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六)
Posted 佛教
篇首语: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轉載自 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 已獲得 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 第六講 八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 三十一頁之前,談到本書的作者,這位名叫赫立格爾的德國人,到了日本後,第一步 學習拉弓,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學會了以心拉弓,也就是說,那個時候他可以毫不費 力、肌肉完全放鬆的拉出最強的弓。第二步學習射箭,這時候老師警告他,射箭是更艱難 的課程,前面拉弓的功夫只不過是射箭的準備工作而已。果然不錯,作者勤練射箭,但是 一切努力都白費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可以從二十九到三十一頁,這幾頁老師和學生的對 話中,看出其端倪,這個端倪所顯示出的重要原則是值得我們深思警惕的。作者一向的概 念是要對著靶心去射箭,而老師的概念卻恰恰相反,作者執著著自己的概念,於是照著自 己的想法去做,卻越做越不靈光,這時候老師就告訴他,最重要的是要放掉自己,但是作 者就是不肯放掉自己,當作者向老師表示,他不能再等,老師這樣回答他,請看第三十頁 第五行:「你不能等待完成,卻抖擻精神準備失敗。」這句話道破了學生失敗的原因,更 是直截了當的指出一般人易犯的毛病。什麼叫做「抖擻精神」?就是以全副精神去努力。 什麼叫「準備失敗」?就是說我們努力的目的原本是希望成功,實際上卻適得其反,很努 力、很拼命的去做「失敗」!每個人犯的毛病都如出一轍──抖擻精神準備失敗。因為失 敗,所以大家就必須更策勵自己,更動腦筋去想辦法,然而越動腦筋越不靈光。 我們向來的想法和做法,都認為一定要靠我們自己,才能夠去完成一件事,但是作者 的老師卻對作者叫道:「你以為不是你自己動手做的事是不會發生的。」這一句話有很深 的含意,老師告訴學生,事情的完成是靠「它」,也就是靠跟自己沒有關係的這個東西完 成的,這種說法一般人聽起來覺得真是荒唐極了,不可理喻極了,和我們沒有關係的怎麼 可能會完成呢?但是作者的例子,不得不讓我們相信事實就是如此。 作者之所以會努力繼續學射箭,是因為看到老師毫不費勁的表演一套需要很大氣力的 功夫,學生做不到的老師做到了,老師所做到的那個境界和效果,強而有力的吸引著學生 ,使學生無條伴的信服,而願意繼續跟隨老師學習射箭。作者的這段心路歷程,正是說明 了我們修學佛法的時候,除了要有完整的理論、具足條件的善知識外,最重要的是我們自 己對善知識要有絕對的信心,也就是「淨信心」,如果這幾個條件不具足,學佛不可能學 得好,菩提道不可能走得上。 生起了信心後,作者要學射箭了,射箭的時候最重要的手不能發抖,因為手一抖,箭 就射不準了,於是作者便想盡辦法不讓手發抖,他把全部精神集中在這個上面。老師告訴 他不要去管它、放掉它,他還是執著要射中靶心,這就是他的根本問題所在。於是老師叫 道,請看三十頁倒數第二行:「『真正的藝術』,大師叫道,是無宗旨的,無目的的!你 越固執地為了擊中靶子射箭,你就越射的不好,而那靶子也會離你越遠。便是你的障礙。 你以為不是你自己做的事是不會發生的。」這一段話中的「真正藝術是沒有宗旨的」這個 概念我們要仔細玩味,深刻體會,實際上真的沒有宗旨嗎? 我們修學佛法,佛法最高明、最超越世問的就是「空」,「空性」就是佛出世所講的 法中最了不起、不共世間的地方,但是空並不是離開了世間去談空,而是說空性是一切世 間的真相,我們每天早晨念誦?【心經】,其中一大段話這樣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 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 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 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為什麼說這些東西「無智亦無得」呢?因為「無所得故」。 一般人的概念中,總覺得有一樣東西,我們要去獲得它,而佛告訴我們,這些東西都沒有 真實性的存在,沒有我們想要獲得的那樣東西,也沒有我們所獲得的這樣東西,因此我們 要的這個宗旨也是沒有宗旨的宗旨,既然沒有什麼東西是我們可以得到的,怎麼可以說有 什麼宗旨呢?這個真實的意趣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的,更不是時下所說的:「不要執著」 、「不要管它」。真正體會這個含意而達到這種境界的只有佛,能夠達到這種「無智」的 境界,就能無所不知,這是佛法最高明的地方。凡夫自以為知道了一切,其實所知非常有 限,因為侷限在自己的所知而把無限廣大的知忽略了,這是凡夫的致命傷,更是凡夫不能 成功的原因。 本書的作者,執著他自己的所知──射中靶心,因為他老是覺得這樣做是他的目標, 所以就射得越不好,越射不好心裡就越罣礙著這個目標,越是罣礙,障礙就一波一波出現 了。我們的概念和作者一樣,認為不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實際上是這樣嗎 ?妙得很!恰恰相反,如果把這個「我」拿掉了,想做的事情就如水到渠成般完成了,反 過來把這個「我」保存著,想做的事情,表面上似乎做到了,實際上不但做錯了不自覺, 而且永遠做不好。我們內心的這種執著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是不自覺的。 所以【楞嚴經】上有兩句話說的真是高妙,這兩句話這樣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知之一字,眾禍之本。」這個理念,容或眼前諸位不能真實的了解,但對於將來能不能 夠把佛法學的好卻有絕對的影響。世間法和佛法同樣是用我們的知,也就是腦筋去行走, 可是因為走法不一樣,結果也就不一樣,前者走的一塌糊塗,每天不停的忙碌,卻是忙著 吞魚餌,結果是一無是處。後者不但自己能夠從痛苦中度脫出來,而且還能夠幫助一切人 。同樣是「知」,為什麼解脫生死輪迴是它,陷入生死輪迴的也是它?佛法告訴我們,我 們所經驗的東西是無始以來的無明習氣,這個無明習氣使我們看不清世間的真相,但卻有 它的認識作用存在,我們就會根據這個認識作用,生生世世的忙碌,樂此不疲,輪迴不止 ,想要跳脫都不可能,想要放掉也不可能,比登天還難。 「知」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誤用了它,最後使自己受傷害了。怎麼樣才能把知 用對呢?最好的方法是依靠師友,本書清清楚楚的指出這個道理,就像作者學習射箭,第 一個條件要有老師,老師在佛法裡叫善知識,善知識最可貴的地方,是他自己實際走過這 一條路,而且走對了,所以他告訴我們的方法是正確的,我們跟隨這樣的老師學習這個正 確的方法,在學習的時候,還需要一群共同認識的同學切磋琢磨,才能不斷改善增上。佛 法中這位實際走過的老師,最完美最圓滿的稱為「佛」,這個正確的方法稱為「正法」, 和正法相應,跟隨老師學習的這一群人稱為「僧團」,除了師、法、友三個條件外,最重 要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淨信心。當然,在未跟隨之前,要如理如法的慎重選擇,選定以後, 就要以淨信心,依止著師長,照著他所教導的方法去做,自然會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能夠拿掉自己的見解,毫無保留的依止著師長,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但是一般人很難 做到,本書的作者也是一樣,但是他已覺悟到應該將這種無結果的習慣丟棄,所以他很羨 慕那些大師的學生們,能夠像小孩子一樣,讓老師牽著他們的手,領導他們,不論老師要 他們如何走,他們就如何走。這些日本學生就能夠做到這樣,使這位來自德國的學生羨慕 極了。日本學生來學習的時候,往往帶有三件東西,請諸位翻開三十九頁倒數第四行:「 日本學生來時帶有三件東西:良好的教育,對所選藝術的熱愛,和對老師絕不批評的尊敬 。」這三樣東西的內涵,書中並沒有詳細說明,我們可依【菩提道次第廣論】上所說的加 以探討,「良好的教育」需要事先的準備,就如道前基礎上所講的,要依靠善知識,而善 知識需要具足某些條件,跟隨老師學習的學生也需要具足某些條件,如此才能獲得真正的 成就,這就是良好的教育。「對所選藝術的熱愛」這就是強大的好樂心,一心一意的想要 學的心。「對老師絕不批評的尊敬」這就是淨信心,絕對不動搖的信心,我們學習任何事 ,這三者絕對不可少,走這條菩提道更是不例外。 請繼續看第三十二頁第五行:「這次談話──自從我開始上課迄今的第一次親密的談 話──使我感到極度迷惑。現在我們終於談到我學射藝的主旨了。大師所講的放掉自己, 是不是到「空」與「離執」途中的一個階段呢?我還未到達一個地位,可以感覺到禪對射 藝所產生的影響嗎?我到目前還無法探測無心機地等候的能耐,與弓的張力自動將箭射出 正確時刻間的關係。但是,只有從經驗中才能學會的東西,何必用思想去預期呢?」這一 段話中最重要的是後面兩句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做這件事必得經過經驗才能學會,既然 要經驗才能學會的東西,除了實際去做、親身去體驗外已別無他法了。在做的過程中,老 師會告訴我們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那時候我們一定要捨棄自己的見解和執著,想辦法揣摩 老師的話,摸索清楚以後,照著老師的方法去做,學習佛法的方式就是這樣。既然必需經 驗才能學會的東西,而我們並沒有經驗到,卻要拿我們的思想,去預期去思考,能得到什 麼結果嗎?而我們目前最大的致命傷,卻都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預期,各位要好好體會這句 話的特點,菩提道是一條我們從未走過的路,而且也是一條艱難的路,一定得靠有經驗的 過來人指導,就如同作者學射箭,一定得靠有經驗的大師指導,大師要求他怎麼做,他就 照著去做,大師始終不跟他講道理,如果沒有淨信心,可能這樣死死的跟著做嗎?這一次 師生親密的談話;作者仍然感到極度的迷惑,老師所講的「放掉自己」,他無法體會,但 是多次的失敗,使他了解經驗的重要,所以他在下面說了這樣一句話:「現在不是到了該 將這種無結果的習慣丟棄的時候了嗎?」作者使用的是疑問句,其實是肯定的告訴我們學 好一件事之前,必需先做好一件事──丟棄惡習慣,如果我們的習慣、我們的想法,不能 拋棄的話,永遠學不會。這種情況就像大師在前面所說的「抖擻精神,準備失敗。」我們 的一生都困在這個地方,我個人一路行來,不斷摸索的結果,發現自己的錯誤,現在把這 個經驗告訴大家,誠懇的希望諸位不要重蹈覆轍,一定要想盡辦法放掉我們自己! 那麼,憑藉著什麼東西來放掉我們自己呢?本書所借用的方法是用弓箭、用呼吸,他 的內涵離不開佛法所講的戒、定、慧。老師告訴作者,不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要這樣 做、要那樣做……這就是「戒」的內涵,學生把全部的精神,傾聽老師的指導,投入學習 ,這就是「定」的內涵。如過戒學不好,不可能學定。如果一個人有苟且、有偷心存在, 就會依照著自己的方法去做,一直等到一籌莫展、無路可走時,才會死心塌地,回過頭來 照著老師的方法去做。本書的作者就在這種狀態下學會了拉弓,但是,不幸的,他的偷心 沒有「死盡」,所以第二步學射箭時,又照著自己的方法去做,結果又出了毛病,這些都 是「戒」沒有學得很好。 世尊涅槃的時候,就像一個父親要離開兒子,殷殷叮嚀兒子,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戒 」,其他都是比較次要的。世尊在【遺教經】上這麼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珍重 尊敬波羅提木叉,當知此者是汝大師,如我住世,無異此也。」波羅提木叉就是戒,世尊 告訴弟子,你們跟我一起學習的人,在我死了以後,應該尊重戒,把戒當成老師,他就像 我在世一樣的教導你們,所以戒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是世尊的教誡,是我們應該遵循的法 則。 佛法初入門,信心很重要。我們常常說我相信,也常常覺得自己毫無疑心,但是如 果仔細檢查,我們根本沒有淨信心,舉一個最實際的例子說明,佛告訴我們,這件事可以 做,那件事不可以做,我們也照著佛所說的去講給別人聽,甚至倒背如流,理論講了一大 堆,實際去做時,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大家捫心自問,我們是照佛所說的話去做,還是 照自己的習慣去做?我們是持戒還是破戒?我們修學佛法,碰到重要關頭的時候,一定要 信佛所說,這才是真正的學戒。 「知之一字,眾禍之本」。平常高談闊論,做的時候卻和理論背道而馳,隨著自己的 「知」去做,這是一般人失敗的最重要原因。說起來很慚愧,這一方面我也一直學不好, 最近研讀論語,讀到「克己復禮」去思惟它的涵意並付諸實踐,生起了不少的感受,多多 少少在這個功夫上得了點力,再回過頭來想廣論,才猛然發覺原來廣論早就已經告訴我們 這些道理了。諸位想想看,廣論上那些話和克己復禮的內涵最貼切呢?有很多地方都點出 這個內涵,但是如果不把文字拿來實際行持,是沒有辦法體會出來的,像「捨自自在」, 「聽聞隨轉修心要」……等,都有這個內涵,問題是我們聽聞了這個文字和內涵,我們跟 它「轉」了沒有?我們是光談理論呢?還是去實踐了?透過這樣的再三反省,才會發現自 己的信心並非「淨信心」,而是「疑」,也才真正體會到見道的時候,破「三見」,疑見 一定先破,然後才破我見、邊見。 每天晚上做戒行持犯的時候,仔細去觀察自己在白天的時候,經常徘徊在三叉路口上 ,常常在路口無所適從。佛法告訴我們要這樣做,可是無始以來的習慣覺得不一定要這樣 做;理論上說要照著佛法,實際上卻是隨著習氣轉,而且習氣會找出好多種理由來教我們 應該這樣去做,這就是我們的致命傷,所以廣論上教我們要鬥煩惱。但是如果不認識煩惱 ,也無從鬥起。 鬥煩惱雖然是在共中士道才明白的指出,但是前面的道前基礎,四種資糧中已經指出 了,我們要淨罪集資就從這裡下手。四種資糧中第一件事是密護根門,其中第一個說「以 何防護者,謂遍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常就是精進,在【瑜伽師地論】上有兩種 解釋─「常有所做」「委悉所做」,這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有相同的內涵。論 語上有一句話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我們的心識之流,那個 時間就像這個「逝者」一樣,永遠不停的流動,只是在動的時候,隨順我們的習氣。因此 ,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要把正念提起來,而且是沒有間斷的提起來,真正做到「常有 所做」。要提起正念是很不簡單的,不只是說我念皈依就夠,而是要等到皈依的正念生起 相似的現行,譬如今年夏天精進佛七時,有人生起了皈依的覺受,那種經驗就是念念都在 皈依裡頭,而且念念像瀑流水一樣。對境的時候我要皈依法,念頭立刻提起來,煩惱的影 子來時就曉得自己該做些什麼?能夠「常有所做」,「委悉所做」,就是精進的力量,也 才能真正的鬥煩惱。同樣的,儒家所說,顏淵三月不違仁,他就是念念安住在「仁」上面 ,這種精神是我們要效法的,也是我們真正要去用功的境界。 繼續看第三十二頁倒數第四行:「有多少次我私下羨慕那些大師的學生們,像小孩一 樣,他們讓他牽著他們的手領導他們。能夠毫無保留地這樣做是多麼偷快啊!」老師告訴 學生們怎麼做,學生就死死的做,這就是淨信心,事實上,不可能用我們習慣上的想法去 想通這件事情的,所以在三十三頁最後一段這樣說──「『放掉自己』的程序,也同樣的 被分成段落,而仔細的練過。在這方面,大師也只肯做些簡略的示意。要實行這些練習, 學生只要明白(有些時候只要能猜到)老師對他們的要求是什麼便已夠了。」這一段話, 已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不要再講道理了,一講道理就錯了,因為這不是用我們的思惟可以 想出道理來的,那個時候,惟有對老師的淨信心才是絕對重要的。因此,今後我們真正要 學的就是淨信心。 這本書一再闡述的一個內涵,就是放掉自己的見解,依止老師的方法,死心塌地的跟 隨老師。但是,這個道理如果不是跟廣論教導我們的一起學習,我們是不敢這樣肯定的。 如果有人問,依止的老師,不夠條件,怎麼辦?譬如說,現在我們看到許多外道,如果死 心塌地的跟隨,怎麼辦?雖然不是外道,但卻說一些似是而非的相似法,混淆視聽,而讓 我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而毫不遲疑的跟隨他,怎麼辦?很幸運的,我們修學了圓滿的教 法──廣論,在道前基礎裡,就告訴我們所依善知識之相,我們根據這一點去判斷選擇我 們要依止的老師,決定了以後就生生世世的跟隨下去,這是廣論對我們最殊勝的加持。萬 一找不到這樣的老師怎麼辦?那就依靠戒,或者拼命的念佛,如果佛號也消失了,那就是 我們的業,只好在輪迴中不停的輪迴。 作者經過某一次跟老師親密的談話以後,以為情況應該會改善,結果卻出乎作者所料 ,請大家繼續看第三十六頁最後一行「下一堂課的時候,使我失望的是,大師仍然繼續以 前的練習:張弓、停留、放箭。可是他的一切鼓勵統歸無用。雖然我遵照他的教導不向張 力讓步,掙扎著要勝過它,就像弓的性質並不能限制它的張力一般,雖然我努力等待張力 自動將箭射出,雖然我做了這一切努力,每一箭都失敗了:古怪、拙劣、搖晃不定。直到 老師察覺我越來越被失敗的預感所壓迫,覺得這樣下去不但無意義而且有危險的時候,他 才改弦更張,開始一個嶄新的方針。」這一段首先談到,作者失望了,因為「大師仍然像 以前一樣的練習張弓、停留、放箭」一點都沒有改變,這說明了什麼道理呢?千古以來毫 無例外的,在我們的內心中,往往自覺得有一個「方便」可走,如果有方便可走,佛法便 不靈驗了。「佛佛道同」,唯一的方法,拿掉我們的宿習,棄捨以前的壞習慣就是淨罪, 依照著老師的方法學習到新東西就是集資,淨罪集資是我們修學佛法很重要的課題,可惜 往往被自己的習性所障礙了。就像作者一樣,第一次已經弄得焦頭爛額走頭無路了,老師 才肯告訴他。但是第二次,舊毛病又復發了,所以「死盡偷心」是極端重要的。 十多年前,有一位師長告訴我,你乖乖的跟著我,告訴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可是我 沒有跟隨他,卻到處去轉,他就說:「啊!你想要去看就去看看好啦!」他的意思就是說 ,你到處去看,都看過了、找遍了以後,沒戲好唱了,自然會回過頭來求我,那時候就沒 有什麼妄想了。當時,我並沒有聽懂他的話,現在終於了解了,這就是本書所說明的道理 ──以絕他年妄想,這就是淨信心的特點。在【密勒日巴尊者傳】一書中,也說明了這個 特點,密勒日巴尊者有了足夠的淨信心以後,他的老師告訴他:「現在你可以去修了,我 給你一個錦囊,不到時候,不要隨便拆開來。」後來每當密勒日巴尊者修不下去的時候, 他就想拆錦囊,但又覺得時候未到,一直到最必要的時候,他才拆開來,老師就告訴他怎 麼辦,密勒日巴尊者就靠著淨信心成功了。尊者的故事給我們很大的鼓勵,將來我們走菩 提道會遇到很多困難,那時候不要怕、不要退,不停地走下去,只要走下去,老師會告訴 我們正確的方法;就像作者的老師一樣,告訴他正確的方法。如果學生不能相信,就毫無 用處了,所以在作者要拜師學藝的時候,大師並不肯收他做門徒,還是作者拼命的求,老 師看他是為了求「大道」來學射藝,於是答應收他,可是作者必須完全聽老師的。曾經有 過一次,作者不聽老師的話,就被老師趕走了。所以學生是否能夠學得好,完全在於自己 對老師的淨信心。 三十四頁第一段很長,我們分成兩小段討論,第一小段「走上這條途徑的第一步已踏 出了。這一步的結果是身體放鬆了;沒有這樣放鬆,弓就拉不好。如果要箭射得好,身體 的放鬆還須繼以心智和精神的放鬆,這樣才能使心不但矯捷,而且自由。因為自由,所以 矯捷;而因為它原本矯捷,所以自由,而這原本的矯捷,與一般所了解的靈活的心思,是 無論在那一方面都根本不同的,」這一小段有兩點很重要。第一,射箭的第一步,跨出的 結果是把身體放鬆了,因為身體不放鬆,弓就拉不好,我們一般做事,要拼命用力,才能 夠做完成,射箭卻剛好相反,這是第一個和常理相違背的事。第二,進一步要把箭射得好 ,不但身體要放鬆,還要心智和精神的放鬆,因為心智和精神的放鬆才能使心矯捷,而且 自由。但是這裡所講的矯捷,和一般人所說的靈活的心思迥然有別,一般人腦筋非常靈活 ,這只屬於世間的心思靈活,世間的心思越靈活,所知道的越多,就越不自由、越不矯捷 ,這是第二個和常理違背的地方。 我想起了一個很有趣也很實在的故事,我曾經和一位醫生討論中西醫,我提到中醫的 種種,而他是學西醫的,聽了我的話以後,他就表示,你說的也許很有道理,但是在我看 來卻一錢不值,他並且說,他可以做實驗證明某些藥的價值,並且肯定這些藥吃下去有什 麼作用,不吃有什麼效果,他還反問我,中醫有這個辦法嗎?雖然我心裡有一個很清楚的 概念,但是當時無法跟他談論,為什麼呢?以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明,例如我們手上有一 枝筆,用高倍顯微鏡放一百萬倍去看它,也許可以看到這枝筆很細很細的地方,但是這枝 筆卻完全看不清楚了。只能看到一小部份,至於其他的部份如何影響、有何作用,並未看 到,但他確實會看到一小部份。或許會在這小部份的地方,清楚的找到一條小蟲,且清楚 的看到這條小蟲正在啃蝕這枝筆,他看到了這個現象,於是拿起筆往火裡一丟,想盡辦法 不讓筆被小蟲啃蝕,花了很大的氣力,也許把小蟲弄死了,但是筆也在火爐裡焚燒了,有 沒有用呢?但是我們卻往往執著在這上頭,然後為他所害。這個比喻,諸位要在生活當中 實際去體驗,會有很大的幫助,慢慢的會發現,腦筋靈活的人,越會執著在這上頭,而且 愈放不下;腦筋笨拙的人卻不能夠體悟出其道理,接受靈活的東西。笨拙也不好,靈光也 不好,真是兩難啊!實際上學習任何東西,最重要的是「經驗」,腦筋靈活又懂得棄捨自 己的見解,是最好不過的。前面提到「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善巧利用這個知,選擇良好 的師友、正確的方法,捨自自在,依照著名師教導的方法去做,這是最重要的原則,也是 唯一的一條路! 第二小段「因此,在這兩種情況──放鬆的身體與自由的心靈之間,還有一個高低的 差別,而這不是單靠調息所能扯平的,必須從捨棄一切執著下手,使達到完全的無我,從 而使深陷的靈魂,得以在其富庶的無名本原之中,巍然矗立。」這一段的理論我們不去討 論,我要告訴各位的是,這一段所敘述的狀況,將來我們都有機會遇到,而且這個機會遠 超過他。到這裡為止,作者要繼續向下走的是佛法當中「定」的功夫,之前所用的是「戒 」的功夫,如果拿廣論來說,依師是道前的準備,念死、皈依、業果都在戒的範圍,我們 把全部精神照著廣論的方法去做,就可以得到定,「定」到了一個程度以後就是「慧」, 戒定慧三個次第,很明確的在廣論上頭。把戒定慧發展到最極致的時候,名稱不一樣了, 叫做「六度萬行」,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屬於「戒」的範圍,禪定是「定」的範 圍,般若就是「慧」的範圍。我們以作者的故事做例子,他這個戒定慧還是用得非常狹窄 。 我們要互相對照,認識我們自己。仔細研讀本書,要透過作者的實例,認真檢點反省 自己,看看作者怎麼克服他的困難,怎麼走他的學射之路;再想想我們自己,如何克服我 們的困難,如何去走我們的菩提道之路,我借這一本書,介紹給各位同學的用意,就是這 個。相关参考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十講八十三年十一月五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上一次討論到第五十一頁,提到「射藝中之禪」的作者赫立格爾先生,到日本學習射藝,已經學了四年的時間。當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四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昨天我們討論到第十四頁。綜上所述,本書所討論的射藝是什麼學習射藝終究的目標是什麼?作者已直截了當地告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二講八十三年十月十八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現在,請翻開課本第五頁:「這種期望真是錯得不能再錯了。在傳統意義上,日本人對射藝,尊之為藝術,奉之為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七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上次討論到第三十四頁,這一頁告訴我們,放鬆以後心就能夠靈活、能夠矯捷。「放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講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五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請翻開第二十三頁,從這一頁到第二十四頁止,作者描述他總算懂得以「心」拉弓的意義。那時候,他恍然大悟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十一講八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上次討論到第五十三頁。現在,五十三頁第六行寫著──大師宣佈說,我們要進一步學新的練習了。這之前的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三講八十三年十月十九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昨天討論禪宗目前的情況,請看書上第八頁:「禪宗開闢了新的途徑,採用有層次的沉潛於自我中的方法。」古印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一講八十三年十月十七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請諸位翻開第一頁「緒言」,緒言就是開場白﹔簡單扼要地介紹本書的內容,其中所述的重要內涵就是我要各位研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九講八十三年十一月一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本書中老師告訴學生的一些話,如果是由普通人的嘴巴講出來,會覺得是個笑話而不予採信,但是,現在是出自最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八講八十三年十月三十一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現在不按照本書的頁數,一段一段的和大家討論,而是先指出幾個重要的大綱,再說明它所要顯示的內涵。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