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正一盟威道简介

Posted 少数民族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正一盟威道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汉顺帝时(126至144年),沛人张陵于蜀中创立正一盟威道(俗称五斗米道)。据《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刘焉传》等史书记载:张陵于顺帝时入蜀,学道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中,造作符书,向百姓传教。受其道的出五斗米,当时被官方称为「米贼」。五斗米道的创立与当时西南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有一定关系。近人向达以五斗米道信仰天地水三官,联系前秦氐族苻坚、后秦羌族姚苌笃信三官的事实,认为张陵入蜀鹤鸣山所学之道是氐羌民族的宗教信仰,而缘饰以《老子》。近人蒙文通也认为:天师道原为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汉末西南民族向北迁徙,氐人等民族北入汉中及汉水上游,五斗米道亦于此时传入汉中。五斗米道的创立既有燕齐滨海地域神仙文化的内容,也有西南少数民族的巫教成分。古代中国的部落都信仰巫鬼,而以氐羌苗等巫风最盛,《山海经》中对此有较多的记载。张陵在西南少数民族环境中学道传教,难免不受少数民族原始巫鬼教的影响,吸收其中某些内容,以便更多地招徕少数民族人的信仰。另一方面,张陵又对原始巫鬼教进行了改造,与燕齐神仙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具有新特色的五斗米道。张陵将其道传给儿子张衡,张衡又传其子张鲁。他们祖孙三人被后世道教呼为「三张」,称张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即所谓「三师」。张陵创道的事迹历史记载很少,张衡仅是提及,事迹较详的是张修和张鲁。《三国志.张鲁传》注引鱼豢《典略》说:「光和(178至184年)中,汉中有张修,为五斗米道。」

教病人叩头思过,饮符水,加施静室,使病人在室中思过。又让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持《老子》五千文,入道者都修习,号为奸令。又有鬼吏为病人请祷,方法是书写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天地水三官手书,病人出米五斗,故鬼吏又号称五斗米师。一般百姓,「竞共事之」。后来张鲁到汉中,袭杀张修,因百姓信行张修之道,便在其基础上加以增饰。教入道者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供行人。又教道民自隐,有小错的修路百步则罪恶除去。又按照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张鲁自号师君,初来修学道者叫鬼卒,学道较久而虔诚者叫祭酒,各领道众,多的叫治头大祭酒。张鲁在汉中实行政教合一制度,雄据巴汉近三十年,民夷便乐,至建安二十年(215年)投降曹操,五斗米道也随之传往北方中原地区。以后随着晋的统一,它又向东南沿海传播,从而遍及全国。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也曾加入五斗米道。

《三国志.张鲁传》。 《后汉书.刘焉传》。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卷,第二章第三节。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4至41页。 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2至29页及第37至43页。

相关参考

道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编  著:杜光庭卷  数:一卷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忠字号涵芬楼本第564册新文丰本第30册三家本第18册道藏提要:编号790中华道藏:三洞真经太玄部经诀

道教 链接到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的页面简介

连结至此的页面页面: 命名空间: 全部(主要)讨论使用者使用者讨论蓬瀛仙馆道教文化中心资料库蓬瀛仙馆道教文化中心资料库讨论档案档案讨论MediaWikiMediaWiki讨论模板模

道教 二十四治简介

二十四治是东汉时张道陵传播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个地点。据《云笈七签》卷二十八引《张天师二十四治图》记载,太上老君于汉安二年(143年)正月七日把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等二十四治交给张道陵「奉行布化」。二

道教 星纲五斗箓简介

星纲五斗箓,正一派之法箓。唐代道经《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中收录有「太上正一星纲五斗箓」,此箓专为步罡所设。刘仲宇:《道教法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见《道藏》,第

道教 道教仙神里的北极四圣和三官大帝都是哪些人

一、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之一,属于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一说是尧舜禹,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东汉时,张陵创立正一盟威道(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

道教 道教仙神里的北极四圣和三官大帝都是哪些人

一、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之一,属于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一说是尧舜禹,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东汉时,张陵创立正一盟威道(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

道教 张契真简介

张契真(936年—1006年)字齐一。北宋初钱塘人。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八载,自幼父母双亡,云游江浙名山,度为道士。居吴山真圣宫。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师从樊大元天师,受授正一盟威灵宝法。

道教 正一威仪经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正一威仪经编  著:卷  数:一卷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忠字号涵芬楼本第564册新文丰本第30册三家本第18册道藏提要:编号785中华道藏:道教科仪科戒威仪第42册 正

道教 正一修真略仪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正一修真略仪编  著:卷  数:一卷正统道藏:正一部肆字号涵芬楼本第990册新文丰本第53册三家本第32册道藏提要:编号1227中华道藏:道教科仪科戒威仪第42册 《正

道教 太上正一法文经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太上正一法文经编  著:卷  数:一卷正统道藏:正一部满字号涵芬楼本第876册新文丰本第47册三家本第28册道藏提要:编号1194中华道藏:三洞真经太玄部经诀‧正一部经箓第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