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佛教寓言故事

Posted 弟弟

篇首语:知识养成了思想,思想同时又在融化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佛教寓言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兄弟各自办了些货物,出门去做买卖,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穿衣服,称作“裸人国”。

弟弟说:“这儿的风俗习惯与我们完全不同,要想在这儿做好买卖,可实在不容易啊!不过俗话说:‘入乡随俗。’只要我们小心谨慎、讲话谦虚,照着他们的风俗习惯办事,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

哥哥却说:“无论到什么地方,礼义不可不讲,德行不可不求。难道我们也光着身子与他们往来吗?这太伤风败俗了。”

弟弟说:“古代不少贤人,虽然形体上有所变化,但行为却十分正直。所谓‘陨身不陨行’,这也是戒律所允许的。”

哥哥生气地叫道:“不做人,而要照着畜生的样子行事,这难道是君子应该做的吗?我绝不能像弟弟这样做。”

裸人国的风俗,每月初一、十五的晚上,大家用麻油擦头,用白土在身上画上各种图案,戴上各种装饰品,敲击着石头,男男女女手拉着手,唱歌跳舞。

裸人国的人们,无论是国王,还是普通百姓,都十分喜欢弟弟,关系非常融洽。

哥哥也来了,他满口仁义道德,指责裸人国的人这也不对,那也不好,引起国王及人民的愤怒,大家把他抓住,狠狠地揍了一顿,全部财物也都被抢走。全亏了弟弟说情,才把他放开。

兄弟两人准备动身回国,裸人国的人,都热情地跑来为弟弟送行,对哥哥却是骂不绝口。

相关参考

佛教 龙女成佛的故事

龙女成佛的故事  龙女  龙女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九天之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身成佛的故事。  娑竭罗龙王威震四海,他最小的一位公主聪明伶俐、善根深厚,年龄才八岁的时候就有

佛教 寶石與上師的故事

◎侯文詠這回講故事的朋友是個信仰密宗的佛教徒。他想講的,根據他自己的說法,與其說是一個故事,還不如說只是一個畫面。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的朝聖團終於在西藏的羊措雍湖畔見到了上師。依照儀軌,我們對上師頂禮膜

佛教 故事总汇什么意思

梵名Kathā-sarit-sāgara。凡十八卷。为十一世纪印度迦湿弥罗国诗人稣玛迪巴(梵Somadeva)所著之故事文学集。全书系由一二四章二一五○○颂(一说二一三八八颂)之梵语韵文组成之大著作。

佛教 故事总汇什么意思

梵名Kathā-sarit-sāgara。凡十八卷。为十一世纪印度迦湿弥罗国诗人稣玛迪巴(梵Somadeva)所著之故事文学集。全书系由一二四章二一五○○颂(一说二一三八八颂)之梵语韵文组成之大著作。

佛教 故事总汇什么意思

梵名Kathā-sarit-sāgara。凡十八卷。为十一世纪印度迦湿弥罗国诗人稣玛迪巴(梵Somadeva)所著之故事文学集。全书系由一二四章二一五○○颂(一说二一三八八颂)之梵语韵文组成之大著作。

佛教 故事总汇什么意思

梵名Kathā-sarit-sāgara。凡十八卷。为十一世纪印度迦湿弥罗国诗人稣玛迪巴(梵Somadeva)所著之故事文学集。全书系由一二四章二一五○○颂(一说二一三八八颂)之梵语韵文组成之大著作。

佛教 有关忍辱的佛教故事3个v

求三则有关「忍辱」的佛教故事...一、能忍受所作的怨害。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载:昔毗婆尸佛时,有波罗柰国王,常以正法治国,王有子,性善二不瞋,故名忍辱。王病笃时,奸臣为除太子而谓,唯有不瞋之人眼、人髓

佛教 有关忍辱的佛教故事3个v

求三则有关「忍辱」的佛教故事...一、能忍受所作的怨害。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载:昔毗婆尸佛时,有波罗柰国王,常以正法治国,王有子,性善二不瞋,故名忍辱。王病笃时,奸臣为除太子而谓,唯有不瞋之人眼、人髓

佛教 有关忍辱的佛教故事3个v

求三则有关「忍辱」的佛教故事...一、能忍受所作的怨害。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载:昔毗婆尸佛时,有波罗柰国王,常以正法治国,王有子,性善二不瞋,故名忍辱。王病笃时,奸臣为除太子而谓,唯有不瞋之人眼、人髓

佛教 佛陀指月启发众比丘的故事

  你了解佛法的意义吗?你把佛法当成我们累世学习的终极目标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佛陀说他的言教、他所传授的佛法,仅仅是觉悟真理的工具,而不是真理本身,所以要理智地对待,不应执着或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