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道教开光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Posted 道教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道教开光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开光一词本来源自画龙点睛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人画龙很逼真,只要点上眼睛龙也会活起来飞走,相当夸大,表示龙在没有点眼睛之前是死物,点上眼睛之后,活灵活现有了生命。画匠画眼睛这一动作称开光。

  同样的道理,玉石雕刻师雕刻眼睛的动作也是开光。开光的本义很简单、清楚,就是给神像点上眼睛而已,画像、石像有了大师级人物的点睛之后,大家就以为神像具有了灵性,能发挥神异的护身能力。这就是世俗以为的开光。

  因此,开光是指有一定修行成就的人通过持印诵咒,加上给予特别的灵力来消除物品不好的磁场,赋予物品特殊的灵力,使工艺品一样的东西成为可以调整风水的物品或护佑自个的幸运物。一尊神像和一件吉祥工艺品假如没有开光,那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还不可以供人们顶礼和朝拜,只有开光加持或念经后,才具有灵气。

  开光这种仪式源自道教及民俗,由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中国原有的文化影响,所以便接受这种仪式,佛家也有开光的法门的,持咒念经,开启玉石,灌注灵气于上,可以辟邪的,和道家开光殊途同归。

  因此,本来我们现今常说的开光就是高僧或者是道家的高人,用特殊的法门,将法力灌注在有灵气、有能量的玉石或者是水晶等上,这些在小说中经常被神化成"法宝",只不过这种开光极其麻烦,和修炼法宝非常类似。

  2 开光为什么要求大师为之

  开光是一种表示恭敬、隆重的仪式,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内容在里面。假如你能具足恭敬心、清净心和信心,自个也可以开光。开光的真正意义是启发自性光明,来自你的光明,而非其它,假如说开光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可能也就是这个了。

  而开光为什么一般都要求大师为之,徒弟不能?主要是画眼睛也好,雕眼睛也好,都是难度最高的动作,必须师父出手才能传神达意,徒弟不到一定水平是做不好的,所以传统上有徒弟雕身,师父点睛的程式,师父出手架势十足,当然不凡。所以一般还要一点礼请的仪式配套演出,以示慎重。这在神像上就更讲究了,往往徒弟雕好神体之后,要礼请有德大师,斋戒沐浴,烧香祭拜,念颂经文,祝祷礼赞一番,再隆重地开光(雕上眼睛) ,一尊神像才算大功告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开光已由点睛这一动作,变成一种祈福的仪式。

  开光典礼本来就是一个请神安神的过程,信徒们把庙修好了,怎样把这个讯息告诉天神呢?普通百姓是无法与天神勾通的。只有法师,经师班的法师通过他们特有的语言(念经)在各种法器的舞动和伴奏下把这个喜迅报告给天神。典礼的场面越壮观越好,这和我们平常人家操办红白喜事一祥。

  神仙便会在天有知,神灵也会附着其上,塑像便有了灵气,善男善女再来祈福祷告,神像在冥冥之中,也会前来相助或满足你的愿望。当然这是一种心灵的抚慰方式,寄托着人们美妙的愿望,在某种情况下它能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开光典礼的同时也是告知老百姓这里修了一座庙,善男善女们都可以就近朝拜了。

  3 什么是道教开光?

  开光的正式启用来自道教,开光即为道教仪式之一。开光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仪式。佛教其实没有开光,但有种佛像加持的仪式,跟开光差不多,流传到现今,就都统统叫开光了。而道教开光神像的方法,乃事须经由高功法师,择良辰吉日进行开光点眼之仪,仪式中含:清净、请神、发旨、发令、七星、八卦、入神、敕笔、敕镜、敕鸡、开光、发毫等十二种科仪才完成,使恭请的神灵汇聚神像,借此借助衪的威灵,使供奉者运气好转,求财谋事都能得心应手,方可安座家中或庙堂,供人蔘拜,庇佑平安。与其他宗教不同处,在于道教神像有入神仪式,其目的为有神灵常驻。

  开光需选定吉日良辰,请大德高道主持科仪法事。

  这时道人们便都集中在准备开光的殿堂——三清殿里,主持开光的大德道长穿着绿色的刺绣法衣,其余的道人们穿着明黄的经衣,殿堂里神像的头上都被红布遮盖了起来,神像与神像之间只有一根红线相互联接着,而且一直牵到殿门外,在殿门外有两根旗杆,红线必须在旗杆之间缠绕一下,然后再把两个头接在一起,这样,这根红线就接成了一个整体。

  在殿门外两根旗杆的正中间放有一把椅子,一个道人拿着一面镜子紧贴着那根红线,镜面对着殿门,在殿门口站着两个人,他们手中也各拿着一面镜子,其中一个负责把殿门外那面镜子的光接过来,另一个则负责把这束折射近来的光线投射到每一位神像的身上。根据道长解释,所谓开光,就是要把自然界的日、月、星三神灵光接引到庙堂里来,使庙堂里供奉的神像们,承接天地之灵气,造化万民之福祉。

  开光过后,道人们便把事先准备好的毛巾给神像们拭去身上的灰尘,每个神像只用一条,接下来,又用针在每位神像的眼、耳、鼻、嘴、手、脚点一下,意味着通灵开窍,又用毛笔在每个神像的眼、耳、鼻等处点一下,是为送灵气。然后把盖在各位神像身上的红布取下来叠好,又把联接在各位神像身上的红线解下来。这些被开过光的物品都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灵气,拥有其中任何一件,它都能给拥有者带来平安。

  所以,殿堂的供桌上放满了各种小神像、小护身牌等,这些物品是预备着将来给有缘的朝圣者和信徒们赐福用的。最有意思的是,道长在给神像开窍时,每开一窍都要问一声:眼光开了没?众人齐声回答:开了!手光开了没?众人齐声回答:开了!如此,直到所有的窍都开完为止。这时,道长一击令牌说:"开了三千六百骨节,八万四千毛窍,节节相连、窍窍相通。开光之后神无不应。"众答:"法众声声谢神恩,万道光明送苍穹。"道长接问:"开光以后,神无不应,试问天下光明否?"众答:"天下光明,神光普照。"真个是神光焕彩。仙音袅袅!

  这些做完后,道长便手拿一根朝笏,口中默念神咒,边念边在罡单上踏罡步斗(一种宗教动作),旁边的钟鼓铙钹齐鸣,一时仙音神过、诸乐天随、余响绕梁不绝如缕。信徒们则长跪在殿堂两侧的拜凳上,双手合十,随着道人们念诵经文。时而俯首,时而静默;时而作揖,时而祷告。他们的神情是肃穆而虔诚的,在他们的心里,此刻一定充满了对自个最关切的事和人的最深切的等待。在他们的俯仰之间,人世间的沧桑便都化为了一缕缕青烟。

  一个人的修为是有一定限度的,虽然每日修持诵经,只能为自个营造福田,并不可以获得道法之真谛。只有参拜了开过光的神像,神像才能凭借它所具有的真灵,使你心灵开窍,顿悟玄门之奥旨,以达"上善如果水"的无尚境界。谒宫观、拜神灵的作用即全在于此。

  4 道教开光要念金光神咒

  《金光神咒》常用于修道者加持护身,去精邪,辟秽物,开光,益智、延年,转运、祈福等。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相关参考

道教 武道第一的真武大帝到底是谁,仅仅是北方神那么简单吗

大家在各种文学和历史作品里可以常常看到真武大帝这个形象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九天荡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关于他的来历有几种不同说法,小编做了一个汇总

文章大全 喻文州励志语录

喻文州励志语录1、不得不说,有时候是有一种叫做天分的东西在作怪。2、文州的确挺了不起的,只可惜是个手残。3、荣耀没你想的这么简单。4、你所浪费的每一秒,都是他得不到的未来。5、你们一个个排队上公交车呢

道教 甯本立简介

甯本立(1101年—1181年)字道立,法名全真,号赞化先生。北宋时开封人。高宗赐号「洞微高士」,门徒尊为开光救苦真人。据《道法会元》卷二四四载,通诸子百家,以及医药、卜筮、天文、数术。上承陆修静所传

道教 甯全真简介

甯全真(1101―1181年),南宋初东华派创始人,尊号「洞微高士开光救苦真人」。甯全真原名本立,法名全真,字道立,号赞化先生,河南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人。自幼资禀纯异,凡诸子百家、医药卜筮之书,无

文章大全 人生的英文名言

1、生活不可能像你想的那么美好,但也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Lifecan\'tbeasgoodasyouthink,butitcan\'tbeasbadasyouthink.2、用脑思考,用心琢磨,用行

道教 2013年5月简介

本月新闻湖北保康黄龙观举行开光大典新会紫云观举行「群聚紫云观太极交流会」《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镇江市润州道院举办首次传度法会新加坡宗教联谊会(IRO)代表团拜访

道教 2012年9月简介

本月新闻通州佑民观举行神像开光大典 2013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2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1年1月2月3月4月

文章大全 微商励志语录女人

1、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2、不要太兴奋,也不要太忧伤,这世界,没你想象的好,也没有如你想的那样糟糕。3、我们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4

道教 道教禁忌

道教禁忌  道教源流庞杂多端,不同道门或法门各自有其禁戒,无法简单化约。这一方面的禁戒多为道门中人所设,主要用以约束奉道者的宗教生活,或者作为修持炼养或行科演法时的行为规范。诸如:梁朝陶弘景《养性延命

传统文化 那么道教是怎么传承下来的

“玄奘取经”传承佛教!那么道教是怎么传承下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鲁迅(给徐寿堂的信)玄奘取经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正是他不远万里取来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