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敦煌砝码(通俗西藏史(四十四)——帝国拼版吐谷浑(上))

Posted

篇首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门敦煌砝码(通俗西藏史(四十四)——帝国拼版吐谷浑(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玉门敦煌砝码(通俗西藏史(四十四)——帝国拼版吐谷浑(上))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 我是您的老朋友——藏史德云社的老布。

上一期咱聊了吐蕃王朝的国家大战略,也就是先北上干掉吐谷浑,然后再与唐朝争霸。

必须要说一点,吐谷浑在唐蕃关系中非常非常重要,属于那种能够改变格局的存在。

在我看来有几个国家是唐蕃关系中具有砝码性质的国家,我把这些国家称为“砝码型国家”,吐谷浑就是权重最高的砝码。

所以从这期开始,我准备用三期的篇幅,把吐谷浑从头到尾地捋一下。捋完了以后,咱们再讲到唐蕃争夺吐谷浑的时候,大家就知道当时为啥会发生那些事情了。


我相信对于喜欢诗词的小伙伴来说,吐谷浑应该不会陌生。

在古人的边塞诗里吐谷浑楼兰、轮台一样,都是具有特定意味的词段。

比如说,陆游曾写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也就是说在边塞诗里,轮台是个需要守卫的地方,慢慢就成了帝国边疆的代名词了。

相比于需要戍卫的轮台,楼兰的境遇就差多了,动不动就被人追着砍。

比如说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还有李白的《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也就是说,楼兰总是一种不太折服的样儿,有事儿没事儿得搞他一把。

和老被砍的楼兰类似,吐谷浑也是个倒霉蛋,动不动被擒,“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个在唐朝就老擒的吐谷浑,到了明清也没消停,明代人写的诗里有吐谷浑,“轻车夜渡交河水,斩首先传吐谷浑。”

清朝人写的诗里一样有吐谷浑,“安得生擒吐谷浑,壮士长驱入玉门”,你看吐谷浑这倒霉孩子,到了清朝还老被擒。

咱今天就好好唠唠,吐谷浑这哥们到底咋得了。


古代汉人把西边的种族给打包了,都叫做西羌。

所以在他们在提到吐蕃的时候说“西羌之别种”,在提到白兰羌的时候说“西羌之别种”。

但提到吐谷浑的时候,从来没说过吐谷浑是西羌别种,因为这帮哥们是从东北过来的,是老布正儿八经的老乡。

说东北这旮瘩,现在确实有点凋敝,有种没落贵族的味儿。

但没落的贵族,也是贵族,祖上至少支楞过。


历史学家曾经提出过一个民族蜂巢的概念,说的是在某个穷山恶水的地方,会经常跑出一些战斗力爆表的狠人。

欧洲学者笔下的民族蜂巢,指的是斯堪迪纳维亚半岛,这地方除了冷就是树多,跑出了一帮嗷嗷叫的海盗。

而在东亚,也有一个民族蜂巢,一样的冷,一样的树多,结果跑出来的,也都不是啥善茬。


前阵子网上有个挺火的概念,叫“东亚怪物房”,说的是东亚的中日韩三国,特别能吃苦,特别有战斗力,跟帮怪物似的。

套用这个概念,大东北跑出来的,也是一帮“怪物”。

春秋战国的时候,这地方就出了个东胡,然后是乌桓、鲜卑,再然后是柔然、契丹、女真、室韦、蒙古,到最后还出了个满族。

这帮狠人里面,柔然、契丹、蒙古都建了横亘北方草原的大帝国,随便摸一个出来,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相比于这些就建了一个国的老乡,鲜卑则是花样建国的代表。

慕容鲜卑建了各种燕国;

乞伏鲜卑建了西秦;

拓跋鲜卑建了北魏;

秃发鲜卑建了南凉;

宇文鲜卑建了北周;

另外一支慕容鲜卑,跑到青海建了个吐谷浑。


在西晋初年的时候,慕容鲜卑生活在今天辽宁的锦州、辽阳、铁岭这一片,当时的首领名叫慕容涉归

慕容涉归有俩儿子,庶出的长子叫慕容吐谷浑,嫡出的次子叫慕容廆[wěi]。这哥俩在老爸活着的时候关系还成,可等到老爸挂了,关系就有点那啥了。

慕容吐谷浑作为庶出的儿子,在分家的时候就吃了点小亏,《晋书· 吐谷浑传》里面记载,“慕容吐谷浑分家的时候只分了一千七百户。”

《宋书》和《魏书》里面写得更少,只有七百户,不管是一千七,还是七百,反正慕容吐谷浑是个实力相当一般的头目。

然后又过了不长时间,慕容吐谷浑和慕容廆的部落发生了争端,争端的引爆点据说是因为马斗

马斗这事儿,有可能是两个部落的马,因为争夺草场打起来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兄弟部落在一起放牧,马群混在一起了,等分群的时候,你的马多了,我的马少了。

反正马斗的结果是慕容吐谷浑和慕容廆这哥俩吵吵起来了,慕容廆对他哥说:“老爸早就给咱俩分过家,你咋不走远点,你看这是事儿闹得!

慕容吐谷浑也不乐意了,说:“马是畜生,斗就斗了呗,你别往人身上扯。既然你说让我走远点,我就走得远远的。”

于是,慕容吐谷浑就带着部众踏上了漫漫西行之路,这个西迁的时间节点,据周伟洲老师判断,应该在西晋太康四年至十年之间,也就是公元283年至289年。


虽然史料里讲吐谷浑西迁的原因归咎于马斗,看起来像是一个偶发事件。但从当时的环境背景上看,估计就是没有这次马斗,吐谷浑可能也得离开故土。

因为当时辽西地区,不光有慕容鲜卑,还有宇文鲜卑段氏鲜卑,这俩鲜卑一个西北一个东南,从两面夹着慕容鲜卑。

这里面慕容鲜卑是最弱的一个,结果这场鲜卑三国演义里,成了俩大哥一起捶小弟的节目。这戏码要是放在别人家估计就家破人亡了,可慕容家挺抗揍,每一代都出硬人。

慕容吐谷浑慕容廆这哥俩就都不是善茬,慕容廆生了儿子叫慕容皝[Huàng],慕容廆生了个儿子叫慕容垂,号称鲜卑第一名将。

不过在慕容廆刚接手的时候,慕容家还没发展起来,被另外两个鲜卑挤兑的牧场越来越小,只能不断给人送钱平事儿。

在这种内部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慕容部只能向外迁徙寻求活路,所以可能就是没有马斗,吐谷浑也得远涉天涯。


不过远遁天涯的吐谷浑并没有一杆子就支到青海去,而是走到了内蒙河套地区的阴山脚下。

现在的阴山脚下,气候已经很干燥了,但在古代这可是一处水草丰美的宝地,历来是游牧民族的迁徙目的地。

所以,从辽东迁来的慕容吐谷浑,撸着小串,喝着小酒,过得还挺美,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可二十多年后,吐谷浑又被迫西迁了。

这次西迁倒不是内部出了啥问题,而是赶上了永嘉之乱。


说起来,西晋的皇帝好像精神都有点问题,晋武帝司马炎还算比较正常,也就是喜欢坐着羊车在宫里遛美女玩儿。

他儿子司马衷就是那个著名脱口秀皇帝,不光有“何不喝肉糜”,还有“蛤蟆是为公家叫,还是为私人叫”的段子。

就这水平闹出八王之乱,也就没啥奇怪的了。

不过你要说他缺心眼吧,好像也不是,八王之乱的时候嵇绍护驾而死,血都溅到晋惠帝的衣服上。

等到战事平息,晋惠帝对侍从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从这事儿上看,司马衷也还没傻透,至少还知道好歹。

另外说一句,这位护驾而死的嵇绍,就是竹林七贤里,临死前弹广陵散的嵇康的儿子。

老爸是那样一个人,儿子是这样一个人,真是有点造化弄人。


八王之乱把西晋王室杀得乱七八糟,中原就成了游牧兄弟们的迪斯尼了。

公元311年永嘉之乱爆发,中国历史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慕容吐谷浑撸串的河套北部,正好是黄河渡口,北边的兄弟们南下,都有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心,全都顺手薅几把再走。

薅的次数多了,把吐谷浑薅得跟葛优似的。

慕容吐谷浑实在受不了了,牙一咬,心一横,算求了,爷惹不起,躲得起,然后就带着部众“度陇而西”

这地方的“陇”就是陇山(六盘山),在今天的陕西陇县。

“度陇而西”的意思就是,翻过陇山来到了陇西。

这可就离青海不太远了,不过慕容吐谷浑本人应该没去过青海,因为《魏书》的记载是“始度陇西,至于枹罕”

枹罕在今天甘肃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枹罕县,慕容吐谷浑应该在这个地方生活了一段时间,甚至是死在附近。

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吐谷浑在从阴山出发四年后,便撒手人寰,享年七十有二。

另外在十六国时期,枹罕这地方也不太消停,在前凉、前秦、西秦之间反复易手,估计吐谷浑的子孙也被折腾得够呛,只能带着部众继续西征。

所以在《晋书》里的记载是“其子孙据有西零、甘松之界,极乎白兰数千里”。

从这段记载上看,吐谷浑子孙的足迹正式踏上了青海高原。

因为这段记载里的“西零”,就是今天青海西宁,而这地方出现的“白兰”地名,在吐谷浑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每次吐谷浑王室被人攻击,都跑到白兰回血。


不过这个“白兰”到底在哪里,学界一直都有争论,目前有两个说法:

一种说法是在青海湖以南,大概在今天黄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之间;

另一种说法是白兰在今天柴达木盆地东缘的都兰地区。


不管白兰到底在啥地方,这地方都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是地处险远,易守难攻;

其次是有比较大的回旋空间和生活资源;

最后是附近没有强敌,有比较好的地缘环境。

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吐谷浑王室才能把它当成救命稻草,一旦挨了捶,就跑到白兰去缓口气。

等到慕容吐谷浑孙子慕容叶延即位后,干脆以祖父的名字做了国号。《晋书·吐谷浑传》里引用了慕容叶延的话,“吾祖始自昌黎,光宅于此,今以吐谷浑为氏,尊祖之义也。”

讲到这儿咱算是把吐谷浑的来龙讲清楚了,下期咱们来讲吐谷浑的去脉。

要知道,十六国时期鲜卑人建立的国家,普遍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南燕只有13年,南凉只有18年,西秦也不过只有47年。可西北地区的吐谷浑却是个小强般的存在,硬是撑了356年,从公元317年慕容吐延建国,直到663年才被吐蕃王朝所灭。

所以,这个国家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值得讲上一讲。

好啦,这期就先讲到这里,下期咱们接着讲吐谷浑,谢谢大家。

相关参考

灯笼柱(「玉门之声」魅力党河 风情万种)

PART.01人在画中游朋友,你去过敦煌吗?朋友,你喜欢敦煌吗?敦煌是人类的敦煌。人们络绎不绝的来敦煌旅游,就是想领略敦煌的人文和风情。至于研究学问那是学者的事情,对于大众和市民而言,早晚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党...

灯笼柱(「玉门之声」魅力党河 风情万种)

PART.01人在画中游朋友,你去过敦煌吗?朋友,你喜欢敦煌吗?敦煌是人类的敦煌。人们络绎不绝的来敦煌旅游,就是想领略敦煌的人文和风情。至于研究学问那是学者的事情,对于大众和市民而言,早晚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党...

玉门关是什么意思

1、玉门关是关名。玉门关是指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2、在甘肃敦...

玉门关是什么意思

1、玉门关是关名。玉门关是指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2、在甘肃敦...

玉门关及长城遗址的史籍记载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在史籍上是如何记载的?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分布在哪里?以下为您介绍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简介中国汉代长城关隘及障塞烽燧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北境。其距离敦煌市区...

玉门关及长城遗址的史籍记载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在史籍上是如何记载的?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分布在哪里?以下为您介绍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简介中国汉代长城关隘及障塞烽燧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北境。其距离敦煌市区...

玉门关及长城遗址的史籍记载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在史籍上是如何记载的?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分布在哪里?以下为您介绍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简介中国汉代长城关隘及障塞烽燧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北境。其距离敦煌市区...

玉门是什么意思

1、玉门释义:宫阙,帝阙。古关名。即玉门关。山名。饰玉的门。中医谓处女的子宫口。2、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

玉门是什么意思

1、玉门释义:宫阙,帝阙。古关名。即玉门关。山名。饰玉的门。中医谓处女的子宫口。2、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