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本來面目原來如此
Posted 道理
篇首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本來面目原來如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林果常(美國•加州) 記得剛學佛不久,聽說禪修能讓人看到「本來面目」,當時還以為打坐久了,有朝一 日可以看到一個什麼東西。直到去年底至象岡道場參加禪七,聽到聖嚴師父的開示, 終於對「本來面目」有了瞭解。 在禪七中,師父仔細說明「因緣有,自性空」的道理,是根據經典中「此生故彼生, 此滅故彼滅」、「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的觀念,其中「佛」指的是佛性、空 性,即是禪宗說的「本來面目」。這句話的意思是: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依照緣起 法在進行著,如果明白事物因緣和合的原理,就能體會空性,看到所謂的「本來面目 」。 想起自己剛來美國時,每天晚上聽CBS電視台主播Walter Cronkite播報新聞,在結束 時都會說一句「That\'s the way it is.」;學佛之後,也讀到「法爾如是」、「法住 法位」這些句子,現在才體會裡面原來傳達了如此簡單又深刻的訊息。 某些因,加上某些緣,自然就有某種結果,就像二加二等於四的道理一樣。如果我們 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硬要讓二加二會有三或五的結果,難免會產生煩惱和衝突。 因此師父提醒我們,煩惱會產生是因為自己在觀念上執著、強著要去歪曲真實相才會 引起。 隨時練習觀照當下,煩惱就沒機會升起,這是我在禪七中學到的方法。例如別人在講 話時,要專心去聽,在別人還沒把一句或一段講完前,不加入自己的想法或判斷,這 麼一來,至少別人講話的時候,自己不會有煩惱;當講話告一段落,聽清楚別人說話 的內容與意思,自己才能做出比較適當的回應。 師父的開示,幫助我澄清佛法的基本概念,並懂得如何在生活上應用,使我感受到佛 法其實是很簡單,「本來面目」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摘自法鼓雜誌184期)相关参考
在物我之关系中,认识者本身为主观,主观所认识者为客观。若认识者不受自身之个性或立场影响,来认知对象原有之面目,如此认识之真理即称客观之真理。承认此种客观之真理,称客观主义;反之,则称主观主义。佛教中,
在物我之关系中,认识者本身为主观,主观所认识者为客观。若认识者不受自身之个性或立场影响,来认知对象原有之面目,如此认识之真理即称客观之真理。承认此种客观之真理,称客观主义;反之,则称主观主义。佛教中,
在物我之关系中,认识者本身为主观,主观所认识者为客观。若认识者不受自身之个性或立场影响,来认知对象原有之面目,如此认识之真理即称客观之真理。承认此种客观之真理,称客观主义;反之,则称主观主义。佛教中,
(术语)本来之面目也。
(术语)本来之面目也。
禅林用语。面目,指自己本来之心性。谓从自己本来之心性获得解放,亦即断除见惑而得法眼净。p3988
禅林用语。面目,指自己本来之心性。谓从自己本来之心性获得解放,亦即断除见惑而得法眼净。p3988
禅林用语。面目,指自己本来之心性。谓从自己本来之心性获得解放,亦即断除见惑而得法眼净。p3988
禅林用语。面目,指自己本来之心性。谓从自己本来之心性获得解放,亦即断除见惑而得法眼净。p3988
意思为:即自己的自性,离开了一切的烦恼和染污,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