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入二諦
Posted 世俗
篇首语:梦想不大, 道路很长,开始了就别停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入二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論題:入二諦 造論者:阿底峽 中譯者:釋如石 諸佛說正法,如實依二諦:障世間俗諦、如是勝義諦。 許世俗二種:顛倒與正確。初二謂水月、宗派邪分別。 未究而滿意、生與滅諸法,具有作用者,許為正世俗。 勝義諦唯一,餘許有二種。法性無所成,云何有二三? 教言合釋故,以無生滅顯,勝義無異故,無法無法性。 於彼空性中,絲亳無有異。無分別而悟,名言謂見空。 甚深經中說:彼不見即見。無見與能見。無始終皆寂。 脫離有與無,無分別離緣,無住與住處,無來去離喻。 離言無可觀,無變異無為,瑜伽師悟彼,斷惑所知障。 現量與彼量,佛徒納彼二,短視愚人說:以二量悟空。 則外道聲聞,皆悟法性矣!何況唯識宗!中觀宗無異! 故一切宗派,以量量同故。眾思辯異故,量所量法性, 豈非亦成多。無需現比量,為退外道諍,故諸智者說。 碩學清辨說:教中亦明言:分別無分別,二識不能悟。 依何悟空性?如來所授記,且見法性諦,龍樹徒月稱, 依彼所傳訣,將悟法性諦。經說眾法蘊,有八萬四千, 皆入此法性,悟空得解脫,餘修皆為此。若捨正世俗, 修習於空性,則因果善惡,他世將誑彼。依少分聽聞, 不解真諦義,亦不修福德,淪為卑劣人,若誤解空性, 劣慧者將墮。 阿闍黎耶月稱云: 諸世俗諦是方便,勝義諦從方便生,不知此二差別者,因誤解故行惡趣。不依靠名 言,不能悟勝義。 無正世俗梯,智者將不能拾級而上達真理大廈頂。 此世俗所顯,理觀無所得,不得即勝義,本住之法性。 因緣所生故,世俗顯現成,若不能成立,水月由誰生? 故眾因緣生,一切現象成。若諸緣斷絕,世俗亦不生。 如是見不愚,且行極清淨,則不入歧途,上行至兜率。 所知類多壽苦短,壽量尚且不能知,故如鵝取水中乳,但取清淨己所欲。 吾乃短視一愚者,無力抉擇二諦義,然依諸上師所說,立此龍樹二諦理。 金洲王請所作此,倘若時下有人信,亦應善究而接納;非唯因信及恭敬。 咕嚕怕拉金洲王,遣比丘提婆麻地,應彼造此入二諦,當今智者應探究。 □□□□□□□□ □入二諦□ □□□□□□□□ ── 前言 ── 藏文《入二諦》的譯跋說:金洲國王派遣比丘提婆麻地(Devamati)赴印,請阿底 俠寫一部論著。因此,阿底俠便應邀寫了這部《入二諦》。金洲王會派人遠道請求 阿底俠著論,應該是他從金洲學成載譽返印後的事情。根據史料考證,阿底俠在公 元1024∼25年間回到超戒寺,1041年應邀前往西藏。那麼《入二諦》應該是在1025 ∼1040這十四、五年的期間內完成的;在時間上,比《道燈》、《難處釋》、《中 觀要訣》等論來的早些。《入二諦》論中有一頌曾被《難處釋》引用過,此可為旁 證。 此論的內容和《難處釋》中對二諦的看法完全一致。論中,阿底俠不僅教導金洲王 如何理解二諦,更指示他如何從世俗諦證入勝義諦的實修要領。這一點充分反映了 阿底俠解行並重的特質與風格。此外,關於本論思想的淵源,日本江島惠教在「阿 底俠的二真理說」一文中指出:《入二諦》與較晚出的另一清辨(Bavya)的《中 觀寶燈論》,有許多相類似的地方。(收入《龍樹教學之研究》,頁389以下)。 本文翻譯所據藏本,係Linder,chr., Atisa\'sintroductiontotheotruthsanditssources. (JournalofIndianPhilosophy,Vol.9,1981,P.161∼214)及江島惠教「阿底俠 的二真理說」中的校勘本(頁356∼391)。 ─────── 《入二諦》譯註 ─────── ぇ論題 梵語云:Satyadvayavatara 藏語云:bDenpagnyisla\'jugpa 漢語云:入二諦 え伸敬禮 敬禮大悲尊ヾ。 ぉ論頌 A、總標二諦 1. 諸佛說正法,|諸佛宣說正法, 如實依二諦:|完全真實地依照兩種諦:〈A〉 障世間俗諦,|就是全然障蔽世間人的世俗諦, 如是勝義諦。|同樣地,還有勝義諦。 B、明世俗諦 2. 許世俗二種:|我贊同世俗諦有兩種: 顛倒與正確。|就是顛倒的世俗和正確的世俗。 初二謂水月、|第一種有兩類:就是水中月、 宗派邪分別。|和各種宗派的不當思想ゝ。 3. 未究而滿意、|不加以分析探究而僅此就能滿意的ゞ、 生與滅諸法,|會生起與壞滅的、 具有作用者,|具有某種現實作用的有為法, 許為正世俗。|我同意這些法是正世俗々。 C、明勝義諦 【勝義諦的種類】 4. 勝義諦唯一,|勝義只有一種,〈B〉 餘許有二種。|其他的人主張它有兩種。 法性無所成,|不能成立為任何事物的法性, 云何有二三?|怎麼會有二、三等多種呢? 【勝義諦釋義】 5. 教言合釋故,|由於(必須)使用教言來配合解釋,〈C〉 以無生滅顯,|因此便以無生無滅來表示它。 勝義無異故,|因為勝義唯一,沒有差異, 無法無法性。|因此勝義中,沒有法也沒有法性。 【見諦的方式】 6. 於彼空性中,|在空性裡面, 絲亳無有異。|無絲毫差異存在。 無分別而悟,|由於它是以無分別的方式證悟的, 名言謂見空。|因此在世間的言詞上,便稱為『見空性』。 【見諦的所見度內容】 7. 甚深經中說:|極為深奧的佛經裡面說: 彼不見即見。|那個沒有見到的本身就是見(空性)。 無見與能見。|其中也沒有見和能見, 無始終皆寂。|沒有開頭結尾,一切都完全止息寂靜。 【見諦的心識狀態】 8. 脫離有與無,|完全脫離有和無兩處, 無分別離緣,|完全無分別而離所緣, 無住與住處,|沒有停留和停留的地方, 無來去離喻。|沒有去來,無可比喻。 9. 離言無可觀,|沒有言詞可以表詮,也無可觀察, 無變異無為,|沒有變化,純粹是無為法。〈D〉 【見諦的作用】 瑜伽師悟彼,|如果瑜伽師證悟了那空性, 斷惑所知障。|就能斷除煩惱和所知障。 D、悟空的方法 【以理成立不需現比量】 10. 現量與比量,|現量和比量,〈E〉 佛徒納彼二。|是佛教徒所採納的兩種正確知識。 短視愚人說:|短視淺見的愚人說: 以二量悟空。|使用這兩種量可以證悟空性。 11. 則外道聲聞,|(果真如此)那麼外道和聲聞眾, 皆悟法性矣!|豈不是都證悟法性了嗎! 何況唯識宗!|更何況是大乘的唯識宗呢! 中觀宗無異!|那麼中觀宗也就沒有什麼不同了!ぁ 12. 故一切宗派,|因此,由於一切的宗派 以量量同故。|都以量來衡量空性,所以他們都相同。 眾思辯異故,|但是由於一切的思辯立場不同, 量所量法性,|所以他們用量所量得的法性, 13. 豈非亦成多。|豈不是也成了許多種? 無需現比量,|(由此看來)現量和比量是不需要的, 為退外道諍,|只是為了駁退外道的諍辯, 故諸智者說。|所以有智慧的學者才說了《量論》。 【引教證成】 14. 碩學清辨說:|大學者阿闍黎清辨(Bhabya)說: 教中亦明言:|經教裡面也明白地說到: 分別無分別,|以有分別和無分別兩種認知, 二識不能悟。|不能證悟空性。〈F〉 【證空需依口訣】 15. 依何悟空性?|問:要用什麼證悟空性呢? 如來所授記,|曾經被如來在經中授記, 且見法性諦,|而且又現觀過法性真諦的 龍樹徒月稱,|龍樹的弟子月稱, 依彼所傳訣,|用他所輾轉傳授下來的要訣, 將悟法性諦。|將可烝證悟法性真諦。 16. 經說眾法蘊,|佛經所說的一切 有八萬四千,|八萬四千法蘊, 皆入此法性,|都消融在這個法性中, 悟空得解脫,|能證悟空性將可達成解脫, 餘修皆為此。|其它的修持都是為了證空。 E、二諦相輔相成 【俗諦不可廢】 17. 若捨正世俗,|如果斷捨正當的世俗 修習於空性,|而修習空性, 則因果善惡,|那麼世俗的因果善惡等等, 他世將誑彼。|將在來世誑惑他。〈G〉 18. 依少分聽聞,|只憑著一點點的聽聞, 不解真諦義,|不足以了知究竟的真諦義理, 亦不修福德,|而且不會修集福德, 淪為卑劣人。|這種人將淪落為卑鄙下流之徒。 若誤解空性,|如果誤解空性的義理, 劣慧者將墮。|那些智慧狹劣者將慘遭墮落。 19. 阿闍黎耶月稱云:|阿闍黎月稱曾經這麼說: 諸世俗諦是方便,|作為方便的世俗諦、 勝義諦從方便生,|以及從方便所產生的勝義諦, 不知此二差別者,|不了解這兩種差別的人, 因誤解故行惡趣。|將因為誤解而走向惡趣。 20. 不依靠名言,|不依靠名言概念, 不能悟勝義。|不能悟解最殊勝的義理。 無正世俗梯,|沒有正世俗的階梯, 智者將不能|有智慧的人 拾級而上達|將無從拾級登上 真理大廈頂。|真理大廈的頂樓あ。 【依俗入真義之理】 21.此世俗所顯,|世俗所顯現的這個現象, 理觀無所得,|如果以正理去觀察分析將毫無所得。 不得即勝義,|這無所得的本身就是勝義, 本住之法性。|也就是原本安住的法性。〈H〉 【成立世俗諦】 22. 因緣所生故,|既是眾因緣所生, 世俗顯現成,|因此,世俗便如其所顯現而成立。 若不能成立,|倘若這樣還不足以成立, 水月由誰生?|那麼水月等倒世俗又憑何而生呢? 23. 故眾因緣生|因此,各種因緣所生的一切現象 一切現象成。|都能成立。 若諸緣斷絕,|如果各種因緣條件斷絕了, 世俗亦不生。|那麼即使在世俗中也不會生起任何現象。 【依正見修行得成就】 24. 如是見不愚,|有了這種見解就不會愚痴, 且行極清淨,|而且修持也將變得極為清淨, 則不入歧途,|這樣就不至於誤入歧途, 上行至兜率。|而且將往昇到兜率天宮。 【勸修精要】 25. 所知類多壽苦短,|人生苦短而知識的種類卻那麼繁多, 壽量尚且不能知,|人壽幾何尚且無從知曉, 故如鵝取水中乳,|所以應該像鵝瀘取水中的乳汁一樣, 但取清淨己所欲。|只選取自己的清淨欲求ぃ。 【咐囑】 26. 吾乃短視一愚者,|我只是一個裋視的愚笨凡夫, 無力抉擇二諦義,|自己沒有能力抉擇二諦的義理, 然依諸上師所說,|不過依靠諸多上師的說法, 立此龍樹二諦理。|才寫了這個龍樹學說中的二諦。 27. 金洲王請所作此,|由於金洲王的請求我作了這部論, 倘若時下有人信,|如果現在有人對它有信心, 亦應善究而接納;|那麼也應當詳細研究以後才接受; 非唯因信及恭敬。|不應該只憑信仰和恭敬。 28. 咕嚕怕拉金洲王,|金洲國王Guruphala 遣比丘提婆麻地,|派遣了比丘Devi-mati來, 應彼造此入二諦,|應他的請求我造了這部《入二諦》, 當今智者應探究。|當今智慧的人應該加以探究。 碩學阿闍黎吉祥燃燈智所造《入二諦》竟 跋:班支達本人及譯師甲•精進獅子い,共同翻譯審校。 ── 註釋 ── ヾ一般藏譯的佛典,都會在前面加上翻譯的敬禮。本論無此譯敬,似乎是個例外。 ゝ阿底俠在《入二諦》中所表現對「世俗諦」的看法,與智藏(Jnanagarbna)、 寂護、蓮花戒等瑜伽行中觀派學者的看法幾乎一致。可見阿底俠的中觀思想中也摻 雜了此派的學說(參見《中觀思想》,頁239∼65)。 ゞ「滿意」是“nyamsdga\',欣樂”的權譯。 々同ゝ。 ぁ“dBumapalamimthummed”一句,字面意義很清楚,但真正涵義卻不易確定。江 島式的譯法與筆者一致(參見《龍樹教學之研究》,p.363)。Linder則譯為: Itisnot﹝however﹞unlikelythatthe Madhyamika﹝understands the absolute﹞ (p.194)。 あ此頌與清辨《中觀心要領》(Ot.5255)第三品,第十二頌的內容完全一樣(參 見《中觀思想》,頁217)。 ぃ第25頌與《難釋處》「智慧與方便品」中述及中觀師承的那一頌,一模一樣。 い精進獅子(brtson\'grussengge)是阿底俠的藏人弟子之一(參見《青史》,頁 173)。 後記:本論中譯及註者為陳玉蛟先生(釋如石),原FDEER兄將論頌貼於本版,弟 續依陳註完成本篇,以利網友參考。 輸入者:fdeer.bbs@bbs.nchu.edu(fdeer) keyboard.bbs@csie.nctu.edu(筠筠) 晚學補述: A.二諦:指真諦與俗諦。並稱真俗二諦。諦,謂真實不虛之理。真諦,又作勝義 諦、第一義諦,即出世間之真理。俗諦,又作世俗諦、世諦,即世間之真理。必須 注意的是,「真諦」的一詞最早出現在「中阿含經卷七分別聖諦經」,但尚未出現 「俗諦」一詞。也就是說,佛法本無二諦之分,世尊只教導眾生四聖諦的真理,所 以,這二諦之說,是佛滅後,世人在遠離佛法的中心思想後,所產生的論述。因 此,佛說的正法不應當認為有二諦的說法。 B.勝義諦唯一:世尊所教導的解脫生死方法只有四聖諦,然而,佛滅後,由於對四 聖諦的不瞭解,終於出現了不同的看法,而導致了所謂「無量法門」的迷思觀點, 阿底俠尊者因此要強調勝義諦唯一了。 C.然而這勝義諦不再是四聖諦,而是中觀學派的觀點。由於,眾生皆害怕世尊的 「無我」真理,於是,中觀學派採用「空」的概念代替了「無我」,於是,後人開 始忘記了「四聖諦」,不再說「無我」,而只記得一個模模糊糊的抽象概念→ 「空」了。當然,所影響的就是佛教又稱為「空門」了。 D. 涅槃,Nirvaina是形容詞不是名詞,所以,涅槃並非是一種境界,那麼,涅槃 便和所謂的無為法境界無關。涅槃只是形容生命現象不再輪迴而止息,也就是解脫 生死的狀態,而不是不變易的無為法性質。 E.現量即感覺,乃尚未加入概念活動,毫無分別思惟、籌度推求等作用,僅以直覺 去量知色等外境諸法之自相。比量就是即用已知之因(理由)比證未知之宗(命 題),以生決定之正智。無論是現量或比量的說法,也都不是世尊所說的,這是瑜 伽學派的論述之一,因此,在此處,阿底俠尊者是以中觀學派的觀點來批判瑜伽學 派的觀點。 F.分別無分別:這也是佛滅後,部派佛教開始以「實有論」【上座部】及「唯象 論」【大眾部】來解釋世尊的正法,於是紛爭不已,在此處,阿底俠尊者還是以中 觀學派的觀點來批判一切說法。二識:指的是瑜伽學派的阿賴耶識與分別事識。 G.因果論,為世俗的看法,中觀學派是駁斥一切宗派及外道的因果論。 H.法性:指諸法之真實體性。亦即宇宙一切現象所具有之真實不變之本性。又作真 如法性、真法性、真性。又為真如之異稱。「法性」:出於大乘大品般若經及菩薩 地持經的說法,中觀學派認為「法性」是空的,真常唯心學派則是認為「無我」的 背後就是有這麼一個真實不變之本性,然而,如果採用佛教第一次結集的判教方法 來看此一觀點,那麼,無論是何種說法,其實都是已經違反了三法印的諸行無常及 諸法無我,而不算是佛法的真諦。大乘各宗,對此的辯駁是,三法印為小乘的觀 點,在成佛的聖義境界中,只有涅槃寂靜。 晚學後記: 入二諦一文,還是陷入中觀與唯識學派的千年爭論,隨著歷史的演變,唯識學派早 已絕滅,而中觀學派也隱沒於真常唯心學派之中,後人學佛者在讀取這些論述時, 如果不回到世尊正法的原貌,那麼將會永遠陷入這些迷思當中,再也沒有機會見到 生命的真相。 印順導師在「中觀今論」自序中認為:「龍樹論說:三藏確是多說無我的,但無我 與空,並非性質有什麼不同。」然而,在解脫生死的理解上,還是採取世尊「無 我」的說法較好,何故? 1.「空」這一字,究竟不是世尊時時刻刻掛在嘴邊的。而「無我」卻是時時刻刻掛 在嘴邊。 2.「空」這一字,確實表現出世尊的中道思想,但是,這畢竟只能深刻的表現出 「緣起」,而不能完整表達出生命的現象、生死的原因、修行的次第以及涅槃的究 竟。 3.中觀所謂的「二無我」(二諦),強調不但「我」要空,而且「法」也要空,然 而,只要是證入四聖諦中的「滅」,便能徹底達到「無我」而能解脫生死,這,其 實跟宇宙現象一點關係都沒有,又何必多此一舉,強調「法」也要空?但是,話說 回來,「法」也要空是糾正有部太過強調宇宙萬有的現象。 4.解脫生死,不是要五蘊皆空(空含識與色),而是要徹底切除識與色(法)的相 依相緣(龍樹對空的定義比較無法明顯表現出來);不是要二諦,而是得要把感官 及心理活動等一切經驗平息與寂滅,因此,連中觀學派自己也認為修到最後,還有 一個「空」的話,也是不對的,因為,「空」,畢竟還是屬於一切經驗的體證。 入二諦一文,晚學點出一些不一樣的見解,主要是表達,中觀學派確實有比其他學 派的觀點較為優勝,但也有模糊不清而造成無法清楚的表達世尊正法之處。不過, 晚學見到的畢竟是建立在晚學所能見到的,未必是正確的,因此,如果,晚學的見 解能引出同修大德更深遠博大的想法或指導,那,才是晚學的目的。 -- 淨∵.。∴﹒.∴∵豐∵.‥千尺鯨噴洪浪飛‥˙∴﹒ 一聲雷震清飆起.∵BBCALL相关参考
指一法与多法成为各别之体用。为「同体门」之对称。华严宗谓一切诸法一一相异,各由不同之因缘而生,彼此体用差别非为一义。于「因六义」中,此为待缘之义,有相即、相入二义门。(参阅「异体相入」5160、「异体
指一法与多法成为各别之体用。为「同体门」之对称。华严宗谓一切诸法一一相异,各由不同之因缘而生,彼此体用差别非为一义。于「因六义」中,此为待缘之义,有相即、相入二义门。(参阅「异体相入」5160、「异体
指一法与多法成为各别之体用。为「同体门」之对称。华严宗谓一切诸法一一相异,各由不同之因缘而生,彼此体用差别非为一义。于「因六义」中,此为待缘之义,有相即、相入二义门。(参阅「异体相入」5160、「异体
即理入与行入之二入道要旨,及行入之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等四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载菩提达摩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以入道之途,不出理入与行入二种:(一)理入,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
即理入与行入之二入道要旨,及行入之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等四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载菩提达摩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以入道之途,不出理入与行入二种:(一)理入,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
(术语)新云无寻有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中间禅之禅定也。参照三三昧条。
(术语)新云无寻有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中间禅之禅定也。参照三三昧条。
(术语)新云无寻有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中间禅之禅定也。参照三三昧条。
(术语)新云无寻有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中间禅之禅定也。参照三三昧条。
者按:入二十一世後,藏佛教影力也越越大,在此期,“六字大明咒”著不同寺院、不同明星的唱,逐地大所熟悉。一些人可能不知道何佛教,也不了解藏佛教有何秘密,懂得哼唱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相比,“普王如三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