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茅山派简介

Posted 茅山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茅山派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茅山派,以茅山为中心而形成的道派,又称「茅山宗」。茅山宗承袭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中心发展的别称。茅山宗的开创者是上清派第九代宗师陶弘景。陶弘景于南齐永明十年(492年)归隐茅山,他四处搜寻杨羲、许谧、许翽所传上清经,将其整理编纂成了《真诰》、《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二百余卷道经。陶弘景居茅山以后,弘扬上清经法,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传道基地,由此创立了茅山宗。陶弘景创立的茅山宗,以上清派为主,相容其他道派道法和儒释思想。在陶弘景以后,茅山派人才倍出,唐宋两代是其发展的顶盛时期。唐代有很多著名的高道来自茅山,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他们经常被请入京,讲演道法、举行科仪,出入禁中,备受礼遇。宋代茅山历代宗师多得朝廷所赐「先生」称号,至刘混康任嗣法宗师时臻于极盛。茅山宗以出家居于道馆修炼为主,其信徒称为「上清弟子」或「三洞弟子」,主要修习上清经,也兼习灵宝经、三皇经及正一道经戒法箓。在修持方法方面,茅山宗以思神、诵经为主,并结合导引、服食、药饵、外丹等养生诸术。茅山宗著述宏富,据清笪蟾光《茅山全志》记载,有《上清大洞宝经》、《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箓》、《上清大洞宝箓》等众多典籍。茅山与龙虎山、阁皂山合称为「三山符箓」。

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相关参考

道教 王克辉简介

王克辉,明初茅山派道士、三茅山法师,永乐年间钦授武当山回龙观住持。

道教 南岳天台派简介

南岳天台派,上清派的支派之一。唐代上清派以茅山为本山,至司马承祯时又开天台山道派和衡山道派。司马承祯(647―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天台白云子和赤城居士,河内温人,晋王后裔,曾师事潘师正,居

道教 李景(日英)简介

李景(日英)(?—1164年),字灵晖。南宋初句容(今属江苏省)人。茅山上清派第三十代宗师。据《茅山志》卷一二,李景和胞弟,事母至节,年四十,不娶妻。母卒,从景和为道士,景(日英)至性淡泊,一入大静,

道教 蒋景彻简介

蒋景彻(?-1146年),字通老,南宋初金陵句容(今属江苏省)人。茅山上清派第二十八代宗师。据《茅山志》卷十二载,十一岁入道门。师事冲隐公。闻三洞法师俞希隐在爵城山,遂入蜀师之,道业大进。建炎战乱,元

道教 刘混康简介

刘混康(1037年-1108年)字志通,人称「华阳先生」,北宋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少年入道,于宋神宗时已名著于世,史称他有节行,颇为神宗所敬重。据《茅山志》卷十一〈

道教 马罕简介

马罕,字子言,东晋时浙东剡县人。上清派第五代宗师马朗堂弟。据《真诰》、《茅山志》载,因与兄敬奉经宝,保经有功,封为「上清仙卿辅正先生」。上清派第六代宗师。

道教 薛汝积简介

薛汝积(?—1214年)字德夫。原名克昭,字明夫。南宋时常州晋陵(今属江苏省)人。为茅山上清派第三十四代宗师。《茅山志》卷十二载其性至简俭,尤好周易、老庄之学,与邢汝嘉意甚相得。二十余年后,终因师友关

道教 掌教简介

掌教可用作道教某一门派的掌门人之称呼,也可用指某一道派的一代宗师。如史载茅山宗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掌教」,而历史上一些高道也曾有「掌教大宗师」称号。金元时期新兴的各种新兴道

道教 茅山道教音乐简介

道教音乐道教音乐分类与形式声乐器乐乐器道教音乐流派正一道音乐全真道音乐道教音乐谱辑玉音法事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全真正韵各地道教音乐北京白云观苏州龙虎山武当山茅山上海崂山三秦四川东北台湾香港茅山道教音乐以及

道教 茅山道院简介

茅山原名句曲山,又称地肺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东南部。道教将其列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名「金坛华阳洞天」,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并为民治病,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