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轉載]為何做善行記錄

Posted 善行

篇首语: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轉載]為何做善行記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轉載自 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 已獲得 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 為何做善行記錄 ------------------------------------------------------------------------------- - 上日下常法師 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於鳳山寺 修行過程中 增上環境的重要  我先簡單說明為何做善行記錄,在說明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了凡四訓》和《俞淨 意公遇灶神記》這兩個故事。  首先我們來看看袁了凡先生跟俞淨意公兩人有什縻差別。袁了凡先生一生並沒有吃什 麼苦頭,可以說過得蠻好的,但是在他遇見雲谷法會禪師之後,按照禪師所指示的道理去 做,除了親身體驗以外,還將自己的經驗寫出來,完成了《了凡四訓》一書,包含立命之 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訓子之文等。而俞淨意公則和袁先生不一樣(《了 凡四訓》一書的附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不是俞公本人寫的),俞淨意公雖然也想做 一點好事情,但是他做的好事情,只是「因人成事」。什麼叫「因人成事」?可以說是一 種隨波逐流的狀態,就是:他內心當中雖然也曉得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可是當外 面的環境改變的時候,他的心念和行為就跟著環境轉了。現在我們先停下來,想想自己是 不是這個樣子!比較一下,自己是像袁先生那樣,還是像俞居士那樣?這點對我們非常重 要!否則,善行記錄根本無從記起,就算是記了,也是騙騙自己,騙騙別人,比不記還壞 ,何必浪費時間! 前面這一點如果認識清楚,接下來談的這些問題,對我們而言就不是戲論了。這並不 是說我們一定要像袁先生那樣,因為我們每個人宿生帶來的根性,不是那麼容易改得過來 ,即使一生努力去改,到底能改多少,是很難下定論的。可是當我們自己衡準以後,所採 取的方式就不太一樣。假定自己能像袁先生那樣,受外面環境的影響比較小,那麼即使環 境稍微差一點,還能夠擋得住;但是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像俞先生,那麼外面的環境對我們 就極端重要了!體會到這一點,當我們有機會選擇的時候,就曉得應該選擇哪一種環境了 。這個基本概念不但對我們極端重要,而且適用於大小不同的年齡,換句話說,在我們修 行過程當中,還沒有證得聖位之前,所皈依的三寶,是外在的,但我們必須要靠這個環境 來增上。  我們別忽視一點小小的起心動念,實際上,「業」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假定各位 條件夠的話,思惟一下廣論的「宗」跟「因」就可以了,否則的話,也可以用很多實際上 的例子做為參考。「業」真正的中心,都在一個心念當中,一轉念馬上就不一樣,像《了 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都是這樣。《了凡四訓》上說:我們的念頭天地鬼神 都看得清清楚楚,更何況是佛菩薩? 為何要做善行記錄及如何做  接下來講,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做善行記錄?如何去做呢?  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性都是非善的,無始以來的知見是錯誤的,根據錯誤的知見所 造的業,以及長期積累的習性,這個習性也必定要慢慢的才能扭轉過來,故先從知見上面 改正,然後根據正確的知見,再去改正行為,這就是我們必須要行善的一個基本原則。正 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非常強盛,大事情先不談,就拿平常習慣性的小事情來說,我們 明明曉得不應該做,可是心裡面就好像提不起來,或者是覺得好像也沒有太大關係,就隨 它去了!所以,如果自己沒有一個制約的力量,我們不大容易改得過來,因此善行記錄真 正的重點,就是要很認真的檢點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把主、副(重要的、次要的)寫在「善行記錄」前面的準備工作裡。主、副怎麼分呢 ?這就要先談菩提道次第了。我們知道同樣一件事,因為每人的標準不一樣,結果也就不 一樣,這話怎麼講呢?譬如我手上拿這塊木頭,問大家「這塊木頭是大?是小?」你們怎 麼回答?實際上,這個問題根本沒辦法回答。如果你也有一塊木頭看起來比我的大一點, 那你一定會說我的這一塊木頭比較小,因為你心目中已經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如果木材行 出身的人,因為看多了大大小小的木材,會覺得這塊小木頭像垃圾一樣,很小;或者你用 玩具積木的眼光去看,你會說「這木塊很大」。所以大小都是拿自己心中一個已經存在的 標準來衡量的。現在我談這個善行,也一定要有一個標準來衡量,而衡量的標準很重要, 攸關我們做善行記錄的成敗,以及善行記錄會產生什縻結果。  第一種善行記錄,是用世間眼光去做的,並不是這裡所要談的,但是我們也不忽視世 間。現在我們談的善行記錄分三個層次來談,也就是「菩提道次第」中的下士、中士、上 士。認真地說,這個「下」還是世間的。那麼前面說的世間跟菩提道次第中的世間,有什 縻差別呢?這是第一重要的原則,大家一定要把握住:菩提道次第的「下士」,是拿佛法 的標準來衡量,而世間的標準是拿世俗一般的眼光去看。中國人談的善,跟印度人談的善 不一樣;東方人跟西方人談的善又不一樣;同樣在台灣,南部人跟北部人可能也有差別; 客家人跟河洛人又不一樣。佛法雖也有這樣的差別,可是佛法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 業」。這個標準,是以皈依三寶之有無來衡準,也就是說,凡是皈依三寶,共同的理念就 必須是佛告訴我們的基本原則,這個是佛弟子的憲法。  世間的憲法是可以改的,而佛的憲法是不能動的,為什麼這樣講?佛佛道同,沒有一 個佛例外,如果例外就不叫佛了;如果是佛,一定沒有例外,所以這個「法」,是不能動 的。不是它不能動,而是因為這是真理,沒有一個人例外,只要真正見到事實的真相,事 實的真相都是這樣,既然是這樣,凡夫又怎麼能改它呢?前者這個「世間」的標準,是以 凡夫的眼光訂立出來的,道次第的「下士」,是以聖人眼光訂出來的,所以當然不一樣。 舉一個比喻來說,在一個家庭中談一個問題,老么三歲,老二五歲,老大七歲,還有一個 姊姊八歲,他們幾個小孩所訂定出來的規則,跟父母一樣嗎?當然不一樣!所以我們首先 要確定這個原則。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都是世間的,實質上卻很不一樣。最究竟圓滿的聖者 ,能清楚了解整個內涵,了解我們凡夫現在只能從最基本的地方下手,所以訂出了這樣的 法則,這也就是道次第當中世間的部分。而這個部分,實際上就是我們一步一步想要真正 走上去的基礎。這是一個標準,依循這個標準再往上走,達到進一步的標準就是中士,再 達到進一步的標準就是上士,直到最後成佛菩薩。是誰要成佛菩薩的?是我們凡夫!而現 在我們的條件跟世間所有的人一樣,所以我們剛開始走的那一部分,的確是跟世間一樣, 了解了這一點,所以同樣的訂善行記錄,它一定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談的。  一般說來,做善行記錄本身已經不太容易,相較之下,善行標準的訂立,好像無關緊 要,實際上它卻是一個中心,也可以說,是做善行的關鍵所在,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這個 就是平常我們談的「總」、「別」問題,或者說真正去學菩提道次第的契入點就是道總建 立。就好像要造一間房子並不是馬上就著手去造,而是要先對造這個房子有一個非常完整 的計劃,這個計劃需要請教一位有經驗的建築師,他會告訴我們房子整體的架構,以及如 何一步一步按次第的把它建築起來。所以做一件事情如果先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構想,然 後再去做,會有比較深遠的好處,不要只圖眼前。這些都是做善行記錄非常重要的概念。 做善行記錄的緣起  接下來說做善行記錄的緣起,為什麼要做的原因。我們都是學佛的佛弟子,而且都學 《菩提道次第廣論》,不管是在家、出家,已經對廣論生起了信心和仰望,理論上已經有 了概略的基礎,但是這個時候往往會偏重於「理念」。這個理念當然有它絕對的價值。在 學佛的過程當中,了解理論以後,會覺得自己知道了。特別因為這個時代是講求做學問的 ,所以普通世間的學者,一般是偏重於「思辯」,然後拿思辯去做外在的實驗--我們稱 它為科技,理、工、醫、農等。又如我們作文學的,用在外面,是寫文章,老是在文字上 面轉。以上是現在客觀社會環境普遍的狀態,我們現在學了《菩提道次第廣論》,也難免 會在文字上面轉。如果要進一步去做,我們也像科技人員一樣,或是文章寫得美,演講講 得好,結果變成一個文詞優美能說善道的人。對學廣論的佛弟子來說,這些並不是不要, 而是要在修行成就以後,拿自己內在悟證的經驗,去幫助別人時才用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有的祖師都告訴我們,隨自己的能力,知道多少就漸漸的 去實踐多少,跟現在世間上的這種作法,是截然不同的。這樣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如 果一旦養成了上面說的這種作法,走向世間這種方向以後,會產生一個流弊,就是道理懂 得很多,能說善道,然後,在不知不覺當中增長驕慢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拿這個標準 去衡量別人,其實那正是跟我們所學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背道而馳。  我們所以不能做善、會做惡的根本原因,就是對「我」這個主體不認識,因為不認識 ,因而引發很多煩惱,驕、慢都是最可怕的煩惱。學習佛法就是要透過經、論,認識了這 些煩惱之後要去對治它的,如果用錯方向,沒有去對治,反而會把煩惱擴大。所以當我們 學了廣論,內心當中很歡喜,覺得這是我們的希望時,千萬不要受世間理論上的影響,而 把自己限死。進一步來說,因為想要普遍的讓更多的同學受用佛法,所以不但是僧團,也 很積極的推動在家居士研閱廣論,在研閱的過程中,的確希望有一些理解力比較高的人, 能幫助別人。這種作法,是有它必須的要求的,但是不知不覺中,又會推動了鼓勵文字之 美及能說善道。為了避免這種情形,有個非常重要的方式,那就是拿我們所學的理論來衡 準自己,所以親身實踐就變得非常重要。為了要去做這件事情,所以每天一定要騰出一部 分時間來,檢點反省自己,以便使所學的能應用,能提升自己,進一步才可以去幫助別人 。這就是善行記錄的根本意趣。 安立善行記錄衡準的標準  了解了做善行記錄的基本特點以後,我們就要來安立善行記錄衡準的標準。 皈依法  廣論告訴我們,佛弟子是以皈依進入佛門,而真正要皈依的是皈依法,而皈依法,是 由於皈依佛而來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感覺到世間苦、不理想,所以要找能夠幫忙我們 解決苦的人,因此廣論告訴我們,要多思惟佛的功德。比方大家想到美國去,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大家都說到美國好,我也跟著去。還有一種是,我認真的想,不斷的觀察思惟 ,美國好在哪裡?壞在哪裡?現在有很多人盲目的去了以後,結果都是很痛苦,如果弄清 楚了以後再下決定,那就不太一樣。上面的比喻是到美國,現在我們思惟佛的功德,等到 這種情況之下,才感覺到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實際上,佛的功德完全是無法想像的,我 們怎麼想就怎麼錯,但是我們可以把成佛的過程列為幾個階段來思惟,前面是資糧位,然 後是加行位、見道、修道,修道也有幾個位次。  什麼時候進入資糧位呢?要發世俗菩提心。什麼是世俗菩提心呢?就是動機、起心動 念是任運的(也就是他的念頭一起來就是這樣)為了幫別人忙一定要成佛。所以我們要談 動機,平常我們好像察覺不到自己有什麼起心動念,是在一片大無明中,什麼都察覺不到 ,除非有一樣東西刺激到,才會有感覺,否則腦筋當中是一片胡塗。早晨聽見打板,「嗯 !該起來了」;再聽到打板,「要吃飯了!」是不是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但是如果外 面有一樣東西非常吸引我們的話,就會心心念念希望去追求這樣東西,大家有沒有這個經 驗?或者再經過了思惟,腦筋當中更是老是釘在那個上頭,晚上睡覺也放不下。我們的發 心要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要救度一切眾生,但是又沒這個本事,所以他心裡面這個「一定 要成佛」的念頭,就是放不下,心心念念除了這個念頭再沒別的了。  發心了以後,還只在下品資糧位,佛道才剛剛開始!這種想救度一切眾生的心雖然生 起來了,可是遇緣還是會停掉的,但沒有關係,仍然要繼續不斷努力。經論上告訴我們, 「皈依」是心裡面要能夠覺得「只有佛最好,我一心要皈依他。」那只是剛剛皈依,只能 算佛弟子,並不是菩提心。如果拿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我們不要說沒有菩提心,連皈依 的心都沒有。皈依以後怎麼辦呢?第一個應該學「隨念三寶功德,數數皈依。」皈依的心 起來了以後,不斷的念三寶的功德,因為不斷的念,所以皈依的心就不斷增長。我們現在 發了菩提心以後,要數數思惟菩提心的功德,按照宗大師告訴我們的,真正有腦筋懂道理 的人,要想增長這個功德,不是只需要三年、五年或是三十年、五十年,而是需要「多劫 」,這件事情對我們很重要!提供各位一個喻,《前世今生》一書中,可以看見的確我們 多生多劫被自己的習氣所使,這一生如此,下一生這個習氣還會來,要想改變增長,不是 那麼容易。這個概念非常非常重要,雖然理論上我們不是那麼確實,可是透過這個喻,並 照這樣去推論,對菩提心就會有一點點的概念。  這樣不但有了下品的資糧,然後去數數思惟,數數皈依,到後來會生起「一定要做的 心」,這個叫願菩提心。有了願菩提心就要去行,因為決定真正好壞的是我們的業,善業 得善果,惡業得惡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做善行,還要把善行記錄下來,以便用記錄的 方式來策勵自己的原因。我們可以騙別人,但是拿這個記錄看自己的話,我們比較能夠策 勵自己,不願意騙自己,這就是善行記錄主要的功效。進一步有了這個記錄,再跟其他同 學切磋琢磨,大家可以集思廣益,互相增長。  有了願菩提心以後,還要不斷發心,而且要實踐,這個就叫「行菩提心」,到了中品 資糧位,真的受菩薩戒了。受了菩薩戒以後慢慢就開始實踐:我有了東西送給別人;人家 來打我、罵我,我能忍受。那很不容易的,這是六度。到最後,是學六度當中的定慧。行 六度定慧,是屬於上品資糧,是前面的預備;正學定慧就是加行位上。見道位是見到空性 --見到原來我們以為的現在這個「我」,是沒有的,這個空性不是眼前的自己能夠看得 見的,是要用我們的慧眼去看的。  在前面資糧位曾經講過,就是理論上我們很清楚明白,我們現在覺得的這個「我」, 是一個錯誤的習慣所積累的。平常任何東西,不管是吃東西、睡覺,都是一個習慣,剛開 始的時候都覺得無關緊要。比方今天我請各位喝的茶,是從洛杉磯帶回來的,這個茶保證 用有機無農藥的茶葉焙製的,包茶的紙袋,都不是用化學處理的。我第一次吃的時候,感 覺味道有點怪怪的,「怎麼這樣?」第二次吃,還是有點怪怪的;第三次,就覺得蠻好吃 ,吃完以後,就蠻歡喜它了。諸位仔細想想,我們周圍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幾乎所有的事 情,都是習慣而來的,當我們一旦習慣了,就認為事情天生就是如此。我們現在看的這個 「我」也是這樣來的。這個「我」不是沒有,而是緣起之有。什麼叫緣起呢?廣論上面有 完整的內涵。我們講「性空」,並不是說這個東西「不在」。我常常會比喻說我手上有一 個木塊,這個木塊你們都看見了,「但是佛法裡不是講性空嗎?如果空就是沒有,那現在 這個木塊不就沒有了嗎?」這不是佛法講的性空!一般在我們的概念當中,這個木塊當下 本身,好像天生就是這樣的東西,而事實上它不是天生來的,它是緣起的。任何一樣東西 ,包括現在我們講的這個「我」,也是緣起的。  那麼為什麼要講緣起?緣起有什麼特點呢?這才是我要說明的。如果說一個木塊它是 天生來的,那麼它本身就應該有力量保持它的不變,對不對?因為它天生就是如此的!但 如果是緣起的,那它就是由很多東西組合成的,既然如此,這個木塊就會跟組合成這個木 塊的這些東西一起變化。所以凡是緣起的東西,一直都在變化,不能自己主宰。因此我們 平常講的這個「我」,總覺得這個「我」是可以主宰的,有一個能主宰的「我」存在,這 是個錯誤的概念,而這個「我」應該是緣起之我。  此外,所謂緣起,都是由別的東西湊成的,別的東西又由別的東西湊成的,別的東西 又由別的東西湊成的……,是輾轉相應的,所以這個緣起之「我」,跟你、跟他是分不開 的,是互相輾轉相關聯的。可是我們把它看成「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你的東西不 能變成我的,我的東西當然也不能給你。這個是理論上談的,當然我們有非常完整的理由 證成這一點。  最後,我們透過佛告訴我們的方法親自去驗證,那個時候自己的智慧現起,然後再去 找那個真實的「我」,會發現真實的「我」不見了,的確是沒有的,只是一個緣起的「我 」。所以當親自見到,證明緣起之「我」是有的,真實的「我」則是沒有的,這時候叫見 道。  平常我們從發菩提心進入下品資糧位開始,到見道要一大阿僧祇劫。那是一個天文數 字,我們不妨從這裡去思惟聖者的功德。然後,從初地到七地,還要一大阿僧祇劫,八地 以後,到成佛還要一大阿僧祇劫。八地有什麼功德呢?八地菩薩已經達到任運一切法的「 我」都是空(人、法二我空),在任何一個情況之下,他法性遍滿十方,而且是任運的, 不必作意,是自然已經完全證得了,跟法性完全相應。但是這時佛就告訴他:「不對,不 對,你要真的集資糧,做功德。」這個時候開始,才真正是集功德的時候。八地菩薩跟法 性相應,在這樣的狀態當中,任何一剎那所做的一點事情都有無量功德,我們從凡夫到七 地所有的功德加起來,還不如八地一剎那的功德。以這樣了不起的八地菩薩去集功德,還 要集一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  我們現在認識很多事情,是拿我們的心去認識的,或者叫「心識」。透過眼睛可以看 見,透過耳朵可以聽見,透過鼻子可以嗅出氣味,透過嘴巴可嚐出味道,可以講話表達心 意,我們身上對很多東西可以感觸,所以總共有五樣東西:眼、耳、鼻、舌、身。「色」 ,用眼睛看外面的形形色色,「聲」,用耳朵聽各式各樣的聲音,所謂「色、聲、香、味 、觸」。  在眼睛看東西的當下,除了看東西的「眼識」以外,還有個「意識」也跟著一起作用 ,比方說:看見這面牆,牆是白顏色的,我就叫它白的,這個「白色的」的概念,是眼睛 的作用還是意識的作用?是意識的作用!再進一步說:你看完這面牆以後閉上眼睛想,什 麼叫白的?因為你看過了白的,所以當你閉上眼睛,雖然眼睛沒有看見,還是曉得白的是 什麼。又比如你聽見聲音,大聲或小聲,聲音美不美,或者你歡喜音樂,或者你歡喜「密 集嘛」,大家唱完了以後,聲音停止了,但是你心裡想的時候,你會覺得腦子裡好像「密 集嘛」還在;假如你歡喜音樂,陶醉在你所歡喜的音樂當中,當音樂停了,腦中是不是還 有音樂在迴繞?這個時候腦中迴繞的是意識去認識的,而不是耳朵,因為根本沒有東西啊 !同樣的道理,你曾經嚐過的味道,在回想的時候,雖然當時嘴巴裡空空的,但是你會覺 得:嗯!就這個味道,說不定因為想了,口水還在流,這也是意識在嚐。有的時候你碰到 一樣東西感覺害怕,以後一講到這樣東西你就害怕,這東西明明不在啊!這是什麼原因呢 ?是意識在作用。  凡是意識作用的這些東西,跟眼睛、耳朵直接感受到的不一樣。凡是眼睛看,一定要 張開眼睛對著一樣東西,不張開眼睛,或者東西不在眼前是看不見的;但是如果用意識去 緣,不管這個東西在不在,都可以緣得到。各位能不能體會到?這就是「意識」認識東西 的功能!正因為它不一定要在眼前去親身體會,假定外面有一個人聽見一個聲音,說:「 可能是某某人走過」,然後有人騙你說:「這只是一陣風」,如果你相信他的話,會不會 受他騙啊?會,大家可以體會得到,我們很容易就受騙,這只是一個很小的例子。所以, 凡是意識所緣的東西,它是可能受騙的,但是在你不知道受騙之前,你會把它看成是真的 。所以實際上我們認識事情是靠「意識」,可是意識卻不一定會親自面對這個境界,因此 在這種情況下的「認識」是可能受騙的,凡是我們意識所認識的許多東西都有這個特徵。  還有一個基本概念:能夠真正作主的是我們的眼睛,還是我們的意識?是意識!麻煩 的是,這個意識是會受騙的。而且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所緣的事情當中,極大部分都是受 騙的、錯誤的。現在我們馬上試驗一下,如果叫我們緣一種你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東西,各 位好好的看!記住,這個東西是這個樣子的。你看得很清楚了,然後閉上眼睛,再開始去 想的時候,腦筋中是一片模糊;又譬如背書,你很想背,也背了幾遍,但是把書本合起 來時,卻背不出來,儘管嘴巴念,耳朵聽,全副精神去念,念了幾遍以後,書本合起來, 還是走樣了,有沒有這個經驗?這也就是說明這個東西在眼前現起,也是正確的,可是換 一個樣子,它就走樣了。  為什麼我們意識看的東西都是錯誤的呢?那是因為我們的意識能力沒有充分發揮。要 想充分發揮,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也就是「正法」。而學這個正法,一定要有好老師, 這個好老師就是善知識,真正最究竟圓滿的善知識就是佛。照佛告訴我們的正確的方法去 做,就是前面講的資糧位中,你要好好努力去做,要集資糧!  我再說一個大家都懂的比喻,我們一開始念書的時候,要念書、要寫字都很辛苦,實 在是不想做,但是條件好的人,卻很歡喜去做。有的人不歡喜,會被環境逼著非做不可, 如果你覺得自己找到好環境,不被逼了,那就完了。如果被人逼的時候,沒有辦法躲避, 只好慢慢磨,磨久了你也就會了。所以所有的東西要不斷地去努力練,練習積聚能力,這 個叫資糧。積聚資糧以後,可以利用它作為一個工具。比方寫字,因為字本身不是我們要 學的,它的功用是表達這些東西方便我們學習,我們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它來表達,這個叫 加行。我們要鍛練心識也是這樣,前面的過程都是方便,積了資糧以後,我們就開始去利 用它。例如,我要到高雄去,要用一部汽車當交通工具,於是我想辦法賺錢,得到了汽車 ,然後開車,這叫做加行。等到加行位以上,我們的意識訓練成熟了,那個時候意識去緣 的,就不限於剛才這種狀態,對很多事情的認識可以緣到它的真實內涵。那時候再去看「 我」是什麼。「我」沒有東西,「我」是一個緣起,什麼叫做緣起呢?譬如說看電影,銀 幕上有活動,實際上沒有東西,這顯出來的東西,我們叫它緣起。我們的意識,真正經過 這樣的訓練,能夠去認識所謂的「我」的真相時,叫「聖智現起」(也就是透過了正確的 認識去認識事情),此時就是「聖者」,不是凡夫,這個才是策勵我們要努力的。  實際上,我們講這個「我」,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那為什麼我們現在會吃苦呢?就 是因為顛倒。誰做到了真正離苦得樂?佛做到了。他為什麼做到?靠「法」!真正重要的 就是我們前面緣的這些。為什麼我們要以這個標準來做善行記錄?「法」的中心是:所有 的東西都是像前面所說的「性空」,但是它是緣起的,「緣起」就是你做什麼,就會有什 麼樣的效應出現,儘管它是性空的,可是它的確有這種作用。這種作用就是根據你的行為 ,你現在的行為利益別人,將來會得到好的果報;你現在的行為傷害別人,將來會得到痛 苦的果報。因此,凡是所做的行為,能引發將來使你得到好處的,叫做「善行」,反之叫 做「惡行」。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所謂的「凡夫」位上,不是用世俗標準來衡準的 ,而是根據「法」,這是為什麼要從皈依開始算起的理由。  皈依法就是我們要做的善行記錄的根本,可是「法」本身對我們來說很陌生的,我們 必須不斷地去做!我們一天到晚想追求的,就是要快樂等等,而快樂怎麼來的?就是你造 了什麼業,就感得什麼果!世間真相本身是空性,既然空性為什麼又顯出這樣的行相來呢 ?因為是緣起。緣起怎麼來的呢?就是自己造的業。正確地了解了以後去造,當然是造善 業,如果不了解,順著我們的習氣就造惡業。總結前面所說的就是這幾句話,所以做善行 記錄要了解這個內涵,其實這個內涵就是廣論的濃縮。 具體作法  我們從境上開始做的時候就是下士。了解了皈依的道理以後,要去走的第一步,叫做 共下士;萬一不了解,一般人要求世間的好處去做,叫「下士」,《了凡四訓》是個好例 子。或者,想要一開始就走「共下士」不大容易,但是因為至少他想要世間的好處,就讓 他從下士走起。而在做的過程,的確需要一些伴,所以我們可以慢慢地,不斷用各種方式 告訴他,引導他,然後他自然而然受到很多的薰染,就從「下士」而變到「共下士」。這 兩種方式都是可以採行的。現在推動善行,這些人先了解了去做,是共下士,被我們推動 而接受的人是下士,正因為他是下士,所以只要繼續走下去,會向中士、上士的目標走。 為了做成這件事情,就是我們現在做的法人事業。僧團當中也是隨分隨力在做,因為了解 自己和他人是離不開的,一方面我們自己努力提升,至於輔助的部分,就是法人事業。這 樣一來,基本上我們做善行記錄的中心觀念就有了,然後要安立自己,對出家人來說,百 分之一百必須照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去走;對在家居士來說,走的是最下面的基礎部分 ,是以共下士的面貌去定標準。  開始做的時候,各人可以衡定出自己的標準,在家居士事情比較忙,做做很可能會忘 記,不妨過兩天再來,萬一又停掉了,又再來。有了剛才這個標準,先拿這個標準,訂立 出自己的主副。主是我的中心思想在哪裡?然後,在那個中心思想上去做,怎麼與現在的 客觀環境配合,這是必須要的,兩者分不開的。我現在是擔任什麼樣的身分?以什麼樣的 身分去做這件事情?當然,其他很多東西,每個人可以自己加進去。  原則上,早晨起來,為自己發一個簡單的願,說:「我是為了皈依,我是為了成佛, 我是為了…,」原則上,成佛是共同的,即使不知道什麼是成佛。好比小孩子說:「我將 來要留學」,他心目當中就曉得要留學,念一下「我要成佛」,也是這個內涵,這點很重 要。每天要策勵自己,把「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積諸資糧,為利有 情願成佛」念三遍,或者念文字,或者念的時候慢慢去想:「為了成佛,現在理論上面, 知見上面,我參加研討班學廣論,以及做很多事情,實際上的行為當中,我去參加義工。 」我們出家人更是全部精神放在這裡,是終身志願義工,在家人是部分的。為了使這個工 作本身有一個鑑別的標準,所以善行記錄是按照這上面講的去訂。  到了晚上,可以分時量、數量、質量,內容各位自己訂。「時量」就是說,我今天早 晨該起來,這個時候要做什麼,晚上應該做什麼,是不是做到了,做到了就有分數。「數 量」是說,我訂出幾個項目來,事相本身是一個形式。「質量」,是做這個事情的內涵, 「內涵」是總。有的時候只有事相上面做到了,比較好的是不但事相做到,而且做這件事 情的意樂與法相應。更重的是在意樂上不斷地以下、中、上的標準來提升,這個內涵就比 較深遠,可以再分出淨、戒兩方面。 結語  實際上前面比較不容易,會弄不清楚的,就是這個基本的原則,也就是「見」的部分 。至於行的部分,是完全急不來的,必須去實踐,做了就有一股力量。了解了這點,當我 們去做善行記錄的過程中,先把架構架起來,架起來以後,要它不癱,就要靠三寶師友的 力量。譬如造房子,搭竹架,一根竹子一根鉛絲綁一綁,好單薄。如果一根豎的,一根橫 的,再加一根綁成三角型,那幾百斤東西放上去,都不會癱下來,像這樣,我們處處地方 可以找得到這種實際上的例子。了解了這個特點,眼前要做的就是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維 持這個架子不癱了以後,下面真正要做的就是意樂上的提升。  前面這個道理了解了以後,實際上去實踐的過程當中,本身已經是我們的業,也增加 我們的耐力及很多的能力。所以這個時候,完全不是靠「講」的事情,而是「行」的事情 。 -- 行善作惡會改變命運之常軌,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之心;一切禍福,不離步步所行。」

相关参考

佛教 從事相中提升意樂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善行實踐的內涵:從事相中提升意樂-------------------------------------------------------

佛教 [轉載]佛法要義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序-----------------------------------------------------------------------

佛教 [轉載]戒的隨行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戒」的隨行-----------------------------------------------------------------

佛教 [轉載]皈依的內涵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皈依的內涵------------------------------------------------------------------

佛教 [轉載]皈依已如何保護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皈依已如何保護----------------------------------------------------------------

佛教 [轉載]在家居士修學原則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在家居士修學原則---------------------------------------------------------------

佛教 [轉載]如何實踐悌道精神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如何實踐悌道精神---------------------------------------------------------------

佛教 [轉載]皈依福有色 三界器猶狹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皈依福有色 三界器猶狹------------------------------------------------------------

佛教 [轉載]成佛必經之路--大乘增上生道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成佛必經之路─大乘增上生道----------------------------------------------------------

佛教 [轉載]如何以三法印鑑別正統佛法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如何以三法印鑑別正統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