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贤首法藏简介

Posted 公元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贤首法藏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贤首法藏简介

  贤首法藏(公元643年——公元712年),俗姓康,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十一月十四日,于长安大荐福寺逝世,世寿七十。祖籍为西域康居,故以康为姓。为中国华严宗第三祖,字贤首,号国一法师。世称贤首大师、香象大师、国一法师、康藏国师。法藏融和华严初祖杜顺(公元558年-公元641年)、二祖智俨(公元602年-公元668年)思想,集其大成,完成华严教观双门的组织系统,创立华严宗,因而,华严宗又称贤首宗。

  法藏的高祖父和曾祖父相继为康居国宰相,祖父迁移长安,成为中国侨民,父亲名谧,曾担任唐太宗时的左侍中官职。法藏从小就喜爱佛教,十六岁时在岐州法门寺的舍利塔前,燃指奉养诸佛,并发誓成就佛道。十七岁入太白山求法,读遍各类佛教典籍,后因母亲生病便下山返家,在云华寺听智俨讲《华严经》多年,学习华严教义,深得玄旨,受到智俨十分赏识,并视法藏为其接班人,临终时,特地将二十六岁(但仍是居士身份)的法藏托付给道成(生卒年不详)、薄尘(生卒年不详)两位法师,烦劳日后安排法藏出家剃度之事,以承继华严大业。二年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武则天因其生母去世,欲替亡母做善事,便捐出宅院为太原寺,并接受道成、薄尘等人的联袂推荐,让二十八岁的法藏奉敕在太原寺出家,受沙弥戒,担任太原寺住持,尔后,便在云华寺与太原寺讲演《华严经》,声名远播。同年,武后下令京城十大高僧为法藏授具足戒,并赐「贤首」之号,自此,法藏广事讲说和著述,同时,应武则天之召请,随时入王宫内道场讲经说法,并积极参与译经事业和其他的弘法活动。

  法藏终生崇奉《华严经》,以阐扬华严教义为职志,一生翻译经典众多,尤以研究翻译《华严经》贡献最大。鉴于当时晋译《华严经》(世称「六十华严」)不全,在〈入法界品〉中存有缺文,因此他深切盼望能得到《华严经》全本。永隆元年(公元680年),中印度沙门地婆訶罗(Divākara,公元613年-公元687年)赍持梵本来到长安,法藏与他详加校勘,果然寻获两段缺文,于是礼请地婆訶罗译出补上,即《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入法界品〉。

  武则天即位后,派遣使者到于阗求取《华严经》梵本,并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请于阗沙门实叉难陀在洛阳大遍空寺重译《华严经》,法藏奉命担任笔受(负责记下译文),前后共五年,到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才翻译完成,即八十卷的新译本《华严经》,世称「八十华严」或唐译本,虽然增加「如来现相」、「普贤三昧」、「华严世界」、「十定」等品(计有九千偈),却脱漏当年地婆訶罗所补译的两处经文,于是法藏将之补上,并将晋、唐两个译本和梵本仔细对勘,从而使得新译《华严经》文通义顺,更加完善。三十余年间,法藏日以继夜参与佛经翻译工作,对《华严经》的翻译与补漏尤其深具贡献,可说是唐代重要的佛经翻译者。

  法藏一生著述约一百余卷之多,有关《华严经》的论著,就将近二十种。身为华严宗的继承者,法藏除传承智俨和尚的思想外,又融和吸收当时新兴的天台宗和唯识宗的理论学说,创立华严宗,并将佛教各类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推崇华严之义理组织乃为最究竟的佛法学说,站在圆融无碍的根本立场上,作创造性的解释和发挥,从而建构以「法界缘起」为主要特征的华严宗思想体系。他一生致力于《华严经》的译本增修与义理教学的弘传使命,共宣讲此经三十余遍,所撰述的《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五教章》、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等,都是华严宗的重要著作,对于光大华严做出巨大的努力。

  法藏试图用逻辑的方法来贯通佛教的各家学说,把佛教理论的发展看成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始到终、由渐到顿、由偏到圆的逻辑发展过程,用华严教义去融会空、有两种不同的思想,从而建立具有中国化特色的华严思想体系,即包含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六相圆融(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十玄门(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因陀罗网境界门、微细相容安立门、秘密隐显俱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十世隔法异成门、唯心回转善成门和托事显法生解门)等范畴的「法界缘起」理论。他并依据《华严经》立论,在「判教」(即判别或制定佛所说的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小、始、终、顿、圆」的五教说,即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把华严宗的理论判定为佛说法之最高、最圆满的教义。

  法藏教学善用一些教具和比喻,使繁琐又晦涩的教义容易为听者所掌握。有一次,他应请为武则天在长生殿讲华严经时,武后无法理解义理,法藏于是用手指着镇殿的金狮子来做比喻,武后听后,茅塞顿开,大为赞赏,法藏弟子便将此宣讲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即为现存的《华严金狮子章》,由于此章所记载之内容,为法藏晚年较成熟的思想,因而成为华严宗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法藏虽贵为五帝门师(历经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且受朝廷礼遇甚丰,但从不傲慢也不慕荣崇,时时以戒律为处事待人之道,弘扬华严思想为首要之务。门下弟子,著名的有宏观(生卒年不详)、文超(生卒年不详)、智光(生卒年不详)、宗一(生卒年不详)、慧苑(公元673年——?)、慧英(生卒年不详)等六人。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创立了以「理」、「事」等范畴为架构的华严圆融哲学体系,会通佛教各家的教义,同时又融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将佛教的理想境界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受到世人的信仰,并对宋明理学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成为隋唐佛学向宋明理学过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理论环节。

  从宗教传播的宏观角度来看,法藏的华严思想经由他的同学义湘法师传到新罗(现今韩国),又通过他的弟子审祥法师传到日本,信仰者日渐增多,终使圣武天皇在公元743年(天平十五年)为华严宗建立规模宏伟的东大寺,至今仍受到日本政府和民众的崇敬。可以说,这是法显对于中韩与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与历史影响。

相关参考

佛教 华严宗什么意思

 (流派)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曰华严宗。我国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至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大唐道璿律师于日本

佛教 贤首大师传什么意思

全一卷。又称法藏和尚传。新罗崔致远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为华严宗第三祖法藏之传,内题为「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系效法华严三昧观直心中之十义,共分族姓、游学、削染、讲演、传译、著述、

佛教 贤首大师传什么意思

全一卷。又称法藏和尚传。新罗崔致远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为华严宗第三祖法藏之传,内题为「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系效法华严三昧观直心中之十义,共分族姓、游学、削染、讲演、传译、著述、

佛教 诸乘法数什么意思

凡十一卷。明代行深撰。全称贤首诸乘法数。又称贤首法数。以华严宗为主,集大小乘诸经之法数名目,并注明其出处。由「一真」始,次第至「八万四千法门」,共列举二千一百余项,卷末有沙门本胜赞法数铭、八识心王诸门

佛教 诸乘法数什么意思

凡十一卷。明代行深撰。全称贤首诸乘法数。又称贤首法数。以华严宗为主,集大小乘诸经之法数名目,并注明其出处。由「一真」始,次第至「八万四千法门」,共列举二千一百余项,卷末有沙门本胜赞法数铭、八识心王诸门

佛教 法藏和尚传→什么意思

请参阅贤首大师传

佛教 法藏和尚传→什么意思

请参阅贤首大师传

佛教 法藏和尚传→什么意思

请参阅贤首大师传

佛教 法藏和尚传→什么意思

请参阅贤首大师传

佛教 法藏什么意思

意思为: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人名,本康居国人,武后赐号贤首,是华严宗的第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