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民国道教简介

Posted 民国

篇首语: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民国道教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道教历史 东汉道教 两晋南北朝道教 隋唐五代道教 宋元道教 明清道教 民国道教 当代道教

民国元年(1912年)。当时的江西都督府取消了龙虎山正一的「天师」称号,道教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宫观田产也受到冲击。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神祠废存标准,决定废止的神庙中如太上老君、三官、吕祖、文昌等都属道教,许多道观改建为学校、机关、军营。另一方面,袁世凯称帝复辟时一度复「天师」称号,封六十二代天师为「正一嗣教大真人」,重颁正一真人之印,但以后龙虎山张天师的分封只是按正一道惯例进行,已不再有往日的特权。

全真道在民国时仍以尊丘处机为祖师的龙门派力量较大,分布较广,其中北京白云观较著名,曾有日本学者小柳司气太于1932年前往考察,并著《白云观志》。白云观所藏明版《正统道藏》也影印流传,既方便了学者研习,也使道教的社会影响得以留存。

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形势下,道教界人士为维持本教生存,成立过某些道教徒的群众组织。1912年北京白云观成立全真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中央道教会」。与此同时,第六十二代张天师在上海筹建正一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但未取得政府核准,只成立了「中华民国道教学会本部上海总机关部」,开展了一些活动。在上海还成立过地方性的道教组织「中国道教总会」、「中华道教会」等。此外,道教学者陈撄宁(1880-1968年)创办了「中华仙学院」,主编《仙学月报》、《扬善半月刊》等道教学杂志。

民国道教基本上停滞不前,对社会的影响及发挥的功能越来越弱,其斋醮仪式以及服饵丹术在民间社会还有较多信奉者,道教具有更多的民间宗教色彩。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四卷,第十二章。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一卷,第71至73页。 李养正主编:《道教手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81至87。 李养正:《道教经史论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第234至238页。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