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简介

Posted 天师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 编  著: 卷  数:六卷 正统道藏:正一部 逐字号 涵芬楼本第877册 新文丰本第47册 三家本第28册 道藏提要:编号1198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太玄部经诀‧正一部经箓 第8册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撰人不详。约出于汉末魏晋间。南北朝隋唐天师道经书皆称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太上道君于蜀郡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其说虽不可尽信,但此书确为早期天师道符箓,最迟在南北朝已编集成书,应无疑问。原书卷数不详。今《正统道藏》本六卷,收入正一部。书中辑录童子将军箓,三五功曹箓、保命长生箓等二十四阶符箓,与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二十四治等相应。各篇符箓内容大致相似,皆列举诸神将吏兵之名额、符图及盟仪,用于召神驱鬼,护卫身家。

相关参考

道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编  著:杜光庭卷  数:一卷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忠字号涵芬楼本第564册新文丰本第30册三家本第18册道藏提要:编号790中华道藏:三洞真经太玄部经诀

道教 链接到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的页面简介

连结至此的页面页面: 命名空间: 全部(主要)讨论使用者使用者讨论蓬瀛仙馆道教文化中心资料库蓬瀛仙馆道教文化中心资料库讨论档案档案讨论MediaWikiMediaWiki讨论模板模

道教 正一盟威道简介

东汉顺帝时(126至144年),沛人张陵于蜀中创立正一盟威道(俗称五斗米道)。据《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刘焉传》等史书记载:张陵于顺帝时入蜀,学道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中,造作符书,向百姓传

道教 二十四治简介

二十四治是东汉时张道陵传播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个地点。据《云笈七签》卷二十八引《张天师二十四治图》记载,太上老君于汉安二年(143年)正月七日把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等二十四治交给张道陵「奉行布化」。二

道教 太上三天正法经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太上三天正法经编  著:卷  数:一卷正统道藏:正一部满字号涵芬楼本第876册新文丰本第47册三家本第28册道藏提要:编号1193中华道藏:三洞真经洞真上清经第1册 《

道教 太上三洞神呪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太上三洞神呪编  著:卷  数:十二卷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列字号涵芬楼本第33-35册新文丰本第2册三家本第2册道藏提要:编号78中华道藏:道法众术道法诸经第32册 

道教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太上三十六部尊经编  著:卷  数:六卷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日字号涵芬楼本第18-19册新文丰本第2册三家本第1册道藏提要:编号8中华道藏:三洞真经三洞经教第5册 太

道教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殟仪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殟仪编  著:卷  数:一卷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则字号涵芬楼本第566册新文丰本第30册三家本第18册道藏提要:编号803中华道藏:道教科仪灯仪法忏章表第4

道教 张契真简介

张契真(936年—1006年)字齐一。北宋初钱塘人。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八载,自幼父母双亡,云游江浙名山,度为道士。居吴山真圣宫。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师从樊大元天师,受授正一盟威灵宝法。

道教 道教仙神里的北极四圣和三官大帝都是哪些人

一、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之一,属于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一说是尧舜禹,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东汉时,张陵创立正一盟威道(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