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龙树简介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龙树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龙树简介
龙树(梵语为Nāgārjuna),也有译作龙胜、龙猛,约活跃于公元前一至二世纪,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在大乘佛教中,他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仅次于释迦摩尼佛,是奠定大乘佛教地位的关键人物。龙树的思想影响了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因而后世称为「八宗共祖」(大乘佛教中主要的八个宗派: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律宗)。
对于龙树生平事迹之材料主要是来自汉译和藏译的典籍,但是这类的资料或多或少都有神话的性质,所以学者们的解读都有所不同。目前一般认为龙树是在公元二世纪生于南印度的婆罗门家族。除了是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中国佛教被认为是八宗共主,而密教也认为他是密宗的创始人。在龙树之后的大乘论师亦常常引他的说法来佐证自己立场,例如西藏佛教著名的宗喀巴(Tsong kha pa Blo bzang grags pa,目前一般简称为Tsong kha pa,公元1357年-公元1419年)在其论著中就常提到龙树的说法。
现存以龙树为主的史料记载不多,主要来自鸠摩罗什(Kumārajīva,约生于公元三世纪中叶前,卒于四世纪初)所译的《龙树菩萨传》、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的《大唐西域记》等书。其中记载龙树年轻时就能掌握吠陀经典、世间各种学问和法术。尔后再经历了三位好友被国王所杀的事情后,他领悟到贪欲之苦,便开始了佛教出家修行之路。他先在说一切有部中出家,然后才接触到大乘佛教。根据传说,龙树先后从雪山老僧和龙宫处获得大乘经典。在他弘扬佛教的过程中,他不仅折服各家外道(佛教称呼其他宗教和学派之用语),也能辩赢佛教内部的论师。从这些传说中可以了解到龙树所处的环境其实是大乘佛教初发端的时期。除了外道之外,他还要面对教内各部派和大乘自身的歧义。从他的论书中可以看出他整合了佛教的教义,抉择和贯穿不同的学说,驳斥教内有问题的说法,借此奠定了大乘佛教的地位。关于龙树去世的原因和时间,传说之间也有不同,或是跟其他部派之争执而选择入灭(死亡),或是因为急着继承王位的王子而死亡。
有「千部论主」之美誉的龙树留下许多作品。而当代印顺法师(公元1906年-2005年)将之分为两大类:一、抉择深理的,如《中论》、《七十空性论》、《六十如理论》、《回诤论》、《广破经》等;二、分别大行的,如释《般若经》的《大智度论》、释《华严。十地品》的《十住毗婆沙论》。第一大类是从理论观察的方式来讨论佛教的义理,后者则是在空性的基础上说明大乘菩萨行的法门。除此这两类的论述之外,《寄亲友书》和《宝行王正论》也是和属于龙树的作品。龙树的许多作品都有被翻译成中文和藏文。在众多作品之中,《中论》可能是中国佛教和西藏佛教中最为人知的论书,许多著名的祖师都有为此书做注解。再者,可能是因为龙树盛名所累,有很多论书被假托为龙树所作。《大智度论》此书在中国佛教的传统中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龙树所造,但是在近几十年来学界有不同的说法,认为此书或不是龙树所造。
龙树在佛教义理的阐发中有很多贡献,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他对「空性」的开展和「二谛」的论述。在龙树留存到目前的著作中可以发觉到龙树以空性来批驳各部派的学说,以二谛(圣义谛和世俗谛)来讨论出世间和世间的各种现象。其有名的中观空性学说「八不中道」,即称「非有亦非无,亦无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这也就是龙树所创立的中观学派也被称为空宗。龙树所论述的空所依据的经典为《般若经》,与声闻对空的理解有所不同。虽然如此,作为大乘学者的他亦能从声闻的经典找出依据,来驳斥其他部派的学说。当然,龙树的学说能够被推广,其弟子提婆(Aryadeva,圣提婆、提婆菩萨、圣天。推测为公元三世纪的人,生卒年不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龙树因其发挥空性思想,被认为是在释迦牟尼之后,能够折服其它非佛教思想的重要立论,是以如《摩诃摩耶经》中称道在释迦牟尼过世之后七百年,将有龙树擅长说法催伏其它非佛教所指称最终解脱的方法,可见后期大乘佛教对其思想的重视。
相关参考
龙树虽为八宗之祖,然若单称龙树宗,则特指三论宗。盖龙树乃印度佛教开始唱导「诸法皆空」之大乘论师,其所揭示「八不中道」之旨,在我国,由三论宗加以阐扬并集大成,故在我国,龙树宗乃特指三论宗;然在印度,则指
(故事)龙树传云:龙树生于婆罗门种,一切经书道术,无所不通。有契友三人,相共至术家,学隐身法,于王宫中为淫乐。王悟之,闭诸宫门,使数百力士以刀斩空。三人者即死,唯龙树依王头侧得免,是时始知欲为众祸本
(故事)龙树传云:龙树生于婆罗门种,一切经书道术,无所不通。有契友三人,相共至术家,学隐身法,于王宫中为淫乐。王悟之,闭诸宫门,使数百力士以刀斩空。三人者即死,唯龙树依王头侧得免,是时始知欲为众祸本
(书名)一卷,秦罗什译。与付法藏传龙树章大同。
(书名)一卷,秦罗什译。与付法藏传龙树章大同。
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本书记载古代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之生平事蹟。从出生于南印度婆罗门种起,至龙树名之由来,共分七段。内容及字句与元魏吉迦夜、昙曜共译之付法藏因缘传
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本书记载古代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之生平事蹟。从出生于南印度婆罗门种起,至龙树名之由来,共分七段。内容及字句与元魏吉迦夜、昙曜共译之付法藏因缘传
(本生)龙树菩萨之本地,谓为过去之妙云相佛,又曰妙云自在王如来,今为垂迹之身,在初欢喜地之位云。三宝感应录下曰:「金刚正智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大光明佛,龙树名妙云相佛。大庄严三昧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
(本生)龙树菩萨之本地,谓为过去之妙云相佛,又曰妙云自在王如来,今为垂迹之身,在初欢喜地之位云。三宝感应录下曰:「金刚正智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大光明佛,龙树名妙云相佛。大庄严三昧经中:马鸣过去成佛号
(名数)龙树菩萨以四门判释经论,是曰龙树四教:一有门,谓四阿含经等,说一切因果皆实有者。二空门,谓般若经等,说真空实相之理,荡除众生之情执者。三亦有亦空门,谓深密经等诸大乘经,说性空相有者。四非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