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Posted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莲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莲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李莲英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太监之一,他是慈溪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深得慈禧重用,同时也是太监总管。慈禧太后甚至为了李莲英打破太监最高只能是四品的限制,破格将李莲英升为正二品,这也让李莲英成为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实际上如果仔细研究李莲英的为人,是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的。可能大家都对李莲英感到十分好奇,他究竟是做了什么能让慈禧对他如此看重呢?这便是李莲英的厉害之处了。

讲起历史上的宦官干政,人们都是憋着一肚子的气。从皇帝专政以来,太监就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李莲英是西太后跟前最得宠的太监。批评西太后的人,往往拿李莲英说事,说她宠信太监,祸乱朝廷。甲午战败之后,御史们也咬住这一点不放,把李莲英骂得狗血淋头。连两江总督刘坤一见太后,都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一点。西太后却一直感到很冤,连声说她没有宠信过宦官,李莲英从来就没有对政事插过一句嘴,凭什么说人家干政?

的确,李莲英没有对任何一件政务发表过意见。他为人相当低调,能让人则让人,能帮人则帮人,宫女和太监都挺喜欢他。有宫女评价说,他很像一种梨,长得不好看,但吃起来很甜。甲午战争前,西太后派他陪醇亲王到天津校阅海军,外臣们听说他来了,都想借机拍拍马屁,可他一个也不见,还亲自给王爷洗脚,满副精神伺候着。戊戌政变之后,西太后跟光绪帝闹翻,他也不像外人传的那样,作威作福,给皇帝气受,而是尽量做些补救工作,让皇帝能过得去。

所以,西太后觉得冤。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时朝野上下,几乎像点样的大臣,都会竞相拍李莲英的马屁,连王公贵族,都跟他称兄道弟。李莲英也的确聚敛了大笔的财富,富埒王侯。一个既不弄权,又为人低调的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际遇呢?

其实,只要李莲英在西太后身边,还能得到太后的宠信,对于下面的人而言,他就非常有价值。道理很简单,当年的西太后,就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高高在上,她的喜怒哀乐,都可能福人祸人。古语道,伴君如伴虎。如果能结交一个太后身边的人,最低限度,也可以打探一下太后对某些事情的真实看法,以后朝堂对答,至少称旨的概率要高些。称旨的时候多了,好处自然多多。朝堂之上,无论皇帝还是太后,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回到宫里休息之时,一放松,未免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某人、某事的真实看法。竞相结交李莲英的人,要的,就是这种“情报”。

当然,李莲英的作用和他在权力圈的价值,还远不止于此。说他不干政,不就政事发言,那是西太后的一种印象。以情理推论,正式的发言也许是没有的,但非正式的影响,却很难说没有。

张荫桓是李鸿章手下很得力的洋务干将,虽然不是科举出身,但为人精明能干,在仕途上一直都很顺利,长期主持总理衙门。可是,在戊戌政变之后,他却是西太后指名要杀的人,跟老佛爷最恨的谭嗣同等人是一个待遇。只是因为英国公使的干预,他才保住了一条命,被发配新疆。说实在的,在百日维新期间,说张荫桓倾向变法不假,但当时倾向变法的人多了,他也没有干过什么出格的事,说过出格的话,或者跟康、梁有过特别的关系。西太后却似乎恨他入骨,非杀之而后快。戊戌时没能杀了,到了庚子年闹义和团,西太后跟所有的外国人都闹翻后,第一件事就是传谕新疆,把张荫桓给杀了。

这事,据张荫桓自己讲,应该是李莲英从中作怪。当年他出使英国,回来的时候,给两宫太后各备了一份礼物,超大个的宝石两颗。一为祖母绿,一为红霞帔,绿的值钱,送给揽权的西太后;红的差点,送给“好好先生”东太后。外臣送礼,都得经过李莲英的手。一般明白事儿的,都得另备一份稍差一点的礼品,送给李莲英。可是张荫桓忘记了这个关键的一环,什么也没给李大总管准备。当然,李莲英很守规矩,礼物还是照样送到了西太后手上,西太后也挺高兴,拿着大个的祖母绿把玩不已。可是这个时候,李莲英来了一句:“难为他如此明白,难道咱们这边儿,就不配用红的吗?”这一句话,说得西太后脸色大变。

原来,虽然清廷未必这样讲究,但民间嫡庶的衣饰,会以红绿相区别,嫡妻配红,小老婆则配绿。西太后是嫔妃出身,跟东太后相比,差了一截,按民间的说法,就是小老婆,她一生都对此耿耿于怀。张荫桓把绿的宝石送西太后,原本是拍她的马屁,但经李莲英这么一挑拨,他的马屁活生生拍在了马腿上。从此,西太后对张荫桓的恨,就埋在了心里。还算西太后有城府,当时没有发作,但找到机会,她就会报复。如果此事属实,那么张荫桓的性命,实际上是丢在了李莲英的嘴上。

有权者,尤其是具有独裁权力的人,他们的身边人都得罪不起。很多时候,不用他们公开发难,只需在适当的时候吹吹风,你就吃不了兜着走。应该说,在独裁性的权力周围,存在着一个非制度性的权力半径,这个半径内的所有人,理论上都拥有影响权力的资格。

有的时候,是出于情感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有权者会有意把自己的权力转让给某些人。比如明朝皇帝身边的秉笔太监,原本就是伺候皇帝笔墨的小太监,在太监里面,品级都不高。但是,由于皇帝很懒(当然,由于没有宰相,政务也实在太多),自己懒得批奏折,就让秉笔太监代笔。一来二去,太监成了站着的皇帝,享有朱批权,可以力压群臣,自己也就变成了太监的首领,国家实际上的元首。

有的时候,是有权者出于感情,替所喜欢的人出头。连光绪这样可怜的皇帝,有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替自己喜欢的妃子办点事。文廷式是一个风流倜傥的翰林,曾经做过光绪帝珍、瑾二妃的老师,而珍妃入宫之后,又深得光绪的喜爱。有传言说光绪二十年翰林大考,文廷式得了第一名,就是走了珍妃的门路。或者说,珍妃利用皇帝对自己的宠爱,替自己的老师撑了一回口袋。传说当时光绪曾经给了考官一个条子,明确告诉他们,文廷式要列一等。因为这个,珍妃后来还受到了西太后的责罚。

当然,更多的情况下,是处在权力半径之内的人,在有意无意之中影响权力的运作。有的时候,外面的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见到里面来的人,只要他妄作威福,多半会乖乖听话,不信也得信。因为,来自权力中心的人,影响权力运作由来已久,为了自保,只能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好些貌似有来头的人出来招摇,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有的被揭穿了,但没被揭穿的,实际上更多。政务,就是这样被影响和左右的。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祸患,宦官、女主和外戚专权,虽然历代皇帝都力图避免,却还是避免不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避免宦官专权,还特意在宫里立了一个铁牌,但最终,恰是明朝宦官专权最厉害。古来帝王或者太后的权力行使,都在黑箱中运行,都是专制的独裁形式。只要有这样的权力存在,这样的权力半径,就一定存在,无论有权者昏还是贤、智或不肖。所区别的,无非是破坏力大还是小而已。

相关参考

李莲英有多会做人

了解慈禧太后的人,可能都听说过李莲英这个名字,他是慈禧时期的太监总管,也是提到慈禧的时候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历史上有很多受到统治者宠信的宦官,李莲英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与其他很多受宠的宦官所不同的是,李...

李莲英有多会做人

了解慈禧太后的人,可能都听说过李莲英这个名字,他是慈禧时期的太监总管,也是提到慈禧的时候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历史上有很多受到统治者宠信的宦官,李莲英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与其他很多受宠的宦官所不同的是,李...

李莲英真的与光绪帝有着深仇大恨吗

...今只要一谈到慈禧太后,那么必然就会提到她身边的红人李莲英了,毕竟他是慈禧生前最信任、最依赖的人了。李莲英的原名叫做李美泰,祖籍是浙江绍兴人。明朝末年的时候,家族开始北迁,后来移居到了直隶河间府大城县。...

李莲英真的与光绪帝有着深仇大恨吗

...今只要一谈到慈禧太后,那么必然就会提到她身边的红人李莲英了,毕竟他是慈禧生前最信任、最依赖的人了。李莲英的原名叫做李美泰,祖籍是浙江绍兴人。明朝末年的时候,家族开始北迁,后来移居到了直隶河间府大城县。...

清廷秘闻:是什么让慈禧对李莲英欲罢不能

谈到慈禧太后,那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李莲英。作为一个太监,李莲英的身份极为卑贱。不同的是,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那么李莲英到底是怎...

揭秘李莲英陵墓之谜,李莲英墓在哪儿

李莲英的陵墓不仅规格极高,就连陪葬品也都价值不菲,别的不说,就说墓中的一把汉朝青玉土浸剑就堪称无价之宝。另外还有满黄浸玉镯,宋代青玉褐浸环也都价值连城。所以这李莲英的陵墓也就成为了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太监...

慈禧死后,为什么李莲英没有受到牵连

李莲英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太监,他是清朝末期慈禧太后身边可以算是最为信任的一个人,李莲英懂得如何讨好慈禧,在慈禧身边待了几十年却恩宠不减,可见李莲英的确是很得慈禧的喜爱和信任。不过,这样一个与慈禧关...

慈禧死后,为什么李莲英没有受到牵连

李莲英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太监,他是清朝末期慈禧太后身边可以算是最为信任的一个人,李莲英懂得如何讨好慈禧,在慈禧身边待了几十年却恩宠不减,可见李莲英的确是很得慈禧的喜爱和信任。不过,这样一个与慈禧关...

打开李莲英棺木一看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1848年——1911年),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他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也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亡于宣统...

大太监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大太监李莲英是哪里人

...禧太后之宠、赏赐身穿黄马褂、领二品红顶花翎的大太监李莲英,在清朝人关二百多年来,在阉宦之中,受此殊遇者,仅此一人而已。彼时,满朝文武大臣,对他无不侧H而视;就连皇上,也怵他三分。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