數念佛法 及與其他攝心念佛法的比較(中) ●火 蓮 四、十念記數念佛法與其他攝心念佛方法的比較 印光祖師在《文鈔三編》卷一〈復丁福保居士書四〉中說:對於朗聲念、小聲念、金 剛念、默念,以及散持和攝心淨念等問題「於此數則,曾頗費研窮。」可見,祖師在發明 十念記數念佛法之前,對各種念佛方法,如寶王隨息念佛法、掐珠念佛法、晨朝十念法進 行過仔細研究和比較。下面摘錄大師有關開示,以見各種攝心念佛方法的利弊和十念記數 念佛法的殊勝。 1、攝心念佛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攝心念佛的基本要求,本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祖 師對此作了廣泛的開示。〈圓通章〉的基本要求是各種攝心念佛方法都要遵守的。《文鈔 續編》卷上〈復吳希道居士書〉: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念佛最妙之法。」 文鈔《續編》卷上〈復修淨師書〉云: 「欲攝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 念得清清楚楚,口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 念,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的聲,仍然明明了了。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 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 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 都攝六根。 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汙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 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 法。故云,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 念全無之一日。」 文鈔《續編》卷上〈與張靜江居士書〉云: 「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當念佛時,攝耳諦聽,即是攝六根之下手處。能志心諦聽 ,與不聽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懸殊。此法無論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無弊, 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 《三編》卷一〈復明性大師書〉云:「都攝六根,入手在聽。無論大聲念,小聲念,不 開口心中默念,均須字字句句聽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訣也。信願行三,為淨土綱要。都攝 六根,為念佛秘訣。知此二者,更不須再問人矣。」 總之,攝心念佛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就是隨念隨聽、自念自聽,念清楚,聽清楚。 2、十念記數念佛法與寶王隨息念佛法 在《增廣》卷一〈與諦閑法師書〉中,印光祖師曾向諦閑法師推薦寶王隨息念佛法, 原文為: 「至寶王隨息法門,試用此法,遂覺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湧瀾翻。想久而久之,當必有霧 散雲消徹見天日之時。又查《文類》、《聖賢錄》,皆錄此一段。因悟慈雲十念,謂藉氣 束心,當本乎此。而《蓮宗寶鑒》亦載此法。足見古人懸知末世機宜,非此莫入,而預設 其法。 然古人不多以此教人者,以人根尚利,一發肯心,自得一心。而今人若光之障重根鈍 者,恐畢生不能得一念不亂也。故述其己私,請益高明。當與不當,明以告我。 光又謂只此一法,具攝五停心觀。若能隨息念佛,即攝數息、念佛二觀。而攝心念佛 ,染心漸可斷絕,瞋恚必不熾盛,昏散一去,智慧現前,而愚癡可破矣。又即勢至都攝六 根法門。 愚謂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記數,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 依此法,決定難成三昧。法師乘願利人,自雖不用,當為後學試之,以教來哲。若是利根 ,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縱光之昏鈍魯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亂矣。」 信首有「光自出家以來,即信淨土一法。但以業障所遮,二十年來,悠悠虛度。」印 光祖師一八八一年出家,因此該信大約寫於一九0一年,比提出十念記數念佛法的民國六 年約早了六年。 寶王隨息念佛法的原文,在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所撰的《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 「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第九: 「夫含齒戴髮,死生交際,未有無出入息焉。又一息不還,即屬後世者。亦誠如所問, 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 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一息不還,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今昏寐 ,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中,得見彼佛。如鑽燧煙飛,火之前相,夢之不已,三昧 成焉。面睹玉毫,親蒙授記,則萬無一失也。子宜勉之。」 關於隨息念佛的具體方法,印光祖師在《三編》卷四〈答幻修學人問〉開示: 「問:隨息一法,尊鈔頗極提倡,但未說明如何念法。《寶王論》云,此法大有恃怙, 亦只云稱佛名號,隨之於息,仍未詳如何念法。惟《飭終津梁》云,隨息念佛,用呼不用 吸,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學人疑吸息不念,豈非間斷?每每試練一呼一句,頗覺 吃力,且念得不甚清楚。惟有隨吸時,念阿彌,隨呼時,念陀佛,既不間斷,且能清楚, 又不吃力,不知如此念法,可否。抑或吸時,不能用否。 答:吸息不念,此中何可云間斷?一呼念一句,吸則不念。呼吸俱念,必傷氣。若只 念二字,則一呼一吸念佛一句,則無礙。」 十念記數念佛法與寶王隨息念佛法的共同點:兩者都是攝心念佛妙法。自唐飛錫法師 提出寶王隨息念佛法後,歷代傳承不絕。如《淨土聖賢錄》上冊唐飛錫條、《樂邦文類》 〈寶王論〉揀示往生義都有記載。 另外,《蓮宗寶鑒》攝心念佛三昧調息法門云: 「凡修禪定,即入靜室,正身端坐數出入息。從一數至十,從十數至百,百數至千萬。 此身兀然,此心寂然,與虛空等不煩禁止。如是久之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時覺此息,從毛 孔中八萬四千雲蒸霧起,無始已來諸病自除,諸障自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 爾時見徹不用尋人指路也。 今此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凡欲坐時,先想己身在圓光 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 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禪定,息念兩忘,即此 身心與虛空等。久久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 講的也是隨息念佛,但是印祖認為前面談數息時把﹁從一數至十」訛作「從一數至十 。從十數至百。百數至千萬。」 十念記數念佛法與寶王隨息念佛法的區別是:隨息念佛法是借氣束心,借呼吸幫助攝 心念佛,而十念記數念佛法是借數佛幫助攝心念佛,與呼吸無關。印光祖師對此也有開示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五〉云: 「十念記數,不是數息。以其從一至十,同於數息。又以《蓮宗寶鑑》訛作至百千萬, 恐受其病,引為證明。目為數息持名,斷斷不可。」 《續編》卷下〈答曲天翔居士問二十七則〉民二十一年): 「問,記數念佛,吸念六句,呼念四句,如何?心既記數,又念佛,又須想佛乎?答: 念佛記數,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何定呼吸?汝系學煉丹運氣之人,故稍見一 二字相似於彼,即謂是彼之功夫。念佛記數,為妄心難制者設。能如是念,如是記,如是 聽,決定心漸調伏,此處誰令汝加一想佛二字乎。此系隨便念,何論呼之與吸。呼吸若使 之長久,則傷氣受病,不可不知。」 關於隨息念佛,大師還開示:「念佛以志誠為主。若志誠,則不會大散。當用隨念隨 聽之法。掐珠不過為防懈怠,掐之有礙,則不必掐。隨念隨聽,比隨息好。當云隨息,不 可云數息。光《文鈔》隨念隨聽之法,恐汝不善用。則但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即 已。」 (《三編》卷二〈復周壽超居士書〉)。 印祖的念佛辦法,以志誠為主,再輔以隨念隨聽的十念記數。(中) ◎必須正助雙修 雪公教我們修學持名念佛法門,必須「正助雙修」, 雪公在每次佛七講話時,到最 後都會提醒大家:「放下萬緣,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我們雖然每天看到社會一些造 罪業之亂象,但看過後就要立刻放下,隨時看見、隨時放下。亂象如毒素,隨時看到,隨 時就要消毒,如何消毒?就用「阿彌陀佛」的佛號來消之,此即「放下萬緣」。平日我們 在家中固然必須用功念佛,但一見到這些社會亂象亦須馬上用佛號來消除之,如此才能做 到「放下萬緣」。 ◎遵循雪公師訓 除此之外, 雪公在臺中所建立之道場,首先是蓮社,接著聯體機構相繼成立。 雪公 在往生前二年,即向道場之辦事人員交代,若其往生後,辦事人員一方面修道,一方面辦 事,有關其所創辦之道業,若要再求發展已經很困難,能夠維持住原來創辦之精神不變, 就很好了。 雪公所創辦之道業,就蓮社而言,以「講經」、「念佛」二大重點為主, 雪公生前 在臺中長期講經說法,往生後,由周老師聖遊和我學人以及幾位年輕弟子續講, 雪公雖 已經往生十九年周年,然而就以周老師及我學人而言,所續講之經,皆是以 雪公恩師生 前所講授者為依據,不敢有所變更。 在「念佛」方面,各位蓮友大德,長年在蓮社參加念佛班會之共修念佛及研討佛法, 長年不斷,沒有變更,此實難能可貴,亦即將 雪公之道風維持不變。 雪公生前成立許 多念佛班,每一班皆有其歷史及意義,由班長到班員, 雪公皆希望能夠永久維持念佛班 的精神,老實念佛,永不變更。 維持 雪公道風有很多種,今日學人僅舉出此兩點與諸位先進長者、大德蓮友,大家互 相共勉,如此才足以告慰 雪公於常寂光中。 最後恭祝各位:福慧雙修、光壽無量。 觀 空 ●雪廬老人 觀空《華嚴》〈明法品〉,答正成行相,「知一切法,皆如虛空。」《疏》云:「加 行觀空,方能不息。」 按:有相皆妄,妄由念生,念由習起,習由緣引。正念相繼曰不息,正念提起,則諸 妄無由生矣,故必須知空。。 典型夙昔之十五 ── 東初老和尚 ●智 展 東初老和尚(一九○八 ── 一九七七),法名鐙朗(東初為其號),江蘇泰縣人 ,是臺灣戰後初期對佛教相當具有貢獻的人物。老和尚於民國三十八年來到臺灣,在經濟 拮据的狀況下,創辦了佛教雜誌 ── 《人生》,這對當時處在動盪時局中的僧尼二眾, 具有很大的安定力量。其次,「中華佛教文化館」的興建,及發起印行臺島第一部「大藏 經」(日本大正新修版),不但對當時堪稱「佛法沙漠」的臺灣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日 後亦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不安、困頓的年代,老和尚能夠為佛教在臺灣的發展,不斷地紮根、開創,其行誼必 有過人之處。以下,藉由各方大德對老和尚的緬懷,且讓我們一同來瞻仰這位「先行者」 不凡的修行風範。 護國護教 毅力可欽 前文曾提及,東老對戰後佛教在臺灣發展的兩項最大貢獻,即「辦雜誌」和「印藏經 」,這兩件事吾人現在看來雖然不難,但在當時許多人眼中,卻是「不可能的任務」。大 陸易色,我佛教遭遇厄運,僧侶或還俗,或流海外……… 大藏經典亦遭毀棄。……… 樂 觀法師說:「東老深感悲痛,於是生發搶救佛教之心,認為當務之急,在發揚佛教文化, 乃發行《人生》雜誌,廣作佛化宣傳,那時,他是在人力與財力雙重困境中從事文化工作 ,多麼艱難!這樣,奮鬥了幾年,接著,在民國四十四年間,又發大心,在北投名勝地區 創建一所佛教文化館,而印行臺灣第一部『大藏經』(案:之後總計共印「正藏」八百部 ,「續藏」五百餘部),這是佛教中的非常事業,人多以為不可能,然而,東老他有願心 ,有毅力,居然做到了。」 當時,有人為了分化臺灣和緬甸之間的外交關係,在緬國散佈謠言,說臺灣是基督教 政府(案:緬甸乃佛教國家),仇視佛教,緬國人民多受到蠱惑。為了表達臺灣對緬甸的 友好,鞏固兩國的邦誼,身在緬甸的樂觀法師向東老建議,贈送一部藏經給緬甸佛教界。 東老作何反應呢?樂觀法師說:「他毫不猶豫的採納了,雖然一部藏經的款額高達當時幣 值的幾萬元,東老能如此施捨是很難得,最值得再一提的是,當時如何把這部大藏經運抵 緬甸,才是令人頗費心思的。想想我倆一在臺灣,一在緬甸,東老每次寄上兩冊,都要等 到我收到後,再寄上兩冊,如此把藏經一冊也不少的全寄達了,是多麼艱辛的一項工作, 而東老不厭其煩的完成了。由這一點可以看出東老的愛國情操,愛教的熱忱。」(案:據 樂觀法師文載,東老當時之所以一次寄兩冊,乃因為文化館每個月只能印出兩冊。「正藏 」五十五冊,共費時兩年多才全數寄達;而「續藏」四十五冊的郵寄工作,亦花了兩年光 景。) 少欲知足 節儉惜福 關於東初老和尚的「節儉」美德,身為他座下大弟子的聖嚴法師,有很深刻的印象: 「他老人家的省吃儉用,使人看來,幾乎近於吝嗇,從來未有一人騙到他的錢,一般年輕 人,便放他的謠言,說他如何如何地富有,甚至當面問他:『老法師,你既不化緣,也不 做佛事,更沒有香火,大門終年緊閉著,可是聽說你很有錢,錢從哪兒來的呢?』他說: 『在這個時代的社會裡,錢即代表了地位和身分,人說我有錢,至少不會有人怕我借錢不 還了。』但他又反過來問那個人:『你既說我錢多,又懷疑我是否真的有錢,至少我沒有 去搶劫銀行,也不曾有人抓住我說偷了他家的錢吧!』的確,他老人家節儉到一塊豆腐乳 要分成兩餐吃,文化館最好的菜是一碟子炒花生米及一盤子白水豆腐。一斤花生米,可吃 上個把月,兩塊豆腐可以供他老人家及住眾們吃一天,而且,有豆腐吃,就等於加了菜。 可是他從來不叫窮,他常向我說:『你師父沒有向人家借過錢,只有人家欠我的,我不曾 欠人家的』。」 正因東老如是刻苦修行,所以默如、真華兩位法師均讚嘆他為「少欲知足的僧寶」。 復興文化 治學嚴謹 前文曾述及東老對於佛教文化事業的重視及貢獻,其實,他老不只鑽研佛學,對於中 華文化的涵養亦十分強調。曉雲法師針對此點,曾回憶道:「這位老法師不只對收藏佛教 典籍有興趣,同時有關中華文化復興出版的書刊都熱心購閱。他說,研究佛學尤其是現代 佛教,很重要需了解中國文化,同時更要知道中國文化的趨向,然後佛教思想才不會落後 。因此,我們晤談之時,總覺得這位老人家還是很年輕的,因為他研究的態度多麼廣闊, 而且思想是相當莊嚴活潑的,儘管他的外貌是現一位老僧相吧!」 這樣一位戮力於文化工作的長者,有諸多著作刊行於世,其治學態度亦相當積極、嚴 謹。慧嚴法師如是說道:「老人是不承認老,不服輸的,尤其是絕不落於自己的弟子之後 ,如果我們細細觀察老人作品的年代,可以得到證明。同時老人的遊訪四方,也絕不是泛 泛之遊。他的印度之行,而有《中印佛教交通史》之作;日本之行,則有《中日佛教交通 史》的問世;北美洲之遊,也有報導刊於《海潮音》。可見老人,無論是在斗室潛讀或出 外遊化,均能留心治學。……… 記得老人曾告誡我:『慧嚴!做事、研究學問,不要忘了 它的重要性,及自己的興趣,不要去附和人家的潮流,唉!我就喜歡專挑別人不要做的事 』。讀者們!老人的《中國佛教近代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問世的。」 關於東老對於弟子們在治學上的期勉,當時留日攻讀博士學位的聖嚴法師曾接獲老人 來信告誡:「汝當做大宗教家,切勿為宗教學者。」聖嚴法師閱畢信後,「用毛筆恭書, 懸在我的斗室之中,朝夕以此自警自勉」。方甯書居士亦曾對老人的治學態度有如是表述 :「腦袋裡要有,嘴巴上要沒有,如此,則免遭非議,水到渠成,實至名歸,自助人助, 功德圓滿」。此種勤懇務實、厚積薄發的治學精神,實在值得吾人學習、效法。 東初老和尚於民國六十六年往生,臨終前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安詳而逝。圓香居士 在〈東初長老略傳〉中,對其往生前後之狀,有詳盡的描述:「長老雖逾古稀之年,然精 神健朗、活力充沛,為國為教之熱忱,毫釐不減,六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下午五時,亦 如往常,略無異狀,照常進齋,僅謂鑑心、海智二師曰:『明晨不必為我備早點了!』鑑 、海二師雖隨侍長老廿餘年,當時並未介意,以為將有他事下山。長老齋畢隨即沐浴,然 後竟自登樓,回方丈室,尚與王海濤居士通電話,旋有皈依弟子王小芳入丈室禮謁,見師 結跏趺坐,然呼之不應,方知已安詳遷化,前後僅三數分鐘之隔而已,世壽七十有一。二 十一日荼毘,得舍利百數十顆,四眾哀悼之餘,無不嘆為希有。」 樂觀法師曾說:「平時大家都以為東老只不過是個講學、做事的人,並不覺得他有修 持,而他本人,也從不在人面前標榜他有行持,直到他命終,這才體會他有修行。」由此 可知,東老是真有功夫,而非徒作表面。這樣一位終生為佛法鞠躬盡瘁的高僧,雖然已往 生多年,然而展讀眾人對其行誼之記述,仍能感受到不朽的凜凜道風。 註:引文部分參見《東初老和尚永懷集》(中華佛教文化館印行)。 養 蜂 法 ●乃 濟 有關東初老和尚的「節儉」美德,或可再從以下事蹟略知一二: 民國六十五年,東老代其徒聖嚴法師所收的弟子果如師,寫信給聖嚴法師,向其訴苦 ,說自己有病在身,東老卻不給治療的費用,此舉讓他頗有退轉之心。聖嚴法師回信勸他 ,東老對他也是如此這般。當年他臨欲東行留日求學之際,老和尚嚴肅地交待,會給予他 一些資助,但這是比照以往留日的比丘及比丘尼出國時所給予的費用,而非因為他是老和 尚的弟子才給的;而且一筆錢還要分四次才匯到。聖嚴法師說,這是他老人家教育徒子徒 孫的一種好方法。老人家用的是「養蜂」的方式,而非「養金絲雀」的方式。養蜂是讓蜜 蜂自行飛去採花釀蜜,以求生存;養金絲雀則是由人供給食物,而使金絲雀失去謀生的能 力。老和尚怕弟子們養成了依賴人家供養的習慣,及做大法師或大和尚的架子,所以才要 他們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親自去做事;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要隨便向人求援。 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他如何地嚴以律己,如何地以節約長養自身的德性。他不僅自 己這麼做,教徒弟亦復如是。正因為如此刻苦自勵,無怪乎人讚其頗有「百丈家風」。 吳 克 己 ●呂富枝 吳克己,宋朝錢塘(今浙江省杭縣)人,字復之,自號鎧庵居士,居住在安徽的浦江 。少年時閱讀《周官》(《周禮》),慨然有濟世的志願。後來不得行其志,隱居在左溪 。 吳克己曾經為眼睛疾病所苦,有人勸他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吳克己遵從勸導,虔誠 持念,後來眼病痊癒了,於是對佛法深深生起信心,從此開始研讀佛經。 最初閱讀《楞嚴經》,有一天讀到經中說:「空生心內,猶雲點太清」,豁然開朗, 好像迷蒙忽然啟開。又讀《宗鏡錄》,經過了一段時日後,便有所領悟契入。 後來遇到寶積實公,教他閱讀《法華》、《止觀》,並指示他淨土法門,吳克己深入 研讀,果然由此大悟,著作了《法華樞鍵》,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內容說到:「不讀 《法華經》,不能明了我心本自具足妙法;不生極樂世界,不能印證我心本自具足妙法。 我佛如來諄諄叮嚀,開示教誨,智者大師懇懇切切宏揚經教,佛陀和祖師慈悲垂憐眾生的 本懷,都是相同的。」 宋孝宗乾道年間,吳克己居住在蘇州,與寶積實公等共同組成蓮社,共修念佛,吳克 己請工匠於正堂下兩旁的走廊,繪畫十界九品圖,一邊是顯示萬法唯心的道理,一邊是指 示往生西方的捷徑之路。蓮社社友鍾離松,特為此作文記載。 宋寧宗嘉定七年冬,吳克己往生於寶山,留下遺言,要以出家眾的方式荼毘,世壽七 十五歲。 讚美別人等於幫助自己 ●陳木村 沒有人不喜歡受人讚美,即使是一句簡單的讚美,往往也能夠使人振奮和鼓舞,並得 到自信和不斷進取的力量。生活中缺少了讚美和鼓勵,每個人都會失去自信心,甚至失去 生活的勇氣。大家都需要被人讚美,也應該懂得怎樣去讚美別人,從而共同創造生活的樂 趣和喜悅。 讚美人的藝術就是了解人類對於讚美的需要,誠懇而發自內心地讚美別人,並隨時尋 找值得讚美的東西,幫助人們減少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各種磨擦,使大家輕鬆自在,能重 新燃起信心與勇氣。 無論大人物或是小人物,每個人無不為真正的讚賞所激勵。耶魯大學的教授費普說: 「有一個很熱的夏天,到火車上擁擠餐車中吃飯,當侍者把菜單遞給我的時候,我對他說 :『廚房中那些伙計們今天一定很受罪了。』那個侍者很驚訝地望著我說:『人們到這裡 來幾乎都埋怨服侍不周,飯菜不好,或是抱怨天氣太熱,在近二十年來,你是第一個對廚 房中的廚師表示同情和讚美的人。』」 讚美總是會給人力量,所以,誠懇是很重要的,它會帶給人驚喜的效果。有個人在勞 累一整天後回家了,遠遠地看到了子女們倚窗探望的臉,進到家裡又看到妻子掛著歡笑的 臉,這是無言的讚美,內心真摯情感的表露,他為此感到欣慰,精神上那種疲倦也一下子 全消失了。 讚美對一個女人來說似乎更重要,因為女性比較常以情感來體驗生活。作家里昂梅爾 遜和他的妻子夢絲是在二月二十三日結婚的,里昂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結婚的日子 ,因為那是在華盛頓生日後的一天。」但他的新娘卻說:「我永遠不會忘記華盛頓的生日 ,因為那是我們結婚的前一天」。 法國上流社會的男人就很習慣會對女人的穿著打扮表示讚美,而且一個晚上不止讚美 一次,常常是好幾次,因為它們有教養,懂得讚美的重要。 讚美對家庭婚姻是不可少的。妻子或丈夫在適當的時候說些讚美、鼓勵對方的話,無 異會獲得頗有成效的婚姻保障。 有一天晚上,皮爾勃爵士和他白髮老妻一同去赴倫敦戲劇界的宴會,他們一走進室內 ,不料就被一大群的美女包圍著,因為她們都想給這位偉大的批評家一個好印象,然而, 爵士卻掉頭對挽著他手臂的夫人說:「親愛的,讓我們找個清靜的地方坐下吧!今晚妳看 起來是這樣漂亮,我只想單獨和你談談呢。」 在這種場合裡,大名鼎鼎的爵士對年老的妻子有這樣一番的讚美,無疑地,能看出他 們的婚姻生活是令人羨慕和讚賞的。 小孩子得到鼓勵和讚賞,對他們的成長和日後的發展而言,就如給了他們一塊自信的 基石,哪怕是一丁點誠懇的讚賞也會令小孩漸漸培養出好個性,而且終生受用。 有一位年輕的母親曾經講過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說她的小孩常常因做錯事而受到她 的責備,但是有一天,小孩沒有做一點錯事,到了晚上,她把孩子放到床上轉身往樓下走 去時,突然聽到小孩的哭泣聲,她轉身去,只見小孩正把頭埋在枕頭中抽泣地問道:「難 道今天我沒有做一個好孩子嗎?」這一問就像觸了電一樣地震動著她的全身,年輕的母親 說:「當小孩做錯了事時,我總不放過糾正他的機會,但當他極力的往好處做時,我卻沒 有注意到,因我把他放到床上時,甚至連一句表揚及鼓勵的話都沒有說。」 人們聚集在一起談論時,集中精神,多動腦筋是很需要的,而一個和善的人,總會幫 助每個人,使他感到自己也在參加談話。 無論男人或女人,都希望獲得讚美和熱愛,若大家都能真心地表示讚賞和熱愛,世界 上就充滿了愛,充滿了喜悅,這實在是人類得到快樂的捷徑。 衷心地表示讚美吧!每個人總會有不少好話要說,也必有不少好話能說。 少湯投冰池 ●三 省 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益利,反更墜落 。 (摘自《大智度論》) 尚未斷除無明惑的菩薩,因為福德智慧尚嫌不足,不知如何善巧方便度化形形色色的 眾生,此時,若是遠離諸佛獨自修行,以一己之力廣行六度萬行之事,雖能利益些許眾生 ,但自身的道業卻會因而耽誤,甚至大大地退轉。 對於自修根基不穩,便急於展開度生事業的行者,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表示, 那樣所能帶給眾生的利益是相當有限的。譬如拿少許的熱水,倒入一個結冰的大池子中, 雖然能將冰融化,但畢竟只是大池子中的一個小角落,無法融解整座冰池。況且,在寒氣 逼迫下,剛剛融化的部分又立即結成堅冰,而且結冰的面積又比之前更大,這樣一來,先 前自認為的「融冰妙法」,豈不是徒勞無功、雪上加霜嗎? 學佛修行,正助工夫的拿捏相當重要。能自利又能利人,當然是再理想不過,但是, 在定慧修持仍然搖搖欲墜之際,恐怕還沒「力挽狂瀾」之前,就已經有「隨波逐流」的危 機了。因此,薄地凡夫如吾人,還是要以善知識為依,以自修為重,度眾之事僅能做為輔 助,隨分隨力行之,如此方不至於本末顛倒,白費功夫。 清明禮俗探秘 ●邱明川 清明時節雨紛紛,家家戶戶掃墓祭祖。掃墓時,有些人會在墳頭將水煮蛋滾動、敲殼 、剝殼,把蛋殼覆蓋在墓上,以及食蛋,卻很少人能解釋其中的生命禮俗意義。除了脫殼 以去除厄運的說法外,其實還有更深更豐富的社教功用。 首先將水煮蛋在墳頭或墓碑上滾動,象徵「科甲袞袞」。蛋殼為甲殼,代表科甲;滾 動的諧音為袞袞。科甲袞袞,期許子孫功名連續而盛大,不是為了蛋殼好剝而在墳頭滾動 。 接著是敲蛋殼,象徵「一甲一名」。敲蛋殼會發出清脆「鳴」聲,諧音為「名」。因 此以一顆蛋敲殼發出一生鳴聲,代表一甲一名。古時殿試放榜,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故 一甲一名是期望子孫不但科甲袞袞,最好還能獨占鰲頭出狀元。所以一人取一顆蛋只敲一 聲,若拿很多顆或敲很多下,便弄巧成拙,不知是第幾甲第幾名,搞不好名落孫山了。 敲蛋後是剝殼並將蛋殼拋覆在墓上,象徵「由剝而復」。覆的諧音為「復」,剝殼後 覆殼,代表由剝而復。願子孫之中運勢較差的,雖不能科甲袞袞、一甲一名,至少也要振 作,才能由剝而復、否極泰來。也由於復運是開運,因此要將蛋殼拋覆於自家祖墳上,而 不是隨便亂扔,以免浪費好運。 最後的食蛋之舉,象徵「生化不息」。世人認為蛋是孕育生命而代表生命力的東西, 食蛋是汲取生命力,達到生化不息的目的。蛋也代表男子,因此食蛋也象徵子嗣的祈求。 生命禮俗具有宗教成分,有心身治療的功能。從諧音產生相似聯想;例如「甲」、「 袞」、「名」「復」,都是順勢療法運用相似律產生交感作用。食蛋以汲取生命力,則很 明顯是接觸療法,運用接觸律產生直接交感作用。 很多宗教儀式變得神秘、迷信乃至失真,十分可惜。現代人若願意學習正信的宗教, 藉由生命禮俗的解析,瞭解正面的社教功能,其實每個人都可以主導自己的命運。 不 染 心 ●瑜 揚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 ── 孟浩然〈題義公禪房〉 我的方外之交義公,為了修習甚深禪定,所以在這空幽的樹林中結廬而居。往禪房前 門望去,一座秀麗的山峰巍巍挺立著;臺階前,則是一片深不可測的山谷。每當下雨過後 ,夕陽西下的時刻,天邊的暮色總因為蒼穹、山巒的明淨而更加絢爛、耀眼。空氣中飽含 的水氣,也隨著樹林的綠蔭,飄落到庭院中來。啊!能選擇在這遠離塵囂,如蓮花一般清 淨的山林之中修行,想必是因為義公擁有不為俗世染濁的高尚襟懷吧! 在盛唐時期,孟浩然以田園山水詩著稱於世,時人將之與王維相提並論,合稱「王孟 」。由此詩寫景技巧來看,遠山近樹、高山縱谷的排列,發揮了層次分明的效果;夕照的 絢麗搭配林蔭森森,亦可見顏色描摹之豐富。文字雖然樸實無華,但卻與脫俗的世外雅境 形成了完美的組合。由結聯二句可知,詩人寫作此詩並非純為描繪景色,而是在讚嘆優美 風光之外,對於得居寶地的友人(義公)的人品、修持,表達推崇、敬仰之意。義公能覓 此佳境結廬修行,可見其心清淨無染;因為唯有高遠、超凡的志向,方能與這蓮花一般的 出塵之境兩相契合。全詩至此,不但將寫作動機巧妙地點示出來,也讓其人、其景相互交 融,相映成趣。 《閱微草堂筆記》簡介 ●九 思 大清第一才子紀昀,字曉嵐,曾任四庫全書總纂。晚年將奇聞異事寫成的隨筆雜記 ─《閱微草堂筆記》,包括《灤陽消夏錄》、《如是我聞》、《槐西雜志》、《姑妄聽之 》、《灤陽續錄》等五種二十四卷。   本書近四十萬言,收錄奇聞異事一千二百零八則,凡地方風情、考證之學、醫卜星相 、軼聞趣事、狐精鬼怪等,無所不包。閱微,取法古人「見微知著」之義,寫的不是經世 濟民,從小故事談人生的大道理,而主旨卻在懲惡揚善,糾正人心的偏執,以期克念作聖 ,極具啟發性。   據說當書脫稿之際,他曾遺憾的吟詠道:「平生心力坐銷磨,紙上煙雲過眼多。擬築 書倉今老矣,只應說鬼似東坡。」他何以甘冒「不語怪力亂神」的禁忌編錄這鬼神世界? 實由於異族高壓統治下,超脫世俗的鬼神文學,是一面最足以反應現實世界的照妖鏡,這 絕非出於消極的無奈,反而更能夠借古諷今,以陰譏陽,對社會的黑暗、吏治的腐敗、士 大夫的無恥、道學家的虛偽、小人的奸詐、豪門的不法等,給予犀利無情的剖白與鞭笞。 在那極端專制的時代,藉鬼神之口抨擊社會,是需要相當勇氣的!   全書實事實錄,著重於忠孝節義與因果報應思想的宣揚,沒有長篇大論的沈重說教, 卻比詩詞歌賦更能貼近庶民的生活與智慧。全書體例謹嚴,用字遣詞,極為簡鍊明暢,全 無累贅沉滯之病,偶於莊重中忽雜以冷諷雋語,一語點醒夢中人,餘韻無盡,堪稱「文以 載道」的筆記典範。乾隆皇帝也說:「此書比《四庫全書》更有大學問,比《四書五經》 更有益教化。」處在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今日,這一本床邊的故事書,無疑是暗夜裡的 一盞明燈!    雪廬老人曾要學子們學習經史子集,若是沒有閒暇讀盡集部所有文章,至少要讀《閱 微草堂筆記》。雪公教人讀這本書,要人留意作者如何精練的遣辭用句,如此可以鍛煉文 字,深入文章藝術。 我要飛上青天 ●慕 如 看到一個剛剛上大學的孩子,在BBS班版上留言道:「若是過度自由,到底還是得不到 自由的。」真是……令人欣喜萬分的十七個字啊!不禁令人踴躍喝采:這就是蓮社國學啟 蒙班外儒內佛熏習下,教化得力的無價至寶啊!阿彌陀佛!   一般的孩子,在沒有這麼幸運,能聽聞正知見的情況下,一進入大學,就想玩四年, 在玩樂中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自由」。早上睡到自然醒;天氣不好懶得出門;教授穿著 沒品味,不想看到;班上美女帥哥少,沒意思;完全聽不懂,不想浪費時間……,還不只 這一些,通通都能構成不去上課的理由。   然而這孩子卻不這麼想,她還說:「自己作了決定,就要自己負責。」您感受到這是 一顆內裡很實在、堅強的草莓了嗎?有時候會覺得,時下流傳七年級「草莓族,不堪一擊 、不想負責任」的集體特質,或許這是大人們一廂情願的看法,以堅強根深的老樹立場, 去要求一株剛發芽的幼苗「你要站直、不准彎腰」,真是多麼為難他們呀!有時就這麼傷 了一株株幼苗的心,努力的誠意頓時消失了。大人們,您可曾想過這是多麼不值得繼續存 在的成見啊! 我們何不敞開胸懷,樂觀其成並耐心等候呢?只要經過幾度春風的吹拂,幾場夏雨的 滋潤,還有秋霜、冬雪的歷練,不要多久,稚嫩的幼苗也會成熟茁壯起來,成為英挺的大 樹,自己擔負起光合作用,和為行人遮陽擋雨的責任來的   每個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有許許多多的功課要作,如果一聞淨土法門把手便行,踏實 認真按部就班的一項項完成,就能夠當生成就;偷懶沒作完的,只好繼續留級在三界裡, 直到作完的那一天為止。   這一些功課當中,有「共同」與「不共同」的兩種,在共同的功課中,「認識自己」 這一門就非常重要,肯發心鑽研的就能拿高分,他們在社會上表現傑出,即所謂的IQ高EQ 也高。而不共同的功課中,有的人經過細細的觀察後,也能發現自己的毛病,比如得失心 很強,就會努力地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太執著,一切外在的追逐終成夢幻泡影」,這也是 了不起的「自修」工夫,力圖把自己重新整修,充實內在;而不是表面塗裝,粉飾內心的 雜亂無章,其實是六神無主。可惜的是,後者往往覺得自己比較有效率,短期間就看得出 成果。更甚的是,許多無知狡詐的宣傳媒介,也會將此邪見炒作為正確見解,而大肆鼓吹 這種泡沫式的偽成功思想。   稍稍有智慧的人就會發現「這是一種弔詭」、「這是一個陷阱」!   海砂屋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因為想省時間、省錢、有效率而來的。結果呢?完全失去 了一棟房子該給人的安全保障,而這只是一棟房子該具備的基本條件而已;其他的裝潢、 家飾,不過是在本有基礎上多添一點趣味而已。然而生活情趣卻不一定得靠這些物質才能 建構起來,最終還是得回到一個「存心」的問題上來探討。只要有了溫暖的誠意,還怕家 庭會不溫馨嗎?唯有「正視存心」才能追根究柢、正本清源。   朋友,不管您現在還年輕,或者已經過了半百,如果您想飛上青天,尋找自由,您千 萬得先思考這個孩子的話,有沒有一點道理?如果您不經思考,就貿然加入某些團體,企 圖因此獲得自由,那恐怕將是另一副「縛具」而已,更加令自己動彈不得。   因為真正的自由,只有「智者」與「覺者」才能得到!   請試著將「心靈之門」打開,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去瞭解、去包容一切,這 範圍涵蓋了我們所有以「不」字作為開頭的習慣:我不喜歡、我不想、我不要…。不斷誠 懇的修改;不斷的精進自我要求…,有一天,當氣質漸漸由「小氣」轉變為「大氣」的時 候,真正大自由的滋味才會漸漸透顯出來,這時不但自己著實受用,身旁的人也能感受到 一股謙卑自牧而凜然的道氣。   推究道路有多遠,並不是最重要,重要在於我們動身走去了沒有?   我們雖然都還只是凡夫,但是只要立定志向拋棄生死輪迴,對於光明大道「雖未至, 而心嚮往之。」鎖定目標勇往直前,右手提起「南無阿彌陀佛」、左手提起「三十七助道 品」,一直走下去、念下去、堅持下去……終將真正的飛上青天,獲得世出世間真正的大 解脫、真自由!   飛往自由的蓮花班機,隨時都在升火待發,您準備好了嗎? 尊 重 ●拾 穗 「凡與賓客對坐,及往人家,見人得親戚書,切不可往觀及注目偷視。若屈膝並坐,目 力可及,歛身而退,候其收書,方復進以續前話。若其人置書几上,亦不可取觀,須俟其 人云:足下可觀。方可一看。若書中說事無大小,以至戲謔之語,皆不可于他處復說。」 (呂祖謙《辨志錄》) 凡是與賓客對坐,以及去人家中,見到別人接到親戚的書信,一定不要看,也不能注目 偷看。如果是屈膝並排坐著,視線可以達到的,就應收歛身體退後,等他收拾過書信後, 才能坐回原處續說前話。如果那人放書信在桌上,也不可取來觀看,必須等他說:「你可 以看的。」才可以看看。如果信中所談論的沒禮貌,甚至有開玩笑的話,都不能在別處再 說出去。 細細品味此詩,任誰都會對那充滿靈秀之氣的美景心生嚮往,尤其念念希企「背塵合 覺」的修行人,誰不是朝思暮想,盼望能擺脫俗務的牽纏,隱居山林,發憤精進呢?然而 ,吾人畢竟身在紅塵,放眼天下,又豈是人人都有此等福報的。因此,走在喧囂、擾攘的 塵世,穿梭在無休無止的備忘行程中,我們似乎只能學習陶淵明,期許自己「心遠地自偏 」(註)了。孟浩然在詩中盛讚義公,因為心地清淨,故能感得蓮花一般的修行寶地;吾 人居塵學道,或許難以朝夕俯仰於山林之間,但若能時時息滅煩惱火,讓身心沐浴在清涼 池中,則雖處鬧市,亦能如入禪房,享受那分寂靜、安然。 古德曾云,居士學佛,譬如火中栽蓮,於道業上要有所成就,本就要比出家眾付出更 多的努力,接受更多的試煉。從修行的環境來看,或許不能盡如人意,自在選擇,但我們 卻擁有將心安置於「染污」或「清淨」的決定權。只要自心與菩提覺法不相捨離,相信, 境界終會隨著心念而轉,遊走在娑婆,也能感覺極樂世界的寶樹、樓閣、風聲、鳥語如在 目前,非在遙不可及的天邊。 註: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 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論語簡說(六十一) ●子 圓 八佾第三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 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 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孔子說:「管仲的器量真小啊!」有人就認為說:「那麼管仲是不是節儉呢?」孔子 卻說:「管仲的住家就有三個處所,並且管理家中事務的官員,都是專職,不必兼攝多項 事務,人事龐大,怎麼算得上節儉呢!」有人又問:「管仲如此的設施,是不是管仲知道 禮制,依禮而行呢?」孔子接著說:「國君在門口樹立屏風,管仲也仿照國君樹立屏風; 國君為了兩國國君友好的聚會,設置反坫的土台,管仲也跟著設置反坫,這都不符合禮制 。假使認為管仲知禮,那麼還有誰不知禮呢!」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管仲,本名「夷吾」,字「仲」,齊桓公任為宰相,幫 助桓公成就霸業,被尊為「仲父」。孔子當時,雖然管仲已經去世,但是齊國仍然強盛, 管仲的名氣很大。很多人認為管仲有王佐之才,必定器量宏大,但是孔子卻說管仲小器而 已! 「或曰:『管仲儉乎?』」有人聽孔子評論管仲器小、格局小,便以為管仲有節儉的,但是孔子不承認。 「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歸,是處所。攝,是兼差。禮制規定,諸侯府中 事情多,官職才能專任。而管仲雖為齊國宰相,但身分仍是大夫,家中事務兼攝辦理就可 以了,不可奢侈耗費人事。 「然則管仲知禮乎?」又有人以為管仲三歸之家,是國君所賞賜。《禮》云:「長者賜 ,不敢辭。」齊國國君當然是長者,管仲不敢辭退三歸之家,應該算是知禮吧?但是孔卻不認為。 「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 孰不知禮?」孔子舉出兩個例子,導正提問人的誤會。塞門,就是屏風,諸侯在門外設立 屏風,分別內外。大夫也可設置屏風,但須規模小些。管仲卻和國君規模一樣。反坫,國 君在房屋兩楹之間,設置土台,安放兩國君聚會的酒器。而一般人酒器置放在桌上,這種 設施和個人貧富無關,和禮制有關係。管仲設置屏風及反坫,違反禮制。孔子卻反諷,管 仲僭越禮制,顯出驕慢及奢侈的態度,如果還算知禮的話,那麼還有誰不知禮呢? 不過,在另外的場合,孔子曾大大讚美管仲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假使 沒有管仲的貢獻,我們華夏民族早被外族統治,被迫和外族一樣,披著頭髮、穿著左邊鈕 扣的衣服,飽嘗亡國之痛了。如此看來,孔子說話是不是前後矛盾呢?其實孔子對於管仲 的作為,就事論事,有褒有貶,絕不人云亦云,含混不清。孔子要我們明辨是非,為善去 惡,正是為當時及後世,留下學習及警惕的活教材。 戒壇石 唐代黃檗禪師的清規,有一則說:「本山及諸山,凡稱黃檗法屬者,概不許葷酒入山 門,破佛重戒。」並附有一幅「石標」圖,石標高六.七尺,廣一尺二寸,上頭刻「不許 葷酒入山門」,立在山門外。現今日本黃檗、曹洞等禪院門前多立此碑,稱為「戒壇石」 。 重根本   韓國最大電腦公司TriGem創辦人李龍兌,平時勤練書法,並且用漢文做詩。在兒子赴 美攻讀物理學博士前夕,李龍兌要求兒子熟背《論語》。到了出發的時間,李龍兌卻認為 兒子了解不夠深入,要求兒子延遲赴美行程。(摘自〈韓國的傳統與現代化教育巡禮〉) 學周易     邵雍青年時代,一心於科舉之學,曾在河南蘇門山的百源築廬用功,冬不燃爐,夏不 揮扇,刻苦鑽研。後來隨李挺之學習周易,邵雍三年不設榻寢,晝夜端坐思惟。他把整部 《周易》寫貼在牆上,每天熟誦十遍,終能融會貫通,成為一代《易》學大師。 感動人 雪公云,禮在於敬,不是炫耀,用金盤玉碗招待來客有什麼用?普通的水邊蘋藻也可 以薦敬神祇,要在心誠。如今提倡文化,只貼標語不行,總之得做真事,做實在事。吾希 望你們學誠,辦事拿出真心來,不要欺騙人,至誠就能感動人。 形質兼備、生機盎然的 ──「杜夫人鄭善妃墓誌」 全稱《齊故華陽王長史杜府君夫人鄭氏墓誌銘》,隋大業十三年〈617〉十月刻,正 書,二十二行,行二十一字。 此誌筆法精良,點畫獨到。它的用筆結構除了魏體因素外,已經具備楷書的雛型 。碑刻中所特具的方筆和圓筆、轉角緊結的特點,堪稱是由魏碑過渡到楷書的典型之一。   被譽為「鐵畫銀鉤」的筆法,在這裡明顯的被運用:鋪筆直下,至轉筆處用力頓 筆,再向左上方帶出,顯得堅勁而有力度。   書家有深厚的創作能力,善於把眾多優良 的因素統合在一個整體中,用最生動的方式,把自己的書作變成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這 正是隋朝【杜夫人鄭善妃墓誌】大放異彩的原因。 鍍金仙鶴 ── 清朝 丹頂鶴國人多以仙鶴稱之,平均壽命在三十到五十年之間,型態優美脫俗,翱翔舞動有 如天上神鳥。古來有仙人伴鶴乘雲升天的傳說,常成為長壽和吉祥的象徵。數年前在秦始 皇兵馬俑附近,考古學家發現了十三隻二二OO年前的青銅鶴,其中便有兩隻仙鶴,藉此反 映了秦皇升天的思想依據。而清朝文官一品官服也以仙鶴為紋,可說是中國人的吉祥仙鳥 。   此器高約一五五、一五一公分,做成一對長喙昂首仙鶴。丹頂飾乳丁紋,長頸短尾而開 展雙翅,鶴身與雙足均披羽翎,釘立在方形座上。通體鍍金,現藏故宮博物院中。  

相关参考

佛教 明輪月刊326期

直心護道場鞭鼓生正人是直,不曲不斜也是直。道場,就是佛教徒自修或集眾修學菩提大道的場所。道場要莊嚴,要有道氣,關鍵在人。所以修行人,必須收攝妄心,謹言慎行,以最真誠懇切,正直不曲的心,在道場中依教奉行

佛教 明倫月刊354期

退轉容易發鞭鼓生語云:「破壞容易建設難,退轉容易發心難。」說到「破壞容易建設難」,世間任何事情,在開創之初,無不是困難重重,胼手胝足,從無生有。但要破壞,何其容易啊!只要不再用心維護與經營,開創之初的

佛教 明倫月刊352期

純善人鞭鼓生憨山大師說:「十一(善)法者,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此十一法全具,為純善人。但少一法,即為缺德。汝等但能依教持此善法,各各究明,時時觀察提撕,於何法

佛教 明倫月刊343期

小溝渠上的思瓜棚鞭鼓生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

佛教 慈濟月刊294期

朝聞道,夕死可矣!◎證嚴上人「學道悟之為難」,求道者要真正體會道理的精義,並且全心全意恪守真理,實在難啊!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聽聞一句真理,深加體悟,而且心行合一,則即使晚上已撒手塵

佛教 明倫月刊323期

問罪●鞭鼓生地藏經如來讚嘆品云:「……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學生很不以為然地問:「如果我們守五戒十善,也有業嗎?也有罪嗎?」「這麼說我們一下生,就是宇宙間的有罪公民,那活

佛教 明倫月刊353期

春者•蠢鞭鼓生經過數月的苦寒,節氣到了清明,春天的腳步才真正近了。古人以「春露秋霜」來形容後人因感時而致祭先人的恩澤。《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春,雨露既濡,君

佛教 明倫月刊348期

造業與轉業鞭鼓生徹悟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佛教 明倫月刊341期

宿世虛緣鞭鼓生蓮池大師示在家二眾說:「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迴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

佛教 明倫月刊334期

難逃鏡前影鞭鼓生印祖云:「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況復水火、疾疫、風吹、地震、旱潦等災,不時見告。總因殺業以為緣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由是天災人禍,相繼而興。如立鏡前,不能逃影。」這雖是祖師在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