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赵匡胤称帝是自愿还是被迫

Posted

篇首语: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赵匡胤称帝是自愿还是被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赵匡胤称帝是自愿还是被迫

宋太祖赵匡胤,有关他称帝的故事,有一个人们都知道的“黄袍加身”,而在这件事情流传也非常广泛,虽然听上去总让人感觉有些不切实际,但是毕竟古代发生的事情很多都比较奇特。不过,尽管如此,这一段还是有一些类似于“漏洞”的存在,让人对赵匡胤称帝的真实背景感到好奇,那么,究竟是一些怎样的事情呢?

在传统评书演义中,一提起宋太祖赵匡胤,总是称赞“两个拳头、一条杆棒,打遍中原八百军州,开创大宋三百年基业”。赵匡胤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武艺高强、勇猛过人的英雄好汉形象。然而,赵匡胤做皇帝,并非全靠威望,更多的是依靠军事实力和权谋。

赵匡胤称帝的重大事件,便是众所周知的“陈桥驿兵变”。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清晰地记载了这一事件的过程。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禁军大将,当时周世宗英年早逝,新即位的周恭帝年龄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禁军军权主要掌握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的手中。

公元960年春,边境传来战报,称契丹和北汉联合进攻,范质和王溥商议之后,派出赵匡胤带兵抵抗。赵匡胤先派出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带先头部队过黄河,然后自己亲率大军出征。

大军到达距离京城不远的陈桥驿时,突然发生了兵变。一天夜里,一些中层将领和士兵偷偷商量,认为自己拼命地打仗,幼小的周恭帝也不会知道他们的功劳,倒不如拥护长官赵匡胤做皇帝。

于是,他们把想法告诉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并亮出了刀子威胁。赵匡义和赵普“被迫”同意了大家,一方面让大家稳定军心,另一方面派人联络留守京城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

第二天清晨,士兵们叫醒睡梦中的赵匡胤,将准备好的黄袍批到他的身上,高呼“万岁”,请点检做天子。赵匡胤最开始“固拒之”,但将士们坚持,他“度不得免”,便答应了做天子。

赵匡胤发布了一系列命令,然后带领大军回京城,在内应石守信、王审琦的配合下,拿下了京城,举办了正式的登基仪式,建立了宋朝。陈桥兵变看似偶然,实际上则疑点重重,仔细阅读史书和一些重要的宋人笔记,就会发现,这一事件,并非是偶然发生,而是蓄意谋划。

1.第一个疑点,如前文所说,陈桥兵变的起因,是契丹与北汉入侵,赵匡胤北上抵抗,那么,当年契丹和北汉真的有入侵吗?

我们查阅脱脱所著的《辽史》,并没有发现在公元960年元旦,有进攻宋朝的记载。而且《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中,也是记载传镇州、定州传来契丹进攻的消息,具体进攻何处,多少军队,有没有交战,并没有记载。

而且,如果契丹真的在进攻,那么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怎么敢不去北上抵抗契丹,而是直接回京城?而且赵匡胤完成登基仪式后,也没有再派兵去边境抵抗契丹。

此外,派遣赵匡胤带兵北上,是王溥极力劝说范质决策的,而据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所著的《龙川别志》所记载,王溥早已私下投靠了赵匡胤,他是故意让赵匡胤带兵出京城,以便发动兵变。苏辙离宋太祖时期并不遥远,因而他的说法可信度较高。

2.第二个疑点,在陈桥驿兵变的时间前后,赵匡胤的亲信均处于关键的位置。

赵匡胤带兵驻扎在陈桥驿时,手下的将领,都是他值得信赖的部下。而且,在串联将领、士兵起事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胤、亲信谋士赵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陈桥的部队绝对服从赵匡胤,而与赵匡胤关系稍为疏远的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早在赵匡胤还没有离开京城时,就被命令带领先头部队提前出发。在陈桥兵变发生之时,慕容延钊身在黄河北岸,而陈桥驿在黄河南岸,慕容延钊根本无法阻止兵变。

另外,留守京城的大将大抵都是赵匡胤的亲信,如殿前司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候王审琦,二人是曾经和赵匡胤结拜的“义社兄弟”,正是他们做内应,赵匡胤的军队才能不费吹灰之力进京城。

3.第三个疑点,事变发生后,赵匡胤的迅速反映。

尽管史书中说赵匡胤最初是不肯答应做皇帝的,但他的反映却异常的冷静,行事有条不紊。

黄袍加身后,他马上颁布了三条纪律:不得侮辱周恭帝、太后和群臣,不得骚扰京城百姓,不得抢劫国库。然后,他一方面派出心腹潘美,回京城告知宰相等大臣事变发生,另一方面派出心腹楚昭辅保护家属。

布置完这一切,赵匡胤才带领大军回京城。一个正常的臣子,在突然被拥立称帝时,一定会情绪激动而惊慌失措,然而赵匡胤沉着冷静,把一切事宜安排得妥当,如果不是早有计划,是很难做到这样的。

4.第四个疑点,赵匡胤对于不合作势力的强硬态度。

陈桥事变并非后周所有大臣都有参与,事变发生后,一些大臣选择默认妥协,或被逼妥协,而仍有顽抗到底的,则被冷酷无情地镇压。

赵匡胤回京城当日,另一位禁军高级将领,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知道以后,立马从皇宫返回家中,准备组织军队反抗。可是,他还没来得及召集人手,赵匡胤的亲信殿前司散员指挥使王彦昇,便带兵追到韩通的家中,杀死了韩通。

杀死韩通后,赵匡胤彻底控制京城的军事,接下来就是要获取后周重臣的支持。赵匡胤派士兵把宰相范质、王溥带到殿前司公署。

起初,范质还是表现出后周忠臣的气节,质问赵匡胤,先帝(周世宗)待太尉您像亲儿子一样,现在尸骨未寒,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赵匡胤则是痛哭流涕地说,我深受先帝恩惠,现在是被将士们强迫的,已经辜负了天地,又能怎么办呢?

赵匡胤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然而他的手下,殿前司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环立马拔出刀,威胁范质说,“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看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而早就串通赵匡胤的王溥,也跪下拜天子,于是他也跟着拜下喊“万岁”。

通过对以上疑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赵匡胤嘴上说称帝是迫于无奈,但实际行为上,却是精心策划,安排妥当。

另外,把陈桥驿兵变放到五代十国的大背景下,也会觉得并不稀奇。大将发动兵变篡位之事,早已发生了不少起。后周太祖郭威,便是兵变上位,被手下撤黄旗披在身上,拥立为帝。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也是效仿于他。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12次皇位的禅让,大多是被迫禅让

禅让中的“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很有特色,权力转让,不见血腥,颇有中华礼让之风的特色。表面上是自愿,其实多为被迫。

汉献帝被迫禅位,听说刘备称帝他说了什么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献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220年的时候,在汉献帝刘协向曹丕交出玉玺,被迫“禅让”于曹丕的那一刻,从此天下再无大汉。  演义上,电视剧上总是把汉献帝刻画得何...

赵匡胤想迁都洛阳为什么遭到了反对

  赵匡胤想迁都洛阳为什么遭到了反对?赵光义反对存在什么目的?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赵匡胤登基称帝后,本打算迁都洛阳,却遭到了弟弟赵光义还有一众大臣的反对。当时赵匡胤认为开封"形势涣散...

武则天被迫禅位后,为何只敢将她软禁在上阳宫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即位时已经67岁,在位一共15年时间,活到82岁的武则天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之一。其实武则天能够当上皇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几乎是个奇迹,她必须占尽所有天时地利...

武则天被迫禅位后,为何只敢将她软禁在上阳宫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即位时已经67岁,在位一共15年时间,活到82岁的武则天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之一。其实武则天能够当上皇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几乎是个奇迹,她必须占尽所有天时地利...

赵匡胤是怎样逼后周恭帝禅位,自己登基改元建隆的

赵匡胤早年深受后周世宗重用,在征伐南唐时又屡建功劳,后周世宗病逝前,将赵匡胤封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赵匡胤手握这样的权利,便是他能称帝的资本,“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逼后周恭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建...

赵匡胤是怎样逼后周恭帝禅位,自己登基改元建隆的

赵匡胤早年深受后周世宗重用,在征伐南唐时又屡建功劳,后周世宗病逝前,将赵匡胤封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赵匡胤手握这样的权利,便是他能称帝的资本,“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逼后周恭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建...

陈桥在现在什么地方

在赵匡胤兵变的时候陈桥是个驿站,叫陈桥驿,在如今的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的陈桥镇,距离封丘县城区约15公里。陈桥镇位于黄河北岸,和开封隔滔滔黄河相望。从陈桥通往开封有两条路,一条是陈桥驿西边的省道S219,...

陈桥在现在什么地方

在赵匡胤兵变的时候陈桥是个驿站,叫陈桥驿,在如今的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的陈桥镇,距离封丘县城区约15公里。陈桥镇位于黄河北岸,和开封隔滔滔黄河相望。从陈桥通往开封有两条路,一条是陈桥驿西边的省道S219,...

历史上武则天称帝的国号是什么

...,包括她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五品才人,一直到后来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还有她留给后世的那块无字碑。武则天取代李唐王室,将国号改为“周”,即武周王朝,为什么她会选择“周”这个国号?这个字代表的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