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隋唐道教服元气的方法简介

Posted 元气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隋唐道教服元气的方法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隋唐道教的服气思想中非常强调服元气、内气和内元气,即要求人们保持自身体内的元气勿泄,惜精握固,以求长生。因为人禀一元之气而生成,元气为人之本根,守住此本根,则可得道,而坚守本根的方法就是服元气、内气。《尹真人服元气术》说:「夫人身中之元气,常从口鼻而出,今制之令不出,便满丹田,丹田满即不饥渴,不饥渴盖神人矣。是故人之始胎,不饮不啄,故无出入息,即元气复,元气复即长生之道机也」。能够使元气不泄露到人体之外,如人之胎儿状态,便得到长生之道的契机。可见服元气或内气的一个总的方法或者说总原则就是保守自身元气,令之勿泄。

目录

1服元气的具体方法2《胎息杂诀》介绍了两种操作方法3参考资料

服元气的具体方法

第一

服元气先须澄其心,令无思无为,恬淡平静。出息任其自然而出,未至半口鼻俱关,徐徐而已,气即上行,举首以声咽之。仰息左,伏息右,以气送通下胃气,或以意引气送之至胃,转下流至丹田,又从容如初咽下。咽下余息,息即丹田不隔,丹田不隔即入四肢,以意运行即流布。大抵气不出于玄牝,但令通流,须出皆须调适,不得粗喘。如果隔气未达丹田,虽欲强为,终难致。故初服者多防满,但资少食,必在勤行。勤心行即气自流转,自然之功著。这就是饮自然以御世,朝神入微,始于三五,成于七九。用仰势法低枕卧,缩两肩两膝,伸两手,著两肋。用伏势法以腹着床,以被支胸,手足并伸。其仰咽即令气从左下,伏咽令气从右下。咽气之时,皆令作声,有津液来亦须别咽,乃须出息,若用入息即生风随入,不可不慎之。咽气中间,即别任意休息,待心喘俱定,然后可以复为之。初用气时,必须安稳坦然无事,气则流通,若心有所拘,即窒寒不流注。初学者先觉胃中防满,噫气不休,但少食为之,即觉通于生脏,后自觉到丹田,然后始觉气周行身中,身中调畅,即神明自然致矣。

第二

服元气于气海。气海是受气之初,传形之始,当脐下三寸。婴儿诞育时,惟脐带与母胞相连,其带空中如管,则传气之所形,从此渐凝结。人欲长生,必修其本,人不知其根本,外求修助,万无一成。气海与肾相连,属壬癸水,水归于海,故名气海。气以水为母,而水为阴,阴不能单独生成,必与阳相配。心属南方丙丁火,是盛阳之主,既知气海,以心守之,阳下临,阴上报,因此化为云雾,蒸薰百骸九窍,无所不达。凡气困者,身皆有疾,沉结在内,或医药不能疗,尤须精诚摒去外想,闭气于气海。以手于脐下候之,气应之候冲容,如喘如触,或鸣或痛,如掣如物,动于掌下,亦须静候之,兼以目下注。是阳气照阴,阴气腾上,又能为津液,如此久久,鼻中喘息,都无出入喉,觉气海中时动用耳。每用气后,必须微调息使散,若不散,他日为疮肿,终不为佳。

第三

茅山贤者服内气诀。侧卧,右肋着地,微缩两足,著头向南,面东,两手握固,傍腮边。闭取内气,极力开喉咽之,如此七咽,一吐气。若病时服气,一咽两咽一吐,然后七咽一吐气。又调息,令出入气均,依前又咽,都四十咽,然后起坐练之。竖膝坐,两手相叉抱膝,闭气鼓腹二七或三七,气满即吐,更调息,特不得令喘粗。调讫,又闭气二七或三七,一吐气,使腹调适乃休。或汗出,头足皆热,此气遍,即当饱满,三关百节,宣通畅适。旧经皆存想,死为烦劳,却使心意难行。服气本于胎息,但无思念,自合元化之功。常法︰能爱精握固,闭气吞液,则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液,液化为骨。常行之不倦,精神充满。

第四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服内气之妙在于咽气,世人咽外气以为内气,不能分别,吐纳之士宜审而为之,或无错误。人禀天地元气而生身,身中自分元气而理,每咽及吐纳则内气与外气相应,自然气海中气随吐而上,直至喉中。但喉吐极之际,则辄闭口连鼓而咽之,令郁然有声,汩汩然从男左女右而下,纳二十四节,如水沥沥,分明间之。如此则内气与外气相顾,皎然而别。以意送之,以手摩之,令速入气海。

服气炼形,稍暇入室,脱衣散发,仰卧展手,勿握固,梳头令通,垂席上布之,则调气咽之。咽讫,便闭气,候极,乃冥心绝想,任气所之,闷即吐之,喘息即调之。候气平又炼,如此十遍即止。初服气之人未通有暇,渐加一至十,候通,渐加至二十至五十,如全身出汗是其效。安心和气,且卧勿起冲风。这是老延年的良术。

委气之法,体气和平,身神调畅,无问行住坐卧皆可为之。但依门户调气,或伸于床,或兀然而坐,无神无识,寂寂沉沉,使心同太空。因而调闭,或十气二十气,须任气不得与意相争,良久,气当从百毛孔中出,不复口吐。

第五

在强调服元气的同时,隋唐道教服气也很重视胎息法,实际上此法和服元气术休戚相关,服元气时多运用之。《云笈七签》卷五十八记载了《胎息精微论》、《胎息根旨要诀》、《胎息杂诀》、《胎息口诀》,卷六十记载了《服气胎息诀》、《胎息经》,专讲胎息。另外散见于诸家气法中也有不少是关于胎息的。这也是当时道教服元气的一大特征。

甚么叫胎息?《延陵君修养大略》说︰「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内气,握固守一,是名曰胎息」。《胎息口诀》说︰「久久行之,口鼻俱无喘息,如婴儿在胎以脐通气,故谓之胎息」。《胎息杂诀》认为︰「胎息者,然内外之气不杂,此名胎息」。《胎息根旨要诀》指出︰「古修胎息者,寻其所著,皆未达于玄门,据其文字所陈,悉皆互有得失。或云无气是胎,闭气不喘是息,各执一门,未有所趣,迷误后学」。「胎息者,是天地阴阳二气,初结精之气,气结而为形。形既成立,则精气光凝为双瞳子,双瞳子者,即父之精气,号为纯阳之精,故能鉴视万物。又受母之阴气而成玄牝者,即口鼻也。是知形为受气之本,气为成形之根,则此二气为形之根蒂者也。根蒂既成,则能随母呼吸,绵绵十月胎体成而生。故修养者效之。夫云复其根本,此胎息之要也。」可见道教内对此解释有所不同,但以婴儿在胎内内的呼吸状态作比喻是一致的。

胎息的具体方法也各有主张。《胎息精微论》说︰「凡胎息服气,从夜半后服内气,七咽。每一咽既调气六七息,即更咽之,每咽如水流过,坎声是气通声也。直下气海中凝结,腹中充满如含胎之状,气从有胎中息(气海中有气充,然后为胎息之道)。气成,即清气凝为胎,浊气而出(散从手足及发而出)。胎成,即万疾自遣,渐通仙灵。」凡服气之时,须关节通,胃海开,纳元气。固纳毕,即关节还闭,徐徐鼻出,纳外气,自然内外不离,胎中气亦不出。但潜屈指数息,从十至百数,从一百至二百三百,此为小通,即耳目聪明,百病皆愈。若抑塞口鼻,拟习胎息,殊无此理。口鼻气既不通,即畜损脏腑,有何益哉?凡饵内气,用力寡而见功多,惟在安神静虑,不烦不扰,则气道疏畅,关节开通,内含元和,终日不散。从夜半后服七咽,即闭气,但内气不出,鼻口常徐徐出纳,外气内气都不相杂,至五更又服七咽,平旦又服七咽,都二十一咽止。若休粮者即不限此数。肚空即咽内气,咽内气常满自无饥渴。初以小难,久而习惯,自然内外之气不相混杂,渐渐关节开通,毛发疏畅,气自来往,亦不假鼻中徐徐通外气也。胎息之妙穷于此。

《胎息杂诀》介绍了两种操作方法

徐徐引气出纳,则元气亦不出。作功之人闭固内气讫,鼻中微微通往来,便令不至咽喉而返,气则逆满上冲,不可抑塞,如此即徐徐放,令通畅。候气调,即复闭之,切在徐徐鼻中出入,勿令至喉,极力抑忍为之,须臾,忽然自得,调畅内外泰矣,到此即千息亦不倦矣。胎息之妙,切在无思无虑,体合自然,心如死灰,形如枯木,即百脉畅,关节通。若忧虑百端,起灭相继,欲求至道,徒费艰勤,终无成功。此道至微至妙,出尘之士方可为之,未离名利之间,徒劳介意。 咽气满讫便闭气存想,意如流水,前波已去,后浪续起。凡胎息用功后,关节开通,毛发通畅,即依此。但鼻中微微引气,相从四肢百脉孔出,往而不返,后气续到,但引之而不吐。切在于徐徐,虽云引而不吐,所引亦不入于喉中,微微而散,如此内气亦不下流散矣。

《胎息口诀》介绍说︰「凡欲胎息,先须于静室中,勿令人入。正身端坐,以左脚搭右脚上,解缓衣带,徐徐按捺肢节,两手握固于两腿上,即吐纳三五过,令勿结滞。涤虑清闲,虚心实腹,左右徐徐摇身,令脏叶舒展。」讫,即鸣天鼓三十六过,然后想眉间一吋为明堂,却入二吋为洞房,入三吋为丹田宫(亦名泥丸宫)。次存中丹田,次存下丹田,次存五脏,从心起,遍存五脏六腑。存五脏中,各出本方气,及三丹田中素云合为一气,于头后出,焕焕分光,九色上腾,可长三丈余,想身在其中,此时即口鼻俱闭,心存气海中,胎气出入,喘息只在脐中,如气急即鼻中细细放通息,候气平,还依前用心存之,以汗出为一通,亦不限过数。如体热闷,即心存气遍身,出如饭甑中气,此名满息。再咽,洞观形中五脏六腑及大小腹。绵绵不闻,经三十年以绳勒项,不令通气亦不喘息,喘息常在脐中,水底坐经十日五日亦可。《胎息经》说︰「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这种方法与上引诸法皆不同,注重固守虚无养神气,注重不动心。可见,诸家对胎息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具体操作中也各有主张。也可看出,胎息与服元气在根本的方法上是一致的,隋唐道教服气理论在强调服元气的同时,申说胎息的重要是自然而然的。这也就是当时道教服气的方法特征。

道教气功为中华养生文化的上乘精品,它积淀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其中固不免有一些不合乎现代科学之处,但其主体部分仍不失为原始生命科学的结晶,是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技术的一大贡献。这一贡献,对当今人类的人体生命科学及医疗养生学的发展仍有巨大的借鉴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发掘,认真总结。隋唐道教注重服元气并总结出一套方法,成为道教功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接承汉魏南北朝道教气功已有的成就推陈出新,总结提高,又为唐末五代及宋元内丹的崛起准备了修件,打下了基础。这是一个从外丹转向内丹的重要的过渡时期。隋唐道教服元气的方法可以说是中华养生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

《云笈七签》卷58,《道藏》(台湾艺文本,下引同)第37册第29742页。 《云笈七签》卷58《尹真人服元气术》,《道藏》第37册第29742-29743页。 《云笈七签》卷58《服元气法》。《道藏》第37册第29743-29744页。 《云笈七签》卷58,《道藏》第37册第29739-29740页。 《云笈七签》卷60,《道藏》第37册第29766-29770页。 《云笈七签》卷59,《道藏》第37册第29747页。 《云笈七签》卷58,《道藏》第37册第29746页。 《云笈七签》卷58,《道藏》第37册第29741页。 《云笈七签》卷58,《道藏》第37册第29741页。 《云笈七签》卷58,《道藏》第37册第29739页。 《云笈七签》卷58,《道藏》第37册第29741-29742页。 《云笈七签》卷58,《道藏》第37册第29745-29746页。 《云笈七签》卷60,《道藏》第37册第29772-29773页。

相关参考

道教 混元简介

混元,道教对宇宙先天元气的称呼,亦可作为「道」的代称,后被泛用来指称老子,或命名「混元」一些经法和道派。北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说:「混元者,记事于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

道教 隋唐五代道教简介

道教历史东汉道教两晋南北朝道教隋唐五代道教宋元道教明清道教民国道教当代道教目录1隋代至盛唐时期1.1隋代道教1.2初唐至盛唐时期统治者的态度1.3初唐至盛唐时期道派的融合2安史之乱后至五代十国时期道教

道教 道炁简介

道炁,指「道」与「元气」同体的,也称为「先天气」、「祖炁」。六朝以前的早期道教文献中已有许多论述道与气的同一,如《太平经》说:「元气行道,以生万物。」《老子河上公章句》说:「万物始生,从道受气。」也就

道教 东晋南北朝隋唐卷简介

道教导引术研究:东晋南北朝隋唐卷作者:魏燕利出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书号:9787542662149 近世以来,道教日益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作为道教重要道术之一的导引术也越来

道教 林辕简介

林辕,字神凤,号玄巢子。宋末元初福建人。据《福建通志》载,著《谷神篇》二卷,其说得紫阳南宗之传,而又独重元气说,自成一家之言。

道教 神仙服食灵草菖蒲丸方传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神仙服食灵草菖蒲丸方传编  著:卷  数:二篇同卷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临字号涵芬楼本第573册新文丰本第31册三家本第18册道藏提要:编号838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清金丹经第1

道教 民国道教简介

道教历史东汉道教两晋南北朝道教隋唐五代道教宋元道教明清道教民国道教当代道教民国元年(1912年)。当时的江西都督府取消了龙虎山正一的「天师」称号,道教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宫观田产也受到冲击。1928年,

道教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编  著:卷  数:二经同卷正统道藏:正一部既字号涵芬楼本第1028册新文丰本第55册三家本第33册道藏提要:编号1311中华道藏:三洞真经洞真上清

道教 宋元道教简介

道教历史东汉道教两晋南北朝道教隋唐五代道教宋元道教明清道教民国道教当代道教目录1 北宋道教 1.1北宋统治者崇道1.2北宋道派1.3道教教理的建设2南宋金元道教3参考资料 北宋道教 北宋统治者崇道北宋

道教 太一教简介

太一教又称太乙道是由卫州(今河南汲县)人萧抱珍创建于金熙宗天眷初(1138至1140年)。太一教的得名起于该教对太一神的崇奉。其教传行「太一三元法箓」。太一的含义是元气混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又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