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象元

Posted 天地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象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老子道德经导读:象元

  【经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帛书甲本: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曰远□□□□□,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法□□□□□法□□。

  帛书乙本: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萧呵谬呵,独立而不,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译】

  有个物体混混沌沌中生成,早在天地之前就已存在。寂寞而安静,空虚而清净,独立永恒而不改变。运行周密而无所不至,因此无所危殆,可以做为养育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叫它作「道」。勉强称呼它叫做「大」。「大」意味着逝去,逝去意味着遥远,遥远意味着反覆。所以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是大。邦国之中有四大,而君王位居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释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个物体混混沌沌中生成,早在天地之前就已存在。

  指的是道,就其形体来说混沌而无定形,早在天地未开之时就已存在。

  混:混原指丰沛貌,通「浑」,但实取溷义,即水浊之状。老子用以形容道。《庄子。应帝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说文》:「混,丰流也。」段注:「盛满之流也。《孟子》曰:源泉混混。古音读如衮,俗字作滚。《山海经》曰:其源浑浑泡泡。郭云:水濆涌也。衮咆二音。浑浑者假借浑为混也,今俗读戸衮胡困二切,训为水浊,训为杂乱,此用混为溷也,说文混、溷义别。」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第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河上公注:谓道无形混沌而成,万物乃在天地之前。

  王弼注: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寂寞而安静,空虚而清净,独立永恒而不改变。

  寂:静也。《说文》作「」:「无人声也。」段注:「今字作寂。方言作,云静也。

  寥:空虚。《说文》作「廫」:「空虚也,从广胶声。」段注:「此今之寥字。」

  河上公注:◎人自见其形容以为好,自见所行以为应道,殊不自知其形貌操行之鄙。◎自以为是而非人,众共蔽之使不得彰明。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运行周密而无所不至,因此无所危殆,可以做为养育天地万物的母亲。

  殆:《说文》:「危也。」段注:「危者在高而惧也,引伸之凡将然之辞皆曰殆曰危。」

  周:周密,形容道的运行无所不至,至为周密而普遍。

  天下母:应作「天地母」,前言「先天地生」可证,河上公注「道通行天地」,帛书甲乙本皆作「天地母」。道为生养天地的母亲。

  河上公注:◎道育养万物精气,如母之养子。◎道通行天地,无所不入,在阳不焦,托阴不腐,无不贯穿,不危殆。

  王弼注:周行无所不至而免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为天下母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叫它作「道」。

  河上公注:我不见道形容,不知当何以名之,见万物皆从道所生,故字之曰道也。

  王弼注:◎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夫名以定形,字以称可,言道取于无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称最大也。

  强为之名曰大。

  勉强称呼它叫做「大」。

  大:《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河上公注:不知其名,强曰大者,高而无上,罗而无外,无不包容,故曰大也。

  王弼注:吾所以字之曰道者,取其可言之称最大也。责其字定之所由,则系于大,大有系,则必有分,有分则失其极矣。故曰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大」意味着逝去,逝去意味着遥远,遥远意味着反覆。

  逝:往也。河上公:「复逝去无常处所也。」王弼:「逝,行也。不守一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至,故曰逝也。」逝、远,都是形容大道深远、玄冥,穷极之状。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六十五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河上公注:◎其为大非若天常在上,非若地常在下,乃复逝去无常处所也。◎言远者,穷乎无穷,布气天地,无所不通也。◎言其远不越绝,乃复在人身也。

  王弼注:◎逝,行也。不守一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至,故曰逝也。◎远,极也。周无所不穷极,不偏于一。逝故曰远也,不随于所适,其体独立,故曰反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是大。

  王亦大:《说文》作「人亦大」,大部曰:「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河上公注:道大者,包罗诸天地无所不容也。天大者,无所不盖也;地大者,无所不载也。王大者,无所不制也。

  王弼注: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也。虽不职大亦复为大与三匹,故曰王亦大也。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邦国之中有四大,而君王位居其中之一。

  域:邦国。帛书乙本作「国」。《说文》:「域,邦也。」

  河上公注:◎四大,道天地王也。凡有称有名则非其极也。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然后谓之为道,然则是道称中之大也,不若无称之大也。无称不可得而名曰域也。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也,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八极之功,有四大,王居其一也。居一作处。

  王弼注:◎四大,道、天、地、王也。凡物有称有名则非其极也,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然后谓之为道,然则是道,称中之大也,不若无称之大也。无称不可得而名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处人主之大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言一切皆自然无为。

  河上公注:◎人当法地安静柔和也,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道清净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王弼注: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

相关参考

道教 两晋南北朝道教简介

道教历史东汉道教两晋南北朝道教隋唐五代道教宋元道教明清道教民国道教当代道教目录1两晋道教1.1西晋道教1.2东晋道教2南北朝道教3派别4参考资料两晋道教道教发生于民间,并组织了起义,威胁到统治者,于是

道教 道教建筑简介

道教艺术道教文学道教绘画道教音乐道教雕塑道教建筑道教建筑是道教供奉神仙的场所,也是道士修行、传道和生活的地方。道教建筑从汉晋时期的「治」、「靖」,至南北朝时期演变为规模较大的「馆」或「观」,到了唐代发

道教 民国道教简介

道教历史东汉道教两晋南北朝道教隋唐五代道教宋元道教明清道教民国道教当代道教民国元年(1912年)。当时的江西都督府取消了龙虎山正一的「天师」称号,道教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宫观田产也受到冲击。1928年,

道教 道教散文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道教散文是道教文学的一大类型。其渊源可追溯于老子、庄子的哲理散文。由于早期道派的创立者大多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他们采用散文体式来编撰道教经

道教 隋唐五代道教简介

道教历史东汉道教两晋南北朝道教隋唐五代道教宋元道教明清道教民国道教当代道教目录1隋代至盛唐时期1.1隋代道教1.2初唐至盛唐时期统治者的态度1.3初唐至盛唐时期道派的融合2安史之乱后至五代十国时期道教

道教 道教掌故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历史上将国家的旧制旧例称作「掌故」,后来氾指一国的典章制度或乡里人物等故实。道教掌故即在道门中被广泛认可的制度或故事。道教掌故相当之多,

道教 道教楹联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道教楹联是书写于道教活动场所、景观等地的一种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楹联」或称「对联」,常出现于建筑物、游览区的入口处,尤其是房屋大门,更

道教 道教戏曲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道教戏曲的产生与神仙人物故事在社会上的流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脚本都以神仙为主角。目录1起源2特点3元代以后的发展4相关条目起源道教戏曲

道教 敦煌道教文学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敦煌道教文学是中国文学特定空间中的一种特殊成果,也是道教活动与思想在文学中的反映。所谓「特定空间」指的是「敦煌」这个区域。由于敦煌石窟保

道教 道教手册简介

《道教手册》,道教学术著作,今人李养正主编。该书以手册的形式,全面地介绍了道教的内容。全书共有十六个部分,分别罗列了道教的各方面情况:第一部分为道教的历史发展,介绍了道教的渊源、形成以及魏晋南北朝、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