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仲淹”二字是什么意思

Posted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范仲淹的“仲淹”二字是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范仲淹的“仲淹”二字是什么意思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范仲淹少年时经历坎坷,父亲在他幼年时去世,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此后范仲淹苦读诗书,成为参军才接回母亲,并且改回本名。应该大部分的朋友都不太清楚范仲淹的“仲淹”是什么意思,古人取名字都会赋予各种含义,范仲淹也不例外。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有关范仲淹名字的秘密,还有他一生的经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范仲淹是我们熟知的宋朝名臣,不仅仅是他写出闻名天下的《岳阳楼记》,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更因为他文能写红一座楼,武能镇住一个国,范仲淹成为文臣武将效仿的典范,他的谥号是文正,能够担得起这个谥号的大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数的过来的。

范仲淹年幼的时候生活条件并不好,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中进士,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参政的过程中,范仲淹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在他的方针政策下,流亡百姓和羌族回归,镇住了一直不安分的西夏,元昊不得不向宋称臣,不敢侵犯大宋的边境,1043年,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发起“庆历新政”,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目的,不过新政触犯守旧贵族官僚的利益,于是他们纷纷阻扰,不久后,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最后在上任颍州的路上去世,终年64岁。

范仲淹一生的成就想必很多读者都或多或少了解,但是在范仲淹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段不太为人知的冷历史,就算史书中也是记录寥寥,那就是范仲淹曾经有个名字叫朱说(yue),他中进士的时候也是用的这个名字,直到他成为朝廷大臣才认祖归宗的,该名为范仲淹的。

汉唐名臣后代,家道破落,生活困苦

范仲淹也是名臣的后代,只不过到了他这一代,因为遭遇到变故,所以才没落了,范仲淹的亲生父亲是范墉,他历仕武德武信武宁三军节度、掌书记、赐绯,初赠尚书、刑部郎中、太子少师,加赠太子太师、累赠太师、周国公,不过他服务的不是唐朝,而是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国,跟随钱俶归入北宋,官至武宁军节度使。而其先祖更是唐朝宰相范履冰,在追溯远一点的话,他的祖先是范滂,东汉时,举孝廉,历任清诏使、光禄勋主事,江夏八俊之一,可见范仲淹也是名门之后。

在范仲淹只有两岁的时候,范墉突发疾病身亡,范仲淹的母亲不是正室,这点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是在《范氏家乘》特别是苏州范氏总谱可知,范仲淹有两位母亲:嫡母陈氏,庶母谢氏,而范仲淹实为庶出。范仲淹的父亲死后,其嫡母陈氏带着自己所生的仲温兄弟回了苏州老家。

而范仲淹母子作为侧室庶子,在范家其实已无立足之地,同时谢氏的家境不像陈氏那么好,因此就变的很无助,于是谢氏被迫改嫁,除了穷以外,还在于她的侧室身份。

谢氏改嫁的是山东长山(现在山东邹平)朱文翰,由于是改嫁过来的,因此范仲淹的名字也就改了,改成了朱说,朱文瀚是长山县令,谢氏改嫁过来之后依然不是正室,而是侧室,因为朱文瀚已经有初氏,并且生有儿子,这也是在家谱中有记载的,只不过家谱中并没有记载初氏是不是活着,但根据范仲淹的遭遇来看,初氏是活着的。

偶然得知身世,范仲淹发誓要认祖归宗

史书并没有记载朱文瀚对待范仲淹的态度,但是从记载来推断,朱文瀚对范仲淹应该是不差的,如果对范仲淹很差的话,史书肯定会记上一笔的,谢氏改嫁的时候范仲淹还小,并不知道自己原来姓范,但是朱文瀚的儿子却暴露了范仲淹的身世。

事情是这样的,从小过惯了节俭生活的范仲淹,看不惯朱家兄弟的奢侈浪费,忍不住多次规劝,朱家兄弟不但不听,还冷冷地回敬他:“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何事?”这时范仲淹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不甘心再居人篱下,下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存,不过这个时候的范仲淹是没有能力的,因为他和母亲是嫁入了朱家,所以范仲淹也只能暗暗发誓,等考取了功名,一定要认祖归宗。

于是范仲淹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范仲淹刻苦读书,五年都没有脱衣服睡觉,为了节省开支,他坚持每天只煮一碗粥,冷却后划为四块,然后撒一点盐和菜末,每天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文坛上流传甚广的“划粥断齑”的故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就当时的情况来,范仲淹名义上不是寒士,但过的是寒士的生活。

不过范仲淹并不能马上认祖归宗,他的级别还不够,知道他当上节度推官才推动这一事情,宋史本传称:范仲淹“举进士第,为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今安徽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另外范仲淹的墓志铭也记载了此事,他的墓志铭为富弼所做《范文正公墓志铭》:“公既长,未欲与朱氏子异姓,惧伤吴国(按,其母谢氏赠吴国夫人)之心,姑姓朱;后从事于亳,吴国命,始奏而复焉。”,这事兹事体大,范仲淹也是奏明皇上,得到宗族的认可才真正认祖归宗。

范仲淹取名仲淹的含义?

那么,当年的“朱说”究竟为什么更名“范仲淹”?而不是范说呢?其实留给范仲淹的选择很小,首先姓氏是不能改的,其次就是仲字也不能改,因为是范家既定的辈分,留给范仲淹的只有最后一个字。

最后一个字留给范仲淹发挥的空间也很小,因为宋人取名有一习惯:亲兄弟小排行常从汉字同一部首中选取。既然范家兄长仲温等取名从“氵”,那么他也只能从“氵”。“氵”部可选字甚多,让他最为满意的,应该就是这个“淹”。为什么?因为范仲淹选择了这个字,这个字义兼褒贬,一方面,淹迟、淹泊、淹没、淹留、淹滞、淹塞、淹蹇等等,最能反映他的坎坷不幸;另一方面,淹贯、淹通、淹识、淹博、淹该、淹雅、淹穆、淹华等等,最能代表他的志向追求。

通过这个字,既能反映范仲淹苦难的过去,又能表明范仲淹的志向,可谓一语双关,范仲淹也是用心良苦啊。

相关参考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什么意思,不做良医便为良相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曾说过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意为:如果不能做一位治理好国家的宰相,那去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也罢。《伤寒杂病论》中有记载,“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什么意思,不做良医便为良相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曾说过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意为:如果不能做一位治理好国家的宰相,那去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也罢。《伤寒杂病论》中有记载,“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

...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故事】北宋时期,范仲淹身为朝廷重臣,为人正直,待人谦和,尤其善于选拔人才。他在杭州做知府时,关心帮助城中的官员,很多官员都发挥了自己才干,因此都很感激他。有一个叫苏麟...

范仲淹一生被贬几次

我们都学过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就很好的总结出了范仲淹的忧乐观。范仲淹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利,期间遭遇三次被贬,但范仲淹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

范仲淹一生被贬几次

我们都学过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就很好的总结出了范仲淹的忧乐观。范仲淹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利,期间遭遇三次被贬,但范仲淹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

范仲淹推荐的张纶是谁

范仲淹因母亲去世,决定辞官丁忧,但他手上还有重任没有完成。这件事在朝中也是引起了一番争论,后来刘太后决定让范仲淹回家守孝,然后由他推荐的张纶继续修晏,这样便可国事家事两全。不过张纶这个人物在《清平乐》...

范仲淹推荐的张纶是谁

范仲淹因母亲去世,决定辞官丁忧,但他手上还有重任没有完成。这件事在朝中也是引起了一番争论,后来刘太后决定让范仲淹回家守孝,然后由他推荐的张纶继续修晏,这样便可国事家事两全。不过张纶这个人物在《清平乐》...

范仲淹生平事迹

1、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2、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

富弼何为能得到晏殊和范仲淹的赏识

...代名相,从《清平乐》这部剧中可以了解到,富弼曾得到范仲淹和晏殊的赏识。历史上,范仲淹见到富弼后直称他有王佐之才,晏殊更是看出富弼潜力,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可见富弼运气还是挺好的,自己的学识有人能...

富弼何为能得到晏殊和范仲淹的赏识

...代名相,从《清平乐》这部剧中可以了解到,富弼曾得到范仲淹和晏殊的赏识。历史上,范仲淹见到富弼后直称他有王佐之才,晏殊更是看出富弼潜力,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可见富弼运气还是挺好的,自己的学识有人能...