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道教楹联简介

Posted 楹联

篇首语: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道教楹联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道教文学 道教诗词 道诗 道词 道教散文 道教小说 道教戏曲 其他 楹联 掌故 童谣

道教楹联是书写于道教活动场所、景观等地的一种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楹联」或称「对联」,常出现于建筑物、游览区的入口处,尤其是房屋大门,更以楹联之点缀而传递中国传统的文化气息。

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于蜀灭亡前一年的除夕自题桃符版于寝门:「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后世则以联语题写于厅堂前柱。因前柱名为楹,所以题写在柱子上的联语就称作「楹联」;又因为这种联语以诗歌对偶句式构成,所以也叫做「对联」。

道教洞天福地以及各类活动场所,几乎都可以看到楹联。在内容上,道教楹联是道教思想追求的寄托。因此,道教楹联往往以简练语言融缩神仙故事。例如泉州元妙观楹柱题刻:「白鹿青牛迎法驾,羽衣象简演朝仪。」这首楹联将道教教主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交织于其中。「青牛」本是老子过关时的坐骑,楹联作者选择了这个颇具象征意义的词汇,暗示老子过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而「羽衣」是道教神仙所用,这又象征老子羽化而升仙。至于「朝仪」表示的是后来的道门追随者以经常性的宗教仪式来表达自己对老子的敬奉。在这里,楹联的意象透射出道教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思想闪光。像这样的例子,在道教洞天福地之中比比皆是。另外,道教楹联也注意通过景观的描绘,以抒写心性。如四川青城山的驻鹤庄所题写:「松桧隐栖三岛鹤,楼台闭锁九霄云。」此联以写景引人入胜。相传驻鹤庄周围乔木林中常有丹鹤成群,朝去夕来,声唳山间。楹联由景物入手,进行具体描写;但在深层次上却蕴含着道教中人对景炼心的旨趣。联对中所指「三岛」出于先秦的仙话传说,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据说这是修炼成仙者居处的美妙境界。作者将上古的仙境传说与现实景观描写结合起来,造成了一种迷离恍惚的艺术效果,从而营造了洞天福地的神仙文化氛围,令游览者心旷神怡。可见,道教楹联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寄托,而且往往具有独到的艺术境界。长期以来,道教中人与文人墨客热心于道教楹联的撰写,他们留下了众多的作品,这使道教洞天福地更具有了优雅的人文逸趣。

相关参考

道教 道教掌故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历史上将国家的旧制旧例称作「掌故」,后来氾指一国的典章制度或乡里人物等故实。道教掌故即在道门中被广泛认可的制度或故事。道教掌故相当之多,

道教 道教戏曲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道教戏曲的产生与神仙人物故事在社会上的流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脚本都以神仙为主角。目录1起源2特点3元代以后的发展4相关条目起源道教戏曲

道教 散曲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散曲或称为「清曲」、「乐府」。它有两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曲。所谓小令主要是指单只曲子,但也包括「带过曲」与「重头小令」。在这两者之中,前

道教 道教传奇戏曲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道教传奇戏曲是以神仙道人故事为题材、以传奇为体式、用以表现修道升仙旨趣的戏曲作品。目录界说「传奇」又称「传奇文」,本是小说的体裁之一,到

道教 老君开天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老君开天」,道教掌故之一。「老君」作为道教教主的尊称,长期以来流传种种故事,「开天辟地」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根据《太上老君开天经》的描述

道教 道情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道情,一种宣扬道教思想的曲艺形式和文学题材。此外道情亦属于曲艺的一个类别,其渊源可追溯于仙歌道曲;但它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道曲。如果说道曲的

道教 甘水仙源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甘水仙源」,道教掌故之一。典出《甘水仙源录》。该书记载,正隆己卯(1159年)夏天,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背着一个壶,来到甘河镇,他于镇中

道教 敦煌道教文学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敦煌道教文学是中国文学特定空间中的一种特殊成果,也是道教活动与思想在文学中的反映。所谓「特定空间」指的是「敦煌」这个区域。由于敦煌石窟保

道教 道门语录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语录是个人讲话或者二人以上人士对话的辑录。道门语录是道教界人士讲道、学道、传道的言论辑录。从形式上看,道门语录属于散文一类。就发生而论,

道教 误入桃源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误入桃源」,道教掌故之一,典出《幽明录》。相传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剡县书生刘晨、阮肇一起到浙江天台山采谷皮,不知道如何回返。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