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八)

Posted 日本人

篇首语: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轉載自 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 已獲得 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 第八講 八十三年十月三十一日 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 現在不按照本書的頁數,一段一段的和大家討論,而是先指出幾個重要的大綱,再說 明它所要顯示的內涵。 從三十八頁一直到三十九頁,書中告訴我們,學射藝是進入大道的一個方法。但是射 藝要學到什麼狀態呢?它所要達到的那個狀態叫做「無機心」。「無機心」不是癡癡呆呆 的狀態;有時候我們坐在這裡,糊里糊塗的像睡覺一樣,這個不是「無機心」。它是我們 內心當中的執著,澈底淨化的狀態,那個時候宇宙間的所有東西,我們都可以看得清清楚 楚,它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本書所提出的,還僅是侷限於射藝的這一部份)。 作者的故事你們仔細看完了以後才會了解,只有在「無機心」的狀態當中,才能夠做 到別人絕對做不到的事情。換句話說要是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一定得在「無機心」的狀態 當中做好。不過,有一個現象是我們要特別小心的,那就是證入「無機心」的狀態時,思 惟和練習的能力都會消失,怎麼辦呢?惟一的辦法是事前做好準備,所以三十八頁上面告 訴我們,在還沒有進入「無機心」之前,可以學到的技術部份,必須練習到十分純熟的地 步。 禪宗所說的「開悟」,也就是佛法所說的證入空性,其特徵即本書所說的「無機心」 。不過性質雖然相同,「開悟」的內涵遠超過本書所說的「無機心」甚遠。二者深淺有別 ,但都有個共同的情形,那就是假如先進入「無機心」的狀態,學這件東西不但學不好, 而且也不會、不想去學。所以本書才會提醒我們,在還沒有進入「無機心」之前,關於這 個學問的技巧部份要先練得非常純熟。所以作者必定要先把「射箭」的技巧射得非常純熟 ,就如寫字要寫得非常熟練一樣。做任何一件事情無一例外,愈練愈熟,愈熟愈巧,所以 有一句話說「熟能生巧」。譬如騎腳踏車,剛開始練的時候,坐上去、跌下來;坐上去、 跌下來…練到最後,技巧純熟了以後,一跨上去,兩腳一踩輪子,車子就自然往前滑動, 不用刻意去想要轉彎、想要煞車,到時候自然就轉彎了、就煞車了,不用動腦筋去想,只 要坐上去,自然就不會跌下來,這個狀態也可以說是一種「無機心」。因此必需先把那技 巧學會了以後,就會自然而然用「心」來駕馭。不過這個「心」還存在著執著,所以這本 書就告訴我們,必需把屬於技巧的那部份練得非常純熟,練到什麼狀況呢?好像自動自發 的樣子,實際上還是由「心」來控制,進一步再把那個「心」進入到「無機心」的狀態, 到了那種狀態,所要學的那樣東西──現在作者所要學的是射箭,就可以達到別人絕對做 不到的地步。 學習任何一個「大道」都一樣,得先把它的技術部份學得十分純熟,例如日本人學「 武士道」,第一步得先把劍的技術部份練熟;學「花道」,第一步得把插花的技巧學好; 學「書道」,第一步得先把練字的技術練好……既然無一例外,那麼,請問,我們現在所 學的「佛道」,在正式進入「無機心」之前,應該學些什麼呢?是不是也應該有所準備呢 ?準備些什麼呢?言簡意賅的說就是六度萬行!一定不能等到證了空性以後,再去行六度 萬行。【法華經】上面就告訴我們,一旦證了空性以後,處在空性當中,不但活動的能力 大大減低,而且也不想去動了。所以佛經上面告訴我們「沉空滯寂」,那種非常美妙的境 界現起,誰還願意去動、去忙其他的事情呢?因此證空性之前,一定要先去幫助人家,學 習各式各樣的東西,這就是相當於本書作者所說的,應該練的技巧部份,要把它整個學會 。「廣論」也是如此說的:一定要先學悲心,否則一旦證得空性,在「空」當中什麼都緣 不到,也不會去緣。可是,假定為了救一切眾生,那個強大的悲心引發出來以後,即使證 得了「空性」,那個「悲」的力量餘勢還在。你們還記不記得「廣論」這段話? 努力學到後來會怎樣呢?我們看三十八頁的最後一行:「它對外的表現必須自動的發 生,而毋須靠智能的控制和思惟。」就像我剛才所說的騎腳踏車的狀況,剛開始做時很困 難,等到純熟了以後,就能得心應手。當把技巧部份練熟以後,再進一步練習「無機心」 。 正因為這個技巧部分必須非常熟練,而那個技巧又是沒有什麼道理好講的,所以,只 得重複練習以達純熟。我們要學一樣技術,一天到晚只靠老師告訴我們要這樣、要那樣, 有沒有用呢?沒有用的!就像要學游泳,老師在課堂裡面教導我們技巧,教完了,發一張 考卷給我們,我們一一做答,結果考了一百分,等到真正跳到水裡面要游泳時,這「一百 分」有沒有用呢?「一分」都沒有用!你考的分數是一百分,跳到游泳池裡就像石頭沉下 去了,嚴重的話還會遭到滅頂的不幸。所以不能只在教室裡面教我們怎麼游泳,而是帶我 們到游泳池裡,不停地游,不停地練,把老師教我們的方法熟練,如此也許卷面上「一分 」都考不出來,但是真正游泳的時候,有能力浮在水面上,一跳下水能得心應手地游來游 去。因為這樣的理由,所以,書上三十九頁第二行這樣寫著:「日本式的訓練和教導,正 是採取此一形式,並以熟練為要旨。」為了要達到熟練,沒有道理可講,也沒有其他的辦 法,惟一的方法─「練習,又練習,再練習,重覆又重覆,愈練愈加緊,是它最突出的特 色。」我們做很多事情,都要這樣做,才能熟能生巧,水到渠成!既然任何事都要這樣, 那最究竟、最圓滿的佛道,怎麼能不這樣地練習、這樣地重覆呢?做一件事,不管遇見多 大的困難,絕對不要退,要嘛不做,做了以後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必須要以這個意 志去克服一切困難,才可望做到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練習…直到純熟成功,否則會做了一 點點或遇到困難,就覺得好麻煩,而退卻下來,甚至於會癡望奇蹟出現,最好樣樣東西從 天上自然掉下來,最好今天晚上睡了一覺,明天早晨醒來就成了佛。──然而天下怎會有 這種事情?本書這一段的敘述主要就是告訴我們這一個特點。 成功不會憑空掉下來,技術純熟一定要重覆練習,所以第三行繼續寫著:「這佔了整 個訓練中長長的一段。一切傳統的藝術,莫不皆然。示範,示例;本能,模倣-這就是師 生之間的基本關係。」這是日本人一向採取的方式。我們都知道,中國有非常深厚的道德 交化,但這一套固有的傳統寶貝,自從西方人的科學文明進來了以後,幾乎被毀得無影無 蹤,真是可惜。反過來,看看日本,日本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從中國傳入的,包括佛法。當 西方人的概念傳到日本的時侯,日本人儘管也接受西方現代的科技知識,但是並沒有把自 己的傳統遺忘或摧毀。看三十九頁第四行所寫的:「雖然在最近的數十年中,日本引進了 新的教育題材,歐洲式的教育方法,也已獲得了立足之地,無可否認的為日本人所了解與 施行。」這幾句話,就是說明日本人接受了西方的教育。但是有沒有放棄自己的東西呢? 我們看下面這句話:「但日本人對新事物的初期熱誠,卻並未使此教育改革觸及日木的藝 術風格。」這幾句話更清楚地指出,日本人不但吸收了西方人的教育方法,而且對西方人 傳進來的新事物很熱衷,甚至於把日本很多傳統的方法改革了,但日本基本上的藝術風格 卻一動也不動,換句話說,日本的藝術風格保留的完完整整,絲亳未損。 作者在這一段的最後提出一個疑問說:「這是怎麼回事呢?」也就是說,日本人的藝 術風格怎麼會不受西方的影響呢?下面那一段很有趣,作者說:「這個問題不很容易答覆 ,但是仍須一試。即使是一個很概略的答案,也可以使讀者多少明瞭,他們教導的法式和 模倣的意義。」雖然很難回答,他仍舊願意試一試,的確,這也是我們應該努力去思惟觀 察的地方。為什麼在這裡要停下來思惟呢?假如我們真正能了解這個特點的話,可以不斷 吸收外面又多又新的知讖,吸收以後不但可以利用它,而且自己好的東西也不會動搖。否 則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頑冥不靈,固守自己的東西,不肯去吸收外來的東西,結果呢 ,因為時代在變,別人的確有好東西,我們因為不能吸收,而為潮流所淘汰。另外一種是 一味求新求變,吸收了外面的好東西,卻把自己原有最精彩的東西毀掉了,後一種更可惜 。 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這就是我們最大的不幸。我們古代有最精彩的東西,但都因吸收 了外來的東西而毀掉了。實際上,拿外國人最精彩的和中國人最精彩的相比的話,完全沒 得比。西方人最精彩的假定值一百塊的話,那麼中國人最精彩的至少值一千萬,一千萬和 一百塊錢,怎麼能比呢?現在我們居然把西方的「一百塊錢」拿進來,把自己的「一千萬 」毀掉了,豈不是顛倒? 你們現在看到日本的禪道、射藝很有名,但是仔細想想看,日本人所講的禪,是不是 從中國傳過去的?當然,禪的發源地是印度,因為佛教的中心在印度,但是禪的真正發揚 光大是在中國。還有日本的箭術,真正最早講射箭的是中國,儒家的六藝──禮、樂、射 、御、書、數。可惜、後來沒有傳下來,而傳到日本後,他們把它保留並發揚光大。 中國古代講「射」是有師承的,不妨告訴你們幾則中國古代有關射的故事。四書上面 提出兩個故事,一個是夏朝的后羿,還有一個是周朝的尹公之他。我現在告訴你們尹公之 他的故事,他是一個武士,是帶領國家軍隊的將軍,有一次,正在與敵國打仗的時候,突 然生了病,不能休息也不能請假,他很擔心,敵人正好趁他生病的機會攻打他,他就只有 死路一條了。於是他就問屬下:「今天對方來的人是誰?」屬下就告訴他:「來的人是敵 方射箭技術最好的一個人。」他一聽高興的說:「這下我得救了,我不會死了。」大家感 到很奇怪,就問他:「來的人既是箭術最好的人,你怎麼反而說不會死呢?」他回答:「 這個人的箭術,是跟他老師學的,而他老師的箭術正是我教出來的。我這個弟子是個很有 道德的人,他教出來的弟子一定也會尊重一個原則,絕對不會把自己學的藝術來害他的尊 長,所以我不會死了。」 果然,兩個人碰面以後,對方看他一動也不動,完全不想射箭的樣子,就問他:「你 為什麼不拿出弓箭呢?」他說:「我今天生病,沒有力氣,所以不能動。」對方一聽,就 拿出一根箭,一根箭包括箭羽、箭鏃、和箭桿,中間是箭桿,頭上面裝有鐵製的金屬物, 很尖銳也很牢固。對方就拿出那根箭來,在輪子上敲,把箭鏃上鐵的部分敲斷了,然後才 射出箭。如果箭頭上沒有鐵的金屬物,即使射在身上,也不會射傷。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 呢?他說:「因為我的老師是跟你學射箭的,所以我不能用刀來傷害你,這是講『義』。 不過,今天我們相爭是為了國家,所以也不能不射,只好把箭鏃頭上的金屬物敲斷,以免 射傷你。」最後,連射三箭,就離開了。這個故事說明了古代「師」、「弟」之間的關係 非常嚴密,射箭可不能隨便射的啊! 我再講幾個故事。這些平常的人不了解,一定當作「故事」聽,但我們要瞭解知道這 都是事實。你們有沒有聽過李廣這個人?他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人們都尊之為飛將軍, 是西漢時人。有一次他到野外打獵,到了山上,有一塊石頭很像一隻老虎,他遠遠的看, 看不清楚,誤以為是一隻老虎,就拿出一根箭來,對準那個石頭射出一箭。李廣是個神射 手,一射當然射中了。因為他以為是老虎,看到老虎一動也不動,覺得很奇怪,這隻老虎 就是被箭射中,死了之前也要跳一跳、動一動呀!怎麼亳無動靜呢?他好奇的跑過去一看 ,赫然發現原來是一塊石頭,更讓李廣驚奇的是那根箭整個的射進石頭裡面去了,他覺得 自己的力量怎麼這麼強啊!於是他回到原地再射,但是怎麼射都穿不透石頭,只是射在石 頭上面,一射到石頭表面,「砰」一聲跳掉了。「砰」一聲跳掉了,再也無法射穿石頭。 更早的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叫熊渠子的人,他是有名的神射手,有一天晚上, 他看見一隻老虎,實際上這隻老虎也是一塊石頭,他就拿出箭來,一射就射中了,當晚他 並末理會這隻老虎。第二天跑去一看,和李廣的情形一模一樣,是個石頭,而且他射出的 箭也穿透了石頭,後來他又再去射,怎麼射也射不透石頭。 還有一個更早期的人,也是個神射手,他更妙,他獵鳥不用箭,只用弓。通常真正打 中獵物的是箭,把那張弓彎過來,然後把箭射出去。但是他不是這樣射傷獵物,他拿了那 張弓,對準一隻鳥,「噓」「噓」的那麼一發,鳥就跌下來了。你們如果聽見這個故事, 一定會想,這個人真是異想天開,做這種事情真是笑話。在以前我們一定會以為這是神話 ,但事實就是這樣,等到你們把「射藝中之禪」這本書了解以後就會相信其真實性。 我但願有機會把這個道理告訴你們,等到你們真正了解這個道理以後,就會確信不疑 ,事情就是這樣。但是最可惜的是我們現在都向西方人學習,西方人他們所見到的,不能 說他們見不到,但見到的實在非常有限,然後,自以為見到了一切,便否定所未見的一切 ,這是最最可怕的一個事實。 以簡單的例子說明,譬如我們去量一間房子,量出這間房子有多少長,現在請問,假 如單單說這間房子有多長,這句話有沒有多大意義呢?要表達這間房子的大小是沒有多大 意義的,因為也許這間房子是三尺長,但是它的寬可能只有兩尺寬,也可能是三、四尺寬 ,或五、六尺,同樣的長,可是不同的寬,卻會影響房子的大小。 進一步,如果這間房子要當倉庫堆置東西的話,還要一樣很重要的條件──它的高度 ,如果這間房子高度很低,堆置的東西就很少;高度很高堆置的東西就很多。實際上,還 有其他很多關鍵性的問題存在,即使我們把這座房子造得很大,但是要堆置東西的時候, 說不定地基下面的土很鬆軟,東西就堆不多了,隨便堆放一點東西也許可以,如果要堆放 很重的東西,就會壓下去,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與一間房子有關的東西很廣很多,假如 只固執很淺的一部分,其它的部分我們就完全不能了解。現在的科學就是犯這個毛病,只 認識最小的一部份,然後在所認知的範圍裡鑽牛角尖,總覺得自己這個最科學,其它的都 不科學,執守自己的而否定其它的。 當你們看了這本書以後,有沒有注意到作者這個德國人為什麼學不好呢?因為他受了 西方人的影響。而日本人為什麼學得好呢?因為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傳統。所以三十九頁倒 數第四行說:「日本學生來時帶有三件東西:良好的教育,對所選藝術的熱愛,和對老師 絕不批評的尊敬。」這三件東西對我們的學習很重要,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深入討論 。 第一:良好的教育。我們對日本的整個風格,並不是很了解,以中國來說,我們的傳 統,都是以儒家精神為主的,所以自古以來非常重視「孝悌」的教育。凡是一個講孝悌的 人,不論走到那兒,一定會考慮到別人,對父母不但不會忤逆,而且聽話孝順;對兄弟不 但不會爭論,而且友愛照顧。以孝悌為基礎,進一步尊敬尊長,在這種情況之下,尊長、 老師給他的教導,它一定很恭敬、很認真的接受。可惜,目前的教育受西方影響,產生了 很大的缺點。最嚴重的是把教育交給「電視機」,孩子們從小看慣了電視,玩慣了電動玩 具,將來長大了無一技之長,更無刻苦耐勞之能力,只想坐享其成,想盡辦法賺錢享受, 賺不到時就當流氓、去搶去偷,不如意時就飆車吸毒麻醉自己。這樣的一生,最後一定下 墮。這真是現代教育帶給我們的致命傷。 第二:對所選藝術的熱愛。日本人一旦選定了一項藝術,就對它有非常強大的愛好, 而把全部精神貫注進去,這樣才能夠學得好。以我們現在來說,學了佛以後,要有非常強 大的善法欲,我們不但要學一生,而且要生生世世永遠學下去,再大的困難絕不退卻,不 到成佛絕不停止。因此,對於自己所選擇的路一定要熱愛它,才會推動著我們不停地走下 去。 第三:對老師絕不批評的尊敬。廣論告訴我們,我們學佛學得好不好,依止師長極端 重要。當然,這個師長須是個好老師。如果找到具足條件的師長,對他要有信心。像本書 所說的,如果對老師沒有絕對的信心,射藝是學不會的;而我們學佛更是重視依止師長, 更強調淨信心的重要。 學生對老師要有絕對的信心,老師對學生又是怎樣呢?書上說:「日本人的師生關係一 向是一項人生的基本義務。因此,在老師方面必須負起遠超過他的職務的重大責任。」那 麼,老師是怎麼去教學生的呢?他不會講很多道理,只是告訴學生怎麼做,所以四十頁第 一行說:「老師常避免長篇大論的說教和解釋,只循例發些命令,並不打算學生會問問題 。」老師只向學生發些命令,然後學生就在那兒慢慢摸索。學生做錯了怎麼辦?很妙喔! 大家看下面那一句話:「他對學生所做錯誤之努力,淡然旁觀。」學生錯了,老師不急著 糾正他,就讓學生在錯誤當中不斷的摸索,因為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是─「毫不希望他們有 獨立性和自發性,只是耐心地等待他們生長、成熟。兩者都有的是時間:老師不催逼,學 生也不過分耗費精力。」 為什麼老師這樣對待學生呢?我們看下一段第一句話:「老師完全無意要學生的藝術 稟賦提早成熟。」這一句話很重要、很富意義。做任何事一點都急不下來的,不管是老師 教還是學生學,都須一步一步的努力做才可望完成。那麼老師第一件要做的是什麼呢?請 看下一句話:「他認為他的第一件工作便是使學生成為一個精嫻技巧的匠人。」學生怎麼 辦呢?書上說:「學生則以不倦的精進為報答,以實現老師的這一番心意,就像他再沒有 更高的志趣一樣。」學生努力把自己應該學的技巧,學得非常的熟練。雖然,他真正的目 標不在技巧,而在「大道」,也就是「無機心」,可是,第一步老師根本不教「大道」, 只是讓學生在技巧上面熟練。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如果像一般人一樣,說「我是求大道 的人,老師怎麼一天到晚只教我這個呢」?就會因此抱怨而退失信心。所幸日本人先天上 面教育就非常優良,學生不會抱怨。老師教他怎麼做,他就死心塌地的做,而且以精進不 倦做為報答;老師教他繼續磨這個,他就去磨這個,而且很努力的去做。這兩句話,對我 們學佛的弟子是極端重要,如果這一點學不好,學佛是絕對學不好的。 我們學佛,常常有一個概念──我來就是要大徹大悟的,我來是要成佛的,我來是要 往生的,我來是…,一大堆的要這樣、要那樣,心裡面老是想要很快達到目標。學佛就希 望三天能成佛;三天不成,三個月總成吧;三個月不行,三年總成吧!念佛就希望老師趕 快教我怎麼念,才可以念得一心不亂,好往生極樂世界;參禪就希望老師趕快教我開悟的 方法。事實上,佛說得很清楚,佛最讚歎隨喜的是「六度萬行」。他前面不教我們怎麼大 徹大悟,教我們要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自利以後要利他,行 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世間的藝術要想達到登峰造極都不可以急,何況是世出 世最圓滿的佛法?學佛居然匆匆忙忙的急求解決,有這個道理嗎? 談到這裡,有人會反問:如果我們不著急,那在生死當中流轉,不是很危險嗎?那怎 麼辦呢?例如大家常說的「隔陰之迷」,到時候怎麼辦呢?本書前面說的技術部分要練得 很純熟,我們做護持就是做那個技術部份。現在我們修行佛法的人,要行六度,資糧才可 以積聚,那麼,萬一積聚不足就死了,怎麼辦?同樣的道理,現在我們既然是護持別人學 ,自己學都還沒學,那麼,萬一還沒學到就死了,怎麼辦?這個問題,佛法裡都給了我們 最完整的答案。要知道,我們之所以會是護持,是因為資糧不夠,所以,這一生我們努力 護持,下一世來我們就像小沙彌一樣,十二歲就被送到佛寺了,身不由己地來學,我們的 希望不就是如此嗎?這個道理了解了以後,對我們該做些什麼事就很清楚了,而且知道做 事的時候要全副精神去做。否則,又要學又要做事,結果兩頭都想顧,兩頭都顧不好。 總之,每個人都要認清自己走的路,然後,一步一步穩穩當當的走;這一生、下一生 、再下一生、生生世世的走上去。 我們再回到要討論的課程,書上四十頁以後,作者舉一些實際的例子說明,譬如插花 、畫畫、藝術等等。這一部份你們自己看一看就可以了,不必再細說。現在跳到第四十三 頁,由於老師不斷的教導他,慢慢的,他才有了這樣的成就,成就了以後呢?看這一頁的 第二段:「即令他的才具足夠勝任這愈益加重的壓力,在他成功之途上,仍有一個極難避 免的危險。這危險不在他因自滿而浪費了生命──因為東方人並沒有妄自尊大的素性── 而是在有了成就以後,聲名大噪,遂致故步自封。換言之,其危險性乃在於從此他的行為 便處處表現,惟有藝術性的生命,才是正當的生命。」這整段話的意思是什麼呢?眼前我 們雖然還沒有到書中所說的程度,但是它的確是我們修學過程當中,將來會遇見的實際問 題。自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都是最危險的東西,更確切地說,一個人一自恃,會以為 就是這個才是對的,別的都不對、別的都不行,換句話說,慢心一起,就會「慢如高山, 法水不入」,現在的科學家也犯了這個毛病,如果說科學家毫無成就,那也不夠客觀,的 確有他們的觀察面。但是,最麻煩的就是「自恃」,總以為除了科學以外,別的東西都沒 有了,實際上他們所看見的僅是宇宙當中最細微的那一點,比起宇宙的浩瀚幾乎等於零。 老師早已預見這個危險,因此很謹慎而敏捷地繼績引導學生,及時撥轉學生的方向, 以免學生走入歧途。但老師畢竟只是引導,這一條路還是學生個人自己去走的。所以四十 三頁的最後一行說:「老師就像這樣的讓他的學生走他自己的心路歷程。」日子久了,學 生會產生什麼情形呢?繼續看,四十三頁最後一行:「接受力日益增加的學生,也讓老師 將若干他只曾耳聞的事物景象,引入他的視域。由於他自身的經驗,這些景象的真實性, 到此已漸漸成為可以捉摸了。」因為學生不斷地走,慢慢的,接受力自然一天一天的增長 ,也就是說他自己經驗到了。很多事物的景象,必須自己經驗到了,才能夠了解它的真實 性,在沒經驗到之前,聽老師講,經驗到了以後,自己看見了。由於他親自體驗到,所以 以前只是耳聞的事物景象,現在引入他的視域;以前這些景象模模糊糊的,現在都變成真 實而且可以捉摸了。 這些描述都是說明佛法最重心的道啊!所以下面說:「老師叫這些景象做什麼名稱, 完全無關宏旨,他也許根本不提它們的名字,而學生卻能了解他的意思,即使老師保持緘 默也一樣。」最後一句話很有意思,即使老師不提,不只是不說明,連口都不開,學生也 能體會得到。說到這裡,佛門裡面有一個公案──「不二法門」這是【維摩詰經】上的一 段公案。很多大菩薩談論佛真實的境界是什麼?大家紛紛描述,最後,文殊師利菩薩請最 高位的一個大菩薩──維摩詰大士,請他說說看佛的實相是什麼內涵。照道理,維摩詰大 士應該很認真的站起來回答,結果他卻好像沒聽見一樣,癡癡呆呆般的坐在那裡。我們看 起來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沒道理呢!但是文殊菩薩可不這麼想,他說:善哉!善哉!大士 是真正的在這兒說「不二法門」啊!本來當場很多人還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經文殊菩薩一 講,才猛然發現了。所以前面的人講了那麼多的話,都比不上維摩詰大士的一句不講。文 殊菩薩請他,他就是不理,結果「不理」的這個表示卻是最好的表示。這個道理,說明很 多事物在我們未經歷之前,我們所聽到的只是依稀彷彿的,如果自己實際去做,慢慢走進 去的時候,經驗到了就能夠完全體會到其中真正的內涵。 繼續看下一段,書上說重要的是什麼呢?──「重要的是,他從此開始了一項內心的 變動。」佛法講的是內明,不是外面。但是現在我們所看見的都是外面,看到鈔票越賺越 多,財富越積越多……,所有我們現在玩的、看的、在意的東西,都是外面的。但是佛法 不是,射藝也不是,完全是「內心的變動」,所以,老師只是密切的注意他的動向,以他 所知的最秘密最深奧的方法來幫助他的學生,這個方法在佛法上叫做「傳心法」。佛法真 正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方法,講了很多道理,無非是要拿這個道理運用在內心淨化自己, 且漸漸的加深加廣,最後一步一步的透脫。 第四十五頁有一段話很有意義,談到要走一條路,但這條路非常難走,怎麼辦呢?書 上說想走這條路的人必須具備一個條件,而且只有這個條件,別無其他。請看四十五頁第 五行:「登峰造極之途是峻峭的。學生除了對他老師的信心之外,更無別物使他勇往直前 。到此時,他對他老師的造詣已漸能體會。老師是深邃內涵的活生生的典範,衹要他一出 現,學生便自然翕服。」登峰造極的路是非常峻峭的,要想爬到頂點很困難,難如登天。 怎麼爬上去呢?書上告訴我們的方法是:學生除了對他老師的信心以外,更無別物使他勇 往直前。 只要是「學」,祇有一個方法──對老師絕對的信心。換句話說,老師說,你就信。 除了這個外再沒有第二個方法好走了,這叫絕對的信心,譬如老師問這本簿子是什麼顯色 ?你們回答是藍色的,但老師告訴你們是白色的,這時候就要相信這是白色的。相信有兩 種,其一,老師說是白色的,我只好說是白色的,口中敷衍,心卻想明明是藍色的。如 果這樣,是毫無用場,因為,沒有信心或假裝的信心永遠學不會、學不好。那麼耍怎樣的 信心才可以學好、學會呢?老師說這是白的,你就想:老師告訴我是白色的,應該是白色 的,但我怎麼看成是藍色的呢?這裡面一定有問題,我要想辦法把問題解決,把它看成白 色的。這才是學佛時真正要有的信心!既然老師告訴我們這是白色的,就要一天到晚想: 這是我的罪障啊!明明是白色的,我怎麼看起來是藍色的呢?這時候就去懺悔祈求,一心 相信老師、依止老師繼續學下去才可能成功? 這本書就是不停的告訴我們淨信心的重要,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老師教作者拉弓 ,教他不要用力、肌肉不要動。作者想怎麼可能?這時候假如他對老師沒有信心,他願不 願意跟老師學呢?他一定不願意啊!所幸他對老師有信心,信得過老師所講的,於是一心 去「拉」,拉到最後,肌肉真的完全鬆開了。後來老師又教他放箭,教他不要「放」,他 又想明明我是在放,怎麼叫我不要放呢?.最後教他射箭要射中靶子,但是要閉上眼睛,不 能看靶子,不要看外邊,要看裡邊,裡面怎麼看呢?最後都是因為對老師的信心,聽老師 的話而成功了。假如對老師沒有絕對的信心,完全聽從老師,作者可能學會嗎?所以說除 了對老師絕對的信心以外,再也沒有其他能讓他繼續學下去的東西。 剛才告訴你們幾個古時的例子,如以箭射穿石頭,以弓彈殺鳥,在我們想那是很荒唐 的事情,但其實都是事實,真正的心路歷程就是這樣。所以,除了對老師絕對的信心以外 ,沒有其他的方法能使學的人勇往直前。將來我們真正學佛的這條路,最重要的就是在這 一點。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做的話,世間做不到的事情我們都可以做到,那時候再回過頭去 看科學,會發現科學真是幼稚,現在很遺憾的是大家學了科學而否定了一切,所幸有像【 射藝中之禪】、【前世今生】這一類的書問世,否則大家誤以為科學是萬能,而把真正最 好的東西毀壞,那真是一件最可惜、最嚴重的事情。 最後告訴你們一個比喻,這是一位科學家講的,形容現代科學家固守己見、否定一切 的可笑作風。就像一個人,駕著一條船到大海裡面去撈魚,到了海裡,他撒下一個小小的 網,結果網裡沒撈到一條魚,撈魚的人就下一個斷語:大海裡沒有魚。再問他魚在那裡呢 ?他說從樹上長出來的,他還辯說他曾親自去撈魚撈不到,但是他不了解,大海是那麼大 ,魚網是那麼小啊!今天研讀這本書,要突破的概念,就在這裡,不要把自己的概念,限 死在狹隘的範圍裡,好好張開眼睛去看一切,那時會發現,啊!世間這麼無限!這麼廣博 !而真正能洞悉一切,看見一切真相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佛!因此,我們要學佛。而世 間的學問,都要有絕對的信心,學佛,難道不要絕對的信心嗎?

相关参考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四)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四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昨天我們討論到第十四頁。綜上所述,本書所討論的射藝是什麼學習射藝終究的目標是什麼?作者已直截了當地告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二)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二講八十三年十月十八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現在,請翻開課本第五頁:「這種期望真是錯得不能再錯了。在傳統意義上,日本人對射藝,尊之為藝術,奉之為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七)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七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上次討論到第三十四頁,這一頁告訴我們,放鬆以後心就能夠靈活、能夠矯捷。「放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講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五)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五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請翻開第二十三頁,從這一頁到第二十四頁止,作者描述他總算懂得以「心」拉弓的意義。那時候,他恍然大悟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十一)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十一講八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上次討論到第五十三頁。現在,五十三頁第六行寫著──大師宣佈說,我們要進一步學新的練習了。這之前的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六)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六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三十一頁之前,談到本書的作者,這位名叫赫立格爾的德國人,到了日本後,第一步學習拉弓,花了整整一年的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三)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三講八十三年十月十九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昨天討論禪宗目前的情況,請看書上第八頁:「禪宗開闢了新的途徑,採用有層次的沉潛於自我中的方法。」古印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一)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一講八十三年十月十七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請諸位翻開第一頁「緒言」,緒言就是開場白﹔簡單扼要地介紹本書的內容,其中所述的重要內涵就是我要各位研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九)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九講八十三年十一月一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本書中老師告訴學生的一些話,如果是由普通人的嘴巴講出來,會覺得是個笑話而不予採信,但是,現在是出自最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十二)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十二講八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上次講到六十一頁。下面六十二頁提到,作者射到了這種程度,大師提議來一次考試,意思是說作者已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