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二)

Posted 佛教

篇首语: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轉載自 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 已獲得 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 第二講 八十三年十月十八日 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 現在,請翻開課本第五頁: 「這種期望真是錯得不能再錯了。在傳統意義上,日本人對射藝,尊之為藝術,奉之 為國寶,但卻並不視之為競技運動。乍聽起來有些古怪,但日本人是將射藝當作宗教儀式 看的。因此,射藝之技藝,並不是指運動員可藉鍛鍊身體而多少予以控制的射箭能力,而 是指一種自我鍛鍊心靈所發出的能力,而它的目的乃在擊中一個心靈的標鵠。所以,根本 上,射者所瞄準的乃是他自己,他甚至還會擊中他自己。」 今天所以重讀此段,是希望諸位務必深入探討其內函。射藝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倒數 第三行說:射藝的「藝」,非運動員可藉由鍛鍊而獲得的射箭能力;並不是指射者的肌肉 很堅實、射程很遠、射得很準確。而是指一種鍛鍊心靈所發出的能力,換句話說,射箭者 所要擊中的是心靈的目標。那麼,什麼是「心靈」?心是我們的精神作用,它要經由不停 地鍛鍊才會愈趨敏銳,否則將漸趨衰頹。鍛鍊要朝著兩個方向:一是靈活、一是淨化,透 過鍛鍊,使心靈活、使心淨化。靈活可以說是能力;淨化可以說是德行,兩者若相輔相成 必然產生深遠的效果。這種相輔相成和深遠的效果,只有聖人看得見,凡夫無法了解。一 般凡夫所認定的絕頂聰明,以佛法來看,並不相干。透過佛法,心靈的能力可拓展至無限 ,佛法說:「空生大覺海,如海一漚發。」我們看得見的「空」是宇宙、是太空,覺得大 得不得了,可是世尊告訴我們,在他的經驗中,心靈的範圍是無限,而我們所看見的太空 ,在心靈的範圍內看起來,有如大海中的小泡泡,這種說法對我們來說,有如神話,但確 實如此。所以拿世間的看法:永遠看不見佛法說的:「無限的心靈」。 要想充分發揮心靈的能力,德行是絕端重要的。「德行」是儒家的名詞,以佛法來詮 釋,德行指的是什麼?佛法以一個字代表它─空,佛法與世間不共、最超越、最究竟的內 涵就是「空」。而「菩提心」是達到空、護得空的最大願力,如此即可成就無上菩提。因 此,要擊中的心靈目標是無我,也可以說是空性,當證得「無我」和「空性」的時候,產 生的境界就是離苦得樂。因此,擊中了心靈的目標,所達到的效果就是離苦得樂。 心靈既有無限能力,為什麼我們侷限得這麼狹小呢?現在我們看第六頁的第八行:「 射藝的大道所揭櫫的,與此截然不同。根據此道,射藝仍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只是現 在的競勝者是射者與他自己而已。」 「射藝」並不是一件小事情,東方人稱之為「大道」:自不是穿衣吃飯的尋常事,而 是具有無比崇高目標,攸關生死的大事,所以競爭者不是別人,是射者與他自己,也就是 說:如何與自己競爭,從而戰勝自己。這和世俗現象大異其趣,世間的人,在學校唸書爭 分數的多少,在社會做事爭職位的高低…永遠處在人與人的明爭暗鬥中。而現在,射藝不 是與他人競爭,是與自己競爭。此特點就顯示了這藝術的秘要,也等於解決了我們先前所 提出的問題:我們心靈的能力既然無限,為什麼被侷限得這麼狹小?佛經上告訴我們:一 切都是被「我」所害,煩惱的中心是「我」,因為「我」,所有的毛病都產生,跟我相應 就貪、跟我不相應就瞋、恐懼他人對我傷害就疑,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就慢,對事情的真相 看不清就癡…一切的一切都來自「薩迦耶見」,無一例外。因此,原本是無限空的大覺海 ,一執著「我」立即消失得無影無縱,而因「我」所執著凝聚成一點,所有問題都困在這 個「點」上,糾纏不已。所謂「淨化心靈」就是要拿掉我執,使心靈產生靈活的效應。我 執去除不掉的話,把我們困在生死輪迴當中,甚至於墮落到三惡道﹔一旦墮落到三惡道, 即使再回到人道,心靈靈活的能力立即消失,這是一件很可惜很可怕的事。 現在看第七頁:「因此,在今天,任何服膺這一藝術的人,都可從它的歷史發展中得 到不可否認的利益。」通常,我們對於他人認為有利的事,往往不接受甚至否認,但是, 此書所講的心靈的利益,凡是服膺藝術的人無一可否認,足見其具有實質的利益。什麼利 益呢?繼續看下面的說明:「那就是:他不會因受實用的目的─即令他不讓自己知道有這 樣的目的─的引誘而隱蔽了他對『大道』的認識,而使得這種認識成為全不可能。」這段 文字,容或不易了解,但諸位要慢慢思惟觀察,直至了解為止。 我們繼續看第十頁第三行:「任何時代的射藝大師都同意這一點:只有心地純淨而不 為次要目標所困的人,才能登射藝的堂奧。」這句話對我們有絕大的價值!我覺得自己的 心靈實在不夠純淨,更嚴重的是:常被次妄目標所困,而且困得死死的。既說是次要目標 ,那一定有何主耍目標,而當我們在走向主要目標之前,往往被次要目標所困,記得【四 十二章經】上有這麼一段話:「一塊木頭如果向河流漂浮而不被困住的話,最後必會入 於海。反過來,如果漂流到岸邊被外物擋住,如小草等,就被困在草堆,終究不會流至 人海。」現在我們也一樣被綑住了。理論上,我們都知道要學佛,我們的主要目標─成佛 ,但我們卻常被次要的目標所困。諸位仔細的檢點自己:我有沒有被次要目標所困? 今天早晨我溫習本書時,突然想起孔老夫子的話,孔夫子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矣!一為什麼周圍十家,能有像孔老夫子有忠有信的人,卻不 能如孔夫子之好學呢?原因很簡單,被困住了。孔夫子又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 ,而內自訟者也。」又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代和現代讀書人最大的 區別是:前者是為己,後者是為人,古時候讀書是為淨化自己內心,所以能「聞過則喜」 ﹔現代人讀書是為了貪圖名聞利養,所以常貶低他人、揭人之短。更令人擔憂的是:不知 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如出一轍,都是教導子女好好唸書、爭取高分數、 進入一流學府、將來進入社會賺大錢,其他的一概不重視。從小,我們的目標都安立錯了 ,所安立的都是次要目標,主要目標是什麼根本不認識。 儒家很重視主要目標,所以說:「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又說:「行有餘力,則 以學文。」根本安立好了而且實踐了,再談其他,因為「本立而道生」,先以孝悌作為修 心修身的準則。因此,古代,縱是大家庭,但長幼有序、家庭和睦;現代,雖是小家庭, 但親子乖違、家庭疏離。社會上更是你爭我奪、充斥著暴戾乖張之氣,我們細察今古之別 ,痛心之餘,要謀求自救,並把自己所知所能盡量幫助別人。 因此,我們自己千萬不能被次要目標所困!次要目標是用來輔助完成主要目標的方法 ,譬如吃飯,使身體健康,而後藉用身體修行;譬如睡覺,使體力恢復,而後藉用體力修 行,不能把吃飯、睡覺當成主要目標而終日為此忙碌。惟有把握主要目標,才不會本末倒 置,為次要目標所困,惟有不為次要目標所困,才可望達到主要目標的境地。射藝也是一 樣,所以書上說,只有心地能純淨而不為次要目標所困的人,才能登射藝的堂奧,這個諭 點是古今所有大成就的射藝大師一致贊同的。 第七頁最後一段:「對於東方人,這些玄妙的公式是十分明白而耳熟能詳的真理,但 對我們西洋人,卻是徹底的因惑了。因此,我們必須對此問題作一更深入的研究。」作者 此段原本是針對西方人而說的,但以我們現在的狀況也可適用。因為我們都向西方人看齊 、人種雖是東方人,思想卻是西方化。所以身為東方人的我們,仍然要對此問題作更深入 的研究,否則,前段所說的,藝術成為「無藝」,射成為「無射」;老師成了學生,大師 成為初學:結局成為開端,開端即是圓滿,真正玄妙的公式,我們卻是永遠困惑的。 諸位繼續看書中的說明:「日本的各種藝術,都以佛教為其根源;這一點,即使對我 們歐洲人來說,也久已不再是個神秘。無論是射藝、水墨畫、戲劇、茶道、花道、劍術, 皆是如此,這一切都必以心靈的狀態為其先決條件,然後依其各別的方式加以培育。這種 心靈狀態的最高形成,便是佛教的特色,也決定了僧侶型人物的性質。」這一段解釋應能 使我們的困惑逐漸撥雲見日。的確,日本的藝術都以佛教為其根源,所以,任何一頊藝術 的真正重心,都在自我心靈的鍛鍊和發展,只不過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培養罷了。例如 :武士道是以心靈為主,以劍來培萇它;花道以心靈為主,以花來培養它;茶道、戲劇、 繪晝…等等亦復如是。我們學佛以後,都了解﹕這種心靈狀態的最高形式,正是佛教的特 色,也是僧侶型人物的性質。誚位讀全此,體會其中內涵,是否生起自慶自幸的心呢? 作者所說的佛教是怎樣的內涵呢?作者說:「我這裡所說的佛教,不是一般意義的佛 教,也與專重臆測的那型佛教無關。」所謂一般意義的佛教、專重臆測的佛教,指的是什 麼呢?簡單的說就是指「偏重理論的佛教」,這種類型的佛教,「因為其典藉很容易得到 ,於是成為歐洲人士所唯一知道,而且自以為確能了解之佛教。」 作者為什麼要特別說這段話呢?為什麼作者指的佛教不是「一般佛教」、「專重臆測 」的佛教呢?我們現在一起來探討作者說這些話的時代背景,作者到日本學禪的時間,距 離現在約五十年,那時,佛法已是未法時代了,末法時代偏重文字,也不知如何實踐,換 句話說佛法的真正內涵已經慢慢消失了,偏重文字、專講理論,其結果是離正軌越來越遠 、漸行漸謬。那麼,是不是「文字」「理論」就不重要呢?不是的!最完整、最圓滿的佛 法是什麼呢?「見」「行」並重!佛教指示我們「教量」「證量」兩者均不可缺!教量是 什麼?就是理論。理論要了解,見解才能正確,修行才有依循的法則!譬如:要從高雄到 新竹,如何走法?依地圖的標示,如果地圖所示的路線、方向有誤,有可能到新竹嗎?所 以地圖中所標示的種種就是理論,根據這個理論行持,才可望到目的地。正法時代是理論 、修行分不開,因而能教證具足;末法時代重視理論,甚至於以自己之執著臆測,因而流 於空談,徒具形式! 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很重視實踐,教導小孩從小就要實踐,然後從「做」中「學」,學 習是為了實踐!論語上有一句話:「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必須先學最基礎的「孝弟」 ,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人倫相處之道清楚後,然後透過實踐再繼續學習,且進 一步加深加廣學習。不僅儒家思想如此,佛法更是如此,廣論不也在道前基礎就教導我們 依止善知識嗎?弟子與老師的關係不就是「孝弟」的關係嗎?所以我們要對師長觀功、修 信、念恩。這些理論學會了要去實踐,然後依止師長,再深廣地學習共下士道、共中士道 、上士乃至於成就佛果。但是,末法時代的學者僅是愛著言說,甚至於空談理論後,揭人 之短,自讚毀他,彼此爭論不休,導致佛法毀滅,這些都是「末法」的根本原因,也是值 得我們警惕之處! 因此,作者所指的佛教並非此類。作者說:「我所指的乃是佛教中之禪宗,日本人簡 稱之為禪。」本書所講的佛教是「禪」,禪本是佛法修行過程中必須的一個次第不過本書 偏重於射箭。因為末法時期佛法支離破碎,重理論的人不善修行,勤修行的人不談理論, 書上告訴我們,禪有個特點─「這門佛教中全無戲論,卻能使人立即體驗到那無底的『存 在之根基』」。注意,禪是全無戲論的!這句話給我們什麼啟示呢?諸位! 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研讀一本書要先了解此書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特點。之所以 不厭其詳地向各位解說,是因為擔心諸位讀了本書後,將佛教最圓滿的傳統教證二量,建 立的次第予以忽視。假設有這種錯誤的觀念,那我們種下去的是末法的因!值此正法寢滅 時,怎可再造末法之因? 佛法衰頹時,空談理論而未付實踐,理論是戲論;昧於理諭而盲目實踐,實踐也是戲 論!因為兩者都得不到結果!不過,至少有一個特點,像本書所說的學禪,跟隨一位大師 ,這位大師至少不會錯,雖然以佛法來說,不是非常完整,但以他自己所知的部分看,確 有其一分正確性。這分正確也是支離破碎的,這是很遺憾的一點,目前的禪就是這種狀況 。我們一定要認清這一點,讀本書才不會受害,也才可似從本書學到我們該學的!這個概 念的釐清、建立對諸位是極端重要的! 作者說:這門禪宗全無戲論,「全無戲論」卻讓我們立即體驗到「存在的根基」。什 麼叫存在的根基,我們大家都沒有體驗,不過,既然理論能夠指引我們明確的概念,那麼 ,理論上「存在的根基」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空性」,中國人傳統上稱之為「實相」 ,這個才是真實的!所有世間萬事萬物的存在,其根本都是空緣起!這個概念,西方科學 家到現在才發現,而且是多少人腦力的激盪,智慧的結集,才依稀彷彿的認識。而我們偉 大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知道:任何一樣東西都是緣起的存在,只不過因無明看不 清世間的真相,這是凡夫最根本的顛倒。 現在舉兩個例子讓各位體會佛法和科學之間的差別,第一個例子:四十年前我唸的物 理叫「古典物理」,那時候認為物質不滅,物質是有東西的,四十年後你們唸的物理叫「 近代物理」,這時候才知道物質是沒有實質存在的東西只是一些能的和合!第二個例子: 當年我唸古典物理時真是學得一竅不通,跨入佛門後,多少涉獵一點佛法,我在美國住了 二十多年,常常遇到權威性的學者,也和他們談論物理,有時候,常因我的一句話使他們 目瞪口呆接不上話,於是,他們就說:「師父,你學古典物理,學得理路很清楚喔!」我 告訴他們:「不是我的!是佛陀的!佛告訴我的!而我還沒有學好。」啊!佛法真是圓滿 !佛陀真是偉大!早就洞悉,真正存在世間的根本,就是「空緣起」。現在,本書告訴我 們:「禪」可以立即體驗到空緣起。那不是很好嗎?就禪本身來說,能達此境界是很好的 ,但如果認識佛法的全貌就不盡如此,學習廣論圓滿的教法後,我們並不希望立刻體驗到 空性,假如我們契入空性、證得空性的話,得的是二乘果!就眼前看,似乎走得較迅速, 就究竟看,卻是繞迂迴路,得小便宜吃大虧,諸位不可不慎!大乘道一定先發菩提心,再 證空性!那才是大乘見道的初地菩薩。這和禪宗只講立即體驗到空性,有其不同處的。 「這根基是無法以思惟的方法來認知的」,這句話,對佛法具常識者都能認同。我們 都知道,即使費盡心力,努力思惟,仍然思惟不出所以然,必須經過自己去行、親自驗證 才能獲知。而且,「即令行者已有了最明確最無可爭議的經驗之後,對它仍然無法想像, 無法解釋。」誠如佛經上告訴我們的,這種感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若歷經親自驗 證,就如喝水,知道是冷?是暖?但無法以言語恰當形容,甚至於無法以言語表達。 進一步,書中又說:「這根基只有從無知才能獲知」,這種說法對西方人來說,真是 一頭霧水!怎麼從無知當中去了解、去獲知呢?這不是荒唐嗎?西方人認定任何一個「知 」,都必須從腦筋中去認知而後得到的,現在卻說,只有從「無知」才能獲知,簡直令人 費解!要認識這句話的意趣,要先認識「無知」的涵義。無知分為二種:一種是指對這件 事完全不知道,就如一個人睡著了,對外界渾然不知。另一種是指用思惟的方式去認知這 件事,就如我們目前的狀況,有人告訴我們,這個球是圓形、那個盒子是方形、這塊棉布 是黑色、那塊麻布是白色,並且拿實物給我們看,我們聽了、看了、再透過腦筋思惟,認 定它是無誤的。之後,遇他人拿某樣東西告訴我們,這是圓形的,我們會以先前的認知想 ,對呀,這樣東西是圓的,餘此類推。如此獲得的「知」不是我們已經經驗過而體會獲取 的。那麼,如何才能經驗到呢?必須把自己眼前的思惟觀察徹底拿掉!所以,這兩種「無 知」都不是我們所指的。這個無知不是我們現在認知的這種方式,如果用這種方式去了解 是不可能得到的! 所以,「為了獲得這種真偽立判的經驗,禪宗開闢了新的途徑,採用有層次的沈潛於 自我中的方法,來使自己察覺到靈魂最深處的根基。」這一段話值得深思。首先我們看「 真偽立判」的經驗,這種體驗絕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的!一旦體驗到的話,是那麼真實不虛 假!如何獲得這種毫不造作、不能偽飾的經驗呢?禪宗所開闢的新途徑就是──使自己察 覺到靈魂最深處的根基。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心,我們內心當中最深處的地方、最實質的 東西。 平日我們修行為什麼要向自己內心去淨化呢?根本原因就在這。所以,這所謂的 「靈魂深處」,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注意的!前面說到,我們都為次要目標所綁、所困。 從早到晚所緣、所忙的都是外面的東西,結果被其所害,這就是我們不能真正深入的根本 原因。其實,佛法是內明之學,我們真正要下工夫的是自己內在的心,而不是向外去求。 談到這,就讓我想到孔老夫子,他真是個了不起的聖人,他也教導門人:如何向自己內心 檢查,而不是往外看,如果具備儒家的根底以後,進一步學佛就容易多了。就像小孩,在 家懂得孝悌後,進入學校、社會,人際關係就不致生出大差錯。可惜,現代的家庭教育 不但不提倡孝悌,甚至於反對孝悌。父母教導子女,小時候認真讀書、爭取高分進入一流 學府;長大後努力求取功名,升大官、發大財,啊!這真是目前社會亂象的根源,思至此 ,真令人憂心忡忡! 其實,佛法也注重孝悌的,特別是【梵網經】,「孝名為戒」,戒的真正根本還從孝 下手,而戒學不好,定、慧沒有根,因此,孝悌正是佛法的根!「本立而道生」,若沒有 根本,其他的都無庸再學了。 要嘛佛經寫錯了,要嘛我們不相信;實際上,佛經不會錯,我們也相信,所以,有一 個問題是值得諸位仔細思惟觀察的上迨佃問題就是:為什麼儒家、佛法都重視孝悌呢?孝 悌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諸位要深思個中的原委,答案不一定相同,個人有個人思惟的角 度,但可以幫助大家集思廣益,從而體驗更深更廣的內涵!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 ◆ 修改: 03/07/02 22:20:24 <218.168.209.125> ◆ 修改: 03/07/02 22:21:53 <218.168.209.125>

相关参考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四)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四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昨天我們討論到第十四頁。綜上所述,本書所討論的射藝是什麼學習射藝終究的目標是什麼?作者已直截了當地告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七)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七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上次討論到第三十四頁,這一頁告訴我們,放鬆以後心就能夠靈活、能夠矯捷。「放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講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五)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五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請翻開第二十三頁,從這一頁到第二十四頁止,作者描述他總算懂得以「心」拉弓的意義。那時候,他恍然大悟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十一)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十一講八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上次討論到第五十三頁。現在,五十三頁第六行寫著──大師宣佈說,我們要進一步學新的練習了。這之前的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六)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六講八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三十一頁之前,談到本書的作者,這位名叫赫立格爾的德國人,到了日本後,第一步學習拉弓,花了整整一年的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三)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三講八十三年十月十九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昨天討論禪宗目前的情況,請看書上第八頁:「禪宗開闢了新的途徑,採用有層次的沉潛於自我中的方法。」古印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一)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一講八十三年十月十七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請諸位翻開第一頁「緒言」,緒言就是開場白﹔簡單扼要地介紹本書的內容,其中所述的重要內涵就是我要各位研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九)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九講八十三年十一月一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本書中老師告訴學生的一些話,如果是由普通人的嘴巴講出來,會覺得是個笑話而不予採信,但是,現在是出自最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八)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八講八十三年十月三十一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現在不按照本書的頁數,一段一段的和大家討論,而是先指出幾個重要的大綱,再說明它所要顯示的內涵。從三

佛教 [轉載]射藝中之禪導讀(十二)

轉載自福智佛教基金會bwmc已獲得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第十二講八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日常法師開示於鳳山寺上次講到六十一頁。下面六十二頁提到,作者射到了這種程度,大師提議來一次考試,意思是說作者已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