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魏伯阳简介
Posted 公元
篇首语: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魏伯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伯阳简介
魏伯阳,号云牙子,东汉时期的炼丹家。另一说,伯阳为其字,本名翱。会稽上虞(今中国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生卒年不详,有学者推测是魏朗(?——公元169年)之子。
由于正史没有记载魏伯阳的生平,而收录相关其事迹的道教仙传、经典,都提到他出身于显贵世家,却不肯踏上仕宦之途;喜好闲居养性,对道术十分感兴趣。他曾在长白山遇真人传授炼丹的理论和秘诀,又得到古人所写的《龙虎经》,从中获得深刻体悟。在葛洪(公元283年——公元343年)《神仙传》、王松年(生卒年不详)《仙苑编珠》、张雨(公元1283年——公元1350年)《玄品录》、赵道一(生卒年不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皆叙述魏伯阳试验弟子的故事,他和三名弟子入山炼制神丹,成功之后,他知道弟子们并非全然相信服丹能致成仙,因此以服丹即死的方式考验弟子的向道之心,其中两名弟子因畏惧死亡而离开,只有一位虞姓弟子笃信老师非凡人,最终随魏伯阳成仙而去。今在中国大陆绍兴市上虞区的凤鸣山犹留存魏伯阳炼丹的遗址。现今《正统道藏》中署名魏伯阳的作品,最广为人知的是《周易参同契》,另有《魏伯阳七返丹砂诀》、《大丹记》、《参同契五相类秘要》、〈三关之要〉(见《道法会元》卷77)等,皆属丹经,内容都和炼制金丹(外丹)或身体修炼(内丹)有关。
《周易参同契》约形成于东汉顺帝至桓帝期间,分为三卷,书写体裁不拘一格,行文语气略有差异,前后观点未必一致,因此关于本书的作者,历代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是魏伯阳的创作,有人认为是由魏伯阳、徐从事(生卒年不详)、淳于叔通(生卒年不详)合着,也有人认为是魏伯阳集大成之作。在文体方面,既采用四言或五言的韵文,又见长短句交织的散文体和离骚体。书名之中的「参」即三,指周易、黄老之道和炼丹术(炉火),「同」是通、会同,「契」是契合、书契,全书以周易的爻辞、卦象论述炼制神丹的方法,将三者参合、会同而贯通为一。作者在说明炼丹的鼎器、药物、火候和程序时,除了采用易学理论进行阐发,亦以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金丹;强调炼丹和天地运行的道理相同,呈现天人感应的思想;提出人身朽败的原因,又阐述服食金丹能达到长生不死的理论依据。然而全书充满各种隐语,用字古雅,词语晦涩,既有不轻易示人的秘传用意,也有修炼过程中奥妙变化的难言之状,甚至使用相同的词语和概念,谈论的内涵却截然不同。
《周易参同契》乃道教炼丹术重要的奠基之作。据中国学者陈国符(公元1914年——公元2000年)的研究指出六朝时期的外丹术文献几乎未提到《周易参同契》,而唐代以后的内丹文献一再提及此经、阐述其中的观点,如唐末五代的彭晓(生卒年不详)就着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一书,即是对《周易参同契》进行注疏。就连南宋理学家朱熹(公元1130年——公元1200年)亦曾化名「空同道士邹欣」撰《周易参同契考异》,对此书评价极高。清朝以前的《周易参同契》注本超过三十种,至今仍有学者对此书加以研究、注释。从中国文化史或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更是一部了解汉朝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书里除了大量援用汉代易学、黄老学说、炼丹术知识以外,儒家、阴阳五行之说也显而易见,不仅用来解释炼丹过程的现象,还呈现出作者的哲学思想。
对《周易参同契》感兴趣的并非只有汉学家,此书甚至吸引科学界关注。二十世纪后,有化学家、科学史家尝试运用现代知识理解书中的内容,例如将炼丹过程转写为化学方程式,并进行实验,试图还原炼制丹药的化学反应。公元1932年,赴美留学的化学家吴鲁强(公元1904年——公元1935年)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Tenney L. Davis合作,将《周易参同契》翻译成英文,并发表于著名的科学史期刊“Isis”,引起西方学术界的重视。李约瑟(Joseph Needham,公元1900年——公元1995年)的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第五卷探讨中国的化学及相关技术,其中第三分册提及炼丹术的发展时,更专门讨论《周易参同契》,肯定其对于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贡献。时至今日,《周易参同契》被尊为「万古丹经之王」。
【撰写者】
吴瑞明(辅仁大学宗教学系硕士生)
【参考文献】
1.周启成,《新译神仙传》,台北:三民书局,2004。
2.刘国梁注译、黄沛荣校阅,《新译周易参同契》,台北:三民书局,1999。
3.萧汉明、郭东升,《《周易参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4.陈国符,〈说《周易参同契》与内丹外丹〉,收入《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2012),页434-449。
相关参考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大丹记编 著:原题太素真人魏伯阳口诀卷 数:二篇同卷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似字号涵芬楼本第588册新文丰本第32册三家本第19册道藏提要:编号893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清金丹
魏天和,元泰定年间人。赐紫锦襴,并号真常大师。许州在城颐真观提举。
魏汉律(?—1105年),北宋人。《宋会要》记载,汉律晓天文地理、阴阳数术、尤善冶炼铸鼎术,并精通音律。宋徽宗崇宁初(1102年)上书献乐议,颇得赏赐。崇宁四年(1105年),铸九鼎、帝座大钟及二十四
魏降(594年—676年),字道崇,唐高宗时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县)人。《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序》载:曾祖魏允,任梁安城王国侍郎;祖父魏迁,任陈长沙王国将军;父魏翔,隋奉信员外郎。少慕仙道,不杂嚣尘。
太上老君 生卒年不详。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着有《道德经》五千余言。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匠
道教研究论集作者:柏夷著;孙齐、田禾、谢一峰、林欣仪译;秦国帅、魏美英、纪赟、谢世维校系列: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出版:上海:中西书局,2015年书号:9787547508855 内容简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他们的学说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失望的思想。 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谓即太史儋),春秋楚国苦县
太上老君老子,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是春秋时代末年时著名思想家,道教创始人。又称道德天尊、太上老李君、太上道祖、无极老祖、三清道祖、老君爷、无极至尊、无极圣祖。生于周幽王十年殷武丁庚辰年
太上老君老子,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是春秋时代末年时著名思想家,道教创始人。又称道德天尊、太上老李君、太上道祖、无极老祖、三清道祖、老君爷、无极至尊、无极圣祖。生于周幽王十年殷武丁庚辰年
太上老君是谁? 生卒年不详。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着有《道德经》五千余言。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