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 金鼓齐鸣、惊心动魄的琵琶曲--《十面埋伏》
Posted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音乐艺术 金鼓齐鸣、惊心动魄的琵琶曲--《十面埋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琵琶,在唐代以前,是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直到宋代,它才专用来称呼我们今天见到的有梨形音箱的曲颈琵琶。琵琶的曲调,一般可分为文曲和武曲两种。《十面埋伏》是著名的传统武曲大套曲,明代以前已在民间流行,而曲谱则最早见于清代华秋萍于1818年编的《琵琶谱》。
《十面埋伏》是以公元前202年楚汉最后决战--垓下大战为题材而创作的。据《史记》记载,在垓下大战中,刘邦调动了各路诸侯的军事力量,把项羽的人马紧紧围困。决战前,刘邦为了动摇楚军军心,曾命士兵们吹奏和唱起楚地民歌。听着四面楚歌,楚军士兵厌战思乡之心更切,军心涣散。项羽自知败局已定,夜半时分与虞姬决别,仓惶突围。刘邦命数千骑兵追击,呐喊厮杀之声震天动地。项羽终于寡不敌众,自刎于乌江畔。《十面埋伏》以高度概括洗炼的手法,运用琵琶独特的技巧和生动的音乐形象,通过丰富多变的节奏,层次分明地再现了古战场上这一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歌颂了胜利者刘邦的英雄气概,刻画了“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壮。
《十面埋伏》分十三个小段落,每段都加有小标题。从内容上看,乐曲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大战前的准备阶段。包括《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五段。其中《列营》是全曲的引子,散板起始,由慢到快,越来越密集的战鼓声,造成一种紧张的、催人上阵的气氛。接着,又模拟军号声、马蹄声,生动地表现了汉军威武严整的军容和将士们的高昂斗志。
第二部分:决战情景。这是全曲的重点,以《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描绘了战斗的过程和壮烈的场面,逼真地表现了金鼓齐鸣、旌旗蔽日、刀光剑影、骑甲交错的情景,听之令人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战争结束。这一段着重情绪的描写。一方面写《项王败阵》、《乌江自刎》;另一方面写汉军得胜,《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旋律欢快平稳,表现了汉军得胜的欢乐情绪。
《十面埋伏》是中国音乐艺术中的精品。它充分地显示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占代音乐文化,直到现在,它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并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等其他器乐曲的形式演出,同样受到热烈的欢迎。
相关参考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楚汉》。它以刘邦、项羽垓下之战为主题,运用琵琶特有的技巧,令无数听众的心灵为之震撼,如今已成为世界名曲。遗憾的是,这一杰作却不知出自谁人之手。> 有关这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楚汉》。它以刘邦、项羽垓下之战为主题,运用琵琶特有的技巧,令无数听众的心灵为之震撼,如今已成为世界名曲。遗憾的是,这一杰作却不知出自谁人之手。> 有关这
贝多芬有一句引人深思的名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究竟以哪些手段达到这样强烈的效果呢?归纳起来主要是音乐的语言、音乐的结构和音乐的谐和性。音乐的语
西洋音乐经历了古典乐派和浪漫派时期的顶峰之后,发展趋向平缓。19世纪后半期是属于现代音乐时期,产生了流派众多的一般所说的现代音乐,他们采用各种新风格、新技巧、新事物
歌剧是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其中音乐是歌剧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歌剧中的音乐布局,因时代、民族、体裁样式、创作方法不同而各有不同。欧洲19世纪
在我国京剧艺术中,往往通过脸谱的变化,来反映角色的特征。 在京剧中,生、旦是不勾画脸谱的,只有净、丑要勾画脸谱。丑行脸谱的化妆,是
当代声乐艺术中,一般按歌唱的方法和风格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三类。 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是其中技术水平较高、较难掌握的一种。
话剧在欧美各国称为戏剧。它是以说话和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戏剧,所以中国称之为“话剧”。 同虚拟的、写意的中国戏曲相比较,话剧是写实
巴赫(1685〜1750)是德国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一生大多在宫廷和教堂供职,担任过魏玛公爵的风琴师与乐队首席和柯坦王子宫廷的教堂乐师、乐长,以
肖友梅(1884~1940)是我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广东中山县。他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学习音乐,1920年回国后,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工作,为专业音乐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